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688227A - 多摄像装置、多摄像方法、程序及记录介质 - Google Patents
多摄像装置、多摄像方法、程序及记录介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688227A CN106688227A CN201580048410.6A CN201580048410A CN106688227A CN 106688227 A CN106688227 A CN 106688227A CN 201580048410 A CN201580048410 A CN 201580048410A CN 106688227 A CN106688227 A CN 10668822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mage
- external pick
- instant preview
- camera
- man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6—Remote 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parts, e.g. by remote control device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56—Accessories
- G03B17/561—Support related camera accessorie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37/00—Panoramic or wide-screen photography; Photographing extended surfaces, e.g. for surveying; Photographing internal surfaces, e.g. of pipe
- G03B37/02—Panoramic or wide-screen photography; Photographing extended surfaces, e.g. for surveying; Photographing internal surfaces, e.g. of pipe with scanning movement of lens or camera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31—Generation of visual interfaces for content selection or interaction;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rendering
- H04N21/4312—Generation of visual interfaces for content selection or interaction;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rendering involving specific graphical features, e.g. screen layout, special fonts or colors, blinking icons, highlights or animations
- H04N21/4316—Generation of visual interfaces for content selection or interaction;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rendering involving specific graphical features, e.g. screen layout, special fonts or colors, blinking icons, highlights or animations for displaying supplemental content in a region of the screen, e.g. an advertisement in a separate window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7—End-user appl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1—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ased on recognised objec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3—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y using electronic viewfinders
- H04N23/631—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rolling image capture or setting capture parameters
- H04N23/632—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rolling image capture or setting capture parameters for displaying or modifying preview images prior to image capturing, e.g. variety of image resolutions or capturing parameter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6—Remote 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parts, e.g. by remote control devices
- H04N23/661—Transmitting camera control signals through networks, e.g. control via the Interne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7—Focus control based on electronic image sensor signals
- H04N23/673—Focus control based on electronic image sensor signals based on contrast or high frequency components of image signals, e.g. hill climbing method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9—Control of means for changing angle of the field of view, e.g. optical zoom objectives or electronic zoom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95—Control of camera direction for changing a field of view, e.g. pan, tilt or based on tracking of objec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90—Arrangement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e.g. multiple cameras in TV studios or sports stadium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04—Synchronis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222—Studio circuitry; Studio devices; Studio equipment
- H04N5/262—Studio circuits, e.g. for mixing, switching-over, change of character of image, other special effects ; Camera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electronic generation of special effects
- H04N5/2624—Studio circuits, e.g. for mixing, switching-over, change of character of image, other special effects ; Camera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electronic generation of special effects for obtaining an image which is composed of whole input images, e.g. splitscree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8—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CCTV] systems, i.e. systems in which the video signal is not broadcas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8—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CCTV] systems, i.e. systems in which the video signal is not broadcast
- H04N7/181—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CCTV] systems, i.e. systems in which the video signal is not broadcast for receiving images from a plurality of remote sourc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80—Camera processing pipelines; Components thereof
- H04N23/84—Camera processing pipelines; Components thereof for processing colour signals
