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707262B - 激光脉冲发射电路 - Google Patents
激光脉冲发射电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707262B CN106707262B CN201611026174.0A CN201611026174A CN106707262B CN 106707262 B CN106707262 B CN 106707262B CN 201611026174 A CN201611026174 A CN 201611026174A CN 106707262 B CN106707262 B CN 106707262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hip
- power
- field
- laser
- effect tub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7/00—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 G01S7/48—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 G01S17/00
- G01S7/483—Details of pulse systems
- G01S7/484—Transmitt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Semiconductor Las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激光脉冲发射电路,具有门芯片、低压差稳压器、驱动集成芯片和场效应管;所述门芯片的两个输入端并联后与触发信号的输出端相连接,门芯片的输出端与驱动集成芯片的IN端相连,门芯片的电源端通过低压差稳压器后接电源,门芯片的接地端接地;所述驱动集成芯片的电源端接电源,驱动集成芯片的ENBL端接VDD1,AGND端和PGND端均接地,驱动集成芯片的两个输出端并联后通过电阻接至场效应管的栅极;所述场效应管的源极接地,场效应管的栅极依次通过电阻、晶体管和晶体管后与漏极连接。本发明使得激光管在发射激光时,可以满功率发射激光功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激光脉冲测距仪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激光脉冲发射电路。
背景技术
激光脉冲发射电路,在激光脉冲测距仪中是普遍使用的电路。它对发射的激光脉冲时有要求的。在相位式激光测距仪中,其发射的激光功率应该≤5mW,这是安全方面的标准要求。而在脉冲测距的应用中,其发射激光的功率应该≤0.4mW,其脉冲的上升沿、下降沿要求≤10ns,激光脉冲的宽度要求≤100ns。
根据提出的技术要求,采用波长为n=905nm,功率为75W的脉冲发射管电路,应用在激光脉冲测距仪中,其电路结构如图1,其激光管工作状态:
在测量中,真正起作用的是脉冲信号上升沿或是下降沿及脉冲宽度。其上升沿、下降沿决定测量精度,脉冲宽度决定发射能量大小。所以应该尽量缩短脉冲信号的宽度,为一定值,使发射脉冲尽量接近规定的要求。(激光管规定的脉冲宽度为:≤100nS)
在图1中,影响脉冲宽度的主要原因是:电阻R4对电容充电,激光管的正向导通电阻RD随着导通电压的减小而增加,其激光管的导通电阻RD不再是小阻抗,并联在激光管两端的电阻R3=100Ω不是很小等造成。
电容器的放电时间τ1就是激光管发射激光时的上升沿时间,电容器的反向恢复时间τ2就是激光管停止发射激光所需要的时间(决定激光脉冲的宽度)。其τ2为:
τ2=(RQ4+RD1||R5||R4)×C4
导通状态时,RQ4≤1Ω,RD1||R5||R4≈R5=100Ω,C4=22nF,
则:τ2≈2200nS。
由于Q1,Q2,Q3组成的驱动器,其最大驱动电流约为800mA,在脉冲驱动过程中,驱动电流达不到场效应管需要的栅极电流,所以漏极电流达不到激光管发射激光时的最大电流,所以激光功率比较小。因为τ2≈2200nS所以激光脉冲宽度比较大。具体驱动激光管发光的驱动脉冲波形如图2,
实际测试发射激光脉冲信号波形图如图3
注:1.脉冲前沿约为:6ns
2.脉冲总宽度约为:3000ns
3.激光有效脉冲宽度约为:≥400ns
由于激光功率的峰值是75W,在实际应用中,由于电路的特性,激光管的实际发射激光功率只有约13W,而由于光学结构的影响,实际物镜的出光功率仅为激光功率的十分之一左右,≤1.3W峰值。在脉冲发射的周期中,平均功率为:0.4mW左右。在安全方面基本符合要求,但是,对于脉冲上升沿、下降沿、脉冲宽度方面却存在很大问题,同时,脉冲重复频率不能提高,只有250HZ或以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使得激光管在发射激光时,可以满功率发射激光功率,激光上升沿、下降沿、脉冲宽度都符合技术要求,而且脉冲宽度可调,触发脉冲的重复频率可以很容易达到100KHZ以上,脉冲平均功率符合安全标准的激光脉冲发射电路。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激光脉冲发射电路,具有门芯片IC1、低压差稳压器IC2、驱动集成芯片IC3和场效应管IC4;所述门芯片IC1的两个输入端并联后与触发信号的输出端相连接,门芯片IC1的输出端与驱动集成芯片IC3的IN端相连,门芯片IC1的电源端通过低压差稳压器后接电源VDD1,门芯片IC1的接地端接地;所述驱动集成芯片IC3的电源端VDD接电源VDD1,驱动集成芯片IC3的ENBL端接VDD1,AGND端和PGND端均接地,驱动集成芯片IC3的两个输出端并联后通过电阻R1接至场效应管IC4的栅极G;所述场效应管IC4的源极S接地,场效应管IC4的栅极G依次通过电阻R3、晶体管Q1和晶体管Q2后与漏极D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场效应管IC4的漏极D并联后依次通过电容C3和发光二极管D1后接地。
