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6535258A - 发送超低时延传输信息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发送超低时延传输信息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535258A
CN106535258A CN201510574906.9A CN201510574906A CN106535258A CN 106535258 A CN106535258 A CN 106535258A CN 201510574906 A CN201510574906 A CN 201510574906A CN 106535258 A CN106535258 A CN 10653525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ndover
information
tti
terminal
ultr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57490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绍江
戴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510574906.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535258A/zh
Priority to PCT/CN2016/078584 priority patent/WO2016180107A1/zh
Publication of CN1065352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35258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6Performing reselection for specific purpos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04W36/0064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of control information between different access poi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04W36/0072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of resource information of target access po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8Reselecting an access poi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发送超低时延传输信息的方法、装置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通过切换过程信令发送终端的超低时延传输信息。在长期演进系统中的UE进行切换准备的时候,向切换目标eNodeB发出了超低时延传输信息,便于切换目标eNodeB进行资源分配。

Description

发送超低时延传输信息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送超低时延传输信息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本申请发明人在实现本申请所实施技术方案的过程中,至少发现相关技术中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业务的传输时延一直是无线网络运营商关注的一个重要的业务指标,直接影响着终端用户的业务体验。随着移动互联网应用的迅猛发展,远程控制、车联网、虚拟现实等物联网以及相关业务对移动网络中的业务传输时延提出了进一步的严格要求。因此,业务的低时延传输就成为了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5th Generation)中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短发送时间间隔接入技术是通过减少LTE系统的发送时间间隔(TTI,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充分缩短处理时延和回程时延,以支持某些业务的超低时延需求。目前存在两种缩小TTI的方法,一种是通过扩大正交频分复用(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系统的子载波间隔来缩小单个OFDM符号的时长;该方法在5G的高频通信系统和超密集网络中均有讨论。另一种方法是目前3GPP所讨论的通过减少单个TTI中OFDM符号的数量来减小TTI长度;该方法的好处是可以和现有的LTE系统完全兼容。本专利主要针对后面这种方法对LTE系统的需求。
当前3GPP对减小TTI长度的讨论还停留在最初的技术评估阶段,即分析评估减小TTI长度对时延减少的最终效果。如何在现有的LTE系统中引入减小TTI长度的技术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本发明针对的问题是在引入多种TTI长度的技术后,现有的LTE系统中在UE进行跨eNodeB切换过程中,由于切换目标eNodeB无法及时获知UE的TTI信息,从而不能尽快的为UE分配资源。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的发送超低时延传输信息的方法、装置及系统,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UE进行跨eNodeB切换过程中如何尽快的为UE分配资源。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发送超低时延传输信息的方法,包括:
通过切换过程信令发送终端的超低时延传输信息。
其中,所述切换过程信令为所述终端从切换源eNodeB向切换目标eNodeB进行切换过程中的信令。
其中,所述切换过程信令包括切换请求消息、序号状态转换消息和切换请求确认消息中的至少一个。
其中,所述切换请求消息包括:
切换源eNodeB通过X2接口发给切换目标eNodeB的切换请求消息;或者,
切换源eNodeB通过S1接口发送的切换请求消息,以及移动管理实体MME在接收到切换源eNodeB通过S1接口发送的切换请求消息后,通过S1接口发送给切换目标eNodeB的切换请求消息。
其中,所述切换请求确认消息包括:
所述切换目标eNodeB通过X2接口发送给所述切换源eNodeB的切换请求确认消息;或者,
所述切换目标eNodeB通过S1接口中目标eNodeB发送给MME的切换请求应答消息。
其中,所述切换请求确认消息携带所述切换目标eNodeB反馈的超低时延传输的确认信息。
其中,所述超低时延传输的确认信息包括:
信息A:所述切换目标eNodeB向所述切换源eNodeB确认的允许所述终端使用的传输时间间隔TTI信息;或者,
信息B:所述切换目标eNodeB向MME确认的允许所述终端使用的TTI信息。
其中,在所述超低时延传输的确认信息包括信息A时,所述切换源eNodeB根据所述切换目标eNodeB允许所述终端使用的TTI信息,确定所述终端是否向所述切换目标eNodeB发起切换过程。
其中,在所述超低时延传输的确认信息包括信息B时,所述MME通过S1接口向所述切换源eNodeB的切换命令,其中所述切换命令中携带有TTI信息,用于通知所述切换源eNodeB允许终端使用的TTI信息。
其中,所述切换源eNodeB向终端发送TTI信息,用于通知终端允许使用的TTI信息。
其中,当所述终端通过X2接口进行跨eNodeB切换时,所述切换源eNodeB向终端发送的TTI信息是通过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重配消息发送的;
当所述终端通过S1接口进行跨eNodeB切换时,所述切换源eNodeB向终端发送的TTI信息是通过切换命令发送的。
其中,在所述切换源eNodeB向所述终端发送TTI信息后,所述UE根据所述TTI信息进行上下行传输。
其中,所述超低时延传输信息包括切换终端的超低时延业务信息、超低时延传输支持能力信息和超低时延传输空口配置信息中的至少一个。
其中,所述超低时延业务信息包括所述终端当前运行的超低时延业务类型。
其中,所述超低时延传输支持能力信息包括所述终端所支持的TTI长度的类型信息。
其中,所述超低时延传输空口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终端当前所在的服务接入网网元为所述终端配置的超低时延业务对应的空口无线资源。
其中,所述空口无线资源包括所述终端当前所使用的TTI信息。
其中,所述TTI信息包括TTI长度或者TTI长度类型的指示信息。
一种发送超低时延传输信息的装置,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通过切换过程信令发送终端的超低时延传输信息。
其中,所述切换过程信令为所述终端从切换源eNodeB向切换目标eNodeB进行切换过程中的信令。
其中,所述切换过程信令包括切换请求消息、序号状态转换消息和切换请求确认消息中的至少一个。
其中,所述切换请求消息包括:
切换源eNodeB通过X2接口发给切换目标eNodeB的切换请求消息;或者,
切换源eNodeB通过S1接口发送的切换请求消息,以及移动管理实体MME在接收到切换源eNodeB通过S1接口发送的切换请求消息后,通过S1接口发送给切换目标eNodeB的切换请求消息。
其中,所述切换请求确认消息包括:
所述切换目标eNodeB通过X2接口发送给所述切换源eNodeB的切换请求确认消息;或者,
所述切换目标eNodeB通过S1接口中目标eNodeB发送给MME的切换请求应答消息。
其中,所述切换请求确认消息携带所述切换目标eNodeB反馈的超低时延传输的确认信息。
其中,所述超低时延传输的确认信息包括:
信息A:所述切换目标eNodeB向所述切换源eNodeB确认的允许所述终端使用的传输时间间隔TTI信息;或者,
信息B:所述切换目标eNodeB向MME确认的允许所述终端使用的TTI信息。
其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确定模块,位于切换源eNodeB,用于在所述超低时延传输的确认信息包括信息A时,所述切换源eNodeB根据所述切换目标eNodeB允许所述终端使用的TTI信息,确定所述终端是否向所述切换目标eNodeB发起切换过程。
其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发送模块,位于MME,用于在所述超低时延传输的确认信息包括信息B时,所述MME通过S1接口向所述切换源eNodeB的切换命令,其中所述切换命令中携带有TTI信息,用于通知所述切换源eNodeB允许终端使用的TTI信息。
其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三发送模块,位于切换源eNodeB,用于向终端发送TTI信息,用于通知终端允许使用的TTI信息。
其中,当所述终端通过X2接口进行跨eNodeB切换时,所述第三发送模块向终端发送的TTI信息是通过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重配消息发送的;
当所述终端通过S1接口进行跨eNodeB切换时,所述第三发送模块向终端发送的TTI信息是通过切换命令发送的。
其中,所述超低时延传输信息包括切换终端的超低时延业务信息、超低时延传输支持能力信息和超低时延传输空口配置信息中的至少一个。
其中,所述超低时延业务信息包括所述终端当前运行的超低时延业务类型。
其中,所述超低时延传输支持能力信息包括所述终端所支持的TTI长度的类型信息。
其中,所述超低时延传输空口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终端当前所在的服务接入网网元为所述终端配置的超低时延业务对应的空口无线资源。
其中,所述空口无线资源包括所述终端当前所使用的TTI信息。
其中,所述TTI信息包括TTI长度或者TTI长度类型的指示信息。
