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6413120B - 数据发送方法、装置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数据发送方法、装置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413120B
CN106413120B CN201510464269.XA CN201510464269A CN106413120B CN 106413120 B CN106413120 B CN 106413120B CN 201510464269 A CN201510464269 A CN 201510464269A CN 106413120 B CN106413120 B CN 10641312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cket
data
target
network element
physical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46426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413120A (zh
Inventor
曾清海
戴明增
张宏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464269.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413120B/zh
Priority to EP16832238.6A priority patent/EP3316652B1/en
Priority to EP20156487.9A priority patent/EP3761747A1/en
Priority to PCT/CN2016/091704 priority patent/WO2017020750A1/zh
Priority to BR112018001937-2A priority patent/BR112018001937A2/zh
Publication of CN1064131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13120A/zh
Priority to US15/884,345 priority patent/US11516850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4131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1312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or DM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30Definitions, standards or architectural aspects of layered protocol stacks
    • H04L69/32Architecture of 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 [OSI] 7-layer type protocol stacks, e.g. the interfaces between the data link level and the physical level
    • H04L69/322Intralayer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among peer entities or protocol data unit [PDU] definitions
    • H04L69/323Intralayer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among peer entities or protocol data unit [PDU] definitions in the physical layer [OSI layer 1]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1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up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th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33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e.g. with 4-step acces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04Large scale networks; Deep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042Public Land Mobile systems, e.g. cellular systems
    • H04W84/045Public Land Mobile systems, e.g. cellular systems using private Base Stations, e.g. femto Base Stations, home Node B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发送方法及系统,涉及通信领域,所述方法包括:UE生成携带有数据报文的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UE通过上行竞争数据信道向eNodeB发送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UE接收eNodeB发送的接收确认信息。本发明实施例中,UE通过两个交互步骤即可完成向基站发送数据报文的过程,而不需要进行现有技术中的六个过程,即便仅与现有技术中的六个过程中的随机接入过程相比,随机接入过程也包括有四个交互步骤,本实施例能够明显减少UE发送数据时基站侧所需要耗费的信令,较为适合对小数据或偶然性数据的发送场景。

Description

数据发送方法、装置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数据发送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演进的分组网络(Evolution Packet Core-network,简称:EPC)系统中,用户终端(User Equipment,简称:UE)在长时间没有数据传输的情况下会进入空闲状态。
当处于空闲状态的UE需要发送数据时,UE需要与演进型基站(Evolved Node Basestation,简称:eNodeB)依次完成:随机接入过程、无线资源控制协议(Radio ResourceControl,简称:RRC)连接建立过程、安全激活过程、空口承载建立过程、数据发送过程和RRC连接释放过程。
UE在大多数的空闲状态下仅需要间歇性地传输少量数据包,比如,通过发送一个数据包来维护应用程序与公网上的后台服务器之间的心跳信号。如果每次发送数据包时,UE都执行上述六个过程,则需要耗费大量的信令。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UE在每次发送数据包时,都耗费大量的信令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发送方法、装置及系统。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用户设备UE生成携带有数据报文的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
所述UE通过上行竞争数据信道向无线接入网元发送所述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所述上行竞争数据信道是基于竞争进行上行数据传输的信道;
所述UE接收所述无线接入网元发送的接收确认信息,所述接收确认信息携带有所述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的全部数据内容或部分数据内容。
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UE生成携带有数据报文的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包括:
在上行定时提前量已知的情况下,生成仅携带有所述数据报文的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
在所述上行定时提前量未知的情况下,生成携带有同步码和所述数据报文的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在上行定时提前量未知的情况下,生成携带有同步码和所述数据报文的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包括:
根据所述数据报文的业务类型选择所述同步码,不同的业务类型对应各自的同步码;生成携带有选择出的所述同步码和所述数据报文的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
或,
根据所述数据报文的调制编码方案选择所述上行竞争数据信道中的时频资源位置,不同的调制编码方案对应各自的时频资源位置;采用选择出的所述时频资源位置向无线接入网元发送所述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UE通过上行竞争数据信道向无线接入网元发送所述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包括:
根据所述数据报文的业务类型选择所述上行竞争数据信道中的时频资源位置,不同的业务类型对应各自的时频资源位置;
采用选择出的所述时频资源位置向无线接入网元发送所述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数据报文,携带有如下任一种类型或者任意多种类型的组合:
IP报文;
IP报文和所述UE的标识;
IP报文、所述UE的标识和所述UE的归属小区标识;
IP报文和第一预定标识,所述第一预定标识用于指示目标移动性管理实体MME;和,
第二预定标识,所述第二预定标识用于指示所述数据报文是上行控制消息。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UE接收所述无线接入网元发送的接收确认信息之后,还包括:
根据所述接收确认信息检测所述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是否被所述无线接入网元成功接收;
若所述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未被所述无线接入网元成功接收,则重新向所述无线接入网元发送所述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重新向所述无线接入网元发送所述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包括:
通过所述上行竞争数据信道重新向所述无线接入网元发送所述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
或,
从所述接收确认信息中获取所述无线接入网元分配的上行资源和/或上行定时校准值;根据所述上行资源和/或所述上行定时校准重新向所述无线接入网元发送所述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七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接收确认信息中,还携带有:
所述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在所述上行竞争数据信道传输时占用的时频资源位置信息或同步码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发送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无线接入网元通过上行竞争数据信道接收用户设备UE发送的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所述上行竞争数据信道是基于竞争进行上行数据传输的信道;
所述无线接入网元从所述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中获取数据报文;
所述无线接入网元向所述UE发送接收确认信息,所述接收确认信息携带有所述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的全部数据内容或部分数据内容;
所述无线接入网元根据所述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中携带的信息或者所述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在传输时占用的时频资源位置确定出下游网元,将所述数据报文发送至所述下游网元。
在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无线接入网元从所述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中获取数据报文,包括:
在上行定时提前量已知的情况下,从所述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中直接获取所述数据报文;
在所述上行定时提前量未知的情况下,通过所述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中携带的同步码进行上行同步,在所述上行同步完毕后从所述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中获取所述数据报文。
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接收确认信息中,还携带有:
所述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在所述上行竞争数据信道传输时占用的时频资源位置信息或同步码信息。
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未能成功从所述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中获取所述数据报文的情况下,为所述UE分配上行传输资源和/或上行定时校准值,所述上行传输资源和/或所述上行定时校准值用于重传所述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
将所述上行传输资源和/或所述上行定时校准值添加至所述接收确认信息。
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下游网元是移动性管理实体MME;
所述无线接入网元根据所述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中携带的信息或者所述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在传输时占用的时频资源位置确定出下游网元,包括:
获取所述数据报文中携带的所述UE的标识;确定与所述UE的标识对应的MME为目标MME;或,
获取所述数据报文中携带的IP报文的源IP地址;确定与所述源IP地址对应的MME为所述目标MME;或,
获取所述数据报文中携带的第一预定标识;确定与所述第一预定标识对应的MME为所述目标MME;或,
确定与所述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中携带的同步码对应的MME为所述目标MME;或,
确定与所述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在传输时占用的时频资源位置对应的MME为所述目标MME;
所述无线接入网元将所述数据报文发送至下游网元,具体包括:
将所述数据报文发送至所述目标MME。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无线接入网元将所述数据报文发送至所述目标MME,包括:
通过与所述UE对应的S1-MME数据通道将所述数据报文发送至所述目标MME;
或,
通过与所述目标MME之间的新增数据通道将所述数据报文发送至所述目标MME。
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下游网元是数据网关;
所述无线接入网元根据所述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中携带的信息或者所述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在传输时占用的时频资源位置确定出下游网元,将所述数据报文发送至下游网元,具体包括:
从所述数据报文中获取所述IP报文;
根据所述数据报文中携带的所述UE的标识或所述IP报文的源IP地址确定出所述数据网关;
将所述IP报文发送至所述数据网关。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第二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数据网关是:
分组数据网络网关PDN-GW;
或,
所述无线接入网元的本地网关。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第二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数据网关是分组数据网络网关PDN-GW;
所述无线接入网元根据所述数据报文中携带的所述UE的标识或所述IP报文的源IP地址确定出所述数据网关,包括:
根据所述UE的标识查找为所述UE维持的S1-U数据通道;通过所述S1-U数据通道将所述IP报文发送给服务网关SGW,以便所述SGW通过与所述S1-U数据通道对应的S5数据通道将所述IP报文发送给所述PDN-GW,所述PDN-GW将所述IP报文发送至目标设备;
或,
根据所述IP报文的源IP地址查找与所述IP报文对应的目标PDN-GW;通过与所述目标PDN-GW之间建立的第一数据通道将所述IP报文发送给所述目标PDN-GW,以便所述目标PDN-GW将所述IP报文发送至目标设备;
或,
根据所述IP报文的源IP地址查找与所述IP报文对应的目标SGW;通过与所述目标SGW之间建立的第二数据通道将所述IP报文发送给所述目标S-GW,以便所述目标S-GW通过与所述目标PDN-GW之间建立的第三数据通道将所述IP报文发送给所述目标PDN-GW,所述目标PDN-GW将所述IP报文发送至目标设备;
或,
根据所述IP报文的源IP地址查找与所述IP报文对应的目标SGW和目标PDN-GW;通过路由功能将所述IP报文发送给所述目标S-GW,以便所述目标S-GW通过路由功能将所述IP报文发送给所述目标PDN-GW,所述目标PDN-GW将所述IP报文发送至目标设备。
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下游网元是与所述无线接入网元相连的第二无线接入网元;
所述无线接入网元根据所述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中携带的信息或者所述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在传输时占用的时频资源位置确定出下游网元,将所述数据报文发送至下游网元,具体包括:
从所述数据报文获取所述UE的归属小区标识;
