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6453405A - 一种云环境下雾节点安全认证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云环境下雾节点安全认证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453405A
CN106453405A CN201611044713.3A CN201611044713A CN106453405A CN 106453405 A CN106453405 A CN 106453405A CN 201611044713 A CN201611044713 A CN 201611044713A CN 106453405 A CN106453405 A CN 10645340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mist node
cloud center
cloud
n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04471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善宝
于治楼
金长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an Inspur Hi Tech Investment and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nan Inspur Hi Tech Investment and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an Inspur Hi Tech Investment and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nan Inspur Hi Tech Investment and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1044713.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453405A/zh
Publication of CN1064534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5340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97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for distributed storage of data in networks, e.g. transport arrangements for network file system [NFS], storage area networks [SAN] or network attached storage [NA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4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providing a confidential data exchange among entities communicating through data packet networks
    • H04L63/042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providing a confidential data exchange among entities communicating through data packet networks wherein the data content is protected, e.g. by encrypting or encapsulating the payloa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4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providing a confidential data exchange among entities communicating through data packet networks
    • H04L63/042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providing a confidential data exchange among entities communicating through data packet networks wherein the data content is protected, e.g. by encrypting or encapsulating the payload
    • H04L63/0464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providing a confidential data exchange among entities communicating through data packet networks wherein the data content is protected, e.g. by encrypting or encapsulating the payload using hop-by-hop encryption, i.e. wherein an intermediate entity decrypts the information and re-encrypts it before forwarding i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6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supporting key management in a packet data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04L63/0823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using certificat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特别涉及一种云环境下雾节点安全认证方法。