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429178B - 一种套筒输送机构以及套筒加工中心 - Google Patents
一种套筒输送机构以及套筒加工中心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429178B CN106429178B CN201611103774.2A CN201611103774A CN106429178B CN 106429178 B CN106429178 B CN 106429178B CN 201611103774 A CN201611103774 A CN 201611103774A CN 106429178 B CN106429178 B CN 10642917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leeve
- conveying mechanism
- straightening
- power device
- fa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15/00—Conveyors having endless load-conveying surfaces, i.e. belts and like continuous members, to which tractive effort is transmitted by means other than endless driving elements of similar configuration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22—Devices influencing the relative position or the attitude of articles during transit by conveyors
- B65G47/24—Devices influencing the relative position or the attitude of articles during transit by conveyors orientating the arti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Rollers For Roller Conveyors For Transf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套筒输送机构,涉及机械加工领域。其包括弹性带、输送部、摆正部、摆正基座以及动力装置。进口端与弹性带远离套筒生产线的一端连接;摆正部开设有贯穿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的摆正通孔,摆正通孔与输送通道连通,摆正部与摆正基座可滑动的连接,动力装置与摆正基座连接,用于驱动摆正部沿垂直于进口端至出口端的方向上往复运动。通过其结构能多方位的向承载套筒的托盘输送套筒,减少了人工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本发明还公开一种套筒加工中心,其具有上述提供的套筒输送机构,其具有上述套筒输送机构的特点,其减少了人工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了产品质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加工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套筒输送机构以及套筒加工中心。
背景技术
钢筋套筒主要应用于建筑施工行业当中,随着今年来全国范围内的建筑施工行业的规模不断的扩大,钢筋套筒的市场需求量也逐渐扩大,但是由于现有的钢筋套筒的生产制造方式主要还是依靠传统的制造业,依靠大规模的人工投入来拉高生产量,进而导致生产的成本过高。
现有的套筒输送机构只能往一个方向输送套筒,不能多方位的输送套筒至套筒托盘进行打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套筒输送机构,通过其结构能多方位的向承载套筒的托盘输送套筒,减少了人工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套筒加工中心,其具有上述提供的套筒输送机构,其具有上述套筒输送机构的特点,其减少了人工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了产品质量。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套筒输送机构,其包括弹性带、输送部、摆正部、摆正基座以及动力装置。弹性带的一端与套筒生产线连接,用于接收套筒。输送部具有相对的进口端和出口端,输送部限定输送通道。进口端与弹性带远离套筒生产线的一端连接。出口端与摆正部连接。摆正部具有相对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第一端面沿垂直于进口端至出口端的方向上开设有贯穿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的摆正通孔,摆正通孔与输送通道连通,第二端面靠近用于摆放套筒的托盘。摆正部与摆正基座可滑动的连接,动力装置与摆正基座连接,用于驱动摆正部沿垂直于进口端至出口端的方向上往复运动。
发明人发现:现有的套筒输送机构只能往一个方向输送套筒,不能多方位的输送套筒至套筒托盘进行打包。
为此,发明人设计了上述套筒输送机构,其加工好的套筒通过弹性带进入套筒输送机构,输送部输送处于输送通道中的套筒至出口端,套筒通过与输送通道连通的摆正通孔,落在用于摆放套筒的托盘上,且摆正通孔的直径与套筒的直径对应,套筒在从第一端面落向第二端面的过程中,沿着摆正通孔的内表面运动,从而使得套筒落到第二端面时与托盘的位置关系同等摆正通孔的与托盘的位置关系,即套筒竖直摆放于托盘上。由于摆正部与摆正基座可滑动地连接,且弹性带具有延伸性、动力装置与摆正部传动连接,故摆正部能沿垂直于进口端至出口端的方向上往复运动,从而控制套筒的下落位置,使得套筒能多方位的向承载套筒的托盘输送套筒,减少了人工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
