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574609A - 线性压缩机 - Google Patents
线性压缩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574609A CN106574609A CN201580042593.0A CN201580042593A CN106574609A CN 106574609 A CN106574609 A CN 106574609A CN 201580042593 A CN201580042593 A CN 201580042593A CN 106574609 A CN106574609 A CN 10657460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re portion
- side core
- stator
- central
- inner stat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35/00—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driving means to their working members, or by combination with, or adaptation to, specific driving engines or motor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4B35/04—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driving means to their working members, or by combination with, or adaptation to, specific driving engines or motor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the means being electric
- F04B35/045—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driving means to their working members, or by combination with, or adaptation to, specific driving engines or motor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the means being electric using solenoid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17/00—Pumps characterised by combination with, or adaptation to, specific driving engines or motors
- F04B17/03—Pumps characterised by combination with, or adaptation to, specific driving engines or motors driven by electric motors
- F04B17/04—Pumps characterised by combination with, or adaptation to, specific driving engines or motors driven by electric motors using solenoid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35/00—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driving means to their working members, or by combination with, or adaptation to, specific driving engines or motor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4B35/04—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driving means to their working members, or by combination with, or adaptation to, specific driving engines or motor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the means being electric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39/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umps or pump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4B25/00 - F04B37/00
- F04B39/12—Casings; Cylinders; Cylinder heads; Fluid connections
- F04B39/121—Casin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ressors, Vaccum Pumps And Other Relevant Systems (AREA)
- Compressor (AREA)