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晶体管Q1的基极接电阻R3,发射极接地,集电极接晶体管Q2的基极;所述晶体管Q2的发射极接场效应管IC4的漏极D,集电极通过电阻R4接至其自身的基极。
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驱动集成芯片IC3的电源端VDD与电源VDD1之间连接有接地的下拉电容C1和C2。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具有以下积极的效果:
(1)本发明使得激光管在发射激光时,可以满功率发射激光功率,激光上升沿、下降沿、脉冲宽度都符合技术要求,而且脉冲宽度可调,触发脉冲的重复频率可以很容易达到100KHZ以上,脉冲平均功率符合安全标准。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为传统的激光脉冲发射电路的电路图;
图2为传统的激光脉冲发射电路的驱动脉冲宽度信号图;
图3为传统的激光脉冲发射电路的实际测试发射激光脉冲信号波形图;
图4为本发明的电路图;
图5为本发明的驱动脉冲宽度信号图;
图6为本发明的实际测试发射激光脉冲信号波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见图4至图5,本发明具有门芯片IC1、低压差稳压器IC2、驱动集成芯片IC3和场效应管IC4;所述门芯片IC1的两个输入端(1、2管脚)并联后与插座的输出端(3管脚)相连接,门芯片IC1的输出端(4管脚)与驱动集成芯片IC3的IN端(2管脚)相连,门芯片IC1的电源端(5管脚)通过低压差稳压器后接电源VDD1,门芯片IC1的接地端(3管脚)接地;所述驱动集成芯片IC3的电源端VDD(1管脚)接电源VDD1,驱动集成芯片IC3的ENBL端(3管脚)接电源VDD1、AGND端(4管脚)和PGND端(5管脚)均接地,驱动集成芯片IC3的两个输出端(6、7管脚)并联后通过电阻R1接至场效应管IC4的栅极G(4管脚);所述场效应管IC4的源极S(1、2、3管脚)接地,场效应管IC4的栅极G(4管脚)依次通过电阻R3、晶体管Q1和晶体管Q2后与漏极D(5、7、8管脚)连接。
所述场效应管IC4的漏极D(5、7、8管脚)并联后依次通过电容C3和发光二极管D1后接地,且电容C3和发光二极管D1的公共连接处连接有接地的二极管D2和接地的电阻R5。
所述晶体管Q1的基极接电阻R3,发射极接地,集电极接晶体管Q2的基极;所述晶体管Q2的发射极接场效应管IC4的漏极D(5、7、8管脚),集电极通过电阻R4接至其自身的基极。
所述驱动集成芯片IC3的电源端VDD(1管脚)与电源VDD1之间连接有接地的下拉电容C1和C2。
驱动电路有三级管电路改成驱动集成电路UCC27322,其特性如下表:
驱动电路UCC27322电路基本参数:
从上述指标中可以看出:
输入高电平电压应该大于2.7V
输入低电平电压应该小于1.1V
输出峰值电流应该≥9A
有效电流应该≥3A(负载为容性,负载电容为10nF)。
可以直接由MPU等IC驱动。
场效应管有FDMC86160组成,其电路基本参数如下:
从场效应管FDMC86160特性曲线可以看出:
A.当VGS≥10V时,ID≥50A此时,BVSD=0.8~1.0V
B.栅极驱动电流为:
其中:dt按照如下计算:在脉冲上升沿tr=10ns内,驱动电压达到95%时所对应的时间为dt,
则:所以:
dt=ln0.05×τ≈3τ=3×10ns=30ns
即当时间为:td=30ns时驱动电压为:VGS=10V时,驱动栅极电流为:430mA,漏极电流可以达到:ID=50A。
有电路参数可以看出,当驱动电流为430mA时,流经电阻R1产生的压降为:VR1=430mA×2Ω=0.86V。
因此,前级的驱动电压应该为:
Uout=0.86V+10V=10.86V
由于前级电源电压为15V,前级的电功率为:
PIN≥15V×430mA=6450mW
电路原理描述如下:
假设:发射高压为60V,当发射脉冲为高电平时,晶体管Q1导通,晶体管Q2截止,电容器C3=33nF不充电;晶体管FDMC86160导通,电容C3上的电通过MC86160放电,此时激光管发光。当发射触发脉冲为低电平时,晶体管Q1截止,使得Q2导通,此时对电容器C333nF充电,晶体管Q2导通时,其导通电阻约为:
所以电容器的充电电阻约为:Ron≤1Ω。
此时,充电时间常数为:
τ=RC≤1Ω×33nF=33ns(忽略其他影响)。
实际上,当电容器上充电时,激光管不发光,电容器充电时间常数计算为:(在此半个周期内,激光管不发光)
在半周期2.5ms内,电容器上充满电压为:60V。
在触发信号的另外半个周期内,电容器放电,此时当电容器放电时,激光管发射激光。
