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6530621A - 一种基于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安全驾驶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安全驾驶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530621A
CN106530621A CN201611119055.XA CN201611119055A CN106530621A CN 106530621 A CN106530621 A CN 106530621A CN 201611119055 A CN201611119055 A CN 201611119055A CN 106530621 A CN106530621 A CN 10653062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arable device
user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
speed
pres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11905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理
贾宇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Lianluo Interactiv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Lianluo Interactiv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Lianluo Interactiv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Lianluo Interactiv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1119055.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530621A/zh
Publication of CN1065306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3062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21/00Alarms responsive to a single specified undesired or abnormal condition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8B21/02Alarms for ensuring the safety of persons
    • G08B21/06Alarms for ensuring the safety of persons indicating a condition of sleep, e.g. anti-dozing alarms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asuring Pulse, Heart Rate, Blood Pressure Or Blood Flow (AREA)
  • Measuring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For Diagnosis (AREA)
  • Measurement Of The Respiration, Hearing Ability, Form, And Blood Characteristics Of Living 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基于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安全驾驶的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基于智能可穿戴设备检测获取用户的生理特征值;所述生理特征值表征用户的疲劳状态;判断所述生理特征值是否超过预设的疲劳阈值范围;若是,所述智能可穿戴设备向用户发送疲劳驾驶警报。采用上述方法可以防止用户在驾驶车辆时发生疲劳驾驶的危险情况,采用警示的方式提醒用户注意安全驾驶,从而保证用户驾驶的安全性。并且该方法是结合智能可穿戴设备实现的安全驾驶提醒。用户是处于安全驾驶情况还是危险驾驶情况,其判断依据是智能可穿戴设备对穿戴者用户的身体状况的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判断用户是否疲劳,是否需要发出警示等等。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安全驾驶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安全驾驶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安全驾驶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作为代步工具成为人们的日常出行工具,越来越多的人在出行时会采用自驾方式出行,自驾方式出行的确为人们提供了便利,节省时间。
但是自驾可能存在一定的弊端,如果长时间驾驶可能会造成驾驶员的疲劳情况,但有时候这种疲劳驾驶容易被人们所忽略,通过人为判断很难判断出某些情况下是否处于疲劳驾驶情况。一旦严重疲劳驾驶的话,很可能造成车祸等危害情况。
但是,针对疲劳驾驶的程度,人为情况下判断是比较困难的,因此,需要采用一种特定的方式判断是否疲劳驾驶等,从而减少因为疲劳驾驶造成的灾难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安全驾驶的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本发明另外提供一种基于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安全驾驶的装置。
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安全驾驶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基于智能可穿戴设备检测获取用户的生理特征值;所述生理特征值表征用户的疲劳状态;
