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677404A - 集成化吊顶及安装方法 - Google Patents
集成化吊顶及安装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677404A CN106677404A CN201611162963.7A CN201611162963A CN106677404A CN 106677404 A CN106677404 A CN 106677404A CN 201611162963 A CN201611162963 A CN 201611162963A CN 106677404 A CN106677404 A CN 10667740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necting plate
- draconis
- top surface
- top board
- shackle memb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9/00—Ceilings; Construction of ceilings, e.g. false ceilings; Ceiling construction with regard to insulation
- E04B9/04—Ceilings; Construction of ceilings, e.g. false ceilings; Ceiling construction with regard to insulation comprising slabs, panels, sheets or the like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9/00—Ceilings; Construction of ceilings, e.g. false ceilings; Ceiling construction with regard to insulation
- E04B9/06—Ceilings; Construction of ceilings, e.g. false ceilings; Ceiling construction with regard to insulation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he supporting construction, e.g. cross section or material of framework member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9/00—Ceilings; Construction of ceilings, e.g. false ceilings; Ceiling construction with regard to insulation
- E04B9/22—Connection of slabs, panels, sheets or the like to the supporting constru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onnection Of Plates (AREA)
- Joining Of Building Structures In Genera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集成化吊顶及安装方法。集成化吊顶包括第一顶板和第二顶板,第一顶板的一端开设有卡接槽,第一顶板包括第一顶面;第二顶板的一端有插接部,第二顶板包括第二顶面;定位插件包括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第一连接板与插接部共同卡接在卡接槽内;龙骨包括安装面,安装面贴合固定在第一顶面和第二顶面,第二连接板贴合固定在安装面;第一卡接件的第一端固定在第一顶面上,第二端卡接在龙骨上;第二卡接件的第一端固定在第二顶面上,第二端卡接在龙骨上。安装方法用于安装集成化吊顶。本发明提供的集成化吊顶及安装方法,简化了龙骨与顶板之间的连接结构,缩短了调整周期,提高了施工效率,提高了相邻顶板之间连接结构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装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集成化吊顶及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室内建筑的吊顶设置在墙顶上,对墙顶起到修饰和吊挂灯组件的作用,一般吊顶由多个顶板依次拼接而成。
现有技术中,顶板通过龙骨固定在墙顶上,龙骨和顶板之间一般通过螺相连接,上述连接方式存在以下不足:第一,龙骨与顶板之间连接和拆卸均较为困难,增加了施工的难度;第二,调整周期长,顶板与顶板之间的拼接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调整的过程,此时需要将龙骨与顶板之间进行拆卸和重新连接,上述过程费力费事,延长了施工周期,降低了施工效率;第三,相邻的顶板之间的间隙较大,连接处结构不稳定;第四,施工繁琐,一根龙骨一般通过多个螺栓或者卡箍连接在顶板上,在施工过程中需要逐个拆卸或者安装,增加了施工现场的劳动强度,增加了人工成本。
因此,有必要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集成化吊顶及安装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简化龙骨与顶板之间的连接结构,缩短调整周期,提高施工效率,提高相邻顶板之间连接结构的稳定性,减小劳动强度,降低人工成本。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集成化吊顶,包括相拼接的第一顶板和第二顶板,所述第一顶板的一端的端面上开设有卡接槽,所述第一顶板包括第一顶面;所述第二顶板的一端的端面上设置有插接部,所述第二顶板包括第二顶面,所述第一顶面与所述第二顶面位于同一平面上;定位插件,所述定位插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插接部共同卡接在所述卡接槽内;龙骨,所述龙骨包括安装面,所述安装面沿所述龙骨的长度方向依次贴合固定在所述第一顶面和所述第二顶面上,所述第二连接板背向所述第一连接板的表面贴合固定在所述安装面上;第一卡接件,所述第一卡接件的第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顶面上,所述第一卡接件的第二端卡接在所述龙骨上;第二卡接件,所述第二卡接件的第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顶面上,所述第二卡接件的第二端卡接在所述龙骨上。
