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717774A - 单行单芽甘蔗茎种宽窄行套种穿心莲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单行单芽甘蔗茎种宽窄行套种穿心莲的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717774A CN106717774A CN201611028685.6A CN201611028685A CN106717774A CN 106717774 A CN106717774 A CN 106717774A CN 201611028685 A CN201611028685 A CN 201611028685A CN 106717774 A CN106717774 A CN 10671777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ugarcane
- herba andrographitis
- wide
- cane
- row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2/00—Cultivation of specific crops or pla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otan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Fertilizers (AREA)
Abstract
一种单行单芽甘蔗茎种宽窄行套种穿心莲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每年2月底3月初时,耕整土地后,按大行距与小行距交替开沟;(2)准备甘蔗种;(3)将甘蔗种整齐的摆放在沟内形成单排蔗芽;(4)在沟内均匀的施肥;(5)喷施防虫剂;(6)碎土回填;(7)在甘蔗种植后喷芽前除草剂;(8)在气温稳定再15℃以上,在大行距内利用传统工艺种植穿心莲,并进行常规管理;(9)对甘蔗进行两次培土,在齐苗后追肥小培土,穿心莲收获后进行大培土,两天内喷甘蔗除草剂封闭除草;(10)按常规技术手段,根据病虫情报,及时喷药防治。本发明的甘蔗种用量小,利于机械化操作管理,在保证甘蔗产量的同时还增加了穿心莲给蔗农带来的收入。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栽培的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单行单芽甘蔗茎种宽窄行套种穿心莲的方法。
背景技术
甘蔗,(学名:Saccharum officinarum)甘蔗属,多年生高大实心草本。根状茎粗壮发达。秆高3-5(-6)米。中国台湾、福建、广东、海南、广西、四川、云南等南方热带地区广泛种植。甘蔗适合栽种于土壤肥沃、阳光充足、冬夏温差大的地方。甘蔗是温带和热带农作物,是制造蔗糖的原料,且可提炼乙醇作为能源替代品。全世界有一百多个国家出产甘蔗,最大的甘蔗生产国是巴西、印度和中国。甘蔗中含有丰富的糖分、水分,还含有对人体新陈代谢非常有益的各种维生素、脂肪、蛋白质、有机酸、钙、铁等物质,主要用于制糖。甘蔗是中国主要糖料作物之一,其产糖量占全国总产糖量的90%以上。中国甘蔗种植面积和产量排名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巴西和印度。广西是甘蔗的生产区域,同时也是粮食、早熟蔬菜和其它经济作物的优质产区。随着粮食、蔬菜和其它经济作物产品内需的增长,市场价格导向使甘蔗种植比较效益下降,加上传统的甘蔗种植模式,导致土传病害的传播和蔓延,不利于持续增产、增收。因此无论是从提高综合效益的角度,还是从甘蔗自身持续高产、稳产角度,都必须在传统的甘蔗种植模式上进行创新,研究探索出一套既有利于提高综合效益,又保证甘蔗高产稳产的栽培技术。
农作物间种、套种是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单位面积产量的一项传统方法。甘蔗与马铃薯、黄豆、花生、玉米问套种是近几年创新的农作物立体栽培的方法,因地制宜推广应用甘蔗问套种技术,较好的解决了农业发展中耕地不足的问题和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对实际生产发展、完善耕作制度、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和经济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蔗间套种其它短期作物的种植技术,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单位面积产量,实现蔗农增产增收,为今后推广面积提供科学依据。公开文献也报道了一些蔗间套种其它短期作物的种植技术,例如:
