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536289B - 包括四人座椅的机动车辆 - Google Patents
包括四人座椅的机动车辆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536289B CN106536289B CN201580041571.2A CN201580041571A CN106536289B CN 106536289 B CN106536289 B CN 106536289B CN 201580041571 A CN201580041571 A CN 201580041571A CN 106536289 B CN106536289 B CN 10653628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eat
- motor vehicle
- central
- bench
- backres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2/00—Safety belts or body harnesses in vehicles
- B60R22/18—Anchoring devic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2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 B60N2/3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convertible for other use
- B60N2/36—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convertible for other use into a loading platform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68—Seat frames
- B60N2/688—Particular seat belt attachment and guid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 Automotive Seat Belt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动车辆,该机动车辆包括:一个四人座椅(10)、被安排在该座椅两侧的两个外部安全带(70,80)、被安排在所述两个外部安全带之间的两个中央安全带(50,80)、以及至少四个用于安全带锁扣的锚定支柱,这些锚定支柱中的两个锚定支柱被安排在该座椅的两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上涉及机动车辆的乘客舱的布局。
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机动车辆,该机动车辆包括底盘、安装在该底盘上的长条座椅、以及两个外部座椅安全带,这两个外部座椅安全带位于该长条座椅的两侧并且各自包括装备有锁舌的织物带。
背景技术
通常,机动车辆包括两排或三排座椅。
第二排座椅被设计成根据车辆的类型容纳可变数量的乘客。
因此,长条座椅可以容纳多达三名乘客是已知的。这样的长条座椅于是界定了一个中央座椅和位于此中央座椅两侧的两个侧座椅。
在这种长条座椅中,用于这两个侧座椅的座椅安全带是“三点”式的,因为每个座椅安全带的织物带被紧固在乘客的骨盆一侧的第一点处、经过乘客的骨盆前方到达第二点、并且然后横穿乘客的胸部上升到位于第一点上方的第三点。这样的座椅安全带在碰撞事件中适当地固持乘客。
相比之下,长条座椅的中央座椅的座椅安全带是“两点”式的,因为安全带的织物带被紧固在骨盆的一侧的第一点处,并且该织物带仅仅经过乘客的骨盆前方到达第二紧固点。这样的座椅安全带在碰撞事件中不是很有效地固持乘客。
此长条座椅的另一缺点是,无论该长条座椅上是乘坐一名、两名、还是三名乘客,该长条座椅为这些乘客提供了相同的空间量(每名乘客仅具有一个座位)。
此外,在世界上的一些地区,已经发现,长条座椅并非如所预期的那样使用,因为可能有四名乘客并排地坐在该长条座椅上,这导致安全问题,因为只有三个空间并且因此只提供了三个座椅安全带。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机动车辆,其中长条座椅具有更大的模块性。
更具体地,根据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如在引言中所限定的机动车辆,其中,在一方面,提供了两个中央座椅安全带,这些中央座椅安全带与所述两个外部座椅安全带相距一定距离地位于所述两个外部座椅安全带之间并且各自包括装备有一个锁舌的织物带,并且在另一方面,提供了至少四个锁扣,所述锁舌被设计成紧固在该至少四个锁扣中。
因此,借助于本发明,该长条座椅可以同时完全安全地容纳一名、两名、三名或四名乘客。
为了能够容纳多达四名乘客,该长条座椅不划分座位。而是,该长条座椅的座椅部分和其靠背总体上是平的。以此方式,当少于四名乘客乘坐在该长条座椅上时乘客可以从更多的空间中受益。
