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559916A - 一种建立辅助信令链路的方法及其装置、基站及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建立辅助信令链路的方法及其装置、基站及终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559916A CN106559916A CN201510632655.5A CN201510632655A CN106559916A CN 106559916 A CN106559916 A CN 106559916A CN 201510632655 A CN201510632655 A CN 201510632655A CN 106559916 A CN106559916 A CN 10655991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se station
- signaling link
- terminal
- auxiliary signaling
- auxiliar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97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2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0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8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8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8000013468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4321 preserv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06010048669 Terminal state Diseas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6978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9977 d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4927 fu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977 initi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116 polymeriz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228 spectru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40000002853 Nelumbo nucifer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6508 Nelumbo nucifer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6510 Nelumbo pentapetal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40000007594 Oryza sativ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7164 Oryza sativ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151 depos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21186 dishe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9566 rice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11—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 H04W36/0027—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for a plurality of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s, e.g. multi-call or multi-bearer end-to-end data connec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5—Setup of multiple wireless link connections
- H04W76/16—Involving different core network technologies, e.g. a packet-switched [PS] bearer in combination with a circuit-switched [CS] bearer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6—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or having at least two operational modes, e.g. multi-mode termina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involving radio access media independent information, e.g. MIH [Media independent Hand-off]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04W36/0069—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in case of dual connectivity, e.g. decoupled uplink/downlink
- H04W36/00698—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in case of dual connectivity, e.g. decoupled uplink/downlink using different RA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04—Large scale networks; Deep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042—Public Land Mobile systems, e.g. cellular systems
- H04W84/045—Public Land Mobile systems, e.g. cellular systems using private Base Stations, e.g. femto Base Stations, home Node B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16—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 H04W92/20—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between access poi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建立辅助信令链路的方法及其装置、基站及终端,本发明允许终端在多个无线接入系统上建立辅助信令链路,从而对于存在辅助链路的信令承载,其上的RRC信令消息允许在主/备多条链路上同时传送给终端,可以提高信令传输可靠性,能够提高后续基于信令实现的切换控制的成功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立辅助信令链路的方法及其装置、基站及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网络的不断演进,传统的单一无线接入系统之间协作/聚合的网络架构已经不再适合未来的发展,而随着5G或其他无线接入系统与4G网络的混合部署,将两种或多种不同无线接入系统进行融合,会给整个无线通信系统性能带来更进一步的增长。
图1示出了一种多种无线接入系统覆盖环境中的双连接场景。图1中,主基站(MeNB,Master eNB)与辅基站(SeNB,Secondary eNB)之间采用非理想的数据/信令接口X2接口,UE可以同时工作在MeNB和SeNB下。当连接到MeNB的UE进入SeNB所对应的小区的覆盖范围时,MeNB可以根据信号强度或负载均衡等考虑,转移UE的部分或全部的数据到SeNB以获得SeNB提供的服务,从而实现UE可以同时使用MeNB和SeNB的资源以及基站间聚合(inter-eNB聚合)。在该场景下,UE的多个数据无线承载(DRB,Data RadioBearers)可以分别通过从小区组(SCG,Secondary Cell Group)小区和主小区组(MCG,Master Cell Group)小区分别承载。
图2示出了不同无线接入系统(4G小区与5G小区/WLAN)的一种融合场景,图2通过4G与5G/WLAN小区的融合,UE可以同时工作在4G小区(主基站)和5G/WLAN小区(辅基站)下,即UE可以从主基站(4G小区)接收无线资源控制(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信令,从4G与5G/WLAN小区接收数据,从而可以提高整个系统的传输速率。
现有技术在上述多个无线接入系统融合的场景中,仅支持为UE建立一条信令连接,不支持UE同时建立多条信令连接(尤其是在多个无线接入系统),因此难以提高控制信令的传输可靠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建立辅助信令链路的方法及其装置、基站及终端,用以为UE建立辅助信令链路,提高信令传输可靠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建立辅助信令链路的方法,包括:
第一基站确定是否需要为一终端建立一针对第二基站的辅助信令链路,所述第一基站为所述终端的主基站;
在需要建立所述辅助信令链路时,第一基站向所述第二基站发送一用于请求建立辅助信令链路的请求消息,所述请求消息携带有请求建立的辅助信令链路的信令承载标识;
第一基站接收第二基站针对所述请求消息返回的响应消息,所述响应消息携带有辅助信令链路的无线资源配置信息;
第一基站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辅助信令链路的无线资源配置信息,以使所述终端建立针对第二基站的辅助信令链路。
其中,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基站确定是否需要为一终端建立一针对第二基站的辅助信令链路的步骤包括:
第一基站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终端的测量报告和/或无线资源管理信息,判断是否需要为所述终端建立辅助信令链路,并在需要建立辅助信令链路时,选择出所述辅助信令链路对应的第二基站。
其中,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基站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辅助信令链路的无线资源配置信息的步骤包括:第一基站将所述辅助信令链路的无线资源配置信息携带在无线资源控制RRC重配置信令中发送给所述终端。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建立辅助信令链路的方法,包括:
第二基站接收第一基站发送的用于请求为一终端建立面向第二基站的辅助信令链路的请求消息,所述第一基站为所述终端的主基站,所述请求消息携带有请求建立的辅助信令链路的信令承载标识;
第二基站在同意建立所述辅助信令链路时,为所述辅助信令链路分配对应的无线资源,并向所述第一基站返回一携带有辅助信令链路的无线资源配置信息;
第二基站响应所述终端发起的无线参数配置的同步过程,建立所述辅助信令链路,其中,所述同步过程是所述终端根据第一基站转发的所述辅助信令链路的无线资源配置信息发起的。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建立辅助信令链路的方法,包括:
终端接收第一基站发送的针对一第二基站的辅助信令链路的无线资源配置信息,所述第一基站为所述终端的主基站,所述第二基站是所述第一基站在需要为所述终端建立辅助信令链路时所选择出的一基站;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辅助信令链路的无线资源配置信息,向第二基站发起节点同步过程,建立针对第二基站的辅助信令链路。
