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618748A - 一种多用防针刺伤器械及其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用防针刺伤器械及其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618748A CN106618748A CN201611235835.0A CN201611235835A CN106618748A CN 106618748 A CN106618748 A CN 106618748A CN 201611235835 A CN201611235835 A CN 201611235835A CN 106618748 A CN106618748 A CN 10661874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leeve
- spiked
- clamping
- insertion hole
- smal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Landscapes
- Dental Tools And Instruments Or Auxiliary Dental Instruments (AREA)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公开了一种多用防针刺伤器械及其使用方法。所述多用防针刺伤器械包括尖刺部夹持件、套筒、螺旋弹簧和底座,其中,所述尖刺部夹持件由柄部和连接该柄部的若干片夹持瓣体构成,所有的夹持瓣体环向布置并围成一道尖刺部插入孔。其通过套筒、弹簧和底座的机械配合来控制尖刺部夹持件对诸如针头、牙科车针、机用扩锉针等多种器械尖刺部的夹持力度,不但可以方便进行器械尖刺部的安装或拆卸,还可以因器械尖刺部被夹持件包裹住而防止刺伤人体,保障锐利器械与耗材、仪器、设备等组件的安全连接使用。此外,所述多用防针刺伤器械还具有可对器械尖刺部进行清洁、结构简单、拆装方便和成本低等优点,便于实际推广和应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多用防针刺伤器械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针刺伤是一种在皮肤深部的且足以使受害者出血的意外伤害,是当今医务人员所面临的最严重的职业性危险因素之一,医务人员因职业感染血源性传播疾病的危险性是普通人群的2~19倍,并且80%归因于针刺伤,它不仅对医务人员的身心造成伤害,还可对医疗单位造成巨大的医疗支出(如出现医务人员因针刺伤而导致艾滋感染等情况)。目前国内外仅有针对某类针刺伤的防护产品,如一种防针刺安全采血针、防针刺伤输液袋、防针刺伤的注射器等等,尚未有能够针对多种针形锐利器械使用时的防护器械,因此对于针形锐利器械种类繁多且使用频繁的医疗单位,很难普及应用。
发明内容
针对前述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用防针刺伤器械及其使用方法,其通过套筒、弹簧和底座的机械配合来控制尖刺部夹持件对诸如针头、牙科车针、机用扩锉针等多种器械尖刺部的夹持力度,不但可以方便进行器械尖刺部的安装或拆卸,还可以因器械尖刺部被夹持件包裹住而防止刺伤人体,保障锐利器械与耗材、仪器、设备等组件的安全连接使用。此外,所述多用防针刺伤器械还具有可对器械尖刺部进行清洁、结构简单、拆装方便和成本低等优点,便于实际推广和应用。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多用防针刺伤器械,包括尖刺部夹持件、套筒、螺旋弹簧和底座,其中,所述尖刺部夹持件由柄部和连接该柄部的若干片夹持瓣体构成,所有的夹持瓣体环向布置并围成一道尖刺部插入孔;所述尖刺部夹持件的柄部在依次贯穿所述套筒和所述螺旋弹簧后螺纹连接所述底座;所述套筒的两端口径大小不同,所述螺旋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套筒的小口径端内壁和所述底座相抵,使得所述套筒的小口径端能够在所述螺旋弹簧的驱动下挤压被其内套的所有夹持瓣体,以缩紧所述尖刺部插入孔。
优化的,在所述套筒的外壁面设有推压手柄。
优化的,在所述套筒的小口径端内壁上设有用于与所述螺旋弹簧的端部相抵的挡块。
优化的,所述套筒的小口径端对所述夹持瓣体的挤压作用面为倾斜角度介于40~50度之间的环向倾斜面。
优化的,在所述尖刺部插入孔的进口端内壁上设有沿孔轴心线方向延展的波纹结构。
优化的,所述尖刺部插入孔为圆形孔或方形孔。
