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助保护胃黏膜和/或缓解胃胀的组合物及其微生态制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辅助保护胃黏膜和/或缓解胃胀的组合物及其微生态制剂。
背景技术
据世界卫生组织一项统计显示,胃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高达80%,且正以每年17.43%的速度增长。我国有近30%的人患有各类胃炎,且每年有80万人死于胃癌。慢性胃炎作为最常见的胃病是由多病因引起胃黏膜慢性炎症,是消化系统常见病,其发病率在各种胃病中居首位,约占接受胃镜检查病人的80-90%,男性多于女性,随年龄增长发病率逐渐增高。
胃内有其独特的微生态系统,因其特殊的酸环境和强烈消化运动,使得仅有少数耐酸性强且黏附力强的细菌才能定植,但呈现出丰富的细菌种类。大量研究已证实人的胃内存在多种微生物定植包含厌氧菌、兼性厌氧菌和需氧菌等,细菌浓度约为103CFU/mL,其中乳杆菌是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构成了胃内微生态的特定菌群,其种类和数量的变化直接影响胃的正常生理功能。
我国中医博大精深,目前已开发了多种养胃的中药组合物及中药保健品,如申请号为201310639143.2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具有养胃功能的中药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含量的成分:木瓜15-25份,莲子10-20份,茯苓15-25份,山药5-20份,苍术10-20份,白芍药3-5份,川朴10-15份。又如申请号为201510972196.5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养胃的中药组合物,各原材料的重量份数比为:党参8-15份、山药7-9份、山楂8-15份、陈皮6-14份、白术8-15份、甘草3-6份。
近年来,益生菌对慢性胃炎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学者的关注。中外文献报道,益生菌能够分泌多种酸性物质,使黏膜细胞之胃液分泌量降低,不会产生过多胃液侵蚀胃黏膜细胞,让细胞处于非疲劳状态,从而帮助胃黏膜修复。可以降低胃幽门螺旋杆菌在胃黏膜细胞的附着力,并减少胃幽门螺旋杆菌尿素酶的活性,逐渐减少其数量,帮助调整胃酸分泌,解除胃胀气的症状,缓解胃液过多造成的胃黏膜炎症。益生菌产生酶类以及维生素,抗氧化,促进黏膜sIg A生成。
中药和益生菌各有所长,但目前还未见有关于药食同源中药与益生菌协同组合的效果研究。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开发一种辅助保护胃黏膜和/或缓解胃胀的组合物,该组合物由药食同源中药与益生菌协同组合而成,对胃黏膜损伤和/或胃胀有较好保护作用,同时还可调节肠道菌群平衡,提高抵抗力。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辅助保护胃黏膜和/或缓解胃胀的组合物,由药食同源中药与益生菌协同组合而成,所述药食同源中药由猴头菇和茯苓组成,所述益生菌由罗伊氏乳杆菌LY0032、植物乳杆菌ZW0045和格氏乳杆菌GS0010组成,所述罗伊氏乳杆菌LY0032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15341,所述植物乳杆菌ZW0045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15127,所述格氏乳杆菌GS0010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15340。
罗伊氏乳杆菌LY0032、植物乳杆菌ZW0045、格氏乳杆菌GS0010具有很好的保护胃黏膜功能。
罗伊氏乳杆菌LY0032,已于2015年5月29日保藏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地址为中国武汉武昌珞珈山武汉大学校内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15341。其分类命名:罗伊氏乳杆菌BLCC2-0032,拉丁文名称:Lactobacillus reuteriBLCC2-0032。