在所述归属小区标识是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网元的下属小区标识时,将所述数据报文发送至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网元;以便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网元根据所述UE的标识查找为所述UE维持的S1-U数据通道,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网元通过所述S1-U数据通道将所述IP报文发送给服务网关SGW,所述SGW通过与所述UE对应的S5数据通道将所述IP报文发送给PDN-GW,所述PDN-GW将所述IP报文发送至目标设备。
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第二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下游网元是第二无线接入网元;
所述无线接入网元根据所述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中携带的信息或者所述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在传输时占用的时频资源位置确定出下游网元,将所述数据报文发送至下游网元,具体包括:
从所述数据报文获取第二预定标识,所述第二预定标识用于表示所述数据报文是上行控制消息;
根据所述第二预定标识向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网元发送与所述上行控制消息对应的控制指令。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发送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移动性管理实体MME接收无线接入网元发送的数据报文,所述数据报文是所述无线接入网元从接收到的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中获取到的,所述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是用户设备UE通过上行竞争数据信道发送给所述无线接入网元的,所述上行竞争数据信道是基于竞争进行上行数据传输的信道;
所述MME从所述数据报文中获取IP报文;
所述MME通过数据网关将所述IP报文发送至目的设备。
在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MME接收无线接入网元发送的数据报文,包括:
通过与所述UE对应的S1-MME数据通道接收所述数据报文;
或,
通过与所述无线接入网元之间的新增数据通道接收所述数据报文。
结合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数据网关是:
分组数据网络网关PDN-GW;
或,
所述MME的本地网关。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第三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数据网关是分组数据网络网关PDN-GW;
所述MME通过数据网关将所述IP报文发送至目的设备,包括:
通过与所述UE对应的S11数据通道将所述IP报文发送给服务网关SGW,以便所述SGW通过与所述UE对应的S5数据通道将所述IP报文发送给所述PDN-GW,所述PDN-GW将所述IP报文发送至目标设备;
或,
根据所述IP报文的源IP地址查找与所述IP报文对应的目标PDN-GW;通过与所述目标PDN-GW之间建立的第四数据通道将所述IP报文发送给所述目标PDN-GW,所述目标PDN-GW将所述IP报文发送至目标设备;
或,
根据所述IP报文的源IP地址查找与所述IP报文对应的目标SGW;通过与所述目标SGW之间建立的第五数据通道将所述IP报文发送给所述目标S-GW,以便所述目标S-GW通过与目标PDN-GW之间建立的第六数据通道将所述IP报文发送给所述目标PDN-GW,所述目标PDN-GW将所述IP报文发送至目标设备;
或,
根据所述IP报文的源IP地址查找与所述IP报文对应的目标SGW;通过路由功能将所述IP报文发送给所述目标S-GW,以便所述目标S-GW通过路由功能将所述IP报文发送给目标PDN-GW,所述目标PDN-GW将所述IP报文发送至目标设备。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发送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生成携带有数据报文的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通过上行竞争数据信道向无线接入网元发送所述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所述上行竞争数据信道是基于竞争进行上行数据传输的信道;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无线接入网元发送的接收确认信息,所述接收确认信息携带有所述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的全部数据内容或部分数据内容。
在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第一处理模块,还用于在上行定时提前量已知的情况下,生成仅携带有所述数据报文的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
所述第一处理模块,还用于在所述上行定时提前量未知的情况下,生成携带有同步码和所述数据报文的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
结合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第一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数据报文的业务类型选择所述同步码,不同的业务类型对应各自的同步码;所述第一处理模块,还用于生成携带有选择出的所述同步码和所述数据报文的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
或,
所述第一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数据报文的调制编码方案选择所述上行竞争数据信道中的时频资源位置,不同的调制编码方案对应各自的时频资源位置;所述第一发送模块,还用于采用选择出的所述时频资源位置向无线接入网元发送所述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
结合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第四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第一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数据报文的业务类型选择所述上行竞争数据信道中的时频资源位置,不同的业务类型对应各自的时频资源位置;
所述第一发送模块,还用于采用选择出的所述时频资源位置向无线接入网元发送所述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
结合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第四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第四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数据报文,携带有如下任一种类型或者任意多种类型的组合:
IP报文;
IP报文和所述UE的标识;
IP报文、所述UE的标识和所述UE的归属小区标识;
IP报文和第一预定标识,所述第一预定标识用于指示目标移动性管理实体MME;和,
第二预定标识,所述第二预定标识用于指示所述数据报文是上行控制消息。
结合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第四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第四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第四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第一接收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接收确认信息检测所述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是否被所述无线接入网元成功接收;
所述第一发送模块,还用于若所述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未被所述无线接入网元成功接收,则重新执行所述通过上行竞争数据信道向所述无线接入网元发送所述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的步骤。
结合第四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第一发送模块,还用于通过所述上行竞争数据信道重新向所述无线接入网元发送所述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
或,
所述第一发送模块,还用于从所述接收确认信息中获取所述无线接入网元分配的上行资源和/或上行定时校准值;根据所述上行资源和/或所述上行定时校准重新向所述无线接入网元发送所述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
结合第四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接收确认信息中,还携带有:
所述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在所述上行竞争数据信道传输时占用的时频资源位置信息或同步码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发送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通过上行竞争数据信道接收用户设备UE发送的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所述上行竞争数据信道是基于竞争进行上行数据传输的信道;
第二处理模块,用于从所述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中获取数据报文;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UE发送接收确认信息,所述接收确认信息携带有所述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的全部数据内容或部分数据内容;
所述第二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中携带的信息或者所述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在传输时占用的时频资源位置确定出下游网元;
所述第二发送模块,还用于将所述数据报文发送至所述下游网元。
在第五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第二处理模块,用于在上行定时提前量已知的情况下,从所述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中直接获取所述数据报文;
所述第二处理模块,还用于在所述上行定时提前量未知的情况下,通过所述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中携带的同步码进行上行同步,在所述上行同步完毕后从所述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中获取所述数据报文。
结合第五方面或第五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五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接收确认信息中,还携带有:
所述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在所述上行竞争数据信道传输时占用的时频资源位置信息或同步码信息。
结合第五方面或第五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第五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五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第二处理模块,用于在未能成功从所述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中获取所述数据报文的情况下,为所述UE分配上行传输资源和/或上行定时校准值,所述上行传输资源和/或所述上行定时校准值用于重传所述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
所述第二处理模块,还用于将所述上行传输资源和/或所述上行定时校准值添加至所述接收确认信息。
结合第五方面或第五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第五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第五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五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下游网元是移动性管理实体MME;
所述第二处理模块,用于获取所述数据报文中携带的所述UE的标识;确定与所述UE的标识对应的MME为目标MME;或,用于获取所述数据报文中携带的IP报文的源IP地址;确定与所述源IP地址对应的MME为所述目标MME;或,用于获取所述数据报文中携带的第一预定标识;确定与所述第一预定标识对应的MME为所述目标MME;或,用于确定与所述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中携带的同步码对应的MME为所述目标MME;或,用于确定与所述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在传输时占用的时频资源位置对应的MME为所述目标MME;
所述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数据报文发送至所述目标MME。
结合第五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五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发送模块,用于通过与所述UE对应的S1-MME数据通道将所述数据报文发送至所述目标MME;
或,所述第二发送模块,用于通过与所述目标MME之间的新增数据通道将所述数据报文发送至所述目标MME。
结合第五方面或第五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第五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第五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五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下游网元是数据网关;
所述第二处理模块,用于从所述数据报文中获取所述IP报文;
所述第二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数据报文中携带的所述UE的标识或所述IP报文的源IP地址确定出所述数据网关;
所述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IP报文发送至所述数据网关。
结合第五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五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数据网关是:
分组数据网络网关PDN-GW;
或,
所述无线接入网元的本地网关。
结合第五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五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数据网关是分组数据网络网关PDN-GW;
所述第二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UE的标识查找为所述UE维持的S1-U数据通道;所述发送模块,用于通过所述S1-U数据通道将所述IP报文发送给服务网关SGW,以便所述SGW通过与所述S1-U数据通道对应的S5数据通道将所述IP报文发送给所述PDN-GW,所述PDN-GW将所述IP报文发送至目标设备;
或,
所述第二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IP报文的源IP地址查找与所述IP报文对应的目标PDN-GW;所述第二发送模块,用于通过与所述目标PDN-GW之间建立的第一数据通道将所述IP报文发送给所述目标PDN-GW,以便所述目标PDN-GW将所述IP报文发送至目标设备;
或,
所述第二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IP报文的源IP地址查找与所述IP报文对应的目标SGW;所述第二发送模块,用于通过与所述目标SGW之间建立的第二数据通道将所述IP报文发送给所述目标S-GW,以便所述目标S-GW通过与所述目标PDN-GW之间建立的第三数据通道将所述IP报文发送给所述目标PDN-GW,所述目标PDN-GW将所述IP报文发送至目标设备;
或,
所述第二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IP报文的源IP地址查找与所述IP报文对应的目标SGW和目标PDN-GW;所述第二发送模块,用于通过路由功能将所述IP报文发送给所述目标S-GW,以便所述目标S-GW通过路由功能将所述IP报文发送给所述目标PDN-GW,所述目标PDN-GW将所述IP报文发送至目标设备。
结合第五方面或第五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第五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第五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五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下游网元是与所述无线接入网元相连的第二无线接入网元;
所述第二处理模块,用于从所述数据报文获取所述UE的归属小区标识;
所述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在所述归属小区标识是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网元的下属小区标识时,将所述数据报文发送至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网元;以便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网元根据所述UE的标识查找为所述UE维持的S1-U数据通道,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网元通过所述S1-U数据通道将所述IP报文发送给服务网关SGW,所述SGW通过与所述UE对应的S5数据通道将所述IP报文发送给PDN-GW,所述PDN-GW将所述IP报文发送至目标设备。
