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6741198B - 车辆的a柱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车辆的a柱和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741198B
CN106741198B CN201611142455.2A CN201611142455A CN106741198B CN 106741198 B CN106741198 B CN 106741198B CN 201611142455 A CN201611142455 A CN 201611142455A CN 106741198 B CN106741198 B CN 10674119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low hole
column
vehicle
hollowed
chamfe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14245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741198A (zh
Inventor
蒯振
杨宇威
武胜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114245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741198B/zh
Publication of CN1067411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411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7411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4119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4Door pillars ; windshield pilla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3/00Elements for body-finishing, identifying, or decorating; 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for advertising purposes
    • B60R13/06Sealing strip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3/00Elements for body-finishing, identifying, or decorating; 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for advertising purposes
    • B60R13/08Insulating elements, e.g. for sound insulation
    • B60R13/0892Insulating elements, e.g. for sound insulation for humidity insul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A柱和车辆,所述车辆的A柱包括:内板,所述内板具有第一镂空孔;镂空板,所述镂空板上具有第二镂空孔,所述镂空板贴合在所述内板外侧且所述第二镂空孔与所述第一镂空孔相对设置;防雨件,所述防雨件遮蔽所述第二镂空孔或所述第一镂空孔,且所述防雨件的与所述第二镂空孔或所述第一镂空孔对应的区域为透明材料制成。本发明的A柱,通过设置多层镂空板状结构,可以在保持A柱强度的基础上,极大程度上消除A柱视野盲区,车辆的安全性更高。

Description

车辆的A柱和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车辆制造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A柱和具有该A柱的车辆。
背景技术
A柱是左前方和右前方连接车顶和前舱的连接柱,在车辆转弯或进入弯道前驾驶员的视野均会被A柱部分遮挡,造成视野盲区,A柱盲区是引起交通事故的一个重要因素。相关技术中,减小A柱盲区的一个重要手段是减小A柱的截面积,但是A柱截面积的减小会导致车身强度不足,设计者需要在车身强度和A柱盲区之间找到平衡点,部分车辆通过设置图像采集装置来间接观察A柱盲区的视野,但是这种方法存在延迟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视野盲区小的车辆的A柱。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上述A柱的车辆。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车辆的A柱,包括:内板,所述内板具有第一镂空孔;镂空板,所述镂空板上具有第二镂空孔,所述镂空板贴合在所述内板外侧且所述第二镂空孔与所述第一镂空孔相对设置;防雨件,所述防雨件遮蔽所述第二镂空孔或所述第一镂空孔,且所述防雨件的与所述第二镂空孔或所述第一镂空孔对应的区域为透明材料制成。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A柱,通过设置多层镂空板状结构,可以在保持A柱强度的基础上,极大程度地消除A柱视野盲区,车辆的安全性更高。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车辆的A柱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在本发明的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的车辆的A柱还包括:密板,所述密封板具有安装孔,所述镂空板嵌入所述安装孔,且所述密封板与所述内板相连。
可选地,所述密封板与所述镂空板之间夹设有密封条。
