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6507367B - 一种窄带正交频分复用信号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窄带正交频分复用信号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507367B
CN106507367B CN201510559636.4A CN201510559636A CN106507367B CN 106507367 B CN106507367 B CN 106507367B CN 201510559636 A CN201510559636 A CN 201510559636A CN 106507367 B CN106507367 B CN 10650736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b
narrowband
subcarrier
ofdm system
orthogonal frequenc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55963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507367A (zh
Inventor
夏树强
戴博
张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to CN201510559636.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507367B/zh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KR1020187009669A priority patent/KR102011610B1/ko
Priority to JP2018512184A priority patent/JP2018532309A/ja
Priority to ES16840725T priority patent/ES2824540T3/es
Priority to EP16840725.2A priority patent/EP3346745B1/en
Priority to AU2016315019A priority patent/AU2016315019B2/en
Priority to PCT/CN2016/094963 priority patent/WO2017036296A1/zh
Priority to US15/756,526 priority patent/US10601560B2/en
Publication of CN1065073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073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5073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07367B/zh
Priority to JP2020076633A priority patent/JP7004467B2/ja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14Spectrum sharing arrangements between different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1/00Orthogonal multiplex systems, e.g. using WALSH c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4Allocation of payload; Allocation of data channels, e.g. PDSCH or PUSC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16Central resource management; Negotiation of resources or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e.g. negotiating bandwidth or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70Services for machine-to-machine communication [M2M] or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MT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3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regulatory allocation polic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2211/00Orthogonal 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orthogonal multiplex systems
    • H04J2211/003Orthogonal 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orthogonal multiplex systems within particular systems or standards
    • H04J2211/005Long term evolution [LT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窄带正交频分复用信号的传输方法及装置,包括:根据资源选择策略在与窄带正交频分复用系统共带宽的长期演进(LTE)系统的带宽中确定窄带正交频分复用系统的频谱资源;在确定的窄带正交频分复用系统的频谱资源上传输窄带正交频分复用信号。本发明公开的窄带正交频分复用信号的传输方法及装置,能够在LTE系统带宽中传输窄带正交频分复用信号,进而达到便于窄带正交频分复用系统服务的终端的信号检测及成本降低,又能降低LTE系统和窄带正交频分复用系统的相互干扰。

Description

一种窄带正交频分复用信号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窄带正交频分复用信号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机器类型通信(MTC,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用户设备或终端(UE,UserEquipment),又称机器到机器(M2M,Machine to Machine)用户通信设备,是目前物联网的主要应用形式。在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技术报告TR45.820V200中公开了几种适用于蜂窝级物联网(C-IOT)的技术,其中,窄带长期演进(NB-LTE,Narrow Band Long TermEvolution)技术最为引人注目。NB-LTE系统的系统带宽为200kHz,与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的信道带宽相同,这为NB-LTE系统重用GSM频谱并降低邻近与GSM信道的相互干扰带来了极大便利。另外,NB-LTE系统的发射带宽与下行链路子载波间隔分别为180kHz和15kHz,分别与长期演进(LTE)系统一个物理资源块(PRB,Physical Resource Block)的带宽和子载波间隔相同。如此,有利于在NB-LTE系统中重用现有LTE系统的有关设计,当NB-LTE系统重用的GSM频谱与LTE系统的频谱相邻时,也有利于降低两个系统的相互干扰。
