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521795A - 一种定长定宽经编间隔织物的自包边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定长定宽经编间隔织物的自包边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521795A CN106521795A CN201610679420.6A CN201610679420A CN106521795A CN 106521795 A CN106521795 A CN 106521795A CN 201610679420 A CN201610679420 A CN 201610679420A CN 106521795 A CN106521795 A CN 10652179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abric
- hemming
- length
- self
- allowan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21/00—Warp knitting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abrics or articles not dependent on the use of particular machines; Fabrics or articles defined by such processes
- D04B21/14—Fab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corporation by knitting, in one or more thread, fleece, or fabric layers, of reinforcing, binding, or decorative threads; Fabrics incorporating small auxiliary elements, e.g. for decorative purposes
-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1/00—General types of sewing apparatus or machines without mechanism for lateral movement of the needle or the work or both
- D05B1/08—General types of sewing apparatus or machines without mechanism for lateral movement of the needle or the work or both for making multi-thread seams
- D05B1/18—Seams for protecting or securing edg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Treatment Of Fiber Materials (AREA)
- Knitting Of Fabric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定长定宽经编间隔织物的自包边方法,即通过设计织物编织过程中的编织工艺,使织物在上面层或下面层的四周均预留有用于包边的织物余量,并将预留的包边余量的边缘分别与另一表面层的边缘对接重合,并进行缝合完成织物自包边的工艺。其中织物宽度方向上无需裁剪即可实现自包边的效果;织物的长度方向上经合理的设计和裁剪,也能实现自包边的效果。此包边方法改变了传统的包边方法,无需准备另外的专用布条,由于在预留的余量区域没有设计间隔纱,因此且该缝合包边过程中不会发生间隔丝的破坏碎裂,因而不会形成毛刺外张,解决了皮肤刺伤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经编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定长定宽经编间隔织物的自包边方法。
背景技术
经编间隔织物是一种整体编织成中空的纺织结构,通过纱线连接上下两个面层,该织物具有上下表面层结构和间隔层结构。由于其独特的三维立体结构,赋予了经编间隔织物独特的性能,较好的热湿舒适性能,抗压和压缩回复性能,抗冲击性能等,因而经编间隔织物广泛用于家居寝室材料,例如床垫,沙发垫,座椅垫等。为了在使用中达到良好的支撑效果,间隔丝直径一般会比表面层纱线粗。经编间隔织物需要经过切割裁剪后才能达到产品要求的尺寸,但是在切割过程中,较粗的间隔丝会发生断裂,且断裂的纤维丝非常尖锐,形成很多外张的毛刺,在使用时造成人体皮肤刺伤,尤其会对老年人以及儿童的健康带来潜在的危害;另一方面断裂的间隔丝脱落在地上,会对环境卫生造成影响。鉴于以上织物在切割过程中形成的缺点,使得织物的包边工艺变得极为重要。
