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712916B - 一种循环延时选择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循环延时选择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712916B CN106712916B CN201510790242.XA CN201510790242A CN106712916B CN 106712916 B CN106712916 B CN 106712916B CN 201510790242 A CN201510790242 A CN 201510790242A CN 106712916 B CN106712916 B CN 106712916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ata streams
- terminals
- synchronous data
- terminal
- cycle dela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78—Timing of alloc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or DM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循环延时选择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确定当前接入同一无线接入设备的所有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总数目,所述同步数据流包括终端的处于活动状态的天线或者有效的同步独立传输数据流,所述所有终端包括至少两个终端;根据所述所有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总数目,为所述终端的同步数据流分配唯一的循环延时值。采用本发明实施例,可解决MU‑MIMO通信系统中同步发送的数据流在接收端的信号采样点功率过大的问题,提高了MU‑MIMO系统通信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循环延时选择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无线局域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无线局域网通信标准(例如IEEE802.11n/ac和IEEE802.11.ax)中引进了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技术 (MU-MIMO,Multi-User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和正交频分多址接入技术(OFDMA,Orthogonal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极大的提高了无线局域网通信的频谱利用率和平均吞吐量。
在支持MIMO的无线局域网通信标准中,例如IEEE802.11n/ac,采用循环延时分集技术(CCD,Cyclic Delay Diversity)给用户各天线或者同步独立传输数据流添加不同的循环延时,来解决MIMO中天线因同时、同频发送相同内容而引起的接收端处某些信号采样点上峰值功率过大的问题,以防止在接收端产生信号非线性失真而导致整个系统性能严重下降。例如,参见图1和图2,图1是循环延时值与各发射天线的对应关系示意图,图2是循环延时值与各同步独立传输数据流的对应关系示意图,图1和图2中分别提供了在不同天线数目和同步独立传输数据流数目下,各天线和各同步独立传输数据流与各循环延时值一种可能的对应的关系。
然而,现有技术中,只定义了点对点MIMO(无线接入设备到单用户之间) 下的各天线或同步独立传输数据流与各循环延时之间的对应关系;若直接将其应用到上行MU-MIMO和OFDMA的通信系统中,会导致同一个循环延时映射到分属于不同用户的多个天线或者同步独立传输数据流上。因此在上行 MU-MIMO的通信过程中仍然会使得接收端某些信号采样点上的峰值功率过大,从而引起接收端信号非线性失真,导致整个系统性能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循环延时选择方法及装置,可解决MU-MIMO系统中信号采样点功率过大的问题,提高了MU-MIMO系统通信的可靠性。
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循环延时选择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当前接入同一无线接入设备的所有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总数目,所述同步数据流包括终端的处于活动状态的天线或者有效的同步独立传输数据流,所述所有终端包括至少两个终端;
根据所述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数目,为所述终端的同步数据流分配唯一的循环延时值。
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数目,为所述终端的同步数据流分配唯一的循环延时值包括:根据所述所有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总数目,确定当前的循环延时集合,所述循环延时集合中包括不小于所述所有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总数目的循环延时值;根据所述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数目,从所述循环延时集合中为所述终端的同步数据流分配唯一的循环延时值。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所有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总数目,确定当前的循环延时集合包括:从预设的有效循环延时值范围内,以等间隔获取所述总数目的循环延时值组成当前的循环延时集合。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间隔由确定,其中,CCDmax和CCDmin分别为所述有效循环延时值范围内的最大循环延时值和最小循环延时值,N为所述所有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总数目。可以使终端的同步数据流所分配的循环延时值间隔尽量大,进一步降低同步发送的数据流在接收端的信号采样点的功率,防止出现信号采样点功率过大产生信号失真。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所有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总数目,确定当前的循环延时集合包括:根据预设的同步数据流数目与循环延时集合的映射关系,确定与当前所述所有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总数目对应的循环延时集合。可通过映射关系可快速查找到对应的循环延时集合,节约运算资源,提高分配效率。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数目,从所述循环延时集合中为所述终端的同步数据流分配唯一的循环延时值包括:
获取当前接入所述无线接入设备的各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数目;
根据所述各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数目,确定所述各终端的分配次序;
根据所述终端的分配次序和所述各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数目,从所述循环延时集合中为所述终端的同步数据流分配唯一的循环延时值。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数目,从所述循环延时集合中为所述终端的同步数据流分配唯一的循环延时值包括:
获取当前接入所述无线接入设备的各终端的信道带宽和各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数目;
根据所述各终端的信道带宽,确定所述各终端的分配次序;
根据所述终端的分配次序和所述各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数目,从所述循环延时集合中为所述终端的同步数据流分配唯一的循环延时值。
根据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数目或者终端所占用的带宽为终端排序,可优先为排序靠前终端的同步数据流分配循环延时值,使得占用资源更多的终端能更合理的分配循环延时值以保证其通信的可靠性。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五种或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终端的分配次序和所述各终端的同步数据流数目,从所述循环延时集合中为所述终端的同步数据流分配唯一的循环延时值包括:
根据所述各终端的分配次序和所述各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数目,确定所述循环延时集合中所述终端的分配次序对应的未分配循环延时值;
根据所述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数目和所述未分配循环延时值的数目,确定所述终端的选值间隔数目;
根据所述选值间隔数目,从所述未分配循环延时值中为所述终端的同步数据流分配唯一的循环延时值。
可使同一终端内部的各同步数据流之间所分配的循环延时值之间的差值较大,降低同一终端同步发送的数据流在接收端的信号采样点的功率,防止出现信号采样点功率过大产生信号失真,提高MU-MIMO通信系统的可靠性。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各终端的分配次序和所述各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数目,确定所述循环延时集合中所述终端的分配次序对应的未分配循环延时值包括:
根据所述各终端的分配次序,确定分配次序优先于所述终端的已分配终端;
根据各个已分配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数目,从所述循环延时集合中分别确定各个已分配终端的同步数据流所分配的循环延时值;
将所述循环延时集合中排除所述已分配终端所分配的循环延时值后剩余的循环延时值确定为未分配循环延时值。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终端的分配次序和所述各终端的同步数据流数目,从所述循环延时集合中为所述终端的同步数据流分配唯一的循环延时值包括:
根据所述各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数目,确定对应的循环延时集合分配方式,所述分配方式包括各分配次序的终端的同步数据流从所述循环延时集合中所分配的循环延时值;
根据所述终端的分配次序,从所述分配方式中为所述终端的同步数据流分配唯一的循环延时值。
可预先存储与各同步数据流的总数目相对应的分配方式表,该分配方式表中定义了特定的同步数据流的总数目下,与各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数目所对应循环延时集合分配方式。可免去每当无线接入设备下的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数目发生变化时就需要通过特定的算法去计算当前各终端的同步数据流所应分配的循环延时值;而去直接查找预存的分配方式表,快速获取与当前各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数目所对应的分配方式以获取各分配次序的终端的同步数据流所应分配的循环延时值,因此,免去了复杂的计算过程,节约了运算资源,提高了分配效率。
在第一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确定当前接入同一无线接入设备的所有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总数目包括:根据无线接入设备发送的资源分配信息,确定接入所述无线接入设备的所有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总数目,所述资源分配信息包括信道状态信息或同步数据流广播信息。
在第一方面的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确定当前接入同一无线接入设备的所有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总数目包括:根据当前接入同一无线接入设备的所有终端发送的连接请求,确定所述所有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总数目,其中,所述连接请求携带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数目信息。
相应的,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循环延时选择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数目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当前接入同一无线接入设备的所有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总数目,所述同步数据流包括终端的处于活动状态的天线或者有效的同步独立传输数据流,所述所有终端包括至少两个终端;
延时分配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所有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总数目,为所述终端的同步数据流分配唯一的循环延时值。