优化的,所述尖刺部夹持件由耐高温高压的塑料、高韧性金属或记忆合金制成。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前述多用防针刺伤器械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1.将多用防针刺伤器械垂直放于操作台面上,且使其底座在下;
S102.将待拆卸器械的尖刺部插入多用防针刺伤器械的尖刺部插入孔内;
S103.向下推动套筒,使套筒的小口径端与被其内套的所有夹持瓣体脱离接触,然后将待拆卸器械的尖刺部插入到位;
S104.松开套筒,使套筒的小口径端在螺旋弹簧的驱动下自动上移并挤压被其内套的所有夹持瓣体,通过缩紧尖刺部插入孔来夹持固定待拆卸器械的尖刺部;
或者,松开并向上推压套筒,使套筒的小口径端上移并挤压被其内套的所有夹持瓣体,通过缩紧尖刺部插入孔来夹持固定待拆卸器械的尖刺部;
S105.将待拆卸器械的尖刺部从待拆卸器械上取下。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另一方面还提供了另一种前述多用防针刺伤器械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201.将多用防针刺伤器械垂直放于操作台面上,且使其底座在下;
S202.将待安装器械的尖刺部插入多用防针刺伤器械的尖刺部插入孔内;
S203.向下推动套筒,使套筒的小口径端与被其内套的所有夹持瓣体脱离接触,然后将待安装器械的尖刺部插入到位;
S204.松开套筒,使套筒的小口径端在螺旋弹簧的驱动下自动上移并挤压被其内套的所有夹持瓣体,通过缩紧尖刺部插入孔来夹持固定待安装器械的尖刺部;
或者,松开并向上推压套筒,使套筒的小口径端上移并挤压被其内套的所有夹持瓣体,通过缩紧尖刺部插入孔来夹持固定待安装器械的尖刺部;
S205.将待安装器械的尖刺部安装到待安装器械上。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另一方面还提供了另一种前述多用防针刺伤器械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301.将多用防针刺伤器械垂直放于操作台面上,且使其底座在下;
S302.将待清洁的器械尖刺部插入多用防针刺伤器械的尖刺部插入孔内;
S303.向下推动套筒,使套筒的小口径端与被其内套的所有夹持瓣体脱离接触,然后将待清洁的器械尖刺部插入到位;
S304.松开套筒,使套筒的小口径端在螺旋弹簧的驱动下自动上移并挤压被其内套的所有夹持瓣体,通过缩紧尖刺部插入孔来夹持待清洁器械的尖刺部;
或者,松开并向上推压套筒,使套筒的小口径端上移并挤压被其内套的所有夹持瓣体,通过缩紧尖刺部插入孔来夹持待清洁的器械尖刺部;
S305.左右转动待清洁的器械尖刺部,并以略大于夹持处动摩擦力的力外拉待清洁的器械尖刺部,直到将器械尖刺部拔出。
综上,采用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多用防针刺伤器械及其使用方法,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该器械通过套筒、弹簧和底座的机械配合来控制尖刺部夹持件对诸如针头、牙科车针、机用扩锉针等多种器械尖刺部的夹持力度,不但可以方便进行器械尖刺部的安装或拆卸,还可以因器械尖刺部被夹持件包裹住而防止刺伤人体,保障锐利器械与耗材、仪器、设备等组件的安全连接使用;(2)可以适用于注射针头、牙科车针、牙科机用扩挫针、医用缝针和牙科锐利器械等多种针形锐利器械,特别适合于针形锐利器械种类繁多且使用频繁的医疗单位;(3)可以对针形锐利器械的尖刺部进行清洁,刮除附着在尖刺部上的材料、污垢等杂质;(4)所述多用防针刺伤器械还具有结构简单、拆装方便和成本低等优点,便于实际推广和应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多用防针刺伤器械的结构剖示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多用防针刺伤器械中尖刺部夹持件的正视图。
上述附图中:1、尖刺部夹持件 101、柄部 102、夹持瓣体 103、尖刺部插入孔 2、套筒201、推压手柄 202、挡块 3、螺旋弹簧 4、底座 5、尖刺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通过实施例方式详细地描述本发明提供的多用防针刺伤器械及其使用方法。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例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
