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495585A - 地质聚合物基重载路面铺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地质聚合物基重载路面铺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495585A CN106495585A CN201610945789.7A CN201610945789A CN106495585A CN 106495585 A CN106495585 A CN 106495585A CN 201610945789 A CN201610945789 A CN 201610945789A CN 106495585 A CN106495585 A CN 10649558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eight portions
- activator
- slag
- metakaolin
- part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8/00—Compositions of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ontaining inorganic binders or the reaction product of an inorganic and an organic binder, e.g. polycarboxylate cements
- C04B28/006—Compositions of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ontaining inorganic binders or the reaction product of an inorganic and an organic binder, e.g. polycarboxylate cements containing mineral polymers, e.g. geopolymers of the Davidovits type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111/00—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or mixtures to prepare them,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function, property or use
- C04B2111/00474—U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in C04B2111/00
- C04B2111/0075—U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in C04B2111/00 for road construction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201/00—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physical values
- C04B2201/50—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physical values for the mechanical strength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201/00—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physical values
- C04B2201/50—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physical values for the mechanical strength
- C04B2201/52—High compression strength concretes, i.e. with a compression strength higher than about 55 N/mm2, e.g. reactive powder concrete [RPC]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4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the processing of minerals
- Y02P40/10—Production of cement, e.g. improving or optimising the production methods; Cement grinding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91—Use of waste materials as fillers for mortars or concret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 Ge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Road Paving Structur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质聚合物组合物、地质聚合物基重载路面铺装材料、以及上述材料的制备方法。