在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延时分配模块包括:
集合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所有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总数目,确定当前的循环延时集合,所述循环延时集合中包括不小于所述所有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总数目的循环延时值;
延时分配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数目,从所述循环延时集合中为所述终端的同步数据流分配唯一的循环延时值。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集合确定单元用于:从预设的有效循环延时值范围内,以等间隔获取所述总数目的循环延时值组成当前的循环延时集合。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间隔由确定,其中,CCDmax和CCDmin分别为所述有效循环延时值范围内的最大循环延时值和最小循环延时值,N为所述所有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总数目。
可以使终端的同步数据流所分配的循环延时值间隔尽量大,进一步降低同步发送的数据流在接收端的信号采样点的功率,防止出现信号采样点功率过大产生信号失真。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集合确定单元具体用于:根据预设的同步数据流数目与循环延时集合的映射关系,确定与当前所述所有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总数目对应的循环延时集合。可通过映射关系可快速查找到对应的循环延时集合,节约运算资源,提高分配效率。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延时分配单元具体用于:
获取当前接入所述无线接入设备的各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数目;
根据所述各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数目,确定所述各终端的分配次序;
根据所述终端的分配次序和所述各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数目,从所述循环延时集合中为所述终端的同步数据流分配唯一的循环延时值。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延时分配单元具体用于:
获取当前接入所述无线接入设备的各终端的信道带宽;
获取当前接入所述无线接入设备的各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数目;
根据所述各终端的信道带宽,确定所述各终端的分配次序;
根据所述终端的分配次序和所述各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数目,从所述循环延时集合中为所述终端的同步数据流分配唯一的循环延时值。
根据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数目或者终端所占用的带宽为终端排序,可优先为排序靠前终端的同步数据流分配循环延时值,使得占用资源更多的终端能更合理的分配循环延时值以保证其通信的可靠性。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五种或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延时分配单元还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各终端的分配次序和所述各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数目,确定所述循环延时集合中所述终端的分配次序对应的未分配循环延时值;
根据所述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数目和所述未分配循环延时值的数目,确定所述终端的选值间隔数目;
根据所述选值间隔数目,从所述未分配循环延时值中为所述终端的同步数据流分配唯一的循环延时值。
可使同一终端内部的各同步数据流之间所分配的循环延时值之间的差值较大,降低同一终端同步发送的数据流在接收端的信号采样点的功率,防止出现信号采样点功率过大产生信号失真,提高MU-MIMO通信系统的可靠性。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延时分配单元还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各终端的分配次序,确定分配次序优先于所述终端的已分配终端;
根据各个已分配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数目,从所述循环延时集合中分别确定各个已分配终端的同步数据流所分配的循环延时值;
将所述循环延时集合中排除所述已分配终端所分配的循环延时值后剩余的循环延时值确定为未分配循环延时值。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延时分配单元还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各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数目,确定对应的循环延时集合分配方式,所述分配方式包括各分配次序的终端的同步数据流从所述循环延时集合中所分配的循环延时值;
根据所述终端的分配次序,从所述分配方式中为所述终端的同步数据流分配唯一的循环延时值。
可预先存储与各同步数据流的总数目相对应的分配方式表,该分配方式表中定义了特定的同步数据流的总数目下,与各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数目所对应循环延时集合分配方式。可免去每当无线接入设备下的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数目发生变化时就需要通过特定的算法去计算当前各终端的同步数据流所应分配的循环延时值;而去直接查找预存的分配方式表,快速获取与当前各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数目所对应的分配方式以获取各分配次序的终端的同步数据流所应分配的循环延时值,因此,免去了复杂的计算过程,节约了运算资源,提高了分配效率。
在第二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数目确定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无线接入设备发送的资源分配信息,确定接入所述无线接入设备的所有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总数目,所述资源分配信息包括信道状态信息或同步数据流广播信息。
在第二方面的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数目确定模块具体用于:根据当前接入同一无线接入设备的所有终端发送的连接请求,确定所述所有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总数目,其中,所述连接请求携带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数目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可首先确定接入同一无线接入设备的所有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总数目,并确定不少于所述总数目的循环延时值形成循环延时集合;进而根据所述无线接入设备中的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数目,从所述循环延时集合中选择不同的循环延时值分配给终端的各同步数据流,以使得所有终端的同步数据流具有唯一的循环延时值,防止在MU-MIMO通信系统中出现同步传输的数据流在接收端的信号采样点功率过大使得信号失真的问题,提高了MU-MIMO 通信系统通信的可靠性。
本发明实施例,可在预设的有效循环延时值范围内选取循环延时值形成循环延集合时,通过公式确定选取间隔可使选取的循环延时值之间的间隔最大,以使终端的同步数据流所分配的循环延时值间隔尽量大,进一步防止出现同步传输的数据流在接收端的信号采样点功率过大使得信号失真的问题。还可在为终端的同数据流分配循环延时值时,根据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数目或者终端所占用的带宽进行排序,可使占用资源多的终端优先选择循环延时值以保证其通信的可靠性。
另外,本发明实施例还可根据预存的分配方式表查找预设的与当前的各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数目相对应的分配方式,以给当前各终端的同步数据流分配循环延时值,免去了复杂的计算过程,节约了运算资源,提高了分配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循环延时值与各天线的对应关系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循环延时值与各同步独立传输数据流的对应关系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MU-MIMO通信系统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循环延时选择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循环延时选择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循环延时选择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循环延时选择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循环延时选择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循环延时选择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循环延时选择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循环延时选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延时分配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接入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同步数据流的数目信息在同步数据流广播信息中的指示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具体实现中,本发明实施例所提及的终端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机(如 Android手机、IOS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移动互联网设备 (MID,Mobile InternetDevice)或穿戴式智能设备等电子设备。本发明实施例所提及的循环延时选择装置可以为无线接入设备或者上述的终端,其中无线接入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无线路由器、基站或者无线电收发机等无线接入点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循环延时选择方法应用于MU-MIMO通信系统, MU-MIMO通信系统中包括至少一无线接入设备和多个接入无线接入设备的终端,各终端中包括至少一根天线。例如,参见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 MU-MIMO通信系统示意图,在该MU-MIMO通信系统中包括一无线路由器,和多个终端,其中,无线路由器具有四根天线,各终端分别至少具有一根天线;在上行MU-MIMO中,不同终端的天线同时向无线路由器发送数据流,从无线路由器来看这些数据流可以看作来自一个终端的不同天线,从而构成了一个虚拟的MIMO系统,即上行MU-MIMO;在下行MU-MIMO中,无线路由器可以通过四根天线将多个数据流同时传输给不同的用户终端,此时多个终端以及无线路由器构成下行MU-MIMO系统。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循环延时选择方法是应用于上行MU-MIMO通信系统中,且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提及的循环延时值的具体数值的单位为纳秒(ns),例如-75,其中“-”为负号,代表其后的数值为循环延时值,总的说来循环延时值-75则代表循环延时为75纳秒。
在MU-MIMO通信系统中,一独立传输的数据流可调制到多根天线上进行传输,且一个终端的多根天线或者多个终端的多根天线可以同时传送多个独立传输的数据流,即为同步独立传输数据流。有效的同步独立传输数据流的数目为当前MU-MIMO通信系统中终端向无线接入设备进行数据传输时所支持的同步独立传输数据流的数目。
下面将结合图1到图15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循环延时选择方法及装置进行具体描述。
参见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循环延时选择方法流程示意图,如图所示的循环延时选择方法可包括以下步骤:
S401,确定当前接入同一无线接入设备的所有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总数目,所述同步数据流包括终端的处于活动状态的天线或者有效的同步独立传输数据流,所述所有终端包括至少两个终端。
具体实现中,循环延时选择装置可根据无线接入设备发送的资源分配信息,确定接入所述无线接入设备的所有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总数目,所述资源分配信息包括信道状态信息或同步数据流广播信息。
具体地,参见图15,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同步数据流的数目信息在同步数据流广播信息中的指示示意图,图15的(a)部分为无线接入设备将同步数据流的数目信息指示在广播MAC帧中的数据部分(Frame Body部分),图15的 (b)部分为无线接入设备将同步数据流的数目信息指示在广播MAC帧的前导部分中,具体为前导部分中信令信息中的B部分(HE-SIG-B部分)。其中, STAi(i=1,2,…,N)代表无线接入设备下的第i个终端,Nstsi(i=1,2,…,N)为终端的第 i根处于活动状态的天线,Ntxi(i=1,2,…,N)为终端的第i个同步独立传输数据流, N为正整数。因此,将指示在广播信息中的各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数目信息求和,可确定所有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总数目。例如,当前无线接入设备下接入2 个终端分别为STA1和STA2;STA1的同步数据流的数目信息在广播信息中指示为 Nsts1和Nsts2以及Ntx1和Ntx2;STA2的同步数据流的数目信息在广播信息中指示为Nsts1、Nsts2和Nsts3、以及Ntx1和Ntx2;则易知STA1包含2根处于活动状态的天线,且支持2个同步独立传输数据流,而STA2包含3根处于活动状态的天线,且支持2个同步独立传输数据流;因此,若同步数据流为处于活动状态的天线,则对STA1和STA2中的同步数据流的数目信息求和得到所有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总数目为5,若同步数据流为同步独立传输数据流,则所有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总数目为4。
另外,在实际实施环境中,若终端在进行上行通信时需要做波束赋形和预编码,则终端在探测信道时需要知道全尺寸的信道矩阵,无线接入设备将会把包含信道矩阵的信道状态信息发送给终端,通过该信道矩阵便可知当前接入无接入线设备的所有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总数目。例如,信道状态信息中的信道矩阵为:H=[h11 h12 h13,h21 h22 h23,h31 h32h33],其中,hji其中为第j(j=1,2,3)根发射天线到第i(i=1,2,3)根接收天线之间的信道衰落系数,因此,若同步数据流为处于活动状态的天线,则通过该信道矩阵知当前处于活动状态的天线的总数目为 3。
可选的,循环延时选择装置可根据当前接入同一无线接入设备的所有终端发送的连接请求,确定所述所有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总数目,其中,所述连接请求携带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数目信息。
具体的,若终端的处于活动状态的天线的数目是固定的,则终端可在向无线接入设备发送连接请求或者重连接请求时上报自身处于活动状态的天线的数目;若终端的处于活动状态的天线的数目不是固定的,则终端可在发送数据前通过向无线接入设备发送资源请求帧上报自身处于活动状态的天线的数目,如此,循环延时选择装置可对各终端上传的连接请求中的处于活动状态的天线的数目求和,计算出当前接入所述无线接入设备的所有终端的处于活动状态的天线的总数目。
S402,根据所述所有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总数目,为所述终端的同步数据流分配唯一的循环延时值。
具体实现中,循环延时选择装置可首先根据所述所有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总数目,确定当前的循环延时集合,所述循环延时集合中包括不小于所述所有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总数目的循环延时值;然后循环延时选择装置可根据所述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数目,从所述循环延时集合中为所述终端的同步数据流分配唯一的循环延时值。
具体地,可预设有效循环延时值范围,例如有效循环延时值范围为[-600, 0],随机在该范围内选取不小于所述所有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总数目的循环延时值组成循环延时集合,以使所有终端的每个同步数据流都可以从循环延时集合中分配到唯一的循环延时值。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所有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总数目,确定当前的循环延时集合可具体为:循环延时选择装置从预设的有效循环延时值范围内,以等间隔获取所述总数目的循环延时值组成当前的循环延时集合。间隔由确定,其中,CCDmax和CCDmin分别为所述有效循环延时值范围内的最大循环延时值和最小循环延时值,M为所述所有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总数目,是数学运算符号中的向下取整符号。以此法确定的循环延时集合中循环延时值的数目为所有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总数目,且能保证各循环延时值之间的间隔为最大,使得每个循环延时值对应映射到各终端的各同步数据流上之后,各同步数据流之间的延时间隔较大,降低同一终端同步发送的数据流在接收端的信号采样点的功率,防止出现信号采样点功率过大产生信号失真,增加MU-MIMO系统通信的可靠性。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所有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总数目,确定当前的循环延时集合可具体为:循环延时选择装置根据预设的同步数据流数目与循环延时集合的映射关系,确定与当前所述所有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总数目对应的循环延时集合。可预设同步数据流数目与循环延时集合的映射关系表,在该映射关系表中不同的同步数据流数目对应不同的循环延时集合;当循环延时选择装置确定当前接入无线接入设备的所有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总数目之后,便可根据该映射关系表快速查找到与该总数目对应的循环延时集合。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数目,从所述循环延时集合中为所述终端的同步数据流分配唯一的循环延时值可具体为:循环延时选择装置可获取当前接入所述无线接入设备的各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数目;根据所述各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数目,确定所述各终端的分配次序;根据所述终端的分配次序和所述各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数目,从所述循环延时集合中为所述终端的同步数据流分配唯一的循环延时值。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数目,从所述循环延时集合中为所述终端的同步数据流分配唯一的循环延时值可具体为:循环延时选择装置可获取当前接入所述无线接入设备的各终端的信道带宽和各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数目;根据所述各终端的信道带宽,确定所述各终端的分配次序;根据所述终端的分配次序和所述各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数目,从所述循环延时集合中为所述终端的同步数据流分配唯一的循环延时值。
具体地,循环延时选择装置可根据各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数目或者各终端的信道带宽对各终端分配循环延时值的先后进行排序,并在所述循环延时集合中确定所述终端的分配次序所对应的未分配循环延时值,从而从未分配延时值中选择所述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数目的循环延时值分配给所述终端。在排序时通常按照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数目越多其次序越优先,或者是按照终端占用的信道带宽越大其次序越优先的原则进行终端的排序,以保证占用通信资源更多的终端的通信的可靠性。其中,所述终端的分配次序所对应的未分配循环延时值为:排除分配次序优于所述终端的其他终端所在循环延时集合选择的循环延时值后剩余的循环延时值。采用此法为所述无线接入设备中的各终端的同步数据流分配的循环延时值之间互不相同,可避免相同内容的数据流同时发送所产生的信号采样点功率过大而引发的信号失真的问题,提高了MU-MIMO系统通信的可靠性。
需要说明的是,当接入无线接入设备的终端之间的同步数据流的数目相同或者终端之间所占用的信道带宽相同时,可在对终端的分配次序进行排序时对具有相同同步数据流数目或者相同信道带宽的终端添加关联标识符,如此,循环延时选择装置便可通过关联标识符确定各终端的分配次序。例如,当前无线接入设备下接入的终端的数目为2,每个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数目2,因此循环延时选择装置在对各终端分配次序进行排序时,可同时添加上各终端的标识信息作为关联标识符,以准确确认到各终端的分配次序。
进一步的,所述根据所述终端的分配次序和所述各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数目,从所述循环延时集合中为所述终端的同步数据流分配唯一的循环延时值的具体过程可为:根据所述各终端的分配次序和所述各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数目,确定所述循环延时集合中所述终端的分配次序对应的未分配循环延时值;根据所述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数目和所述未分配循环延时值的数目,确定所述终端的选值间隔数目;根据所述选值间隔数目,从所述未分配循环延时值中为所述终端的同步数据流分配唯一的循环延时值。
其中,选值间隔数目可具体由确定,M为分配次序为k的终端所对应的未分配循环延时值的数目,mk为分配次序为k的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数目,是数学运算符号中的向下取整符号。例如,当前未分配循环延时值的数目M为5,且循环延时集合中的未分配循环延时值为{-75,-225,-375,-525,-600},当前分配次序的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数目mk为3,则可根据确定选值间隔数目为0,因此循环延时选择装置选择循环延时值-75、-225和-375分配给所述终端的3个同步数据流。若循环延时集合中的循环延时值之间的间隔相同,采用此法可使终端的同步数据流分配的循环延时值之间的差值较大,能更有效的提高MU-MIMO系统的通信可靠性。
进一步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终端的分配次序和所述各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数目,从所述循环延时集合中为所述终端的同步数据流分配唯一的循环延时值的具体过程可为:根据所述各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数目,确定对应的循环延时集合分配方式,所述分配方式包括各分配次序的终端的同步数据流从所述循环延时集合中所分配的循环延时值;根据所述终端的分配次序,从所述分配方式中为所述终端的同步数据流分配唯一的循环延时值。
例如,当前无线接入设备接入的终端数目为2,且各终端的同步数据流数目为分别为2和3,根据各终端的同步数据流数目确定的分配方式中规定同步数据流为3的终端所分配的循环延时值包括:-75、-225和-525,同步数据流为2的终端所分配的循环延时值包括:-375和-600。
本发明实施例,可首先确定接入同一无线接入设备的所有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总数目,并可确定不少于所述总数目的循环延时值形成循环延时集合;还可根据所述无线接入设备中的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数目,从所述循环延时集合中选择不同的循环延时值分配给终端的各同步数据流,使得所有终端的同步数据流具有唯一的循环延时值,防止在MU-MIMO通信系统中出现同步传输的数据流在接收端的信号采样点功率过大使得信号失真的问题,提高了MU-MIMO 系统通信的可靠性。
参见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循环延时选择方法流程示意图,如图所示的循环延时选择方法可包括以下步骤:
S501,确定当前接入同一无线接入设备的所有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总数目,所述同步数据流包括终端的处于活动状态的天线或者有效的同步独立传输数据流,所述所有终端包括至少两个终端。
本步骤可参见图4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S401,此处不再赘述。
S502,从预设的有效循环延时值范围内,以等间隔获取所述总数目的循环延时值组成当前的循环延时集合。
