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6711468A - 对orr具有催化性能的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对orr具有催化性能的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711468A
CN106711468A CN201611013372.3A CN201611013372A CN106711468A CN 106711468 A CN106711468 A CN 106711468A CN 201611013372 A CN201611013372 A CN 201611013372A CN 106711468 A CN106711468 A CN 10671146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bon material
orr
preparation
catalytic performance
nitrog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01337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711468B (zh
Inventor
黄坤
许利娜
丁海阳
李守海
李梅
夏建陵
杨小华
张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titute of Chemical Industry of Forest Products of CAF
Original Assignee
Institute of Chemical Industry of Forest Products of CAF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itute of Chemical Industry of Forest Products of CAF filed Critical Institute of Chemical Industry of Forest Products of CAF
Priority to CN20161101337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711468B/zh
Publication of CN1067114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114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71146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1146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86Inert electrodes with catalytic activity, e.g. for fuel cells
    • H01M4/90Selection of catalytic material
    • H01M4/9091Unsupported catalytic particles; loose particulate catalytic materials, e.g. in fluidised stat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82NANOTECHNOLOGY
    • B82YSPECIFIC USES OR APPLICATIONS OF NANOSTRUCTURES; MEASUREMENT OR ANALYSIS OF NANOSTRUCTURES;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NANOSTRUCTURES
    • B82Y30/00Nanotechnology for materials or surface science, e.g. nanocomposit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86Inert electrodes with catalytic activity, e.g. for fuel cells
    • H01M4/96Carbon-based electrod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30Hydrogen technology
    • Y02E60/50Fuel cell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Nanotechnolog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Composite Materials (AREA)
  • Catalysts (AREA)
  • Inert Electrodes (AREA)

Abstract

