[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6772944A - 内窥镜用广角摄像镜头组 - Google Patents

内窥镜用广角摄像镜头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772944A
CN106772944A CN201710036558.9A CN201710036558A CN106772944A CN 106772944 A CN106772944 A CN 106772944A CN 201710036558 A CN201710036558 A CN 201710036558A CN 106772944 A CN106772944 A CN 1067729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wide
angle camera
thing side
image s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03655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锋青
杨帆
卞锋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STA OPTRON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VISTA OP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STA OP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VISTA OPTRONICS Inc
Priority to CN20171003655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772944A/zh
Publication of CN1067729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7294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1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 G02B13/002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 G02B13/003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having three lens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6Panoramic objectives; So-called "sky lenses" including panoramic objectives having reflecting surfac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18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with lenses having one or more non-spherical faces, e.g. for reducing geometrical aberrati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en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广角摄像镜头组,沿光轴从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第一透镜、孔径光阑、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红外线滤除滤光元件以及成像面。其中第一透镜具有负折光力,且其物侧面在近轴区域为凹面,像侧面为凹面;第二透镜具有正折光力,且其物侧面为凸面;第三透镜具有正折光力,且其物侧面在近轴区域为凸面,像侧面在近轴区域为凹面;其中,一孔径光阑置于第一透镜像侧面和第二透镜物侧面之间。该结构的广角摄像镜头同时满足下列关系式:‑23.286<f1/f<‑2.105;其中,f1为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为广角摄像镜头的有效焦距。采用本发明提供的广角摄像镜头,尺寸较小,其视场角可以达到100°,保证了较大的进光量,并能够提高量产良率。本发明提供的广角摄像镜头组可以广泛应用于医疗领域。

Description

内窥镜用广角摄像镜头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广角摄像镜头组,特别涉及一种被应用于医疗内窥镜的微型广角摄像镜头组。
背景技术
医疗光学成像是目前医疗诊断和治疗中不可或缺的技术环节,在越来越多的医疗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显微手术以及内窥镜辅助的检查和手术彰显了光学设计给现代医学带来的生机和进步。然而由于技术限制,现有的主流内窥镜体积仍然较大,患者接受检查时生理不适,且心理压力大。因此随着临床医疗水平的发展,减小内窥镜镜头体积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使之既方便医生操作,又减轻病人或体检者的不适,而手术用微型内窥镜则能进一步减小创口。
然而,为了降低内窥镜的侵入性,需要尽量缩减内窥镜的外径,所选摄像感光元件也需要随之减小,图像的像素数降低,成像质量也随之降低。因此,为了保证高成像质量和对患者的低侵入性,对内窥镜头的小型化、轻量化、广角化及成像质量等性能的要求进一步提高。
随着感光技术的发展,通过不断缩小像素大小,可以在不增加摄像元件尺寸的同时,而获得高成像质量的图像。因此,内窥镜的镜头成像光学系统的设计显得尤为重要,对实现镜头体积微型化和成像品质高质化起着决定性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型化体积、高成像品质、大视场角的摄像光学镜头组,通过调节镜头组的折光力、优化面型参数以及调节非球面系数,来降低微型镜头的生产难度,提高装配容差,实现该微型广角摄像镜头组的量产化。
本发明提供一种广角摄像镜头组,由物侧到像侧依次包含第一透镜、第二透镜以及第三透镜。第一透镜具有负折光力,且其物侧面在近轴区域为凹面,像侧面为凹面;第二透镜具有正折光力,且其物侧面为凸面;第三透镜具有正折光力,且其物侧面在近轴区域为凸面,像侧面在近轴区域为凹面;其中,一孔径光阑置于第一透镜像侧面和第二透镜物侧面之间;进一步地,所述广角摄像头同时满足下列关系式:
-23.286<f1/f<-2.105;其中,f1为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为广角摄像镜头的有效焦距。
进一步地,所述的广角摄像镜头满足下列关系式:
Vd3-Vd1>30.8;其中,Vd3为第三透镜的色散系数,Vd1为第一透镜的色散系数。
进一步地,所述的广角摄像镜头满足下列关系式:
Nd1>1.067;其中,Nd1为第一透镜的折射系数。
进一步地,所述广角摄像镜头满足下列关系式:
|R4/R1|<18.301;其中,R4为第二透镜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1为第一透镜物侧面的曲率半径。
进一步地,所述广角摄像镜头满足下列关系式:
T12/CT2>1.876;其中,T12为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CT2为第二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
进一步地,所述广角摄像镜头满足下列关系式:
0.098<T23/T12<0.149;其中,T23为第二透镜与第三透镜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T12为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
进一步地,所述广角摄像镜头满足下列关系式:
1.417<DT11/DT32<1.605;其中,DT11为第一透镜物侧面的有效半径,DT32为第三透镜像侧面的有效半径。
进一步地,所述广角摄像镜头满足下列关系式:
0.324<DT21/DT32<0.405;其中,DT21为第二透镜物侧面的有效半径,DT32为第三透镜像侧面的有效半径。
进一步地,所述广角摄像镜头满足下列关系式:
CT1/CT2<0.939;其中,CT1为第一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2为第二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
进一步地,所述广角摄像镜头满足下列关系式:
CT2/CT3<0.602;其中,CT2为第二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3为第三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
进一步地,所述广角摄像镜头满足下列关系式:
(R5+R6)/(R5-R6)<-1.125;其中,R5为第三透镜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6为第三透镜像侧面的曲率半径。
进一步地,所述广角摄像镜头满足下列关系式:
R5/R6<0.0226;其中,R5为第三透镜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6为第三透镜像侧面的曲率半径。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所述广角摄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由左至右依序为第一实施例所述广角摄像镜头的场曲及畸变曲线图;
图3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所述广角摄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4由左至右依序为第二实施例所述广角摄像镜头的场曲及畸变曲线图;
图5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所述广角摄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6由左至右依序为第三实施例所述广角摄像镜头的场曲及畸变曲线图;
图7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所述广角摄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8由左至右依序为第四实施例所述广角摄像镜头的场曲及畸变曲线图;
图9为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所述广角摄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10由左至右依序为第五实施例所述广角摄像镜头的场曲及畸变曲线图;
图11为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所述广角摄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12由左至右依序为第六实施例所述广角摄像镜头的场曲及畸变曲线图;
图13为本发明的第七实施例所述广角摄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14由左至右依序为第七实施例所述广角摄像镜头的场曲及畸变曲线图;
其中,附图标记
第一透镜:100、200、300、400、500、600、700
物侧表面:101、201、301、401、501、601、701
像侧表面:102、202、302、402、502、602、702
光圈:110、210、310、410、510、610、710
第二透镜:120、220、320、420、520、620、720
物侧表面:121、221、321、421、521、621、721
像侧表面:122、222、322、422、522、622、722
第三透镜:130、230、330、430、530、630、730
物侧表面:131、231、331、431、531、631、731
像侧表面:132、232、332、432、532、632、732
红外线滤除滤光元件:140、240、340、440、540、640、740
成像面:150、250、350、450、550、650、750
f:广角摄像镜头的有效焦距
f1: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
Vd1:第一透镜的色散系数
Vd3:第三透镜的色散系数
Nd1:第一透镜的折射系数
R1:第一透镜物侧面的曲率半径
R4:第二透镜像侧面的曲率半径
R5:第三透镜物侧面的曲率半径
R6:第三透镜像侧面的曲率半径
T12: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
