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537861B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537861B CN106537861B CN201480080665.6A CN201480080665A CN106537861B CN 106537861 B CN106537861 B CN 106537861B CN 201480080665 A CN201480080665 A CN 201480080665A CN 106537861 B CN106537861 B CN 10653786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user terminal
- antenna
- channel quality
- transmitting antenna
- serv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32—Carrier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combinations of two or more of the types covered by groups H04L27/02, H04L27/10, H04L27/18 or H04L27/26
- H04L27/34—Amplitude- and phase-modulated carrier systems, e.g. quadrature-amplitude modulated carrier system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32—Carrier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combinations of two or more of the types covered by groups H04L27/02, H04L27/10, H04L27/18 or H04L27/26
- H04L27/34—Amplitude- and phase-modulated carrier systems, e.g. quadrature-amplitude modulated carrier systems
- H04L27/345—Modifications of the signal space to allow the transmission of additional information
- H04L27/3461—Modifications of the signal space to allow the transmission of additional information in order to transmit a subchannel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32—Carrier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combinations of two or more of the types covered by groups H04L27/02, H04L27/10, H04L27/18 or H04L27/26
- H04L27/34—Amplitude- and phase-modulated carrier systems, e.g. quadrature-amplitude modulated carrier systems
- H04L27/3488—Multiresolution system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设备,包括:接收至少两个用户终端反馈的信道质量;根据接收到的至少两个用户终端反馈的信道质量,确定基站设备的每一根发射天线需要服务的用户终端;针对同一根发射天线服务的用户终端,根据同一根发射天线服务的用户终端反馈的信道质量,为同一根发射天线服务的每一个用户终端配置分层调制的调制方式,并确定所述发射天线的流内功率分配因子和初始相位旋转系数;利用所述调制方式对待发送给所述用户终端的信号进行处理,并根据所述发射天线的流内功率分配因子和初始相位旋转系数,将处理后的信号发射给所述用户终端,实现了多天线环境下基站设备与多个用户终端之间同时数据传输,提升了无线的服务质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多址接入方式是指在指定无线资源内,实现多个用户终端同时接入的方式。常见的多址接入方式包括时分多址接入(英文:Tim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缩写:TDMA)、频分多址接入(英文: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缩写:FDMA)、码分多址接入(英文: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缩写:CDMA)和正交频分多址接入(英文:Orthogonal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缩写:OFDMA)等方式。
分层调制多址接入(英文:Constellation Expansion Multiple Access;缩写:CEMA)是利用高阶分层调制的特性在特定的时频域对多个用户的数据流进行非正交同时传输的接入方式。具体地,采用分层调制多址接入技术在用户终端与基站设备进行信号传输的步骤包括:
对于基站设备需要发送给多个用户终端的下行数据流,将这些下行数据流分别经过信道编码和随机扰码处理,得到每一个下行数据流对应的信息比特,进一步确定每一个信息比特对应的传输符号,将得到的传输符号进行叠加,形成较高阶的传输符号,通过发射天线传输给用户终端。
对于用户终端,在接收到较高阶的传输符号后,根据最小均方差的原则对接收到的较高阶的传输符号进行均衡,通过软解调,得到基站设备发送给用户终端的下行数据流。
目前对于分层调制多址接入方式,有提出采用两层的分层调制模式实现在同一频点上的不同差错控制水平;也有提出对不同用户采用不同信道编码,利用幅度和相位调整,实现多用户同时传输;还有提出针对不同调制层级的独立调制方法,各层调制符号基于可靠性的叠加,不同用户采用分层调制中不同的调制层级等等。但是对于目前提出的分层调制多址接入方式,利用分层调制解决多用户接入,依然存在以下问题:
1、多用户状态下,采用目前的分层调制多址接入方式,容易出现分层调制与天线增益不匹配的问题;
2、采用目前的分层调制多址接入方式,多用户状态下数据流间干扰比较大,使得信号传输质量无法保证。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设备,用于解决目前存在的分层调制与天线增益不匹配以及数据流间干扰较大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设备,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至少两个用户终端反馈的信道质量,其中,所述信道质量由所述用户终端根据自身的接收天线与基站设备的发射天线之间通过信号反馈得到;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到的至少两个用户终端反馈的信道质量,确定基站设备的每一根发射天线需要服务的用户终端;针对同一根发射天线服务的用户终端,根据同一根发射天线服务的用户终端反馈的信道质量,为同一根发射天线服务的每一个用户终端配置分层调制的调制方式,以及确定所述发射天线服务的每一个用户终端的流内功率分配因子和初始相位旋转系数;
处理模块,用于利用所述确定模块确定的所述调制方式对待发送给所述用户终端的信号进行处理,并根据所述确定模块确定的所述发射天线的流内功率分配因子和初始相位旋转系数,将处理后的信号发射给所述用户终端。
结合本发明第一方面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数据传输设备还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通过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向用户终端发送为所述用户终端配置的发射天线信息,其中,所述发射天线信息中包含了为所述用户终端配置的发射天线的编号、发射天线的流内功率分配因子和初始相位旋转系数以及为所述用户终端配置的分层调制的调制方式。
结合本发明第一方面可能的实施方式,或者结合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针对一个用户终端反馈的信道质量,确定所述用户终端反馈的信道质量中针对每一根发射天线的反馈的信道质量;并比较确定的针对不同发射天线反馈的信道质量;
从信道质量大于设定门限对应的发射天线中选择一根发射天线视为为所述用户终端服务的发射天线;
在为每一个用户终端确定出为其服务的发射天线时,将同一发射天线服务的至少一个用户终端作为该发射天线需要服务的用户终端组。
结合本发明第一方面可能的实施方式,或者结合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者结合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按照信道质量的大小,将同一根发射天线服务的用户终端反馈的信道质量进行排序;
根据排序结果,为同一根发射天线服务的每一个用户终端配置分层调制的调制方式,其中,信道质量对应的数值越大,为所述信道质量对应的用户终端配置的调制方式对应的调制层优先级越高。
结合本发明第一方面可能的实施方式,或者结合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者结合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者结合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比较同一根发射天线服务的不同用户终端反馈的信道质量;
