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535111B - 移动终端及其定位方法 - Google Patents
移动终端及其定位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535111B CN106535111B CN201510574285.4A CN201510574285A CN106535111B CN 106535111 B CN106535111 B CN 106535111B CN 201510574285 A CN201510574285 A CN 201510574285A CN 106535111 B CN106535111 B CN 10653511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ositioning
- mobile terminal
- information
- system message
- positioning inform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H04W4/023—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using mutual or relative location information between multiple location based services [LBS] targets or of distance threshold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2—Network 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location of the user terminal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4/00—Locating users or terminals or network equipment for network management purposes, e.g. mobility management
- H04W64/006—Locating users or terminals or network equipment for network management purposes, e.g. mobility management with addition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e.g. for direction or speed determination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定位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接收定位服务器发送的定位能力上报请求;根据所述定位能力上报请求向所述定位服务器上报定位能力信息;接收所述定位服务器根据所上报的定位能力信息产生的获取定位信息的请求;根据所述获取定位信息的请求,从最近一次接收到的第一系统消息中获取对应的定位信息,并上报至所述定位服务器,由所述定位服务器根据所上报的定位信息对所述移动终端的地理位置进行定位,所述第一系统消息中包括当前服务小区及邻区的定位信息。应用所述方法可以快速地对移动终端进行定位,并降低所述移动终端的功耗。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移动终端及其定位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移动终端大都具有增强小区ID(Enhanced CELL ID,E-CID)功能。当开启E-CID功能时,所述移动终端可以收取不同邻区的系统消息,进而可以从所收取的系统消息中获取相应的定位信息,并将所述定位信息发送至所述定位服务器,由所述定位服务器根据移动终端上报的定位信息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地理位置。
然而,由于不同邻区的定位信息承载于不同的邻区的系统消息中,为了获得相应小区的定位信息,所述移动终端需要多次收取邻区的系统消息,导致功耗增加。并且,通过E-CID功能来获取所述移动终端的地理位置时,存在一定的时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是如何快速地对移动终端进行定位,并降低所述移动终端的功耗。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的定位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定位服务器发送的定位能力上报请求;
根据所述定位能力上报请求向所述定位服务器上报定位能力信息;
接收所述定位服务器根据所上报的定位能力信息产生的获取定位信息的请求;
根据所述获取定位信息的请求,从最近一次接收到的第一系统消息中获取对应的定位信息,并上报至所述定位服务器,由所述定位服务器根据所上报的定位信息对所述移动终端的地理位置进行定位,所述第一系统消息中包括当前服务小区及邻区的定位信息。
可选地,所述第一系统消息独立于所述移动终端接收到的其他系统消息,或者附加在所述移动终端接收到的一个或两个以上的其他系统消息中。
可选地,所述第一系统消息是基站获取各个小区之间的相邻关系及各个小区的定位信息并进行合并处理后获得的。
可选地,所述第一系统消息中定位信息对应的小区的排列顺序,与携带邻区列表的系统消息中各个小区的排列顺序相同。
可选地,所述邻区包括所述移动终端所支持的异系统的邻区。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适于预先接收第一系统消息,所述第一系统消息中包括当前服务小区及邻区的定位信息;
第二接收单元,适于接收所述定位服务器发送的定位能力上报请求;
第一发送单元,适于根据所述定位能力上报请求向所述定位服务器上报定位能力信息;
第三接收单元,适于接收所述定位服务器根据所上报的定位能力信息产生的获取定位信息的请求;
第二发送单元,适于根据所述获取定位信息的请求从所述第一接收单元最近一次接收到的第一系统消息中获取对应的定位信息,并上报至所述定位服务器,由所述定位服务器根据所上报的定位信息对所述移动终端的地理位置进行定位。
可选地,所述第一接收单元接收到的第一系统消息独立于所述移动终端接收到的其他系统消息,或者附加在所述移动终端接收到的一个或两个以上的其他系统消息中。
可选地,所述第一接收单元接收到的第一系统消息是基站获取各个小区之间的相邻关系及各个小区的定位信息并进行合并处理后获得的。
可选地,所述第一系统消息中定位信息对应的小区的顺序,与携带邻区列表的系统消息中各个小区的排列顺序相同。
