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488509B - 一种系统消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系统消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488509B CN106488509B CN201510567936.7A CN201510567936A CN106488509B CN 106488509 B CN106488509 B CN 106488509B CN 201510567936 A CN201510567936 A CN 201510567936A CN 106488509 B CN106488509 B CN 10648850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ubframe
- channel
- physical
- information
- system messag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7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8000001228 spectrum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5
- 125000004122 cyclic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11
- 239000013256 coordination polym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413 cellular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8—Load balancing or load distribu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1/00—Orthogonal multiplex systems, e.g. using WALSH codes
- H04J11/0023—Interference mitigation or co-ordination
- H04J11/005—Interference mitigation or co-ordination of intercell interference
- H04J11/0056—Inter-base station aspec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30—Resource management for broadcast servic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or DM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08—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 H04W48/10—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using broadcasted inform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2—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load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04W72/541—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using the level of interferenc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2211/00—Orthogonal 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orthogonal multiplex systems
- H04J2211/003—Orthogonal 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orthogonal multiplex systems within particular systems or standards
- H04J2211/005—Long term evolution [LT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14—Spectrum sharing arrangements between different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一种系统消息传输方法及装置,涉及无线通信领域,方法包括:在预设的资源位置上传输系统消息;根据所述系统消息传输物理下行信道,其中,所述系统消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系统所在频域位置信息、承载系统消息的物理共享信道的配置信息、终端接入的配置信息、所述物理下行信道可用资源信息、无线帧信息。通过这种预定义传输和信令指示结合方法,可以降低不同系统频谱共享时信号之间的相互干扰,减少不同系统在相同资源上同时进行不同信号传输的情况,保证系统和终端之间理解一致,提高数据传输性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系统消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机器类型通信(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简称为MTC)用户终端(UserEquipment,简称用户设备或终端),又称机器到机器(Machine to Machine,简称M2M)用户通信设备,是目前物联网的主要应用形式。在3GPP(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Project,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技术报告TR45.820V200中公开了几种适用于蜂窝级物联网(C-IOT,Internet Of Things)的技术,其中,NB-LTE(Narrowband Long Term Evolution,窄带长期演进)技术最为引人注目。该系统的系统带宽为200kHz,与GSM(Global Systemfor Mobile Communication,全球移动通信系统)的信道带宽相同,这为NB-LTE系统重用GSM频谱并降低邻近与GSM信道的相互干扰带来了极大便利。另外,NB-LTE的发射带宽与下行链路子载波间隔分别为180kHz和15kHz,分别与LTE系统一个PRB(Physical ResourceBlock,物理资源传输块)的带宽和子载波间隔相同,这一方面在有利于在NB-LTE系统中重用现有LTE系统的有关设计,当NB-LTE系统重用的GSM频谱与LTE系统的频谱相邻时,也有利于降低两个系统的相互干扰。
另外一方面,现有LTE系统的子载波间隔为15kHz,支持如下6种系统带宽:1.4MHz、3MHz、5MHz、10MHz、15MHz和20MHz,这6种带宽分别有72、150、300、600、900、1200个可用子载波。考虑NB-LTE的发射带宽与下行链路子载波间隔分别与LTE系统一个PRB的带宽和子载波间隔相同,NB-LTE也有可能与LTE系统共存于相同的一段频谱中,比如在系统带宽为20MHz的LTE系统中,分配一个180kHz的带宽用于NB-LTE系统信号的发送,但是由于LTE系统部分资源已经被预先占用,为了保证NB-LTE系统和LTE系统信号不在同一个资源上传输,降低两个系统的相互干扰,目前还缺乏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系统消息传输方法及装置,可以降低不同系统频谱共享时信号之间的相互干扰,减少不同系统在相同资源上同时进行不同信号传输的情况。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系统消息传输方法,包括:在预设的资源位置上传输系统消息;
根据所述系统消息传输物理下行信道,其中,所述系统消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系统所在频域位置信息、承载系统消息的物理共享信道的配置信息、终端接入的配置信息、所述物理下行信道可用资源信息、无线帧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物理下行信道可用资源信息包括:所述物理下行信道在一个子帧中起始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信息,和/或,所述物理下行信道在一个子帧中不使用的资源单元信息,和/或,所述物理下行信道可使用的子帧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以小区专有参考信号CRS端口位置和/或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端口位置指示所述资源单元信息。
具体的,所述小区专有参考信号端口位置和/或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端口位置具体指示包括端口数量,和/或,虚拟小区标识。
其中,所述虚拟小区标识,主要用于指示新系统(窄带系统)和LTE系统共存时LTE系统的小区标识,以确定所述参考信号位置。
进一步地,在预设的资源位置上传输系统消息包括:
在预设的资源位置上通过物理广播信道传输所述系统消息。
进一步地,所述预设的资源位置包括:所述物理广播信道位于子帧的第一个时隙的最后Y个OFDM符号和第二个时隙的前X个OFDM符号上,或者,所述物理广播信道位于子帧中第一预定义的OFDM符号中任意R个OFDM符上,其中,R优选包括4、5、6、8,所述预定义的OFDM符号包括:每个时隙的第二个OFDM符号、每个时隙第三个OFDM符号、每个时隙倒数第四个OFDM符号、每个时隙的最后两个OFDM符号。
进一步地,所述X包括:4、5、6、7,所述Y包括0、1、2、3、4、5。
进一步地,第一预定义OFDM符号具体包括以下之一:
当R为4时,所述第一预定义OFDM符号包括每个时隙的最后两个OFDM符号;
当R为5时,所述第一预定义OFDM符号包括每个时隙的最后两个OFDM符号和第二个时隙倒数第四个OFDM符号,或者,所述第一预定义OFDM符号包括每个时隙的最后两个OFDM符号和第二个时隙的第三个OFDM符号;
当R为6时,所述第一预定义OFDM符号优选为每个时隙的最后两个OFDM符号和第二个时隙的倒数第四个OFDM符号、第二个时隙的第二个OFDM符号;或者,所述第一预定义OFDM符号优选为每个时隙的最后两个OFDM符号和每个时隙倒数第四个OFDM符号;或者,所述第一预定义OFDM符号优选为每个时隙的最后两个OFDM符号和第二个时隙的第二个OFDM符号、第二个时隙的第三个OFDM符号
进一步地,所述物理广播信道和同步信道位于相邻的子帧上。
进一步地,所述物理广播信道和同步信道位于相邻的子帧上包括以下之一:
同步信道位于子帧#9,所述物理广播信道位于子帧#0;
同步信道位于子帧#0,所述物理广播信道位于子帧#9;
同步信道位于子帧#8,所述物理广播信道位于子帧#9;