根据比较结果,得到所述发射天线服务的每一个用户终端的发射信号的流内功率分配因子,其中,信道质量对应的数值越大,得到的流内功率分配因子数值越大;
根据为每一个用户终端配置的分层调制的调制方式,确定每一个用户终端的初始相位旋转系数。
结合本发明第一方面可能的实施方式,或者结合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者结合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者结合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者结合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数据传输设备还包括:调整模块,其中,
所述调整模块,用于针对基站设备的第一发射天线和第二发射天线,从所述第一发射天线服务的用户终端中,选择第一用户终端,确定所述第一用户终端的第一流内功率分配因子;
从所述第二发射天线服务的用户终端中,选择第二用户终端,确定所述第二用户终端的第二流内功率分配因子;
通过以下方式确定调整后的所述第一流内功率分配因子和调整后的所述第二流内功率分配因子:
其中,α1为调整后的第一流内功率分配因子;α3为调整后的第二流内功率分配因子;ω1为调整第一流内功率分配因子的权重值,ω3为调整第二流内功率分配因子的权重值;表示第一用户终端利用接收天线j测量与基站设备的第二发射天线之间信道的信道质量;表示第二用户终端利用接收天线j测量与基站设备的第二发射天线之间信道的信道质量;表示第一用户终端利用接收天线j测量与基站设备的第一发射天线之间信道的信道质量;表示第二用户终端利用接收天线j测量与基站设备的第一发射天线之间信道的信道质量;j取值为1到J,J取值为大于1的正整数。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设备,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接收天线与基站设备的发射天线之间的信道质量;
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基站设备发送检测模块检测到的信道质量;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基站设备发送的发射信号和发射天线信息,其中,所述发射天线信息中包含了为所述用户终端配置的发射天线的编号、发射天线的流内功率分配因子和初始相位旋转系数以及为所述用户终端配置的分层调制的调制方式;
解码模块,用于利用所述发射天线信息对接收到的发射信号进行解码,得到解码后的发射信号。
结合本发明第二方面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接收模块,具体用于通过以下方式接收发射天线信息:
对下行控制信道进行信道估计,确定所述下行控制信道中携带的发射天线信息。
结合本发明第二方面可能的实施方式,或者结合本发明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解码模块,具体用于利用最小欧式距离或连续干扰消除方法,解码出所述终端设备在调制层的发射信号。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设备,包括:
信号接收器,用于接收至少两个用户终端反馈的信道质量,其中,所述信道质量由所述用户终端根据自身的接收天线与基站设备的发射天线之间通过信号反馈得到;
处理器,用于根据接收到的至少两个用户终端反馈的信道质量,确定基站设备的每一根发射天线需要服务的用户终端;针对同一根发射天线服务的用户终端,根据同一根发射天线服务的用户终端反馈的信道质量,为同一根发射天线服务的每一个用户终端配置分层调制的调制方式,以及确定所述发射天线服务的每一个用户终端的流内功率分配因子和初始相位旋转系数;并利用所述调制方式对待发送给所述用户终端的信号进行处理;
信号发射器,用于根据所述发射天线的流内功率分配因子和初始相位旋转系数,将处理后的信号发射给所述用户终端。
结合本发明第三方面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信号发射器,还用于通过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向用户终端发送为所述用户终端配置的发射天线信息,其中,所述发射天线信息中包含了为所述用户终端配置的发射天线的编号、发射天线的流内功率分配因子和初始相位旋转系数以及为所述用户终端配置的分层调制的调制方式。
结合本发明第三方面可能的实施方式,或者结合本发明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针对一个用户终端反馈的信道质量,确定所述用户终端反馈的信道质量中针对每一根发射天线的反馈的信道质量;并比较确定的针对不同发射天线反馈的信道质量;
从信道质量大于设定门限对应的发射天线中选择一根发射天线视为为所述用户终端服务的发射天线;
在为每一个用户终端确定出为其服务的发射天线时,将同一发射天线服务的至少一个用户终端作为该发射天线需要服务的用户终端组。
结合本发明第三方面可能的实施方式,或者结合本发明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者结合本发明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按照信道质量的大小,将同一根发射天线服务的用户终端反馈的信道质量进行排序;
根据排序结果,为同一根发射天线服务的每一个用户终端配置分层调制的调制方式,其中,信道质量对应的数值越大,为所述信道质量对应的用户终端配置的调制方式对应的调制层优先级越高。
结合本发明第三方面可能的实施方式,或者结合本发明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者结合本发明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者结合本发明第三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比较同一根发射天线服务的不同用户终端反馈的信道质量;
根据比较结果,得到所述发射天线服务的每一个用户终端的发射信号的流内功率分配因子,其中,信道质量对应的数值越大,得到的流内功率分配因子数值越大;
根据为每一个用户终端配置的分层调制的调制方式,确定每一个用户终端的初始相位旋转系数。
结合本发明第三方面可能的实施方式,或者结合本发明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者结合本发明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者结合本发明第三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者结合本发明第三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器,还用于针对基站设备的第一发射天线和第二发射天线,从所述第一发射天线服务的用户终端中,选择第一用户终端,确定所述第一用户终端的第一流内功率分配因子;
从所述第二发射天线服务的用户终端中,选择第二用户终端,确定所述第二用户终端的第二流内功率分配因子;
通过以下方式确定调整后的所述第一流内功率分配因子和调整后的所述第二流内功率分配因子:
其中,α1为调整后的第一流内功率分配因子;α3为调整后的第二流内功率分配因子;ω1为调整第一流内功率分配因子的权重值,ω3为调整第二流内功率分配因子的权重值;表示第一用户终端利用接收天线j测量与基站设备的第二发射天线之间信道的信道质量;表示第二用户终端利用接收天线j测量与基站设备的第二发射天线之间信道的信道质量;表示第一用户终端利用接收天线j测量与基站设备的第一发射天线之间信道的信道质量;表示第二用户终端利用接收天线j测量与基站设备的第一发射天线之间信道的信道质量;j取值为1到J,J取值为大于1的正整数。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设备,包括:
处理器,用于检测接收天线与基站设备的发射天线之间的信道质量;
信号发射器,用于向所述基站设备发送所述信道质量;
信号接收器,用于接收所述基站设备发送的发射信号和发射天线信息,其中,所述发射天线信息中包含了为所述用户终端配置的发射天线的编号、发射天线的流内功率分配因子和初始相位旋转系数以及为所述用户终端配置的分层调制的调制方式;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利用所述发射天线信息对接收到的发射信号进行解码,得到解码后的发射信号。
结合本发明第四方面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信号接收器,具体用于通过以下方式接收发射天线信息:
对下行控制信道进行信道估计,确定所述下行控制信道中携带的发射天线信息。
结合本发明第四方面可能的实施方式,或者结合本发明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利用最小欧式距离或连续干扰消除方法,解码出所述终端设备在调制层的发射信号。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接收至少两个用户终端反馈的信道质量,其中,所述信道质量由所述用户终端根据自身的接收天线与基站设备的发射天线之间通过信号反馈得到;
根据接收到的至少两个用户终端反馈的信道质量,确定基站设备的每一根发射天线需要服务的用户终端;
针对同一根发射天线服务的用户终端,根据同一根发射天线服务的用户终端反馈的信道质量,为同一根发射天线服务的每一个用户终端配置分层调制的调制方式,以及确定所述发射天线服务的每一个用户终端的流内功率分配因子和初始相位旋转系数;
利用所述调制方式对待发送给所述用户终端的信号进行处理,并根据所述发射天线的流内功率分配因子和初始相位旋转系数,将处理后的信号发射给所述用户终端。
结合本发明第五方面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向用户终端发送为所述用户终端配置的发射天线信息,其中,所述发射天线信息中包含了为所述用户终端配置的发射天线的编号、发射天线的流内功率分配因子和初始相位旋转系数以及为所述用户终端配置的分层调制的调制方式。
