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455103B - 资源配置方法和资源配置装置 - Google Patents
资源配置方法和资源配置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455103B CN106455103B CN201611082822.4A CN201611082822A CN106455103B CN 106455103 B CN106455103 B CN 106455103B CN 201611082822 A CN201611082822 A CN 201611082822A CN 106455103 B CN106455103 B CN 10645510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omain scheduling
- scheduling granularity
- time domain
- time
- termin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04W72/1263—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资源配置方法及资源配置装置,其中,资源配置方法包括:通知基站服务的任一终端在进行通信时使用的第一时域调度粒度,以及在所述基站服务的所有终端中具有第二时域调度粒度的情况下,向所述任一终端通知所述第二时域调度粒度;向基站服务的所有终端分配通信资源;在将任一终端使用的子载波间隔下的资源块的部分资源分配给其它终端使用时,向任一终端指示所述部分资源。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使得基站在向使用不同时域调度粒度的多个终端分配资源时,能够保证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并且能够准确指示终端获知被分配到的通信资源。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资源配置方法和一种资源配置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4G以及4.5G移动通信技术,都是基于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及LTE-A(LTE-Advanced)的无线接入技术、时频资源粒度和帧结构等。比如目前LTE系统能支持的最大单载波带宽为20MHz,若要支持更大带宽,只能依靠载波聚合(CarrierAggregation,简称CA)的使用。另外,目前的帧结构主要包括:FDD(Frequency DivisionDuplexing,频分双工)帧结构、TDD(Time Division Duplexing,时分双工)帧结构和LAA(LTE Assisted Access,LTE辅助接入)非授权载波使用的动态帧结构。不管是哪种帧结构,都包含10个子帧,每个子帧为1ms,每个子帧包含两个slot(时隙),一个slot为0.5ms,每个slot又包含7个symbol(符号)。频域方面,在LTE系统中,子载波间隔主要是15kHz,一个RB(Resource Block,资源块)包含了12个子载波。而在NB-IoT(Narrow Band Internet ofThings,基于蜂窝的窄带物联网)中又提出一种新的3.75kHz的子载波间隔,而且NB-IoT的载波带宽仅有180kHz。
在资源分配方面,FDD帧结构和TDD帧结构都是以1ms子帧为时域调度粒度,除了TDD帧结构中的特殊子帧内的DwPTS(Downlink Pilot Time Slot,下行导频时隙)用于传输数据时,时域调度粒度是小于1ms的。同样在LAA非授权载波使用的帧结构中也出现了复用DwPTS作为partial subframe的下行调度时域粒度,同时也使用了1ms整子帧的调度粒度。而在FDD帧结构和TDD帧结构中,除了TDD帧结构中的特殊子帧既有下行发送时间和上行发送时间外,其它的子帧都是上行发送或下行发送要么时域分开要么频域分开。
可见,目前的帧结构和频域资源的粒度都会使得资源分配不够灵活,而上行调度机制与HARQ(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反馈机制等的时间间隔又使得时延较大,20MHz带宽也不满足高带宽需求。
未来5G通信主要场景包括以下三种:eMBB(enhanced Mobile Broadband,增强的移动宽带网络),mMTC(massive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大规模机器类通讯)和URLLC(Ultra-Reliable and 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s,高可靠低时延通信)。这三种场景所针对的业务类型不一样,其需求也不一样。比如:eMBB业务的两个主要指标是高带宽和低时延,在未来的高频通信上,eMBB业务可能支持100MHz的大带宽,而且很可能某个时刻整个带宽都直接分配给一个用户使用,而上行调度时延和HARQ反馈时延也会带来时延影响;mMTC业务需要的是窄带服务,需要电池寿命很长,这种业务就需要更小粒度的频域和更宽粒度的时域资源;对于URLLC业务,也需要减少上行调度时延和HARQ反馈时延带来的时延影响。
也就是说由于业务的多样化,使得目前固定的帧结构、固定的频域资源粒度和时域资源粒度会造成较大的上行调度时延和较长的HARQ反馈时延,并且较小的载波带宽也无法满足业务的多样化需求,而5G通信希望能够做到足够灵活,任何一个资源都可能动态的进行调度以随时使用。
目前,针对5G的讨论会议已经达成了以下共识:对于同一个载波上的不同业务,可以有不同的子载波间隔。具体如图1所示,若最小的子载波间隔为f 0,其次有2f 0、4f 0和8f 0,那么相应的RB(Resource Block,资源块)的大小也成倍数关系。这种情况下,比如UE#1使用的是f 0,且只需要使用f 0时的RB0,而这时候没有别的使用f 0的用户需要分配资源,只有使用2f 0的UE#2,而UE#2使用2f 0时的RB0中的部分资源已经被UE#1使用了,那么剩余的部分资源是否需要分配给UE#2,并且当分配给UE#2时该如何设计信令告知UE#2哪部分已经被其它用户使用了都是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类似于存在频域指示的问题,同时也存在时域指示的问题,如图2所示,比如使用不同的子载波间隔的业务对应的调度slot长度不一样。那么相应的时域出现如下情况:UE#1使用子载波间隔f0为15kHz,这样对应的的1ms子帧包含2个slot,每个slot为7个符号。UE#2使用子载波间隔2f0为30kHz,这样对应的的1ms子帧包含4个slot,每个slot为7个符号。其中Slot为时域调度最小单元。那么可能出现的问题就是UE#1已经分配了自身的slot 0,但是后面UE#2也有业务需要传输了,而且UE#2的优先级更高,这时对于某些RB在UE#1的slot0后半部分就分给了UE#2。这种情况下,如何告知UE#1是需要解决的问题。这种问题也可能出现在UE#1和UE#2使用同样的子载波间隔,但是UE#2的时域调度粒度比UE#1更小,比如UE#2使用2个符号的mini-slot。因此,同样如何设计信令告知UE#2哪部分已经被其它用户使用了也是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基于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提出了一种新的资源配置方案,使得基站在向使用不同子载波间隔的多个终端分配资源时,能够保证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并且能够准确指示终端获知被分配到的通信资源。
有鉴于此,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资源配置装置,包括:通知单元,用于通知基站服务的任一终端在进行通信时使用的第一时域调度粒度,以及在所述基站服务的所有终端中具有第二时域调度粒度的情况下,向所述任一终端通知所述第二时域调度粒度;分配单元,用于向所述基站服务的所有终端分配通信资源;指示单元,用于在所述分配单元将所述任一终端使用的子载波间隔下的资源块的部分资源分配给其它终端使用时,向所述任一终端发送DCI资源分配信息。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基站服务的终端中存在第一时域调度粒度和第二时域调度粒度的情况下,将任一终端使用的第一时域调度粒度的资源块中的部分资源分配给其他终端使用,同时通知终端这样的资源分配信息,使得被占用资源的终端知道哪些资源被占用。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可以使得终端能够准确获知自身被分配的通信资源,以便于终端通过被分配的通信资源来接收或发送数据。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二时域调度粒度小于所述第一时域调度粒度,其中,第二时域调度粒度是所述基站服务的终端中使用的最小时域调度粒度,或所述第二时域调度粒度是所述基站服务的终端中使用的仅比所述第一时域调度粒度小的时域调度粒度。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第二时域调度粒度是基站服务的终端中使用的最小子载波间隔时,上述的其它终端可以是使用比第一时域调度粒度小的其它时域调度粒度(可以是一种或多种)的多个终端;而在第二时域调度粒度是基站服务的终端中使用的仅比第一时域调度粒度小的一个时域调度粒度时,上述的其它终端是使用第二时域调度粒度的一个或多个终端。
在该技术方案中,由于时域调度粒度之间是存在大小关系的,因此可以根据第一时域调度粒度与第二时域调度粒度来确定向终端指示资源块中被分配给其它终端使用的部分资源时所使用的DCI信令的比特数。譬如,若第一时域调度粒度与第二时域调度粒度之间的比值为2,且多个第二时域调度粒度之间时间上不重叠,则该DCI信令的比特数为2,即每个比特对应指示两块资源中的其中一块资源是否被其它终端占用。但如果多个第二时域调度粒度之间时间上可以重叠,比如第一时域调度粒度是14个符号,第二时域调度粒度是7个符号,那么一个第一时域调度粒度内可以有7个第二时域调度粒度,比如第一个第二时域调度粒度包含符号0~6,第二个包含符号1~7……,第七个包含符号7~13。那么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更多的比特数来指示7个时间资源块位置。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通知单元具体用于:通过半静态的RRC信令向所述任一终端通知所述第二时域调度粒度或所述第一时域调度粒度与所述第二时域调度粒度之间的大小关系。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半静态的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无线资源控制)信令的发送时间不同于通知第一时域调度粒度的RRC信令的发送时间。
在该方案中,例如某段通信时间没有使用比第一时域调度粒度小的时域调度粒度的用户,则只通知用户自身使用的第一时域调度粒度;而如果接下来一段时间有使用比第一时域调度粒度小的时域调度粒度的用户,则给用户通知其他用户使用的第二时域调度粒度的信息。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通知单元具体用于:通过动态DCI信令向所述任一终端通知所述第二时域调度粒度或所述第一时域调度粒度与所述第二时域调度粒度之间的大小关系。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动态DCI信令来通知终端第二时域调度粒度或第一时域调度粒度与第二时域调度粒度之间的大小关系。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指示单元以所述第一时域调度粒度向使用所述第一时域调度粒度进行通信的所述终端发送DCI资源分配信息,当在所述第一时域调度粒度中有部分资源被该基站下使用所述第二时域调度粒度进行通信的其他终端占用时,以所述第二时域调度粒度再次向使用所述第一时域调度粒度进行通信的所述终端发送所述DCI资源分配信息,以告知所述终端所述第二时域调度粒度中被使用所述第二时域调度粒度进行通信的其他终端占用的资源,从而使得使用所述第一时域调度粒度进行通信的所述终端获知自身实际被分配的资源。