1、【题名】宿根甘蔗套种马铃薯宽窄行栽培技术研究,【作者】徐文果等,【刊名】热带作物学报,2015,36(2):258-262,摘要:为提高宿根甘蔗套种马铃薯经济效益,通过采用宽窄行种植、多种密度处理的方法,研究宿根甘蔗套种马铃薯中马铃薯密度与甘蔗产量和品质、马铃薯产量和商品率、土地复合产值和新增纯收入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播幅为2.0m的宿根甘蔗套种马铃薯宽窄行栽培中,当马铃薯密度达3.2万粒/hm2时,土地复合产值最高、经济效益最好,其中,马铃薯产量达28600kg/hm2,商品率达72.3%;甘蔗产量达168000kg/hm2,比纯种增16.2%;甘蔗糖锤度达19.9%,比纯种提高0.3个百分点;复合产值达135985元/hm2,比甘蔗纯种增119.7%:新增纯收入122905元/hm2,比甘蔗纯种增151.8%。
2、【题名】甘蔗宽窄行问套种植效益分析,【作者】丁春华等,【刊名】中国糖料,2015,37(1):20-21,摘要:为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实现农业机械化操作,提高蔗农综合经济效益,进行宽窄行间套种玉米、大豆和花生试验。探索出甘蔗宽窄行种植对甘蔗农艺性状、产量和甘蔗糖分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宽窄行种植的甘蔗比普通种植的产量高1.9t/hm,增1.8%。同时玉米收入达6.15t/hm2,产值达到12915元/hm2,两样产值比普通甘蔗种植的产值高13713元/hm2.增幅达30.35%。同时投入产出最高的是间套种穿心莲为3.5:1。通过探索宽窄行间套种提高植蔗的综合效益,达到农民增收、企业增效、农业增产的目的。
3、中国专利:甘蔗宽箱宽带栽培方法,申请号:201210194125.3,申请日:2012.06.13,申请人:贵州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地址:562400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义市下五屯峰林东路1号,发明人:张正学、卢加举、李向勇、雷石富、彭仕荣、王健、李志琴,摘要:该发明公开了一种甘蔗宽箱宽带栽培方法,挖出间距2m以上的甘蔗种植沟,在甘蔗种植沟内将蔗种双行下种,并填埋覆土;在甘蔗种植沟之间套种一季黄豆、花生或辣椒。本发明增大了甘蔗种植的行距,并在行间种植一季黄豆、花生、辣椒等矮杆作物,这样的方式减小了甘蔗的占地面积,提高了通风透光条件,使一些在高温高湿和隐蔽条件下发生的叶斑病、梢腐病等病害不易发生,甘蔗棉蚜、粉蚧等害虫发生几率比常规单茬甘蔗小,减少农药及防治病虫害费用50%以上;并且由于套种的是矮杆作物,有利于农事操作,提高田间管理效率;而且套种穿心莲和黄豆等具有固氮能力的矮杆作物,可为甘蔗提供部分氮肥,同时减少化肥的使用量。
4、中国专利:一种新植甘蔗地套种黄豆的栽培方法,申请号:201210380070.5,申请日:2012.10.08,申请人:黄秀英,地址:532100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扶绥县新宁镇塘岸村扶绥县庆旺植物抗旱保水剂厂,发明人:黄秀英,摘要:该发明涉及植物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在新植甘蔗地套种黄豆的栽培方法。具体包括:每年的2月份在新植甘蔗地里同时将甘蔗和黄豆进行栽培;栽培时是在甘蔗行与行之间套种二行黄豆,然后在下种后在甘蔗和黄豆上施放由抗旱保水剂吸收200~300倍水分后形成的固体状水。有了可持续长大1~2个月释放水分的固体状水,甘蔗和黄豆可同时早种,既不影响黄豆按时收成,也保证甘蔗苗发芽率、成苗率高,在新植甘蔗地也能实现蔗、豆双丰收。通过实施该发明,有效的提高土地利用率及增加农作物产量及经济效益。
5、【题名】试述陇川县甘蔗问套种生产技术措施,【作者】张彩菊、王顺珍、方成清,(陇川县农业局,云南陇川678700),【刊名】科研技术术推广,2014年第10期(下半月),摘要:陇川农业生产中投入了50%的耕地发展甘蔗生产,经过多年发展,甘蔗已经成为陇川的支柱产业,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土地面积日趋紧张,必须提高甘蔗生产的单位面积经济效益,增强农民种植甘蔗的积极性,才能做大做强甘蔗产业,因此,我们结合陇川生产实际,对甘蔗与马铃薯、黄豆、玉米生产技术措施总结报道。
6、【题名】蔗行间种黄豆、花生技术,【作者】赖贵生(广东惠州市农业局,516001),【刊名】福建甘蔗99(1):24-26,蔗行间种黄豆、花生是甘蔗耕作制度中能充分利用温、光、水、肥和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复种指数蔗豆生长互相协调,互相促进,实现双丰收的好举措利用蔗行间种豆荚作物,是我市主产蔗区的传统经验。改革开放以来,广大科技人员与蔗农相结合,通过总结提高,蔗行间种黄豆,花生的面积不断扩大,到1998年全市种植甘蔗面积9.3万亩,蔗行间种黄豆、花生面积达6.231万亩,占植蔗面积67%,以冬春植蔗行间种的多,宿根蔗为次之。问种质量好,经济效益提高。这一年全市甘蔗平均亩产破历史达到5.146吨。许多农户与农科人员总结都认为,去年甘蔗这么高产与蔗行实行科学的间种黄豆、花生等有密切关系。从多点抽样调查的结果是:问种黄豆的每亩收豆350公斤,高产的达82公斤,花生(收千荚)每亩5O-70公斤,高产的达155公斤。由于间种的作用和豆叶、豆根、花生藤压青回田做肥,蔗行间种的每亩有效茎4545条,比不问种的每亩多364条,甘蔗亩产6.80吨,对比增产8.73。