判断所述生理特征值是否超过预设的疲劳阈值范围;
若是,所述智能可穿戴设备向用户发送疲劳驾驶警报。
可选的,在所述基于智能可穿戴设备检测获取用户的生理特征值之前或之后,执行以下操作:
基于智能可穿戴设备检测获取车辆的速度;
相应的,在所述判断所述生理特征值是否超过预设的疲劳阈值范围之前或之后,执行以下操作:
判断所述车辆的速度是否超过预设车速范围;
若是,所述智能可穿戴设备向用户发送超速警报。
可选的,所述基于智能可穿戴设备检测获取用户的生理特征值,包括:
基于所述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心率和/或血压传感器检测用户的生理特征值中的心率和/或血压值;
相应的,所述判断所述生理特征值是否超过预设的疲劳阈值范围,包括:
判断生理特征值中的心率值是否超过预设的疲劳值中的预设心率范围;和/或,
判断生理特征值中的血压值是否超过预设的疲劳值中预设血压范围。
可选的,所述智能可穿戴设备向用户发送疲劳驾驶警报,包括:
所述智能可穿戴设备通过语音警报的方式向用户发送疲劳驾驶警报;和/或,
所述智能可穿戴设备通过剧烈震动的方式向用户发送疲劳驾驶的警报。
可选的,在所述判断所述生理特征值是否超过预设的疲劳阈值范围之前,判断所述生理特征值是否处于稳定状态;
若否,所述智能可穿戴设备向用户发送疲劳驾驶警报。
可选的,所述判断所述生理特征值是否超过预设的疲劳阈值范围中,所述预设的疲劳值范围采用以下方式获得:
基于智能可穿戴设备获取预设时间段内用户处于健康状态下的多组生理特征值;
根据获取的多组生理特征值计算得到该用户的健康的生理特征值范围;
将计算得到的生理特征值范围作为所述预设的疲劳阈值范围。
可选的,在所述基于智能可穿戴设备检测获取用户的生理特征值之前,执行以下操作:
智能可穿戴设备接收启动安全驾驶模式的操作;
所述智能可穿戴设备启动进入安全驾驶模式。
可选的,预先设置高速模式和低速模式;
相应的,所述判断所述车辆的速度是否超过预设车速,包括:
判断所述车辆的速度是否超过预设车速中的高速阈值范围;或者,
判断所述车辆的速度是否超过预设车速中的低速阈值范围。
可选的,所述基于智能可穿戴设备检测获取车辆的速度之后,执行以下操作:
当车辆的速度处于低速模式时,基于智能可穿戴设备的转向角传感器检测获取车辆的转弯方向;
当车辆往右转弯时,智能可穿戴设备向用户发送注意右侧车辆的警示;
当车辆往左转弯时,智能可穿戴设备向用户发送注意左侧车辆的警示。
可选的,所述智能可穿戴设备包括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或智能眼镜。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基于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安全驾驶装置,该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基于智能可穿戴设备检测获取用户的生理特征值;所述生理特征值表征用户的疲劳状态;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生理特征值是否超过预设的疲劳阈值范围;
报警单元,用于当所述判断单元的判断结果为是时,所述智能可穿戴设备向用户发送疲劳驾驶警报。
可选的,所述智能可穿戴设备包括智能手表。
可选的,还包括:
速度获取单元,用于在所述基于智能可穿戴设备检测获取用户的生理特征值之前或之后,基于智能可穿戴设备检测获取车辆的速度;
车速判断单元,用于在所述判断所述生理特征值是否超过预设的疲劳阈值范围之前或之后,判断所述车辆的速度是否超过预设车速范围;若是,所述智能可穿戴设备向用户发送超速警报。
可选的,所述获取单元包括:
心率和/或血压值获取子单元,用于基于所述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心率和/或血压传感器检测用户的生理特征值中的心率和/或血压值;
相应的,判断单元具体用于判断生理特征值中的心率值是否超过预设的疲劳值中的预设心率范围;和/或,判断生理特征值中的血压值是否超过预设的疲劳值中预设血压范围。
可选的,还包括:
稳定状态判断单元,用于在所述判断所述生理特征值是否超过预设的疲劳阈值范围之前,判断所述生理特征值是否处于稳定状态;若否,所述智能可穿戴设备向用户发送疲劳驾驶警报。
可选的,还包括预先设置单元,用于预先设置高速模式和低速模式;
相应的,车速判断单元具体用于判断所述车辆的速度是否超过预设车速中的高速阈值范围;或者,判断所述车辆的速度是否超过预设车速中的低速阈值范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安全驾驶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基于智能可穿戴设备检测获取用户的生理特征值;所述生理特征值表征用户的疲劳状态;判断所述生理特征值是否超过预设的疲劳阈值范围;若是,所述智能可穿戴设备向用户发送疲劳驾驶警报。
采用上述方法可以防止用户在驾驶车辆时发生疲劳驾驶的危险情况,采用警示的方式提醒用户注意安全驾驶,从而保证用户驾驶的安全性。并且该方法是结合智能可穿戴设备实现的安全驾驶提醒。用户是处于安全驾驶情况还是危险驾驶情况,其判断依据是智能可穿戴设备对穿戴者用户的身体状况的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判断用户是否疲劳,是否需要发出警示等等。
因此,采用该方法所有检测技术和安全驾驶都可以集成到了智能可穿戴设备中,不需要带额外的设备,携带灵活,方便出行。另外,一般情况下,智能可穿戴设备的灵敏度高,传感器检测技术先进,可以准确的判断当前驾驶员的状态给出及时的反馈。从而保证用户进行安全驾驶,保障人身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安全驾驶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申请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安全驾驶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安全驾驶的方法,该方法结合智能可穿戴设备,为穿戴该智能可穿戴设备的驾驶者用户提供一定的安全驾驶的警示,以防止驾驶员的疲劳驾驶等问题。
由于智能可穿戴设备作为一种比较新型高新技术,其具有较多功能和特点,本申请的方法利用该智能可穿戴设备本身所具有的特点,检测出可以判断是否疲劳驾驶的一些特征数据,以此特征数据进行判断等。所述智能可穿戴设备不但携带方便,功能齐全,还可以通过警示的方式提醒驾驶员安全驾驶。
总之,采用该方法所有检测技术和安全驾驶都可以集成到了智能可穿戴设备中,不需要带额外的设备,携带灵活,方便出行。另外,一般情况下,智能可穿戴设备的灵敏度高,传感器检测技术先进,可以准确的判断当前驾驶员的状态给出及时的反馈。从而保证用户进行安全驾驶,保障人身安全。