在该技术方案中,指示单元在终端的资源没有被其他终端占用的情况下,使用终端的第一时域调度粒度进行通信,在终端的资源被其他终端占用时,其以占用资源的终端的第二时域调度粒度进行通信发送DCI资源分配信息,告知在这个第二时域调度粒度里部分资源被别的终端占用或者直接告知该终端在当前第二时域调度粒度里,他被分配的资源是什么,从而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告知终端,使用第二时域调度粒度进行通信的其他终端占用了哪些资源。而在除该第二时域调度粒度之外的其它第一时域调度粒度的时间内分配的资源还是按照第一时域调度粒度的DCI信令指示所示,这种情况下,不需要指示是第几个第二时域调度粒度的DCI信令。
在该技术方案中,如果第一时域调度粒度中存在一个或多个可能的第二时域调度粒度的DCI信令发送位置,所述指示单元使用RRC信令通知任意使用第一时域调度粒度的终端,监测其中的一个或多个可能的第二时域调度粒度的DCI信令发送位置。
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对于可能有多个第二时域调度粒度的发送位置的情况,基站可以通知终端监测其中的一个或多个,即可以不用监测所有可能发送的位置,这样有的终端监测这个,有的终端监测那个,可以实现时域分集,同时减少终端耗能。
在该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指示单元还可以以所述第一时域调度粒度向使用所述第一时域调度粒度进行通信的所述终端发送DCI资源分配信息,当在所述第一时域调度粒度中有部分资源被该基站下使用所述第二时域调度粒度进行通信的其他终端占用时,在接下来的一个第一时域调度粒度向使用所述第一时域调度粒度进行通信的所述终端发送DCI资源分配信息时,包含上一第一时域调度粒度中以所述第二时域调度粒度为单位占用了所述终端的时频资源的信息,从而使得使用所述第一时域调度粒度进行通信的所述终端获知上一第一时域调度粒度中自身实际被分配的资源。
在这种情况下,是在后一个第一时域调度粒度中告知该用户前一个第一时域调度粒度里有以第二时域调度粒度占用了该用户资源的用户,那么这个时候需要告知该用户是处于哪个时间位置的第二时域调度粒度,这里就需要根据第一时域调度粒度与第二时域调度粒度来确定DCI比特数从而指示第二时域调度粒度在第一时域调度粒度的位置。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包含上一第一时域调度粒度中以所述第二时域调度粒度为单位占用了所述终端的时频资源的信息中,包含占用的时间资源的起始位置和时间长度以及频域资源位置。
通过在时频资源的信息中包含占用的时间资源的起始位置和时间长度以及频域资源位置,可以使得收到该信息的终端能够准备知道自身的哪些资源已经被占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资源配置装置还包括: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时域调度粒度与所述第二时域调度粒度,确定在向所述任一终端指示所述资源块中被分配给其它终端使用的部分资源时所需的DCI(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下行控制信息)信令指示的比特数。
在该技术方案中,以第一时域调度粒度向使用第一时域调度粒度的终端发送DCI资源分配信息,当其他终端需要以第二时域调度粒度占用该第一时域调度粒度中终端的部分资源时,在接下来的一个第一时域调度粒度向被占用资源的终端发送DCI资源分配信息,在该信息中,包含了其它终端以第二时域调度粒度占用了终端的时频资源的信息,所以该终端能够从该信息中知道自身实际被分配的资源。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资源配置装置,包括: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基站通知的终端在进行通信时使用的第一时域调度粒度,以及所述基站服务的其它终端使用的第二时域调度粒度;第二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DCI资源分配信息;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DCI资源分配信息,确定所述基站将所述终端使用的资源块的部分资源分配给其他终端使用时,被所述其他终端占用的所述部分资源。
在该技术方案中,终端通过从基站接收第一时域调度粒度和第二时域调度粒度,以及DCI资源分配信息,得以确定分配给其自身的资源和被其他终端占用的资源。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接收单元通过接收半静态的RRC信令来接收所述第二时域调度粒度或所述第一时域调度粒度与所述第二时域调度粒度之间的大小关系。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第一接收单元通过接收动态DCI信令来接收所述第二时域调度粒度或所述第一时域调度粒度与所述第二时域调度粒度之间的大小关系。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确定单元还用于在第一接收单元接收到通知所述第二时域调度粒度的半静态的RRC信令或所述动态DCI指令之后,以所述第二时域调度粒度为单位检测PDCCH(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下行物理控制信道)或ePDCCH(Enhanced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增强下行物理控制信道),根据接收到的DCI信令指示的比特信息来确定所述部分资源。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第一接收单元已经接收到通知,知道其部分资源可能被使用第二时域调度粒度的终端占用时,终端将以所述第二时域调度粒度为单位检测PDCCH或ePDCCH。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如果第一时域调度粒度中存在一个或多个可能的第二时域调度粒度的DCI信令发送位置,那么确定单元将根据接收到的RRC信令,监测其中的一个或多个可能的第二时域调度粒度的DCI信令发送位置。
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对于可能有多个第二时域调度粒度的发送位置的情况,基站可以通知终端监测其中的一个或多个,即可以不用监测所有可能发送的位置,这样有的终端监测这个,有的终端监测那个,可以实现时域分集,同时减少终端耗能。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确定单元在接收到通知所述第二时域调度粒度的所述半静态的RRC信令或所述动态DCI指令之后,以所述第一时域调度粒度为单位检测PDCCH或ePDCCH,在接收到所述DCI资源分配信息之后,确定在所述第一时域调度粒度的上一第一时域调度粒度中有部分资源被该基站下使用所述第二时域调度粒度进行通信的其他终端占用并确定被占用的时频资源的信息,从而使得使用所述第一时域调度粒度进行通信的所述终端获知上一第一时域调度粒度中自身实际被分配的资源。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资源配置方法,包括:通知基站服务的任一终端在进行通信时使用的第一时域调度粒度,以及在所述基站服务的所有终端中具有第二时域调度粒度的情况下,向所述任一终端通知所述第二时域调度粒度;向所述基站服务的所有终端分配通信资源;在将所述任一终端使用的子载波间隔下的资源块的部分资源分配给其它终端使用时,向所述任一终端发送DCI资源分配信息。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基站服务的终端中存在第一时域调度粒度和第二时域调度粒度的情况下,将任一终端使用的第一时域调度粒度的资源块中的部分资源分配给其他终端使用,同时通知终端这样的资源分配信息,使得被占用资源的终端知道哪些资源被占用。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可以使得终端能够准确获知自身被分配的通信资源,以便于终端通过被分配的通信资源来接收或发送数据。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第二时域调度粒度小于所述第一时域调度粒度,其中,所述第二时域调度粒度是所述基站服务的终端中使用的最小时域调度粒度,或所述第二时域调度粒度是所述基站服务的终端中使用的仅比所述第一时域调度粒度小的时域调度粒度。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第二时域调度粒度是基站服务的终端中使用的最小子载波间隔时,上述的其它终端可以是使用比第一时域调度粒度小的其它时域调度粒度(可以是一种或多种)的多个终端;而在第二时域调度粒度是基站服务的终端中使用的仅比第一时域调度粒度小的一个时域调度粒度时,上述的其它终端是使用第二时域调度粒度的一个或多个终端。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通过半静态的RRC信令向所述任一终端通知所述第二时域调度粒度或所述第一时域调度粒度与所述第二时域调度粒度之间的大小关系。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半静态的RRC信令的发送时间不同于通知所述第一时域调度粒度的RRC信令的发送时间。
在该方案中,例如某段通信时间没有使用比第一时域调度粒度小的时域调度粒度的用户,则只通知用户自身使用的第一时域调度粒度;而如果接下来一段时间有使用比第一时域调度粒度小的时域调度粒度的用户,则给用户通知其他用户使用的第二时域调度粒度的信息。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通过动态DCI信令向所述任一终端通知所述第二时域调度粒度或所述第一时域调度粒度与所述第二时域调度粒度之间的大小关系。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动态DCI信令来通知终端第二时域调度粒度或第一时域调度粒度与第二时域调度粒度之间的大小关系。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以所述第一时域调度粒度向使用所述第一时域调度粒度进行通信的所述终端发送DCI资源分配信息,当在所述第一时域调度粒度中有部分资源被该基站下使用所述第二时域调度粒度进行通信的其他终端占用时,以所述第二时域调度粒度再次向使用所述第一时域调度粒度进行通信的所述终端发送所述DCI资源分配信息,以告知所述终端所述第二时域调度粒度中被使用所述第二时域调度粒度进行通信的其他终端占用的资源,从而使得使用所述第一时域调度粒度进行通信的所述终端获知自身实际被分配的资源。在该技术方案中,在终端的资源没有被其他终端占用的情况下,使用终端的第一时域调度粒度进行通信,在终端的资源被其他终端占用时,其以占用资源的终端的第二时域调度粒度进行通信发送DCI资源分配信息,从而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告知终端,使用第二时域调度粒度进行通信的其他终端占用了哪些资源。
在该技术方案中,如果第一时域调度粒度中存在一个或多个可能的第二时域调度粒度的DCI信令发送位置,则使用RRC信令通知任意使用第一时域调度粒度的终端,监测其中的一个或多个可能的第二时域调度粒度的DCI信令发送位置。