对ORR具有催化性能的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将菊花洗净干燥,称取菊花和蒸馏水加入到设有聚四氟乙烯内胆的反应釜中,在150~220℃下反应16~48h,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将得到的棕黑色产物固液分离;将收集得到的黑色固体在室温下用氯化锌活化处理,随后置于管式炉中,在惰性气氛下700~900℃碳化1~4 h,洗涤干燥得到对ORR具有催化性能的氮掺杂碳材料。该碳材料对ORR具有优异的催化性能,优异的持久稳定性,制备工艺简单,原料易得且成本低廉。

Description

对ORR具有催化性能的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碳纳米材料制备和燃料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步反应制备对ORR具有优异的催化性能的碳材料的方法。
背景技术
燃料电池是一种直接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其化学反应的产物主要是水和二氧化碳,过程不经过燃烧步骤,其能量转化不受卡诺循环的限制,因此燃料的能量转化效率比较高。随着社会的发展,能源需求越来越大。作为一种高效率利用能源而又对环境友好的新技术,燃料电池享有“21世纪能源之星”的美誉,被认为是解决未来能源问题的高效、高能量、无污染的电源装置。氧气还原反应(ORR)是燃料电池的关键,如何提高ORR性能,对缓解能源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近年来国内外对燃料电池的进行了大量研究,但是由于制造燃料电池催化材料价格比较昂贵以及规模化生产技术不过关等问题,使得燃料电池在规模化、商业化发展应用比较缓慢。以低成本和性能优异的ORR催化材料为目标,探索发展简单、绿色可行的方法来制备氮掺杂碳材料是目前的研究热点。
发明内容
解决的技术问题:本发明以低成本和性能优异的ORR催化材料为目标,提供一种对ORR具有催化性能的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方案:对ORR具有催化性能的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菊花洗净干燥,称取菊花和蒸馏水加入到设有聚四氟乙烯内胆的反应釜中,菊花和蒸馏水的质量体积比为(0.5-3.0)g:(30-50)mL,在150~220℃下反应16~48h,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将得到的棕黑色产物固液分离;(2)将收集得到的黑色固体在室温下用氯化锌活化处理,其中黑色固体与氯化锌的质量比为1:1-1:5,随后置于管式炉中,在惰性气氛下700~900℃碳化1~4h,洗涤干燥得到对ORR具有催化性能的氮掺杂碳材料。
上述固液分离采用离心或者过滤,所得固体用乙醇和去离子水反复洗涤。
上述惰性气氛为N2或Ar。
上述制备方法制得的对ORR具有催化性能的氮掺杂碳材料。
上述氮掺杂碳材料作为阴极氧还原反应催化材料在燃料电池中的应用。
菊花在制备所述对ORR具有催化性能的碳材料中的应用。
有益效果:
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备对ORR具有优异的催化性能的碳材料的方法。
2)所制备的碳材料较商业化Pt/C在催化ORR时具有更优越的抗CO毒害能力、耐甲醇干扰性能和持久稳定性。
3)以生物质菊花为碳源和氮源,通过简单的水热合成、活化以及高温炭化处理实现了杂原子氮元素的原位掺杂。制备工艺简便,原料来源广泛且价格便宜,反应条件温和、易于操作,易于实现规模化生产。
4)本发明对减少环境污染和开发利用可再生资源均有较重大的意义。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实施例2制备的氮掺杂碳材料的透射电镜图。
图2为根据实施例2制备的氮掺杂碳材料在N2和O2饱和的0.1mol·L-1KOH溶液中CV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例对本发明进行具体描述,实施例给出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步骤,只用于对本发明的进一步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实施例1
具有荧光性能的碳量子点溶液和对ORR具有优异的催化性能的碳材料的制备:将菊花洗净干燥后,称取1g菊花和30mL蒸馏水加入50mL带有聚四氟乙烯内胆的反应釜中,在170℃下反应24h,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将得到的棕黑色产物离心分离,收集的溶液部分为具有荧光性能的碳量子点,将收集得到的黑色固体用乙醇和去离子水反复洗涤,在室温下与3g氯化锌混合进行活化处理,随后置于管式炉中,在700℃下反应4h,然后用盐酸和去离子水反复洗涤,再将其置于真空干燥箱中在90℃下干燥,得到具有催化活性的氮掺杂碳材料。
测试N掺杂碳材料作为催化剂在ORR中的应用:将制备的氮掺杂碳材料均匀分散到去离子水和Nafion(Dupont,5wt.%)醇溶液的混合溶液中,取上述悬浮液涂覆在玻碳电极表面制备成工作电极。同时为了做对比,将同样方法制备的商业化Pt/C(20%Pt,JM)催化剂在同样的条件下进行测试。