- Iron Core Of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线性压缩机。该线性压缩机包括:气缸,限定制冷剂的压缩空间;活塞,在气缸内沿轴向往复运动;以及线性电机,向活塞提供动力。该线性电机包括:内定子,设置在气缸的外部,该内定子包括中心芯部和设置在中心芯部的至少一侧上的侧芯部;外定子,设置成在径向上向外与内定子隔开;永磁体,可移动地设置在内定子与外定子之间所限定的气隙中;以及防变形装置,用于防止内定子变形。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线性压缩机。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压缩机是从诸如电动机或涡轮机之类的动力装置接收动力来压缩空气、制冷剂或各种不同的工作气体从而提高压力的机器。压缩机广泛应用于诸如冰箱或空调之类的家用电器或者工业领域。
压缩机主要可被分类为:往复式压缩机,其中在活塞与气缸之间限定一压缩空间,工作气体被吸入压缩空间并从其中排出,从而允许活塞在气缸中线性往复运动,进而压缩制冷剂;旋转式压缩机,其中在偏心旋转的滚子与气缸之间限定一压缩空间,工作气体被吸入压缩空间并从其中排出,从而允许滚柱沿着气缸的内壁偏心地旋转,进而压缩制冷剂;以及涡旋式压缩机,其中在动涡旋盘与静涡旋盘之间限定一压缩空间,(工作气体)被吸入压缩空间并从其中排出,从而在动涡旋盘沿着静涡旋盘旋转的同时压缩制冷剂。
近年来,直接连接到驱动电机的线性压缩机正被在广泛地开发,在这种线性压缩机中,活塞作线性往复运动,从而提高压缩效率且不会由于运动转换而造成机械损坏,并具有简单的结构。
当活塞被线性电机驱动而在密封壳体中线性往复运动的同时,线性压缩机可吸入并压缩制冷剂,并随后排出制冷剂。
线性电机被构造成允许将永磁体设置在内定子与外定子之间。永磁体可借助永磁体与内(或外)定子之间的电磁力而作线性往复运动。并且,由于永磁体是在永磁体连接到活塞的状态下进行操作,所以当永磁体在气缸内线性往复运动的同时,永磁体可吸入并压缩制冷剂,并随后排出制冷剂。
图1是设置在根据现有技术的线性压缩机中的线性电机的局部视图,而图2是示出在组装后线性电机变形的状态的视图。
参照图1,根据相关部分(技术)的线性电机1包括内定子。
详细而言,该内定子包括第一芯部2以及联接到第一芯部2两侧的第二芯部3a、3b。第二芯部3a、3b可通过径向地堆叠多个芯板(core plate,铁心片)而形成。
第二芯部3a、3b分别包括尖端6a、6b,尖端6a、6b相对于第二芯部3a、3b的中心线C1限定外直径R。尖端6a、6b设置成彼此面对并且彼此隔开。
第二芯部3a、3b可由于在组装多个芯板时作用的力F而变形。并且,第二芯部3a、3b可由于当与第一芯部2组装时作用的力F而更大程度变形。
特别地,第二芯部3a、3b的尖端6a、6b可因第二芯部3a、3b的上述变形而向外伸展,因此,各第二芯部3a、3b可在外直径方面增大。亦即,参照图2,从第二芯部3a、3b的外周面延伸的虚拟线l1、l2可分别相对于中心线C1倾斜。
当各第二芯部3a、3b在外直径方面增大时,可能会限制与外定子(未示出)的气隙的保持,从而使电机的操作效率变差。
当线性电机被安装在线性压缩机中时,各第二芯部3a、3b在外直径方面增大的现象可能因从压缩机的预定部件传递的外力而变得更甚。例如,该预定部件可以是联接到各个第二芯部3a、3b的一侧的定子盖或框架。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多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包括能够被牢固地组装的线性电机的线性压缩机。
技术方案
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线性压缩机包括:气缸,限定一压缩空间;活塞,构造成用以在由气缸限定的压缩空间内沿轴向往复运动;以及线性电机,构造成用以向活塞提供动力;其中,线性电机包括:内定子,其设置在由气缸限定的压缩空间的外部,并且包括中心芯部和设置在中心芯部的至少一侧上的侧芯部;外定子,其沿径向与内定子向外隔开;磁体,设置在限定于内定子与外定子之间的气隙中,该磁体被构造成能在限定于内定子与外定子之间的该气隙内移动,并且基于该磁体的运动而使活塞往复运动;以及防变形装置,构造成用以防止内定子变形。
其中,防变形装置包括:钩,设置在侧芯部上;以及钩联接部,设置在中心芯部上并且构造成能被联接到钩。
其中,内定子的侧芯部包括:芯部本体,联接到线性压缩机的定子盖或框架;尖端,从芯部本体的第一侧延伸;以及突起,从芯部本体的第二侧突出,其中,防变形装置的钩设置在突起上。
其中,侧芯部包括:第一侧芯部,联接到中心芯部的前部;以及第二侧芯部,联接到中心芯部的后部。
其中,设置在第一侧芯部上的第一尖端和设置在第二侧芯部上的第二尖端彼此隔开且彼此面对。
其中,内定子包括:线筒,设置在由中心芯部和第一侧芯部及第二侧芯部限定的空间中;以及线圈,缠绕于该线筒。
其中,第一侧芯部具有联接到线筒的第一内表面和联接到定子盖的第一外表面,以及其中,第二侧芯部具有联接到线筒的第二内表面和联接到框架的第二外表面。
其中,钩联接部限定凹部,凹部凹入到中心芯部的外周面中并且被构造成用以接纳钩。
其中,侧芯部包括在周向或径向上彼此堆叠的多个芯板。
其中,侧芯部还包括侧固定构件,侧固定构件联接到上述多个芯板以保持上述多个芯板的组装状态。
其中,防变形装置包括:第一固定构件,设置在侧芯部的第一表面上,以固定上述多个芯板;以及第二固定构件,设置在侧芯部的第二表面上,以固定上述多个芯板。
其中,侧芯部的外表面包括联接到线筒的部分,线圈缠绕于该线筒。
其中,第二固定构件包括非传导性(nonconductive)材料。
在另一实施例中,线性压缩机包括:气缸,限定一压缩空间;活塞,构造成用以在由气缸限定的压缩空间内沿轴向往复运动;以及线性电机,构造成用以向活塞提供动力;其中该线性电机包括:内定子,其设置在由气缸限定的压缩空间的外部,该内定子包括中心芯部和设置在中心芯部的至少一侧上的侧芯部;外定子,其沿径向向外与内定子隔开;磁体,设置在限定于内定子与外定子之间的气隙中,该磁体被构造成在限定于内定子与外定子之间的气隙内移动,并且基于该磁体的运动而使活塞往复运动;钩,设置在侧芯部上;以及钩联接部,设置在中心芯部上,该钩联接部被构造成用以联接到钩。