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通过第三连接板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分别位于所述第三连接板的两侧,所述第三连接板卡接在所述第一顶板与所述第二顶板之间的间隙中。
可选地,所述第一卡接件包括底座和卡接部,所述底座包括旋转面,所述底座上背向所述旋转面的一侧连接在所述第一顶面上,所述卡接部的第一端旋转连接在所述旋转面上,所述卡接部与所述旋转面之间的旋转轴线垂直于所述旋转面,所述卡接部的第二端卡接在所述龙骨上。
可选地,所述旋转面上连接有转轴,所述卡接部的第一端开设有旋转孔,所述旋转孔套设在所述转轴上。
可选地,所述卡接部的第二端开设有两端开口设置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槽口朝向所述第一顶面设置,所述龙骨卡接在所述限位槽与所述第一顶面限定的空间内。
可选地,所述限位槽远离所述卡接部的第一端的外壁连接有牵引板,所述牵引板朝远离所述卡接部的第一端的方向延伸设置。
可选地,所述第二卡接件包括一体形成的定位板和卡持部,所述定位板固定在所述的第二顶面上,所述卡持部上开设有卡持槽,所述卡持槽的槽口朝向所述第二顶面设置,所述龙骨限定在所述卡持槽与所述第二顶面限定的空间内。
可选地,所述第一顶面上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一卡接件,多个所述第一卡接件沿所述龙骨的长度方向排列设置;所述第二顶面上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二卡接件,多个所述第二卡接件沿所述龙骨的长度方向排列设置。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集成化吊顶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拼接第一顶板和第二顶板;其中,所述第一顶板的一端的端面上开设有卡接槽,所述第一顶板包括第一顶面;所述第二顶板的一端的端面上设置有卡接部,所述第二顶板包括第二顶面,所述第一顶面与所述第二顶面位于同一平面上;b.将定位插件、所述第二顶板和所述第一顶板插接;其中,所述定位插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卡接部共同卡接进所述卡接槽内;c.安装龙骨,所述龙骨包括安装面,所述安装面沿所述龙骨的长度方向依次贴合在所述第一顶面和所述第二顶面上,第二连接板背向所述第一连接板的表面贴合固定在所述安装面上;d.安装第一卡接件,将所述第一卡接件的第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顶面上,所述第一卡接件的第二端卡接在所述龙骨上;e.安装第二卡接件,将所述第二卡接件的第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顶面上,所述第二卡接件的第二端卡接在所述龙骨上。
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通过第三连接板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分别位于所述第三连接板的两侧,所述第三连接板卡接在所述第一顶板与所述第二顶板之间的间隙中。
本发明提供的集成化吊顶及安装方法,通过定位插件中第一连接板卡接在卡接槽内,可对第一顶板起到有效地定位作用,防止第一顶板在拼接的过程中发生松动。第一卡接件将龙骨卡接在第一顶板上,第二卡接件将龙骨卡接在第二顶板上,节省了龙骨与第一顶板、龙骨与第二顶板之间在竖直方向上占用的空间,增加了空间的利用率,同时在工厂加工过程中,第一卡接件可以直接固定在第一顶板上,第二卡接件可以直接固定在第二顶板上,随后在施工现场,将龙骨卡接进第一卡接件或者第二卡接件内即可,提高了安装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节约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将通过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中优选实施例,将有助于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优点,其中:
图1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提供的集成化吊顶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第一卡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提供的集成化吊顶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B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第二卡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多个第二卡接件设置在第二顶板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8本发明优选实施例提供的集成化吊顶的俯视图。
图9为图8中C的局部放大图。
