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522365A - 一种横梁与立柱接头处混凝土浇筑方法及分隔工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横梁与立柱接头处混凝土浇筑方法及分隔工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522365A CN106522365A CN201611041098.0A CN201611041098A CN106522365A CN 106522365 A CN106522365 A CN 106522365A CN 201611041098 A CN201611041098 A CN 201611041098A CN 106522365 A CN106522365 A CN 10652236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rossbeam
- concrete
- joint
- upright column
- pour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1/00—Constructions in general; Structures which are not restricted either to walls, e.g. partitions, or floors or ceilings or roofs
- E04B1/18—Structures comprising elongated load-supporting parts, e.g. columns, girders, skeletons
- E04B1/20—Structures comprising elongated load-supporting parts, e.g. columns, girders, skeletons the supporting parts consisting of concrete, e.g. reinforced concrete, or other stonelike material
- E04B1/21—Connectio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1/00—Preparing, conveying, or working-up building materials or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Other devices or measures for constructional work
- E04G21/02—Conveying or working-up concrete or similar masses able to be heaped or cas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On-Site Construction Work That Accompanies The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Concret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横梁与立柱接头处混凝土浇筑方法,包括:在横梁与立柱接头处的横梁位置倾斜的插入多根分隔杆;按顺序分别进行立柱浇筑及横梁浇筑;拔出全部的分隔杆;将插入分隔杆位置的混凝土振捣密实。采用多根倾斜的分隔杆插入横梁的接头位置附近,在浇筑时能够较好的起到分隔混凝土的作用,在交界位置两种不同的混凝土能够通过分隔杆之间的空隙均匀混合;且由于采用一个方向设置的多根杆的结构分隔混凝土,可以在浇筑结束后将分隔杆从混凝土的分隔位置抽出,并在之后进行振捣密实,令交界处的混凝土混合均匀密实,减小可能出现的内部的空腔,令接口位置的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横梁与立柱接头处混凝土分隔方法。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横梁与立柱接头处混凝土浇筑方法,还涉及一种横梁与立柱接头处混凝土分隔工具。
背景技术
目前,在钢筋混凝土建筑的建筑施工时,在对横梁与立柱(或者承重墙)交接的位置进行混凝土的浇筑时,由于柱的混凝土采用高标号混凝土,梁采用低标号混凝土,通常采用混合浇筑的方式。具体的操作方法是交接位置的横梁的主筋上布置双层钢丝分隔网,但使用双层钢丝网拦截还存在一些使用上的问题,具体表现在:
钢丝网无法拆除,导致横梁在拦截处断开,对结构的力学性能产生不利影响,若不拦截,则易导致立柱在接头处浇筑成低标号混凝土,且在接头处不同标号混凝土会产生色差,影响混凝土观感。
综上所述,如何有效地解决目前混凝土施工时,横梁与立柱交界位置施工手段对结构的力学性能有害等问题,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横梁与立柱接头处混凝土浇筑方法,该横梁与立柱接头处混凝土浇筑方法可以有效地解决目前混凝土施工时,横梁与立柱交界位置施工手段对结构的力学性能有害等问题,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实现上述横梁与立柱接头处混凝土浇筑方法的横梁与立柱接头处混凝土分隔工具。
为了达到上述第一个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横梁与立柱接头处混凝土浇筑方法,包括:
在横梁与立柱接头处的横梁位置倾斜的插入多根分隔杆;
按顺序分别进行立柱浇筑及横梁浇筑;
拔出全部的所述分隔杆;
将插入所述分隔杆位置的混凝土振捣密实。
优选的,上述横梁与立柱接头处混凝土浇筑方法中,所述插入多根分隔杆,具体为:
将所述分隔杆均以预设的倾斜角度一端插入所述横梁的箍筋及横梁主筋的结合位置,另一端卡在所述结合位置的对侧的箍筋上。
优选的,上述横梁与立柱接头处混凝土浇筑方法中,所述按顺序分别进行立柱浇筑及横梁浇筑,具体为:
先浇筑立柱,令浇筑的混凝土达到板顶的位置,再对横梁进行浇筑。
本发明提供的横梁与立柱接头处混凝土浇筑方法,包括:
在横梁与立柱接头处的横梁位置倾斜的插入多根分隔杆;按顺序分别进行立柱浇筑及横梁浇筑;拔出全部的所述分隔杆;将插入所述分隔杆位置的混凝土振捣密实。本发明提供的这种混凝土浇筑方法,采用多根倾斜的分隔杆插入横梁的接头位置附近,在浇筑时能够较好的起到分隔混凝土的作用,在交界位置两种不同的混凝土能够通过分隔杆之间的空隙均匀混合,具有较好的混凝土外观;并且由于采用这种一个方向设置的多根杆的结构分隔混凝土,可以在浇筑结束后,在混凝土完全凝固之前再将分隔杆从混凝土的分隔位置抽出,并在之后进行振捣密实,令交界处的混凝土混合均匀密实,减小可能出现的内部的空腔,令接口位置的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这种横梁与立柱接头处混凝土浇筑方法有效地解决了目前混凝土施工时,横梁与立柱交界位置施工手段对结构的力学性能有害等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第二个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横梁与立柱接头处混凝土分隔工具,包括横杆,所述横杆上并排设置有多根分隔杆,所述分隔杆的长度与待浇筑的横梁的厚度匹配,所述分隔杆用于插入所述接头处横梁的箍筋与横梁主筋之间。
该混凝土分隔工具能够实现上述混凝土浇筑方法。由于上述的混凝土浇筑方法具有上述技术效果,能够实现该混凝土浇筑方法的混凝土分隔工具也应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
优选的,上述混凝土分隔工具中,所述分隔杆的一端与所述横杆可转动连接,并可沿所述横杆滑动调节位置,所述横杆的端部设置有插口结构,用于装入或取下所述分隔杆。
优选的,上述混凝土分隔工具中,所述横杆的长度大于所述待浇筑的横梁的厚度。
优选的,上述混凝土分隔工具中,所述横杆的两端均安装固定有把手结构。
优选的,上述混凝土分隔工具中,所述分隔杆具体为镀锌钢管的管件。
优选的,上述混凝土分隔工具中,所述横杆具体为钢筋的杆件。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横梁与立柱接头处混凝土浇筑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横梁与立柱接头处混凝土分隔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如下:
分隔杆1、横杆2、把手3。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横梁与立柱接头处混凝土浇筑方法,以解决目前混凝土施工时,横梁与立柱交界位置施工手段对结构的力学性能有害等问题。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横梁与立柱接头处混凝土浇筑方法的流程图。
应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横梁与立柱接头处混凝土浇筑方法,包括:
S01:在横梁与立柱接头处的横梁位置倾斜的插入多根分隔杆1;S02:按顺序分别进行立柱浇筑及横梁浇筑;S03:拔出全部的所述分隔杆1;S04:将插入所述分隔杆1位置的混凝土振捣密实。
其中需要说明的,分隔杆本身具有一定的光滑程度,令抽出分隔杆的操作容易进行,也可采用浇筑前在分隔杆表面涂抹凡士林等润滑剂以便令抽出分隔杆的操作容易进行;拔出分隔杆的操作要在混凝土硬化之前,保证操作的可行性。
本实施例提供的这种混凝土浇筑方法,采用多根倾斜的分隔杆插入横梁的接头位置附近,在浇筑时能够较好的起到分隔混凝土的作用,在交界位置两种不同的混凝土能够通过分隔杆之间的空隙均匀混合,具有较好的混凝土外观;并且由于采用这种一个方向设置的多根杆的结构分隔混凝土,可以在浇筑结束后,在混凝土完全凝固之前再将分隔杆从混凝土的分隔位置抽出,并在之后进行振捣密实,令交界处的混凝土混合均匀密实,减小可能出现的内部的空腔,令接口位置的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这种横梁与立柱接头处混凝土浇筑方法有效地解决了目前混凝土施工时,横梁与立柱交界位置施工手段对结构的力学性能有害等问题。
为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优选的,上述横梁与立柱接头处混凝土浇筑方法中,所述插入多根分隔杆1,具体为:
将所述分隔杆1均以预设的倾斜角度一端插入所述横梁的箍筋及横梁主筋的结合位置,另一端卡在所述结合位置的对侧的箍筋上。
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将分隔杆的端部插入横梁主筋和箍筋的结合位置固定,以此保证了分隔杆位置的稳固,且保证其倾斜角固定。
为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优选的,上述横梁与立柱接头处混凝土浇筑方法中,所述按顺序分别进行立柱浇筑及横梁浇筑,具体为:
先浇筑立柱,令浇筑的混凝土达到板顶的位置,再对横梁进行浇筑。
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采用先浇筑立柱,当浇筑混凝土的位置到达板顶的位置后,再浇筑横梁,这种施工顺序降低了施工难度,保证了接头位置力学性能优异。
请参阅图2,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横梁与立柱接头处混凝土分隔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基于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混凝土浇筑方法,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混凝土分隔工具,该分隔工具包括横杆2,所述横杆2上并排设置有多根分隔杆1,所述分隔杆1的长度与待浇筑的横梁的厚度匹配,所述分隔杆1用于插入所述接头处横梁的箍筋与横梁主筋之间。
本实施例提供的这种混凝土分隔工具能够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上述实施例中的混凝土浇筑方法。由于该混凝土分隔工具实现了上述实施例中的混凝土浇筑方法,所以该混凝土分隔工具的有益效果请参考上述实施例。
此外本实施例提供的这种混凝土分隔工具,通过一根横杆连接多根分隔杆,多根是指两根以上并且能够通过排列形成一定的密度。在进行拔出分隔杆的工序时,可直接通过拔出横杆一次性完成,简化了操作。
为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优选的,上述混凝土分隔工具中,所述分隔杆1的一端与所述横杆2可转动连接,并可沿所述横杆2滑动调节位置,所述横杆2的端部设置有插口结构,用于装入或取下所述分隔杆1。
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横杆与分隔杆的连接相对自由,分隔杆可沿横杆的方向滑动调节位置,可以转动调节与横梁上筋的固定角度,方便了固定分隔杆的操作,并且可以通过这种设计适应性的调整各个分隔杆之间的间距。通过设置的插口结构可以很方便的向横杆上装入或取出分隔杆,以便针对不同的横梁尺寸进行适应性的调节。
