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6696852B - 卡扣和卡扣连接结构 - Google Patents

卡扣和卡扣连接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696852B
CN106696852B CN201510441938.1A CN201510441938A CN106696852B CN 106696852 B CN106696852 B CN 106696852B CN 201510441938 A CN201510441938 A CN 201510441938A CN 106696852 B CN106696852 B CN 10669685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opper section
buckle
stop portion
mounting hole
backsto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44193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696852A (zh
Inventor
王文彬
赵伟丰
梁波
崔志刚
樊庆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441938.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696852B/zh
Publication of CN1066968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6968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69685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69685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uck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辆领域,提供一种卡扣和卡扣连接结构。其中,所述卡扣包括彼此间隔设置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以及连接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弹性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和/或第二部分上设置有沿所述卡扣插入方向彼此间隔的第一止挡部分和第二止挡部分。本发明所述的卡扣易于安装和拆卸,并且能够重复使用且适用于具有不同尺寸的安装孔,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和通用性。

Description

卡扣和卡扣连接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固定汽车用隔热垫的卡扣和包括所述卡扣的卡扣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为了给乘客提供安静舒适的车内环境,车辆中通常设置有隔音(或吸音)和/或隔热层,例如,在发动机处设置有隔热垫,以防止发动机散发的热量进入车内;顶棚和墙围等的设置不仅可以吸收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产生的震动噪音,而且也能够隔绝外界的热辐射。在此,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在下文中提到的隔热垫泛指发动机处设置的隔热垫、顶棚和墙围等隔音(吸音)和/或隔热层。
传统的固定隔热垫的方式是通过使用螺旋式卡扣将隔热垫固定在钣金件上。具体地,螺旋式卡扣包括圆形或正多边形的头部和带螺纹的轴杆,即类似于螺钉的结构,在使用时,需要借助工具将卡扣的轴杆旋入隔热垫和钣金件的安装孔中,从而固定隔热垫。此外,为了便于操作,通常在头部的上表面设置有一字型或十字型的凹槽,将轴杆的尾端设置为锥形以方便找准安装位置。
然而,由于这种卡扣为螺旋式安装并且不易变形,因此,在安装和拆卸的过程中较为费时费力,并且还容易损坏,从而不能够重复利用。此外,由于这种螺旋式卡扣具有特定的尺寸,因此,其对钣金件的安装孔的尺寸要求较高,不同的安装孔需要配备不同的螺旋式卡扣。
因此,现有技术中用于将隔热垫固定到钣金件上的螺旋式卡扣存在不便于安装和拆卸,并且容易损坏、不具有通用性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卡扣,以便于安装和拆卸,并且能够重复使用且适用于具有不同尺寸的安装孔,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和通用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卡扣,其中,所述卡扣包括彼此间隔设置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以及连接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弹性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和/或第二部分上设置有沿所述卡扣插入方向彼此间隔的第一止挡部分和第二止挡部分。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部分包括折弯部,所述折弯部的折弯角度在外力的作用下为可变化的。
进一步的,在所述弹性部分不受外力的作用的情况下,所述折弯角度的取值范围为60°-120°。