以下通过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安全驾驶的方法进行详细的介绍和说明。
图1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安全驾驶的方法的流程图。请参照图1,该安全驾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1,基于智能可穿戴设备检测获取用户的生理特征值;所述生理特征值表征用户的疲劳状态。
该步骤是应用智能可穿戴设备的过程,在现有的智能可穿戴设备中一般会集成多种传感器以检测外界的一些参数等。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中应用到所述智能可穿戴设备的检测获取参数为生理特征值,该生理特征值体现的是用户的疲劳情况。所述智能可穿戴设备一般可以包括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或智能眼镜等,特别的,该智能可穿戴设备可以是智能手表。
人类在疲劳状态时,直接可以通过生理特征进行体现,例如,心跳加快,心率不稳定,血压升高等等情况,一般这些指标是体现人体健康状况的指标,而人在疲劳状态时,其外在的表现也可以通过上述指标进行体现,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是以所述智能可穿戴设备为基础,检测获取用户的生理特征值。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基于智能可穿戴设备检测获取用户的生理特征值,包括:基于所述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心率和/或血压传感器检测用户的生理特征值中的心率和/或血压值。
也就是,所述生理特征值可以通过用户的心率值和血压值进行体现,一般情况下,处于正常状态(非疲劳状态)下,用户的心率值和血压值会在一个较小的合理范围内波动,但是一般处于疲劳状态,心率值和血压值将会有较大波动,并且会超出正常的合理范围。一旦心率值和血压值超出合理范围内,则说明用户身体状况发生异常,将存在疲劳驾驶情况。
由于血压值和心率值均可体现用户的疲劳情况或状态,可以单独通过心率传感器检测心率值,进而根据心率值进行判断,也可以单独通过血压传感器检测血压值,进而根据血压值进行判断。另外还可以根据两者结合进行判断,两者结合的方式可以为判断是否疲劳提供更精确的数据和判断依据。
一般正常情况下,心率正常范围:60~100次/分,血压正常范围:收缩压<130mmHg,舒张压<85mmHg。
如果智能可穿戴设备中具有血压和心率传感器,可直接采用智能可穿戴设备进行血压值和心率值的检测,如果智能可穿戴设备中不具有相应传感器,可通过外接相应传感器进行血压值和心率值的检测。
另外,所述生理特征值是检测用户疲劳程度的数据,除了包括血压值和心率值之外,还可以是其他可以体现用户疲劳情况的数据,因此,该生理特征值还可以包括其他数据。
所述智能可穿戴设备除了检测生理特征值,检测用户的疲劳情况之外,安全驾驶还可以包括速度方面的安全性,因此,该智能可穿戴设备还可以检测相应的车辆的速度情况。
具体的,在所述基于智能可穿戴设备检测获取用户的生理特征值之前或之后,执行以下操作:基于智能可穿戴设备检测获取车辆的速度。
在所述智能可穿戴设备中具有速度传感器,可通过速度传感器检测穿戴者(车辆)的速度,并且,在后续判断步骤中,判断检测出的速度是否超出预设阈值,根据判断结果给出是否需要警告的结果。
此外,在所述基于智能可穿戴设备检测获取用户的生理特征值之前,执行以下操作:智能可穿戴设备接收启动安全驾驶模式的操作;所述智能可穿戴设备启动进入安全驾驶模式。
在智能可穿戴设备上设置有相应的安全驾驶模式,一旦该安全驾驶模式被开启,则智能可穿戴设备将进行相应数据的检测以及根据检测结果发出相应的警报。
以上是通过智能可穿戴设备获取相应的生理特征值的过程,以下步骤可根据该生理特征值进行相应的判断。
请继续参照图1,步骤S102,判断所述生理特征值是否超过预设的疲劳阈值范围。如该步骤的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步骤S103。
该步骤是根据生理特征值与预设的疲劳阈值范围进行对比判断的过程,一旦超出阈值范围,则可说明穿戴该智能可穿戴设备的驾驶者用户进行疲劳装置,进而执行步骤S103对驾驶者进行相应的警告处理,以防止危险的发生。
具体的,当所述基于智能可穿戴设备检测获取用户的生理特征值包括基于所述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心率和/或血压传感器检测用户的生理特征值中的心率和/或血压值时,相应的,所述判断所述生理特征值是否超过预设的疲劳阈值范围,包括以下步骤:
判断生理特征值中的心率值是否超过预设的疲劳值中的预设心率范围;和/或,判断生理特征值中的血压值是否超过预设的疲劳值中预设血压范围。
关于疲劳驾驶与血压或心率的关系,可进行简单的说明和介绍:
关于疲劳驾驶的情况,疲劳驾驶的算法主要依据心率和血压传感器的值来计算,疲劳时心率和血压较平时是高的。可以在每天早上,智能手表会记录你平时的心率值和血压值,通过连续几天的数据,可以得出你的基础心率和血压,心率正常范围:60~100次/分,血压正常范围:收缩压<130mmHg,舒张压<85mmHg。
除了判断心率或血压是否超出预设的范围,还可以检测心率和血压是否处于稳定状态以判断是否为疲劳驾驶情况。
具体的,在所述判断所述生理特征值是否超过预设的疲劳阈值范围之前,判断所述生理特征值是否处于稳定状态;若否,所述智能可穿戴设备向用户发送疲劳驾驶警报。
因此,在驾驶模式开启后,会记录驾驶者心率和血压值,通过几次驾车后会记录下稳定的心率和血压值,当突然有心率或者血压高于你基础心率和血压时并且高于你驾车稳定心率和血压值时,或者心率和血压非常不稳定时,此时判断驾驶者可能处于疲劳驾驶状态。
关于生理特征值包括其他数据时,其预设的疲劳值范围采用以下方式获得:
基于智能可穿戴设备获取预设时间段内用户处于健康状态下的多组生理特征值;根据获取的多组生理特征值计算得到该用户的健康的生理特征值范围;将计算得到的生理特征值范围作为所述预设的疲劳阈值范围。
该预设的疲劳阈值范围的获取与预设的心率范围和预设的血压范围均是采用上述步骤获取的,首先经过预设时间段内检测用户正常的心率和血压,并将该正常的心率和血压作为判断用户是否疲劳的预设范围,以此进行判断。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所述基于智能可穿戴设备检测获取用户的生理特征值之前或之后,执行以下操作:基于智能可穿戴设备检测获取车辆的速度。
相应的,在所述判断所述生理特征值是否超过预设的疲劳阈值范围之前或之后,执行以下操作:判断所述车辆的速度是否超过预设车速范围;若是,所述智能可穿戴设备向用户发送超速警报。