另外,现有LTE系统支持如下6种系统带宽:1.4MHz、3MHz、5MHz、10MHz、15MHz和20MHz,这6种带宽分别有72、150、300、600、900、1200个可用子载波。考虑NB-LTE系统的发射带宽与下行链路子载波间隔分别与LTE系统一个PRB的带宽和子载波间隔相同,NB-LTE系统也有可能与LTE系统共存于相同的一段频谱中,比如在系统带宽为20MHz的LTE系统中,分配一个180kHz的带宽用于NB-LTE系统信号的发送,然而由于NB-LTE系统与LTE系统服务终端的差异,针对如何发送NB-LTE系统的关键信号如同步信号、导频信号等,以达到便于NB-LTE系统服务的终端的信号检测及成本降低,又能降低两个系统的相互干扰,现有技术目前仍缺少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窄带正交频分复用信号的传输方法及装置,能够在LTE系统带宽中传输窄带正交频分复用信号,进而达到便于窄带正交频分复用系统服务的终端的信号检测及成本降低,又能降低LTE系统和窄带正交频分复用系统的相互干扰。
为了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窄带正交频分复用信号的传输方法,包括:根据资源选择策略在与窄带正交频分复用系统共带宽的LTE系统的带宽中确定所述窄带正交频分复用系统的频谱资源;在确定的所述窄带正交频分复用系统的频谱资源上传输窄带正交频分复用信号。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窄带正交频分复用信号的传输装置,设置于基站和/或设置于终端,包括:频谱资源确定模块,用于根据资源选择策略在与窄带正交频分复用系统共带宽的LTE系统的带宽中确定所述窄带正交频分复用系统的频谱资源;传输模块,用于在确定的所述窄带正交频分复用系统的频谱资源上传输窄带正交频分复用信号。
在本发明中,根据资源选择策略在与窄带正交频分复用系统共带宽的LTE系统的带宽中确定窄带正交频分复用系统的频谱资源;在确定的窄带正交频分复用系统的频谱资源上传输窄带正交频分复用信号。如此,实现了在LTE系统带宽中传输窄带正交频分复用信号,进而达到便于窄带正交频分复用系统服务的终端的信号检测及成本降低,又能降低LTE系统和窄带正交频分复用系统的相互干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窄带正交频分复用系统与LTE系统复用在相同系统带宽中时,窄带正交频分复用系统的终端可以迅速地对基站传输的同步信号进行检测,在不增加硬件成本和功耗情况下,提高了终端接入系统的速度,而且,窄带正交频分复用系统的参考信号在可以为窄带正交频分复用系统的终端使用的情况下,还可以为传统的LTE系统的终端使用,且无须任何信令开销,在提高参考信号使用效率的同时还具有节省开销的效果。另外,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参考信号不会在窄带正交频分复用系统的中心子载波上传输,从而提高了LTE系统终端的解调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窄带正交频分复用信号的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窄带正交频分复用信号的传输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以下所说明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窄带正交频分复用信号的传输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窄带正交频分复用信号的传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1:根据资源选择策略在与窄带正交频分复用系统共带宽的LTE系统的带宽中确定窄带正交频分复用系统的频谱资源。
于此,窄带正交频分复用信号的子载波间隔为15kHz,与LTE系统相同。
具体而言,设LTE系统的小区识别号为LTE系统的带宽包括NBW个可用子载波,相应地,该带宽包括NPRB个物理资源块(PRB,Physical Resource Block),且这些子载波索引为0、1、2、…、NBW-1,PRB索引为0、1、2、…、NPRB-1,NBW和NPRB为大于0的整数;窄带正交频分复用系统的带宽包括MBW个子载波,其中,MBW为大于3的整数,所述MBW个子载波根据对应频率高低以某子载波为中心,该子载波称为中心子载波,当MBW为奇数时,该中心子载波两侧子载波数目相等,当MBW为偶数时,该中心子载波两侧子载波数目之差为1;窄带正交频分复用系统的MBW个子载波的中心子载波在LTE系统带宽内的PRB索引为IPRB,所述中心子载波在该PRB内的载波索引为ISC,IPRB和ISC为大于或等于0的整数。
于一实施例中,资源选择策略包括:
当NBW mod24=0时,IPRB和ISC满足以下一项:
IPRB mod5=0且IPRB不等于0且IPRB小于NPRB/2时,ISC=0;
IPRB mod5=1,当IPRB小于NPRB/2时,ISC=8;当IPRB大于NPRB/2时,ISC=7;
IPRB mod5=3,当IPRB小于NPRB/2时,ISC=4;当IPRB大于NPRB/2时,ISC=3;
IPRB mod5=4且IPRB大于NPRB/2,ISC=11;
其中,mod为取模函数。
于此,当NBW大于72时,窄带正交频分复用系统的MBW个子载波与LTE系统中心72个子载波不重叠。
于一实施例中,资源选择策略包括:
当NBW mod24=12时,IPRB和ISC满足以下一项:
IPRB mod5=0,当IPRB小于时,ISC=10;当IPRB大于时,ISC=9;
IPRB mod5=2,当IPRB小于时,ISC=6;当IPRB大于时,ISC=5;
IPRB mod5=4,当IPRB小于时,ISC=2;当IPRB大于时,ISC=1;
其中,mod为取模函数,为向下取整函数。
于此,当NBW大于72时,窄带正交频分复用系统的MBW个子载波与LTE系统中心72个子载波不重叠。
于一实施例中,资源选择策略包括:
且NBW mod24=0时,IPRB和ISC满足以下一项:
IPRB mod5=1,当IPRB小于NPRB/2时,ISC=8;当IPRB大于NPRB/2时,ISC=7;
IPRB mod5=3,且IPRB小于NPRB/2,ISC=4;
IPRB mod5=4且IPRB大于NPRB/2,ISC=11;
其中,mod为取模函数。
于一实施例中,资源选择策略包括:
且NBW mod24=12时,IPRB和ISC满足以下一项:
IPRB mod5=0且IPRB小于ISC=10;
IPRB mod5=2且IPRB大于ISC=5;
IPRB mod5=4,当IPRB小于时,ISC=2;当IPRB大于时,ISC=1;
其中,mod为取模函数,为向下取整函数。
于一实施例中,资源选择策略包括:
且NBW mod24=0时,IPRB和ISC满足以下一项:
IPRB mod5=0且IPRB不等于0且IPRB小于NPRB/2,ISC=0;
IPRB mod5=1且IPRB小于NPRB/2,ISC=8;
IPRB mod5=3且IPRB大于NPRB/2,ISC=3;
IPRB mod5=4且IPRB大于NPRB/2,ISC=11;
其中,mod为取模函数。
于一实施例中,资源选择策略包括:
且NBW mod24=12时,IPRB和ISC满足以下一项:
IPRB mod5=0且IPRB小于ISC=9;
IPRB mod5=2,当IPRB小于时,ISC=6;当IPRB大于时,ISC=5;
IPRB mod5=4且IPRB小于ISC=2;
其中,mod为取模函数,为向下取整函数。
于一实施例中,资源选择策略包括:
且NBW mod24=0时,IPRB和ISC满足以下一项:
IPRB mod5=0且IPRB不等于0且IPRB小于NPRB/2,ISC=0;
IPRB mod5=1且IPRB大于NPRB/2,ISC=7;
IPRB mod5=3,当IPRB小于NPRB/2时,ISC=4;当IPRB大于NPRB/2时,ISC=3;
IPRB mod5=4且IPRB大于NPRB/2,ISC=11;
其中,mod为取模函数。
于一实施例中,资源选择策略包括:
且NBW mod24=12时,IPRB和ISC满足以下一项:
IPRB mod5=0且IPRB大于ISC=9;
IPRB mod5=2且IPRB小于ISC=6;
IPRB mod5=4且IPRB大于ISC=1;
其中,mod为取模函数,为向下取整函数。
步骤12:在确定的窄带正交频分复用系统的频谱资源上传输窄带正交频分复用信号。
于一实施例中,步骤12包括:在确定的窄带正交频分复用系统的一个或多个子载波上传输同步信号,其中,在不同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Multiplexing)符号,所述同步信号占用的子载波不同。