- H04N23/843—Demosaicing, e.g. interpolating colour pixel valu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5/00—Circuitry of solid-state image sensors [SSIS]; Control thereof
- H04N25/10—Circuitry of solid-state image sensors [SSIS]; Control thereof for transforming different wavelengths into image signals
- H04N25/11—Arrangement of colour filter arrays [CFA]; Filter mosaics
- H04N25/13—Arrangement of colour filter arrays [CFA]; Filter mosa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spect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ilter elements
- H04N25/134—Arrangement of colour filter arrays [CFA]; Filter mosa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spect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ilter elements based on three different wavelength filter el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Marketing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多摄像装置(100)具备:显示部;内部摄像装置(140),获取第1即时预览图像或正式拍摄的第1图像;无线通信部(110),与获取第2即时预览图像或正式拍摄的第2图像的外部摄像装置(10)之间进行无线通信;及控制部(101),控制部(101)从内部摄像装置(140)输入有第1即时预览图像,并且从外部摄像装置(10)经由无线通信部(110)接收第2即时预览图像,并将所输入的第1即时预览图像及所接收的第2即时预览图像多重即时预览显示于显示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摄像装置、多摄像方法、程序及记录介质,尤其涉及一种使用内部摄像装置及外部摄像装置的多摄像装置、多摄像方法、程序及记录介质。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研究了对通过有线或无线连接的多个相机进行集中控制,由此获取所希望的图像及动态图像的技术。例如有能够将多个监视相机所捕捉的各图像或动态图像同时显示于一个显示装置,且同时观看多个视点的图像的技术。
并且,正在研究使用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以下,仅称为智能手机)控制摄像装置的技术。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如下技术:以无线连接智能手机和相机(摄像装置),在智能手机的显示部显示由相机所获取的图像,并且从智能手机向相机发送命令。
以往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9384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课题
然而,以无线将多个外部摄像装置连接于智能手机的情况下,必须准备多台无线连接的外部摄像装置,而且若智能手机与多个外部摄像装置被无线连接则整体的无线通信量增加而有可能导致无线通信本身不稳定。
上述专利文献1中并没有提到随着连接于智能手机的摄像装置的台数增加而无线通信变得不稳定且分配于各无线连接的通信量減少,也没有记载其对策。
本发明是鉴于这种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利用内置于智能手机的摄像装置且能够减少智能手机与摄像装置的无线连接的通信量的多摄像装置、多摄像方法、程序及记录介质。
用于解决技术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一方式的多摄像装置具备:显示部;内部摄像装置,获取第1即时预览图像或正式拍摄的第1图像;无线通信部,与获取第2即时预览图像或正式拍摄的第2图像的外部摄像装置之间进行无线通信;及控制部,连接于显示部、内部摄像装置及无线通信部,控制部从内部摄像装置输入有第1即时预览图像,从外部摄像装置经由无线通信部接收第2即时预览图像,并将所输入的第1即时预览图像及所接收的第2即时预览图像多重即时预览显示于显示部。
根据本方式,通过多摄像装置的内部摄像装置及无线连接于多摄像装置的外部摄像装置进行多摄像,因此能够有效利用多摄像装置的内部摄像装置且能够抑制多摄像装置与外部摄像装置的无线通信量。
优选,多摄像装置还具备存储部,控制部分别获取通过内部摄像装置及外部摄像装置正式拍摄的第1图像及第2图像,并以与多重即时预览显示的即时预览图像相同的方式对所获取的第1图像及第2图像进行合成,将合成的图像保存于存储部。
根据本方式,以与多重即时预览显示的即时预览图像相同的方式合成正式拍摄的第1图像及第2图像并保存于存储部,因此存储与即时预览图像相同的多图像。
优选,外部摄像装置具备机械云台机构或电子云台机构,所述电子云台机构仅显示第2图像中的特定区域来进行云台控制。
根据本方式,外部摄像装置具有机械云台机构或电子云台机构。由此,本方式中,在外部摄像装置具有机械云台机构的情况下能够拍摄更广范围,在外部摄像装置具有电子云台机构的情况下能够通过平摇操作及俯仰操作截取所希望的图像并进行显示。
优选,控制部获取对显示于显示部的内部摄像装置所捕捉的被摄体进行特定的被摄体特定信息,并根据被摄体特定信息将云台驱动命令发送至外部摄像装置,所述云台驱动命令用于以外部摄像装置也可捕捉由内部摄像装置捕捉到的被摄体的方式控制外部摄像装置的云台机构。
根据本方式,控制成根据对内部摄像装置所捕捉的被摄体进行特定的被摄体特定信息,外部摄像装置的云台机构捕捉被摄体,因此外部摄像装置能够捕捉与内部摄像装置相同的被摄体。
优选,控制部获取内部摄像装置及外部摄像装置的位置信息,且获取内部摄像装置及外部摄像装置的姿势信息,并根据位置信息及姿势信息将云台驱动命令发送至外部摄像装置,所述云台驱动命令用于以外部摄像装置也可捕捉由内部摄像装置捕捉到的被摄体的方式控制外部摄像装置的云台机构。
根据本方式,控制成根据位置信息及姿势信息,外部摄像装置的云台机构可捕捉被摄体,因此外部摄像装置能够捕捉与内部摄像装置捕捉到的相同的被摄体。
优选,控制部获取内部摄像装置与被摄体的距离信息,并根据位置信息、姿势信息及距离信息,将云台驱动命令发送至外部摄像装置,所述云台驱动命令用于以外部摄像装置也可捕捉由内部摄像装置捕捉到的被摄体的方式控制外部摄像装置的云台机构。
根据本方式,控制成根据位置信息、姿势信息及距离信息,外部摄像装置的云台机构捕捉被摄体,因此外部摄像装置能够捕捉与内部摄像装置捕捉到的相同的被摄体。
优选,控制部获取多摄像装置的姿势信息,并与姿势信息联动地将用于控制外部摄像装置的云台机构的云台驱动命令发送至外部摄像装置。
根据本方式,与多摄像装置的姿势信息联动地控制外部摄像装置的云台机构,因此能够通过多摄像装置更加直观地控制外部摄像装置的云台机构。
优选,多摄像装置还具备命令正式拍摄的操作部,若由操作部命令正式拍摄,则控制部将命令外部摄像装置的正式拍摄的摄像命令发送至外部摄像装置。
根据本方式,由具有多摄像装置的操作部命令外部摄像装置的正式拍摄,因此能够通过多摄像装置控制外部摄像装置的正式拍摄。
优选,若由操作部命令正式拍摄,则控制部使内部摄像装置及外部摄像装置同步进行正式拍摄。
根据本方式,与向外部摄像装置发送正式拍摄的命令同步地命令内部摄像装置的正式拍摄,从而同时进行内部摄像装置及外部摄像装置的正式拍摄,因此能够获取在相同时刻正式拍摄的图像。
优选,内部摄像装置包括第1摄像部及第2摄像部,控制部从第1摄像部及第2摄像部中的两者或一者获取第1即时预览图像或第1图像。
根据本方式,内部摄像装置包括第1摄像部及第2摄像部,因此内部摄像装置能够获取不同视点的图像。
优选,外部摄像装置具有机械云台机构或电子云台机构,所述电子云台机构仅显示第2图像中的特定区域来进行云台控制,在进行第1摄像部的拍摄及第2摄像部的拍摄的切换时,控制部将命令外部摄像装置进行基于云台机构的驱动的自动跟踪的自动跟踪命令发送至外部摄像装置。
根据本方式,根据第1摄像部与第2摄像部的切换,能够使外部摄像部的云台机构进行自动跟踪。由此,通过进行多摄像装置的第1摄像部与第2摄像部的切换,能够利用多摄像装置控制外部摄像部的自动跟踪的开始。
本发明的另一方式的摄像装置将第2即时预览图像或第2图像发送至上述多摄像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方式的多摄像方法包括:内部拍摄步骤,获取第1即时预览图像或正式拍摄的第1图像;及外部拍摄步骤,从获取了第2即时预览图像或正式拍摄的第2图像的外部摄像装置通过无线通信获取第2即时预览图像或第2图像,内部拍摄步骤中输入有第1即时预览图像,在外部拍摄步骤中接收第2即时预览图像,并且,所述方法还包括显示步骤,对第1即时预览图像及第2即时预览图像进行多重即时预览显示。
优选,多摄像方法还包括:通过内部拍摄步骤及外部拍摄步骤分别获取正式拍摄的第1图像及第2图像,并以与多重即时预览显示的即时预览图像相同的方式对所获取的第1图像及第2图像进行合成的步骤;及保存所合成的图像的步骤。
优选,外部拍摄步骤获取通过外部摄像装置拍摄的第2即时预览图像或第2图像,所述外部摄像装置具有机械云台机构或电子云台机构,所述电子云台机构仅显示第2图像中的特定区域来进行云台控制。
优选,多摄像方法包括:获取对由内部拍摄步骤捕捉到的被摄体进行特定的被摄体特定信息的步骤;及根据被摄体特定信息,将云台驱动命令发送至外部摄像装置,所述云台驱动命令用于以外部摄像装置也可捕捉由内部摄像步骤捕捉到的被摄体的方式控制外部摄像装置的云台机构的步骤。
优选,多摄像方法包括:获取内部拍摄步骤所进行的内部摄像装置及外部摄像装置的位置信息的步骤;获取内部摄像装置及外部摄像装置的姿势信息;及根据位置信息及姿势信息,将云台驱动命令发送至外部摄像装置,所述云台驱动命令用于以外部摄像步骤也可捕捉由内部摄像装置捕捉到的被摄体的方式控制外部摄像装置的云台机构的步骤。
优选,多摄像方法包括:获取内部摄像装置与被摄体的距离信息的步骤;及根据位置信息、姿势信息及距离信息,将云台驱动命令发送至外部摄像装置,所述云台驱动命令用于以外部摄像步骤也可捕捉由内部摄像装置捕捉到的被摄体的方式控制外部摄像装置的云台机构的步骤。
优选,多摄像方法包括:获取多摄像装置的姿势信息的步骤;及根据多摄像装置的姿势信息,将用于控制外部摄像装置的云台机构的云台驱动命令发送至外部摄像装置的步骤。
本发明的另一方式的程序使计算机执行多摄像方法,所述多摄像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内部拍摄步骤,获取第1即时预览图像或正式拍摄的第1图像;及外部拍摄步骤,从获取了第2即时预览图像或正式拍摄的第2图像的外部摄像装置通过无线通信获取所述第2即时预览图像或所述第2图像,其中,内部拍摄步骤中输入有第1即时预览图像,在外部拍摄步骤中接收第2即时预览图像,并且,所述方法还包括显示步骤,对第1即时预览图像及第2即时预览图像进行多重即时预览显示。
本发明的另一方式的非暂时性记录介质中记录有上述程序的能够用计算机读取的编码。
