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756688A - 一种变形TiAl合金组织性能精确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变形TiAl合金组织性能精确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756688A CN106756688A CN201611044533.5A CN201611044533A CN106756688A CN 106756688 A CN106756688 A CN 106756688A CN 201611044533 A CN201611044533 A CN 201611044533A CN 106756688 A CN106756688 A CN 10675668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ial alloy
- deformation
- temperature
- tial
- structure propert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F—CHANG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NON-FERROUS METALS AND NON-FERROUS ALLOYS
- C22F1/00—Chang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non-ferrous metals or alloys by heat treatment or by hot or cold working
- C22F1/16—Chang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non-ferrous metals or alloys by heat treatment or by hot or cold working of other metals or alloys based thereon
- C22F1/18—High-melting or refractory metals or alloys based thereon
- C22F1/183—High-melting or refractory metals or alloys based thereon of titanium or alloys based thereon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Forging (AREA)
- Powder Metallurg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温结构材料热加工制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变形TiAl合金组织性能精确控制方法。本发明直接将TiAl合金坯料加热至不同的变形温度,保温一段时间后进行热变形加工;通过控制热变形温度,得到近γ、双态、近片层和全片层四种典型TiAl合金显微组织,进而获得不同力学性能的TiAl合金变形件。利用本方法,组织及性能在热变形制备加工过程中得到控制,省掉了之后的热处理环节,减少了工序。同时,所制备的近片层和全片层组织细小均匀,兼具强度和塑形优势,突破了变形TiAl合金后续热处理方法难以获得细小全片层组织的技术瓶颈,是一种短流程、高性能的TiAl合金热加工方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温结构材料热加工制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提供了TiAl合金热加工变形过程中组织性能的控制方法。
研究背景
航空航天领域的飞速发展,对材料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对高温结构材料,一方面要求其耐热温度越来越高,另一方面需要减轻其重量。目前所使用的高温钛合金,耐热温度有限。而镍基高温合金密度较大,不能满足减重需求,因此,研究新型轻质高温结构材料迫在眉睫。
TiAl合金具有密度低、高温强度高、抗蠕变和抗氧化能力优异的特点,被认为是在650~900℃替代镍基高温合金的理想材料。目前在航空、航天发动机的隔板和壳体、航天飞机的热区蒙皮上广泛使用的镍基高温合金,普遍存在密度偏大、比强度不足等缺点,限制了高性能飞行器的发展。TiAl合金作为一种轻质高温结构材料,应用前景广阔。但由于TiAl合金属于金属间化合物,室温和高温可加工性都比较差,严重制约了TiAl合金的广泛应用。
当前TiAl合金热加工成形技术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主要方法仍是冶金铸锭法和粉末冶金法。采用冶金铸锭法制备加工TiAl合金,需要先熔炼制备出TiAl合金铸锭,随后采用热等静压和均匀化退火处理消除铸锭中的微观孔洞、疏松和成分偏析等组织缺陷,然后在一定温度区间((α+γ)两相区)和一定应变速率(<10-2s-1)条件下,采用一次或多次锻造来细化铸造组织。通常锻造的总体变形量达到80%以上。在随后的轧制过程中,板材的轧制温度区间一般选择在(α+γ)两相区。轧制时要充分考虑轧制速度和道次变形量两个工艺参数。轧制速度太快,道次变形量过大,板材易发生开裂现象,导致轧制失败。若轧制速度太慢,温度散失又太快,从而使得TiAl合金材料的变形抗力提高,板材也容易发生开裂现象。采用粉末冶金法制备TiAl合金板材,与冶金铸锭法相比,增加了锻造之前的粉末制备,以及粉末包套封焊后热等静压处理环节,之后的锻造和轧制也在(α+γ)两相区进行。在(α+γ)两相区热机械处理后,TiAl合金组织一般为双态组织,根据应用需求会进行相应的热处理。TiAl合金通过热处理,可以得到四种典型的显微组织:近γ(NG)、双态(DP)、近片层(NFL)和全片层(FL)组织。