弹性带设置有限位壁,限位壁从弹性带的两侧面沿第二端面至第一端面的方向上延伸。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
输送部包括运输支架、输送带、滚轴以及驱动装置,两个滚轴可转动地设置于运输支架的两端,输送带套设于两个滚轴上,驱动装置与其中一个滚轴传动连接,用于驱动所述输送带的运动。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
摆正部开设有滑动通孔,摆正基座靠近摆正部的端面沿垂直于进口端至出口端的方向上设置有贯穿滑动通孔的滑动杆,摆正部在滑动杆上滑动。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
动力装置为气缸,气缸的缸体与摆正基座连接,气缸的活塞杆与摆正部传动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
套筒输送机构还包括推动部以及推动动力装置。推动动力装置与第二端面连接,且靠近出口端,推动部与推动动力装置传动连接,推动部设置于摆正基座与第二端面之间,推动动力装置驱动推动部沿进口端至出口端的方向上往复直线运动。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
推动动力装置为液压缸,液压缸的活塞杆与推动部传动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
套筒输送机构还包括转动辊以及转动电机,转动电机与输送部连接,转动电机与转动辊传动连接,转动辊设置于出口端处,转动辊、出口端以及第一端面依次设置,转动辊向第一端面旋转。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
转动辊周面设置有泡沫层。
一种套筒加工中心,其具有上述任意一项的套筒输送机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套筒输送机构,通过其结构能多方位的向承载套筒的托盘输送套筒,减少了人工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套筒加工中心,其具有上述提供的套筒输送机构,其具有上述套筒输送机构的特点,其减少了人工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了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套筒输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输送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摆正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摆正基座与动力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摆正基座、动力装置以及摆正部的连接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套筒输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3中套筒加工中心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套筒输送机构;20-套筒输送机构;30-套筒加工中心;31-托盘;60-套筒;80-输送通道;90-套筒生产线;110-弹性带;120-输送部;121-进口端;122-出口端;123-运输支架;124-输送带;125-滚轴;126-驱动装置;130-摆正部;131-滑动端;132-摆正端;133-第一端面;134-第二端面;135-摆正通孔;136-滑动通孔;137-螺纹孔;140-摆正基座;141-滑动杆;142-滑动杆支撑壁;150-动力装置;210-推动部;220-推动动力装置;230-转动辊;240-转动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请参考图1,图1示出了本实施例提供的套筒输送机构10的具体结构。套筒输送机构10用于传输套筒60。
如图1所示,套筒输送机构10包括弹性带110、输送部120、摆正部130、摆正基座140以及动力装置150。
弹性带110连接输送部120和套筒生产线90。弹性带110具有相对的固定端和活动端,固定端与套筒生产线90固定连接。摆正部130与输送部120远离弹性带110的活动端固定连接,摆正基座140与摆正部130可滑动地连接,动力装置150与摆正基座140连接,用于驱动摆正部130在摆正基座140上往复运动。具体地,下文将详细介绍。
请参考图1,弹性带110有弹性材料制成,其具有延展性,在受到拉伸应力时能够变形。
输送部120具有相对的进口端121和出口端122,以及连通进口端121和出口端122的输送通道80。
具体地,请参考图2,图2示出本实施例提供的输送部120的具体结构。
输送部120包括运输支架123、输送带124、滚轴125以及驱动装置126,两个滚轴125可转动地设置于运输支架123的两端,其分别靠近进口端121和出口端122。
输送带124为皮带,其套设于两个滚轴125上,驱动装置126为电机,电机的机壳与运输支架123连接,电机的传动轴与其中一个滚轴125传动连接,用于驱动输送带124的运动。输送部120构成一个传送带。
请参考图3,图3示出了本实施例提供的摆正部130的具体结构。
摆正部130具有相对的滑动端131和摆正端132,以及相对的第一端面133和第二端面134。