该组合物包括:粒径为15~25微米的第一组份、粒径为0.3~0.5毫米的细骨料组份、粒径为5~31毫米的粗骨料组份、和碱性激发剂,其中,第一组份包括偏高岭土、矿渣和粉煤灰。本发明提供的组合物包括偏高岭土、矿渣、粉煤灰、细骨料组份和粗骨料组份,在碱性激发剂的激发下聚合形成混凝土型地质聚合物基重载路面铺装材料,适合铺装重载路面,具有凝结时间短、强度高、收缩率低、抗开裂等特点;上述铺装材料由固体废弃物原材料制备,制备工艺简单、施工便利、操作方便、成本低廉,适合大规模推广应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质聚合物组合物、一种由上述组合物制成的地质聚合物基重载路面铺装材料、以及上述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面对日益增长的道路通行压力,许多水泥混凝土道路因不堪重负而损坏,主要破坏类型有裂缝、错台、松散、坑槽和层状剥落等。通常,路面面层主要采用普通水泥混凝土,大型、超重的煤炭运输车辆已经造成路面的严重损坏。因此,寻求一种凝结硬化快、强度高、耐久性能优异的路面铺装材料是交通重载地区亟需解决的问题。
传统水泥混凝土路面修建存在凝结时间长、养护周期长、开放交通时间长等缺点,这对煤炭运输等重交通地区是十分棘手的问题。上述问题已成为当今水泥混凝土路面铺装的主要技术瓶颈,研究与开发一种价格低廉、性能良好的重载地区水泥混凝土路面铺装材料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用于重载路面铺装的混凝土材料必须符合以下技术要求:
①快硬高强:铺装材料必须具有迅速硬化的性能,使短时间内达到开放交通的强度要求,且强度要求高,能够承载重交通荷载。
②耐磨性高,能够承受重型车辆反复碾压。
③耐久性良好,服役寿命长。
④和易性好,便于大规模施工。
目前已有相关专利涉及重载路面铺装材料,但主要是以沥青路面为主,如现有技术CN201120140738适用于运煤特重交通的旧水泥混凝土加铺的薄层沥青路面、现有技术CN201210529673半柔性重载路面铺装结构、现有技术CN201310331039一种重载交通长寿命沥青路面、现有技术CN201310193867一种适用于重载交通的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耐久性结构。上述这些现有技术的沥青路面材料的强度不如混凝土,凝结时间长,容易出现开裂,并且现有技术中利用粉煤灰、矿渣、煤矸石等固体废弃物为原材料制备地质聚合物混凝土作为重载路面铺装材料尚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质聚合物组合物、一种由上述组合物制成的地质聚合物基重载路面铺装材料、以及上述材料的制备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地质聚合物组合物,与现有技术相比,其不同之处在于,该组合物包括:粒径为15~25微米的第一组份、粒径为0.3~0.5毫米的细骨料组份、粒径为5~31毫米的粗骨料组份、和碱性激发剂,其中,所述第一组份包括偏高岭土、矿渣和粉煤灰。
其中,所述细骨料组份包括河砂。
其中,所述粗骨料组份包括玄武岩碎石。
其中,该组合物包括:240~270重量份的偏高岭土、90~105重量份的矿渣、40~70重量份的粉煤灰、580~620重量份的河砂、1000~1200重量份的玄武岩碎石。
其中,所述碱性激发剂为基于碱金属硅酸盐的碱性激发剂。
其中,所述碱性激发剂包括30~40重量份的氢氧化钠、和240~320重量份的模数为3.2的水玻璃。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地质聚合物基重载路面铺装材料,由上述的地质聚合物组合物制成。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制备上述的地质聚合物基重载路面铺装材料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将30~40重量份的氢氧化钠、240~320重量份的模数为3.2的水玻璃均匀混合,得到碱性激发剂;
-步骤(b),将240~270重量份的偏高岭土、90~105重量份的矿渣、40~70重量份的粉煤灰、580~620重量份的河砂、1000~1200重量份的玄武岩碎石均匀混合,得到混合料;
-步骤(c),在搅拌下30秒内将步骤(a)所得碱性激发剂加入至步骤(b)所得混合料中,加入完毕后继续搅拌反应;
其中,河砂的粒径为0.3~0.5毫米,玄武岩碎石的粒径为5~31毫米。
其中,所述步骤(a)和步骤(b)之间还包括如下步骤:
分别将偏高岭土、矿渣和粉煤灰过筛以分别得到粒径为15~25微米的偏高岭土、矿渣和粉煤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地质聚合物组合物包括偏高岭土、矿渣、粉煤灰、细骨料组份和粗骨料组份,在碱性激发剂的激发下聚合形成混凝土型地质聚合物基重载路面铺装材料,适合铺装重载路面,具有凝结时间短、强度高、收缩率低、抗开裂等特点;上述铺装材料由固体废弃物原材料制备,制备工艺简单、施工便利、操作方便、成本低廉,适合大规模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铺装材料的制备及应用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本发明的组合物包括:粒径为15~25微米的第一组份、粒径为0.3~0.5毫米的细骨料组份、粒径为5~31毫米的粗骨料组份、和碱性激发剂,其中,所述第一组份包括偏高岭土、矿渣和粉煤灰。