T23:第二透镜与第三透镜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
CT2:第二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
DT11:第一透镜物侧面的有效半径
DT21:第二透镜物侧面的有效半径
DT32:第三透镜像侧面的有效半径
CT1:第一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
CT2:第二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
CT3:第三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做具体阐述:
光学摄像系统由物侧至像侧依次包含第一透镜、第二透镜以及第三透镜。
第一透镜具有负折光力,且其物侧面在近轴区域为凹面,像侧面为凹面,这样的结构设计可以增大系统的视场角;
第二透镜具有正折光力,且其物侧面为凸面,这样的结构设计可以对由第一透镜产生的像差和畸变进行矫正;
第三透镜具有正折光力,且其物侧面在近轴区域为凸面,像侧面在近轴区域为凹面,这样的结构使得系统的高阶像差得到进一步矫正;
其中,一孔径光阑置于第一透镜像侧面和第二透镜物侧面之间;有助于扩大系统的视场角,使得光学摄像系统具有广角镜头的优势。
进一步地,所述广角摄像头同时满足下列关系式:
-23.286<f1/f<-2.105;其中,f1为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为广角摄像镜头的有效焦距。该技术方案能够实现摄像镜头的广角或超广角化。
进一步地,所述的广角摄像镜头满足下列关系式:
Vd3-Vd1>30.8;其中,Vd3为第三透镜的色散系数,Vd1为第一透镜的色散系数。该技术方案有助于消除系统色差。
进一步地,所述的广角摄像镜头满足下列关系式:
Nd1>1.067;其中,Nd1为第一透镜的折射系数。该技术方案有助于增加入射光线角度,实现摄像镜头的广角化。
进一步地,所述广角摄像镜头满足下列关系式:
|R4/R1|<18.301;其中,R4为第二透镜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1为第一透镜物侧面的曲率半径。该技术方案可以有效修正光学透镜组的像差以提升成像品质。
进一步地,所述广角摄像镜头满足下列关系式:
T12/CT2>1.876;其中,T12为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CT2为第二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该技术方案可以使光学摄像系统的入瞳孔更靠近成像面,有助于扩大光学摄像系统的视角,并且降低光学摄像系统的总长度。
进一步地,所述广角摄像镜头满足下列关系式:
0.098<T23/T12<0.149;其中,T23为第二透镜与第三透镜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T12为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该技术参数比值太大会降低镜头的成像亮度,比值太小不利于系统像差的矫正。
进一步地,所述广角摄像镜头满足下列关系式:
1.417<DT11/DT32<1.605;其中,DT11为第一透镜物侧面的有效半径,DT32为第三透镜像侧面的有效半径。该技术参数比值太大不利于组立,太小则不利于矫正轴外像差。
进一步地,所述广角摄像镜头满足下列关系式:
0.324<DT21/DT32<0.405;其中,DT21为第二透镜物侧面的有效半径,DT32为第三透镜像侧面的有效半径。该技术参数比值太大不利于组立,太小则不利于矫正轴外像差。
进一步地,所述广角摄像镜头满足下列关系式:
CT1/CT2<0.939;其中,CT1为第一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2为第二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该技术方案有利于镜头加工过程中的成型和组立。
进一步地,所述广角摄像镜头满足下列关系式:
CT2/CT3<0.602;其中,CT2为第一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3为第三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该技术方案有利于镜头加工过程中的成型和组立。
进一步地,所述广角摄像镜头满足下列关系式:
(R5+R6)/(R5-R6)<-1.125;;其中,R5为第三透镜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6为第三透镜像侧面的曲率半径。该技术方案有助于降低系统的光学敏感度,并提升光学摄像系统的球差修正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广角摄像镜头满足下列关系式:
R5/R6<0.0226;其中,R5为第三透镜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6为第三透镜像侧面的曲率半径。通过调整两面的曲率半径,可以减小入射光线的角度,在减少高级相差的同时,有利于保证边缘的相对照度。
本发明中采用了非球面镜片,非球面镜片的非球面系数可由但不仅限于由下列非球面特性方程定义:
其中:
X:在非球面上距离光轴距离为Y的点,其与子午面在非球面上的顶点之间的相对距离;
Y:非球面曲线上的点与光轴的垂直距离;
R:表面的曲率半径;
K:圆锥系数;
Ai:每个透镜面第i阶非球面系数。在实施例中,i可以是2,4,6,8,10,12,但不局限于该范围。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以下给出具体的实施例,配合附图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的结构不仅限于以下实施例。
第一实施例
图1给出了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的广角摄像镜头系统结构示意图,沿光轴从物面侧到像面侧依次包括:第一透镜100、孔径光阑110、第二透镜120、第三透镜130、红外线滤除滤光元件140以及成像面150。
第一透镜100具有负折光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面在近轴区域为凹面,像侧面为凹面。
孔径光阑110置于第一透镜像侧面和第二透镜物侧面之间。