第一端面133沿垂直于进口端121至出口端122的方向上开设有贯穿第一端面133和第二端面134的摆正通孔135。摆正通孔135靠近摆正端132,摆正通孔135的直径与套筒60的直径对应,具体的,摆正通孔135的直径大于套筒60的直径,小于套筒60的高度。
摆正部130垂直于滑动端131和摆正端132以及第一端面133和第二端面134的两侧开设有贯穿摆正部130的滑动通孔136。滑动通孔136靠近滑动端131,且不与摆正通孔135连通。
第一端面133开设有螺纹孔137,螺纹孔137靠近滑动端131,用于与运输支架123通过螺丝进行螺纹连接。
请参考图4,图4示出了本实施例提供的摆正基座140与动力装置150的具体结构。
摆正基座140呈板状,其设置有滑动杆141以及两个滑动杆支撑壁142。两个滑动杆支撑壁142分别设置于摆正基座140的相对的两端。滑动杆141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滑动杆支撑壁142相对的两个端面连接。滑动杆支撑壁142开设有活塞杆通孔。
动力装置150为气缸,其缸体与滑动杆支撑壁142连接,动力装置150的活塞杆贯穿活塞杆通孔。
请参考图5,图5示出了摆正基座140、动力装置150以及摆正部130的连接关系。
摆正部130可滑动地设置于摆正基座140上,具体地,摆正基座140上的滑动杆141贯穿摆正部130上的滑动通孔136,从而使得摆正部130能沿垂直于进口端121至出口端122的方向上滑动。
动力装置150贯穿活塞杆通孔的活塞杆与摆正部130传动连接,从而驱动摆正部130沿垂直于进口端121至出口端122的方向上往复运动。
发明人发现:现有的套筒输送机构只能往一个方向输送套筒,不能多方位的输送套筒至套筒托盘进行打包。
为此,发明人设计了上述套筒输送机构10,其加工好的套筒60通过弹性带110进入套筒输送机构10,输送部120输送处于输送通道80中的套筒60至出口端122,套筒60通过与输送通道80连通的摆正通孔135,落在用于摆放套筒60的托盘上,且摆正通孔135的直径与套筒60的直径对应,套筒60在从第一端面133落向第二端面134的过程中,沿着摆正通孔135的内表面运动,从而使得套筒60落到第二端面134时与托盘的位置关系同等摆正通孔135的与托盘的位置关系,即套筒60竖直摆放于托盘上。由于摆正部130与摆正基座140可滑动地连接,且弹性带110具有延伸性、动力装置150与摆正部130传动连接,故摆正部130能沿垂直于进口端121至出口端122的方向上往复运动,从而控制套筒60的下落位置,使得套筒60能多方位的向承载套筒60的托盘输送套筒60,减少了人工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动力装置150还可以为液压缸。
弹性带110还可以设置限位壁,限位壁从弹性带110的两侧面沿第二端面134至第一端面133的方向上延伸,限位壁的作用在于避免在运输过程中,套筒60从弹性带110上落下。
实施例2
请参考图6,图6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套筒输送机构20的结构示意图。
套筒输送机构20与上述套筒输送机构10大致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套筒输送机构20相比于套筒输送机构10还包括推动部210、推动动力装置220、转动辊230以及转动电机240。
推动动力装置220为液压缸。推动动力装置220的缸体与第二端面134连接,且靠近出口端122。
推动部210与推动动力装置220的活塞杆传动连接,推动部210设置于摆正基座140与第二端面134之间,当推动动力装置220的活塞杆处于收缩状态时,推动部210靠近滑动端131,远离摆正通孔135。
推动动力装置220驱动推动部210沿进口端121至出口端122的方向往复直线运动。
转动辊230呈圆柱形,转动电机240的缸体与输送部120连接,其传动轴与转动辊230传动连接,转动辊230设置于出口端122处,具体地,转动辊230、出口端122、第一端面133依次设置,且转动辊230向第一端面133旋转。
发明人发现:现有的套筒输送机构只能往一个方向输送套筒,不能多方位的输送套筒至套筒托盘进行打包。
为此,发明人设计了上述套筒输送机构20,其加工好的套筒60通过弹性带110进入套筒输送机构10,输送部120输送处于输送通道80中的套筒60至出口端122,套筒60通过与输送通道80连通的摆正通孔135,落在用于摆放套筒60的托盘上,且摆正通孔135的直径与套筒60的直径对应,套筒60在从第一端面133落向第二端面134的过程中,沿着摆正通孔135的内表面运动,从而使得套筒60落到第二端面134时与托盘的位置关系同等摆正通孔135的与托盘的位置关系,即套筒60竖直摆放于托盘上。由于摆正部130与摆正基座140可滑动地连接,且弹性带110具有延伸性、动力装置150与摆正部130传动连接,故摆正部130能沿垂直于进口端121至出口端122的方向上往复运动,从而控制套筒60的下落位置,使得套筒60能多方位的向承载套筒60的托盘输送套筒60,且由于设置了转动辊230,输送至出口端122的套筒60受到垂直于转动辊230轴线的外力,结合摆正通孔135使套筒60轻易地竖直落在托盘上。落在托盘上的套筒60通过推动部210的推动进入托盘深处,从而进行整齐的排列,其减少了人工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转动辊230周面设置有泡沫层,从而提高了转动辊230与套筒60之间的摩擦力。
实施例3
请参考图7,图7示出了本实施例提供的套筒加工中心30的具体结构。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套筒加工中心30,其包括托盘31、套筒生产线90以及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套筒输送机构10。
托盘31放置于摆正通孔135远离第一端面133的方向。托盘31用于承载套筒60。
套筒生产线90与弹性带110连接,用于向套筒输送机构10提供套筒60。