该步骤是对车速的控制及警告,当超速时同样会造成危险的情况,属于安全驾驶的警告范围内。因此,可预先设置车速范围,以此范围为基准进行判断等。
具体的,车辆在高速和普通道路行驶时,其速度范围要求不同,因此,根据实际情况可进行下述设置。
预先设置高速模式和低速模式。相应的,所述判断所述车辆的速度是否超过预设车速,包括:判断所述车辆的速度是否超过预设车速中的高速阈值范围;或者,判断所述车辆的速度是否超过预设车速中的低速阈值范围。
例如,处于高速模式时,速度传感器来检测车速,当速度达到或者超过高速规定车速,即110km/h-120km/h时,安全语音提醒将会发出“您已超速,注意减速慢行”语音提醒,车速低于60km/h时,安全语音提醒将会发出“车速过低,注意保持车速”语音提醒。
处于低速模式时可以只判断是否超速,速度传感器来检测车速,当速度达到或者超过公路车速,即60km/h时,安全语音提醒将会发出“您已超速,注意减速慢行”语音提醒。
另外,当车辆的速度处于低速模式时,基于智能可穿戴设备的转向角传感器检测获取车辆的转弯方向;当车辆往右转弯时,智能可穿戴设备向用户发送注意右侧车辆的警示;当车辆往左转弯时,智能可穿戴设备向用户发送注意左侧车辆的警示。
具体的,转弯动作主要依靠动作传感器来判断,通过调用传感器的标准接口,通过一定的算法可以计算出驾驶员是相左拐弯还是向右拐弯,安全语音提醒会发出“注意直行车辆,注意左侧或者右侧车辆”等语音提醒。
以上是基于智能可穿戴设备获取的相应的数据判断是否处于预设的阈值范围的情况,当该步骤的判断结果为是时,说明,检测出的数据超出了预设的阈值范围,因此将执行步骤S103发出相应的警报。
请继续参照图1,步骤S103,若上述步骤的判断结果为是,所述智能可穿戴设备向用户发送疲劳驾驶警报。
该步骤是经过上述步骤进行判断之后,获得该用户的驾驶状态为疲劳驾驶情况,在此情况下,所述智能可穿戴设备向用户发送疲劳驾驶警报。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智能可穿戴设备向用户发送疲劳驾驶警报,包括:所述智能可穿戴设备通过语音警报的方式向用户发送疲劳驾驶警报;和/或,所述智能可穿戴设备通过剧烈震动的方式向用户发送疲劳驾驶的警报。
所述智能可穿戴设备可单独通过语音警告的方式警告驾驶者,也可以单独通过剧烈震动的方式警告驾驶者,还可以采用语音和震动两者结合的方式警告驾驶者进行安全驾驶。
总之,通过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保证用户的安全驾驶,具体的,可以是对用户疲劳驾驶的警告,也可以是对车辆超速的警告,在低速模式内,还包括对车辆转弯时注意车辆的警告灯。
例如:在高速模式的安全驾驶情况下:
关于车速提醒:速度传感器来检测车速,当速度达到或者超过高速规定车速,即110km/h-120km/h时,安全语音提醒将会发出“您已超速,注意减速慢行”语音提醒,车速低于60km/h时,安全语音提醒将会发出"车速过低,注意保持车速"语音提醒。
关于疲劳驾驶提醒:疲劳驾驶算法主要依据心率和血压传感器的值来计算,疲劳时心率和血压较平时是高的。在每天早上,智能手表会记录你平时的心率值和血压值,通过连续几天的数据,可以得出你的基础心率和血压。
在驾驶模式开启后,会马上记录你心率和血压值,通过几次驾车后会记录下稳定的心率和血压值,当突然有心率或者血压高于你基础心率和血压时并且高于你驾车稳定心率和血压值时,或者心率和血压非常不稳定时,此时判断你应该处于疲劳驾驶,安全语音提醒会发出“请不要疲劳驾驶,注意安全”等提醒。
另外,在低速模式的安全驾驶情况下:
车速提醒:低速模式只判断是否超速,速度传感器来检测车速,当速度达到或者超过公路车速,即60km/h时,安全语音提醒将会发出“您已超速,注意减速慢行”语音提醒。
关于疲劳驾驶提醒:和高速模式的情况的判断方法相同。
另外,还涉及转弯提醒:转弯动作主要依靠动作传感器来判断,通过调用传感器的标准接口,通过一定的算法可以计算出驾驶员是相左拐弯还是向右拐弯,安全语音提醒会发出“注意直行车辆,注意左侧或者右侧车辆”等语音提醒。
因此,智能手表通过读取各种传感器(心率,血压,转向角,速度传感器)的值,通过一定的算法和数据分析,得出驾驶员的疲劳状态,车速,驾驶动作等,通过语音给出及时驾驶建议,使驾驶更加安全。
另外,所有检测技术和安全驾驶建议全部集成到了智能手表中,不需要带额外的设备,携带灵活,方便出行。只需要带一块手表就可以。灵敏度高,传感器检测技术先进,可以准确的判断当前驾驶员的状态给出及时的反馈。智能手表具有额外的功能,行驶线路记录,驾驶行为和习惯,导航等等。
总之,采用上述方法可以防止用户在驾驶车辆时发生疲劳驾驶的危险情况,采用警示的方式提醒用户注意安全驾驶,从而保证用户驾驶的安全性。并且该方法是结合智能可穿戴设备实现的安全驾驶提醒。用户是处于安全驾驶情况还是危险驾驶情况,其判断依据是智能可穿戴设备对穿戴者用户的身体状况的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判断用户是否疲劳,是否需要发出警示等等。
采用该方法所有检测技术和安全驾驶都可以集成到了智能可穿戴设备中,不需要带额外的设备,携带灵活,方便出行。另外,一般情况下,智能可穿戴设备的灵敏度高,传感器检测技术先进,可以准确的判断当前驾驶员的状态给出及时的反馈。从而保证用户进行安全驾驶,保障人身安全。
在上述的第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基于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安全驾驶的方法,与之相对应的,本申请第二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基于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安全驾驶装置。请参看图2,其为本申请的一种基于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安全驾驶装置的实施例的示意图。由于装置实施例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得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下述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
本申请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安全驾驶装置,该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201,用于基于智能可穿戴设备检测获取用户的生理特征值;所述生理特征值体现用户的疲劳情况;
判断单元202,用于判断所述生理特征值是否超过预设的疲劳阈值范围;
报警单元203,用于当所述判断单元的判断结果为是时,所述智能可穿戴设备向用户发送疲劳驾驶警报。