结合第五方面或第五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第五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第五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五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下游网元是第二无线接入网元;
所述第二处理模块,用于从所述数据报文获取第二预定标识,所述第二预定标识用于表示所述数据报文是上行控制消息;
所述第二发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预定标识向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网元发送与所述上行控制消息对应的控制指令。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发送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第三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无线接入网元发送的数据报文,所述数据报文是所述无线接入网元从接收到的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中获取到的,所述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是用户设备UE通过上行竞争数据信道发送给所述无线接入网元的,所述上行竞争数据信道是基于竞争进行上行数据传输的信道;
第三处理模块,用于从所述数据报文中获取IP报文;
第三发送模块,用于通过数据网关将所述IP报文发送至目的设备。
在第六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接收模块,用于通过与所述UE对应的S1-MME数据通道接收所述数据报文;
或,所述第三接收模块,用于通过与所述无线接入网元之间的新增数据通道接收所述数据报文。
结合第六方面或者第六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六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数据网关是:
分组数据网络网关PDN-GW;
或,
所述MME的本地网关。
结合第六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六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数据网关是分组数据网络网关PDN-GW;
所述第三发送模块,用于通过与所述UE对应的S11数据通道将所述IP报文发送给服务网关SGW,以便所述SGW通过与所述UE对应的S5数据通道将所述IP报文发送给所述PDN-GW,所述PDN-GW将所述IP报文发送至目标设备;
或,
所述第三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IP报文的源IP地址查找与所述IP报文对应的目标PDN-GW;所述第三发送模块,用于通过与所述目标PDN-GW之间建立的第四数据通道将所述IP报文发送给所述目标PDN-GW,所述目标PDN-GW将所述IP报文发送至目标设备;
或,
所述第三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IP报文的源IP地址查找与所述IP报文对应的目标SGW;所述第三发送模块,用于通过与所述目标SGW之间建立的第五数据通道将所述IP报文发送给所述目标S-GW,以便所述目标S-GW通过与目标PDN-GW之间建立的第六数据通道将所述IP报文发送给所述目标PDN-GW,所述目标PDN-GW将所述IP报文发送至目标设备;
或,
所述第三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IP报文的源IP地址查找与所述IP报文对应的目标SGW;所述第三发送模块,用于通过路由功能将所述IP报文发送给所述目标S-GW,以便所述目标S-GW通过路由功能将所述IP报文发送给目标PDN-GW,所述目标PDN-GW将所述IP报文发送至目标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UE通过两个交互步骤即可完成向基站侧发送数据报文的过程,而不需要进行现有技术中的六个过程,即便仅仅与现有技术中的六个过程中的随机接入过程相比,随机接入过程也包括有四个交互步骤,本实施例只需要两个交互步骤,能够明显减少UE发送数据时所需要耗费的信令,较为适合对小数据或偶然性数据的发送场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现有技术中随机接入过程的流程示意图;
图2A至图2G分别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数据发送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发送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发送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发送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发送方法的流程图;
图7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发送方法的流程图;
图8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发送方法的流程图;
图9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发送方法的流程图;
图10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发送方法的流程图;
图11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发送方法的流程图;
图12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发送方法的流程图;
图13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发送方法的流程图;
图14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发送方法的流程图;
图15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发送方法的流程图;
图16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发送方法的流程图;
图17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发送方法的流程图;
图18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发送方法的流程图;
图19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发送方法的流程图;
图20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发送方法的流程图;
图21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发送方法的流程图;
图22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发送装置的结构方框图;
图23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发送装置的结构方框图;
图24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发送装置的结构方框图;
图25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UE的结构方框图;
图26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无线接入网元的结构方框图;
图27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MME的结构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实施例,首先对现有技术中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进行简单介绍。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是指处于空闲状态的UE以竞争方式接入eNodeB的过程,参见图1:
步骤1,UE通过PRACH向eNodeB发送随机接入前导;
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简称:PRACH)是用于随机接入的信道。
随机接入前导又称消息1,随机接入前导中携带有前导码(英文:Preamble),前导码用于使eNodeB测量UE与eNodeB之间的上行传输时延。该上行传输时延与UE离eNodeB的远近有关。
前导码是eNodeB预先以系统广播形式向UE下发的。
步骤2,eNodeB通过PDSCH向UE发送随机接入响应;
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简称:PDSCH)是多个UE共同监听的信道。
随机接入响应(Random Access Respond,简称:RAR)又称消息2。随机接入响应携带有:接收到的前导码的索引、为UE分配的标识(Temporary Radio Network TemporaryIdentifer,简称T-RNTI)、时间提前量(Time Advancve,简称:TA)、授权信息等。
UE根据随机接入响应,判断自身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导是否被eNodeB正确接收。
步骤3,UE通过PUSCH向eNodeB发送消息3;
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简称:PUSCH)
UE在判断得到随机接入前导被eNodeB正确接收后,根据消息2中的授权消息向eNodeB发送消息3。
消息3通常包含UE的标识或UE生成的随机序列。
步骤4,eNodeB通过PDSCH向UE发送竞争解决消息。
由于可能存在多个UE在同一个PRACH资源上发送相同的随机接入前导,也即发生竞争冲突,因此可能有多个UE认为消息2是eNodeB对自身发送的消息1的确认。
竞争解决消息又称消息4。
为了解决这种潜在的竞争冲突问题,eNodeB在消息4中携带有正确解码的消息3的全部数据内容或部分数据内容,以便让UE确定eNodeB接收到的消息3是否为自身发送的消息3。如果是,则UE确定自己完成了随机接入过程;如果不是,则UE尝试进行下一次随机接入过程。
请参考图2A,其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发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该系统包括:用户设备21、演进型基站22、移动性管理实体23、服务网关24和分组数据网络网关25。
用户设备21简称UE,用户设备21和演进型基站22通过空中接口相连。
演进型基站22简称eNodeB,演进型基站22通过S1-MME数据通道与移动性管理实体23相连;演进型基站22还通过S1-U数据通道与服务网关24相连。
移动性管理实体(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简称:MME)13通过S11数据通道与服务网关24相连。
服务网关(Serving GateWay,简称:SGW)14通过S5数据通道与分组数据网络网关25相连。
分组数据网络网关(Packet Data Network Gateway,简称:PDN-GW)25与因特网相连。
需要说明的是,每个UE对应有各自的S1-MME数据通道、S1-U数据通道和S5数据通道。
请参考图2B,其示出了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发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该系统包括:用户设备21、演进型基站22和分组数据网络网关25。
与图2A不同的是,演进型基站22通过新建的第一数据通道D1与分组数据网络网关25相连。若分组数据网络网关25存在多个,演进型基站22与每个分组数据网络网关25之间建立有一条第一数据通道D1。
分组数据网络网关25与因特网相连,分组数据网络网关25具有将IP报文发送至因特网上的目标设备的能力。
请参考图2C,其示出了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发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该系统包括:用户设备21、演进型基站22、服务网关24和分组数据网络网关25。
与图2A不同的是,演进型基站22通过新建的第二数据通道D2与服务网关24相连。服务网关24通过新建的第三数据通道D3与分组数据网络网关25相连。
请参考图2D,其示出了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发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该系统包括:用户设备21、演进型基站22、移动性管理实体23和分组数据网络网关25。
与图2A不同的是,演进型基站22与移动性管理实体13之间通过新增数据通道D0相连。
移动性管理实体13通过新增的第四数据通道D4与分组数据网络网关25相连。若分组数据网络网关25存在多个,移动性管理实体13与每个分组数据网络网关25之间建立有一条新增的第四数据通道D4。
请参考图2E,其示出了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发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该系统包括:用户设备21、演进型基站22、移动性管理实体23、服务网关24和分组数据网络网关25。
与图2A不同的是,演进型基站22与移动性管理实体13之间通过新增数据通道D0相连。
移动性管理实体13通过新增的第五数据通道D5与服务网关24相连。服务网关24通过新建的第六数据通道D6与分组数据网络网关25。
请参考图2F,其示出了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发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该系统包括:用户设备21、第一演进型基站22、第二演进型基站26、移动性管理实体23、服务网关24和分组数据网络网关25。
与图2A不同的是,第一演进型基站22和第二演进型基站26之间通过新建的第七数据通道D7相连。
请参考图2G,其示出了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发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该系统包括:用户设备21、演进型基站22和本地网关222。
与图2A不同的是,本地网关222是演进型基站22自身的网关。本地网关222直接与因特网相连。
在上述各个数据发送系统中,无线接入网元均为演进型基站。若数据发送系统是其它移动通信系统或无线通信系统,比如:未来版本的移动通信系统,无线保真(WirelessFidelity,WiFi)网络,无线接入网元还可以是其它基站类网元或无线路由器等。
请参考图3,其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发送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以该数据发送方法应用于图2A至图2G中任一示出的UE来举例说明。该方法包括:
步骤302,UE生成携带有数据报文的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
本实施例中的UE是指处于空闲状态的UE,无线接入网元是指eNodeB。
处于空闲状态的UE是指在预设时长内没有数据传输的情况下,与基站失去上行同步的UE。
处于空闲状态的UE在需要发送数据时,生成携带有数据报文的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该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与随机接入前导类似,区别在于,该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携带有数据报文。
步骤304,UE通过上行竞争数据信道向无线接入网元发送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
上行竞争数据信道与PRACH信道类似,都是基于竞争进行上行传输的信道。区别在于,PRACH信道只用来传输随机接入前导;而上行竞争数据信道用于传输包含数据报文的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
步骤306,UE接收无线接入网元发送的接收确认信息,接收确定信息携带有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的全部数据内容或部分数据内容。
该接收确认信息与随机接入响应类似,用于让UE确认无线接入网元是否成功接收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即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是否发送成功。
如果发送成功,则结束本次传输;如果发送失败,则重新执行步骤304。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发送方法中,处于空闲状态的UE通过两个交互步骤即可完成向基站侧发送数据报文的过程,而不需要进行现有技术中的六个过程,即便仅仅与现有技术中的六个过程中的随机接入过程相比,随机接入过程也包括有四个交互步骤,本实施例能够明显减少UE发送数据时基站侧所需要耗费的信令,较为适合对小数据或偶然性数据的发送场景。
请参考图4,其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发送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以该数据发送方法应用于无线接入网元,无线接入网元是图2A至图2G中任一示出的eNodeB来举例说明。该方法包括:
步骤402,无线接入网元通过上行竞争数据信道接收处于空闲状态的UE发送的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
上行竞争数据信道是基于竞争进行上行数据传输的信道。
步骤404,无线接入网元从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中获取数据报文。
步骤406,无线接入网元向UE发送接收确认信息。
接收确认信息携带有物理层协议单元的全部数据内容或部分数据内容。
步骤408,无线接入网元根据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中携带的信息或者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在传输时占用的时频资源位置或码资源确定出下游网元,将数据报文发送至下游网元。
下游网元是在数据报文的传输路径上位于无线接入网元下游的网元。