其中,侧芯部包括:彼此堆叠的多个芯板;以及侧固定构件,联接到上述多个芯板。
其中,侧芯部包括联接到中心芯部的两侧的第一侧芯部和第二侧芯部,而钩联接部包括设置在与第一侧芯部和第二侧芯部对应的位置处的第一钩联接部和第二钩联接部。
线性压缩机还包括:线筒,设置在第一侧芯部的内表面与第二侧芯部的内表面之间;以及线圈,联接到该线筒。
其中,气缸限定了被构造成用以接收和压缩制冷剂的一压缩空间。
其中,活塞被构造成用以在气缸内沿轴向往复运动。
其中,内定子设置在气缸的外部。
有益效果
根据这些实施例,可以防止构成内定子的侧芯部的变形,以将在内定子与外定子之间所限定的气隙保持在所要求的范围内,从而提高线性电机的操作效率。
特别地,由于侧芯部被钩联到中心芯部,所以可防止侧芯部的内表面向外伸展。
并且,由于在侧芯部的内表面和外表面上均设置用于将构成侧芯部的芯板联接的固定构件,因此可防止侧芯部的变形。
附图说明
图1是设置在根据现有技术的线性压缩机中的线性电机的局部视图。
图2是示出组装后的线性电机变形的状态的视图。
图3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线性压缩机的剖视图。
图4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线性压缩机的内定子的剖视图。
图5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内定子的组装结构的剖视图。
图6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侧芯部的视图。
图7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中心芯部的视图。
图8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中心芯部与侧芯部在组装之后未变形的状态的视图。
图9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线性压缩机的内定子的剖视图。
图10是示出磁通在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线性电机中流动的状态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描述实施例。然而,本发明可以多种不同的形式实现,不应被解释为局限于本文所阐述的实施例;而是应当包括在其他倒退的发明中或落入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内的多个替代性实施例,并且应当将本发明的构思完全传达给本领域技术人员。
图3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线性压缩机的剖视图。
参照图3,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线性压缩机10包括:气缸120,设置在壳体101中;活塞130,在气缸120内作线性往复运动;以及电机组件200,其作为用于向活塞130施加驱动力的线性电机。壳体100可通过将下壳体100a联接到上壳体100b而构成。
壳体100包括:吸入部101,制冷剂通过该吸入部被引入;以及排放部(未示出),在气缸120中被压缩的制冷剂通过该排放部被排放。通过吸入部101吸入的制冷剂经由吸入消音器140流入活塞130中。吸入消音器140设置在活塞130中,用以在制冷剂通过吸入消音器140的同时减小噪声。
活塞130可由铝材料(铝或铝合金)形成,其为非磁性材料。由于活塞130由铝材料形成,所以电机组件200中产生的磁通可被传递到活塞130内,以防止磁通泄漏到活塞130的外部。
气缸120可由铝材料(铝或铝合金)形成,其为非磁性材料。并且,气缸120和活塞130可具有相同的材料成分,即相同的种类和成分。
由于活塞120由铝材料形成,所以电机组件200中产生的磁通可被传递到活塞120内,以防止磁通泄漏到活塞120的外部。
并且,由于活塞130是由与气缸120相同的材料(铝)形成,所以活塞130可具有与气缸120相同的热膨胀系数。当线性压缩机10工作时,可能在壳体100内产生高温(约100℃的温度)环境。这样,由于活塞130和气缸120具有相同的热膨胀系数,所以活塞130和气缸120可有相同程度的热变形。
由此,活塞130和气缸120可以彼此不同的尺寸和方向热变形,从而防止在活塞430移动的同时活塞130干扰气缸120。
气缸120具有压缩空间P,制冷剂在该压缩空间中被活塞130压缩。并且,在活塞130中限定一吸入孔131,制冷剂通过该吸入孔被引入压缩空间P中,并且在吸入孔133的外部设置吸入阀132,该吸入阀用于选择性地打开吸入孔131。
用于排放在压缩空间P中压缩后的制冷剂的排放阀组件170、172和174设置在压缩空间P的一侧。即,压缩空间P可被理解为限定在活塞130与排放阀组件170、172和174之间的空间。
排放阀组件170、172和174包括:排放盖172,限定制冷剂的排放空间;排放阀170,当压缩空间P中的压力高于排放压力时该排放阀170打开,以将制冷剂引入排放空间;以及阀弹簧174,设置在排放阀170与排放盖172之间以沿轴向施加弹性力。
这里,“轴向”可被理解为活塞130往复运动的方向,即图3中的横向。另一方面,“半径方向”可被理解为与活塞130往复运动的方向垂直的方向,即图3中的水平方向。
吸入阀132可设置在压缩空间P的一侧,而排放阀170可设置在压缩空间P的另一侧,即吸入阀132的相对侧。
在活塞130在气缸120内作线性往复运动的同时,当压缩空间P的压力低于排放压力和吸入压力时,吸入阀132可被打开以将制冷剂吸入压缩空间P中。另一方面,当压缩空间P的压力高于吸入压力时,吸入阀132可在吸入阀135关闭的状态下压缩该压缩空间P的制冷剂。
当压缩空间P的压力高于排放压力时,阀弹簧174可变形以打开排放阀170。这里,制冷剂可从压缩空间P被排放到排放盖172的排放空间中。
此外,排放空间中的制冷剂经由排放消音器176被引入到环管(未示出)中。该排放消音器可减小被压缩的制冷剂的流动噪声,并且该环管可将被压缩的制冷剂引导到排放部中。