本发明优选选用河砂作为细骨料组份,优选选用玄武岩碎石作为粗骨料组份。本发明以偏高岭土、矿渣、粉煤灰、河砂和玄武岩碎石为固体原料,固体原料在碱性激发剂的条件下发生无机聚合反应,形成具有无定形网络结构的地质聚合物,作为地质聚合物基重载路面铺装材料,用于重载路面的铺装。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该组合物包括:240~270重量份的偏高岭土、90~105重量份的矿渣、40~70重量份的粉煤灰、580~620重量份的河砂、1000~1200重量份的玄武岩碎石。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碱性激发剂为基于碱金属硅酸盐的碱性激发剂,所述碱性激发剂包括30~40重量份的氢氧化钠、和240~320重量份的模数为3.2的水玻璃。
本发明的地质聚合物基重载路面铺装材料由上述的地质聚合物组合物制成。基于地质聚合物无机聚合的反应机理,本发明的地质聚合物基重载路面铺装材料大宗消纳固体废弃物,使固废身价倍增,变废为宝,创造效益,符合国家节能减排、绿色环保的产业政策,有利于推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本发明的材料的优选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将30~40重量份的氢氧化钠、240~320重量份的模数为3.2的水玻璃均匀混合,得到碱性激发剂;
-步骤(b),分别将偏高岭土、矿渣和粉煤灰过筛以分别得到粒径为15~25微米的偏高岭土、矿渣和粉煤灰;
-步骤(c),将240~270重量份的偏高岭土、90~105重量份的矿渣、40~70重量份的粉煤灰、580~620重量份的河砂、1000~1200重量份的均匀混合,得到混合料;
-步骤(d),在搅拌下30秒内将步骤(a)所得碱性激发剂加入至步骤(b)所得混合料中,加入完毕后继续搅拌反应;
其中,河砂的粒径为0.3~0.5毫米,玄武岩碎石的粒径为5~31毫米。
具体地,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应用本发明的组合物聚合形成本发明的材料,再用本发明的材料进行路面铺装时,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将水玻璃和氢氧化钠固体分别按照240~320份和30~40份混合搅拌均匀至氢氧化钠固体完全溶解,得到激发剂,冷却至室温备用。
第二步:将偏高岭土、矿渣、粉煤灰分别磨细至1250目过筛。
第三步:分别取偏高岭土、矿渣和粉煤灰240~270份,90~105份,40~70份,取河砂580~620份,玄武岩碎石1000~1200份,启动混凝土搅拌机搅拌干混料4~5min至均匀混合,再加入第一步中配置而成的激发剂,边搅拌干混料边加入激发剂,并在30s内将激发剂加入完。最后将混合物搅拌3min至均匀即可制成所需的铺装材料。
第四步:地质聚合物基重载路面铺装材料浇注采用连续推移的方式进行,浇注间隙时间不超过地质聚合物的初凝时间(一般不超过30min)。
第五步:地质聚合物振捣按普通混凝土施工工艺和方式进行,在地质聚合物浇筑过程中及时将浇筑的地质聚合物均匀振捣密实,不得随意加密振点或漏振,一般不超过30s,避免过振。
第六步:地质聚合物混凝土浇注完成后,表面整平,并用塑料薄膜紧密覆盖,在自然条件下养护3天即可通车。
本发明提供的地质聚合物基重载路面铺装材料,与传统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材料相比具有以下主要优点:
1.凝结时间短,凝结速度快,其凝结时间可在30~100min之间调节;
2.强度高,1天龄期抗压强度达到30MPa以上;28天龄期抗压强度达到60MPa以上;
3.与路面基层粘接良好,无收缩,无开裂;
4.无需采用特殊手段或特殊材料(如养护剂等)进行养护,在自然条件下养护即可;
5.制备工艺简单,无污染;不添加水泥,节能绿色环保。
在下述实施例1~实施例5中所用材料均按照重量称取以下各组分:偏高岭土(云南天鸿矿业有限公司),矿渣(武汉钢铁集团),粉煤灰(内蒙神华集团),氢氧化钠(国药集团),水玻璃(佛山中发水玻璃厂),河砂与碎石(内蒙准格尔旗缔华商砼有限责任公司)。
实施例1
本实施例应用本发明的组合物聚合形成本发明的材料,再用本发明的材料进行路面铺装,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将水玻璃和氢氧化钠固体分别按照240份和30份混合搅拌均匀至氢氧化钠固体完全溶解,得到激发剂,冷却至室温备用。
第二步:将偏高岭土、矿渣、粉煤灰分别磨细至1250目过筛。
第三步:分别取偏高岭土、矿渣和粉煤灰240份,100份,60份,取河砂580份,玄武岩碎石1000份,启动混凝土搅拌机搅拌干混料4~5mi n至均匀混合,再加入第一步中配置而成的激发剂,边搅拌干混料边加入激发剂,并在30s内将激发剂加入完。最后将混合物搅拌3min至均匀。
第四步:将拌合均匀的混合物注入150mm×150mm×150mm立方体模具中,振捣30s,表面整平,并用塑料薄膜紧密覆盖,在自然条件下养护1天后拆模。
第五步:对于拌合物,测试其凝结时间;对于立方体试块,测试1天龄期和28天龄期抗压强度。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应用本发明的组合物聚合形成本发明的材料,再用本发明的材料进行路面铺装,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将水玻璃和氢氧化钠固体分别按照260份和32.5份混合搅拌均匀至氢氧化钠固体完全溶解,得到激发剂,冷却至室温备用。
第二步:将偏高岭土、矿渣、粉煤灰分别磨细至1250目过筛。
第三步:分别取偏高岭土、矿渣和粉煤灰250份,95份,50份,取河砂600份,玄武岩碎石1100份,启动混凝土搅拌机搅拌干混料4~5min至均匀混合,再加入第一步中配置而成的激发剂,边搅拌干混料边加入激发剂,并在30s内将激发剂加入完。最后将混合物搅拌3min至均匀。
第四步:将拌合均匀的混合物注入150mm×150mm×150mm立方体模具中,振捣30s,表面整平,并用塑料薄膜紧密覆盖,在自然条件下养护1天后拆模。