电容器放电时间常数为:
其中:RCO----场效应管导通时的电阻。RCO=0.023Ω
Rm-----线路板引线等电阻。Rm≤1Ω(取0.6Ω)
RD2----激光管导通时的电阻。
随着导通电压变化,其电阻值是变化的。
导通时的电阻为:
随着导通电压的降低,其导通电阻将增加。由于并联电阻R5=3Ω,所以估算时以最大值3Ω计算。
R5-------外接电阻值。试验中R5可以取值为:3Ω或者4.7Ω。
则:总电阻约为:3.7Ω左右。
电容器反向回复时间为:t2=3.7×33nF=122.1nS
脉冲保持宽度为:
(实际试验时,R5=4.7Ω,C3=33nF,反向回复时间为:
t2=5.4×33nF=178.2nS
脉冲保持宽度为:
脉冲上升沿时间是激光管开始发激光时间为:t1,脉冲下降沿就是激光管不发光的时间:t2,如果假设:激光管发光的阈值是:8V,不发激光的阈值是:7.5V,则脉冲上升沿及下降沿时间约为:
具体驱动激光管发光的驱动脉冲波形如图5。
实际测试信号波形图结果如图6:
实际测试激光管发光的时间为:
上升时间约为:6ns
下降时间约为:6nS
脉冲宽度是:τ0=30nS
脉冲总宽度:To=45nS
脉冲幅度:Uk=27.8V
脉冲频率约为:
根据激光管PL90-3的参数显示,激光工作电压为:
最小值:8V
典型值是:9V
最大值是:11V
峰值功率:PO=75W
在脉冲测距仪中,如果激光管的输出功率为90W峰值,则在重复频率为:200HZ时,重复周期为:5ms的间隔内,其平均功率约为:
将超过人眼I类安全标准(0.4mW),不符合安全标准的要求,所以将脉冲重复频率降低如:100HZ。此时,重复周期为:10mS则平均功率为:0.33mW,将符合人眼I类安全标准(0.4mW)。
由于脉冲信号的宽度降低到:τ0=30nS,所以脉冲重复频率可以很高达到约10MHZ以上。而且其脉冲宽度可以通过调整电容C的大小而改变。实际使用时,当选择C=5000pF时,脉冲宽度实际测量只有约4ns左右,脉冲上升沿、下降沿约为4ns。
在脉冲测距仪的使用中,元件取值为:
发射电容:C=33nF
并联电阻:R5=4.7Ω
脉冲上升沿:t1≈5.6nS
脉冲下降沿:t2≈5.6nS
脉冲宽度:td≈30nS
脉冲总宽度:To≈42nS
脉冲幅度:Uk=34.6V
因为并联电阻R5=4.7Ω的作用,在激光发射时间内要分流部分电流,电阻R5上的分流电流为:
此时激光管的最大电流为:ID≈50A-11A=39A。
实际的脉冲幅度会比电容器C3=33nF的充电电压60V为低,只达到约34.6V。从激光管发光曲线查得,当激光管流过电流为39A时,激光管峰值功率约为:80W。因此,激光管可以运用在满功率的工作状态下。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
1.一种激光脉冲发射电路,其特征在于:具有门芯片IC1、低压差稳压器IC2、驱动集成芯片IC3和场效应管IC4;所述门芯片IC1的两个输入端并联后与触发信号的输出端相连接,门芯片IC1的输出端与驱动集成芯片IC3的IN端相连,门芯片IC1的电源端通过低压差稳压器后接电源VDD1,门芯片IC1的接地端接地;所述驱动集成芯片IC3的电源端VDD接电源VDD1,驱动集成芯片IC3的ENBL端接VDD1,AGND端和PGND端均接地,驱动集成芯片IC3的两个输出端并联后通过电阻R1接至场效应管IC4的栅极G;所述场效应管IC4的源极S接地,场效应管IC4的栅极G依次通过电阻R3、晶体管Q1和晶体管Q2后与漏极D连接;
所述场效应管IC4的漏极D并联后依次通过电容C3和发光二极管D1后接地;
所述晶体管Q1的基极接电阻R3,发射极接地,集电极接晶体管Q2的基极;所述晶体管Q2的发射极接场效应管IC4的漏极D,集电极通过电阻R4接至其自身的基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脉冲发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集成芯片IC3的电源端VDD与电源VDD1之间连接有接地的下拉电容C1和C2。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1026174.0A CN106707262B (zh) | 2016-11-18 | 2016-11-18 | 激光脉冲发射电路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1026174.0A CN106707262B (zh) | 2016-11-18 | 2016-11-18 | 激光脉冲发射电路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707262A CN106707262A (zh) | 2017-05-24 |
CN106707262B true CN106707262B (zh) | 2019-06-18 |
Family
ID=589401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1026174.0A Active CN106707262B (zh) | 2016-11-18 | 2016-11-18 | 激光脉冲发射电路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6707262B (zh)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9295681A (ja) * | 2008-06-03 | 2009-12-17 | Sumitomo Electric Ind Ltd | レーザダイオード駆動回路 |