进一步的,所述折弯部上形成有沿所述弹性部分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狭槽。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上设置有所述第一止挡部分和第二止挡部分,所述第一止挡部分包括错开布置的位于所述第一部分的第一止挡部和位于所述第二部分的第二止挡部,所述第二止挡部分包括位于所述第一部分的第三止挡部和位于所述第二部分的第四止挡部,在外力的作用下所述弹性部分能够发生形变以使得所述第一止挡部和所述第二止挡部之间和所述第三止挡部和所述第四止挡部之间能够各自彼此靠近。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止挡部分和所述第二止挡部分之间形成沿所述插入方向延伸的连接部分,所述连接部分形成为相互平行的位于所述第一部分的第一连接部和位于所述第二部分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止挡部,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所述一端相对应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止挡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另一端对应地设置所述第三止挡部和所述第四止挡部,所述弹性部分位于在所述第三止挡部和所述第四止挡部之间,所述第三止挡部与所述第四止挡部关于所述插入方向对称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止挡部和所述第二止挡部均形成为板状并且相互平行,所述第一止挡部位于所述第二止挡部的下方,所述第二止挡部的对应于所述第一止挡部的下表面形成为倾斜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部分、所述第二止挡部分以及所述弹性部分均形成为板状,并且所述连接部分垂直于所述第一止挡部分,所述第一止挡部分的宽度大于所述连接部分的宽度。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述的卡扣具有以下优势:
本发明提供您的卡扣通过上述设置,在外力的作用下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通过弹性部分的形变能够相互靠近,并且当撤去外力时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通过弹性部分的形变恢复能够彼此远离,在这种情况下,第二止挡部分能够穿过待连接的第一物体和第二物体上分别设置的安装孔并止挡在第二物体上的安装孔,以实现对第一物体和第二物体的连接和固定,当需要将第一物体从第二物体拆卸下来时,再次施加外力的作用即可使得第二止挡部分从安装孔中退出,完成拆卸。因此,本发明提供的卡扣具有能够快速拆卸和安装的优点,同时,由于其是通过弹性部分的变形实现进出安装孔,因此,其对安装孔的尺寸要求很低,从而具有较好的通用性。此外,正是由于其独特的结构,因此,在使用的过程中不易损坏,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和重复使用的性能。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卡扣连接结构,以能够实现第一物体到第二物体之间的快速连接和拆卸。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卡扣连接结构,所述卡扣连接结构包括卡扣、通过所述卡扣连接的第一物体和第二物体,其中,所述卡扣为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卡扣,所述第一物体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第二物体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所述卡扣的第一止挡部分止挡在所述第一安装孔的边缘,所述第二止挡部分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并止挡在所述第二安装孔的边缘。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物体为车辆中的隔热垫,所述第二物体为车辆的钣金件。
所述卡扣连接机构与上述卡扣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卡扣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所示的卡扣的主视图;
图3为图1中所示的卡扣的侧视图;以及
图4为图1中所示的卡扣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第一部分;11第一止挡部;12第二止挡部;121下表面;20第二部分;21第三止挡部;22第四止挡部;30弹性部分;31折弯部;32狭槽;40连接部分;41第一连接部;42第二连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参考附图1-4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在下文中以卡扣应用于车辆中连接隔热垫和钣金件为例详细描述本发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将本发明提供的卡扣应用于其它部件之间的合适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卡扣,其中,所述卡扣包括彼此间隔设置的第一部分10和第二部分20以及连接所述第一部分10和第二部分20的弹性部分30,所述第一部分10和/或第二部分20上设置有沿所述卡扣插入方向彼此间隔的第一止挡部分和第二止挡部分。
参考图3,当使用本发明提供的卡扣将车辆中的隔热垫连接并固定到钣金件时,外力作用于第一部分10和第二部分20并且使得弹性部分30发生形变以使得第一部分10和第二部分20相互靠近,此时第二止挡部分可以参考下文中的第三止挡部21和第四止挡部22能够穿过隔热垫上的安装孔和钣金件上的安装孔,当撤去外力时,第二止挡部分止挡在钣金件上的安装孔的边缘,同时第一止挡部分止挡在隔热垫上的安装孔的边缘,实现将隔热垫连接并固定到钣金件上的目的。当需要将隔热垫从钣金件上拆卸下来时,再次施加外力以使得第二止挡部分能够从钣金件的安装孔和隔热垫的安装孔中退出即可。