在高于共析温度的α+γ两相区退火并随后缓慢冷却至室温可形成近γ组织,冷却后它由γ等轴晶和少量分布在γ相晶界的α2相组成。当在合金α+γ两相区热处理,α和γ相体积分数大致相等时,冷却后形成由γ晶粒和α2/γ片层组成的双态组织。当退火温度达到α转变温度以下10℃左右时,经冷却后形成近片层组织,这时组织中γ晶粒体积分数很少,为α2+γ片层和少量分布于片层团间的等轴γ晶粒组成的NL组织。在α转变温度以上,即α单相区进行热处理并缓慢冷却可形成全片层组织。由于在α单相区热处理时温度较高,且没有第二相的钉扎作用,α相会迅速长大,最终得到完全由α2+γ片层构成的FL组织,同时由于片层团尺寸较大,其塑性变得很差。
在这几种典型组织中,双态组织由于晶粒细小,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室温塑性,但是断裂韧性很低;近γ组织的抗拉强度和塑性低于双态组织;全片层和近片层组织由于片层团尺寸较大,其抗拉强度和塑性均较低,而均匀细小的全片层组织具有较好的塑性和断裂韧性,综合力学性能最好。因此,获得均匀细小的全片层组织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与目标。
目前TiAl合金热加工温度一般在(α+γ)两相区,热加工后获得双态组织。之后需要进行近片层或全片层热处理,从而提高TiAl合金的断裂韧性以及抗蠕变能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变形TiAl合金的组织性能控制方法,即通过控制热加工变形过程中的变形温度,精确控制变形后合金的显微组织,得到近γ、双态、近片层和全片层组织。TiAl合金组织和性能在热变形过程中加以控制,省掉了热变形后的热处理环节,减少了工序。同时,所制备的变形组织细小均匀,兼具强度和塑形优势,是一种短流程、高性能的TiAl合金热加工制备方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种变形TiAl合金组织性能精确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直接将TiAl合金坯料加热至不同的变形温度,保温一段时间后进行热变形加工;通过控制热变形温度,得到近γ、双态、近片层和全片层四种典型TiAl合金显微组织,进而获得不同力学性能的TiAl合金变形件。具体的,在α+γ两相区下端热变形(Te≤变形温度<Te+1/3(Tα-Te)),热变形后获得近γ组织;在α+γ两相区中段热变形(Te+1/3(Tα-Te)≤变形温度<Te+2/3(Tα-Te)),获得由γ晶粒和α2/γ片层组成的双态组织;在α+γ两相区上段热变形(Te+2/3(Tα-Te)≤变形温度<Tα),获得α2/γ片层和少量等轴γ晶粒组成的NL组织;在α转变温度以上热变形(Tα≤变形温度<Tα+(30~50)℃),获得α2/γ全片层组织;其中Te为α→α2+γ的共析温度,Tα为进入α单相区的温度。
本发明控制方法适用于利用冶金铸锭法,精确控制热加工过程中TiAl合金组织性能,同时也适用于利用粉末冶金法,精确控制热加工过程中TiAl合金组织性能;其中热加工方法包括锻造、挤压、轧制过程。
所述的TiAl合金为Beta凝固型TiAl合金和Alpha凝固型TiAl合金;Beta凝固型TiAl合金包括:Ti-(43-45)Al-(2-9)Nb-(0-6)(Mn,Cr,Mo,V)-(0-0.4)(B,C);Alpha凝固型TiAl合金包括:Ti-(45-48)Al-(0-7)Nb-(0-4)(Cr,Mn)-(0-0.4)(B,C)。
这些TiAl合金,一般选择在(α+γ)双相区中间段进行热加工,获得双态组织,然后进行近片层或全片层热处理。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通过控制热变形温度从而精确控制TiAl合金的组织和性能。通过这种方法可以获得之前通过热处理才能获得的典型的TiAl合金组织,即近γ、双态、近片层和全片层组织。坯料在变形过程中,组织性能精确控制,省去了变形TiAl合金的后续热处理后续,简化了流程。
2.通过热变形过程中在线控制TiAl合金组织的方法,可以获得均匀细小的组织,同时提高板材的强度和塑形。这种均匀细小的组织包括近γ、双态、近片层和全片层组织。特别对于细小的近片层和全片层组织而言,此方法突破了变形TiAl合金后续热处理方法难以获得细小全片层组织的技术瓶颈。
3.本方法适用于变形TiAl合金,特别是基于热处理调控可获得四种典型组织的TiAl合金,包括利用冶金铸锭法热变形加工TiAl合金,也包括利用粉末冶金法热变形加工TiAl合金。由于简化了流程,控制方法简单易行,适用于规模化生产。
附图说明
图1 TiAl合金热变形组织控制示意图,温度区间1表示在α+γ两相区下段热变形(Te≤变形温度<Te+1/3(Tα-Te)),2表示在α+γ两相区中段热变形(Te+1/3(Tα-Te)≤变形温度<Te+2/3(Tα-Te)),3表示在α+γ两相区上段热变形(Te+2/3(Tα-Te)≤变形温度<Tα),4表示在α转变温度以上热变形(Tα≤变形温度<Tα+(30~50)℃),在这四个温度区间热变形后获得的变形组织分别对应近γ、双态、近片层和全片层组织。