以往包边是在包边机上利用具有一定宽度的,可覆盖织物厚度的包边布条,沿着织物间隔层外围的上下边缘进行缝合完成,如公开号为CN101353845A的发明专利提供一种经编间隔织物的包边方法和经编间隔织物的包边装置。此包边装置是首先经针车将半边拉链和两条丝带缝在一起制得带半边拉链的包边丝带,然后将包边丝带经导带器穿出,在针车牵引下完成经编间隔织物的包边工序。此外公开号为CN103352335A的发明专利提供一种用于将包边布条包覆于3D经编间隔织物的边缘的立体包边缝纫机。利用包边筒与贴合在完成包边的3D经编间隔织物上滚轮以及压脚的配合使得包边位置的宽度与3D经编间隔织物的厚度始终一致,使得3D经编间隔织物更为美观。以上利用单独的包边布条完成经编间隔织物包边的工序均比较繁琐,劳动力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经编间隔织物包边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拟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可自包边的经编间隔织物及其缝合方法,即通过设计织物编织过程中的编织工艺,使织物在上面层或下面层的四周预留用于包边的织物余量,并将预留的包边余量的边缘分别与另一表面层的边缘对接重合,并进行缝合完成织物自包边的工艺。其中织物宽度方向上无需裁剪即可实现自包边的效果;织物的长度方向上经合理的设计和裁剪,也能实现自包边的效果,改变了传统的包边方法,无需准备另外的专用布条,由于在预留的余量区域没有设计间隔纱,因此且该缝合包边过程中不会发生间隔丝的破坏碎裂,因而不会形成毛刺外张,解决了皮肤刺伤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所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定长定宽经编间隔织物的自包边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宽度方向上预留包边余量的形成:下面层或上面层在织物产品要求幅宽bc的基础上沿着宽度方向分别向两端延伸ef的距离,并且ef值与织物厚度值be一致,即在织物两侧分别形成织物宽度方向上的预留包边余量eff3e3和e′ff3′g3′,该包边余量只有下面层或上面层,没有间隔层。
2)编织长度方向上预留包边余量的形成:在织物编织起始位置,上面层或下面层纱线正常编织长度为ab,ab值与织物厚度值be一致,形成长度方向上的包边余量abcd;随后,上面层、下面层和间隔纱线均正常编织,且编织过程中,每编织完一个织物产品长度ba1后,间隔纱停止编织ab的长度,上下面层纱线正常编织,形成连续有间隔的长方体空腔a1b1c1d1-he1e1′h′和a2b2c2d2-h1e2e2′h1′。该长方体空腔没有间隔层,只具有上面层和下面层,该上面层和下面层分别是相邻的两个织物产品沿长度方向上的预留包边余量。在编织完最后一个织物产品长度b2a3后,下或上面层纱线继续编织ab的长度,形成长度方向上的预留包边余量h2e3e3′h2′。
3)沿编织长度方向上的裁剪:沿长方体空腔上面层和下面层的纬向中线剪裁开,即线m,n处,或者沿长方体腔上面层和下面层的两个对角位置空沿着纬向剪裁开,即a1,e1两点和a2,e2两点处,使每个织物产品沿长度方向上都有预留的包边余量。
4)织物缝合完成包边:利用包边机,将宽度方向上包边余量的边缘与织物另一表面层的边缘对接重合,将编织长度方向上的包边余量的边缘与织物另一表面层边缘对接重合,并依次进行缝合完成织物的自包边工艺。该包边过程中,相互连接的两个包边余量之间会出现多余的正方形织物余量即矩形hgf1e1,h′g′f1′e1′和矩形h1g1f2e2,h1′g1′f2′e2′和矩形h2g2f3e3,h2′g2′f3′e3′,多余的正方形织物余量有两种解决办法:一种方法是在缝合前,将该正方形织物余量折叠并放置在织物外侧,之后再进行缝合包边,此方法会提高织物产品沿厚度方向上承受载荷的能力,提高其抗压缩变形性能;另一种方法是在完成缝合包边前,将正方形织物余量剪裁掉,然后沿各包边余量的边缘进行缝合完成织物的自包边工艺。
所述定长定宽编织经编间隔织物,织物间隔层中间隔纱线的排列可以是任意形状的,包括I字型,V字型,X字型和IXI字型。
与现有的经编间隔织物包边过程相比,本发明有益效果在于:
(1)包边过程中不会发生间隔丝的碎裂,包边后不会出现间隔丝扎破包边布的情况,包边效果好,解决了刺破皮肤的问题;
(2)简化了包边工序,省时省力,劳动效率得到提高;
(3)无需另外的包边布条,避免了原材料的浪费;
(4)确保了织物产品尺寸的精度,提高了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定长定宽经编间隔织物的剪裁流程示意图。其中图1(a)为织物结构示意图;图1(b)为织物长度方向上裁剪位置示意图;图1(c)为织物长度方向上剪裁后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中定长定宽经编间隔织物包边流程示意图。(a)为织物剪裁后结构示意图;图2(b)为织物包边余量折叠示意图;图2(c)为织物缝合包边完成后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二中定长定宽经编间隔织物包边流程示意图。(a)为织物剪裁后结构示意图;图3(b)为织物包边余量折叠示意图;图3(c)为织物缝合包边完成后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本发明实施例是一个定长定宽经编间隔织物的自包边方法,一个床垫用织物产品要求长2000mm,宽1000mm,厚25mm,织物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a)(图中织物上下面层织物组织是一致的,实际织物的上下表面可以是相同的组织结构,也可以是不同的组织结构)。
1)上表面层纱线和间隔纱线编织幅宽为1000mm,下面层纱线编织幅宽为在1000mm的基础上沿着宽度方向分别向两端延伸25mm,即1050mm,形成的织物两侧分别预留有宽度方向上的包边余量eff3e3和e′f′f3′g3′,该包边余量只具有下面层,没有间隔层,且宽度为25mm。