第五步:对于拌合物,测试其凝结时间;对于立方体试块,测试1天龄期和28天龄期抗压强度。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应用本发明的组合物聚合形成本发明的材料,再用本发明的材料进行路面铺装,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将水玻璃和氢氧化钠固体分别按照280份和35份混合搅拌均匀至氢氧化钠固体完全溶解,得到激发剂,冷却至室温备用。
第二步:将偏高岭土、矿渣、粉煤灰分别磨细至1250目过筛。
第三步:分别取偏高岭土、矿渣和粉煤灰260份,90份,40份,取河砂610份,玄武岩碎石1000份,启动混凝土搅拌机搅拌干混料4~5min至均匀混合,再加入第一步中配置而成的激发剂,边搅拌干混料边加入激发剂,并在30s内将激发剂加入完。最后将混合物搅拌3min至均匀。
第四步:将拌合均匀的混合物注入150mm×150mm×150mm立方体模具中,振捣30s,表面整平,并用塑料薄膜紧密覆盖,在自然条件下养护1天后拆模。
第五步:对于拌合物,测试其凝结时间;对于立方体试块,测试1天龄期和28天龄期抗压强度。
实施例4
本实施例应用本发明的组合物聚合形成本发明的材料,再用本发明的材料进行路面铺装,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将水玻璃和氢氧化钠固体分别按照300份和37.5份混合搅拌均匀至氢氧化钠固体完全溶解,得到激发剂,冷却至室温备用。
第二步:将偏高岭土、矿渣、粉煤灰分别磨细至1250目过筛。
第三步:分别取偏高岭土、矿渣和粉煤灰260份,105份,40份,取河砂620份,玄武岩碎石1000份,启动混凝土搅拌机搅拌干混料4~5min至均匀混合,再加入第一步中配置而成的激发剂,边搅拌干混料边加入激发剂,并在30s内将激发剂加入完。最后将混合物搅拌3min至均匀。
第四步:将拌合均匀的混合物注入150mm×150mm×150mm立方体模具中,振捣30s,表面整平,并用塑料薄膜紧密覆盖,在自然条件下养护1天后拆模。
第五步:对于拌合物,测试其凝结时间;对于立方体试块,测试1天龄期和28天龄期抗压强度。
实施例5
本实施例应用本发明的组合物聚合形成本发明的材料,再用本发明的材料进行路面铺装,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将水玻璃和氢氧化钠固体分别按照320份和40份混合搅拌均匀至氢氧化钠固体完全溶解,得到激发剂,冷却至室温备用。
第二步:将偏高岭土、矿渣、粉煤灰分别磨细至1250目过筛。
第三步:分别取偏高岭土、矿渣和粉煤灰270份,90份,70份,取河砂580份,玄武岩碎石1200份,启动混凝土搅拌机搅拌干混料4~5min至均匀混合,再加入第一步中配置而成的激发剂,边搅拌干混料边加入激发剂,并在30s内将激发剂加入完。最后将混合物搅拌3min至均匀。
第四步:将拌合均匀的混合物注入150mm×150mm×150mm立方体模具中,振捣30s,表面整平,并用塑料薄膜紧密覆盖,在自然条件下养护1天后拆模。
第五步:对于拌合物,测试其凝结时间;对于立方体试块,测试1天龄期和28天龄期抗压强度。
实施例1至5中所得路面铺装材料性能测试
实施例1~实施例5地质聚合物基铺装材料的凝结时间和强度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表1实施例1~实施例5铺装材料的性能技术指标
实施例1 | 实施例2 | 实施例3 | 实施例4 | 实施例5 | |
1d抗压强度(MPa) | 32.3 | 32.6 | 35.8 | 35.4 | 40.7 |
28d抗折强度(MPa) | 60.2 | 61.5 | 62.6 | 62.1 | 65.7 |
凝结时间(min) | 95 | 85 | 70 | 50 | 35 |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地质聚合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包括:粒径为15~25微米的第一组份、粒径为0.3~0.5毫米的细骨料组份、粒径为5~31毫米的粗骨料组份、和碱性激发剂,其中,所述第一组份包括偏高岭土、矿渣和粉煤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质聚合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细骨料组份包括河砂。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地质聚合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粗骨料组份包括玄武岩碎石。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质聚合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包括: 240~270重量份的偏高岭土、90~105重量份的矿渣、40~70重量份的粉煤灰、580~620重量份的河砂、1000~1200重量份的玄武岩碎石。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地质聚合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碱性激发剂为基于碱金属硅酸盐的碱性激发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地质聚合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碱性激发剂包括30~40重量份的氢氧化钠、和240~320重量份的模数为3.2的水玻璃。
