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547948A - 用于引种的园林绿化小乔木生长适应性的综合评价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引种的园林绿化小乔木生长适应性的综合评价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547948A CN106547948A CN201610882760.9A CN201610882760A CN106547948A CN 106547948 A CN106547948 A CN 106547948A CN 201610882760 A CN201610882760 A CN 201610882760A CN 106547948 A CN106547948 A CN 10654794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rowth
- adaptability
- value
- index
- pla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0000012010 growth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0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8
- 238000011156 evalu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6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3
- 238000011835 investig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0
- 238000005070 samp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7405 data analysis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8000013210 evaluation model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2
- 210000000481 breast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8635 plant growth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187 sel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458 analy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0000006978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41000196324 Embryophyt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68
- 241000894007 specie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47
- 240000001987 Pyrus communi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5000014443 Pyrus communi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2585 bas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0
- 240000008564 Boehmeria nive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5000021508 Coleu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4
- 244000061182 Coleus blumei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5000005087 Malus prunifoli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4
- 244000070406 Malus silvestri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4
- 240000000275 Persicaria hydropiper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1002 quant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5000006040 Prunus persica var persic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3
- 244000269722 Thea sinensi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18109 developmental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691 measur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35882 str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44000144730 Amygdalus persic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09024 Ceanothus sanguineu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0238631 Hexapod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2
