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6590133B - 一种建筑内外墙用腻子粉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建筑内外墙用腻子粉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590133B
CN106590133B CN201611168464.9A CN201611168464A CN106590133B CN 106590133 B CN106590133 B CN 106590133B CN 201611168464 A CN201611168464 A CN 201611168464A CN 106590133 B CN106590133 B CN 10659013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der
weight
lacquer putty
composite
alpine rus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16846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590133A (zh
Inventor
罗翠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ingdingshan Jinyixiang Wall Glaze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611168464.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590133B/zh
Publication of CN1065901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901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5901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9013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5/00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physical nature or the effects produced; Filling pastes
    • C09D5/34Filling past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5/00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physical nature or the effects produced; Filling pastes
    • C09D5/14Paints containing biocides, e.g. fungicides, insecticides or pesticid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5/00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physical nature or the effects produced; Filling pastes
    • C09D5/18Fireproof paints including high temperature resistant paint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lant Pathology (AREA)
  • Sealing Material Composition (AREA)
  • Paints Or Removers (AREA)

Abstract

一种建筑内外墙用腻子粉及其制备方法,由灰钙、滑石粉、水泥、纤维素、胶粉、结合剂和增强粉制成,增强粉由复合粉、硅藻土和氧化钙混合而成,复合粉为粘土、碳化硅、碳粉和氢氧化铝烧结得到;结合剂由氧化铝微粉、改性纳米二氧化硅、聚乙二醇和水制得。本发明中含有特殊成分的增强粉与结合剂,在制作腻子粉时,先将灰钙、结合剂和增强粉混合加入热水并搅拌,使一部分灰钙填充到微孔结构内或粘附于表面,进而与之后加入的纤维素和胶粉充分结合,从而增强了腻子粉内部各组分间的粘结性能,进而增强了腻子粉的抗开裂性能和硬度,而且对其防水性能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Description

一种建筑内外墙用腻子粉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建筑材料领域所用的腻子粉,具体的说是一种建筑内外墙用腻子粉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腻子粉是建筑装饰材料的一种,是用来墙面修补找平的一种基材,为下一步装饰(刷油漆贴壁纸)打下良好的基础。腻子分为内墙和外墙两种,外墙腻子要抵抗风吹日晒所以胶性大、强度高,环保指数稍低。内墙腻子综合指数较好,健康环保,所以内墙不外用,外墙不内用。现有外墙用腻子粉主要成分重钙(或滑石粉)、水泥、有机添加剂等,但是由于其配方本身存在的问题,导致其耐水性和抗开裂性能比较一般,现有技术中为了改善腻子粉的这两种性能,一般都采用加大水泥或胶粉等粘接剂的用量,但实际上效果并不理想。