同步信道位于子帧#6,所述物理广播信道位于子帧#5;
同步信道位于子帧#4,所述物理广播信道位于子帧#5;
同步信道位于子帧#5,所述物理广播信道位于子帧#4;
同步信道位于子帧#3,所述物理广播信道位于子帧#4;
同步信道位于子帧#1,所述物理广播信道位于子帧#0。
进一步地,所述预设的资源位置包括:所述物理广播信道映射到T个无线帧上,且位于每个无线帧的子帧位置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子帧包括以下的一项或多项:无线帧的子帧#0、无线帧的子帧#4、无线帧的子帧#5或无线帧的子帧#9。
进一步地,所述物理广播信道以Z1个无线帧传输一次,每Z1*Z2个无线帧重复传输Z2次。
进一步地,所述Z1包括4、6、8、12、24,Z2包括4、6、8、12、16。
窄带参考信号在第二预定义的OFDM符号上传输,其中,所述第二预定义的OFDM符号包括:子帧中每个时隙的最后两个OFDM符号,或者,传输物理广播信道的每个OFDM符号上。
所述窄带参考信号用于物理广播信道解调,所述窄带参考信号在传输所述物理广播信道的子帧上传输。
进一步地,在预设的资源位置上传输系统消息包括:
在预设的资源位置上通过物理共享信道传输所述系统消息,或者在预设的资源位置上通过物理共享信道和物理广播信道传输所述系统消息。
进一步地,在预设的资源位置上通过物理共享信道传输所述系统消息具体包括:
承载所述系统消息的物理共享信道在子帧中起始OFDM符号为固定值,对应可用资源单位为除于固定虚拟小区专有参考信号端口后的剩余资源。
进一步地,所述承载系统消息的物理共享信道、同步信道和物理广播信道位于不同的子帧上。
进一步地,所述承载系统消息的物理共享信道子帧包括子帧#0、子帧#4、子帧#5、子帧#9中一个或多个子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系统消息传输装置,包括:
系统模块,用于在预设的资源位置上传输系统消息;
信道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系统消息传输物理下行信道,其中,所述系统消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系统所在频域位置信息、承载系统消息的物理共享信道的配置信息、终端接入的配置信息、所述物理下行信道可用资源信息、无线帧信息。
优选地,所述物理下行信道可用资源信息包括:所述物理下行信道在一个子帧中起始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信息,和/或,所述物理下行信道在一个子帧中不使用的资源单元信息,和/或,所述物理下行信道可使用的子帧信息;
所述装置还包括:指示模块,用于以小区专有参考信号CRS端口位置和/或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端口位置指示所述资源单元信息。
优选地,所述系统模块在预设的资源位置上传输系统消息是指:
在预设的资源位置上通过物理广播信道传输所述系统消息。
优选地,所述预设的资源位置包括:所述物理广播信道位于子帧的第一个时隙的最后Y个OFDM符号和第二个时隙的前X个OFDM符号上,或者,所述物理广播信道位于子帧中第一预定义的OFDM符号中任意R个OFDM符上,其中,R优选包括4、5、6、8,所述预定义的OFDM符号包括:每个时隙的第二个OFDM符号、每个时隙倒数第四个OFDM符号、每个时隙的最后两个OFDM符号、每个时隙第三个OFDM符号。
优选地,所述X包括:4、5、6、7,所述Y包括0、1、2、3、4、5。
其中,第一预定义OFDM符号具体包括以下之一:
当R为4时,所述第一预定义OFDM符号包括每个时隙的最后两个OFDM符号;
当R为5时,所述第一预定义OFDM符号包括每个时隙的最后两个OFDM符号和第二个时隙倒数第四个OFDM符号,或者,所述第一预定义OFDM符号包括每个时隙的最后两个OFDM符号和第二个时隙的第三个OFDM符号;
当R为6时,所述第一预定义OFDM符号优选为每个时隙的最后两个OFDM符号和第二个时隙的倒数第四个OFDM符号、第二个时隙的第二个OFDM符号;或者,所述第一预定义OFDM符号优选为每个时隙的最后两个OFDM符号和每个时隙倒数第四个OFDM符号;或者,所述第一预定义OFDM符号优选为每个时隙的最后两个OFDM符号和第二个时隙的第二个OFDM符号、第二个时隙的第三个OFDM符号。
优选地,所述物理广播信道和同步信道位于相邻的子帧上。
优选地,所述物理广播信道和同步信道位于相邻的子帧上包括以下之一:
同步信道位于子帧#9,所述物理广播信道位于子帧#0;
同步信道位于子帧#0,所述物理广播信道位于子帧#9;
同步信道位于子帧#8,所述物理广播信道位于子帧#9;
同步信道位于子帧#6,所述物理广播信道位于子帧#5;
同步信道位于子帧#4,所述物理广播信道位于子帧#5;
同步信道位于子帧#5,所述物理广播信道位于子帧#4;
同步信道位于子帧#3,所述物理广播信道位于子帧#4;
同步信道位于子帧#1,所述物理广播信道位于子帧#0。
优选地,所述预设的资源位置包括:所述物理广播信道映射到T个无线帧上,且位于每个无线帧的子帧位置相同。
优选地,所述子帧包括以下的一项或多项:无线帧的子帧#0、无线帧的子帧#4、无线帧的子帧#5或无线帧的子帧#9。
优选地,所述系统模块的所述物理广播信道以Z1个无线帧传输一次,每Z1*Z2个无线帧重复传输Z2次。
优选地,所述Z1包括4、6、8、12、24,Z2包括4、6、8、12、16。
窄带参考信号在第二预定义的OFDM符号上传输,其中,所述第二预定义的OFDM符号包括:子帧中每个时隙的最后两个OFDM符号,或者,传输物理广播信道的每个OFDM符号上。
所述窄带参考信号用于物理广播信道解调,所述窄带参考信号在传输所述物理广播信道的子帧上传输。
优选地,所述系统模块在预设的资源位置上传输系统消息是指:
在预设的资源位置上通过物理共享信道传输所述系统消息,或者在预设的资源位置上通过物理共享信道和物理广播信道传输所述系统消息。
优选地,在预设的资源位置上通过物理共享信道传输所述系统消息具体是指:
承载所述系统消息的物理共享信道在子帧中起始OFDM符号为固定值,对应可用资源单位为除于固定虚拟小区专有参考信号端口后的剩余资源。
优选地,所述承载系统消息的物理共享信道、同步信道和物理广播信道位于不同的子帧上。
优选地,所述承载系统消息的物理共享信道子帧包括子帧#0、子帧#4、子帧#5、子帧#9中一个或多个子帧。
本发明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系统消息传输方法及装置,在预设的资源位置上传输系统消息,再根据所述系统消息传输物理下行信道,通过这种预定义传输和信令指示结合方法,可以降低不同系统频谱共享时信号之间的相互干扰,减少不同系统在相同资源上同时进行不同信号传输的情况,保证系统和终端之间理解一致,提高数据传输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相关技术中LTE系统帧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系统消息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系统消息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7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窄带参考信号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发明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长期演进(LTE,Long Term Evolution)系统中的无线帧(radio frame)包括频分双工(FDD,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模式和时分双工(TDD,Time Division Duplex)模式的帧结构。FDD模式的帧结构,如图1所示,一个10毫秒(ms)的无线帧由二十个长度为0.5ms,编号0~19的时隙(slot)组成,时隙2i和2i+1组成长度为1ms的子帧(subframe)i。对于标准循环前缀(Normal CP,Normal Cyclic Prefix),一个时隙包含7个长度为66.7微秒(us)的符号,其中第一个符号的CP长度为5.21us,其余6个符号的长度为4.69us;对于扩展循环前缀(Extended CP,Extended Cyclic Prefix),一个时隙包含6个符号,所有符号的CP长度均为16.67us。
LTE系统中小区专有参考信号端口数量为1、2、4,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端口数量为1、2、4、8,不同端口数对应不同数量的资源单元和位置;
LTE系统中下行控制信道位于子帧的前n个OFDM符号上,n为1、2、3、4;
NB-LTE系统采用单端口传输,另外,由于NB-LTE系统带宽只有200k,所以,NB-LTE的PBCH((Physical broadcast channel,物理广播信道)和同步信号占用的时域资源相对于LTE系统增加,因此,LTE系统的PBCH和同步信号映射方法在NB-LTE系统不再适用,需要重新考虑,而且,当NB-LTE系统和LTE系统频谱共享时,如果NB-LTE系统不避开LTE系统下行控制信道和下行参考信号使用的资源,仍然按照没有频谱共享,独立使用资源场景工作,将导致不同系统信号之间的相互干扰,不同系统在相同资源上同时进行不同信号传输,影响UE数据接收,因此,NB-LTE系统需要发送系统消息给NB-LTE UE告知其可用资源,以便NB-LTE系统根据是否频谱共享分别进行数据传输,同时,也保证NB-LTE系统和NB-LTE UE之间理解一致;
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系统消息传输方法,包括:
在预设的资源位置上传输系统消息;
根据所述系统消息传输物理下行信道,其中,所述系统消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系统所在频域位置信息、承载系统消息的物理共享信道的配置信息、终端接入的配置信息、所述物理下行信道可用资源信息、无线帧信息。
所述物理下行信道包括:物理下行共享信道和/或物理下行控制信道;
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应用于以下系统:NB-LTE,或者,其他OFDM系统,或者,其他窄带系统。所述传输包括:发送和/或接收。
其中,所述物理下行信道可用资源信息包括:所述物理下行信道在一个子帧中起始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信息,和/或,所述物理下行信道在一个子帧中不使用的资源单元信息,和/或,所述物理下行信道可使用的子帧信息。
所述物理下行信道可使用的子帧信息指示,具体包括:使用位图(bitmap)的方式周期指示可用的子帧,或者,使用位图(bitmap)的方式周期指示不可用的子帧,如:使用J个比特指示以J个子帧为周期内各子帧的是否可以使用,每个比特对应以J个子帧周期内一个子帧使用情况,1为可以使用,0为不可以使用,或者,0为可以使用,1为不可以使用,其中,J优选为40、80、120、160、240。
所述方法还包括:以小区专有参考信号CRS端口位置和/或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ference Signal)端口位置指示所述资源单元信息。
在预设的资源位置上传输系统消息包括:
在预设的资源位置上通过物理广播信道传输所述系统消息。
所述物理广播信道位于子帧的第一个时隙的最后Y个OFDM符号和第二个时隙的前X个OFDM符号上。
其中,所述X包括:4、5、6、7,所述Y包括0、1、2、3、4、5。
