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6631724A - 一种二苯氧基甲烷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二苯氧基甲烷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631724A
CN106631724A CN201611010779.0A CN201611010779A CN106631724A CN 106631724 A CN106631724 A CN 106631724A CN 201611010779 A CN201611010779 A CN 201611010779A CN 106631724 A CN106631724 A CN 10663172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phenoxymethane
preparation
diphenoxyl
synthesis
metha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01077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崔秀云
李长江
兰艳素
方红霞
詹益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ngsh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Huangsh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ngsh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Huangsh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61101077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631724A/zh
Publication of CN1066317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63172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41/00Preparation of ethers; 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having groups, groups or groups
    • C07C41/48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having groups
    • C07C41/50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having groups by reactions producing groups
    • C07C41/56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having groups by reactions producing groups by condensation of aldehydes, paraformaldehyde, or keton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化学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二苯氧基甲烷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所述制备二苯氧基甲烷的方法,以多聚甲醛和熔融态的苯酚为原料,以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为催化剂,实现了在无溶剂情况下合成二苯氧基甲烷,同时使产物的分离更加容易;该反应在较低温度下并且不需要加入相转移催化剂就可以很完全的进行反应,并且制得的二苯氧基甲烷纯度高,稳定性好;整个反应原料成本较低,且无其他副产物产生,不仅明显降低二苯氧基甲烷生产成本,更加易于工业化生产,符合绿色工艺的要求。