结合本发明第五方面可能的实施方式,或者结合本发明第五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根据接收到的至少两个用户终端反馈的信道质量,确定基站设备的每一根发射天线需要服务的用户终端,包括:
针对一个用户终端反馈的信道质量,确定所述用户终端反馈的信道质量中针对每一根发射天线的反馈的信道质量;并比较确定的针对不同发射天线反馈的信道质量;
从信道质量大于设定门限对应的发射天线中选择一根发射天线视为为所述用户终端服务的发射天线;
在为每一个用户终端确定出为其服务的发射天线时,将同一发射天线服务的至少一个用户终端作为该发射天线需要服务的用户终端组。
结合本发明第五方面可能的实施方式,或者结合本发明第五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者结合本发明第五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根据同一根发射天线服务的用户终端反馈的信道质量,为同一根发射天线服务的每一个用户终端配置分层调制的调制方式,包括:
按照信道质量的大小,将同一根发射天线服务的用户终端反馈的信道质量进行排序;
根据排序结果,为同一根发射天线服务的每一个用户终端配置分层调制的调制方式,其中,信道质量对应的数值越大,为所述信道质量对应的用户终端配置的调制方式对应的调制层优先级越高。
结合本发明第五方面可能的实施方式,或者结合本发明第五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者结合本发明第五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者结合本发明第五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根据同一根发射天线服务的用户终端反馈的信道质量,确定所述发射天线的流内功率分配因子和初始相位旋转系数,包括:
比较同一根发射天线服务的不同用户终端反馈的信道质量;
根据比较结果,得到所述发射天线服务的每一个用户终端的发射信号的流内功率分配因子,其中,信道质量对应的数值越大,得到的流内功率分配因子数值越大;
根据为每一个用户终端配置的分层调制的调制方式,确定每一个用户终端的初始相位旋转系数。
结合本发明第五方面可能的实施方式,或者结合本发明第五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者结合本发明第五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者结合本发明第五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者结合本发明第五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针对基站设备的第一发射天线和第二发射天线,从所述第一发射天线服务的用户终端中,选择第一用户终端,确定所述第一用户终端的第一流内功率分配因子;
从所述第二发射天线服务的用户终端中,选择第二用户终端,确定所述第二用户终端的第二流内功率分配因子;
通过以下方式确定调整后的所述第一流内功率分配因子和调整后的所述第二流内功率分配因子:
其中,α1为调整后的第一流内功率分配因子;α3为调整后的第二流内功率分配因子;ω1为调整第一流内功率分配因子的权重值,ω3为调整第二流内功率分配因子的权重值;表示第一用户终端利用接收天线j测量与基站设备的第二发射天线之间信道的信道质量;表示第二用户终端利用接收天线j测量与基站设备的第二发射天线之间信道的信道质量;表示第一用户终端利用接收天线j测量与基站设备的第一发射天线之间信道的信道质量;表示第二用户终端利用接收天线j测量与基站设备的第一发射天线之间信道的信道质量;j取值为1到J,J取值为大于1的正整数。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检测接收天线与基站设备的发射天线之间的信道质量;
向所述基站设备发送所述信道质量;
接收所述基站设备发送的发射信号和发射天线信息,其中,所述发射天线信息中包含了为所述用户终端配置的发射天线的编号、发射天线的流内功率分配因子和初始相位旋转系数以及为所述用户终端配置的分层调制的调制方式;
利用所述发射天线信息对接收到的发射信号进行解码,得到解码后的发射信号。
结合本发明第六方面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通过以下方式接收发射天线信息:
对下行控制信道进行信道估计,确定所述下行控制信道中携带的发射天线信息。
结合本发明第六方面可能的实施方式,或者结合本发明第六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利用所述发射天线信息对接收到的发射信号进行解码,得到解码后的发射信号,包括:
利用最小欧式距离或连续干扰消除方法,解码出所述终端设备在调制层的发射信号。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接收至少两个用户终端反馈的信道质量,其中,所述信道质量由所述用户终端根据自身的接收天线与基站设备的发射天线之间通过信号反馈得到;根据接收到的至少两个用户终端反馈的信道质量,确定基站设备的每一根发射天线需要服务的用户终端;针对同一根发射天线服务的用户终端,根据同一根发射天线服务的用户终端反馈的信道质量,为同一根发射天线服务的每一个用户终端配置分层调制的调制方式,并确定所述发射天线的流内功率分配因子和初始相位旋转系数;利用所述调制方式对待发送给所述用户终端的信号进行处理,并根据所述发射天线的流内功率分配因子和初始相位旋转系数,将处理后的信号发射给所述用户终端,这样利用用户终端反馈的信道质量,合理地为用户终端配置天线接口和分层调制方式,利用分层调制多址接入方式实现多天线环境下基站设备与多个用户终端之间同时传输数据,并根据为用户终端确定的发射天线的流内功率分配因子和初始相位旋转系数,向用户终端发射数据,有效避免同一发射天线服务为不同用户终端发射数据时产生流内干扰较大的问题,从而提升天线的服务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要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六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设备,通过接收至少两个用户终端反馈的信道质量,其中,所述信道质量由所述用户终端根据自身的接收天线与基站设备的发射天线之间通过信号反馈得到;根据接收到的至少两个用户终端反馈的信道质量,确定基站设备的每一根发射天线需要服务的用户终端;针对同一根发射天线服务的用户终端,根据同一根发射天线服务的用户终端反馈的信道质量,为同一根发射天线服务的每一个用户终端配置分层调制的调制方式,并确定所述发射天线的流内功率分配因子和初始相位旋转系数;利用所述调制方式对待发送给所述用户终端的信号进行处理,并根据所述发射天线的流内功率分配因子和初始相位旋转系数,将处理后的信号发射给所述用户终端,这样利用用户终端反馈的信道质量,合理地为用户终端配置天线接口和分层调制方式,利用分层调制多址接入方式实现多天线环境下基站设备与多个用户终端之间同时传输数据,并根据为用户终端确定的发射天线的流内功率分配因子和初始相位旋转系数,向用户终端发射数据,有效避免同一发射天线服务为不同用户终端发射数据时产生流内干扰较大的问题,从而提升天线的服务质量。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为了提升多用户多天线环境下的传输效率,通过在用户终端侧增加多天线质量反馈模块,以及在基站设备侧增加多天线分层调制多址接入的传输模块,以此实现多用户多天线分层调制的多址接入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各个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所述方法可以如下所述。
步骤101:基站设备接收至少两个用户终端反馈的信道质量。
其中,所述信道质量由所述用户终端根据自身的接收天线与基站设备的发射天线之间通过信号反馈得到。
在步骤101中,基站设备在开启多天线分层调制的传输方式时,向接入的用户终端发送信道质量测量请求,并指示接收到信道质量测量请求的用户终端上报测量到的信道质量。
例如:接入基站设备的用户终端K,基站设备的发射天线序号为i(其中,i的取值范围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例如8、16等),用户终端K的接收天线为j(其中,j的取值范围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例如2、4、8、16等),则通过基站设备的发射天线i与用户终端k的接收天线j之间的信道信息模的平方和得到用户终端K上报的信道质量。
其中,K表示用户终端编号,i表示基站设备的发射天线编号,j表示用户终端K的接收天线编号。
具体地,假设基站设备的发射天线包含了发射天线1、发射天线2,那么基站设备接收到多个用户终端反馈的信道质量,例如:用户终端1反馈的针对发射天线1的信道质量用户终端1反馈的针对发射天线2的信道质量用户终端2反馈的针对发射天线1的信道质量用户终端2反馈的针对发射天线2的信道质量用户终端3反馈的针对发射天线1的信道质量用户终端3反馈的针对发射天线2的信道质量用户终端4反馈的针对发射天线1的信道质量用户终端4反馈的针对发射天线2的信道质量
步骤102:基站设备根据接收到的至少两个用户终端反馈的信道质量,确定基站设备的每一根发射天线需要服务的用户终端。
在步骤102中,基站设备在接收到用户终端反馈的信道质量时,将同一个用户终端反馈的、针对不同发射天线的信道质量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确定为该用户终端服务的发射天线。
具体地,针对一个用户终端反馈的信道质量,确定所述用户终端反馈的信道质量中针对每一根发射天线的反馈的信道质量。
比较确定的针对不同发射天线反馈的信道质量;从信道质量大于设定门限对应的发射天线中选择一根发射天线视为为所述用户终端服务的发射天线。