优选地,提供了比安装在这些座椅安全带上的锁舌更多的锁扣。换言之,取决于该长条座椅上乘坐的乘客人数,可以将每个座椅安全带锁舌锚定在这些锁扣中的一者或另一者中。
因此,取决于该长条座椅上乘坐的乘客人数,这些乘客可以使用不同的座椅安全带和不同的锁扣。通过举例的方式,当存在两名乘客时,他们可以各自用一个座椅安全带穿过一半的长条座椅来锁扣上,从而使他们可以从由该长条座椅提供的所有空间中受益。将参照附图来清楚地解释此优点。
根据本发明的机动车辆的其他优点和非限制性特征如下:
-提供了两个外部锁扣和四个中央锁扣,这些中央锁扣位于所述外部锁扣之间并且与其相距一定距离;
-所述四个中央锁扣是成对地分布的;
-这两个外部座椅安全带和这两个中央座椅安全带是三点式座椅安全带;
-该长条座椅界定了一个乘坐表面,这些中央锁扣能够在它们从所述乘坐表面中突出的使用位置与它们在该乘坐表面的下方延伸的缩回位置之间移动;
-该长条座椅包括一个座椅部分和一个靠背,该座椅部分和靠背各自是一件式的;
-该长条座椅被直接紧固或铰接到该底盘上;
-提供了一个织物带引导件,该织物带引导件界定了两个通道,这两个中央座椅安全带的织物带被对应地穿引通过这些通道;
-该织物带引导件是以可移动的方式安装在该长条座椅上的,以便相对于该长条座椅的上边缘具有可调节的高度。
附图说明
参照附图通过非限制性示例给出的描述将使得容易理解本发明包括的内容以及如何实现本发明。
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机动车辆的长条座椅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2是图1中的区域II的细节视图;
-图3是图1中的长条座椅的织物带引导件的示意性前视图;并且
-图4至图6是图1中长条座椅的示意性前视图,其中分别示出了两名、三名、和四名乘客。
具体实施方式
常规地,机动车辆1包括底盘2(值得注意地,其包括浅盘形地板)、两个侧翼子板以及车顶(参见图4至图6)。
在这种情况下,该机动车辆包括两个前座椅(未示出)和一个后长条座椅10(图1中所示)。
在本说明书中,术语“前”和“后”是相对于此机动车辆来使用的,机动车辆的部件的前表示此部件面向该车辆的发动机罩的一侧并且后表示此部件面向该后备箱的一侧。
同样地,术语“下”和“上”是相对于此机动车辆来使用的,部件的下部表示此部件的由该车辆的浅盘形地板安置的部分并且上部表示此部件的由车顶安置的部分。
尽管本发明不限于这种类型的车辆,但是在此机动车辆将被认为是“折背”式的。这样的机动车辆包括后备箱、乘客舱以及发动机罩,从侧面看该后备箱、乘客舱以及发动机罩形成两个凹入处,一个在挡风玻璃的底部并且另一个在后窗的底部。
在这种类型的机动车辆中,底盘包括在长条座椅10的后方在该后窗与后备箱之间的接合处在两个侧翼子板之间延伸的金属搁架。
如图1所示,长条座椅10包括座椅部分20和靠背30。
通常,座椅部分20和靠背30各自包括金属框架(在这些图中未示出),该金属框架覆盖有用于乘客舒适性的装饰件。
座椅部分20被直接安装在该机动车辆的浅盘形地板上。该座椅部分优选地通过多个脚部固定地安装在该浅盘形地板上,这些脚部在一侧被焊接到该座椅部分的框架并且在另一侧用螺钉拧接到该浅盘形地板。
可替代地,可以提供的是将该座椅部分铰接式安装,其中该座椅部分仅能够向前倾斜,从而该座椅部分可以被折叠抵靠在前座椅的靠背上。
就其本身而言,靠背可以被紧固到该座椅部分或该车辆的底盘。
在这种情况下,靠背30优选地被安装在座椅部分20上,以便能够通过允许其向前倾斜的铰链来移动。
因此,靠背30能够在使用位置和向下折叠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使用位置中该靠背竖直地延伸,使得乘客能够乘坐在长条座椅10上,在所述向下折叠位置中该靠背抵靠该座椅部分水平地延伸,以便释放该机动车辆的后备箱中的装载空间。
优选地,座椅部分20和靠背30是一体的,因为它们各自包括刚性金属框架。因此不可能对靠背30或座椅部分20进行再分:在这种情况下,它们不旨在能够部分地向下折叠或向上折叠。
此外优选地,座椅部分20的装饰件和靠背30的装饰件不界定该长条座椅上的空间。换言之,该长条座椅不会为乘客界定不同的座位。而是,座椅部分20的装饰件和靠背30的装饰件为乘客(在靠背的前表面上和在座椅部分的上表面上)界定了基本上平的乘坐表面。
靠背30具有下边缘31,该下边缘在所述使用位置中面向座椅部分20。该靠背还具有相反的上边缘32(面向该机动车辆的车顶)和两个侧边缘(分别面向该机动车辆的侧翼子板)。
根据本发明的特别有利的特征,长条座椅10旨在同时容纳多达四名乘客。为此,机动车辆1装备有四个座椅安全带和至少四个用于锚定座椅安全带锁舌的装置。
在这种情况下,该机动车辆包括两个外部座椅安全带70、80,这些外部座椅安全带位于长条座椅10的两侧并且各自包括织物带71、81,在该织物带上穿引了锁舌73、83。在这种情况下,每个锁舌一方面包括具有螺纹连接到织物带上的槽缝的本体、并且另一方面包括从该本体延伸并且被提供成锁定在锁扣中的板。
机动车辆1还包括两个中央座椅安全带50、60,这些中央座椅安全带与所述两个外部座椅安全带70、80相距一定距离地位于所述两个外部座椅安全带之间并且各自包括织物带51、61,在该织物带上穿引了锁舌53、63。
该机动车辆还包括位于长条座椅10的两侧的两个外部锚定装置91、92。
