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687004B - 铆钉 - Google Patents
铆钉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687004B CN106687004B CN201480081781.XA CN201480081781A CN106687004B CN 106687004 B CN106687004 B CN 106687004B CN 201480081781 A CN201480081781 A CN 201480081781A CN 106687004 B CN106687004 B CN 10668700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ivet
- flange
- rod
- inclined surface
- bas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B—BUTTONS, PINS, BUCKLES, SLIDE FASTENERS, OR THE LIKE
- A44B1/00—Buttons
- A44B1/18—Buttons adapted for special ways of fastening
- A44B1/42—Buttons adapted for special ways of fastening with deformable prong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B—BUTTONS, PINS, BUCKLES, SLIDE FASTENERS, OR THE LIKE
- A44B1/00—Buttons
- A44B1/08—Constructional characteristic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B—BUTTONS, PINS, BUCKLES, SLIDE FASTENERS, OR THE LIKE
- A44B1/00—Buttons
- A44B1/18—Buttons adapted for special ways of fastening
- A44B1/28—Buttons adapted for special ways of fastening with shank and counterpiece
Landscapes
- Insertion Pins And Rivets (AREA)
- Slide Fasteners, Snap Fasteners, And Hook Fasten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铆钉,该铆钉(10、40)为了将带杆纽扣(30)安装于衣料(1)的表面而从衣料(1)的背面侧适用。铆钉(10、40)包括圆板状的基座(11)、以及从基座(11)与基座(11)呈同心状突出的杆(12)。所述基座(11)包括在杆(12)的基端的周围向与杆(12)的突出侧相反的一侧凹陷的环状的凹部(13)以及比凹部(13)靠半径方向外侧的凸缘(14),所述凸缘(14)形成有从其上表面(15)向杆(12)的突出侧隆起的多个隆起部(20、20a、20b、50)。所述隆起部(20、20a、20b、50)在所述凸缘(14)的上表面(15)沿着周向以等间隔形成,各所述隆起部(20、20a、20b、50)的顶部由弯曲面形成。所述凹部(13)具有外侧倾斜面(13c),该外侧倾斜面(13c)与所述凸缘(14)邻接,向半径方向外侧且向上方倾斜,所述各隆起部(20、20a、20b、50)具有自凹部(13)的外侧倾斜面(13c)连续地延伸的内侧倾斜面(21、21a、21b)。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铆钉,特别是涉及一种为了加强牛仔裤的袋口等所使用的铆钉(日文:リベット(鋲))。
背景技术
在牛仔裤的袋口的端部位置等,通常如例如日本特开2014-19953号公报、美国专利第1583472号说明书所示那样施予利用铆钉和带杆纽扣这两个零部件的被称为打枣的加强。这样的带杆纽扣也起到装饰牛仔裤的作用。带杆纽扣是铜、黄铜制等的装饰纽扣,具有中央的空心圆顶状的突起部和从突起部的基端部向半径方向外侧延伸的圆环板状的外周部。铆钉是为了将带杆纽扣固定于衣料的表面侧而从衣料的背面侧适用的金属制的铆钉,具有圆板状的基座和从基座突出的杆。在将带杆纽扣固定于衣料的情况下,使用铆接机,在从衣料的背面侧使铆钉的杆贯穿已配置于衣料的表面侧的带杆纽扣之后,将杆铆接在带杆纽扣的突起部的内侧空间。