套筒加工中心30具有套筒输送机构10的特点,其减少了人工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了产品质量。
需要说明的是,套筒加工中心30中的套筒输送机构10可以被套筒输送机构20代替。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套筒输送机构,包括输送部和摆正部,所述输送部具有相对的进口端和出口端,以及连通所述进口端和所述出口端的输送通道,其特征在于:
所述套筒输送机构包括弹性带、摆正基座以及动力装置;
所述弹性带具有相对固定端和活动端;
所述进口端与所述弹性带的活动端连通;
所述出口端与所述摆正部连接;
所述摆正部具有相对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
所述第一端面沿垂直于所述进口端至所述出口端的方向上开设有贯穿所述第一端面和所述第二端面的摆正通孔,所述摆正通孔与所述输送通道连通,所述第二端面靠近用于摆放套筒的托盘,所述摆正通孔的直径与所述套筒的直径对应;
所述摆正部与所述摆正基座可滑动的连接,所述动力装置与所述摆正基座连接,用于驱动摆正部沿垂直于所述进口端至所述出口端的方向上往复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筒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带设置有限位壁,所述限位壁从所述弹性带的两侧面沿所述第二端面至所述第一端面的方向上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筒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送部包括运输支架、输送带、滚轴以及驱动装置,两个所述滚轴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运输支架的两端,所述输送带套设于两个所述滚轴上,所述驱动装置与其中一个所述滚轴传动连接,用于驱动所述输送带的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筒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摆正部开设有滑动通孔,所述摆正基座靠近所述摆正部的端面沿垂直于所述进口端至所述出口端的方向上设置有贯穿所述滑动通孔的滑动杆,所述摆正部在所述滑动杆上滑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筒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动力装置为气缸,所述气缸的缸体与所述摆正基座连接,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摆正部传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套筒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套筒输送机构还包括推动部以及推动动力装置;
所述推动动力装置与所述第二端面连接,且靠近所述出口端,所述推动部与所述推动动力装置传动连接,所述推动部设置于所述摆正基座与所述第二端面之间,所述推动动力装置驱动所述推动部沿所述进口端至出口端的方向上往复直线运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套筒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推动动力装置为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与所述推动部传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套筒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套筒输送机构还包括转动辊以及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与所述输送部连接,所述转动电机与所述转动辊传动连接,所述转动辊设置于所述出口端处,所述转动辊、所述出口端以及所述第一端面依次设置,所述转动辊向所述第一端面旋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套筒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动辊周面设置有泡沫层。
10.一种套筒加工中心,其特征在于:
所述套筒加工中心具有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的所述套筒输送机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1103774.2A CN106429178B (zh) | 2016-12-05 | 2016-12-05 | 一种套筒输送机构以及套筒加工中心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1103774.2A CN106429178B (zh) | 2016-12-05 | 2016-12-05 | 一种套筒输送机构以及套筒加工中心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429178A CN106429178A (zh) | 2017-02-22 |
CN106429178B true CN106429178B (zh) | 2019-02-22 |
Family