一种传输超低时延传输信息的系统,包括上文任一所述的装置和终端,其中:
所述终端用于在接收到超低时延传输信息后,根据所述TTI信息进行上下行传输。
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在LTE的系统中的UE进行切换准备的时候,就向切换目标eNodeB发出了超低时延传输信息(包括期望的TTI信息),便于切换目标eNodeB进行资源分配。如果UE期望使用超低时延传输,则切换目标小区可以根据切换请求消息中的超低时延传输信息(包括具体的TTI信息)进行资源配置,便于UE在切换到目标eNodeB的过程中就使用适合超低时延传输所需的低于1ms的TTI,降低切换过程中的时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eNodeB间通过X2口切换时指示TTI信息,且目标eNodeB不修改TTI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eNodeB间通过X2口切换时指示TTI信息,且目标eNodeB修改了TTI,UE顺从TTI修改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eNodeB间通过X2口切换时指示TTI信息,且目标eNodeB修改了TTI,UE不顺从TTI修改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eNodeB间通过X2口切换时指示UE支持的TTI的范围,由目标eNodeB选择TTI,UE顺从目标eNodeB选择的TTI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eNodeB间通过S1口切换过程中携带TTI信息,目标eNodeB不修改TTI。
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eNodeB间通过X2口切换过程中的SN STATUSTRANSFER携带TTI信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本发明基本思路如下:
步骤1:在LTE系统的跨eNodeB的切换过程中,源eNodeB在判断出需要执行切换后,在发送给目标eNodeB的切换请求消息中携带超低时延传输的信息。
其中,超低时延传输信息包括切换终端的超低时延业务信息,超低时延传输支持能力信息,超低时延传输空口配置信息。具体地,超低时延业务信息包括切换终端当前运行的超低时延业务类型,超低时延传输支持能力信息包括切换终端所支持的TTI长度类型,超低时延传输空口配置信息包括终端当前所在的服务接入网网元为所述终端配置的超低时延业务对应的空口无线资源,具体包括当前所使用的TTI信息(可以是具体的TTI长度或者某种TTI长度类型的指示)。
本发明中的切换请求消息包括:切换源eNodeB通过X2接口发给切换目标eNodeB的切换请求HANDOVER REQUEST消息,或者切换源eNodeB通过S1接口发送给MME(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移动管理实体)的HANDOVER REQUIRED消息以及MME通过S1接口发送给切换目标eNodeB的HANDOVER REQUEST消息。
步骤2:切换eNodeB做接纳判决时,可选地,切换目标eNodeB可以根据切换请求中的超低时延传输信息给UE分配无线资源。如果能够按切换请求中的超低时延传输信息给UE分配资源,则转至步骤3。否则,切换接纳失败或者更改部分传输信息(比如TTI)后再次接纳。
步骤3,可选地,在切换请求确认消息中携带切换目标eNodeB反馈的TTI信息,用于目标eNodeB向源eNodeB或者MME确认允许使用的TTI。
其中,切换请求确认消息包括:切换目标eNodeB通过X2接口发送给切换源eNodeB的切换请求确认消息HANDOVER REQUESTACKNOWLEDGE,或者S1接口中目标eNodeB发送给MME的切换请求应答消息HANDOVER REQUEST ACKNOWLEDGE中携带TTI信息。
进一步,可选地,如果目标eNodeB向源eNodeB或者MME确认允许使用的TTI和步骤1中的切换请求中携带的期望的TTI不一致,则切换源eNodeB或者MME可以决定放弃本次切换。
步骤4,可选地,如果是通过S1接口跨eNodeB切换,则在MME通过S1接口发送给切换源eNodeB的切换命令HANDOVER COMMAND中携带TTI信息,用于通知切换源eNodeB允许UE使用的TTI。
进一步,可选地,如果切换目标eNodeB允许UE使用的TTI和步骤1中的切换请求中携带的期望的TTI不一致,则切换源eNodeB可以决定放弃本次切换。
步骤5,可选地,切换源eNodeB向UE发送切换命令,执行切换过程。切换命令中携带TTI信息,用于通知UE允许使用的TTI信息。
进一步地,在通过X2接口进行跨eNodeB切换时,切换命令为无线RRC连接重配消息(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而在通过S1接口进行跨eNodeB切换时,切换命令为HANDOVER COMMAND。
步骤6,UE根据前面步骤确认的TTI信息和切换目标eNodeB建立连接,完成切换过程。
进一步地,如果步骤5中切换源eNodeB向UE发送的切换命令中携带了TTI信息,则UE根据该TTI信息进行上下行传输。否则,UE根据切换前使用的TTI信息进行传输。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的实施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eNodeB间通过X2口切换过程中HANDOVER REQUEST携带TTI信息,切换目标eNodeB不修改TTI。
图1为本实施例的流程图。
步骤101:切换源eNodeB通过测量控制触发UE进行测量。
步骤102:UE根据测量控制进行测量,并上报测量结果给切换源eNodeB。
步骤103:切换源eNodeB根据UE的测量报告触发测量判决,如果有小区满足切换条件则转步骤104。
步骤104:切换源eNodeB向切换目标eNodeB发起切换请求(HANDOVER REQUEST),切换请求消息中携带超低时延传输信息,包括UE期望使用的TTI,该期望使用的TTI可以为UE当前的TTI。TTI的长度可以是用于超低时延传输的低于1ms的TTI(比如1OFDM符号,2OFDM符号,0.5毫秒等取值),也可以是常规的1ms TTI。