第二透镜120具有正折光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面为凸面。
第三透镜130具有正折光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面在近轴区域为凸面,像侧面在近轴区域为凹面。
红外线滤除滤光元件140的材质为玻璃,其设置于第三透镜130及成像面150之间,并不影响光学摄像系统的焦距。
第一实施例的镜头系统中,广角摄像镜头的有效焦距为f,成像系统的光圈值(f-number)为Fno,成像系统中最大视角的一半为HFOV,其数值如下:f=0.53mm,Fno=5.8,以及HFOV=50°。
第一实施例的镜头系统中,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为f1,其满足下列条件:f1/f=-2.015;
第一实施例的镜头系统中,第三透镜的色散系数为Vd3,第一透镜的色散系数为Vd1,其满足下列条件:Vd3-Vd1=32.6;
第一实施例的镜头系统中,第一透镜的折射系数为Nd1,其满足下列条件:Nd1=1.632;
第一实施例的镜头系统中,第二透镜像侧面的曲率半径为R4,第一透镜物侧面的曲率半径为R1,其满足下列条件:|R4/R1|=5.236;
第一实施例的镜头系统中,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为T12,第二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2,其满足下列条件:T12/CT2=1.876;
第一实施例的镜头系统中,第二透镜与第三透镜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为T23,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为T12,其满足下列条件:T23/T12=0.149;
第一实施例的镜头系统中,第一透镜物侧面的有效半径为DT11,第三透镜像侧面的有效半径为DT32,其满足下列条件:DT11/DT32=1.417;
第一实施例的镜头系统中,第二透镜物侧面的有效半径为DT21,第三透镜像侧面的有效半径为DT32,其满足下列条件:DT21/DT32=0.324;
第一实施例的镜头系统中,第一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为CT1,第二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为CT2,其满足下列条件:CT1/CT2=0.939;
第一实施例的镜头系统中,第一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为CT2,第三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为CT3,其满足下列条件:CT2/CT3=0.938;
第一实施例的镜头系统中,第三透镜物侧面的曲率半径为R5,第三透镜像侧面的曲率半径为R6,其满足下列条件:(R5+R6)/(R5-R6)=-1.125;
第一实施例的镜头系统中,第三透镜物侧面的曲率半径为R5,第三透镜像侧面的曲率半径为R6,其满足下列条件:R5/R6=0.059;
再配合参照下列表一以及表二。
表一为图1第一实施例详细的结构数据,其中曲率半径、厚度及焦距的单位为毫米(mm),且表面101到150依序表示物侧至像侧的表面。表二为第一实施例中的非球面数据,其中,k为非球面曲线方程式中的圆锥系数,A4到A12则表示各表面第4到12阶非球面系数。此外,以下各实施例表格以及对应各实施例的示意图与像差曲线图,表格中数据的定义皆与第一实施例的表一及表二的定义相同,在此不加以赘述。
图2为第一个实施例的场曲、畸变曲线图,反映了实施例中镜头系统的像质情况,T代表子午方向,S代表弧矢方向。本实施例所述的广角摄像镜头,在实现超广角的基础上,对场曲进行了较好的矫正。本实施例的镜头直径非常小,像差矫正困难,边缘畸变较大,但畸变的存在并不影响此款镜头在内窥镜体系中的应用。
第二实施例
图3给出了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的广角摄像镜头系统结构示意图,沿光轴从物面侧到像面侧依次包括:第一透镜200、孔径光阑210、第二透镜220、第三透镜230、红外线滤除滤光元件240以及成像面250。
第一透镜200具有负折光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面在近轴区域为凹面,像侧面为凹面。
孔径光阑210置于第一透镜像侧面和第二透镜物侧面之间。
第二透镜220具有正折光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面为凸面。
第三透镜230具有正折光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面在近轴区域为凸面,像侧面在近轴区域为凹面。
红外线滤除滤光元件240的材质为玻璃,其设置于第三透镜230及成像面250之间,并不影响光学摄像系统的焦距。
图4为第二实施例的场曲、畸变曲线图,反映了实施例中镜头系统的像质情况。
再配合参照下列表三以及表四。
第二实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线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实施例的形式。此外,下表所述的定义皆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赘述。
第三实施例
图5给出了本发明的第三个实施例的广角摄像镜头系统结构示意图,沿光轴从物面侧到像面侧依次包括:第一透镜300、孔径光阑310、第二透镜320、第三透镜330、红外线滤除滤光元件340以及成像面350。
第一透镜300具有负折光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面在近轴区域为凹面,像侧面为凹面。
孔径光阑310置于第一透镜像侧面和第二透镜物侧面之间。
第二透镜320具有正折光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面为凸面。
第三透镜330具有正折光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面在近轴区域为凸面,像侧面在近轴区域为凹面。
红外线滤除滤光元件340的材质为玻璃,其设置于第三透镜330及成像面350之间,并不影响光学摄像系统的焦距。
图6为第三实施例的场曲、畸变曲线图,反映了实施例中镜头系统的像质情况。
再配合参照下列表五以及表六。