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单独存在B,同时存在A和B三种情况,本文中术语“/和”是描述另一种关联对象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两种关系,例如,A/和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单独存在A和B两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关系。
实施例一
图1示出了本发明提供的多用防针刺伤器械的结构剖示图,图2示出了本发明提供的多用防针刺伤器械中尖刺部夹持件的正视图。
本实施例提供的所述多用防针刺伤器械,包括尖刺部夹持件1、套筒2、螺旋弹簧3和底座4,其中,所述尖刺部夹持件1由柄部101和连接该柄部101的若干片夹持瓣体102构成,所有的夹持瓣体102环向布置并围成一道尖刺部插入孔103;所述尖刺部夹持件1的柄部101在依次贯穿所述套筒2和所述螺旋弹簧3后螺纹连接所述底座4;所述套筒2的两端口径大小不同,所述螺旋弹簧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套筒2的小口径端内壁和所述底座4相抵,使得所述套筒2的小口径端能够在所述螺旋弹簧3的驱动下挤压被其内套的所有夹持瓣体102,以缩紧所述尖刺部插入孔103。
如图1至图2所示,在所述多用防刺伤器械的结构中,所述尖刺部夹持件1的头部端面被十字形开口至所述柄部101,从而形成四片所述夹持瓣体102,并在头部端面中心形成被所有夹持瓣体102包围的尖刺部插入孔103,其可以但不限于由耐高温高压的塑料、高韧性金属或记忆合金等具有形变恢复特性的材质制成,以便在放松所述夹持瓣体102时能够自动扩大所述尖刺部插入孔103的孔径。所述套筒2内套所述螺旋弹簧3和所述尖刺部夹持件1的柄部101和所述夹持瓣体102的根部,其可以但不限于由耐高温高压的塑料或金属制成。所述螺旋弹簧3可以但不限于由高弹力的金属制成,其始终处于压缩状态,并能够通过其对所述套筒2的小口径端内壁产生的形变恢复弹力驱动所述套筒2向远离所述底座4的方向移动,以便驱动所述套筒2的小口径端对被其内套的所有夹持瓣体102产生挤压作用,进而缩紧所述尖刺部插入孔103,以便夹持固定住插入该孔的尖刺部5。同时当向所述底座4方向推动所述套筒2,并使所述套筒2的小口径端与被其内套的所有夹持瓣体102脱离接触(此时所述螺旋弹簧3被进一步压缩)时,可以放松所述夹持瓣体102,以便尖刺部5能够顺利插入孔径可扩大的所述尖刺部插入孔103。所述底座4可以但不限于由耐高温高压的塑料或金属制成,并设有一中凹且可与所述柄部101螺纹连接的圆柱体。
所述多用防刺伤器械可以用于将尖刺部从可拆装器械上取下,具体可以但不限于包括如下步骤:S101.将多用防针刺伤器械垂直放于操作台面上,且使其底座在下;
S102.将待拆卸器械的尖刺部插入多用防针刺伤器械的尖刺部插入孔内;
S103.向下推动套筒,使套筒的小口径端与被其内套的所有夹持瓣体脱离接触,然后将待拆卸器械的尖刺部插入到位;
S104.松开套筒,使套筒的小口径端在螺旋弹簧的驱动下自动上移并挤压被其内套的所有夹持瓣体,通过缩紧尖刺部插入孔来夹持固定待拆卸器械的尖刺部;
或者,松开并向上推压套筒,使套筒的小口径端上移并挤压被其内套的所有夹持瓣体,通过缩紧尖刺部插入孔来夹持固定待拆卸器械的尖刺部;
S105.将待拆卸器械的尖刺部从待拆卸器械上取下。其中,所述尖刺部与可拆装器械可以但不限于分别为针头与注射器、牙科车针与牙科手机的头部和牙科机用扩挫针与牙科手机的头部等。
所述多用防刺伤器械还可以用于将尖刺部安装到可拆装器械上,具体可以但不限于包括如下步骤:
S201.将多用防针刺伤器械垂直放于操作台面上,且使其底座在下;
S202.将待安装器械的尖刺部插入多用防针刺伤器械的尖刺部插入孔内;
S203.向下推动套筒,使套筒的小口径端与被其内套的所有夹持瓣体脱离接触,然后将待安装器械的尖刺部插入到位;
S204.松开套筒,使套筒的小口径端在螺旋弹簧的驱动下自动上移并挤压被其内套的所有夹持瓣体,通过缩紧尖刺部插入孔来夹持固定待安装器械的尖刺部;
或者,松开并向上推压套筒,使套筒的小口径端上移并挤压被其内套的所有夹持瓣体,通过缩紧尖刺部插入孔来夹持固定待安装器械的尖刺部;
S205.将待安装器械的尖刺部安装到待安装器械上。其中,所述尖刺部与可拆装器械可以但不限于分别为针头与注射器、牙科车针与牙科手机的头部、牙科机用扩挫针与牙科手机的头部和医用缝针与缝线等。
所述多用防刺伤器械还可以用于对医疗器械的尖刺部进行清洁,具体可以但不限于包括如下步骤:
S301.将多用防针刺伤器械垂直放于操作台面上,且使其底座在下;
S302.将待清洁的器械尖刺部插入多用防针刺伤器械的尖刺部插入孔内;
S303.向下推动套筒,使套筒的小口径端与被其内套的所有夹持瓣体脱离接触,然后将待清洁的器械尖刺部插入到位;