在为每一个用户终端确定出为其服务的发射天线时,将同一发射天线服务的至少一个用户终端作为该发射天线需要服务的用户终端组。
需要说明的是,设定门限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确定,还可以根据实验数据确定,这里不做限定。
同样地,分别为用户终端2、用户终端3和用户终端4确定为其服务的发射天线。
在为每一个用户终端确定为其服务的发射天线之后,将同一根发射天线服务的用户终端作为一个用户组,即为每一个用户组内包含的用户终端服务的发射天线相同。
例如:确定发射天线1为用户终端1服务、确定发射天线1为用户终端2服务、确定发射天线2为用户终端3服务、确定发射天线2为用户终端4服务,那么用户终端1和用户终端2属于发射天线1服务的用户组;用户终端3和用户终端4属于发射天线2服务的用户组。
步骤103:基站设备针对同一根发射天线服务的用户终端,根据同一根发射天线服务的用户终端反馈的信道质量,为同一根发射天线服务的每一个用户终端配置分层调制的调制方式,以及确定所述发射天线服务的每一个用户终端的流内功率分配因子和初始相位旋转系数。
在步骤103中,调制方式的配置方式:
在基站设备为用户终端分组之后,针对同一根发射天线服务的用户终端,确定同一根发射天线服务的用户终端发送的信道质量。
按照信道质量的大小,将同一根发射天线服务的用户终端反馈的信道质量进行排序。
根据排序结果,为同一根发射天线服务的每一个用户终端配置分层调制的调制方式。
其中,信道质量对应的数值越大,为所述信道质量对应的用户终端配置的调制方式对应的调制层优先级越高。
例如:发射天线1服务的用户终端1和用户终端2,比较用户终端1反馈的针对发射天线1的信道质量与用户终端2反馈的针对发射天线1的信道质量。
当用户终端1反馈的针对发射天线1的信道质量大于用户终端2反馈的针对发射天线1的信道质量时,为用户终端1配置的调制方式对应的调制层的优先级高于为用户终端2配置的调制方式对应的调制层的优先级。
当用户终端1反馈的针对发射天线1的信道质量小于用户终端2反馈的针对发射天线1的信道质量时,为用户终端1配置的调制方式对应的调制层的优先级低于为用户终端2配置的调制方式对应的调制层的优先级。
流内功率分配因子的确定方式:
第一种方式:
比较同一根发射天线服务的不同用户终端反馈的信道质量;根据比较结果,得到所述发射天线服务的每一个用户终端的发射信号的流内功率分配因子。
其中,信道质量对应的数值越大,得到的流内功率分配因子数值越大。
即确定了同一根发射天线服务的不同用户终端的发射信号的流内功率分配因子的配置大小关系,例如:用户终端1的发射信号的流内功率分配因子大于用户终端2的发射信号的流内功率分配因子,若用户终端1的发射信号的流内功率分配因子为1,则可以根据的数值确定用户终端2的发射信号的流内功率分配因子。
再例如:同一根发射天线服务的用户终端包含了用户终端1、用户终端2和用户终端5,且用户终端1的发射信号的流内功率分配因子大于用户终端2的发射信号的流内功率分配因子,用户终端1的发射信号的流内功率分配因子大于用户终端5的发射信号的流内功率分配因子,若用户终端1的发射信号的流内功率分配因子为1,则可以根据的数值确定用户终端2的发射信号的流内功率分配因子,根据的数值确定用户终端5的发射信号的流内功率分配因子。
第二种方式:
根据确定的每一个用户终端的调制方式对应的调制层,得到所述发射天线服务的每一个用户终端的发射信号的流内功率分配因子。
其中,调制层优先级越高,对应的流内功率分配因子数值越大。
初始相位旋转系数的确定方式:
根据为每一个用户终端配置的分层调制的调制方式,确定每一个用户终端的初始相位旋转系数。
步骤104:基站设备利用所述调制方式对待发送给所述用户终端的信号进行处理,并根据所述发射天线的流内功率分配因子和初始相位旋转系数,将处理后的信号发射给所述用户终端。
在步骤104中,基站设备通过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向用户终端发送为所述用户终端配置的发射天线信息。
其中,所述发射天线信息中包含了为所述用户终端配置的发射天线的编号、发射天线的流内功率分配因子和初始相位旋转系数以及为所述用户终端配置的分层调制的调制方式。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站设备在确定所述发射天线服务的每一个用户终端的流内功率分配因子和初始相位旋转系数之后,根据基站设备不同发射天线之间的信道质量,采用最大化信噪比的方法调整每一个用户终端的流内功率分配因子和初始相位旋转系数。
具体地,针对基站设备的第一发射天线和第二发射天线,从所述第一发射天线服务的用户终端中,选择第一用户终端,确定所述第一用户终端的第一流内功率分配因子;
从所述第二发射天线服务的用户终端中,选择第二用户终端,确定所述第二用户终端的第二流内功率分配因子;
通过以下方式确定调整后的所述第一流内功率分配因子和调整后的所述第二流内功率分配因子:
其中,α1为调整后的第一流内功率分配因子;α3为调整后的第二流内功率分配因子;ω1为调整第一流内功率分配因子的权重值,ω3为调整第二流内功率分配因子的权重值;表示第一用户终端利用接收天线j测量与基站设备的第二发射天线之间信道的信道质量;表示第二用户终端利用接收天线j测量与基站设备的第二发射天线之间信道的信道质量;表示第一用户终端利用接收天线j测量与基站设备的第一发射天线之间信道的信道质量;表示第二用户终端利用接收天线j测量与基站设备的第一发射天线之间信道的信道质量;j表示第一用户终端或第二用户终端的接收天线的个数,取值为1到J,J取值为大于1的正整数。
需要说明的是,权重值越大,说明用户终端的重要性越低。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方案,接收至少两个用户终端反馈的信道质量,其中,所述信道质量由所述用户终端根据自身的接收天线与基站设备的发射天线之间通过信号反馈得到;根据接收到的至少两个用户终端反馈的信道质量,确定基站设备的每一根发射天线需要服务的用户终端以及每一根发射天线的天线增益;针对同一根发射天线服务的用户终端,根据同一根发射天线服务的用户终端反馈的信道质量,为同一根发射天线服务的每一个用户终端配置分层调制的调制方式,并确定所述发射天线的流内功率分配因子和初始相位旋转系数;利用所述调制方式对待发送给所述用户终端的信号进行处理,并根据所述发射天线的流内功率分配因子和初始相位旋转系数,将处理后的信号发射给所述用户终端,这样利用用户终端反馈的信道质量,合理地为用户终端配置天线接口和分层调制方式,利用分层调制多址接入方式实现多天线环境下基站设备与多个用户终端之间同时传输数据,并根据为用户终端确定的发射天线的流内功率分配因子和初始相位旋转系数,向用户终端发射数据,有效避免同一发射天线服务为不同用户终端发射数据时产生流内干扰较大的问题,从而提升天线的服务质量。
实施例二:
如图2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所述方法可以如下所述。
步骤201:用户终端检测接收天线与基站设备的发射天线之间的信道质量。
在步骤201中,用户终端在接收到基站设备发送的信道质量测量请求时,对用户终端的接收天线与基站设备的发射天线之间的信道质量进行测量。
例如:接入基站设备的用户终端K,基站设备的发射天线序号为i(其中,i的取值范围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例如8、16等),用户终端K的接收天线为j(其中,j的取值范围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例如2、4、8、16等),则通过基站设备的发射天线i与用户终端k的接收天线j之间的信道信息模的平方和得到用户终端K测量得到的信道质量。
即信道质量可以表示为:表示用户终端k测量得到的与基站设备的发射天线i之间的信道质量。
其中,K表示用户终端编号,i表示基站设备的发射天线编号,j表示用户终端K的接收天线编号。
步骤202:用户终端向所述基站设备发送所述信道质量。
步骤203:用户终端接收所述基站设备发送的发射信号和发射天线信息。
其中,所述发射天线信息中包含了为所述用户终端配置的发射天线的编号、发射天线的流内功率分配因子和初始相位旋转系数以及为所述用户终端配置的分层调制的调制方式。
在步骤203中,用户终端通过以下方式接收发射天线信息:
对下行控制信道进行信道估计,确定所述下行控制信道中携带的发射天线信息。
步骤204:用户终端利用所述发射天线信息对接收到的发射信号进行解码,得到解码后的发射信号。
在步骤204中,用户终端利用最小欧式距离或连续干扰消除方法,解码出所述终端设备在调制层的发射信号。
实施例三:
如图3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设备的结构示意图,所述数据传输设备包括:接收模块31、确定模块32和处理模块33,其中:
接收模块31,用于接收至少两个用户终端反馈的信道质量,其中,所述信道质量由所述用户终端根据自身的接收天线与基站设备的发射天线之间通过信号反馈得到;
确定模块32,用于根据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到的至少两个用户终端反馈的信道质量,确定基站设备的每一根发射天线需要服务的用户终端;针对同一根发射天线服务的用户终端,根据同一根发射天线服务的用户终端反馈的信道质量,为同一根发射天线服务的每一个用户终端配置分层调制的调制方式,以及确定所述发射天线服务的每一个用户终端的流内功率分配因子和初始相位旋转系数;
处理模块33,用于利用所述确定模块确定的所述调制方式对待发送给所述用户终端的信号进行处理,并根据所述确定模块确定的所述发射天线的流内功率分配因子和初始相位旋转系数,将处理后的信号发射给所述用户终端。
可选地,所述数据传输设备还包括:发送模块34,其中:
发送模块34,用于通过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向用户终端发送为所述用户终端配置的发射天线信息,其中,所述发射天线信息中包含了为所述用户终端配置的发射天线的编号、发射天线的流内功率分配因子和初始相位旋转系数以及为所述用户终端配置的分层调制的调制方式。
具体地,所述确定模块32,具体用于针对一个用户终端反馈的信道质量,确定所述用户终端反馈的信道质量中针对每一根发射天线的反馈的信道质量;并比较确定的针对不同发射天线反馈的信道质量;
从信道质量大于设定门限对应的发射天线中选择一根发射天线视为为所述用户终端服务的发射天线;