- 240000003553 Leptospermum scoparium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15459 Lycium barbarum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17337 Persicaria hydropiper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2683 ag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24346 drought recover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5784 hyperosmotic salinity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21018 plum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1093951 Ailanthus altissim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41000218993 Begoni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35240 Disease Resistanc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41000219000 Populu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3487 Prunus besseyi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5805 Prunus cerasu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5521 Prunus fruticos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40000005809 Prunus persic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40000003462 Prunus pumil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6468 Thea sinensi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41000607479 Yersinia pesti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25 accu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44 ada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513 alkali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796 beau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395 bree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488 breed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1720 carbohydrate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4633 carbohydrate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596 correlat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19 correlation analysi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066 destru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3399 edible fruit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854 evaluation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558 fertil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337 fertiliz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14 freez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10 freez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784 germin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306 harves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0354 integ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575 pesticid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243 photosynthe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92 posi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138 pru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3839 salt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216 scree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945 sensiti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88 si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689 s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9 trai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20—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Geometr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引种的园林绿化小乔木树种生长适应性的综合评价方法,包括⑴取样,⑵指标调查和数据分析,选择了9项生长指标,包括反应其生长的当年的生长指标,也有反应树木多年生长动态的指标,年轮的生态反应值首次纳入了园林树木生长适应性综合评价指标中,⑶各指标数据的无量纲化,可精确评价其生长适应性,⑷权重的合理分配,⑸建立和应用生长适应性评价模型进行等级划分。本方法通过引种的园林绿化小乔木生长适应性指标的合理选择,通过树体生长特征指标的科学、综合地的测定和分析,可较全面的其生长状况,树种或品种对引种地区的生长适应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引种的观赏小乔木的树种和品种生长适应性的等级评价领域,具体为一种引种观赏小乔木生长适应性的综合评价方法。
背景技术
长期以来,我国北方园林树种单一,由于盲目的引进树种的适应性较差,树种的驯化和引进困难,是一直以来制约我国园林观赏树木配置的重要瓶颈。园林植物引种中生长表现差异较大,受影响的环境因素很多。各年的生长表现因气候和管理条件的差异而有较大的不同。许多研究从生态环境、生长发育、观赏特性、产量和品质及耐盐、耐旱、耐瘠薄等适应性上进行了评价。方法较多、繁琐,品种或种间、地区间的评价结果缺乏可比性。此外,树种生长适应性评价指标的选择不合理、量化程度不够、误差较大、评价方法不够科学、不够全面,在生产上难以应用。
据检索,发现一些关于植物栽培适应性评价的文献,具体公开内容可以总结几类如下:
1、文献公开号CNIO1330823A是一种用于评价树体生长能力的拍摄装置及用于评价树体生长能力的程序,以旋转半长圆球体模型作为表示树体的外形的模型,测量在距离主干规定距离的位置上配置光学树体构造测量装置而测量出的透过树叶的光的强度和未透过树叶的光的强度,基于半长圆体模型,计算入射到树体的光所通过的光路长度,根据测量出的光的强度和光路长度来求树体总叶面积,替代光学树体构造测量装置而配置安装有鱼眼透镜的拍摄装置,通过对由拍摄而取得的图像数据进行的运算处理,也能求得树体总叶面积"由此,对于孤立的或隔着间隔的树体,使用树冠构造测量装置或安装有鱼眼透镜的拍摄装置,利用非破坏的方法,不需要过多时间即可评价树体生长能力"。这一方法仅仅测定了树冠的构造,不能较好的反应植株的生长适应性。因为树冠的结构与植株分枝特性,萌芽能力、成枝力等有密切的关系。徒长的植株和生长过旺的植株树冠结构较好,但是适应性较差,不能抵御严寒、炎热等。
2、文献公开号CNIO2306368是一种用于梨树生长环境的安全评价方法,是:(1)建立梨树生长环境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层次化模型,通过产地环境与种植制度,土壤管理与肥料使用,病虫防治与农药使用,采后处理,教育与培训来进行安全性评价(2)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设置重要度进行评价。(3)用隶属度来描述。其根据指标相对重要度,对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施行100分制打分,从而确定梨树生长环境安全评价体系的隶属度,再根据梨树的梨果的质量特点,当梨树生长环境安全评价体系的隶属度达到80分时,即可判定梨树生长环境达到安全要求。该专利是对梨树的安全生产环境进行的评价。该文献主要是对梨树生长环境的安全性进行了评价,对梨树的生长评价较少。
3、文献公开号CNIO4778626A是一种造林树种生长适应性等级评价方法,包括(1)实地调查方法。(2)对植株进行冻害、旱害、虫害、冠势、树皮状况、干形进行赋值,赋值后取其平均分值,然后按照适应性等级评价指标进行等级分类,对每个等级进行评价及打分,并判断评价因子在评价体系中的权重。该方法先对植株状况进行调查和分级,并确定权重和进行分级。但是,该方法主要是对造林树种的生长适应性进行了评价。但是,反应植株生长状况的指标选择得太少,选择的冠势、树皮状况、干形指标也不能反映植株的生长适应性。此外,在园林绿化中,引种栽植的观赏小乔木树种多无明显冻害、旱害发生。所以,评价园林树种或品种对环境的适应情况,还应增加更多的指标。特别是在品种间差异较小时,上述方法无法比较和评价。
4、文献公开号104541921A涉及一种茶树一年生实生苗生长势综合评价的方法,将育种材料种子播种,第二年9月底参照扦插苗出圃标准,除弱、小不符合出圃标准的茶苗,10月份对一年生茶苗生长势进行目测初选,将初选优良单株挂牌编号,11月份对茶树一年生初选优良单株的主要数量性状株高、茎粗、分枝数、进行测定。设计性状权重方案为株高、茎粗、分枝数(1:1:1),根据权重方案将初选优良单株逐株计分,按得分(S)分为Ⅰ(S≥0.5)、Ⅱ(-0.5﹤S﹤0.5)、Ⅲ(S≤-0.5)三个等级。该文献是对茶树一年生苗的生长势进行的评价,选择了株高、茎粗、分枝数等反映当年生长状况的指标。不适于对长期如引种栽培数年——几十年的小乔木园林树种的生长适应性进行评价。