作为具体的“非暂时性记录介质”,除了ROM(Read Only Memory)和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 and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以外,能够使用硬盘驱动器或微型光盘、DVD(Digital Versatile Disc)等各种磁光记录介质、SSD(Solid StateDrive)等半导体存储器等各种非暂时性记录介质。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由于通过多摄像装置的内部摄像装置及无线连接于多摄像装置的外部摄像装置进行多摄像,因此能够提供一种可有效利用多摄像装置的内部摄像装置且能够抑制多摄像装置与外部摄像的无线通信量的多摄像装置、多摄像方法、程序及记录介质。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多摄像装置及外部摄像装置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外部摄像装置的内部结构的例的框图。
图3是表示多摄像装置的内部结构的例的框图。
图4是表示多摄像装置的显示画面的显示例的图。
图5是表示多摄像装置的显示画面的布局的示意图。
图6是说明关于布局中的图像位置的组合的图。
图7是显示3个即时预览图像时的图。
图8是说明即时预览图像的切换的图。
图9是说明关于由第1摄像部拍摄的即时预览图像的图。
图10是说明关于由第2摄像部拍摄的即时预览图像的图。
图11是多摄像装置的动作流程图。
图12是表示云台摄像机以无线连接于多摄像装置的示意图。
图13是表示云台摄像机的内部结构例的框图。
图14是在使用例1中使用云台摄像机时的多摄像装置的动作流程图。
图15是在使用例2中使用云台摄像机时的多摄像装置的动作流程图。
图16是在使用例2中使用云台摄像机时的多摄像装置的动作流程图。
图17是表示具有电子云台机构的摄像装置的内部结构的框图。
图18是说明关于电子云台机构的平摇动作及俯仰动作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对本发明所涉及的多摄像装置、多摄像方法及程序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第1实施方式>
首先,对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中,使用一般的相机作为外部摄像装置10(参考图1)。
(多摄像装置及外部摄像装置的外观)
图1是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多摄像装置100(以下,也称为智能手机)及外部摄像装置10的外观的立体图。在此,智能手机100通过无线与外部摄像装置10连接,智能手机100经由无线通信获取外部摄像装置10所拍摄的图像且发送控制外部摄像装置10的命令。另外,本申请中的多摄像装置是指能够在其显示部进行第1即时预览图像及第2即时预览图像的多视点显示的摄像装置。
外部摄像装置10只要具有能够与智能手机100进行无线通信的相机侧无线通信部50(图2)即可,作为外部摄像装置10可使用各种各样的摄像装置。例如,作为外部摄像装置10,可使用单反数码相机、无反射镜数码相机、小型数码相机或智能手机。
(摄像装置的内部结构)
图2是表示外部摄像装置10的内部结构的例的框图。
该外部摄像装置10还能够进行静止图像及动态图像的拍摄,且主要具备相机侧摄像部20、相机侧控制部40及相机侧无线通信部50。
相机侧摄像部20具有成像透镜22及成像元件(图2中标记为CMOS)24等。成像透镜22为定焦镜头或变焦透镜,使被摄体像在成像元件24的成像面上成像。另外,成像透镜22中所包括的聚焦透镜、变倍透镜(变焦透镜的情况)及光圈23分别由透镜驱动部26驱动。
本例的成像元件24为每一像素以规定的图案排列(拜耳排列、G条纹R/G完整方格、X-Trans(注册商标)排列、蜂窝排列等)有红(R)、绿(G)、蓝(B)的3原色的原色滤色器的彩色成像元件,由CMOS(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型图像传感器构成。另外,并不限定于CMOS型图像传感器,也可以为CCD(Charge Coupled Device)型图像传感器。
成像元件24由具有垂直驱动器及水平驱动器等的CMOS驱动器28及定时信号发生器(图2中标记为TG)29驱动。从成像元件24读出与被摄体光的入射光量对应的像素信号(与每一像素中所积蓄的信号电荷对应的数字信号)。
相机侧控制部40主要具备信号处理部41、摄像控制部42、透镜控制部43及摄影技法控制部46。
信号处理部41对从相机侧摄像部20输入的数字图像信号进行偏移处理、包括白平衡校正及灵敏度校正的增益控制处理、伽马校正处理、去马赛克处理(demosaicking处理)、RGB/YC转换处理等信号处理。其中,去马赛克处理是指从与单板式彩色成像元件的彩色滤色器排列对应的马赛克图像中按每个像素计算出所有颜色信息的处理,也称为同步化处理。例如,当为包括RGB3色彩色滤色器的成像元件时,是指从包括RGB的马赛克图像中按每个像素计算出RGB所有颜色信息的处理。并且,RGB/YC转换处理为从进行了去马赛克处理的RGB图像数据生成亮度数据Y及色差数据Cb、Cr的处理。
摄像控制部42为经由CMOS驱动器28及TG29指令排出成像元件24的每像素的电容器中所积蓄的电荷或读取与电容器中所积蓄的电荷对应的信号等的部分,且进行摄像控制。
透镜控制部43为经由透镜驱动部26控制成像透镜22中所包括的聚焦透镜、变倍透镜及光圈23的部分,并进行使聚焦透镜移动至对焦位置的自动对焦(AF)控制等。AF控制通过如下来进行:对与AF区域对应的数字信号的高频成分的绝对值进行积算,并检测该进行了积分的值(AF评价值)成为最大的对焦位置,使聚焦透镜移动至所检测出的对焦位置。
摄影技法控制部46输出控制信号处理部41、摄像控制部42及透镜控制部43的指令信号。
相机侧无线通信部50为在与图1所示的智能手机100等外部的终端设备之间进行无线通信的部分,且经由无线通信从智能手机100接收各种操作用命令。并且,相机侧无线通信部50将记录用图像等发送至智能手机100,而且能够通过相机侧摄像部20进行动态图像拍摄,并将通过信号处理部41处理的图像(即时预览图像)发送至智能手机100。由此,能够将动态图像等记录用图像记录于智能手机100的内部或外置记录介质,或能够将即时预览图像显示于智能手机100的显示输入部120(图1)的显示面板121。
相机侧操作部60包括设置于外部摄像装置10的摄像开始按钮及电源按钮等,且能够进行与来自智能手机100的操作用命令的输入相同的操作用命令的输入。
相机侧显示部61作为显示即时预览图像及再生图像等的图像显示部发挥功能,并且作为用于与相机侧操作部60联动而显示菜单画面且设定/输入各种参数的用户界面部(UI部)发挥功能。
存储器62包括暂时存放所拍摄的静止图像或动态图像的存储区域、成为进行各种演算处理等作业用区域的SDRAM(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存放有拍摄用程序及控制中所需要的各种数据等的ROM(Read Only Memory)。
(多摄像装置的内部结构)
图3是表示图1所示的多摄像装置(智能手机)100的内部结构的例的框图。
如图3所示,作为智能手机100的主要构成要件具备无线通信部110、显示输入部120、通话部130、操作部139、内部摄像装置140、存储部150、外部输入输出部160、GPS(GlobalPositioning System)接收部170、动作传感器部180、电源部190及控制部101。并且,作为智能手机100的主要功能,具备进行经由基站装置BS及移动通信网NW的移动无线通信的无线通信功能。
无线通信部110根据控制部101的命令,对容纳于移动通信网NW的基站装置BS进行无线通信。使用该无线通信进行音频数据、图像数据等各种文件数据、电子邮件数据等的收发、Web数据及流数据等的接收。本例中,智能手机100的无线通信部110将各种操作用命令发送至外部摄像装置10,或从外部摄像装置10接收即时预览图像、正式拍摄的图像等。另外,无线通信部110能够与多个外部摄像装置10进行无线通信,但若连接的外部摄像装置10的数量变多,则与各外部摄像装置10的无线通信的通信量有可能減少。
显示输入部120通过控制部101的控制来显示图像(静止图像及动态图像)或文字信息等,并将信息视觉传达给用户的同时检测对于所显示的信息的用户操作。显示输入部(显示部)120具备显示面板121及操作面板122。在观赏3D图像时,显示面板121优选为3D显示面板。
显示面板121将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OELD(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Display)等用作显示设备。
操作面板122是载置成能够对在显示面板121的显示面上显示的图像进行视觉辨认,并检测通过用户的手指或尖笔操作的一个或多个坐标的设备。若通过用户的手指或尖笔操作这种设备,则将因操作而产生的检测信号输出至控制部101。接着,控制部101根据接收到的检测信号来检测显示面板121上的操作位置(坐标)。
如图1所示,智能手机100的显示面板121和操作面板122成为一体而构成显示输入部120,但配置成操作面板122完全覆盖显示面板121。当采用这种配置时,操作面板122也可以在对显示面板121以外的区域具备检测用户操作的功能。换言之,操作面板122可以具备针对与显示面板121重叠的重叠部分的检测区域(以下,称为显示区域)和针对除此以外的不与显示面板121重叠的外缘部分的检测区域(以下,称为非显示区域)。
另外,显示区域的大小和显示面板121的大小可以完全一致,但无需一定要使两者一致。并且,操作面板122可以具备外缘部分和除此以外的内侧部分这2个感应区域。另外,外缘部分的宽度根据框体102的大小等而适当进行设计。并且,作为在操作面板122中所采用的位置检测方式,可以举出矩阵开关方式、电阻膜方式、表面弹性波方式、红外线方式、电磁感应方式、静电电容方式等,还可以采用任意方式。
通话部130具备扬声器131和麦克风132,所述通话部将通过麦克风132输入的用户的语音转换成能够由控制部101处理的音频数据且输出至控制部101,或者对通过无线通信部110或外部输入输出部160接收的音频数据进行解码并从扬声器131输出。并且,如图1所示,例如能够将扬声器131及麦克风132搭载于与设有显示输入部120的面相同的面。
操作部139可以为使用键开关等的硬件键。并且,可以为显示于显示输入部120的开关,接受来自用户的命令。例如,操作部139能够经由控制部101命令外部摄像装置10的正式拍摄。另外,操作部139例如搭载于智能手机100的壳体102的显示输入部120的下部及下侧面,若用手指等按下则开启,若放开手指则通过弹簧等的复原力而成为关闭状态的按钮式的开关。
存储部150存储控制部101的控制程序和控制数据、与通信对方的名称、电话号码等建立了对应关联的地址数据、收发的电子邮件的数据、通过Web浏览下载的Web数据、以及已下载的内容数据,并且临时存储流数据等。并且,存储部150由智能手机内置的内部存储部151和具有装卸自如的外部存储器插槽的外部存储部152构成。另外,构成存储部150的各内部存储部151和外部存储部152使用闪存类型(flash memory type)、硬盘类型(hard disktype)、微型多媒体卡类型(multimedia card microtype)、卡类型的存储器(例如,MicroSD(注册商标)存储器等)、RAM(Random Access Memory)、ROM(Read Only Memory)等存储介质来实现。