具体实现中,该间隔由确定,其中,CCDmax和CCDmin分别为所述有效循环延时值范围内的最大循环延时值和最小循环延时值,N为所述所有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总数目。例如,预设的有效循环延时值范围为 [-600,0],确定到的所有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总数目N为9,则根据公式可确定该间隔为-75,则易知从有效循环延时值范围 [-600,0]中确定的循环延时集合中的循环延时值分别为0、-75、-150、-225、-300、 -375、-450、-525和-600。
以此法确定的循环延时集合中循环延时值的数目为所有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总数目,且能保证各循环延时值之间的间隔为最大,使得每个循环延时值对应映射到各终端的各同步数据流上之后,各同步数据流之间的延时间隔较大,降低同一终端同步发送的数据流在接收端的信号采样点的功率,防止出现信号采样点功率过大产生信号失真,增加MU-MIMO系统通信的可靠性。
S503,获取当前接入所述无线接入设备的各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数目。
具体实现中,循环延时选择装置可根据当前接入同一无线接入设备的各终端发送的连接请求中获取各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数目;其中,连接请求携带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数目信息。
可选的,循环延时选择装置还可根据无线接入设备发送的资源分配信息,确定各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数目,所述资源分配信息包括信道状态信息或同步数据流广播信息。其中,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数目信息在同步数据流广播信息中的指示可参见图15,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同步数据流的数目信息在同步数据流广播信息中的指示示意图。图15的(a)部分为无线接入设备将同步数据流的数目信息指示在广播MAC帧中的数据部分(Frame Body部分),图15的(b) 部分为无线接入设备将同步数据流的数目信息指示在广播MAC帧的前导部分中,具体为前导部分中信令信息中的B部分(HE-SIG-B部分)。其中, STAi(i=1,2,…,N)代表无线接入设备下的第i个终端,Nstsi(i=1,2,…,N)为终端的第 i根处于活动状态的天线,Ntxi(i=1,2,…,N)为终端的第i个同步独立传输数据流, N为正整数。
S504,根据所述各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数目,确定所述各终端的分配次序。
具体实现中,可按照同步数据流的数目由多到少的顺序确定各终端的分配次序,以使占用资源更多的终端的优先选择循环延时值以保证其通信的可靠性。
可选的,根据所述各终端的信道带宽,确定所述各终端的分配次序。
S505,根据所述各终端的分配次序和所述各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数目,确定所述循环延时集合中所述终端的分配次序对应的未分配循环延时值。
具体实现中,所述终端的分配次序所对应的未分配循环延时值为:排除分配次序优于所述终端的其他终端所在循环延时集合选择的循环延时值后剩余的循环延时值。
S506,根据所述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数目和所述未分配循环延时值的数目,确定所述终端的选值间隔数目。
其中,选值间隔数目可具体由确定,M为分配次序为k的终端所对应的未分配循环延时值的数目,mk为分配次序为k的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数目。采用此法可使终端的同步数据流分配的循环延时值之间的差值较大,能更有效的提高了MU-MIMO系统通信的可靠性。
S507,根据所述选值间隔数目,从所述未分配循环延时值中为所述终端的同步数据流分配唯一的循环延时值。
为了便于理解,本段中将采用实例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循环延时选择方法的具体实施过程。参见表1,表1为根据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数目确定终端的分配次序下循环延时值与终端的对应关系;若预设的有效循环延时值范围为 [-600,0],且确定到所有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总数目N为9,因此,可根据公式确定间隔为-75,以该间隔从有效循环延时值范围[-600, 0]中确定的循环延时集合中的循环延时值分别为0、-75、-150、-225、-300、-375、 -450、-525和-600。若获取到的各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数目分别为4、3和2,以各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数目从多到少的顺序对各终端的分配次序进行排序后,各终端按照分配次序分别标记为STA1、STA2和STA3。第一步,当为终端 STA1选择循环延时值时,当前循环延时集合中的所有循环延时值都为未分配循环延时值;终端STA1的选值间隔数目由(即)确定为1,因此,最终终端STA1从循环延时集合中选择的循环延时值为0、-150、-300和-450;第二步,当为终端STA2选择循环延时值时,当前循环延时集合中的未分配循环延时值为-75、-225、-375、-525和-600;终端STA2的选值间隔数目由(即)确定为0,因此,最终终端STA2从循环延时集合中选择的循环延时值为-75、-225、和375;第三步,终端STA3将分配剩余的未分配循环延时值-525和-600。
表1
0 | -75 | -150 | -225 | -300 | -375 | -450 | -525 | -600 | |
第一步 | STA1 | STA1 | STA1 | STA1 | |||||
第二步 | STA2 | STA2 | STA2 | ||||||
第三步 | STA3 | STA3 |
表2
0 | -75 | -150 | -225 | -300 | -375 | -450 | -525 | -600 | |
第一步 | STA1 | STA1 | STA1 | ||||||
第二步 | STA2 | STA2 | |||||||
第三步 | STA3 | STA3 | STA3 | STA3 |
同理,参见表2,表2为根据终端的信道带宽确定终端的分配次序下循环延时值与终端的对应关系;若确定到的各终端的信道带宽分别为4MHz、3MHz和2MHz,以各终端的信道带宽从大到小的顺序对各终端的分配次序进行排序后,各终端按照分配次序分别标记为STA1、STA2和STA3,且终端STA1、终端STA2 和终端STA3的同步数据流的数目分别为3、2和4;则按照上述实例所述的循环延时选择方法,第一步,终端STA1可分配的循环延时值为0、-225和-450;第二步,终端STA2可分配的循环延时值为-75和-375;第三步,终端STA3可分配的循环延时值为-150、-300、-525和-600。
本发明实施例,可在确定接入无线接入设备的所有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总数目之后,从有效的循环延时值范围内以等间隔获取所述总数目的循环延时值组成循环延时集合;还可根据各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数目,确定各终端的分配次序;根据各终端的分配次序和各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数目,确定当前分配次序的终端所对应的未分配循环延时值;并还可根据当前分配次序的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数目和未分配循环延时值的数目确定选值间隔数目;进而可以该选值间隔数目从未分配循环延时值中为当前分配次序的终端的同步数据流分配唯一的循环延时值。可使得同一无线接入设备下所有终端的同步数据流具有唯一的循环延时值,防止在MU-MIMO系统中出现同步传输的数据流在接收端的信号采样点功率过大使得信号失真的问题,还可保证各同步数据流所分配的循环延时值的差值最大,提高了MU-MIMO系统通信的可靠性。
参见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循环延时选择方法流程示意图,如图所示的循环延时选择方法可包括以下步骤:
S601,确定当前接入同一无线接入设备的所有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总数目,所述同步数据流包括终端的处于活动状态的天线或者有效的同步独立传输数据流,所述所有终端包括至少两个终端。
本步骤可参见图4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S401,此处不再赘述。
S602,根据预设的同步数据流数目与循环延时集合的映射关系,确定与当前所述所有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总数目对应的循环延时集合。
具体实现中,可预设同步数据流数目与循环延时集合的映射关系表,在该映射关系表中不同的同步数据流数目对应不同的循环延时集合;当循环延时选择装置确定当前接入无线接入设备的所有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总数目之后,便可根据该映射关系表快速查找到与该总数目对应的循环延时集合。需要说明的是,循环延时集合中包括不小于所述所有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总数目的循环延时值。
S603,获取当前接入所述无线接入设备的各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数目。
本步骤可参见图5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S503,此处不再赘述。
S604,根据所述各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数目,确定所述各终端的分配次序。
具体实现中,可按照同步数据流的数目由多到少的顺序确定各终端的分配次序,以使占用资源更多的终端的优先选择循环延时值以保证其通信的可靠性。
S605,根据所述各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数目,确定对应的循环延时集合分配方式,所述分配方式包括各分配次序的终端的同步数据流从所述循环延时集合中所分配的循环延时值。
具体实现中,在特定的同步数据流的数目下,各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组合方式是有限的。例如,当前接入无线接入设备的所有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总数目为4,则无线接入设备下接入的终端的总数目最大为4且最小为1;当终端的总数目为4时,各终端的同步数据为1;当终端的总数目为3时,各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数目可能分别为2、1和1;当终端的总数目为2时,各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数目可能分别为3和1或者分别为2和2;当终端的总数目为1时,此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数目为4;总结来说当所有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总数目为4时,各终端的同步数据流包括:[1,1,1,1]、[2,1,1]、[2,2]、[3,1]和[4]五种组合方式。
因此,可预先存储与各同步数据流的总数目相对应的分配方式表,该分配方式表中定义了特定的同步数据流的总数目下,与各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数目所对应循环延时集合分配方式。可根据当前各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数目(即当前的各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数目组合方式)查找预存的分配方式表,快速获取与各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数目相对应的循环延时集合分配方式;进而快速的查找到相应分配次序终端的同步数据流所应分配的循环延时值。
表3
STA1 | STA2 | STA3 | STA4 | |
[4] | {0,-200,-400,-600} | |||
[3,1] | {0,-200,-400} | {-600} | ||
[2,2] | {0,-400} | {-200,-400} | ||
[2,1,1] | {0,-400} | {-200} | {-600} | |
[1,1,1,1] | {0} | {-200} | {-400} | {-600} |
例如,参见表3,表3为同步数据流的总数目为4时的分配方式表,若当前的各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数目分别为3和1时(即当前的各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数目组合方式为[3,1]),按照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数目确定各终端的分配次序,则易根据分配方式表知同步数据流的数目为3的终端STA1所应分配的循环延时值为分别为0、-200和-400,而同步数据流的数目为1的终端STA2所应分配的循环延时值为分别为-600。
S606,根据所述终端的分配次序,从所述分配方式中为所述终端的同步数据流分配唯一的循环延时值。