5、文献公开号105027963A,涉及一种用于评价苎麻种质资源耐寒性的鉴定和评价方法。为了快速评价苎麻的耐寒性其首先进行了苎麻苗盆栽培养,然后进行低温胁迫处理和统计植株死亡率。根据死亡率进行分级。所述苎麻种质资源耐寒性评价分级的标准:(1)强:植株死亡率≤30%(2)中:30%<;植株死亡率≤65%(3)弱:植株死亡率>65%。该方法不适应室外环境下生长的植物适应性评价。露地引种的植物在一定环境下生长,是受多种生态因素综合作用的,室内的模拟处理有局限性。
6、文献臭椿和新疆杨树木年轮生态反应值的研究和文献晋中地区不同树木年轮和生态反应值的相关性研究,都通过年轮的变化分析了生态反应值与树木生长情况呈相关性,均认为生态反应值可以作为树木对生态环境适应能力的评价指标。但是,在园林观赏植物中未见应用。于是我们对园林小乔木树种如紫叶李、红叶桃、紫叶矮樱和北美海棠的年轮和其生态反应值进行了研究,也发现了其有较好相关性。因此,本研究将年轮的生态反应值首次纳入了园林树木生长适应性综合评价指标中。
7、文献外引园树种综合评价体系的研究,试图通过生长势(生长速度、冠型、干型、耐修剪)、观赏特性、繁殖力、抗逆性(抗病、抗虫、抗风)、适应性(耐荫、耐旱、耐盐碱、耐污染)、社会融合性等对引进的园林树种进行综合评价。但是,由于涉及的指标数过多,许多指标无法量化,主观成分较多,无法准确的进行评价和比较。在实践中缺乏可操作性。
总之,目前各指标的评价方法主要是专家咨询法、理论分析法、频度分析法及综合评价法。其中综合评价法比较全面。但是,由于参评指标过多,而且指标的量化比较困难。目前,类似这样具有模糊概念的问题一般是从模糊数学角度出发进行分析。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目前园林观赏树种生长适应性评价过程中指标选择不合理、指标量化程度较低、误差较大、评价不全面等诸多问题,提供一种园林小乔木引种栽植生长适应性等级评价方法,通过明确指标的选择,各指标的无量纲化、权重分配,提出了生长适应性等级计算的具体公式和划分标准。
本发明实现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引种观赏小乔木生长适应性的综合评价方法,步骤如下:
⑴选择样地和样株
⑵指标调查和数据分析
调查指标有株高、胸径或基茎、冠幅、叶幕厚度、新梢数量、新梢长度和新梢叶片数、年轮宽度和生态反应值、单叶面积;
⑶各指标数据的无量纲化
对各指标进行无量纲化,无论什么单位,均通过隶属函数值的计算,将数据换算为0-1之间的数值;
各指标的无量纲化计算公式:
(A)正相关
(B)负相关
式中,表示i种类j指标的生长隶属函数值,Xij表示i种类j指标的测定值,Xjmax和Xjmin分别表示各种类中指标的最大和最小测定值,植株生长指标与植株适应性呈正比的用A式,呈反比的用B式;
⑷权重的合理分配
根据各项指标在植物生长中的影响程度,权重Pj分配为:株高=1、胸径或基茎=1、冠幅=0.5、叶幕厚度=0.5、新梢数量=1、新梢平均长度=1、总叶面积=2、年轮年平均宽度=1、年轮生态反应值=2;
⑸建立和应用生长适应性评价模型进行等级划分
计算各指标的适应性值公式为:
式中,Ai为i种类的适应性值,n为指标数,根据Ai值进行适应性分级,适应性Ai值为0-10之间的值,根据Ai值引进种类或品种的适应性分为5个等级,划分为:Ai值9-10时为高度适应的种类,7-8时为较适应的种类,5-6时适应的种类,3-4时为适应性较差的种类,1-2为不适应的种类。
而且,所述样地和样株的选择方法如下:
在研究地选择要研究的园林绿地类型,在典型地段采用若干20mx20m的取样面积作为样方进行调查,在样地中对角线取样或S型取样选取要调查的树种或品种10株进行调查;
而且,所述株高、胸径或基茎的测量方法:株高是地面到中心干顶端的高度,胸径是地面到树干1.2米处的树干直径,基茎是离地面5厘米处的树干直径。
而且,冠幅的测量方法是测量树冠在地面的垂直投影的南北和东西方向上的宽度。
而且,单叶面积计算方法是每种或每个品种取30个叶片,用方格板法或用叶面积仪量取每个叶片的叶面积,计算其平均值即为每个树种或品种的单叶面积。
而且,生态反应值计算方法是
式中:MS为生态反应值;Xi为第i个年轮宽度;E为各年年轮的平均值,n为该年轮样本总数。
而且,新梢数量、新梢长度和新梢叶片数是通过选取第1或第2生长健壮的主枝测定,并估测该主枝占全株的比值,进行全株换算;
(1)设所测枝条为第1主枝或第二主枝占全株的1/N,所测主枝的新梢数为n,对应的的新梢长度为X1、X2、.....Xn,
则全株新梢数里为:Y=Nn
所测主枝的新梢长度总和为:
全株新梢长度为:
(2)设所测主枝的每个新梢枝条上的叶片数为x1、x2、.....xn,则所测主枝新梢叶片数为:
(3)设所测主枝新梢叶片数占所测主枝叶片的比例为1/M,则所测主枝叶片总数为:
全株叶片总数为:
本申请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如下:
本发明根据调查和分析,选择了9项相关性较好的量化的生长指标对适应性进行了评价,其中动态指标年轮生态反应值被首次用到了综合评价中,并采用了模糊数学中的隶属函数法进行了指标的无量纲化,通过建立的综合评价模型,对引种的园林小乔木进行了等级的划分,具有简单、科学、评价准确等特点。
本发明对于生长指标的筛选是经过大量实验研究及经验总结得来的,所筛选出的9个指标最能反映园林树木生长的适应性,是影响树种等级评价结果精确性的重要因素,具体可从以下得到体现:⑴株高和胸径或基茎:这两个指标是反应植物高生长和粗生长量的两个重要指标,在实际中方便测量。只有两个指标都比较高时,适应性才强。过高的生长会表现出徒长,枝条不充实,抗逆性减弱。其中主干较高的树种可以采用胸径表示茎粗,如紫叶李、北美海棠中的美人梅,主干较矮或分支较低的如海棠等可以采用基茎。⑵冠幅、叶幕厚度反应枝条和叶片的分布,反应树冠体积的大小。不仅决定着能否充分的接受光照,合成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影响植株的生长发育,而且影响着景观效应。⑶总叶面积,是根据叶片数和单叶面积计算获得的。其决定着植株生长所需要的光合产物的数量,从根本上决定的植株的生长适应性。⑷新梢生长量是由新梢数量、新梢长度决定的。新梢抽生的好与坏,影响着叶片的数量,影响着树木的长势、发育、衰老和更新,影响着树木的寿命。⑸年轮年平均宽度、年轮生态反应值。年轮记载了树木种植以来的生长情况。不同于其他指标,年轮不仅仅反应当年的生长量,还反应这几年、十几年,甚至是几十年树木的生长情况。是唯一记载着树木整个生命周期中生长的变化情况。年轮生态反应值是根据各年年轮宽度的变化测定树木对环境的敏感度,衡量其适应性。