S304.松开套筒,使套筒的小口径端在螺旋弹簧的驱动下自动上移并挤压被其内套的所有夹持瓣体,通过缩紧尖刺部插入孔来夹持待清洁器械的尖刺部;
或者,松开并向上推压套筒,使套筒的小口径端上移并挤压被其内套的所有夹持瓣体,通过缩紧尖刺部插入孔来夹持待清洁的器械尖刺部;
S305.左右转动待清洁的器械尖刺部,并以略大于夹持处动摩擦力的力外拉待清洁的器械尖刺部,直到将器械尖刺部拔出。其中,所述待清洁的器械尖刺部可以但不限于为被树脂和各类粘固粉等牙科材料污染的粘固粉充填器、柳叶蜡刀等器械的锐利端。
综上,该器械通过套筒、弹簧和底座的机械配合来控制尖刺部夹持件对诸如针头、牙科车针、机用扩锉针等多种器械尖刺部的夹持力度,不但可以方便进行器械尖刺部的安装或拆卸,还可以因器械尖刺部被夹持件包裹住而防止刺伤人体,保障锐利器械与耗材、仪器、设备等组件的安全连接使用。此外,所述多用防针刺伤器械还具有适用种类繁多的针形锐利器械安装及拆卸、对器械尖刺部进行清洁、结构简单、拆装方便和成本低等优点,便于实际推广和应用。
优化的,在所述套筒2的外壁面设有推压手柄201。如图1所示,由于所述推压手柄201向所述底座4方向倾斜,可以方便省力的通过所述推压手柄201向所述底座4方向推动所述套筒2或向所述底座4反方向推动所述套筒2。
优化的,在所述套筒2的小口径端内壁上设有用于与所述螺旋弹簧3的端部相抵的挡块202。如图1所示,通过设置所述挡块202,可以止挡所述螺旋弹簧3的端部,防止该端部被所述套筒2的小口径端内壁挤压变形,保障所述螺旋弹簧3的使用寿命。
优化的,所述套筒2的小口径端对所述夹持瓣体102的挤压作用面为倾斜角度介于40~50度之间的环向倾斜面。如图1所示,通过前述挤压作用面的倾斜角度设置,可根据力的分解原理,使作用在所述夹持瓣体102上且用于缩紧所述尖刺部插入孔103的分力较大化,以提高对尖刺部5的夹持静摩擦力,保障稳固效果。作为优化的,如图1所述,在本实施例中前述挤压作用面的倾斜角度设置为45度。
优化的,在所述尖刺部插入孔103的进口端内壁上设有沿孔轴心线方向延展的波纹结构。利用前述设置的波纹结构(图中未示出),可以对处于待清洁器械的尖刺部上的附着杂质起到一个刮除作用,进一步提升清洁效果。
优化的,所述尖刺部插入孔103为圆形孔或方形孔。由于大多数尖刺部为圆形,因此作为举例的,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尖刺部插入孔103设为圆形孔。
综上,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多用防针刺伤器械及其使用方法,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该器械通过套筒、弹簧和底座的机械配合来控制尖刺部夹持件对诸如针头、牙科车针、机用扩锉针等多种器械尖刺部的夹持力度,不但可以方便进行器械尖刺部的安装或拆卸,还可以因器械尖刺部被夹持件包裹住而防止刺伤人体,保障锐利器械与耗材、仪器、设备等组件的安全连接使用;(2)可以适用于注射针头、牙科车针、牙科机用扩挫针、医用缝针和牙科锐利器械等多种针形锐利器械,特别适合于针形锐利器械种类繁多且使用频繁的医疗单位;(3)可以对针形锐利器械的尖刺部进行清洁,刮除附着在尖刺部上的材料、污垢等杂质;(4)所述多用防针刺伤器械还具有结构简单、拆装方便和成本低等优点,便于实际推广和应用。
如上所述,可较好地实现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根据本发明的教导,设计出不同形式的多用防针刺伤器械及其使用方法并不需要创造性的劳动。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整合和变型仍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多用防针刺伤器械,其特征在于,包括尖刺部夹持件(1)、套筒(2)、螺旋弹簧(3)和底座(4),其中,所述尖刺部夹持件(1)由柄部(101)和连接该柄部(101)的若干片夹持瓣体(102)构成,所有的夹持瓣体(102)环向布置并围成一道尖刺部插入孔(103);
所述尖刺部夹持件(1)的柄部(101)在依次贯穿所述套筒(2)和所述螺旋弹簧(3)后螺纹连接所述底座(4);