并且,以与多重即时预览显示于智能手机100的显示输入部120的即时预览图像相同的方式合成第1图像及第2图像并保存于存储部150。并且,存储部150中可以存储有通过内部摄像装置140正式拍摄的第1图像及通过外部摄像装置10正式拍摄的第2图像。
外部输入输出部160起到与智能手机100连结的所有外部设备的接口的作用,用于通过通信等(例如,通用串行总线(USB)、IEEE1394等)或网络(例如,互联网、无线LAN、蓝牙(Bluetooth)(注册商标)、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红外线通信(Infrared Data Association:IrDA)(注册商标)、UWB(Ultra Wideband)(注册商标)、紫蜂(ZigBee)(注册商标)等)直接或间接地与其他外部设备连接。
作为与智能手机100连结的外部设备,例如有:有/无线头戴式耳机、有/无线外部充电器、有/无线数据端口、经由卡插槽而连接的存储卡(Memory card)或SIM(SubscriberIdentity Module Card)/UIM(User Identity Module Card)卡、经由音频/影像I/O(Input/Output)端子而连接的外部音频/影像设备、无线连接的外部音频/影像设备、有/无线连接的智能手机、有/无线连接的个人计算机、有/无线连接的PDA、耳机等。外部输入输出部160能够将从这种外部设备接收了传送的数据传递至智能手机100内部的各构成要件、或者将智能手机100内部的数据传送至外部设备。
GPS接收部170按照控制部101的命令,接收从GPS卫星ST1~STn发送的GPS信号,并执行基于接收到的多个GPS信号的定位运算处理,检测智能手机100的由纬度、经度、高度构成的位置。GPS接收部170在能够从无线通信部110或外部输入输出部160(例如,无线LAN)获取位置信息时,还能够使用该位置信息来检测位置。
动作传感器部180例如具备3轴加速度传感器等,按照控制部101的命令,检测智能手机100的物理动作。通过检测智能手机100的物理动作来检测智能手机100的动作方向、加速度。该检测结果输出至控制部101。并且,通过动作传感器部180检测出智能手机100的姿势且检测出智能手机100的第1摄像部及第2摄像部的光轴的方向。
电源部190按照控制部101的命令,向智能手机100的各部供给电池(未图示)中蓄积的电力。
控制部101具备微处理器,按照存储部150所存储的控制程序、控制数据进行动作,集中控制智能手机100的各部。并且,主控制部101为了通过无线通信部110进行语音通信、数据通信而具备控制通信系统的各部的移动通信控制功能和应用处理功能。
应用处理功能通过控制部101根据存储部150所存储的应用软件动作来实现。作为应用处理功能,例如有控制外部输入输出部160而与相向设备进行数据通信的红外线通信功能、进行电子邮件的收发的电子邮件功能、阅览Web网页的Web浏览功能等。
并且,控制部101具备根据接收数据、已下载的流数据等图像数据(静止图像或动态图像的数据)而将影像显示于显示输入部120等的图像处理功能。图像处理功能是指主控制部101对图像数据进行解码,对该解码结果实施图像处理并将图像显示于显示输入部120的功能。例如,控制部101从内部摄像装置140输入有第1即时预览图像,并从外部摄像装置10经由无线通信部110接收第2即时预览图像,并且将所输入的第1即时预览图像及所接收的第2即时预览图像多重即时预览显示于显示输入部120。
另外,控制部101执行对显示面板121的显示控制和检测通过操作部139、操作面板122的用户操作的操作检测控制。
通过显示控制的执行,控制部101显示用于启动应用软件的图标、滚动条等软件键、或者显示用于创建电子邮件的窗口。另外,滚动条是指针对无法完全收纳于显示面板121的显示区域中的较大的图像等,用于接受使图像的显示部分移动的命令的软件键。
并且,控制部101执行检测通过操作部139或操作面板122的用户操作的操作检测控制。
通过操作检测控制的执行,控制部101检测通过操作部139的用户操作、或者通过操作面板122接受对上述图标的操作或对上述窗口的输入栏的字符串的输入、或者接受通过滚动条的显示图像的滚动请求。例如,若由操作部139命令正式拍摄,则控制部101经由无线通信部110将命令外部摄像装置10的正式拍摄的摄像命令发送至外部摄像装置10。并且,由操作部139命令正式拍摄,则控制部101与向外部摄像装置10发送正式拍摄的命令同步地将命令内部摄像装置140的正式拍摄的摄像命令输出至内部摄像装置140,从而能够同时进行内部摄像装置140及外部摄像装置10的正式拍摄。
另外,通过操作检测控制的执行,控制部101具备判定对操作面板122的操作位置是与显示面板121重叠的重叠部分(显示区域)还是除此以外的不与显示面板121重叠的外缘部分(非显示区域),并控制操作面板122的感应区域、软件键的显示位置的触摸面板控制功能。
并且,控制部101还能够检测对操作面板122的手势操作,根据检测出的手势操作来执行预先设定的功能。手势操作并非以往的简单的触摸操作,而是利用手指等描绘轨迹、或者同时指定多个位置、或者将它们进行组合而从多个位置对至少一个位置描绘轨迹的操作。
内部摄像装置140是使用CMOS(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 tor)、CCD(Charge-Coupled Device)等成像元件进行电子摄影(拍摄)的数码相机。并且,内部摄像装置140具有第1摄像部141及第2摄像部142。另外,内部摄像装置140所具有的摄像部的数量并无特别限定。并且其中第1摄像部141及第2摄像部142为至少包括射影透镜或成像元件的摄像单元。
并且,内部摄像装置140能够通过控制部101的控制,将通过拍摄而得到的图像数据例如转换成JPEG(Joint Photographic coding ExpertsGroup)等压缩的图像数据,并记录在存储部150、或者通过外部输入输出部160、无线通信部110进行输出。
如图1所示的智能手机100中,内部摄像装置140的第1摄像部141设置于与显示输入部120相同的面。并且,内部摄像装置140的第2摄像部142搭载于显示输入部120的背面。另外,图1中省略了搭载于显示输入部120的背面的第2摄像部142的图示。并且,当搭载有多个内部摄像装置140时,还能够切换用于进行拍摄的内部摄像装置140来单独进行拍摄。或者同时使用多个内部摄像装置140来进行拍摄。而且,控制部101能够从第1摄像部141及第2摄像部142中的两者或一者获取第1即时预览图像或第1图像。
并且,内部摄像装置140能够利用智能手机100的各种功能。例如,能够在显示面板121上显示由内部摄像装置140获取的即时预览图像(第1即时预览图像)或正式拍摄的图像(第1图像)、或者作为操作面板122的操作输入之一而利用内部摄像装置140的图像。并且,在GPS接收部170检测位置时,还能够参照来自内部摄像装置140的图像来检测位置。另外,还能够参照来自内部摄像装置140的图像,不使用3轴加速度传感器、或者与3轴加速度传感器同时使用来判断智能手机100的内部摄像装置140的光轴方向、判断当前的使用环境。也能够在应用软件内利用来自内部摄像装置140的图像。
本例中,经由网络等下载用于操作外部摄像装置10的应用软件并存储于存储部150,通过利用智能手机100的应用处理功能,按照所下载的应用软件使控制部101动作,由此使通用的智能手机100作为用于操作外部摄像装置10的用户界面部(UI部)而发挥功能。
(智能手机的显示画面)
图4是表示多摄像装置(智能手机)100的显示输入部120的显示面板121中的显示例的图。
智能手机100具有包括显示面板121及操作面板122的显示输入部120(参考图3),显示面板121的面板面为显示画面。
如图4所示,在显示面板121上设有:显示区域121A,显示有即时预览图像;显示区域121B,显示有表示即时预览的布局的图标按钮;及显示区域121C,显示有包括设定拍摄即时预览的多个相机的台数的递增递减控制的对话框。并且,在显示面板121上显示有:多功能的十字键124,包括表示上下左右的方向键及中心键的图标;摄像开始按钮(图标按钮)125,命令摄像开始;及选择按钮(图标按钮)126,对静止图像或动态图像的拍摄进行选择。
控制部101将从内部摄像装置140获取的第1即时预览图像或正式拍摄的第1图像及从外部摄像装置10经由无线通信获取的第2即时预览图像或正式拍摄的第2图像显示于显示输入部120的显示面板121的显示区域121A。
此时,控制部101按照通过显示于显示区域121B的表示布局的图标按钮所选择的布局,将即时预览图像显示于显示面板121的显示区域121A。在图4所示的例中,由于表示4个布局的图标按钮中从图4的左侧起第2个图标按钮(用粗框显示的图标按钮)被操作,从左侧起第2个图标按钮所表示的布局被选择,因此控制部101按照从左侧起第2个图标按钮所表示的布局,将2个即时预览图像显示于显示面板121的显示区域121A。
利用递增递减控制来增加或减少显示于显示面板121的显示区域121C的对话框内的数字,由此能够选择拍摄中使用的相机的台数,并且,根据所选择的相机的台数,显示于显示区域121B的表示布局的图标按钮发生变化。另外,关于相机的台数及与台数对应的图像的布局的详细内容进行后述。
并且,若显示于显示面板121的显示区域121A的即时预览图像的任一个被触摸操作,则强调显示(粗框显示)被触摸操作的即时预览图像的框,能够对发送用粗框显示的即时预览图像的相机单独进行远程操作。
摄像开始按钮125为操作部139的一方式,如图1所示,可以为作为智能手机100的硬件的按钮,如图4所示,也可以使用显示于显示画面上的摄像开始按钮125。
并且,控制部101生成并获取多视点图像,所述多视点图像沿着所设定的布局及图像位置合成由内部摄像装置140正式拍摄的第1图像及由外部摄像装置10正式拍摄的第2图像而成。而且,控制部101将生成并获取的多视点图像保存于存储部150。
接着,对与相机的台数所对应的布局的种类进行说明。
图5是表示相机台数为3台、2台及1台时,各自能够选择的布局的图。
如图5的(a)部分所示,相机台数为2时,能够从4个布局(1)~(4)中选择1个布局。另外,显示于图4的显示面板121的显示区域121B表示的布局的图标按钮表示图5的(a)部分所示的4个布局(1)~(4),且表示布局(2)被选择时的情况。
图5的(a)部分所示的4个布局中的布局(1)为将各自纵长地裁剪成2个图像横向排列的布局。布局(2)为将纵长地裁剪的1个图像配置于显示区域121B的左侧的图像位置,将未裁剪的1个图像配置于显示区域121B的右侧的图像位置的布局,布局(3)为与布局(2)左右的图像位置相反的布局,布局(4)为将各自横长地裁剪的2个图像纵向排列的布局。
如图5的(b)部分所示,相机台数为3时,能够从5个布局(1)~(5)中选择1个布局。
图5的(b)部分所示的5个布局中的布局(1)为与布局(2)上下的图像位置相反的布局,布局(3)为将各自纵长地裁剪的3个图像横向排列的布局。布局(4)为将纵长地裁剪的1个图像配置于显示区域121B的左侧的图像位置,将横长地裁剪的2个图像配置于显示区域121B的右侧的上下的图像位置的布局。布局(5)为布局(4)的配置左右颠倒的布局。
如图5的(c)部分所示,相机台数为1时,只有显示1个整体图像的1个布局(1)被选择(自动设定)。
如此,若相机台数被特定且表示布局的编号被特定,则能够特定1个或多个图像的布局。另外,与相机台数无关地通过将表示布局的编号设为序列号,能够从表示布局的编号特定1个或多个图像的布局。
并且,以与上述布局的方式显示的即时预览图像相同的方式合成正式拍摄的第1图像和正式拍摄的第2图像并存储于存储部150。另外,关于具体的合成方法,由于使用公知的方法因此省略说明。
接着,对显示于所选择的布局的1个或多个即时预览图像的图像位置的设定方法进行说明。
图7是在显示面板121的显示区域121A显示3个即时预览图像时的放大图。