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对于可能有多个第二时域调度粒度的发送位置的情况,基站可以通知终端监测其中的一个或多个,即可以不用监测所有可能发送的位置,这样有的终端监测这个,有的终端监测那个,可以实现时域分集,同时减少终端耗能。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以所述第一时域调度粒度向使用所述第一时域调度粒度进行通信的所述终端发送DCI资源分配信息,当在所述第一时域调度粒度中有部分资源被该基站下使用所述第二时域调度粒度进行通信的其他终端占用时,在接下来的一个第一时域调度粒度向使用所述第一时域调度粒度进行通信的所述终端发送DCI资源分配信息时,包含上一第一时域调度粒度中以所述第二时域调度粒度为单位占用了所述终端的时频资源的信息,从而使得使用所述第一时域调度粒度进行通信的所述终端获知上一第一时域调度粒度中自身实际被分配的资源。
在该技术方案中,由于时域调度粒度之间是存在大小关系的,因此可以根据第一时域调度粒度与第二时域调度粒度的值来确定向终端指示资源块中被分配给其它终端使用的部分资源时所使用的DCI信令的比特数。譬如,若第一时域调度粒度与第二时域调度粒度之间的比值为2,且多个第二时域调度粒度之间时间上不重叠,则该DCI信令的比特数为2,即每个比特对应指示两块资源中的其中一块资源是否被其它终端占用。但如果多个第二时域调度粒度之间时间上可以重叠,比如第一时域调度粒度是14个符号,第二时域调度粒度是7个符号,那么一个第一时域调度粒度内可以有7个第二时域调度粒度,比如第一个第二时域调度粒度包含符号0~6,第二个包含符号1~7……,第七个包含符号7~13。那么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更多的比特数来指示7个时间资源块位置。上述技术方案中,包含上一第一时域调度粒度中以所述第二时域调度粒度为单位占用了所述终端的时频资源的信息中,包含占用的时间资源的起始位置和时间长度以及频域资源位置。
通过在时频资源的信息中包含占用的时间资源的起始位置和时间长度以及频域资源位置,可以使得收到该信息的终端能够准备知道自身的哪些资源已经被占用。在该技术方案中,以第一时域调度粒度向使用第一时域调度粒度的终端发送DCI资源分配信息,当其他终端需要以第二时域调度粒度占用该第一时域调度粒度中终端的部分资源时,在接下来的一个第一时域调度粒度向被占用资源的终端发送DCI资源分配信息,在该信息中,包含了其它终端以第二时域调度粒度占用了终端的时频资源的信息,所以该终端能够从该信息中知道自身实际被分配的资源。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资源配置方法,包括:接收基站通知的终端在进行通信时使用的第一时域调度粒度,以及所述基站服务的其它终端使用的第二时域调度粒度;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DCI资源分配信息;根据所述DCI资源分配信息,确定所述基站将所述终端使用的资源块的部分资源分配给其他终端使用时,被所述其他终端占用的所述部分资源。
在该技术方案中,终端通过从基站接收第一时域调度粒度和第二时域调度粒度,以及DCI资源分配信息,得以确定分配给其自身的资源和被其他终端占用的资源。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通过接收半静态的RRC信令来接收所述第二时域调度粒度或所述第一时域调度粒度与所述第二时域调度粒度之间的大小关系。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通过接收动态DCI信令来接收所述第二时域调度粒度或所述第一时域调度粒度与所述第二时域调度粒度之间的大小关系。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在接收到通知所述第二时域调度粒度的所述半静态的RRC信令或所述动态DCI指令之后,以所述第二时域调度粒度为单位检测PDCCH或ePDCCH,根据接收到的DCI信令指示的比特信息来确定所述部分资源。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已经接收到第二时域调度粒度信息后,知道其部分资源可能被使用第二时域调度粒度的终端占用时,终端将以所述第二时域调度粒度为单位检测PDCCH或ePDCCH。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在接收到通知所述第二时域调度粒度的所述半静态的RRC信令或所述动态DCI指令之后,以所述第一时域调度粒度为单位检测PDCCH或ePDCCH,在接收到所述DCI资源分配信息之后,确定在所述第一时域调度粒度的上一第一时域调度粒度中有部分资源被该基站下使用所述第二时域调度粒度进行通信的其他终端占用并确定被占用的时频资源的信息,从而使得使用所述第一时域调度粒度进行通信的所述终端获知上一第一时域调度粒度中自身实际被分配的资源。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已经接收到第二时域调度粒度信息后,知道其部分资源可能被使用第二时域调度粒度的终端占用时,终端还是以第一时域调度粒度为单位检测PDCCH或ePDCCH,在接收到所述DCI资源分配信息之后,确定该第一时域调度粒度之前的一个时域粒度中有部分资源被以第二时域调度粒度进行通信的用户占用并确认被占用的时频资源信息,从而使得使用第一时域调度粒度的终端获知自己在上一个第一时域调度粒度中自身实际被分配的资源。
如果第一时域调度粒度中存在一个或多个可能的第二时域调度粒度的DCI信令发送位置,则根据接收到的RRC信令,监测其中的一个或多个可能的第二时域调度粒度的DCI信令发送位置。
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对于可能有多个第二时域调度粒度的发送位置的情况,基站可以通知终端监测其中的一个或多个,即可以不用监测所有可能发送的位置,这样有的终端监测这个,有的终端监测那个,可以实现时域分集,同时减少终端耗能。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使得基站在向使用不同时域粒度的多个终端分配资源时,能够保证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并且能够准确指示终端获知被分配到的通信资源。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不同用户使用不同子载波间隔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不同时域调度粒度的资源分配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的资源配置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的资源配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的基站的示意框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的资源配置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的资源配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的终端的示意框图;
图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的基站的示意框图;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的终端的示意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的资源配置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资源配置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是基站。
如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的资源配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02,通知基站服务的任一终端在进行通信时使用的第一时域调度粒度,以及在所述基站服务的所有终端中具有第二时域调度粒度的情况下,向所述任一终端通知所述第二时域调度粒度;
步骤S304,向所述基站服务的所有终端分配通信资源;
步骤S306,在将所述任一终端使用的子载波间隔下的资源块的部分资源分配给其它终端使用时,向所述任一终端发送DCI资源分配信息。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基站服务的终端中存在第一时域调度粒度和第二时域调度粒度的情况下,将任一终端使用的第一时域调度粒度的资源块中的部分资源分配给其他终端使用,同时通知终端这样的资源分配信息,使得被占用资源的终端知道哪些资源被占用。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可以使得终端能够准确获知自身被分配的通信资源,以便于终端通过被分配的通信资源来接收或发送数据。
优选地,第二时域调度粒度小于第一时域调度粒度,其中,第二时域调度粒度是基站服务的终端中使用的最小时域调度粒度,或第二时域调度粒度是基站服务的终端中使用的仅比第一时域调度粒度小的时域调度粒度。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第二时域调度粒度是基站服务的终端中使用的最小子载波间隔时,上述的其它终端可以是使用比第一时域调度粒度小的其它时域调度粒度(可以是一种或多种)的多个终端;而在第二时域调度粒度是基站服务的终端中使用的仅比第一时域调度粒度小的一个时域调度粒度时,上述的其它终端是使用第二时域调度粒度的一个或多个终端。
在该技术方案中,可以通过半静态的RRC信令向所述任一终端通知所述第二时域调度粒度或所述第一时域调度粒度与所述第二时域调度粒度之间的大小关系。
在该技术方案中,半静态的RRC信令的发送时间不同于通知所述第一时域调度粒度的RRC信令的发送时间。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半静态的RRC信令告知用户其自身发送接收数据时的时域调度粒度t1。然后在不同的时间,使用与告知时域调度粒度t1的RRC信令不同的另一RRC信令通知时域调度粒度t2或时域调度粒度t1与时域调度粒度t2之比。比如这段时间没有使用比时域调度粒度t1小的时域调度粒度的用户,则只通知用户自身使用的时域调度粒度t1;接下来一段时间有使用比时域调度粒度t1小的时域调度粒度t2的用户,则通过另一RRC信令来通知给该用户其他用户所使用的时域调度粒度t2的信息。
在该实施例中,优选地,以所述第一时域调度粒度向使用所述第一时域调度粒度进行通信的所述终端发送DCI资源分配信息,当在所述第一时域调度粒度中有部分资源被该基站下使用所述第二时域调度粒度进行通信的其他终端占用时,以所述第二时域调度粒度再次向使用所述第一时域调度粒度进行通信的所述终端发送所述DCI资源分配信息,以告知所述终端所述第二时域调度粒度中被使用所述第二时域调度粒度进行通信的其他终端占用的资源,从而使得使用所述第一时域调度粒度进行通信的所述终端获知自身实际被分配的资源。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终端的资源没有被其他终端占用的情况下,使用终端的第一时域调度粒度进行通信,在终端的资源被其他终端占用时,其以占用资源的终端的第二时域调度粒度进行通信发送DCI资源分配信息,从而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告知终端,使用第二时域调度粒度进行通信的其他终端占用了哪些资源。
在该技术方案中,如果第一时域调度粒度中存在一个或多个可能的第二时域调度粒度的DCI信令发送位置,使用RRC信令通知任意使用第一时域调度粒度的终端,监测其中的一个或多个可能的第二时域调度粒度的DCI信令发送位置。
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对于可能有多个第二时域调度粒度的发送位置的情况,基站可以通知终端监测其中的一个或多个,即可以不用监测所有可能发送的位置,这样有的终端监测这个,有的终端监测那个,可以实现时域分集,同时减少终端耗能。
在该实施例中,也通过动态DCI信令向所述任一终端通知所述第二时域调度粒度或所述第一时域调度粒度与所述第二时域调度粒度之间的大小关系。例如,因为可能RRC信令来不及通知用户,所以可以同样使用DCI信令告知用户时域调度粒度t2的值或时域调度粒度t1与时域调度粒度t2的大小关系。