该云环境下雾节点安全认证方法,基于数字证书来实现云中心与雾节点之间的身份认证,通过加密认证信道实现双方的通讯安全;对雾节点暂存数据进行分割加密存储,并根据网络带宽情况进行传输,将数据上传到云中心;其中,雾节点负责从传感器中采集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完成临时数据加密存储以及与云中心间的数据安全认证传输;云中心负责雾节点数据的收集和云中心指令的下发,并提供高性能的数据通讯服务,同时完成雾节点与云中心交互数据的加解密操作及身份认证。该云环境下雾节点安全认证方法,既能保证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又提高了处理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云环境下雾节点安全认证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联网、云计算和雾计算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云环境下雾节点安全认证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物联网技术发展迅速,应用领域已经遍及交通、物流、公共安全、家居、医疗等多个行业。通过各类传感设备,可以实时采集来自传感设备的信息,以实现对设备的识别、监控、定位、连接、跟踪以及管理,让设备、网络和交互变得更加智能。
云计算和虚拟技术的推广普及,使得物联网中海量物品的实时动态管理以及智能分析变得可能。同时,随着5G技术的发展以及更适合物联网数据传输的NB-IoT标准的制定,雾计算渐渐变得流行,“云计算+雾计算”使物联网带来了新的可能性。
雾计算平台由大量的雾节点构成,这些雾节点具有计算能力,可以收集传感设备监测数据并进行加工处理;另外,雾节点还具备存储能力,能有效的缓存诸如声音、视频等媒体数据。雾节点的这些能力使其能够更加有效地利用边缘网络带宽,拥有更小的网络延迟,但其在安全性上也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一方面,如何能够保证雾节点暂存数据的安全性,另一方面,能够保证雾节点与云中心的安全认证传输,确保传输过程中无法被第三方监听获取数据或恶意篡改,并且阻止非法数据接入云端。
基于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云环境下雾节点安全认证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简单高效的云环境下雾节点安全认证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云环境下雾节点安全认证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数字证书来实现云中心与雾节点之间的身份认证,通过加密认证信道实现双方的通讯安全;对雾节点暂存数据进行分割加密存储,并根据网络带宽情况进行传输,将数据上传到云中心;其中,雾节点负责从传感器中采集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完成临时数据加密存储以及与云中心间的数据安全认证传输;云中心负责雾节点数据的收集和云中心指令的下发,并提供高性能的数据通讯服务,同时完成雾节点与云中心交互数据的加解密操作及身份认证。
所述云中心包括高性能通信模块,安全认证模块,数据存储模块,指令下发模块和业务应用模块;其中,所述高性能通讯模块负责与雾节点进行数据交换,并向雾节点提供网络带宽使用情况;所述安全认证模块实现雾节点数字证书的发放以及数据的签名、验签、加解密功能;所述数据存储模块负责上传数据的高效存储;所述指令下发模块负责向雾节点发送指令;所述业务应用模块负责其他物联网业务应用逻辑的实现。
所述雾节点与云中心间的实时数据安全认证传输,包括以下步骤:
(1)雾节点提出接入所述的云中心物联网的申请;
(2)云中心为雾节点颁发数字证书;
(3)雾节点通过安全信道将数字证书写入雾节点数据存储区中,并同时保存云中心的对外服务证书;
(4)雾节点与云中心建立连接,利用本地数字证书与云中心数字证书进行双向身份认证,并协商会话密钥,建立安全信道;
(5)雾节点将接收的传感器实时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并利用会话密钥加密传输经过处理后的数据;
(6)云中心解密接收到的数据包,将数据存储到云中心,并执行后续业务逻辑;
(7)反复执行步骤(4)到步骤(6),利用发放的数字证书建立安全通道实现多次数据传输。
所述雾节点暂存数据的加密和安全认证传输,包括以下步骤:
(1)雾节点提出接入云中心物联网的申请;
(2)云中心为雾节点颁发数字证书;
(3)雾节点通过安全信道将数字证书写入雾节点数据存储区中,并同时保存云中心的对外服务证书;
(4)雾节点将暂存数据进行分割压缩处理;
(5)雾节点将处理后的暂存数据利用云中心的证书进行加密,并使用本地数字证书进行数字签名,完成数字信封的封装并保存到本地;
(6)雾节点签名并向云中心发送请求上传临时数据的协议包;
(7)云中心验证收到的请求包,根据当前的网络负载状况,给雾节点发送上传数据负载量响应包。
(8)雾节点根据收到的响应包的负载量,发送本地存储已经分割好的加密数字信封;
(9)云中心验证并解开收到的数字信封,将原文数据存储到云中心,并执行后续业务逻辑;
(10)反复执行步骤(4)到步骤(9),利用发放的数字证书实现多次数据传输。
所述云中心向雾节点安全指令下发,包括以下步骤:
(1)雾节点提出接入云中心物联网的申请;
(2)云中心为雾节点颁发数字证书;
(3)雾节点通过安全信道将数字证书写入雾节点数据存储区中,并同时保存云中心的对外服务证书;
(4)雾节点与云中心建立连接,利用本地数字证书与云中心数字证书进行双向身份认证,并协商会话密钥,建立安全信道;
(5)云中心利用会话密钥对指令进行加密并发送给雾节点;
(6)雾节点解密接收到的数据包,执行指令;
(7)反复执行步骤(4)到步骤(6),利用发放的数字证书建立安全通道实现多次安全指令传输。
该云环境下雾节点安全认证方法,相对现有技术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
(1)采用数字证书来进行云中心和雾节点间的身份认证,防止非法终端的接入,并通过密钥协商建立安全信道来进行数据传输,极大的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2)雾节点对于下发指令的签名验证,保证了物联网传感终端资源访问控制的合法性和安全性;