其中,所述同步信号至少携带以下信息之一:
窄带正交频分复用系统的小区识别号信息,具体而言,当同步信号携带窄带正交频分复用系统的小区识别号信息时,携带的窄带正交频分复用系统的小区识别号信息与LTE系统的小区识别号信息相同;
窄带正交频分复用系统在所述LTE系统中的频域位置信息,例如,窄带正交频分复用系统的中心子载波在LTE系统中的频域位置信息(如前述的IPRB、ISC),或者,窄带正交频分复用系统在LTE系统中的部分频域位置信息(如前述的IPRB、ISC中之一)。其中,所述频域位置信息通过承载在物理广播信道上的信令指示。
其中,上述同步信号不在窄带正交频分复用系统的中心子载波上传输。
于此,同步信号包括主同步信号和辅同步信号。
于一实施例中,所述主同步信号位于奇数无线帧的子帧#k上进行传输,所述辅同步信号位于偶数无线帧的子帧#k上进行传输,其中,k的取值包括1、2、3、6、7、8;或者,所述主同步信号位于偶数无线帧的子帧#m上进行传输,所述辅同步信号位于奇数无线帧的子帧#m上进行传输,其中,m的取值包括1、2、3、4、6、7、8;其中,子帧从0开始编号。
于一实施例中,所述主同步信号位于奇数无线帧的子帧#n上进行传输,所述辅同步信号位于偶数无线帧的子帧#n上进行传输,其中,n的取值包括0、4、5、9;或者,所述主同步信号位于偶数无线帧的子帧#h上进行传输,所述辅同步信号位于奇数无线帧的子帧#h上进行传输,其中,h的取值包括0、4、5、9;其中,子帧从0开始编号。
其中,所述传输所述同步信号的子帧中传输同步信号的OFDM符号数量为4、6、8、9、10或11。
具体而言,所述4个OFDM符号包括所述子帧中每个时隙最后两个OFDM符号;或者,所述6个OFDM符号包括子帧中最后6个连续的OFDM符号;或者,所述6个OFDM符号包括子帧中每个时隙最后两个OFDM符号、子帧中第二个时隙的第三个OFDM符号及第四个OFDM符号;或者,所述6个OFDM符号包括子帧中每个时隙最后两个OFDM符号、子帧中每个时隙的第三个OFDM符号;所述8个OFDM符号包括子帧中最后8个连续的OFDM符号;或者,所述9个OFDM符号包括子帧中最后9个连续的OFDM符号;或者,所述10个OFDM符号包括子帧中最后10个连续的OFDM符号;或者,所述11个OFDM符号包括子帧中最后11个连续的OFDM符号。
所述同步信号的OFDM符号数量大于6时,主要考虑同步信道与小区级参考信号资源重叠场景,为了保证该场景下同步信道性能,进一步提高了同步信道的传输OFDM符号数量为8、9、10、11;
所述同步信号的OFDM符号数量大于6时,主要考虑同步信道与小区级参考信号资源不重叠(少重叠)场景,尽量选择没有小区级参考信号发送的OFDM符号传输,减少二者之间的相互影响;
考虑循环前缀类型的不同,针对常规循环前缀和扩展循环前缀分别定义,如:常规循环前缀和扩展循环前缀选择不同的OFDM符号数量来传输同步信道,或者,常规循环前缀和扩展循环前缀选择相同的OFDM符号数量来传输同步信道,但是,对应的OFDM符号位置不同;
具体应用1
常规循环前缀时,所述6个OFDM符号包括子帧中每个时隙最后两个OFDM符号、子帧中第二个时隙的第三个OFDM符号及第四个OFDM符号;
扩展循环前缀时,所述6个OFDM符号包括子帧中每个时隙最后两个OFDM符号、子帧中每个时隙的第三个OFDM符号;
具体应用2
常规循环前缀时,传输同步信道的OFDM符号数量为8个或9个;
扩展循环前缀时,传输同步信道的OFDM符号数量为9个或10个或11个;
或者,针对常规循环前缀和扩展循环前缀统一映射方式;
具体应用1
常规循环前缀时,传输同步信道的OFDM符号数量为6个;所述6个OFDM符号包括子帧中每个时隙最后两个OFDM符号、子帧中每个时隙的第三个OFDM符号;
扩展循环前缀时,传输同步信道的OFDM符号数量为6个;所述6个OFDM符号包括子帧中每个时隙最后两个OFDM符号、子帧中每个时隙的第三个OFDM符号;
具体应用2
常规循环前缀时,传输同步信道的OFDM符号数量为4个;所述4个OFDM符号包括子帧中每个时隙最后两个OFDM符号;
扩展循环前缀时,传输同步信道的OFDM符号数量为4个;所述4个OFDM符号包括子帧中每个时隙最后两个OFDM符号。
于一实施例中,步骤12包括:在确定的窄带正交频分复用系统的一个或多个子载波上传输参考信号。
于一实施例中,所述在确定的所述窄带正交频分复用系统的一个或多个子载波上传输参考信号包括:在确定的所述窄带正交频分复用系统的MBW个子载波中的子载波集合中的一个或多个子载波上传输参考信号,其中,MBW为大于3的整数,为LTE系统的小区识别号,mod为取模函数,为向下取整函数。
于一实施例中,所述传输的参考信号包括与所述LTE系统在对应MBW个子载波传输的小区级参考信号相同的参考信号和/或所述LTE系统在对应MBW个子载波传输的小区级参考信号的子集,其中,MBW为所述窄带正交频分复用系统包括的子载波数目。例如,在某些子帧,传输的参考信号与所述LTE系统在对应MBW个子载波传输的小区级参考信号相同,在另外一些子帧,传输的参考信号为所述LTE系统在对应MBW个子载波传输的小区级参考信号的子集。
其中,当所述传输的参考信号为所述LTE系统在对应MBW个子载波传输的小区级参考信号的子集时,所述传输的参考信号包括:
所述LTE系统部分天线端口在对应MBW个子载波传输的小区级参考信号,例如,LTE系统有多个天线端口的小区级参考信号,可以只传输天线端口0的小区级参考信号;和/或,
所述LTE系统部分天线端口在对应MBW个子载波的子集上的小区级参考信号。
于一实施例中,所述传输的参考信息根据配置的小区识别号确定。其中,所述配置的小区识别号与所述LTE系统的小区识别号之差为3的倍数。
于此,所述参考信号不在所述窄带正交频分复用系统的中心子载波上传输。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提及的传输包括发送和/或接收。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具体描述。
实施例一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具体描述如下:
步骤101:窄带正交频分复用系统频谱资源确定。
具体而言,基站可以根据与窄带正交频分复用系统共带宽的LTE系统的带宽确定窄带正交频分复用系统频谱资源。设LTE系统的带宽包括NBW个可用子载波,相应地,该带宽包括NPRB个PRB,且这些子载波索引为0、1、2、…、NBW-1,PRB索引为0、1、2、…、NPRB-1;窄带正交频分复用系统的MBW个子载波的中心子载波在LTE系统带宽内的PRB索引为IPRB(IPRB=0,1…),所述中心子载波在该PRB内的载波索引为ISC(ISC=0,1…),MBW为大于3的整数。
当NBW mod24=0时,基站选择的频谱资源的中心子载波的IPRB和ISC满足以下一项:
IPRB mod5=0且IPRB不等于0且IPRB小于NPRB/2时,ISC=0;
IPRB mod5=1,当IPRB小于NPRB/2时,ISC=8;当IPRB大于NPRB/2时,ISC=7;
IPRB mod5=3,当IPRB小于NPRB/2时,ISC=4;当IPRB大于NPRB/2时,ISC=3;
IPRB mod5=4且IPRB大于NPRB/2,ISC=11;
其中,mod为取模函数。
于此,基站可以根据上述条件之一确定窄带正交频分复用系统的中心子载波及所述MBW个子载波。举例而言,设所述LTE系统的带宽包括NBW=1200个子载波,此时,NPRB=100,基站可以根据上述第二个条件(即,IPRB mod5=1,当IPRB小于NPRB/2时,ISC=8;当IPRB大于NPRB/2时,ISC=7)选择中心子载波,其中,满足上述第二个条件的IPRB有1、6、11、16、…、96,基站可以选择IPRB=1,此时ISC=8。
当NBW mod24=12时,基站选择的频谱资源的中心子载波的IPRB和ISC满足以下一项:
IPRB mod5=0,当IPRB小于时,ISC=10;当IPRB大于时,ISC=9;
IPRB mod5=2,当IPRB小于时,ISC=6;当IPRB大于时,ISC=5;
IPRB mod5=4,当IPRB小于时,ISC=2;当IPRB大于时,ISC=1;
其中,mod为取模函数,为向下取整函数。
于此,基站可以根据上述条件之一确定窄带正交频分复用系统的中心子载波及所述MBW个子载波。举例而言,设所述LTE系统的带宽包括NBW=300个子载波,此时,NPRB=25,基站可以根据上述第一个条件(即IPRB mod5=0,当IPRB小于时,ISC=10;当IPRB大于时,ISC=9)确定中心子载波,其中,满足上述第一个条件的IPRB有0、5、15、20,基站可以选择IPRB=5,此时ISC=10。