本发明实施例,可根据预设的同步数据流数目与循环延时集合的映射关系,快速的查找到与当前所述所有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总数目对应的循环延时集合;还可根据各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数目从预设的分配方式表中快速的确定到循环延时集合的分配方式;进而根据各终端的分配次序,从该分配方式中确定各终端的同步数据流所应从对应的循环延时集合分配的循环延时值,从而免去每当无线接入设备下的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数目发生变化时,就需要通过特定的算法去计算当前各终端的同步数据流所应分配的循环延时值;而去直接查找预存的分配方式表,快速获取与当前各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数目所对应的分配方式以获取各分配次序的终端的同步数据流所应分配的循环延时值;因此,免去了复杂的计算过程,节约了运算资源,提高了分配效率。还可在分配方式表中定义每种循环延时集合分配方式下的所有终端的同步数据流所应分配的循环延时值互不相同,使得同一无线接入设备下所有终端的同步数据流具有唯一的循环延时值,防止在MU-MIMO系统中出现同步传输的数据流在接收端的信号采样点功率过大使得信号失真的问题,提高了MU-MIMO系统通信的可靠性。
参见图7,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循环延时选择方法流程示意图;本发明实施例描述的为循环选择装置为终端时循环延时选择方法具体流程,如图所示的循环延时选择方法可包括以下步骤:
S701,终端接收无线接入设备发送的资源分配信息,所述资源分配信息包括信道状态信息或同步数据流广播信息。
S702,所述终端根据所述资源分配信息,确定接入所述无线接入设备的所有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总数目,所述所有终端包括至少两个终端。
具体实现中,终端在接入无线接入设备时,需首先向无线接入设备发送连接请求,该连接请求携带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数目信息,因此无线接入设备可随时获知当前接入的各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数目信息;然后无线接入设备可将各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数目信息指示在同步数据流广播信息中(可参见图15)发送给各终端,以使各终端可计算当前接入无线接入设备的所有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总数目。
另外,若终端在进行上行通信时需要做波束赋形和预编码,则终端在探测信道时需要知道全尺寸的信道矩阵,无线接入设备将会把包含信道矩阵的信道状态信息发送给终端,通过该信道矩阵便获知当前接入无线接入设备的所有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总数目。
S703,所述终端根据所述所有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总数目,确定当前的循环延时集合,所述循环延时集合中包括不小于所述所有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总数目的循环延时值。
S704,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数目,从所述循环延时集合中为所述终端的同步数据流分配唯一的循环延时值。
本发明实施例,描述的为循环选择装置为终端时循环延时选择方法具体流程,各终端可首先通过接收无线接入设备发送的资源分配信息,确定接入所述无线接入设备的所有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总数目;进而各终端根据所述所有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总数目,确定当前的循环延时集合;然后各终端可根据自身的同步数据流的数目,从所述循环延时集合中为所述终端的同步数据流分配唯一的循环延时值。在这个过程中,接入无线接入设备的各终端都是按照同一规则确定循环延时集合,因此各终端所确定的循环延时集合中的循环延时值是相同的,然后各终端又按照共知的同一循环延时选择方法,从循环延时集合中为各自的同步数据流分配唯一的循环延时值,使得当前接入无线接入设备下的各终端的同步数据流所分配的循环延时值互不相同,防止在MU-MIMO系统中出现同步传输的数据流在接收端的信号采样点功率过大使得信号失真的问题,提高了MU-MIMO系统通信的可靠性。
参见图8,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循环延时选择方法流程示意图;本发明实施例描述的为循环选择装置为无线接入设备时循环延时选择方法具体流程,如图所示的循环延时选择方法可包括以下步骤:
S801,无线接入设备接收终端所上传的连接请求,所述连接请求携带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数目信息。
S802,所述无线接入设备根据所述连接请求确定当前接入所述无线接入设备的所有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总数目,所述所有终端包括至少两个终端。
具体实现中,终端在接入无线接入设备时,需首先向无线接入设备发送连接请求,该连接请求携带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数目信息,因此无线接入设备可随时获知当前接入的各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数目信息,并根据对各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数目信息求和以计算出当前接入无线接入设备的所有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总数目。
S803,所述无线接入设备根据所述所有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总数目,确定当前的循环延时集合,所述循环延时集合中包括不小于所述所有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总数目的循环延时值。
S804,所述无线接入设备根据所述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数目,从所述循环延时集合中为所述终端的同步数据流分配唯一的循环延时值。
S805,所述无线接入设备将所述终端所分配的循环延时值发送给所述终端,以使所述终端的各同步数据流根据所分配的循环延时值进行循环延时。
具体实现中,无线接入设备可以通过广播信息将各终端的各同步数据流所分配的循环延时值发送给各终端,也可单独通知各终端其对应的所分配的循环延时值。
本发明实施例,无线接入设备通过各终端发送的连接请求中所携带的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数目信息,计算当前接入所述无线接入设备的所有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总数目;进而无线接入设备根据所述所有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总数目确定当前的循环延时集合;最后无线接入设备根据各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数目,从循环延时集合中为各终端的各同步数据流分配唯一的循环延时值,且各终端所的各同步数据流所分配的循环延时互不相同,防止在MU-MIMO系统中出现同步传输的数据流在接收端的信号采样点功率过大使得信号失真的问题,提高了MU-MIMO系统通信的可靠性。
参见图9,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循环延时选择方法流程示意图,如图所示的循环延时选择方法可包括以下步骤:
S901,获取接入同一无线接入设备的各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数目。
具体实现中,当循环延时选择装置为终端时,可根据无线接入设备发送的资源分配信息,确定各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数目,所述资源分配信息包括信道状态信息或同步数据流广播信息。可选的,当循环延时选择装置为无线接入设备时,可根据当前接入同一无线接入设备的各终端发送的连接请求中获取各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数目;其中,连接请求携带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数目信息。
S902,根据所述各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数目,确定所述各终端的分配次序。
可选的,循环延时选择装置还可根据所述各终端的信道带宽,确定所述各终端的分配次序。
具体实现中,在排序时可按照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数目越多其次序越优先,或者是按照终端占用的信道带宽越大其次序越优先的原则进行终端的排序,以保证占用通信资源更多的终端的通信的可靠性。
S903,确定分配次序优于当前分配终端的已分配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数目。
S904,根据所述已分配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数目和所述当前分配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数目,确定所述当前分配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所分配的循环延时值。
具体实现中,可预设循环延时选择装置是按照等差数列的方式为各终端的同步数据流分配循环延时值。因此,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步骤S901到步骤S903 可确定分配次序优于当前分配终端的已分配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数目,进而根据当前分配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数目和当前分配终端的已分配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数目,确定当前分配终端的同步数据流所应分配的循环延时值在等差数列里面的项,进而根据等差数列的计算公式确定当前分配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所应分配的循环延时值。
例如,预设循环延时值的最大值为0,相邻循环延时值之间的间隔为-20,则该循环延时值0为等差数列的首项,且等差数列的公差为-20,通过步骤S901 确定当前接入同一无线接入设备的各终端(假设当前接入的终端数目为3)的同步数据流的数目分别为4、3和2,按照同步数据流的数目由多到少的顺序确定各终端的分配次序,并将终端分别标识为STA1、STA2和STA3。若当前的分配终端为终端STA3,则可易知分配次序优于终端STA3的已分配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数目为7(即终端STA2和终端STA1的同步数据流的数目之和),因此,终端 STA3的同步数据流所分配的循环延时值在等差数列中的项数应分别为第8项和第9项。等差数列的第n项表达式可为:an=a1+(n-1)d,其中an为等差数列第n 项,d为等差数列的公差,a1为等差数列首相,则可计算出第8项和第9项分别为-140和-160,因此,终端STA3的两个同步数据流所应分配的循环延时值分别 -140和-160。
本发明实施例,接入同一无线接入设备的各终端可根据自身的分配次序及同步数据流的数目确定所应分配的循环延时值在等差数列中的项数,进而根据预设的等差数列的首项和公差,计算自身的同步数据流所应分配的具体延时值,使得各终端的同步数据流之间具有互不相同的循环延时值,防止在MU-MIMO 系统中出现同步传输的数据流在接收端的信号采样点功率过大使得信号失真的问题,可提高MU-MIMO系统通信的可靠性。
参见图10,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循环延时选择方法流程示意图,如图所示的循环延时选择方法可包括以下步骤:
S1001,获取接入同一无线接入设备的各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数目。
具体实现中,当循环延时选择装置为终端时,可根据无线接入设备发送的资源分配信息,确定各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数目,所述资源分配信息包括信道状态信息或同步数据流广播信息。可选的,当循环延时选择装置为无线接入设备时,可根据当前接入同一无线接入设备的各终端发送的连接请求中获取各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数目;其中,连接请求携带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数目信息。
S1002,根据所述各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数目,确定所述各终端的分配次序。
可选的,循环延时选择装置还可根据所述各终端的信道带宽,确定所述各终端的分配次序。
具体实现中,在排序时可按照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数目越多其次序越优先,或者是按照终端占用的信道带宽越大其次序越优先的原则进行终端的排序,以保证占用通信资源更多的终端的通信的可靠性。
S1003,确定分配次序优于当前分配终端的已分配终端的同步数据流所分配的循环延时值。
S1004,从预设的有效循环延时值范围内选取与所述已分配终端的同步数据流所分配的循环延时值不相同的循环延时值,分配给所述当前分配终端的同步数据流。
