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6568552A - 双层罐体检测方法、装置以及双层罐体 - Google Patents

双层罐体检测方法、装置以及双层罐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568552A
CN106568552A CN201610956210.7A CN201610956210A CN106568552A CN 106568552 A CN106568552 A CN 106568552A CN 201610956210 A CN201610956210 A CN 201610956210A CN 106568552 A CN106568552 A CN 10656855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nk body
double layers
double
sensor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95621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奉玉贞
刘申武
黄强
奉玉光
李小康
韩广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xi Kede Frp Co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Jiangxi Kede Frp Co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xi Kede Frp Co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Jiangxi Kede Frp Co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610956210.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568552A/zh
Publication of CN1065685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6855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3/00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 G01M3/02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by using fluid or vacuum
    • G01M3/04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by using fluid or vacuum by detecting the presence of fluid at the leakage point
    • G01M3/16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by using fluid or vacuum by detecting the presence of fluid at the leakage point using electric detection means
    • G01M3/18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by using fluid or vacuum by detecting the presence of fluid at the leakage point using electric detection means for pipes, cables or tubes; for pipe joints or seals; for valves; for welds; for containers, e.g. radiators
    • G01M3/186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by using fluid or vacuum by detecting the presence of fluid at the leakage point using electric detection means for pipes, cables or tubes; for pipe joints or seals; for valves; for welds; for containers, e.g. radiators for containers, e.g. radiato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xamining Or Testing Airtightnes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双层罐体检测方法、装置以及双层罐体,所述方法包括:获取设置于双层罐体底部的内层和外层之间至少两个第一传感器的第一数据;根据所述第一数据,判断是否满足触发报警的条件;若满足,则发出第一报警信号,以及通过设置于双层罐体顶部的第一出料口将所述双层罐体中的液体燃料抽出。在液体燃料泄漏时,发出报警信号并及时的将双层罐体中的液体燃料抽出,减少了经济损失,还避免了环境的污染。

Description

双层罐体检测方法、装置以及双层罐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双层罐体检测方法、装置以及双层罐体。
背景技术
液体燃料在工业和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维持车辆、船舶等的正常运行;现有通常采用罐体存储液体燃料,并将罐体埋于地下,采用双层罐体相比单层罐体更有利于液体燃料的存储。
双层罐也存储泄露的情况,如内层漏油,外层漏气。
在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缺陷:无法有效的检测双层罐体是否泄露。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层罐体检测方法、装置以及双层罐体,以解决无法有效的检测双层罐体是否泄露。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的一可能的实施方案提供了一种双层罐体检测方法,包括:获取设置于双层罐体底部的内层和外层之间至少两个第一传感器的第一数据;根据所述第一数据,判断是否满足触发报警的条件;若满足,则发出第一报警信号,以及通过设置于双层罐体顶部的第一出料口将所述双层罐体中的液体燃料抽出。
优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数据,判断是否满足触发报警的条件,包括:根据所述第一数据与预先设置的所述双层罐体中液体燃料泄漏的条件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判断是否满足触发报警的条件。