下游网元用于将该数据报文发送至因特网中的目标设备进行处理,或者,下游网元直接对该数据报文进行处理。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发送方法中,无线接入网元通过两个交互步骤即可与完成UE发送数据报文的过程,而不需要进行现有技术中的六个过程,即便仅仅与现有技术中的六个过程中的随机接入过程相比,随机接入过程也包括有四个交互步骤,本实施例能够明显减少UE发送数据时基站侧所需要耗费的信令,较为适合对小数据或偶然性数据的发送场景。
需要说明的是,同一个通信系统中可能包括两种类型的上行竞争数据信道,第一种,UE以“同步方式”发送上行数据的上行竞争数据信道;第二种,UE以“异步方式”发送上行数据的上行竞争数据信道。
对于第一种上行竞争数据信道,UE以通信系统约定的上行子帧边界或OFDM符号边界作为承载上行数据的数据块起始位置。
对于第二种上行竞争数据信道,UE在上行竞争数据信道上传输上行数据时,承载上行数据的数据块起始位置不受上行子帧边界或OFDM符号边界的限制,可以随时发送该数据块。
第二种上行竞争数据信道具有的好处为:UE存在上行数据时,可以立刻发送该上行数据,不需要等待约定的数据块起始位置,从而实现数据的快速传输。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行竞争数据信道主要是指第二种上行竞争数据信道。但也可以是第一种上行竞争数据信道,对此不加以限定。
请参考图5,其示出了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发送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以该数据发送方法应用于图2A中的数据发送系统来举例说明。该方法包括:
步骤501,UE根据待传输的数据生成IP报文。
本实施例中的UE是指处于空闲状态的UE,无线接入网元是指eNodeB。
UE在预设时长没有数据传输时,会进入空闲状态。在进入空闲状态时,UE删除与eNodeB之间已经建立的上下文。相应地,eNodeB释放在eNodeB与SGW之间与该UE对应的S1-U数据通道。处于空闲状态的UE不再与eNodeB进行上行同步维持,导致UE失去上行同步。
处于空闲状态的UE可能存在与互联网中的后台服务器传输数据的需求,比如,UE间歇性地向后台服务器发送心跳信号。
UE根据待传输的数据生成IP报文,该IP报文的源IP地址是UE的IP地址,目的IP地址是目标设备在互联网中的IP地址,比如,后台服务器的IP地址。
步骤502,UE生成携带有IP报文的数据报文;
可选地,该数据报文是NAS PDU消息。
EPS的控制面在UE中由上到下依次包括有非接入(NAS)层和接入(AS)层。AS层由上到下依次包括有:RRC层、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简称:PDCP)层、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 Control,简称:RLC)层、介质访问控制(Media AccessControl,MAC)层和物理层。
UE的NAS层以特定NAS消息的形式将IP报文封装为NAS消息。特定NAS消息携带有预定标识,比如新定义的NAS消息标识值。该预定标识用于标识该NAS消息携带有IP报文。可选地,UE的NAS层还对该NAS消息进行完整性保护。
然后,UE的NAS层将该NAS消息作为NAS PDU消息发送给UE的AS层。UE的AS层中的RRC层、PDCP层、RLC层、MAC层可以对该NAS PDU消息进行透传处理,直接递交给物理层进行传输。
透传处理是指当前层不对上层递交下来的数据进行任何处理,比如,不添加相应的协议头。
步骤503,UE生成携带有同步码和数据报文的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
由于UE已经失去上行同步,且UE通常处于移动状态,也即在发送上行数据时所需的上行定时提前量未知的情况下,UE将数据报文置于同步码之后,生成携带有同步码和数据报文的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
同步码是一个或一组预先约定的数字序列,类似于长期演进(Long TermEvolution,简称:LTE)系统中随机接入过程所使用的一组前导码(Preamble),或类似于无线保真系统(Wireless Fidelity,简称:WiFi)中的同步码。
可选地,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还可以携带有用于指示数据报文传输格式的控制信息。其中,控制信息包括:调制编码方案(英文: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简称:MCS)、数据块大小等。
eNodeB还会在广播信息中发布上行竞争数据信道的相关信息,比如:可用时频资源位置、可用时频资源的周期等。
步骤504,UE通过上行竞争数据信道向eNodeB发送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
上行竞争数据信道提供有若干个可用的时频资源位置,UE通过就近原则或随机原则或其它原则从可用的时频资源位置中选择出本次传输所使用的时频资源位置。
UE在选择出的时频资源位置上发送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
eNodeB在相应的时频资源位置上接收该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
步骤505,eNodeB生成接收确认信息。
eNodeB在一段时间内可能会接收到若干个UE发送的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
eNodeB根据每个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中的同步码与各个UE进行上行同步,在上行同步后从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中获取数据报文。换句话说,eNodeB根据每个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中的同步码部分,通过相干性检测与UE进行上行同步。如果可使用的同步码超过一个,则eNodeB还通过相干性检测识别同步码。
eNodeB根据成功接收到的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生成接收确认信息。
该接收确认信息,包括:
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在传输时占用的时频资源位置,和,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的全部数据内容或截取的部分数据内容。
如果同步码是一组预先约定的数字序列,则接收确认信息中还可选包括同步码的索引,以明确指示接收到了哪些同步码,以及接收每一个同步码对应的时频资源位置。具体地,时频资源位置采用同步码的索引和接收该同步码的时频资源位置的索引来表示。一种示意性的接收确认信息如下表一所示:
同步码1的索引 接收同步码1时的时频资源位置的索引 截取的n位序列
同步码2的索引 接收同步码2时的时频资源位置的索引 截取的n位序列
同步码3的索引 接收同步码3时的时频资源位置的索引 截取的n位序列
同步码4的索引 接收同步码4时的时频资源位置的索引 截取的n位序列
同步码5的索引 接收同步码5时的时频资源位置的索引 截取的n位序列
上述截取的部分数据内容的形式不限,该截取的部分数据内容可以是:
位于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尾部的n位序列,n为正整数;或,
在数据报文携带有UE的标识时,该截取的部分数据内容是UE的标识;或,
在数据报文携带有UE的标识和归属小区的标识时,该截取的部分数据内容是UE的标识和归属小区的标识。
接收确认信息可以全部承载在PDSCH;也可以与向LTE系统的随机接入响应消息类似,在物理下行控制信道(英文: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简称:PDCCH)承载有关接收同步码时的时频资源位置的信息,也即用RA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A-RadioNetwork Tempory Identity,简称:RA-RNTI)加扰接收确认信息的调度信令,不同的RA-RNTI对应上行竞争数据信道的不同时频资源位置。
步骤506,eNodeB向UE发送接收确认信息。
eNodeB可以通过PDSCH信道向UE发送接收确认信息。
对应地,由于PDSCH信道是广播类型的信道,各个UE均会接收到该接收确认信息。
步骤507,UE根据接收确认信息检测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是否被eNodeB成功接收。
UE检测接收确认信息中是否存在本次发送时所使用的同步码;若存在本次发送时所使用的同步码,则UE检测eNodeB接收该同步码时的时频资源位置是否与本次发送时所采用的时频资源位置一致;若一致,则UE检测接收确认信息携带的数据内容是否与本次发送的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的对应位置内容一致;若一致,则UE确定本次发送的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被eNodeB成功接收。
若上述三步检测过程存在任意一步检测结果不符合,则UE确定本次发送的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未被eNodeB成功接收,UE尝试重新向eNodeB发送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
需要说明的一点是,上述检测过程前两步的顺序没有严格的前后关系,也可以先检测时频资源位置,再检测同步码。
需要说明的另一点是,如果eNodeB从物理层协议单元中成功获得同步码,但未能获取数据报文,或者,eNodeB从物理层协议单元中成功获取到指示数据报文传输格式的控制信息,但未能获取数据报文。可选地,在步骤505中,eNobeB向发送该同步码或控制信息的UE分配上行传输资源和/或上行定时校准值,并将该上行传输资源和/或上行定时校准值添加至接收确认信息中,发送至UE。
其中,控制信息包括:MCS、数据块大小等。
UE重新向eNodeB发送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时,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UE通过上行竞争数据信道重新向eNodeB发送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UE从接收确认信息中获取eNodeB分配的上行资源和/或上行定时校准值;根据上行资源和/或上行定时校准重新向eNodeB发送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
步骤508,eNodeB根据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中携带的信息或者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在传输时占用的时频资源位置或码资源确定出下游网元,将数据报文发送至下游网元。
下游网元将该数据报文发送至因特网中的目标设备,或者,由下游网元对该数据报文进行处理。
该数据报文携带有IP报文,该IP报文通常是UE发送给因特网中的目标设备的。
对应于图2A、图2D和图2E所示的数据发送系统,eNodeB的下游网元是MME。在MME为两个或两个以上时,eNodeB需要确定目标MME,从而将数据报文转发给目标MME,上述步骤502可被替代实现为步骤602,上述步骤508可被替代实现为步骤608a至步骤608c,如图6所示。
步骤602,UE生成携带有IP报文和UE的标识的数据报文。
该UE的标识可以是系统架构演进临时移动用户标识(System ArchitectureEvolution-Temporary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ty,简称:S-TMSI)。
可选地,UE的NAS层将携带有IP报文的NAS消息作为NAS PDU消息发送给UE的AS层。UE的AS层中的RRC层将NAS PDU消息和S-TMSI封装为RRC消息,AS层中的PDCP层、RLC层、MAC层可以对该RRC消息进行透传处理,直接递交给物理层进行传输。
步骤608a,eNodeB获取数据报文中携带的UE的标识。
eNodeB从RRC消息中获取到NAS PDU消息和S-TMSI。
步骤608b,eNodeB确定与UE的标识对应的MME为目标MME。
eNodeB查找与该S-TMSI对应的MME。
步骤608c,eNodeB将数据报文发送至目标MME。
eNodeB将NAS PDU消息发送至目标MME。
为了在eNodeB和MME间传递数据报文,eNodeB和MME之间需要根据S-TMSI为每个UE建立各自的S1-MME数据通道。eNodeB将数据报文通过与UE对应的S1-MME数据通道发送至目标MME,目标MME通过与UE对应的S1-MME数据通道接收数据报文。MME根据数据报文的来源S1-MME数据通道识别出数据报文的来源UE。
上述数据发送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509,目标MME接收eNodeB发送的数据报文。
步骤510,目标MME从数据报文中获取IP报文。
目标MME通过数据报文的预定标识,确定该数据报文是携带有IP报文的数据报文,目标MME从数据报文中获取IP报文。
若UE对IP报文进行了完整性保护,则目标MME需要对IP报文进行完整性校验。
步骤511,目标MME通过数据网关将IP报文发送至目标设备。
作为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eNodeB还可以通过数据报文中携带的IP报文的源IP地址来确定目标MME,此时,UE不需要在数据报文中添加S-TMSI,上述步骤508可被替代地实现为步骤708a至步骤708c,如图7所示。
步骤708a,eNodeB获取数据报文中携带的IP报文的源IP地址。
步骤708b,eNodeB确定与该源IP地址对应的MME为目标MME。
步骤708c,eNodeB将数据报文发送至目标MME。
作为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eNodeB还可以通过数据报文中携带的IP报文的预定标识来确定目标MME,此时,上述步骤501可被替代实现为步骤801,上述步骤508可被替代地实现为步骤808a至步骤808c,如图7所示。
步骤801,UE根据待传输的数据生成IP报文,该IP报文中携带有第一预定标识,该第一预定标识用于指示目标MME。
该第一预定标识可以是MME标识或其它MME标识信息。
步骤808a,eNodeB获取数据报文中携带的IP报文的第一预定标识。
步骤808b,eNodeB确定与该第一预定标识对应的MME为目标MME。
步骤808c,eNodeB将数据报文发送至目标MME。
作为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eNodeB还可以通过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在上行竞争数据信道传输时占用的时频资源位置或码资源来确定目标MME,此时,上述步骤504可被替代实现为步骤904,上述步骤508可被替代地实现为步骤908a至步骤908b,如图9所示。
步骤904,UE根据数据报文的业务类型或者MCS选择上行竞争数据信道中的时频资源位置,采用选择的时频资源位置向eNodeB发送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
eNodeB预先为不同的业务类型配置上行竞争数据信道中不同的时频资源位置,不同的业务类型在上行竞争数据信道中对应各自的时频资源位置,比如,M2M业务在上行竞争数据信道中对应子帧序号为奇数的子帧;集群业务在上行竞争数据信道对应子帧序号为偶数的子帧。eNodeB通过广播消息或专用信令的方式,将有关上行竞争数据信道中时频资源位置的配置信息发送给UE,UE根据数据报文的业务类型选择相应的时频资源位置。
或者,
eNodeB预先为不同的MCS配置上行竞争数据信道中不同的时频资源位置,不同的MCS在上行竞争数据信道中对应各自的时频资源位置。eNodeB通过广播消息或专用信令的方式,将有关上行竞争数据信道中时频资源位置的配置信息发送给UE,UE根据数据报文采用的MCS选择相应的时频资源位置。
步骤908a,eNodeB确定与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在传输时占用的时频资源位置或码资源对应的MME为目标MME。
比如,eNodeB在接收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时的子帧序号为奇数时,确定与M2M业务对应的MME为目标MME;eNodeB在接收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时的子帧序号为偶数时,确定与集群业务对应的MME为目标MME。
步骤908b,eNodeB将数据报文发送至目标MME。
作为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eNodeB还可以通过UE所使用的同步码来确定目标MME,此时,上述步骤503可被替代实现为步骤1003,上述步骤508可被替代地实现为步骤1008a至步骤1008b,如图10所示。
步骤1003,UE根据数据报文的业务类型选择同步码,生成携带有选择出的同步码和数据报文的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
与图9类似的,eNodeB预先为不同的业务类型配置不同的同步码。
eNodeB可以预先通过广播消息或专用信令的方式,将有关同步码的配置信息发送给UE,UE根据数据报文的业务类型选择相应的同步码。
步骤1008a,eNodeB确定与该同步码对应的MME为目标MME。
步骤1008b,eNodeB将数据报文发送至目标MME。
在上述图6至图10中,目标MME还需要通过数据网关将IP报文发送至因特网上的目的设备。该数据网关可以是:PDN-GW;或,其它网关;或,MME的本地网关。
在数据网关是PDN-GW,且采用图2A所示的数据发送系统时,上述图6中的步骤511可被替代实现为步骤1111a至步骤1111c,如图11所示。
步骤1111a,MME通过与UE对应的S11数据通道将IP报文发送给SGW。
MME与SGW之间为每个UE建立有一条S11数据通道。当MME通过与UE对应的S1-MME数据通道接收到数据报文后,根据S1-MME数据通道标识或UE的标识或IP报文的源IP地址查找出UE对应的S11数据通道,将IP报文通过与UE对应的S11数据通道将IP报文发送给SGW。
该UE的标识可以是S-TMSI。
MME保存有每个UE的S1-MME数据通道与S11数据通道的对应关系。
步骤1111b,SGW通过与UE对应的S5数据通道将IP报文发送给PDN-GW。
SGW与PDN-GW之间为每个UE建立有一条S5数据通道。当SGW通过与UE对应的S11数据通道接收到IP报文后,将该IP报文通过与UE对应的S5数据通道将IP报文发送给PDN-GW。
SGW保存有每个UE的S11数据通道与S5数据通道的对应关系
步骤1111c,PDN-GW将IP报文发送至目标设备。
在数据网关是PDN-GW,且采用图2D所示的数据发送系统时,上述图6中的步骤511可被替代实现为步骤1211a至步骤1211c,如图12所示。
步骤1211a,MME根据IP报文的源IP地址查找与UE对应的目标PDN-GW。
当MME从eNB接收到数据报文并解析出IP报文后,根据IP报文的源IP地址,查找与UE对应的目标PDN-GW。
步骤1211b,MME通过与目标PDN-GW之间建立的第四数据通道将IP报文发送给目标PDN-GW。
MME与每个PDN-GW之间预先建立有一条新增的第四数据通道D4。
MME通过与目标PDN-GW之间建立的第四数据通道将IP报文发送给目标PDN-GW。
步骤1211c,目标PDN-GW将IP报文发送至目标设备。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第四数据通道D4的建立过程可以包括:
第一,MME向SGW发送数据通道建立请求消息。