或者,
所述物理广播信道位于子帧中第一预定义的OFDM符号中任意R个OFDM符上,其中,R优选包括4、5、6、8,所述预定义的OFDM符号包括:每个时隙的第二个OFDM符号、每个时隙第三个OFDM符号、每个时隙的倒数第四个OFDM符号、每个时隙的最后两个OFDM符号。
优选的,当R为4时,所述第一预定义OFDM符号包括每个时隙的最后两个OFDM符号;
优选的,当R为5时,所述第一预定义OFDM符号包括每个时隙的最后两个OFDM符号和第二个时隙倒数第四个OFDM符号,或者,所述第一预定义OFDM符号包括每个时隙的最后两个OFDM符号和第二个时隙的第三个OFDM符号;
优选的,当R为6时,所述第一预定义OFDM符号优选为每个时隙的最后两个OFDM符号和第二个时隙的倒数第四个OFDM符号、第二个时隙的第二个OFDM符号;或者,所述第一预定义OFDM符号优选为每个时隙的最后两个OFDM符号和每个时隙倒数第四个OFDM符号;或者,所述第一预定义OFDM符号优选为每个时隙的最后两个OFDM符号和第二个时隙的第二个OFDM符号、第二个时隙的第三个OFDM符号;
窄带参考信号在第二预定义的OFDM符号上传输,其中,所述第二预定义的OFDM符号包括:子帧中每个时隙的最后两个OFDM符号,或者,传输物理广播信道的每个OFDM符号上;
所述窄带参考信号用于物理广播信道解调;所述窄带参考信号在传输所述物理广播信道的子帧上传输;
所述窄带参考信号的天线端口数量为1或2,同一个端口的参考信号在频域间隔为6个子载波,相邻OFDM符号上同一个端口的参考信号频域位置偏移3个;
所述窄带参考信号的天线端口的初始位置根据小区标识确定;
当循环前缀为常规循环前缀时,如图4和图6所示;
当循环前缀为扩展循环前缀时,如图5和图7所示;
其中,R0为第一端口,R1为第二端口;
所述第一预定义位置为没有LTE系统小区专有参考信号发送的OFDM符号,物理广播信道在所述第一预定义位置上传输可以减少小区专有参考信号对于所述物理广播信道的影响,特别是在新系统(窄带系统)与LTE系统在相同频谱上,二者对应的小区标识不同时相互的影响。
另外,上述优选的第一预定义位置,主要考虑了所述窄带参考信号对应解调性能的影响,尽量保证承载所述物理广播信道的OFDM符号位于所述窄带参考信号的所在的OFDM符号上,次优选择为所述窄带参考信号的所在的OFDM符号上中间区域,从而,获得较好的传输性能。
所述物理广播信道和同步信道位于相邻的子帧上;包括以下之一:
同步信道位于子帧#9,所述物理广播信道位于子帧#0;
同步信道位于子帧#0,所述物理广播信道位于子帧#9;
同步信道位于子帧#8,所述物理广播信道位于子帧#9;
同步信道位于子帧#6,所述物理广播信道位于子帧#5;
同步信道位于子帧#4,所述物理广播信道位于子帧#5;
同步信道位于子帧#5,所述物理广播信道位于子帧#4;
同步信道位于子帧#3,所述物理广播信道位于子帧#4;
同步信道位于子帧#1,所述物理广播信道位于子帧#0。
所述物理广播信道映射到T个无线帧上,且位于每个无线帧的子帧位置相同。T优选3、6、9、18、36;该映射指物理广播信道的单次传输,不涉及物理广播信道的重复传输场景的资源定义。
所述子帧包括无线帧的子帧#0、无线帧的子帧#4、无线帧的子帧#5或无线帧的子帧#9中一个或多个。
所述物理广播信道以Z1个无线帧传输一次,每Z1*Z2个无线帧重复传输Z2次。其中,所述Z1包括4、6、8、12、24,Z2包括4、6、8、12、16。
在预设的资源位置上传输系统消息包括:
在预设的资源位置上通过物理共享信道传输所述系统消息,或者在预设的资源位置上通过物理共享信道和物理广播信道传输所述系统消息,其中,承载所述系统消息的物理共享信道在子帧中起始OFDM符号为固定值,对应可用资源单位为除于固定虚拟小区专有参考信号端口后的剩余资源。
所述虚拟小区专有参考信号端口位置与现有LTE系统中CRS端口(单端口、两端口、四端口)对应资源位置相同;所述固定虚拟小区专有参考信号端口对应的资源单元优选现有LTE系统中四端口CRS对应的资源单元;
所述承载系统消息的物理共享信道、同步信道和物理广播信道位于不同的子帧上。所述承载系统消息的物理共享信道子帧包括子帧#0、子帧#4、子帧#5、子帧#9中一个或多个子帧。
如:同步信道和物理广播信道分别位于无线帧的子帧#4和子帧#5(二者可以互相交换)、所述承载系统消息的物理共享信道位于子帧#9和/或子帧#0,或者,同步信道和物理广播信道分别位于无线帧的子帧#9和子帧#0(二者可以互相交换)、所述承载系统消息的物理共享信道位于子帧#4和/或子帧#5。
所述承载系统消息的物理共享信道位于W个连续无线帧上;W优选3、6、9、12;
如图3所示,一种系统消息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系统模块,用于在预设的资源位置上传输系统消息;
信道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系统消息传输物理下行信道,其中,所述系统消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系统所在频域位置信息、承载系统消息的物理共享信道的配置信息、终端接入的配置信息、所述物理下行信道可用资源信息、无线帧信息。
所述物理下行信道可用资源信息包括:所述物理下行信道在一个子帧中起始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信息,和/或,所述物理下行信道在一个子帧中不使用的资源单元信息,和或,所述物理下行信道可使用的子帧信息;
所述装置还包括:
指示模块,用于以小区专有参考信号CRS端口位置和/或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端口位置指示所述资源单元信息。
具体的,所述小区专有参考信号端口位置和/或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端口位置具体指示包括端口数量,和或,虚拟小区标识;
其中,所述虚拟小区标识,主要用于指示新系统(窄带系统)和LTE系统共存时LTE系统的小区标识,以确定所述参考信号位置;
虚拟小区标识具体包括:LTE小区标识或预定义偏移值;所述预定义偏移值包括:0、1、2、3、4、5;
所述物理下行信道可使用的子帧信息指示,具体包括:使用位图(bitmap)的方式周期指示可用的子帧,或者,使用位图(bitmap)的方式周期指示不可用的子帧,如:使用J个比特指示以J个子帧为周期内各子帧的是否可以使用,每个比特对应以J个子帧周期内一个子帧使用情况,1为可以使用,0为不可以使用,或者,0为可以使用,1为不可以使用,其中,J优选为40、80、120、160、240。
所述系统模块在预设的资源位置上传输系统消息是指:
在预设的资源位置上通过物理广播信道传输所述系统消息。
所述预设的资源位置包括:所述物理广播信道位于子帧的第一个时隙的最后Y个OFDM符号和第二个时隙的前X个OFDM符号上。
所述X包括:4、5、6、7,所述Y包括0、1、2、3、4、5。
或者,
所述物理广播信道位于子帧中第一预定义的OFDM符号中任意R个OFDM符上,其中,R优选包括4、5、6、8,所述预定义的OFDM符号包括:每个时隙的第二个OFDM符号、每个时隙的倒数的第四个OFDM符号、每个时隙的最后两个OFDM符号、每个时隙第三个OFDM符号。
优选的,当R为4时,所述第一预定义OFDM符号包括每个时隙的最后两个OFDM符号;
优选的,当R为5时,所述第一预定义OFDM符号包括每个时隙的最后两个OFDM符号和第二个时隙倒数第四个OFDM符号,或者,所述第一预定义OFDM符号包括每个时隙的最后两个OFDM符号和第二个时隙的第三个OFDM符号;
优选的,当R为6时,所述第一预定义OFDM符号优选为每个时隙的最后两个OFDM符号和第二个时隙的倒数第四个OFDM符号、第二个时隙的第二个OFDM符号;或者,所述第一预定义OFDM符号优选为每个时隙的最后两个OFDM符号和每个时隙倒数第四个OFDM符号;或者,所述第一预定义OFDM符号优选为每个时隙的最后两个OFDM符号和第二个时隙的第二个OFDM符号、第二个时隙的第三个OFDM符号;
窄带参考信号在第二预定义的OFDM符号上传输,其中,所述第二预定义的OFDM符号包括:子帧中每个时隙的最后两个OFDM符号,或者,传输物理广播信道的每个OFDM符号上;
所述窄带参考信号用于物理广播信道解调;所述窄带参考信号在传输所述物理广播信道的子帧上传输;
所述窄带参考信号的天线端口数量为1或2,同一个端口的参考信号在频域间隔为6个子载波,相邻OFDM符号上同一个端口的参考信号频域位置偏移3个;
所述窄带参考信号的天线端口的初始位置根据小区标识确定。
所述物理广播信道和同步信道位于相邻的子帧上。
所述物理广播信道和同步信道位于相邻的子帧上包括以下之一:
同步信道位于子帧#9,所述物理广播信道位于子帧#0;
同步信道位于子帧#0,所述物理广播信道位于子帧#9;
同步信道位于子帧#8,所述物理广播信道位于子帧#9;
同步信道位于子帧#6,所述物理广播信道位于子帧#5;
同步信道位于子帧#4,所述物理广播信道位于子帧#5;
同步信道位于子帧#5,所述物理广播信道位于子帧#4;
同步信道位于子帧#3,所述物理广播信道位于子帧#4;
同步信道位于子帧#1,所述物理广播信道位于子帧#0。
所述预设的资源位置包括:所述物理广播信道映射到T个无线帧上,且位于每个无线帧的子帧位置相同。
所述子帧包括以下的一项或多项:无线帧的子帧#0、无线帧的子帧#4、无线帧的子帧#5或无线帧的子帧#9。
所述系统模块的所述物理广播信道以Z1个无线帧传输一次,每Z1*Z2个无线帧重复传输Z2次。
所述Z1包括4、6、8、12、24,Z2包括4、6、8、12、16。
所述系统模块在预设的资源位置上传输系统消息是指:
在预设的资源位置上通过物理共享信道传输所述系统消息,或者在预设的资源位置上通过物理共享信道和物理广播信道传输所述系统消息。
在预设的资源位置上通过物理共享信道传输所述系统消息具体是指:
承载所述系统消息的物理共享信道在子帧中起始OFDM符号为固定值,对应可用资源单位为除于固定虚拟小区专有参考信号端口后的剩余资源。
所述承载系统消息的物理共享信道、同步信道和物理广播信道位于不同的子帧上。
所述承载系统消息的物理共享信道子帧包括子帧#0、子帧#4、子帧#5、子帧#9中一个或多个子帧。
实施例1
所述起始OFDM符号信息包括两种或四种状态;
具体包括:1比特表示所述物理下行信道可用资源信息。
预定义两种资源映射模式,通过1比特信令指示,根据该信令表示所述物理下行信道可用资源信息:
例如:第一映射模式包括:物理下行信道从子帧的第一个OFDM符号开始映射,和/或对应可用资源单位为除于固定单个端口虚拟小区专有参考信号后剩余资源;第二映射模式包括:物理下行信道从子帧的第四个OFDM符号开始映射,和/或,对应可用资源单位为除于固定四个端口虚拟小区专有参考信号后剩余资源;
或者,
第一映射模式包括:物理下行信道从子帧的第一个OFDM符号开始映射,对应可用资源单位为除于固定单个端口虚拟小区专有参考信号后剩余资源;第二映射模式包括:物理下行信道从子帧的第五个OFDM符号开始映射,对应可用资源单位为除于固定四个端口虚拟小区专有参考信号后剩余资源;
另一种方式:针对所述物理下行信道在一个子帧中起始OFDM符号信息和所述物理下行信道在一个子帧中可以使用的资源单元信息分别定义信令;
所述物理下行信道在一个子帧中起始OFDM符号信息为1比特,包括第一个OFDM符号、第k个OFDM符号信息,k优选3、4、5;或者,所述物理下行信道在一个子帧中起始OFDM符号信息为2比特,包括第1、2、3、4个OFDM符号;
所述物理下行信道在一个子帧中可以使用的资源单元信息以小区专有参考信号端口位置和/或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端口位置来指示;其中,小区专有参考信号端口位置包括1、2、4,或,小区专有参考信号端口位置包括1、4;
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端口位置包括无、现有LTE系统中CSI-RS资源配置索引中选择特定1个或多个。
