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606247A - 一种可使茶水在底部分离的水杯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使茶水在底部分离的水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606247A CN106606247A CN201510702352.6A CN201510702352A CN106606247A CN 106606247 A CN106606247 A CN 106606247A CN 201510702352 A CN201510702352 A CN 201510702352A CN 106606247 A CN106606247 A CN 10660624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up
- water
- tea
- water column
- cadd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Landscapes
-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AREA)
- Table Devices Or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杯,特别是一种底部茶水分离的水杯。其包括杯体,还包括:设置于杯底并沿杯底向杯口突出的入水柱,所述入水柱为中空结构且其侧壁设有与入水柱内部相导通的入水口,所述入水柱的顶部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塞体;置茶盒,所述置茶盒顶部设有盖体,盖体可拆卸式地固定于所述置茶盒且设有中空结构的导接管;盖体在导接管与置茶盒内部导通处设有用于过滤茶叶的过滤网,所述导接管的端部设有与导接管内部相导通的开口。在底部可使得茶水分离,既保证了泡茶不受水位影响,也解决了喝尽的茶水不好处理的问题,可方便地将茶叶移出杯体,清洗十分方便,且节约水资源。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杯,特别是一种可使茶水在底部分离的水杯。
【背景技术】
对于多数爱好饮茶的人来说,喝尽的茶水总是不好处理,茶叶会沾到杯壁,需要多次用水冲洗才能清洗干净,不仅操作麻烦,还十分浪费水资源。当下有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在杯盖处设置容置滤网的方案,但是这一方案需要将水加满,才能使得茶叶被水侵泡,水位过低就无法泡茶。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改善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可使茶水在底部分离的水杯,在底部可使得茶水分离,既保证了泡茶不受水位影响,也解决了喝尽的茶水不好处理的问题。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可使茶水在底部分离的水杯,包括杯体,还包括:入水柱,设置于杯底并沿杯底向杯口突出,所述入水柱为中空结构且其上端封闭、下端与杯底外表面导通,所述入水柱的侧壁设有与入水柱内部相导通的入水口,所述入水柱的顶部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用于阻塞入水口的塞体;置茶盒,用于放置茶叶,所述置茶盒顶部设有盖体,所述盖体可拆卸式地固定于所述置茶盒,所述盖体设有向上突出的与入水柱内径相对应的中空结构的导接管;所述导接管与置茶盒内部相导通,所述盖体在导接管与置茶盒内部导通处设有用于过滤茶叶的过滤网,所述导接管突出的端部设有与导接管内部相导通的开口;所述杯体的杯底和所述盖体设有极性相对的磁片。
优选的,所述入水柱在入水口的下部设置有内径小于入水口的上部的内径的限位环。
进一步,所述塞体设置于限位环与入水柱的上顶端之间,塞体在限位环与入水柱的上顶端间滑动时,所述弹簧均处于压缩状态。
优选的,所述入水柱设置为两个且其中一个的高度高于另一个,所述导接管对应设置为两个。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提出一种底部茶水分离的水杯,在底部可使得茶水分离,既保证了泡茶不受水位影响,也解决了喝尽的茶水不好处理的问题,可方便地将茶叶移出杯体,清洗十分方便,且节约水资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置茶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置茶盒的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杯体的剖面图(无弹簧和塞体);
图5为本发明杯体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4所示,本发明包括杯体1,所述本体1的杯底11设有沿轴向向杯口突出的入水柱2,入水柱2为中空结构且其上端封闭、下端与杯底11外表面导通,所述入水柱2的侧壁设有与入水柱2内部相导通的入水口25,入水柱2的顶部设有弹簧21,所述弹簧2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用于阻塞入水口25的塞体22。
本发明还包括置茶盒3,用于放置茶叶,所述置茶盒3顶部设有盖体31,所述盖体31可拆卸式地固定于所述置茶盒3,图中所示为设置于置茶盒3边缘的螺纹,通过对应的螺纹将盖体旋接于置茶盒3,当然也可使用卡扣等其他方式实现盖体31的可拆卸式固定,此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内容,不做详述。
所述盖体3设有向上突出的与入水柱2内径相对应的中空结构的导接管33。所述导接管33与置茶盒3内部相导通,所述盖体31在导接管33与置茶盒3内部导通处设有用于过滤茶叶的过滤网32,所述导接管33突出的端部设有与导接管33内部相导通的开口34。
在使用本发明的水杯时,拆卸开盖体31,将茶叶放置于置茶盒3,旋紧盖体31,然后将导接管33插入入水柱2内,对应使得杯体1坐落于置茶盒3上部。导接管33会顶开塞体22,入水口25与开口34相导通,向杯体1内加水会流入置茶盒3,即可实现泡茶,而过滤网32可使得茶叶不会进入杯体1,就实现了茶叶和茶水的分离。在需要倒掉茶叶时,将杯体1与置茶盒3分离,塞体22在弹簧21的作用下回位,会阻塞住入水口25,杯体1内的茶水也不会流出。且在需要倒掉茶叶时,多数时候都已饮用完茶水。然后打开盖体31,冲洗置茶盒3内的茶叶即可实现清洗。且不需要将水加满,就可实现泡茶。
所述杯体1的杯底11和所述盖体31设有极性相对的磁片24,当杯体1与置茶盒3套接时,磁片24相吸,可实现杯体1与置茶盒3的固定,在使用本发明饮水时,杯体1与置茶盒3不会分离。当然也可通过其他方案使得杯体1和置茶盒3可拆卸式地固定,此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内容,不做详述。