而且现有市场上的腻子粉一般都是有机腻子粉,含有如苯、甲苯、丙酮、醇类等,即便少数高档产品中它们的含量仅仅低于国家标准而已(或者加入了除味剂),但都不利于健康、不环保;有机腻子粉一般要通过中间介质如界面剂才能与无机的建筑墙体基质很好结合,并且形成的有机腻子层还存在易老化脱落、耐候性不好、不防火耐水及性价比偏低等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建筑内外墙用腻子粉及其制备方法,除了添加胶粉和纤维素之外,额外在其中添加结合剂和增强粉,从而大幅度改善了腻子粉中各组分间的结合强度,不仅能够增强腻子粉的抗开裂性,而且还能提高腻子粉的耐水性能和硬度;同时,其中也不含有甲醛等挥发性有毒物,起到了良好的环保效果;而且腻子粉在施工到墙体基质上后,其中的超细矿物能够直接渗入基面与基材发生一种分子级的链式晶体化反应,晶体化反应后基材与腻子粉中的超细微颗粒通过分子链成为一个牢固而稳定的整体,从而形成一层透气、防火、防腐的腻子层。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建筑内外墙用腻子粉,按照重量比,由36-40份的灰钙、26-28份的滑石粉、20-22份的水泥、8-10份的纤维素、14-16份的胶粉、6-8份的结合剂和17-19份的增强粉制成,所述增强粉由复合粉、其重量40-50%的硅藻土以及其重量20-30%的氧化钙混合而成,复合粉为粘土、碳化硅、碳粉和氢氧化铝按照重量比20-22:7-8:3-4:2的比例混合并在1500℃条件下烧结3-4h后冷却、磨粉得到的粉末;所述结合剂由氧化铝微粉、改性纳米二氧化硅、聚乙二醇和水按8-10:4-5:10-12:35-40的重量比混合后在100-120℃条件下蒸干液体得到;所述改性纳米二氧化硅为市售纳米二氧化硅与其重量3-4%的表面处理剂混合得到,所述表面处理剂由苯甲酸、丙酮和KH560按照重量比2-3:1-2:35的比例混合而成。
所述复合粉在烧结后冷却、磨粉是指,以600-700℃/min的降温速率急速冷却后再粉磨至粒径不超过325目的微粉。
所述结合剂中还含有氧化铝微粉重量1-1.2倍的羟乙基纤维素和氧化铝微粉重量20-30%的硅微粉。
所述硅藻土在使用前先进行改性处理,以使改性后的硅藻土与复合粉、结合剂能够更好的结合;所述对硅藻土进行改性处理是指:先按重量比10:4:25的比例取甲基丙烯酸甲酯、乙基纤维素和KH560混合均匀形成混合液,然后取市售硅藻土与其重量7-8%的混合液混合并使用频率为250-270KHz的超声波处理2-3min得到。
所述胶粉为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型腻子胶粉,且其中含有其重量0.1%的复合环氧树脂,按照重量比,所述复合环氧树脂由3.5份的酚醛环氧树脂、1.5份的聚丁二烯环氧树脂、1份的二异氰酸酯和1份的改性硅溶胶制成,所述改性硅溶胶是在市售硅溶胶中依次加入硅溶胶重量2-3%的硅微粉、硅溶胶重量0.8-1%的乙酸钠和硅溶胶重量3-4%的KH560,而后在70-80℃条件下搅拌1-2h得到的混合物。
所述复合环氧树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改性硅溶胶,备用;
所述改性硅溶胶是在市售硅溶胶中依次加入硅溶胶重量2-3%的硅微粉、硅溶胶重量0.8-1%的乙酸钠和硅溶胶重量3-4%的KH560,而后在70-80℃条件下搅拌1-2h得到的混合物;
2)按照上述的比例称取各组分,然后将酚醛环氧树脂融化后,向其中加入称量好的聚丁二烯环氧树脂和二异氰酸酯,搅拌待完全融化后,降温至60-70℃再向其中加入步骤1)制得的改性硅溶胶,搅拌均匀后即制得复合环氧树脂。
所述腻子粉中还加入有灰钙重量6-8%的蓑草浆和灰钙重量0.5%的蓑草粉;所述蓑草浆和蓑草粉的制备方法为:取嫩蓑草的叶和茎清洗干净并压榨后得到蓑草饼和汁液,将汁液蒸干得到的粉末即为蓑草粉,将蓑草饼浸泡到质量浓度为3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24-28h,捞出后再将其与蓑草饼重量3-4倍的水、蓑草饼重量60%的氧化钙、蓑草饼重量40%的玻璃纤维混合后磨浆即得到蓑草浆。
上述建筑内外墙用腻子粉的制备方法,首先制备复合粉和结合剂,而后使用制备的复合粉与硅藻土混合得到增强粉,再按照上述比例称取各组分物料,并将灰钙、结合剂和增强粉混合,并向其中加入三者总重8-10倍且温度为70-80℃的热水,搅拌3-5min后再向其中加入纤维素和胶粉并再次搅拌均匀,而后加热使水蒸发直至含水率为60%,最后向其中加入其余组分,拌合均匀即制得产品。
所述复合粉的制备方法为:将粘土、碳化硅、碳粉和氢氧化铝按照重量比20-22:7-8:3-4:2的比例混合,而后在1500℃条件下烧结3-4h,冷却、磨粉得到的粒径不超过325目的粉末即为复合粉。
本发明中,结合剂的制备方法是先将聚乙二醇与氧化铝微粉、改性纳米二氧化硅混合并加热到80-90℃,待聚乙二醇完全熔化后再向其中加入水,而后在100-120℃条件下蒸干液体得到。
与现有的腻子粉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中含有的结合剂和增强粉特殊,从而增强了腻子粉的结合强度、抗开裂性、耐水性能和硬度,其增强原理简单解释如下:
增强粉由硅藻土和复合粉混合而成,而复合粉是由粘土、碳化硅、碳粉和氢氧化铝烧结而成的,碳化硅、碳粉和氢氧化铝在高温下能够分解或氧化从而产生大量的气孔,而且碳化硅分解产生的氧化硅与氢氧化铝分解产生的氧化铝在高温下结合反应生成莫来石增强体,从而提高了复合粉的强度,最终形成了高强度、高气孔率的复合粉体材料,而硅藻土也是具有微孔结构的多孔材料,从而最终形成的增强粉是具有很多微孔结构的复合材料;
结合剂是由氧化铝微粉、改性纳米二氧化硅、聚乙二醇和水混合后在100-120℃条件下蒸干液体得到,在蒸干的过程中,聚乙二醇能够粘附在氧化铝微粉和改性纳米二氧化硅的表面,从而使这两种无机粉体的表面性质发生一定的变化,从而更加容易与其余的无机材料组分进行结合,增强了各组分间的结合强度;