实施例2
由于LTE系统MBSFN(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 SingleFrequency Network,多播/组播单频网络)子帧上CRS仅位于前两个OFDM符号,PBCH需要通过CRS和/或同步信道解调,所以,PBCH位于非MBSFN子帧(0、4、5、9)上;
如果同步信号位于MBSFN子帧上可以避免LTE系统的CRS对于同步信号的影响,但是,这将导致对于多播业务传输造成限制,因此,针对同步信号位于MBSFN子帧(1、2、3、6、7、8)上和同步信号不位于MBSFN子帧(0、4、5、9)上两种场景给出了PBCH的映射方案,具体如上所示;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描述表明物理广播信道位于同步信道的相邻不同子帧上,但是,并不限定同步信道的相邻子帧上一定有物理广播信道,同步信道占用的子帧数量可以大于或者等于物理广播信道占用的子帧数量;
如:主同步信号位于奇数无线帧的子帧#k上,辅同步信号位于偶数无线帧的子帧#k上,其中,k优选:1、2、3、6、7、8,或者,主同步信号位于偶数无线帧的子帧#k上,辅同步信号位于奇数无线帧的子帧#k上,其中,k优选:1、2、3、4、6、7、8;其中,子帧从0开始编号;或者,
所述主同步信号位于奇数无线帧的子帧#k上,所述辅同步信号位于偶数无线帧的子帧#k上,其中,k优选:0、4、5、9,或者,所述主同步信号位于偶数无线帧的子帧#k上,所述辅同步信号位于奇数无线帧的子帧#k上,其中,k优选:0、4、5、9;其中,子帧从0开始编号;
而物理广播信道以6个连续无线帧为周期映射,映射在每个无线帧的子帧#k,k优选:0、4、5、9;或者,物理广播信道以6个连续无线帧为周期映射在每个周期的前3个无线帧的子帧#k上,k优选:0、4、5、9,或者,物理广播信道以8个连续无线帧为周期,映射在每个无线帧的子帧#k,k优选:0、4、5、9。
实施例3
所述NB-LTE频域位置信息主要用于CRS序列产生;其中,所述CRS序列沿用LTE系统CRS序列产生方法,因此,需要确定NB-LTE对应的频域位置以便产生CRS序列;
所述承载系统消息的物理共享信道相关配置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所述物理共享信道承载系统信息的比特数量,所述物理共享信道占用的子帧数量,所述物理共享信道占用的无线帧信息;
所述终端接入配置信息具体包括:是否允许终端接入,和/或,系统状态信息、和/或终端上行接入资源配置信息;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系统状态信息,确定是否接入系统,和/或,如何接入系统。
所述传输包括:发送和/或接收;
发送过程包括:NB-LTE基站发送系统消息给NB-LTE终端,NB-LTE基站根据所述系统消息发送物理下行信道给NB-LTE终端;
NB-LTE基站在预设的资源位置上发送系统消息给NB-LTE终端;
NB-LTE基站根据所述系统消息发送物理下行信道给NB-LTE终端,其中,所述系统消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系统所在频域位置信息、承载系统消息的物理共享信道的配置信息、终端接入的配置信息、所述物理下行信道可用资源信息、无线帧信息。
所述物理下行信道可用资源信息包括:所述物理下行信道在一个子帧中起始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信息,和/或,所述物理下行信道在一个子帧中不使用的资源单元信息,和/或,所述物理下行信道可使用的子帧信息。
所述物理下行信道可使用的子帧信息指示,具体包括:使用位图(bitmap)的方式周期指示可用的子帧,或者,使用位图(bitmap)的方式周期指示不可用的子帧,如:使用J个比特指示以J个子帧为周期内各子帧的是否可以使用,每个比特对应以J个子帧周期内一个子帧使用情况,1为可以使用,0为不可以使用,或者,0为可以使用,1为不可以使用,其中,J优选为40、80、120、160、240。
以小区专有参考信号CRS端口位置和/或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端口位置指示所述资源单元信息。
在预设的资源位置上传输系统消息包括:在预设的资源位置上通过物理广播信道传输所述系统消息。
所述预设的资源位置包括:所述物理广播信道位于子帧的第一个时隙的最后Y个OFDM符号和第二个时隙的前X个OFDM符号上。
所述X包括:4、5、6、7,所述Y包括0、1、2、3、4、5。
所述物理广播信道位于子帧中第一预定义的OFDM符号中任意R个OFDM符上,其中,R优选包括4、5、6、8,所述预定义的OFDM符号包括:每个时隙的第二个OFDM符号、每个时隙的倒数第四个OFDM符号、每个时隙的最后两个OFDM符号、每个时隙第三个OFDM符号。
优选的,当R为4时,所述第一预定义OFDM符号包括每个时隙的最后两个OFDM符号;
优选的,当R为5时,所述第一预定义OFDM符号包括每个时隙的最后两个OFDM符号和第二个时隙倒数第四个OFDM符号,或者,所述第一预定义OFDM符号包括每个时隙的最后两个OFDM符号和第二个时隙的第三个OFDM符号;
优选的,当R为6时,所述第一预定义OFDM符号优选为每个时隙的最后两个OFDM符号和第二个时隙的倒数第四个OFDM符号、第二个时隙的第二个OFDM符号;或者,所述第一预定义OFDM符号优选为每个时隙的最后两个OFDM符号和每个时隙倒数第四个OFDM符号;或者,所述第一预定义OFDM符号优选为每个时隙的最后两个OFDM符号和第二个时隙的第二个OFDM符号、第二个时隙的第三个OFDM符号。
所述物理广播信道和同步信道位于相邻的子帧上。
所述物理广播信道和同步信道位于相邻的子帧上包括以下之一:
同步信道位于子帧#9,所述物理广播信道位于子帧#0;
同步信道位于子帧#0,所述物理广播信道位于子帧#9;
同步信道位于子帧#8,所述物理广播信道位于子帧#9;
同步信道位于子帧#6,所述物理广播信道位于子帧#5;
同步信道位于子帧#4,所述物理广播信道位于子帧#5;
同步信道位于子帧#5,所述物理广播信道位于子帧#4;
同步信道位于子帧#3,所述物理广播信道位于子帧#4;
同步信道位于子帧#1,所述物理广播信道位于子帧#0。
所述预设的资源位置包括:所述物理广播信道映射到T个无线帧上,且位于每个无线帧的子帧位置相同。
所述子帧包括以下的一项或多项:无线帧的子帧#0、无线帧的子帧#4、无线帧的子帧#5或无线帧的子帧#9。
所述物理广播信道以Z1个无线帧传输一次,每Z1*Z2个无线帧重复传输Z2次。
所述Z1包括4、6、8、12、24,Z2包括4、6、8、12、16。
在预设的资源位置上传输系统消息包括:
在预设的资源位置上通过物理共享信道传输所述系统消息,或者在预设的资源位置上通过物理共享信道和物理广播信道传输所述系统消息。
在预设的资源位置上通过物理共享信道传输所述系统消息具体包括:
承载所述系统消息的物理共享信道在子帧中起始OFDM符号为固定值,对应可用资源单位为除于固定虚拟小区专有参考信号端口后的剩余资源。
所述承载系统消息的物理共享信道、同步信道和物理广播信道位于不同的子帧上。
所述承载系统消息的物理共享信道子帧包括子帧#0、子帧#4、子帧#5、子帧#9中一个或多个子帧。
接收过程包括:NB-LTE终端接收NB-LTE基站发送的系统消息,NB-LTE终端根据所述系统消息接收物理下行信道。
其中,所述系统消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系统所在频域位置信息、承载系统消息的物理共享信道的配置信息、终端接入的配置信息、所述物理下行信道可用资源信息、无线帧信息。
所述物理下行信道可用资源信息包括:所述物理下行信道在一个子帧中起始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信息,和/或,所述物理下行信道在一个子帧中不使用的资源单元信息,和/或,所述物理下行信道可使用的子帧信息。
所述物理下行信道可使用的子帧信息指示,具体包括:使用位图(bitmap)的方式周期指示可用的子帧,或者,使用位图(bitmap)的方式周期指示不可用的子帧,如:使用J个比特指示以J个子帧为周期内各子帧的是否可以使用,每个比特对应以J个子帧周期内一个子帧使用情况,1为可以使用,0为不可以使用,或者,0为可以使用,1为不可以使用,其中,J优选为40、80、120、160、240。
以小区专有参考信号CRS端口位置和/或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端口位置指示所述资源单元信息。
在预设的资源位置上传输系统消息包括:在预设的资源位置上通过物理广播信道传输所述系统消息。
所述预设的资源位置包括:所述物理广播信道位于子帧的第一个时隙的最后Y个OFDM符号和第二个时隙的前X个OFDM符号上。
所述X包括:4、5、6、7,所述Y包括0、1、2、3、4、5。
所述物理广播信道位于子帧中第一预定义的OFDM符号中任意R个OFDM符上,其中,R优选包括4、5、6、8,所述预定义的OFDM符号包括:每个时隙的第二个OFDM符号、每个时隙的倒数第四个OFDM符号、每个时隙的最后两个OFDM符号、每个时隙第三个OFDM符号。
优选的,当R为4时,所述第一预定义OFDM符号包括每个时隙的最后两个OFDM符号;
优选的,当R为5时,所述第一预定义OFDM符号包括每个时隙的最后两个OFDM符号和第二个时隙倒数第四个OFDM符号,或者,所述第一预定义OFDM符号包括每个时隙的最后两个OFDM符号和第二个时隙的第三个OFDM符号;
优选的,当R为6时,所述第一预定义OFDM符号优选为每个时隙的最后两个OFDM符号和第二个时隙的倒数第四个OFDM符号、第二个时隙的第二个OFDM符号;或者,所述第一预定义OFDM符号优选为每个时隙的最后两个OFDM符号和每个时隙倒数第四个OFDM符号;或者,所述第一预定义OFDM符号优选为每个时隙的最后两个OFDM符号和第二个时隙的第二个OFDM符号、第二个时隙的第三个OFDM符号。
所述物理广播信道和同步信道位于相邻的子帧上。
所述物理广播信道和同步信道位于相邻的子帧上包括以下之一:
同步信道位于子帧#9,所述物理广播信道位于子帧#0;
同步信道位于子帧#0,所述物理广播信道位于子帧#9;
同步信道位于子帧#8,所述物理广播信道位于子帧#9;
同步信道位于子帧#6,所述物理广播信道位于子帧#5;
同步信道位于子帧#4,所述物理广播信道位于子帧#5;
同步信道位于子帧#5,所述物理广播信道位于子帧#4;
同步信道位于子帧#3,所述物理广播信道位于子帧#4;
同步信道位于子帧#1,所述物理广播信道位于子帧#0。
所述预设的资源位置包括:所述物理广播信道映射到T个无线帧上,且位于每个无线帧的子帧位置相同。
所述子帧包括以下的一项或多项:无线帧的子帧#0、无线帧的子帧#4、无线帧的子帧#5或无线帧的子帧#9。
所述物理广播信道以Z1个无线帧传输一次,每Z1*Z2个无线帧重复传输Z2次。
所述Z1包括4、6、8、12、24,Z2包括4、6、8、12、16。
在预设的资源位置上传输系统消息包括:
在预设的资源位置上通过物理共享信道传输所述系统消息,或者在预设的资源位置上通过物理共享信道和物理广播信道传输所述系统消息。
在预设的资源位置上通过物理共享信道传输所述系统消息具体包括:
承载所述系统消息的物理共享信道在子帧中起始OFDM符号为固定值,对应可用资源单位为除于固定虚拟小区专有参考信号端口后的剩余资源。
所述承载系统消息的物理共享信道、同步信道和物理广播信道位于不同的子帧上。
所述承载系统消息的物理共享信道子帧包括子帧#0、子帧#4、子帧#5、子帧#9中一个或多个子帧。
实施例4
所述系统消息包括:所述物理下行信道可用资源信息和无线帧信息,通过物理广播信道承载。
预定义两种资源映射模式,通过1比特信令指示,根据该信令表示所述物理下行信道可用资源信息;
所述物理下行信道可用资源信息包括所述物理下行信道在一个子帧中起始OFDM符号信息和所述物理下行信道在一个子帧中可以使用的资源单元信息;