在为每一个用户终端确定出为其服务的发射天线时,将同一发射天线服务的至少一个用户终端作为该发射天线需要服务的用户终端组。
所述确定模块32,具体用于按照信道质量的大小,将同一根发射天线服务的用户终端反馈的信道质量进行排序;
根据排序结果,为同一根发射天线服务的每一个用户终端配置分层调制的调制方式,其中,信道质量对应的数值越大,为所述信道质量对应的用户终端配置的调制方式对应的调制层优先级越高。
所述确定模块32,具体用于比较同一根发射天线服务的不同用户终端反馈的信道质量;
根据比较结果,得到所述发射天线服务的每一个用户终端的发射信号的流内功率分配因子,其中,信道质量对应的数值越大,得到的流内功率分配因子数值越大;
根据为每一个用户终端配置的分层调制的调制方式,确定每一个用户终端的初始相位旋转系数。
可选地,所述数据传输设备还包括:调整模块35,其中,
所述调整模块35,用于针对基站设备的第一发射天线和第二发射天线,从所述第一发射天线服务的用户终端中,选择第一用户终端,确定所述第一用户终端的第一流内功率分配因子;
从所述第二发射天线服务的用户终端中,选择第二用户终端,确定所述第二用户终端的第二流内功率分配因子;
通过以下方式确定调整后的所述第一流内功率分配因子和调整后的所述第二流内功率分配因子:
其中,α1为调整后的第一流内功率分配因子;α3为调整后的第二流内功率分配因子;ω1为调整第一流内功率分配因子的权重值,ω3为调整第二流内功率分配因子的权重值;表示第一用户终端利用接收天线j测量与基站设备的第二发射天线之间信道的信道质量;表示第二用户终端利用接收天线j测量与基站设备的第二发射天线之间信道的信道质量;表示第一用户终端利用接收天线j测量与基站设备的第一发射天线之间信道的信道质量;表示第二用户终端利用接收天线j测量与基站设备的第一发射天线之间信道的信道质量;j取值为1到J,J取值为大于1的正整数。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数据传输设备可以是集成在基站设备内部的逻辑部件,也可以是独立于基站设备的网元设备,可以通过硬件方式实现,也可以通过软件方式实现,例如:本发明实施例三中数据传输设备可以集成在基站设备内部的多天线分层调制多址接入模块中,等等。
数据传输设备利用用户终端反馈的信道质量,合理地为用户终端配置天线接口和分层调制方式,利用分层调制多址接入方式实现多天线环境下基站设备与多个用户终端之间同时传输数据,并根据为用户终端确定的发射天线的流内功率分配因子和初始相位旋转系数,向用户终端发射数据,有效避免同一发射天线服务为不同用户终端发射数据时产生流内干扰较大的问题,从而提升天线的服务质量。
实施例四:
如图4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设备的结构示意图。所述数据传输设备具备了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功能。所述数据传输设备可以采用通用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系统可具体是基于处理器的计算机。所述数据传输设备实体包括信号接收器41、至少一个处理器42和信号发射器43,信号接收器41、至少一个处理器42和信号发射器43之间通过总线44连接。
处理器42可以是一个通用中央处理器(CPU),微处理器,特定应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一个或多个用于控制本发明方案程序执行的集成电路。
信号接收器41,用于接收至少两个用户终端反馈的信道质量,其中,所述信道质量由所述用户终端根据自身的接收天线与基站设备的发射天线之间通过信号反馈得到;
处理器42,用于根据接收到的至少两个用户终端反馈的信道质量,确定基站设备的每一根发射天线需要服务的用户终端;针对同一根发射天线服务的用户终端,根据同一根发射天线服务的用户终端反馈的信道质量,为同一根发射天线服务的每一个用户终端配置分层调制的调制方式,以及确定所述发射天线服务的每一个用户终端的流内功率分配因子和初始相位旋转系数;并利用所述调制方式对待发送给所述用户终端的信号进行处理;
信号发射器43,用于根据所述发射天线的流内功率分配因子和初始相位旋转系数,将处理后的信号发射给所述用户终端。
具体地,所述信号发射器43,还用于通过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向用户终端发送为所述用户终端配置的发射天线信息,其中,所述发射天线信息中包含了为所述用户终端配置的发射天线的编号、发射天线的流内功率分配因子和初始相位旋转系数以及为所述用户终端配置的分层调制的调制方式。
所述处理器42,具体用于针对一个用户终端反馈的信道质量,确定所述用户终端反馈的信道质量中针对每一根发射天线的反馈的信道质量;并比较确定的针对不同发射天线反馈的信道质量;
从信道质量大于设定门限对应的发射天线中选择一根发射天线视为为所述用户终端服务的发射天线;
在为每一个用户终端确定出为其服务的发射天线时,将同一发射天线服务的至少一个用户终端作为该发射天线需要服务的用户终端组。
所述处理器42,具体用于按照信道质量的大小,将同一根发射天线服务的用户终端反馈的信道质量进行排序;
根据排序结果,为同一根发射天线服务的每一个用户终端配置分层调制的调制方式,其中,信道质量对应的数值越大,为所述信道质量对应的用户终端配置的调制方式对应的调制层优先级越高。
所述处理器42,具体用于比较同一根发射天线服务的不同用户终端反馈的信道质量;
根据比较结果,得到所述发射天线服务的每一个用户终端的发射信号的流内功率分配因子,其中,信道质量对应的数值越大,得到的流内功率分配因子数值越大;
根据为每一个用户终端配置的分层调制的调制方式,确定每一个用户终端的初始相位旋转系数。
所述处理器42,还用于针对基站设备的第一发射天线和第二发射天线,从所述第一发射天线服务的用户终端中,选择第一用户终端,确定所述第一用户终端的第一流内功率分配因子;
从所述第二发射天线服务的用户终端中,选择第二用户终端,确定所述第二用户终端的第二流内功率分配因子;
通过以下方式确定调整后的所述第一流内功率分配因子和调整后的所述第二流内功率分配因子:
其中,α1为调整后的第一流内功率分配因子;α3为调整后的第二流内功率分配因子;ω1为调整第一流内功率分配因子的权重值,ω3为调整第二流内功率分配因子的权重值;表示第一用户终端利用接收天线j测量与基站设备的第二发射天线之间信道的信道质量;表示第二用户终端利用接收天线j测量与基站设备的第二发射天线之间信道的信道质量;表示第一用户终端利用接收天线j测量与基站设备的第一发射天线之间信道的信道质量;表示第二用户终端利用接收天线j测量与基站设备的第一发射天线之间信道的信道质量;j取值为1到J,J取值为大于1的正整数。
数据传输设备利用用户终端反馈的信道质量,合理地为用户终端配置天线接口和分层调制方式,利用分层调制多址接入方式实现多天线环境下基站设备与多个用户终端之间同时传输数据,并根据为用户终端确定的发射天线的流内功率分配因子和初始相位旋转系数,向用户终端发射数据,有效避免同一发射天线服务为不同用户终端发射数据时产生流内干扰较大的问题,从而提升天线的服务质量。
实施例五:
如图5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设备的结构示意图。所述数据传输设备包括:检测模块51、发送模块52、接收模块53和解码模块54,其中:
检测模块51,用于检测接收天线与基站设备的发射天线之间的信道质量;
发送模块52,用于向基站设备发送所述检测模块51检测得到的所述信道质量;
接收模块53,用于接收基站设备发送的发射信号和发射天线信息,其中,所述发射天线信息中包含了为所述用户终端配置的发射天线的编号、发射天线的流内功率分配因子和初始相位旋转系数以及为所述用户终端配置的分层调制的调制方式;
解码模块54,用于利用所述发射天线信息对接收到的发射信号进行解码,得到解码后的发射信号。
具体地,所述接收模块53,还用于通过以下方式接收发射天线信息:
对下行控制信道进行信道估计,确定所述下行控制信道中携带的发射天线信息。
所述解码模块54,具体用于利用最小欧式距离或连续干扰消除方法,解码出所述终端设备在调制层的发射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数据传输设备可以是集成在用户终端内部的逻辑部件,也可以是独立于用户终端的网元设备,可以通过硬件方式实现,也可以通过软件方式实现,例如:本发明实施例五中数据传输设备可以集成在用户终端内部的多天线质量反馈模块中,等等。
实施例六:
如图6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六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设备的结构示意图。所述数据传输设备可以采用通用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系统可具体是基于处理器的计算机。所述数据传输设备实体包括信号发射器61、至少一个处理器62和信号接收器63,信号发射器61、至少一个处理器62和信号接收器63之间通过总线64连接。
处理器62可以是一个通用中央处理器(CPU),微处理器,特定应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一个或多个用于控制本发明方案程序执行的集成电路。
处理器62,用于检测接收天线与基站设备的发射天线之间的信道质量;
信号发射器61,用于向基站设备发送所述信道质量;
信号接收器63,用于接收基站设备发送的发射信号和发射天线信息,其中,所述发射天线信息中包含了为所述用户终端配置的发射天线的编号、发射天线的流内功率分配因子和初始相位旋转系数以及为所述用户终端配置的分层调制的调制方式;
所述处理器62,还用于利用所述发射天线信息对接收到的发射信号进行解码,得到解码后的发射信号。
具体地,所述信号接收器63,还用于通过以下方式接收发射天线信息:
对下行控制信道进行信道估计,确定所述下行控制信道中携带的发射天线信息。
所述处理器62,具体用于利用最小欧式距离或连续干扰消除方法,解码出所述终端设备在调制层的发射信号。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装置(设备)、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27)