线性压缩机10还包括框架110。框架110可固定到气缸120并与气缸120成为一体,或者通过使用单独的联接构件联接到气缸120。并且,排放盖172可联接到框架110。
电机组件200包括:内定子210,固定到框架110并且设置成围绕气缸120;外定子220,沿内定子210的半径方向向外间隔设置;以及永磁体230,设置在内定子210与外定子220之间的空间中。
永磁体230可借助外定子210与内定子220之间的相互的电磁力而线性往复运动。并且,永磁体230可通过联接具有三个极性的多个磁体来构成。或者,永磁体230可被设置为具有一个极性的磁体。并且,永磁体230可由铁氧体材料形成。
永磁体230可通过连接构件138联接到活塞130。连接构件138可联接到活塞130的凸缘部133,以从永磁体230延伸。随着永磁体线性移动,活塞120可与永磁体230一起沿轴向线性往复运动。
而且,线性压缩机10还包括用于将永磁体147固定到连接构件138的固定构件230。固定构件147可由玻璃纤维或碳纤维与树脂混合的合成物构成。固定构件147可设置成围绕永磁体230的外部,以牢固地保持永磁体230与连接构件138之间的联接状态。
定子盖240设置在内定子210的外部。定子盖240由联接构件242联接到框架110。内定子210可在其一侧由框架110支撑而另一侧由定子盖240支撑。即,内定子210可设置在框架110与定子盖240之间。
外定子220在半径方向上通过气隙而向内与内定子210分隔开,并且被固定到永磁体230的外侧。并且,外定子220的外侧可由框架110支撑。
外定子220可通过沿周向或径向堆叠多个薄板(层压结构)而形成。
线性压缩机10还包括用于支撑活塞130的支撑件135。支撑件135可联接到活塞130的凸缘部133从而向后延伸并随后沿径向延伸。
线性压缩机10还包括从活塞130延伸到吸入部101的后盖115。
线性压缩机10包括多个弹簧151、155,这些弹簧的固有频率是可调节的,以允许活塞130进行共振运动。
上述多个弹簧151、155包括支撑在支撑件135与定子盖240之间的第一弹簧151和支撑在吸入消音器140与后盖115之间的第二弹簧155。
在气缸120或活塞130的两侧上可设置多个第一弹簧151。朝向吸入消音器的后侧可设置多个第二弹簧155。
这里,“后侧”可被理解为从活塞130朝向吸入部101的方向。并且,从吸入部101朝向排放阀组件170、172和174的方向可被理解为“前侧”。这些术语可同样地应用于下文的描述。
图4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线性压缩机的内定子的剖视图,图5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内定子的组装结构的剖视图,图6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侧芯部的视图,图7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中心芯部的视图,而图8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中心芯部和侧芯部在组装之后未变形的状态的视图。
参照图4和图7,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内定子210包括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中心芯部211和联接到中心芯部211的外部的侧芯部212a、212b。侧芯部212a、212b包括第一侧芯部212a和第二侧芯部212b。
中心芯部211是通过在周向或径向上堆叠多个芯板211c而构成。芯板211可呈近似矩形的形状。
中心芯部211包括用于使彼此堆叠的多个芯板211c保持组装的状态的中心固定构件211b。中心固定构件211b可以是呈大致环形形状的构件,并且设置在中心芯部211的前表面和后表面中的每一者上。
由中心固定构件211b固定的多个芯板211c可构成呈大致中空圆柱形状的中心芯部211。
第一侧芯部212a和第二侧芯部212b可组装到中心芯部211的两侧。
详细而言,第一侧芯部212a可联接到中心芯部211的后部,而第二侧芯部212b可联接到中心芯部211的前部。并且,定子盖240可联接到第一侧芯部212a的外侧,而框架110可联接到第二侧芯部212b的外侧。
第一侧芯部212a和第二侧芯部212b均可通过在周向或径向上堆叠多个芯板219而形成。芯板219可呈具有弯曲部分的多边形形状。并且,第一侧芯部212a和第二侧芯部212b可具有彼此相似的形状。
第一侧芯部212a和第二侧芯部212b均包括用于固定上述多个芯板219以保持组装状态的侧固定构件218。侧固定构件218可被理解为呈大致环形形状的环构件,并且设置在第一侧芯部212a和第二侧芯部212b中的每一者外表面上。
并且,设置在第一侧芯部212a上的侧固定构件218可设置为面对定子盖240,而设置在第二侧芯部212b上的侧固定构件218可设置为面对框架110。
第一侧芯部212a与第二侧芯部212b均包括呈大致环形形状的芯部本体212c、从芯部本体212c的一侧延伸的尖端216以及从芯部本体212c的另一侧突出的突起217a。
尖端216可设置在第一侧芯部212a和第二侧芯部212b中的每一者的外周面上,而突起217b可设置在第一侧芯部212a和第二侧芯部212b中的每一者的内周面上。
第一侧芯部212a的尖端216和第二侧芯部212b的尖端216可设置为彼此隔开,从而彼此面对。第一侧芯部212a的尖端216可从芯部本体212c的外周面向前延伸,而第二侧芯部212b的尖端216可从芯部本体212c的外周面向后延伸。
并且,第一侧芯部212a的突起217a从芯部本体212c的内周面向前延伸,而第二侧芯部212b的突起217a从芯部本体212c的内周面向后延伸。
内定子210还包括线圈绕组本体213、215。线圈绕组本体213、215包括线筒213和缠绕在线筒213的外周面上的线圈215。线圈215的截面可呈多边形。
线筒213和线圈215可设置在由中心芯部211和第一侧芯部212a及第二侧芯部212b限定的空间中。