7.一种地质聚合物基重载路面铺装材料,其特征在于,该材料由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地质聚合物组合物制成。
8.一种制备权利要求7的地质聚合物基重载路面铺装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将30~40重量份的氢氧化钠、240~320重量份的模数为3.2的水玻璃均匀混合,得到碱性激发剂;
-步骤(b),将240~270重量份的偏高岭土、90~105重量份的矿渣、40~70重量份的粉煤灰、580~620重量份的河砂、1000~1200重量份的玄武岩碎石均匀混合,得到混合料;
-步骤(c),在搅拌下30秒内将步骤(a)所得碱性激发剂加入至步骤(b)所得混合料中,加入完毕后继续搅拌反应;
其中,河砂的粒径为0.3~0.5毫米,玄武岩碎石的粒径为5~31毫米。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和步骤(b)之间还包括如下步骤:
分别将偏高岭土、矿渣和粉煤灰过筛以分别得到粒径为15~25微米的偏高岭土、矿渣和粉煤灰。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945789.7A CN106495585A (zh) | 2016-10-26 | 2016-10-26 | 地质聚合物基重载路面铺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945789.7A CN106495585A (zh) | 2016-10-26 | 2016-10-26 | 地质聚合物基重载路面铺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495585A true CN106495585A (zh) | 2017-03-15 |
Family
ID=583211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945789.7A Pending CN106495585A (zh) | 2016-10-26 | 2016-10-26 | 地质聚合物基重载路面铺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6495585A (zh) |
Cited By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352865A (zh) * | 2017-06-21 | 2017-11-17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一种地质聚合物透水砖及其制备方法 |
CN108975780A (zh) * | 2018-07-27 | 2018-12-11 | 成都宏基建材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地质聚合物修补砂浆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 |
CN109133747A (zh) * | 2018-09-06 | 2019-01-04 | 成都宏基建材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阻锈功能的地质聚合物修补砂浆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 |
CN110092618A (zh) * | 2019-06-10 | 2019-08-06 | 英达热再生有限公司 | 一种膨胀型地质聚合物注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CN112048284A (zh) * | 2020-08-24 | 2020-12-08 | 东南大学 | 一种适用于道路路基的地质聚合物复合相变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
CN112853904A (zh) * | 2021-01-19 | 2021-05-28 | 中国矿业大学 | 一种固废基碱激发胶凝筑路材料、制备方法及筑路方法 |
EP3878828A1 (en) | 2020-03-13 | 2021-09-15 | Nederlandse Organisatie voor toegepast- natuurwetenschappelijk Onderzoek TNO | Mineral binder |
CN113929362A (zh) * | 2021-09-16 | 2022-01-14 |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 一种地聚物路面基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JP7048062B1 (ja) * | 2021-08-04 | 2022-04-06 | ソブエクレー株式会社 | ジオポリマーのフレッシュ性状の調整方法及びジオポリマーの硬化開始時間の調整方法 |
CN114423721A (zh) * | 2019-09-13 | 2022-04-29 | 梅滕科技有限及两合公司 | 混凝土构件及其生产方法 |
CN115557739A (zh) * | 2022-10-28 | 2023-01-03 | 上海力阳道路加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海工地聚合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CN117142800A (zh) * | 2023-05-15 | 2023-12-01 | 深圳大学 | 一种三元地聚合物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0909212B1 (ko) * | 2008-04-15 | 2009-07-23 | 한국건설기술연구원 | 포장보수용 콘크리트 조성물 |