Description

一种二苯氧基甲烷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学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二苯氧基甲烷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二苯氧基甲烷是缩醛类化合物的一种,常温下是一种淡黄色的油状液体,沸点122℃/1.6mmHg,能与醇、醚、丙酮等大多数有机溶剂混溶。缩醛类化合物是有机合成的重要中间体和重要的化工原料,可以作为油品添加剂,而不会存在环境问题;并且在合适的催化剂条件下,可利用分子氧将其直接氧化合成碳酸酯。
传统的合成二苯氧基甲烷的的方法是以苯酚和二碘甲烷、二溴甲烷或二氯甲烷为原料,以二甲亚砜等做溶剂,在氢氧化钠存在的碱性条件下加入相转移催化剂反应,制得二苯氧基甲烷。传统的方法中,引入二甲亚砜做溶剂,使生成产物的分离变得复杂;并且反应以二氯甲烷或二碘甲烷为原料,导致反应的时间较长,并且产物收率较低;同时反应中还会产生工业氯化钠等难以处理的杂质,使得后处理步骤更为繁琐。
中国专利CN102001922A公开了一种新的合成二苯氧基甲烷的方法,该方法以熔融态的苯酚为原料,加入氢氧化钾后滴加二溴甲烷,并于80-100℃下进行反应;反应混合物经乙醚萃取、蒸馏后,即制得二苯氧基甲烷。该方法在无溶剂情况下合成二苯氧基甲烷,使分离更容易,制得的二苯氧基甲烷纯度高,稳定性好,可取代传统的氯代光化法所造成的环境问题,非常符合绿色化学的发展要求。但是,该方法依然添加有二溴甲烷为原料,还是会产生工业盐的问题,也依然没有解决产物分离及后续处理复杂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二苯氧基甲烷的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二苯氧基甲烷的合成工艺及后续处理工艺复杂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述的二苯氧基甲烷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在搅拌条件下取多聚甲醛为原料,加入到熔融态的苯酚原料中搅拌混匀;
(2)加入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为催化剂,于60-100℃下搅拌反应;
(3)将反应物过滤除去所述催化剂,蒸馏,即制得所需二苯氧基甲烷。
所述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为D001型大孔阳离子交换树脂和/或732苯乙烯阳离子交换树脂。
所述步骤(2)中,所述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的添加量为所述多聚甲醛与苯酚总量的1-3%。
所述步骤(1)中,所述多聚甲醛与苯酚的摩尔比为1-5:1。
所述步骤(2)中,所述反应时间为4-5h。
所述步骤(1)和步骤(2)是在超声条件下进行的。
所述超声条件为频率为25-40Hz,功率为200-250mW/cm2
所述步骤(3)中,在过滤催化剂之前还包括将反应物降温至40℃,并保温2-4h的步骤。
本发明所述制备二苯氧基甲烷的方法,以多聚甲醛和熔融态的苯酚为原料,以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为催化剂,实现了在无溶剂情况下合成二苯氧基甲烷,同时使产物的分离更加容易;该反应在较低温度下并且不需要加入相转移催化剂就可以很完全的进行反应,并且制得的二苯氧基甲烷纯度高,稳定性好;整个反应原料成本较低,且无其他副产物产生,不仅明显降低二苯氧基甲烷生产成本,更加易于工业化生产,符合绿色工艺的要求。
本发明所述方法,利用特定筛选的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为催化剂,更有利于多聚甲醛和苯酚的正向反应,并在超声条件下进行所述合成反应,进一步提高了所述反应的转化选择性。
本发明所述方法,更优选在过滤催化剂之前,将所述反应物降温至40℃的步骤,利用苯酚熔点温度下促进反应正向进行,使得整个反应的产物转化率达到100%。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为实施例1所得产物的检测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以下实施例中所述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按照现有技术中常规的方法合成制得,或者购买市售产品即可。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所述的二苯氧基甲烷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在搅拌条件下取多聚甲醛30g,加入到376g熔融态的苯酚原料中搅拌混匀;
(2)加入D001型大孔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4g,于60-100℃下搅拌反应4-5h;
(3)将反应物过滤除去所述催化剂,蒸馏后,即制得所需二苯氧基甲烷。
所得产物经GC和GC-MS检测,其检测谱图见附图1所示,经对检测数据分析,证明本实施例所制得化合物即为二苯氧基甲烷。计算所述产物的反应转化率为95%。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所述的二苯氧基甲烷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在搅拌条件下取多聚甲醛30g,加入到470g熔融态的苯酚原料中搅拌混匀;
(2)加入732苯乙烯阳离子交换树脂为催化剂10g,于60-100℃下搅拌反应4-5h;
(3)将反应物过滤除去所述催化剂,蒸馏后,即制得所需二苯氧基甲烷。
所得产物经GC和GC-MS检测及比对,所得产物即为二苯氧基甲烷。计算所述产物的反应转化率为94%。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所述的二苯氧基甲烷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在搅拌条件下取多聚甲醛30g,加入到188g熔融态的苯酚原料中搅拌混匀;
(2)加入D001型大孔阳离子交换树脂为催化剂4g,于60-100℃下搅拌反应4-5h;
(3)将反应物过滤除去所述催化剂,蒸馏后,即制得所需二苯氧基甲烷。
所得产物经GC和GC-MS检测及比对,所得产物即为二苯氧基甲烷。计算所述产物的反应转化率为95%。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所述的二苯氧基甲烷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在搅拌条件下取多聚甲醛30g,加入到282g熔融态的苯酚原料中搅拌混匀;
(2)加入732苯乙烯阳离子交换树脂为催化剂9g,于60-100℃下搅拌反应4-5h;
(3)将反应物过滤除去所述催化剂,蒸馏后,即制得所需二苯氧基甲烷。
所得产物经GC和GC-MS检测及比对,所得产物即为二苯氧基甲烷。计算所述产物的反应转化率为96%。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所述的二苯氧基甲烷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在超声条件下,边搅拌边将多聚甲醛30g,加入到376g熔融态的苯酚原料中搅拌混匀;所述超声频率为25Hz,功率为250mW/cm2
(2)加入D001型大孔阳离子交换树脂为催化剂6g,在超声条件下于80℃下搅拌反应4h;
(3)将反应物过滤除去所述催化剂,蒸馏后,即制得所需二苯氧基甲烷。
所得产物经GC和GC-MS检测及比对,所得产物即为二苯氧基甲烷。计算所述产物的反应转化率为98%。
实施例6
本实施例所述的二苯氧基甲烷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在超声条件下,边搅拌边将多聚甲醛30g,加入到376g熔融态的苯酚原料中搅拌混匀;所述超声频率为40Hz,功率为200mW/cm2
(2)加入732苯乙烯阳离子交换树脂为催化剂8g,在超声条件下于80℃下搅拌反应4h;
(3)将反应物过滤除去所述催化剂,蒸馏后,即制得所需二苯氧基甲烷。
所得产物经GC和GC-MS检测及比对,所得产物即为二苯氧基甲烷。计算所述产物的反应转化率为98%。
实施例7
本实施例所述二苯氧基甲烷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5相同,其区别仅在于,所述步骤(3)中,在过滤催化剂之前还包括将反应物降温至40℃,并保温2h的步骤。
所得产物经GC和GC-MS检测及比对,所得产物即为二苯氧基甲烷。计算所述产物的反应转化率为100%。
实施例8
本实施例所述二苯氧基甲烷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6相同,其区别仅在于,所述步骤(3)中,在过滤催化剂之前还包括将反应物降温至40℃,并保温4h的步骤。
所得产物经GC和GC-MS检测及比对,所得产物即为二苯氧基甲烷。计算所述产物的反应转化率为100%。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8)