步骤105:切换目标eNodeB根据超低时延传输信息进行资源的接纳判决,包括根据切换请求中携带的UE期望的TTI做判决。如果切换目标eNodeB并不能满足步骤104中UE期望的TTI要求,则直接接纳拒绝。否则,转步骤106。
步骤106:切换请求应答消息(HANDOVER REQUESTACKNOWLEDGE),可选地,包括了TTI信息用于确认TTI。
步骤107:开始执行切换过程,切换源eNodeB向UE发起RRC连接重配(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消息,可选地,其中携带步骤106中切换目标eNodeB确认的TTI信息。
步骤108:切换源eNodeB向切换目标eNodeB发送序号状态转移(SNSTATUS TRANSFER)消息。
步骤109:完成UE和切换目标eNodeB之间的同步。可选地,此时就可以根据步骤107中的TTI确定PRACH的TTI并发起RACH同步流程。
步骤110:切换目标eNodeB为UE分配上行授权并反馈时间提前量。此时下行发送采用步骤107中确定的TTI。
步骤111:UE成功接入目标小区后,将向切换目标eNodeB发送RRC连接重配完成消息。此时上行发送采用步骤107中确定的TTI。
步骤112:完成后续切换流程。上下行均采用步骤107中确定的TTI。
实施例二:eNodeB间通过X2口切换过程中携带TTI信息,切换目标eNodeB可根据实际情况修改TTI,切换源eNodeB顺从TTI的改变。
图2为本实施例的流程图。
步骤201:切换源eNodeB通过测量控制触发UE进行测量。
步骤202:UE根据测量控制进行测量,并上报测量结果给切换源eNodeB。
步骤203:切换源eNodeB根据UE的测量报告触发测量判决,如果有小区满足切换条件则转步骤204。
步骤204:切换源eNodeB向切换目标eNodeB发起切换请求(HANDOVER REQUEST),切换请求消息中携带超低时延传输信息,包括UE期望使用的TTI,该期望使用的TTI可以为UE当前的TTI,TTI的长度可以是用于超低时延传输的低于1ms的TTI(比如1OFDM符号,2OFDM符号,0.5毫秒等取值),也可以是常规的1ms TTI。
步骤205:切换目标eNodeB接纳判决,如果不能满足步骤204中期望的TTI所需的资源,可以修改TTI。在判端出满足步骤204中期望的TTI对应的资源需求,或者修改TTI后可以满足资源需求,则做出允许接纳的判决,并转步骤206.
步骤206:切换请求应答消息(HANDOVER REQUESTACKNOWLEDGE),携带切换目标eNodeB确定的TTI。
步骤207:UE根据HANDOVER REQUEST ACKNOWLEDGE中指示的TTI开始执行切换过程,切换源eNodeB向UE发起RRC连接重配(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消息,其中携带步骤206中切换目标eNodeB确认的TTI信息。
步骤208:切换源eNodeB向切换目标eNodeB发送序号状态转移(SNSTATUS TRANSFER)消息。
步骤209:完成UE和切换目标eNodeB之间的同步。可选地,此时就可以根据步骤207中的TTI确定PRACH的TTI并发起RACH同步流程。
步骤210:切换目标eNodeB为UE分配上行授权并反馈时间提前量。此时下行发送采用步骤206中确定的TTI。
步骤211:UE成功接入目标小区后,将向切换目标eNodeB发送RRC连接重配完成消息。此时上行发送采用步骤206中确定的TTI。
步骤212:完成后续切换流程。上下行均采用步骤206中确定的TTI。
实施例三:eNodeB间通过X2口eNodeB切换过程中携带TTI信息,切换目标eNodeB可根据实际情况修改TTI,切换源eNodeB决策不顺从TTI的改变。
图3为本实施例的流程图。
步骤301:切换源eNodeB通过测量控制触发UE进行测量。
步骤302:UE根据测量控制进行测量,并上报测量结果给切换源eNodeB。
步骤303:切换源eNodeB根据UE的测量报告触发测量判决,如果有小区满足切换条件则转步骤404。
步骤304:切换源eNodeB向切换目标eNodeB发起切换请求(HANDOVER REQUEST),切换请求消息中携带超低时延传输信息,包括UE期望使用的TTI,该期望使用的TTI可以为UE当前的TTI,TTI的长度可以是用于超低时延传输的低于1ms的TTI(比如1OFDM符号,2OFDM符号,0.5毫秒等取值),也可以是常规的1ms TTI。
步骤305:切换目标eNodeB接纳判决,如果不能满足步骤304中期望的TTI所需的资源,可以修改TTI。在判端出满足步骤304中期望的TTI对应的资源需求,或者修改TTI后可以满足资源需求,则做出允许接纳的判决,并转步骤306.
步骤306:切换请求应答消息(HANDOVER REQUESTACKNOWLEDGE),携带切换目标eNodeB确定的TTI。
步骤307:如果切换源eNodeB发现HANDOVER REQUESTACKNOWLEDGE中指示的TTI和HANDOVER REQUEST请求中期望的TTI不一致,则切换源eNodeB可以决策放弃到该切换目标eNodeB的切换。
实施例四:eNodeB间通过X2口切换过程中携带UE支持的TTI取值范围,切换目标eNodeB可根据实际情况决策将要使用的TTI,UE顺从切换目标eNodeB提供的TTI。
图4为本实施例的流程图。
步骤401:切换源eNodeB通过测量控制触发UE进行测量。
步骤402:UE根据测量控制进行测量,并上报测量结果给切换源eNodeB。
步骤403:切换源eNodeB根据UE的测量报告触发测量判决,如果有小区满足切换条件则转步骤404。
步骤404:切换源eNodeB向切换目标eNodeB发起切换请求(HANDOVER REQUEST),切换请求消息中携带UE可以使用的TTI的范围信息,比如1OFDM符号,2OFDM符号,0.5毫秒等取值,以及常规的1ms TTI。
步骤405:切换目标eNodeB根据UE可选的TTI的范围以及切换目标eNodeB本身支持的TTI的范围等因素来决策UE将要使用的具体的TTI,并进行资源接纳,如果选择一个TTI后并且资源允许接纳,则转步骤406.