所述套筒(2)的两端口径大小不同,所述螺旋弹簧(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套筒(2)的小口径端内壁和所述底座(4)相抵,使得所述套筒(2)的小口径端能够在所述螺旋弹簧(3)的驱动下挤压被其内套的所有夹持瓣体(102),以缩紧所述尖刺部插入孔(10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用防针刺伤器械,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套筒(2)的外壁面设有推压手柄(20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用防针刺伤器械,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套筒(2)的小口径端内壁上设有用于与所述螺旋弹簧(3)的端部相抵的挡块(202)。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用防针刺伤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2)的小口径端对所述夹持瓣体(102)的挤压作用面为倾斜角度介于40~50度之间的环向倾斜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用防针刺伤器械,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尖刺部插入孔(103)的进口端内壁上设有沿孔轴心线方向延展的波纹结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用防针刺伤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尖刺部插入孔(103)为圆形孔或方形孔。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用防针刺伤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尖刺部夹持件(1)由耐高温高压的塑料、高韧性金属或记忆合金制成。
8.一种如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多用防针刺伤器械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01.将多用防针刺伤器械垂直放于操作台面上,且使其底座在下;
S102.将待拆卸器械的尖刺部插入多用防针刺伤器械的尖刺部插入孔内;
S103.向下推动套筒,使套筒的小口径端与被其内套的所有夹持瓣体脱离接触,然后将待拆卸器械的尖刺部插入到位;
S104.松开套筒,使套筒的小口径端在螺旋弹簧的驱动下自动上移并挤压被其内套的所有夹持瓣体,通过缩紧尖刺部插入孔来夹持固定待拆卸器械的尖刺部;
或者,松开并向上推压套筒,使套筒的小口径端上移并挤压被其内套的所有夹持瓣体,通过缩紧尖刺部插入孔来夹持固定待拆卸器械的尖刺部;
S105.将待拆卸器械的尖刺部从待拆卸器械上取下。
9.一种如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多用防针刺伤器械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201.将多用防针刺伤器械垂直放于操作台面上,且使其底座在下;
S202.将待安装器械的尖刺部插入多用防针刺伤器械的尖刺部插入孔内;
S203.向下推动套筒,使套筒的小口径端与被其内套的所有夹持瓣体脱离接触,然后将待安装器械的尖刺部插入到位;
S204.松开套筒,使套筒的小口径端在螺旋弹簧的驱动下自动上移并挤压被其内套的所有夹持瓣体,通过缩紧尖刺部插入孔来夹持固定待安装器械的尖刺部;
或者,松开并向上推压套筒,使套筒的小口径端上移并挤压被其内套的所有夹持瓣体,通过缩紧尖刺部插入孔来夹持固定待安装器械的尖刺部;
S205.将待安装器械的尖刺部安装到待安装器械上。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多用防针刺伤器械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301.将多用防针刺伤器械垂直放于操作台面上,且使其底座在下;
S302.将待清洁的器械尖刺部插入多用防针刺伤器械的尖刺部插入孔内;
S303.向下推动套筒,使套筒的小口径端与被其内套的所有夹持瓣体脱离接触,然后将待清洁的器械尖刺部插入到位;
S304.松开套筒,使套筒的小口径端在螺旋弹簧的驱动下自动上移并挤压被其内套的所有夹持瓣体,通过缩紧尖刺部插入孔来夹持待清洁器械的尖刺部;
或者,松开并向上推压套筒,使套筒的小口径端上移并挤压被其内套的所有夹持瓣体,通过缩紧尖刺部插入孔来夹持待清洁的器械尖刺部;