植物乳杆菌ZW0045,已于2015年3月18日保藏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地址为中国武汉武昌珞珈山武汉大学校内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15127。其分类命名:植物乳杆菌BLCC2-0045,拉丁文名称:Lactobacillus plantarumBLCC2-0045。
格氏乳杆菌GS0010,已于2015年5月29日保藏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地址为中国武汉武昌珞珈山武汉大学校内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15340。其分类命名:格氏乳杆菌0010,拉丁文名称:Lactobacillus gasseri 0010。
猴头菇性平味甘,有利五脏、助消化、滋补身体等功效;临床应用表明,猴头菇可治疗消化不良、胃溃疡、胃窦炎、胃痛、胃胀等疾病。茯苓性甘平,利湿热解毒,健脾胃。两者同服可起到健脾、养胃的功效。
常见的益生菌有乳酸菌和双歧杆菌,益生菌是一类对宿主有益的活性微生物,是定植于人体肠道、生殖系统内,能产生确切健康功效从而改善宿主微生态平衡、发挥有益作用的活性有益微生物。所述罗伊氏乳杆菌LY0032、植物乳杆菌ZW0045、格氏乳杆菌GS0010在耐酸、耐胆盐实验中仍能保持较高活性,经动物实验验证及人体试服实验具有保护胃黏膜、缓解胃胀的作用。药食同源中药与益生菌协同作用,相互促进,整体调节机体体质,维护正常健康状态。
进一步,所述的组合物,所述药食同源中药按重量份由猴头菇20-35份、茯苓5-15份组成。
进一步,所述的组合物,所述罗伊氏乳杆菌LY0032、植物乳杆菌ZW0045、格氏乳杆菌GS0010三菌的比例为1-2:1-2:1-2。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罗伊氏乳杆菌LY0032、植物乳杆菌ZW0045、格氏乳杆菌GS0010三菌的比例为1:1:2。
进一步,所述的组合物,所述益生菌还包括乳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长双歧杆菌、鼠李糖乳杆菌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罗伊氏乳杆菌LY0032、植物乳杆菌ZW0045和格氏乳杆菌GS0010三菌的活菌数占益生菌总菌数的80%以上。乳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长双歧杆菌、鼠李糖乳杆菌几株高效功能益生菌株进入人体后可以在肠道内大量存活,起到调节肠内菌群平衡、促进人体消化吸收,更好促进药食同源中药有效成分的吸收。同时增强宿主对微生物病原体的非特异性抵抗力。其代谢产物可促进双歧杆菌等有益菌的增殖,促进胃肠蠕动及宿便的排出。
药食同源中药与益生菌协同作用,相互促进,整体调节机体体质,维护正常健康状态。因此,本发明除了保护该组合物外,还保护所述的组合物在制备辅助保护胃黏膜和/或缓解胃胀的药物制剂和/或保健品中的应用。
本发明还在此基础上提供了一种具体的辅助保护胃黏膜和/或缓解胃胀的微生态制剂,由本发明所述的组合物和制剂辅助成分制备而成。该微生态制剂可以是本领域任何可接受的剂型,如粉剂、片剂、胶囊剂等。
优选的,所述的微生态制剂,每克微生态制剂中含有109-1011CFU的益生菌。
优选的,所述的微生态制剂,所述制剂辅助成分为低聚异麦芽糖、木糖醇、乳粉、营养酵母和果粉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微生态制剂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进行的步骤:
(1)将各益生菌制备成冻干菌粉备用;
(2)将中药分别粉碎,然后混合,得中药混合物;
(3)取步骤(1)中各益生菌的冻干菌粉混合,然后加入步骤(2)所述的中药混合物中,再添加制剂辅助成分,充分混合即得微生态制剂。
本发明的方法中,将各益生菌制备成冻干菌粉参照本领域任何常规操作方法。
优选的,所述的制备方法,所述步骤(1)中,冻干菌粉的制备过程中还可使用保护剂,所述保护剂可以使用本领域中普遍采用的任何保护剂。
优选的,所述保护剂按重量份计由以下组分组成:10%脱脂奶粉70-90份,蔗糖1-15份,丙三醇0.1-5份。
优选的,所述的制备方法,所述步骤(2)中,粉碎后粒径不超过50u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的一种辅助保护胃黏膜和/或缓解胃胀的组合物,该组合物由药食同源中药与益生菌协同组合而成,产品优选三株益生菌菌株,对胃黏膜损伤和/或胃胀有较好保护作用,同时还可调节肠道菌群平衡,提高抵抗力。通过药食同源中药与益生菌协同组合作用,在调节提升免疫力的同时,相互促进,整体调节机体体质,维护正常健康状态。