优选地,以所述第一时域调度粒度向使用所述第一时域调度粒度进行通信的所述终端发送DCI资源分配信息,当在所述第一时域调度粒度中有部分资源被该基站下使用所述第二时域调度粒度进行通信的其他终端占用时,在接下来的一个第一时域调度粒度向使用所述第一时域调度粒度进行通信的所述终端发送DCI资源分配信息时,包含上一第一时域调度粒度中以所述第二时域调度粒度为单位占用了所述终端的时频资源的信息,从而使得使用所述第一时域调度粒度进行通信的所述终端获知上一第一时域调度粒度中自身实际被分配的资源。
在该技术方案中,以第一时域调度粒度向使用第一时域调度粒度的终端发送DCI资源分配信息,当其他终端需要以第二时域调度粒度占用该第一时域调度粒度中终端的部分资源时,在接下来的一个第一时域调度粒度向被占用资源的终端发送DCI资源分配信息,在该信息中,包含了其它终端以第二时域调度粒度占用了终端的时频资源的信息,所以该终端能够从该信息中知道自身实际被分配的资源。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该资源配置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第一时域调度粒度与所述第二时域调度粒度的值,确定在向所述任一终端指示所述资源块中被分配给其它终端使用的部分资源时所需的DCI信令指示的比特数。
在该技术方案中,由于时域调度粒度之间是存在大小关系的,因此可以根据第一时域调度粒度与第二时域调度粒度的值来确定向终端指示资源块中被分配给其它终端使用的部分资源时所使用的DCI信令的比特数。譬如,若第一时域调度粒度与第二时域调度粒度之间的比值为2,且多个第二时域调度粒度之间时间上不重叠,则该DCI信令的比特数为2,即每个比特对应指示两块资源中的其中一块资源是否被其它终端占用。但如果多个第二时域调度粒度之间时间上可以重叠,比如第一时域调度粒度是14个符号,第二时域调度粒度是7个符号,那么一个第一时域调度粒度内可以有7个第二时域调度粒度,比如第一个第二时域调度粒度包含符号0~6,第二个包含符号1~7……,第七个包含符号7~13。那么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更多的比特数来指示7个时间资源块位置。
上述技术方案中,包含上一第一时域调度粒度中以所述第二时域调度粒度为单位占用了所述终端的时频资源的信息中,还包含占用的时间资源的起始位置和时间长度以及频域资源位置。
通过在时频资源的信息中包含占用的时间资源的起始位置和时间长度以及频域资源位置,可以使得收到该信息的终端能够准备知道自身的哪些资源已经被占用。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的资源配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4所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的资源配置装置400,包括:通知单元402,用于通知基站服务的任一终端在进行通信时使用的第一时域调度粒度,以及在所述基站服务的所有终端中具有第二时域调度粒度的情况下,向所述任一终端通知所述第二时域调度粒度;分配单元404,用于向所述基站服务的所有终端分配通信资源;指示单元406,用于在所述分配单元将所述任一终端使用的子载波间隔下的资源块的部分资源分配给其它终端使用时,向所述任一终端发送DCI资源分配信息。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基站服务的终端中存在第一时域调度粒度和第二时域调度粒度的情况下,将任一终端使用的第一时域调度粒度的资源块中的部分资源分配给其他终端使用,同时通知终端这样的资源分配信息,使得被占用资源的终端知道哪些资源被占用。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可以使得终端能够准确获知自身被分配的通信资源,以便于终端通过被分配的通信资源来接收或发送数据。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二时域调度粒度小于所述第一时域调度粒度,其中,第二时域调度粒度是所述基站服务的终端中使用的最小时域调度粒度,或所述第二时域调度粒度是所述基站服务的终端中使用的仅比所述第一时域调度粒度小的时域调度粒度。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第二时域调度粒度是基站服务的终端中使用的最小子载波间隔时,上述的其它终端可以是使用比第一时域调度粒度小的其它时域调度粒度(可以是一种或多种)的多个终端;而在第二时域调度粒度是基站服务的终端中使用的仅比第一时域调度粒度小的一个时域调度粒度时,上述的其它终端是使用第二时域调度粒度的一个或多个终端。
在该技术方案中,由于时域调度粒度之间是存在大小关系的,因此可以根据第一时域调度粒度与第二时域调度粒度的大小关系来确定向终端指示资源块中被分配给其它终端使用的部分资源时所使用的DCI信令的比特数。譬如,若第一时域调度粒度与第二时域调度粒度之间的比值为2,且多个第二时域调度粒度之间时间上不重叠,则该DCI信令的比特数为2,即每个比特对应指示两块资源中的其中一块资源是否被其它终端占用。但如果多个第二时域调度粒度之间时间上可以重叠,比如第一时域调度粒度是14个符号,第二时域调度粒度是7个符号,那么一个第一时域调度粒度内可以有7个第二时域调度粒度,比如第一个第二时域调度粒度包含符号0~6,第二个包含符号1~7……,第七个包含符号7~13,那么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更多的比特数来指示7个时间资源块位置。
另外,如果是以第二时域调度粒度发送DCI信令来告知终端被占用的时频资源,则无需额外指示该第二时域调度粒度在第一时域调度粒度所处位置,因为终端根据监听到的DCI即可知当前第二时域调度粒度即为被其它终端占用时频资源。而如果是以下一个第一时域调度粒度发送DCI信令来告知终端被占用的时频资源,则需要该处所述额外的DCI信令比特来指出被其它终端占用资源的第二时域调度粒度在上一第一时域调度粒度所处位置。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通知单元402具体用于:通过半静态的RRC信令向所述任一终端通知所述第二时域调度粒度或所述第一时域调度粒度与所述第二时域调度粒度之间的大小关系。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半静态的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无线资源控制)信令的发送时间不同于通知第一时域调度粒度的RRC信令的发送时间。
在该方案中,例如某段通信时间没有使用比第一时域调度粒度小的时域调度粒度的用户,则只通知用户自身使用的第一时域调度粒度;而如果接下来一段时间有使用比第一时域调度粒度小的时域调度粒度的用户,则给用户通知其他用户使用的第二时域调度粒度的信息。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通知单元具体用于:通过动态DCI信令向所述任一终端通知所述第二时域调度粒度或所述第一时域调度粒度与所述第二时域调度粒度之间的大小关系。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动态DCI信令来通知终端第二时域调度粒度或第一时域调度粒度和第二时域调度粒度之间的大小关系。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指示单元406以所述第一时域调度粒度向使用所述第一时域调度粒度进行通信的所述终端发送DCI资源分配信息,当在所述第一时域调度粒度中有部分资源被该基站下使用所述第二时域调度粒度进行通信的其他终端占用时,以所述第二时域调度粒度再次向使用所述第一时域调度粒度进行通信的所述终端发送所述DCI资源分配信息,以告知所述终端所述第二时域调度粒度中被使用所述第二时域调度粒度进行通信的其他终端占用的资源,从而使得使用所述第一时域调度粒度进行通信的所述终端获知自身实际被分配的资源。
在该技术方案中,指示单元406在终端的资源没有被其他终端占用的情况下,使用终端的第一时域调度粒度进行通信,在终端的资源被其他终端占用时,其以占用资源的终端的第二时域调度粒度进行通信发送DCI资源分配信息,告知在这个第二时域调度粒度里部分资源被别的终端占用或者直接告知该终端在当前第二时域调度粒度里,他被分配的资源是什么,从而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告知终端,使用第二时域调度粒度进行通信的其他终端占用了哪些资源。而在除该第二时域调度粒度之外的其它第一时域调度粒度的时间内分配的资源还是按照第一时域调度粒度的DCI信令指示所示,这种情况下,不需要指示是第几个第二时域调度粒度的DCI信令。
在该技术方案中,如果第一时域调度粒度中存在一个或多个可能的第二时域调度粒度的DCI信令发送位置,所述指示单元使用RRC信令通知任意使用第一时域调度粒度的终端,监测其中的一个或多个可能的第二时域调度粒度的DCI信令发送位置。
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对于可能有多个第二时域调度粒度的发送位置的情况,基站可以通知终端监测其中的一个或多个,即可以不用监测所有可能发送的位置,这样有的终端监测这个,有的终端监测那个,可以实现时域分集,同时减少终端耗能。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指示单元406以所述第一时域调度粒度向使用所述第一时域调度粒度进行通信的所述终端发送DCI资源分配信息,当在所述第一时域调度粒度中有部分资源被该基站下使用所述第二时域调度粒度进行通信的其他终端占用时,在接下来的一个第一时域调度粒度向使用所述第一时域调度粒度进行通信的所述终端发送DCI资源分配信息时,包含上一第一时域调度粒度中以所述第二时域调度粒度为单位占用了所述终端的时频资源的信息,从而使得使用所述第一时域调度粒度进行通信的所述终端获知上一第一时域调度粒度中自身实际被分配的资源。
在这种情况下,是在后一个第一时域调度粒度中告知该用户前一个第一时域调度粒度里有以第二时域调度粒度占用了该用户资源的用户,那么这个时候需要告知该用户被占用的时间资源是处于哪个时间位置的第二时域调度粒度,这里就需要根据第一时域调度粒度与第二时域调度粒度来确定DCI比特数从而指示第二时域调度粒度在第一时域调度粒度的位置。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包含上一第一时域调度粒度中以所述第二时域调度粒度为单位占用了所述终端的时频资源的信息中,包含占用的时间资源的起始位置和时间长度以及频域资源位置。
通过在时频资源的信息中包含占用的时间资源的起始位置和时间长度以及频域资源位置,可以使得收到该信息的终端能够准备知道自身的哪些资源已经被占用。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资源配置装置还包括:确定单元408,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时域调度粒度与所述第二时域调度粒度的值,确定在向所述任一终端指示所述资源块中被分配给其它终端使用的部分资源时所需的DCI(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下行控制信息)信令指示的比特数。
在该技术方案中,以第一时域调度粒度向使用第一时域调度粒度的终端发送DCI资源分配信息,当其他终端需要以第二时域调度粒度占用该第一时域调度粒度中占用终端的部分资源时,在接下来的一个第一时域调度粒度向被占用资源的终端发送DCI资源分配信息,在该信息中,包含了其它终端以第二时域调度粒度占用了终端的时频资源的信息,所以该终端能够从该信息中知道自身实际被分配的资源。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的基站的示意框图。
如图5所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的基站500,包括:如图4所示的资源配置装置400。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的资源配置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资源配置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是终端。