采用LSV、I-t和CV法对材料的ORR活性进行表征。采用三电极体系分别测试制备的N掺杂碳材料催化剂和市售的Pt/C催化剂的电化学性能,以0.1mol·L-1的KOH溶液为电解液,以滴涂了催化材料的旋转圆盘电极为工作电极,铂片(1cm2)为对电极,Hg/HgO为参比电极。测试前分别通氧气或氮气,使电解液中氧气或氮气达到饱和。对于ORR性能测试,LSV曲线在不同转速下获得;用连续CV法来衡量持久稳定性;耐甲醇干扰性能测试也由CV法测量得到;I-t曲线用于测试催化材料的抗CO毒害能力。
实施例2
具有荧光性能的碳量子点溶液和对ORR具有优异的催化性能的碳材料的制备:将菊花洗净干燥后,称取1g菊花和30mL蒸馏水加入50mL带有聚四氟乙烯内胆的反应釜中,在180℃下反应24h,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将得到的棕黑色产物离心分离,收集的溶液部分为具有荧光性能的碳量子点,将收集得到的黑色固体用乙醇和去离子水反复洗涤,在室温下与3g氯化锌混合进行活化处理,随后置于管式炉中,在800℃下反应4h,然后用盐酸和去离子水反复洗涤,再将其置于真空干燥箱中在90℃下干燥,得到具有催化活性的氮掺杂碳材料。
测试N掺杂碳材料作为催化剂在ORR中的应用:将制备的氮掺杂碳材料均匀分散到去离子水和Nafion(Dupont,5wt.%)醇溶液的混合溶液中,取上述悬浮液涂覆在玻碳电极表面制备成工作电极。同时为了做对比,将同样方法制备的商业化Pt/C(20%Pt,JM)催化剂在同样的条件下进行测试。
采用LSV、I-t和CV法对材料的ORR活性进行表征。采用三电极体系分别测试制备的N掺杂碳材料催化剂和市售的Pt/C催化剂的电化学性能,以0.1mol·L-1的KOH溶液为电解液,以滴涂了催化材料的旋转圆盘电极为工作电极,铂片(1cm2)为对电极,Hg/HgO为参比电极。测试前分别通氧气或氮气,使电解液中氧气或氮气达到饱和。对于ORR性能测试,LSV曲线在不同转速下获得;用连续CV法来衡量持久稳定性;耐甲醇干扰性能测试也由CV法测量得到;I-t曲线用于测试催化材料的抗CO毒害能力。
对比例1
将菊花洗净干燥后,称取1g菊花和30mL蒸馏水加入50mL带有聚四氟乙烯内胆的反应釜中,在180℃下反应24h,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将得到的棕黑色产物离心分离,收集的溶液部分为具有荧光性能的碳量子点,将收集得到的黑色固体用乙醇和去离子水反复洗涤,随后置于管式炉中,在800℃下反应4h,然后用盐酸和去离子水反复洗涤,再将其置于真空干燥箱中在90℃下干燥,得到具有催化活性的氮掺杂碳材料。制备出来的氮掺杂碳材料元素含量及性能如表1所示。
实施例2 对比例1
氯化锌活化
N元素含量(%) 2.95 1.69
S元素含量(%) 0.35 0.01
起始电位 0.0996 0.0502
实施例3
将菊花洗净干燥后,称取1g菊花和30mL蒸馏水加入50mL带有聚四氟乙烯内胆的反应釜中,在180℃下反应24h,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将得到的棕黑色产物离心分离,收集的溶液部分为具有荧光性能的碳量子点,将收集得到的黑色固体用乙醇和去离子水反复洗涤,在室温下与2g氯化锌混合进行活化处理,随后置于管式炉中,在900℃下反应4h,然后用盐酸和去离子水反复洗涤,再将其置于真空干燥箱中在90℃下干燥,得到具有催化活性的氮掺杂碳材料。
测试N掺杂碳材料作为催化剂在ORR中的应用:将制备的氮掺杂碳材料均匀分散到去离子水和Nafion(Dupont,5wt.%)醇溶液的混合溶液中,取上述悬浮液涂覆在玻碳电极表面制备成工作电极。同时为了做对比,将同样方法制备的商业化Pt/C(20%Pt,JM)催化剂在同样的条件下进行测试。
采用LSV、I-t和CV法对材料的ORR活性进行表征。采用三电极体系分别测试制备的N掺杂碳材料催化剂和市售的Pt/C催化剂的电化学性能,以0.1mol·L-1的KOH溶液为电解液,以滴涂了催化材料的旋转圆盘电极为工作电极,铂片(1cm2)为对电极,Hg/HgO为参比电极。测试前分别通氧气或氮气,使电解液中氧气或氮气达到饱和。对于ORR性能测试,LSV曲线在不同转速下获得;用连续CV法来衡量持久稳定性;耐甲醇干扰性能测试也由CV法测量得到;I-t曲线用于测试催化材料的抗CO毒害能力。
对比例2
将菊花洗净干燥后,称取1g菊花和30mL蒸馏水加入50mL带有聚四氟乙烯内胆的反应釜中,在180℃下反应24h,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将得到的棕黑色产物离心分离,收集的溶液部分为具有荧光性能的碳量子点,将收集得到的黑色固体用乙醇和去离子水反复洗涤,在室温下与2g氯化锌混合进行活化处理,随后置于管式炉中,在700℃下反应4h,然后用盐酸和去离子水反复洗涤,再将其置于真空干燥箱中在90℃下干燥,得到具有催化活性的氮掺杂碳材料。制备出来的氮掺杂碳材料元素含量及性能如表1所示。
实施例4
将菊花洗净干燥后,称取1g菊花和30mL蒸馏水加入50mL带有聚四氟乙烯内胆的反应釜中,在160℃下反应24h,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将得到的棕黑色产物离心分离,收集的溶液部分为具有荧光性能的碳量子点,将收集得到的黑色固体用乙醇和去离子水反复洗涤,在室温下与2g氯化锌混合进行活化处理,随后置于管式炉中,在900℃下反应4h,然后用盐酸和去离子水反复洗涤,再将其置于真空干燥箱中在90℃下干燥,得到具有催化活性的氮掺杂碳材料。
测试N掺杂碳材料作为催化剂在ORR中的应用:将制备的氮掺杂碳材料均匀分散到去离子水和Nafion(Dupont,5wt.%)醇溶液的混合溶液中,取上述悬浮液涂覆在玻碳电极表面制备成工作电极。同时为了做对比,将同样方法制备的商业化Pt/C(20%Pt,JM)催化剂在同样的条件下进行测试。