经研究发现,上述的甘蔗间套种技术还存在甘蔗种用量大,甘蔗生长杂乱且不利于机械化操作管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甘蔗种用量小,利于机械化操作管理,在宽行中套种穿心莲,在保证甘蔗产量的同时还增加了穿心莲给蔗农带来的收入的单行单芽甘蔗茎种宽窄行套种穿心莲的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单行单芽甘蔗茎种宽窄行套种穿心莲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在每年2月底3月初时,按常规技术耕整土地,按大行距与小行距交替开沟,开沟深30-45厘米,宽度20-30厘米,大行距1.8米,小行距0.6米;必须要在3月底前完成种植,因为单芽段种植要依靠部分分蘖苗长成有效茎来,保证苗有效茎数构成产量,而传统种植主要靠主苗构成产量;如果种得太迟,分蘖苗生长期过短,成茎率低,会影响产量。
(2)选用无病虫害的甘蔗,将甘蔗茎秆外部的叶子剥掉,不能伤甘蔗芽,将甘蔗茎秆砍成每节一个芽眼的节段,必须一刀砍断,防止甘蔗砍裂,将甘蔗种浸泡杀菌剂3-5分钟,备用;剩余的甘蔗可以用来榨糖,制成红砂糖或红糖块。
(3)将准备好的甘蔗种,整齐的摆放在沟内形成单排蔗芽,保证每米距离有8-11枚甘蔗芽。
(4)在沟内均匀的施农家堆肥或甘蔗专用肥,农家堆肥每亩需800-1000公斤,甘蔗专用肥每亩需10公斤。
(5)施肥后利用防虫剂进行喷雾防虫。
(6)再将碎土回填到沟内成龟背形,回填碎土的厚度为1-3厘米,根据需要盖上地膜。
(7)在甘蔗种植后喷芽前除草剂。
(8)在气温稳定再15℃以上,在大行距内利用传统工艺种植穿心莲,保证穿心莲与甘蔗的距离为60厘米以上,并按常规的技术手段对穿心莲进行管理,直至穿心莲收获。
(9)对甘蔗进行两次培土,在齐苗后追肥小培土,穿心莲收获后进行大培土,两天内喷甘蔗除草剂封闭除草。甘蔗除草为传统使用的甘蔗除草剂。
(10)按常规技术手段,根据病虫情报,及时喷药防治。
所述的杀菌剂为80%多菌灵和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的300-450倍液,80%多菌灵和70%甲基硫菌灵的重量比为1:2-3。
所述的杀菌剂还可以采用苦参的水提物20-30重量份、苦楝树皮的水提物30-40重量份、石灰乳5-10重量份、甘蔗糖蜜10-20重量份和α-松油醇1-3重量份配制而成;苦参的水提物是用苦参加8-10倍水煮沸2小时,过滤去渣得到;苦楝树皮的水提物是用苦楝树皮加8-10倍水煮沸2小时,过滤去渣得到。
所述的农家堆肥由牛栏粪40~55重量份、蚕沙15~20重量份和鸡粪5~8重量份混合堆积3个月以上得到,每月需翻堆一次;所述的牛栏粪为牛粪和牛吃剩的草料的混合物。
所述的防虫剂为利用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和吲哚丁酸钾的200-300倍液,氯虫苯甲酰胺和吲哚丁酸钾的重量比为2-3:1。
追肥小培土使用的肥料为康老先生牌51%掺混肥,每亩100-120公斤。康老先生牌51%掺混肥从柳州康丰农资有限责任公司购买,地址:广西柳州柳江县建都开发区建北二街73号,网址:http://kangfeng168.b2b.hc360.com/。
甘蔗品种选用甘蔗桂柳05/136或桂糖42号。
本发明的单行单芽甘蔗茎种宽窄行套种穿心莲的方法的优点为:
1、本发明采用宽窄行单行单芽种植甘蔗,大幅减少甘蔗种植用种量,降低投入成本,同时提高成茎率和单茎重,减小了甘蔗的占地面积,提高了通风透光条件,使一些在高温高湿和隐蔽条件下发生的叶斑病、梢腐病等病害不易发生,甘蔗棉蚜、粉蚧等害虫发生几率比常规单茬甘蔗小,减少农药及防治病虫害费用 45% 以上;从而达到提高甘蔗产量的目的;在宽行中套种穿心莲,有利于农事操作,提高田间管理效率;而且套种穿心莲具有固氮能力的矮杆作物,可为甘蔗提供部分氮肥,同时减少化肥的使用量,在保证甘蔗产量的同时还增加了穿心莲给蔗农带来的收入。
2、目前甘蔗生产基本上都采用多芽段种植,用种量大(每亩用一吨以上,而本发明的用种量为0.4-0.5吨每亩),多芽段种植由于受到顶端优势的影响,致使出苗参差不齐,同时用种量大,种植处理工作量大,一般群众不愿进行种茎消毒处理。而本发明的单行单芽段消毒种植有下列优势:(1)消毒甘蔗顶端优势对萌芽生长的影响,使甘蔗出苗生长均匀、粗壮,成茎率高,出芽率达到95%以上。(2)甘蔗生长均衡,光能利用率高,而常规种植由于受顶端优势影响出苗参差不齐,后出的苗受光照减少或基本被荫蔽,最终大部分被淘汰而消亡。(3)提高化肥利用率,降低肥料投入成本。常规种植方法由于出苗不整齐,许多弱苗在半途中消亡,浪费了已被吸收的肥料。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宽窄行甘蔗套种穿心莲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所示:
实施例1
采用以下步骤即可完成单行单芽甘蔗茎种宽窄行套种穿心莲:
(1)在每年2月底3月初时,按常规技术耕整土地,按大行距与小行距交替开沟,开沟深30-45厘米,宽度20-30厘米,大行距1.8米,小行距0.6米;必须要在3月底前完成种植,因为单芽段种植要依靠部分分蘖苗长成有效茎来,保证苗有效茎数构成产量,而传统种植主要靠主苗构成产量;如果种得太迟,分蘖苗生长期过短,成茎率低,会影响产量。
(2)选用无病虫害的甘蔗,将甘蔗茎秆外部的叶子剥掉,不能伤甘蔗芽,将甘蔗茎秆砍成每节一个芽眼的节段,必须一刀砍断,防止甘蔗砍裂,将甘蔗种浸泡杀菌剂3-5分钟,备用;剩余的甘蔗可以用来榨糖,制成红砂糖或红糖块。
(3)将准备好的甘蔗种,整齐的摆放在沟内形成单排蔗芽,保证每米距离有8-11枚甘蔗芽;
(4)在沟内均匀的施农家堆肥或甘蔗专用肥,农家堆肥每亩需800-1000公斤,甘蔗专用肥每亩需10公斤;
(5)施肥后利用防虫剂进行喷雾防虫;
(6)再将碎土回填到沟内成龟背形,回填碎土的厚度为1-3厘米,根据需要盖上地膜;
(7)在甘蔗种植后喷芽前除草剂;
(8)在气温稳定再15℃以上,在大行距内利用传统工艺种植一垄,保证穿心莲与甘蔗的距离为60厘米以上,并按常规的技术手段对穿心莲进行管理,直至穿心莲收获;
(9)对甘蔗进行两次培土,在齐苗后追肥小培土,穿心莲收获后进行大培土,两天内喷甘蔗除草剂封闭除草;
(10)按常规技术手段,根据病虫情报,及时喷药防治。
所述的杀菌剂为80%多菌灵和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的300-450倍液,80%多菌灵和70%甲基硫菌灵的重量比为1:2-3。
所述的农家堆肥由牛栏粪40~55重量份、蚕沙15~20重量份和鸡粪5~8重量份混合堆积3个月以上得到,每月需翻堆一次;所述的牛栏粪为牛粪和牛吃剩的草料的混合物。
所述的防虫剂为利用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和吲哚丁酸钾的200-300倍液,氯虫苯甲酰胺和吲哚丁酸钾的重量比为2-3:1。
追肥小培土使用的肥料为康老先生牌51%掺混肥,每亩100-120公斤。康老先生牌51%掺混肥从柳州康丰农资有限责任公司购买,地址:广西柳州柳江县建都开发区建北二街73号,网址:http://kangfeng168.b2b.hc360.com/。
实施例2
采用以下步骤即可完成单行单芽甘蔗茎种宽窄行套种穿心莲:
(1)在每年2月底3月初时,按常规技术耕整土地,按大行距与小行距交替开沟,开沟深30-45厘米,宽度20-30厘米,大行距1.8米,小行距0.6米;必须要在3月底前完成种植,因为单芽段种植要依靠部分分蘖苗长成有效茎来,保证苗有效茎数构成产量,而传统种植主要靠主苗构成产量;如果种得太迟,分蘖苗生长期过短,成茎率低,会影响产量。
(2)选用无病虫害的甘蔗,将甘蔗茎秆外部的叶子剥掉,不能伤甘蔗芽,将甘蔗茎秆砍成每节一个芽眼的节段,必须一刀砍断,防止甘蔗砍裂,将甘蔗种浸泡杀菌剂3-5分钟,备用;剩余的甘蔗可以用来榨糖,制成红砂糖或红糖块。
(3)将准备好的甘蔗种,整齐的摆放在沟内形成单排蔗芽,保证每米距离有8-11枚甘蔗芽;
(4)在沟内均匀的施农家堆肥或甘蔗专用肥,农家堆肥每亩需800-1000公斤,甘蔗专用肥每亩需10公斤;
(5)施肥后利用防虫剂进行喷雾防虫;
(6)再将碎土回填到沟内成龟背形,回填碎土的厚度为1-3厘米,根据需要盖上地膜;
(7)在甘蔗种植后喷芽前除草剂;
(8)在气温稳定再15℃以上,在大行距内利用传统工艺种植穿心莲,保证穿心莲与甘蔗的距离为60厘米以上,并按常规的技术手段对穿心莲进行管理,直至穿心莲收获;
(9)对甘蔗进行两次培土,在齐苗后追肥小培土,穿心莲收获后把进行大培土,两天内喷甘蔗除草剂封闭除草;
(10)按常规技术手段,根据病虫情报,及时喷药防治。
所述的杀菌剂还可以采用苦参的水提物20-30重量份、苦楝树皮的水提物30-40重量份、石灰乳5-10重量份、甘蔗糖蜜10-20重量份和α-松油醇1-3重量份配制而成;苦参的水提物是用苦参加8-10倍水煮沸2小时,过滤去渣得到;苦楝树皮的水提物是用苦楝树皮加8-10倍水煮沸2小时,过滤去渣得到。
所述的农家堆肥由牛栏粪40~55重量份、蚕沙15~20重量份和鸡粪5~8重量份混合堆积3个月以上得到,每月需翻堆一次;所述的牛栏粪为牛粪和牛吃剩的草料的混合物。
所述的防虫剂为利用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和吲哚丁酸钾的200-300倍液,氯虫苯甲酰胺和吲哚丁酸钾的重量比为2-3:1。
追肥小培土使用的肥料为康老先生牌51%掺混肥,每亩100-120公斤。康老先生牌51%掺混肥从柳州康丰农资有限责任公司购买,地址:广西柳州柳江县建都开发区建北二街73号,网址:http://kangfeng168.b2b.hc360.com/。
应用实施例