CN101717234A (zh) * | 2009-12-01 | 2010-06-02 |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 | 水泥混凝土路面快速修补材料 |
CN102180638A (zh) * | 2011-01-28 | 2011-09-14 | 内蒙古科技大学 | 一种矿区混凝土路面修补材料 |
CN102701656A (zh) * | 2012-06-21 | 2012-10-03 | 重庆大学 | 偏高岭土基地聚合物泡沫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
CN103370287A (zh) * | 2010-12-17 | 2013-10-23 | 天主教美利坚大学 | 用于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地质聚合物复合材料 |
CN105541198A (zh) * | 2015-12-23 | 2016-05-04 | 长沙理工大学 | 一种粉煤灰基地聚合物胶结材和多孔混凝土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
-
2016
- 2016-10-26 CN CN201610945789.7A patent/CN106495585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0909212B1 (ko) * | 2008-04-15 | 2009-07-23 | 한국건설기술연구원 | 포장보수용 콘크리트 조성물 |
CN101717234A (zh) * | 2009-12-01 | 2010-06-02 |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 | 水泥混凝土路面快速修补材料 |
CN103370287A (zh) * | 2010-12-17 | 2013-10-23 | 天主教美利坚大学 | 用于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地质聚合物复合材料 |
CN102180638A (zh) * | 2011-01-28 | 2011-09-14 | 内蒙古科技大学 | 一种矿区混凝土路面修补材料 |
CN102701656A (zh) * | 2012-06-21 | 2012-10-03 | 重庆大学 | 偏高岭土基地聚合物泡沫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
CN105541198A (zh) * | 2015-12-23 | 2016-05-04 | 长沙理工大学 | 一种粉煤灰基地聚合物胶结材和多孔混凝土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
Cited By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352865B (zh) * | 2017-06-21 | 2019-11-15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一种地质聚合物透水砖及其制备方法 |
CN107352865A (zh) * | 2017-06-21 | 2017-11-17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一种地质聚合物透水砖及其制备方法 |
CN108975780A (zh) * | 2018-07-27 | 2018-12-11 | 成都宏基建材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地质聚合物修补砂浆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 |
CN109133747A (zh) * | 2018-09-06 | 2019-01-04 | 成都宏基建材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阻锈功能的地质聚合物修补砂浆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 |
CN110092618A (zh) * | 2019-06-10 | 2019-08-06 | 英达热再生有限公司 | 一种膨胀型地质聚合物注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CN114423721A (zh) * | 2019-09-13 | 2022-04-29 | 梅滕科技有限及两合公司 | 混凝土构件及其生产方法 |
EP3878828A1 (en) | 2020-03-13 | 2021-09-15 | Nederlandse Organisatie voor toegepast- natuurwetenschappelijk Onderzoek TNO | Mineral binder |
WO2021182961A1 (en) | 2020-03-13 | 2021-09-16 | Nederlandse Organisatie Voor Toegepast- Natuurwetenschappelijk Onderzoek Tno | Mineral binder |