近年来,开发出具有伸缩性的粗斜纹布衣料、薄的粗斜纹布衣料,普遍地销售使用这些衣料制造出的牛仔裤。在将以往的铆钉和带杆纽扣适用于这样的具有伸缩性的衣料、薄的衣料的情况下,无法在带杆纽扣与铆钉之间充分地保持衣料,若铆钉的周围的衣料被横向拉力拉拽,则衣料偏移,即使横向拉力被解除,衣料也不会完全恢复,从而产生褶皱、或者铆钉的杆已贯通的衣料孔扩大而产生了铆钉和带杆纽扣从衣料脱落这样的问题。因此,无法将铆钉和带杆纽扣适用于由伸缩性的衣料、薄的衣料制成的牛仔裤等。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19953号公报
专利文献2:美国专利第1583472号说明书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正是鉴于上述那样的问题点而做成的,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地适用于具有伸缩性的衣料、薄的衣料的铆钉。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发明,可提供一种铆钉,其为了将带杆纽扣安装于衣料的表面而从衣料的背面侧适用,其包括圆板状的基座和从基座与基座呈同心状突出的杆,所述基座包括在杆的基端的周围向与杆的突出侧相反的一侧凹陷的环状的凹部和比凹部靠半径方向外侧的凸缘,所述凸缘形成有从其上表面向杆的突出侧隆起的多个隆起部。
在本发明中,通过在铆钉的基座的比凹部靠半径方向外侧的部分即凸缘的上表面设置有多个隆起部,在使用铆钉将带杆纽扣安装到衣料的状态下,衣料被夹在带杆纽扣与铆钉的基座之间,并进入基座的凹部。而且,衣料被各隆起部沿着周向以等间隔局部地相对于带杆纽扣压缩。因此,即使是具有伸缩性的衣料、薄的衣料,也能够利用各隆起部将衣料牢固地按压于带杆纽扣,即使铆钉的周围的衣料被拉拽,衣料也不会产生轻易地偏移那样的情况。
在本发明中,带杆纽扣是指为了加强、装饰而安装于牛仔裤的袋口的端部位置等的装饰纽扣,通常是铜、黄铜制成的,但并不限定于此。铆钉是用于将带杆纽扣安装于衣料的铆钉,通常是铁、铜、铝、镍、钛、锌、或它们的合金等金属制成的,也可以是树脂制成的。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隆起部在所述凸缘的上表面上沿着周向以等间隔形成,所述隆起部的顶部由弯曲面形成。各隆起部的顶部是弯曲面,因此,不会产生损伤衣料那样的情况。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凹部具有底面和外侧倾斜面,该外侧倾斜面从底面延伸设置,并与所述凸缘邻接,向半径方向外侧且向上方倾斜,各所述隆起部具有自凹部的外侧倾斜面连续地延伸的内侧倾斜面。在该情况下,在凸缘的上表面隆起的隆起部的内侧倾斜面自铆钉的基座的凹部的外侧倾斜面连续,因此,即使铆钉的周围的衣料被拉拽,衣料的在各隆起部处的钩挂力度较大,考虑这点也有助于防止衣料的偏移。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隆起部的内侧倾斜面的倾斜角度与所述凹部的外侧倾斜面的倾斜角度的倾斜角度不同。由于如上所述隆起部的内侧倾斜面的倾斜角度与凹部的外侧倾斜面的倾斜角度不同,因此,凹部的外侧倾斜面利用隆起部的内侧倾斜面成为沿着周向起伏的形状。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隆起部的内侧倾斜面在比凸缘的上表面靠所述凹部的底面侧的位置从所述外侧倾斜面隆起。由此,能够增大衣料的钩挂力度。另外,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隆起部的沿着周向的长度比沿着铆钉的基座的半径方向的长度长。
发明的效果
在本发明中,通过在铆钉的基座中的比凹部靠半径方向外侧的部分即凸缘的上表面设置有多个隆起部,从而在使用铆钉将带杆纽扣安装到衣料的状态下,衣料被夹在带杆纽扣与铆钉的基座之间,并进入基座的凹部,并且被各隆起部沿着周向以等间隔局部地按压于带杆纽扣。因此,即使是具有伸缩性的衣料、薄的衣料,铆钉的周围的衣料被拉拽,也不会产生衣料轻易地偏移的情况。因此,本发明的铆钉能够有效地适用于由伸缩性的衣料、薄的衣料制成的牛仔裤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铆钉的俯视图。
图2是沿着图1的A-A线的剖视图。
图3是图2的由圆圈围起的部分的放大图。
图4是表示使用铆钉将带杆纽扣固定到衣料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铆钉的俯视图。
图6是表示隆起部的变形例的与图3同样的放大图。
