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589881A - 一种聚碳酸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聚碳酸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589881A CN106589881A CN201611062680.5A CN201611062680A CN106589881A CN 106589881 A CN106589881 A CN 106589881A CN 201611062680 A CN201611062680 A CN 201611062680A CN 106589881 A CN106589881 A CN 10658988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otassium
- polycarbonate compositions
- polycarbonate
- ester
- compositions accord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69/00—Compositions of polycarbonates;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polycarbonate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55/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btained by polymerisation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C08L23/00 - C08L53/00
- C08L55/02—ABS [Acrylonitrile-Butadiene-Styrene] polymer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1/00—Properties
- C08L2201/02—Flame or fire retardant/resistant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1/00—Properties
- C08L2201/08—Stabilised against heat, light or radiation or oxydation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5/00—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 C08L2205/03—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containing three or more polymers in a blend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碳酸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份:30份‑75份的聚碳酸酯;0份‑35份的接枝共聚物;5份‑25份的阻燃剂;5份‑35份的矿物填料;其中,基于聚碳酸酯组合物的总重量,钾元素的重量含量为10ppm‑200ppm。本发明通过在聚碳酸酯组合物中添加具有较低可溶性钾含量的含钾化合物以及减少或者避免其它含钾化合物的加入,将聚碳酸酯组合物中钾元素的含量控制在10‑200ppm范围内,可以使制得的聚碳酸酯组合物在90℃和90%湿度下烘烤500h后,耐湿热老化性能保持率大于70%,具有明显改善的耐湿热老化性能,且在85℃烘烤200h后的色差值小于8,颜色等级3级或以上,具有优良的颜色稳定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塑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聚碳酸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碳酸酯PC具有较高耐冲击性及耐热性等特性,为改善其加工性能及对缺口冲击敏感的缺点,通常可加入橡胶类改性聚合物,如ABS、MBS等,特别是以PC和ABS为主要原料的PC/ABS合金是一种重要的工程塑料,可综合两者的优良性能,做到物理性能以及加工性能得到提高,但是由于ABS的加入,体系中双键会带来长期热氧老化性能以及耐候性能的隐患,特别是对使用环境要求比较高的场合,其表面容易形成缺陷以及其颜色容易发生变化。
专利CN102292393公开了使用盐夹杂物能改善在热湿储存之后的表面质量,因此适合于制备具有耐老化的无缺陷A级表面的模塑品;
本发明人经过大量实验惊讶地发现,在聚碳酸酯组合物中,通过添加具有较低可溶性钾含量的含钾化合物以及减少或者避免其它含钾化合物的加入,将聚碳酸酯组合物中钾元素的含量控制在1-40ppm范围内,可以使制得的聚碳酸酯组合物在90℃和90%湿度下烘烤500h后,耐湿热老化性能保持率大于70%,且在85℃烘烤200h后的色差值小于8,颜色等级3级或以上,不仅具有明显改善的耐湿热老化性能,而且具有优良的颜色稳定性。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本发明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明显改善耐湿热老化性能和优良的颜色稳定性的聚碳酸酯组合物。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上述聚碳酸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聚碳酸酯组合物,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份:
30份-75份的聚碳酸酯;
0份-35份的接枝共聚物;
5份-25份的阻燃剂;
5份-35份的矿物填料;
其中,基于聚碳酸酯组合物的总重量,钾元素的重量含量为10ppm-200ppm。
所述钾元素的重量含量采用如下方法测定:称取200mg聚碳酸酯组合物样品(精确到0.1mg)到50ml容量瓶中,加入5ml硝酸,0.1-1ml过氧化氢,加水定容到指定刻度,盖上瓶盖放入微波炉消解,打开瓶盖,冷却到室温,加入4mlHCL液,盖上瓶盖,放入微波炉中二次消解,后冷却到室温,过滤,将消解液取1ml通过Agilent Tcechnologies 700series的ICP-MS混标法进行测试,最后测出聚碳酸酯组合物中的钾元素含量,检出限为2ppm。
本发明经过研究发现,在聚碳酸酯组合物中通过添加具有较低可溶性钾含量的含钾化合物,以及减少或者避免其它含钾化合物的加入,并将聚碳酸酯组合物中钾元素的含量控制在10ppm-200ppm范围内,可稳定聚碳酸酯树脂在湿热环境中的水解稳定性,可以使制得的聚碳酸酯组合物在90℃和90%湿度下烘烤500h后,耐湿热老化性能保持率大于70%,在85℃烘烤200h后的色差值小于8,颜色等级3级或以上,可明显改善的耐湿热老化性能,且具有优良颜色稳定性。当钾元素的含量高于200ppm时,组合物存在注塑过程中的外观隐患问题,当钾元素的含量低于10ppm时,湿热老化衰减速率增加。
优选的,基于聚碳酸酯组合物的总重量,钾元素的重量含量为30ppm-150ppm,更优选为50ppm-100ppm。
其中,所述钾元素来源于含钾化合物,含钾化合物选自非卤系的+1价可溶性钾盐,具体选自硫酸钾、磷酸钾、硝酸钾、磺酸钾中的一种或几种。含钾化合物的添加量以使聚碳酸酯组合物中钾元素的含量为10ppm-200ppm范围内为宜。
其中,所述聚碳酸酯选自芳香族聚碳酸酯、脂肪族聚碳酸酯、芳香族-脂肪族聚碳酸酯、支化聚碳酸酯、硅氧烷共聚碳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为芳香族聚碳酸酯。
所述聚碳酸酯为粘均分子量13000-40000的芳香族聚碳酸酯,更优选为粘均分子量16000-28000的芳香族聚碳酸酯。当粘均分子量在上述范围内,机械强度良好并且能保持优异的成型性。其中,粘均分子量通过粘度法测试:以二氯甲烷作为溶剂,测试温度为25℃。
上述聚碳酸酯的制备方法可以通过界面聚合法和酯交换法制得,并且可以在过程中控制端羟基的含量。
其中,所述接枝共聚物选自本体聚合法、乳液聚合法、本体-悬浮聚合法制备的接枝共聚物的一种或几种。
本体聚合法:包括溶胶,预聚合,聚合,脱挥和造粒五个步骤:将橡胶溶解在乙苯和苯乙烯中,按照配方量加入单体配成原料液,将配好的原料液输入预聚釜中进行预聚合,在聚合过程中,橡胶接枝单体,同时单体共聚,从溶液中分离出来,形成分散在原料液中连续相中的不连续相,当具有足够多的单体聚合后,不连续相的共聚物变成连续相,接枝的橡胶形成不连续相分散在连续的共聚物相中,完成相转变,最后经过进一步聚合,真空脱气,挤出,冷却和切粒得到最终制品;
本体-悬浮聚合法:按照配方调节橡胶和单体溶液,并通知加入聚合调节剂和自由基引发剂,将单体混合物在80℃-120℃进行本体聚合,聚合过程中不断搅拌,并将去离子水和悬浮剂加入到混合物中,使混合物得到分散,然后利用自由基催化剂进行悬浮聚合,得到一定聚合度后经过凝聚,过滤,洗涤,脱水和干燥后造粒获得制品;
乳液聚合法:橡胶通过在引发剂,去离子水,乳化剂和交联剂,聚合温度控制在50℃-80℃,将单体混合物加到橡胶乳胶进行接枝,最后进行洗涤,脱水和干燥后造粒获得制品。
所述接枝共聚物选自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A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接枝共聚物ABS、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MABS、丙烯腈-苯乙烯-丙烯酸三元共聚物ASA、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接枝共聚物MBS中的一种或几种;其中MBS的粒径优选0.1um-0.5um,本体聚合法ABS粒径优选0.1um-2um,乳液聚合法ABS粒径优选0.05um-0.2um。
进一步优选为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接枝共聚物ABS,其中丁二烯橡胶质聚合物在ABS中的重量分数为5wt%-50wt%,粒径分布可以是均匀的或者具有两个或者以上峰值的多分布。
其中,所述阻燃剂选自卤系阻燃剂或无卤阻燃剂,优选无卤阻燃剂;所述卤系阻燃剂选自溴化聚苯乙烯、溴化聚苯醚、溴化双酚A型环氧树脂、溴化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溴化环氧树脂、溴化苯氧基树脂、十溴二苯醚、十溴代联苯、溴化聚碳酸酯、全溴三环十五烷或溴化芳香族交联聚合物的一种或几种,优选为溴化聚苯乙烯;所述无卤阻燃剂选自含氮阻燃剂、含磷阻燃剂或含氮和磷的阻燃剂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为含磷阻燃剂。