2)在织物编织起始位置,上或下面层纱线正常编织长度ab为25mm,形成长度方向上的包边余量abcd;随后,上下面层和间隔纱线均正常编织,且编织过程中,每编织完一个织物产品长度ba1即2000mm后,间隔纱停止编织25mm,上下面层纱线仍然正常编织,形成连续有间隔的长方体空腔a1b1c1d1-he1e1′h′和a2b2c2d2-h1e2e2′h1′。该空腔没有间隔层,只具有上面层和下面层,且分别是相邻两个织物沿长度方向上的预留包边余量。在编织完最后一个织物产品长度b2a3后,下或上面层纱线继续编织25mm的长度,形成长度方向上的预留包边余量h2e3e3′h2′。
(3)在长方体空腔上面层和下表面层的对角位置沿着纬向剪裁开,即图1(b)中a1,e1处和a2,e2处,使剪裁后每个织物产品均有沿长度方向上的包边余量,如图1(c)。
(4)利用包边机,将如图2(a)所示的织物宽度方向的包边余量的边缘与另一面层的边缘对接重合,将长度方向上的包边余量的边缘与另一面层的边缘对接重合,同时将相互连接的两个包边余量中间形成的正方形余量hgf1e1和h′gf′1′e1′折叠并放置在织物外侧,如图2(b)所示;之后利用包边机分别沿着ba1-a1d1-d1c和ad将各个包边余量边缘与织物边缘进行缝合,完成织物的自包边工序。包边完成后织物如图2(c)所示,在织物的两侧f1ha1,f1′h′d1处均具有三层包边余量,使得该处的织物抗压缩变形性能得到提高,延长了产品使用寿命。
实施例二
本发明实施例是一个定长定宽经编间隔织物的自包边方法,一个沙发垫用织物产品要求长1000mm,宽800mm,厚20mm。
(1)上表面层和间隔纱线编织幅宽为800mm,下面层纱线编织幅宽为在800mm的基础上沿着宽度方向分别向两端延伸20mm,即840mm,形成的织物两侧分别预留有宽度方向上的包边余量eff3e3和e′f′f3′g3′,该包边余量只具有下面层,没有间隔层,且宽度为20mm。
(2)在织物编织起始位置,上或下面层纱线正常编织长度ab为20mm,形成长度方向上的包边余量abcd;随后,上下面层和间隔纱线均正常编织,且编织过程中,每编织完一个织物产品长度ba1即1000mm后,间隔纱停止编织20mm,上下面层纱线仍然正常编织,形成连续有间隔的长方体空腔a1b1c1d1-he1e1′h′和a2b2c2d2-h1e2e2′h1′。该空腔没有间隔层,只具有上面层和下面层,且分别是相邻两个织物沿长度方向上的预留包边余量。在编织完最后一个织物产品长度b2a3后,下或上面层纱线继续编织20mm的长度,形成长度方向上的预留包边余量h2e3e3′h2′。
(3)在长方体空腔上面层和下表面层的对角位置沿着纬向剪裁开,即图1(b)中a1,e1处和a2,e2处,使剪裁后每个织物产品均有沿长度方向上的包边余量,如图1(c)。
(4)将相互连接的两个包边余量中间形成的正方形余量hgf1e1和h′gf′1′e1′剪裁掉,形成的织物如图3(a)所示;将宽度方向的包边余量的边缘与另一面层的边缘对接重合,将长度方向上的包边余量的边缘与另一面层的边缘对接重合,如图3(b)所示;之后利用包边机分别沿着ba1-a1d1-d1c和ad将各个包边余量边缘与织物边缘进行缝合,然后沿着a1h,d1h′分别将包边余量的开口缝合起来,完成织物的自包边工序,包边完成后织物如图3(c)所示。
Claims (4)
1.一种定长定宽经编间隔织物的自包边方法,通过设计织物编织过程中的编织工艺,使织物在上面层或下面层的四周预留用于包边的织物余量,并将预留的包边余量的边缘分别与另一表面层的边缘对接重合,并进行缝合完成织物自包边的工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长定宽经编间隔织物的自包边方法,其特征在于,织物宽度方向上无需裁剪即可实现自包边的效果;织物的长度方向上经合理的设计和裁剪,也能实现自包边的效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长定宽经编间隔织物的自包边方法,其步骤包括:
1)宽度方向上预留包边余量的形成:下面层或上面层在织物产品要求幅宽的基础上沿着宽度方向分别向两端延伸一个织物厚度值的宽度,即在织物两侧分别形成织物宽度方向上的预留包边余量,该包边余量只有下面层或上面层,没有间隔层。
2)编织长度方向上预留包边余量的形成:在织物编织起始位置,上面层或下面层纱线正常编织一个织物厚度值的长度,形成长度方向上的包边余量;随后,上面层、下面层和间隔纱线均正常编织,且编织过程中,每编织完一个织物产品长度后,间隔纱停止编织一个织物厚度值的长度,上下面层纱线正常编织,形成连续有间隔的长方体空腔。该长方体空腔没有间隔层,只具有上面层和下面层,该上面层和下面层分别是相邻的两个织物产品沿长度方向上的预留包边余量。在编织完最后一个织物产品长度后,下或上面层纱线继续编织一个织物厚度值的长度,形成长度方向上的预留包边余量。
3)沿编织长度方向上的裁剪:沿长方体空腔上面层和下面层的纬向中线剪裁开,或者沿长方体腔上面层和下面层的两个对角位置空沿着纬向剪裁开,使每个织物产品沿长度方向上都有预留的包边余量。
