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6678515B - 一种角度调整装置及应用其的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角度调整装置及应用其的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678515B
CN106678515B CN201611112190.1A CN201611112190A CN106678515B CN 106678515 B CN106678515 B CN 106678515B CN 201611112190 A CN201611112190 A CN 201611112190A CN 106678515 B CN106678515 B CN 10667851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ulcrum
unit
rotating unit
shaft
adjust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11219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678515A (zh
Inventor
王士铭
萧启宏
何文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liang Electronics (Ch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sda Optronics Suzhou Co Ltd
Qisd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sda Optronics Suzhou Co Ltd, Qisda Corp filed Critical Qisda Optronics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1112190.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678515B/zh
Publication of CN1066785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6785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6785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67851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MFRAMES, CASINGS OR BEDS OF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NOT SPECIFIC TO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PROVIDED FOR ELSEWHERE; STANDS; SUPPORTS
    • F16M11/00Stands or trestles as supports for apparatus or articles placed thereon ; Stands for scientific apparatus such as gravitational force meters
    • F16M11/02Heads
    • F16M11/16Details concerning attachment of head-supporting legs, with or without actuation of locking members thereof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MFRAMES, CASINGS OR BEDS OF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NOT SPECIFIC TO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PROVIDED FOR ELSEWHERE; STANDS; SUPPORTS
    • F16M11/00Stands or trestles as supports for apparatus or articles placed thereon ; Stands for scientific apparatus such as gravitational force meters
    • F16M11/02Heads
    • F16M11/04Means for attachment of apparatus; Means allowing adjustment of the apparatus relatively to the stan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MFRAMES, CASINGS OR BEDS OF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NOT SPECIFIC TO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PROVIDED FOR ELSEWHERE; STANDS; SUPPORTS
    • F16M11/00Stands or trestles as supports for apparatus or articles placed thereon ; Stands for scientific apparatus such as gravitational force meters
    • F16M11/02Heads
    • F16M11/18Heads with mechanism for moving the apparatus relatively to the stan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rojection Apparatus (AREA)
  • Pivots And Pivotal Connec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关于一种角度调整装置及应用其的电子装置,角度调整装置包括固定单元、第一转动单元及第二转动单元。第一转动单元具有中空部、第一支点及第二支点,第一转动单元通过第一支点可转动地连接至固定单元,第二支点与第一支点位于第一转动单元的相邻两边上;第二转动单元用以夹持光学单元,第二转动单元设置于中空部,且第二转动单元通过第二支点可转动地连接至第一转动单元。当施加外力至第一转动单元时,第一转动单元能够以第一支点为支点、以第一转轴为转轴进行转动,并带动第二转动单元也以第一支点为支点、以第一转轴为转轴进行转动;当施加外力至第二转动单元时,第二转动单元能够以第二支点为支点、以第二转轴为转轴进行转动。