而在制备腻子粉时,增强粉与结合剂结合时,一部分的氧化铝微粉和改性纳米二氧化硅能够进入并填充增强粉中的微孔结构,从而形成外形极其不规则的增强粉体,这些外形不规则的增强粉体在腻子粉中,随着时间的流逝,一部分氧化铝微粉和改性纳米二氧化硅能够从微孔结构中缓慢脱离,并与腻子粉中的灰钙等组分相结合,从而缓慢弥补腻子粉随时间流逝所降低的强度;而在腻子粉的制备过程中,先将灰钙、结合剂和增强粉混合加入热水并搅拌,使一部分灰钙填充到微孔结构内或粘附于表面,进而与之后加入的纤维素和胶粉充分结合,从而增强了腻子粉内部各组分间的粘结性能,进而增强了腻子粉的抗开裂性能和硬度,而且对其防水性能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2)本发明的结合剂中还可以含有羟乙基纤维素和硅微粉,其中的羟乙基纤维素溶于水后,由于其表面活性作用保证其能够在水中形成均匀分散的胶凝体系,进而在硅微粉、氧化铝微粉和改性纳米二氧化硅的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胶体,相当于是在这三种粉体的表面形成了一层“润滑膜”,使得结合剂能够均匀分布于腻子粉中,进而将腻子粉的各组分紧密结合,从而进一步增强了腻子粉的抗龟裂性能、硬度和防水性能;而其中含有的硅微粉与腻子粉中的水泥、氧化钙拌水后产生碱性激发剂氢氧化钙,进而生成水化硅酸钙等凝胶,改善了腻子粉的强度,而且这些胶凝组分能够促进腻子粉施工后的强度增长 (尤其是抗拉强度的增长);
3)本发明利用苯甲酸、丙酮和KH560制成的表面处理剂对纳米二氧化硅进行表面处理,从而使其表面受到羟基的作用,结合具有一定数量的含氧官能团,增加了表面相容性,这样在其与其余原料充分混合时,因为这些颗粒很小,且比表面积大,细微化的结构使得其余物料与其的接触面积增大,从而使其可以在物料中均匀分散,并与其余物质发生物理表面的结合;
4)本发明的硅藻土在使用前先进行改性处理,以使其能够与复合粉、结合剂能够更好的结合,改性处理时采用的超声波处理能够破坏一部分硅藻土所具有的微孔结构,从而使其内外表面均与甲基丙烯酸甲酯、乙基纤维素和KH560形成的混合液接触并均匀粘附于硅藻土的内外表面,进而使内外表面均接枝大量的硅羟基,这些基团通过化学反应将这两种物质与改性纳米二氧化硅连接起来,保证两者之间以及两者与灰钙、滑石粉等成分之间均具有良好的界面结合力,从而提高腻子粉中各组成成分的结合性能,进一步增强了腻子粉的抗开裂性能和防水性能;
5)本发明所用的胶粉为含有复合环氧树脂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型腻子胶粉,其中含有的复合环氧树脂由酚醛环氧树脂、聚丁二烯环氧树脂、二异氰酸酯和改性硅溶胶制成,二异氰酸酯在制备过程中其上的-NCO基团与环氧树脂的环氧基团反应生成碳、氧、氮元素组成的五元杂环结构噁唑烷酮,增强了分子链的刚性、减少了主链上弱键的数量和羟基数量,从而改善了环氧树脂的韧性、热稳定性、耐水性,这样在复合环氧树脂加入到腻子粉中,能够作为强粘接剂与腻子粉中的成分相结合;同时,在体系中加入改性硅溶胶微粒,两者结合可以大大改善环氧树脂的力学性能和热学性能,而且改性硅溶胶微粒的加入对制备过程中的组份混合、产物的拉伸性能的提高以及产品的最终互穿形态均有利;
6)本发明的腻子粉中还可以加入蓑草浆和蓑草粉,蓑草经压榨后得到的蓑草饼与氢氧化钠处理,不仅能够使原来的纤维素由密实状态变为蓬松状态,不仅能够与水和其余组分更好的结合,而且一部分纤维素经氢氧化钠处理形成大量的碱处理纤维素,这些碱处理纤维素与氧化钙(氢氧化钙)、玻璃纤维共同形成蓑草浆,不仅能够将硅藻土、复合粉和灰钙、滑石粉等紧密结合,从而进一步增强了腻子粉的抗开裂性能和防水性能,而且蓑草浆能够提高腻子粉的胶结性能,而蓑草粉的加入,也能够起到一定的辅助胶结作用。
7)健康环保
本发明的各种原料直接源于自然界,生产及使用过程中对环境不会产生污染,产品在使用时是以水为分散介质,无毒、无异味、无刺激性,对环境和居民健康不会产生不良影响;
8)施工工艺简单、附着力强
本发明的腻子粉呈碱性,更适合于水泥和灰砂等基层上使用,可与这些基材中的无机物发生化学和物理反应生成晶体和溶胶,从而增强了与基层的附着力;
9)施工后形成的腻子层表面硬度高、防水透气性好
本发明在施工到墙面上后,其中的某些小颗粒组分能够渗入墙面,进而发生膨胀结晶反应,反应生成体积膨胀的晶体填充到基底微裂缝和砂眼中,形成的腻子层其表面硬度高,抗磨和水洗能力强,可以经长时间冲洗而不起皮、起泡和脱落;而且形成的腻子层不仅性能稳定,可延长装饰面层的寿命,而且具有良好的透气性能,像人的皮肤一样既可防水又可排汗,在防水渗入的同时,又能使基体内的水分蒸发而排出;
10)阻燃抗菌、使用寿命长
本发明的腻子粉能够与墙体基质在常温下发生晶体化反应后能够使腻子层与基质牢固结合,而且其导热系数很低,具有良好的抗热耐火性能,腻子层不会受热龟裂,不会散发任何有害气体;而且形成的腻子层耐酸碱性很强,具有特殊的防腐保护性能,腻子粉呈碱性使得墙面很难滋生细菌和藻类,不会发生霉变等问题;同时,腻子层的耐候性也很好,可以使其使用寿命达到20年以上;
11)用途广泛
本发明的腻子粉在与水拌合后施工于墙面时,能够发生一系列的物理和化学反应,反应后形成分子链式的结合,可以广泛应用于混凝土、墙体砖、瓷砖甚至玻璃等基材表面的装修装饰,适用于住宅、娱乐场所、酒店、商场、医院、学校、幼儿园等场所的室内及室外墙面装修装饰,特别是其形成的腻子层有着防水透气功能,更适合于地下车库、沿海湿气较大的地区的内外墙装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阐述。
实施例1