图2 TiAl合金不同温度区间热变形所获得的典型的显微组织:(a)近γ、(b)双态、(c)近片层、(d)全片层
图3 TiAl合金薄板典型室温力学性能(As-Cast:铸态,NFL:近片层组织,DP:双态组织,NG:近γ组织)。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以高Nb-TiAl合金为例,合金名义成分为Ti-45Al-8.5Nb(原子百分比),经等离子冷床炉熔炼制成合金锭。从合金锭中切取坯料,进行等温锻造后切取热轧坯料。切取的热轧坯料,用304不锈钢作为包套,采用三明治结构包裹后进行焊接。
热轧温度选择α+γ两相区下段,如附图1温度区间1。本实施例选取1230℃,保温1h后开轧。每道次轧制后回炉加热,回炉保温时间20~30min,每道次压下量20~30%,应变速率控制在1~5s-1,轧制5道次后回炉冷至900℃,保温1h后空冷至室温。利用机加工方法去除包套材料,得到TiAl合金轧制板材。表面质量良好,无开裂。其显微组织为均匀细小的近γ组织,如附图2(a)所示。板材具有较高的室温强度和良好的室温塑性,如附图3所示。在950~1100℃,应变速率2×10-4~5×10-4s-1条件下板材具有良好的超塑性变形能力。
实施例2
以高Nb-TiAl合金为例,合金名义成分为Ti-45Al-8.5Nb(原子百分比),经等离子冷床炉熔炼制成合金锭。从合金锭中切取坯料,进行等温锻造后切取热轧坯料。切取的热轧坯料,用304不锈钢作为包套,采用三明治结构包裹后进行焊接。
热轧温度选择α+γ两相区中段,如附图1温度区间2。本实施例选取1250℃,保温1h后开轧。每道次轧制后回炉加热,回炉保温时间20~30min,每道次压下量20~30%,应变速率控制在1~5s-1,轧制5道次后回炉冷至900℃,保温1h后空冷至室温。利用机加工方法去除包套材料,得到TiAl合金轧制板材。表面质量良好,无开裂。其显微组织为均匀细小的双态组织,如附图2(b)所示。板材具有较高的室温强度和良好的室温塑性,如附图3所示。在950~1100℃,应变速率2×10-4~5×10-4s-1条件下板材具有良好的超塑性变形能力。
实施例3
以高Nb-TiAl合金为例,合金名义成分为Ti-45Al-8.5Nb(原子百分比),经等离子冷床炉熔炼制成合金锭。直接从合金锭中切取热轧坯料。切取的热轧坯料,用304不锈钢作为包套,采用三明治结构包裹后进行焊接。
热轧温度选择α+γ两相区上段,如附图1温度区间3。本实施例选取1300℃,保温1h后开轧。每道次轧制后回炉加热,回炉保温时间20~30min,每道次压下量20~30%,应变速率控制在1~5s-1,轧制5道次后回炉冷至900℃,保温1h后空冷至室温。利用机加工方法去除包套材料得到TiAl合金轧制板材,表面质量良好,无开裂。其显微组织为均匀细小的近片层组织,如附图2(c)所示。板材具有较高的室温强度和良好的室温塑性,如附图3所示。板材具有优异的高温强度,800℃时抗拉强度超过850MPa。
实施例4
以高Nb-TiAl合金为例,合金名义成分为Ti-45Al-8.5Nb(原子百分比),经等离子冷床炉熔炼制成合金锭。直接从合金铸锭中切取热轧坯料。切取的热轧坯料,用304不锈钢作为包套,采用三明治结构包裹后进行焊接。
热轧温度选择在α转变温度以上,如附图1温度区间4。本实施例选取1320℃,保温1h后开轧。每道次轧制后回炉加热,回炉保温时间20~30min,每道次压下量20~30%,应变速率控制在1~5s-1,轧制5道次后回炉冷至900℃,保温1h后空冷至室温。利用机加工方法去除包套材料,得到TiAl合金轧制板材,表面质量良好,无开裂。其显微组织为均匀细小的全片层组织,片层团平均尺寸小于100μm,如附图2(d)所示。板材具有优异的高温强度,800℃时抗拉强度超过850MPa。
Claims (4)
1.一种变形TiAl合金组织性能精确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直接将TiAl合金坯料加热至不同的变形温度,保温一段时间后进行热变形加工;通过控制热变形温度,得到近γ、双态、近片层和全片层四种典型TiAl合金显微组织,进而获得不同力学性能的TiAl合金变形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变形TiAl合金组织性能精确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的步骤为:在α+γ两相区下端热变形,Te≤变形温度<Te+1/3(Tα-Te),热变形后获得近γ组织;在α+γ两相区中段热变形(Te+1/3(Tα-Te)≤变形温度<Te+2/3(Tα-Te)),获得由γ晶粒和α2/γ片层组成的双态组织;在α+γ两相区上段热变形(Te+2/3(Tα-Te)≤变形温度<Tα),获得α2/γ片层和少量等轴γ晶粒组成的NL组织;在α转变温度以上热变形(Tα≤变形温度<Tα+(30~50)℃),获得α2/γ全片层组织;其中Te为α→α2+γ的共析温度,Tα为进入α单相区的温度。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变形TiAl合金组织性能精确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方法适用于利用冶金铸锭法,精确控制热加工过程中TiAl合金组织性能,同时也适用于利用粉末冶金法,精确控制热加工过程中TiAl合金组织性能;其中热加工方法包括锻造、挤压、轧制过程。