另外,当上述LTE系统的带宽包括的子载波数目NBW大于72时,上述窄带正交频分复用系统的MBW个子载波与所述LTE系统中心72个子载波不重叠。
步骤102:窄带正交频分复用系统同步信号发送。
具体而言,基站在上述选择的MBW个子载波中的1个或者多个子载波上发送同步信号,其中,在不同的OFDM符号,同步信号占用的子载波可以不同,该同步信号至少携带下述信息之一:
所述窄带正交频分复用系统的小区识别号信息,其中,当同步信号携带该信息时,携带的小区识别号信息与LTE系统的小区识别号信息相同;
所述窄带正交频分复用系统在LTE系统中的频域位置信息,比如所述中心子载波在LTE系统中的频域位置信息(如前述的IPRB、ISC),或者所述正交频分复用系统在LTE系统中的部分频域位置信息(如前述的IPRB、ISC之一)。
在现有系统中,窄带正交频分复用系统的终端需要先正确检测LTE系统中间6个PRB的信息,比如在中间6个PRB上发送的同步信号、广播信号的信息,才能切换到相应的窄带频谱上,由于同步信号、广播信号的带宽为6个PRB,这意味着窄带正交频分复用系统的终端的带宽能力最少为6个PRB,这对降低窄带正交频分复用系统的终端的成本非常不利,另外,上述切换也影响了窄带正交频分复用系统的终端接入窄带正交频分复用系统的速度。而在本实施例中,窄带正交频分复用系统的终端的带宽能力只要不小于MBW个子载波即可,上述同步信号的发送位置也便于终端对该同步信号进行迅速检测,在不增加硬件成本和功耗情况下提高了终端接入系统的速度。
步骤103:窄带正交频分复用系统参考信号发送。
具体而言,基站在上述选择的MBW个子载波中的1个或者多个子载波上发送参考信号,发送的参考信号与所述LTE系统在对应MBW个子载波发送的小区级参考信号相同或者为所述LTE系统在对应MBW个子载波发送的小区级参考信号的子集。
实施例二
于本实施例中,基站可以根据与其共带宽的LTE系统的带宽及所述LTE系统的小区识别号确定窄带正交频分复用系统频谱资源。
具体而言,设所述LTE系统的小区识别号为LTE系统的带宽包括NBW个可用子载波,相应地,该带宽包括NPRB个物理资源块(PRB,Physical Resource Block),且这些子载波索引为0、1、2、…、NBW-1,PRB索引为0、1、2、…、NPRB-1,NBW和NPRB为大于0的整数;窄带正交频分复用系统的带宽包括MBW个子载波,其中,MBW为大于3的整数,所述MBW个子载波根据对应频率高低以某子载波为中心,该子载波称为中心子载波,当MBW为奇数时,该中心子载波两侧子载波数目相等,当MBW为偶数时,该中心子载波两侧子载波数目之差为1;窄带正交频分复用系统的MBW个子载波的中心子载波在LTE系统带宽内的PRB索引为IPRB,所述中心子载波在该PRB内的载波索引为ISC,IPRB和ISC为大于或等于0的整数。
且NBW mod24=0时,IPRB和ISC满足以下一项:
IPRB mod5=1,当IPRB小于NPRB/2时,ISC=8;当IPRB大于NPRB/2时,ISC=7;
IPRB mod5=3,且IPRB小于NPRB/2,ISC=4;
IPRB mod5=4且IPRB大于NPRB/2,ISC=11;
其中,mod为取模函数。
且NBW mod24=12时,IPRB和ISC满足以下一项:
IPRB mod5=0且IPRB小于ISC=10;
IPRB mod5=2且IPRB大于ISC=5;
IPRB mod5=4,当IPRB小于时,ISC=2;当IPRB大于时,ISC=1;
其中,mod为取模函数,为向下取整函数。
且NBW mod24=0时,IPRB和ISC满足以下一项:
IPRB mod5=0且IPRB不等于0且IPRB小于NPRB/2,ISC=0;
IPRB mod5=1且IPRB小于NPRB/2,ISC=8;
IPRB mod5=3且IPRB大于NPRB/2,ISC=3;
IPRB mod5=4且IPRB大于NPRB/2,ISC=11;
其中,mod为取模函数。
且NBW mod24=12时,IPRB和ISC满足以下一项:
IPRB mod5=0且IPRB小于ISC=9;
IPRB mod5=2,当IPRB小于时,ISC=6;当IPRB大于时,ISC=5;
IPRB mod5=4且IPRB小于ISC=2;
其中,mod为取模函数,为向下取整函数。
且NBW mod24=0时,IPRB和ISC满足以下一项:
IPRB mod5=0且IPRB不等于0且IPRB小于NPRB/2,ISC=0;
IPRB mod5=1且IPRB大于NPRB/2,ISC=7;
IPRB mod5=3,当IPRB小于NPRB/2时,ISC=4;当IPRB大于NPRB/2时,ISC=3;
IPRB mod5=4且IPRB大于NPRB/2,ISC=11;
其中,mod为取模函数。
且NBW mod24=12时,IPRB和ISC满足以下一项:
IPRB mod5=0且IPRB大于ISC=9;
IPRB mod5=2且IPRB小于ISC=6;
IPRB mod5=4且IPRB大于ISC=1;
其中,mod为取模函数,为向下取整函数。
于本实施例中,基站在上述选择的MBW个子载波中的1个或者多个子载波上发送参考信号,具体地,对于发送的参考信号,基站在上述选择的MBW个子载波中的子载波集合中的一个或多个子载波上发送参考信号。
即:
时,基站在上述选择的MBW个子载波中的子载波集合 中的一个或多个子载波上发送参考信号;
时,基站在上述选择的MBW个子载波中的子载波集合 中的一个或多个子载波上发送参考信号;
时,基站在上述选择的MBW个子载波中的子载波集合 中的一个或多个子载波上发送参考信号。
此时其发送的参考信号除了具有实施例一所述的优点外,所述参考信号不会在窄带正交频分复用系统的中心子载波上发送,如此,当所述中心子载波用于窄带正交频分复用系统的直流子载波时,所述窄带正交频分复用系统的终端接收的参考信号也不会受影响。
另外,在具有上述同样效果的前提下,基站还可以根据一个配置的小区识别号产生所述的参考信号,这里的配置的小区识别号可以与所述LTE系统的小区识别号不同(当然也可以相同)。更进一步,配置的小区识别号与所述LTE系统的小区识别号之差是3的倍数。
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基站发送的参考信号还可以与所述LTE系统在对应MBW个子载波发送的小区级参考信号相同或者是所述LTE系统在对应MBW个子载波发送的小区级参考信号的子集。此时,当所述中心子载波用于窄带正交频分复用系统的直流子载波时,这种方法还可以避免导致以下情况:LTE系统的终端按照该载波上有参考信号发送进行解调,而该载波上实际没有参考信号发送,该子载波用于窄带正交频分复用系统的直流子载波,从而对LTE系统的终端的解调性能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窄带正交频分复用信号的传输装置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窄带正交频分复用信号的传输装置,设置于基站和/或设置于终端,包括:频谱资源确定模块以及传输模块,频谱资源确定模块,用于根据资源选择策略在与窄带正交频分复用系统共带宽的LTE系统的带宽中确定窄带正交频分复用系统的频谱资源;传输模块,用于在确定的窄带正交频分复用系统的频谱资源上传输窄带正交频分复用信号。于实际应用中,频谱资源确定模块例如为处理器等具有信息处理能力的电子器件,传输模块例如为发射器等具有信息传输能力的通信元件。
于此,窄带正交频分复用信号的子载波间隔为15kHz,与LTE系统相同。
具体而言,设LTE系统的小区识别号为LTE系统的带宽包括NBW个可用子载波,相应地,该带宽包括NPRB个物理资源块(PRB,Physical Resource Block),且这些子载波索引为0、1、2、…、NBW-1,PRB索引为0、1、2、…、NPRB-1,NBW和NPRB为大于0的整数;窄带正交频分复用系统的带宽包括MBW个子载波,其中,MBW为大于3的整数,所述MBW个子载波根据对应频率高低以某子载波为中心,该子载波称为中心子载波,当MBW为奇数时,该中心子载波两侧子载波数目相等,当MBW为偶数时,该中心子载波两侧子载波数目之差为1;窄带正交频分复用系统的MBW个子载波的中心子载波在LTE系统带宽内的PRB索引为IPRB,所述中心子载波在该PRB内的载波索引为ISC,IPRB和ISC为大于或等于0的整数。
于一实施例中,资源选择策略包括:
当NBW mod24=0时,IPRB和ISC满足以下一项:
IPRB mod5=0且IPRB不等于0且IPRB小于NPRB/2时,ISC=0;
IPRB mod5=1,当IPRB小于NPRB/2时,ISC=8;当IPRB大于NPRB/2时,ISC=7;