图10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提供的定位插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图1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提供的集成化吊顶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第一卡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提供的集成化吊顶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B的局部放大图,图6为第二卡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多个第二卡接件设置在第二顶板6上的结构示意图,图8本发明优选实施例提供的集成化吊顶的俯视图,图9为图8中C的局部放大图,图10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提供的定位插件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至图10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集成化吊顶,包括相拼接的第一顶板5和第二顶板6、定位插件1、龙骨4、第一卡接件3、以及第二卡接件2。
请同时参照图1至图10,所述第一顶板5的一端的端面上开设有卡接槽,所述第一顶板5包括第一顶面;所述第二顶板6的一端的端面上设置有插接部61,所述第二顶板6包括第二顶面,所述第一顶面与所述第二顶面位于同一平面上,有利于保证集成化吊顶的平整性。所述定位插件1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连接板12和第二连接板11,所述第一连接板12与所述插接部61共同卡接在所述卡接槽内。所述龙骨4包括安装面,所述安装面沿所述龙骨4的长度方向依次贴合固定在所述第一顶面和所述第二顶面上,第二连接板11背向所述第一连接板12的表面贴合固定在所述安装面上,定位插件1通过第二连接板11固定在龙骨4上,通过第一连接板12插接在第一顶板5的卡接槽内。所述第一卡接件3的第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顶面上,所述第一卡接件3的第二端卡接在所述龙骨4上,第一卡接件3将龙骨4固定在第一顶面上。所述第二卡接件2的第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顶面上,所述第二卡接件2的第二端卡接在所述龙骨4上,所述第二卡接件2将龙骨4固定在第二顶面上。
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板12和所述第二连接板11通过第三连接板13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12和所述第二连接板11分别位于所述第三连接板13的两侧,所述第三连接板13卡接在所述第一顶板5与所述第二顶板6之间的间隙中。
具体地,所述第二连接板11上可以设置有连接孔14,连接孔14的形状可以是正方形或者矩形等,界定出所述连接孔14的其中一条边为连接边15。如图10所示,连接孔14开设在第二连接板11的右侧,连接边15可以是连接孔14中位于最左侧的一条边。所述第三连接板13的第一端连接在所述连接边15上,所述第三连接板13的第二端沿远离所述第二连接板11的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一连接板12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三连接板13的第二端,第二连接板11与第一连接板12之间的距离大于零,且所述第以连接板12正对所述连接孔14。第三连接板13对第一顶板5起到良好的限位的作用,防止第一顶板5在拼接的过程中发生松动。
可选地,第二连接板11上开设有定位孔16,第二连接板11可以通过定位孔16螺栓或者螺钉连接在龙骨4上,连接方便,便于拆卸。
较佳地,所述第一连接板12、所述第二连接板11、以及所述第三连接板13可以一体成型。可以设置第一连接板12、第二连接板11和第三连接板13一体冲压成型,使第一连接板12从连接孔14的位置处与第二连接板11脱离并通过第三连接板13连接在第二连接板11上。冲压后在所述连接边15的延伸方向上,所述连接孔14的宽度、所述第三连接板13的宽度、以及所述第一连接板12的宽度均相同;所述连接孔14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三连接板13的长度与所述第一连接板12的长度之和,上述设置方式节约了生产材料,大幅降低了生产成本。
较佳地,所述第一卡接件3包括底座31和卡接部32,所述底座31包括旋转面,所述底座31上背向所述旋转面的一侧连接在所述第一顶面上,可以是螺栓连接或者粘接,所述卡接部32的第一端旋转连接在所述旋转面上,所述卡接部32与所述旋转面之间的旋转轴线垂直于所述旋转面,所述卡接部32的第二端卡接在所述龙骨4上。
可选地,所述卡接部32包括依次连接的旋转板33、过渡板34、以及限位板35,所述旋转板33与所述限位板35相对设置且分别位于所述过渡板34的两侧;所述旋转板33可旋转地贴合连接在所述旋转面上,所述旋转板33与所述旋转面之间的旋转轴37线垂直于所述旋转面。旋转板33旋转可以带动限位板35转向设置有龙骨4的一侧,便于下一步固定龙骨4。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面上连接有转轴37,所述卡接部32的第一端开设有旋转孔,所述旋转孔套设在所述转轴37上,采用轴孔配合的方式保证限位板35可绕着转轴37进行旋转。
可选地,所述卡接部32的第二端开设有两端开口设置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槽口朝向所述第一顶面设置,所述龙骨4卡接在所述限位槽与所述第一顶面限定的空间内。所述限位板35上朝向所述过渡板34的表面上设置有第一限位凸起36,所述第一限位凸起36、所述限位板35和所述过渡板34共同界定形成限位槽,龙骨4穿设在限位槽内即可实现龙骨4固定在第一顶板5上的技术效果。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限位凸起36的形状为条状,条状的第一限位凸起36沿着平行与于过渡板34和限位板35的交接线的方向设置,可使第一限位凸起36的内侧表与龙骨4的抵接面积增加,有利于增加抵接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31上朝向旋转板33的表面上沿所述底座31的长度方向上开设有两端开口设置的连接槽38,所述旋转面上靠近所述过渡板34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限位凸起39,所述第二限位凸起39与所述转轴37的距离等于所述转轴37与所述连接槽38之间的距离。当限位槽卡接在龙骨上时,第二限位凸起39旋转至连接槽38上,第二限位凸起39被固定在连接槽38内,通过第二限位凸起39和连接槽38的限定作用,保证限位槽稳固地卡接在龙骨上。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槽38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连接槽38平行设置且分别位于所述转轴37的两侧,保证限位槽可以被限定在两个方向和位置处,增加了限位槽被固定的位置的多样性。