数据通道建立请求消息携带有目标PDN-GW的标识信息和第一隧道端点标识(Tunnel Endpoint Identifier,简称:TEID)信息。MME在接收到eNB的请求或根据网络管理员的配置或在特定终端附着到网络或在特定终端进入空闲状态后,触发该第一步骤,向SGW发送数据通道建立请求消息。
第二,SGW向PDN-GW发送数据通道建立请求消息。
SGW在接收到MME发送的数据通道建立请求消息后,根据其中的目标PDN-GW的标识信息确定目标PDN-GW,并向目标PDN-GW发送数据通道建立请求消息。该数据通道建立请求消息携带第二隧道端点标识信息。
第三,PDN-GW向SGW返回数据通道建立响应消息。
该数据通道建立响应消息携带第三隧道端点标识信息。
第四,SGW向MME返回数据通道建立响应消息。
该数据通道建立响应消息携带第四隧道端点标识信息。
上述第一隧道端点标识信息用于被SGW使用,从而确定将下行IP报文发送至哪个MME;上述第二隧道端点标识信息用于被PDN-GW使用,从而确定将下行IP报文发送至哪个SGW;上述第三隧道端点标识信息用于被SGW使用,从而确定将上行IP报文发送至PDN-GW;上述第四隧道端点标识信息用于被MME使用,从而确定将上行IP报文发送至哪个SGW。
在数据网关是PDN-GW,且采用图2E所示的数据发送系统时,上述图6中的步骤511可被替代实现为步骤1311a至步骤1311d,如图13所示。
步骤1311a,MME根据IP报文的源IP地址查找IP报文对应的目标SGW。
当MME接收到数据报文并解析出IP报文后,根据IP报文的源IP地址查找对应的目标SGW。
步骤1311b,MME通过与目标SGW之间建立的第五数据通道将IP报文发送给目标S-GW。
MME与每个SGW之间建立有一条新增的第五数据通道D5。
MME通过与目标SGW之间建立的第五数据通道D5将IP报文发送给目标SGW。
步骤1311c,目标S-GW通过与目标PDN-GW之间建立的第六数据通道将IP报文发送给目标PDN-GW。
SGW与每个PDN-GW之间建立有一条新增的第六数据通道D6。
SGW根据IP报文的源IP地址查找对应的目标PDN-GW。比如,SWG提前通过PDN-GW或MME或eNB获得各PDN-GW给UE分配的IP地址网段,然后在接收到上述IP报文后通过其中的源IP地址所属的网段确定对应的目标PDN-GW。
SGW通过与目标PDN-GW之间建立的第六数据通道D6将IP报文发送给目标SGW。
步骤1311d,目标PDN-GW将IP报文发送至目标设备。
在数据网关是PDN-GW,且MME、SGW和PDN-GW均支持路由功能时,上述图6中的步骤511可被替代实现为步骤1411a至步骤1411c,如图14所示。
步骤1411a,MME根据IP报文的源IP地址查找与IP报文对应的目标SGW。
当MME从eNB接收到数据报文并解析出IP报文后,根据IP报文的源IP地址查找对应的目标SGW。
步骤1411b,MME通过路由功能将IP报文发送给目标S-GW。
步骤1411c,目标S-GW通过路由功能将IP报文发送给目标PDN-GW。
步骤1411d,目标PDN-GW将IP报文发送至目标设备。
对应于图2A、图2B、图2C、图2F和图2G所示的数据发送系统,与上述实施方式中eNodeB将数据报文发送给MME不同的是,作为另外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可以由eNodeB确定目标数据网关,直接将数据报文中携带的IP报文转发给目标数据网关,由目标数据网关将IP报文发送给因特网中的目标设备。
可选地,该数据网关是:PDN-GW;或,其它网关;或,无线接入网元的本地网关。
此时,图5中的步骤508可被替代实现为步骤508a至步骤508c,如图15所示:
步骤508a,eNodeB从数据报文中获取IP报文
eNodeB通过数据报文中的预定标识,确定数据报文是携带有IP报文的数据报文。
若UE对IP报文进行了完整性保护,则eNodeB需要对IP报文进行完整性校验。完整性校验时所需要的UE的完整性保护密钥,由eNodeB从MME处获取。
步骤508b,eNodeB根据数据报文中携带的UE的标识或IP报文的源IP地址确定出数据网关。
步骤508c,eNodeB将IP报文发送至数据网关。
数据网关再将IP报文发送给因特网中的目标设备。
比如,图2G示出的数据发送系统中,数据网关是eNodeB的本地网关,eNodeB根据源IP地址将IP报文发送给本地网关,本地网关将IP报文发送至因特网中的目的设备。
在数据网关是PDN-GW,且采用图2A所示的数据发送系统时,上述步骤502可被替代实现成为步骤1602,508c可被替代实现为步骤1608至步骤1611,如图16所示:
步骤1602,UE生成携带有IP报文和UE的标识的数据报文。
可选地,UE的标识是小区无线网络临时识别码(Cell Radio Network TemmporaryIdentify,简称:C-RNTI)。
在本实施例中,UE处于预定的空闲状态,在该预定的空闲状态下,UE还保存有自己的C-RNTI。对应地,eNodeB维持UE的UE在处于预定的空闲状态之前所建立的S1-U数据通道。
当需要生成数据报文时,UE将生成携带有IP报文和C-RNTI的数据报文。
步骤1608,eNodeB根据UE的标识查找为UE维持的S1-U数据通道。
S1-U数据通道是eNodeB在UE处于预定的空闲状态时所维持的数据通道。
eNodeB根据数据报文中携带的UE的标识,也即C-RNTI,查找为UE维持的S1-U数据通道。
步骤1609,eNodeB通过S1-U数据通道将IP报文发送给服务网关SGW。
步骤1610,SGW通过与S1-U数据通道对应的S5数据通道将IP报文发送给PDN-GW。
步骤1611,PDN-GW将IP报文发送至目标设备。
在数据网关是PDN-GW,且采用图2B所示的数据发送系统时,上述步骤508c可被替代实现为步骤1708至步骤1710,如图17所示:
步骤1708,eNodeB根据IP报文的源IP地址查找与IP报文对应的目标PDN-GW。
源IP地址与目标PDN-GW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由eNodeB从MME处预先获取。
步骤1709,eNodeB通过与目标PDN-GW之间建立的第一数据通道将IP报文发送给目标PDN-GW。
eNodeB与每个PDN-GW之间建立有一条新增的第一数据通道D1。
eNodeB通过与目标PDN-GW之间建立的第一数据通道D1将IP报文发送给目标PDN-GW。
步骤1710,目标PDN-GW将IP报文发送至目标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数据通道D1的建立过程可以包括:
第一,eNB向SGW发送数据通道建立请求消息。
数据通道建立请求消息携带目标PDN-GW标识信息和第五隧道端点标识(TunnelEndpoint Identifier,筒称TEID)信息。eNB在接收到MME请求或根据网管配置或在特定终端进入空闲态后,触发该第一步骤,向SGW发送数据通道建立请求消息。
第二,SGW向PDN-GW发送数据通道建立请求消息。
SGW在接收到eNB发送的数据通道建立请求消息后,根据其中的目标PDN-GW标识信息确定目标PDN-GW,并向目标PDN-GW发送数据通道建立请求消息。该数据通道建立请求消息携带第六隧道端点标识信息。
第三,PDN-GW向SGW返回数据通道建立响应消息。
该数据通道建立响应消息携带第七隧道端点标识信息。
第四,SGW向eNB返回数据通道建立响应消息。
该数据通道建立响应消息携带第八隧道端点标识信息。
上述第五隧道端点标识信息用于被SGW使用,从而确定将下行IP报文发送至哪个eNB;上述第六隧道端点标识信息用于被PDN-GW使用,从而确定将下行IP报文发送至哪个SGW;上述第七隧道端点标识信息用于被SGW使用,从而确定将上行IP报文发送至PDN-GW;上述第八隧道端点标识信息用于被eNB使用,从而确定将上行IP报文发送至哪个SGW。
作为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数据通道D1的建立过程可以包括:
第一,MME向SGW发送数据通道建立请求消息。
MME在接收到eNB的请求或根据网络管理员的配置或在特定终端附着到网络或在特定终端进入空闲状态后,触发该第一步骤,向SGW发送数据通道建立请求消息。
第二,SGW向MME返回数据通道建立响应消息。
SGW在接收到MME发送的数据通道建立请求消息后,向MME返回数据通道建立响应消息。该数据通道建立响应消息携带第九隧道端点标识信息。
第三,MME向eNB发送数据通道建立请求消息。
该数据通道建立请求消息携带第九隧道端点标识信息。
第四,eNB向MME返回数据通道建立响应消息。
该数据通道建立响应消息携带第十隧道端点标识信息。
第五,MME向SGW发送数据通道建立确认消息。
该数据通道建立确认消息携带第十隧道端点标识信息。
上述第九隧道端点标识信息用于eNB确定将上行IP报文发送至哪个SGW。而第十隧道端点标识信息用于SGW确定将下行IP报文发送至哪个eNB。
在数据网关是PDN-GW,且采用图2C所示的数据发送系统时,上述步骤508c可被替代实现为步骤1808至步骤1811,如图18所示。
步骤1808,eNode根据IP报文的源IP地址查找与IP报文对应的目标SGW。
eNode根据IP报文中的源IP地址,查找对应的目标SGW。
源IP地址与目标SGW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由eNodeB从MME处预先获取。
步骤1809,eNode通过与目标SGW之间建立的第二数据通道将IP报文发送给目标S-GW。
eNode与每个SGW之间建立有一条新增的第二数据通道D2。
eNode通过与目标SGW之间建立的第二数据通道D2将IP报文发送给目标SGW。
步骤1810,目标S-GW通过与目标PDN-GW之间建立的第三数据通道将IP报文发送给目标PDN-GW。
SGW与每个PDN-GW之间建立有一条新增的第三数据通道D3。
SGW根据IP报文的源IP地址查找对应的目标PDN-GW。
SGW通过与目标PDN-GW之间建立的第三数据通道D3将IP报文发送给目标SGW。
步骤1811,目标PDN-GW将IP报文发送至目标设备。
在数据网关是PDN-GW,且eNode、SGW和PDN-GW均支持路由功能时,上述步骤508c可被替代实现为步骤1908至步骤1911,如图19所示。
步骤1908,eNode根据IP报文的源IP地址查找与IP报文对应的目标SGW。
步骤1909,eNode通过路由功能将IP报文发送给目标S-GW。
步骤1910,目标S-GW通过路由功能将IP报文发送给目标PDN-GW。
步骤1911,目标PDN-GW将IP报文发送至目标设备。
由于UE可能会一直移动,UE可能从第一eNodeB的下属小区移动到第二eNodeB的下属小区。在采用图2F所示出的数据发送系统时,如果UE的原始驻留小区是第二eNodeB26的下属小区,当前处于第一eNodeB22的下属小区。则步骤1602可被替代地实现为步骤1602a,图16所示出的数据发送方法还包括步骤1612、步骤1613、步骤1614和步骤1615,如图20所示:
步骤1602a,UE生成携带有IP报文、UE的标识和归属小区的标识的数据报文。
可选地,UE的标识是小区无线网络临时识别码(Cell Radio Network TemmporaryIdentify,简称:C-RNTI)。归属小区的标识是归属小区的演进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络标识(E-UTRAN Cell Identifier,简称:PCI)或小区全局标识符(E-UTRAN Cell GlobalIdentifier,简称:ECGI)。
可选地,UE的标识和归属小区的标识以IP报文的扩展头的形式存在。
步骤1612,第一eNodeB获取数据报文中归属小区的标识。
可选地,第一eNodeB从IP报文的扩展头中获取出ECGI。
步骤1613,第一eNodeB在归属小区的标识是第二eNodeB的下属小区的标识时,将数据报文发送给第二eNodeB。
为了使得不同基站间能够传递数据报文,eNodeB和第二eNodeB事先新建有第七数据通道。
基站可以通过第七数据通道D7将数据报文发送给第二eNodeB处理。
另外,第一eNodeB在归属小区的标识是自身的下属小区时,进入步骤1608。
步骤1614,第二eNodeB根据UE的标识查询为UE维持的S1-U数据通道,该S1-U数据通道是第二eNodeB在UE处于空闲状态时所保留的数据通道。
第二eNodeB从数据报文中获取IP报文、C-RNTI和ECGI。
第二eNodeB根据ECGI确定该IP报文需要由自身处理。
第二eNodeB根据C-RNTI,查找与UE对应的S1-U数据通道。
步骤1615,第二eNodeB通过S1-U数据通道将IP报文发送给服务网关SGW。
步骤1610,SGW通过与S1-U数据通道对应的S5数据通道将IP报文发送给PDN-GW。
步骤1611,PDN-GW将IP报文发送至目标设备。
上述数据报文还可能被作为UE作为上行控制消息来使用。则图20中的步骤1602a可被替代地实现为步骤1602b,步骤1612、步骤1613、步骤1614和步骤1615分别可被替代地实现为步骤1612a、步骤1613a和步骤1614a,如图21所示:
步骤1602b,UE生成数据报文,数据报文携带有第二预定标识,第二预定标识用于表示数据报文是上行控制消息。
可选地,该第二预定标识以数据报文的扩展头的形式存在。该第二预定标识可以是预定的归属小区的标识和/或UE的标识。
比如,该第二预定标识是扩展头对应比特位全部为1的C-RNTI,该第二预定标识表示UE已经移出了当前C-RNTI的小区范围。同时,该扩展头中还携带有归属小区的标识。
步骤1612a,第一eNodeB获取数据报文中获取第二预定标识,第二预定标识用于表示数据报文是上行控制消息。
可选地,第一eNodeB从数据报文中获取出的扩展头对应比特位全部为1的C-RNTI。由于扩展头对应比特位全部为1的C-RNTI表示UE已经移出了当前C-RNTI的小区范围。eNodeB根据该归属小区的标识查询出另一eNodeB。
步骤1613a,第一NodeB根据预定标识向第二eNodeB发送与上行控制消息对应的控制指令。
第一eNodeB向第二eNodeB发送控制指令,该控制指令用于指示另一eNodeB释放该C-RNTI、以及相应的S1-U数据通道等。
步骤1614a,第二eNodeB执行该控制指令。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预见的是,该控制指令的用途可以不局限于上述举例。
还需要补充说明的是,作为上述各个实施例中的特例,在UE固定不移动,也即UE的上行定时提前量保持不变,和/或,小区覆盖范围很小,上行定时提前量被固定为0的场景下,由于UE的上行定时提前量为已知状态,UE可以生成仅携带有数据报文不携带有同步码的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
以下为本发明的装置实施例,对于装置实施例中未详细阐述的内容,可以参考上述一一对应的方法实施例。
请参考图22,其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发送装置的结构方框图。该数据发送装置可以通过软件、硬件或者两者的结合实现成为UE的全部或一部分。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处理模块2220,用于生成携带有数据报文的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
第一发送模块2240,用于通过上行竞争数据信道向无线接入网元发送所述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所述上行竞争数据信道是基于竞争进行上行数据传输的信道;
第一接收模块2260,用于接收所述无线接入网元发送的接收确认信息,所述接收确认信息携带有所述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的全部数据内容或部分数据内容。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发送装置,通过两个交互步骤即可完成向基站侧发送数据报文的过程,而不需要进行现有技术中的六个过程,即便仅仅与现有技术中的六个过程中的随机接入过程相比,随机接入过程也包括有四个交互步骤,本实施例能够明显减少UE发送数据时基站侧所需要耗费的信令,较为适合对小数据或偶然性数据的发送场景。
在基于图22所示实施例提供的可选的实施例中,
所述第一处理模块2220,还用于在上行定时提前量已知的情况下,生成仅携带有所述数据报文的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
所述第一处理模块2220,还用于在所述上行定时提前量未知的情况下,生成携带有同步码和所述数据报文的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
在基于图22所示实施例提供的可选的实施例中,
所述第一处理模块2220,还用于根据所述数据报文的业务类型选择所述同步码,不同的业务类型对应各自的同步码;
所述第一处理模块2220,还用于生成携带有选择出的所述同步码和所述数据报文的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
在基于图22所示实施例提供的可选的实施例中,
所述第一处理模块2220,还用于根据所述数据报文的业务类型选择所述上行竞争数据信道中的时频资源位置,不同的业务类型对应各自的时频资源位置;所述第一发送模块2240,还用于采用选择出的所述时频资源位置向无线接入网元发送所述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
或,
所述第一处理模块2220,还用于根据所述数据报文的调制编码方案选择所述上行竞争数据信道中的时频资源位置,不同的调制编码方案对应各自的时频资源位置;
所述第一发送模块2240,还用于采用选择出的所述时频资源位置向无线接入网元发送所述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
在基于图22所示实施例提供的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数据报文,携带有如下任一种类型或者任意多种类型的组合:
IP报文;
IP报文和所述UE的标识;
IP报文、所述UE的标识和所述UE的归属小区标识;
IP报文和第一预定标识,所述第一预定标识用于指示目标移动性管理实体MME;和,
第二预定标识,所述第二预定标识用于指示所述数据报文是上行控制消息。
在基于图22所示实施例提供的可选的实施例中,
所述第一接收模块2260,还用于根据所述接收确认信息检测所述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是否被所述无线接入网元成功接收;
所述第一发送模块2240,还用于若所述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未被所述无线接入网元成功接收,则重新向所述无线接入网元发送所述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
在基于图22所示实施例提供的可选的实施例中,
所述第一发送模块2240,还用于通过所述上行竞争数据信道重新向所述无线接入网元发送所述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
或,
所述第一发送模块2240,还用于从所述接收确认信息中获取所述无线接入网元分配的上行资源和/或上行定时校准值;根据所述上行资源和/或所述上行定时校准重新向所述无线接入网元发送所述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
在基于图22所示实施例提供的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接收确认信息中,还携带有:
所述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在所述上行竞争数据信道传输时占用的时频资源位置信息或同步码信息。
请参考图23,其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发送装置的结构方框图。所述装置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2320,用于通过上行竞争数据信道接收UE发送的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所述上行竞争数据信道是基于竞争进行上行数据传输的信道;