可选地,所述密封板和所述镂空板均通过胶粘在所述内板的外表面。
优选地,所述防雨件包括:电机;卷轴,所述卷轴与所述电机相连;雨帘,所述遮雨帘卷收在所述卷轴上,且为透明材料制成;其中所述密封板上设有滑道,所述遮雨帘的侧边与所述滑道滑动配合,以可选择性地展开或收纳。
可选地,所述内板为钢板制成,所述镂空板为连续碳纤维复合材料制成,所述密封板为热塑性橡胶制成。
可选地,所述密封板包括板体、上倒角、内侧倒角和外侧倒角,所述安装孔设在所述板体上,所述上倒角连接在所述板体的上端且适于与车辆的顶盖相连,所述内侧倒角连接在所述板体的内侧且适于与车辆的前挡风玻璃相连,所述外侧倒角连接在所述板体的外侧且适于与车辆的侧窗玻璃相连。
可选地,满足:R1≤R2≤R3≤R4≤R5,其中,R1为所述顶盖与所述侧窗玻璃之间的倒角半径,R2为所述上倒角的半径,R3为所述顶盖与所述前挡风玻璃之间的倒角半径,R4为所述外侧倒角的半径,R5为所述内侧倒角的半径。
可选地,所述第一镂空孔和所述第二镂空孔均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镂空孔和多个所述第二镂空孔一一对应。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车辆,设置有如第一方面任一种所述的车辆的A柱。
所述车辆与上述的A柱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A柱与周边零部件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密封板与周边零部件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3和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镂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内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防雨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A柱100,
内板10,第一镂空孔11,镂空板20,第二镂空孔21,密封板30,板体31,安装孔31a,上倒角32,外侧倒角34,内侧倒角35,
防雨件40,电机41,卷轴42,遮雨帘43,
顶盖200,侧窗玻璃300,前挡风玻璃4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首先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的A柱100。
如图1-图6所示,车辆的A柱100包括内板10、镂空板20和防雨件40。
其中,内板10具有第一镂空孔11,镂空板20上具有第二镂空孔21,镂空板20贴合在内板10外侧,比如镂空板20可以通过胶粘在内板10的外表面,第二镂空孔21与第一镂空孔11相对设置,优选地,第二镂空孔21与第一镂空孔11可以正对设置,且第一镂空孔11的面积不小于第二镂空孔21的面积。
外界的光线可以依次通过第二镂空孔21和第一镂空孔11投射到驾驶员的眼睛,驾驶员可以观测到实时场景。
优选地,如图1和图3-图5所示,第一镂空孔11和第二镂空孔21可以均为多个,多个第一镂空孔11和多个第二镂空孔21一一对应,多个第二镂空孔21可以沿上下方向间隔开布置。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二镂空孔21可以为四边形,ε、η、θ、λ分别为第二镂空孔21的四个顶角,满足ε+η=180°,θ+λ=180°,ε≠θ,η≠λ。多个第二镂空孔21的尺寸从上到下依次增加。
在另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第二镂空孔21可以为三角形,σ、μ为三角形的三个顶角,各顶角的大小可以随三角形位置设定,多个第二镂空孔21可以大小不一。
当然,第二镂空孔21的形状并不限定于三角形和四边形,还可以为其他形状,具体地,第一镂空孔11的形状与第二镂空孔21的形状相同,且尺寸相同。
可选地,内板10可以为钢板制成,特别是可以由超高强度的钢板制成,镂空板20可以为连续碳纤维复合材料制成,具体地,镂空板20可以用模压成型,铺层方式可以采用各向同性铺层,碳纤维的方向为[0/-45/45/90]循环,铺层10~20层,无需喷涂处理,成形后裁剪出第二镂空孔21即可。这样,A柱100的强度极大,且高质感的连续碳纤维复合材料可以增强A柱100的品质感。
防雨件40遮蔽第二镂空孔21或第一镂空孔11,且防雨件40的与第二镂空孔21或第一镂空孔11对应的区域为透明材料制成,防雨件40用于防止雨水等通过第二镂空孔21和第一镂空孔11侵入到车内。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A柱100,通过设置多层镂空板20状结构,可以在保持A柱100强度的基础上,极大程度地消除A柱100视野盲区,车辆的安全性更高。
在本发明的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A柱100还可以包括:密封板30,密封板30具有安装孔31a,镂空板20嵌入安装孔31a,且密封板30与内板10相连。
安装孔31a的形状与镂空板20的形状相似,比如镂空板20和安装孔31a可以均为四边形,参考图2,镂空板20的四个顶角的大小分别为α、β、γ、δ,且满足α≤δ≤90°≤β≤γ≤180°。
密封板30可以为热塑性橡胶制成,比如密封板30可以由热塑性三元乙丙橡胶材料制成,这样,密封板30的成型简单,且易与周边的零部件装配,密封板30可以通过胶粘在内板10的外表面,密封板30与镂空板20之间可以夹设有密封条,以防止雨水从密封板30与镂空板20之间的间隙渗入。
如图2所示,密封板30可以包括板体31、上倒角32、内侧倒角35和外侧倒角34,安装孔31a设在板体31上,上倒角32连接在板体31的上端且适于与车辆的顶盖200相连,内侧倒角35连接在板体31的内侧且适于与车辆的前挡风玻璃400相连,外侧倒角34连接在板体31的外侧且适于与车辆的侧窗玻璃300相连。
进一步地,满足:R1≤R2≤R3≤R4≤R5,其中,R1为顶盖200与侧窗玻璃300之间的倒角半径,R2为上倒角32的半径,R3为顶盖200与前挡风玻璃400之间的倒角半径,R4为外侧倒角34的半径,R5为内侧倒角35的半径。