本发明对所有指标均可以进行量化测定和计算,并在综合分析中采用了模糊数学中的隶属函数的计算方法进行了数据的无量纲化,便于数据间的比较。
本发明根据常见园林观赏小乔木生长指标的实际的测定值与生长适应性的关系给9项指标赋予了不同的权重P。其中影响最大的指标总叶面积P=2、年轮生态反应值P=2,权重最高;影响最小的指标冠幅P=0.5、叶幕厚度P=0.5,权重最低。其余指标权重均为1(株高P=1、胸径或基茎P=1、新梢数量P=1、新梢平均长度P=1、年轮年平均宽度P=1)。该方法方便实际应用,评价结果可靠。
本方法发明了园林小乔木引种生长适应性评价模型,通过数据的无量纲化和集合计算获得适应性值,并通过等级的划分,即依据生长指标的数值对树木的生长适应性进行了分级,具有简单、指标量化、科学、准确等特点,为全面评价园林小乔木树种的生长适应性提供了途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提供一种引种观赏小乔木生长适应性的综合评价方法,步骤如下:
⑴样地和样株的选择方法
在研究地选择要研究的园林绿地类型,在典型地段采用若干20mx20m的取样面积作为样方进行调查,在样地中对角线取样或S型取样选取要调查的树种或品种10株进行调查。
⑵适应性调查指标的确定,选择了9项生长指标,包括反应其生长的当年的生长指标,也有反应树木多年生长动态的指标,年轮的生态反应值首次纳入了园林树木生长适应性综合评价指标中。
⑶指标调查和数据分析
调查指标有株高、胸径或基茎、冠幅、叶幕厚度、新梢数量、新梢长度和叶片数、年轮宽度和生态反应值、单叶面积等。新梢数量、新梢长度和叶片数是通过选取第1或第2生长健壮的主枝测定,并估测该主枝占全株的比值,进行全株换算。年轮宽度和生态反应值是通过年轮仪在树干上截取的树干截面片条进行测定。采取30片叶子用方格板法统计平均叶面积。计算单株总叶面积。年平均年轮宽度和各年年轮宽度的变异值——生态反应值。
⑷各指标数据的无量纲化
为了进行指标间的比较,对各指标进行无量纲化,无论什么单位,均通过隶属函数值的计算,将数据换算为0-1之间的数值。
各指标的无量纲化计算公式:
(A)正相关
(B)负相关
式中,表示i种类j指标的生长隶属函数值,Xij表示i种类j指标的测定值,Xjmax和Xjmin分别表示各种类中指标的最大和最小测定值。植株生长指标与植株适应性呈正比的用(A)式,呈反比的用(B)式。
⑸权重的合理分配
通过调查和相关性分析,我们发现衡量园林植物生长的各项指标的重要性有所不同,与植株的最终生长表现相关性较大的是总叶面积和年轮生态反应值,权重设为2。冠幅和叶幕厚度与植株的适应性关系较小,权重设为0.5。其余设为1。生态反应值是通过年轮动态的反应了植株生长以来各年茎的加粗生长情况,年间差异越大,动态反应值越大,植株对环境越敏感,植株的生长越差,呈负相关。其余各项指标均为正相关。
根据各项指标在植物生长中的影响程度,权重Pj分配为:株高=1、胸径或基茎=1、冠幅=0.5、叶幕厚度=0.5、新梢数量=1、新梢平均长度=1、总叶面积=2、年轮年平均宽度=1、年轮生态反应值=2。
(6)建立和应用生长适应性评价模型进行等级划分
计算各指标的适应性值公式为:
式中,Ai为i种类的适应性值,n为指标数。最后,根据Ai值进行适应性分级,值越大表示该植物对当地的地区适应性越强,生长越好。适应性Ai值为0-10之间的值。根据Ai值引进种类或品种的适应性分为5个等级,划分为:Ai值9-10时为高度适应的种类,7-8时为较适应的种类,5-6时适应的种类,3-4时为适应性较差的种类,1-2为不适应的种类。
所述各项生长指标的测定,可以在园林小乔木栽植第2年起开始评价。可以评价树种或品种的短期适应性、中期适应性和长期适应性。如有些树种在盐碱地上早期表现较好,由于盐在体内的积累,中期生长下降、衰老较快。所以,可以用本方法分阶段评价。
所述株高、胸径或基茎的测量方法:株高是地面到中心干顶端的高度,胸径是地面到树干1.2米处的树干直径,基茎是离地面5厘米处的树干直径。
冠幅的测量方法是测量树冠在地面的垂直投影的南北和东西方向上的宽度。
单叶面积计算方法是每种或每个品种取30个叶片,用方格板法或用叶面积仪量取每个叶片的叶面积,计算其平均值即为每个树种或品种的单叶面积。
生态反应值计算方法是
式中:MS为生态反应值;Xi为第i个年轮宽度;E为各年年轮的平均值,n为该年轮样本总数。
新梢数量、新梢长度和新梢叶片数是通过选取第1或第2生长健壮的主枝测定,并估测该主枝占全株的比值,进行全株换算;
(1)设所测枝条为第1主枝或第二主枝占全株的1/N,所测主枝的新梢数为n,对应的的新梢长度为X1、X2、.....Xn,
则全株新梢数里为:Y=Nn
所测主枝的新梢长度总和为:
全株新梢长度为:
(2)设所测主枝的每个新梢枝条上的叶片数为x1、x2、.....xn,则所测主枝新梢叶片数为:
(3)设所测主枝新梢叶片数占所测主枝叶片的比例为1/M,则所测主枝叶片总数为:
全株叶片总数为:
实施例1
不同种类彩叶树的生长适应性调查方法
⑴样地和样株的选择方法
在天津市复康路园林绿化带选择3块20mx20m的取样面积作为样方进行调查,在样地中对角线取样或S型取样选取紫叶李、红叶桃等树种各10株(每个样地)进行调查。
⑵指标调查和数据分析
对选择的紫叶李和红叶桃植株进行株高、基茎、冠幅、叶幕厚度、新梢数量、新梢长度和叶片数、年轮宽度和生态反应值、新梢数量、新梢长度、叶片数、单叶面积等的测定。
如选择5株紫叶李进行调查,统一选择第一主枝统计其新梢数为8个,平均每株有5个主枝,单株总新梢数为8X5=40枝。
⑶各指标数据的无量纲化
根据公式A和B,通过隶属函数值的计算,将数据换算为0-1之间的数值。
(A)正相关
(B)负相关
⑷权重的分配Pj
权株高=1、胸径或基茎=1、冠幅=0.5、叶幕厚度=0.5、新梢数量=1、新梢平均长度=1、总叶面积=2、年轮年平均宽度=1、年轮生态反应值=2。
⑸适应性等级计算