其中,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基站与第一基站分别属于不同的无线接入系统。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建立辅助信令链路的装置,应用于第一基站,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是否需要为一终端建立一针对第二基站的辅助信令链路,所述终端的主基站为所述第一基站;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在需要建立所述辅助信令链路时,向所述第二基站发送一用于请求建立辅助信令链路的请求消息,所述请求消息携带有请求建立的辅助信令链路的信令承载标识;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二基站针对所述请求消息返回的响应消息,所述响应消息携带有辅助信令链路的无线资源配置信息;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辅助信令链路的无线资源配置信息,以使所述终端建立针对第二基站的辅助信令链路。
其中,上述方案中,所述确定单元,进一步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终端的测量报告和/或无线资源管理信息,判断是否需要为所述终端建立辅助信令链路,并在需要建立辅助信令链路时,选择出所述辅助信令链路对应的第二基站。
其中,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发送单元,具体用于将所述辅助信令链路的无线资源配置信息携带在无线资源控制RRC重配置信令中发送给所述终端。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第一基站,包括:
处理器;以及通过总线接口与所述处理器相连接的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程序和数据,当处理器调用并执行所述存储器中所存储的程序和数据时,实现如下的功能模块:
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是否需要为一终端建立一针对第二基站的辅助信令链路,所述终端的主基站为所述第一基站;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在需要建立所述辅助信令链路时,向所述第二基站发送一用于请求建立辅助信令链路的请求消息,所述请求消息携带有请求建立的辅助信令链路的信令承载标识;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二基站针对所述请求消息返回的响应消息,所述响应消息携带有辅助信令链路的无线资源配置信息;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辅助信令链路的无线资源配置信息,以使所述终端建立针对第二基站的辅助信令链路。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建立辅助信令链路的装置,应用于第二基站,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一基站发送的用于请求为一终端建立面向第二基站的辅助信令链路的请求消息,所述第一基站为所述终端的主基站,所述请求消息携带有请求建立的辅助信令链路的信令承载标识;
发送单元,用于在同意建立所述辅助信令链路时,为所述辅助信令链路分配对应的无线资源,并向所述第一基站返回一携带有辅助信令链路的无线资源配置信息;
同步单元,用于响应所述终端发起的无线参数配置的同步过程,建立所述辅助信令链路,其中,所述同步过程是所述终端根据第一基站转发的所述辅助信令链路的无线资源配置信息发起的。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第二基站,包括:
处理器;以及通过总线接口与所述处理器相连接的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程序和数据,当处理器调用并执行所述存储器中所存储的程序和数据时,实现如下的功能模块: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一基站发送的用于请求为一终端建立面向第二基站的辅助信令链路的请求消息,所述第一基站为所述终端的主基站,所述请求消息携带有请求建立的辅助信令链路的信令承载标识;
发送单元,用于在同意建立所述辅助信令链路时,为所述辅助信令链路分配对应的无线资源,并向所述第一基站返回一携带有辅助信令链路的无线资源配置信息;
同步单元,用于响应所述终端发起的无线参数配置的同步过程,建立所述辅助信令链路,其中,所述同步过程是所述终端根据第一基站转发的所述辅助信令链路的无线资源配置信息发起的。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建立辅助信令链路的装置,应用于一终端,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一基站发送的针对一第二基站的辅助信令链路的无线资源配置信息,所述第一基站为所述终端的主基站,所述第二基站是所述第一基站在需要为所述终端建立辅助信令链路时所选择出的一基站;
同步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辅助信令链路的无线资源配置信息,向第二基站发起节点同步过程,建立针对第二基站的辅助信令链路。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
处理器;以及通过总线接口与所述处理器相连接的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程序和数据,当处理器调用并执行所述存储器中所存储的程序和数据时,实现如下的功能模块: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一基站发送的针对一第二基站的辅助信令链路的无线资源配置信息,所述第一基站为所述终端的主基站,所述第二基站是所述第一基站在需要为所述终端建立辅助信令链路时所选择出的一基站;
同步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辅助信令链路的无线资源配置信息,向第二基站发起节点同步过程,建立针对第二基站的辅助信令链路。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建立辅助信令链路的方法,包括:
第二基站接收一终端发送的用于请求建立一面向该第二基站的辅助信令链路的接入消息,所述接入消息携带有所述终端与第一基站的信令链路标识,所述第一基站为所述终端的主基站;
第二基站在同意建立所述辅助信令链路时,为所述辅助信令链路分配对应的无线资源,并根据所述信令链路标识,向第一基站发送用于请求建立辅助信令链路的请求消息,所述请求消息携带有所述辅助信令链路的信令承载标识以及辅助信令链路的无线资源配置信息;
第二基站接收所述第一基站针对所述请求消息返回的响应消息;
第二基站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辅助信令链路的无线资源配置信息,以使所述终端建立针对第二基站的辅助信令链路。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建立辅助信令链路的方法,包括:
终端在需要新建一条辅助信令链路,确定该辅助信令链路对应的第二基站,并向第二基站发送用于请求建立一面向该第二基站的辅助信令链路的接入消息,所述接入消息携带有所述终端与第一基站的信令链路标识,所述第一基站为所述终端的主基站;
所述终端接收第二基站在为辅助信令链路分配对应的无线资源后发送的辅助信令链路的无线资源配置信息,所述辅助信令链路的无线资源配置信息是第二基站向第一基站发送用于请求建立辅助信令链路的请求消息并接收到第一基站返回的响应消息后发送的;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辅助信令链路的无线资源配置信息,配置层2链路参数,以及,向第二基站发起节点同步过程,建立针对第二基站的辅助信令链路。
其中,上述方案中,所述终端进一步根据无线接入网络的测量报告和/或接收到的无线资源管理信息,判断是否需要新建一条辅助信令链路。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建立辅助信令链路的方法,包括:
第一基站接收第二基站发送的用于请求为一终端建立面向第二基站的辅助信令链路的请求消息,所述第一基站是所述终端的主基站,所述请求消息是第二基站为所述辅助信令链路分配对应的无线资源后发送的,且携带有所述辅助信令链路的信令承载标识以及辅助信令链路的无线资源配置信息;
第一基站根据所述请求消息,更新自身保存的所述终端的无线配置信息,并向所述第二基站发送一响应消息。
其中,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基站与第一基站分别属于不同的无线接入系统。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建立辅助信令链路的装置,应用于第二基站,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一终端发送的用于请求建立一面向该第二基站的辅助信令链路的接入消息,所述接入消息携带有所述终端与第一基站的信令链路标识,所述第一基站为所述终端的主基站;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在同意建立所述辅助信令链路时,为所述辅助信令链路分配对应的无线资源,并根据所述信令链路标识,向第一基站发送用于请求建立辅助信令链路的请求消息,所述请求消息携带有所述辅助信令链路的信令承载标识以及辅助信令链路的无线资源配置信息;
第二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基站针对所述请求消息返回的响应消息;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辅助信令链路的无线资源配置信息,以使所述终端建立针对第二基站的辅助信令链路。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第二基站,包括:
处理器;以及通过总线接口与所述处理器相连接的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程序和数据,当处理器调用并执行所述存储器中所存储的程序和数据时,实现如下的功能模块: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一终端发送的用于请求建立一面向该第二基站的辅助信令链路的接入消息,所述接入消息携带有所述终端与第一基站的信令链路标识,所述第一基站为所述终端的主基站;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在同意建立所述辅助信令链路时,为所述辅助信令链路分配对应的无线资源,并根据所述信令链路标识,向第一基站发送用于请求建立辅助信令链路的请求消息,所述请求消息携带有所述辅助信令链路的信令承载标识以及辅助信令链路的无线资源配置信息;
第二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基站针对所述请求消息返回的响应消息;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辅助信令链路的无线资源配置信息,以使所述终端建立针对第二基站的辅助信令链路。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建立辅助信令链路的装置,应用于一终端,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在需要新建一条辅助信令链路,确定该辅助信令链路对应的第二基站,并向第二基站发送用于请求建立一面向该第二基站的辅助信令链路的接入消息,所述接入消息携带有所述终端与第一基站的信令链路标识,所述第一基站为所述终端的主基站;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二基站在为辅助信令链路分配对应的无线资源后发送的辅助信令链路的无线资源配置信息,所述辅助信令链路的无线资源配置信息是第二基站向第一基站发送用于请求建立辅助信令链路的请求消息并接收到第一基站返回的响应消息后发送的;
建立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辅助信令链路的无线资源配置信息,配置层2链路参数,以及,向第二基站发起节点同步过程,建立针对第二基站的辅助信令链路。
其中,上述方案中,所述发送单元,进一步用于根据无线接入网络的测量报告和/或接收到的无线资源管理信息,判断是否需要新建一条辅助信令链路。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
处理器;以及通过总线接口与所述处理器相连接的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程序和数据,当处理器调用并执行所述存储器中所存储的程序和数据时,实现如下的功能模块:
发送单元,用于在需要新建一条辅助信令链路,确定该辅助信令链路对应的第二基站,并向第二基站发送用于请求建立一面向该第二基站的辅助信令链路的接入消息,所述接入消息携带有所述终端与第一基站的信令链路标识,所述第一基站为所述终端的主基站;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二基站在为辅助信令链路分配对应的无线资源后发送的辅助信令链路的无线资源配置信息,所述辅助信令链路的无线资源配置信息是第二基站向第一基站发送用于请求建立辅助信令链路的请求消息并接收到第一基站返回的响应消息后发送的;
建立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辅助信令链路的无线资源配置信息,建立针对第二基站的辅助信令链路。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建立辅助信令链路的装置,应用于第一基站,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二基站发送的用于请求为一终端建立面向第二基站的辅助信令链路的请求消息,所述第一基站是所述终端的主基站,所述请求消息是第二基站为所述辅助信令链路分配对应的无线资源后发送的,且携带有所述辅助信令链路的信令承载标识以及辅助信令链路的无线资源配置信息;