优选地,所述含磷阻燃剂选自磷酸三苯基酯、磷酸三甲苯基酯、磷酸甲苯基二苯基酯、磷酸三二甲苯基酯、磷酸三(2,4,6-三甲基苯基)酯、磷酸三(2,4-二叔丁基苯基)酯、磷酸三(2,6-二叔丁基苯基)酯、间苯二酚双(磷酸二苯基酯)、对苯二酚双(磷酸二苯基酯)、双酚A-双(磷酸二苯基酯)、间苯二酚双(2,6-二叔丁基苯基磷酸酯)、对苯二酚双(2,6-二甲基苯基磷酸酯)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矿物填料,具体可以为滑石粉、硅灰石、高岭土、黏土、晶须、硅藻土等等,矿物填料可以是不进行任何表面处理的,也可以是涂覆处理的,例如烷基表面包覆,环氧表面处理,酰胺表面处理,羟基硅油,烷基硅烷,甲氧基硅烷,磺酸基等处理。
根据不同的用途需要,本发明的聚碳酸酯组合物中还可以包含0-20重量份的其它助剂,如选自稳定剂、抗滴落剂、润滑剂、脱模剂、增塑剂、着色剂的一种或几种。
合适的稳定剂包括有机亚磷酸酯,如亚磷酸三苯酯,亚磷酸三-(2,6-二甲基苯基)酯,亚磷酸三-壬基苯基酯,二甲基苯膦酸酯,磷酸三甲酯等,季戊四醇双磷酸酯(如双(2,6-二叔丁基-4-甲基苯基)季戊四醇二磷酸酯),有机亚磷酸酯,烷基化的一元酚或者多元酚,多元酚和二烯的烷基化反应产物,对甲酚或者二环戊二烯的丁基化反应产物,烷基化的氢醌类,羟基化的硫代二苯基醚类,亚烷基-双酚,苄基化合物,多元醇酯类,苯并三唑类,二苯甲酮类的一种或者多种组合。
合适的抗滴落剂为优选为氟化聚烯烃,如聚四氟乙烯。
合适的增塑剂为邻苯二甲酸酯。
所述润滑剂为乙撑双硬脂酰胺EBS、芥酸酰胺、硅油、PETS中的一种或者两种及以上的混合物。
合适的脱模剂包括硬脂酸金属盐类,硬脂酸烷基酯类,硬脂酸季戊四醇酯类,石蜡,褐煤蜡等等。
合适的着色剂包括各种颜料,染料,如炭黑等。
上述聚碳酸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含钾化合物配成0.01%质量分数的蒸馏水溶液;
2)将溶液通过液体泵定量加入到预混温度为70℃-80℃的含有聚碳酸酯树脂的高混机中进行共混,共混时间为2min-5min,后将温度升高到110℃-120℃维持20min-30min,得到预处理的聚碳酸酯;
3)将预处理的聚碳酸酯、接枝共聚物、阻燃剂、矿物填料、其它助剂按照比例称量后,通过高混机或者混合机完成共混,挤出,过水冷却,造粒得到柱状颗粒的聚碳酸酯组合物。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在聚碳酸酯组合物中,通过添加具有较低可溶性钾含量的含钾化合物以及减少或者避免其它含钾化合物的加入,将聚碳酸酯组合物中钾元素的含量控制在10-200ppm范围内,可以使制得的聚碳酸酯组合物在90℃和90%湿度下烘烤500h后,耐湿热老化性能保持率大于70%,明显改善了聚碳酸酯组合物的热氧稳定性,且在85℃烘烤200h后的色差值小于8,颜色等级3级或以上,具有优良的颜色稳定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以下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
本发明中使用的聚碳酸酯:
PC粘分子量为24000(日本三菱);
本发明中使用的接枝共聚物:
ABS乳液聚合法,粒径0.05um-0.2um,其中丁二烯橡胶质聚合物在ABS中的重量分数为25wt%,757(台湾奇美);
MBS粒径0.1um-0.5um,EM500(韩国LG);
本发明中使用的阻燃剂:
BDP,双酚A-双(磷酸二苯基酯)CR741(日本大八);
矿物填料:滑石粉H30(林化成);
本发明中使用的含钾化合物如硫酸钾、磷酸钾均来源于市购;
本发明中使用的其它助剂:
稳定剂:PEP-36(双(2,6-二叔丁基-4-甲基苯基)季戊四醇二磷酸酯);
润滑剂:PETS,龙沙;
抗滴落剂:PTFE(聚四氟乙烯)微粉,大金
着色剂:炭黑M717,卡博特。
各性能的测试标准或方法:
钾元素含量的测试方法:称取200mg聚碳酸酯组合物样品(精确到0.1mg)到50ml容量瓶中,加入5ml硝酸,0.1-1ml过氧化氢,加水定容到指定刻度,盖上瓶盖放入微波炉消解,打开瓶盖,冷却到室温,加入4mlHCL液,盖上瓶盖,放入微波炉中二次消解,后冷却到室温,过滤,将消解液取1ml通过Agilent Tcechnologies 700series的ICP-MS混标法进行测试,最后测出组合物中的钾元素含量,检出限为2ppm。
耐湿热老化性能:将挤出的粒子在270℃注塑温度下成型为ASTM标准拉伸I型的测试板材,注塑后放置在25℃温度以及25%湿度的恒温恒湿环境下48h后,将测试板放于放于90℃和90%湿度的恒温烘箱烘烤500h后取出,放置在25℃温度以及25%湿度的恒温恒湿环境下48h后,记录放置前后的拉伸强度(测试速度为10mm/min),通过计算得出性能保持率;
颜色稳定性:将挤出的粒子在270℃注塑温度下成型为100mm*100mm*2mm的测试板材,注塑后放置在25℃温度以及25%湿度的恒温恒湿环境下48h后,记录YI值为YI0,后将测试板放于85℃恒温烘箱烘烤200h后取出,放置在25℃温度以及25%湿度的恒温恒湿环境下48h后,记录YI值为YI,通过公式YI-YI0计算等级,计算值<3为等级1,3<计算值<5为等级2;5<计算值<8为等级3;计算值>8为等级4;
实施例1-16及对比例1-2:聚碳酸酯组合物的制备
将含钾化合物配成0.01%质量分数的蒸馏水溶液;将溶液通过液体泵定量加入到预混温度为70℃-80℃的含有聚碳酸酯树脂的高混机中进行共混,共混时间为2min-5min,后将温度升高到110℃-120℃维持20min-30min,得到预处理的聚碳酸酯;按表1的配方将预处理的聚碳酸酯、接枝共聚物、阻燃剂、矿物填料、其它助剂按照比例称量后,通过高混机或者混合机完成共混,挤出,过水冷却,造粒得到柱状颗粒的聚碳酸酯组合物;对聚碳酸酯组合物进行性能测试,数据见表1。
表1实施例1-16及对比例1-2的具体配比(重量份)及其测试性能结果
续表1:
从表1的实施例和对比例的比较可以看出:通过在聚碳酸酯组合物中添加具有较低可溶性钾含量的含钾化合物,将聚碳酸酯组合物中钾元素的含量控制在10-200ppm范围内,可以使制得的聚碳酸酯组合物在90℃和90%湿度下烘烤500h后,耐湿热老化性能保持率大于70%,明显改善了聚碳酸酯组合物的耐湿热老化性能,且在85℃烘烤200h后的色差值小于8,颜色等级3级或以上,具有优良的颜色稳定性。对比例1-2中,聚碳酸酯组合物中钾元素的含量低于10ppm或高于200ppm时,聚碳酸酯组合物的耐湿热老化性能和颜色稳定性均较差。
Claims (12)
1.一种聚碳酸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份:
30份-75份的聚碳酸酯;
0份-35份的接枝共聚物;
5份-25份的阻燃剂;
5份-35份的矿物填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碳酸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基于聚碳酸酯组合物的总重量,钾元素的重量含量为10ppm-200pp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聚碳酸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钾元素的重量含量采用如下方法测定:称取200mg聚碳酸酯组合物样品,精确到0.1mg,到50ml容量瓶中,加入5ml硝酸,0.1-1ml过氧化氢,加水定容到指定刻度,盖上瓶盖放入微波炉消解,打开瓶盖,冷却到室温,加入4mlHCL液,盖上瓶盖,放入微波炉中二次消解,后冷却到室温,过滤,将消解液取1ml通过Agilent Tcechnologies 700 series 的ICP-MS混标法进行测试,最后测出聚碳酸酯组合物中的钾元素含量,检出限为2pp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聚碳酸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基于聚碳酸酯复合材料的总重量,钾元素的重量含量为30ppm-150ppm,优选为50ppm-100ppm。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聚碳酸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碳酸酯选自芳香族聚碳酸酯、脂肪族聚碳酸酯、芳香族-脂肪族聚碳酸酯、支化聚碳酸酯、硅氧烷共聚碳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为芳香族聚碳酸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聚碳酸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芳香族聚碳酸酯选自粘均分子量13000-40000的芳香族聚碳酸酯,粘均分子量通过粘度法测试:以二氯甲烷作为溶剂,测试温度为25℃,优选为粘均分子量16000-28000的芳香族聚碳酸酯。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聚碳酸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枝共聚物选自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A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接枝共聚物ABS、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MABS、丙烯腈-苯乙烯-丙烯酸三元共聚物ASA、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接枝共聚物MBS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为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接枝共聚物ABS。
8.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聚碳酸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剂选自卤系阻燃剂或无卤阻燃剂,优选无卤阻燃剂;所述卤系阻燃剂选自溴化聚苯乙烯、溴化聚苯醚、溴化双酚A型环氧树脂、溴化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溴化环氧树脂、溴化苯氧基树脂、十溴二苯醚、十溴代联苯、溴化聚碳酸酯、全溴三环十五烷或溴化芳香族交联聚合物的一种或几种,优选为溴化聚苯乙烯;所述无卤阻燃剂选自含氮阻燃剂、含磷阻燃剂、含氮和磷的阻燃剂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为含磷阻燃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聚碳酸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含磷阻燃剂选自磷酸三苯基酯、磷酸三甲苯基酯、磷酸甲苯基二苯基酯、磷酸三二甲苯基酯、磷酸三(2,4,6-三甲基苯基)酯、磷酸三(2,4-二叔丁基苯基)酯、磷酸三(2,6-二叔丁基苯基)酯、间苯二酚双(磷酸二苯基酯)、对苯二酚双(磷酸二苯基酯)、双酚A-双(磷酸二苯基酯)、间苯二酚双(2,6-二叔丁基苯基磷酸酯)、对苯二酚双(2,6-二甲基苯基磷酸酯)的一种或几种。