(3)雾节点本地暂存数据进行了压缩分割存储并进行加密签名存储,保证了雾节点的数据安全性,即使第三方获取到物理磁盘设备,也无法获取其中数据;
(4)雾节点暂存数据的上传,会根据网络带宽的负载情况进行传输,这样更有效的利用了网络带宽;
(5)节点收到协议响应包后,不需要再进行加密签名处理,而直接将数字信封发送到云中心,既保证了安全性,又提高了处理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雾节点与云中心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发明雾节点颁发数字证书流程示意图。
附图3为本发明雾节点实时数据安全认证传输流程示意图。
附图4为本发明雾节点暂存数据的加密和安全认证传输流程示意图。
附图5为本发明云中心向雾节点安全指令下发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说明。应当说明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该云环境下雾节点安全认证方法,基于数字证书来实现云中心与雾节点之间的身份认证,通过加密认证信道实现双方的通讯安全;对雾节点暂存数据进行分割加密存储,并根据网络带宽情况进行传输,将数据上传到云中心;其中,雾节点负责从传感器中采集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完成临时数据加密存储以及与云中心间的数据安全认证传输;云中心负责雾节点数据的收集和云中心指令的下发,并提供高性能的数据通讯服务,同时完成雾节点与云中心交互数据的加解密操作及身份认证。
所述云中心包括高性能通信模块,安全认证模块,数据存储模块,指令下发模块和业务应用模块;其中,所述高性能通讯模块负责与雾节点进行数据交换,并向雾节点提供网络带宽使用情况;所述安全认证模块实现雾节点数字证书的发放以及数据的签名、验签、加解密功能;所述数据存储模块负责上传数据的高效存储;所述指令下发模块负责向雾节点发送指令;所述业务应用模块负责其他物联网业务应用逻辑的实现。
在本实施例中采用TCP协议。除了使用TCP协议之外,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构造也能够应用于其他协议之上。
下面分别对雾节点实时数据的安全认证传输,雾节点暂存数据的加密和安全认证传输、云中心向雾节点安全指令下发过程进行说明。
一、雾节点实时数据安全认证传输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1)雾节点提出接入云中心物联网的申请;
(2)云中心为雾节点颁发数字证书;这里数字证书的格式采用X.509标准格式,公钥算法可以使用RSA、ECC、SM2等,为了描述方便本例以下采用国密算法SM2,密钥强度为256位;
(3)雾节点通过安全信道将数字证书写入雾节点数据存储区中,并同时保存云中心的对外服务证书;
(4)雾节点与云中心建立连接,利用本地数字证书与云中心数字证书进行双向身份认证,并协商会话密钥,建立安全信道;例如采用SM2 KeyAgreement来协商密钥,密钥算法可以是AES、SM4等,本例采用国密算法SM4;
(5)雾节点将接收的传感器实时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并利用步骤(4)生成的SM4会话密钥,对经过加工处理后的数据包进行加密认证,例如采用SM4-GCM模式;这里的数据加工处理可以针对图片、视频、传感器收集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例如如果采集视频中并未出现移动的物体,雾节点会进行压缩处理,减少传输数据;
(6)云中心利用步骤(4)生成的SM4会话密钥,验证并解密接收到的数据包,将数据存储到云中心,并执行后续业务逻辑;
(7)可以反复执行步骤(4)-步骤(6),利用发放的数字证书建立安全通道实现多次数据传输。数字证书发放一次即可,除非证书失效,需要重新签发。
二、雾节点暂存数据的加密和安全认证传输,包括以下步骤:
(1)雾节点提出接入云中心物联网的申请;
(2)云中心为雾节点颁发数字证书;这里数字证书的格式采用X.509标准格式,公钥算法可以使用RSA、ECC、SM2等,为了描述方便本例以下采用国密算法SM2,密钥强度为256位;
(3)雾节点通过安全信道将数字证书写入雾节点数据存储区中,并同时保存云中心的对外服务证书;
(4)雾节点将暂存数据进行分割压缩处理;
(5)雾节点将处理后的暂存数据利用云中心的证书进行加密,并使用本地数字证书进行数字签名,完成数字信封的封装并保存到本地;例如采用数字信封SignedAndEnvelopedData格式来实现加密、签名以及完整性校验,国密对称加密算法SM4作为对称加密算法来加密数据,非对称加密算法使用本地存储的云中心公钥(SM2算法)来加密对称密钥,使用本地雾节点密钥进行SM3WithSM2算法签名,使用SM3作为摘要算法保证完整性。
(6)雾节点签名并向云中心发送请求上传临时数据的协议包;请求包的内容可以包含想要上传的负载量;
(7)云中心验证收到的请求包,根据当前的网络负载状况(可以允许上传的数据包大小),给雾节点发送上传数据负载量响应包;
(8)雾节点根据收到的响应包的负载量,直接将本地存储已经分割好的加密数字信封发送给云中心。
(9)云中心验证并解开收到的数字信封,将原文数据存储到云中心,并执行后续业务逻辑;例如SignedAndEnvelopedData格式数字信封,首先验证数字信封的签名,完成身份认证并保证其完整性,然后使用云中心的私钥进行解密得到对称密钥(SM4算法),最后使用对称密钥解开数据包得到原文;
(10)可以反复执行步骤(4)-步骤(9),利用发放的数字证书实现多次数据传输。
三、云中心向雾节点安全指令下发,包括以下步骤:
(1)雾节点提出接入云中心物联网的申请;
(2)云中心为雾节点颁发数字证书,这里数字证书的格式采用X.509标准格式,公钥算法可以使用RSA、ECC、SM2等,为了描述方便本例以下采用国密算法SM2,密钥强度为256位;
(3)雾节点通过安全信道将数字证书写入雾节点数据存储区中,并同时保存云中心的对外服务证书。
(4)雾节点与云中心建立连接,利用本地数字证书与云中心数字证书进行双向身份认证,并协商会话密钥,建立安全信道;例如采用SM2 KeyAgreement来协商密钥,密钥算法可以是AES、SM4等,本例采用国密算法SM4;
(5)云中心利用步骤(4)生成的SM4会话密钥,对指令进行加密并发送给所述的雾节点;例如采用SM4-GCM模式;
(6)雾节点利用步骤(4)生成的SM4会话密钥,解密接收到的数据包,验证合法性,执行指令;
(7)可以反复执行步骤4-步骤(6),利用发放的数字证书建立安全通道实现多次安全指令传输。