优选地,获取设置于双层罐体顶部的内层和外层之间至少两个第二传感器的第二数据;根据所述第二数据,判断是否满足触发报警的条件;若满足,则发出第二报警信号,以及设置于双层罐体底部的内层和外层之间的储气模块释放有色气体。
优选地,所述报警信号由以下方式发出:通过设置于所述双层罐体顶部的通信板,向控制中心发出;和/或,通过蜂鸣器发出。
优选地,所述第一传感器包括:汽油传感器或柴油传感器;所述第二传感器包括:压力传感器。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的一可能的实施方案提供了一种双层罐体检测装置,包括:设置于双层罐体底部的内层和外层之间至少两个第一传感器;与所述第一传感器建立无限通信连接的MCU;分别与所述MCU连接的通信板和设置于双层罐体顶部的第一出料口中的压力泵;与所述通信板连接的蜂鸣器;其中,报警信号由所述通信板向控制中心发送。
优选地,设置于双层罐体顶部的内层和外层之间至少两个第二传感器,以及所述第二传感器与所述MCU建立无限通信连接。
优选地,设置于双层罐体底部的内层和外层之间储气模块,以及所述储气模块与所述MCU建立无限通信连接;其中,所述储气模块采用高压方式的存储有色气体。
优选地,所述第一传感器包括:汽油传感器或柴油传感器;所述第二传感器包括:压力传感器。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的一可能的实施方案提供了一种双层罐体,所述双层罐体包含第二方面中任一项所述双层罐体检测装置。
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双层罐体检测方法、装置以及双层罐体,通过获取设置于双层罐体底部的内层和外层之间至少两个第一传感器的第一数据,根据所述第一数据,判断是否满足触发报警的条件,若满足,则发出第一报警信号,以及通过设置于双层罐体顶部的第一出料口将所述双层罐体中的液体燃料抽出。在液体燃料泄漏时,发出报警信号并及时的将双层罐体中的液体燃料抽出,减少了经济损失,还避免了环境的污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双层罐体检测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双层罐体检测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双层罐体检测装置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若干附图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的元素)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实施例的范围。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第一”、“第二”等术语仅用于区别不同步骤、设备或模块等,既不代表任何特定技术含义,也不表示它们之间的必然逻辑顺序。
实施例一
参照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双层罐体检测方法的步骤流程图,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用于检测掩埋于地下的、用于存储液体燃料的双层罐体是否发生泄漏,其中,液体燃料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汽油或柴油;双层罐体包括但不限于S/F双层油罐。
步骤102、获取设置于双层罐体底部的内层和外层之间至少两个第一传感器的第一数据。
第一传感器包括:汽油传感器或柴油传感器,如汽油C8H18泄露检测传感器,将第一传感器设置于双层罐体底部的内层和外层之间目的是:当内层的双层罐体发生液体燃料泄漏时,泄漏的液体燃料由于重力原因会流入内层和外层之间空隙层的底部,能够及时检测双层罐体的内层是否发生液体燃料泄漏。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对第一传感器采集数据的时间间隔进行设置,如实时或者定时,例如,每隔5分钟检测一次。
步骤104、根据第一数据,判断是否满足触发报警的条件。若满足,则执行步骤106,否则结束本次流程。
第一传感器获取到第一数据后,通过无线方式(如蓝牙、WIFI或3G等)奖第一数据发送给设置于双层罐体顶部的MCU(Microcontroller Unit,微控制单元),MCU根据第一数据与预先设置的双层罐体中液体燃料泄漏的条件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判断是否满足触发报警的条件。若满足,则执行步骤106,否则结束本次流程。
其中,双层罐体中液体燃料泄漏的条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在双层罐体的内层和外层之间存储由双层罐体的内层泄漏的液体燃料。
步骤106、发出第一报警信号,以及通过设置于双层罐体顶部的第一出料口将双层罐体中的液体燃料抽出。
在确定双层罐体的内层存在液体燃料泄漏时,MCU通过设置于双层罐体顶部的通信板,向控制中心发出;和/或,通过蜂鸣器发出。
并且,通过MCU指示设置于双层罐体顶部的第一出料口中的压力泵,将泄漏的双层罐体中的液体燃料抽出到好的双层罐体中。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控制中心可以使管理控制双层罐体的服务器。
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双层罐体检测方法,通过获取设置于双层罐体底部的内层和外层之间至少两个第一传感器的第一数据,根据第一数据,判断是否满足触发报警的条件,若满足,则发出第一报警信号,以及通过设置于双层罐体顶部的第一出料口将双层罐体中的液体燃料抽出。在液体燃料泄漏时,发出报警信号并及时的将双层罐体中的液体燃料抽出,减少了经济损失,还避免了环境的污染。
实施例二
参照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双层罐体检测方法的步骤流程图,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02、获取设置于双层罐体顶部的内层和外层之间至少两个第二传感器的第二数据。
第二传感器包括:压力传感器。
步骤204、根据第二数据,判断是否满足触发报警的条件。若满足,则执行步骤206,否则结束本次流程。
报警的条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在双层罐体外层和内层之间的压力值不满足设定阈值,即出现漏气的情况。
步骤206、发出第二报警信号,以及设置于双层罐体底部的内层和外层之间的储气模块释放有色气体。
报警信号由以下方式发出:
通过设置于双层罐体顶部的通信板,向控制中心发出;和/或,通过蜂鸣器发出。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检测到双层罐体的外层发生漏气时,储气模块释放有色气体,是方便维修人员快速找到漏气点。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储气模块还可以被替换为烟雾发生器。
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双层罐体检测方法,通过获取设置于双层罐体顶部的内层和外层之间至少两个第二传感器的第二数据,根据第二数据,判断是否满足触发报警的条件。若满足,则发出第二报警信号,以及设置于双层罐体底部的内层和外层之间的储气模块释放有色气体。在双层罐体的外层发生漏气时,发出报警信号,并通过有色气体快速确定漏气点,提醒维修人员尽快对漏气点进行维修,减少损失。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发明实施例具体实施方式的上述方法中,各步骤的序号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步骤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实施例三
参照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双层罐体检测装置的结构框图;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模块:
双层罐体包括内层1、外层2、位于地上部分的入料口3、第一出料口4和第二出料口11,以及,
设置于双层罐体底部的内层1和外层2之间至少两个第一传感器5;
与第一传感器5建立无限通信连接的MCU9;
分别与MCU9连接的通信板10和设置于双层罐体顶部的第一出料口4中的压力泵8;
与通信板10连接的蜂鸣器12;
其中,报警信号由通信板向控制中心发送。
优选地,设置于双层罐体顶部的内层1和外层2之间至少两个第二传感器6,以及第二传感器6与MCU9建立无限通信连接。
优选地,设置于双层罐体底部的内层1和外层2之间储气模块7,以及储气模块7与MCU9建立无限通信连接;
其中,储气模块7采用高压方式的存储有色气体。
优选地,第一传感器5包括:汽油传感器或柴油传感器;
第二传感器6包括:压力传感器。
其中,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入料口3用于给双层罐体补充液体燃料,第二出料口11用于正常情况下从双层罐体抽出液体燃料,第一出料口4用于当判断出双层罐体内层1发生液体泄漏时,及时从双层罐体中将液体燃料抽出到好的双层罐体中。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需要建立MCU9和压力泵8的关联关系,当MCU9判断出内层1出现液体泄漏时,在发出报警信号的同时,启动压力泵8回抽液体燃料。
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双层罐体,设置于双层罐体底部的内层和外层之间至少两个第一传感器;与第一传感器建立无限通信连接的MCU;分别与MCU连接的通信板和设置于双层罐体顶部的第一出料口中的压力泵;与通信板连接的蜂鸣器;其中,报警信号由通信板向控制中心发送。在液体燃料泄漏时,发出报警信号并及时的将双层罐体中的液体燃料抽出,减少了经济损失,还避免了环境的污染。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的一种双层罐体,包括实施例三中的部分或全部双层罐体检测装置,在此不作赘述。
需要指出,根据实施的需要,可将本发明实施例中描述的各个部件/步骤拆分为更多部件/步骤,也可将两个或多个部件/步骤或者部件/步骤的部分操作组合成新的部件/步骤,以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方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实施例的范围。
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实施例,而并非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发明实施例的范畴,本发明实施例的专利保护范围应由权利要求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双层罐体检测方法,包括:
获取设置于双层罐体底部的内层和外层之间至少两个第一传感器的第一数据;
根据所述第一数据,判断是否满足触发报警的条件;
若满足,则发出第一报警信号,以及通过设置于双层罐体顶部的第一出料口将所述双层罐体中的液体燃料抽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数据,判断是否满足触发报警的条件,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数据与预先设置的所述双层罐体中液体燃料泄漏的条件进行比较;
根据比较结果,判断是否满足触发报警的条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设置于双层罐体顶部的内层和外层之间至少两个第二传感器的第二数据;
根据所述第二数据,判断是否满足触发报警的条件;
若满足,则发出第二报警信号,以及设置于双层罐体底部的内层和外层之间的储气模块释放有色气体。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信号由以下方式发出:
通过设置于所述双层罐体顶部的通信板,向控制中心发出;
和/或,
通过蜂鸣器发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感器包括:汽油传感器或柴油传感器;
所述第二传感器包括:压力传感器。
6.一种双层罐体检测装置,包括:
设置于双层罐体底部的内层和外层之间至少两个第一传感器;
与所述第一传感器建立无限通信连接的MCU;
分别与所述MCU连接的通信板和设置于双层罐体顶部的第一出料口中的压力泵;
与所述通信板连接的蜂鸣器;
其中,报警信号由所述通信板向控制中心发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设置于双层罐体顶部的内层和外层之间至少两个第二传感器,以及所述第二传感器与所述MCU建立无限通信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设置于双层罐体底部的内层和外层之间储气模块,以及所述储气模块与所述MCU建立无限通信连接;
其中,所述储气模块采用高压方式的存储有色气体。
9.根据权利要求6-8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感器包括:汽油传感器或柴油传感器;
所述第二传感器包括:压力传感器。
10.一种双层罐体,所述双层罐体包含如权利要求6至9中任一项所述双层罐体检测装置。