(2)本发明辅助保护胃黏膜和/或缓解胃胀的微生态制剂,包括药食同源中药和益生菌,产品中辅助成分低聚异麦芽糖、木糖醇、乳粉、营养酵母和果粉,益生元促进益生菌的增殖,同时满足机体部分营养需求,提升口感。经动物试验验证,对酒精造成的胃黏膜损伤及抗生素引起胃胀有较好保护作用,经人体试服证明对缓解胃痛胃胀、促消化增食欲等方面有很好的效果;同时还可调节肠道菌群平衡,提高抵抗力;且安全,保存期长,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本发明可以是本领域任何可接受的剂型,如粉剂、片剂、胶囊剂等,方便、易携带,且安全,保存期长,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3)本发明制备微生态制剂的方法,操作简单,易于工业化生产。
附图说明
图1小鼠胃黏膜损伤情况直观图。
图2小鼠胃黏膜切片图。
图3小鼠胃胀情况直观图。
图4人体试服验证反馈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
所举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对本发明的内容进行说明,但并不是本发明的内容仅限于所举实施例。所以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上述发明内容对实施方案进行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还包括各具体实施方式间的任意组合,仍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第一部分 本发明辅助保护胃黏膜和/或缓解胃胀的组合物的应用
实施例1辅助保护胃黏膜和/或缓解胃胀的微生态制剂
辅助保护胃黏膜和/或缓解胃胀的微生态制剂,包括药食同源中药和益生菌,按重量份计具体由以下组分组成:
猴头菇25份;
茯苓10份;
低聚异麦芽糖21份;
木糖醇17份;
乳粉25份;
其中每克组合物中混合有2.5×1010CFU的益生菌;所述益生菌由罗伊氏乳杆菌LY0032、植物乳杆菌ZW0045和格氏乳杆菌GS0010组成,所述罗伊氏乳杆菌LY0032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15341,所述植物乳杆菌ZW0045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15127,所述格氏乳杆菌GS0010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15340。
实施例2辅助保护胃黏膜和/或缓解胃胀的微生态制剂
辅助保护胃黏膜和/或缓解胃胀的微生态制剂,包括药食同源中药和益生菌,按重量份计具体由以下组分组成:
猴头菇25份;
茯苓10份;
低聚异麦芽糖21份;
木糖醇17份;
乳粉25份;
其中每克组合物中混合有4.5×109CFU的益生菌;所述益生菌由罗伊氏乳杆菌LY0032、植物乳杆菌ZW0045和格氏乳杆菌GS0010组成,所述罗伊氏乳杆菌LY0032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15341,所述植物乳杆菌ZW0045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15127,所述格氏乳杆菌GS0010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15340;所述罗伊氏乳杆菌LY0032、植物乳杆菌ZW0045、格氏乳杆菌GS0010三菌的比例为1:1:2。
实施例3辅助保护胃黏膜和/或缓解胃胀的微生态制剂
辅助保护胃黏膜和/或缓解胃胀的微生态制剂,包括药食同源中药和益生菌,按重量份计具体由以下组分组成:
猴头菇25份;
茯苓10份;
低聚异麦芽糖15份;
木糖醇12份;
乳粉20份;
营养酵母5份;
果粉等13份;