可选的,该装置还包括:
速度获取单元,用于在所述基于智能可穿戴设备检测获取用户的生理特征值之前或之后,基于智能可穿戴设备检测获取车辆的速度;
车速判断单元,用于在所述判断所述生理特征值是否超过预设的疲劳阈值范围之前或之后,判断所述车辆的速度是否超过预设车速范围;若是,所述智能可穿戴设备向用户发送超速警报。
可选的,所述获取单元包括:
心率和/或血压值获取子单元,用于基于所述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心率和/或血压传感器检测用户的生理特征值中的心率和/或血压值;
相应的,判断单元具体用于判断生理特征值中的心率值是否超过预设的疲劳值中的预设心率范围;和/或,判断生理特征值中的血压值是否超过预设的疲劳值中预设血压范围。
可选的,该装置还包括:
稳定状态判断单元,用于在所述判断所述生理特征值是否超过预设的疲劳阈值范围之前,判断所述生理特征值是否处于稳定状态;若否,所述智能可穿戴设备向用户发送疲劳驾驶警报。
可选的,该装置还包括预先设置单元,用于预先设置高速模式和低速模式;
相应的,车速判断单元具体用于判断所述车辆的速度是否超过预设车速中的高速阈值范围;或者,判断所述车辆的速度是否超过预设车速中的低速阈值范围。
采用上述装置可以防止用户在驾驶车辆时发生疲劳驾驶的危险情况,采用警示的方式提醒用户注意安全驾驶,从而保证用户驾驶的安全性。并且该方法是结合智能可穿戴设备实现的安全驾驶提醒。用户是处于安全驾驶情况还是危险驾驶情况,其判断依据是智能可穿戴设备对穿戴者用户的身体状况的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判断用户是否疲劳,是否需要发出警示等等。
本发明虽然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不是用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以做出可能的变动和修改,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本发明权利要求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6)

1.一种基于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安全驾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于智能可穿戴设备检测获取用户的生理特征值;所述生理特征值表征用户的疲劳状态;
判断所述生理特征值是否超过预设的疲劳阈值范围;
若是,所述智能可穿戴设备向用户发送疲劳驾驶警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安全驾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于智能可穿戴设备检测获取用户的生理特征值之前或之后,执行以下操作:
基于智能可穿戴设备检测获取车辆的速度;
相应的,在所述判断所述生理特征值是否超过预设的疲劳阈值范围之前或之后,执行以下操作:
判断所述车辆的速度是否超过预设车速范围;
若是,所述智能可穿戴设备向用户发送超速警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安全驾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智能可穿戴设备检测获取用户的生理特征值,包括:
基于所述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心率和/或血压传感器检测用户的生理特征值中的心率和/或血压值;
相应的,所述判断所述生理特征值是否超过预设的疲劳阈值范围,包括:
判断生理特征值中的心率值是否超过预设的疲劳值中的预设心率范围;和/或,
判断生理特征值中的血压值是否超过预设的疲劳值中预设血压范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安全驾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可穿戴设备向用户发送疲劳驾驶警报,包括:
所述智能可穿戴设备通过语音警报的方式向用户发送疲劳驾驶警报;和/或,
所述智能可穿戴设备通过剧烈震动的方式向用户发送疲劳驾驶的警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安全驾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判断所述生理特征值是否超过预设的疲劳阈值范围之前,判断所述生理特征值是否处于稳定状态;
若否,所述智能可穿戴设备向用户发送疲劳驾驶警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安全驾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生理特征值是否超过预设的疲劳阈值范围中,所述预设的疲劳值范围采用以下方式获得:
基于智能可穿戴设备获取预设时间段内用户处于健康状态下的多组生理特征值;
根据获取的多组生理特征值计算得到该用户的健康的生理特征值范围;
将计算得到的生理特征值范围作为所述预设的疲劳阈值范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安全驾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于智能可穿戴设备检测获取用户的生理特征值之前,执行以下操作:
智能可穿戴设备接收启动安全驾驶模式的操作;
所述智能可穿戴设备启动进入安全驾驶模式。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安全驾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预先设置高速模式和低速模式;
相应的,所述判断所述车辆的速度是否超过预设车速,包括:
判断所述车辆的速度是否超过预设车速中的高速阈值范围;或者,
判断所述车辆的速度是否超过预设车速中的低速阈值范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安全驾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智能可穿戴设备检测获取车辆的速度之后,执行以下操作:
当车辆的速度处于低速模式时,基于智能可穿戴设备的转向角传感器检测获取车辆的转弯方向;
当车辆往右转弯时,智能可穿戴设备向用户发送注意右侧车辆的警示;