第一映射模式包括:物理下行信道从子帧的第一个OFDM符号开始映射,对应可用资源单位为除于固定单个端口虚拟小区专有参考信号后剩余资源;
第二映射模式包括:物理下行信道从子帧的第四个OFDM符号开始映射,对应可用资源单位为除于固定四个端口虚拟小区专有参考信号后剩余资源;
同步信道位于子帧#9,所述物理广播信道位于无线帧的子帧#0;或,所述物理广播信道位于子帧#9,同步信道位于无线帧的子帧#0;或,同步信道位于子帧#4,所述物理广播信道位于无线帧的子帧#5;或,同步信道位于子帧#5,所述物理广播信道位于无线帧的子帧#4;
所述物理广播信道位于一个子帧的第一个时隙的最后Y个OFDM符号和第二个时隙的前X个OFDM符号上,X优选:4,5,6,7,Y优选0、1、2、3、4、5;
所述物理广播信道以Z1个无线帧传输一次,每Z1*Z2个无线帧重复传输Z2次,Z1优选6、8、12、24,Z2优选4、6、8、12、16;
如:子帧的第二个时隙的前4个或5个OFDM符号,或者,子帧第一个时隙的最后1个OFDM符号和第二个时隙的前4个OFDM符号,或者,子帧第一个时隙的最后2个OFDM符号和第二个时隙的前4个OFDM符号,或者,子帧第一个时隙的最后2个OFDM符号和第二个时隙的前6个OFDM符号,或者,子帧第一个时隙的最后3个OFDM符号和第二个时隙的前5个OFDM符号,或者,子帧第一个时隙的最后5个OFDM符号和第二个时隙的前7个OFDM符号,或者,子帧的第一个时隙的最后3个OFDM符号和第二个时隙的所有OFDM符号;
通过上映射可以减少PBCH映射的子帧数量,减少传输时延,尽量不同循环前缀类型采用统一设计方案。
所述物理广播信道映射到6个连续无线帧上,且,位于每个无线帧的固定子帧#Y1,Y1优选0,4,5,9中一个或多个;以24个无线帧为周期,每个周期内传输4次;
或者,所述物理广播信道映射到每6个无线帧的前3个连续无线帧上,且,位于每个无线帧的固定子帧#Y1,Y1优选0,4,5,9中一个或多个;以24个无线帧为周期,每个周期内传输4次。
或者,所述物理广播信道映射到8个连续无线帧上,且,位于每个无线帧的固定子帧#Y1,Y1优选0,4,5,9中一个或多个;以64个无线帧为周期,每个周期内传输8次;
或者,所述物理广播信道映射到8个连续无线帧上,且,位于每个无线帧的固定子帧#Y1,Y1优选0,4,5,9中一个或多个;以48个无线帧为周期,每个周期内传输6次;
或者,所述物理广播信道映射到8个连续无线帧上,且,位于每个无线帧的固定子帧#Y1,Y1优选0,4,5,9中一个或多个;以96个无线帧为周期,每个周期内传输12次。
实施例5
所述系统消息包括:系统所在频域位置信息、承载系统消息的物理共享信道的配置信息、终端接入的配置信息、无线帧信息,通过物理广播信道承载。
同步信道位于子帧#8,所述物理广播信道位于无线帧的子帧#9;或者,同步信道位于子帧#6,所述物理广播信道位于无线帧的子帧#5;或者,同步信道位于子帧#3,所述物理广播信道位于无线帧的子帧#4;同步信道位于子帧#1,所述物理广播信道位于无线帧的子帧#0;
所述物理广播信道位于一个子帧的第一个时隙的最后Y个OFDM符号和第二个时隙的前X个OFDM符号上,X优选:4,5,6,7,Y优选0、1、2、3、4、5;
所述物理广播信道以Z1个无线帧传输一次,每Z1*Z2个无线帧重复传输Z2次,Z1优选6、8、12、24,Z2优选4、6、8、12、16;
如:子帧的第二个时隙的前4个或5个OFDM符号,或者,子帧第一个时隙的最后1个OFDM符号和第二个时隙的前4个OFDM符号,或者,子帧第一个时隙的最后2个OFDM符号和第二个时隙的前4个OFDM符号,或者,子帧第一个时隙的最后2个OFDM符号和第二个时隙的前6个OFDM符号,或者,子帧第一个时隙的最后3个OFDM符号和第二个时隙的前5个OFDM符号,或者,子帧第一个时隙的最后5个OFDM符号和第二个时隙的前7个OFDM符号,或者,子帧的第一个时隙的最后3个OFDM符号和第二个时隙的所有OFDM符号;
通过上映射可以减少PBCH映射的子帧数量,减少传输时延,尽量不同循环前缀类型采用统一设计方案。
所述物理广播信道映射到6个连续无线帧上,且,位于每个无线帧的固定子帧#Y1,Y1优选0,4,5,9中一个或多个;以24个无线帧为周期,每个周期内传输4次;
或者,所述物理广播信道映射到每6个无线帧的前3个连续无线帧上,且,位于每个无线帧的固定子帧#Y1,Y1优选0,4,5,9中一个或多个;以24个无线帧为周期,每个周期内传输4次。
实施例6
所述系统消息包括:所述物理下行信道可用资源信息和无线帧信息、系统所在频域位置信息、承载系统消息的物理共享信道的配置信息、终端接入的配置信息;
所述无线帧信息、NB-LTE频域位置信息、承载系统消息的物理共享信道的配置信息通过物理广播信道承载。
同步信道位于子帧#8,所述物理广播信道位于无线帧的子帧#9;或者,同步信道位于子帧#6,所述物理广播信道位于无线帧的子帧#5;或者,同步信道位于子帧#3,所述物理广播信道位于无线帧的子帧#4;同步信道位于子帧#1,所述物理广播信道位于无线帧的子帧#0;
所述物理广播信道位于一个子帧的第一个时隙的最后Y个OFDM符号和第二个时隙的前X个OFDM符号上,X优选:4,5,6,7,Y优选0、1、2、3、4、5;
所述物理广播信道以Z1个无线帧传输一次,每Z1*Z2个无线帧重复传输Z2次,Z1优选6、8、12、24,Z2优选4、6、8、12、16;
如:子帧的第二个时隙的前4个或5个OFDM符号,或者,子帧第一个时隙的最后1个OFDM符号和第二个时隙的前4个OFDM符号,或者,子帧第一个时隙的最后2个OFDM符号和第二个时隙的前4个OFDM符号,或者,子帧第一个时隙的最后2个OFDM符号和第二个时隙的前6个OFDM符号,或者,子帧第一个时隙的最后3个OFDM符号和第二个时隙的前5个OFDM符号,或者,子帧第一个时隙的最后5个OFDM符号和第二个时隙的前7个OFDM符号,或者,子帧的第一个时隙的最后3个OFDM符号和第二个时隙的所有OFDM符号;
通过上映射可以减少PBCH映射的子帧数量,减少传输时延,尽量不同循环前缀类型采用统一设计方案。
所述物理广播信道映射到6个连续无线帧上,且,位于每个无线帧的固定子帧#Y1,Y1优选0,4,5,9中一个或多个;以24个无线帧为周期,每个周期内传输4次;
或者,
所述物理广播信道映射到每6个无线帧的前3个连续无线帧上,且,位于每个无线帧的固定子帧#Y1,Y1优选0,4,5,9中一个或多个;以24个无线帧为周期,每个周期内传输4次;
所述物理下行信道可用资源信息、终端接入的配置信息通过物理共享信道承载。其中,承载所述系统消息的物理共享信道在子帧中起始OFDM符号为第一个OFDM符号,对应可用资源单位为除于4端口虚拟小区专有参考信号端口后剩余资源,所述物理下行共享信道按照单端口方式传输;
针对所述物理下行信道在一个子帧中起始OFDM符号信息和所述物理下行信道在一个子帧中可以使用的资源单元信息分别定义信令;
所述物理下行信道在一个子帧中起始OFDM符号信息为1比特,包括第一个OFDM符号、第k个OFDM符号信息,k优选3、4、5;或者,所述物理下行信道在一个子帧中起始OFDM符号信息为2比特,包括第1、2、3、4个OFDM符号;
所述物理下行信道在一个子帧中可以使用的资源单元信息以小区专有参考信号端口位置和/或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端口位置来指示;
其中,小区专有参考信号端口位置包括1、2、4,或,小区专有参考信号端口位置包括1、4;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端口位置包括无、现有LTE系统中CSI-RS资源配置索引中选择特定1个或多个;
所述承载系统消息的物理共享信道、同步信道和物理广播信道位于不同的子帧上。
所述承载系统消息的物理共享信道子帧包括子帧#0、子帧#4、子帧#5、子帧#9中一个或多个子帧。
所述物理下行信道包括:物理下行共享信道和/或物理下行控制信道。
虽然本发明所揭示的实施方式如上,但其内容只是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采用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任何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核心技术方案的前提下,可以在实施的形式和细节上做任何修改与变化,但本发明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仍须以所附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47)
1.一种系统消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过物理广播信道传输系统消息;
根据所述系统消息传输物理下行信道,所述系统消息包括:承载系统消息的物理共享信道的配置信息和终端接入的配置信息;其中,所述终端接入的配置信息包括是否允许终端接入;
其中,所述承载系统消息的物理共享信道的配置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物理共享信道承载系统信息的比特数量,所述物理共享信道占用的子帧数量,所述物理共享信道占用的无线帧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消息还包括:系统所在频域位置信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消息在预设的资源位置上传输,所述预设的资源位置包括:所述物理广播信道位于子帧的第一个时隙的最后Y个OFDM符号和第二个时隙的前X个OFDM符号上,所述X包括:4、5、6、7,所述Y包括0、1、2、3、4、5。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物理广播信道和同步信道位于相邻的子帧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物理广播信道和同步信道位于相邻的子帧上包括:
同步信道位于子帧#9,所述物理广播信道位于子帧#0。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消息在预设的资源位置上传输,所述预设的资源位置包括:所述物理广播信道映射到T个无线帧上,且位于每个无线帧的子帧位置相同。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子帧位置包括无线帧的子帧#0。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物理广播信道使用窄带参考信号解调,所述窄带参考信号在传输所述物理广播信道的子帧中每个时隙的最后两个OFDM符号上传输。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物理广播信道使用窄带参考信号解调,所述窄带参考信号在传输所述物理广播信道的每个OFDM符号上传输。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接入的配置信息还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系统状态信息、终端上行接入资源配置信息;所述系统状态信息用于终端确定是否接入系统,和/或,如何接入系统。
11.一种系统消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过物理共享信道传输系统消息;
根据所述系统消息传输物理下行信道,其中,所述系统消息包括:所述物理下行信道可用资源信息;其中,所述物理下行信道可用资源信息包括:所述物理下行信道在一个子帧中不使用的资源单元信息;
其中,以小区专有参考信号CRS端口位置指示所述资源单元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消息还包括:
系统所在频域位置信息。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物理下行信道可用资源信息还包括:所述物理下行信道在一个子帧中起始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信息。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区专有参考信号端口位置包括端口数量和/或虚拟小区标识。
15.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承载所述系统消息的物理共享信道在子帧中起始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为固定值,对应可用资源单位为除去固定虚拟小区专有参考信号端口后的剩余资源。
16.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承载所述系统消息的物理共享信道、同步信道和物理广播信道位于不同的子帧上。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系统消息的物理共享信道子帧包括子帧#0、子帧#4、子帧#5、子帧#9中一个或多个子帧。
18.一种系统消息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系统模块,用于通过物理广播信道传输系统消息;
信道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系统消息传输物理下行信道,所述系统消息包括:承载系统消息的物理共享信道的配置信息和终端接入的配置信息;其中,所述终端接入的配置信息包括是否允许终端接入;
其中,所述承载系统消息的物理共享信道的配置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物理共享信道承载系统信息的比特数量,所述物理共享信道占用的子帧数量,所述物理共享信道占用的无线帧信息。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消息还包括:系统所在频域位置信息。
20.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消息在预设的资源位置上传输,所述预设的资源位置包括:所述物理广播信道位于子帧的第一个时隙的最后Y个OFDM符号和第二个时隙的前X个OFDM符号上,所述X包括:4、5、6、7,所述Y包括0、1、2、3、4、5。
21.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物理广播信道和同步信道位于相邻的子帧上。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物理广播信道和同步信道位于相邻的子帧上包括:
同步信道位于子帧#9,所述物理广播信道位于子帧#0。
23.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消息在预设的资源位置上传输,所述预设的资源位置包括:所述物理广播信道映射到T个无线帧上,且位于每个无线帧的子帧位置相同。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子帧位置包括无线帧的子帧#0。
25.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物理广播信道使用窄带参考信号解调,所述窄带参考信号在传输所述物理广播信道的子帧中每个时隙的最后两个OFDM符号上传输。
26.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物理广播信道使用窄带参考信号解调,所述窄带参考信号在传输所述物理广播信道的每个OFDM符号上传输。
27.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系统消息的物理共享信道的配置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物理共享信道承载系统信息的比特数量,所述物理共享信道占用的子帧数量,所述物理共享信道占用的无线帧信息。
28.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接入的配置信息还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系统状态信息、终端上行接入资源配置信息;所述系统状态信息用于终端确定是否接入系统,和/或,如何接入系统。
29.一种系统消息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信模块,用于通过物理共享信道传输系统消息;
还用于根据所述系统消息传输物理下行信道,其中,所述系统消息包括:所述物理下行信道可用资源信息;其中,所述物理下行信道可用资源信息包括:所述物理下行信道在一个子帧中不使用的资源单元信息;
其中,以小区专有参考信号CRS端口位置指示所述资源单元信息。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消息还包括:
系统所在频域位置信息。
31.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物理下行信道可用资源信息包括:所述物理下行信道在一个子帧中起始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信息。
32.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区专有参考信号端口位置包括端口数量和/或虚拟小区标识。
33.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承载所述系统消息的物理共享信道在子帧中起始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为固定值,对应可用资源单位为除去固定虚拟小区专有参考信号端口后的剩余资源。
34.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承载所述系统消息的物理共享信道、同步信道和物理广播信道位于不同的子帧上。
35.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系统消息的物理共享信道子帧包括子帧#0、子帧#4、子帧#5、子帧#9中一个或多个子帧。
36.一种系统消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预设的资源位置上通过物理广播信道接收系统消息;
根据所述系统消息接收物理下行信道,所述系统消息包括:承载系统消息的物理共享信道的配置信息和终端接入的配置信息;其中,所述终端接入的配置信息包括是否允许终端接入;
其中,所述承载系统消息的物理共享信道的配置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物理共享信道承载系统信息的比特数量,所述物理共享信道占用的子帧数量,所述物理共享信道占用的无线帧信息。
37.如权利要求3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物理广播信道和同步信道位于相邻的子帧上。
38.如权利要求37所述的方法,其中:同步信道位于子帧#9,所述物理广播信道位于子帧#0。
39.如权利要求3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预设的资源位置包括:所述物理广播信道映射到T个无线帧上,且位于每个无线帧的子帧位置相同。
40.如权利要求3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子帧包括无线帧的子帧#0。
41.如权利要求3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物理广播信道以Z1个无线帧传输一次,每Z1*Z2个无线帧重复传输Z2次。
42.一种系统消息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信模块,用于在预设的资源位置上通过物理广播信道接收系统消息;
还用于根据所述系统消息接收物理下行信道,所述系统消息包括:承载系统消息的物理共享信道的配置信息和终端接入的配置信息;其中,所述终端接入的配置信息包括是否允许终端接入;
其中,所述承载系统消息的物理共享信道的配置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物理共享信道承载系统信息的比特数量,所述物理共享信道占用的子帧数量,所述物理共享信道占用的无线帧信息。
43.如权利要求4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物理广播信道和同步信道位于相邻的子帧上。
44.如权利要求43所述的装置,其中:同步信道位于子帧#9,所述物理广播信道位于子帧#0。
45.如权利要求4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预设的资源位置包括:所述物理广播信道映射到T个无线帧上,且位于每个无线帧的子帧位置相同。
46.如权利要求45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子帧包括无线帧的子帧#0。
47.如权利要求4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物理广播信道以Z1个无线帧传输一次,每Z1*Z2个无线帧重复传输Z2次。
Priority Applications (1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PCT/CN2016/097379 WO2017036385A1 (zh) | 2015-09-02 | 2016-08-30 | 一种系统消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
US15/757,152 US20180279257A1 (en) | 2015-09-02 | 2016-08-30 | System message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
KR1020187009224A KR102630964B1 (ko) | 2015-09-02 | 2016-08-30 | 시스템 메시지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
ES16840814T ES2983656T3 (es) | 2015-09-02 | 2016-08-30 | Método y dispositivo de transmisión de mensajes del sistema |
KR1020247002910A KR102730611B1 (ko) | 2015-09-02 | 2016-08-30 | 시스템 메시지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
DK16840814.4T DK3346757T3 (da) | 2015-09-02 | 2016-08-30 | Fremgangsmåde og enhed til systemmeddelelsesoverførsel |
EP24167897.8A EP4373195A3 (en) | 2015-09-02 | 2016-08-30 | System message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