1、广西武宣县廖某某,利用本发明的方法套种穿心莲,甘蔗的品种为桂柳05/136,甘蔗出芽率达到98%,亩产甘蔗8.8吨的同时还收获了穿心莲168公斤,甘蔗种用量为0.45吨;而传统种植为单行2-3芽段,甘蔗用种量为1吨以上,亩产甘蔗平均6.8吨;利用本发明的方法种植甘蔗比传统的方法种植甘蔗,每亩能给蔗农增加1800元以上的收入。
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也并不限于上述实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实质范围内,作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单行单芽甘蔗茎种宽窄行套种穿心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在每年2月底3月初时,按常规技术耕整土地,按大行距与小行距交替开沟,开沟深30-45厘米,宽度20-30厘米,大行距1.8米,小行距0.6米;
(2)选用无病虫害的甘蔗,将甘蔗茎秆外部的叶子剥掉,不能伤甘蔗芽,将甘蔗茎秆砍成每节一个芽眼的节段,必须一刀砍断,防止甘蔗砍裂,将甘蔗种浸泡杀菌剂3-5分钟,备用;
(3)将准备好的甘蔗种,整齐的摆放在沟内形成单排蔗芽,保证每米距离有8-11枚甘蔗芽;
(4)在沟内均匀的施农家堆肥或甘蔗专用肥,农家堆肥每亩需800-1000公斤,甘蔗专用肥每亩需10公斤;
(5)施肥后利用防虫剂进行喷雾防虫;
(6)再将碎土回填到沟内成龟背形,回填碎土的厚度为1-3厘米,根据需要盖上地膜;
(7)在甘蔗种植后喷芽前除草剂;
(8)在气温稳定再15℃以上,在大行距内利用传统工艺种植穿心莲,保证穿心莲与甘蔗的距离为60厘米以上,并按常规的技术手段对穿心莲进行管理,直至穿心莲收获;
(9)对甘蔗进行两次培土,在齐苗后追肥小培土,穿心莲收获后进行大培土,两天内喷甘蔗除草剂封闭除草;
(10)按常规技术手段,根据病虫情报,及时喷药防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行单芽甘蔗茎种宽窄行套种穿心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杀菌剂为80%多菌灵和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的300-450倍液,80%多菌灵和70%甲基硫菌灵的重量比为1:2-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行单芽甘蔗茎种宽窄行套种穿心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杀菌剂采用苦参的水提物20-30重量份、苦楝树皮的水提物30-40重量份、石灰乳5-10重量份、甘蔗糖蜜10-20重量份和α-松油醇1-3重量份配制而成;苦参的水提物是用苦参加8-10倍水煮沸2小时,过滤去渣得到;苦楝树皮的水提物是用苦楝树皮加8-10倍水煮沸2小时,过滤去渣得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行单芽甘蔗茎种宽窄行套种穿心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农家堆肥由牛栏粪40~55重量份、蚕沙15~20重量份和鸡粪5~8重量份混合堆积3个月以上得到,每月需翻堆一次;所述的牛栏粪为牛粪和牛吃剩的草料的混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行单芽甘蔗茎种宽窄行套种穿心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虫剂为利用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和吲哚丁酸钾的200-300倍液,氯虫苯甲酰胺和吲哚丁酸钾的重量比为2-3: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行单芽甘蔗茎种宽窄行套种穿心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追肥小培土使用的肥料为康老先生牌51%掺混肥,每亩100-120公斤。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1028685.6A CN106717774A (zh) | 2016-11-22 | 2016-11-22 | 单行单芽甘蔗茎种宽窄行套种穿心莲的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1028685.6A CN106717774A (zh) | 2016-11-22 | 2016-11-22 | 单行单芽甘蔗茎种宽窄行套种穿心莲的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717774A true CN106717774A (zh) | 2017-05-31 |