当车辆往左转弯时,智能可穿戴设备向用户发送注意左侧车辆的警示。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安全驾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可穿戴设备包括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或智能眼镜。
11.一种基于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安全驾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基于智能可穿戴设备检测获取用户的生理特征值;所述生理特征值表征用户的疲劳状态;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生理特征值是否超过预设的疲劳阈值范围;
报警单元,用于当所述判断单元的判断结果为是时,所述智能可穿戴设备向用户发送疲劳驾驶警报。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基于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安全驾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可穿戴设备包括智能手表。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基于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安全驾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速度获取单元,用于在所述基于智能可穿戴设备检测获取用户的生理特征值之前或之后,基于智能可穿戴设备检测获取车辆的速度;
车速判断单元,用于在所述判断所述生理特征值是否超过预设的疲劳阈值范围之前或之后,判断所述车辆的速度是否超过预设车速范围;若是,所述智能可穿戴设备向用户发送超速警报。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基于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安全驾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预先设置单元,用于预先设置高速模式和低速模式;
相应的,车速判断单元具体用于判断所述车辆的速度是否超过预设车速中的高速阈值范围;或者,判断所述车辆的速度是否超过预设车速中的低速阈值范围。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基于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安全驾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单元包括:
心率和/或血压值获取子单元,用于基于所述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心率和/或血压传感器检测用户的生理特征值中的心率和/或血压值;
相应的,判断单元具体用于判断生理特征值中的心率值是否超过预设的疲劳值中的预设心率范围;和/或,判断生理特征值中的血压值是否超过预设的疲劳值中预设血压范围。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基于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安全驾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稳定状态判断单元,用于在所述判断所述生理特征值是否超过预设的疲劳阈值范围之前,判断所述生理特征值是否处于稳定状态;若否,所述智能可穿戴设备向用户发送疲劳驾驶警报。
CN201611119055.XA 2016-12-08 2016-12-08 一种基于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安全驾驶的方法和装置 Pending CN10653062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119055.XA CN106530621A (zh) 2016-12-08 2016-12-08 一种基于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安全驾驶的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119055.XA CN106530621A (zh) 2016-12-08 2016-12-08 一种基于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安全驾驶的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530621A true CN106530621A (zh) 2017-03-22

Family

ID=583420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119055.XA Pending CN106530621A (zh) 2016-12-08 2016-12-08 一种基于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安全驾驶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530621A (zh)

Cited B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35078A (zh) * 2017-03-29 2017-07-07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高速公路车辆群运行险态警示系统及方法
CN106974635A (zh) * 2017-04-26 2017-07-25 上海理工大学 一种疲劳驾驶实时监测系统
CN107415958A (zh) * 2017-05-03 2017-12-01 东莞市银通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人车互联系统
CN108523863A (zh) * 2018-04-11 2018-09-14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智能穿戴设备及智能提醒方法
CN108665680A (zh) * 2018-05-10 2018-10-16 武汉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智能手环的高速公路驾驶人疲劳监测预警系统