4)织物缝合完成包边:利用包边机,将宽度方向上包边余量的边缘与织物另一表面层的边缘对接重合,将编织长度方向上的包边余量的边缘与织物另一表面层边缘对接重合,并依次进行缝合完成织物的自包边工艺。该包边过程中,相互连接的两个包边余量之间会出现多余的正方形织物余量,多余的正方形织物余量有两种解决办法:一种方法是在缝合前,将该正方形织物余量折叠并放置在织物外侧,之后再进行缝合包边,此方法会提高织物产品沿厚度方向上承受载荷的能力,提高其抗压缩变形性能;另一种方法是在完成缝合包边前,将正方形织物余量剪裁掉,然后沿各包边余量的边缘进行缝合完成织物的自包边工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长定宽经编间隔织物,其特征在于,经编间隔织物间隔层间隔纱线的排列可以是任意形状的,包括I字型,V字型,X字型或IXI字型等。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679420.6A CN106521795B (zh) | 2016-08-16 | 2016-08-16 | 一种定长定宽经编间隔织物的自包边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679420.6A CN106521795B (zh) | 2016-08-16 | 2016-08-16 | 一种定长定宽经编间隔织物的自包边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521795A true CN106521795A (zh) | 2017-03-22 |
CN106521795B CN106521795B (zh) | 2018-10-23 |
Family
ID=583448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679420.6A Active CN106521795B (zh) | 2016-08-16 | 2016-08-16 | 一种定长定宽经编间隔织物的自包边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6521795B (zh)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988001A (zh) * | 2017-04-14 | 2017-07-28 | 江南大学 | 石墨烯改性涤纶纤维多功能经编提花间隔鞋面织物及其生产方法 |
CN107245805A (zh) * | 2017-04-24 | 2017-10-13 | 苏州迈缇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野外急救用皮肤清创带环及其制备方法 |
CN110512348A (zh) * | 2019-09-23 | 2019-11-29 | 福建福联精编有限公司 | 免裁切无碎丝的自成型经编间隔织物及其制备方法 |
CN113417049A (zh) * | 2021-07-08 | 2021-09-21 | 福建思嘉环保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充气床用高强度空间布编织工艺及表面处理设备 |
CN113846431A (zh) * | 2021-09-02 | 2021-12-28 | 天津工业大学 | 一种盒状加筋三维织物预制体的制备方法 |
CN114059224A (zh) * | 2021-10-25 | 2022-02-18 | 福建省晋江市华宇织造有限公司 | 一种经编间隔织物的编织工艺 |
JP2022029553A (ja) * | 2020-08-05 | 2022-02-18 | ドーコインターナショナル株式会社 | 下半身用衣類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037827A (zh) * | 2006-12-19 | 2007-09-19 | 江南大学 | 一种抗压结构经编间隔织物的形成方法 |
CN200970040Y (zh) * | 2006-05-11 | 2007-11-07 | 福建福联精编有限公司 | 间隔织物层床垫 |
CN101353845A (zh) * | 2008-09-05 | 2009-01-28 | 福建福联精编有限公司 | 经编间隔织物的包边方法 |
JP2012136817A (ja) * | 2010-12-10 | 2012-07-19 | Tokyo Yoshioka Co Ltd | 三層一体編テープ |
CN102613836A (zh) * | 2011-01-28 | 2012-08-01 | 福建福联精编有限公司 | 一种经编间隔织物床垫及其制作方法 |
CN204037395U (zh) * | 2014-06-30 | 2014-12-24 | 信泰(福建)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高弹透气座垫 |
CN204764505U (zh) * | 2015-03-20 | 2015-11-18 | 福建福联精编有限公司 | 一种组合式可分拆床垫 |
-
2016
- 2016-08-16 CN CN201610679420.6A patent/CN106521795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0970040Y (zh) * | 2006-05-11 | 2007-11-07 | 福建福联精编有限公司 | 间隔织物层床垫 |
CN101037827A (zh) * | 2006-12-19 | 2007-09-19 | 江南大学 | 一种抗压结构经编间隔织物的形成方法 |
CN101353845A (zh) * | 2008-09-05 | 2009-01-28 | 福建福联精编有限公司 | 经编间隔织物的包边方法 |
JP2012136817A (ja) * | 2010-12-10 | 2012-07-19 | Tokyo Yoshioka Co Ltd | 三層一体編テープ |