第二发送模块2340,用于向所述UE发送接收确认信息,所述接收确认信息携带有所述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的全部数据内容或部分数据内容;
第二处理模块2360,用于从所述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中获取数据报文;
所述第二处理模块2360,还用于根据所述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中携带的信息或者所述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在传输时占用的时频资源位置确定出下游网元;
所述第二发送模块2340,还用于将所述数据报文发送至所述下游网元。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发送装置,通过两个交互步骤即可与完成UE发送数据报文的过程,而不需要进行现有技术中的六个过程,即便仅仅与现有技术中的六个过程中的随机接入过程相比,随机接入过程也包括有四个交互步骤,本实施例能够明显减少UE发送数据时基站侧所需要耗费的信令,较为适合对小数据或偶然性数据的发送场景。
在基于图23所示实施例提供的可选的实施例中,
所述第二处理模块2360,用于在上行定时提前量已知的情况下,从所述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中直接获取所述数据报文;
所述第二处理模块2360,还用于在所述上行定时提前量未知的情况下,通过所述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中携带的同步码进行上行同步,在所述上行同步完毕后从所述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中获取所述数据报文。
在基于图23所示实施例提供的可选的实施例中,
所述接收确认信息中,还携带有:
所述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在所述上行竞争数据信道传输时占用的时频资源位置信息或同步码信息。
在基于图23所示实施例提供的可选的实施例中,
所述第二处理模块2360,用于在未能成功从所述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中获取所述数据报文的情况下,为所述UE分配上行传输资源和/或上行定时校准值,所述上行传输资源和/或所述上行定时校准值用于重传所述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
所述第二处理模块2360,还用于将所述上行传输资源和/或所述上行定时校准值添加至所述接收确认信息。
在基于图23所示实施例提供的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下游网元是MME;
所述第二处理模块2360,用于获取所述数据报文中携带的所述UE的标识;确定与所述UE的标识对应的MME为目标MME;或,用于获取所述数据报文中携带的IP报文的源IP地址;确定与所述源IP地址对应的MME为所述目标MME;或,用于获取所述数据报文中携带的第一预定标识;确定与所述第一预定标识对应的MME为所述目标MME;或,用于确定与所述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中携带的同步码对应的MME为所述目标MME;或,用于确定与所述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在传输时占用的时频资源位置对应的MME为所述目标MME;
所述第二发送模块2340,用于将所述数据报文发送至所述目标MME。
在基于图23所示实施例提供的可选的实施例中,
所述第二发送模块2340,用于通过与所述UE对应的S1-MME数据通道将所述数据报文发送至所述目标MME;
或,
所述第二发送模块2340,用于通过与所述目标MME之间的新增数据通道将所述数据报文发送至所述目标MME。
在基于图23所示实施例提供的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下游网元是数据网关;
所述第二处理模块2360,用于从所述数据报文中获取所述IP报文;
所述第二处理模块2360,用于根据所述数据报文中携带的所述UE的标识或所述IP报文的源IP地址确定出所述数据网关;
所述第二发送模块2340,用于将所述IP报文发送至所述数据网关。
在基于图23所示实施例提供的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数据网关是:
PDN-GW;
或,
所述无线接入网元的本地网关。
在基于图23所示实施例提供的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数据网关是PDN-GW;
所述第二处理模块2360,用于根据所述UE的标识查找为所述UE维持的S1-U数据通道;所述第二发送模块2340,用于通过所述S1-U数据通道将所述IP报文发送给服务网关SGW,以便所述SGW通过与所述S1-U数据通道对应的S5数据通道将所述IP报文发送给所述PDN-GW,所述PDN-GW将所述IP报文发送至目标设备;
或,
所述第二处理模块2360,用于根据所述IP报文的源IP地址查找与所述IP报文对应的目标PDN-GW;所述第二发送模块2340,用于通过与所述目标PDN-GW之间建立的第一数据通道将所述IP报文发送给所述目标PDN-GW,以便所述目标PDN-GW将所述IP报文发送至目标设备;
或,
所述第二处理模块2360,用于根据所述IP报文的源IP地址查找与所述IP报文对应的目标SGW;所述第二发送模块2340,用于通过与所述目标SGW之间建立的第二数据通道将所述IP报文发送给所述目标S-GW,以便所述目标S-GW通过与所述目标PDN-GW之间建立的第三数据通道将所述IP报文发送给所述目标PDN-GW,所述目标PDN-GW将所述IP报文发送至目标设备;
或,
所述第二处理模块2360,用于根据所述IP报文的源IP地址查找与所述IP报文对应的目标SGW和目标PDN-GW;所述第二发送模块2340,用于通过路由功能将所述IP报文发送给所述目标S-GW,以便所述目标S-GW通过路由功能将所述IP报文发送给所述目标PDN-GW,所述目标PDN-GW将所述IP报文发送至目标设备。
在基于图23所示实施例提供的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下游网元是与所述无线接入网元相连的第二无线接入网元;
所述第二处理模块2360,用于从所述数据报文获取所述UE的归属小区标识;
所述第二发送模块2340,用于在所述归属小区标识是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网元的下属小区标识时,将所述数据报文发送至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网元;以便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网元根据所述UE的标识查找为所述UE维持的S1-U数据通道,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网元通过所述S1-U数据通道将所述IP报文发送给服务网关SGW,所述SGW通过与所述UE对应的S5数据通道将所述IP报文发送给PDN-GW,所述PDN-GW将所述IP报文发送至目标设备。
在基于图23所示实施例提供的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下游网元是第二无线接入网元;
所述第二处理模块2360,用于从所述数据报文获取第二预定标识,所述第二预定标识用于表示所述数据报文是上行控制消息;
所述第二发送模块2340,用于根据所述第二预定标识向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网元发送与所述上行控制消息对应的控制指令。
请参考图24,其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发送装置的结构方框图。该数据发送装置可以通过软件、硬件或者两者的结合实现成为MME的全部或一部分。所述装置包括:
第三接收模块2420,用于接收无线接入网元发送的数据报文,所述数据报文是所述无线接入网元从接收到的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中获取到的,所述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是用户设备UE通过上行竞争数据信道发送给所述无线接入网元的,所述上行竞争数据信道是基于竞争进行上行数据传输的信道;
第三处理模块2440,用于从所述数据报文中获取IP报文;
第三发送模块2460,用于通过数据网关将所述IP报文发送至目的设备。
在基于图24所示实施例提供的可选的实施例中,
所述第三接收模块2420,用于通过与所述UE对应的S1-MME数据通道接收所述数据报文;
或,
所述第三接收模块2420,用于通过与所述无线接入网元之间的新增数据通道接收所述数据报文。
在基于图24所示实施例提供的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数据网关是:
PDN-GW;
或,
所述MME的本地网关。
在基于图24所示实施例提供的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数据网关是PDN-GW;
所述第三发送模块2460,用于通过与所述UE对应的S11数据通道将所述IP报文发送给服务网关SGW,以便所述SGW通过与所述UE对应的S5数据通道将所述IP报文发送给所述PDN-GW,所述PDN-GW将所述IP报文发送至目标设备;
或,
所述第三处理模块2440,用于根据所述IP报文的源IP地址查找与所述IP报文对应的目标PDN-GW;所述第三发送模块2460,用于通过与所述目标PDN-GW之间建立的第四数据通道将所述IP报文发送给所述目标PDN-GW,所述目标PDN-GW将所述IP报文发送至目标设备;
或,
所述第三处理模块2440,用于根据所述IP报文的源IP地址查找与所述IP报文对应的目标SGW;所述第三发送模块2460,用于通过与所述目标SGW之间建立的第五数据通道将所述IP报文发送给所述目标S-GW,以便所述目标S-GW通过与目标PDN-GW之间建立的第六数据通道将所述IP报文发送给所述目标PDN-GW,所述目标PDN-GW将所述IP报文发送至目标设备;
或,
所述第三处理模块2440,用于根据所述IP报文的源IP地址查找与所述IP报文对应的目标SGW;所述第三发送模块2460,用于通过路由功能将所述IP报文发送给所述目标S-GW,以便所述目标S-GW通过路由功能将所述IP报文发送给目标PDN-GW,所述目标PDN-GW将所述IP报文发送至目标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发送装置在发送上行数据时,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设备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另外,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发送装置与数据发送方法实施例属于同一构思,其具体实现过程详见方法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上述的第一处理模块、第二处理模块和第三处理模块可以由处理器执行存储器中指令来实现,上述的第一发送模块、第二发送模块和第三发送模块可以由处理器控制收发器或发送器来实现,上述的第一接收模块、第二接收模块和第三接收模块可以由处理器控制收发器或接收器来实现。
请参考图25,其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UE2500的结构方框图。所述UE2500包括:处理器2520、存储器2540和收发器2560,其中,所述存储器2540用于存储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指令,所述指令被配置成由所述处理器2520执行;
处理器2520,用于生成携带有数据报文的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
处理器2520,用于控制收发器2560通过上行竞争数据信道向无线接入网元发送所述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所述上行竞争数据信道是基于竞争进行上行数据传输的信道;
处理器2520,用于控制收发器2560接收所述无线接入网元发送的接收确认信息,所述接收确认信息携带有所述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的全部数据内容或部分数据内容。
在基于图25所示实施例提供的可选实施例中,
处理器2520,用于在上行定时提前量已知的情况下,生成仅携带有所述数据报文的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
处理器2520,用于在所述上行定时提前量未知的情况下,生成携带有同步码和所述数据报文的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
在基于图25所示实施例提供的可选实施例中,
处理器2520,用于根据所述数据报文的业务类型选择所述同步码,不同的业务类型对应各自的同步码;
处理器2520,用于生成携带有选择出的所述同步码和所述数据报文的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
在基于图25所示实施例提供的可选实施例中,
处理器2520,用于根据所述数据报文的业务类型选择所述上行竞争数据信道中的时频资源位置,不同的业务类型对应各自的时频资源位置;处理器2520,用于控制所述收发器2560采用选择出的所述时频资源位置向无线接入网元发送所述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
或,
处理器2520,用于根据所述数据报文的MCS选择所述上行竞争数据信道中的时频资源位置,不同的MCS对应各自的时频资源位置;处理器2520,用于控制所述收发器2560采用选择出的所述时频资源位置向无线接入网元发送所述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
可选地,所述数据报文,携带有如下任一种类型或者任意多种类型的组合:
IP报文;
IP报文和所述UE的标识;
IP报文、所述UE的标识和所述UE的归属小区标识;
IP报文和第一预定标识,所述第一预定标识用于指示目标移动性管理实体MME;和,
第二预定标识,所述第二预定标识用于指示所述数据报文是上行控制消息。
在基于图25所示实施例提供的可选的实施例中,
处理器2520,用于根据所述接收确认信息检测所述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是否被所述无线接入网元成功接收;
处理器2520,用于若所述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未被所述无线接入网元成功接收,则重新向所述无线接入网元发送所述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
在基于图25所示实施例提供的可选的实施例中,
处理器2520,用于通过所述上行竞争数据信道重新向所述无线接入网元发送所述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
或,
处理器2520,用于从所述接收确认信息中获取所述无线接入网元分配的上行资源和/或上行定时校准值;根据所述上行资源和/或所述上行定时校准重新向所述无线接入网元发送所述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
在基于图25所示实施例提供的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接收确认信息中,还携带有:
所述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在所述上行竞争数据信道传输时占用的时频资源位置信息或同步码信息。
请参考图26,其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无线接入网元2600的结构方框图。该无线接入网元2600包括:处理器2620、存储器2640和收发器2660,其中,所述存储器2640用于存储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指令,所述指令被配置成由所述处理器2620执行;
处理器2620,用于通过上行竞争数据信道接收用户设备UE发送的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所述上行竞争数据信道是基于竞争进行上行数据传输的信道;
处理器2620,用于从所述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中获取数据报文;
处理器2620,用于控制收发器2660向所述UE发送接收确认信息,所述接收确认信息携带有所述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的全部数据内容或部分数据内容;
处理器2620,用于根据所述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中携带的信息或者所述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在传输时占用的时频资源位置确定出下游网元;
处理器2620,用于控制收发器2660将所述数据报文发送至所述下游网元。
在基于图26所示实施例提供的可选的实施例中,
处理器2620,用于在上行定时提前量已知的情况下,从所述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中直接获取所述数据报文;
处理器2620,用于在所述上行定时提前量未知的情况下,通过所述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中携带的同步码进行上行同步,在所述上行同步完毕后从所述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中获取所述数据报文。
可选地,所述接收确认信息中,还携带有:
所述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在所述上行竞争数据信道传输时占用的时频资源位置信息或同步码信息。
在基于图26所示实施例提供的可选的实施例中,
处理器2620,用于在未能成功从所述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中获取所述数据报文的情况下,为所述UE分配上行传输资源和/或上行定时校准值,所述上行传输资源和/或所述上行定时校准值用于重传所述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
处理器2620,用于将所述上行传输资源和/或所述上行定时校准值添加至所述接收确认信息。
在基于图26所示实施例提供的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下游网元是MME;
处理器2620,用于根据所述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中携带的信息或者所述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在传输时占用的时频资源位置确定出下游网元,包括:
处理器2620,用于获取所述数据报文中携带的所述UE的标识;确定与所述UE的标识对应的MME为目标MME;或,
处理器2620,用于获取所述数据报文中携带的IP报文的源IP地址;确定与所述源IP地址对应的MME为所述目标MME;或,
处理器2620,用于获取所述数据报文中携带的第一预定标识;确定与所述第一预定标识对应的MME为所述目标MME;或,
处理器2620,用于确定与所述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中携带的同步码对应的MME为所述目标MME;或,