采用LSV、I-t和CV法对材料的ORR活性进行表征。采用三电极体系分别测试制备的N掺杂碳材料催化剂和市售的Pt/C催化剂的电化学性能,以0.1mol·L-1的KOH溶液为电解液,以滴涂了催化材料的旋转圆盘电极为工作电极,铂片(1cm2)为对电极,Hg/HgO为参比电极。测试前分别通氧气或氮气,使电解液中氧气或氮气达到饱和。对于ORR性能测试,LSV曲线在不同转速下获得;用连续CV法来衡量持久稳定性;耐甲醇干扰性能测试也由CV法测量得到;I-t曲线用于测试催化材料的抗CO毒害能力。
实施例5
将菊花洗净干燥后,称取1g菊花和30mL蒸馏水加入50mL带有聚四氟乙烯内胆的反应釜中,在160℃下反应24h,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将得到的棕黑色产物离心分离,收集的溶液部分为具有荧光性能的碳量子点,将收集得到的黑色固体用乙醇和去离子水反复洗涤,在室温下与3g氯化锌混合进行活化处理,随后置于管式炉中,在900℃下反应2h,然后用盐酸和去离子水反复洗涤,再将其置于真空干燥箱中在90℃下干燥,得到具有催化活性的氮掺杂碳材料。
测试碳量子点作为荧光探针应用于检测金属离子:制得的碳量子点在365nm的紫外灯照射下发出蓝色荧光,用荧光光谱测定碳量子点的荧光性能及对金属离子的选择性实验。
测试N掺杂碳材料作为催化剂在ORR中的应用:将制备的氮掺杂碳材料均匀分散到去离子水和Nafion(Dupont,5wt.%)醇溶液的混合溶液中,取上述悬浮液涂覆在玻碳电极表面制备成工作电极。同时为了做对比,将同样方法制备的商业化Pt/C(20%Pt,JM)催化剂在同样的条件下进行测试。
采用LSV、I-t和CV法对材料的ORR活性进行表征。采用三电极体系分别测试制备的N掺杂碳材料催化剂和市售的Pt/C催化剂的电化学性能,以0.1mol·L-1的KOH溶液为电解液,以滴涂了催化材料的旋转圆盘电极为工作电极,铂片(1cm2)为对电极,Hg/HgO为参比电极。测试前分别通氧气或氮气,使电解液中氧气或氮气达到饱和。对于ORR性能测试,LSV曲线在不同转速下获得;用连续CV法来衡量持久稳定性;耐甲醇干扰性能测试也由CV法测量得到;I-t曲线用于测试催化材料的抗CO毒害能力。
实施例6
将菊花洗净干燥后,称取1g菊花和30mL蒸馏水加入50mL带有聚四氟乙烯内胆的反应釜中,在160℃下反应12h,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将得到的棕黑色产物离心分离,收集的溶液部分为具有荧光性能的碳量子点,将收集得到的黑色固体用乙醇和去离子水反复洗涤,在室温下与3g氯化锌混合进行活化处理,随后置于管式炉中,在800℃下反应2h,然后用盐酸和去离子水反复洗涤,再将其置于真空干燥箱中在90℃下干燥,得到具有催化活性的氮掺杂碳材料。
测试碳量子点作为荧光探针应用于检测金属离子:制得的碳量子点在365nm的紫外灯照射下发出蓝色荧光,用荧光光谱测定碳量子点的荧光性能及对金属离子的选择性实验。
测试N掺杂碳材料作为催化剂在ORR中的应用:将制备的氮掺杂碳材料均匀分散到去离子水和Nafion(Dupont,5wt%)醇溶液的混合溶液中,取上述悬浮液涂覆在玻碳电极表面制备成工作电极。同时为了做对比,将同样方法制备的商业化Pt/C(20%Pt,JM)催化剂在同样的条件下进行测试。
采用LSV、I-t和CV法对材料的ORR活性进行表征。采用三电极体系分别测试制备的N掺杂碳材料催化剂和市售的Pt/C催化剂的电化学性能,以0.1mol·L-1的KOH溶液为电解液,以滴涂了催化材料的旋转圆盘电极为工作电极,铂片(1cm2)为对电极,Hg/HgO为参比电极。测试前分别通氧气或氮气,使电解液中氧气或氮气达到饱和。对于ORR性能测试,LSV曲线在不同转速下获得;用连续CV法来衡量持久稳定性;耐甲醇干扰性能测试也由CV法测量得到;I-t曲线用于测试催化材料的抗CO毒害能力。

Claims (6)

1.对ORR具有催化性能的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菊花洗净干燥,称取菊花和蒸馏水加入到设有聚四氟乙烯内胆的反应釜中,菊花和蒸馏水的质量体积比为(0.5-3.0)g:(30-50)mL,在150~220℃下反应16~48h,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将得到的棕黑色产物固液分离;
(2)将收集得到的黑色固体在室温下用氯化锌活化处理,其中黑色固体与氯化锌的质量比为1:1-1:5,随后置于管式炉中,在惰性气氛下700~900℃碳化1~4 h,洗涤干燥得到对ORR具有催化性能的氮掺杂碳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液分离采用离心或者过滤,所得固体用乙醇和去离子水反复洗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惰性气氛为N2或Ar。
4.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制备方法制得的对ORR具有催化性能的氮掺杂碳材料。
5.权利要求4所述氮掺杂碳材料作为阴极氧还原反应催化材料在燃料电池中的应用。
6.菊花在制备权利要求4所述对ORR具有催化性能的碳材料中的应用。