ID=582226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1103774.2A Active CN106429178B (zh) | 2016-12-05 | 2016-12-05 | 一种套筒输送机构以及套筒加工中心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6429178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544605B1 (ja) * | 2018-07-30 | 2019-07-17 | ニチエツ株式会社 | 金型搬送用ローラユニット |
CN109365662B (zh) * | 2018-10-26 | 2024-02-27 | 贵州长江汽车有限公司 | 一种稳定杆传送夹取装置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1099365Y (zh) * | 2007-08-30 | 2008-08-13 | 山东泉林包装有限公司 | 用于砖包机终端的砖包转向排包装置 |
CN201419928Y (zh) * | 2009-03-30 | 2010-03-10 | 何宝球 | 一种激光理瓶机 |
CN201745774U (zh) * | 2010-08-03 | 2011-02-16 | 苏州澳昆智能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 立杯装置 |
CN203767565U (zh) * | 2014-03-28 | 2014-08-13 | 北京大恒图像视觉有限公司 | 一种立瓶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502007003826D1 (de) * | 2006-02-08 | 2010-07-01 | Carlo Sicko | Vorrichtung zum fördern und paketieren von holzquadern |
-
2016
- 2016-12-05 CN CN201611103774.2A patent/CN106429178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1099365Y (zh) * | 2007-08-30 | 2008-08-13 | 山东泉林包装有限公司 | 用于砖包机终端的砖包转向排包装置 |
CN201419928Y (zh) * | 2009-03-30 | 2010-03-10 | 何宝球 | 一种激光理瓶机 |
CN201745774U (zh) * | 2010-08-03 | 2011-02-16 | 苏州澳昆智能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 立杯装置 |
CN203767565U (zh) * | 2014-03-28 | 2014-08-13 | 北京大恒图像视觉有限公司 | 一种立瓶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429178A (zh) | 2017-02-2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569510B (zh) | 支撑装置、支撑单元系统及支撑单元控制系统 | |
CN204643002U (zh) | 多功能宽度可调输送装置 | |
CN202448136U (zh) | 一种少支链六自由度并联机器人 | |
CN106429178B (zh) | 一种套筒输送机构以及套筒加工中心 | |
CN104029199A (zh) | 一种平动半解耦服务机器人 | |
CN206578505U (zh) | 一种汽车头枕衬套组装机 | |
CN103252683A (zh) | 一种五自由度混联数控机床 | |
CN105479451B (zh) | 一种平面冗余度机器人 | |
CN205734892U (zh) | 一种基于混联的物流分拣机器人机构 | |
CN103273484A (zh) | 一种等离子弧金属表面强化机器人 | |
CN104326259B (zh) | 棒料输送机 | |
CN206502281U (zh) | 一种分立式输送线 | |
CN106865169B (zh) | 一种送料机 | |
CN202245280U (zh) | 用于生产流水线的转盘式传输机构 | |
CN110435144B (zh) | 一种多臂协作式生物三维打印装置 | |
CN105751206A (zh) | 基于混联的物流分拣机器人机构 | |
CN203173260U (zh) | 一种半角旋转机构 | |
CN104609333A (zh) | 一种小型升降台 | |
CN204197960U (zh) | 棒料输送机 | |
CN205075056U (zh) | 一种具有两转动一移动三自由度运动解耦并联机构 | |
CN211894850U (zh) | 一种可调式物流运输用机器人轨道 | |
CN204057217U (zh) | 一种机械手式自动输送装置 | |
CN207985948U (zh) | 一种多工位旋转机构 | |
CN107336263A (zh) | 一种用于物料运输的机械手臂 | |
CN102807088A (zh) | 便于卸料的平板小车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
Address after: 401520 Comprehensive Industrial Park, Dashi sub district office, Hechuan District, Chongqing Patentee after: Chongqing Qifu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401520 Comprehensive Industrial Park, Dashi sub district office, Hechuan District, Chongqing Patentee before: CHONGQING QIFU MACHINER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