Family
ID=589702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1028685.6A Pending CN106717774A (zh) | 2016-11-22 | 2016-11-22 | 单行单芽甘蔗茎种宽窄行套种穿心莲的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6717774A (zh)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575647A (zh) * | 2018-04-28 | 2018-09-28 | 象州县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 甘蔗套种金钱草的方法 |
CN108718941A (zh) * | 2018-04-28 | 2018-11-02 | 象州县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 一种甘蔗套种高甜西瓜的方法 |
CN108739100A (zh) * | 2018-04-28 | 2018-11-06 | 象州县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 甘蔗套种紫苏的方法 |
CN108782099A (zh) * | 2018-04-28 | 2018-11-13 | 象州县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 一种甘蔗套种香瓜的方法 |
CN108782100A (zh) * | 2018-04-28 | 2018-11-13 | 象州县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 甘蔗套种西葫芦的方法 |
CN112544368A (zh) * | 2020-12-08 | 2021-03-26 | 贵港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 一种百香果套种穿心莲的栽培方法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577784A (zh) * | 2011-12-13 | 2012-07-18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 | 一种甘蔗单芽双芽横排稀植栽植方法 |
CN103689017A (zh) * | 2013-11-26 | 2014-04-02 | 天津市嘉禾兴农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复合植物源农药及其制备方法 |
CN104396536A (zh) * | 2014-12-04 | 2015-03-11 | 罗宇 | 一种甘蔗地套种马铃薯的方法 |
CN104521465A (zh) * | 2014-11-21 | 2015-04-22 | 广西大学 | 一种甘蔗地套种南瓜的栽培方法 |
CN104938195A (zh) * | 2015-06-29 | 2015-09-30 | 大新县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 一种甘蔗间种大豆的栽培方法 |
-
2016
- 2016-11-22 CN CN201611028685.6A patent/CN106717774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577784A (zh) * | 2011-12-13 | 2012-07-18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 | 一种甘蔗单芽双芽横排稀植栽植方法 |
CN103689017A (zh) * | 2013-11-26 | 2014-04-02 | 天津市嘉禾兴农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复合植物源农药及其制备方法 |
CN104521465A (zh) * | 2014-11-21 | 2015-04-22 | 广西大学 | 一种甘蔗地套种南瓜的栽培方法 |
CN104396536A (zh) * | 2014-12-04 | 2015-03-11 | 罗宇 | 一种甘蔗地套种马铃薯的方法 |
CN104938195A (zh) * | 2015-06-29 | 2015-09-30 | 大新县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 一种甘蔗间种大豆的栽培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吴才文等: "《甘蔗高产栽培与加工新技术》", 30 June 2009, 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 * |