处理器2620,用于确定与所述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在传输时占用的时频资源位置对应的MME为所述目标MME;
处理器2620,用于控制收发器2660将所述数据报文发送至所述目标MME。
在基于图26所示实施例提供的可选的实施例中,
处理器2620,用于控制收发器2660通过与所述UE对应的S1-MME数据通道将所述数据报文发送至所述目标MME;
或,
处理器2620,用于收发器2660通过与所述目标MME之间的新增数据通道将所述数据报文发送至所述目标MME。
在基于图26所示实施例提供的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下游网元是数据网关;
处理器2620,用于所述数据报文中获取所述IP报文;
处理器2620,用于根据所述数据报文中携带的所述UE的标识或所述IP报文的源IP地址确定出所述数据网关;
处理器2620,用于控制收发器2660将所述IP报文发送至所述数据网关。
可选地,所述数据网关是:PDN-GW;或,所述无线接入网元的本地网关。
在基于图26所示实施例提供的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数据网关是分组数据网络网关PDN-GW;
处理器2620,用于根据所述UE的标识查找为所述UE维持的S1-U数据通道;通过所述S1-U数据通道将所述IP报文发送给服务网关SGW,以便所述SGW通过与所述S1-U数据通道对应的S5数据通道将所述IP报文发送给所述PDN-GW,所述PDN-GW将所述IP报文发送至目标设备;
或,
处理器2620,用于根据所述IP报文的源IP地址查找与所述IP报文对应的目标PDN-GW;控制收发器2660通过与所述目标PDN-GW之间建立的第一数据通道将所述IP报文发送给所述目标PDN-GW,以便所述目标PDN-GW将所述IP报文发送至目标设备;
或,
处理器2620,用于根据所述IP报文的源IP地址查找与所述IP报文对应的目标SGW;控制收发器2660通过与所述目标SGW之间建立的第二数据通道将所述IP报文发送给所述目标S-GW,以便所述目标S-GW通过与所述目标PDN-GW之间建立的第三数据通道将所述IP报文发送给所述目标PDN-GW,所述目标PDN-GW将所述IP报文发送至目标设备;
或,
处理器2620,用于根据所述IP报文的源IP地址查找与所述IP报文对应的目标SGW和目标PDN-GW;控制收发器2660通过路由功能将所述IP报文发送给所述目标S-GW,以便所述目标S-GW通过路由功能将所述IP报文发送给所述目标PDN-GW,所述目标PDN-GW将所述IP报文发送至目标设备。
在基于图26所示出的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下游网元是与所述无线接入网元相连的第二无线接入网元;
处理器2620,用于从所述数据报文获取所述UE的归属小区标识;
处理器2620,用于在所述归属小区标识是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网元的下属小区标识时,控制收发器2660将所述数据报文发送至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网元;以便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网元根据所述UE的标识查找为所述UE维持的S1-U数据通道,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网元通过所述S1-U数据通道将所述IP报文发送给服务网关SGW,所述SGW通过与所述UE对应的S5数据通道将所述IP报文发送给PDN-GW,所述PDN-GW将所述IP报文发送至目标设备。
在基于图26所示出的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下游网元是第二无线接入网元;
处理器2620,用于从所述数据报文获取第二预定标识,所述第二预定标识用于表示所述数据报文是上行控制消息;
处理器2620,用于根据所述第二预定标识控制收发器2660向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网元发送与所述上行控制消息对应的控制指令。
请参考图27,其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MME2700的结构示意图。该MME2700包括:处理器2720、存储器2740和收发器2760,其中,所述存储器2740用于存储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指令,所述指令被配置成由所述处理器2720执行;
处理器2720,用于控制收发器2760接收无线接入网元发送的数据报文,所述数据报文是所述无线接入网元从接收到的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中获取到的,所述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是用户设备UE通过上行竞争数据信道发送给所述无线接入网元的,所述上行竞争数据信道是基于竞争进行上行数据传输的信道;
处理器2720,用于从所述数据报文中获取IP报文;
处理器2720,用于控制收发器2760通过数据网关将所述IP报文发送至目的设备。
在基于图27所示实施例提供的可选的实施例中
处理器2720,用于控制收发器2760通过与所述UE对应的S1-MME数据通道接收所述数据报文;
或,
处理器2720,用于控制收发器2760通过与所述无线接入网元之间的新增数据通道接收所述数据报文。
在基于图27所示实施例提供的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数据网关是:
PDN-GW;或,所述MME的本地网关。
在基于图27所示实施例提供的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数据网关是PDN-GW;
处理器2720,用于控制收发器2760通过与所述UE对应的S11数据通道将所述IP报文发送给服务网关SGW,以便所述SGW通过与所述UE对应的S5数据通道将所述IP报文发送给所述PDN-GW,所述PDN-GW将所述IP报文发送至目标设备;
或,
处理器2720,用于根据所述IP报文的源IP地址查找与所述IP报文对应的目标PDN-GW;控制收发器2760通过与所述目标PDN-GW之间建立的第四数据通道将所述IP报文发送给所述目标PDN-GW,所述目标PDN-GW将所述IP报文发送至目标设备;
或,
处理器2720,用于根据所述IP报文的源IP地址查找与所述IP报文对应的目标SGW;控制收发器2760通过与所述目标SGW之间建立的第五数据通道将所述IP报文发送给所述目标S-GW,以便所述目标S-GW通过与目标PDN-GW之间建立的第六数据通道将所述IP报文发送给所述目标PDN-GW,所述目标PDN-GW将所述IP报文发送至目标设备;
或,
处理器2720,用于根据所述IP报文的源IP地址查找与所述IP报文对应的目标SGW;控制收发器2760通过路由功能将所述IP报文发送给所述目标S-GW,以便所述目标S-GW通过路由功能将所述IP报文发送给目标PDN-GW,所述目标PDN-GW将所述IP报文发送至目标设备。
图25所示出的UE可以实现成为图2A至图2G中所示出的UE;图26所示出的无线接入网元可以实现成为图2A至图2G中所示出的eNB;图27所示出的MME可以实现成为图2A、图2D、图2E或图2F中所示出的MME。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硬件来完成,也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1)

1.一种数据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用户设备UE生成携带有数据报文的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所述数据报文包括表示所述数据报文为上行控制消息的标识;
所述UE采用可用的上行时频资源位置向无线接入网元发送所述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所述可用的上行时频资源位置由所述无线接入网元广播;
所述UE接收所述无线接入网元发送的接收确认信息,所述接收确认信息携带有所述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的全部数据内容或部分数据内容,所述接收确认信息用于确定所述无线接入网元是否成功接收所述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UE生成携带有数据报文的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包括:
在上行定时提前量已知的情况下,生成仅携带有所述数据报文的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
在所述上行定时提前量未知的情况下,生成携带有同步码和所述数据报文的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上行定时提前量未知的情况下,生成携带有同步码和所述数据报文的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包括:
根据所述数据报文的业务类型选择所述同步码,不同的业务类型对应各自的同步码;
生成携带有选择出的所述同步码和所述数据报文的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UE采用可用的上行时频资源位置向无线接入网元发送所述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包括:
根据所述数据报文的业务类型选择时频资源位置,不同的业务类型对应各自的时频资源位置;采用选择出的所述时频资源位置向无线接入网元发送所述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
或,
根据所述数据报文的调制编码方案选择时频资源位置,不同的调制编码方案对应各自的时频资源位置;采用选择出的所述时频资源位置向无线接入网元发送所述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报文,携带有如下任一种类型或者任意多种类型的组合:
IP报文;
IP报文和所述UE的标识;
IP报文、所述UE的标识和所述UE的归属小区标识;
IP报文和第一预定标识,所述第一预定标识用于指示目标移动性管理实体MME;和,
第二预定标识,所述第二预定标识用于指示所述数据报文是上行控制消息。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UE接收所述无线接入网元发送的接收确认信息之后,包括:
根据所述接收确认信息所携带的所述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的全部数据内容或部分数据内容检测所述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是否被所述无线接入网元成功接收;
若所述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被所述无线接入网元成功接收,则当前传输结束;若所述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未被所述无线接入网元成功接收,则重新向所述无线接入网元发送所述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
7.根据所述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重新向所述无线接入网元发送所述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包括:
采用可用的上行时频资源位置重新向所述无线接入网元发送所述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
或,
从所述接收确认信息中获取所述无线接入网元分配的上行资源和/或上行定时校准值;根据所述上行资源和/或所述上行定时校准重新向所述无线接入网元发送所述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确认信息中,还携带有:
所述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在所述可用的上行时频资源位置传输时占用的时频资源位置信息或同步码信息。
9.一种数据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无线接入网元接收用户设备UE采用可用的上行时频资源位置发送的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
所述无线接入网元从所述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中获取数据报文,所述数据报文包括表示所述数据报文为上行控制消息的标识,所述可用的上行时频资源位置由所述无线接入网元广播;
所述无线接入网元向所述UE发送接收确认信息,所述接收确认信息携带有所述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的全部数据内容或部分数据内容,所述接收确认信息用于所述UE确定所述无线接入网元是否成功接收所述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无线接入网元根据所述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中携带的信息或者所述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在传输时占用的时频资源位置确定出下游网元,将所述数据报文发送至所述下游网元。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接入网元从所述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中获取所述数据报文,包括:
在上行定时提前量已知的情况下,从所述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中直接获取所述数据报文;
在所述上行定时提前量未知的情况下,通过所述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中携带的同步码进行上行同步,在所述上行同步完毕后从所述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中获取所述数据报文。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确认信息中,还携带有:
所述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在所述可用的上行时频资源位置传输时占用的时频资源位置信息或同步码信息。
13.根据权利要求10至12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未能成功从所述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中获取所述数据报文的情况下,为所述UE分配上行传输资源和/或上行定时校准值,所述上行传输资源和/或所述上行定时校准值用于重传所述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
将所述上行传输资源和/或所述上行定时校准值添加至所述接收确认信息。
14.根据权利要求10至13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游网元是移动性管理实体MME;
所述无线接入网元根据所述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中携带的信息或者所述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在传输时占用的时频资源位置确定出下游网元,包括:
获取所述数据报文中携带的所述UE的标识;确定与所述UE的标识对应的MME为目标MME;或,
获取所述数据报文中携带的IP报文的源IP地址;确定与所述源IP地址对应的MME为所述目标MME;或,
获取所述数据报文中携带的第一预定标识;确定与所述第一预定标识对应的MME为所述目标MME;或,
确定与所述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中携带的同步码对应的MME为所述目标MME;或,
确定与所述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在传输时占用的时频资源位置对应的MME为所述目标MME;
所述无线接入网元将所述数据报文发送至下游网元,具体包括:
将所述数据报文发送至所述目标MME。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接入网元将所述数据报文发送至所述目标MME,包括:
通过与所述UE对应的S1-MME数据通道将所述数据报文发送至所述目标MME;
或,
通过与所述目标MME之间的新增数据通道将所述数据报文发送至所述目标MME。
16.根据权利要求11至13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游网元是数据网关;
所述无线接入网元根据所述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中携带的信息或者所述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在传输时占用的时频资源位置确定出下游网元,将所述数据报文发送至下游网元,具体包括:
从所述数据报文中获取IP报文;
根据所述数据报文中携带的所述UE的标识或所述IP报文的源IP地址确定出所述数据网关;
将所述IP报文发送至所述数据网关。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网关是:
分组数据网络网关PDN-GW;
或,
所述无线接入网元的本地网关。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网关是分组数据网络网关PDN-GW;
所述无线接入网元根据所述数据报文中携带的所述UE的标识或所述IP报文的源IP地址确定出所述数据网关,包括:
根据所述UE的标识查找为所述UE维持的S1-U数据通道;通过所述S1-U数据通道将所述IP报文发送给服务网关SGW,以便所述SGW通过与所述S1-U数据通道对应的S5数据通道将所述IP报文发送给所述PDN-GW,所述PDN-GW将所述IP报文发送至目标设备;
或,
根据所述IP报文的源IP地址查找与所述IP报文对应的目标PDN-GW;通过与所述目标PDN-GW之间建立的第一数据通道将所述IP报文发送给所述目标PDN-GW,以便所述目标PDN-GW将所述IP报文发送至目标设备;
或,
根据所述IP报文的源IP地址查找与所述IP报文对应的目标SGW;通过与所述目标SGW之间建立的第二数据通道将所述IP报文发送给所述目标S-GW,以便所述目标S-GW通过与所述目标PDN-GW之间建立的第三数据通道将所述IP报文发送给所述目标PDN-GW,所述目标PDN-GW将所述IP报文发送至目标设备;
或,
根据所述IP报文的源IP地址查找与所述IP报文对应的目标SGW和目标PDN-GW;通过路由功能将所述IP报文发送给所述目标S-GW,以便所述目标S-GW通过路由功能将所述IP报文发送给所述目标PDN-GW,所述目标PDN-GW将所述IP报文发送至目标设备。
19.根据权利要求11至13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游网元是与所述无线接入网元相连的第二无线接入网元;