CN108806191A (zh) * 2018-07-20 2018-11-13 上海擎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睡眠数据的疲劳驾驶监测方法、系统、车载终端
CN108995531A (zh) * 2018-08-09 2018-12-14 爱驰汽车有限公司 用于汽车的疲劳报警装置及方法
CN109109864A (zh) * 2018-07-16 2019-01-01 深圳市沃特沃德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安全驾驶的提醒方法和系统
CN109421732A (zh) * 2017-08-16 2019-03-05 深圳如探索科技有限公司 设备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9620197A (zh) * 2019-01-22 2019-04-16 江苏徐工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脉搏监测和自学习的疲劳驾驶警示系统及方法
CN110942591A (zh) * 2019-11-12 2020-03-31 上海博泰悦臻电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驾驶安全提醒系统以及方法
CN112107295A (zh) * 2020-08-13 2020-12-22 苏州唯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可穿戴设备的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存储介质、可穿戴设备
CN114379566A (zh) * 2022-01-07 2022-04-22 广东乐心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5144013A (zh) * 2022-09-02 2022-10-04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驾驶员检测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5257775A (zh) * 2022-07-01 2022-11-01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穿戴车载生物传感智能控制系统、方法以及设备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043350A1 (en) * 2009-07-30 2011-02-24 I.V.S Integrated Vigilance Solutions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tecting the physiological onset of operator fatigue, drowsiness, or performance decrement
CN103622682A (zh) * 2013-11-14 2014-03-12 成都博约创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检测驾驶员健康状况的系统及方法
CN104802801A (zh) * 2015-05-12 2015-07-29 李春普 机动车驾驶员智能穿戴设备、评测方法及系统
CN105160819A (zh) * 2015-09-28 2015-12-16 天津杰云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便携式多功能电子手环
CN205103995U (zh) * 2015-11-11 2016-03-23 长安大学 一种驾驶员疲劳驾驶预警装置
CN105799509A (zh) * 2014-12-30 2016-07-27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疲劳驾驶系统及方法
CN105959021A (zh) * 2016-05-31 2016-09-21 深圳市元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可穿戴设备的车载诊断处理方法和终端
CN106095074A (zh) * 2016-05-31 2016-11-09 深圳市元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智能可穿戴设备的车辆监控处理方法和终端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043350A1 (en) * 2009-07-30 2011-02-24 I.V.S Integrated Vigilance Solutions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tecting the physiological onset of operator fatigue, drowsiness, or performance decrement
CN103622682A (zh) * 2013-11-14 2014-03-12 成都博约创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检测驾驶员健康状况的系统及方法
CN105799509A (zh) * 2014-12-30 2016-07-27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疲劳驾驶系统及方法
CN104802801A (zh) * 2015-05-12 2015-07-29 李春普 机动车驾驶员智能穿戴设备、评测方法及系统
CN105160819A (zh) * 2015-09-28 2015-12-16 天津杰云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便携式多功能电子手环
CN205103995U (zh) * 2015-11-11 2016-03-23 长安大学 一种驾驶员疲劳驾驶预警装置
CN105959021A (zh) * 2016-05-31 2016-09-21 深圳市元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可穿戴设备的车载诊断处理方法和终端
CN106095074A (zh) * 2016-05-31 2016-11-09 深圳市元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智能可穿戴设备的车辆监控处理方法和终端