根据下列公式计算得适应性值Ai,并进行等级的划分。Ai值9-10时为高度适应的种类,7-8时为适应较强的种类,5-6时为适应的种类,3-4时为适应性较差的种类,1-2为不适应的种类。
表1不同种类彩叶树的生长指标无量纲化——隶属函数值
表2不同种类彩叶树的生长适应性分析(A值计算)
实施例2
不同品种北美海棠的生长适应性调查方法
⑴样地和样株的选择方法
在天津市静海苗圃选择3块20mx20m的取样面积作为样方进行调查,在样地中对角线取样或S型取样选取美人梅、红叶桃等树种各10株(每个样地)进行调查。
⑵指标调查和数据分析
对选择的紫叶李和红叶桃植株进行株高、基茎、冠幅、叶幕厚度、新梢数量、新梢长度和叶片数、年轮宽度和生态反应值、新梢数量、新梢长度、叶片数、单叶面积等的测定。
⑶各指标数据的无量纲化根据公式A和B,通过隶属函数值的计算,将数据换算为0-1之间的数值。
(A)正相关
(B)负相关
⑷权重的分配Pj
权株高=1、胸径或基茎=1、冠幅=0.5、叶幕厚度=0.5、新梢数量=1、新梢平均长度=1、总叶面积=2、年轮年平均宽度=1、年轮生态反应值=2。
⑸适应性等级计算
根据下列公式计算得适应性值Ai,并进行等级的划分。Ai值9-10时为高度适应的种类,7-8时为较适应的种类,5-6时适应的种类,3-4时为适应性较差的种类,1-2为不适应的种类。
表1不同北美海棠品种的生长指标无量纲化——隶属函数值
表2不同种类彩叶树的生长适应性分析(A值计算)
Claims (7)
1.一种引种观赏小乔木生长适应性的综合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⑴选择样地和样株
⑵指标调查和数据分析
调查指标有株高、胸径或基茎、冠幅、叶幕厚度、新梢数量、新梢长度和新梢叶片数、年轮宽度和生态反应值、单叶面积;
⑶各指标数据的无量纲化
对各指标进行无量纲化,无论什么单位,均通过隶属函数值的计算,将数据换算为0-1之间的数值;
各指标的无量纲化计算公式:
式中,表示i种类j指标的生长隶属函数值,Xij表示i种类j指标的测定值,Xjmax和Xjmin分别表示各种类中指标的最大和最小测定值,植株生长指标与植株适应性呈正比的用A式,呈反比的用B式;
⑷权重的合理分配
根据各项指标在植物生长中的影响程度,权重Pj分配为:株高=1、胸径或基茎=1、冠幅=0.5、叶幕厚度=0.5、新梢数量=1、新梢平均长度=1、总叶面积=2、年轮年平均宽度=1、年轮生态反应值=2;
⑸建立和应用生长适应性评价模型进行等级划分
计算各指标的适应性值公式为:
式中,Ai为i种类的适应性值,n为指标数,根据Ai值进行适应性分级,适应性Ai值为0-10之间的值,根据Ai值引进种类或品种的适应性分为5个等级,划分为:Ai值9-10时为高度适应的种类,7-8时为较适应的种类,5-6时适应的种类,3-4时为适应性较差的种类,1-2为不适应的种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种观赏小乔木生长适应性的综合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样地和样株的选择方法如下:
在研究地选择要研究的园林绿地类型,在典型地段采用若干20mx20m的取样面积作为样方进行调查,在样地中对角线取样或S型取样选取要调查的树种或品种10株进行调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种观赏小乔木生长适应性的综合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株高、胸径或基茎的测量方法:株高是地面到中心干顶端的高度,胸径是地面到树干1.2米处的树干直径,基茎是离地面5厘米处的树干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种观赏小乔木生长适应性的综合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冠幅的测量方法是测量树冠在地面的垂直投影的南北和东西方向上的宽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种观赏小乔木生长适应性的综合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单叶面积计算方法是每种或每个品种取30个叶片,用方格板法或用叶面积仪量取每个叶片的叶面积,计算其平均值即为每个树种或品种的单叶面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种观赏小乔木生长适应性的综合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生态反应值计算方法是
式中:MS为生态反应值;Xi为第i个年轮宽度;E为各年年轮的平均值,n为该年轮样本总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种观赏小乔木生长适应性的综合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新梢数量、新梢长度和新梢叶片数是通过选取第1或第2生长健壮的主枝测定,并估测该主枝占全株的比值,进行全株换算;
(1)设所测枝条为第1主枝或第二主枝占全株的1/N,所测主枝的新梢数为n,对应的的新梢长度为X1、X2、.....Xn,
则全株新梢数里为:Y=Nn
所测主枝的新梢长度总和为:
全株新梢长度为:
(2)设所测主枝的每个新梢枝条上的叶片数为x1、x2、.....xn,则所测主枝新梢叶片数为:
(3)设所测主枝新梢叶片数占所测主枝叶片的比例为1/M,则所测主枝叶片总数为:
全株叶片总数为: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882760.9A CN106547948A (zh) | 2016-10-10 | 2016-10-10 | 用于引种的园林绿化小乔木生长适应性的综合评价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882760.9A CN106547948A (zh) | 2016-10-10 | 2016-10-10 | 用于引种的园林绿化小乔木生长适应性的综合评价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547948A true CN106547948A (zh) | 2017-03-29 |