JP2018511614A JP7110092B2 (ja) | 2015-09-02 | 2016-08-30 | システムメッセージの伝送方法及び装置 |
EP16840814.4A EP3346757B1 (en) | 2015-09-02 | 2016-08-30 | System message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
US17/060,141 US11606775B2 (en) | 2015-09-02 | 2020-10-01 | System message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
JP2022091400A JP7368549B2 (ja) | 2015-09-02 | 2022-06-06 | システムメッセージの伝送方法及び装置 |
US18/107,046 US20230189297A1 (en) | 2015-09-02 | 2023-02-08 | System message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
JP2023176744A JP2023179683A (ja) | 2015-09-02 | 2023-10-12 | システムメッセージの伝送方法及び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557207 | 2015-09-02 | ||
CN2015105572073 | 2015-09-02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488509A CN106488509A (zh) | 2017-03-08 |
CN106488509B true CN106488509B (zh) | 2021-10-19 |
Family
ID=582381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567936.7A Active CN106488509B (zh) | 2015-09-02 | 2015-09-08 | 一种系统消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 Link |
---|---|
US (3) | US20180279257A1 (zh) |
EP (2) | EP3346757B1 (zh) |
JP (3) | JP7110092B2 (zh) |
KR (2) | KR102630964B1 (zh) |
CN (1) | CN106488509B (zh) |
DK (1) | DK3346757T3 (zh) |
ES (1) | ES2983656T3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488509B (zh) | 2015-09-02 | 2021-10-19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系统消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
CN108632738A (zh) * | 2017-03-24 | 2018-10-09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信息的传输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处理器 |
CN110476465B (zh) * | 2017-05-05 | 2022-12-09 | Lg电子株式会社 | 接收同步信号的方法及其设备 |
US10560237B2 (en) * | 2017-05-30 | 2020-02-11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Cell-specific reference signal transmissions for evolved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
EP3641388A4 (en) * | 2017-06-16 | 2020-12-30 | Ntt Docomo, Inc. | BASE STATION DEVICE |
CN113301536B (zh) | 2017-06-21 | 2023-09-12 | Lg 电子株式会社 | 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接收同步信号的方法及其装置 |
EP3634033B1 (en) * | 2017-07-12 | 2022-10-12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and information receiving method and device |
CN109803402B (zh) * | 2017-11-17 | 2023-11-24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信息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 |
CN110048820B (zh) * | 2018-01-16 | 2021-11-19 |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 一种信道状态信息的配置方法、反馈方法及装置 |
EP3806374B1 (en) * | 2019-10-11 | 2022-03-09 | Shenzhen Goodix Technology Co., Ltd. | Method for enhancement of neighbor cell interference robustness for nb-iot |
WO2021184354A1 (zh) * | 2020-03-20 | 2021-09-23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信息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3811005B (zh) * | 2020-06-12 | 2024-05-07 | 联发科技(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 用于多个系统或多个子系统共享帧配置的方法及装置 |
CN114788217B (zh) * | 2022-03-17 | 2024-11-22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侧行链路通信方法及装置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906139A (zh) * | 2012-12-27 | 2014-07-02 | 夏普株式会社 | 系统信息的发送和接收方法以及基站和用户设备 |
WO2015080649A1 (en) * | 2013-11-27 | 2015-06-04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Sending and detecting synchronization signals and an associated information message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0082775A2 (ko) * | 2009-01-15 | 2010-07-22 | 엘지전자주식회사 | 시스템 정보 전송 및 수신 장치 |
CN102026375B (zh) * | 2009-09-11 | 2013-10-23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一种系统信息发送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
CN102065516A (zh) * | 2009-11-17 | 2011-05-1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传输系统消息的方法及装置 |
GB2491866B (en) * | 2011-06-15 | 2015-10-14 | Sca Ipla Holdings Inc |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selecting carriers to camp on to in a wireless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supporting a plurality of carriers |
KR101962245B1 (ko) * | 2011-09-23 | 2019-03-27 |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 광대역 단말과 협대역 단말을 함께 운용하는 무선통신시스템에서 협대역 단말의 시스템 접속 방법 및 장치 |
CN108400859B (zh) | 2012-01-11 | 2021-04-27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
CN107257275B (zh) * | 2012-01-27 | 2021-03-16 |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 由WTRU执行的用于ePDCCH的方法、WTRU、搜索空间监视方法和UE |
US20130194997A1 (en) | 2012-02-01 | 2013-08-01 | Fujitsu Limited | Low Power Narrowband Operation By An Endpoint |
EP2847917B1 (en) * | 2012-05-11 | 2018-10-31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ownlink scheduling |
JP5797184B2 (ja) | 2012-09-13 | 2015-10-21 | テックワン株式会社 | 防水透湿性複合膜及び防水透湿性複合膜を有する防水透湿性布帛 |
WO2014051322A1 (ko) * | 2012-09-25 | 2014-04-03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하향링크 신호 수신 방법 및 사용자기기와, 하향링크 신호 전송 방법 및 기지국 |
US9572159B2 (en) | 2012-11-09 | 2017-02-14 | Sharp Kabushiki Kaisha | Terminal device,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integrated circuit |
CA2924029A1 (en) * | 2013-09-24 | 2015-04-02 | Sony Corporation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terminal apparatus,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