可选地,所述邻区包括所述移动终端所支持的异系统的邻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在移动终端接收到定位服务器发送的定位能力上报请求时,通过将LTE通信系统的E-CID能力信息以及至少一个异系统的E-CID能力信息上报至定位服务器,从而所述定位服务器可以根据所述移动终端上报定位信息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地理位置,因此可以提高定位服务器对移动终端定位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移动终端定位方法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移动终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目前,当移动终端开启E-CID功能时,需要多次收取邻区的系统消息来获取相应的定位信息。由于不同邻区的定位消息承载于不同的邻区系统消息中,导致功耗增加。并且,在实际应用中,自所述移动终端开启E-CID功能至将所获取的定位信息上报至所述定位服务器,存在一定的时延,导致所述定位服务器无法实时地对所述移动终端进行定位。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的定位方法,所述方法可以使得所述移动终端预先接收包括当前服务小区及邻区的定位信息第一系统消息,进而可以在接收到定位服务器发送的获取定位信息的请求时,从所述第一系统消息中获取相应的定位信息并上报至定位服务器,而无须所述移动终端接收邻区的系统消息,因此可以降低所述移动终端的功耗。并且,在接收到所述获取定位信息的请求时,直接从最近一次接收到的第一系统消息获取相应的定位信息即可,而无须启动E-CID功能,也就不存在通过E-CID功能进行定位时引起的时延,因此可以使得定位服务器快速地对所述移动终端进行定位。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作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的定位方法。
所述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1,接收定位服务器发送的定位能力上报请求。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定位服务器通过向移动终端发送定位能力请求的方式,获得所述移动终端当前的定位能力。其中,所述移动终端的定位能力,即所述移动终端是否可以获得相关定位信息的能力。
在具体实施中,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触发所述定位服务器发送定位能力上报请求,比如,可以通过所述移动终端向所述定位服务器发送定位请求的方式触发所述定位服务器发送定位能力上报请求;也可以通过所述定位服务器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定位请求的方式触发所述定位服务器发送定位能力上报请求。也就是说,所述定位服务器及移动终端都可以触发所述定位服务器发送定位能力上报请求。其中,所述移动终端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产生定位请求,例如,可以通过所述移动终端的地图软件等应用程序产生定位请求。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终端是指可以在移动中使用的计算机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手机、笔记本、平板电脑以及车载电脑等设备。所述移动终端可以支持两种通信模式,也可以支持三种或三种以上的通信模式。具体无论所述移动终端可以支持的通信模式的数量如何,均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且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服务器可以是一台独立的专用服务器,也可以同时提供其他服务,比如可以在其他服务器上开辟一块专用的存储区和内存区,以提供定位服务。当然,不论是采用哪种方式的定位服务器,都可以与所述移动终端进行通信。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定位服务器之间可以采用有线连接的方式进行通信,也可以采用无线连接的方式进行通信。其中,所述无线连接的方法可以包括WiFi、蓝牙、红外等多种通信方式。具体无论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定位服务器之间的连接方式如何,均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且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步骤12,根据所述定位能力上报请求向所述定位服务器上报定位能力信息。
当所述移动终端接收到所述定位能力上报请求时,将自身的定位能力上报至所述定位服务器。其中,所述移动终端的定位能力既包括对当前通信系统下各小区的定位能力,又包括对异系统下各小区的定位能力。
在具体实施中,除当前的通信模式对应的通信系统外,所述移动终端所支持的其他通信系统均为异系统。例如,所述移动终端当前的通信模式为LTE模式,对应的当前通信系统为LTE系统。所述异系统可以为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WLAN),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GSM),时分同步码分多址(Time Division-Synchronous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TD-SCDMA)以及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Multiple Access,CDMA)2000等系统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所述移动终端在上报定位能力信息时,除上报当前通信系统的定位能力信息外,还可以上报至少一个异系统的定位能力信息。所述至少一个异系统,可以是所述移动终端所支持的异系统中的一个,也可以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终端可以上报当前通信系统的定位能力信息以及全部异系统的定位能力信息。
步骤13,接收所述定位服务器根据所上报的定位能力信息产生的获取定位信息的请求。
所述定位服务器接收到移动终端发送的定位能力信息后,可以产生对应的获取定位信息的请求。例如,当所述移动终端所上报的定位能力信息包括LTE通信系统及WLAN通信系统时,所述获取定位信息的请求即获取LTE通信系统及WLAN通信系统的相关定位信息。