Family
ID=583687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882760.9A Pending CN106547948A (zh) | 2016-10-10 | 2016-10-10 | 用于引种的园林绿化小乔木生长适应性的综合评价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6547948A (zh) |
Cited By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853054A (zh) * | 2017-11-22 | 2018-03-30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 | 基于数字模型的椰子耐寒性鉴定方法 |
CN108575497A (zh) * | 2018-04-02 | 2018-09-28 | 河海大学 | 一种基于模糊物元的刚性防浪林的树种选样方法 |
CN109086359A (zh) * | 2018-07-19 | 2018-12-25 | 河海大学 |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防浪林树种评估方法 |
CN110009009A (zh) * | 2019-03-19 | 2019-07-12 | 郑州市农林科学研究所 | 一种基于主成分计算的绿化树种选择方法 |
CN110059561A (zh) * | 2019-03-18 | 2019-07-26 | 北京木业邦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森林生长建模与预测的方法及装置 |
CN111340666A (zh) * | 2019-12-13 | 2020-06-26 | 昆明理工大学 | 一种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城市园林树种规划模型 |
CN111523781A (zh) * | 2020-04-14 | 2020-08-11 | 四川大学 | 一种对林线环境下岷江冷杉幼苗长势进行综合评价的方法 |
CN112163769A (zh) * | 2020-09-29 | 2021-01-01 | 江西省蚕桑茶叶研究所(江西省经济作物研究所) | 一种利用蛛网图的茶树品种综合评价方法 |
CN112378454A (zh) * | 2020-12-02 | 2021-02-19 | 广西融林林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林业测量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
CN117453965A (zh) * | 2023-10-19 | 2024-01-26 | 广州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 | 一种基于花生性状信息分类的适应度计算方法及装置 |
CN117516639A (zh) * | 2024-01-08 | 2024-02-06 | 吉林农业大学 | 一种基于多光谱点云融合的高通量温室植物表型测量系统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2360070A (ja) * | 2001-06-12 | 2002-12-17 | Kansai Electric Power Co Inc:The | 植物の活力度評価法 |
CN101398317A (zh) * | 2008-10-28 | 2009-04-01 | 崔国发 | 针叶林群落状况测试方法 |
CN104778626A (zh) * | 2015-03-25 | 2015-07-15 | 山西大学 | 一种造林树种生态适应性等级评价方法 |
-
2016
- 2016-10-10 CN CN201610882760.9A patent/CN106547948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2360070A (ja) * | 2001-06-12 | 2002-12-17 | Kansai Electric Power Co Inc:The | 植物の活力度評価法 |
CN101398317A (zh) * | 2008-10-28 | 2009-04-01 | 崔国发 | 针叶林群落状况测试方法 |
CN104778626A (zh) * | 2015-03-25 | 2015-07-15 | 山西大学 | 一种造林树种生态适应性等级评价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胡万银: "臭椿和新疆杨树木年轮生态反应值的研究", 《天津农业科学》 * |
Cited By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853054A (zh) * | 2017-11-22 | 2018-03-30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 | 基于数字模型的椰子耐寒性鉴定方法 |
CN108575497A (zh) * | 2018-04-02 | 2018-09-28 | 河海大学 | 一种基于模糊物元的刚性防浪林的树种选样方法 |
CN109086359A (zh) * | 2018-07-19 | 2018-12-25 | 河海大学 |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防浪林树种评估方法 |
CN110059561A (zh) * | 2019-03-18 | 2019-07-26 | 北京木业邦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森林生长建模与预测的方法及装置 |