其中每克组合物中混合有6.5×109CFU的益生菌;所述益生菌由罗伊氏乳杆菌LY0032、植物乳杆菌ZW0045、格氏乳杆菌GS0010组成、乳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组成,所述罗伊氏乳杆菌LY0032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15341,所述植物乳杆菌ZW0045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15127,所述格氏乳杆菌GS0010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15340;所述罗伊氏乳杆菌LY0032、植物乳杆菌ZW0045及格氏乳杆菌GS0010三菌的活菌数占益生菌总菌数的80%,其余由乳双歧杆菌和嗜酸乳杆菌补足;所述罗伊氏乳杆菌LY0032、植物乳杆菌ZW0045、格氏乳杆菌GS0010三菌的比例为2:1:2,所述乳双歧杆菌和嗜酸乳杆菌的比例为1:1。
实施例4辅助保护胃黏膜和/或缓解胃胀的微生态制剂
辅助保护胃黏膜和/或缓解胃胀的微生态制剂,包括药食同源中药和益生菌,按重量份计具体由以下组分组成:
猴头菇25份;
茯苓10份;
低聚异麦芽糖15份;
木糖醇12份;
乳粉20份;
营养酵母5份;
果粉等13份;
其中每克组合物中混合有6.5×109CFU的益生菌;所述益生菌由罗伊氏乳杆菌LY0032、植物乳杆菌ZW0045、格氏乳杆菌GS0010、乳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长双歧杆菌、鼠李糖乳杆菌组成;所述罗伊氏乳杆菌LY0032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15341,所述植物乳杆菌ZW0045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15127,所述格氏乳杆菌GS0010保藏编号为CCTCCNO:M 2015340;所述罗伊氏乳杆菌LY0032、植物乳杆菌ZW0045和格氏乳杆菌GS0010三菌的活菌数占益生菌总菌数的85%,其余由乳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长双歧杆菌、鼠李糖乳杆菌补足;所述罗伊氏乳杆菌LY0032、植物乳杆菌ZW0045、格氏乳杆菌GS0010三菌的比例为1:1:2,所述乳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长双歧杆菌、鼠李糖乳杆菌的比例为1:1:1:1。
实施例5辅助保护胃黏膜和/或缓解胃胀的微生态制剂的制备方法
以实施例4的微生态制剂为例来说明本发明的制备方法。
益生菌菌株有罗伊氏乳杆菌LY0032、植物乳杆菌ZW0045、格氏乳杆菌GS0010、乳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长双歧杆菌和鼠李糖乳杆菌。在本发明中,益生菌中乳杆菌的培养活化条件为:25-40℃培养22-26h,一级种子培养的条件为:25-40℃条件下,静置培养12-24h,发酵培养的条件为:25-40℃条件下,间歇振荡培养48-96h,搅拌速度为间歇搅拌100r/min,5min/2h;益生菌中双歧杆菌的培养活化条件为:25-40℃培养22-26h,一级种子培养的条件为:32-40℃厌氧培养20-28h,种子培养液培养条件为:32-40℃条件下静置培养16-30h,发酵培养条件为:28-40℃,初始pH值为6.0-7.0,发酵时间为48-96h。
益生菌中乳杆菌的培养活化的培养基为MRS固体培养基,一级种子培养基和发酵培养基均为不含琼脂的MRS液体培养基;益生菌中双歧杆菌的培养活化培养基为TPY固体培养基,一级种子培养基和发酵培养基均为不含琼脂的TPY液体培养基。
本实施例具体的方法如下:
1、将各益生菌制备成冻干菌粉
(1)配置培养基
MRS固体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2.0%、柠檬酸铵0.2%、乙酸钠0.5%、磷酸氢二钾0.5%、硫酸锰0.02%、硫酸镁0.05%、蛋白胨1.0%、牛肉膏1.0%、酵母膏0.5%、土温-800.1%,1.5%琼脂粉(进口),调pH6.0。液体培养基为不含琼脂的固体培养基配方。
TPY固体培养基配方为:酪蛋白胨1%、大豆蛋白胨0.5%、酵母粉0.25%、磷酸氢二钾0.2%、MgCl2·6H2O 0.05%、氯化钙0.015%、ZnSO4·7H2O 0.025%、氯化铁0.01%、L-半胱氨酸盐酸盐0.005%、葡萄糖1.5%、吐温-80 1mL(1000mL加1mL),1.5%琼脂粉(进口),调节pH至6.3-6.6,115℃条件下灭菌20min。液体培养基为不含琼脂的固体培养基配方。
(2)益生菌的培养
将罗伊氏乳杆菌LY0032、植物乳杆菌ZW0045、格氏乳杆菌GS0010、嗜酸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分别接入MRS固体斜面培养基中,37℃培养24h;接着转接到MRS液体培养基中,37℃培养24h,制得一级种子液;然后再以5%的接种量转接入发酵培养基进行高密度培养,发酵条件为37℃间歇震荡72h。