Description

一种角度调整装置及应用其的电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角度调整装置及应用其的电子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小型化的角度调整装置及应用其的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在使用具有光学单元的电子装置(例如,投影机或者相机)的过程中,经常需要微调光学单元的角度,从而实现光路的准确。但目前的角度调整装置大多是在转动支点处设置螺丝与转轴,利用螺丝带动转轴转动,从而实现光学单元的转动。如果要在左右方向与上下方向上均实现转动,那么需要在各自的转动支点处设置对应的角度调整装置以实现各自方向上的转动,该些角度调整装置占用了较大的体积。
而该些电子装置均在向小型化发展,所以有必要对角度调整装置做小型化的设计。
发明内容
为达到上述角度调整装置的小型化,本发明提供一种角度调整装置。
上述的角度调整装置,用于光学单元的角度调整,该角度调整装置包括:
固定单元;
第一转动单元,该第一转动单元具有中空部、第一支点及第二支点,该第一转动单元通过该第一支点可转动地连接至该固定单元,该第二支点与该第一支点位于该第一转动单元的相邻两边上;以及
第二转动单元,用以夹持该光学单元,该第二转动单元设置于该中空部,且该第二转动单元通过该第二支点可转动地连接至该第一转动单元;
其中,当施加外力至该第一转动单元时,该第一转动单元能够以第一支点为支点、以第一转轴为转轴进行转动,并带动该第二转动单元也以第一支点为支点、以该第一转轴为转轴进行转动;当施加外力至该第二转动单元时,该第二转动单元能够以第二支点为支点、以第二转轴为转轴进行转动,该第一转轴经过该第一支点,该第二转轴经过该第二支点,该第一转轴的方向异于该第二转轴的方向。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第一转轴的方向垂直于该第二转轴的方向。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第一转动单元与该第二转动单元均为匚形结构。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第一转动单元还具有第三支点,该第三支点与该第一支点设置于该第一转动单元的相对两边上,该第一转轴经过该第三支点。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第一转动单元还具有第一抵接部,该第一抵接部不经过该第一转轴,当施加外力至该第一抵接部时,该第一转动单元能够以第一转轴为转轴进行转动;该第二转动单元还具有第二抵接部,该第二抵接部不经过该第二转轴,当施加外力至该第二抵接部时,该第二转动单元能够以第二转轴为转轴进行转动。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角度调整装置还具有第一调整单元与第二调整单元,该第一调整单元对应地抵接该第一抵接部,用以在角度需调整时推抵该第一转动单元;该第二调整单元对应地抵接该第二抵接部,用以在角度需调整时推抵该第二转动单元。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角度调整装置还具有弹性单元,该弹性单元设置于该第二抵接部相对于该第二调整单元的另一侧。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第一调整单元具有第一调整孔与第一调整螺丝,以通过该第一调整孔与该第一调整螺丝的相对运动实现该第一调整单元的推抵操作;该第二调整单元具有第二调整孔与第二调整螺丝,以通过该第二调整孔与该第二调整螺丝的相对运动实现该第二调整单元的推抵操作。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第一调整单元与该第二调整单元均位于该角度调整装置的同一侧。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第一调整单元与该第二调整单元均设置于该固定单元上。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子装置,该电子装置包括如上述的角度调整装置。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电子装置为投影机。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角度调整装置仅通过在第一支点及第二支点的转动即可实现角度的调整,而不必要求第一转动单元或第二转动单元为封闭的框架结构,可省去部分空间,以达节省空间的效果,满足小型化的需求。并且,本发明的角度调整装置在第二支点一侧可省去施力单元的空间,可进一步地节省空间。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角度调整装置的爆炸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第一转动单元与第二转动单元的组装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各单元组装后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各单元组装后沿第一转轴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发明角度调整装置的爆炸示意图。请参照图1,角度调整装置100包括固定单元110、第一转动单元120及第二转动单元130,用以调整光学单元的角度调整。第一转动单元120具有中空部121、第一支点122及第二支点123,第一转动单元120通过第一支点122可转动地连接至固定单元110,第一支点122及第二支点123位于第一转动单元120的相邻两边上。