步骤406:切换请求应答消息(HANDOVER REQUESTACKNOWLEDGE),携带切换目标eNodeB确定的TTI。
步骤407:UE根据HANDOVER REQUEST ACKNOWLEDGE中指示的TTI开始执行切换过程,切换源eNodeB向UE发起RRC连接重配(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消息,其中携带步骤406中切换目标eNodeB确定的TTI信息。
步骤408:切换源eNodeB向切换目标eNodeB发送序号状态转移(SNSTATUS TRANSFER)消息。
步骤409:完成UE和切换目标eNodeB之间的同步。可选地,此时就可以根据步骤406中的TTI确定PRACH的TTI并发起RACH同步流程。
步骤410:切换目标eNodeB为UE分配上行授权并反馈时间提前量。此时下行发送采用步骤406中确定的TTI。
步骤411:UE成功接入目标小区后,将向切换目标eNodeB发送RRC连接重配完成消息。此时上行发送采用步骤406中确定的TTI。
步骤412:完成后续切换流程。上下行均采用步骤406中确定的TTI。
实施例五:eNodeB间通过S1口切换过程中携带TTI信息,切换目标eNodeB不修改TTI。
图5为本实施例的流程图。
步骤501:切换源eNodeB通过测量控制触发UE进行测量。
步骤502:UE根据测量控制进行测量,并上报测量结果给切换源eNodeB。
步骤503:切换源eNodeB根据UE的测量报告触发测量判决,如果有小区满足切换条件则转步骤504。
步骤504:切换源eNodeB向MME发起HANDOVER REQUIRED,HANDOVER REQUIRED中携带UE期望使用的TTI,该期望使用的TTI可以为UE当前的TTI,TTI的长度可以是较短的TTI(比如1OFDM符号,2OFDM符号,0.5毫秒等取值),也可以是常规的1ms TTI。
步骤505:MME向切换目标eNodeB发起HANDOVER REQUEST,HANDOVER REQUEST中携带UE期望使用的TTI,该期望使用的TTI可以为UE当前的TTI,TTI的长度可以是较短的TTI(比如1OFDM符号,2OFDM符号,0.5毫秒等取值),也可以是常规的1ms TTI。
步骤506:切换目标eNodeB进行资源的接纳判决,包括根据切换请求中携带的UE期望的TTI做判决。如果切换目标eNodeB并不能满足步骤505中UE期望的TTI要求,则直接接纳拒绝。否则,转步骤507。
步骤507:切换目标eNodeB向MME发出切换请求应答消息(HANDOVER REQUEST ACKNOWLEDGE),可选地,包括了TTI信息用于确认TTI。
步骤508:开始执行切换过程,MME向切换源eNodeB发出切换命令(HANDOVER COMMAND),可选地,包括了TTI信息用于确认TTI。
步骤509:切换源eNodeB向UE发出切换命令(HANDOVERCOMMAND),可选地,包括了TTI信息用于确认TTI。
步骤510:切换源eNodeB向MME发送eNB状态转移(eNB STATUSTRANSFER)消息。
步骤511:MME向切换目标eNodeB发送MME状态转移(MME STATUSTRANSFER)消息。
步骤512:完成UE和切换目标eNodeB之间的同步。可选地,此时就可以根据步骤507中的TTI确定PRACH的TTI并发起RACH同步流程。
步骤513:切换目标eNodeB为UE分配上行授权并反馈时间提前量。此时下行发送采用步骤507中确定的TTI。
步骤514:UE成功接入目标小区后,将向切换目标eNodeB发送切换确认HANDOVER CONFIRM消息。此时上行发送采用步骤507中确定的TTI。
步骤515:完成后续切换流程。上下行均采用步骤507中确定的TTI。
实施例六:eNodeB间通过X2口切换过程中的SN STATUS TRANSFER携带TTI信息。
图6为本实施例的流程图。
步骤601:切换源eNodeB通过测量控制触发UE进行测量。
步骤602:UE根据测量控制进行测量,并上报测量结果给切换源eNodeB。
步骤603:切换源eNodeB根据UE的测量报告触发测量判决,如果有小区满足切换条件则转步骤604。
步骤604:切换源eNodeB向切换目标eNodeB发起切换请求(HANDOVER REQUEST)。
步骤605:切换目标eNodeB根据进行资源的接纳判决。如果切换目标eNodeB并不能满足UE需要的资源,则直接接纳拒绝。否则,转步骤606。
步骤606:切换请求应答消息(HANDOVER REQUESTACKNOWLEDGE),其中可以包含切换切换目标eNodeB允许该UE使用的TTI类型信息(可以是是否允许使用低于1ms长度的TTI的一个指示)。
步骤607:开始执行切换过程,切换源eNodeB基于当前使用的TTI信息向UE发起RRC连接重配(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消息。
步骤608:切换源eNodeB向切换目标eNodeB发送序号状态转移(SNSTATUS TRANSFER)消息,其中携带UE当前使用的TTI类型信息(作为UE期望使用的TTI信息,可以是使用低于1ms长度的TTI的一个指示)。
步骤609:完成UE和切换目标eNodeB之间的同步。可选地,此时就可以根据步骤608中的指示的TTI类型信息,确定PRACH的TTI并发起RACH同步流程。
步骤610:切换目标eNodeB为UE分配上行授权并反馈时间提前量。此时下行发送采用步骤608中确定的TTI。
步骤611:UE成功接入目标小区后,将向切换目标eNodeB发送RRC连接重配完成消息。此时上行发送采用步骤608中确定的TTI。
步骤612:完成后续切换流程。上下行均采用步骤608中确定的TTI。
本发明提供一种发送超低时延传输信息的装置,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通过切换过程信令发送终端的超低时延传输信息。
其中,所述切换过程信令为所述终端从切换源向切换目标eNodeB进行切换过程中的信令。
其中,所述切换过程信令包括切换请求消息、序号状态转换消息和切换请求确认消息中的至少一个。
其中,所述切换请求消息包括:
切换源通过X2接口发给切换目标eNodeB的切换请求消息;或者,
切换源通过S1接口发送的切换请求消息,以及移动管理实体MME在接收到切换源通过S1接口发送的切换请求消息后,通过S1接口发送给切换目标eNodeB的切换请求消息。
其中,所述切换请求确认消息包括:
所述切换目标eNodeB通过X2接口发送给所述切换源的切换请求确认消息;或者,
所述切换目标eNodeB通过S1接口中目标eNodeB发送给MME的切换请求应答消息。
其中,所述切换请求确认消息携带所述切换目标eNodeB反馈的超低时延传输的确认信息。
其中,所述超低时延传输的确认信息包括:
信息A:所述切换目标eNodeB向所述切换源确认的允许所述终端使用的传输时间间隔TTI信息;或者,
信息B:所述切换目标eNodeB向MME确认的允许所述终端使用的TTI信息。
其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确定模块,位于切换源,用于在所述超低时延传输的确认信息包括信息A时,所述切换源根据所述切换目标eNodeB允许所述终端使用的TTI信息,确定所述终端是否向所述切换目标eNodeB发起切换过程。
其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发送模块,位于MME,用于在所述超低时延传输的确认信息包括信息B时,所述MME通过S1接口向所述切换源的切换命令,其中所述切换命令中携带有TTI信息,用于通知所述切换源允许终端使用的TTI信息。
其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三发送模块,位于切换源,用于向终端发送TTI信息,用于通知终端允许使用的TTI信息。