如图7的(a)部分所示,显示面板121的显示区域121A上按照所选择的布局(本例中,图5的(b)部分所示的布局(2))显示有3个即时预览图像LV1,LV2,LV3。
其中,即时预览图像LV1为从内部摄像装置140获取的图像,即时预览图像LV2及LV3为从外部摄像装置10接收的图像。
按照该布局显示的即时预览图像LV1,LV2,LV3的各图像中,即时预览图像LV1的图像进行了截取所拍摄的1个图像的上下区域的的裁剪,且设为具有横长的长宽比的图像,显示于显示区域121A的上半部分的区域(图像位置)。
并且,即时预览图像LV2、LV3的图像各自未被裁剪而显示于显示区域121A的下半部分的左右区域(图像位置)。
另外,关于从即时预览图像的1个图像截取具有横长或纵长的长宽比的图像的裁剪处理,通常截取1个图像的中央部分,但在显示1个整体图像的状态下显示具有横长或纵长的长宽比的裁剪框,并触摸移动该裁剪框,由此能够从1个整体图像截取裁剪了任意位置的图像。
图7的(a)部分中,替换布局内的即时预览图像LV1与LV2的图像位置时,进行触摸即时预览图像LV2并将即时预览图像LV2移动至即时预览图像LV1的图像位置的滑动操作。如图7的(b)部分所示,通过该滑动操作,能够替换即时预览图像LV1与LV2的图像位置。
另外,随着上述图像位置的移动,即时预览图像LV1成为未被裁剪的图像,即时预览图像LV2成为横长地裁剪的图像。并且,通过进行触摸即时预览图像LV1并将即时预览图像LV1移动至即时预览图像LV2的图像位置的滑动操作,能够与上述相同地替换即时预览图像LV1与LV2的图像位置。
在上述布局内替换即时预览图像LV1~LV3的3个图像的图像位置时得到的图像位置的组合,如图6所示存在6种。以下,将6种组合中的任一种设为由图像位置(1)~(6)的数字特定的组合。
相机台数为3时,任一布局被选择,3个图像的图像位置的组合均存在6种。另外,相机台数为2时,替换2个图像的图像位置时得到的图像位置的组合为2种,相机台数为1时,图像位置的组合为1种。
图8是显示面板121的显示区域121A的放大图,并且尤其示出关于选择相机台数为1(1个即时预览图像)的情况。
图8的(a)部分所示的例中,以大画面显示与所被选择的相机对应的即时预览图像LV1,以小画面显示于正在通信中但未被选择的相机对应的2个即时预览图像LV2,LV3。另外,与以小画面显示的即时预览图像LV2,LV3对应的动态图像无法成为动态图像编辑的对象。
图8的(a)部分中,将被选择的即时预览图像LV1切换为即时预览图像LV2(选择即时预览图像LV2的情况)时,进行触摸即时预览图像LV1,并将即时预览图像LV1移动至即时预览图像LV2的图像位置的滑动操作。如图8的(b)部分所示,通过该滑动操作,能够将被选择的即时预览图像LV1切换为即时预览图像LV2。
另外,通过进行触摸即时预览图像LV2并将即时预览图像LV2移动至即时预览图像LV1的图像位置的滑动操作,能够与上述相同地替换即时预览图像LV1与LV2的图像位置(即时预览图像的选择)。
如此若相机台数及布局被特定且图像位置的组合(表示图像位置的数字)被特定,则能够特定通过哪个相机拍摄的即时预览图像的图像应该配置于布局的哪个图像位置(相机台数为1时为哪个相机的即时预览图像?)。
(第1摄像部及第2摄像部)
图9及图10是说明关于由第1摄像部141拍摄的即时预览图像及由第2摄像部142拍摄的即时预览图像的示意图。图9中,在显示输入部120显示由智能手机100的内部摄像装置140(第1摄像部141)获取的第1即时预览图像201及由外部摄像装置10获取的第2即时预览图像203的多重即时预览显示。图9所示的情况中,由设置于智能手机100的显示输入部120侧的第1摄像部141(也称为前置相机)获取的人物的脸部被设为主要被摄体的即时预览图像201显示于显示输入部120。
并且,显示输入部120上设置有:前置相机命令接受部205,接受向前置相机的切换命令;及后置相机命令接受部207,接受向后置相机的切换命令。通过前置相机命令接受部205及后置相机命令接受部207用户能够控制由后置相机进行的拍摄及由前置相机进行的拍摄。
图10中示出由智能手机100的内部摄像装置140(第2摄像部142)获取的第1即时预览图像及由外部摄像装置10获取的第2即时预览图像的多重即时预览显示。图10所示的情况中,由于通过智能手机100的后置相机(第2摄像部142)进行拍摄,因此显示捕捉到与图9不同的主要被摄体的第1即时预览图像201。
如此,能够通过设置于显示输入部120的前置相机命令接受部205及后置相机命令接受部207对内部摄像装置140中的第1摄像部141及第2摄像部142的即时预览图像的显示进行控制。由此,能够在内部摄像装置140中获取不同视点的图像,能够在多摄像装置100进行各种方式的多重即时预览显示。
图11为多摄像装置100的动作流程图。
首先,通过内部摄像装置140的第1摄像部141或第2摄像部142获取第1即时预览图像(步骤S10:内部拍摄步骤)。然后,从内部摄像装置140向多摄像装置100的控制部101输出第1即时预览图像。而且,通过外部摄像装置10获取的第2即时预览图像被多摄像装置100获取(步骤S11:外部拍摄步骤)。即,多摄像装置100经由无线通信部110从外部摄像装置10接收第2即时预览图像。然后,通过控制部101设定布局及即时预览图像的显示位置(步骤S12)。另外,控制部101所进行的布局及即时预览图像的显示位置的设定可以根据用户的命令由控制部101进行,也可以根据预先确定的的设定由控制部101进行。而且,按照被设定的布局及图像位置多视点显示第1及第2即时预览图像(步骤S13:显示步骤)。
然后,通过控制部101判断有无正式拍摄的命令(步骤S14)。当没有正式拍摄的命令时(步骤S14为否的情况),再次通过内部摄像装置140获取第1即时预览图像。另一方面,当有向外部摄像装置10及内部摄像装置140的正式拍摄的命令时(步骤S14为是的情况),控制部101使外部摄像装置10及内部摄像装置140同步进行正式拍摄(步骤S15)。
然后,控制部101获取正式拍摄的第1图像及第2图像(步骤S16)。而且,控制部101按照设定的布局及图像位置合成第1图像及第2图像(步骤S17)。然后,控制部101将沿着第1图像及第2图像被设定的布局及图像位置而合成的多视点显示图像保存于存储部150(步骤S18)。通过用于使计算机执行上述的流程图的各步骤的程序也能够实现本发明。该种情况下,程序存储于能够用计算机读取的非暂时性记录介质。
如以上说明,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由内部摄像装置140及由外部摄像装置10获取的即时预览图像进行多重即时预览显示,因此能够有效利用多摄像装置100的内部摄像装置140,且能够减少多摄像装置100与外部摄像装置10的无线通信量。例如,与为了获取2个即时预览图像而无线连接2台外部摄像装置10的情况相比,本实施方式中仅一台外部摄像装置10通过无线通信与多摄像装置100连接,因此能够抑制相当于连接1台外部摄像装置10的无线通信量。
<第2实施方式>
接着,对第2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外部摄像装置10使用具备云台机构的摄像装置(云台摄像机)。
图12是表示作为外部摄像装置10的云台摄像机10A以无线连接于多摄像装置(也称为智能手机)100的示意图。
云台摄像机10A主要具有装置主体12、底座14、固定于底座14并且转动自如地保持相机侧摄像部20的保持部16及覆盖相机侧摄像部20的球形罩18。
底座14配设成以装置主体12的垂直方向Z的轴为中心旋转自如,且通过平摇驱动部34(图13)以垂直方向Z的轴为中心旋转。
保持部16具有与水平方向X的轴同轴设置的齿轮16A,且通过从俯仰驱动部36(图13)经由齿轮16A传达驱动力,从而使相机侧摄像部20向上下方向转动(俯仰动作)。
球形罩18为防尘及防溅用罩体,并且优选为将水平方向X的轴与垂直方向Z的轴的交点设定为曲率中心的恒定壁厚的球壳形状,以使相机侧摄像部20的光学性能不发生变化且与相机侧摄像部20的光轴方向L无关。
并且,优选在装置主体12的背面设置未图示的三脚架安装部(三脚架螺孔等)。
云台摄像机10A中设置有命令摄像开始的摄像开始按钮19及电源开关(未图示),但云台摄像机10A具有相机侧无线通信部50(图13),并且主要通过与外部的终端设备(本例中为智能手机100)的无线通信,从智能手机100施加各种操作用命令。并且,利用云台摄像机10A所拍摄的即时预览图像或正式拍摄的图像经由相机侧无线通信部50发送至智能手机100。
图13是表示作为外部摄像装置10的云台摄像机10A的内部结构例的框图。另外,对与在图2中进行说明的模块相同的模块赋予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说明。
图13所示的云台摄像机10A的内部结构例中,相对于图2所示,追加有云台装置30、云台控制部44及被摄体检测部45。
云台装置30具备云台机构32、平摇驱动部34及俯仰驱动部36。另外,云台机构32如图12所示由使相机侧摄像部20相对于装置主体12向水平方向(平摇方向)旋转的平摇机构及向垂直方向(俯仰方向)转动的俯仰机构32构成。云台机构32具有检测平摇方向的旋转角度(平摇角)的基准位置的原位置传感器及检测俯仰方向的倾斜角(俯仰角)的基准位置的原位置传感器。
平摇驱动部34及俯仰驱动部36分别具有步进电机及电机驱动器,并向云台机构32输出驱动力而驱动云台机构32。
云台控制部44设置于相机侧控制部40。云台控制部44为控制云台装置30的部分。具体而言,设定了自动跟踪模式的情况下,云台控制部44以通过被摄体检测部45检测出的被摄体成为视场角的中心的方式控制云台装置30。并且,未设定自动跟踪模式的情况下,云台控制部44按照从智能手机100发送的命令控制云台装置30。
若图4中说明的十字键124中的任一方向键被触摸操作,则控制部101输出向被触摸操作的方向键所示的方向进行平摇动作或俯仰动作的电机驱动指令。并且,若十字键124的中心键被操作,则控制部101输出用于按一定的模式重复平摇动作或俯仰动作的电机驱动指令。
被摄体检测部45具备若特定了作为跟踪对象的被摄体,则即使被摄体移动也检测该被摄体的功能。具体而言,首先,自动或手动设定欲作为跟踪对象的被摄体,接着从信号处理部41依次得到的拍摄动态图像中通过人脸检测处理或模式匹配处理检测出作为跟踪对象的被摄体的图像。另外,关于被摄体检测部45中进行的人脸检测处理或模式匹配处理已众所周知,因此在此省略说明。并且,作为被摄体检测的另一方法,将运动物体作为被摄体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运动物体检测来检测被摄体。
如此,使用云台摄像机10A作为外部摄像装置10,由此能够通过外部摄像装置10进行更广范围的拍摄。
接着,对使用云台摄像机10A作为外部摄像装置10时的云台摄像机10A的使用例进行说明。
(云台摄像机的使用例1)
本例中,云台摄像机10A根据被摄体特定信息拍摄利用多摄像装置100的内部摄像装置140捕捉到的被摄体。
图14是在使用例1中使用云台摄像机10A的多摄像装置100的动作流程图。
首先,多摄像装置100通过内部摄像装置140捕捉被摄体,并对该捕捉到的被摄体进行特定(步骤S20)。例如,在多摄像装置100的显示输入部120显示通过内部摄像装置140捕捉到的被摄体,通过用户的触摸等特定被摄体。然后,通过多摄像装置100的控制部101获取被特定的被摄体的被摄体特定信息(步骤S21)。例如,控制部101获取用于被特定的被摄体的人脸识别的信息或有关被特定的被摄体的模式匹配的信息作为被摄体特定信息。
然后,控制部101根据被摄体特定信息,经由无线通信部110向外部摄像装置10发送云台驱动命令,所述云台驱动命令用于以由外部摄像装置10也可捕捉由内部摄像装置140捕捉到的被摄体的方式控制外部摄像装置10的云台机构32(步骤S22)。而且,云台摄像机10A经由相机侧无线通信部50接收云台驱动命令,并根据云台驱动命令通过云台控制部44控制云台装置30。