由此可以看出,本发明提供的卡扣的优点在于安装和拆卸非常方便,无需借助其它工具,并且由于其自身设置有能够变形的弹性部分,因此对安装孔的尺寸要求较低,从而具有很好地通用性。此外,在使用的过程中,本发明提供的卡扣基于其本身的结构特点能够重复使用,并且不易损坏,具有良好的可靠性。
下面将参考图1至图4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只要能够在外力的作用下发生形变以使得第一部分10和第二部分20相互靠近,弹性部分30可以形成为任意合适的结构。优选地,如图3中所示,所述弹性部分30可以包括折弯部31,所述折弯部31的折弯角度α在外力的作用下为可变化的,以使得所述弹性部分30发生形变。
在这种具体实施方式中,为了在使用时能够省力和使得弹性部分30能够发生合理的形变,在所述弹性部分30不受外力的作用的情况下,所述折弯角度α的取值范围为60°-120°,例如,90°。
另外,为了在使用时能够省力和避免弹性部分30在发生形变的过程中出现应力集中现象,所述折弯部31上可以形成有沿所述弹性部分30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狭槽32,如图1和图2中所示。
在本发明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中,虽然只在第一部分10或第二部分20上设置第一止挡部分和第二止挡部分也能够达到将隔热垫连接并固定到钣金件上的目的,但为了保证良好的可靠性,所述第一部分10和所述第二部分20上均设置有所述第一止挡部分和第二止挡部分。在本发明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止挡部分和第二止挡部分可以形成为任意合适的结构,优选地,参考图1、图3和图4中所示,所述第一止挡部分包括错开布置的位于所述第一部分10的第一止挡部11和位于所述第二部分20的第二止挡部12,所述第二止挡部分包括位于所述第一部分10的第三止挡部21和位于所述第二部分20的第四止挡部22,在外力的作用下所述弹性部分30能够发生形变以使得所述第一止挡部11和所述第二止挡部12之间和所述第三止挡部21和所述第四止挡部22之间能够各自彼此靠近。在这种情况下,外力可以作用在第一止挡部11和第二止挡部12上,通过弹性部分30的形变使得第一止挡部11和第二止挡部12彼此靠近、第三止挡部21和第四止挡部22彼此靠近。
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考虑到隔热垫和钣金件均具有一定的厚度,因此,彼此间隔的所述第一止挡部分和所述第二止挡部分之间形成沿所述插入方向延伸的连接部分40,所述连接部分40形成为相互平行的位于所述第一部分10的第一连接部41和位于所述第二部分20的第二连接部42,所述第一连接部41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止挡部11,所述第二连接部42的与所述第一连接部41的所述一端相对应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止挡部12,所述第一连接部41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连接部42的另一端对应地设置第三止挡部21和第四止挡部22,所述弹性部分30设置在所述第三止挡部21和所述第四止挡部22之间,所述第三止挡部21与所述第四止挡部22关于所述插入方向对称设置。在本发明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三止挡部21和第四止挡部22可以为任意合适的形式,例如突出。优选地,如图1和图3中所示,第三止挡部21和第四止挡部22的形成方式为:所述第一连接部41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连接部42的另一端朝向彼此背离的方向延伸以分别形成所述第三止挡部21和所述第四止挡部22,在这种情况下,所述弹性部分30连接在所述第三止挡部21和所述第四止挡部22之间,从而连接第一部分10和第二部分20。
在本发明提供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为了便于操作,所述第一止挡部11和所述第二止挡部12均形成为板状并且相互平行,如图1至图4中所示,所述第一止挡部11位于所述第二止挡部12的下方,所述第二止挡部12的对应于所述第一止挡部的下表面121形成为倾斜表面,以避免在第一止挡部11和第二止挡部12相互靠近时发生干涉。
此外,为了保证卡扣强度的同时能够省力操作,所述连接部分40、所述第二止挡部分以及所述弹性部分30均可以形成为板状,并且所述连接部分40垂直于所述第一止挡部分,所述第一止挡部分的宽度大于所述连接部分40的宽度,如图1至图2中所示。在此需要说明的是,上文中提到的宽度是指图2中左右方向上的长度,即参考图2,第一止挡部分的宽度大于连接部分40的宽度实际上是指第一止挡部11和第二止挡部12的宽度大于第一连接部41和第二连接部42的宽度。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卡扣连接结构,所述卡扣连接结构包括卡扣、通过所述卡扣连接的第一物体和第二物体,其中,所述卡扣为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卡扣,所述第一物体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第二物体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所述卡扣的第一止挡部分止挡在所述第一安装孔的边缘,所述第二止挡部分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并止挡在所述第二安装孔的边缘。