图7是表示隆起部的另一变形例的与图3同样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铆钉的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些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在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的范围内可进行适当变更等。图1是本发明的铆钉10的俯视图,图2是沿着图1的A -A线的铆钉10的剖视图。图3是图2的由圆圈围起的部分的放大图。铆钉10 是金属制的铆钉,能够通过对例如铁、铜、铝、镍、钛、锌、它们的合金等金属原材料进行冷锻而形成。铆钉10包括圆板状的基座11、以及从基座11的中央部与基座11呈同心状向上方(以下,上下为基于图2~5 、7 的纸面而言。)突出的实心的杆12。杆12具有外径大致恒定的下方的杆主体部12a和外径从杆主体部12a的上端向上方逐渐缩小并延伸的杆头部12b。杆头部12b的顶端12c即杆12的顶端12c是平坦的小圆形状。另外,杆主体部12a的下端12d 即杆12的基端12d位于与随后叙述的基座11的凸缘14的上表面15大致相同的上下方向位置。
铆钉10的基座11包括:环状的凹部13,其在基座11上表面侧沿着杆12的基端12d的周围向下方凹陷;凸缘14,其是基座11中的比凹部13靠半径方向外侧的部分。凹部13和凸缘14并没有明确地划分,但在本说明书中,“比凹部13靠半径方向外侧的部分”是指比图3的虚线B靠半径方向外侧的部分。凹部13由从杆12的基端12d向半径方向外侧且向下方平缓地倾斜的内侧倾斜面 13a、从内侧倾斜面13a的半径方向外侧端向半径方向外侧水平(水平是指与上下方向即杆12的轴向垂直的任意的面。)地稍微延伸的底面13b、从底面13b 的半径方向外侧端向半径方向外侧且向上方倾斜的、具有倾斜角度大于内侧倾斜面13a的倾斜角度的外侧倾斜面13c规定。作为一个例子,外侧倾斜面13c 被设定为40~80度,在本实施方式中是45度。底面13b构成凹部13的最深的底部。基座11的除了凸缘14之外的部分的下表面11a是水平的,与凹部13的底面13b平行。下表面11a也涉及到凸缘14,下表面11a的半径方向外侧端位于与凹部13的外侧倾斜面13c的上端大致相同的半径方向位置。在凸缘14的下部存在从所述下表面11a的半径方向外侧端向半径方向外侧且向上方倾斜的下表面14a。下表面14a的倾斜角度比凹部13的外侧倾斜面13c的倾斜角度小。凸缘14的上表面15是水平的,在凸缘14的上表面15,沿着周向以60度间隔设置有6个隆起部20作为一个例子,详细情况随后叙述。另外,凸缘14的外周侧面14b即基座14的外周侧面14b为沿着大致上下方向,但是外周侧面 14b在上表面15附近稍微向半径方向内侧弯曲且与上表面15交叉。凸缘14的内周侧面13c与凹部13的外侧倾斜面13c相同,凹部13的外侧倾斜面13c的除了与隆起部20相对应的部分之外的部分与凸缘14的上表面15相交。
接着,对凸缘14的隆起部20进行说明。各隆起部20的沿着凸缘14的周向的长度比沿着基座11的半径方向的长度长,沿着凸缘14的上表面15的形状是接近长圆形的形状。各隆起部20的外形没有角部、尖的部分,隆起部20的顶部由平滑的弯曲面形成。这点在以下进一步详细叙述。在图2中示出两个隆起部20(20A)的沿着半径方向的剖面,并且示出其他两个隆起部20(20B) 的长度侧的侧面即沿着周向的轮廓。另外,图3是将图2的隆起部附近的剖面放大的图。隆起部20包括与整个隆起部20的所有侧面相连的平滑的弯曲面而成的上表面23。隆起部20形成为沿着基座11的周向的长度比沿着铆钉10的基座11的半径方向的长度长,隆起部20的上表面23在周向上大致水平。隆起部 20包括详细情况随后叙述的内侧倾斜面21和在与内侧倾斜面21相反的一侧从凸缘外周侧面14b向上表面23平滑地相连的外侧倾斜面22。如从图2、图3 看到那样各隆起部20从凸缘14的上表面15向杆12的突出侧隆起,隆起部20沿着周向以等间隔配置。而且,根据本实施方式,隆起部20具有与杆12相对的内侧倾斜面21,内侧倾斜面21在比凸缘14的上表面15靠底面侧的位置自凹部 13的外侧倾斜面13c连续。即、隆起部20的内侧倾斜面21是沿着上下方向比处于与隆起部20的内侧倾斜面21相反的一侧的外侧倾斜面22长的面,内侧倾斜面21的倾斜角度比凹部13的外侧倾斜面13c的倾斜角度大。换言之,隆起部20的内侧倾斜面21比凹部13的外侧倾斜面13c陡,利用隆起部20的内侧倾斜面21和凹部13的外侧倾斜面13c,凸缘14的内周侧面成为沿着周向起伏的形状。而且,换言之,隆起部20也可以说是相对于凸缘14的上表面15向上方向隆起并且朝向杆12隆起。参照图3,隆起部20的内侧倾斜面21从凹部13的外侧倾斜面13c的上下方向大致中间点以比外侧倾斜面13c的倾斜角度稍大的倾斜角度向上方延伸、例如是比外侧倾斜面13c的倾斜角度大超过0度且小于等于3度的倾斜角度向上方延伸。