发送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请求消息,更新自身保存的所述终端的无线配置信息,并向所述第二基站发送一响应消息。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第一基站,包括:
处理器;以及通过总线接口与所述处理器相连接的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程序和数据,当处理器调用并执行所述存储器中所存储的程序和数据时,实现如下的功能模块: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二基站发送的用于请求为一终端建立面向第二基站的辅助信令链路的请求消息,所述第一基站是所述终端的主基站,所述请求消息是第二基站为所述辅助信令链路分配对应的无线资源后发送的,且携带有所述辅助信令链路的信令承载标识和辅助信令链路的无线资源配置信息;
发送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请求消息,向所述第二基站发送一响应消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建立辅助信令链路的方法及其装置、基站及终端,允许终端在多个无线接入系统上建立辅助信令链路,从而对于存在辅助链路的信令承载,其上的RRC信令消息允许在主/备多条链路上同时传送给终端,可以提高信令传输可靠性,能够提高后续基于信令实现的切换控制的成功率。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多种无线接入系统覆盖环境中的双连接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不同无线接入系统的一种融合场景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所述建立辅助信令链路的方法在第一基站侧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所述建立辅助信令链路的方法在第二基站侧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所述建立辅助信令链路的方法在终端侧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所述建立辅助信令链路的方法的整体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建立辅助信令链路的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第一基站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建立辅助信令链路的装置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第二基站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建立辅助信令链路的装置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终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所述建立辅助信令链路的方法在第二基站侧的流程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所述建立辅助信令链路的方法在终端侧的流程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所述建立辅助信令链路的方法在第一基站侧的流程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所述建立辅助信令链路的方法的整体流程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建立辅助信令链路的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第二基站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建立辅助信令链路的装置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终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1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建立辅助信令链路的装置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图2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第一基站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双连接场景中,UE同时工作在MeNB和SeNB下,若UE发生MeNB之间的切换(即由源MeNB切换至目标MeNB),为保持双连接,需要在切换过程中保持辅基站(SeNB)的用户面连接。在切换过程中,切换信令仅从源MeNB发生至UE。相应的,在切换成功后,UE将返回切换完成的信令消息给目标MeNB。此外,切换后,也就完成了目标MeNB与SeNB之间用户面隧道的建立,通过此隧道,来自目标MeNB的下行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协议数据单元(PDU,Protocol Data Unit)将以透明方式传送给SeNB,而来自SeNB的上行PDCP PDU将以透明方式传送给目标MeNB。
由于现有技术目前仅支持为UE建立一条信令连接,不支持UE同时建立多条信令连接(尤其是在多个无线接入系统),这样在上述保持双连接操作(尤其对于不同系统间)进行传统切换流程时,或在不同系统间进行切换操作时,可能因为信道条件变化或切换参数配置不合理等因素,导致切换相关的信令无法正确接收,从而影响整个系统的切换性能以及速率传输效果。
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建立辅助信令链路的方法,通过为UE建立辅助信令链路,可以提高双连接场景下的信令传输可靠性,为后续的UE切换提供可靠性保证,可以显著改善系统的整体切换性能。为使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请参照图3,图3从终端的主基站(第一基站)侧描述了辅助信令链路的建立流程,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建立辅助信令链路的方法包括:
步骤31,第一基站确定是否需要为一终端建立一针对第二基站的辅助信令链路,所述第一基站为所述终端的主基站,所述终端与第一基站之间维持有无线连接,即终端处于连接状态。
这里,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可以是分别属于不同的无线接入系统,也可以是同一无线接入系统。例如,第一基站可以是属于4G或5G或WIFI接入系统,第二基站可以是属于4G、5G、WIFI或其他无线接入系统等。所述第一基站是终端的主服务小区对应的基站,即主基站。当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分别属于不同的无线接入系统时,需要预先在各个无线接入系统中预先配置其他无线接入系统的相关信息,例如其他无线接入系统的无线参数以及无线策略(如是否支持辅助信令链路)。
第一基站可以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终端的测量报告和/或网络的无线资源管理(RRM,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信息,判断是否需要为所述终端建立辅助信令链路,并在需要建立辅助信令链路时,选择出用于建立所述辅助信令链路的第二基站。例如,当所述终端的测量报告表明所述终端的主服务小区的信号质量较差,或者所述终端发现了质量更好的小区(该小区属于主基站外的其他基站),此时第一基站可以根据测量报告,选择信号质量满足预定条件的基站(假设为第二基站)作为辅基站。又例如,当RRM信息表示主基站小区的当前负荷大于预设的高负荷门限,而某个基站(假设为第二基站)的当前负荷小于预设的低负荷门限时,可以确定需要为终端建立辅助信令链路,并且选择选择第二基站作为所述终端的辅基站。
本实施例在上述步骤31中,在确定是否需要为一终端建立一针对第二基站的辅助信令链路之前,所述终端可以没有建立与任何基站之间的辅助信令链路,也可以已经维持有与一个或多个辅基站的辅助信令链路。
步骤32,在需要建立所述辅助信令链路时,第一基站向所述第二基站发送一用于请求建立辅助信令链路的请求消息,所述请求消息携带有请求建立的辅助信令链路的信令承载标识。
这里,由第一基站向被选择作为辅助基站的第二基站发送上述请求消息,该请求消息可以携带请求建立的辅助信令链路的辅助信令承载的标识。另外,该请求消息还可以携带该辅助信令承载对应的主基站的传输层地址,传输层地址可以用于后续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之间建立用户面的隧道,通过该隧道传送RRC信令的PDCP PDU。
步骤33,第一基站接收第二基站针对所述请求消息返回的响应消息,所述响应消息携带有辅助信令链路的无线资源配置信息。
这里,第二基站接收到上述请求消息后,可以根据自身的无线策略来执行接纳控制。例如,若第二基站当前负荷小于某个预设的门限,且当前无线策略允许建立辅助信令链路,则确定接纳成功,此时第二基站作为终端的辅基站,为辅助信令链路分配相应的无线资源,并向第一基站返回一响应消息。该响应消息中可以携带辅助信令链路的无线资源配置信息。当然,该响应消息还可以携带辅助信令承载对应的第二基站传输层地址。
这里,辅助信令链路的无线资源配置信息可以是上述信令承载的层2(Layer 2)配置参数。例如,对于4G无线接入系统,上述无线资源配置信息具体可以是无线链路控制(RLC)层实体/媒体接入控制(MAC)层实体的配置参数;对于5G或其他无线接入系统,则可以是对应的适配层/MAC层实体的配置参数。进一步的,上述无线资源配置信息还可以包括物理层实体的配置参数。
步骤34,第一基站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辅助信令链路的无线资源配置信息,以使所述终端建立针对第二基站的辅助信令链路。
这里,第一基站将接收到的辅助信令链路的无线资源配置信息发送给所述终端,例如,第一基站通过RRC重配置信令将上述无线资源配置信息发送给终端,对终端进行辅助信令链路的相关配置,从而后续终端可以根据上述无线资源配置信息配置层2链路,以及,向第二基站发起节点同步过程,建立面向第二基站的辅助信令链路。
从上面的步骤可以看出,本实施例允许主基站(第一基站)选择一个或多个合适的辅基站(第二基站)作为某条信令承载(SRB,signalling radio bearers)的备选传输路径,即辅助信令链路。针对辅助信令链路,其RRC层实体和PDCP层实体位于主基站,而该链路的RLC层实体和MAC层实体,以及物理层实体位于对应的辅基站上。在上述步骤34之后,若终端成功建立了面向第二基站的辅助信令链路,则第一基站可以将所述辅助信令链路上的信令承载,同时在第一基站对应的主信令链路和第二终端对应的所述辅助信令链路上传送给所述终端。例如,对于存在辅助信令链路的信令承载,其上的RRC信令消息允许在主基站的主信令链路和辅基站的辅助信令链路上同时传送,从而可以提高信令传输的可靠性。
此外,在用户面方面,主基站与辅基站之间,可以采用隧道的方式传送RRC信令的PDCP PDU.而辅基站与UE之间采用相应的接入网传输方式(如:4G、5G、WIFI或其他接入系统)进行数据传输。
下面进一步从第二基站侧说明本实施例的建立辅助信令链路的方法,请参照图4,该方法包括:
步骤41,第二基站接收第一基站发送的用于请求为一终端建立面向第二基站的辅助信令链路的请求消息,所述第一基站为所述终端的主基站,所述终端与第一基站之间维持有无线连接,即终端处于连接状态。所述请求消息携带有请求建立的辅助信令链路的信令承载标识,所述请求消息还可以携带有信令承载对应的第一基站传输层地址。
步骤42,第二基站在同意建立所述辅助信令链路时,为所述辅助信令链路分配对应的无线资源,并向所述第一基站返回一携带有辅助信令链路的无线资源配置信息响应消息。
这里,第一基站在选择通过第二基站为终端新建一辅助信令链路时,向第二基站发送上述请求消息。第二基站根据该请求消息进行接纳控制,若同意为所述终端建立辅助信令链路,则为辅助信令链路分配对应的无线资源,并根据所分配的资源,向第一基站发送携带有辅助信令链路的无线资源配置信息响应消息。该响应消息还可以携带辅助信令承载对应的第二基站传输层地址。
这里,辅助信令链路的无线资源配置信息可以是辅助信令承载的层2(Layer 2)配置参数。例如,对于4G无线接入系统,上述无线资源配置信息具体可以是无线链路控制(RLC)层实体/媒体接入控制(MAC)层实体的配置参数;对于5G或其他无线接入系统,则可以是对应的适配层/MAC层实体的配置参数。进一步的,上述无线资源配置信息还可以包括物理层实体的配置参数。
步骤43,第二基站响应所述终端发起的无线参数配置的同步过程,建立所述辅助信令链路,其中,所述同步过程是所述终端根据第一基站转发的所述辅助信令链路的无线资源配置信息发起的。
这里,第一基站在收到上述响应消息后,可以通过RRC重配置信令将辅助信令链路的无线资源配置信息发送给所述终端,所述终端根据上述无线资源配置信息执行RRC重配置,并可以向第二基站发起节点同步,建立本终端与第二基站之间的辅助信令链路。
相应的,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建立辅助信令链路的流程,在所述终端侧执行的步骤包括:
步骤51,终端接收第一基站发送的针对一第二基站的辅助信令链路的无线资源配置信息,所述第一基站为所述终端的主基站,所述第二基站是所述第一基站在需要为所述终端建立辅助信令链路时所选择出的一基站。
这里,第一基站可以通过RRC重配置信令,向上述终端发送上述辅助信令链路的无线资源配置信息。
步骤52,所述终端根据所述辅助信令链路的无线资源配置信息,配置层2链路参数,以及,向第二基站发起节点同步过程,建立针对第二基站的辅助信令链路。
这里,终端配置层2链路参数,对于4G无线接入系统,可以是RLC层实体/MAC层实体参数;对于5G以及其他的无线接入系统,则可以是相应的适配层/MAC层实体参数。另外,终端还可以配置辅助信令链路的物理层实体参数等。终端在上述配置完成后,可以向第一基站返回RRC重配置完成消息,从而完成辅助信令链路的高层握手过程。另外,终端还可以向第二基站发起节点同步过程,完成与第二基站之间的物理层的握手过程。
以上分别从第一基站(主基站)、第二基站(辅基站)以及终端侧说明了本实施例建立辅助信令链路的流程。图6则示出了上述流程中各个实体之间的交互过程:
步骤61,第一基站决定为终端新建一条辅助信令链路。
这里,第一基站可以根据终端的测量报告或网络RRM信息,来决定是否需要为终端增加辅助信令链路,并选择用于建立辅助信令链路的第二基站。具体的额,第一基站、第二基站可以是属于4G、5G、WIFI或其他无线接入系统,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可以属于同一无线接入系统,也可以分别属于不同无线接入系统。所述终端与第一基站之间维持有无线连接,即终端处于连接状态。在步骤61之前,所述终端可以与1个或多个辅基站维持有无线连接,也可以是尚未与任何基站建立辅助信令链路。
步骤62,第一基站向第二基站发送信令连接增加请求消息,请求第二基站为终端建立辅助信令链路,该信令链路面向第二基站。该请求消息中可以携带辅助信令链路的信令承载标识。其中,该请求消息还可以携带辅助信令承载对应的主基站传输层地址等信息。
步骤63,第二基站在同意建立所述辅助信令链路时,向第一基站反馈信令连接增加响应消息,该响应消息中包含所述辅助信令链路的无线资源配置信息,例如,可以携带针对该辅助信令链路的辅助信令承载的层2配置参数等(针对4G,是RLC实体/MAC层实体/物理层实体等;针对5G或其他接入系统可能是相应的适配层/MAC层实体/物理层实体等),还可以携带辅助信令承载对应的辅基站传输层地址等。
步骤64,第一基站通过空口RRC重配置信令,将辅助信令链路的无线资源配置信息通知给终端。
步骤65,终端根据辅助信令链路的无线资源配置信息,与新的网络节点(第二基站)进行节点同步,同步无线参数配置,从而建立终端与第二基站之间的辅助信令链路。
本实施例由主基站发起辅助信令链路的建立过程,在终端和新选择的辅基站之间建立辅助信令链路,从而后续对于存在辅助信令链路的信令承载,其上的信令消息(如RRC信令消息)可以同时在主基站的信令链路和辅基站的辅助信令链路上发送,从而可以提高信令传输的可靠性,以及为网络控制(如切换)的实现提供可靠性支持。
下面,本实施例进一步提供了实现上述流程的装置及设备。
请参照图7,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建立辅助信令链路的装置,可应用于第一基站,该装置包括:
确定单元71,用于确定是否需要为一终端建立一针对第二基站的辅助信令链路,所述终端的主基站为所述第一基站;
第一发送单元72,用于在需要建立所述辅助信令链路时,向所述第二基站发送一用于请求建立辅助信令链路的请求消息,所述请求消息携带有请求建立的辅助信令链路的信令承载标识;
第一接收单元73,用于接收第二基站针对所述请求消息返回的响应消息,所述响应消息携带有辅助信令链路的无线资源配置信息;
第二发送单元74,用于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辅助信令链路的无线资源配置信息,以使所述终端建立针对第二基站的辅助信令链路。
这里,上述请求消息还可以携带有辅助信令承载对应的第一基站传输层地址,所述响应消息还可以携带有辅助信令承载对应的第二基站传输层地址。
这里,所述确定单元71,进一步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终端的测量报告和/或无线资源管理信息,判断是否需要为所述终端建立辅助信令链路,并在需要建立辅助信令链路时,选择出所述辅助信令链路对应的第二基站。
所述第二发送单元74,具体用于将所述辅助信令链路的无线资源配置信息携带在无线资源控制RRC重配置信令中发送给所述终端。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第一基站,如图8所示,该第一基站包括:
处理器81;以及通过总线接口82与所述处理器81相连接的存储器83,所述存储器83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81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程序和数据,当处理器81调用并执行所述存储器83中所存储的程序和数据时,实现如下的功能模块:
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是否需要为一终端建立一针对第二基站的辅助信令链路,所述终端的主基站为所述第一基站;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在需要建立所述辅助信令链路时,向所述第二基站发送一用于请求建立辅助信令链路的请求消息,所述请求消息携带有请求建立的辅助信令链路的信令承载标识;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二基站针对所述请求消息返回的响应消息,所述响应消息携带有辅助信令链路的无线资源配置信息;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辅助信令链路的无线资源配置信息,以使所述终端建立针对第二基站的辅助信令链路。
这里,上述请求消息还可以携带有辅助信令承载对应的第一基站传输层地址,所述响应消息还可以携带有辅助信令承载对应的第二基站传输层地址。
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建立辅助信令链路的装置,该装置可应用于第二基站,如图9所示,该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91,用于接收第一基站发送的用于请求为一终端建立面向第二基站的辅助信令链路的请求消息,所述第一基站为所述终端的主基站,所述请求消息携带有请求建立的辅助信令链路的信令承载标识;这里,所述请求消息还可以携带有辅助信令承载对应的第一基站传输层地址;
发送单元92,用于在同意建立所述辅助信令链路时,为所述辅助信令链路分配对应的无线资源,并向所述第一基站返回一携带有辅助信令链路的无线资源配置信息的响应消息;这里,所述响应消息还可以携带有辅助信令承载对应的第二基站传输层地址;
同步单元93,用于响应所述终端发起的无线参数配置的同步过程,建立所述辅助信令链路,其中,所述同步过程是所述终端根据第一基站转发的所述辅助信令链路的无线资源配置信息发起的。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第二基站,如图10所示,该第二基站包括:
处理器101;以及通过总线接口102与所述处理器101相连接的存储器103,所述存储器103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101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程序和数据,当处理器101调用并执行所述存储器103中所存储的程序和数据时,实现如下的功能模块: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一基站发送的用于请求为一终端建立面向第二基站的辅助信令链路的请求消息,所述第一基站为所述终端的主基站,所述请求消息携带有请求建立的辅助信令链路的信令承载标识;
发送单元,用于在同意建立所述辅助信令链路时,为所述辅助信令链路分配对应的无线资源,并向所述第一基站返回一携带有辅助信令链路的无线资源配置信息;
同步单元,用于响应所述终端发起的无线参数配置的同步过程,建立所述辅助信令链路,其中,所述同步过程是所述终端根据第一基站转发的所述辅助信令链路的无线资源配置信息发起的。
如图11所示,本实施例还提供了另一种建立辅助信令链路的装置,该装置可应用于终端,如图11所示,该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111,用于接收第一基站发送的针对一第二基站的辅助信令链路的无线资源配置信息,所述第一基站为所述终端的主基站,所述第二基站是所述第一基站在需要为所述终端建立辅助信令链路时所选择出的一基站;
同步单元112,用于根据所述辅助信令链路的无线资源配置信息,向第二基站发起节点同步过程,建立针对第二基站的辅助信令链路。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如图12所示,该终端包括:
处理器121;以及通过总线接口122与所述处理器121相连接的存储器123,所述存储器123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121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程序和数据,当处理器121调用并执行所述存储器123中所存储的程序和数据时,实现如下的功能模块: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一基站发送的针对一第二基站的辅助信令链路的无线资源配置信息,所述第一基站为所述终端的主基站,所述第二基站是所述第一基站在需要为所述终端建立辅助信令链路时所选择出的一基站;
同步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辅助信令链路的无线资源配置信息,向第二基站发起节点同步过程,建立针对第二基站的辅助信令链路。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的建立辅助信令链路的方法,由终端决定是否需要新建一条辅助信令链路,使得终端可以根据自身对无线网络的测量报告和/或接收到的网络RRM信息,来发起辅助信令链路的建立过程。
本实施例中,第一基站作为终端的主基站(即终端的主服务小区对应基站),第二基站是被所述终端选择建立辅助信令链路的基站(辅基站)。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可以是分别属于不同的无线接入系统,也可以是同一无线接入系统。例如,第一基站可以是属于4G或5G或WIFI接入系统,第二基站可以是属于4G、5G、WIFI或其他无线接入系统等。另外,本实施例中,终端在决定是否需要新建一条辅助信令链路之前,所述终端可以没有建立与任何基站之间的辅助信令链路,也可以已经维持有与一个或多个辅基站的辅助信令链路。
请参照图13,图13从终端的第二基站(将被选择为辅基站的基站)侧描述了辅助信令链路的建立流程,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建立辅助信令链路的方法包括:
步骤131,第二基站接收一终端发送的用于请求建立一面向该第二基站的辅助信令链路的接入消息,所述接入消息携带有所述终端与第一基站的信令链路标识,所述第一基站为所述终端的主基站。
这里,所述接入消息用于请求建立面向第二基站的辅助信令链路,可以携带有所述终端与第一基站之间信令链路的信令链路标识,还可以携带第一基站对应的IP地址,以使第二基站可以向第一基站发起建立所述终端的辅助信令链路的请求。
步骤132,第二基站在同意建立所述辅助信令链路时,为所述辅助信令链路分配对应的无线资源,并根据所述信令链路标识,向第一基站发送用于请求建立辅助信令链路的请求消息,所述请求消息携带有所述辅助信令链路的信令承载标识、辅助信令链路的无线资源配置信息以及辅助信令承载对应的第二基站传输层地址等信息。
这里,第二基站根据该接入消息进行接纳控制,若同意为所述终端建立辅助信令链路,则为辅助信令链路分配对应的无线资源,并根据所分配的资源,向第一基站发送携带有所述辅助信令链路的信令承载标识、辅助信令链路的无线资源配置信息的请求消息。该请求消息还可以携带辅助信令承载对应的第二基站传输层地址。
步骤133,第二基站接收所述第一基站针对所述请求消息返回的响应消息。该响应消息可以携带有辅助信令承载对应的第一基站传输层地址。
这里,第一基站接收到上述请求消息后,将更新自身保存的所述终端的无线配置信息,例如,在该终端的无线参数配置中增加新建的辅助信令链路的无线资源配置信息、所述辅助信令链路的信令承载标识、以及第二基站传输层地址的请求消息。另外,第一基站还可以在上述响应消息中向第二基站返回所述终端的信令承载对应的第一基站传输层地址,以用于后续在用户面建立与第二基站之间的隧道连接来传输辅助信令。
步骤134,第二基站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辅助信令链路的无线资源配置信息,以使所述终端建立针对第二基站的辅助信令链路。
这里,第二基站将接收到的辅助信令链路的无线资源配置信息发送给所述终端,例如,第二基站可以通过RRC重配置信令将上述无线资源配置信息发送给终端,对终端进行辅助信令链路的相关配置,从而后续终端可以根据上述无线资源配置信息配置层2链路参数,以及,向第二基站发起节点同步过程,建立终端与第二基站之间的辅助信令链路。另外,终端在完成层2链路参数配置后,可以向第一基站返回RRC重配置完成消息,该RRC重配置完成消息可以在主基站的信令链路上发送,若辅助信令链路已建立,则该RRC重配置完成消息也可以第二基站的辅助信令链路上发送,或者同时在主基站的信令链路和第二基站的辅助信令链路上发送。
通过以上步骤,本实施例实现了由终端发起辅助链路建立的过程,最终在终端和辅基站之间建立辅助信令链路,以提高后续信令传输的可靠性。