线筒213可呈弯曲形状,以被联接到中心芯部211的一个表面以及第一侧芯部212a和第二侧芯部212b中的每一者的一个表面。
联接到线筒213的侧芯部212a的表面可称为内表面,而侧固定构件218所设置在的侧芯部212a的表面可称为外表面。类似地,联接到线筒213的第二侧芯部212b的表面可称为内表面,侧固定构件218所设置在的侧芯部212a的表面可称为外表面。因此,可理解的是,线筒213设置在第一侧芯部212a的内表面与第二侧芯部212b的内表面之间。
根据上述构造,中心芯部211以及第一侧芯部212a和第二侧芯部212b可被设置成围绕线圈绕组本体213、215。
第一侧芯部212a和第二侧芯部212b中的每一者的突起217a可包括联接到中心芯部211的钩联接部211a的钩217b。钩217b可被理解为突起217b插入钩联接部211a的一部分。
钩联接部211a可被理解为这样的部件:其用于引导侧芯部212a、212b中的每一者的钩217b的联接。
详细而言,钩联接部211a可包括位于中心芯部217b的外周面中的凹部,使得钩217b插入到该凹部中。该凹部可沿着中心芯部211的周向延伸并呈圆形形状。
并且,在中心芯部211的外周面上可设置多个钩联接部211a。详细而言,钩联接部211a可设置在对应于第一侧芯部212a和第二侧芯部212b所联接到的部分的两个位置上。
由于钩217b设置在第一侧芯部212a和第二侧芯部212b中的每一者上并且联接到中心芯部211,因此可防止当第一侧芯部212a和第二侧芯部212b被适配到中心芯部211的外侧时,因外力而产生的第一侧芯部212a和第二侧芯部212b的变形。
并且,当定子盖240和框架110与第一侧芯部212a和第二侧芯部212b的外侧进行组装时,可防止第一和第二(侧)芯部212a、212b中的每一者的外周面(即,尖端216所设置在的部分)由于从定子盖240或框架110传递的外力而向外伸展。
参照图8,当根据第一实施例组装了中心芯部211以及第一侧芯部212a和第二侧芯部212b时,第一侧芯部212a和第二侧芯部212b的钩217b可牢固地联接到中心芯部211的钩联接部211a。
因此,从第一侧芯部212a的外周面延伸的虚拟线可与从第二侧芯部212b的外周面延伸的虚拟线(l3)匹配。如上文所述,由于防止了第一侧芯部212a和第二侧芯部212b的变形,所以内定子210与外定子220之间的气隙可保持在预设范围内,以提高线性电机的工作效率。
以下,将根据第二实施例进行描述。由于本实施例除部分构造之外均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因此将主要描述第一实施例与第二实施例之间不同的部分,而相同部分的描述应参照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附图标记和描述。
图9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线性压缩机的内定子的剖视图,而图10是示出磁通在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线性电机中流动的状态的视图。
参照图9,根据第二实施例的侧芯部212a、212b均包括设置在每个侧芯部212a、212b的外周面上的第一固定构件318a以及设置在每个侧芯部212a、212b的内周面318b上的第二固定构件318b的侧芯部212a、212b。
第一侧芯部212a的外周面可被理解为面向定子盖240的表面,而第一侧芯部212a的内周面可被理解为联接到线筒213的表面。
并且,设置在第一侧芯部212a上的第一固定构件318a和第二固定构件318b可被理解为用于将构成第一侧芯部212a的多个芯板219固定的构件。
第二侧芯部212b的外周面可被理解为面向框架110的表面,而第二侧芯部212b的内周面可被理解为联接到线筒213的表面。
并且,设置在第二侧芯部212b上的第一固定构件318a和第二固定构件318b可被理解为用于将构成第二侧芯部212b的多个芯板219固定的构件。
如上文所述,由于固定构件318a、38b设置在侧芯部212a、212b的内周面和外周面上,所以可防止侧芯部212a、212b的变形。即,由于借助固定构件318a、318b保持了构成侧芯部212a、212b的多个芯板219的组装状态,所以可防止侧芯部212a、212b向外伸展的变形。
由于第一固定构件318a和第二固定构件318b均呈环形形状,因此第一固定构件318a和第二固定构件318b可分别被称为“第一环构件”和“第二环构件”或者“外环”和“内环”。
第二固定构件318b可由非传导性材料形成。例如,此非传导性材料可包括塑料。
参照图10,当线性压缩机10工作时,电流被施加到线性电机。这样,磁通可沿箭头方向流过中心芯部211。磁通可随着施加到线圈215的电流的方向而沿一个方向(实线箭头)或另一方向(虚线箭头)流动。
这里,可将磁通提供到第一侧芯部212a和第二侧芯部212b的内表面中。磁通可经过第二固定构件318b,但并不经过第一固定构件318a。即,磁通可经过呈环形形状的第二固定构件318b的内部,以流向中心芯部211或侧芯部212a、212b。
由于磁通不经过第一固定构件319a,因此可以不产生由于第一固定构件318a而造成的涡流。因此,可以不产生由于涡流而引起的损耗。
另一方面,在磁通经过第二固定构件318b的同时,可能产生由第二固定构件所引起的涡流,且因此可能产生由于涡流而引起的损耗。因此,为了防止由于第二固定构件318b而产生涡流,第二固定构件可由非传导性材料形成。
根据第一实施例的钩217b和钩联接部211a以及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第一固定构件318a和第二固定构件318b可以是用于防止侧芯部212a、212b变形的装置。因此,钩217b与钩联接部211a、以及第一固定构件318a与第二固定构件318b的组合可被称为“防变形装置”。
Claims (20)
1.一种线性压缩机,包括:
气缸,限定压缩空间;
活塞,构造成用以在由所述气缸限定的压缩空间内沿轴向往复运动;以及
线性电机,构造成用以向所述活塞提供动力;
其中,所述线性电机包括:
内定子,其设置在由所述气缸限定的压缩空间的外部,并且包括中心芯部和设置在所述中心芯部的至少一侧上的侧芯部;
外定子,其沿径向向外与所述内定子隔开;
磁体,设置在所述内定子与所述外定子之间所限定的气隙中,所述磁体被构造成用以在所述内定子与所述外定子之间所限定的气隙内移动,并且基于所述磁体的运动而使所述活塞往复运动;以及
防变形装置,构造成用以防止所述内定子变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性压缩机,其中,所述防变形装置包括:
钩,设置在所述侧芯部上;以及
钩联接部,设置在所述中心芯部上并且构造成能被联接到所述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性压缩机,其中,所述内定子的侧芯部包括:
芯部本体,联接到所述线性压缩机的定子盖或框架;
尖端,从所述芯部本体的第一侧延伸;以及
突起,从所述芯部本体的第二侧突出,
其中,所述防变形装置的钩设置在所述突起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性压缩机,其中,所述侧芯部包括:
第一侧芯部,联接到所述中心芯部的前部;以及
第二侧芯部,联接到所述中心芯部的后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性压缩机,其中,设置在所述第一侧芯部上的第一尖端和设置在所述第二侧芯部上的第二尖端彼此隔开且彼此面对。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性压缩机,其中,所述内定子包括:
线筒,设置在由所述中心芯部和所述第一侧芯部及所述第二侧芯部限定的空间中;以及
线圈,缠绕于所述线筒。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线性压缩机,其中,所述第一侧芯部具有联接到所述线筒的第一内表面和联接到所述定子盖的第一外表面,以及
其中,所述第二侧芯部具有联接到所述线筒的第二内表面和联接到所述框架的第二外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性压缩机,其中,所述钩联接部限定一凹部,所述凹部凹入到所述中心芯部的外周面内并且被构造成用以接纳所述钩。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性压缩机,其中,所述侧芯部包括:
沿周向或径向彼此堆叠的多个芯板。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线性压缩机,其中,所述侧芯部还包括侧固定构件,所述侧固定构件联接到所述多个芯板以保持所述多个芯板的组装状态。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线性压缩机,其中,所述防变形装置包括:
第一固定构件,设置在所述侧芯部的第一表面上,以固定所述多个芯板;以及
第二固定构件,设置在所述侧芯部的第二表面上,以固定所述多个芯板。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线性压缩机,其中,所述侧芯部的外表面包括联接到线筒的部分,线圈缠绕于所述线筒。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线性压缩机,其中,所述第二固定构件包括非传导性材料。
14.一种线性压缩机,包括:
气缸,限定压缩空间;
活塞,构造成用以在由所述气缸限定的压缩空间内沿轴向往复运动;以及
线性电机,构造成用以向所述活塞提供动力;
其中,所述线性电机包括:
内定子,其设置在由所述气缸限定的压缩空间的外部,所述内定子包括中心芯部和设置在所述中心芯部的至少一侧的侧芯部;
外定子,其沿径向向外与所述内定子隔开;
磁体,设置在所述内定子与所述外定子之间所限定的气隙中,所述磁体被构造成能在所述内定子与所述外定子之间所限定的所述气隙内移动,并且基于所述磁体的运动而使所述活塞往复运动;
钩,设置在所述侧芯部上;以及
钩联接部,设置在所述中心芯部上,所述钩联接部被构造成用以联接到所述钩。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线性压缩机,其中,所述侧芯部包括:
彼此堆叠的多个芯板;以及
侧固定构件,联接到所述多个芯板。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线性压缩机,其中,所述侧芯部包括联接到所述中心芯部的两侧的第一侧芯部和第二侧芯部,以及
所述钩联接部包括第一钩联接部和第二钩联接部,所述第一钩联接部和第二钩联接部设置在与所述第一侧芯部和所述第二侧芯部对应的位置处。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线性压缩机,还包括:
线筒,设置在所述第一侧芯部的内表面与所述第二侧芯部的内表面之间;以及
线圈,联接到所述线筒。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性压缩机,其中,所述气缸限定了被构造成用以接收和压缩制冷剂的压缩空间。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性压缩机,其中,所述活塞被构造成用以在所述气缸内沿轴向往复运动。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性压缩机,其中,所述内定子设置在所述气缸的外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KR10-2014-0110639 | 2014-08-25 | ||
KR1020140110639A KR102242373B1 (ko) | 2014-08-25 | 2014-08-25 | 리니어 압축기 |
PCT/KR2015/008078 WO2016032140A1 (en) | 2014-08-25 | 2015-07-31 | Linear compressor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574609A true CN106574609A (zh) | 2017-04-19 |