为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优选的,上述混凝土分隔工具中,所述横杆2的长度大于所述待浇筑的横梁的厚度。
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横杆的长度大于待浇筑的横梁的厚度,通过这种设计可以保证在浇筑混凝土时,横杆卡在横梁的筋外不会落入,仅仅只有分隔杆埋入横梁中,令拔出的操作容易进行。
为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优选的,上述混凝土分隔工具中,所述横杆2的两端均安装固定有把手3结构。
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设置把手结构方便手持横杆,方便对分隔杆的装入位置进行调节控制,同样的方便了通过横杆拔出分隔杆的操作。
为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优选的,上述混凝土分隔工具中,所述分隔杆1具体为镀锌钢管的管件。采用管件作为分隔杆其具有获得容易,且表面光滑的优点,优选的尺寸是直径30mm左右,长1米。
为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优选的,上述混凝土分隔工具中,所述横杆2具体为钢筋的杆件。
通过钢筋作为横杆的材质,其具有较好的强度,保证了能够有效地带动拔出分隔杆,其优选的尺寸是直径16mm,长1米。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横梁与立柱接头处混凝土浇筑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横梁与立柱接头处的横梁位置倾斜的插入多根分隔杆;
按顺序分别进行立柱浇筑及横梁浇筑;
拔出全部的所述分隔杆;
将插入所述分隔杆位置的混凝土振捣密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横梁与立柱接头处混凝土浇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多根分隔杆,具体为:
将所述分隔杆均以预设的倾斜角度一端插入所述横梁的箍筋及横梁主筋的结合位置,另一端卡在所述结合位置的对侧的箍筋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横梁与立柱接头处混凝土浇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顺序分别进行立柱浇筑及横梁浇筑,具体为:
先浇筑立柱,令浇筑的混凝土达到板顶的位置,再对横梁进行浇筑。
4.一种横梁与立柱接头处混凝土分隔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横杆,所述横杆上并排设置有多根分隔杆,所述分隔杆的长度与待浇筑的横梁的厚度匹配,所述分隔杆用于插入所述接头处横梁的箍筋与横梁主筋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横梁与立柱接头处混凝土分隔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杆的一端与所述横杆可转动连接,并可沿所述横杆滑动调节位置,所述横杆的端部设置有插口结构,用于装入或取下所述分隔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横梁与立柱接头处混凝土分隔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的长度大于所述待浇筑的横梁的厚度。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横梁与立柱接头处混凝土分隔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的两端均安装固定有把手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横梁与立柱接头处混凝土分隔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杆具体为镀锌钢管的管件。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横梁与立柱接头处混凝土分隔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具体为钢筋的杆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1041098.0A CN106522365A (zh) | 2016-11-21 | 2016-11-21 | 一种横梁与立柱接头处混凝土浇筑方法及分隔工具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1041098.0A CN106522365A (zh) | 2016-11-21 | 2016-11-21 | 一种横梁与立柱接头处混凝土浇筑方法及分隔工具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522365A true CN106522365A (zh) | 2017-03-22 |
Family
ID=583565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1041098.0A Pending CN106522365A (zh) | 2016-11-21 | 2016-11-21 | 一种横梁与立柱接头处混凝土浇筑方法及分隔工具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6522365A (zh)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8105114A (ja) * | 1994-10-04 | 1996-04-23 | Kumagai Gumi Co Ltd | 柱と梁の接合方法 |
JP2007092354A (ja) * | 2005-09-28 | 2007-04-12 | Takenaka Komuten Co Ltd | プレキャストコンクリート造柱梁の接合方法 |
CN101487293A (zh) * | 2008-06-25 | 2009-07-22 | 江苏江都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梁柱节点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浇筑方法 |