一种建筑内外墙用腻子粉,按照重量比,由36份的灰钙、26份的滑石粉、20份的水泥、8份的纤维素、14份的胶粉、6份的结合剂和17份的增强粉制成,所述增强粉由复合粉、其重量40%的硅藻土以及其重量20%的氧化钙混合而成,复合粉为粘土、碳化硅、碳粉和氢氧化铝按照重量比20:7:3:2的比例混合并在1500℃条件下烧结3h后冷却、磨粉得到的粉末;所述结合剂由氧化铝微粉、改性纳米二氧化硅、聚乙二醇和水按8:4:10:35的重量比混合后在100℃条件下蒸干液体得到;所述改性纳米二氧化硅为市售纳米二氧化硅与其重量3%的表面处理剂混合得到,所述表面处理剂由苯甲酸、丙酮和KH560按照重量比2:1:35的比例混合而成;
上述建筑内外墙用腻子粉的制备方法,首先制备复合粉和结合剂,而后使用制备的复合粉与硅藻土混合得到增强粉,再按照上述比例称取各组分物料,并将灰钙、结合剂和增强粉混合,并向其中加入三者总重8倍且温度为70℃的热水,搅拌10min后再向其中加入纤维素和胶粉并再次搅拌均匀,而后加热使水蒸发直至含水率为60%,最后向其中加入其余组分,拌合均匀即制得产品。
以上为本实施例的基本实施方式,可在以上基础上做进一步的优化、改进和限定:
如,所述复合粉在烧结后冷却、磨粉是指,以600℃/min的降温速率急速冷却后再粉磨至粒径不超过325目的微粉;
又如,所述结合剂中还含有氧化铝微粉等重的羟乙基纤维素和氧化铝微粉重量20%的硅微粉;
又如,所述硅藻土在使用前先进行改性处理,以使改性后的硅藻土与复合粉、结合剂能够更好的结合;所述对硅藻土进行改性处理是指:先按重量比10:4:25的比例取甲基丙烯酸甲酯、乙基纤维素和KH560混合均匀形成混合液,然后取市售硅藻土与其重量7%的混合液混合并使用频率为250KHz的超声波处理2min得到;
再如,所述胶粉为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型腻子胶粉,且其中含有其重量0.1%的复合环氧树脂,按照重量比,所述复合环氧树脂由3.5份的酚醛环氧树脂、1.5份的聚丁二烯环氧树脂、1份的二异氰酸酯和1份的改性硅溶胶制成,所述改性硅溶胶是在市售硅溶胶中依次加入硅溶胶重量2%的硅微粉、硅溶胶重量0.8%的乙酸钠和硅溶胶重量3%的KH560,而后在70℃条件下搅拌1h得到的混合物;
进一步的,所述复合环氧树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改性硅溶胶,备用;
所述改性硅溶胶是在市售硅溶胶中依次加入硅溶胶重量2%的硅微粉、硅溶胶重量0.8%的乙酸钠和硅溶胶重量3%的KH560,而后在70℃条件下搅拌1h得到的混合物;
2)按照上述的比例称取各组分,然后将酚醛环氧树脂融化后,向其中加入称量好的聚丁二烯环氧树脂和二异氰酸酯,搅拌待完全融化后,降温至60℃再向其中加入步骤1)制得的改性硅溶胶,搅拌均匀后即制得复合环氧树脂;
又再如,所述腻子粉中还加入有灰钙重量6%的蓑草浆和灰钙重量0.5%的蓑草粉;所述蓑草浆和蓑草粉的制备方法为:取嫩蓑草的叶和茎清洗干净并压榨后得到蓑草饼和汁液,将汁液蒸干得到的粉末即为蓑草粉,将蓑草饼浸泡到质量浓度为3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24h,捞出后再将其与蓑草饼重量3倍的水、蓑草饼重量60%的氧化钙、蓑草饼重量40%的玻璃纤维混合后磨浆即得到蓑草浆;
最后,所述复合粉的制备方法为:将粘土、碳化硅、碳粉和氢氧化铝按照重量比20:7:3:2的比例混合,而后在1500℃条件下烧结3h,冷却、磨粉得到的粒径不超过325目的粉末即为复合粉。
实施例2
一种建筑内外墙用腻子粉,按照重量比,由40份的灰钙、28份的滑石粉、22份的水泥、10份的纤维素、16份的胶粉、8份的结合剂和19份的增强粉制成,所述增强粉由复合粉、其重量50%的硅藻土以及其重量30%的氧化钙混合而成,复合粉为粘土、碳化硅、碳粉和氢氧化铝按照重量比22:8:4:2的比例混合并在1500℃条件下烧结3-4h后冷却、磨粉得到的粉末;所述结合剂由氧化铝微粉、改性纳米二氧化硅、聚乙二醇和水按10:5:12:40的重量比混合后在120℃条件下蒸干液体得到;所述改性纳米二氧化硅为市售纳米二氧化硅与其重量4%的表面处理剂混合得到,所述表面处理剂由苯甲酸、丙酮和KH560按照重量比3:2:35的比例混合而成;
上述建筑内外墙用腻子粉的制备方法,首先制备复合粉和结合剂,而后使用制备的复合粉与硅藻土混合得到增强粉,再按照上述比例称取各组分物料,并将灰钙、结合剂和增强粉混合,并向其中加入三者总重10倍且温度为80℃的热水,搅拌20min后再向其中加入纤维素和胶粉并再次搅拌均匀,而后加热使水蒸发直至含水率为60%,最后向其中加入其余组分,拌合均匀即制得产品。
以上为本实施例的基本实施方式,可在以上基础上做进一步的优化、改进和限定:
如,所述复合粉在烧结后冷却、磨粉是指,以700℃/min的降温速率急速冷却后再粉磨至粒径不超过325目的微粉;
又如,所述结合剂中还含有氧化铝微粉重量1.2倍的羟乙基纤维素和氧化铝微粉重量30%的硅微粉;
又如,所述硅藻土在使用前先进行改性处理,以使改性后的硅藻土与复合粉、结合剂能够更好的结合;所述对硅藻土进行改性处理是指:先按重量比10:4:25的比例取甲基丙烯酸甲酯、乙基纤维素和KH560混合均匀形成混合液,然后取市售硅藻土与其重量8%的混合液混合并使用频率为270KHz的超声波处理3min得到;
再如,所述胶粉为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型腻子胶粉,且其中含有其重量0.1%的复合环氧树脂,按照重量比,所述复合环氧树脂由3.5份的酚醛环氧树脂、1.5份的聚丁二烯环氧树脂、1份的二异氰酸酯和1份的改性硅溶胶制成,所述改性硅溶胶是在市售硅溶胶中依次加入硅溶胶重量3%的硅微粉、硅溶胶重量1%的乙酸钠和硅溶胶重量4%的KH560,而后在80℃条件下搅拌2h得到的混合物;
进一步的,所述复合环氧树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改性硅溶胶,备用;