如图6所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的资源配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602,接收基站通知的终端在进行通信时使用的第一时域调度粒度,以及所述基站服务的其它终端使用的第二时域调度粒度;
步骤S604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DCI资源分配信息;根据所述DCI资源分配信息,确定所述基站将所述终端使用的资源块的部分资源分配给其他终端使用时,被所述其他终端占用的所述部分资源。
在该技术方案中,终端通过从基站接收第一时域调度粒度和第二时域调度粒度,以及DCI资源分配信息,得以确定分配给其自身的资源和被其他终端占用的资源。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通过接收半静态的RRC信令来接收所述第二时域调度粒度或所述第一时域调度粒度与所述第二时域调度粒度之间的大小关系。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通过接收动态DCI信令来接收所述第二时域调度粒度或所述第一时域调度粒度与所述第二时域调度粒度之间的大小关系。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在接收到通知所述第二时域调度粒度的所述半静态的RRC信令或所述动态DCI指令之后,以所述第二时域调度粒度为单位检测PDCCH或ePDCCH,根据接收到的DCI信令指示的比特信息来确定所述部分资源。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已经接收到第二时域调度粒度信息后,知道其部分资源可能被使用第二时域调度粒度的终端占用时,终端将以所述第二时域调度粒度为单位检测PDCCH或ePDCCH。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在接收到通知所述第二时域调度粒度的所述半静态的RRC信令或所述动态DCI指令之后,以所述第一时域调度粒度为单位检测PDCCH或ePDCCH,在接收到所述DCI资源分配信息之后,确定在所述第一时域调度粒度的上一第一时域调度粒度中有部分资源被该基站下使用所述第二时域调度粒度进行通信的其他终端占用并确定被占用的时频资源的信息,从而使得使用所述第一时域调度粒度进行通信的所述终端获知上一第一时域调度粒度中自身实际被分配的资源。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已经接收到第二时域调度粒度信息后,知道其部分资源可能被使用第二时域调度粒度的终端占用时,终端还是以第一时域调度粒度为单位检测PDCCH或ePDCCH。,在接收到所述DCI资源分配信息之后,确定该第一时域调度粒度之前的一个时域粒度中有部分资源被以第二时域调度粒度进行通信的用户占用并确认被占用的时频资源信息,从而使得使用第一时域调度粒度的终端获知自己在上一个第一时域调度粒度中自身实际被分配的资源。
在该技术方案中,如果第一时域调度粒度中存在一个或多个可能的第二时域调度粒度的DCI信令发送位置,则根据接收到的RRC信令,监测其中的一个或多个可能的第二时域调度粒度的DCI信令发送位置。
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对于可能有多个第二时域调度粒度的发送位置的情况,基站可以通知终端监测其中的一个或多个,即可以不用监测所有可能发送的位置,这样有的终端监测这个,有的终端监测那个,可以实现时域分集,同时减少终端耗能。
在该实施例中,基于关于时域调度粒度t1的RRC信令的通知,用户只需要以时域调度粒度t1为单位检测PDCCH或ePDCCH,比如PDCCH只出现在以t1为单位的时域粒度的前面一个或几个符号,中间和后面不会出现(当然这里说的是最小的PDCCH检测单位为t1,如果有多子帧调度的话,只需要检测多个子帧的第一个子帧的PDCCH,后面子帧的不需要检测);然后根据检测DCI信令,用户获得时域调度粒度t1的信息,同时该DCI信令给出了给用户分配的时间域信息(单时间粒度调度时可能是某个位置的长度为t1的时间或者多时间粒度调度时是某个位置的多个长度为t1的时间)。再接下来用户检测到RRC或DCI信令,获知第二时域调度粒度t2的信息,用户就得知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用户需要以时域调度粒度t2为单位检测PDCCH或ePDCCH,因为可能其他用户以时域调度粒度t2为单位占用了该用户的RB资源,则需要在以时域调度粒度t2为单位的前面的一个或几个符号告知该用户,已经分配给他的RB资源在接下来的一个或多个t2时间段被别人占用了。而用户在检测到RRC或DCI信令获知第二时域调度粒度t2的信息后,用户也可能继续以第一时域调度粒度为单位检测PDCCH或ePDCCH,而这时候的以第一时域调度粒度为单位发送的DCI信令会指示前一个第一时域调度粒度内是否有资源被时域第二时域调度粒度的终端占用。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的资源配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7所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的资源配置装置700,包括:第一接收单元702,用于接收基站通知的终端在进行通信时使用的第一时域调度粒度,以及所述基站服务的其它终端使用的第二时域调度粒度;第二接收单元704,用于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DCI资源分配信息;确定单元706,用于根据所述DCI资源分配信息,确定所述基站将所述终端使用的资源块的部分资源分配给其他终端使用时,被所述其他终端占用的所述部分资源。
在该技术方案中,终端通过从基站接收第一时域调度粒度和第二时域调度粒度,以及DCI资源分配信息,得以确定分配给其自身的资源和被其他终端占用的资源。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接收单元702通过接收半静态的RRC信令来接收所述第二时域调度粒度或所述第一时域调度粒度与所述第二时域调度粒度之间的大小关系。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第一接收单元702通过接收动态DCI信令来接收所述第二时域调度粒度或所述第一时域调度粒度与所述第二时域调度粒度之间的大小关系。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确定单元706还用于在第一接收单元602接收到通知所述第二时域调度粒度的半静态的RRC信令或所述动态DCI指令之后,以所述第二时域调度粒度为单位检测PDCCH(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下行物理控制信道)或ePDCCH(Enhanced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增强下行物理控制信道),根据接收到的DCI信令指示的比特信息来确定所述部分资源。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第一接收单元702已经接收到第二时域调度粒度信息后,知道其部分资源可能被使用第二时域调度粒度的终端占用时,终端将以所述第二时域调度粒度为单位检测PDCCH或ePDCCH。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第一接收单元702已经接收到所述第二时域调度粒度的所述半静态的RRC信令或所述动态DCI指令之后,以所述第一时域调度粒度为单位检测PDCCH或ePDCCH,在接收到所述DCI资源分配信息之后,确定在所述第一时域调度粒度的上一第一时域调度粒度中有部分资源被该基站下使用所述第二时域调度粒度进行通信的其他终端占用并确定被占用的时频资源的信息,从而使得使用所述第一时域调度粒度进行通信的所述终端获知上一第一时域调度粒度中自身实际被分配的资源。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已经接收到第二时域调度粒度信息后,知道其部分资源可能被使用第二时域调度粒度的终端占用时,终端还是以第一时域调度粒度为单位检测PDCCH或ePDCCH,在接收到所述DCI资源分配信息之后,确定该第一时域调度粒度之前的一个时域粒度中有部分资源被以第二时域调度粒度进行通信的用户占用并确认被占用的时频资源信息,从而使得使用第一时域调度粒度的终端获知自己在上一个第一时域调度粒度中自身实际被分配的资源。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如果第一时域调度粒度中存在一个或多个可能的第二时域调度粒度的DCI信令发送位置,那么确定单元将根据接收到的RRC信令,监测其中的一个或多个可能的第二时域调度粒度的DCI信令发送位置。
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对于可能有多个第二时域调度粒度的发送位置的情况,基站可以通知终端监测其中的一个或多个,即可以不用监测所有可能发送的位置,这样有的终端监测这个,有的终端监测那个,可以实现时域分集,同时减少终端耗能。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的终端的示意框图。
如图8所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的终端800,包括:如图6所示的资源配置装置700。
可见,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主要是针对5G NR(New Radio,新的无线技术)中的多用户使用多个不同的时域调度粒度情况,提出了相应的时域资源的信令指示方法,具体如下:
先通过半静态的RRC信令告知用户在发送和接收数据时使用的时域调度粒度t1,同时告知用户该基站下的用户中使用的最小时域调度粒度t2或者告知用户时域调度粒度t1与时域调度粒度t2的比值t1/t2,显然如果t1和t2的差值或比值越大,那么需要指示t2在t1中多处位置需要的比特数越多。
考虑到子载波间隔为3.75~480KHz,所以时域调度粒度比值最大可能也为128,这个需要的bit数将非常多。为了减少bit数,基站需要在分配时间资源时采取一些原则,除了上述所说的使用较小时间粒度的用户时间资源尽量连续外,还有就是如果将使用时域调度粒度为t1的时间中抽出一部分给使用时域资源为t2的另一个用户时,要保证t1/t2的值尽量小,这样bit数会少很多。
此外,作为本发明的另一种指示方法,也可以通过半静态的RRC信令告知用户在发送和接收数据时使用的时域调度粒度t1,同时告知用户该基站下的用户中使用的仅比时域调度粒度t1小的子时域调度粒度t3或者告知用户时域调度粒度t1与时域调度粒度t3的比值t1/t3,之后的指示方法与上述类似。
图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的基站的示意框图。
如图9所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的基站,包括:处理器1、输出装置3和存储器5。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输出装置3和存储器5可以通过总线4或其他方式连接,图9中以通过总线4连接为例。
其中,存储器5用于存储一组程序代码,处理器1调用存储器5中存储的程序代码,用于执行以下操作:
通过输出装置3通知基站服务的任一终端在进行通信时使用的第一时域调度粒度,以及在所述基站服务的所有终端中具有第二时域调度粒度的情况下,向所述任一终端通知所述第二时域调度粒度;
向所述基站服务的所有终端分配通信资源;
在将所述任一终端使用的子载波间隔下的资源块的部分资源分配给其它终端使用时,向所述任一终端指示所述部分资源。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的终端的示意框图。