CN110009009B (zh) * | 2019-03-19 | 2022-11-22 | 郑州市农林科学研究所 | 一种基于主成分计算的绿化树种选择方法 |
CN110009009A (zh) * | 2019-03-19 | 2019-07-12 | 郑州市农林科学研究所 | 一种基于主成分计算的绿化树种选择方法 |
CN111340666A (zh) * | 2019-12-13 | 2020-06-26 | 昆明理工大学 | 一种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城市园林树种规划模型 |
CN111523781A (zh) * | 2020-04-14 | 2020-08-11 | 四川大学 | 一种对林线环境下岷江冷杉幼苗长势进行综合评价的方法 |
CN111523781B (zh) * | 2020-04-14 | 2023-04-25 | 四川大学 | 一种对林线环境下岷江冷杉幼苗长势进行综合评价的方法 |
CN112163769A (zh) * | 2020-09-29 | 2021-01-01 | 江西省蚕桑茶叶研究所(江西省经济作物研究所) | 一种利用蛛网图的茶树品种综合评价方法 |
CN112378454A (zh) * | 2020-12-02 | 2021-02-19 | 广西融林林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林业测量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
CN112378454B (zh) * | 2020-12-02 | 2022-08-23 | 广西融林林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林业测量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
CN117453965A (zh) * | 2023-10-19 | 2024-01-26 | 广州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 | 一种基于花生性状信息分类的适应度计算方法及装置 |
CN117516639A (zh) * | 2024-01-08 | 2024-02-06 | 吉林农业大学 | 一种基于多光谱点云融合的高通量温室植物表型测量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547948A (zh) | 用于引种的园林绿化小乔木生长适应性的综合评价方法 | |
CN106818101A (zh) | 一种鉴定玉米抗旱性的方法 | |
Jacomet | Plant economy of the northern Alpine lake dwellings—3500–2400 cal. BC | |
CN110245420A (zh) | 沿海防护林生物量和碳储量监测计量的方法 | |
Fish et al. | Crown shyness in lodgepole pine stands of varying stand height, density, and site index in the upper foothills of Alberta | |
CN112634072A (zh) | 一种基于主成分分析对水稻苗期耐寒性的评价方法 | |
CN104778626A (zh) | 一种造林树种生态适应性等级评价方法 | |
Atefi | Evaluation of walnut genotypes in Iran | |
CN117972449A (zh) | 一种棉花长势综合评价方法 | |
CN110068299B (zh) | 一种温室作物叶面积指数的计算方法 | |
Gary | Crown structure and distribution of biomass in a lodgepole pine stand | |
CN114118761A (zh) | 一种美人蕉耐涝的综合评价方法 | |
CN104106441A (zh) | 一种红桦优树选择方法 | |
CN109490185A (zh) | 煤炭基地树种耐尘性评价方法及耐尘树种选择方法 | |
Sönmez et al. | Relationship between spectral reflectance and water stress conditions of Bermuda grass (Cynodon dactylon L.) | |
Watson et al. | Rootstocks affect pear (Pyrus communis) tree growth through extent of node neoformation and flowering with key differences to apple | |
CN109408966A (zh) | 一种基于林分生长的桉树风害等级评估方法 | |
CN110249836A (zh) | 一种甜瓜苗期耐冷性鉴定的方法 | |
CN109601219B (zh) | 岷江柏苗期抗旱性的综合评价方法 | |
CN106034973B (zh) | 一种杉木人工林防灾控制方法 | |
CN109041875A (zh) | 基于农艺性状的油菜的产量和抗倒性的预测方法 | |
CN114781812A (zh) | 一种基于考种数据的水稻抗旱性评价方法 | |
CN107683765A (zh) | 一种米槐优良基因株的选择方法 | |
CN103404429B (zh) | 一种高产高油广适花生品种的选育方法 | |
Abdolahipour et al. | Effect of time and amount of supplemental irrigation at different distances from tree trunks on quantity and quality of rain-fed fig production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3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