所述改性硅溶胶是在市售硅溶胶中依次加入硅溶胶重量3%的硅微粉、硅溶胶重量1%的乙酸钠和硅溶胶重量4%的KH560,而后在80℃条件下搅拌2h得到的混合物;
2)按照上述的比例称取各组分,然后将酚醛环氧树脂融化后,向其中加入称量好的聚丁二烯环氧树脂和二异氰酸酯,搅拌待完全融化后,降温至70℃再向其中加入步骤1)制得的改性硅溶胶,搅拌均匀后即制得复合环氧树脂;
又再如,所述腻子粉中还加入有灰钙重量8%的蓑草浆和灰钙重量0.5%的蓑草粉;所述蓑草浆和蓑草粉的制备方法为:取嫩蓑草的叶和茎清洗干净并压榨后得到蓑草饼和汁液,将汁液蒸干得到的粉末即为蓑草粉,将蓑草饼浸泡到质量浓度为3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28h,捞出后再将其与蓑草饼重量4倍的水、蓑草饼重量60%的氧化钙、蓑草饼重量40%的玻璃纤维混合后磨浆即得到蓑草浆;
最后,所述复合粉的制备方法为:将粘土、碳化硅、碳粉和氢氧化铝按照重量比22:8:4:2的比例混合,而后在1500℃条件下烧结4h,冷却、磨粉得到的粒径不超过325目的粉末即为复合粉。
实施例3
一种建筑内外墙用腻子粉,按照重量比,由38份的灰钙、27份的滑石粉、21份的水泥、9份的纤维素、15份的胶粉、7份的结合剂和18份的增强粉制成,所述增强粉由复合粉、其重量45%的硅藻土以及其重量25%的氧化钙混合而成,复合粉为粘土、碳化硅、碳粉和氢氧化铝按照重量比21:7.5:3.5:2的比例混合并在1500℃条件下烧结3.5h后冷却、磨粉得到的粉末;所述结合剂由氧化铝微粉、改性纳米二氧化硅、聚乙二醇和水按9:4.5:11:37.5的重量比混合后在110℃条件下蒸干液体得到;所述改性纳米二氧化硅为市售纳米二氧化硅与其重量3.5%的表面处理剂混合得到,所述表面处理剂由苯甲酸、丙酮和KH560按照重量比2.5:1.5:35的比例混合而成;
上述建筑内外墙用腻子粉的制备方法,首先制备复合粉和结合剂,而后使用制备的复合粉与硅藻土混合得到增强粉,再按照上述比例称取各组分物料,并将灰钙、结合剂和增强粉混合,并向其中加入三者总重9倍且温度为75℃的热水,搅拌15min后再向其中加入纤维素和胶粉并再次搅拌均匀,而后加热使水蒸发直至含水率为60%,最后向其中加入其余组分,拌合均匀即制得产品。
以上为本实施例的基本实施方式,可在以上基础上做进一步的优化、改进和限定:
如,所述复合粉在烧结后冷却、磨粉是指,以650℃/min的降温速率急速冷却后再粉磨至粒径不超过325目的微粉;
又如,所述结合剂中还含有氧化铝微粉重量1.1倍的羟乙基纤维素和氧化铝微粉重量25%的硅微粉;
又如,所述硅藻土在使用前先进行改性处理,以使改性后的硅藻土与复合粉、结合剂能够更好的结合;所述对硅藻土进行改性处理是指:先按重量比10:4:25的比例取甲基丙烯酸甲酯、乙基纤维素和KH560混合均匀形成混合液,然后取市售硅藻土与其重量7.5%的混合液混合并使用频率为260KHz的超声波处理2.5min得到;
再如,所述胶粉为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型腻子胶粉,且其中含有其重量0.1%的复合环氧树脂,按照重量比,所述复合环氧树脂由3.5份的酚醛环氧树脂、1.5份的聚丁二烯环氧树脂、1份的二异氰酸酯和1份的改性硅溶胶制成,所述改性硅溶胶是在市售硅溶胶中依次加入硅溶胶重量2.5%的硅微粉、硅溶胶重量0.9%的乙酸钠和硅溶胶重量3.5%的KH560,而后在75℃条件下搅拌1.5h得到的混合物;
进一步的,所述复合环氧树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改性硅溶胶,备用;
所述改性硅溶胶是在市售硅溶胶中依次加入硅溶胶重量2.5%的硅微粉、硅溶胶重量0.9%的乙酸钠和硅溶胶重量3.5%的KH560,而后在75℃条件下搅拌1.5h得到的混合物;
2)按照上述的比例称取各组分,然后将酚醛环氧树脂融化后,向其中加入称量好的聚丁二烯环氧树脂和二异氰酸酯,搅拌待完全融化后,降温至65℃再向其中加入步骤1)制得的改性硅溶胶,搅拌均匀后即制得复合环氧树脂;
又再如,所述腻子粉中还加入有灰钙重量7%的蓑草浆和灰钙重量0.5%的蓑草粉;所述蓑草浆和蓑草粉的制备方法为:取嫩蓑草的叶和茎清洗干净并压榨后得到蓑草饼和汁液,将汁液蒸干得到的粉末即为蓑草粉,将蓑草饼浸泡到质量浓度为3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26h,捞出后再将其与蓑草饼重量3.5倍的水、蓑草饼重量60%的氧化钙、蓑草饼重量40%的玻璃纤维混合后磨浆即得到蓑草浆;
最后,所述复合粉的制备方法为:将粘土、碳化硅、碳粉和氢氧化铝按照重量比21:7.5:3.5:2的比例混合,而后在1500℃条件下烧结3.5h,冷却、磨粉得到的粒径不超过325目的粉末即为复合粉。
本发明的腻子粉可以是干粉状或者膏状,采用“原料的分别储存、自动称量、无尘输送、混合后的自动搅拌、自动称量装袋”的全封闭式无尘化自动化流水线的方式来生产,加工流程简单,容易实施。
本发明的腻子粉在装修施工过程中,可以直接施工于例如清洁、无油污的新建墙体或旧墙翻新的既有的墙体表面,除去表面油污或污垢进行基体的表面处理,不需要中间介质的界面剂即可直接涂抹到墙体表面。
动态抗开裂性试验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工业行业标准JG/T157-2009的附录B记载的动态抗开裂性试验方法进行试验:
首先分别制备以下试样,且试样的尺寸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工业行业标准JG/T157-2009的附录B记载的动态抗开裂性测试仪的需求,所述试样的配方如下:
试样1:按照重量比,腻子粉由38份的灰钙、27份的滑石粉、21份的水泥、9份的纤维素、18份的胶粉制成;