如图10所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的终端,包括:处理器1'、输入装置2'和存储器5'。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输入装置2'和存储器5'可以通过总线4'或其他方式连接,图10中以通过总线4'连接为例。
其中,存储器5'用于存储一组程序代码,处理器1'调用存储器5'中存储的程序代码,用于执行以下操作:
通过输入装置2'接收基站通知的终端在进行通信时使用的第一时域调度粒度,以及所述基站服务的其它终端使用的第二时域调度粒度;
通过输入装置2'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发送的DCI资源分配信息;
用于根据所述DCI资源分配信息,确定所述基站将所述终端使用的资源块的部分资源分配给其它终端使用时,被所述其他终端占用的所述部分资源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中的步骤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顺序调整、合并和删减。
本发明实施例的资源配置装置、终端和基站中的单元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合并、划分和删减。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介质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EPROM)、一次可编程只读存储器(One-tim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OTPROM)、电子抹除式可复写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只读光盘(Compact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器、磁盘存储器、磁带存储器、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数据的计算机可读的任何其他介质。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新的资源配置方案,使得基站在向使用不同子载波间隔的多个终端分配资源时,能够保证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并且能够准确指示终端获知被分配到的通信资源。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8)
1.一种资源配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知单元,用于通知基站服务的任一终端在进行通信时使用的第一时域调度粒度,以及在所述基站服务的所有终端中具有第二时域调度粒度的情况下,向所述任一终端通知所述第二时域调度粒度;
分配单元,用于向所述基站服务的所有终端分配通信资源;
指示单元,用于在所述分配单元将所述任一终端使用的子载波间隔下的资源块的部分资源分配给其它终端使用时,向所述任一终端发送DCI资源分配信息;
所述指示单元以所述第一时域调度粒度向使用所述第一时域调度粒度进行通信的所述终端发送DCI资源分配信息,当在所述第一时域调度粒度中有部分资源被该基站下使用所述第二时域调度粒度进行通信的其他终端占用时,以所述第二时域调度粒度再次向使用所述第一时域调度粒度进行通信的所述终端发送所述DCI资源分配信息,以告知所述终端所述第二时域调度粒度中被使用所述第二时域调度粒度进行通信的其他终端占用的资源,从而使得使用所述第一时域调度粒度进行通信的所述终端获知自身实际被分配的资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资源配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时域调度粒度小于所述第一时域调度粒度,
其中,所述第二时域调度粒度是所述基站服务的终端中使用的最小时域调度粒度,或所述第二时域调度粒度是所述基站服务的终端中使用的仅比所述第一时域调度粒度小的时域调度粒度。
3.根据权利要求1至2中任一项所述的资源配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知单元具体用于:通过半静态的RRC信令向所述任一终端通知所述第二时域调度粒度或所述第一时域调度粒度与所述第二时域调度粒度之间的大小关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资源配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半静态的RRC信令的发送时间不同于通知所述第一时域调度粒度的RRC信令的发送时间。
5.根据权利要求1至2中任一项所述的资源配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知单元具体用于:通过动态DCI信令向所述任一终端通知所述第二时域调度粒度或所述第一时域调度粒度与所述第二时域调度粒度之间的大小关系。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资源配置装置,其特征在于,如果第一时域调度粒度中存在一个或多个可能的第二时域调度粒度的DCI信令发送位置,所述指示单元使用RRC信令通知任意使用第一时域调度粒度的终端,监测其中的一个或多个可能的第二时域调度粒度的DCI信令发送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资源配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单元以所述第一时域调度粒度向使用所述第一时域调度粒度进行通信的所述终端发送DCI资源分配信息,当在所述第一时域调度粒度中有部分资源被该基站下使用所述第二时域调度粒度进行通信的其他终端占用时,在接下来的一个第一时域调度粒度向使用所述第一时域调度粒度进行通信的所述终端发送DCI资源分配信息时,包含上一第一时域调度粒度中以所述第二时域调度粒度为单位占用了所述终端的时频资源的信息,从而使得使用所述第一时域调度粒度进行通信的所述终端获知上一第一时域调度粒度中自身实际被分配的资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资源配置装置,所述包含上一第一时域调度粒度中以所述第二时域调度粒度为单位占用了所述终端的时频资源的信息中,包含占用的时间资源的起始位置和时间长度以及频域资源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资源配置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时域调度粒度与所述第二时域调度粒度,确定在向所述任一终端指示所述资源块中被分配给其它终端使用的部分资源时所需的DCI信令指示的比特数。
10.一种资源配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基站通知的终端在进行通信时使用的第一时域调度粒度,以及所述基站服务的其它终端使用的第二时域调度粒度;
第二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DCI资源分配信息;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DCI资源分配信息,确定所述基站将所述终端使用的资源块的部分资源分配给其他终端使用时,被所述其他终端占用的所述部分资源;
所述确定单元在接收到通知所述第二时域调度粒度的半静态的RRC信令或动态DCI指令之后,以所述第一时域调度粒度为单位检测PDCCH或ePDCCH,在接收到所述DCI资源分配信息之后,确定在所述第一时域调度粒度的上一第一时域调度粒度中有部分资源被该基站下使用所述第二时域调度粒度进行通信的其他终端占用并确定被占用的时频资源的信息,从而使得使用所述第一时域调度粒度进行通信的所述终端获知上一第一时域调度粒度中自身实际被分配的资源。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资源配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收单元通过接收半静态的RRC信令来接收所述第二时域调度粒度或所述第一时域调度粒度与所述第二时域调度粒度之间的大小关系。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资源配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收单元通过接收动态DCI信令来接收所述第二时域调度粒度或所述第一时域调度粒度与所述第二时域调度粒度之间的大小关系。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资源配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在所述第一接收单元接收到通知所述第二时域调度粒度的所述半静态的RRC信令或动态DCI指令之后,以所述第二时域调度粒度为单位检测PDCCH或ePDCCH,根据接收到的DCI信令指示的比特信息来确定所述部分资源。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资源配置装置,其特征在于,如果第一时域调度粒度中存在一个或多个可能的第二时域调度粒度的DCI信令发送位置,所述确定单元根据接收到的RRC信令,监测其中的一个或多个可能的第二时域调度粒度的DCI信令发送位置。
15.一种资源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知基站服务的任一终端在进行通信时使用的第一时域调度粒度,以及在所述基站服务的所有终端中具有第二时域调度粒度的情况下,向所述任一终端通知所述第二时域调度粒度;
向所述基站服务的所有终端分配通信资源;
在将所述任一终端使用的子载波间隔下的资源块的部分资源分配给其它终端使用时,向所述任一终端指示所述部分资源;
以所述第一时域调度粒度向使用所述第一时域调度粒度进行通信的所述终端发送DCI资源分配信息,当在所述第一时域调度粒度中有部分资源被该基站下使用所述第二时域调度粒度进行通信的其他终端占用时,以所述第二时域调度粒度再次向使用所述第一时域调度粒度进行通信的所述终端发送所述DCI资源分配信息,以告知所述终端所述第二时域调度粒度中被使用所述第二时域调度粒度进行通信的其他终端占用的资源,从而使得使用所述第一时域调度粒度进行通信的所述终端获知自身实际被分配的资源。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资源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时域调度粒度小于所述第一时域调度粒度,
其中,所述第二时域调度粒度是所述基站服务的终端中使用的最小时域调度粒度,或所述第二时域调度粒度是所述基站服务的终端中使用的仅比所述第一时域调度粒度小的时域调度粒度。
17.根据权利要求15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资源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半静态的RRC信令向所述任一终端通知所述第二时域调度粒度或所述第一时域调度粒度与所述第二时域调度粒度之间的大小关系。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资源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半静态的RRC信令的发送时间不同于通知所述第一时域调度粒度的RRC信令的发送时间。
19.根据权利要求15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资源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动态DCI信令向所述任一终端通知所述第二时域调度粒度或所述第一时域调度粒度与所述第二时域调度粒度之间的大小关系。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资源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第一时域调度粒度中存在一个或多个可能的第二时域调度粒度的DCI信令发送位置,则使用RRC信令通知任意使用第一时域调度粒度的终端,监测其中的一个或多个可能的第二时域调度粒度的DCI信令发送位置。