IPRB mod5=3,当IPRB小于NPRB/2时,ISC=4;当IPRB大于NPRB/2时,ISC=3;
IPRB mod5=4且IPRB大于NPRB/2,ISC=11;
其中,mod为取模函数。
于此,当NBW大于72时,窄带正交频分复用系统的MBW个子载波与LTE系统中心72个子载波不重叠。
于一实施例中,资源选择策略包括:
当NBW mod24=12时,IPRB和ISC满足以下一项:
IPRB mod5=0,当IPRB小于时,ISC=10;当IPRB大于时,ISC=9;
IPRB mod5=2,当IPRB小于时,ISC=6;当IPRB大于时,ISC=5;
IPRB mod5=4,当IPRB小于时,ISC=2;当IPRB大于时,ISC=1;
其中,mod为取模函数,为向下取整函数。
于此,当NBW大于72时,窄带正交频分复用系统的MBW个子载波与LTE系统中心72个子载波不重叠。
于一实施例中,资源选择策略包括:
且NBWmod24=0时,IPRB和ISC满足以下一项:
IPRB mod5=1,当IPRB小于NPRB/2时,ISC=8;当IPRB大于NPRB/2时,ISC=7;
IPRB mod5=3,且IPRB小于NPRB/2,ISC=4;
IPRB mod5=4且IPRB大于NPRB/2,ISC=11;
其中,mod为取模函数。
于一实施例中,资源选择策略包括:
且NBW mod24=12时,IPRB和ISC满足以下一项:
IPRB mod5=0且IPRB小于ISC=10;
IPRB mod5=2且IPRB大于ISC=5;
IPRB mod5=4,当IPRB小于时,ISC=2;当IPRB大于时,ISC=1;
其中,mod为取模函数,为向下取整函数。
于一实施例中,资源选择策略包括:
且NBW mod24=0时,IPRB和ISC满足以下一项:
IPRB mod5=0且IPRB不等于0且IPRB小于NPRB/2,ISC=0;
IPRB mod5=1且IPRB小于NPRB/2,ISC=8;
IPRB mod5=3且IPRB大于NPRB/2,ISC=3;
IPRB mod5=4且IPRB大于NPRB/2,ISC=11;
其中,mod为取模函数。
于一实施例中,资源选择策略包括:
且NBWmod24=12时,IPRB和ISC满足以下一项:
IPRB mod5=0且IPRB小于ISC=9;
IPRB mod5=2,当IPRB小于时,ISC=6;当IPRB大于时,ISC=5;
IPRB mod5=4且IPRB小于ISC=2;
其中,mod为取模函数,为向下取整函数。
于一实施例中,资源选择策略包括:
且NBW mod24=0时,IPRB和ISC满足以下一项:
IPRB mod5=0且IPRB不等于0且IPRB小于NPRB/2,ISC=0;
IPRB mod5=1且IPRB大于NPRB/2,ISC=7;
IPRB mod5=3,当IPRB小于NPRB/2时,ISC=4;当IPRB大于NPRB/2时,ISC=3;
IPRB mod5=4且IPRB大于NPRB/2,ISC=11;
其中,mod为取模函数。
于一实施例中,资源选择策略包括:
且NBW mod24=12时,IPRB和ISC满足以下一项:
IPRB mod5=0且IPRB大于ISC=9;
IPRB mod5=2且IPRB小于ISC=6;
IPRB mod5=4且IPRB大于ISC=1;
其中,mod为取模函数,为向下取整函数。
于一实施例中,传输模块,用于在确定的所述窄带正交频分复用系统的频谱资源上传输窄带正交频分复用信号包括:在确定的所述窄带正交频分复用系统的一个或多个子载波上传输同步信号,其中,在不同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所述同步信号占用的子载波不同。
进一步地,所述同步信号至少携带以下信息之一:
所述窄带正交频分复用系统的小区识别号信息;
所述窄带正交频分复用系统在所述LTE系统中的频域位置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同步信号不在所述窄带正交频分复用系统的中心子载波上传输。
进一步地,所述频域位置信息通过承载在物理广播信道上的信令指示。
进一步地,所述同步信号包括主同步信号和辅同步信号。
进一步地,所述主同步信号位于奇数无线帧的子帧#k上进行传输,所述辅同步信号位于偶数无线帧的子帧#k上进行传输,其中,k的取值包括1、2、3、6、7、8;或者,所述主同步信号位于偶数无线帧的子帧#m上进行传输,所述辅同步信号位于奇数无线帧的子帧#m上进行传输,其中,m的取值包括1、2、3、4、6、7、8;其中,子帧从0开始编号。
进一步地,所述主同步信号位于奇数无线帧的子帧#n上进行传输,所述辅同步信号位于偶数无线帧的子帧#n上进行传输,其中,n的取值包括0、4、5、9;或者,所述主同步信号位于偶数无线帧的子帧#h上进行传输,所述辅同步信号位于奇数无线帧的子帧#h上进行传输,其中,h的取值包括0、4、5、9;其中,子帧从0开始编号。
进一步地,所述传输所述同步信号的子帧中传输同步信号的OFDM符号数量为4、6、8、9、10或11。
进一步地,所述4个OFDM符号包括所述子帧中每个时隙最后两个OFDM符号;或者,所述6个OFDM符号包括子帧中最后6个连续的OFDM符号;或者,所述6个OFDM符号包括子帧中每个时隙最后两个OFDM符号、子帧中第二个时隙的第三个OFDM符号及第四个OFDM符号;或者,所述6个OFDM符号包括子帧中每个时隙最后两个OFDM符号、子帧中每个时隙的第三个OFDM符号;或者,所述8个OFDM符号包括子帧中最后8个连续的OFDM符号;或者,所述9个OFDM符号包括子帧中最后9个连续的OFDM符号;或者,所述10个OFDM符号包括子帧中最后10个连续的OFDM符号;或者,所述11个OFDM符号包括子帧中最后11个连续的OFDM符号。
于一实施例中,所述传输模块,用于在确定的所述窄带正交频分复用系统的频谱资源上传输窄带正交频分复用信号包括:在确定的所述窄带正交频分复用系统的一个或多个子载波上传输参考信号。
进一步地,所述传输模块,用于在确定的所述窄带正交频分复用系统的一个或多个子载波上传输参考信号包括:在确定的所述窄带正交频分复用系统的MBW个子载波中的子载波集合中的一个或多个子载波上传输参考信号,其中,MBW为大于3的整数,为LTE系统的小区识别号,mod为取模函数,为向下取整函数。
进一步地,所述传输的参考信号包括与所述LTE系统在对应MBW个子载波传输的小区级参考信号相同的参考信号和/或所述LTE系统在对应MBW个子载波传输的小区级参考信号的子集,其中,MBW为所述窄带正交频分复用系统包括的子载波数目。
进一步地,当所述传输的参考信号为所述LTE系统在对应MBW个子载波传输的小区级参考信号的子集时,所述传输的参考信号包括:
所述LTE系统部分天线端口在对应MBW个子载波传输的小区级参考信号;和/或,
所述LTE系统部分天线端口在对应MBW个子载波的子集上的小区级参考信号。
进一步地,所述传输的参考信息根据配置的小区识别号确定。其中,所述配置的小区识别号与所述LTE系统的小区识别号之差为3的倍数。
进一步地,所述参考信号不在所述窄带正交频分复用系统的中心子载波上传输。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装置提及的传输包括发送和/或接收。
另外,关于上述装置的具体处理流程同上述方法所述,故于此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窄带正交频分复用系统与LTE系统复用在相同系统带宽中时,窄带正交频分复用系统的终端可以较为迅速地对基站传输的同步信号进行检测,在不增加硬件成本和功耗情况下提高了终端接入系统的速度,进一步地,窄带正交频分复用系统的参考信号在可以为窄带正交频分复用系统的终端使用的情况下,还可以为传统的LTE系统的终端使用,且无须任何信令开销,不仅提高了参考信号的使用效率,而且还具有节省开销的效果。另外,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参考信号不会在窄带正交频分复用系统的中心子载波上传输,从而提高了LTE系统的终端解调性能。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

Claims (24)

1.一种窄带正交频分复用信号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资源选择策略在与窄带正交频分复用系统共带宽的长期演进LTE系统的带宽中确定所述窄带正交频分复用系统的频谱资源;
在确定的所述窄带正交频分复用系统的频谱资源上传输窄带正交频分复用信号;