1.一种二苯氧基甲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在搅拌条件下取多聚甲醛为原料,加入到熔融态的苯酚原料中搅拌混匀;
(2)加入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为催化剂,于60-100℃下搅拌反应;
(3)将反应物过滤除去所述催化剂,蒸馏,即制得所需二苯氧基甲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二苯氧基甲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所述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为D001型大孔阳离子交换树脂和/或732苯乙烯阳离子交换树脂。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合成二苯氧基甲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所述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的添加量为所述多聚甲醛与苯酚总量的1-3%。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合成二苯氧基甲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所述多聚甲醛与苯酚的摩尔比为1-5:1。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合成二苯氧基甲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所述反应时间为4-5h。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合成二苯氧基甲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和步骤(2)是在超声条件下进行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合成二苯氧基甲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条件为频率为25-40Hz,功率为200-250mW/cm2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合成二苯氧基甲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在过滤催化剂之前还包括将反应物降温至40℃,并保温2-4h的步骤。
CN201611010779.0A 2016-11-17 2016-11-17 一种二苯氧基甲烷的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663172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010779.0A CN106631724A (zh) 2016-11-17 2016-11-17 一种二苯氧基甲烷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010779.0A CN106631724A (zh) 2016-11-17 2016-11-17 一种二苯氧基甲烷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631724A true CN106631724A (zh) 2017-05-10

Family

ID=588073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010779.0A Pending CN106631724A (zh) 2016-11-17 2016-11-17 一种二苯氧基甲烷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631724A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01922A (zh) * 2010-11-03 2011-04-06 华东师范大学 一种合成二苯氧基甲烷的方法
CN103121925A (zh) * 2013-01-17 2013-05-29 安阳师范学院 一种合成二苯甲氧基甲烷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01922A (zh) * 2010-11-03 2011-04-06 华东师范大学 一种合成二苯氧基甲烷的方法
CN103121925A (zh) * 2013-01-17 2013-05-29 安阳师范学院 一种合成二苯甲氧基甲烷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章耀武: "《药用基础化学》", May 201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101733B (zh) 钌催化氟代芳酮与二苯乙炔反应制备多芳取代萘衍生物的方法
CN111170899B (zh) 一种n-二芳基甲基磺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Murthy et al. An approach toward the synthesis of β-hydroxy sulfones on water
CN109232212A (zh) 一种由异戊烯醇合成甲基庚烯酮的方法
CN109535120B (zh) 7-取代-3,4,4,7-四氢环丁烷并香豆素-5-酮的制备方法
CN109336753B (zh) 一种α-苄基取代1,3-二酮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CN109456237B (zh) 炔基砜的合成方法
CN106631724A (zh) 一种二苯氧基甲烷的制备方法
JP7229434B1 (ja) ヒドロキシチエノイミダゾール誘導体、ビニルスルフィド誘導体、n-ブチリデンスルフィド誘導体、及び飽和直鎖炭化水素置換チエノイミダゾール誘導体の製造方法
CN106631926B (zh) 一种选择性合成芳基甲基砜和β-羟基砜衍生物的方法
CN110590621B (zh) 一种铜催化端炔合成1,2-双(芳基磺酰基)乙烯衍生物的方法
CN102001922B (zh) 一种合成二苯氧基甲烷的方法
JP2017149687A (ja) O−ベンゼンスルホニル−アセトヒドロキサム酸エステル誘導体およびニトリル化合物の製造方法
CN106631723A (zh) 一种二苯氧基甲烷的制备方法
CN111004176A (zh) 一种2-芳氧基乙醇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CN116715646B (zh) 一种银催化三组分串联制备3-有机硒功能化色酮类化合物的方法
CN110156683B (zh) 喹啉类氧化物的合成方法
CN110015946B (zh) 一种1,5-二芳基-4-戊烯-1-醇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CN110467549B (zh) 一种n取代2-氨基甲基-1,3,5-三芳基戊烷-1,5-二酮的制备方法
JP7175472B2 (ja) アリールフルオレン誘導体の製造方法
CN101602663A (zh) (e)-2-己烯酸的合成方法
CN107417489A (zh) 一种合成溴代稠环芳烃类化合物的方法
CN106883111A (zh) 一种2‑环己烯‑1‑酮的制备方法
CN106699532B (zh) 一种1,1-二氟四氢萘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CN106916103B (zh) 一种2-苯基喹啉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510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