10.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聚碳酸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钾元素来源于含钾化合物,所述含钾化合物选自非卤系的+1价可溶性钾盐,具体选自硫酸钾、磷酸钾、硝酸钾、磺酸钾中的一种或几种。
11.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聚碳酸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碳酸酯组合物还包括0-20重量份其它助剂,所述其它助剂选自稳定剂、抗滴落剂、润滑剂、脱模剂、增塑剂、着色剂的一种或几种。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聚碳酸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含钾化合物配成0.01%质量分数的蒸馏水溶液;
2)将溶液通过液体泵定量加入到预混温度为70℃-80℃的含有聚碳酸酯树脂的高混机中进行共混,共混时间为2min-5min,后将温度升高到110℃-120℃维持20min-30min,得到预处理的聚碳酸酯;
3)将预处理的聚碳酸酯、接枝共聚物、阻燃剂、矿物填料、其它助剂按照比例称量后,通过高混机或者混合机完成共混,挤出,过水冷却,造粒得到柱状颗粒的聚碳酸酯组合物。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1062680.5A CN106589881B (zh) | 2016-11-25 | 2016-11-25 | 一种聚碳酸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PCT/CN2017/107747 WO2018095190A1 (zh) | 2016-11-25 | 2017-10-26 | 一种聚碳酸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1062680.5A CN106589881B (zh) | 2016-11-25 | 2016-11-25 | 一种聚碳酸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589881A true CN106589881A (zh) | 2017-04-26 |
CN106589881B CN106589881B (zh) | 2020-04-14 |
Family
ID=585935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1062680.5A Active CN106589881B (zh) | 2016-11-25 | 2016-11-25 | 一种聚碳酸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6589881B (zh) |
WO (1) | WO2018095190A1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8095190A1 (zh) * | 2016-11-25 | 2018-05-31 | 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聚碳酸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CN110408154A (zh) * | 2019-08-19 | 2019-11-05 | 南京天诗实验微粉有限公司 | 一种改性ptfe抗滴落剂及其制备方法 |
CN112552668A (zh) * | 2020-10-21 | 2021-03-26 | 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长期稳定的聚碳酸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Citation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1991018052A1 (en) * | 1990-05-21 | 1991-11-28 | The Dow Chemical Company | Polycarbonate/polyester blends with improved thermal melt stability |
CN1277623A (zh) * | 1997-08-29 | 2000-12-20 | 通用电气公司 | 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 |
CA2464618A1 (en) * | 2001-10-26 | 2003-05-08 | Bayer Aktiengesellschaft | Flame-retarded polycarbonate molding materials having modified impact resistance |
JP2005220216A (ja) * | 2004-02-05 | 2005-08-18 | Teijin Chem Ltd | 難燃性芳香族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 |
CN101104731A (zh) * | 2006-07-14 | 2008-01-16 | 上海普利特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 一种无卤阻燃聚碳酸酯/热塑性聚酯树脂组合物 |