其中,所述LTE系统的带宽包括NBW个可用子载波,所述窄带正交频分复用系统的带宽包括MBW个子载波,所述窄带正交频分复用系统的MBW个子载波的中心子载波在所述LTE系统带宽内的PRB索引为IPRB,所述资源选择策略包括:
NBWmod24=12,且满足IPRBmod5=2,mod为取模函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确定的所述窄带正交频分复用系统的频谱资源上传输窄带正交频分复用信号包括:在确定的所述窄带正交频分复用系统的一个或多个子载波上传输同步信号,其中,在不同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所述同步信号占用的子载波不同。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信号至少携带以下信息之一:
所述窄带正交频分复用系统的小区识别号信息;
所述窄带正交频分复用系统在所述LTE系统中的频域位置信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频域位置信息通过承载在物理广播信道上的信令指示。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信号包括主同步信号和辅同步信号。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确定的所述窄带正交频分复用系统的频谱资源上传输窄带正交频分复用信号包括:在确定的所述窄带正交频分复用系统的一个或多个子载波上传输参考信号。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的参考信号包括与所述LTE系统在对应MBW个子载波传输的小区级参考信号相同的参考信号,其中,MBW为所述窄带正交频分复用系统包括的子载波数目。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的参考信号根据配置的小区识别号确定。
9.一种窄带正交频分复用信号的传输装置,设置于基站和/或设置于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频谱资源确定模块,用于根据资源选择策略在与窄带正交频分复用系统共带宽的长期演进LTE系统的带宽中确定所述窄带正交频分复用系统的频谱资源;
传输模块,用于在确定的所述窄带正交频分复用系统的频谱资源上传输窄带正交频分复用信号;
其中,所述LTE系统的带宽包括NBW个可用子载波,所述窄带正交频分复用系统的带宽包括MBW个子载波,所述窄带正交频分复用系统的MBW个子载波的中心子载波在所述LTE系统带宽内的PRB索引为IPRB,所述资源选择策略包括:
NBWmod24=12,且满足IPRBmod5=2,mod为取模函数。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模块,用于在确定的所述窄带正交频分复用系统的频谱资源上传输窄带正交频分复用信号包括:在确定的所述窄带正交频分复用系统的一个或多个子载波上传输同步信号,其中,在不同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所述同步信号占用的子载波不同。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信号至少携带以下信息之一:
所述窄带正交频分复用系统的小区识别号信息;
所述窄带正交频分复用系统在所述LTE系统中的频域位置信息。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频域位置信息通过承载在物理广播信道上的信令指示。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信号包括主同步信号和辅同步信号。
14.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模块,用于在确定的所述窄带正交频分复用系统的频谱资源上传输窄带正交频分复用信号包括:在确定的所述窄带正交频分复用系统的一个或多个子载波上传输参考信号。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的参考信号包括与所述LTE系统在对应MBW个子载波传输的小区级参考信号相同的参考信号,其中,MBW为所述窄带正交频分复用系统包括的子载波数目。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的参考信号根据配置的小区识别号确定。
17.一种窄带正交频分复用信号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窄带正交频分复用系统的频谱资源上接收窄带正交频分复用信号,所述窄带正交频分复用系统与长期演进LTE系统共带宽;
所述LTE系统的带宽包括NBW个可用子载波,所述窄带正交频分复用系统的带宽包括MBW个子载波,所述窄带正交频分复用系统的MBW个子载波的中心子载波在所述LTE系统带宽内的PRB索引为IPRB,资源选择策略包括:
NBWmod24=12,且满足IPRBmod5=2;
其中,mod为取模函数。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窄带正交频分复用信号包括:在所述窄带正交频分复用系统的一个或多个子载波上接收同步信号,其中,在不同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所述同步信号占用的子载波不同。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信号至少携带以下信息之一:
所述窄带正交频分复用系统的小区识别号信息;
所述窄带正交频分复用系统在所述LTE系统中的频域位置信息。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频域位置信息通过承载在物理广播信道上的信令指示。
21.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信号包括主同步信号和辅同步信号。
22.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窄带正交频分复用信号包括:在所述窄带正交频分复用系统的一个或多个子载波上接收参考信号。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的参考信号包括与所述LTE系统在对应MBW个子载波传输的小区级参考信号相同的参考信号,其中,MBW为所述窄带正交频分复用系统包括的子载波数目。
24.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的参考信号根据配置的小区识别号确定。
CN201510559636.4A 2015-09-06 2015-09-06 一种窄带正交频分复用信号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650736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9)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59636.4A CN106507367B (zh) 2015-09-06 2015-09-06 一种窄带正交频分复用信号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JP2018512184A JP2018532309A (ja) 2015-09-06 2016-08-12 狭帯域直交周波数分割多重化信号を伝送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デバイス
ES16840725T ES2824540T3 (es) 2015-09-06 2016-08-12 Métodos y dispositivos para transmitir señales de multiplexación por división de frecuencia ortogonal de banda estrecha
EP16840725.2A EP3346745B1 (en) 2015-09-06 2016-08-12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narrow-band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signal