作为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限位槽远离所述卡接部32的第一端的外壁连接有牵引板321,所述牵引板321朝远离所述卡接部32的第一端的方向延伸设置,通过牵引板321的牵引作用,可以带动卡接部32绕着转轴37进行旋转。进一步地,所述牵引板321上开设贯通所述牵引板321的牵引孔322,在施工过程中,存在人工无法触及牵引板321或者即使触及到牵引板321,也因为空间限制无法带动牵引板321随之旋转,此时可以通过牵引线穿设在牵引孔322内,通过牵引线的旋转带动牵引板321随之进行旋转。
较佳地,所述第二卡接件2包括一体形成的定位板22和卡持部21,所述定位板22固定在所述的第二顶面上,所述卡持部21上开设有卡持槽24,所述卡持槽24的槽口朝向所述第二顶面设置,所述龙骨4限定在所述卡持槽24与所述第二顶面限定的空间内。
可选地,界定出所述卡持槽24的槽口的两条边分别为第一槽边25和第二槽边26,第一槽边25和第二槽边26分别位于卡持槽24槽口的两侧,且第二槽边26与槽底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槽边25与槽底之间的距离,卡持槽24的槽口朝向第二顶板6,龙骨4穿设在卡持槽24的内部。所述定位板22的第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槽边25,所述定位板22的第二端沿远离所述第二槽边26的方向延伸设置,所述定位板22上背向所述卡持槽24的槽底的表面贴合固定在第二顶板6上设置有龙骨4的表面上。所述第二槽边26连接有紧固板23,紧固板23的一端连接在第二槽边26上,所述紧固板23的第二端沿远离所述第一槽边25的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紧固板23上背向所述槽底的表面所述槽底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定位板22背向槽底的表面与所述槽底之间的距离,紧固板23对设置在卡持槽24内部的龙骨4具有扣压和紧固的作用,防止龙骨4松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顶面上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一卡接件3,多个所述第一卡接件3沿所述龙骨4的长度方向排列设置;所述第二顶面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卡接件2,多个所述第二卡接件2沿所述龙骨4的长度方向排列设置。在工厂加工过程中,可以在第一顶板5上设置多个第一卡接件3,在第二顶板6上设置多个第二卡接件2。在施工现场中,龙骨4直接卡接在第一卡接件3或者第二卡接件2上即可,方便简洁,便于实施。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集成化吊顶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拼接第一顶板5和第二顶板6;其中,所述第一顶板5的一端的端面上开设有卡接槽,所述第一顶板5包括第一顶面;所述第二顶板6的一端的端面上设置有插接部,所述第二顶板6包括第二顶面,所述第一顶面与所述第二顶面位于同一平面上;b.将定位插件1、所述第二顶板6和所述第一顶板5插接;其中,所述定位插件1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连接板12和第二连接板11,所述第一连接板12与所述插接部共同卡接进所述卡接槽内;c.安装龙骨4,所述龙骨4包括安装面,所述安装面沿所述龙骨4的长度方向依次贴合在所述第一顶面和所述第二顶面上,第二连接板11背向所述第一连接板12的表面贴合固定在所述安装面上;d.安装第一卡接件3,将所述第一卡接件3的第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顶面上,所述第一卡接件3的第二端卡接在所述龙骨4上。e.安装第二卡接件2,将所述第二卡接件2的第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顶面上,所述第二卡接件2的第二端卡接在所述龙骨4上。
所述第一连接板12和所述第二连接板11通过第三连接板13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12和所述第二连接板11分别位于所述第三连接板13的两侧,所述第三连接板13卡接在所述第一顶板5与所述第二顶板6之间的间隙中。
具体地,所述第二连接板11上可以设置有连接孔14,连接孔14的形状可以是正方形或者矩形等,界定出所述连接孔14的其中一条边为连接边15。如图10所示,连接孔14开设在第二连接板11的右侧,连接边15可以是连接孔14中位于最左侧的一条边。所述第三连接板13的第一端连接在所述连接边15上,所述第三连接板13的第二端沿远离所述第二连接板11的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一连接板12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三连接板13的第二端,第二连接板11与第一连接板12之间的距离大于零,且所述第以连接板12正对所述连接孔14。第三连接板13对第一顶板5起到良好的限位的作用,防止第一顶板5在拼接的过程中发生松动。