在本发明中,在铆钉10设置有6个隆起部20,但隆起部的数量并不限定于此,设置有3个隆起部的例子随后叙述(参照图5)。作为隆起部的设定数的标准,可列举以下两点。1)优选相对于铆钉10的凸缘14的上表面15的包括隆起部对应部分在内的整个面积,全部隆起部20的沿着上表面15的面积之合的比例为8.5%~24.5%的范围内。2)优选相对于凸缘14的包括隆起部对应部分在内的周向全长(图1的以双点划线所示的半径方向宽度中间的周向长度),全部隆起部20的沿着凸缘周向(图1的双点划线)的长度之合的比例为 11%~24%的范围内。根据上述1)和2)和铆钉10的实际的设计规格,隆起部的优选数量为3个~6个。在本实施方式中,相对于铆钉10的凸缘14的上表面15的包括隆起部对应部分在内的整个面积,全部隆起部20的沿着上表面15 的面积之合的比例是约24.5%。相对于凸缘14的包括隆起部对应部分在内的周向全长,全部隆起部20的沿着凸缘周向的长度之合的比例是约24%。
图4是表示使用上述的铆钉10将带杆纽扣30固定到例如弹性线等织成或编成的包含弹性纤维的具有伸缩性的衣料1的状态的剖视图。在该状态下,铆钉10的杆12如随后叙述那样产生塑性变形。衣料1是表面衣料1a和衬料1b 接合而成的粗斜纹布衣料。带杆纽扣30是对黄铜制的板进行拉深加工而成的装饰纽扣,具有中央的空心圆顶状的突起部31、从突起部31的基端31a向半径方向外侧且向上方稍微延伸的折回部32、以及从折回部32的上端向半径方向外侧稍微向下方倾斜并延伸的圆环板状的外周部33。突起部31规定上方闭合且下方敞开的内部空间31b。在内部空间31b的直径从上闭端向下方逐渐扩大而成为最大之后,随着进一步向下方去而稍微逐渐缩小。外周部33的外径比铆钉10的基座11的外径稍大。在利用铆钉10将带杆纽扣30固定于衣料1的情况下,使用未图示的铆接机从衣料1的背面侧使铆钉10的杆12相对于配置到衣料1的表面侧的带杆纽扣30而贯通衣料1,将该杆12铆接在带杆纽扣30的突起部31的内侧空间31b。由此,如图4所示,杆头部12b以大致充满带杆纽扣30的突起部31的内侧空间31b的方式塑性变形,另外,杆主体部12a沿着上下方向压扁且沿着半径方向扩张。突起部31的内部空间31b的直径向下方稍微缩小,因此,塑性变形后的杆头部12b不会从突起部31脱出。
在图4所示的铆钉固定状态下,衣料1被夹在铆钉10的基座11与带杆纽扣 30的外周部33之间,并进入基座11的凹部13。而且,衣料1被铆钉10的凸缘 14的6个隆起部20相对于带杆纽扣30的外周部33沿着周向以60度间隔局部地压缩。通过利用这样的隆起部20对衣料1的压紧,即使向远离杆12的方向(以下称为“横向”。)拉拽铆钉10的周围的衣料1,衣料1也不会产生容易地偏移那样的情况。而且,隆起部20的内侧倾斜面21比凹部13的外侧倾斜面13c进一步稍陡,因此,即使衣料1被沿着横向拉拽,衣料1的在各隆起部20处的钩挂力度较大,考虑这点也有助于防止衣料1的偏移。另外,考虑内侧倾斜面 21和外侧倾斜面13c在凸缘14的内周侧面成为沿着周向起伏的形状也有助于防止衣料1的偏移。而且,凹部13的底面13b、即凹部13的最深的部分位于比杆12侧靠凸缘14侧的位置,因此,衣料1易于与内侧倾斜面21接触,考虑这点也有助于防止衣料1的偏移。
图5是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铆钉的俯视图。该铆钉40除了沿着周向以120度间隔设置有3个隆起部50这点之外,其他与上述的铆钉10相同,因此,除了附图标记40、50以外,标注与铆钉10相同的附图标记而省略说明。各隆起部50的外形与已述的隆起部20相同,因此隆起部50也包括内侧倾斜面21。另外,相对于此时的铆钉40的凸缘14的上表面15的包括隆起部对应部分在内的整个面积,全部隆起部50的沿着上表面15的面积之合的比例是约8.5%。相对于凸缘14的包括隆起部对应部分在内的周向全长,全部隆起部50的沿着凸缘周向的长度之合的比例是约11%。
图6是表示铆钉10中的作为已述的隆起部20的变形例的隆起部20a的与图3同样的放大图。该隆起部20a的内侧倾斜面21a从凹部13(除了隆起部20a 及其内侧倾斜面21a以外,其他与图3相同,因此,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以下,关于图7也是同样的。)的外侧倾斜面13c的上下方向大致中间点起以比外侧倾斜面13c的倾斜角度稍小的倾斜角度向上方延伸、例如是比外侧倾斜面13c的倾斜角度小0度以上且3度以下的倾斜角度向上方延伸。即利用隆起部20a的内侧倾斜面21a和凹部13的外侧倾斜面13c,凸缘14的内周侧面成为沿着周向起伏的形状。图7是表示铆钉10中的已述的隆起部20的又一变形例的隆起部20b的与图3同样的放大图。该隆起部20b的内侧倾斜面21b以与凹部 13的外侧倾斜面13c相同的倾斜角度向上方延伸。即使隆起部20a、20b的内侧倾斜面21a、21b是与凹部13的比较陡的外侧倾斜面13c相同或大致相同的倾斜角度,如果与现有技术比较,能够认为与隆起部20同样地也在利用铆钉 10固定有带杆纽扣30的衣料1产生横向拉力,衣料1的在各隆起部20a、20b处的钩挂力度较大,对防止衣料1的偏移做出贡献。
附图标记的说明
1、衣料;10、40、铆钉;11、基座;12、杆;13、凹部;13c、外侧倾斜面;14、凸缘;15、凸缘的上表面;20、20a、20b、50、隆起部;21、21a、 21b、隆起部的内侧倾斜面;30、带杆纽扣;31、突起部;33、外周部。