孙涛等: "甘蔗宽窄行与马铃薯间套种植初探",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575647A (zh) * | 2018-04-28 | 2018-09-28 | 象州县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 甘蔗套种金钱草的方法 |
CN108718941A (zh) * | 2018-04-28 | 2018-11-02 | 象州县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 一种甘蔗套种高甜西瓜的方法 |
CN108739100A (zh) * | 2018-04-28 | 2018-11-06 | 象州县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 甘蔗套种紫苏的方法 |
CN108782099A (zh) * | 2018-04-28 | 2018-11-13 | 象州县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 一种甘蔗套种香瓜的方法 |
CN108782100A (zh) * | 2018-04-28 | 2018-11-13 | 象州县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 甘蔗套种西葫芦的方法 |
CN112544368A (zh) * | 2020-12-08 | 2021-03-26 | 贵港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 一种百香果套种穿心莲的栽培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609319B (zh) | 华北地区小麦、玉米一年两熟的休闲种植方法 | |
CN106717774A (zh) | 单行单芽甘蔗茎种宽窄行套种穿心莲的方法 | |
CN101773042B (zh) | 半夏与蔬菜套种高效栽培方法 | |
CN105191654A (zh) | 一种玉米与饭豆间作的栽培方法 | |
Kihara et al. | Effect of reduced tillage and mineral fertilizer application on maize and soybean productivity | |
CN102626022A (zh) | 一种玉米高产耕种方法 | |
CN105191627A (zh) | 一种春花生的高产栽培方法 | |
CN106305016A (zh) | 一种苦荞的高产栽培技术 | |
CN106576743A (zh) | 单行单芽甘蔗茎种宽窄行套种花生的方法 | |
Goyal et al. |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for sustainable agricultural and rural development in Eastern UP-A review | |
CN102301898A (zh) | 一种双低油菜花的高产栽培方法 | |
CN106717826A (zh) | 玉米高产的种植方法 | |
CN108651188A (zh) | 一种冬油菜、甜糯玉米轮作培育方法 | |
CN108886902A (zh) | 一种针对山地桃园的保水固土方法 | |
CN106717775A (zh) | 单行单芽甘蔗茎种宽窄行套种玉米的方法 | |
CN107041224B (zh) | 一种稻田间种空心菜和丝瓜的复合种植方法 | |
CN108464213A (zh) | 一种烤烟与藜麦套作的种植方法 | |
Sharma et al. | Response of wheat (Triticum aestivum) to nitrogen fertilization under varying tillage and crop establishment practices in greengram (Vigna radiata)–wheat cropping system | |
CN108633640A (zh) | 一种提高冬辣椒综合效益的耕种方法 | |
CN103098643B (zh) | 一种旱地粮食作物的省力化栽培方法 | |
CN106717770A (zh) | 单行单芽甘蔗茎种宽窄行套种绿豆的方法 | |
CN107226720A (zh) | 一种高产玉米种植方法 | |
CN107926429A (zh) | 一种干旱区杏树下间作甜高粱的方法 | |
CN106576744A (zh) | 单行单芽甘蔗茎种宽窄行套种芝麻的方法 | |
CN114145199A (zh) | 一种滨海盐碱地田菁-小麦高效轮作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531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