具体实现中,循环延时选择装置可按照终端的分配次序依次为终端的同步数据流分配循环延时值,并同时记录已分配终端所分配的循环延时值,以使循环延时值选择装置选择与已分配终端所分配的循环延时值不同的循环延时值分配给当前的分配终端。循环延时选择装置在为终端分配循环延时值时,可从有效的循环延时值范围内随机选择,也可按照预设某种规则选取(例如从循环延时值的最小值-600开始,每隔-10选取一值)。
当循环延时选择装置为当前分配终端从有效的循环延时值范围内选择循环延时值之后,首先比较一下当前选择的循环延时值中是否有与已分配终端所分配的循环延时值相同的值,若有,则可抛弃当前选择的循环延时值,然后在有效的循环延时值范围内重新为当前分配终端选择循环延时值并重复上述的比较过程。
例如,预设有效循环延时值范围为[-600,0],确定当前接入同一无线接入设备的各终端(假设当前接入的终端数目为2)的同步数据流的数目分别为2和3,按照同步数据流的数目由多到少的顺序确定各终端的分配次序,并将终端分别标识为STA1和STA2。第一步,为终端STA1分配循环延时值时,循环延时选择装置从有效循环延时值范围[-600,0]内随机选取三个循环延时值:-500、-400 和-300,分配给终端STA1。第二步,为终端STA2分配循环延时值时,循环延时选择装置从有效循环延时值范围[-600,0]内随机选取两个循环延时值:-400和 -200。此时,比较当前为终端STA2选择的循环延时值(-400和-200)和为终端STA1 分配的循环延时值(-500、-400和-300),可知两者之间具有相同的值-400。因此,抛弃当前为终端STA2选择的循环延时值-400和-200,重新在[-600,0]中随机选取值-200和-100作为当前分配终端STA2选择的循环延时值。通过比较之后发现并没有和终端STA1分配的循环延时值有相同的值,因此,循环延时选择装置可将循环延时值-200和-100分配给终端STA2。
本发明实施例,可首先确定接入同一无线接入设备的终端分配次序,然后按照分配次序从有效的循环延时范围内依次为终端的同步数据流分配循环延时值;为当前分配终端的同步数据流分配循环延时值时,应比较当前选择的循环延时值中是否存在与已分配终端所分配的循环延时值相同的值,若存在,则抛弃当前选择的循环延时值,并重新从有效的循环延时范围内选择循环延时值作为当前选择的循环延时值,然后重复比较过程直到当前选择的循环延时值中不存在与已分配终端所分配的循环延时值相同的值,此时,循环延时选择装置将最终确定的与已分配终端所分配的循环延时值不相同的循环延时值分配给当前分配终端的同步数据流。可使得各终端的同步数据流之间具有互不相同的循环延时值,防止在MU-MIMO系统中出现同步传输的数据流在接收端的信号采样点功率过大使得信号失真的问题,可提高MU-MIMO系统通信的可靠性。
参见图1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循环延时选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循环延时选择装置至少可以包括:数目确定模块111和延时分配模块112。
数目确定模块111,用于确定当前接入同一无线接入设备的所有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总数目,所述同步数据流包括终端的处于活动状态的天线或者有效的同步独立传输数据流,所述所有终端包括至少两个终端。
可选的,当所述循环延时选择装置具体为终端时,所述数目确定模块111 具体用于:根据无线接入设备发送的资源分配信息,确定接入所述无线接入设备的所有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总数目,所述资源分配信息包括信道状态信息或同步数据流广播信息。
具体实现中,参见图15,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同步数据流的数目信息在同步数据流广播信息中的指示示意图,图15的(a)部分为无线接入设备将同步数据流的数目信息指示在广播MAC帧中的数据部分(Frame Body部分),图15 的(b)部分为无线接入设备将同步数据流的数目信息指示在广播MAC帧的前导部分中,具体为前导部分中信令信息中的B部分(HE-SIG-B部分)。其中, STAi(i=1,2,…,N)代表无线接入设备下的第i个终端,Nstsi(i=1,2,…,N)为终端的第 i根处于活动状态的天线,Ntxi(i=1,2,…,N)为终端的第i个同步独立传输数据流, N为正整数。因此,数目确定模块111将指示在广播信息中的各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数目信息求和,可确定所有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总数目。
另外,在实际实施环境中,若终端在进行上行通信时需要做波束赋形和预编码,则终端在探测信道时需要知道全尺寸的信道矩阵,无线接入设备将会把包含信道矩阵的信道状态信息发送给终端,数目确定模块111通过该信道矩阵便可知当前接入无线接入设备的所有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总数目。例如,信道状态信息中的信道矩阵为:H=[h11 h12 h13,h21h22 h23,h31 h32 h33],其中,hji其中为第 j(j=1,2,3)根发射天线到第i(i=1,2,3)根接收天线之间的信道衰落系数,因此,若同步数据流为处于活动状态的天线,则数目确定模块111通过该信道矩阵确定当前处于活动状态的天线的总数目为3。
可选的,当所述循环延时选择装置具体为无线接入设备时,所述数目确定模块111具体用于:根据当前接入同一无线接入设备的所有终端发送的连接请求,确定所述所有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总数目,其中,所述连接请求携带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数目信息。
具体实现中,若终端的处于活动状态的天线的数目是固定的,则终端可在向无线接入设备发送连接请求或者重连接请求时上报自身处于活动状态的天线的数目;若终端的处于活动状态的天线的数目不是固定的,则终端可在发送数据前通过向无线接入设备发送资源请求帧上报自身处于活动状态的天线的数目,如此,数目确定模块111可对各终端上传的连接请求中的处于活动状态的天线的数目求和,计算出当前接入所述无线接入设备的所有终端的处于活动状态的天线的总数目。
延时分配模块112,用于根据所述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数目,为所述终端的同步数据流分配唯一的循环延时值。
参见图12,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延时分配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延时分配模块可包括:集合确定单元1201和延时分配单元1202。
集合确定单元1201,用于根据所述所有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总数目,确定当前的循环延时集合,所述循环延时集合中包括不小于所述所有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总数目的循环延时值。
具体实现中,可预设有效循环延时值范围,例如有效循环延时值范围为 [-600,0],集合确定单元1201随机在该范围内选取不小于所述所有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总数目的循环延时值组成循环延时集合,以使所有终端的每个同步数据流都可以从循环延时集合中分配到唯一的循环延时值。
可选的,所述集合确定单元1201具体用于:从预设的有效循环延时值范围内,以等间隔获取所述总数目的循环延时值组成当前的循环延时集合。
可选的,所述集合确定单元1201还具体用于:根据预设的同步数据流数目与循环延时集合的映射关系,确定与当前所述所有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总数目对应的循环延时集合。
具体实现中,可预设同步数据流数目与循环延时集合的映射关系表,在该映射关系表中不同的同步数据流数目对应不同的循环延时集合;当数目确定模块111确定当前接入无线接入设备的所有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总数目之后,集合确定单元1201便可根据该映射关系表快速查找到与该总数目对应的循环延时集合。
延时分配单元1202,用于根据所述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数目,从所述循环延时集合中为所述终端的同步数据流分配唯一的循环延时值。
具体实现中,若循环延时选择装置具体为无线接入设备时,延时分配单元 1202为所述终端的同步数据流分配唯一的循环延时值为之后,还应通过循环延时选择装置将所述终端的所分配的循环延时值发送给所述终端,以使所述终端的各同步数据流根据所分配的循环延时值进行循环延时。
可选的,所述延时分配单元1202还具体用于:获取当前接入所述无线接入设备的各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数目;根据所述各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数目,确定所述各终端的分配次序;根据所述终端的分配次序和所述各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数目,从所述循环延时集合中为所述终端的同步数据流分配唯一的循环延时值。
可选的,所述延时分配单元1202还具体用于:获取当前接入所述无线接入设备的各终端的信道带宽;获取当前接入所述无线接入设备的各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数目;根据所述各终端的信道带宽,确定所述各终端的分配次序;根据所述终端的分配次序和所述各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数目,从所述循环延时集合中为所述终端的同步数据流分配唯一的循环延时值。
具体地,可首先根据各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数目或者各终端的信道带宽对各终端分配循环延时值的先后进行排序,并在所述循环延时集合中确定所述终端的分配次序所对应的未分配循环延时值,从而从未分配延时值中选择所述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数目的循环延时值分配给所述终端。在排序时通常按照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数目越多其次序越优先,或者是按照终端占用的信道带宽越大其次序越优先的原则进行终端的排序,以保证占用通信资源更多的终端的通信的可靠性。其中,所述终端的分配次序所对应的未分配循环延时值为:排除分配次序优于所述终端的其他终端所在循环延时集合选择的循环延时值后剩余的循环延时值。采用此法为所述无线接入设备中的各终端的同步数据流分配的循环延时值之间互不相同,可避免同步传输的数据流在接收端的信号采样点功率过大而引发的信号失真的问题,提高了MU-MIMO系统通信的可靠性。
需要说明的是,当接入无线接入设备的终端之间的同步数据流的数目相同或者终端之间所占用的信道带宽相同时,可在对终端的分配次序进行排序时对具有相同同步数据流数目或者相同信道带宽的终端添加关联标识符,如此,循环延时选择装置便可通过关联标识符确定各终端的分配次序。例如,当前无线接入设备下接入的终端的数目为2,每个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数目2,因此在对各终端分配次序进行排序时,可同时添加上各终端的标识信息作为关联标识符,以准确确认到各终端的分配次序。
可选的,所述延时分配单元1202还具体用于:根据所述各终端的分配次序和所述各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数目,确定所述循环延时集合中所述终端的分配次序对应的未分配循环延时值;根据所述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数目和所述未分配循环延时值的数目,确定所述终端的选值间隔数目;根据所述选值间隔数目,从所述未分配循环延时值中为所述终端的同步数据流分配唯一的循环延时值。
进一步的,所述延时分配单元1202还具体用于:根据所述各终端的分配次序,确定分配次序优先于所述终端的已分配终端;根据各个已分配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数目,从所述循环延时集合中分别确定各个已分配终端的同步数据流所分配的循环延时值;将所述循环延时集合中排除所述已分配终端所分配的循环延时值后剩余的循环延时值确定为未分配循环延时值。
其中,选值间隔数目可具体由确定,M为分配次序为k的终端所对应的未分配循环延时值的数目,mk为分配次序为k的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数目,是数学运算符号中的向下取整符号。例如,当前未分配循环延时值的数目M为5,且循环延时集合中的未分配循环延时值为{-75,-225,-375,-525,-600},当前分配次序的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数目mk为3,则可根据确定选值间隔数目为0,因此循环延时选择装置选择循环延时值-75、-225和-375分配给所述终端的3个同步数据流。若循环延时集合中的循环延时值之间的间隔相同,采用此法可使终端的同步数据流分配的循环延时值之间的差值较大,能更有效的提高MU-MIMO系统的通信可靠性。
可选的,所述延时分配单元1202还具体用于,根据所述各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数目,确定对应的循环延时集合分配方式,所述分配方式包括各分配次序的终端的同步数据流从所述循环延时集合中所分配的循环延时值;根据所述终端的分配次序,从所述分配方式中为所述终端的同步数据流分配唯一的循环延时值。
例如,当前无线接入设备接入的终端数目为2,且各终端的同步数据流数目为分别为2和3,根据各终端的同步数据流数目确定的分配方式中的规定,延时分配单元9303可确定同步数据流为3的终端所分配的循环延时值包括:-75、-225 和-525,同步数据流为2的终端所分配的循环延时值包括:-375和-600。