CN201610956210.7A 2016-11-03 2016-11-03 双层罐体检测方法、装置以及双层罐体 Pending CN10656855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956210.7A CN106568552A (zh) 2016-11-03 2016-11-03 双层罐体检测方法、装置以及双层罐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956210.7A CN106568552A (zh) 2016-11-03 2016-11-03 双层罐体检测方法、装置以及双层罐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568552A true CN106568552A (zh) 2017-04-19

Family

ID=585356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956210.7A Pending CN106568552A (zh) 2016-11-03 2016-11-03 双层罐体检测方法、装置以及双层罐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568552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01347A (zh) * 2018-11-06 2018-12-14 常州大恒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烟气中voc在线监测装置以及其故障检测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336679A1 (de) * 2003-08-09 2005-03-03 Rittal Gmbh & Co. Kg Verfahren zum Feststellen von Leckagen an Flüssigkeit führenden Bauteilen und Vorrichtung zur Durchführung des Verfahrens
US20050145015A1 (en) * 2002-09-10 2005-07-07 Gilbarco Inc. Secondary containment leak prevention and detection system and method
CN2734680Y (zh) * 2004-10-11 2005-10-19 于海铭 双层罐体玻璃钢储油罐
CN202030225U (zh) * 2011-03-01 2011-11-09 李彩琴 具有漏油检测装置的防爆储油罐
CN203199464U (zh) * 2013-04-05 2013-09-18 江西省万隆实业有限公司 防泄漏双层油罐
CN205470779U (zh) * 2016-03-26 2016-08-17 新疆联诚重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爆型双层油罐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145015A1 (en) * 2002-09-10 2005-07-07 Gilbarco Inc. Secondary containment leak prevention and detection system and method
DE10336679A1 (de) * 2003-08-09 2005-03-03 Rittal Gmbh & Co. Kg Verfahren zum Feststellen von Leckagen an Flüssigkeit führenden Bauteilen und Vorrichtung zur Durchführung des Verfahrens
CN2734680Y (zh) * 2004-10-11 2005-10-19 于海铭 双层罐体玻璃钢储油罐
CN202030225U (zh) * 2011-03-01 2011-11-09 李彩琴 具有漏油检测装置的防爆储油罐
CN203199464U (zh) * 2013-04-05 2013-09-18 江西省万隆实业有限公司 防泄漏双层油罐
CN205470779U (zh) * 2016-03-26 2016-08-17 新疆联诚重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爆型双层油罐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宋仕强等: "双层油罐渗漏监测方法探讨_宋仕强 (1)", 《石油化工设备技术》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01347A (zh) * 2018-11-06 2018-12-14 常州大恒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烟气中voc在线监测装置以及其故障检测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73929B (zh) 压力容器履历管理装置及其充填方法
CN106949376A (zh) 基于卫星定位的智能液化气钢瓶即时监测管理平台
CN206142809U (zh) 一种具有自检功能的自动给料系统
CN100552739C (zh) 矿井环境参数应急无线采集设备及采集方法
CN106568552A (zh) 双层罐体检测方法、装置以及双层罐体
CN113357546A (zh) 智能化云平台监测管网泄漏系统
CN109573934A (zh) 工程车辆用油管理方法及系统
CN202049597U (zh) 危险品铁路运输环境应力监测系统
CN204678069U (zh) 一种用于采油防盗报警装置
CN107448328A (zh) 燃气发动机喷嘴泄露保护与检测的控制方法
CN204879465U (zh) 一种油田管道监控智能报警系统
CN104865129A (zh) 一种撬装式多功能防喷管试压系统
CN202974360U (zh) 危化车油耗管理系统
CN205423116U (zh) 17α-羟基黄体酮生产用隔膜泵
CN205447276U (zh) 一种页岩气管道泄漏监控系统
CN107894309B (zh) 加油机漏油的检查方法
CN211118748U (zh) 一种用于燃气车辆安全识别网络系统
CN207708360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自动灭火装置
CN207361782U (zh) 一种油气在线监测四合一系统
CN102477902B (zh) 用于防爆动力机气动保护系统的报警监控装置
CN202624275U (zh) 一种智能铁鞋及其系统
CN205281751U (zh) 一种天然气泄漏报警系统
CN212643228U (zh) 一种钢桩应力在线监测和保护系统
CN207115713U (zh) 一种汽车生产线下线检测装置
CN106370350A (zh) 集中声光报警装置及泄漏检测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419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