当然,本实施例在上述步骤132中,在为所述辅助信令链路分配对应的无线资源后,也可以直接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辅助信令链路的无线资源配置信息,以使所述终端建立针对第二基站的辅助信令链路,而不必等到步骤134中才进行发送。
请参照图14,图14从终端侧描述了辅助信令链路的建立流程,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建立辅助信令链路的方法在终端侧执行的步骤包括:
步骤141,终端在需要新建一条辅助信令链路,确定该辅助信令链路对应的第二基站,并向第二基站发送用于请求建立一面向该第二基站的辅助信令链路的接入消息,所述接入消息携带有所述终端与第一基站的信令链路标识,所述第一基站为所述终端的主基站。
这里,所述终端可以根据自身对各个无线接入系统的测量报告和/或无线接入网络的RRM信息,判断是否需要为所述终端建立辅助信令链路,并在需要建立辅助信令链路时,选择出用于建立所述辅助信令链路的第二基站,并向第二基站发送所述接入消息。
例如,当所述终端的测量报告表明所述终端的主服务小区的信号质量较差,或者所述终端发现了质量更好的小区(该小区属于主基站外的其他基站),此时第一基站可以根据测量报告,选择信号质量满足预定条件的基站(假设为第二基站)作为辅基站。又例如,当RRM信息表示主基站小区的当前负荷大于预设的高负荷门限,而某个基站(假设为第二基站)的当前负荷小于预设的低负荷门限时,可以确定需要为终端建立辅助信令链路,并且选择选择第二基站作为所述终端的辅基站。
步骤142,所述终端接收第二基站在为辅助信令链路分配对应的无线资源后发送的辅助信令链路的无线资源配置信息。
这里,第二基站根据该接入消息进行接纳控制,若同意为所述终端建立辅助信令链路,则为辅助信令链路分配对应的无线资源。在分配无线资源后,第二基站可以直接向终端发送的辅助信令链路的无线资源配置信息,也可以先想第一基站发送用于请求建立辅助信令链路的请求消息并在接收到第一基站返回的响应消息后,再向所述终端发送。
步骤143,所述终端根据所述辅助信令链路的无线资源配置信息,配置层2链路参数,以及,向第二基站发起节点同步过程,建立针对第二基站的辅助信令链路。
这里,终端配置层2链路参数,对于4G无线接入系统,可以是RLC层实体/MAC层实体参数;对于5G以及其他的无线接入系统,则可以是相应的适配层/MAC层实体参数。另外,终端还可以配置辅助信令链路的物理层实体参数等。终端在上述配置完成后,可以向第一基站返回RRC重配置完成消息,从而完成辅助信令链路的高层握手过程。另外,终端还可以向第二基站发起节点同步过程,完成与第二基站之间的物理层的握手过程。
请参照图15,图15从第一基站(终端的主基站)侧描述了辅助信令链路的建立流程,如图15所示,该流程包括:
步骤151,第一基站接收第二基站发送的用于请求为一终端建立面向第二基站的辅助信令链路的请求消息,所述第一基站是所述终端的主基站,所述请求消息是第二基站为所述辅助信令链路分配对应的无线资源后发送的,且携带有所述辅助信令链路的信令承载标识以及辅助信令链路的无线资源配置信息。该请求消息还可以携带辅助信令承载对应的第二基站传输层地址等信息。
步骤152,第一基站根据所述请求消息,更新自身保存的所述终端的无线配置信息,并向所述第二基站发送一响应消息。该响应消息可以携带有辅助信令承载对应的第一基站传输层地址。
这里,通过以上步骤,可以建立用户面的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之间的隧道,用于传送所述终端的辅助信令,进而通过终端与第二基站之间的辅助信令链路实现辅助信令在主基站和终端之间的传送过程。
以上分别从第一基站(主基站)、第二基站(辅基站)以及终端侧说明了本实施例建立辅助信令链路的流程。图16则进一步示出了上述流程中各个实体之间的交互过程:
步骤161,终端决定新建一条辅助信令链路,假设该辅助信令链路面向第二基站。
这里,终端可以根据测量报告或网络RRM信息,来决定是否需要新建辅助信令链路,并需要时,选择用于建立辅助信令链路的第二基站。具体的,第一基站、第二基站可以是属于4G、5G、WIFI或其他无线接入系统,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可以属于同一无线接入系统,也可以分别属于不同无线接入系统。所述终端与第一基站(主基站)之间维持有无线连接,即终端处于连接状态。在步骤161之前,所述终端可以与1个或多个辅基站维持有无线连接,也可以是尚未与任何基站建立辅助信令链路。
步骤162,终端向第二基站发送接入消息,该消息中包含有所述终端与第一基站(主基站)的信令链路标识,以及希望新建的辅助信令连接信息。
步骤163,第二基站在同意建立所述辅助信令链路时,为所述辅助信令链路分配对应的无线资源,以及,根据第一基站的信令链接标识,找到第一基站,并发送信令连接增加请求消息,该消息中包含有将要建立的信令承载标识、所述辅助信令链路的无线资源配置信息,以及辅助信令承载对应的辅基站传输层地址等。
其中,辅助信令链路的无线资源配置信息可以包括针对辅助信令承载的层2配置参数等,例如,针对4G,可以是RLC实体/MAC层实体/物理层实体等配置参数;针对5G或其他接入系统,可以是相应的适配层/MAC层实体/物理层实体等配置参数。
步骤164,第一基站在本地更新所述终端的无线参数配置,并向第二基站反馈响应消息,消息中包含有辅助信令承载对应的主基站传输层地址等信息,以建立第一、第二基站之间用户面的隧道连接。
步骤165,第二基站向所述终端发送辅助信令链路的无线资源配置信息,例如通过RRC重配置信令发送上述信息,终端据此配置层2链路参数,以及,向第二基站发起节点同步过程,建立针对第二基站的辅助信令链路。
这里,可选的,在上述步骤163中,第二基站在为所述辅助信令链路分配对应的无线资源后,可以直接向所述终端发送辅助信令链路的无线资源配置信息,而不必等待在上述流程的步骤165中发送。
本实施例由终端发起辅助信令链路的建立过程,最终在终端和新选择的辅基站之间建立辅助信令链路,从而后续对于存在辅助信令链路的信令承载,其上的信令消息(如RRC信令消息)可以同时在主基站的信令链路和辅基站的辅助信令链路上发送,从而可以提高信令传输的可靠性,以及为网络控制(如切换)的实现提供可靠性支持。
下面,本实施例进一步提供了实现上述流程的装置及设备。
请参照图17,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建立辅助信令链路的装置,可应用于第二基站,该装置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171,用于接收一终端发送的用于请求建立一面向该第二基站的辅助信令链路的接入消息,所述接入消息携带有所述终端与第一基站的信令链路标识,所述第一基站为所述终端的主基站;
第一发送单元172,用于在同意建立所述辅助信令链路时,为所述辅助信令链路分配对应的无线资源,并根据所述信令链路标识,向第一基站发送用于请求建立辅助信令链路的请求消息,所述请求消息携带有所述辅助信令链路的信令承载标识以及辅助信令链路的无线资源配置信息;所述请求消息还可以携带辅助信令承载对应的第二基站传输层地址等信息;
第二接收单元173,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基站针对所述请求消息返回的响应消息,所述响应消息可以携带有辅助信令承载对应的第一基站传输层地址;
第二发送单元174,用于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辅助信令链路的无线资源配置信息,以使所述终端建立针对第二基站的辅助信令链路。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第二基站,如图18所示,该第二基站包括:
处理器181;以及通过总线接口182与所述处理器181相连接的存储器183,所述存储器183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181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程序和数据,当处理器181调用并执行所述存储器中183所存储的程序和数据时,实现如下的功能模块: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一终端发送的用于请求建立一面向该第二基站的辅助信令链路的接入消息,所述接入消息携带有所述终端与第一基站的信令链路标识,所述第一基站为所述终端的主基站;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在同意建立所述辅助信令链路时,为所述辅助信令链路分配对应的无线资源,并根据所述信令链路标识,向第一基站发送用于请求建立辅助信令链路的请求消息,所述请求消息携带有所述辅助信令链路的信令承载标识以及辅助信令链路的无线资源配置信息;
第二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基站针对所述请求消息返回的响应消息;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辅助信令链路的无线资源配置信息,以使所述终端建立针对第二基站的辅助信令链路。
如图19所示,本实施例还提供了另一种建立辅助信令链路的装置,该装置可应用于终端,如图19所示,该装置包括:
发送单元191,用于在需要新建一条辅助信令链路,确定该辅助信令链路对应的第二基站,并向第二基站发送用于请求建立一面向该第二基站的辅助信令链路的接入消息,所述接入消息携带有所述终端与第一基站的信令链路标识,所述第一基站为所述终端的主基站;
接收单元192,用于接收第二基站在为辅助信令链路分配对应的无线资源后发送的辅助信令链路的无线资源配置信息,所述辅助信令链路的无线资源配置信息是第二基站向第一基站发送用于请求建立辅助信令链路的请求消息并接收到第一基站返回的响应消息后发送的;
建立单元193,用于根据所述辅助信令链路的无线资源配置信息,配置层2链路参数,以及,向第二基站发起节点同步过程,建立针对第二基站的辅助信令链路。
这里,所述发送单元191,进一步用于根据无线接入网络的测量报告和/或接收到的无线资源管理信息,判断是否需要新建一条辅助信令链路。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如图20所示,该终端包括:
处理器201;以及通过总线接口202与所述处理器201相连接的存储器203,所述存储器203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201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程序和数据,当处理器201调用并执行所述存储器203中所存储的程序和数据时,实现如下的功能模块:
发送单元,用于在需要新建一条辅助信令链路,确定该辅助信令链路对应的第二基站,并向第二基站发送用于请求建立一面向该第二基站的辅助信令链路的接入消息,所述接入消息携带有所述终端与第一基站的信令链路标识,所述第一基站为所述终端的主基站;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二基站在为辅助信令链路分配对应的无线资源后发送的辅助信令链路的无线资源配置信息,所述辅助信令链路的无线资源配置信息是第二基站向第一基站发送用于请求建立辅助信令链路的请求消息并接收到第一基站返回的响应消息后发送的;
建立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辅助信令链路的无线资源配置信息,建立针对第二基站的辅助信令链路。
如图21所示,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建立辅助信令链路的装置,该装置可应用于第一基站,如图21所示,该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211,用于接收第二基站发送的用于请求为一终端建立面向第二基站的辅助信令链路的请求消息,所述第一基站是所述终端的主基站,所述请求消息是第二基站为所述辅助信令链路分配对应的无线资源后发送的,且携带有所述辅助信令链路的信令承载标识以及辅助信令链路的无线资源配置信息该请求消息还可以携带辅助信令承载对应的第二基站传输层地址等信息;
发送单元212,用于根据所述请求消息,更新自身保存的所述终端的无线配置信息,并向所述第二基站发送一响应消息。该响应消息还可以携带有辅助信令承载对应的第一基站传输层地址。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第一基站,如图22所示,该第一基站包括:
处理器221;以及通过总线接口222与所述处理器221相连接的存储器223,所述存储器223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221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程序和数据,当处理器221调用并执行所述存储器223中所存储的程序和数据时,实现如下的功能模块: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二基站发送的用于请求为一终端建立面向第二基站的辅助信令链路的请求消息,所述第一基站是所述终端的主基站,所述请求消息是第二基站为所述辅助信令链路分配对应的无线资源后发送的,且携带有所述辅助信令链路的信令承载标识和辅助信令链路的无线资源配置信息;
发送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请求消息,向所述第二基站发送一响应消息。
综上,本发明实施例允许终端在多个无线接入系统上建立辅助信令链路,从而对于存在辅助链路的信令承载,其上的RRC信令消息允许在主/备多条链路上同时传送给终端,可以提高信令传输可靠性,能够提高后续基于信令实现的切换控制的成功率。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26)
1.一种建立辅助信令链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基站确定是否需要为一终端建立一针对第二基站的辅助信令链路,所述第一基站为所述终端的主基站;