Claims (6)
1.一种铆钉(10、40),其为了将带杆纽扣(30)安装于衣料(1)的表面而从衣料(1)的背面侧适用,其中,
铆钉(10、40)包括圆板状的基座(11)、以及从基座(11)与基座(11)呈同心状突出的杆(12),所述基座(11)和所述杆(12)是实心的,
所述基座(11)包括在杆(12)的基端的周围向与杆(12)的突出侧相反的一侧凹陷的环状的凹部(13)以及比凹部(13)靠半径方向外侧的凸缘(14),
所述凸缘(14)形成有从其上表面(15)向杆(12)的突出侧隆起的多个隆起部(20、20a、20b、50),
所述凹部(13)具有底面(13b)和外侧倾斜面(13c),该外侧倾斜面(13c)从所述底面(13b)延伸设置,并与所述凸缘(14)邻接,向半径方向外侧且向上方倾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铆钉,其特征在于,
所述隆起部(20、20a、20b、50)在所述凸缘(14)的上表面(15)沿着周向以等间隔形成,所述隆起部(20、20a、20b、50)的顶部由弯曲面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铆钉,其特征在于,
各所述隆起部(20、20a、20b、50)具有自凹部(13)的外侧倾斜面(13c)连续地延伸的内侧倾斜面(21、21a、21b)。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铆钉,其特征在于,
所述隆起部(20、20a、50)的内侧倾斜面(21、21a)的倾斜角度与所述凹部(13)的外侧倾斜面(13c)的倾斜角度不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铆钉,其特征在于,
所述隆起部(20、50)的内侧倾斜面(21)在比凸缘(14)的上表面(15)靠所述凹部(13)的底面(13b)一侧的位置从所述外侧倾斜面(13c)隆起。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铆钉,其特征在于,
所述隆起部(20、20a、20b、50)的沿着周向的长度比沿着铆钉(10、40)的基座(11)的半径方向的长度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PCT/JP2014/073721 WO2016038666A1 (ja) | 2014-09-08 | 2014-09-08 | リベット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687004A CN106687004A (zh) | 2017-05-17 |
CN106687004B true CN106687004B (zh) | 2019-06-28 |
Family
ID=554584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80081781.XA Active CN106687004B (zh) | 2014-09-08 | 2014-09-08 | 铆钉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872540B2 (zh) |
JP (1) | JP6262356B2 (zh) |
CN (1) | CN106687004B (zh) |
WO (1) | WO2016038666A1 (zh) |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571780A (en) * | 1983-04-13 | 1986-02-25 | Nippon Notion Kogyo Co., Ltd. | Button having attachment tack deformed by anvil |
US5173997A (en) * | 1991-01-17 | 1992-12-29 | Takata Corporation | Tongue plate stopper |
EP0753271B1 (en) * | 1995-07-14 | 2000-05-10 | FIOCCHI SNAPS S.p.A. | Method for mounting a simplified press-stud, and the relative press-stud |
CN2427096Y (zh) * | 2000-05-31 | 2001-04-25 | 黄文远 | 四合扣 |
CN1301925A (zh) * | 1999-12-24 | 2001-07-04 | Ykk株式会社 | 固定揿钮用平头钉 |
CN1644126A (zh) * | 2004-01-22 | 2005-07-27 | Ykk株式会社 | 纽扣 |