如此,本例中,根据对内部摄像装置140所捕捉的被摄体进行特定的被摄体特定信息,控制成外部摄像装置10的云台机构32捕捉被摄体。因此,能够利用外部摄像装置10及内部摄像装置140捕捉相同的被摄体。
(云台机构的使用例2)
本例中,云台摄像机10A根据位置信息及姿势信息来拍摄利用多摄像装置100的内部摄像装置140所捕捉的被摄体。
图15是在使用例2中使用云台摄像机10A的多摄像装置100的动作流程图。
首先,多摄像装置100通过内部摄像装置140捕捉被摄体,并对该捕捉到的被摄体进行特定(步骤S30)。例如,在多摄像装置100的显示输入部120显示通过内部摄像装置140捕捉到的被摄体,通过用户的触摸等特定被摄体。然后,多摄像装置100的控制部101获取内部摄像装置140的位置信息及云台摄像机10A的位置信息(步骤S31)。内部摄像装置140的位置信息能够从多摄像装置100的GPS接收部170获取,云台摄像机10A的位置信息能够从云台摄像机10A所具有的GPS等获取。并且,多摄像装置100的控制部101获取内部摄像装置140的姿势信息及云台摄像机10A的姿势信息(步骤S31)。控制部101通过设置于多摄像装置100内的3轴加速度传感器等获取多摄像装置100的姿势信息,并获取关于内部摄像装置140的光轴的朝向的信息。并且,控制部101通过设置于云台摄像机10A的3轴加速度传感器或云台机构32等获取云台摄像机10A的姿势信息,并获取关于云台摄像机10A的光轴的朝向的信息。
然后,控制部101根据位置信息及姿势信息,经由无线通信部110向外部摄像装置10发送云台驱动命令,所述云台驱动命令用于以由外部摄像装置10也可捕捉由内部摄像装置140捕捉到的被摄体的方式控制外部摄像装置10的云台机构32(步骤S32)。而且,云台摄像机10A经由相机侧无线通信部50接收云台驱动命令,并根据云台驱动命令通过云台控制部44控制云台装置30。
如此,本例中,根据位置信息及姿势信息,控制成外部摄像装置10的云台机构32捕捉被摄体,因此由外部摄像装置10也能够捕捉内部摄像装置140所捕捉的被摄体。
而且本例中,云台摄像机10A也可以根据位置信息、姿势信息及距离信息拍摄由多摄像装置100的内部摄像装置140捕捉到的被摄体。
图16是在使用例2中使用云台摄像机10A的另一多摄像装置100的动作流程图。
首先,多摄像装置100通过内部摄像装置140捕捉被摄体,并对该捕捉到的被摄体进行特定(步骤S40)。例如,多摄像装置100的显示输入部120显示通过内部摄像装置140捕捉到的被摄体,并通过用户的触摸等来特定被摄体。然后,多摄像装置100的控制部101获取内部摄像装置140的位置信息及云台摄像机10A的位置信息(步骤S41)。内部摄像装置140的位置信息能够从多摄像装置100的GPS接收部170获取,云台摄像机10A的位置信息能够从云台摄像机10A所具有的GPS等获取。并且,多摄像装置100的控制部101获取内部摄像装置140的姿势信息、云台摄像机10A的姿势信息及内部摄像装置140与被摄体的距离信息(步骤S41)。控制部101通过设置于多摄像装置100内的3轴加速度传感器等获取多摄像装置100的姿势信息,并获取关于内部摄像装置140的光轴的朝向的信息。并且,控制部101通过设置于云台摄像机10A的3轴加速度传感器或云台机构32等获取云台摄像机10A的姿势信息,并获取关于云台摄像机10A的光轴的朝向的信息。而且,多摄像装置100的控制部101获取关于内部摄像装置140与由内部摄像装置140捕捉到的被摄体的距离的信息(步骤S41)。另外,关于内部摄像装置140与被摄体的距离的信息可通过公知的方法来获取。例如,多摄像装置100的控制部101可以使用内部摄像装置140获取与被摄体的距离,也可以通过在被摄体使用激光等距离获取方法来获取内部摄像装置140与被摄体的距离。
然后,控制部101根据位置信息、姿势信息及距离信息,经由无线通信部110将云台驱动命令发送至外部摄像装置10,所述云台驱动命令用于以由外部摄像装置10也捕捉由内部摄像装置140捕捉到的被摄体的方式控制外部摄像装置10的云台机构32(步骤S42)。而且,云台摄像机10A经由相机侧无线通信部50接收云台驱动命令,并根据云台驱动命令通过云台控制部44控制云台装置30。
如此,本例中,根据位置信息、姿势信息及距离信息,控制成外部摄像装置10的云台机构32捕捉被摄体,因此也能够由外部摄像装置10捕捉内部摄像装置140所捕捉到的被摄体。
(云台摄像机的使用例3)
本例中,云台摄像机10A根据多摄像装置100的前置相机(第1摄像部141)与后置相机(第2摄像部142)的切换,进行被摄体的自动跟踪。即,多摄像装置100的控制部101根据内部摄像装置140中的第1摄像部141与第2摄像部142的切换,将命令云台摄像机10A进行基于云台机构32的驱动的自动跟踪的自动跟踪命令经由无线通信部110发送至外部摄像装置10。其中,被摄体的自动跟踪是指以跟踪被特定的被摄体的方式使云台机构32进行动作。并且,如在上述的使用例1及2中说明的那样,自动跟踪的对象可以通过多摄像装置100来特定,并通过被摄体检测部45检测出,也可以自动跟踪由云台摄像机10A特定的被摄体。
如此,本例中,根据第1摄像部141与第2摄像部142的切换,使外部摄像装置10的云台机构32进行自动跟踪。由此,本例中,能够通过操作多摄像装置100来使外部摄像装置10进行自动跟踪。
(云台摄像机的使用例4)
本例中,与多摄像装置100的姿势信息联动地控制云台摄像机10A的云台机构32。即,多摄像装置100的控制部101从动作传感器部180获取多摄像装置100的姿势信息,并将用于与其姿势信息联动地控制外部摄像装置10的云台机构32的云台驱动命令发送至外部摄像装置10。例如,若使多摄像装置100横向倾斜,则云台机构32控制成进行平摇动作,若使多摄像装置100纵向倾斜,则云台机构32控制成进行俯仰动作。
如此,本例中,与多摄像装置100被移动时的姿势信息联动地控制外部摄像装置10的云台机构32,因此能够通过多摄像装置100更加直观地控制外部摄像装置10的云台机构32。
<第3实施方式>
接着,对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中,外部摄像装置10具有电子云台机构。
图17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外部摄像装置10的具有电子云台机构的摄像装置的内部结构的框图。另外,对与在图2及图13中进行说明的模块相同的模块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说明。
图17所示的云台摄像机10A的框图与图2及图13所示的框图相比,具有电子云台控制部51。并且成像透镜22优选使用广角透镜。
电子云台控制部51通过仅对所获取的图像的特定区域进行裁剪来显示,从而虚拟地显示摄像部进行平摇动作或俯仰动作那样的图像。另外,电子云台的具体的方法使用了公知技术,因此在这里省略具体说明。
图18是说明关于电子云台机构的平摇动作及俯仰动作的图。图18中示出由外部摄像装置10获取的即时预览图像(第2即时预览图像)71、被摄体73及裁剪区域(特定区域)75。本申请的电子云台机构的一例示于图18,即时预览图像71中,通过将裁剪区域75的位置向平摇方向及俯仰方向移动,能够虚拟地显示好像摄像部进行平摇动作及俯仰动作。另外,多摄像装置100的显示输入部120中显示有裁剪区域75内的即时预览图像71。另外,裁剪区域75优选为与上述的布局中的显示区域相同的长宽比。
如以上说明,通过外部摄像装置10具有电子云台机构,即使外部摄像装置10不具有机械云台机构的情况下,摄像部也能够进行如平摇动作及俯仰动作的显示。并且,本实施方式中,也可同样应用上述的云台摄像机的使用例1至4。
以上对本发明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的范围内可进行各种变形这是不言而喻的。
符号说明
10-外部摄像装置,20-相机侧摄像部,22-成像透镜,23-光圈,24-成像元件,26-透镜驱动部,28-CMOS驱动器,40-相机侧控制部,41-信号处理部,42-摄像控制部,43-透镜控制部,46-摄影技法控制部,50-相机侧无线通信部,60-相机侧操作部,61-相机侧显示部,62-存储器,100-多摄像装置,101-控制部,102-壳体,110-无线通信部,120-显示输入部,121-显示面板,122-操作面板,130-通话部,131-扬声器,132-麦克风,139-操作部,140-内部摄像装置,141-第1摄像部,142-第2摄像部,150-存储部,151-内部存储部,152-外部存储部,160-外部输入输出部,170-GPS接收部,170-接收部,180-动作传感器部,190-电源部。
Claims (21)
1.一种多摄像装置,其具备:
显示部;
内部摄像装置,获取第1即时预览图像或正式拍摄的第1图像;
无线通信部,与获取第2即时预览图像或正式拍摄的第2图像的外部摄像装置之间进行无线通信;及
控制部,连接于所述显示部、所述内部摄像装置及所述无线通信部,
所述控制部从所述内部摄像装置输入有所述第1即时预览图像,从所述外部摄像装置经由所述无线通信部接收所述第2即时预览图像,并将所述所输入的所述第1即时预览图像及所述所接收的所述第2即时预览图像多重即时预览显示于所述显示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摄像装置,其还具备存储部,
所述控制部分别获取通过所述内部摄像装置及所述外部摄像装置正式拍摄的所述第1图像及所述第2图像,以与所述多重即时预览显示的即时预览图像相同的方式对所述获取的第1图像及第2图像进行合成,并将所述合成的图像保存于所述存储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摄像装置,其中,
所述外部摄像装置具有机械云台机构或电子云台机构,所述电子云台机构仅显示所述第2图像中的特定区域来进行云台控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摄像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部获取对显示于所述显示部的所述内部摄像装置所捕捉的被摄体进行特定的被摄体特定信息,
并根据所述被摄体特定信息,将云台驱动命令发送至所述外部摄像装置,所述云台驱动命令用于以由所述外部摄像装置也可捕捉由所述内部摄像装置捕捉到的所述被摄体的方式控制所述外部摄像装置的云台机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摄像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部获取所述内部摄像装置及所述外部摄像装置的位置信息,
且获取所述内部摄像装置及所述外部摄像装置的姿势信息,
并根据所述位置信息及所述姿势信息,将云台驱动命令发送至所述外部摄像装置,所述云台驱动命令用于以由所述外部摄像装置也可捕捉由所述内部摄像装置捕捉到的被摄体的方式控制所述外部摄像装置的云台机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摄像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部获取所述内部摄像装置与被摄体的距离信息,
并根据所述位置信息、所述姿势信息及所述距离信息,将云台驱动命令发送至所述外部摄像装置,所述云台驱动命令用于以由所述外部摄像装置也可捕捉由所述内部摄像装置捕捉到的所述被摄体的方式控制所述外部摄像装置的云台机构。
7.根据权利要求3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多摄像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部获取所述多摄像装置的姿势信息,