CN201611013372.3A 2016-11-17 2016-11-17 对氧气还原反应具有催化性能的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ctive CN10671146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013372.3A CN106711468B (zh) 2016-11-17 2016-11-17 对氧气还原反应具有催化性能的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013372.3A CN106711468B (zh) 2016-11-17 2016-11-17 对氧气还原反应具有催化性能的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711468A true CN106711468A (zh) 2017-05-24
CN106711468B CN106711468B (zh) 2019-12-20

Family

ID=589398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013372.3A Active CN106711468B (zh) 2016-11-17 2016-11-17 对氧气还原反应具有催化性能的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711468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50701A (zh) * 2018-08-21 2019-01-22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一种生物基碳微球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713259A (zh) * 2018-12-10 2019-05-03 华南农业大学 一种锂离子电池硅碳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582156A (zh) * 2021-07-18 2021-11-02 河南师范大学 一种具有全pH范围的氮、硫双掺杂碳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14758900A (zh) * 2022-04-27 2022-07-15 深圳大学 一种生物质多孔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超级电容器
CN115672303A (zh) * 2022-10-28 2023-02-03 安徽科技学院 一种基于柚子皮的碳基阴极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
WO2023043229A1 (ko) * 2021-09-15 2023-03-23 성균관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알루미늄 공기전지용 전해액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72325A (zh) * 2008-04-30 2009-02-25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一种碳氮多孔材料及其储氢应用
CN102583319A (zh) * 2012-02-28 2012-07-18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一种氮掺杂多孔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03664A (zh) * 2014-11-07 2015-03-11 山西大学 一种绿色荧光碳点的制备方法及在细胞成像方面的应用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72325A (zh) * 2008-04-30 2009-02-25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一种碳氮多孔材料及其储氢应用
CN102583319A (zh) * 2012-02-28 2012-07-18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一种氮掺杂多孔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03664A (zh) * 2014-11-07 2015-03-11 山西大学 一种绿色荧光碳点的制备方法及在细胞成像方面的应用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50701A (zh) * 2018-08-21 2019-01-22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一种生物基碳微球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713259A (zh) * 2018-12-10 2019-05-03 华南农业大学 一种锂离子电池硅碳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582156A (zh) * 2021-07-18 2021-11-02 河南师范大学 一种具有全pH范围的氮、硫双掺杂碳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WO2023043229A1 (ko) * 2021-09-15 2023-03-23 성균관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알루미늄 공기전지용 전해액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CN114758900A (zh) * 2022-04-27 2022-07-15 深圳大学 一种生物质多孔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超级电容器