其中,当所述终端通过X2接口进行跨eNodeB切换时,所述第三发送模块向终端发送的TTI信息是通过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重配消息发送的;
当所述终端通过S1接口进行跨eNodeB切换时,所述第三发送模块向终端发送的TTI信息是通过切换命令发送的。
其中,所述超低时延传输信息包括切换终端的超低时延业务信息、超低时延传输支持能力信息和超低时延传输空口配置信息中的至少一个。
其中,所述超低时延业务信息包括所述终端当前运行的超低时延业务类型。
其中,所述超低时延传输支持能力信息包括所述终端所支持的TTI长度的类型信息。
其中,所述超低时延传输空口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终端当前所在的服务接入网网元为所述终端配置的超低时延业务对应的空口无线资源。
其中,所述空口无线资源包括所述终端当前所使用的TTI信息。
其中,,所述TTI信息包括TTI长度或者TTI长度类型的指示信息。
本发明提供的装置实施例,在LTE的系统中的UE进行切换准备的时候,就向切换目标eNodeB发出了超低时延传输信息(包括期望的TTI信息),便于切换目标eNodeB进行资源分配。如果UE期望使用超低时延传输,则切换目标小区可以根据切换请求消息中的超低时延传输信息(包括具体的TTI信息)进行资源配置,便于UE在切换到目标eNodeB的过程中就使用适合超低时延传输所需的低于1ms的TTI,降低切换过程中的时延。
另外,本发明提供一种传输超低时延传输信息的系统,包括上文任一所述的装置和终端,其中:
所述终端用于在接收到超低时延传输信息后,根据所述TTI信息进行上下行传输。
本发明提供的系统实施例,在LTE的系统中的UE进行切换准备的时候,就向切换目标eNodeB发出了超低时延传输信息(包括期望的TTI信息),便于切换目标eNodeB进行资源分配。如果UE期望使用超低时延传输,则切换目标小区可以根据切换请求消息中的超低时延传输信息(包括具体的TTI信息)进行资源配置,便于UE在切换到目标eNodeB的过程中就使用适合超低时延传输所需的低于1ms的TTI,降低切换过程中的时延。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使用计算机程序流程来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所述计算机程序在相应的硬件平台上(如系统、设备、装置、器件等)执行,在执行时,包括方法实施例的步骤之一或其组合。
可选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也可以使用集成电路来实现,这些步骤可以被分别制作成一个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上述实施例中的各装置/功能模块/功能单元可以采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也可以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
上述实施例中的各装置/功能模块/功能单元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上述提到的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所述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36)

1.一种发送超低时延传输信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过切换过程信令发送终端的超低时延传输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过程信令为所述终端从切换源演进基站eNodeB向切换目标eNodeB进行切换过程中的信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过程信令包括切换请求消息、序号状态转换消息和切换请求确认消息中的至少一个。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请求消息包括:
切换源eNodeB通过X2接口发给切换目标eNodeB的切换请求消息;或者,
切换源eNodeB通过S1接口发送的切换请求消息,以及移动管理实体MME在接收到切换源eNodeB通过S1接口发送的切换请求消息后,通过S1接口发送给切换目标eNodeB的切换请求消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请求确认消息包括:
所述切换目标eNodeB通过X2接口发送给所述切换源eNodeB的切换请求确认消息;或者,
所述切换目标eNodeB通过S1接口中目标eNodeB发送给MME的切换请求应答消息。
6.根据权利要求3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请求确认消息携带所述切换目标eNodeB反馈的超低时延传输的确认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超低时延传输的确认信息包括:
信息A:所述切换目标eNodeB向所述切换源eNodeB确认的允许所述终端使用的传输时间间隔TTI信息;或者,
信息B:所述切换目标eNodeB向MME确认的允许所述终端使用的TTI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超低时延传输的确认信息包括信息A时,所述切换源eNodeB根据所述切换目标eNodeB允许所述终端使用的TTI信息,确定所述终端是否向所述切换目标eNodeB发起切换过程。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超低时延传输的确认信息包括信息B时,所述MME通过S1接口向所述切换源eNodeB的切换命令,其中所述切换命令中携带有TTI信息,用于通知所述切换源eNodeB允许终端使用的TTI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7至9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源eNodeB向终端发送TTI信息,用于通知终端允许使用的TTI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终端通过X2接口进行跨eNodeB切换时,所述切换源eNodeB向终端发送的TTI信息是通过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重配消息发送的;
当所述终端通过S1接口进行跨eNodeB切换时,所述切换源eNodeB向终端发送的TTI信息是通过切换命令发送的。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切换源eNodeB向所述终端发送TTI信息后,所述UE根据所述TTI信息进行上下行传输。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超低时延传输信息包括切换终端的超低时延业务信息、超低时延传输支持能力信息和超低时延传输空口配置信息中的至少一个。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超低时延业务信息包括所述终端当前运行的超低时延业务类型。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超低时延传输支持能力信息包括所述终端所支持的TTI长度的类型信息。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超低时延传输空口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终端当前所在的服务接入网网元为所述终端配置的超低时延业务对应的空口无线资源。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口无线资源包括所述终端当前所使用的TTI信息。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TTI信息包括TTI长度或者TTI长度类型的指示信息。