KR1020187009669A KR102011610B1 (ko) 2015-09-06 2016-08-12 협대역 직교 주파수 분할 멀티플렉싱 신호를 송신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디바이스
AU2016315019A AU2016315019B2 (en) 2015-09-06 2016-08-12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narrow-band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signal
PCT/CN2016/094963 WO2017036296A1 (zh) 2015-09-06 2016-08-12 一种窄带正交频分复用信号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US15/756,526 US10601560B2 (en) 2015-09-06 2016-12-08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transmitting narrow band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signals
JP2020076633A JP7004467B2 (ja) 2015-09-06 2020-04-23 狭帯域直交周波数分割多重化信号を伝送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デバイス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59636.4A CN106507367B (zh) 2015-09-06 2015-09-06 一种窄带正交频分复用信号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507367A CN106507367A (zh) 2017-03-15
CN106507367B true CN106507367B (zh) 2019-04-16

Family

ID=581866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559636.4A Active CN106507367B (zh) 2015-09-06 2015-09-06 一种窄带正交频分复用信号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10601560B2 (zh)
EP (1) EP3346745B1 (zh)
JP (2) JP2018532309A (zh)
KR (1) KR102011610B1 (zh)
CN (1) CN106507367B (zh)
AU (1) AU2016315019B2 (zh)
ES (1) ES2824540T3 (zh)
WO (1) WO201703629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323798B1 (ko) * 2015-07-16 2021-11-09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의 하향링크 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US10524255B2 (en) * 2016-05-20 2019-12-31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andling DC subcarrier in NR carrier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8282283B (zh) * 2017-01-05 2023-04-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资源映射方法及用户设备
CN107231326B (zh) * 2017-05-19 2020-04-14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NB-IoT系统下行链路中的小区搜索系统
CN108259153B (zh) * 2018-01-12 2022-04-1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26842A (zh) * 2004-04-28 2007-03-07 摩托罗拉公司 用于在宽带通信系统中发射和接收窄带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WO2011072884A1 (en) * 2009-12-16 2011-06-23 Cassidian Sas Method of management for operating a broad b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 narrow b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implemented in a same frequency band
WO2013173673A3 (en) * 2012-05-17 2014-05-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Narrow band partitioning and efficient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low cost user equipment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50407A (en) * 1874-05-05 Improvement in car-couplings
US8073062B2 (en) * 2007-02-08 2011-12-06 Motorola Mobility,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ownlink resource allocation in an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communication system
EP2446679B1 (en) * 2009-06-24 2017-03-22 IDTP Holdings, Inc. Methods and arrangements in a cellular network for supporting positioning
KR101754970B1 (ko) * 2010-01-12 2017-07-0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의 채널 상태 측정 기준신호 처리 장치 및 방법
US9241287B2 (en) * 2011-09-13 2016-01-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Narrow bandwidth operation in LTE
KR101962245B1 (ko) * 2011-09-23 2019-03-27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광대역 단말과 협대역 단말을 함께 운용하는 무선통신시스템에서 협대역 단말의 시스템 접속 방법 및 장치
US9100978B2 (en) * 2012-02-15 2015-08-04 Alcatel Luc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llocating resources of a frequency band in a wireless system supporting at least two radio access technologies