1.一种数据传输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至少两个用户终端反馈的信道质量,其中,所述信道质量由所述用户终端对自身的接收天线与基站设备的发射天线之间的信道进行测量得到;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到的至少两个用户终端反馈的信道质量,确定基站设备的每一根发射天线需要服务的用户终端;针对同一根发射天线服务的用户终端,根据同一根发射天线服务的用户终端反馈的信道质量,为同一根发射天线服务的每一个用户终端配置分层调制的调制方式,以及确定所述发射天线服务的每一个用户终端的流内功率分配因子和初始相位旋转系数;
处理模块,用于利用所述确定模块确定的所述调制方式对待发送给所述用户终端的信号进行处理,并根据所述确定模块确定的所述发射天线的流内功率分配因子和初始相位旋转系数,将处理后的信号发射给所述用户终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传输设备还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通过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向用户终端发送为所述用户终端配置的发射天线信息,其中,所述发射天线信息中包含了为所述用户终端配置的发射天线的编号、发射天线的流内功率分配因子和初始相位旋转系数以及为所述用户终端配置的分层调制的调制方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针对一个用户终端反馈的信道质量,确定所述用户终端反馈的信道质量中针对每一根发射天线的反馈的信道质量;并比较确定的针对不同发射天线反馈的信道质量;
从信道质量大于设定门限对应的发射天线中选择一根发射天线视为为所述用户终端服务的发射天线;
在为每一个用户终端确定出为其服务的发射天线时,将同一发射天线服务的至少一个用户终端作为该发射天线需要服务的用户终端组。
4.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数据传输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按照信道质量的大小,将同一根发射天线服务的用户终端反馈的信道质量进行排序;
根据排序结果,为同一根发射天线服务的每一个用户终端配置分层调制的调制方式,其中,信道质量对应的数值越大,为所述信道质量对应的用户终端配置的调制方式对应的调制层优先级越高。
5.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数据传输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比较同一根发射天线服务的不同用户终端反馈的信道质量;
根据比较结果,得到所述发射天线服务的每一个用户终端的发射信号的流内功率分配因子,其中,信道质量对应的数值越大,得到的流内功率分配因子数值越大;
根据为每一个用户终端配置的分层调制的调制方式,确定每一个用户终端的初始相位旋转系数。
6.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数据传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传输设备还包括:调整模块,其中,
所述调整模块,用于针对基站设备的第一发射天线和第二发射天线,从所述第一发射天线服务的用户终端中,选择第一用户终端,确定所述第一用户终端的第一流内功率分配因子;
从所述第二发射天线服务的用户终端中,选择第二用户终端,确定所述第二用户终端的第二流内功率分配因子;
通过以下方式确定调整后的所述第一流内功率分配因子和调整后的所述第二流内功率分配因子:
7.一种数据传输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接收天线与基站设备的发射天线之间的信道质量;
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基站设备发送检测模块检测到的信道质量;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基站设备发送的发射信号和发射天线信息,其中,所述发射天线信息中包含了为用户终端配置的发射天线的编号、发射天线的流内功率分配因子和初始相位旋转系数以及为所述用户终端配置的分层调制的调制方式;
解码模块,用于利用所述发射天线信息对接收到的发射信号进行解码,得到解码后的发射信号。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数据传输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模块,具体用于通过以下方式接收发射天线信息:
对下行控制信道进行信道估计,确定所述下行控制信道中携带的发射天线信息。
9.如权利要求7至8任一所述的数据传输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解码模块,具体用于利用最小欧式距离或连续干扰消除方法,解码出终端设备在调制层的发射信号。
10.一种数据传输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信号接收器,用于接收至少两个用户终端反馈的信道质量,其中,所述信道质量由所述用户终端对自身的接收天线与基站设备的发射天线之间的信道进行测量得到;
处理器,用于根据接收到的至少两个用户终端反馈的信道质量,确定基站设备的每一根发射天线需要服务的用户终端;针对同一根发射天线服务的用户终端,根据同一根发射天线服务的用户终端反馈的信道质量,为同一根发射天线服务的每一个用户终端配置分层调制的调制方式,以及确定所述发射天线服务的每一个用户终端的流内功率分配因子和初始相位旋转系数;并利用所述调制方式对待发送给所述用户终端的信号进行处理;
信号发射器,用于根据所述发射天线的流内功率分配因子和初始相位旋转系数,将处理后的信号发射给所述用户终端。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数据传输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号发射器,还用于通过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向用户终端发送为所述用户终端配置的发射天线信息,其中,所述发射天线信息中包含了为所述用户终端配置的发射天线的编号、发射天线的流内功率分配因子和初始相位旋转系数以及为所述用户终端配置的分层调制的调制方式。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数据传输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针对一个用户终端反馈的信道质量,确定所述用户终端反馈的信道质量中针对每一根发射天线的反馈的信道质量;并比较确定的针对不同发射天线反馈的信道质量;
从信道质量大于设定门限对应的发射天线中选择一根发射天线视为为所述用户终端服务的发射天线;
在为每一个用户终端确定出为其服务的发射天线时,将同一发射天线服务的至少一个用户终端作为该发射天线需要服务的用户终端组。
13.如权利要求10至12任一所述的数据传输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按照信道质量的大小,将同一根发射天线服务的用户终端反馈的信道质量进行排序;
根据排序结果,为同一根发射天线服务的每一个用户终端配置分层调制的调制方式,其中,信道质量对应的数值越大,为所述信道质量对应的用户终端配置的调制方式对应的调制层优先级越高。
14.如权利要求10至12任一所述的数据传输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比较同一根发射天线服务的不同用户终端反馈的信道质量;
根据比较结果,得到所述发射天线服务的每一个用户终端的发射信号的流内功率分配因子,其中,信道质量对应的数值越大,得到的流内功率分配因子数值越大;
根据为每一个用户终端配置的分层调制的调制方式,确定每一个用户终端的初始相位旋转系数。
15.如权利要求10至12任一所述的数据传输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针对基站设备的第一发射天线和第二发射天线,从所述第一发射天线服务的用户终端中,选择第一用户终端,确定所述第一用户终端的第一流内功率分配因子;
从所述第二发射天线服务的用户终端中,选择第二用户终端,确定所述第二用户终端的第二流内功率分配因子;
通过以下方式确定调整后的所述第一流内功率分配因子和调整后的所述第二流内功率分配因子:
16.一种数据传输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用于检测接收天线与基站设备的发射天线之间的信道质量;
信号发射器,用于向所述基站设备发送所述信道质量;
信号接收器,用于接收所述基站设备发送的发射信号和发射天线信息,其中,所述发射天线信息中包含了为用户终端配置的发射天线的编号、发射天线的流内功率分配因子和初始相位旋转系数以及为所述用户终端配置的分层调制的调制方式;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利用所述发射天线信息对接收到的发射信号进行解码,得到解码后的发射信号。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数据传输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号接收器,具体用于通过以下方式接收发射天线信息:
对下行控制信道进行信道估计,确定所述下行控制信道中携带的发射天线信息。
18.如权利要求16至17任一所述的数据传输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利用最小欧式距离或连续干扰消除方法,解码出终端设备在调制层的发射信号。
19.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至少两个用户终端反馈的信道质量,其中,所述信道质量由所述用户终端对自身的接收天线与基站设备的发射天线之间的信道进行测量得到;