第三实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线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实施例的形式。此外,下表所述的定义皆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赘述。
第四实施例
图7给出了本发明的第四个实施例的广角摄像镜头系统结构示意图,沿光轴从物面侧到像面侧依次包括:第一透镜400、孔径光阑410、第二透镜420、第三透镜430、红外线滤除滤光元件440以及成像面450。
第一透镜400具有负折光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面在近轴区域为凹面,像侧面为凹面。
孔径光阑410置于第一透镜像侧面和第二透镜物侧面之间。
第二透镜420具有正折光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面为凸面。
第三透镜430具有正折光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面在近轴区域为凸面,像侧面在近轴区域为凹面。
红外线滤除滤光元件440的材质为玻璃,其设置于第三透镜430及成像面450之间,并不影响光学摄像系统的焦距。
图8为第四实施例的场曲、畸变曲线图,反映了实施例中镜头系统的像质情况。
再配合参照下列表七以及表八。
第四实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线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实施例的形式。此外,下表所述的定义皆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赘述。
第五实施例
图9给出了本发明的第五个实施例的广角摄像镜头系统结构示意图,沿光轴从物面侧到像面侧依次包括:第一透镜500、孔径光阑510、第二透镜520、第三透镜530、红外线滤除滤光元件540以及成像面550。
第一透镜500具有负折光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面在近轴区域为凹面,像侧面为凹面。
孔径光阑510置于第一透镜像侧面和第二透镜物侧面之间。
第二透镜520具有正折光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面为凸面。
第三透镜530具有正折光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面在近轴区域为凸面,像侧面在近轴区域为凹面。
红外线滤除滤光元件540的材质为玻璃,其设置于第三透镜530及成像面550之间,并不影响光学摄像系统的焦距。
图10为第五实施例的场曲、畸变曲线图,反映了实施例中镜头系统的像质情况。
再配合参照下列表九以及表十。
第五实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线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实施例的形式。此外,下表所述的定义皆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赘述。
第六实施例
图11给出了本发明的第六个实施例的广角摄像镜头系统结构示意图,沿光轴从物面侧到像面侧依次包括:第一透镜600、孔径光阑610、第二透镜620、第三透镜630、红外线滤除滤光元件640以及成像面650。
第一透镜600具有负折光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面在近轴区域为凹面,像侧面为凹面。
孔径光阑610置于第一透镜像侧面和第二透镜物侧面之间。
第二透镜620具有正折光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面为凸面。
第三透镜630具有正折光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面在近轴区域为凸面,像侧面在近轴区域为凹面。
红外线滤除滤光元件640的材质为玻璃,其设置于第三透镜630及成像面650之间,并不影响光学摄像系统的焦距。
图12为第六实施例的场曲、畸变曲线图,反映了实施例中镜头系统的像质情况。
再配合参照下列表十一以及表十二。
第六实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线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实施例的形式。此外,下表所述的定义皆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赘述。
第七实施例
图13给出了本发明的第七个实施例的广角摄像镜头系统结构示意图,沿光轴从物面侧到像面侧依次包括:第一透镜700、孔径光阑710、第二透镜720、第三透镜730、红外线滤除滤光元件740以及成像面750。
第一透镜700具有负折光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面在近轴区域为凹面,像侧面为凹面。
孔径光阑710置于第一透镜像侧面和第二透镜物侧面之间。
第二透镜720具有正折光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面为凸面。
第三透镜730具有正折光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面在近轴区域为凸面,像侧面在近轴区域为凹面。
红外线滤除滤光元件740的材质为玻璃,其设置于第三透镜730及成像面750之间,并不影响光学摄像系统的焦距。
图14为第七实施例的场曲、畸变曲线图,反映了实施例中镜头系统的像质情况。
再配合参照下列表十三以及表十四。
第七实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线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实施例的形式。此外,下表所述的定义皆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赘述。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发明实施例的具体方式,但是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上述各实施方式是实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依据本发明的精神做其它变化,这些依据本发明精神所做出的变化,都应包含在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广角摄像镜头组,由物侧到像侧依次包括:
具有负折光力的第一透镜,且其物侧面在近轴区域为凹面,像侧面为凹面;
具有正折光力的第二透镜,且其物侧面为凸面;
具有正折光力的第三透镜,且其物侧面在近轴区域为凸面,像侧面在近轴区域为凹面;
其中,一孔径光阑置于第一透镜像侧面和第二透镜物侧面之间;
所述广角摄像头同时满足下列关系式:
-23.286<f1/f<-2.105;
其中,f1为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为广角摄像镜头的有效焦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广角摄像镜头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广角摄像镜头满足下列关系式:
Vd3-Vd1>30.8;
其中,Vd3为第三透镜的色散系数,Vd1为第一透镜的色散系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广角摄像镜头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广角摄像镜头满足下列关系式:
Nd1>1.067;
其中,Nd1为第一透镜的折射系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广角摄像镜头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广角摄像镜头满足下列关系式:
|R4/R1|<18.301;
其中,R4为第二透镜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1为第一透镜物侧面的曲率半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广角摄像镜头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广角摄像镜头满足下列关系式:
T12/CT2>1.876;
其中,T12为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CT2为第二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广角摄像镜头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广角摄像镜头满足下列关系式:
0.098<T23/T12<0.149;
其中,T23为第二透镜与第三透镜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T12为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广角摄像镜头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广角摄像镜头满足下列关系式:
1.417<DT11/DT32<1.605;
其中,DT11为第一透镜物侧面的有效半径,DT32为第三透镜像侧面的有效半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广角摄像镜头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广角摄像镜头满足下列关系式:
0.324<DT21/DT32<0.405;
其中,DT21为第二透镜物侧面的有效半径,DT32为第三透镜像侧面的有效半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广角摄像镜头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广角摄像镜头满足下列关系式:
CT1/CT2<0.939;
其中,CT1为第一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2为第二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广角摄像镜头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广角摄像镜头满足下列关系式:
CT2/CT3<0.602;
其中,CT2为第二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3为第三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广角摄像镜头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广角摄像镜头满足下列关系式:
(R5+R6)/(R5-R6)<-1.125;
其中,R5为第三透镜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6为第三透镜像侧面的曲率半径。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广角摄像镜头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广角摄像镜头满足下列关系式:
R5/R6<0.0226;
其中,R5为第三透镜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6为第三透镜像侧面的曲率半径。
CN201710036558.9A 2017-01-18 2017-01-18 内窥镜用广角摄像镜头组 Pending CN10677294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36558.9A CN106772944A (zh) 2017-01-18 2017-01-18 内窥镜用广角摄像镜头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36558.9A CN106772944A (zh) 2017-01-18 2017-01-18 内窥镜用广角摄像镜头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772944A true CN106772944A (zh) 2017-05-31

Family