当然,集成化吊顶也可以安装以下方法进行安装:龙骨4按设计要求用吊杆及膨胀螺栓固定在建筑顶板,依据龙骨4间距预先将第一卡接件3在第一顶面上设置一排,将第二卡接件2在第二顶面上设置一片,再将第一顶板5。完成第一顶板5的安装后,用定位插件1插接到在第一顶板5的卡接槽内,随后将定位插件1固定在龙骨4上,保证定位插件1抵接在卡接槽的槽口对第一顶板5施加水平方向的推紧力,从而保证第一顶板5的安装质量。以此类推,完成第二吊顶6的安装。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集成化吊顶及安装方法,通过定位插件1中第一连接板12卡接在卡接槽内,可对第一顶板5起到有效地定位作用,防止第一顶板5在拼接的过程中发生松动。第一卡接件3将龙骨4卡接在第一顶板5上,第二卡接件2将龙骨4卡接在第二顶板6上,节省了龙骨4与第一顶板5、龙骨4与第二顶板6之间在竖直方向上占用的空间,增加了空间的利用率,同时在工厂加工过程中,第一卡接件3可以直接固定在第一顶板5上,第二卡接件2可以直接固定在第二顶板6上,随后在施工现场,将龙骨4卡接进第一卡接件3或者第二卡接件2内即可,提高了安装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节约了生产成本。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集成化吊顶,其特征在于,包括:
相拼接的第一顶板和第二顶板,所述第一顶板的一端的端面上开设有卡接槽,所述第一顶板包括第一顶面;所述第二顶板的一端的端面上设置有插接部,所述第二顶板包括第二顶面,所述第一顶面与所述第二顶面位于同一平面上;
定位插件,所述定位插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插接部共同卡接在所述卡接槽内;
龙骨,所述龙骨包括安装面,所述安装面沿所述龙骨的长度方向依次贴合固定在所述第一顶面和所述第二顶面上,所述第二连接板背向所述第一连接板的表面贴合固定在所述安装面上;
第一卡接件,所述第一卡接件的第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顶面上,所述第一卡接件的第二端卡接在所述龙骨上;
第二卡接件,所述第二卡接件的第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顶面上,所述第二卡接件的第二端卡接在所述龙骨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化吊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通过第三连接板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分别位于所述第三连接板的两侧,所述第三连接板卡接在所述第一顶板与所述第二顶板之间的间隙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化吊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接件包括底座和卡接部,所述底座包括旋转面,所述底座上背向所述旋转面的一侧连接在所述第一顶面上,所述卡接部的第一端旋转连接在所述旋转面上,所述卡接部与所述旋转面之间的旋转轴线垂直于所述旋转面,所述卡接部的第二端卡接在所述龙骨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成化吊顶,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面上连接有转轴,所述卡接部的第一端开设有旋转孔,所述旋转孔套设在所述转轴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成化吊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部的第二端开设有两端开口设置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槽口朝向所述第一顶面设置,所述龙骨卡接在所述限位槽与所述第一顶面限定的空间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集成化吊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远离所述卡接部的第一端的外壁连接有牵引板,所述牵引板朝远离所述卡接部的第一端的方向延伸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化吊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接件包括一体形成的定位板和卡持部,所述定位板固定在所述的第二顶面上,所述卡持部上开设有卡持槽,所述卡持槽的槽口朝向所述第二顶面设置,所述龙骨限定在所述卡持槽与所述第二顶面限定的空间内。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集成化吊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顶面上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一卡接件,多个所述第一卡接件沿所述龙骨的长度方向排列设置;所述第二顶面上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二卡接件,多个所述第二卡接件沿所述龙骨的长度方向排列设置。
9.一种集成化吊顶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拼接第一顶板和第二顶板;其中,所述第一顶板的一端的端面上开设有卡接槽,所述第一顶板包括第一顶面;所述第二顶板的一端的端面上设置有卡接部,所述第二顶板包括第二顶面,所述第一顶面与所述第二顶面位于同一平面上;
b.将定位插件、所述第二顶板和所述第一顶板插接;其中,所述定位插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卡接部共同卡接进所述卡接槽内;
c.安装龙骨,所述龙骨包括安装面,所述安装面沿所述龙骨的长度方向依次贴合在所述第一顶面和所述第二顶面上,第二连接板背向所述第一连接板的表面贴合固定在所述安装面上;
d.安装第一卡接件,将所述第一卡接件的第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顶面上,所述第一卡接件的第二端卡接在所述龙骨上;