图2为图1中第一转动单元与第二转动单元的组装示意图,请一并参照图1、图2。第二转动单元130用以夹持光学单元,第二转动单元130设置有中空部121,且第二转动单元130通过第一转动单元120的第二支点123可转动地连接至第一转动单元120。当施加外力至第一转动单元120时,因为第一转动单元120通过第一支点122可转动地连接至固定单元110,第一转动单元120能够以第一支点122为支点、以第一转轴D1为转轴进行转动,并带动第二转动单元130也以第一支点122为支点、以第一转轴D1为转轴进行转动;当施加外力至第二转动单元130时,第二转动单元130能够以第二支点123为支点、以第二转轴D2为转轴进行转动,第一转轴D1经过第一支点122,第二转轴D2经过第二支点123,第一转轴D1的方向异于第二转轴D2的方向。第一转轴D1与第二转轴D2之间具有夹角即可满足角度调整装置100的360°转动的要求,在本实施例中,为了角度调整装置100制作及使用方便,第一转轴D1的方向垂直于第二转轴D2的方向。
如此,角度调整装置100仅通过在第一支点122及第二支点123的转动即可实现角度的调整,而不必要求第一转动单元120或第二转动单元130为封闭的框架结构,例如,如图1所示,第一转动单元120与第二转动单元130可均为匚形结构。这样,相比于封闭的框架结构,角度调整装置100可省去部分空间,以达节省空间的效果,满足小型化的需求。
并且,角度调整装置100通过施加外力至第二转动单元130以实现第二转动单元130围绕第二支点123转动,而无需直接施加作用力于第二支点123(例如调整螺丝)上以使第二支点123转动,从而带动第二转动单元130转动,即角度调整装置100在第二支点123一侧可省去施力单元的空间,可进一步地节省空间。
当然,如果在其中一个方向的空间需求不是很大,例如图1中第一转轴D1的方向,第一转动单元120也可具有第三支点124,第三支点124与第一支点122设置于第一转动单元120的相对两边上,第一转轴D1经过第三支点124。
为接收施加的外力,第一转动单元120及第二转动单元130具有相应的抵接部,如图1、图2所示,第一转动单元120具有第一抵接部125,第一抵接部125不经过第一转轴D1,当施加外力至第一抵接部125时,第一转动单元120能够以第一转轴D1为转轴进行转动;第二转动单元130具有第二抵接部131,第二抵接131不经过第二转轴D2,当施加外力至第二抵接部131时,第二转动单元130能够以第二转轴D2为转轴进行转动。在本实施例中,可将第一抵接部125与第二抵接部131设置于远离第一转轴D1与第二转轴D2的区域,以达到最大的转动力矩从而实现轻松的角度调整。
如图1所示,角度调整装置100还具有第一调整单元111与第二调整单元112,第一调整单元111对应地抵接第一抵接部125,用以在角度需调整时推抵第一转动单元120;第二调整单元112对应地抵接第二抵接部131,用以在角度需调整时推抵第二转动单元130。
图3为图1中各单元组装后的示意图,图4为图3中沿第一转轴的截面图。请一并参照图1至图4,第一调整单元111具有第一调整孔1111与第一调整螺丝1112,以通过第一调整孔1111与第一调整螺丝1112的相对运动实现第一调整单元111的推抵操作,从而实现第一转动单元120及第二转动单元130相对于固定单元110进行转动;第二调整单元112具有第二调整孔1121与第二调整螺丝1122,以通过第二调整孔1121与第二调整螺丝1122的相对运动实现第二调整单元112的推抵操作,从而实现第二转动单元130相对于固定单元110进行转动。外力的施加方式不做限定。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调整单元111及第二调整单元112采用的是调整孔与调整螺丝的搭配方式,而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调整单元111及第二调整单元112也可采用其他的搭配方式,只需能够实现调整单元推抵第一转动单元120及第二转动单元130进行转动即可。
为进一步节省角度调整装置100的空间,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4所示,第一调整单元111与第二调整单元112均位于角度调整装置100的同一侧,例如,第一调整单元111与第二调整单元112均位于角度调整装置100的位于第一支点122的一侧。
并且,在本实施例中,将第一调整单元111与第二调整单元112均设置于固定单元110上,即将第一调整单元111与第二调整单元112集成于固定单元110上,也可进一步地节省空间。
在外力的施加过程中,为保证施力的稳定,角度调整装置100还具有弹性单元1123,弹性单元1123设置于第二抵接部131相对于第二调整单元112的另一侧,即第二调整单元112在推抵的过程中,第二转动单元130一方面受到第二调整单元112的推抵,另一方面也受到弹性单元的抵持,以保证施力的稳定,从而实现第二转动单元130转动的高精度。
上述的角度调整装置100可应用于一些使用过程中光学单元角度需调整的电子装置中,电子装置例如投影机或者相机等。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角度调整装置仅通过在第一支点及第二支点的转动即可实现角度的调整,而不必要求第一转动单元或第二转动单元为封闭的框架结构,可省去部分空间,以达节省空间的效果,满足小型化的需求。并且,本发明的角度调整装置在第二支点一侧可省去施力单元的空间,可进一步地节省空间。另外,第一调整单元与第二调整单元均位于角度调整装置的同一侧且集成于固定单元上,以进一步地节省空间。
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2)