在本发明的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防雨件40可以包括:电机41、卷轴42和遮雨帘43。
其中,电机41的控制键可以设在驾驶室内,比如仪表台上。卷轴42与电机41相连,遮雨帘43卷收在卷轴42上,且遮雨帘43为透明材料制成,比如遮雨帘43可以为透明有机软化复合材料制成。其中,密封板30上设有滑道,遮雨帘43的侧边与滑道滑动配合,以可选择性地展开或收纳,其中遮雨帘43的侧边可以与刚性材料缝合或连接,以利于遮雨帘43的顺利展开,遮雨帘43可以布置在密封板30和镂空板20的外侧。
可以理解的是,在电机41驱动卷轴42转动使遮雨帘43收纳时,外界的自然风可以通过第一镂空孔11和第二镂空孔21进入车内,增强车内的空气循环,通过控制遮雨帘43的展开高度,可以控制进风量,在遮雨帘43完全展开时,可以封闭第一镂空孔11和第二镂空孔21,遮挡雨水。
R6为遮雨帘43上端的外顶角倒圆角半径,R7为遮雨帘43上端的内顶角倒圆角半径,R6≤R7;ω为遮雨帘43上端左顶角夹角,З为遮雨帘43上端右顶角夹角,90°≤ω≤З≤180°。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车辆。
如图1-图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设置有上述任一种实施例的A柱100,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可以为汽车。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车辆的A柱100盲区小,视野大,驾驶安全性更高。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8)

1.一种车辆的A柱,其特征在于,包括:
内板,所述内板具有第一镂空孔;
镂空板,所述镂空板上具有第二镂空孔,所述镂空板贴合在所述内板外侧且所述第二镂空孔与所述第一镂空孔相对设置;
防雨件,所述防雨件遮蔽所述第二镂空孔或所述第一镂空孔,且所述防雨件的与所述第二镂空孔或所述第一镂空孔对应的区域为透明材料制成;
密封板,所述密封板具有安装孔,所述镂空板嵌入所述安装孔,且所述密封板与所述内板相连;所述防雨件包括:
电机;
卷轴,所述卷轴与所述电机相连;
遮雨帘,所述遮雨帘卷收在所述卷轴上,且为透明材料制成;其中
所述密封板上设有滑道,所述遮雨帘的侧边与所述滑道滑动配合,以可选择性地展开或收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A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板与所述镂空板之间夹设有密封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A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板和所述镂空板均通过胶粘在所述内板的外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A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板为钢板制成,所述镂空板为连续碳纤维复合材料制成,所述密封板为热塑性橡胶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A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板包括板体、上倒角、内侧倒角和外侧倒角,所述安装孔设在所述板体上,所述上倒角连接在所述板体的上端且适于与车辆的顶盖相连,所述内侧倒角连接在所述板体的内侧且适于与车辆的前挡风玻璃相连,所述外侧倒角连接在所述板体的外侧且适于与车辆的侧窗玻璃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的A柱,其特征在于,满足:R1≤R2≤R3≤R4≤R5,其中,R1为所述顶盖与所述侧窗玻璃之间的倒角半径,R2为所述上倒角的半径,R3为所述顶盖与所述前挡风玻璃之间的倒角半径,R4为所述外侧倒角的半径,R5为所述内侧倒角的半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A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镂空孔和所述第二镂空孔均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镂空孔和多个所述第二镂空孔一一对应。
8.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设置有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的A柱。
CN201611142455.2A 2016-12-12 2016-12-12 车辆的a柱和车辆 Active CN10674119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142455.2A CN106741198B (zh) 2016-12-12 2016-12-12 车辆的a柱和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142455.2A CN106741198B (zh) 2016-12-12 2016-12-12 车辆的a柱和车辆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741198A CN106741198A (zh) 2017-05-31
CN106741198B true CN106741198B (zh) 2019-02-22

Family