本发明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循环延时选择装置可执行如图4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通过数目确定模块111首先确定接入同一无线接入设备的所有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总数目,所述所有终端包括至少两个终端;通过延时分配模块112选择不同的循环延时值分配给终端的各同步数据流,使得所有终端的同步数据流具有唯一的循环延时值,防止在MU-MIMO通信系统中出现同步传输的数据流在接收端的信号采样点的功率过大使得信号失真的问题,提高了MU-MIMO通信系统的可靠性。
参见图1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描述的循环延时选择装置具体为终端,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131,例如 CPU;至少一个通信接口132,至少一个存储器133、输入/输出设备134和通信总线135。上述处理器131、通信接口132、存储器133和输入/输出设备134通过总线135连接,通信总线135用于现实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
其中,输入/输出设备134可以包括如键盘、触控板、指纹采传感器和录音设备等的输入设备,还可以包括如显示屏、指示灯和喇叭等的输出设备,用户通过输入/输出设备134与终端进行人机交互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循环延时选择装置的通信接口132为无线发送端口,例如天线装置,用于与其他设备(如无线接入设备或者终端)进行通信。作为示例,通信接口132用于支持执行图7中的步骤S701、图9中的步骤901和图10中的步骤S1001。
存储器133可以是高速RAM存储器,也可以是非不稳定的存储器 (non-volatile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存储器133可选的还可以是至少一个位于远离前述处理器131的存储终端。
存储器133中存储一组程序代码,且处理器131调用存储器133中存储的程序代码对终端所执行的操作进行控制管理,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由终端进行的处理。作为示例,处理器131用于支持执行图4中的步骤S401到步骤S402、图5中的步骤S501到步骤S507、图6中的步骤S601到步骤S606、图7中的步骤S702到步骤S704、图9中的步骤S902到步骤S904以及图10中的S1002到步骤S1004。
参见图14,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接入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141,例如CPU;至少一个通信接口142,至少一个存储器 143、通信单元144和通信总线145。上述处理器141、通信接口142、存储器 143和通信单元144通过总线145连接,通信总线145用于现实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其中,通信单元144可以包括编/解码器和调制/解调器等,用于处理通信信号,如信道编码、加密以及寻址等。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循环延时选择装置的通信接口142为无线发送端口,例如天线装置,用于与其他设备(如无线接入设备或者终端)进行通信。作为示例,通信接口142用于支持执行图8中的步骤S801和步骤S805、图9中的步骤901 和图10中的步骤S1001。
存储器143可以是高速RAM存储器,也可以是非不稳定的存储器 (non-volatile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存储器143可选的还可以是至少一个位于远离前述处理器141的存储终端。
存储器143中存储一组程序代码,且处理器141调用存储器143中存储的程序代码对终端所执行的操作进行控制管理,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由终端进行的处理。作为示例,处理器141用于支持执行图4中的步骤S401到步骤S402、图5中的步骤S501到步骤S507、图6中的步骤S601到步骤S606、图8中的步骤S802到步骤S804以及、图9中的步骤S902到步骤S904以及图10中的S1002 到步骤S1004。
对于前述的各个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申请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申请,某一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单元并不一定是本申请所必须的。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所述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 Memory, ROM)或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Memory,简称RAM)等。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循环延时选择方法及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22)
1.一种循环延时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当前接入同一无线接入设备的所有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总数目,所述同步数据流包括终端的处于活动状态的天线或者有效的同步独立传输数据流,所述所有终端包括至少两个终端;
根据所述所有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总数目,为所述终端的同步数据流分配唯一的循环延时值,所述所有终端的同步数据流中不同的同步数据流的循环延时值不同;
其中,所述根据所述所有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总数目,为所述终端的同步数据流分配唯一的循环延时值包括:
根据所述所有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总数目,确定当前的循环延时集合,所述循环延时集合中包括不小于所述所有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总数目的循环延时值;
根据所述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数目,从所述循环延时集合中为所述终端的同步数据流分配唯一的循环延时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所有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总数目,确定当前的循环延时集合包括:
从预设的有效循环延时值范围内,以等间隔获取所述总数目的循环延时值组成当前的循环延时集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所有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总数目,确定当前的循环延时集合包括:
根据预设的同步数据流数目与循环延时集合的映射关系,确定与当前所述所有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总数目对应的循环延时集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数目,从所述循环延时集合中为所述终端的同步数据流分配唯一的循环延时值包括:
获取当前接入所述无线接入设备的各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数目;
根据所述各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数目,确定所述各终端的分配次序;
根据所述终端的分配次序和所述各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数目,从所述循环延时集合中为所述终端的同步数据流分配唯一的循环延时值。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数目,从所述循环延时集合中为所述终端的同步数据流分配唯一的循环延时值包括:
获取当前接入所述无线接入设备的各终端的信道带宽和各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数目;
根据所述各终端的信道带宽,确定所述各终端的分配次序;
根据所述终端的分配次序和所述各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数目,从所述循环延时集合中为所述终端的同步数据流分配唯一的循环延时值。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终端的分配次序和所述各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数目,从所述循环延时集合中为所述终端的同步数据流分配唯一的循环延时值包括:
根据所述各终端的分配次序和所述各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数目,确定所述循环延时集合中所述终端的分配次序对应的未分配循环延时值;
根据所述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数目和所述未分配循环延时值的数目,确定所述终端的选值间隔数目;
根据所述选值间隔数目,从所述未分配循环延时值中为所述终端的同步数据流分配唯一的循环延时值。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各终端的分配次序和所述各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数目,确定所述循环延时集合中所述终端的分配次序对应的未分配循环延时值包括:
根据所述各终端的分配次序,确定分配次序优先于所述终端的已分配终端;
根据各个已分配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数目,从所述循环延时集合中分别确定各个已分配终端的同步数据流所分配的循环延时值;
将所述循环延时集合中排除所述已分配终端所分配的循环延时值后剩余的循环延时值确定为未分配循环延时值。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终端的分配次序和所述各终端的同步数据流数目,从所述循环延时集合中为所述终端的同步数据流分配唯一的循环延时值包括:
根据所述各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数目,确定对应的循环延时集合分配方式,所述分配方式包括各分配次序的终端的同步数据流从所述循环延时集合中所分配的循环延时值;
根据所述终端的分配次序,从所述分配方式中为所述终端的同步数据流分配唯一的循环延时值。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当前接入同一无线接入设备的所有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总数目包括:
根据无线接入设备发送的资源分配信息,确定接入所述无线接入设备的所有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总数目,所述资源分配信息包括信道状态信息或同步数据流广播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当前接入同一无线接入设备的所有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总数目包括:
根据当前接入同一无线接入设备的所有终端发送的连接请求,确定所述所有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总数目,其中,所述连接请求携带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数目信息。
12.一种循环延时选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数目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当前接入同一无线接入设备的所有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总数目,所述同步数据流包括终端的处于活动状态的天线或者有效的同步独立传输数据流,所述所有终端包括至少两个终端;
延时分配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所有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总数目,为所述终端的同步数据流分配唯一的循环延时值,所述所有终端的同步数据流中不同的同步数据流的循环延时值不同;
其中,所述延时分配模块包括:
集合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所有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总数目,确定当前的循环延时集合,所述循环延时集合中包括不小于所述所有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总数目的循环延时值;
延时分配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数目,从所述循环延时集合中为所述终端的同步数据流分配唯一的循环延时值。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合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从预设的有效循环延时值范围内,以等间隔获取所述总数目的循环延时值组成当前的循环延时集合。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合确定单元还具体用于:
根据预设的同步数据流数目与循环延时集合的映射关系,确定与当前所述所有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总数目对应的循环延时集合。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延时分配单元具体用于:
获取当前接入所述无线接入设备的各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数目;
根据所述各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数目,确定所述各终端的分配次序;
根据所述终端的分配次序和所述各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数目,从所述循环延时集合中为所述终端的同步数据流分配唯一的循环延时值。
17.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延时分配单元具体用于:
获取当前接入所述无线接入设备的各终端的信道带宽;
获取当前接入所述无线接入设备的各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数目;
根据所述各终端的信道带宽,确定所述各终端的分配次序;
根据所述终端的分配次序和所述各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数目,从所述循环延时集合中为所述终端的同步数据流分配唯一的循环延时值。
18.根据权利要求16或者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延时分配单元还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各终端的分配次序和所述各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数目,确定所述循环延时集合中所述终端的分配次序对应的未分配循环延时值;
根据所述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数目和所述未分配循环延时值的数目,确定所述终端的选值间隔数目;
根据所述选值间隔数目,从所述未分配循环延时值中为所述终端的同步数据流分配唯一的循环延时值。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延时分配单元还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各终端的分配次序,确定分配次序优先于所述终端的已分配终端;
根据各个已分配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数目,从所述循环延时集合中分别确定各个已分配终端的同步数据流所分配的循环延时值;
将所述循环延时集合中排除所述已分配终端所分配的循环延时值后剩余的循环延时值确定为未分配循环延时值。
20.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延时分配单元还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各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数目,确定对应的循环延时集合分配方式,所述分配方式包括各分配次序的终端的同步数据流从所述循环延时集合中所分配的循环延时值;
根据所述终端的分配次序,从所述分配方式中为所述终端的同步数据流分配唯一的循环延时值。
21.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目确定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无线接入设备发送的资源分配信息,确定接入所述无线接入设备的所有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总数目,所述资源分配信息包括信道状态信息或同步数据流广播信息。
22.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目确定模块具体用于:根据当前接入同一无线接入设备的所有终端发送的连接请求,确定所述所有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总数目,其中,所述连接请求携带终端的同步数据流的数目信息。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790242.XA CN106712916B (zh) | 2015-11-17 | 2015-11-17 | 一种循环延时选择方法及装置 |
PCT/CN2016/088364 WO2017084352A1 (zh) | 2015-11-17 | 2016-07-04 | 一种循环延时选择方法及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790242.XA CN106712916B (zh) | 2015-11-17 | 2015-11-17 | 一种循环延时选择方法及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712916A CN106712916A (zh) | 2017-05-24 |
CN106712916B true CN106712916B (zh) | 2021-02-12 |
Family
ID=587187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790242.XA Active CN106712916B (zh) | 2015-11-17 | 2015-11-17 | 一种循环延时选择方法及装置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6712916B (zh) |
WO (1) | WO2017084352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133807B (zh) * | 2017-12-15 | 2022-07-01 |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通信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282150A (zh) * | 2007-04-03 | 2008-10-08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改进ofdma系统前缀序列的发送方法 |
CN101282198A (zh) * | 2007-04-05 | 2008-10-08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时分双工tdd系统中的上行多天线传输方法及终端 |
CN101777944A (zh) * | 2009-01-14 | 2010-07-14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空时频编码方法和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425880B2 (ja) * | 2006-01-18 | 2010-03-03 |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 通信装置、移動局及び方法 |
US7848438B2 (en) * | 2006-02-14 | 2010-12-07 | Motorola Mobility,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ilot signal transmission |
JP5106129B2 (ja) * | 2007-01-10 | 2012-12-26 |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 基地局装置 |
KR101513045B1 (ko) * | 2008-05-05 | 2015-04-17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지연 호핑을 이용한 순환 지연 다이버시티 기반 전송 |
US8675761B2 (en) * | 2010-03-15 | 2014-03-18 | Broadcom Corporation | Allocating antennas for cyclic delay diversity transmission |
-
2015
- 2015-11-17 CN CN201510790242.XA patent/CN106712916B/zh active Active
-
2016
- 2016-07-04 WO PCT/CN2016/088364 patent/WO2017084352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282150A (zh) * | 2007-04-03 | 2008-10-08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改进ofdma系统前缀序列的发送方法 |
CN101282198A (zh) * | 2007-04-05 | 2008-10-08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时分双工tdd系统中的上行多天线传输方法及终端 |
CN101777944A (zh) * | 2009-01-14 | 2010-07-14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空时频编码方法和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712916A (zh) | 2017-05-24 |
WO2017084352A1 (zh) | 2017-05-2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20240305418A1 (en) |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 |
US9942884B2 (en) | Efficient uplink data indication techniques for MIMO-OFDMA transmission in WLAN | |
CN105900387B (zh) | 一种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 | |
CN105634707B (zh) | 一种信息传输的方法、基站及终端 | |
WO2017107707A1 (zh) | 一种确定多用户传输方式的方法及装置 | |
CN107547184B (zh) | 一种大规模mimo系统中的动态导频分配方法 | |
CN106559196B (zh) | 一种导频分配的方法及装置 | |
US10063355B2 (en) | Data processing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 |
CN111096034A (zh) | 资源分配方法、装置、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US20200146021A1 (en)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resource signaling within a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wlan) | |
WO2019066850A1 (en) |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ORDINATION OF SIMULTANEOUS DOWNLINK WIRELESS TRANSMISSIONS | |
JP2021064976A (ja) | 無線送信装置、無線受信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 |
CN107733617B (zh) | 参考信号映射方法及装置 | |
JP6744332B2 (ja) | データ送信方法および装置 | |
WO2022045963A1 (en) |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for multiple access point based null data packet feedback report | |
CN108604965B (zh) | 向多用户无线网络中的用户终端调度资源及导频图案的系统与方法 | |
CN106712916B (zh) | 一种循环延时选择方法及装置 | |
CN106452707A (zh) | 一种导频分配的方法及装置 | |
JP6800992B2 (ja) | チャネル品質インデックス測定方法及び装置 | |
JP6325170B2 (ja) | Mimoチャネルを横切って送信機から受信機に情報を送信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システム | |
CN104253639A (zh) | 获取信道质量指示的方法及装置 | |
US20190280754A1 (en) |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obtaining method and device | |
CN108012331B (zh) | Lte上行多用户虚拟mimo系统中的资源分配方法及基站 | |
WO2017148304A1 (zh) | 一种导频序列发送方法及装置 | |
CN107005295B (zh) | 一种数据流的传输方法、发送端设备、接收端设备及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