US20090298992A1 (en) * | 2008-05-30 | 2009-12-03 | De Sarkar Mousumi | Thermoplastic compositions, method of manufacture, and uses thereof |
CN101747609A (zh) * | 2008-12-22 | 2010-06-23 | 广州熵能聚合物技术有限公司 | 阻燃性聚碳酸酯组合物 |
CN101787194A (zh) * | 2009-10-28 | 2010-07-28 | 上海锦湖日丽塑料有限公司 | 一种高刚性高稳定性的阻燃pc/abs组合物 |
CN102292393A (zh) * | 2009-01-23 | 2011-12-21 | 拜尔材料科学股份公司 | 聚碳酸酯模塑组合物 |
CN105121545A (zh) * | 2013-03-15 | 2015-12-02 | 沙特基础全球技术有限公司 | 聚合物组合物、制造方法、及由其形成的制品 |
CN105264011A (zh) * | 2013-03-15 | 2016-01-20 | 沙特基础全球技术有限公司 | 聚合物组合物、制备方法、以及由其形成的制品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059539A (zh) * | 2012-12-26 | 2013-04-24 | 江苏金发科技新材料有限公司 | 高性能无卤阻燃pc/abs合金材料及其制备工艺 |
CN103923450A (zh) * | 2014-04-22 | 2014-07-16 | 宁波泛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金属离子处理蒙脱土协效阻燃pc/abs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CN105885378A (zh) * | 2016-04-27 | 2016-08-24 | 天津金发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一种低析出高填充高模量阻燃pc/abs组合物 |
CN106589881B (zh) * | 2016-11-25 | 2020-04-14 | 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聚碳酸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2016
- 2016-11-25 CN CN201611062680.5A patent/CN106589881B/zh active Active
-
2017
- 2017-10-26 WO PCT/CN2017/107747 patent/WO2018095190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1991018052A1 (en) * | 1990-05-21 | 1991-11-28 | The Dow Chemical Company | Polycarbonate/polyester blends with improved thermal melt stability |
CN1277623A (zh) * | 1997-08-29 | 2000-12-20 | 通用电气公司 | 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 |
CA2464618A1 (en) * | 2001-10-26 | 2003-05-08 | Bayer Aktiengesellschaft | Flame-retarded polycarbonate molding materials having modified impact resistance |
JP2005220216A (ja) * | 2004-02-05 | 2005-08-18 | Teijin Chem Ltd | 難燃性芳香族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 |
CN101104731A (zh) * | 2006-07-14 | 2008-01-16 | 上海普利特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 一种无卤阻燃聚碳酸酯/热塑性聚酯树脂组合物 |
US20090298992A1 (en) * | 2008-05-30 | 2009-12-03 | De Sarkar Mousumi | Thermoplastic compositions, method of manufacture, and uses thereof |
CN101747609A (zh) * | 2008-12-22 | 2010-06-23 | 广州熵能聚合物技术有限公司 | 阻燃性聚碳酸酯组合物 |
CN102292393A (zh) * | 2009-01-23 | 2011-12-21 | 拜尔材料科学股份公司 | 聚碳酸酯模塑组合物 |
CN101787194A (zh) * | 2009-10-28 | 2010-07-28 | 上海锦湖日丽塑料有限公司 | 一种高刚性高稳定性的阻燃pc/abs组合物 |
CN105121545A (zh) * | 2013-03-15 | 2015-12-02 | 沙特基础全球技术有限公司 | 聚合物组合物、制造方法、及由其形成的制品 |