将乳双歧杆菌、长双歧杆菌分别接入TPY固体斜面培养基中,37℃培养24h;接着转接到TPY液体培养基中,37℃静置培养24h,制得一级种子液;然后再以5%的接种量转接入发酵培养基进行高密度培养,发酵条件为37℃静置72h。
(3)制备冻干菌粉
待发酵液中菌体密度达到109cfu/mL,收集发酵液。离心收集获得菌体,加入由10%脱脂奶粉91%、蔗糖8%、丙三醇1%构成的保护剂,冻干成菌粉。
2、将中药分别粉碎,过筛,得到粒径小于50um的中药粉,按比例称取重量,然后混合,得中药混合物;
3、取罗伊氏乳杆菌LY0032、植物乳杆菌ZW0045、格氏乳杆菌GS0010,按照活菌数1:1:2的比例复配后加入至中药混合物中,然后加入各辅料,混合均匀,罗伊氏乳杆菌LY0032、植物乳杆菌ZW0045、格氏乳杆菌GS0010三株菌活菌数占总活菌数的80%以上,然后取乳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长双歧杆菌、鼠李糖乳杆菌,按照活菌数1:1:1:1的比例复配后得到混合菌粉,以乳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长双歧杆菌、鼠李糖乳杆菌混合菌粉补足,混合均匀即得微生态制剂产品,其中益生菌总活菌数达到2.5×1010cfu/g。
第二部分 本发明的组合物药食同源中药与益生菌协同作用研究
实施例6乙醇致小鼠胃黏膜损伤模型动物实验验证
(1)实验过程
取雄性小鼠40只,随机分4组,4组分别命名为CK(对照组)、MX(乙醇致小鼠胃黏膜损伤模型动物)、J123(等比例LY0032、ZW0045和GS0010混合)、J+Y(微生态制剂,J123+中药),每组小鼠按照表1所示给予相应药物灌胃,1次/d,灌胃10天。
表1动物实验分组及操作情况
模型成功判断性指标:
形态观察指标包括胃部大小、胃壁厚度、皱襞数量、黏膜色泽及出血等大体情况。正常组胃黏膜呈浅红色,表面光滑,附着许多黏液,全层胃壁较厚,皱襞规则,富有弹性。模型组黏膜色苍白,胃壁弹性较差,皱襞平坦或走向紊乱,黏膜层变薄,附着少量黏液,部分胃黏膜会出现出血点。
病理组织学检测:模型组可见黏膜破损,组织脱落。对照组胃黏膜完整,无明显脱落。
末次给药前禁食不禁水24h,给药后1h进行灌胃无水乙醇0.2mL/只处理,对照组用生理盐水替代无水乙醇。3h后,称重,颈椎脱臼处死,摘取全胃,沿胃大弯处剪开,生理盐水冲洗,观察小鼠胃黏膜损伤情况并进行甲醛固定以备切片组织观察。
(2)实验结果
小鼠胃黏膜观察结果如图1所示,与对照组(CK)相比,模型组(MX)胃黏膜损伤较严重,复合菌粉组(J123)与产品组(J+Y)对胃黏膜的保护作用较为显著。胃黏膜切片结果也充分验证了这一结论,如图2。说明本发明的微生态制剂产品对酒精造成的胃黏膜损伤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即本发明的组合物药食同源中药与益生菌具有协同作用。
实施例7抗生素致小鼠胃胀模型动物实验验证
(1)实验过程
取雄性小鼠40只,随机分4组,4组分别命名为CK(对照组)、MX(抗生素致小鼠胃胀模型动物)、JF(等比例LY0032、ZW0045和GS0010混合)、JY(微生态制剂产品,JF+中药)。每组小鼠给予相应药物灌胃,1次/d,灌胃10天。具体分组及操作如表2所示。
表2动物实验分组及操作情况
除对照组用生理盐水外,1-4天每组均以盐酸林可霉素灌服,第5天开始,模型组继续盐酸林可霉素灌胃,实验组进行相应干预,末次给药3h后,称重,颈椎脱臼处死,打开腹腔摘取全胃,打开腹腔摘取全胃,观察小鼠胃胀情况。
模型成功判断性指标:
观察包括胃部大小、水肿情况。正常组全胃较小,呈浅色,富有弹性。模型组全胃较大,颜色较深,水肿,胃壁弹性较差,较薄。
(2)实验结果
试验结束后,小鼠胃胀情况如图3所示,胃胀程度数据如表3所示。与模型组相比,益生菌组及产品组均对抗生素造成的小鼠胃胀有缓解作用。
表3胃胀程度数据
第三部分 本发明的微生态制剂应用效果研究
实施例8微生态制剂的应用(人体试服)
为验证本发明的微生态制剂在辅助保护胃黏膜和缓解胃胀的功效,筛选胃部经常不适的10人参与产品试服,收到9份反馈表。经过10d试服,反馈显示组方对缓解胃痛胃胀、促消化增食欲等方面有很好的效果,结果如图4所示。
本发明的微生态制剂经人体试服证明对缓解胃痛胃胀、促消化增食欲等方面有很好的效果;除此之外,由于添加了益生菌,还可调节肠道菌群平衡,提高抵抗力,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