最后,该机动车辆包括至少两个中央锚定装置93、94、95、96,该至少两个中央锚定装置位于所述两个外部锚定装置91、92之间并且与其相距一定距离。
在这种情况下,每个座椅安全带50、60、70、80是三点式的。因此,每个安全带包括紧固到该机动车辆的结构部分上的卷绕器52、62、72、82,该座椅安全带的织物带51、61、71、81的一部分卷绕在该卷绕器内。
这两个外部座椅安全带70、80的卷绕器72、82被直接紧固到该机动车辆的这些侧翼子板,在这种情况下通过螺钉拧接。可替代地,这些卷绕器可以被紧固到该靠背本身或紧固到该车辆的浅盘形地板。
这两个外部座椅安全带70、80中的每一者的织物带71、81从卷绕器72、82露出,经过(在靠背30的上边缘的高度处)紧固到该机动车辆的这些侧翼子板之一的引导件74、84,并且然后朝向该浅盘形地板下降,该织物带的自由端被紧固在该浅盘形地板处。
如图1和图2所示,这两个中央座椅安全带50、60的卷绕器52、62被紧固到底盘的后部包裹搁架(未示出),例如通过螺钉拧接。
这两个中央座椅安全带50、60中的每一者的织物带51、61从卷绕器露出,经过织物带引导件100(其将在本说明书后面更详细地描述),并且然后朝向该浅盘形地板下降,该织物带的自由端被紧固在该浅盘形地板处。为了朝向该浅盘形地板下降,每个织物带51、61经过提供在座椅部分20之中的或在座椅部分20与靠背30之间的通道。
这些中央座椅安全带50、60和外部座椅安全带70、80的锁舌53、63、73、83是相同的并且因此被设计成接合并锁定在提供在长条座椅10的座椅部分20处的锚定装置91、92、93、94、95、96中的一者或另一者中。
通常,每个锚定装置包括安装在支撑件(其使得可以将锁扣连接到该车辆的底盘上)上的锁扣(其容纳锁舌)。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特征,提供了比安装在这些座椅安全带50、60、70、80上的锁舌更多的锁扣91、92、93、94、95、96。
换言之,当每个座椅安全带50、60、70、80装备有单一锁舌53、63、73、83时,提供了比座椅安全带50、60、70、80更多的锁扣91、92、93、94、95、96。
在这种情况下,该机动车辆包括六个锁扣91、92、93、94、95、96。
更具体地,除了位于长条座椅10的两侧的两个外部锁扣91、92之外,还提供了四个中央锁扣93、94、95、96,这些中央锁扣是沿着座椅部分20成对地分布在这两个外部锁扣91、92之间并与其间隔一定距离。
在这种情况下,用于这些外部锁扣91、92的支撑件是由紧固到该机动车辆的浅盘形地板上的支柱形成的。
用于这些中央锁扣93、94、95、96的支撑件就其本身而言是由两个锁扣共享的。换言之,在这种情况下,每一对中央锁扣的两个锁扣93、94、95、96被紧固到同一个支撑件。
用于这些中央锁扣93、94、95、96的这两个支撑件被提供使得这四个锁扣是相对于长条座椅10的乘坐表面可缩回的。以此方式,这些锁扣当其未被使用时可以被放置在该乘坐表面下方的缩回位置,使得乘客可以乘坐在该乘坐表面上而不受损害。相比之下,这些锁扣当正被使用时可以被放置在从该乘坐表面中突出的使用位置,使得这些锁扣是可容易触及的。
在这种情况下,为此目的,这两个支撑件是通过连接到该机动车辆的浅盘形地板的条带(未示出)形成的。这四个锁扣就其本身而言旨在缩回到座椅部分20中挖空的空腔中(参见图1)、或者缩回到座椅部分20与靠背30之间的接合处。
如图4所示,当两名体型大的乘客200希望乘坐在长条座椅10上时,他们于是可以使这四个中央锁扣缩回并且通过将这些中央座椅安全带50、60的锁舌接合在外部锁扣91、92中来仅使用这些中央座椅安全带。
为了不受外部座椅安全带70、80的妨碍,这两名乘客200可以(在乘坐之前)使靠背30向前倾斜,以使在将该靠背返回到使用位置之前这两个外部座椅安全带70、80的织物带71、81经过靠背30的后方。为此目的,在靠背30后方提供的多个挂钩可以使得更容易将织物带71、81保持在长条座椅10后方。
如图6所示,当四名体型不大的乘客300、400希望乘坐在长条座椅10上时,他们于是通过将这四个座椅安全带50、60、70、80的锁舌接合在这些中央锁扣93、94、95、96中来使用这些座椅安全带。
如图5所示,当三名不同体型的乘客200、300希望乘坐在长条座椅10上时,体型最大的乘客如图4所示地乘坐,而其他两位如图6所示地乘坐。
如图1所示,这种情况下,长条座椅10此外包括恰好两个头枕40,这些头枕紧固到靠背30的上边缘32。
通常,这些头枕40各自包括覆盖有装饰件的一个金属框架以及两个平行的杆41,这些杆被焊接到头枕40的框架上、并且被安装成在焊接到靠背30的金属框架(见图1)的两个衬套中滑动。以此方式,这两个头枕40能够相对于靠背30在高位置和低位置(搁靠在靠背30上)之间移动。
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上述两个衬筒各自呈护套的形式,该护套被焊接到靠背30的金属框架。此衬筒内部容纳塑料套筒,该套筒在其上端支承套环。此套环从该靠背露出,以限定用于头枕40的这些平行杆41中的一个杆的通道。该套筒就其本身而言使得可以引导此平行杆41的滑动。此外,此套筒包括多个卡扣接片,这些卡扣接片被设计成与提供在这些平行杆41上的凹口配合,以便锁定头枕40的高度。
如图6所示,每个头枕40具有的宽度使得当长条座椅10容纳四名乘客300、400时其在这些乘客300、400中的两名乘客的头部后方延伸。