试样2:按照重量比,腻子粉由38份的灰钙、27份的滑石粉、21份的水泥、9份的纤维素、18份的胶粉、7份的结合剂和18份的增强粉制成,增强粉由复合粉、其重量45%的硅藻土以及其重量25%的氧化钙混合而成,复合粉为粘土、碳化硅、碳粉和氢氧化铝按照重量比21:7.5:3.5:2的比例混合并在1500℃条件下烧结3.5h后冷却、磨粉得到的粉末;所述结合剂由氧化铝微粉、改性纳米二氧化硅、聚乙二醇和水按9:4.5:10:40的重量比混合后在120℃条件下蒸干液体得到;
试样3:在试样2配方的基础上,在结合剂中额外加入氧化铝微粉重量1.2倍的羟乙基纤维素和氧化铝微粉重量30%的硅微粉;
试样4:在试样2配方的基础上,先对硅藻土在使用前先进行改性处理,所述改性处理是指:先按重量比10:4:25的比例取甲基丙烯酸甲酯、乙基纤维素和KH560混合均匀形成混合液,然后取市售硅藻土与其重量8%的混合液混合并使用频率为270KHz的超声波处理3min得到;
试样5:在试样2配方的基础上,胶粉采用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型腻子胶粉,且其中含有其重量0.1%的复合环氧树脂,按照重量比,所述复合环氧树脂由3.5份的酚醛环氧树脂、1.5份的聚丁二烯环氧树脂、1份的二异氰酸酯和1份的改性硅溶胶制成,所述改性硅溶胶是在市售硅溶胶中依次加入硅溶胶重量2%的硅微粉、硅溶胶重量0.8%的乙酸钠和硅溶胶重量4%的KH560,而后在80℃条件下搅拌1h得到的混合物;
试样6:在试样2配方基础上,额外加入灰钙重量8%的蓑草浆和灰钙重量0.5%的蓑草粉;所述蓑草浆和蓑草粉的制备方法为:取嫩蓑草的叶和茎清洗干净并压榨后得到蓑草饼和汁液,将汁液蒸干得到的粉末即为蓑草粉,将蓑草饼浸泡到质量浓度为3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24h,捞出后再将其与蓑草饼重量4倍的水、蓑草饼重量60%的氧化钙、蓑草饼重量40%的玻璃纤维混合后磨浆即得到蓑草浆;
然后将以上试样分别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工业行业标准JG/T157-2009的附录B记载的动态抗开裂性试验方法进行试验,7天养护完成后上机进行测试,测试前先标注6个点并读取试验前的初始裂纹宽度,实验过程中,当腻子层出现肉眼可见裂纹时停止试验,再次读取相应点的裂纹宽度,两者之差作为实验结果,并选取其中数值最大的四个点,取其平均值作为该试样的最终测试结果;
最终实验结果:试样1为0.07mm,试样2为0.04mm,试样3为0.04mm,试样4为0.05mm,试样5为0.04mm,试样6为0.06mm,均为P型腻子粉;
为了验证各试样的抗开裂性及防水性,本发明采取以下简易方式进行试验,试样仍采取动态抗开裂性试验中的试样,实验条件为:将养护七天后的试样处于以下条件中进行如下循环处理,直至其出现肉眼可见的裂纹,并记录所经历循环次数,作为评估该试样抗开裂性和防水性的指标:
实验条件:用喷壶在试样表面喷洒水打湿试样,而后采用吹风机利用热风将试样表面吹干,每浸湿一次并吹干一次记为一次循环;
实验结果:试样1为23次,试样2为34次,试样3为39次,试样4为42次,试样5为38次,试样6为40次;
由以上实验结果可知,在加入结合剂和增强粉后,能够明显改善腻子粉的抗开裂性和防水性(试样2远远大于试样1的循环次数),而在结合剂中额外加入羟乙基纤维素和硅微粉,能进一步增强其抗开裂性和防水性(试样3的循环次数大于试样1和试样2的循环次数),而对增强粉中的硅藻土进行改性处理后再使用,也能够提高抗开裂性和防水性(试样4的循环次数大于试样1和试样2的循环次数),通过对加入的胶粉进行改进(加入复合环氧树脂),也能够提高腻子粉的抗开裂性和防水性(试样5的循环次数大于试样1和试样2的循环次数),最后,在腻子粉中加入蓑草浆和蓑草粉,也能够提高腻子粉的抗开裂性和防水性(试样6的循环次数大于试样1和试样2的循环次数)。

Claims (9)

1.一种建筑内外墙用腻子粉,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比,由36-40份的灰钙、26-28份的滑石粉、20-22份的水泥、8-10份的纤维素、14-16份的胶粉、6-8份的结合剂和17-19份的增强粉制成,所述增强粉由复合粉、复合粉重量40-50%的硅藻土以及复合粉重量20-30%的氧化钙混合而成,复合粉为粘土、碳化硅、碳粉和氢氧化铝按照重量比20-22:7-8:3-4:2的比例混合并在1500℃条件下烧结3-4h后冷却、磨粉得到的粉末;所述结合剂由氧化铝微粉、改性纳米二氧化硅、聚乙二醇和水按8-10:4-5:10-12:35-40的重量比混合后在100-120℃条件下蒸干液体得到;所述改性纳米二氧化硅为市售纳米二氧化硅与其重量3-4%的表面处理剂混合得到,所述表面处理剂由苯甲酸、丙酮和KH560按照重量比2-3:1-2:35的比例混合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内外墙用腻子粉,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粉在烧结后冷却、磨粉是指,以600-700℃/min的降温速率急速冷却后再粉磨至粒径不超过325目的微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内外墙用腻子粉,其特征在于:所述结合剂中还含有氧化铝微粉重量1-1.2倍的羟乙基纤维素和氧化铝微粉重量20-30%的硅微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内外墙用腻子粉,其特征在于:所述硅藻土在使用前先进行改性处理,以使改性后的硅藻土与复合粉、结合剂能够更好的结合;所述对硅藻土进行改性处理是指:先按重量比10:4:25的比例取甲基丙烯酸甲酯、乙基纤维素和KH560混合均匀形成混合液,然后取市售硅藻土与其重量7-8%的混合液混合并使用频率为250-270KHz的超声波处理2-3min得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内外墙用腻子粉,其特征在于:所述胶粉为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型腻子胶粉,且其中含有其重量0.1%的复合环氧树脂,按照重量比,所述复合环氧树脂由3.5份的酚醛环氧树脂、1.5份的聚丁二烯环氧树脂、1份的二异氰酸酯和1份的改性硅溶胶制成,所述改性硅溶胶是在市售硅溶胶中依次加入硅溶胶重量2-3%的硅微粉、硅溶胶重量0.8-1%的乙酸钠和硅溶胶重量3-4%的KH560,而后在70-80℃条件下搅拌1-2h得到的混合物。