如图4、图5所示,所述入水柱2在入水口25的下部设置有内径小于入水口25的上部的内径的限位环23。所述塞体22设置于限位环23与入水柱2的上顶端之间,限位环23可卡止塞体22。塞体22在限位环23与入水柱2的上顶端间滑动时,所述弹簧21均处于压缩状态。则在导接管33未插入入水柱2内时,弹簧21压迫塞体22,使其保持对入水口25的阻塞,且在杯体晃动时,不会上下滑动,防止茶水流出杯体1。
所述入水柱2设置为两个且其中一个的高度高于另一个,所述导接管33对应设置为两个。两个入水柱2存在高度差,则入水口25也存在高度差。当向杯体1内加水时,水从高度低的入水口25进入置茶盒3,置茶盒3内的气体就可从高度高的入水口25排出。这使得加水过程更加流畅。
Claims (4)
1.一种可使茶水在底部分离的水杯,包括杯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入水柱,设置于杯底并沿杯底向杯口突出,所述入水柱为中空结构且其上端封闭、下端与杯底外表面导通,所述入水柱的侧壁设有与入水柱内部相导通的入水口,所述入水柱的顶部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用于阻塞入水口的塞体;
置茶盒,用于放置茶叶,所述置茶盒顶部设有盖体,所述盖体可拆卸式地固定于所述置茶盒,所述盖体设有向上突出的与入水柱内径相对应的中空结构的导接管;
所述导接管与置茶盒内部相导通,所述盖体在导接管与置茶盒内部导通处设有用于过滤茶叶的过滤网,所述导接管突出的端部设有与导接管内部相导通的开口;
所述杯体的杯底和所述盖体设有极性相对的磁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使茶水在底部分离的水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水柱在入水口的下部设置有内径小于入水口的上部的内径的限位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使茶水在底部分离的水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塞体设置于限位环与入水柱的上顶端之间,塞体在限位环与入水柱的上顶端间滑动时,所述弹簧均处于压缩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使茶水在底部分离的水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水柱设置为两个且其中一个的高度高于另一个,所述导接管对应设置为两个。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702352.6A CN106606247A (zh) | 2015-10-23 | 2015-10-23 | 一种可使茶水在底部分离的水杯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702352.6A CN106606247A (zh) | 2015-10-23 | 2015-10-23 | 一种可使茶水在底部分离的水杯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606247A true CN106606247A (zh) | 2017-05-03 |
Family
ID=586138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702352.6A Pending CN106606247A (zh) | 2015-10-23 | 2015-10-23 | 一种可使茶水在底部分离的水杯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6606247A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199019A (zh) * | 2018-09-27 | 2019-01-15 | 柳州市清旭贸易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便于清洗内壁污垢的茶具 |
CN110723384A (zh) * | 2019-10-18 | 2020-01-24 |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 一种堆叠式饮水桶 |
-
2015
- 2015-10-23 CN CN201510702352.6A patent/CN106606247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199019A (zh) * | 2018-09-27 | 2019-01-15 | 柳州市清旭贸易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便于清洗内壁污垢的茶具 |
CN110723384A (zh) * | 2019-10-18 | 2020-01-24 |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 一种堆叠式饮水桶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606247A (zh) | 一种可使茶水在底部分离的水杯 | |
CN203447023U (zh) | 斜式漏水茶具 | |
CN210300505U (zh) | 一种多功能保温杯 | |
CN204260568U (zh) | 一种新型的卡式杯子过滤网 | |
CN205094064U (zh) | 一种泡茶器 | |
CN106618286A (zh) | 一种汤油分离壶 | |
CN205094063U (zh) | 一种带开关阀的泡茶杯 | |
CN204910892U (zh) | 阻挡式无网过滤容器 | |
CN106942958B (zh) | 一种泡茶方法 | |
CN106263929B (zh) | 一种茶叶茶汤可分离的茶壶 | |
CN221265898U (zh) | 一种泡茶装置 | |
CN204181373U (zh) | 茶水分离泡茶杯 | |
KR200474648Y1 (ko) | 커피찌꺼기 분리컵 | |
CN218551994U (zh) | 一种分体式蒸汽壶 | |
CN203106865U (zh) | 一种具有泡沫分离功能的接汁杯 | |
CN207912510U (zh) | 一种多用途冲泡杯 | |
CN204764713U (zh) | 茶壶 | |
CN204105756U (zh) | 一种新型的螺旋固定式杯子过滤网 | |
CN202820715U (zh) | 一种容易清洗的密封茶杯 | |
CN204654477U (zh) | 一种家用净水壶 | |
CN203262995U (zh) | 一种接汁杯泡沫分离器 | |
CN201384319Y (zh) | 方便卫生过滤网水杯 | |
CN201831497U (zh) | 一种新型茶杯 | |
CN2772595Y (zh) | 油水分离杯 | |
CN106859179B (zh) | 一种泡茶器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5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