Cited B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35078A (zh) * 2017-03-29 2017-07-07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高速公路车辆群运行险态警示系统及方法
CN106974635A (zh) * 2017-04-26 2017-07-25 上海理工大学 一种疲劳驾驶实时监测系统
CN107415958A (zh) * 2017-05-03 2017-12-01 东莞市银通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人车互联系统
CN109421732A (zh) * 2017-08-16 2019-03-05 深圳如探索科技有限公司 设备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8523863A (zh) * 2018-04-11 2018-09-14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智能穿戴设备及智能提醒方法
CN108665680A (zh) * 2018-05-10 2018-10-16 武汉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智能手环的高速公路驾驶人疲劳监测预警系统
CN109109864A (zh) * 2018-07-16 2019-01-01 深圳市沃特沃德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安全驾驶的提醒方法和系统
CN108806191A (zh) * 2018-07-20 2018-11-13 上海擎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睡眠数据的疲劳驾驶监测方法、系统、车载终端
CN108995531A (zh) * 2018-08-09 2018-12-14 爱驰汽车有限公司 用于汽车的疲劳报警装置及方法
CN109620197A (zh) * 2019-01-22 2019-04-16 江苏徐工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脉搏监测和自学习的疲劳驾驶警示系统及方法
CN110942591A (zh) * 2019-11-12 2020-03-31 上海博泰悦臻电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驾驶安全提醒系统以及方法
CN112107295A (zh) * 2020-08-13 2020-12-22 苏州唯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可穿戴设备的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存储介质、可穿戴设备
CN114379566A (zh) * 2022-01-07 2022-04-22 广东乐心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5257775A (zh) * 2022-07-01 2022-11-01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穿戴车载生物传感智能控制系统、方法以及设备
CN115144013A (zh) * 2022-09-02 2022-10-04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驾驶员检测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530621A (zh) 一种基于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安全驾驶的方法和装置
CN113345204B (zh) 一种车载远程疲劳唤醒方法及其唤醒系统
CN105313898B (zh) 驾驶员状态感应装置及其方法
JP5038222B2 (ja) 生体状態推定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並びに記録媒体
CN107200022B (zh) 驾驶辅助系统和方法
TWI656050B (zh) 以生理監測結合車輛控制之方法
US20170071525A1 (en) Device of drowsiness detection and alarm and method of the same
US10297131B2 (en) Providing safe mobility while detecting drowsiness
CN106355837A (zh) 一种基于手机的疲劳驾驶监测方法
CN113415285B (zh) 一种驾驶员警觉度评估方法及系统
CN101380923A (zh) 一种驾驶导航安全的提醒方法、系统及驾驶导航提醒装置
JP4915735B2 (ja) 疲労判定システム及び疲労判定方法
JP3596158B2 (ja) 運転者モニター装置とこれを用いた安全装置
CN117842085A (zh) 驾驶状态检测与预警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JP2010063682A (ja) 運転者監視装置
TW201441080A (zh) 疲勞駕駛監測系統與方法
JPH10146321A (ja) 運転者監視装置
JP2005253590A (ja) 運転支援装置
KR101447060B1 (ko) 운전자의 뇌파를 통해 차량을 제어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WO2018211966A1 (ja) 運転者監視装置、運転者監視方法及び運転者監視のためのプログラム
CN118230504A (zh) 一种辅助驾驶用疲劳驾驶预警系统
JP2018195249A (ja) 自動車ドライバーの身体情報に対応した安全運転支援装置
KR20150009729A (ko) 차량 내에서의 건강 측정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CN216021013U (zh) 一种车载健康监测装置
JP2023004253A (ja) 運転評価制御装置、および運転評価制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322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