21.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资源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以所述第一时域调度粒度向使用所述第一时域调度粒度进行通信的所述终端发送DCI资源分配信息,当在所述第一时域调度粒度中有部分资源被该基站下使用所述第二时域调度粒度进行通信的其他终端占用时,在接下来的一个第一时域调度粒度向使用所述第一时域调度粒度进行通信的所述终端发送DCI资源分配信息时,包含上一第一时域调度粒度中以所述第二时域调度粒度为单位占用了所述终端的时频资源的信息,从而使得使用所述第一时域调度粒度进行通信的所述终端获知上一第一时域调度粒度中自身实际被分配的资源。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资源配置方法,所述包含上一第一时域调度粒度中以所述第二时域调度粒度为单位占用了所述终端的时频资源的信息中,包含占用的时间资源的起始位置和时间长度以及频域资源位置。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资源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时域调度粒度与所述第二时域调度粒度,确定在向所述任一终端指示所述资源块中被分配给其它终端使用的部分资源时所需的DCI信令指示的比特数。
24.一种资源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基站通知的终端在进行通信时使用的第一时域调度粒度,以及所述基站服务的其它终端使用的第二时域调度粒度;
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DCI资源分配信息;
根据所述DCI资源分配信息,确定所述基站将所述终端使用的资源块的部分资源分配给其他终端使用时,被所述其他终端占用的所述部分资源;
资源配置方法还包括:
在接收到通知所述第二时域调度粒度的半静态的RRC信令或动态DCI指令之后,以所述第一时域调度粒度为单位检测PDCCH或ePDCCH,在接收到所述DCI资源分配信息之后,确定在所述第一时域调度粒度的上一第一时域调度粒度中有部分资源被该基站下使用所述第二时域调度粒度进行通信的其他终端占用并确定被占用的时频资源的信息,从而使得使用所述第一时域调度粒度进行通信的所述终端获知上一第一时域调度粒度中自身实际被分配的资源。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资源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接收半静态的RRC信令来接收所述第二时域调度粒度或所述第一时域调度粒度与所述第二时域调度粒度之间的大小关系。
26.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资源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接收动态DCI信令来接收所述第二时域调度粒度或所述第一时域调度粒度与所述第二时域调度粒度之间的大小关系。
27.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资源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接收到通知所述第二时域调度粒度的半静态的RRC信令或动态DCI指令之后,以所述第二时域调度粒度为单位检测PDCCH或ePDCCH,根据接收到的DCI信令指示的比特信息来确定所述部分资源。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资源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第一时域调度粒度中存在一个或多个可能的第二时域调度粒度的DCI信令发送位置,则根据接收到的RRC信令,监测其中的一个或多个可能的第二时域调度粒度的DCI信令发送位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1082822.4A CN106455103B (zh) | 2016-11-30 | 2016-11-30 | 资源配置方法和资源配置装置 |
PCT/CN2017/112853 WO2018099329A1 (zh) | 2016-11-30 | 2017-11-24 | 资源配置方法和资源配置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1082822.4A CN106455103B (zh) | 2016-11-30 | 2016-11-30 | 资源配置方法和资源配置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455103A CN106455103A (zh) | 2017-02-22 |
CN106455103B true CN106455103B (zh) | 2022-12-20 |
Family
ID=582231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1082822.4A Active CN106455103B (zh) | 2016-11-30 | 2016-11-30 | 资源配置方法和资源配置装置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6455103B (zh) |
WO (1) | WO2018099329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455103B (zh) * | 2016-11-30 | 2022-12-20 |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资源配置方法和资源配置装置 |
CN113115443B (zh) | 2017-02-27 | 2022-12-23 | 维沃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资源分配指示方法、基站及终端 |
CN108631969B (zh) * | 2017-03-21 | 2021-01-15 |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 一种指示信息的发送方法、接收方法、基站及终端 |
CN108633015B (zh) | 2017-03-22 | 2020-02-1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接收数据的方法及其装置和发送数据的方法及其装置 |
EP3565346B1 (en) * | 2017-04-18 | 2021-09-22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Method and device for data transmission |
CN108737042B (zh) * | 2017-04-18 | 2021-01-22 | 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无线通信网络中的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
CN108811052B (zh) * | 2017-04-28 | 2021-05-14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下行控制信道检测接收方法、终端和网络侧设备 |
US10863522B2 (en) * | 2017-05-03 | 2020-12-08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existence of low latency and latency tolerant communications |
WO2018202705A1 (en) * | 2017-05-03 | 2018-11-08 | Sony Corporation | Infrastructure equipment, mobile terminal, computer software and methods |
CN108810978B (zh) * | 2017-05-04 | 2022-03-18 | 上海诺基亚贝尔软件有限公司 | 用于通信资源管理的方法和设备 |
CN108809582B (zh) | 2017-05-05 | 2021-07-2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
CN108811115B (zh) * | 2017-05-05 | 2021-07-23 | 北京紫光展锐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eMBB业务数据的抢占处理方法、装置、基站及用户设备 |
CN106941724B (zh) | 2017-05-09 | 2020-12-22 |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
CN108966349B (zh) | 2017-05-18 | 2021-11-3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通信方法和通信设备 |
CN109150449B (zh) | 2017-06-16 | 2020-07-2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传输控制信息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
EP3644667B1 (en) | 2017-06-23 | 2025-02-19 |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 Time-frequency resource preemption determining methods and devices |
WO2018232755A1 (zh) | 2017-06-23 | 2018-12-27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抢占时频资源的确定方法及装置和用户设备 |
WO2019001523A1 (zh) * | 2017-06-30 | 2019-01-0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控制信息传输方法和设备 |
CN109218000B (zh) * | 2017-06-30 | 2023-04-0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控制信息传输方法和设备 |
CN109699063B (zh) * | 2017-10-24 | 2021-10-26 |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抢占指示信令的处理和发送方法、终端和基站 |
CN109788531B (zh) * | 2017-11-13 | 2022-04-12 |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 用于移动终端或基站的数据半静态调度方法及装置 |
CN109842942B (zh) * | 2017-11-28 | 2022-11-04 |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 盲检下行物理层控制信令的方法、装置及通信设备 |
CN108702774A (zh) | 2017-12-27 | 2018-10-23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调度方法、基站、终端及存储介质 |