19.一种发送超低时延传输信息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通过切换过程信令发送终端的超低时延传输信息。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过程信令为所述终端从切换源eNodeB向切换目标eNodeB进行切换过程中的信令。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过程信令包括切换请求消息、序号状态转换消息和切换请求确认消息中的至少一个。
22.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请求消息包括:
切换源eNodeB通过X2接口发给切换目标eNodeB的切换请求消息;或者,
切换源eNodeB通过S1接口发送的切换请求消息,以及移动管理实体MME在接收到切换源eNodeB通过S1接口发送的切换请求消息后,通过S1接口发送给切换目标eNodeB的切换请求消息。
23.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请求确认消息包括:
所述切换目标eNodeB通过X2接口发送给所述切换源eNodeB的切换请求确认消息;或者,
所述切换目标eNodeB通过S1接口中目标eNodeB发送给MME的切换请求应答消息。
24.根据权利要求21或2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请求确认消息携带所述切换目标eNodeB反馈的超低时延传输的确认信息。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超低时延传输的确认信息包括:
信息A:所述切换目标eNodeB向所述切换源eNodeB确认的允许所述终端使用的传输时间间隔TTI信息;或者,
信息B:所述切换目标eNodeB向MME确认的允许所述终端使用的TTI信息。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确定模块,位于切换源eNodeB,用于在所述超低时延传输的确认信息包括信息A时,所述切换源eNodeB根据所述切换目标eNodeB允许所述终端使用的TTI信息,确定所述终端是否向所述切换目标eNodeB发起切换过程。
27.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发送模块,位于MME,用于在所述超低时延传输的确认信息包括信息B时,所述MME通过S1接口向所述切换源eNodeB的切换命令,其中所述切换命令中携带有TTI信息,用于通知所述切换源eNodeB允许终端使用的TTI信息。
28.根据权利要求25至27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三发送模块,位于切换源eNodeB,用于向终端发送TTI信息,用于通知终端允许使用的TTI信息。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终端通过X2接口进行跨eNodeB切换时,所述第三发送模块向终端发送的TTI信息是通过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重配消息发送的;
当所述终端通过S1接口进行跨eNodeB切换时,所述第三发送模块向终端发送的TTI信息是通过切换命令发送的。
3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超低时延传输信息包括切换终端的超低时延业务信息、超低时延传输支持能力信息和超低时延传输空口配置信息中的至少一个。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超低时延业务信息包括所述终端当前运行的超低时延业务类型。
32.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超低时延传输支持能力信息包括所述终端所支持的TTI长度的类型信息。
33.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超低时延传输空口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终端当前所在的服务接入网网元为所述终端配置的超低时延业务对应的空口无线资源。
34.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口无线资源包括所述终端当前所使用的TTI信息。
3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TTI信息包括TTI长度或者TTI长度类型的指示信息。
36.一种传输超低时延传输信息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至35任一所述的装置和终端,其中:
所述终端用于在接收到超低时延传输信息后,根据所述TTI信息进行上下行传输。
CN201510574906.9A 2015-09-10 2015-09-10 发送超低时延传输信息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Withdrawn CN10653525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74906.9A CN106535258A (zh) 2015-09-10 2015-09-10 发送超低时延传输信息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PCT/CN2016/078584 WO2016180107A1 (zh) 2015-09-10 2016-04-06 发送超低时延传输信息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74906.9A CN106535258A (zh) 2015-09-10 2015-09-10 发送超低时延传输信息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535258A true CN106535258A (zh) 2017-03-22

Family

ID=572485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574906.9A Withdrawn CN106535258A (zh) 2015-09-10 2015-09-10 发送超低时延传输信息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6535258A (zh)