在需要建立所述辅助信令链路时,第一基站向所述第二基站发送一用于请求建立辅助信令链路的请求消息,所述请求消息携带有请求建立的辅助信令链路的信令承载标识;
第一基站接收第二基站针对所述请求消息返回的响应消息,所述响应消息携带有辅助信令链路的无线资源配置信息;
第一基站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辅助信令链路的无线资源配置信息,以使所述终端建立针对第二基站的辅助信令链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站确定是否需要为一终端建立一针对第二基站的辅助信令链路的步骤包括:
第一基站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终端的测量报告和/或无线资源管理信息,判断是否需要为所述终端建立辅助信令链路,并在需要建立辅助信令链路时,选择出所述辅助信令链路对应的第二基站。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基站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辅助信令链路的无线资源配置信息的步骤包括:第一基站将所述辅助信令链路的无线资源配置信息携带在无线资源控制RRC重配置信令中发送给所述终端。
4.一种建立辅助信令链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基站接收第一基站发送的用于请求为一终端建立面向第二基站的辅助信令链路的请求消息,所述第一基站为所述终端的主基站,所述请求消息携带有请求建立的辅助信令链路的信令承载标识;
第二基站在同意建立所述辅助信令链路时,为所述辅助信令链路分配对应的无线资源,并向所述第一基站返回一携带有辅助信令链路的无线资源配置信息的响应消息;
第二基站响应所述终端发起的无线参数配置的同步过程,建立所述辅助信令链路,其中,所述同步过程是所述终端根据第一基站转发的所述辅助信令链路的无线资源配置信息发起的。
5.一种建立辅助信令链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终端接收第一基站发送的针对一第二基站的辅助信令链路的无线资源配置信息,所述第一基站为所述终端的主基站,所述第二基站是所述第一基站在需要为所述终端建立辅助信令链路时所选择出的一基站;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辅助信令链路的无线资源配置信息,向第二基站发起节点同步过程,建立针对第二基站的辅助信令链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基站与第一基站分别属于不同的无线接入系统。
7.一种建立辅助信令链路的装置,应用于第一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是否需要为一终端建立一针对第二基站的辅助信令链路,所述终端的主基站为所述第一基站;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在需要建立所述辅助信令链路时,向所述第二基站发送一用于请求建立辅助信令链路的请求消息,所述请求消息携带有请求建立的辅助信令链路的信令承载标识;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二基站针对所述请求消息返回的响应消息,所述响应消息携带有辅助信令链路的无线资源配置信息;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辅助信令链路的无线资源配置信息,以使所述终端建立针对第二基站的辅助信令链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确定单元,进一步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终端的测量报告和/或无线资源管理信息,判断是否需要为所述终端建立辅助信令链路,并在需要建立辅助信令链路时,选择出所述辅助信令链路对应的第二基站。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发送单元,具体用于将所述辅助信令链路的无线资源配置信息携带在无线资源控制RRC重配置信令中发送给所述终端。
10.一种第一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以及通过总线接口与所述处理器相连接的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程序和数据,当处理器调用并执行所述存储器中所存储的程序和数据时,实现如下的功能模块:
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是否需要为一终端建立一针对第二基站的辅助信令链路,所述终端的主基站为所述第一基站;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在需要建立所述辅助信令链路时,向所述第二基站发送一用于请求建立辅助信令链路的请求消息,所述请求消息携带有请求建立的辅助信令链路的信令承载标识;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二基站针对所述请求消息返回的响应消息,所述响应消息携带有辅助信令链路的无线资源配置信息;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辅助信令链路的无线资源配置信息,以使所述终端建立针对第二基站的辅助信令链路。
11.一种建立辅助信令链路的装置,应用于第二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一基站发送的用于请求为一终端建立面向第二基站的辅助信令链路的请求消息,所述第一基站为所述终端的主基站,所述请求消息携带有请求建立的辅助信令链路的信令承载标识;
发送单元,用于在同意建立所述辅助信令链路时,为所述辅助信令链路分配对应的无线资源,并向所述第一基站返回一携带有辅助信令链路的无线资源配置信息的响应消息;
同步单元,用于响应所述终端发起的无线参数配置的同步过程,建立所述辅助信令链路,其中,所述同步过程是所述终端根据第一基站转发的所述辅助信令链路的无线资源配置信息发起的。
12.一种第二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以及通过总线接口与所述处理器相连接的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程序和数据,当处理器调用并执行所述存储器中所存储的程序和数据时,实现如下的功能模块: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一基站发送的用于请求为一终端建立面向第二基站的辅助信令链路的请求消息,所述第一基站为所述终端的主基站,所述请求消息携带有请求建立的辅助信令链路的信令承载标识;
发送单元,用于在同意建立所述辅助信令链路时,为所述辅助信令链路分配对应的无线资源,并向所述第一基站返回一携带有辅助信令链路的无线资源配置信息的响应消息;
同步单元,用于响应所述终端发起的无线参数配置的同步过程,建立所述辅助信令链路,其中,所述同步过程是所述终端根据第一基站转发的所述辅助信令链路的无线资源配置信息发起的。
13.一种建立辅助信令链路的装置,应用于一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一基站发送的针对一第二基站的辅助信令链路的无线资源配置信息,所述第一基站为所述终端的主基站,所述第二基站是所述第一基站在需要为所述终端建立辅助信令链路时所选择出的一基站;
同步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辅助信令链路的无线资源配置信息,向第二基站发起节点同步过程,建立针对第二基站的辅助信令链路。
14.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以及通过总线接口与所述处理器相连接的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程序和数据,当处理器调用并执行所述存储器中所存储的程序和数据时,实现如下的功能模块: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一基站发送的针对一第二基站的辅助信令链路的无线资源配置信息,所述第一基站为所述终端的主基站,所述第二基站是所述第一基站在需要为所述终端建立辅助信令链路时所选择出的一基站;
同步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辅助信令链路的无线资源配置信息,向第二基站发起节点同步过程,建立针对第二基站的辅助信令链路。
15.一种建立辅助信令链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基站接收一终端发送的用于请求建立一面向该第二基站的辅助信令链路的接入消息,所述接入消息携带有所述终端与第一基站的信令链路标识,所述第一基站为所述终端的主基站;
第二基站在同意建立所述辅助信令链路时,为所述辅助信令链路分配对应的无线资源,并根据所述信令链路标识,向第一基站发送用于请求建立辅助信令链路的请求消息,所述请求消息携带有所述辅助信令链路的信令承载标识以及辅助信令链路的无线资源配置信息;
第二基站接收所述第一基站针对所述请求消息返回的响应消息;
第二基站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辅助信令链路的无线资源配置信息,以使所述终端建立针对第二基站的辅助信令链路。
16.一种建立辅助信令链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终端在需要新建一条辅助信令链路,确定该辅助信令链路对应的第二基站,并向第二基站发送用于请求建立一面向该第二基站的辅助信令链路的接入消息,所述接入消息携带有所述终端与第一基站的信令链路标识,所述第一基站为所述终端的主基站;
所述终端接收第二基站在为辅助信令链路分配对应的无线资源后发送的辅助信令链路的无线资源配置信息,所述辅助信令链路的无线资源配置信息是第二基站向第一基站发送用于请求建立辅助信令链路的请求消息并接收到第一基站返回的响应消息后发送的;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辅助信令链路的无线资源配置信息,配置层2链路参数,以及,向第二基站发起节点同步过程,建立针对第二基站的辅助信令链路。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终端进一步根据无线接入网络的测量报告和/或接收到的无线资源管理信息,判断是否需要新建一条辅助信令链路。
18.一种建立辅助信令链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基站接收第二基站发送的用于请求为一终端建立面向第二基站的辅助信令链路的请求消息,所述第一基站是所述终端的主基站,所述请求消息是第二基站为所述辅助信令链路分配对应的无线资源后发送的,且携带有所述辅助信令链路的信令承载标识以及辅助信令链路的无线资源配置信息;
第一基站根据所述请求消息,更新自身保存的所述终端的无线配置信息,并向所述第二基站发送一响应消息。
19.如权利要求15至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基站与第一基站分别属于不同的无线接入系统。
20.一种建立辅助信令链路的装置,应用于第二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一终端发送的用于请求建立一面向该第二基站的辅助信令链路的接入消息,所述接入消息携带有所述终端与第一基站的信令链路标识,所述第一基站为所述终端的主基站;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在同意建立所述辅助信令链路时,为所述辅助信令链路分配对应的无线资源,并根据所述信令链路标识,向第一基站发送用于请求建立辅助信令链路的请求消息,所述请求消息携带有所述辅助信令链路的信令承载标识以及辅助信令链路的无线资源配置信息;
第二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基站针对所述请求消息返回的响应消息;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辅助信令链路的无线资源配置信息,以使所述终端建立针对第二基站的辅助信令链路。
21.一种第二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以及通过总线接口与所述处理器相连接的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程序和数据,当处理器调用并执行所述存储器中所存储的程序和数据时,实现如下的功能模块: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一终端发送的用于请求建立一面向该第二基站的辅助信令链路的接入消息,所述接入消息携带有所述终端与第一基站的信令链路标识,所述第一基站为所述终端的主基站;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在同意建立所述辅助信令链路时,为所述辅助信令链路分配对应的无线资源,并根据所述信令链路标识,向第一基站发送用于请求建立辅助信令链路的请求消息,所述请求消息携带有所述辅助信令链路的信令承载标识以及辅助信令链路的无线资源配置信息;
第二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基站针对所述请求消息返回的响应消息;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辅助信令链路的无线资源配置信息,以使所述终端建立针对第二基站的辅助信令链路。