CN102613836A (zh) * | 2011-01-28 | 2012-08-01 | 福建福联精编有限公司 | 一种经编间隔织物床垫及其制作方法 |
CN204037395U (zh) * | 2014-06-30 | 2014-12-24 | 信泰(福建)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高弹透气座垫 |
CN204764505U (zh) * | 2015-03-20 | 2015-11-18 | 福建福联精编有限公司 | 一种组合式可分拆床垫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988001A (zh) * | 2017-04-14 | 2017-07-28 | 江南大学 | 石墨烯改性涤纶纤维多功能经编提花间隔鞋面织物及其生产方法 |
CN107245805A (zh) * | 2017-04-24 | 2017-10-13 | 苏州迈缇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野外急救用皮肤清创带环及其制备方法 |
CN110512348A (zh) * | 2019-09-23 | 2019-11-29 | 福建福联精编有限公司 | 免裁切无碎丝的自成型经编间隔织物及其制备方法 |
JP2022029553A (ja) * | 2020-08-05 | 2022-02-18 | ドーコインターナショナル株式会社 | 下半身用衣類 |
CN113417049A (zh) * | 2021-07-08 | 2021-09-21 | 福建思嘉环保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充气床用高强度空间布编织工艺及表面处理设备 |
CN113846431A (zh) * | 2021-09-02 | 2021-12-28 | 天津工业大学 | 一种盒状加筋三维织物预制体的制备方法 |
CN114059224A (zh) * | 2021-10-25 | 2022-02-18 | 福建省晋江市华宇织造有限公司 | 一种经编间隔织物的编织工艺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521795B (zh) | 2018-10-2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521795B (zh) | 一种定长定宽经编间隔织物的自包边方法 | |
JP5775020B2 (ja) | 複層式布団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
US10918149B2 (en) | Article of apparel | |
KR101862821B1 (ko) | 편성포 및 편성포의 제조방법 | |
TWI510687B (zh) | Gauze fabric, clothing and bedding | |
CN102272380B (zh) | 压毡及其制造方法 | |
TW201615910A (zh) | 變色織物 | |
JPWO2015170675A1 (ja) | 車輌の座席シート用表皮材 | |
JP6116775B1 (ja) | 車輌の座席シート用表皮材 | |
JP5144416B2 (ja) | 湾曲型テープ、及び、これを備えたカップ付き女性用衣類 | |
CN109652916B (zh) | 一种用于制作内裤的一体式布料及织造方法 | |
CN102602357A (zh) | 一次成形型气囊设计方法及一次成形型安全气囊 | |
CN201952679U (zh) | 用于制造和/或加工纤维幅面的机器的压榨毡 | |
KR200484122Y1 (ko) | 의료용 부목 | |
CN201501960U (zh) | 一种高强度钢圈织带 | |
CN108813810A (zh) | 线纹布、鞋垫、线纹布的制作方法、鞋垫的制作方法 | |
JP6125064B1 (ja) | 縫製品及び縫製方法 | |
CN205635968U (zh) | 一种新型梭织空气层绒面布 | |
CN204825210U (zh) | 一种细旦高密防绒管状织物 | |
CN202608715U (zh) | 一种一次成形型安全气囊 | |
CN209547127U (zh) | 线纹布以及采用该线纹布制作的鞋垫 | |
KR20180012454A (ko) | 3중 누비직물 제조방법 및 상기 제조방법에 의한 원단 | |
CN112553761A (zh) | 一种全成型运动文胸及其编织方法 | |
CN221740571U (zh) | 一种正反凹凸双面泡编织面料 | |
CN206690642U (zh) | 一种热水溶解防刺穿钢骨带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621 Address after: 362123 Kailin Road, Huinan Industrial Park, Quanzhou City, Fuji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Fujian Fulian Jingbian Co., Ltd. Address before: No. 399 Bingshui Road, Xiqing District, Tianjin, Tianjin Patentee before: Tianji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