GB2522482A (en) * | 2014-01-28 | 2015-07-29 | Nec Corp | Communication system |
KR20160031896A (ko) | 2014-09-15 | 2016-03-23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반지형 이동 단말기 |
WO2017039739A1 (en) * | 2015-09-02 | 2017-03-09 | Intel IP Corporation |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channel estimation for nb-pbch in nb-lte systems |
CN106488509B (zh) | 2015-09-02 | 2021-10-19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系统消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
US10517083B2 (en) * | 2015-09-25 | 2019-12-24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user equipment for receiving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and method and base station for transmitting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
-
2015
- 2015-09-08 CN CN201510567936.7A patent/CN106488509B/zh active Active
-
2016
- 2016-08-30 ES ES16840814T patent/ES2983656T3/es active Active
- 2016-08-30 DK DK16840814.4T patent/DK3346757T3/da active
- 2016-08-30 EP EP16840814.4A patent/EP3346757B1/en active Active
- 2016-08-30 KR KR1020187009224A patent/KR102630964B1/ko active Active
- 2016-08-30 JP JP2018511614A patent/JP7110092B2/ja active Active
- 2016-08-30 EP EP24167897.8A patent/EP4373195A3/en active Pending
- 2016-08-30 KR KR1020247002910A patent/KR102730611B1/ko active Active
- 2016-08-30 US US15/757,152 patent/US20180279257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20
- 2020-10-01 US US17/060,141 patent/US11606775B2/en active Active
-
2022
- 2022-06-06 JP JP2022091400A patent/JP7368549B2/ja active Active
-
2023
- 2023-02-08 US US18/107,046 patent/US20230189297A1/en active Pending
- 2023-10-12 JP JP2023176744A patent/JP2023179683A/ja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906139A (zh) * | 2012-12-27 | 2014-07-02 | 夏普株式会社 | 系统信息的发送和接收方法以及基站和用户设备 |
WO2015080649A1 (en) * | 2013-11-27 | 2015-06-04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Sending and detecting synchronization signals and an associated information message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3346757A1 (en) | 2018-07-11 |
JP2022122973A (ja) | 2022-08-23 |
US11606775B2 (en) | 2023-03-14 |
EP4373195A3 (en) | 2024-07-31 |
EP4373195A2 (en) | 2024-05-22 |
KR20240014628A (ko) | 2024-02-01 |
US20230189297A1 (en) | 2023-06-15 |
DK3346757T3 (da) | 2024-08-05 |
KR20180048956A (ko) | 2018-05-10 |
ES2983656T3 (es) | 2024-10-24 |
CN106488509A (zh) | 2017-03-08 |
KR102630964B1 (ko) | 2024-01-29 |
JP7110092B2 (ja) | 2022-08-01 |
US20210029672A1 (en) | 2021-01-28 |
JP2018527834A (ja) | 2018-09-20 |
EP3346757A4 (en) | 2018-08-29 |
US20180279257A1 (en) | 2018-09-27 |
EP3346757B1 (en) | 2024-07-10 |
KR102730611B1 (ko) | 2024-11-14 |
JP2023179683A (ja) | 2023-12-19 |
JP7368549B2 (ja) | 2023-10-2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488509B (zh) | 一种系统消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 |
JP6674589B1 (ja) | 狭帯域通信のための狭帯域時分割複信フレーム構造 | |
JP6793682B2 (ja) | マシンタイプ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のための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通信方法 | |
CN108292982B (zh) | 一种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操作的装置及其装置操作方法 | |
CN103999398B (zh) | 用于机器型通信的电信系统和方法 | |
EP3720225B1 (en) |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delay scheduling | |
US10306614B2 (en) | Method for setting search region to detect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same | |
JP5980330B2 (ja) | 異種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いて動的アップリンクおよびダウンリンク構成を知らせる方法およびそのための装置 | |
CN102113254B (zh) | 在多频带系统中分配资源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3220723B (zh) | 无线通信方法及装置 | |
JP6173585B2 (ja) | アップダウンリンク設定情報通知、取得方法、基地局及びユーザー装置 | |
AU2018350301B2 (en) | Method for receiving downlink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terminal using the same | |
JP2020533856A (ja) |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リソース割当方法及び前記方法を利用する装置 | |
EP2720401A1 (en) | Dynamic TDD uplink/downlink configuration | |
EP2706678B1 (en) | Method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therefor | |
KR20150024300A (ko)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하향링크 제어 채널을 위한 자원을 할당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 |
EP2811675A1 (en) | Method for transceiving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 |
EP3033849A1 (en) | Tele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and methods | |
CN105556873A (zh) |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管理上行链路传输资源的方法及其装置 | |
CN105409314A (zh) | 公共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搜索空间 | |
WO2014086313A1 (zh) | 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 |
WO2014003293A1 (ko)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향상된 제어 채널을 송신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 |
WO2017036385A1 (zh) | 一种系统消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 |
WO2015022092A1 (en) | Tele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and methods | |
WO2013077517A1 (ko)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기지국이 하향링크 제어 채널을 전송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G01 | Patent term adjustment | ||
TG01 | Patent term adjust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