根据接收到的至少两个用户终端反馈的信道质量,确定基站设备的每一根发射天线需要服务的用户终端;
针对同一根发射天线服务的用户终端,根据同一根发射天线服务的用户终端反馈的信道质量,为同一根发射天线服务的每一个用户终端配置分层调制的调制方式,以及确定所述发射天线服务的每一个用户终端的流内功率分配因子和初始相位旋转系数;
利用所述调制方式对待发送给所述用户终端的信号进行处理,并根据所述发射天线的流内功率分配因子和初始相位旋转系数,将处理后的信号发射给所述用户终端。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向用户终端发送为所述用户终端配置的发射天线信息,其中,所述发射天线信息中包含了为所述用户终端配置的发射天线的编号、发射天线的流内功率分配因子和初始相位旋转系数以及为所述用户终端配置的分层调制的调制方式。
21.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接收到的至少两个用户终端反馈的信道质量,确定基站设备的每一根发射天线需要服务的用户终端,包括:
针对一个用户终端反馈的信道质量,确定所述用户终端反馈的信道质量中针对每一根发射天线的反馈的信道质量;并比较确定的针对不同发射天线反馈的信道质量;
从信道质量大于设定门限对应的发射天线中选择一根发射天线视为为所述用户终端服务的发射天线;
在为每一个用户终端确定出为其服务的发射天线时,将同一发射天线服务的至少一个用户终端作为该发射天线需要服务的用户终端组。
22.如权利要求19至21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同一根发射天线服务的用户终端反馈的信道质量,为同一根发射天线服务的每一个用户终端配置分层调制的调制方式,包括:
按照信道质量的大小,将同一根发射天线服务的用户终端反馈的信道质量进行排序;
根据排序结果,为同一根发射天线服务的每一个用户终端配置分层调制的调制方式,其中,信道质量对应的数值越大,为所述信道质量对应的用户终端配置的调制方式对应的调制层优先级越高。
23.如权利要求19至21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同一根发射天线服务的用户终端反馈的信道质量,确定所述发射天线的流内功率分配因子和初始相位旋转系数,包括:
比较同一根发射天线服务的不同用户终端反馈的信道质量;
根据比较结果,得到所述发射天线服务的每一个用户终端的发射信号的流内功率分配因子,其中,信道质量对应的数值越大,得到的流内功率分配因子数值越大;
根据为每一个用户终端配置的分层调制的调制方式,确定每一个用户终端的初始相位旋转系数。
24.如权利要求19至21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针对基站设备的第一发射天线和第二发射天线,从所述第一发射天线服务的用户终端中,选择第一用户终端,确定所述第一用户终端的第一流内功率分配因子;
从所述第二发射天线服务的用户终端中,选择第二用户终端,确定所述第二用户终端的第二流内功率分配因子;
通过以下方式确定调整后的所述第一流内功率分配因子和调整后的所述第二流内功率分配因子:
25.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接收天线与基站设备的发射天线之间的信道质量;
向所述基站设备发送所述信道质量;
接收所述基站设备发送的发射信号和发射天线信息,其中,所述发射天线信息中包含了为用户终端配置的发射天线的编号、发射天线的流内功率分配因子和初始相位旋转系数以及为所述用户终端配置的分层调制的调制方式;
利用所述发射天线信息对接收到的发射信号进行解码,得到解码后的发射信号。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以下方式接收发射天线信息:
对下行控制信道进行信道估计,确定所述下行控制信道中携带的发射天线信息。
27.如权利要求25至26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所述发射天线信息对接收到的发射信号进行解码,得到解码后的发射信号,包括:
利用最小欧式距离或连续干扰消除方法,解码出终端设备在调制层的发射信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PCT/CN2014/085551 WO2016029442A1 (zh) | 2014-08-29 | 2014-08-29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设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537861A CN106537861A (zh) | 2017-03-22 |
CN106537861B true CN106537861B (zh) | 2020-02-14 |
Family
ID=553986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80080665.6A Active CN106537861B (zh) | 2014-08-29 | 2014-08-29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设备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0243775B2 (zh) |
EP (1) | EP3179683B1 (zh) |
CN (1) | CN106537861B (zh) |
WO (1) | WO2016029442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306446B (zh) * | 2016-04-23 | 2019-10-01 |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窄带移动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
WO2018067043A1 (en) * | 2016-10-04 | 2018-04-12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Method and radio network node for determining total radiated power from a plurality of antennas |
TWI648997B (zh) * | 2017-03-15 | 2019-01-21 | 國立清華大學 | 聯合功率分配、預編碼與解碼方法及其基地台 |
US11991024B2 (en) * | 2019-07-03 | 2024-05-21 | Lg Electronics Inc. |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method in 1-bit quantiz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
CN113630906B (zh) * | 2021-08-30 | 2023-07-18 | 北京邮电大学 | 无线自组织网络中断补偿方法及装置 |
CN117560049B (zh) * | 2023-05-11 | 2024-09-10 | 武汉能钠智能装备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省成都市分公司 | 一种卫星地面站中继转发系统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6295842A (ja) * | 2005-04-14 | 2006-10-26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基地局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4006455A1 (en) | 2002-07-03 | 2004-01-15 | The Directv Group,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layered modulation |
US10200094B2 (en) * | 2004-04-02 | 2019-02-05 | Rearden, Llc |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handoff, power control and link adaptation in distributed-input distributed-output (DIDO) communication systems |
CN101444060B (zh) * | 2006-02-01 | 2013-03-20 | Lg电子株式会社 |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叠加调制来发送和接收数据的方法 |
JP5037605B2 (ja) | 2006-04-25 | 2012-10-03 | エルジー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での多重使用者パケットの構成方法及び構造 |
US8116412B1 (en) | 2006-12-30 | 2012-02-14 | Rockstar Bidco, LP | Modulation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
EP2182662B1 (en) * | 2008-10-31 | 2013-12-04 |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GmbH & Co. KG | Method of and radio network for transmitting layered data to multiple receiving stations |