ID=588761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142455.2A Active CN106741198B (zh) 2016-12-12 2016-12-12 车辆的a柱和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74119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658645B2 (ja) * 2017-03-27 2020-03-04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ピラー構造
JP6900911B2 (ja) * 2018-01-16 2021-07-07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ピラー構造
CN110466617A (zh) * 2019-08-17 2019-11-19 王光建 一种汽车顶棚与车体之间的连接柱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940383A (en) * 2008-03-27 2009-10-01 bo-sheng Wu Removal device for the visual dead zone of vehicle
CN202923723U (zh) * 2012-09-29 2013-05-08 周璇 空洞式汽车a立柱
CN203601387U (zh) * 2013-11-07 2014-05-21 奇瑞万达贵州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a柱结构
CN204846065U (zh) * 2015-05-12 2015-12-09 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立柱及使用该立柱的车身骨架、机动车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428087B1 (en) * 2001-01-05 2002-08-06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Inc. A-pillar structure for a vehicle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940383A (en) * 2008-03-27 2009-10-01 bo-sheng Wu Removal device for the visual dead zone of vehicle
CN202923723U (zh) * 2012-09-29 2013-05-08 周璇 空洞式汽车a立柱
CN203601387U (zh) * 2013-11-07 2014-05-21 奇瑞万达贵州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a柱结构
CN204846065U (zh) * 2015-05-12 2015-12-09 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立柱及使用该立柱的车身骨架、机动车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741198A (zh) 2017-05-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741198B (zh) 车辆的a柱和车辆
CN1308178C (zh) 汽车车身外壳的平坦部分
DE102008038647A1 (de) Fahrzeugflächenbauteil mit einer Solarzellenanordnung
ATE227658T1 (de) Versenkbares hardtop für kraftfahrzeuge sowie kraftfahrzeug mit hardtop
CN203110897U (zh) 一种汽车用伸缩遮篷装置
CN1625502A (zh) 车顶组件
US20150202951A1 (en) Vehicle door covering
JP7145240B2 (ja) 複合ガラスペイン
CN104044436A (zh) 用于车辆遮阳板的附接挡板
US7806461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tinted windows
CN113580898A (zh) 一种汽车顶盖玻璃上的遮阳帘总成安装结构
KR20160138109A (ko) 앞뒤로 마주 열리는 차문 및 상기 차문을 구비한 전기 자동차
CN207274369U (zh) 汽车车身及其天窗框架连接结构
DE102018107593A1 (de) Kraftfahrzeug mit einer Beleuchtungseinrichtung und Beleuchtungseinrichtung für ein Kraftfahrzeug
CN215826446U (zh) 拉伸式网格可视汽车遮阳板及双轴遮阳板
DE102010050990A1 (de) Fahrzeugdach
CN204845459U (zh) 汽车车门防晒装置
US8720972B2 (en) Movable visor or screen
DE102019003718A1 (de) Dichtungsanordnung einer Dichteinrichtung an einer eine Blende aufweisenden Fondtür eines Kraftwagens
WO2019162075A1 (de) Verdeckelement und verdeck für ein cabriolet-fahrzeug und cabriolet-fahrzeug
CN203211059U (zh) 一种新型汽车遮阳板
US8096601B2 (en) Rear window in a rear roof section of an openable roof vehicle
CN109398041A (zh) 车辆、车辆控制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1138948A (zh) 敞篷轿车
CN211617392U (zh) 汽车挡风玻璃遮阳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