ID=589444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036558.9A Pending CN106772944A (zh) 2017-01-18 2017-01-18 内窥镜用广角摄像镜头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772944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23489A (zh) * 2018-11-01 2020-05-08 新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三片式薄型成像镜片组
CN111258033A (zh) * 2020-03-27 2020-06-09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国防科技创新研究院 一种用于光纤束的宽波段红外内窥微距光学镜头
EP3809182A4 (en) * 2019-03-14 2021-09-08 Shenzhen Goodix Technology Co., Ltd. LENS ASSEMBLY AND FINGERPRINT RECOGNITION MODULE
CN114779433A (zh) * 2022-03-10 2022-07-22 东莞晶彩光学有限公司 一种近距离广视角成像透镜组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122634A (ja) * 1994-10-25 1996-05-17 Asahi Optical Co Ltd 内視鏡用対物レンズ
CN101178472A (zh) * 2006-11-08 2008-05-14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摄影光学系统
KR20100037948A (ko) * 2008-10-02 2010-04-12 주식회사 인트로메딕 캡슐 내시경 광학계
CN101833160A (zh) * 2009-03-09 2010-09-15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摄像光学透镜组
CN102449525A (zh) * 2009-09-01 2012-05-09 奥林巴斯医疗株式会社 物镜光学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122634A (ja) * 1994-10-25 1996-05-17 Asahi Optical Co Ltd 内視鏡用対物レンズ
CN101178472A (zh) * 2006-11-08 2008-05-14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摄影光学系统
KR20100037948A (ko) * 2008-10-02 2010-04-12 주식회사 인트로메딕 캡슐 내시경 광학계
CN101833160A (zh) * 2009-03-09 2010-09-15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摄像光学透镜组
CN102449525A (zh) * 2009-09-01 2012-05-09 奥林巴斯医疗株式会社 物镜光学系统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23489A (zh) * 2018-11-01 2020-05-08 新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三片式薄型成像镜片组
CN111123489B (zh) * 2018-11-01 2021-11-16 新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三片式薄型成像镜片组
EP3809182A4 (en) * 2019-03-14 2021-09-08 Shenzhen Goodix Technology Co., Ltd. LENS ASSEMBLY AND FINGERPRINT RECOGNITION MODULE
CN111258033A (zh) * 2020-03-27 2020-06-09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国防科技创新研究院 一种用于光纤束的宽波段红外内窥微距光学镜头
CN111258033B (zh) * 2020-03-27 2022-04-05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国防科技创新研究院 一种用于光纤束的宽波段红外内窥微距光学镜头
CN114779433A (zh) * 2022-03-10 2022-07-22 东莞晶彩光学有限公司 一种近距离广视角成像透镜组
CN114779433B (zh) * 2022-03-10 2023-09-15 东莞晶彩光学有限公司 一种近距离广视角成像透镜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522757U (zh) 光学影像撷取镜头
CN202693892U (zh) 影像撷取光学系统组
TWI440884B (zh) 攝影系統
CN102914853B (zh) 影像拾取光学透镜组
CN202049278U (zh) 取像用光学镜头组
CN102789041B (zh) 光学影像镜头
CN202256846U (zh) 光学影像撷取镜组
CN202748527U (zh) 拾像光学系统镜组
CN201903684U (zh) 光学取像透镜组
CN104062744A (zh) 结像镜头系统组
CN103777310A (zh) 光学摄像系统组
CN103713380A (zh) 影像系统镜头组
TW201314252A (zh) 廣視角攝像鏡組
CN103676097A (zh) 结像镜头
CN103837964A (zh) 影像拾取系统镜头组
CN104777594B (zh) 超广角大光圈高像质光学镜头组件
CN106772944A (zh) 内窥镜用广角摄像镜头组
CN110412736A (zh) 摄像光学镜头
CN115494620B (zh) 一种小型环视光学镜头及其工作方法
WO2023193377A1 (zh) 光学变焦镜头、成像设备和内窥镜
CN110262007A (zh) 摄像光学镜头
CN114326060A (zh) 光学镜头
CN103376533A (zh) 拾像系统镜组
CN206431354U (zh) 内窥镜用广角摄像镜头组
CN111708147B (zh) 一种4p微距镜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53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