CN106574609B CN106574609B (zh) | 2019-08-02 |
Family
ID=553479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80042593.0A Active CN106574609B (zh) | 2014-08-25 | 2015-07-31 | 线性压缩机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0107276B2 (zh) |
EP (2) | EP3502471B1 (zh) |
KR (1) | KR102242373B1 (zh) |
CN (1) | CN106574609B (zh) |
WO (1) | WO2016032140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971847B (zh) * | 2016-06-15 | 2018-01-23 |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内排气管的往复直线压缩机 |
KR102390176B1 (ko) * | 2018-02-09 | 2022-04-25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리니어 압축기 |
Citation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200592A (zh) * | 1997-04-29 | 1998-12-02 | Lg电子株式会社 | 线性压缩机的线性电动机结构 |
CN1414681A (zh) * | 2001-10-22 | 2003-04-30 | Lg电子株式会社 | 用于往复式电动机的定子及其制作方法 |
CN1574568A (zh) * | 2003-06-05 | 2005-02-02 | Lg电子株式会社 | 线性电动机,其控制方法和具有它的线性压缩机 |
KR20050104277A (ko) * | 2004-04-28 | 2005-11-02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왕복동식 모터의 고정자 구조 |
CN1728516A (zh) * | 2004-07-26 | 2006-02-01 | Lg电子株式会社 | 往复式电机及具有该电机的往复式压缩机 |
CN1769682A (zh) * | 2004-11-02 | 2006-05-10 | Lg电子株式会社 | 线性压缩机 |
KR20060086682A (ko) * | 2005-01-27 | 2006-08-01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리니어 압축기의 리니어 모터 |
CN1856922A (zh) * | 2003-10-23 | 2006-11-01 | 巴西船用压缩机有限公司 | 叠片元件的环形堆 |
CN1975160A (zh) * | 2005-11-30 | 2007-06-06 | Lg电子株式会社 | 线性压缩机 |
KR20080012711A (ko) * | 2006-08-04 | 2008-02-12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리니어 압축기의 아우터 스테이터 |
KR100802622B1 (ko) * | 2006-09-18 | 2008-02-13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왕복동식 모터의 고정자 구조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315190A (en) * | 1992-12-22 | 1994-05-24 | Stirling Technology Company | Linear electrodynamic machine and method of using same |
KR100230781B1 (ko) * | 1997-04-29 | 1999-11-15 | 구자홍 | 리니어 모터의 라미네이션 고정구조 |
KR100320217B1 (ko) * | 2000-02-17 | 2002-01-10 | 구자홍 | 리니어 모터의 고정자 떨림 방지구조 |
KR100529942B1 (ko) * | 2004-01-13 | 2005-11-22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리니어 압축기의 리니어 모터 고정 구조 |
KR101385990B1 (ko) * | 2008-03-20 | 2014-04-16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리니어 압축기의 스테이터 |
KR101386486B1 (ko) * | 2012-10-12 | 2014-04-18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왕복동식 압축기 |
KR102002119B1 (ko) * | 2013-02-28 | 2019-07-19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압축기용 모터 및 이를 구비한 왕복동식 압축기 |
-
2014
- 2014-08-25 KR KR1020140110639A patent/KR102242373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5