CN115672303A (zh) * 2022-10-28 2023-02-03 安徽科技学院 一种基于柚子皮的碳基阴极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711468B (zh) 2019-12-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711468B (zh) 对氧气还原反应具有催化性能的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955691B (zh) 一种碳-氮基单原子铁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53480B (zh) 三维氮掺杂石墨烯载铂铜复合电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1799477B (zh) 一种负载钴的多孔碳复合石墨烯电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2728398B (zh) 一种有序介孔非贵金属-氮-石墨化碳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3437314B (zh) 氮掺杂碳负载低含量钌和Co2P纳米粒子的三功能电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261883B (zh) 一种离子液体功能化氧化石墨烯负载纳米四氧化三钴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0993975B (zh) 氮掺杂多孔碳非金属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应用
CN103394350B (zh) 一种钛钨氧化物包覆碳纳米管载铂电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WO2021232751A1 (zh) 一种多孔CoO/CoP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652780B (zh) 一种Fe/Fe3C纳米颗粒负载多孔氮掺杂碳基氧还原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02179244B (zh) 一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02078816A (zh) 硒/碳复合材料及制备和在制备燃料电池催化剂中的应用
CN104953133A (zh) 具有高氧还原催化活性的氮、硫共掺杂碳微球的制备方法
CN111342066A (zh) 一种过渡金属-氮-碳纳米管共掺杂活性碳氧还原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09119642B (zh) 一种多孔氮掺杂碳负载氮化铁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应用
CN110247064B (zh) 一种速生构树制备催化氧还原反应(orr)活性炭的新方法
CN110975912B (zh) 一种由双金属MOFs衍生的钴氮掺杂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应用
CN110054168A (zh) 一种全pH值燃料电池阴极氧还原电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14759199A (zh) 一种ZIF-8衍生羧酸盐辅助制备Fe/N共掺杂碳纳米管的方法及其应用
CN110534754B (zh) 一种包裹Fe3C纳米晶的碳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133930A (zh) 一种ZIF-8衍生的Pd-N-C氧还原电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09873172B (zh) 一种甲醇燃料电池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02983339A (zh) 一种铂-钴/石墨烯纳米电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3594479A (zh) 一种Fe、N共掺杂多孔碳锌空电池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