e.安装第二卡接件,将所述第二卡接件的第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顶面上,所述第二卡接件的第二端卡接在所述龙骨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通过第三连接板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分别位于所述第三连接板的两侧,所述第三连接板卡接在所述第一顶板与所述第二顶板之间的间隙中。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1162963.7A CN106677404B (zh) | 2016-12-15 | 2016-12-15 | 集成化吊顶及安装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1162963.7A CN106677404B (zh) | 2016-12-15 | 2016-12-15 | 集成化吊顶及安装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677404A true CN106677404A (zh) | 2017-05-17 |
CN106677404B CN106677404B (zh) | 2022-10-04 |
Family
ID=588681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1162963.7A Active CN106677404B (zh) | 2016-12-15 | 2016-12-15 | 集成化吊顶及安装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6677404B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514088A (zh) * | 2017-09-15 | 2017-12-26 | 韩合桥 | 集成模块化平顶及其施工方法 |
CN107558650A (zh) * | 2017-08-01 | 2018-01-09 | 浙江未来加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 一种整体式卫生间吊顶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
Citations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10159242A (ja) * | 1996-11-27 | 1998-06-16 | Sumida Naisou:Kk | 天井ボ−ドの取付構造及びそれに用いる天井ボ−ド装置並びに天井ボ−ドの取り付け方法 |
JP2001049789A (ja) * | 1999-08-09 | 2001-02-20 | Nankai Plywood Co Ltd | 天井板取付金具 |
EP1132539A1 (en) * | 2000-03-10 | 2001-09-12 | Rockwool International A/S | A set of ceiling panels and a method of installing said set of ceiling panels |
TWM341720U (en) * | 2008-04-23 | 2008-10-01 | xi-wang Li | Testing device for ceiling orifice |
EP2103753A2 (en) * | 2008-03-18 | 2009-09-23 | Armstrong World Industries, Inc. | Up-tight surface covering and attachment system |
EP2241698A1 (en) * | 2009-04-03 | 2010-10-20 | Chicago Metallic Continental | Impact resistant suspended ceiling and attachment member therefor |
CN103306429A (zh) * | 2012-12-24 | 2013-09-18 | 上海钢之杰钢结构建筑有限公司 | 一种岩棉复合板防风垫 |
WO2014094387A1 (zh) * | 2012-12-17 | 2014-06-26 | Yang Dongzuo | 一种组合建筑结构、房子、卫生间 |
CN204826365U (zh) * | 2015-08-03 | 2015-12-02 | 深圳市宝鹰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复合镜面天花挂件结构 |
CN204940660U (zh) * | 2015-08-28 | 2016-01-06 | 苏州美瑞德建筑装饰有限公司 | 全悬浮吊顶组合整装拆卸装置 |
CN205024934U (zh) * | 2015-09-17 | 2016-02-10 | 广东华途仕建材实业有限公司 | 一种三角形型材垂片吊顶系统 |
CN205369649U (zh) * | 2016-02-03 | 2016-07-06 | 广州帝森建材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波纹天花吊顶 |
CN106013584A (zh) * | 2016-06-29 | 2016-10-12 | 浙江亚厦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 模块化吊顶跌级装置及安装方法 |
CN106013585A (zh) * | 2016-06-29 | 2016-10-12 | 浙江亚厦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 吊顶跌级装置及安装方法 |
CN206319473U (zh) * | 2016-12-15 | 2017-07-11 | 浙江亚厦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 集成化吊顶 |
-
2016
- 2016-12-15 CN CN201611162963.7A patent/CN106677404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10159242A (ja) * | 1996-11-27 | 1998-06-16 | Sumida Naisou:Kk | 天井ボ−ドの取付構造及びそれに用いる天井ボ−ド装置並びに天井ボ−ドの取り付け方法 |