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变形TiAl合金组织性能精确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TiAl合金为Beta凝固型TiAl合金和Alpha凝固型TiAl合金;Beta凝固型TiAl合金为:Ti-(43-45)Al-(2-9)Nb-(0-6)(Mn,Cr,Mo,V)-(0-0.4)(B,C);Alpha凝固型TiAl合金为:Ti-(45-48)Al-(0-7)Nb-(0-4)(Cr,Mn)-(0-0.4)(B,C)。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1044533.5A CN106756688B (zh) | 2016-11-22 | 2016-11-22 | 一种变形TiAl合金组织性能精确控制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1044533.5A CN106756688B (zh) | 2016-11-22 | 2016-11-22 | 一种变形TiAl合金组织性能精确控制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756688A true CN106756688A (zh) | 2017-05-31 |
CN106756688B CN106756688B (zh) | 2018-11-27 |
Family
ID=589751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1044533.5A Active CN106756688B (zh) | 2016-11-22 | 2016-11-22 | 一种变形TiAl合金组织性能精确控制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6756688B (zh)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856708A (zh) * | 2017-05-09 | 2018-11-23 | 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 | 一种具有梯度组织的TiAl系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
CN111975003A (zh) * | 2020-08-14 | 2020-11-24 | 西北工业大学 | 一种钛铝合金全片层组织的调控方法 |
CN112048690A (zh) * | 2020-07-30 | 2020-12-08 | 西北工业大学 | 一种控制TiAl合金细晶组织的形变热处理方法 |
CN115386780A (zh) * | 2022-09-13 | 2022-11-25 | 南京工业大学 | 一种轻质高强高韧高熵超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
CN116219338A (zh) * | 2022-12-27 | 2023-06-06 | 西北工业大学重庆科创中心 | 一种含铌TiAl合金的细小双态或全片层组织调控方法 |
CN116590637A (zh) * | 2023-04-21 | 2023-08-15 | 武汉理工大学 | 一种改善铸造TiAl合金组织性能的方法 |
CN117165883A (zh) * | 2023-09-07 | 2023-12-05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一种具有层状分布特征双态组织的β凝固γ-TiAl合金的制备方法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5281728A (ja) * | 2004-03-26 | 2005-10-13 | Nec Tokin Corp | Ti基合金形状記憶素子 |
CN1752265A (zh) * | 2005-10-26 | 2006-03-29 | 北京科技大学 | 一种细化TiAl合金铸锭显微组织的热加工工艺 |
-
2016
- 2016-11-22 CN CN201611044533.5A patent/CN106756688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5281728A (ja) * | 2004-03-26 | 2005-10-13 | Nec Tokin Corp | Ti基合金形状記憶素子 |
CN1752265A (zh) * | 2005-10-26 | 2006-03-29 | 北京科技大学 | 一种细化TiAl合金铸锭显微组织的热加工工艺 |
Non-Patent Citations (4)
Title |
---|
干勇等: "《钢铁材料手册[上]》", 31 July 2009 * |
张永刚等: "《金属间化合物结构材料》", 31 January 2001 * |
李宝辉等: "TiAl金属间化合物的合金设计及研究现状", 《航空材料学报》 * |
苏喜孔等: "《热变形对高铌TiAl合金微观组织的影响》", 《航空学报》 * |
Cited B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856708A (zh) * | 2017-05-09 | 2018-11-23 | 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 | 一种具有梯度组织的TiAl系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