与所述姿势信息联动地将用于控制所述外部摄像装置的云台机构的云台驱动命令发送至所述外部摄像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多摄像装置,其还具备:
操作部,命令正式拍摄,
若由所述操作部命令正式拍摄,则所述控制部将命令由所述外部摄像装置进行的正式拍摄的摄像命令发送至所述外部摄像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摄像装置,其中,
若由所述操作部命令正式拍摄,则所述控制部使所述内部摄像装置及所述外部摄像装置同步进行正式拍摄。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多摄像装置,其中,
所述内部摄像装置包括第1摄像部及第2摄像部,
所述控制部从所述第1摄像部及所述第2摄像部中的两者或一者获取所述第1即时预览图像或所述第1图像。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多摄像装置,其中,
所述外部摄像装置具有机械云台机构或电子云台机构,所述电子云台机构仅显示所述第2图像中的特定区域来进行云台控制,
在进行所述第1摄像部的拍摄及所述第2摄像部的拍摄的切换时,所述控制部将命令所述外部摄像装置进行基于所述云台机构的驱动的自动跟踪的自动跟踪命令发送至所述外部摄像装置。
12.一种多摄像装置,其向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多摄像装置发送所述第2即时预览图像或所述第2图像。
13.一种多摄像方法,其包括:
内部拍摄步骤,获取第1即时预览图像或正式拍摄的第1图像;及
外部拍摄步骤,从获取了第2即时预览图像或正式拍摄的第2图像的外部摄像装置通过无线通信获取所述第2即时预览图像或所述第2图像,其中,
所述内部拍摄步骤中输入有所述第1即时预览图像,在所述外部拍摄步骤中接收所述第2即时预览图像,
并且,所述方法还包括显示步骤,对所述第1即时预览图像及所述第2即时预览图像进行多重即时预览显示。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多摄像方法,其还包括:
分别获取通过所述内部拍摄步骤及所述外部拍摄步骤正式拍摄的所述第1图像及所述第2图像的步骤,
并以与所述多重即时预览显示的即时预览图像相同的方式对所述获取的第1图像及第2图像进行合成的步骤;及
保存所述合成的图像的步骤。
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多摄像方法,其中,
所述外部拍摄步骤获取通过所述外部摄像装置拍摄的所述第2即时预览图像或所述第2图像,所述外部摄像装置具有机械云台机构或电子云台机构,所述电子云台机构仅显示所述第2图像中的特定区域来进行云台控制。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多摄像方法,其包括:
获取对在所述内部拍摄步骤所捕捉的被摄体进行特定的被摄体特定信息的步骤;及
根据所述被摄体特定信息,将云台驱动命令发送至所述外部摄像装置,所述云台驱动命令用于以由所述外部摄像装置也可捕捉由所述内部摄像装置捕捉到的所述被摄体的方式控制所述外部摄像装置的云台机构的步骤。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多摄像方法,其包括:
获取所述内部拍摄步骤所进行的内部摄像装置及所述外部摄像装置的位置信息的步骤;及
获取所述内部摄像装置及所述外部摄像装置的姿势信息的步骤;及
根据所述位置信息及所述姿势信息,将云台驱动命令发送至所述外部摄像装置,所述云台驱动命令用于以由所述外部摄像装置也可捕捉由所述内部摄像装置捕捉到的被摄体的方式控制所述外部摄像装置的云台机构的步骤。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多摄像方法,其包括:
获取所述内部摄像装置与被摄体的距离信息的步骤;及
根据所述位置信息、所述姿势信息及所述距离信息,将云台驱动命令发送至所述外部摄像装置,所述云台驱动命令用于以由所述外部摄像装置也可捕捉由所述内部摄像装置捕捉到的被摄体的方式控制所述外部摄像装置的云台机构的步骤。
19.根据权利要求15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多摄像方法,其包括:
获取多摄像装置的姿势信息的步骤;及
根据所述多摄像装置的姿势信息,将用于控制所述外部摄像装置的云台机构的云台驱动命令发送至所述外部摄像装置的步骤。
20.一种程序,其使计算机执行多摄像方法,所述多摄像方法包括:
内部拍摄步骤,获取第1即时预览图像或正式拍摄的第1图像;及
外部拍摄步骤,从获取了第2即时预览图像或正式拍摄的第2图像的外部摄像装置通过无线通信获取所述第2即时预览图像或所述第2图像,其中,
所述内部拍摄步骤中输入有所述第1即时预览图像,在所述外部拍摄步骤中接收所述第2即时预览图像,
并且,所述方法还包括显示步骤,对所述第1即时预览图像及所述第2即时预览图像进行多重即时预览显示。
21.一种非暂时性记录介质,其记录有权利要求20所述的程序的能够用计算机读取的编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4-184774 | 2014-09-11 | ||
JP2014184774 | 2014-09-11 | ||
PCT/JP2015/068129 WO2016038976A1 (ja) | 2014-09-11 | 2015-06-24 | マルチ撮像装置、マルチ撮像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688227A true CN106688227A (zh) | 2017-05-17 |
CN106688227B CN106688227B (zh) | 2019-06-18 |
Family
ID=554587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80048410.6A Active CN106688227B (zh) | 2014-09-11 | 2015-06-24 | 多摄像装置、多摄像方法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0298828B2 (zh) |
JP (1) | JP6328255B2 (zh) |
CN (1) | CN106688227B (zh) |
WO (1) | WO2016038976A1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756667A (zh) * | 2017-11-07 | 2019-05-14 |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 位置取得系统、位置取得装置、位置取得方法以及记录介质 |
CN113574854A (zh) * | 2019-03-15 | 2021-10-29 |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 带打印机数码摄像机 |
CN116320782A (zh) * | 2019-12-18 | 2023-06-23 |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 一种控制方法、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芯片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AU2016370395A1 (en) | 2015-12-14 | 2018-06-28 | Red.Com, Llc | Modular digital camera and cellular phone |
JP6769443B2 (ja) | 2015-12-15 | 2020-10-14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KR20180018086A (ko) * | 2016-08-12 | 2018-02-21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이동 단말기 및 그의 동작 방법 |
KR102402096B1 (ko) * | 2017-03-27 | 2022-05-26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이미지 내 오브젝트와 관련된 정보를 제공하는 전자 장치 |
US10687046B2 (en) * | 2018-04-05 | 2020-06-16 | Fyusion, Inc. | Trajectory smoother for generating multi-view interactive digital media representations |
JP6440085B1 (ja) | 2018-06-19 | 2018-12-19 |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 監視カメラ |
JP6692867B2 (ja) | 2018-09-07 | 2020-05-13 | 日本航空株式会社 | 構造物の内部を確認するための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
CN112136309B (zh) | 2018-10-09 | 2022-10-11 | 谷歌有限责任公司 | 用移动图像捕获设备执行倒回操作的系统和方法 |
US20200128233A1 (en) * | 2018-10-17 | 2020-04-23 | Red Technologies, LLC | Mobile device |
JP6654748B2 (ja) * | 2018-11-08 | 2020-02-26 | パナソニックi−PROセンシング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 監視カメラおよび映像配置方法 |
US11517146B2 (en) * | 2019-05-21 | 2022-12-06 | Whirlpool Corporation | Cooking assistance appliance |
EP3829159A1 (en) * | 2019-11-29 | 2021-06-02 | Ricoh Company, Ltd. | Image capturing device, image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isplay control, and carrier means |
US11258988B1 (en) * | 2020-07-21 | 2022-02-22 | Vivian J. Douglas Dudley | Body-viewing camera system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90125147A1 (en) * | 2006-06-15 | 2009-05-14 | Intouch Technologies, Inc. | Remote controlled robot system that provides medical images |