上述织物带引导件100就其本身而言是以可移动的方式安装在靠背30上、在这两个头枕40之间,以便相对于靠背30的上边缘32具有可调节的高度h(参见图2)。
为此目的,如图3所示,织物带引导件100包括用于安装在靠背30上的装置110以及界定了用于中央座椅安全带50、60的这两个织物带51、61的两个不同通道125、126的本体120。
在这种情况下,本体120呈矩形板的形式,并且安装装置110呈两个杆111的形式,这些杆从本体120的与其垂直的下边缘延伸。
本体120和这两个杆111通过从金属板冲压而形成为一体,或者连结在一起以形成单个一体式零件。可以提供的是,用塑料蒙皮覆盖本体120,例如通过对该金属板进行包覆模制。
在这种情况下,这两个杆111与这些头枕40所装备的杆相同。因此,这些杆被安装成在两个衬筒35中所容纳的塑料套筒中滑动,这些衬筒被焊接到靠背30的金属框架。在这种情况下,这些套筒和这些衬筒35再次与容纳这些头枕40的杆41的套筒和衬筒相同。
在实践中,织物带引导件100因此可以安装以代替最初提供成容纳仅三名乘客的长条座椅的中央头枕。此织物带引导件100因此被定位在与靠背30的这两个侧边缘相距相等的距离处。
本体120能够相对于靠背30在高位置和低位置(搁靠在靠背30上)之间移动。
如图3所示,由本体120界定的两个通道125、126优选地在高度上是至少部分地叠置的(一个在另一个之上)。
在这种情况下,这两个通道125、126中的每一者都呈槽缝的形式,其第一部分125A、126A是稍微弯曲的,并且其第二部分125B、126B弯曲成半圆形。
这两个通道125、126是一个在另一个之上首对尾定位的。
在这种情况下,每个通道125、126具有开放轮廓。更具体地,每个通道125、126经由接合槽缝127、128与织物带引导件100的外部连通,该接合槽缝从本体120的边缘延伸直到相应的通道125、126。
此接合槽缝127、128使得可以容易地将座椅安全带织物带插入到相应的通道125、126中或从其中取出。
如图4所示,当两名体型大的乘客200希望乘坐在长条座椅10上时,为了在撞击事件中不受这些中央座椅安全带50、60的织物带51、61的伤害,这些乘客可以调节织物带引导件100的高度,在这种情况下将其移动到其高位置。
如图6所示,当四名体型不大的乘客300、400希望乘坐在长条座椅10上时,为了在撞击事件中不受这些中央座椅安全带50、60的织物带51、61的伤害,这些乘客可以调节织物带引导件100的高度,在这种情况下将其移动到其低位置。
如图5所示,当三名不同体型的乘客200、300希望乘坐在长条座椅10上时,为了在撞击事件中不受这些中央座椅安全带50、60的织物带51、61的伤害,体型最大的乘客200使用从织物带引导件100的最高通道125露出的座椅安全带50,而其他乘客使用从织物带引导件100的最低通道126露出的座椅安全带60。因此,具有两个叠置通道125、126的优点是其允许每名乘客使用织物带相对于其肩部在高度上正确地定位的座椅安全带。
Claims (9)
1.一种机动车辆(1),包括:
-一个底盘(2),
-安装在该底盘(2)上的一个长条座椅(10),以及
-两个外部座椅安全带(70,80),这些外部座椅安全带位于该长条座椅(10)的两侧并且各自包括装备有一个锁舌(73,83)的织物带(71,81),
其特征在于,该机动车辆还包括:
-两个中央座椅安全带(50,60),这些中央座椅安全带与所述两个外部座椅安全带(70,80)相距一定距离地位于所述两个外部座椅安全带之间并且各自包括装备有一个锁舌(53,63)的织物带(51,61),以及
-至少四个锁扣(91,92,93,94,95,96),所述锁舌(53,63,73,83)被设计成紧固在该至少四个锁扣中,
其中,提供了比安装在这些中央座椅安全带(50,60)和外部座椅安全带(70,80)上的锁舌(53,63,73,83)更多的锁扣(91,92,93,94,95,9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车辆(1),其中,提供了两个外部锁扣(91,92)和四个中央锁扣(93,94,95,96),这些中央锁扣位于所述外部锁扣(91,92)之间并且与其相距一定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动车辆(1),其中,所述四个中央锁扣(93,94,95,96)是成对地分布的。
4.根据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机动车辆(1),其中,这两个外部座椅安全带(70,80)和这两个中央座椅安全带(50,60)是三点式座椅安全带。
5.根据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机动车辆(1),其中,提供了位于该长条座椅(10)的边缘之间的至少两个中央锁扣(93,94,95,96),并且其中,该长条座椅(10)界定了一个乘坐表面,所述中央锁扣(93,94,95,96)能够在它们从所述乘坐表面中突出的使用位置与它们在该乘坐表面的下方延伸的缩回位置之间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机动车辆(1),其中,该长条座椅(10)包括一个座椅部分(20)和一个靠背(30),该座椅部分和靠背各自是一件式的。