CN109996341B (zh) | 2017-12-29 | 2023-03-2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 |
CN110149719B (zh) * | 2018-02-14 | 2023-01-1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通信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
CA3091981C (en) | 2018-02-23 | 2022-12-13 |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
CN110474736B (zh) | 2018-05-11 | 2021-07-1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
WO2019213953A1 (zh) * | 2018-05-11 | 2019-11-1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
CN110730507B (zh) * | 2018-07-16 | 2022-12-20 |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确认消息帧资源的分配方法、分配装置及通信设备 |
CN110769501B (zh) * | 2018-07-25 | 2023-09-29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下行检测、发送方法、装置及通信系统、终端、基站 |
CN110798291B (zh) | 2018-08-02 | 2022-04-15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信息传输的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13727469B (zh) * | 2018-08-06 | 2024-06-14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信息调度、收发方法及装置、基站和用户设备 |
CN113660069A (zh) * | 2018-08-10 | 2021-11-1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
CN110972279B (zh) * | 2018-09-28 | 2022-07-26 | 成都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传输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
CN109769306A (zh) * | 2019-03-20 | 2019-05-17 | 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适用于电力无线专网的共享信道资源调度分配方法及系统 |
CN117354809A (zh) * | 2022-06-24 | 2024-01-05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资源调度方法及使用方法、网络设备、终端设备及介质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204033A (zh) * | 2005-06-22 | 2008-06-18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正交频分复用系统中用于给传输上行链路分组数据分配资源的方法和传输设备 |
CN104468030A (zh) * | 2014-08-26 | 2015-03-25 |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用户设备及基站 |
WO2016073303A1 (en) * | 2014-11-07 | 2016-05-12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Pucch for mtc devices |
CN105979597A (zh) * | 2016-06-27 | 2016-09-28 |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通信资源的分配方法、分配装置、基站和终端 |
WO2016184190A1 (zh) * | 2015-05-15 | 2016-11-24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资源使用方法、装置及系统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547482A (zh) * | 2008-03-28 | 2009-09-30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无线资源调度方法 |
CN106455081B (zh) * | 2016-10-31 | 2022-12-20 |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资源配置方法及资源配置装置 |
CN106385709B (zh) * | 2016-10-31 | 2022-12-20 |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资源调度方法及资源调度装置 |
CN106455103B (zh) * | 2016-11-30 | 2022-12-20 |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资源配置方法和资源配置装置 |
CN107241288B (zh) * | 2017-06-19 | 2020-10-16 |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业务复用场景下指示被占用的资源的方法及装置 |
-
2016
- 2016-11-30 CN CN201611082822.4A patent/CN106455103B/zh active Active
-
2017
- 2017-11-24 WO PCT/CN2017/112853 patent/WO2018099329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204033A (zh) * | 2005-06-22 | 2008-06-18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正交频分复用系统中用于给传输上行链路分组数据分配资源的方法和传输设备 |
CN104468030A (zh) * | 2014-08-26 | 2015-03-25 |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用户设备及基站 |
WO2016073303A1 (en) * | 2014-11-07 | 2016-05-12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Pucch for mtc devices |
WO2016184190A1 (zh) * | 2015-05-15 | 2016-11-24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资源使用方法、装置及系统 |
CN105979597A (zh) * | 2016-06-27 | 2016-09-28 |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通信资源的分配方法、分配装置、基站和终端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455103A (zh) | 2017-02-22 |
WO2018099329A1 (zh) | 2018-06-0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455103B (zh) | 资源配置方法和资源配置装置 | |
CN106385709B (zh) | 资源调度方法及资源调度装置 | |
CN106455081B (zh) | 资源配置方法及资源配置装置 | |
CN106301738B (zh) | 基于帧结构的通信方法 | |
CN106255215B (zh) | 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 |
US9992787B2 (en) | Sharing channels in a licensed-assisted access in long term evolution operation | |
EP4203593B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ceiving information, and storage medium | |
CN107295674B (zh) | 一种资源分配方法、网络设备及终端设备 | |
CN102083229B (zh) | 非竞争随机接入的调度及前导码发送方法、系统和设备 | |
AU2020260378B2 (en) | Resource indication method and related device and system | |
US11277858B2 (en) | Uplink transmission scheme | |
TWI772312B (zh) | 基於無線網絡的通信方法、終端設備和網絡設備 | |
CN103457710B (zh) | 一种增强型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使能方法、设备及系统 | |
KR20170128427A (ko) | 비인가된 캐리어 상에서 동작하는 scell에서의 제어 시그널링의 수신을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 |
US11291029B2 (en) | Scheduling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 |
EP3033849B1 (en) | Tele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and methods | |
CN110830172B (zh) | 非授权频段harq反馈的指示、发送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基站、终端 | |
CN109690988A (zh) | 下行控制信息监听、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 | |
JP2019533352A (ja) | データ伝送のための方法及び装置 | |
CN107046713B (zh) | 下行控制信道的确定方法及装置、终端、基站 | |
WO2017132964A1 (zh) | 一种上行数据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 | |
EP3584985B1 (en) | Tele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and methods | |
CN110537385B (zh) | 下行传输的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
EP3780840A1 (en) | Wireless resource scheduling | |
CN108668373B (zh) | 资源选择方法及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