具体地,所述第一物体为车辆中的隔热垫,所述第二物体为车辆的钣金件。因此,通过使用本发明提供的卡扣将隔热垫连接并固定到钣金件能够节省安装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卡扣,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包括彼此间隔设置的第一部分(10)和第二部分(20)以及连接所述第一部分(10)和第二部分(20)的弹性部分(30),所述第一部分(10)和/或第二部分(20)上设置有沿所述卡扣插入方向彼此间隔的第一止挡部分和第二止挡部分,其中,所述第一止挡部分设置为用于止挡第一物体的安装孔,所述第二止挡部分设置为用于止挡与所述第一物体可拆卸地连接的第二物体的安装孔,其中,在外力的作用下所述弹性部分(30)能够发生形变以使得所述第一部分(10)和第二部分(20)之间能够彼此靠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扣,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分(30)包括折弯部(31),所述折弯部(31)的折弯角度在外力的作用下为可变化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卡扣,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弹性部分(30)不受外力的作用的情况下,所述折弯角度的取值范围为60°-12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卡扣,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弯部(31)上形成有沿所述弹性部分(30)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狭槽(32)。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卡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10)和所述第二部分(20)上设置有所述第一止挡部分和第二止挡部分,所述第一止挡部分包括错开布置的位于所述第一部分(10)的第一止挡部(11)和位于所述第二部分(20)的第二止挡部(12),所述第二止挡部分包括位于所述第一部分(10)的第三止挡部(21)和位于所述第二部分(20)的第四止挡部(22),在外力的作用下所述弹性部分(30)能够发生形变以使得所述第一止挡部(11)和所述第二止挡部(12)之间和所述第三止挡部(21)和所述第四止挡部(22)之间能够各自彼此靠近。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卡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止挡部分和所述第二止挡部分之间形成沿所述插入方向延伸的连接部分(40),所述连接部分(40)形成为相互平行的位于所述第一部分(10)的第一连接部(41)和位于所述第二部分(20)的第二连接部(42),所述第一连接部(41)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止挡部(11),所述第二连接部(42)的与所述第一连接部(41)的所述一端相对应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止挡部(12),所述第一连接部(41)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连接部(42)的另一端对应地设置所述第三止挡部(21)和所述第四止挡部(22),所述弹性部分(30)位于在所述第三止挡部(21)和所述第四止挡部(22)之间,所述第三止挡部(21)与所述第四止挡部(22)关于所述插入方向对称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卡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止挡部(11)和所述第二止挡部(12)均形成为板状并且相互平行,所述第一止挡部(11)位于所述第二止挡部(12)的下方,所述第二止挡部(12)的对应于所述第一止挡部的下表面(121)形成为倾斜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卡扣,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分(40)、所述第二止挡部分以及所述弹性部分(30)均形成为板状,并且所述连接部分(40)垂直于所述第一止挡部分,所述第一止挡部分的宽度大于所述连接部分(40)的宽度。
9.卡扣连接结构,所述卡扣连接结构包括卡扣、通过所述卡扣连接的第一物体和第二物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为根据上述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卡扣,所述第一物体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第二物体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所述卡扣的第一止挡部分止挡在所述第一安装孔的边缘,所述第二止挡部分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并止挡在所述第二安装孔的边缘。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卡扣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物体为车辆中的隔热垫,所述第二物体为车辆的钣金件。
CN201510441938.1A 2015-07-24 2015-07-24 卡扣和卡扣连接结构 Active CN10669685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41938.1A CN106696852B (zh) 2015-07-24 2015-07-24 卡扣和卡扣连接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41938.1A CN106696852B (zh) 2015-07-24 2015-07-24 卡扣和卡扣连接结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696852A CN106696852A (zh) 2017-05-24