WO2013141583A1 (ko) * 2012-03-19 2013-09-2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참조 신호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KR20130107855A (ko) * 2012-03-23 2013-10-02 주식회사 팬택 협대역 단말을 위한 제어채널 구성장치 및 방법
WO2014181836A1 (ja) * 2013-05-09 2014-11-13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RU2617834C2 (ru) * 2013-06-13 2017-04-28 ЭлДжи ЭЛЕКТРОНИКС ИНК. Способ передачи/приема сигнала синхронизации для прямой связи между терминалами в системе беспроводной связи
US9544115B2 (en) * 2013-08-19 2017-01-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improving identification of reference signal transmissions
WO2016043557A1 (en) * 2014-09-18 2016-03-24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figuring bandwidth including direct current subcarrier for low cost user equipment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7017880A1 (ja) * 2015-07-24 2017-02-02 パナソニック インテレクチュアル プロパティ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オブ アメリカ 基地局、端末および通信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26842A (zh) * 2004-04-28 2007-03-07 摩托罗拉公司 用于在宽带通信系统中发射和接收窄带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WO2011072884A1 (en) * 2009-12-16 2011-06-23 Cassidian Sas Method of management for operating a broad b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 narrow b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implemented in a same frequency band
WO2013173673A3 (en) * 2012-05-17 2014-05-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Narrow band partitioning and efficient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low cost user equipment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346745B1 (en) 2020-09-23
EP3346745A1 (en) 2018-07-11
JP2018532309A (ja) 2018-11-01
ES2824540T3 (es) 2021-05-12
AU2016315019A1 (en) 2018-04-12
KR20180050711A (ko) 2018-05-15
US10601560B2 (en) 2020-03-24
US20180270031A1 (en) 2018-09-20
WO2017036296A1 (zh) 2017-03-09
JP7004467B2 (ja) 2022-01-21
JP2020123980A (ja) 2020-08-13
KR102011610B1 (ko) 2019-10-21
CN106507367A (zh) 2017-03-15
AU2016315019B2 (en) 2019-08-29
EP3346745A4 (en) 2019-06-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764745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perating multi-band and multi-cell
CN108696384B (zh) 窄带物联网接入的方法及用户设备
JP4746057B2 (ja) マルチセクタ同報通信ページングチャネル
CN111698779B (zh)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无线网络设备和通信系统
US8340014B2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signals using multi-band radio frequencies
CN105610563B (zh) 在通信系统中将虚拟载波插入传统ofdm主载波
US9432981B2 (en) Downlink channel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common channel recep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in cellular communication system supporting bandwidth scalability
CN106507367B (zh) 一种窄带正交频分复用信号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4284355B (zh) 一种干扰测量方法、系统及相关设备
CN108901048B (zh) 移动终端装置以及基站装置
CN102761911B (zh) 解调参考信号的发送方法及装置、接收方法及装置
CN106465139A (zh) 信息发送方法、信息接收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3517345B (zh) 下行用户专用dm‑rs传输方法和ue及网络侧装置
CN101155167A (zh) 放置寻呼指示信道的方法
CN104488307B (zh) 通信系统、宏基站装置、移动终端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CN103840932B (zh) 一种物理广播信道传输方法、设备和系统
JP2021184629A (ja) 5gにおける同期信号
CN106413109B (zh) 一种利用非授权载波发送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CN110087248A (zh) 基站、用户装置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CN105379376B (zh) 信息传输的方法、用户设备及基站
CN100473225C (zh) 一种不对称带宽能力的无线网络接入系统的资源分配方法
CN108990102A (zh) 移动终端装置以及第1基站装置
CN104247558B (zh) 系统消息的获取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KR20110098752A (ko) 송신 장치 및 제어 메시지 송신 방법
KR101365561B1 (ko) 효율적인 동기 채널 전송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전송 전력할당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