- 2015-07-31 WO PCT/KR2015/008078 patent/WO2016032140A1/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5-07-31 EP EP19151791.1A patent/EP3502471B1/en active Active
- 2015-07-31 CN CN201580042593.0A patent/CN106574609B/zh active Active
- 2015-07-31 EP EP15835082.7A patent/EP3186507B1/en active Active
- 2015-07-31 US US14/814,562 patent/US10107276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200592A (zh) * | 1997-04-29 | 1998-12-02 | Lg电子株式会社 | 线性压缩机的线性电动机结构 |
CN1414681A (zh) * | 2001-10-22 | 2003-04-30 | Lg电子株式会社 | 用于往复式电动机的定子及其制作方法 |
CN1574568A (zh) * | 2003-06-05 | 2005-02-02 | Lg电子株式会社 | 线性电动机,其控制方法和具有它的线性压缩机 |
CN1856922A (zh) * | 2003-10-23 | 2006-11-01 | 巴西船用压缩机有限公司 | 叠片元件的环形堆 |
KR20050104277A (ko) * | 2004-04-28 | 2005-11-02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왕복동식 모터의 고정자 구조 |
CN1728516A (zh) * | 2004-07-26 | 2006-02-01 | Lg电子株式会社 | 往复式电机及具有该电机的往复式压缩机 |
CN1769682A (zh) * | 2004-11-02 | 2006-05-10 | Lg电子株式会社 | 线性压缩机 |
KR20060086682A (ko) * | 2005-01-27 | 2006-08-01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리니어 압축기의 리니어 모터 |
CN1975160A (zh) * | 2005-11-30 | 2007-06-06 | Lg电子株式会社 | 线性压缩机 |
KR20080012711A (ko) * | 2006-08-04 | 2008-02-12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리니어 압축기의 아우터 스테이터 |
KR100802622B1 (ko) * | 2006-09-18 | 2008-02-13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왕복동식 모터의 고정자 구조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3502471B1 (en) | 2020-06-24 |
CN106574609B (zh) | 2019-08-02 |
US20160053752A1 (en) | 2016-02-25 |
US10107276B2 (en) | 2018-10-23 |
EP3186507A1 (en) | 2017-07-05 |
KR20160024161A (ko) | 2016-03-04 |
EP3186507B1 (en) | 2019-03-06 |
EP3186507A4 (en) | 2018-04-04 |
WO2016032140A1 (en) | 2016-03-03 |
EP3502471A1 (en) | 2019-06-26 |
KR102242373B1 (ko) | 2021-04-2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2178072B1 (ko) | 리니어 압축기 | |
US11319941B2 (en) | Linear compressor | |
US20170321671A1 (en) | Linear compressor | |
KR102240028B1 (ko) | 리니어 압축기 및 리니어 모터 | |
CN110005590B (zh) | 一种动圈式直线压缩机 | |
US11225958B2 (en) | Linear compressor | |
CN104763609B (zh) | 一种线性压缩机 | |
US7105957B2 (en) | Apparatus for fixing stator of reciprocating compressor | |
KR102225071B1 (ko) | 리니어 압축기 | |
CN209925168U (zh) | 一种动圈式直线压缩机 | |
US10050506B2 (en) | Linear compressor | |
CN106574609B (zh) | 线性压缩机 | |
KR102184999B1 (ko) | 리니어 압축기 | |
KR102244362B1 (ko) | 리니어 압축기 및 리니어 모터 | |
US7061145B2 (en) | Apparatus for fixing stator of reciprocating compressor | |
US11384836B2 (en) | Piston for compressor | |
KR102220782B1 (ko) | 리니어 압축기 및 리니어 모터 | |
KR20090041652A (ko) | 리니어 압축기의 흡입머플러 | |
KR20080065095A (ko) | 왕복동식 압축기의 리니어 모터 | |
KR20190051352A (ko) | 리니어 압축기 | |
KR101990061B1 (ko) | 리니어 압축기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