JP2001049789A (ja) * | 1999-08-09 | 2001-02-20 | Nankai Plywood Co Ltd | 天井板取付金具 |
EP1132539A1 (en) * | 2000-03-10 | 2001-09-12 | Rockwool International A/S | A set of ceiling panels and a method of installing said set of ceiling panels |
EP2103753A2 (en) * | 2008-03-18 | 2009-09-23 | Armstrong World Industries, Inc. | Up-tight surface covering and attachment system |
TWM341720U (en) * | 2008-04-23 | 2008-10-01 | xi-wang Li | Testing device for ceiling orifice |
EP2241698A1 (en) * | 2009-04-03 | 2010-10-20 | Chicago Metallic Continental | Impact resistant suspended ceiling and attachment member therefor |
WO2014094387A1 (zh) * | 2012-12-17 | 2014-06-26 | Yang Dongzuo | 一种组合建筑结构、房子、卫生间 |
CN103306429A (zh) * | 2012-12-24 | 2013-09-18 | 上海钢之杰钢结构建筑有限公司 | 一种岩棉复合板防风垫 |
CN204826365U (zh) * | 2015-08-03 | 2015-12-02 | 深圳市宝鹰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复合镜面天花挂件结构 |
CN204940660U (zh) * | 2015-08-28 | 2016-01-06 | 苏州美瑞德建筑装饰有限公司 | 全悬浮吊顶组合整装拆卸装置 |
CN205024934U (zh) * | 2015-09-17 | 2016-02-10 | 广东华途仕建材实业有限公司 | 一种三角形型材垂片吊顶系统 |
CN205369649U (zh) * | 2016-02-03 | 2016-07-06 | 广州帝森建材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波纹天花吊顶 |
CN106013584A (zh) * | 2016-06-29 | 2016-10-12 | 浙江亚厦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 模块化吊顶跌级装置及安装方法 |
CN106013585A (zh) * | 2016-06-29 | 2016-10-12 | 浙江亚厦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 吊顶跌级装置及安装方法 |
CN206319473U (zh) * | 2016-12-15 | 2017-07-11 | 浙江亚厦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 集成化吊顶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558650A (zh) * | 2017-08-01 | 2018-01-09 | 浙江未来加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 一种整体式卫生间吊顶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
CN107514088A (zh) * | 2017-09-15 | 2017-12-26 | 韩合桥 | 集成模块化平顶及其施工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677404B (zh) | 2022-10-0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677404A (zh) | 集成化吊顶及安装方法 | |
CN206319473U (zh) | 集成化吊顶 | |
CN109322428B (zh) | 窗墙体系单元式幕墙及其安装方法 | |
CN210288789U (zh) | 一种快速装配的装配式隔墙安装结构 | |
CN113463822B (zh) | 一种吊顶系统及其安装方法 | |
CN112227540B (zh) | 一种装配式建筑梁柱节点 | |
CN212836455U (zh) | 一种装配式墙面用龙骨连接件 | |
CN201411783Y (zh) | 方便拆装的箱式组合房 | |
CN217924620U (zh) | 一种装配式架空地板结构 | |
CN218204987U (zh) | 一种易于拆装的高效保温型活动板房 | |
CN216921252U (zh) | 一种脚手架 | |
CN214402562U (zh) | 一种快速拆装的铝复合板安装结构 | |
CN216810762U (zh) | 一种方便饰面板安装拆卸的龙骨型材及龙骨框架系统 | |
CN215888817U (zh) | 一种吊顶板快速安装用翻转连接件 | |
CN108643419A (zh) | 一种幕墙安装结构 | |
CN212271693U (zh) | 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支撑装置 | |
CN215670731U (zh) | 一种便于拆装的连接组件 | |
CN214461700U (zh) | 房建工程施工用吊顶结构 | |
CN106677403A (zh) | 竹木纤维板吊顶及安装方法 | |
CN211862292U (zh) | 一种柜体侧板的挂装结构 | |
CN220504245U (zh) | 一种石材幕墙的石材板连接装置 | |
CN221627359U (zh) | 一种安装便捷的幕墙板 | |
CN221526403U (zh) | 一种舞台灯光机箱用连接组件 | |
CN218244866U (zh) | 一种组装式花圃 | |
CN110507123B (zh) | 一种便于安装的可折叠展示架及加工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