步骤14,根据所述获取定位信息的请求,从最近一次接收到的第一系统消息中获取对应的定位信息,并上报至所述定位服务器,由所述定位服务器根据所上报的定位信息对所述移动终端的地理位置进行定位。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第一系统消息是基站获取各个小区之间的相邻关系及各个小区的定位信息并进行合并处理后获得的。其中,所述基站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获取各个小区之间的相邻关系及各个小区的定位信息,例如,所述基站可以在对所述移动终端进行网络网络规划或者优化时获得所述定位信息,也可以是通过运营维护系统的输入获得所述定位信息,还可以是通过自动邻区关联等自组织网络技术获得所述定位信息,具体获得所述定位信息的方式不作限制。
所述基站可以按照一定的调度间隔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所述第一系统消息。每次发送的第一系统消息的内容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只要为所述基站所获得的所述移动终端各小区最新的定位信息即可。
其中,所述调度间隔可以根据所述移动终端在不同情况下接收到所述获取定位信息的请求的周期进行设置。例如,所述移动终端在开机5s后接收到所述获取定位信息的请求,则所述基站可以在所述移动终端开机后小于5s的时间内发送所述第一系统消息。又如,所述移动终端在待机情况下,每2s就可以接收到一次所述获取定位信息的请求,则所述基站可以每1s发送一次所述第一系统消息。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第一系统消息中包括当前服务小区及邻区的定位信息。其中,所述邻区既包括当前通信系统的邻区,又包括异系统的邻区。
在具体实施中,基站将所述第一系统消息发送至所述移动终端时,可以将所述第一系统消息独立于发送至所述移动终端的其他系统消息进行发送,即所述基站增加发送至所述移动终端的系统消息。此时,所述第一系统消息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两个以上,即所述移动终端各个小区的定位信息可以全部承载于一个第一系统消息中,也可以分别承载于两个以上的第一系统消息中。
基站也可以将所述第一系统消息附加在发送至所述移动终端的其他系统消息中。例如,可以将所述第一系统消息全部附加在所述携带邻区列表的系统消息中,也可以将所述第一系统消息的部分附加在所述携带邻区列表的系统消息中,另一部分附加在其他系统消息中。
在具体实施中,可以将所述第一系统消息中定位信息对应的小区的排列顺序,按照携带邻区列表的系统消息中各个小区的排列顺序进行设置。这样,当所述移动终端接收到所述第一系统消息时,可以按照携带邻区列表的系统消息中各个小区的排列顺序,读取所述第一系统消息中各个小区的定位信息,因此可以减小所述第一系统消息的长度,节约空口资源。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第一系统消息的形式与所述移动终端的通信模式相关。例如,在3G模式下,所述第一系统消息的形式可以为ASN.1形式,即所述第一系统消息中的内容按照表格的形式排列。
当所述移动终端接收到所述获取定位信息的请求时,直接从最近一次接收到的第一系统消息中获取对应的定位信息上报至定位服务器即可,而无须再通过接收邻区的系统消息来获取对应的定位信息。例如,当所述获取定位信息的请求为请求获取LTE通信系统及WLAN通信系统的相关定位信息时,所述移动终端直接从所述第一系统消息中获取LTE通信系统及WLAN通信系统的相关定位信息并上报即可。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定位信息可以包括:实时的定位信息以及非实时的定位信息。其中,所述实时的定位信息可以由所述移动终端通过小区测量的方式获得,例如,各小区的信号强度。所述非实时的定位信息可以通过所述移动终端读取相应系统消息来获得,例如,陆上公用移动通信网(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PLMN)、位置区码(Location AreaCode,LAC)、路由区码(Routing Area Code,RAC)、跟踪区码(Tracking Area Code,TAC)、PLMN内唯一小区ID(Global Cell Identity,Global Cell ID)、小区频点(freq),物理小区号(phy cell id)等信息。可以理解的是,不同通信系统的定位信息不同,具体定位信息的内容不作限制,只要所述移动终端可以将对应系统下的部分或全部定位信息上报至定位服务器即可。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非实时的定位信息可以从最近一次接收到的第一系统消息中获得。当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所述获取定位信息的请求上报所述定位信息时,一方面可以从最近一次接收到的第一系统消息中获得所述非实时的定位信息,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小区测量得到的所述实时的定位信息,将所述非实时的定位信息及实时的定位信息共同上报至所述定位服务器。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移动终端将所述定位信息上报至所述定位服务器的方式不作限定,只要所述定位服务器可以接收到所述定位信息即可。例如,可以将所述定位信息以信令的方式发送至所述定位服务器,也可以将定位信息以IP数据链接报的方式发送至所述定位服务器。
由上述内容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终端的定位方法,通过预先接收包括当前服务小区及邻区的定位信息第一系统消息,进而可以在接收到定位服务器发送的获取定位信息的请求时,直接从所述第一系统消息中读取相应的定位信息,从而可以使得所述定位服务器可以更加快速地对所述移动终端进行定位,并且可以有效降低所述移动终端的功耗。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和实现本发明,以下分别对上述移动终端的定位方法对应的移动终端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20。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终端是指可以在移动中使用的计算机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手机、笔记本、平板电脑以及车载电脑等设备。所述移动终端可以支持两种通信模式,也可以支持三种或三种以上的通信模式,具体无论所述移动终端可以支持的通信模式的数量如何,均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具体地,所述移动终端20可以包括:第一接收单元21,第二接收单元22,第一发送单元23,第三接收单元24以及第二发送单元25。其中:
所述第一接收单元21适于预先接收第一系统消息,所述第一系统消息中包括当前服务小区及邻区的定位信息。所述第二接收单元22适于接收所述定位服务器发送的定位能力上报请求。所述第一发送单元23适于根据所述定位能力上报请求向所述定位服务器上报定位能力信息。所述第三接收单元24适于接收所述定位服务器根据所上报的定位能力信息产生的获取定位信息的请求。所述第二发送单元25适于根据所述获取定位信息的请求从所述第一接收单元最近一次接收到的第一系统消息中获取对应的定位信息,并上报至所述定位服务器,由所述定位服务器根据所上报的定位信息对所述移动终端的地理位置进行定位。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第一接收单元21接收到的第一系统消息既可以独立于所述移动终端接收到的其他系统消息,又可以附加在所述移动终端接收到的其他系统消息中。当所述第一系统消息独立于所述移动终端接收到的其他系统消息发送时,所述移动终端各个小区的定位信息可以全部设置在一个第一系统消息中,也可以分别设置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系统消息中。当所述第一系统消息附加在所述移动终端接收到的其他系统消息中发送时,所述移动终端各个小区的定位信息可以全部附加在一个所述其他系统消息中,也可以分别附加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所述其他系统消息中。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第一系统消息是基站获取各个小区之间的相邻关系及各个小区的定位信息并进行合并处理后获得的。其中,所述基站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获取各个小区之间的相邻关系及各个小区的定位信息,例如,所述基站可以在对所述移动终端进行网络网络规划或者优化时获得所述定位信息,也可以是通过运营维护系统的输入获得所述定位信息,还可以是通过自动邻区关联等自组织网络技术获得所述定位信息,具体获得所述定位信息的方式不作限制。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第一系统消息中包括当前服务小区及邻区的定位信息。其中,所述邻区既包括当前通信系统的邻区,又包括异系统的邻区。
在具体实施中,为减小所述第一系统消息的长度,以节约空口资源,基站可以将所述第一系统消息中定位信息对应的小区的排列顺序,按照携带邻区列表的系统消息中各个小区的排列顺序进行设置。这样,当所述移动终端接收到所述第一系统消息时,可以按照携带邻区列表的系统消息中各个小区的排列顺序,读取所述第一系统消息中各个小区的定位信息。
由上述内容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终端,通过第一接收单元21预先接收第一系统消息,进而可以在第三接收单元24接收到获取定位信息的请求时,直接从所述第一系统消息中读取相应的定位信息,从而可以使得所述定位服务器可以更加快速地对所述移动终端进行定位,并且可以有效降低所述移动终端的功耗。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介质可以包括:ROM、RAM、磁盘或光盘等。
虽然本发明披露如上,但本发明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移动终端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定位服务器发送的定位能力上报请求;
根据所述定位能力上报请求向所述定位服务器上报定位能力信息;
接收所述定位服务器根据所上报的定位能力信息产生的获取定位信息的请求;
根据所述获取定位信息的请求,从最近一次接收到的第一系统消息中获取对应的定位信息,并上报至所述定位服务器,由所述定位服务器根据所上报的定位信息对所述移动终端的地理位置进行定位,所述第一系统消息中包括当前服务小区及邻区的定位信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系统消息独立于所述移动终端接收到的其他系统消息,或者附加在所述移动终端接收到的一个或两个以上的其他系统消息中。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系统消息是基站获取各个小区之间的相邻关系及各个小区的定位信息并进行合并处理后获得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系统消息中定位信息对应的小区的排列顺序,与携带邻区列表的系统消息中各个小区的排列顺序相同。
5.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邻区包括所述移动终端所支持的异系统的邻区。
6.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适于预先接收第一系统消息,所述第一系统消息中包括当前服务小区及邻区的定位信息;
第二接收单元,适于接收定位服务器发送的定位能力上报请求;
第一发送单元,适于根据所述定位能力上报请求向所述定位服务器上报定位能力信息;
第三接收单元,适于接收所述定位服务器根据所上报的定位能力信息产生的获取定位信息的请求;
第二发送单元,适于根据所述获取定位信息的请求从所述第一接收单元最近一次接收到的第一系统消息中获取对应的定位信息,并上报至所述定位服务器,由所述定位服务器根据所上报的定位信息对所述移动终端的地理位置进行定位。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收单元接收到的第一系统消息独立于所述移动终端接收到的其他系统消息,或者附加在所述移动终端接收到的一个或两个以上的其他系统消息中。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收单元接收到的第一系统消息是基站获取各个小区之间的相邻关系及各个小区的定位信息并进行合并处理后获得的。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系统消息中定位信息对应的小区的顺序,与携带邻区列表的系统消息中各个小区的排列顺序相同。
10.如权利要求6至9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邻区包括所述移动终端所支持的异系统的邻区。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574285.4A CN106535111B (zh) | 2015-09-10 | 2015-09-10 | 移动终端及其定位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574285.4A CN106535111B (zh) | 2015-09-10 | 2015-09-10 | 移动终端及其定位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535111A CN106535111A (zh) | 2017-03-22 |
CN106535111B true CN106535111B (zh) | 2019-12-17 |
Family