S305.左右转动待清洁的器械尖刺部,并以略大于夹持处动摩擦力的力外拉待清洁的器械尖刺部,直到将器械尖刺部拔出。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1235835.0A CN106618748B (zh) | 2016-12-28 | 2016-12-28 | 一种多用防针刺伤器械及其使用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1235835.0A CN106618748B (zh) | 2016-12-28 | 2016-12-28 | 一种多用防针刺伤器械及其使用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618748A true CN106618748A (zh) | 2017-05-10 |
CN106618748B CN106618748B (zh) | 2019-02-05 |
Family
ID=588330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1235835.0A Active CN106618748B (zh) | 2016-12-28 | 2016-12-28 | 一种多用防针刺伤器械及其使用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6618748B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378925A (zh) * | 2018-04-16 | 2018-08-10 | 翟延荣 | 一种克氏针保护套 |
CN110987458A (zh) * | 2019-12-05 | 2020-04-10 | 中国航发四川燃气涡轮研究院 | 一种航空发动机测试密封结构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1101778Y (zh) * | 2007-07-25 | 2008-08-20 | 钱良 | 一种医疗用防针刺伤装置 |
CN102639180A (zh) * | 2009-09-22 | 2012-08-15 | 保利医疗用品有限公司 | 改进的针尖防护装置 |
CN202699246U (zh) * | 2012-08-01 | 2013-01-30 | 浙江大学 | 穿刺针安全保护套 |
CN103932803A (zh) * | 2014-04-17 | 2014-07-23 | 湖州市中心医院 | 针尖类器械保护套 |
CN104338205A (zh) * | 2013-07-25 | 2015-02-11 | 江苏康宝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头皮针安全护套 |
WO2015148257A1 (en) * | 2014-03-25 | 2015-10-01 | Inventive Medical Devices, Llc |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automatically removing a needle from a hub |
CN204684364U (zh) * | 2015-05-28 | 2015-10-07 | 金华市中心医院 | 防针刺伤的针头回收装置 |
CN205672298U (zh) * | 2016-05-09 | 2016-11-09 | 曾涓涌 | 医用针收容器及医疗器械 |
-
2016
- 2016-12-28 CN CN201611235835.0A patent/CN106618748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1101778Y (zh) * | 2007-07-25 | 2008-08-20 | 钱良 | 一种医疗用防针刺伤装置 |
CN102639180A (zh) * | 2009-09-22 | 2012-08-15 | 保利医疗用品有限公司 | 改进的针尖防护装置 |
CN202699246U (zh) * | 2012-08-01 | 2013-01-30 | 浙江大学 | 穿刺针安全保护套 |
CN104338205A (zh) * | 2013-07-25 | 2015-02-11 | 江苏康宝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头皮针安全护套 |
WO2015148257A1 (en) * | 2014-03-25 | 2015-10-01 | Inventive Medical Devices, Llc |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automatically removing a needle from a hub |
CN103932803A (zh) * | 2014-04-17 | 2014-07-23 | 湖州市中心医院 | 针尖类器械保护套 |