JP3181363U (ja) * | 2012-11-21 | 2013-01-31 | 株式会社久永製作所 | ホック |
CN103118560A (zh) * | 2010-07-26 | 2013-05-22 | Ykk株式会社 | 钮扣安装构件和钮扣结构体 |
CN203523962U (zh) * | 2013-09-30 | 2014-04-09 | 浙江伟星实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急钮 |
JP2014145404A (ja) * | 2013-01-28 | 2014-08-14 | Tokai Tac:Kk | ホック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646053A (en) * | 1925-02-16 | 1927-10-18 | Universal Button Fastening & B | Button fastening |
US1583472A (en) | 1926-02-03 | 1926-05-04 | Scovill Manufacturing Co | Self-piercing stud and post for snap fasteners |
JPS59166711U (ja) * | 1983-04-26 | 1984-11-08 | 日本ノ−シヨン工業株式会社 | 被服等用釦 |
JPS6083406U (ja) * | 1983-11-16 | 1985-06-08 | 日本ノーシヨン工業株式会社 | 釦等用鋲 |
JPS60188210U (ja) * | 1984-05-22 | 1985-12-13 | 日本ノ−シヨン工業株式会社 | 止具 |
JPH038086Y2 (zh) * | 1986-03-13 | 1991-02-28 | ||
US5016368A (en) * | 1990-01-16 | 1991-05-21 | Mr. Tool Manufacturing, Inc. | Clothing identifier |
ITPD940146A1 (it) * | 1994-08-05 | 1996-02-05 | Riccardo Candotti | Bottone per confezioni |
JP2784911B2 (ja) * | 1996-03-29 | 1998-08-13 | 田畑工業株式会社 | プラスチック製スナップ釦における雌体の頭部 |
JP4095858B2 (ja) * | 2002-08-01 | 2008-06-04 | Ykk株式会社 | ボタン |
US7013539B2 (en) * | 2004-05-13 | 2006-03-21 | Fildan Accessories Corporation | Weld button for garments |
US7752718B2 (en) * | 2005-10-14 | 2010-07-13 | Orc Industries | Snap fastener |
US7617575B2 (en) * | 2007-10-09 | 2009-11-17 | Ykk Corporation | Water migration resistant snap fasteners |
EP2196102B1 (en) * | 2008-12-11 | 2013-05-01 | YKK Corporation | Button as well as button body and fixture for such a button |
US9388502B2 (en) | 2012-07-12 | 2016-07-12 | Ykk Corporation | Button or fastener member of copper-plated aluminum or aluminum alloy and method of production thereof |
-
2014
- 2014-09-08 US US15/508,805 patent/US9872540B2/en active Active
- 2014-09-08 JP JP2016547274A patent/JP6262356B2/ja active Active
- 2014-09-08 WO PCT/JP2014/073721 patent/WO2016038666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4-09-08 CN CN201480081781.XA patent/CN106687004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571780A (en) * | 1983-04-13 | 1986-02-25 | Nippon Notion Kogyo Co., Ltd. | Button having attachment tack deformed by anvil |