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建筑内外墙用腻子粉,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环氧树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改性硅溶胶,备用;
所述改性硅溶胶是在市售硅溶胶中依次加入硅溶胶重量2-3%的硅微粉、硅溶胶重量0.8-1%的乙酸钠和硅溶胶重量3-4%的KH560,而后在70-80℃条件下搅拌1-2h得到的混合物;
2)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比例称取各组分,然后将酚醛环氧树脂融化后,向其中加入称量好的聚丁二烯环氧树脂和二异氰酸酯,搅拌待完全融化后,降温至60-70℃再向其中加入步骤1)制得的改性硅溶胶,搅拌均匀后即制得复合环氧树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内外墙用腻子粉,其特征在于:所述腻子粉中还加入有灰钙重量6-8%的蓑草浆和灰钙重量0.5%的蓑草粉;所述蓑草浆和蓑草粉的制备方法为:取嫩蓑草的叶和茎清洗干净并压榨后得到蓑草饼和汁液,将汁液蒸干得到的粉末即为蓑草粉,将蓑草饼浸泡到质量浓度为3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24-28h,捞出后再将其与蓑草饼重量3-4倍的水、蓑草饼重量60%的氧化钙、蓑草饼重量40%的玻璃纤维混合后磨浆即得到蓑草浆。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内外墙用腻子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制备复合粉和结合剂,而后使用制备的复合粉与硅藻土和氧化钙混合得到增强粉,再按照权利要求1的比例称取各组分物料,并将灰钙、结合剂和增强粉混合,并向其中加入三者总重8-10倍且温度为70-80℃的热水,搅拌10-20min后再向其中加入纤维素和胶粉并再次搅拌均匀,而后加热使水蒸发直至含水率为60%,最后向其中加入其余组分,拌合均匀即制得产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建筑内外墙用腻子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粉的制备方法为:将粘土、碳化硅、碳粉和氢氧化铝按照重量比20-22:7-8:3-4:2的比例混合,而后在1500℃条件下烧结3-4h,冷却、磨粉得到的粒径不超过325目的粉末即为复合粉。
CN201611168464.9A 2016-12-16 2016-12-16 一种建筑内外墙用腻子粉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659013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168464.9A CN106590133B (zh) 2016-12-16 2016-12-16 一种建筑内外墙用腻子粉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168464.9A CN106590133B (zh) 2016-12-16 2016-12-16 一种建筑内外墙用腻子粉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590133A CN106590133A (zh) 2017-04-26
CN106590133B true CN106590133B (zh) 2017-07-28

Family

ID=585995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168464.9A Active CN106590133B (zh) 2016-12-16 2016-12-16 一种建筑内外墙用腻子粉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59013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92994B (zh) * 2018-10-09 2020-10-02 孙晋玉 含有负离子的防水保温内墙腻子粉
CN109651865A (zh) * 2018-12-14 2019-04-19 广州全系建材有限公司 一种吸潮吸附和耐擦洗的腻子膏及其制备方法
CN111849224B (zh) * 2020-07-31 2022-01-11 杭州顺为环保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环保的墙面装饰硅藻泥涂料