CN101764352A (zh) * | 2009-12-03 | 2010-06-30 | 宁波振东光电有限公司 | 一种半导体激光器脉冲驱动电路 |
CN101895058A (zh) * | 2010-07-07 | 2010-11-24 |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 用于半导体激光器的高速窄脉冲调制驱动电源 |
JP2012156458A (ja) * | 2011-01-28 | 2012-08-16 | Yokogawa Electric Corp | レーザダイオード駆動回路および光時間領域反射測定器 |
CN205452780U (zh) * | 2016-01-22 | 2016-08-10 | 北京国科欣翼科技有限公司 | 用于汽车防撞系统的激光脉冲编码产生装置 |
-
2016
- 2016-11-18 CN CN201611026174.0A patent/CN106707262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9295681A (ja) * | 2008-06-03 | 2009-12-17 | Sumitomo Electric Ind Ltd | レーザダイオード駆動回路 |
CN101764352A (zh) * | 2009-12-03 | 2010-06-30 | 宁波振东光电有限公司 | 一种半导体激光器脉冲驱动电路 |
CN101895058A (zh) * | 2010-07-07 | 2010-11-24 |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 用于半导体激光器的高速窄脉冲调制驱动电源 |
JP2012156458A (ja) * | 2011-01-28 | 2012-08-16 | Yokogawa Electric Corp | レーザダイオード駆動回路および光時間領域反射測定器 |
CN205452780U (zh) * | 2016-01-22 | 2016-08-10 | 北京国科欣翼科技有限公司 | 用于汽车防撞系统的激光脉冲编码产生装置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基于UCC27322 的中功率半导体激光器驱动电路设计;张湘斌等;《制导与引信》;20100630;第31卷(第2期);21-26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707262A (zh) | 2017-05-2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0051889B2 (en) | Electronic cigarette | |
CN103687240B (zh) | 过压过流保护电路及电子装置 | |
WO2016090959A1 (zh) | 开关电源双脉冲脉宽限制电路及其实现方法 | |
CN206116865U (zh) | 一种激光二极管驱动电路 | |
CN102427346A (zh) | 一种纳秒级上升沿高压方波脉冲发生器 | |
CN106654851A (zh) | 一种半导体激光器窄脉冲驱动电路及其工作方法 | |
CN106898946A (zh) | 用于半导体激光器的可调脉宽式脉冲发生电路 | |
CN104218448A (zh) | 一种大功率半导体激光管脉冲驱动电路 | |
CN201937920U (zh) | 一种led驱动电路 | |
CN100587396C (zh) | 用于激光测距仪的半导体激光驱动装置 | |
CN106707262B (zh) | 激光脉冲发射电路 | |
CN109448621B (zh) | 一种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 | |
CN101749010B (zh) | 一种泥浆脉冲发生器测试装置 | |
CN105049000A (zh) | 脉宽可选择的窄脉冲产生器 | |
CN206114874U (zh) | 发光二极管led驱动器的普通二极管模拟负载电路 | |
CN204886901U (zh) | 一种基于隧道二极管的窄脉冲发生电路 | |
CN203800906U (zh) | 一种纳秒级方波发生器 | |
CN208299680U (zh) | 一种用于高压充电电源逆变回路主开关igbt的驱动电路 | |
CN202872168U (zh) | 一种窄脉冲激光发生器 | |
CN104640334B (zh) | Hid单片集成控制器 | |
CN204886898U (zh) | 脉宽可选择的窄脉冲产生器 | |
CN104466667B (zh) | 一种低功耗的大电流高频ld脉冲驱动电路 | |
CN117054729B (zh) | 交流电力线双向过零检测芯片、电路及方法 | |
CN211402549U (zh) | 一种输出脉冲检测电路 | |
CN214754674U (zh) | 一种超快脉冲激光器驱动电路及激光测距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