US9236985B2 (en) * | 2009-04-23 | 2016-01-12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 and data multiplexing in a MIMO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8830920B2 (en) * | 2009-06-17 | 2014-09-09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Resource block reuse for coordinated multi-point transmission |
US9736769B2 (en) | 2009-10-01 | 2017-08-15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Energy efficient quality of service aware communication over multiple air-links |
EP2487987A1 (en) | 2009-10-09 | 2012-08-15 | Fujitsu Limited | Base station, multi-antenna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thereof |
US8688163B2 (en) * | 2009-12-30 | 2014-04-01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Interaction between accumulative power control and minimum/maximum transmit power in LTE systems |
US8744513B2 (en) * | 2010-06-29 | 2014-06-03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Interaction between maximum power reduction and power scaling in wireless networks |
US9055604B2 (en) * | 2012-02-08 | 2015-06-09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TFC selection for uplink MIMO communication |
WO2012144202A1 (ja) * | 2011-04-19 | 2012-10-26 |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 中継方法、中継装置 |
US9094145B2 (en) * | 2012-07-25 | 2015-07-28 | Nec Laboratories America, Inc. | Coordinated multipoint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CoMP) |
JP6175187B2 (ja) * | 2013-06-19 | 2017-08-02 | エルジー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いて干渉除去のための方法及びそのための装置 |
KR102204618B1 (ko) * | 2014-01-28 | 2021-01-19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적응적 안테나 스케일링 기반 참조 신호 송신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
WO2015137718A1 (ko) * | 2014-03-11 | 2015-09-17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간섭을 제거하고 데이터를 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
US10003486B2 (en) * | 2014-04-28 | 2018-06-19 | Intel IP Corporation | 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 (NOMA) wireless systems and methods |
WO2016028063A1 (ko) * | 2014-08-18 | 2016-02-25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 접속 시스템에서 신호를 복조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
-
2014
- 2014-08-29 CN CN201480080665.6A patent/CN106537861B/zh active Active
- 2014-08-29 EP EP14900987.0A patent/EP3179683B1/en active Active
- 2014-08-29 WO PCT/CN2014/085551 patent/WO2016029442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7
- 2017-02-27 US US15/443,187 patent/US10243775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6295842A (ja) * | 2005-04-14 | 2006-10-26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基地局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16029442A1 (zh) | 2016-03-03 |
EP3179683A1 (en) | 2017-06-14 |
CN106537861A (zh) | 2017-03-22 |
EP3179683B1 (en) | 2018-12-19 |
US20170171011A1 (en) | 2017-06-15 |
US10243775B2 (en) | 2019-03-26 |
EP3179683A4 (en) | 2017-08-3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537861B (zh)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设备 | |
CN106464645B (zh) | 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及其方法 | |
TWI810373B (zh) | 接收器、其操作方法、其訊號檢測方法和非暫時性電腦可讀記錄媒體 | |
US8238487B2 (en) | Log-likelihood ratio algorithm for use in reducing co-channel interferenc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 |
CN106063215B (zh) |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进行信号传送和接收的调制方法和装置 | |
KR101595689B1 (ko) | 톤당 일정한 콘스텔레이션 크기를 위한 조정가능 부호율 | |
WO2015123968A1 (zh) | 一种开销信息传输方法,基站、终端和系统 | |
WO2014138636A1 (en) | Rate adaptation using raw bit error rate | |
US9985816B2 (en) | Dual carrier modulation with single carrier reception | |
CN106664266B (zh) | 电子设备以及用于低功率操作的方法 | |
WO2014044106A1 (zh) | 确定信道质量指示值的方法、装置及lte终端 | |
CN104283821A (zh) | 非连续传送检测和接收信号处理方法 | |
CN105634658A (zh) | 一种进行发送处理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 |
CN105229983A (zh) | 在使用多音调频率正交幅度调制的无线通信系统中进行码元映射的装置和方法 | |
CN105245308B (zh) | 自适应调制编码方法 | |
CN107026805A (zh) | 非正交多址接入传输系统的接收方法及装置 | |
CN103516447A (zh) | 一种多天线信号合并方法和网络侧设备 | |
KR20150094164A (ko) | 주파수 직각 진폭 변조를 사용하는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채널 품질 정보 피드백을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 |
WO2017157103A1 (zh) | 一种dci盲探测数据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 |
WO2015169036A1 (zh) | 干扰处理方法、基站、终端及系统 | |
CN102447667A (zh) | 基于网络编码的数据处理方法和系统 | |
CN107210979A (zh) | 发射站点、接收站点及其中的方法 | |
WO2021128151A1 (zh) | 传输相位跟踪参考信号的方法与装置 | |
CN106797657B (zh) | 一种传输信号的方法及装置 | |
CN105745844A (zh) | 子载波功率再分配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