该云环境下雾节点安全认证方法,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
(1)采用数字证书来进行云中心和雾节点间的身份认证,防止非法终端的接入,并通过密钥协商建立安全信道来进行数据传输,极大的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2)雾节点对于下发指令的签名验证,保证了物联网传感终端资源访问控制的合法性和安全性;
(3)雾节点本地暂存数据进行了压缩分割存储并进行加密签名存储,保证了雾节点的数据安全性,即使第三方获取到物理磁盘设备,也无法获取其中数据;
(4)雾节点暂存数据的上传,会根据网络带宽的负载情况进行传输,这样更有效的利用了网络带宽;
(5)节点收到协议响应包后,不需要再进行加密签名处理,而直接将数字信封发送到云中心,既保证了安全性,又提高了处理效率。

Claims (5)

1.一种云环境下雾节点安全认证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数字证书来实现云中心与雾节点之间的身份认证,通过加密认证信道实现双方的通讯安全;对雾节点暂存数据进行分割加密存储,并根据网络带宽情况进行传输,将数据上传到云中心;其中,雾节点负责从传感器中采集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完成临时数据加密存储以及与云中心间的数据安全认证传输;云中心负责雾节点数据的收集和云中心指令的下发,并提供高性能的数据通讯服务,同时完成雾节点与云中心交互数据的加解密操作及身份认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云环境下雾节点安全认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云中心包括高性能通信模块,安全认证模块,数据存储模块,指令下发模块和业务应用模块;其中,所述高性能通讯模块负责与雾节点进行数据交换,并向雾节点提供网络带宽使用情况;所述安全认证模块实现雾节点数字证书的发放以及数据的签名、验签、加解密功能;所述数据存储模块负责上传数据的高效存储;所述指令下发模块负责向雾节点发送指令;所述业务应用模块负责其他物联网业务应用逻辑的实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云环境下雾节点安全认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雾节点与云中心间的实时数据安全认证传输,包括以下步骤:
(1)雾节点提出接入所述的云中心物联网的申请;
(2)云中心为雾节点颁发数字证书;
(3)雾节点通过安全信道将数字证书写入雾节点数据存储区中,并同时保存云中心的对外服务证书;
(4)雾节点与云中心建立连接,利用本地数字证书与云中心数字证书进行双向身份认证,并协商会话密钥,建立安全信道;
(5)雾节点将接收的传感器实时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并利用会话密钥加密传输经过处理后的数据;
(6)云中心解密接收到的数据包,将数据存储到云中心,并执行后续业务逻辑;
(7)反复执行步骤(4)到步骤(6),利用发放的数字证书建立安全通道实现多次数据传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云环境下雾节点安全认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雾节点暂存数据的加密和安全认证传输,包括以下步骤:
(1)雾节点提出接入云中心物联网的申请;
(2)云中心为雾节点颁发数字证书;
(3)雾节点通过安全信道将数字证书写入雾节点数据存储区中,并同时保存云中心的对外服务证书;
(4)雾节点将暂存数据进行分割压缩处理;
(5)雾节点将处理后的暂存数据利用云中心的证书进行加密,并使用本地数字证书进行数字签名,完成数字信封的封装并保存到本地;
(6)雾节点签名并向云中心发送请求上传临时数据的协议包;
(7)云中心验证收到的请求包,根据当前的网络负载状况,给雾节点发送上传数据负载量响应包;
(8)雾节点根据收到的响应包的负载量,发送本地存储已经分割好的加密数字信封;
(9)云中心验证并解开收到的数字信封,将原文数据存储到云中心,并执行后续业务逻辑;
(10)反复执行步骤(4)到步骤(9),利用发放的数字证书实现多次数据传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云环境下雾节点安全认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云中心向雾节点安全指令下发,包括以下步骤:
(1)雾节点提出接入云中心物联网的申请;
(2)云中心为雾节点颁发数字证书;
(3)雾节点通过安全信道将数字证书写入雾节点数据存储区中,并同时保存云中心的对外服务证书;
(4)雾节点与云中心建立连接,利用本地数字证书与云中心数字证书进行双向身份认证,并协商会话密钥,建立安全信道;
(5)云中心利用会话密钥对指令进行加密并发送给雾节点;
(6)雾节点解密接收到的数据包,执行指令;
(7)反复执行步骤(4)到步骤(6),利用发放的数字证书建立安全通道实现多次安全指令传输。
CN201611044713.3A 2016-11-24 2016-11-24 一种云环境下雾节点安全认证方法 Pending CN10645340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044713.3A CN106453405A (zh) 2016-11-24 2016-11-24 一种云环境下雾节点安全认证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044713.3A CN106453405A (zh) 2016-11-24 2016-11-24 一种云环境下雾节点安全认证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53405A true CN106453405A (zh) 2017-02-22

Family

ID=582192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044713.3A Pending CN106453405A (zh) 2016-11-24 2016-11-24 一种云环境下雾节点安全认证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453405A (zh)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71027A (zh) * 2017-04-19 2017-08-18 济南浪潮高新科技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可重构雾节点及基于该雾节点的物联网系统