1.一种角度调整装置,用于光学单元的角度调整,其特征在于,该角度调整装置包括:
固定单元;
第一转动单元,该第一转动单元具有中空部、第一支点及第二支点,该第一转动单元通过该第一支点可转动地连接至该固定单元,该第二支点与该第一支点位于该第一转动单元的相邻两边上;以及
第二转动单元,用以夹持该光学单元,该第二转动单元设置于该中空部,且该第二转动单元通过该第二支点可转动地连接至该第一转动单元;
其中,当施加外力至该第一转动单元时,该第一转动单元能够以第一支点为支点、以第一转轴为转轴进行转动,并带动该第二转动单元也以第一支点为支点、以该第一转轴为转轴进行转动;当施加外力至该第二转动单元时,该第二转动单元能够以第二支点为支点、以第二转轴为转轴进行转动,该第一转轴经过该第一支点,该第二转轴经过该第二支点,该第一转轴的方向异于该第二转轴的方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角度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转轴的方向垂直于该第二转轴的方向。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角度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转动单元与该第二转动单元均为匚形结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角度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转动单元还具有第三支点,该第三支点与该第一支点设置于该第一转动单元的相对两边上,该第一转轴经过该第三支点。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角度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转动单元还具有第一抵接部,该第一抵接部不经过该第一转轴,当施加外力至该第一抵接部时,该第一转动单元能够以第一转轴为转轴进行转动;该第二转动单元还具有第二抵接部,该第二抵接部不经过该第二转轴,当施加外力至该第二抵接部时,该第二转动单元能够以第二转轴为转轴进行转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角度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角度调整装置还具有第一调整单元与第二调整单元,该第一调整单元对应地抵接该第一抵接部,用以在角度需调整时推抵该第一转动单元;该第二调整单元对应地抵接该第二抵接部,用以在角度需调整时推抵该第二转动单元。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角度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角度调整装置还具有弹性单元,该弹性单元设置于该第二抵接部相对于该第二调整单元的另一侧。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角度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调整单元具有第一调整孔与第一调整螺丝,以通过该第一调整孔与该第一调整螺丝的相对运动实现该第一调整单元的推抵操作;该第二调整单元具有第二调整孔与第二调整螺丝,以通过该第二调整孔与该第二调整螺丝的相对运动实现该第二调整单元的推抵操作。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角度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调整单元与该第二调整单元均位于该角度调整装置的同一侧。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角度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调整单元与该第二调整单元均设置于该固定单元上。
11.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电子装置包括如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角度调整装置。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电子装置为投影机。
CN201611112190.1A 2016-12-07 2016-12-07 一种角度调整装置及应用其的电子装置 Active CN10667851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112190.1A CN106678515B (zh) 2016-12-07 2016-12-07 一种角度调整装置及应用其的电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112190.1A CN106678515B (zh) 2016-12-07 2016-12-07 一种角度调整装置及应用其的电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678515A CN106678515A (zh) 2017-05-17
CN106678515B true CN106678515B (zh) 2018-10-12