7.根据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机动车辆(1),其中,该长条座椅(10)被直接紧固或铰接到该底盘(2)。
8.根据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机动车辆(1),其中,提供了一个织物带引导件(100),该织物带引导件界定了两个通道(125,126),这两个中央座椅安全带(50,60)的织物带(51,61)被对应地穿引通过这些通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机动车辆(1),其中,该织物带引导件(100)是以可移动的方式安装在该长条座椅(10)上的,以便相对于该长条座椅(10)的上边缘(32)具有可调节的高度(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FR1456198A FR3022875B1 (fr) | 2014-06-30 | 2014-06-30 | Vehicule automobile comportant une banquette quatre places |
FR1456198 | 2014-06-30 | ||
PCT/FR2015/051766 WO2016001557A1 (fr) | 2014-06-30 | 2015-06-29 | Vehicule automobile comportant une banquette quatre places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536289A CN106536289A (zh) | 2017-03-22 |
CN106536289B true CN106536289B (zh) | 2019-10-22 |
Family
ID=519323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80041571.2A Active CN106536289B (zh) | 2014-06-30 | 2015-06-29 | 包括四人座椅的机动车辆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6536289B (zh) |
FR (1) | FR3022875B1 (zh) |
WO (1) | WO2016001557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FR3074751B1 (fr) * | 2017-12-11 | 2020-06-05 | Renault S.A.S | Cloison de vehicule automobile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305713B1 (en) * | 1999-12-27 | 2001-10-23 |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 Four point restraint apparatus |
GB2407537A (en) * | 2003-10-28 | 2005-05-04 | Autoliv Dev | Seat belt arrangement |
CN1646342A (zh) * | 2002-04-24 | 2005-07-27 | 约翰逊控制自动化系统株式会社 | 车辆后座装置 |
CN200999012Y (zh) * | 2007-01-29 | 2008-01-02 | 解忠泽 | 幼童专用客车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810037A (en) * | 1988-02-04 | 1989-03-07 | Tachi-S Co., Ltd. | Automotive seat with seat belt |
EP2479072A1 (en) * | 2006-08-28 | 2012-07-25 | Indiana Mills & Manufacturing, Inc. | Configurable restraint system |
US20080164732A1 (en) * | 2007-01-05 | 2008-07-10 |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 Automotive vehicle seat system |
US8282163B2 (en) * | 2010-03-02 | 2012-10-09 | Tk Holdings Inc. | Seating system for mass transit vehicle |
FR2978943B1 (fr) * | 2011-08-10 | 2013-08-16 | Scora | Banquette pour vehicule automobile |
-
2014
- 2014-06-30 FR FR1456198A patent/FR3022875B1/fr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5