CN108632259A (zh) * 2018-04-17 2018-10-09 济南浪潮高新科技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雾计算节点设备认证系统及方法
CN108833113A (zh) * 2018-06-08 2018-11-16 北京大学 一种基于雾计算的增强通讯安全的认证方法及系统
CN109150915A (zh) * 2018-10-23 2019-01-04 济南浪潮高新科技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雾计算节点间相互信任的方法
CN109413194A (zh) * 2018-11-09 2019-03-01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研究所 用于移动通信系统的用户信息云端协同处理及转移方法
CN109495497A (zh) * 2018-12-11 2019-03-19 西安邮电大学 基于信誉度动态管理及国产密码算法隐私信息加密传输方法
CN109819026A (zh) * 2019-01-21 2019-05-28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传输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09862050A (zh) * 2017-11-30 2019-06-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雾节点通信业务实现方法及装置、雾节点、存储介质
CN110430063A (zh) * 2019-07-26 2019-11-08 绍兴文理学院 基于雾计算架构异质传感网节点匿名身份认证系统及方法
CN113596765A (zh) * 2018-07-22 2021-11-02 王铁军 多模异构iot网络
CN114553548A (zh) * 2022-02-24 2022-05-27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10605A (zh) * 2012-05-08 2012-10-03 重庆大学 一种云制造环境下的信息安全管控方法
CN104023085A (zh) * 2014-06-25 2014-09-03 武汉大学 一种基于增量同步的安全云存储系统
CN104852949A (zh) * 2014-02-14 2015-08-19 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混合加密机制的云存储数据管理方法和系统
CN105376182A (zh) * 2015-11-30 2016-03-02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公司 一种电网资源管理与分配方法及系统
CN105610944A (zh) * 2015-12-29 2016-05-25 北京物联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面向物联网的雾计算架构
US20160269418A1 (en) * 2015-03-11 2016-09-15 Nagula Tharma Sangary Method,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and storing data based on information sensitivity
CN105955661A (zh) * 2016-04-21 2016-09-21 上海新储集成电路有限公司 物联网前端的操作系统及方法
CN106101199A (zh) * 2016-06-02 2016-11-09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sdn的云/雾混合网络架构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10605A (zh) * 2012-05-08 2012-10-03 重庆大学 一种云制造环境下的信息安全管控方法
CN104852949A (zh) * 2014-02-14 2015-08-19 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混合加密机制的云存储数据管理方法和系统
CN104023085A (zh) * 2014-06-25 2014-09-03 武汉大学 一种基于增量同步的安全云存储系统
US20160269418A1 (en) * 2015-03-11 2016-09-15 Nagula Tharma Sangary Method,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and storing data based on information sensitivity
CN105376182A (zh) * 2015-11-30 2016-03-02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公司 一种电网资源管理与分配方法及系统
CN105610944A (zh) * 2015-12-29 2016-05-25 北京物联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面向物联网的雾计算架构
CN105955661A (zh) * 2016-04-21 2016-09-21 上海新储集成电路有限公司 物联网前端的操作系统及方法
CN106101199A (zh) * 2016-06-02 2016-11-09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sdn的云/雾混合网络架构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RUSHITAA GUPTA等: "Mobile Applications modelling and security handling in Cloud-centric Internet of Things", 《IEEE》 *