CN112048284A (zh) * | 2020-08-24 | 2020-12-08 | 东南大学 | 一种适用于道路路基的地质聚合物复合相变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
CN112853904A (zh) * | 2021-01-19 | 2021-05-28 | 中国矿业大学 | 一种固废基碱激发胶凝筑路材料、制备方法及筑路方法 |
JP7048062B1 (ja) * | 2021-08-04 | 2022-04-06 | ソブエクレー株式会社 | ジオポリマーのフレッシュ性状の調整方法及びジオポリマーの硬化開始時間の調整方法 |
CN113929362A (zh) * | 2021-09-16 | 2022-01-14 |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 一种地聚物路面基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CN115557739A (zh) * | 2022-10-28 | 2023-01-03 | 上海力阳道路加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海工地聚合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CN115557739B (zh) * | 2022-10-28 | 2023-05-30 | 上海力阳道路加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海工地聚合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CN117142800A (zh) * | 2023-05-15 | 2023-12-01 | 深圳大学 | 一种三元地聚合物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495585A (zh) | 地质聚合物基重载路面铺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
Hosseini et al. | Developing concrete recycling strategies by utilization of nano-SiO 2 particles | |
CN103011735B (zh) | 一种路面用彩色再生透水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5294049B (zh) | 特种水泥基的修补材料及水泥混凝土路面快修方法 | |
CN103265254B (zh) | 用于工程抢修的水泥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 |
CN102505601B (zh) | 一种沥青混凝土路面快速修复方法 | |
CN108546060A (zh) | 一种抢修用高贝利特硫铝酸盐水泥基抗扰动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9437782A (zh) | 一种高低弹模混杂纤维自应力再生混凝土的制作工艺 | |
CN105776915B (zh) | 一种非水泥基快凝早强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
CN109455998A (zh) | 一种钢管纤维自应力再生骨料混凝土柱的制作工艺 | |
CN105859219B (zh) | 一种半柔性路面用浆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7645451A (zh) | 一种纤维增韧抗裂型水泥稳定碎石及其制备方法和施工方法 | |
CN106800400B (zh) | 一种道路修补砂浆干粉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 |
CN102180627B (zh) | 一种高抗锈蚀钢筋混凝土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5432989B (zh) | 低干燥收缩高抗压强度的碱激发胶凝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1817663B (zh) | 一种混凝土路面快速修补方法 | |
CN103864370B (zh) | 一种钢渣废橡胶铸造废砂道路材料及其制备铺设方法 | |
CN113860806A (zh) | 一种填充粉煤灰基地聚合物的半柔性沥青路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7185723A (zh) | 骨密型微孔隙封闭水泥稳定建渣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
CN115231894A (zh) | 一种针对坑槽病害的双组分水泥基修复材料 | |
CN117125955A (zh) | 一种应用于乳化沥青稀浆封层的快硬早强材料及制备方法 | |
CN116283100A (zh) | 一种采用纳米SiO2改性地聚物混凝土断裂性能的混凝土配合比及制备方法 | |
CN116425461A (zh) | 一种改良淤泥软土性能的韧性地聚物固化材料及制备方法 | |
CN112174631B (zh) | 一种用于盐岩路基的注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5448647A (zh) | 一种高延性再生粉体地聚合物基加固修补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3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