- 2015-06-29 WO PCT/FR2015/051766 patent/WO2016001557A1/fr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5-06-29 CN CN201580041571.2A patent/CN106536289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305713B1 (en) * | 1999-12-27 | 2001-10-23 |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 Four point restraint apparatus |
CN1646342A (zh) * | 2002-04-24 | 2005-07-27 | 约翰逊控制自动化系统株式会社 | 车辆后座装置 |
GB2407537A (en) * | 2003-10-28 | 2005-05-04 | Autoliv Dev | Seat belt arrangement |
CN200999012Y (zh) * | 2007-01-29 | 2008-01-02 | 解忠泽 | 幼童专用客车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FR3022875A1 (fr) | 2016-01-01 |
FR3022875B1 (fr) | 2017-11-24 |
WO2016001557A1 (fr) | 2016-01-07 |
CN106536289A (zh) | 2017-03-2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0005422B2 (en) | Side seat and swivel restraint system | |
US9493093B2 (en) | Variable position seat mounting system | |
US8360521B2 (en) | Harnesses for use with child safety seats | |
JP4541569B2 (ja) | 乗員拘束用シートベルト・システム | |
US6846020B2 (en) | Seat belt restraint system for both adults and children | |
US20020089163A1 (en) | Three-point/four-point seat belt with symmettric belt configuration | |
US6827400B2 (en) | Sleeping occupant protection system for vehicles | |
US6053580A (en) | Personal restraint device | |
US7070239B1 (en) | Child-restraining vehicle seat | |
US9308890B2 (en) | Reversible 3-point to 4-point seat belt system | |
JP2010504236A (ja) | シートベルト保定装置及びシステム | |
US9073412B2 (en) | Utility vehicle occupant side retention system | |
DE202010018246U1 (de) | Erhöhungskissen zur Verwendung mit einem Fahrzeugsitz | |
US9254767B1 (en) | Adjustable headrest and seatbelt guide rings | |
US20140139005A1 (en) | Reversible 3-point to 4-point seat belt system | |
DE102019115848B4 (de) | Integrierte Kindersitzobergurtbefestigung | |
WO2005102112A2 (en) | Adjustable height vehicle seat bottom | |
US7264275B2 (en) | Occupant restraint system | |
US20170021795A1 (en) | Side Seat Harness Restraint System | |
CN105979812A (zh) | 安全座椅/辅助性座椅安全带垫 | |
US20180326876A1 (en) | Child restraint with vehicle seatbelt management system | |
US2365626A (en) | Safety holding device for vehicles | |
WO2014035549A1 (en) | Bus seating system | |
US20160046214A1 (en) | Vehicle seat with integrated child seat | |
CN106536289B (zh) | 包括四人座椅的机动车辆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