CN106696852B true CN106696852B (zh) 2019-06-21

Family

ID=588946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441938.1A Active CN106696852B (zh) 2015-07-24 2015-07-24 卡扣和卡扣连接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696852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83001476A1 (en) * 1981-10-26 1983-04-28 Ahlberg, Erik, Ola Snap fastening device
EP1091132A2 (de) * 1999-10-07 2001-04-11 Volkswagen Aktiengesellschaft Anordnung zur lösbaren Befestigung eines Bauteils an einer Wand
CN202118039U (zh) * 2011-06-13 2012-01-18 康斯博格汽车部件(无锡)有限公司 弹性卡扣
CN203130722U (zh) * 2013-01-04 2013-08-14 济南吉利汽车有限公司 卡扣
CN204161254U (zh) * 2014-10-29 2015-02-18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门内饰板总成以及汽车
CN204340916U (zh) * 2014-12-25 2015-05-20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顶内饰与b柱饰板的搭接结构
CN104728224A (zh) * 2015-03-24 2015-06-24 北京福田戴姆勒汽车有限公司 卡扣组件及具有其的车辆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010487B2 (ja) * 2002-03-22 2007-11-21 竹内工業株式会社 スナップ構造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83001476A1 (en) * 1981-10-26 1983-04-28 Ahlberg, Erik, Ola Snap fastening device
EP1091132A2 (de) * 1999-10-07 2001-04-11 Volkswagen Aktiengesellschaft Anordnung zur lösbaren Befestigung eines Bauteils an einer Wand
CN202118039U (zh) * 2011-06-13 2012-01-18 康斯博格汽车部件(无锡)有限公司 弹性卡扣
CN203130722U (zh) * 2013-01-04 2013-08-14 济南吉利汽车有限公司 卡扣
CN204161254U (zh) * 2014-10-29 2015-02-18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门内饰板总成以及汽车
CN204340916U (zh) * 2014-12-25 2015-05-20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顶内饰与b柱饰板的搭接结构
CN104728224A (zh) * 2015-03-24 2015-06-24 北京福田戴姆勒汽车有限公司 卡扣组件及具有其的车辆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696852A (zh) 2017-05-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487285B2 (en) Aircraft fuselage structure
CN106696852B (zh) 卡扣和卡扣连接结构
CN105188300B (zh) 一种pcb板卡锁紧装置
CN110190446B (zh) 一种毛纽扣连接器及毛纽扣连接器制造方法
US10892586B2 (en) Cage assembly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EP3291365B1 (en) Self-locking fixing device and antenna assembly
CN103821699B (zh) 一种压缩机壳体的固定连接结构
CN205475743U (zh) 一种用于洁净室彩钢板连接的转角结构
CN207860116U (zh) 用于车辆的固定机构及车辆
CN104534173A (zh) 汽车空调管管夹
CN102781163A (zh) 一种星载电子设备印制电路板间的阻尼支撑结构
CN206174376U (zh) 墙板卡接件
CN202093199U (zh) 一种新型背光模组的导光板
CN105090614B (zh) 一种线束固定卡以及电器
CN208040872U (zh) 铆钉及其铆合构造
CN107120166B (zh) 隔热罩及具有其的后处理总成
CN201428753Y (zh) 一种连轴器
CN106468484A (zh) 一种应用于太阳能热泵系统的蒸发器悬挂装置
CN108177788B (zh) 一种飞机匣体结构
CN203902442U (zh) 一种支架及汽车
CN215444647U (zh) 一种工字型连接件
CN206398985U (zh) 热泵热水器及其水箱组件
CN105101731B (zh) 一种线路板插箱
CN204452226U (zh) 用于车辆的工作走台及车辆
CN203809869U (zh) 一种水管紧固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