Family

ID=588677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112190.1A Active CN106678515B (zh) 2016-12-07 2016-12-07 一种角度调整装置及应用其的电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678515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01435A (zh) * 2006-07-03 2008-01-09 明基电通股份有限公司 投影机的光源模块
CN101533139A (zh) * 2008-03-12 2009-09-16 佳世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镜头移动装置及具有镜头移动装置的投影机
CN201902785U (zh) * 2010-12-24 2011-07-20 肖红 一种三脚架转座
CN102384344A (zh) * 2010-09-03 2012-03-21 黄铭贤 可微调转动角度及倾斜度的承载装置
CN202195252U (zh) * 2011-08-24 2012-04-18 青辅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投影机的微调装置
CN202257015U (zh) * 2011-10-13 2012-05-30 苏州金皇视听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投影仪悬吊式支架
US8454174B2 (en) * 2009-06-18 2013-06-04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Projector suspension device including a suspension position adjustment mechanism
CN106122725A (zh) * 2016-07-20 2016-11-16 柳州长虹机器制造公司 一种用于吊挂投影机的三轴调节挂臂关节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344846A (ja) * 2001-05-18 2002-11-29 Fujitsu General Ltd プロジェクタの天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01435A (zh) * 2006-07-03 2008-01-09 明基电通股份有限公司 投影机的光源模块
CN101533139A (zh) * 2008-03-12 2009-09-16 佳世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镜头移动装置及具有镜头移动装置的投影机
US8454174B2 (en) * 2009-06-18 2013-06-04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Projector suspension device including a suspension position adjustment mechanism
CN102384344A (zh) * 2010-09-03 2012-03-21 黄铭贤 可微调转动角度及倾斜度的承载装置
CN201902785U (zh) * 2010-12-24 2011-07-20 肖红 一种三脚架转座
CN202195252U (zh) * 2011-08-24 2012-04-18 青辅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投影机的微调装置
CN202257015U (zh) * 2011-10-13 2012-05-30 苏州金皇视听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投影仪悬吊式支架
CN106122725A (zh) * 2016-07-20 2016-11-16 柳州长虹机器制造公司 一种用于吊挂投影机的三轴调节挂臂关节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678515A (zh) 2017-05-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054842B2 (en) Gimbal
US20220061174A1 (en) Hinge structure, folding mechanism and mobile terminal
US9749544B2 (en) Gimbal driving device and gimbal assembly using the same
US9164364B2 (en) Projector mount
CN107277304A (zh) 摄像模块及其控制方法
US20170192342A1 (en) Camera apparatus
KR102062240B1 (ko) 플렉시블 액정용 힌지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한 휴대단말기
US20180042129A1 (en) Axial cam hinge
JP6846533B2 (ja) 像ぶれ補正装置及び撮像装置
US8072532B2 (en) Camera module with switching lenses
CN102469177A (zh) 便携式电子装置
JPWO2019065825A1 (ja) 像ぶれ補正装置及び撮像装置
US20160058183A1 (en) Mounting device for multiple screens
US20230209752A1 (en) Foldable display device
CN106678515B (zh) 一种角度调整装置及应用其的电子装置
JP2021099516A (ja) 可動支援装置、像ぶれ補正装置、及び撮像装置
TWM525473U (zh) 電腦裝置
CN103139337A (zh) 可携式电子装置
JP6857741B2 (ja) 像ぶれ補正装置及び撮像装置
WO2011127809A1 (zh) 单板拉手条、单板及电子装置
JPWO2019065891A1 (ja) 像ぶれ補正装置及び撮像装置
EP4270973A3 (en) Optical system for a camera, and electronic device comprising said optical system
US20140176788A1 (e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camera module
US20240241430A1 (en) Driving mechanism combined member, gimbal photographing device, and photographing terminal
CN106933003A (zh) 光圈可调镜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805

Address after: 239000 no.2168 Qingliu East Road, Suzhou modern industrial park, Chuzhou,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Daliang Electronics (Chuzhou) Co., Ltd

Address before: 215011 Zhujianglu Road high tech Zone, Jiangsu, No. 169,

Co-patentee before: Qisda Corp.

Patentee before: Qisda Optronics (Suzhou)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