CN112048690A (zh) * | 2020-07-30 | 2020-12-08 | 西北工业大学 | 一种控制TiAl合金细晶组织的形变热处理方法 |
CN112048690B (zh) * | 2020-07-30 | 2021-12-17 | 西北工业大学 | 一种控制TiAl合金细晶组织的形变热处理方法 |
CN111975003A (zh) * | 2020-08-14 | 2020-11-24 | 西北工业大学 | 一种钛铝合金全片层组织的调控方法 |
CN115386780A (zh) * | 2022-09-13 | 2022-11-25 | 南京工业大学 | 一种轻质高强高韧高熵超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
CN116219338A (zh) * | 2022-12-27 | 2023-06-06 | 西北工业大学重庆科创中心 | 一种含铌TiAl合金的细小双态或全片层组织调控方法 |
CN116590637A (zh) * | 2023-04-21 | 2023-08-15 | 武汉理工大学 | 一种改善铸造TiAl合金组织性能的方法 |
CN117165883A (zh) * | 2023-09-07 | 2023-12-05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一种具有层状分布特征双态组织的β凝固γ-TiAl合金的制备方法 |
CN117165883B (zh) * | 2023-09-07 | 2025-01-03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一种具有层状分布特征双态组织的β凝固γ-TiAl合金的制备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756688B (zh) | 2018-11-2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756688B (zh) | 一种变形TiAl合金组织性能精确控制方法 | |
Chen et al. | Microstructural evolution of a nickel-based superalloy during hot deformation | |
CN108787750B (zh) | 一种β凝固TiAl合金板材的一步大变形轧制方法 | |
CN108220681B (zh) | 一种含Cr和Mo的β凝固TiAl合金多向包套锻造方法 | |
CN107952794B (zh) | Tc4钛合金中厚板的单火轧制方法 | |
CN101294264A (zh) | 一种转子叶片用α+β型钛合金棒材制造工艺 | |
US10737314B2 (en) | Method for producing forged TiAl components | |
CN111842488B (zh) | 基于交叉包套轧制实现TiAl合金均匀细晶组织的工艺方法 | |
CN106498323A (zh) | 一种短时高效变形TiAl合金热处理方法 | |
CN112048690A (zh) | 一种控制TiAl合金细晶组织的形变热处理方法 | |
CN107217221A (zh) | 一种高均匀Ti‑15Mo钛合金棒坯的制备方法 | |
CN110468361A (zh) | 一种变形高温合金细晶棒材的制备方法 | |
CN104480347B (zh) | 一种TiAl基合金及其热处理工艺 | |
CN103409711B (zh) | 一种具有细小全层片组织的TiAl基合金的制备方法 | |
Huang et al. | Thermal stability of an intermediate strength fully lamellar Ti–45Al–2Mn–2Nb-0.8 vol.% TiB2 alloy | |
CN105695910B (zh) | 一种TiAl基合金板材超塑性成形方法 | |
CN107299250A (zh) | 铸态强韧Ti3Al金属间化合物及其制造方法和应用 | |
EP3256613B1 (en) | Methods for producing titanium and titanium alloy articles | |
Liang et al. | Fabrication and properties of γ-TiAl sheet materials: a review | |
CN108048769A (zh) | 一种提高粉末高温合金晶粒尺寸分布均匀性的方法 | |
Tao et al. | Optimization of hot-rolling parameters for a powder metallurgy Ti–47Al–2Cr–2Nb-0.2 W alloy based on processing map and microstructure evolution | |
CN105177481A (zh) | 一种钛合金热处理工艺 | |
CN1329549C (zh) | 一种细化TiAl合金铸锭显微组织的热加工工艺 | |
CN107236918A (zh) | 含有细小板条状γ再结晶组织的beta‑gamma TiAl合金板材的制备方法 | |
CN114934162B (zh) | 一种高合金马氏体不锈钢的热变形方法及不锈钢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