CN105264011A (zh) * | 2013-03-15 | 2016-01-20 | 沙特基础全球技术有限公司 | 聚合物组合物、制备方法、以及由其形成的制品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8095190A1 (zh) * | 2016-11-25 | 2018-05-31 | 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聚碳酸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CN110408154A (zh) * | 2019-08-19 | 2019-11-05 | 南京天诗实验微粉有限公司 | 一种改性ptfe抗滴落剂及其制备方法 |
CN112552668A (zh) * | 2020-10-21 | 2021-03-26 | 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长期稳定的聚碳酸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589881B (zh) | 2020-04-14 |
WO2018095190A1 (zh) | 2018-05-3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3309217B1 (en) | Polycarbonate composition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for | |
JP2003525991A (ja) | 特定のグラフトゴムを有する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成形用組成物 | |
CN104877330B (zh) | 一种聚碳酸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EP1976929A1 (en) | Flame retardant polycarbonate thermoplastic resin composition having good extrusion moldability and impact resistance | |
CN107793723A (zh) | 一种聚碳酸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5440624B (zh) | 一种聚碳酸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7793722A (zh) | 一种聚碳酸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5315641B (zh) | 一种聚碳酸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EP3733772B1 (en) | Thermoplastic resin composition and molded article manufactured therefrom | |
CN104877329B (zh) | 一种聚碳酸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987689B (zh) | 一种聚碳酸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7793724A (zh) | 一种聚碳酸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JP2022542503A (ja) | 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れにより形成された成型品 | |
CN106589881A (zh) | 一种聚碳酸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KR100425984B1 (ko) | 내충격성이우수한난연성을갖는폴리카보네이트계열가소성수지조성물 | |
CN104962059A (zh) | 一种聚碳酸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KR101670550B1 (ko) | 고유동 및 고충격강도를 갖는 난연 열가소성 수지 조성물 | |
US10696841B2 (en) | Polycarbonate composition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 |
WO2008001983A1 (en) | Flame retardant rubber-modified styrene resin composition | |
CN105038174B (zh) | 一种聚碳酸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7793721A (zh) | 一种聚碳酸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7793725A (zh) | 一种聚碳酸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5315642B (zh) | 一种聚碳酸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JP3243046B2 (ja) | 面衝撃強度の優れた高剛性難燃性樹脂組成物 | |
KR20240079356A (ko) | 재생 열가소성 수지 조성물 및 이로부터 제조된 성형품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