CN204684364U (zh) * | 2015-05-28 | 2015-10-07 | 金华市中心医院 | 防针刺伤的针头回收装置 |
CN205672298U (zh) * | 2016-05-09 | 2016-11-09 | 曾涓涌 | 医用针收容器及医疗器械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378925A (zh) * | 2018-04-16 | 2018-08-10 | 翟延荣 | 一种克氏针保护套 |
CN108378925B (zh) * | 2018-04-16 | 2024-06-07 | 荣科(苏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克氏针保护套 |
CN110987458A (zh) * | 2019-12-05 | 2020-04-10 | 中国航发四川燃气涡轮研究院 | 一种航空发动机测试密封结构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618748B (zh) | 2019-02-0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1337892B2 (en) | Grasping facilitators and uses thereof and kits involving the same | |
CN106618748A (zh) | 一种多用防针刺伤器械及其使用方法 | |
CN205549127U (zh) | 穿刺针保护装置 | |
EP4302735A3 (en) | Ultrasonic surgical aspiration needle assembly with molded hub | |
EP2596767A3 (de) | Freigabevorrichtung zum Lösen eines medizinisches Implantats von einer Einführvorrichtung sowie Einführvorrichtung mit einer Freigabevorrichtung | |
CN109843361B (zh) | 用于人体工程学针头保护器的系统和方法 | |
RU171628U1 (ru) | Инъектор карпульный одноразовый стоматологический | |
WO2008037999A3 (en) | Needle safety device | |
CN108042886B (zh) | 一种简单的无针注射器 | |
CN217745244U (zh) | 一种具有回收针头功能的注射器 | |
CN204233533U (zh) | 一种安全型一次性头皮针 | |
JP2016514546A5 (zh) | ||
CN203915681U (zh) | 一次性注射器 | |
CN208769849U (zh) | 楔型瓣可伸缩显微手术器械 | |
CN205458905U (zh) | 一种泌尿科用结石抓取器 | |
CN220237474U (zh) | 一种无针帽防刺注射器 | |
CN206365977U (zh) | 一次性角膜异物剔除器 | |
CN205796159U (zh) | 防脱落头皮针 | |
CN206548929U (zh) | 一种一次性防刺伤输液针头 | |
CN106215289A (zh) | 一种医用针具的安全保护装置 | |
CN204033348U (zh) | 安全式采血针 | |
EP2077134A1 (en) | Safety I.V. catheter with in-built device to prevent blood back flow | |
CN211634627U (zh) | 免针刺伤安全型输液器 | |
CN217245967U (zh) | 一种防护型针帽 | |
CN104353152B (zh) | 一种安全型一次性头皮针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1209 Address after: 610000 Sichuan, Chengdu, South Ring Road, No. 1, No. 24 Patentee after: Sichuan University Address before: 610000, No. 3, building 6, No. three, No. 16, South Renmin Road, Wuhou District, Sichuan, Chengdu, 3 Patentee before: Li Haolai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