CN111849237A (zh) * 2020-09-08 2020-10-30 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 腻子材料及其使用方法
CN112094522B (zh) * 2020-10-19 2021-12-17 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 墙体腻子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CN114085565A (zh) * 2021-11-23 2022-02-25 北京三棵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备外墙腻子与防水功能的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405881A1 (de) * 2002-10-04 2004-04-07 Eftec Europe Holding AG Ueberzugsmittel
CN103613972A (zh) * 2013-11-19 2014-03-05 江苏蓝圈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内外墙腻子粉
CN105348896A (zh) * 2015-12-17 2016-02-24 常熟市万象涂料有限公司 一种腻子漆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590133A (zh) 2017-04-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590133B (zh) 一种建筑内外墙用腻子粉及其制备方法
CN107011714B (zh) 一种防潮抗裂腻子粉
CN105694625A (zh) 一种外墙防水保温装饰一体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161245B (zh) 一种含有耐水添加剂的内墙面用耐水腻子
CN102320797B (zh) 一种可呼吸高阻燃外墙饰面材料
CN102816465A (zh) 一种新型建筑用矿物反射隔热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519901A (zh) 一种外墙装饰砂浆体系及其施工工艺
CN104129968A (zh) 建筑外墙用有机-无机复合型保温胶泥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19124A (zh) 一种建筑保温干粉砂浆
CN108863231B (zh) 一种防水透气柔性饰面砖及其制备方法
CN1183056C (zh) 硅酸盐材料
CN105272134A (zh) 一种轻质防霉复合玻镁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8383441A (zh) 多功能粉末涂饰材料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
CN106590132B (zh) 一种抗龟裂腻子粉及其制备方法
CN109535811A (zh) 一种保温外墙腻子粉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60838A (zh) 一种轻质防霉复合玻镁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8975792A (zh) 一种绿色环保保温型的建筑材料及配制方法
CN104891944A (zh) 一种防火等级高的双层复合玻镁板及其制备方法
KR100907151B1 (ko) 황토 건축자재의 제조방법
CN101585691B (zh) 凹凸棒内墙粉末涂料
CN107226675A (zh) 一种新型节能阻燃建材的制备方法
CN101318803B (zh) 一种渡槽用保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09706A (zh) 一种内含eva乳液等改性剂的抗折玻镁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7418332A (zh) 一种建筑用外墙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373642A (zh) 一种建筑用腻子粉及其制作工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413

Address after: 467000 North Road, 200 meters west of the intersection of Pingjia Road and Chuangxin Road, Xinhua District, Pingdingshan City, Hen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Pingdingshan Jinyixiang Wall Glaze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467000 No. 13, building 2, yard 32, Guangming North Road, Xinhua District, Pingdingshan City, Hen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Luo Cuil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