CN101771750A (zh) * | 2009-12-24 | 2010-07-07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无线预览拍摄的终端和方法 |
JP2012099889A (ja) * | 2010-10-29 | 2012-05-24 | Olympus Imaging Corp | カメラ、撮影方法、撮影プログラム |
CN103945117A (zh) * | 2013-01-23 | 2014-07-23 | 奥林巴斯映像株式会社 | 拍摄设备、协作拍摄方法以及记录了程序的记录介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5094741A (ja) | 2003-08-14 | 2005-04-07 | Fuji Photo Film Co Ltd | 撮像装置及び画像合成方法 |
JP2006238020A (ja) * | 2005-02-24 | 2006-09-07 | Olympus Corp | デジタルカメラシステム及びデジタルカメラ |
US7817180B2 (en) * | 2005-04-28 | 2010-10-19 | Apple Inc. | Video processing in a multi-participant video conference |
JP2007158860A (ja) * | 2005-12-06 | 2007-06-21 | Canon Inc | 撮影システム、撮影装置、画像切替装置、およびデータ保持装置 |
KR101586702B1 (ko) * | 2009-07-08 | 2016-01-19 | 한화테크윈 주식회사 | 감시 카메라들의 제어 방법 및 이를 사용한 제어 장치 |
KR20110052345A (ko) * | 2009-11-12 | 2011-05-18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디스플레이장치, 카메라 및 그 제어방법 |
JP5499754B2 (ja) * | 2010-02-19 | 2014-05-21 | 株式会社ニコン | 撮像装置 |
JP2011250340A (ja) * | 2010-05-31 | 2011-12-08 | Sanyo Electric Co Ltd | 撮像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
JP2013093843A (ja) | 2011-10-05 | 2013-05-16 | Sanyo Electric Co Ltd | 電子機器および電子カメラ |
BR112014011632A2 (pt) | 2011-11-14 | 2017-05-02 | Canon Kk | aparelho de captação, aparelho de controle e método de controle de imagem, e programa |
JP2013255202A (ja) * | 2012-06-08 | 2013-12-19 | Canon Inc | 撮像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
JP5769032B2 (ja) * | 2013-07-29 | 2015-08-26 |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 撮像装置、撮像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
2015
- 2015-06-24 CN CN201580048410.6A patent/CN106688227B/zh active Active
- 2015-06-24 JP JP2016547741A patent/JP6328255B2/ja active Active
- 2015-06-24 WO PCT/JP2015/068129 patent/WO2016038976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7
- 2017-03-03 US US15/449,588 patent/US10298828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90125147A1 (en) * | 2006-06-15 | 2009-05-14 | Intouch Technologies, Inc. | Remote controlled robot system that provides medical images |
CN101771750A (zh) * | 2009-12-24 | 2010-07-07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无线预览拍摄的终端和方法 |
JP2012099889A (ja) * | 2010-10-29 | 2012-05-24 | Olympus Imaging Corp | カメラ、撮影方法、撮影プログラム |
CN103945117A (zh) * | 2013-01-23 | 2014-07-23 | 奥林巴斯映像株式会社 | 拍摄设备、协作拍摄方法以及记录了程序的记录介质 |
Cited B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756667A (zh) * | 2017-11-07 | 2019-05-14 |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 位置取得系统、位置取得装置、位置取得方法以及记录介质 |
CN109756667B (zh) * | 2017-11-07 | 2021-03-09 |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 位置取得系统、位置取得装置、位置取得方法以及记录介质 |
CN113574854A (zh) * | 2019-03-15 | 2021-10-29 |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 带打印机数码摄像机 |
US11647282B2 (en) | 2019-03-15 | 2023-05-09 | Fujifilm Corporation | Digital camera with printer |
US12028607B2 (en) | 2019-03-15 | 2024-07-02 | Fujifilm Corporation | Digital camera with printer |
CN116320782A (zh) * | 2019-12-18 | 2023-06-23 |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 一种控制方法、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芯片 |
CN116320782B (zh) * | 2019-12-18 | 2024-03-26 |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 一种控制方法、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芯片 |
US11991441B2 (en) | 2019-12-18 | 2024-05-21 | Honor Device Co., Ltd. | Control method, electronic device,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and chip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6328255B2 (ja) | 2018-05-23 |
WO2016038976A1 (ja) | 2016-03-17 |
US20170201672A1 (en) | 2017-07-13 |
US10298828B2 (en) | 2019-05-21 |
JPWO2016038976A1 (ja) | 2017-06-22 |
CN106688227B (zh) | 2019-06-1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688227B (zh) | 多摄像装置、多摄像方法 | |
US9380207B1 (en) | Enabling multiple field of view image capture within a surround image mode for multi-lense mobile devices | |
JP6106764B2 (ja) | 撮像装置及びタイムラプス撮像方法 | |
CN105580349B (zh) | 图像处理装置、摄像装置及图像处理方法 | |
CN107005675B (zh) | 动态图像编辑装置、动态图像编辑方法及存储介质 | |
JP6165680B2 (ja) | 撮像装置 | |
JP5799178B2 (ja) | 撮像装置及び合焦制御方法 | |
CN106688228A (zh) | 摄像控制装置、摄像控制方法、相机、相机系统及程序 | |
CN105075235B (zh) | 图像处理装置、摄像装置以及图像处理方法 | |
JP5740045B2 (ja) |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方法並びに撮像装置 | |
CN106605404A (zh) | 相机的初始位置设定方法、相机及相机系统 | |
CN104205809A (zh) | 固体摄像元件、摄像装置及固体摄像元件的驱动方法 | |
CN103891265A (zh) | 可远程控制的数字摄影机系统 | |
CN106415348B (zh) | 摄像装置及对焦控制方法 | |
US9288472B2 (en) | Image processing device and method, and image capturing device | |
CN105791701A (zh) | 图像拍摄装置及方法 | |
US20240037708A1 (en) |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 |
CN104903769A (zh) | 图像处理装置、摄像装置、程序及图像处理方法 | |
CN112866557A (zh) | 构图推荐方法和电子设备 | |
JP2011217275A (ja) | 電子機器 | |
CN105934710B (zh) | 图像处理装置、摄像装置及图像处理方法 | |
CN108900762A (zh) | 一种多摄像头的拍摄方法、拍摄终端和可读存储介质 | |
CN110463184A (zh) |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处理方法及程序 | |
CN104871532B (zh) | 拍摄装置及其动作控制方法 | |
CN117714849B (zh) | 一种图像拍摄方法及相关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