WO (1) WO2016180107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22450A (zh) * 2017-03-23 2019-12-27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在第二服务的传输中配置第一服务的数据的打孔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195707A1 (zh) * 2017-04-24 2018-11-0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下行harq反馈方法及装置、终端和基站
CN107644055B (zh) * 2017-07-27 2019-12-13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信息学院 一种基于训练数据的通信保障能力生成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93440A (zh) * 2006-12-01 2008-06-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在切换过程中确定分组数据转发方式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1296163A (zh) * 2007-04-28 2008-10-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异步切换方法和系统
CN101594650A (zh) * 2008-05-30 2009-12-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配置传输时间间隔绑定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4468030A (zh) * 2014-08-26 2015-03-25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用户设备及基站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93440A (zh) * 2006-12-01 2008-06-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在切换过程中确定分组数据转发方式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1296163A (zh) * 2007-04-28 2008-10-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异步切换方法和系统
CN101594650A (zh) * 2008-05-30 2009-12-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配置传输时间间隔绑定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4468030A (zh) * 2014-08-26 2015-03-25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用户设备及基站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22450A (zh) * 2017-03-23 2019-12-27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在第二服务的传输中配置第一服务的数据的打孔束
CN110622450B (zh) * 2017-03-23 2022-05-24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在第二服务传输中配置第一服务数据的打孔束的方法和装置
US11569941B2 (en) 2017-03-23 2023-01-3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Configuring puncture bundles of data for a first service in a transmission of a second ser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6180107A1 (zh) 2016-11-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781452B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和设备
CN106255223B (zh) 一种进行随机接入的方法和设备
KR102508720B1 (ko) 랜덤 액세스 프로시져에서의 무경쟁 랜덤 액세스를 위한 전송 블록 사이즈
JP6209274B2 (ja) デュアルコネクティビティにおいてスモールセルでランダムアクセスを行う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CN111656847B (zh) 早期数据传输
KR20190034329A (ko) 랜덤 액세스 방법 및 장치
CN103493573A (zh) 用于随机接入响应的交叉调度
JP2025000874A (ja) ユーザ機器および方法
CN104303568B (zh) 调度信令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CN102013917B (zh) 一种发送系统信息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10557837A (zh) 通信方法和装置
KR20190006538A (ko) Ta 획득 방법 및 장치
EP3826215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EP3319368B1 (en) Retransmission control method and apparatus in a multi-user shared access process, user equipment and storage medium
CN103369663B (zh) 避免随机存取响应碰撞的方法
CN116114332A (zh) 用于通信的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6535258A (zh) 发送超低时延传输信息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EP3451720A1 (en) Identification management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WO2018059305A1 (zh) Pusch的发送方法及装置、dci的指示方法及装置
CN113767611B (zh) 交换能力信息
CN110771236B (zh) 网络装置、用户装置及无线通信方法
RU2754304C2 (ru) Способ управления доступом и соответствующий продукт
CN109802808A (zh) 一种同步块与寻呼调度信令关联方法、指示方法及装置
WO2014007010A1 (ja) 基地局及び通信方法
KR20230165287A (ko) Sdt를 사용한 srb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