ID=583461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574285.4A Active CN106535111B (zh) | 2015-09-10 | 2015-09-10 | 移动终端及其定位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6535111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565315B (zh) * | 2019-09-10 | 2023-02-21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位置信息获取、位置服务配置方法和通信设备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198188A (zh) * | 2008-01-03 | 2008-06-1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存储跨网络的小区系统信息的方法 |
CN102186143A (zh) * | 2011-05-27 | 2011-09-14 |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 采集定位信息的方法、移动终端及系统 |
CN102223597A (zh) * | 2010-04-15 | 2011-10-19 | 上海启电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移动定位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8233911B2 (en) * | 2009-12-16 | 2012-07-31 | Nokia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stimating a position of a node in 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
-
2015
- 2015-09-10 CN CN201510574285.4A patent/CN106535111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198188A (zh) * | 2008-01-03 | 2008-06-1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存储跨网络的小区系统信息的方法 |
CN102223597A (zh) * | 2010-04-15 | 2011-10-19 | 上海启电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移动定位装置 |
CN102186143A (zh) * | 2011-05-27 | 2011-09-14 |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 采集定位信息的方法、移动终端及系统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LTE终端定位研究;阎龙;《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信息科技辑》;20150415(第4期);第5-35页,第2-3章,图3-10、图3-11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535111A (zh) | 2017-03-2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9769739B2 (en) | Cell discovery method and device | |
WO2021036829A1 (zh) | 一种定位、离线指纹库的生成方法及装置 | |
US10045283B2 (en) | Method and system of providing small cell information to user equipments in a heterogeneous network environment | |
US20150195711A1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Terminal to Access Network and Terminal | |
US10652892B2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improved band-channel scanning and network switching | |
US10728766B2 (en) | Method and network node for managing a geo-fence for use by a source radio network node | |
CN110677869B (zh) | 网络连接的控制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 |
CN102917336B (zh) | 无线链路失效报告的订阅方法及设备 | |
CN104519512B (zh) | 一种自动邻区关系小区检测方法 | |
CN110933741B (zh) | 用户设备的定位方法及装置 | |
US20180063810A1 (en) | Positioning parameter exchange method and system, and apparatus | |
CN105578559B (zh) | 一种超密集组网下的接入方法、设备及系统 | |
CN106535111B (zh) | 移动终端及其定位方法 | |
CN109561478B (zh) | 用户终端盲重定向方法、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及设备 | |
CN106664580A (zh) | 一种邻区确定方法及设备 | |
CN106535317B (zh) | 移动终端及其定位方法 | |
EP3065446A1 (en) | Minimization of drive test method and device | |
CN106535318B (zh) | 移动终端及其定位方法 | |
US11245590B1 (en) | Neighbor list adaptive mapping | |
CN106535320B (zh) | 移动终端及其定位方法 | |
CN101651881A (zh) | 发送标识、实现邻区关系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 |
CN114630346A (zh) | 基于无线智能控制平台的数据交互方法、装置 | |
CN104703202A (zh) | 一种数据获取系统及方法 | |
CN102695197B (zh) | 一种信号冲突检测方法、检测方法及装置 | |
CN113329476B (zh) | 一种搜网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