YIFANWANG等: "Fog Computing:Issues and Challenges in Security and Forensics", 《IEEE》 *
方巍: "从云计算到雾计算的范式转变",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

Cited B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71027A (zh) * 2017-04-19 2017-08-18 济南浪潮高新科技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可重构雾节点及基于该雾节点的物联网系统
CN109862050A (zh) * 2017-11-30 2019-06-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雾节点通信业务实现方法及装置、雾节点、存储介质
CN108632259A (zh) * 2018-04-17 2018-10-09 济南浪潮高新科技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雾计算节点设备认证系统及方法
CN108833113B (zh) * 2018-06-08 2020-06-26 北京大学 一种基于雾计算的增强通讯安全的认证方法及系统
CN108833113A (zh) * 2018-06-08 2018-11-16 北京大学 一种基于雾计算的增强通讯安全的认证方法及系统
CN113596765A (zh) * 2018-07-22 2021-11-02 王铁军 多模异构iot网络
CN109150915A (zh) * 2018-10-23 2019-01-04 济南浪潮高新科技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雾计算节点间相互信任的方法
CN109413194A (zh) * 2018-11-09 2019-03-01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研究所 用于移动通信系统的用户信息云端协同处理及转移方法
CN109413194B (zh) * 2018-11-09 2020-12-29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研究所 用于移动通信系统的用户信息云端协同处理及转移方法
CN109495497A (zh) * 2018-12-11 2019-03-19 西安邮电大学 基于信誉度动态管理及国产密码算法隐私信息加密传输方法
CN109819026A (zh) * 2019-01-21 2019-05-28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传输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09819026B (zh) * 2019-01-21 2021-12-24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传输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10430063B (zh) * 2019-07-26 2020-05-19 绍兴文理学院 基于雾计算架构异质传感网节点匿名身份认证方法
CN110430063A (zh) * 2019-07-26 2019-11-08 绍兴文理学院 基于雾计算架构异质传感网节点匿名身份认证系统及方法
CN114553548A (zh) * 2022-02-24 2022-05-27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453405A (zh) 一种云环境下雾节点安全认证方法
CN112218294B (zh) 基于5g的物联网设备的接入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07343179B (zh) 一种视频信息加密与视频终端安全认证方法
CN111478902A (zh) 电力边缘网关设备及基于该设备的传感数据上链存储方法
Hou et al. Design and prototype implementation of a blockchain-enabled LoRa system with edge computing
CN111447276A (zh) 一种具有密钥协商功能的加密续传方法
CN101160773A (zh) 获得被管设备安全外壳程序主机密钥的方法和系统
CN114024698A (zh) 一种基于国密算法的配电物联网业务安全交互方法及系统
EP2992646B1 (en) Handling of performance monitoring data
CN110636052A (zh) 用电数据传输系统
CN112769568A (zh) 雾计算环境中的安全认证通信系统、方法、物联网设备
CN105338020B (zh) 一种业务访问方法及装置
CN109962888A (zh) 一种防篡改业务访问方法、客户端以及服务器
CN106341256B (zh) 基于软件定义网络的v2g系统及其安全通信方法
WO2018076190A1 (zh) 通信方法、终端、核心网用户面设备和接入网设备
CN107172078B (zh) 一种基于应用服务的核心框架平台的安全管控方法和系统
KR102564375B1 (ko) IoT 네트워크를 위한 블록체인 기반 분산 양자 네트워크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16707993A (zh) 一种面向智慧灯杆系统的轻量化数据加密方法
CN115314275A (zh) 一种数据加密的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13572591B (zh) 智慧能源服务系统实时高并发安全接入装置和接入方法
CN211046952U (zh) 一种基于NB-IoT的物联网安全通信装置
CN115967527A (zh) 基于白盒密钥的物联网信息数据传输方法
CN113839923A (zh) 一种面向多节点的高性能处理方法
CN113542254A (zh) 一种融合终端安全访问系统及方法
CN113676445A (zh) 一种适用于传输配电物联网文件的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222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