US5173997A (en) * | 1991-01-17 | 1992-12-29 | Takata Corporation | Tongue plate stopper |
EP0753271B1 (en) * | 1995-07-14 | 2000-05-10 | FIOCCHI SNAPS S.p.A. | Method for mounting a simplified press-stud, and the relative press-stud |
CN1301925A (zh) * | 1999-12-24 | 2001-07-04 | Ykk株式会社 | 固定揿钮用平头钉 |
CN2427096Y (zh) * | 2000-05-31 | 2001-04-25 | 黄文远 | 四合扣 |
CN1644126A (zh) * | 2004-01-22 | 2005-07-27 | Ykk株式会社 | 纽扣 |
CN103118560A (zh) * | 2010-07-26 | 2013-05-22 | Ykk株式会社 | 钮扣安装构件和钮扣结构体 |
JP3181363U (ja) * | 2012-11-21 | 2013-01-31 | 株式会社久永製作所 | ホック |
JP2014145404A (ja) * | 2013-01-28 | 2014-08-14 | Tokai Tac:Kk | ホック装置 |
CN203523962U (zh) * | 2013-09-30 | 2014-04-09 | 浙江伟星实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急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WO2016038666A1 (ja) | 2017-04-27 |
US9872540B2 (en) | 2018-01-23 |
US20170273410A1 (en) | 2017-09-28 |
JP6262356B2 (ja) | 2018-01-17 |
CN106687004A (zh) | 2017-05-17 |
WO2016038666A1 (ja) | 2016-03-1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458176B (zh) | 按扣 | |
CN102573541B (zh) | 纽扣安装用上模 | |
TWI446883B (zh) | Mother buckle | |
US10575598B2 (en) | Ornament assembly | |
KR101935703B1 (ko) | 암형 스냅 버튼 | |
JPWO2011104867A1 (ja) | ボタン取付部材及びボタン取付部材形成方法、並びにハトメ部材及びハトメ部材形成方法 | |
JP2003259904A (ja) | 面ファスナーの雄止部材と同止部材付きシート製品 | |
CN106687004B (zh) | 铆钉 | |
US10030682B2 (en) | Two-part fastener | |
CN107920633A (zh) | 按扣 | |
US11064772B2 (en) | Male member of snap fastener and snap fastener | |
US2724161A (en) | Snap fastener socket | |
CN114641218B (zh) | 钮扣用安装件 | |
JP4401811B2 (ja) | 装飾ボタン | |
EP4520983A1 (en) | Improved snap fastener | |
US2916788A (en) | Prong ring fastener members | |
WO2024134899A1 (ja) | ボタン部材 | |
CN107529856B (zh) | 铆钉 | |
EP2274996B1 (en) | Removable button construction | |
US91083A (en) | Improvement in securing- buttons to fabrics | |
JP5254451B2 (ja) | ボタン | |
US380604A (en) | Glove-fastener | |
JP2021154120A (ja) | 雄型スナップボタン | |
US735655A (en) | Garment-fastener. | |
US1995632A (en) | Snap fastener member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