22.一种建立辅助信令链路的装置,应用于一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在需要新建一条辅助信令链路,确定该辅助信令链路对应的第二基站,并向第二基站发送用于请求建立一面向该第二基站的辅助信令链路的接入消息,所述接入消息携带有所述终端与第一基站的信令链路标识,所述第一基站为所述终端的主基站;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二基站在为辅助信令链路分配对应的无线资源后发送的辅助信令链路的无线资源配置信息,所述辅助信令链路的无线资源配置信息是第二基站向第一基站发送用于请求建立辅助信令链路的请求消息并接收到第一基站返回的响应消息后发送的;
建立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辅助信令链路的无线资源配置信息,配置层2链路参数,以及,向第二基站发起节点同步过程,建立针对第二基站的辅助信令链路。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单元,进一步用于根据无线接入网络的测量报告和/或接收到的无线资源管理信息,判断是否需要新建一条辅助信令链路。
24.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以及通过总线接口与所述处理器相连接的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程序和数据,当处理器调用并执行所述存储器中所存储的程序和数据时,实现如下的功能模块:
发送单元,用于在需要新建一条辅助信令链路,确定该辅助信令链路对应的第二基站,并向第二基站发送用于请求建立一面向该第二基站的辅助信令链路的接入消息,所述接入消息携带有所述终端与第一基站的信令链路标识,所述第一基站为所述终端的主基站;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二基站在为辅助信令链路分配对应的无线资源后发送的辅助信令链路的无线资源配置信息,所述辅助信令链路的无线资源配置信息是第二基站向第一基站发送用于请求建立辅助信令链路的请求消息并接收到第一基站返回的响应消息后发送的;
建立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辅助信令链路的无线资源配置信息,建立针对第二基站的辅助信令链路。
25.一种建立辅助信令链路的装置,应用于第一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二基站发送的用于请求为一终端建立面向第二基站的辅助信令链路的请求消息,所述第一基站是所述终端的主基站,所述请求消息是第二基站为所述辅助信令链路分配对应的无线资源后发送的,且携带有所述辅助信令链路的信令承载标识以及辅助信令链路的无线资源配置信息;
发送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请求消息,更新自身保存的所述终端的无线配置信息,并向所述第二基站发送一响应消息。
26.一种第一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以及通过总线接口与所述处理器相连接的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程序和数据,当处理器调用并执行所述存储器中所存储的程序和数据时,实现如下的功能模块: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二基站发送的用于请求为一终端建立面向第二基站的辅助信令链路的请求消息,所述第一基站是所述终端的主基站,所述请求消息是第二基站为所述辅助信令链路分配对应的无线资源后发送的,且携带有所述辅助信令链路的信令承载标识和辅助信令链路的无线资源配置信息;
发送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请求消息,向所述第二基站发送一响应消息。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632655.5A CN106559916A (zh) | 2015-09-29 | 2015-09-29 | 一种建立辅助信令链路的方法及其装置、基站及终端 |
PCT/CN2016/087904 WO2017054538A1 (zh) | 2015-09-29 | 2016-06-30 | 建立辅助信令链路的方法及其装置、基站及终端 |
US15/764,232 US20180279390A1 (en) | 2015-09-29 | 2016-06-30 | Method and device for establishing an auxiliary signaling link, base station and user equipment |
EP16850162.5A EP3358904A4 (en) | 2015-09-29 | 2016-06-30 | Method for establishing auxiliary signaling link, and device, base station and terminal therefor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632655.5A CN106559916A (zh) | 2015-09-29 | 2015-09-29 | 一种建立辅助信令链路的方法及其装置、基站及终端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559916A true CN106559916A (zh) | 2017-04-05 |
Family
ID=584145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632655.5A Pending CN106559916A (zh) | 2015-09-29 | 2015-09-29 | 一种建立辅助信令链路的方法及其装置、基站及终端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180279390A1 (zh) |
EP (1) | EP3358904A4 (zh) |
CN (1) | CN106559916A (zh) |
WO (1) | WO2017054538A1 (zh) |
Cited By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8219039A1 (zh) * | 2017-06-01 | 2018-12-06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移动切换的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WO2018233446A1 (zh) * | 2017-06-23 | 2018-12-27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系统、网元、存储介质及处理器 |
WO2019029612A1 (zh) * | 2017-08-09 | 2019-02-1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数据传输的方法以及设备 |
CN110999518A (zh) * | 2017-08-22 | 2020-04-10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终端、基站及其控制方法 |
CN111165018A (zh) * | 2017-09-28 | 2020-05-15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无线网络中的移动性管理 |
CN111417159A (zh) * | 2020-03-27 | 2020-07-14 |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切换方法及基站 |
CN111510971A (zh) * | 2020-04-09 | 2020-08-07 | 中电科航空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机载低轨卫信通信终端辅助控制链路切换方法及系统 |
WO2021026862A1 (en) * | 2019-08-15 | 2021-02-18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NEW RADIO (NR) EARLY MEASUREMENT WITH MULTIPLE SECONDARY NODES (MULTI-SNs) |
CN112753243A (zh) * | 2018-07-31 | 2021-05-04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无线节点通信方法和装置 |
CN112789943A (zh) * | 2018-10-18 | 2021-05-11 | 佳能株式会社 | 通信装置、通信装置的控制方法及程序 |
CN113316200A (zh) * | 2020-02-26 | 2021-08-27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条件同步重配置方法及装置 |
WO2021189361A1 (en) * | 2020-03-26 | 2021-09-30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Power efficient manner to operate user equipment (ue) in multiple radio access technology dual connectivity |
CN117408647A (zh) * | 2023-12-14 | 2024-01-16 | 长春建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应用于工程数智化管理平台的业务综合管理方法及系统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80124664A1 (en) * | 2016-10-27 | 2018-05-03 |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iggered telematics carrier swap |
WO2020027508A1 (en) * | 2018-07-31 | 2020-02-06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Wireless node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CN110876168B (zh) * | 2018-08-31 | 2021-08-0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相关设备、装置及相关系统 |
CN112867173B (zh) * | 2019-11-12 | 2022-08-19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链路状态一致性实现方法及装置 |
CN115278654B (zh) * | 2021-04-30 | 2025-02-18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Rrc连接维护方法、相关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5046352A1 (ja) * | 2013-09-26 | 2015-04-02 |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 |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139911B (zh) * | 2011-11-25 | 2016-10-0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实现载波聚合的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
WO2013104413A1 (en) * | 2012-01-10 | 2013-07-18 |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 Providing a radio bearer on a plurality of component carriers |
CN103546928B (zh) * | 2012-07-11 | 2017-03-22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承载管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
CN103874151B (zh) * | 2012-12-17 | 2018-04-27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分层组网时的承载转移方法和设备 |