CN203834931U (zh) * | 2014-04-01 | 2014-09-17 | 中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梁柱接头不同型号混凝土浇筑的阻隔器 |
CN104405133A (zh) * | 2014-12-17 | 2015-03-11 | 中建五局蚌埠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组合式高低标号砼分离装置 |
CN204510807U (zh) * | 2014-12-26 | 2015-07-29 | 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 | 用于梁截面不同标号的混凝土分离装置 |
CN204552083U (zh) * | 2015-04-14 | 2015-08-12 | 中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混凝土浇筑的新型阻隔器 |
CN105951988A (zh) * | 2016-07-20 | 2016-09-21 | 河北科工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梁柱节点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结构及其施工工艺 |
-
2016
- 2016-11-21 CN CN201611041098.0A patent/CN106522365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8105114A (ja) * | 1994-10-04 | 1996-04-23 | Kumagai Gumi Co Ltd | 柱と梁の接合方法 |
JP2007092354A (ja) * | 2005-09-28 | 2007-04-12 | Takenaka Komuten Co Ltd | プレキャストコンクリート造柱梁の接合方法 |
CN101487293A (zh) * | 2008-06-25 | 2009-07-22 | 江苏江都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梁柱节点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浇筑方法 |
CN203834931U (zh) * | 2014-04-01 | 2014-09-17 | 中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梁柱接头不同型号混凝土浇筑的阻隔器 |
CN104405133A (zh) * | 2014-12-17 | 2015-03-11 | 中建五局蚌埠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组合式高低标号砼分离装置 |
CN204510807U (zh) * | 2014-12-26 | 2015-07-29 | 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 | 用于梁截面不同标号的混凝土分离装置 |
CN204552083U (zh) * | 2015-04-14 | 2015-08-12 | 中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混凝土浇筑的新型阻隔器 |
CN105951988A (zh) * | 2016-07-20 | 2016-09-21 | 河北科工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梁柱节点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结构及其施工工艺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605177A (zh) | 高效预制楼板的施工方法及其独立支撑架 | |
CN207597284U (zh) | 道路桥梁裂缝加固装置 | |
CN106639305B (zh) | 可滑移提升式构造柱钢模板及其施工方法 | |
CN107443566A (zh) | 预制构造柱模壳的制作方法 | |
CN209854874U (zh) | 检查井井身浇注模板 | |
CN206174120U (zh) | 一种预制构造柱及其结构 | |
CN108104287B (zh) | 混凝土结构及利用该混凝土结构的分段浇筑方法 | |
CN106593468A (zh) | 隧洞仰拱混凝土衬砌滑模及施工方法 | |
CN207436503U (zh) | 高效预制楼板施工的吊模组件 | |
CN106522365A (zh) | 一种横梁与立柱接头处混凝土浇筑方法及分隔工具 | |
CN207904914U (zh) | 一种灌注桩钢筋笼防上浮施工结构 | |
CN110273546A (zh) | 一种建筑模板的加固方法 | |
CN209339316U (zh) | 一种建筑用支撑柱 | |
CN102704685A (zh) | 混凝土浇筑落料快速插入管及其使用方法 | |
CN207077580U (zh) | 预制构造柱模壳制作装置 | |
CN213174787U (zh) | 一种高低跨柱混凝土浇筑模板 | |
CN207436515U (zh) | 高效预制楼板施工的吊装梁 | |
CN207538506U (zh) | 高效预制楼板施工的独立支撑架 | |
CN105926782A (zh) | 混凝土后浇带施工方法 | |
CN211172620U (zh) | 一种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 | |
CN208309892U (zh) | 一种建筑结构隔离填充墙和主受力构件的拉缝用构件 | |
CN212358848U (zh) | 构造柱断层装置 | |
CN207484515U (zh) | 水泥盖板 | |
CN205777500U (zh) | 一种用于二次结构构造柱柱头混凝土成型模板 | |
CN207405817U (zh) | 一种装配式混凝土变截面t型剪力墙构件及其制作模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322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