US20150043492A1 (en) * | 2013-08-12 | 2015-02-12 |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 Method for providing dual connectivity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9538575B2 (en) * | 2014-01-30 | 2017-01-03 | Sharp Kabushiki Kaisha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ual-connectivity operation |
KR101862530B1 (ko) * | 2014-01-31 | 2018-06-29 | 후지쯔 가부시끼가이샤 | 무선 통신 방법, 무선 통신 시스템, 기지국 및 무선국 |
EP3122097A1 (en) * | 2014-03-20 | 2017-01-25 | Kyocera Corporation | Master base station, mobile station, and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
US10219317B2 (en) * | 2014-09-25 | 2019-02-26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for handling of data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for SeNB related bearer release at a user equipment in a dual connectivity system and device therefor |
-
2015
- 2015-09-29 CN CN201510632655.5A patent/CN106559916A/zh active Pending
-
2016
- 2016-06-30 WO PCT/CN2016/087904 patent/WO2017054538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6-06-30 US US15/764,232 patent/US20180279390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16-06-30 EP EP16850162.5A patent/EP3358904A4/en not_active Withdrawn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5046352A1 (ja) * | 2013-09-26 | 2015-04-02 |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FUJITSU: "《3GPP TSG-RAN WG2 Meeting #84 R2-134077》", 15 December 2013 * |
Cited By (2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1146995B2 (en) | 2017-06-01 | 2021-10-12 | Zte Corporation | Management method, device, equipment and storage medium for mobile handover |
WO2018219039A1 (zh) * | 2017-06-01 | 2018-12-06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移动切换的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WO2018233446A1 (zh) * | 2017-06-23 | 2018-12-27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系统、网元、存储介质及处理器 |
CN109429368A (zh) * | 2017-06-23 | 2019-03-05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系统、消息发送方法及装置、网元、存储介质、处理器 |
CN109429368B (zh) * | 2017-06-23 | 2022-03-0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消息发送方法、系统、装置、网元、存储介质及处理器 |
US11172491B2 (en) | 2017-06-23 | 2021-11-09 | Xi'an Zhongxing New Software Co., Ltd. |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network element, storage medium and processor |
WO2019029612A1 (zh) * | 2017-08-09 | 2019-02-1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数据传输的方法以及设备 |
US11265892B2 (en) | 2017-08-09 | 2022-03-01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
CN110999518A (zh) * | 2017-08-22 | 2020-04-10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终端、基站及其控制方法 |
CN110999518B (zh) * | 2017-08-22 | 2023-10-20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终端、基站及其控制方法 |
CN111165018A (zh) * | 2017-09-28 | 2020-05-15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无线网络中的移动性管理 |
US11405835B2 (en) | 2017-09-28 | 2022-08-02 | Zte Corporation | Mobility management in wireless networks |
US11877198B2 (en) | 2017-09-28 | 2024-01-16 | Zte Corporation | Mobility management in wireless networks |
CN112753243A (zh) * | 2018-07-31 | 2021-05-04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无线节点通信方法和装置 |
CN112789943A (zh) * | 2018-10-18 | 2021-05-11 | 佳能株式会社 | 通信装置、通信装置的控制方法及程序 |
WO2021026862A1 (en) * | 2019-08-15 | 2021-02-18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NEW RADIO (NR) EARLY MEASUREMENT WITH MULTIPLE SECONDARY NODES (MULTI-SNs) |
CN113316200A (zh) * | 2020-02-26 | 2021-08-27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条件同步重配置方法及装置 |
CN113316200B (zh) * | 2020-02-26 | 2022-05-13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条件同步重配置方法及装置 |
WO2021189361A1 (en) * | 2020-03-26 | 2021-09-30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Power efficient manner to operate user equipment (ue) in multiple radio access technology dual connectivity |
CN111417159A (zh) * | 2020-03-27 | 2020-07-14 |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切换方法及基站 |
CN111510971A (zh) * | 2020-04-09 | 2020-08-07 | 中电科航空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机载低轨卫信通信终端辅助控制链路切换方法及系统 |
CN117408647A (zh) * | 2023-12-14 | 2024-01-16 | 长春建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应用于工程数智化管理平台的业务综合管理方法及系统 |
CN117408647B (zh) * | 2023-12-14 | 2024-03-22 | 长春建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应用于工程数智化管理平台的业务综合管理方法及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3358904A1 (en) | 2018-08-08 |
EP3358904A4 (en) | 2018-10-03 |
WO2017054538A1 (zh) | 2017-04-06 |
US20180279390A1 (en) | 2018-09-2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559916A (zh) | 一种建立辅助信令链路的方法及其装置、基站及终端 | |
US12250598B2 (en) | Method for supporting access to closed network, UE, base station and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 |
RU2713442C1 (ru) | Система и способ переключения сот | |
EP3035735B1 (en) | Handover method, master base station and slave base station | |
US11336755B2 (en) | PDCP layer active protocol stack implementation to reduce handover interruption | |
CN106162765B (zh) | 数据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 |
CN105704769B (zh) | 基站内小区间切换的方法及系统 | |
CN104838693B (zh) | 用于管理切换的方法和设备 | |
CN102238666B (zh) | 多载波切换处理方法及系统 | |
TW202025844A (zh) | 減少行動性中斷之方法及其使用者設備 | |
US11172491B2 (en) |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network element, storage medium and processor | |
CN108282836A (zh) | 辅基站切换方法、装置及基站 | |
CN105025465B (zh) | 用户终端位置上报方法、基站、移动管理实体及系统 | |
CN104468029A (zh) | 一种移动终端通信方法、装置及相关设备 | |
CN106304403A (zh) | 一种多连接建立方法及相关设备 | |
WO2022041249A1 (zh) | 一种节点的切换方法以及相关设备 | |
WO2022151400A1 (zh) | 一种用于接入回传一体化iab系统中的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 |
US20230262827A1 (en) | Communication method applied to integrated access and backhaul iab system and related device | |
EP3399832B1 (en) | Device and method of handling a dual connectivity | |
CN107302773A (zh) | 连接的建立方法、装置及系统 | |
US20240147402A1 (en) | Managing User Equipment Capabilities in Single and Multiple Registration Scenarios | |
US20200100304A1 (e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nfiguring gtp transmission channel and storage medium | |
CN111436049A (zh) | 一种初始接入的方法、装置及设备 | |
CN103491580A (zh) | 一种传输用户面数据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 |
EP3841834B1 (en) | Cellular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4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