所述无线接入网元根据所述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中携带的信息或者所述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在传输时占用的时频资源位置确定出下游网元,将所述数据报文发送至下游网元,具体包括:
从所述数据报文获取所述UE的归属小区标识;
在所述归属小区标识是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网元的下属小区标识时,将所述数据报文发送至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网元;以便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网元根据所述UE的标识查找为所述UE维持的S1-U数据通道,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网元通过所述S1-U数据通道将所述数据报文中携带的IP报文发送给服务网关SGW,所述SGW通过与所述UE对应的S5数据通道将所述IP报文发送给PDN-GW,所述PDN-GW将所述IP报文发送至目标设备。
20.根据权利要求11至13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游网元是第二无线接入网元;
所述无线接入网元根据所述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中携带的信息或者所述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在传输时占用的时频资源位置确定出下游网元,将所述数据报文发送至下游网元,具体包括:
从所述数据报文获取第二预定标识,所述第二预定标识用于表示所述数据报文是上行控制消息;
根据所述第二预定标识向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网元发送与所述上行控制消息对应的控制指令。
21.一种数据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移动性管理实体MME接收无线接入网元发送的数据报文,所述数据报文是所述无线接入网元从接收到的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中获取到的,所述数据报文包括表示所述数据报文为上行控制消息的标识,所述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是用户设备UE采用可用的上行时频资源位置发送给所述无线接入网元的,所述可用的上行时频资源位置由所述无线接入网元广播;
所述MME从所述数据报文中获取IP报文;
所述MME通过数据网关将所述IP报文发送至目的设备。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ME接收无线接入网元发送的数据报文,包括:
通过与所述UE对应的S1-MME数据通道接收所述数据报文;
或,
通过与所述无线接入网元之间的新增数据通道接收所述数据报文。
23.根据权利要求21或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网关是:
分组数据网络网关PDN-GW;
或,
所述MME的本地网关。
24.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网关是分组数据网络网关PDN-GW;
所述MME通过数据网关将所述IP报文发送至目的设备,包括:
通过与所述UE对应的S11数据通道将所述IP报文发送给服务网关SGW,以便所述SGW通过与所述UE对应的S5数据通道将所述IP报文发送给所述PDN-GW,所述PDN-GW将所述IP报文发送至目标设备;
或,
根据所述IP报文的源IP地址查找与所述IP报文对应的目标PDN-GW;通过与所述目标PDN-GW之间建立的第四数据通道将所述IP报文发送给所述目标PDN-GW,所述目标PDN-GW将所述IP报文发送至目标设备;
或,
根据所述IP报文的源IP地址查找与所述IP报文对应的目标SGW;通过与所述目标SGW之间建立的第五数据通道将所述IP报文发送给所述目标S-GW,以便所述目标S-GW通过与目标PDN-GW之间建立的第六数据通道将所述IP报文发送给所述目标PDN-GW,所述目标PDN-GW将所述IP报文发送至目标设备;
或,
根据所述IP报文的源IP地址查找与所述IP报文对应的目标SGW;通过路由功能将所述IP报文发送给所述目标S-GW,以便所述目标S-GW通过路由功能将所述IP报文发送给目标PDN-GW,所述目标PDN-GW将所述IP报文发送至目标设备。
25.一种数据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生成携带有数据报文的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所述数据报文包括表示所述数据报文为上行控制消息的标识;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采用可用的上行时频资源位置向无线接入网元发送所述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所述可用的上行时频资源位置由所述无线接入网元广播;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无线接入网元发送的接收确认信息,所述接收确认信息携带有所述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的全部数据内容或部分数据内容,所述接收确认信息用于确定所述无线接入网元是否成功接收所述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处理模块,还用于在上行定时提前量已知的情况下,生成仅携带有所述数据报文的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
所述第一处理模块,还用于在所述上行定时提前量未知的情况下,生成携带有同步码和所述数据报文的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数据报文的业务类型选择所述同步码,不同的业务类型对应各自的同步码;
所述第一处理模块,还用于生成携带有选择出的所述同步码和所述数据报文的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
28.根据权利要求25至27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数据报文的业务类型选择时频资源位置,不同的业务类型对应各自的时频资源位置;所述第一发送模块,还用于采用选择出的所述时频资源位置向无线接入网元发送所述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
或,
所述第一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数据报文的调制编码方案选择时频资源位置,不同的调制编码方案对应各自的时频资源位置;所述第一发送模块,还用于采用选择出的所述时频资源位置向无线接入网元发送所述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
29.根据权利要求25至28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报文,携带有如下任一种类型或者任意多种类型的组合:
IP报文;
IP报文和UE的标识;
IP报文、所述UE的标识和所述UE的归属小区标识;
IP报文和第一预定标识,所述第一预定标识用于指示目标移动性管理实体MME;和,
第二预定标识,所述第二预定标识用于指示所述数据报文是上行控制消息。
30.根据权利要求25至29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接收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接收确认信息检测所述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是否被所述无线接入网元成功接收;
所述第一发送模块,还用于若所述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被所述无线接入网元成功接收,则当前传输结束;若所述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未被所述无线接入网元成功接收,则重新采用可用的上行时频资源位置向所述无线接入网元发送所述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发送模块,还用于采用可用的上行时频资源位置重新向所述无线接入网元发送所述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
或,
所述第一发送模块,还用于从所述接收确认信息中获取所述无线接入网元分配的上行资源和/或上行定时校准值;根据所述上行资源和/或所述上行定时校准重新向所述无线接入网元发送所述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
32.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确认信息中,还携带有:
所述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在所述可用的上行时频资源位置传输时占用的时频资源位置信息或同步码信息。
33.一种数据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设备UE采用可用的上行时频资源位置发送的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
第二处理模块,用于从所述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中获取数据报文,所述数据报文包括表示所述数据报文为上行控制消息的标识,所述可用的上行时频资源位置由无线接入网元广播;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UE发送接收确认信息,所述接收确认信息携带有所述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的全部数据内容或部分数据内容,所述接收确认信息用于所述UE确定所述无线接入网元是否成功接收所述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所述第二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中携带的信息或者所述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在传输时占用的时频资源位置确定出下游网元;
所述第二发送模块,还用于将所述数据报文发送至所述下游网元。
3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处理模块,用于在上行定时提前量已知的情况下,从所述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中直接获取所述数据报文;
所述第二处理模块,还用于在所述上行定时提前量未知的情况下,通过所述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中携带的同步码进行上行同步,在所述上行同步完毕后从所述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中获取所述数据报文。
36.根据权利要求34或3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确认信息中,还携带有:
所述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在所述可用的上行时频资源位置传输时占用的时频资源位置信息或同步码信息。
37.根据权利要求34至36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处理模块,用于在未能成功从所述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中获取所述数据报文的情况下,为所述UE分配上行传输资源和/或上行定时校准值,所述上行传输资源和/或所述上行定时校准值用于重传所述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
所述第二处理模块,还用于将所述上行传输资源和/或所述上行定时校准值添加至所述接收确认信息。
38.根据权利要求34至37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游网元是移动性管理实体MME;
所述第二处理模块,用于获取所述数据报文中携带的所述UE的标识;确定与所述UE的标识对应的MME为目标MME;或,用于获取所述数据报文中携带的IP报文的源IP地址;确定与所述源IP地址对应的MME为所述目标MME;或,用于获取所述数据报文中携带的第一预定标识;确定与所述第一预定标识对应的MME为所述目标MME;或,用于确定与所述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中携带的同步码对应的MME为所述目标MME;或,用于确定与所述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在传输时占用的时频资源位置对应的MME为所述目标MME;
所述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数据报文发送至所述目标MME。
39.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发送模块,用于通过与所述UE对应的S1-MME数据通道将所述数据报文发送至所述目标MME;
或,
所述第二发送模块,用于通过与所述目标MME之间的新增数据通道将所述数据报文发送至所述目标MME。
40.根据权利要求34至37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游网元是数据网关;
所述第二处理模块,用于从所述数据报文中获取IP报文;
所述第二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数据报文中携带的所述UE的标识或所述IP报文的源IP地址确定出所述数据网关;
所述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IP报文发送至所述数据网关。
41.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网关是:
分组数据网络网关PDN-GW;
或,
所述无线接入网元的本地网关。
42.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网关是分组数据网络网关PDN-GW;
所述第二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UE的标识查找为所述UE维持的S1-U数据通道;所述第二发送模块,用于通过所述S1-U数据通道将所述IP报文发送给服务网关SGW,以便所述SGW通过与所述S1-U数据通道对应的S5数据通道将所述IP报文发送给所述PDN-GW,所述PDN-GW将所述IP报文发送至目标设备;
或,
所述第二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IP报文的源IP地址查找与所述IP报文对应的目标PDN-GW;所述第二发送模块,用于通过与所述目标PDN-GW之间建立的第一数据通道将所述IP报文发送给所述目标PDN-GW,以便所述目标PDN-GW将所述IP报文发送至目标设备;
或,
所述第二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IP报文的源IP地址查找与所述IP报文对应的目标SGW;所述第二发送模块,用于通过与所述目标SGW之间建立的第二数据通道将所述IP报文发送给所述目标S-GW,以便所述目标S-GW通过与所述目标PDN-GW之间建立的第三数据通道将所述IP报文发送给所述目标PDN-GW,所述目标PDN-GW将所述IP报文发送至目标设备;
或,
所述第二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IP报文的源IP地址查找与所述IP报文对应的目标SGW和目标PDN-GW;所述第二发送模块,用于通过路由功能将所述IP报文发送给所述目标S-GW,以便所述目标S-GW通过路由功能将所述IP报文发送给所述目标PDN-GW,所述目标PDN-GW将所述IP报文发送至目标设备。
43.根据权利要求34至37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游网元是与所述无线接入网元相连的第二无线接入网元;
所述第二处理模块,用于从所述数据报文获取所述UE的归属小区标识;
所述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在所述归属小区标识是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网元的下属小区标识时,将所述数据报文发送至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网元;以便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网元根据所述UE的标识查找为所述UE维持的S1-U数据通道,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网元通过所述S1-U数据通道将所述数据报文中携带的IP报文发送给服务网关SGW,所述SGW通过与所述UE对应的S5数据通道将所述IP报文发送给PDN-GW,所述PDN-GW将所述IP报文发送至目标设备。
44.根据权利要求34至37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游网元是第二无线接入网元;
所述第二处理模块,用于从所述数据报文获取第二预定标识,所述第二预定标识用于表示所述数据报文是上行控制消息;
所述第二发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预定标识向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网元发送与所述上行控制消息对应的控制指令。
45.一种数据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第三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无线接入网元发送的数据报文,所述数据报文是所述无线接入网元从接收到的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中获取到的,所述数据报文包括表示所述数据报文为上行控制消息的标识,所述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是用户设备UE采用可用的上行时频资源位置发送给所述无线接入网元的,所述可用的上行时频资源位置由所述无线接入网元广播;
第三处理模块,用于从所述数据报文中获取IP报文;
第三发送模块,用于通过数据网关将所述IP报文发送至目的设备。
46.根据权利要求4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接收模块,用于通过与所述UE对应的S1-MME数据通道接收所述数据报文;
或,
所述第三接收模块,用于通过与所述无线接入网元之间的新增数据通道接收所述数据报文。
47.根据权利要求45或4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网关是:
分组数据网络网关PDN-GW;
或,
MME的本地网关。
48.根据权利要求4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网关是分组数据网络网关PDN-GW;
所述第三发送模块,用于通过与所述UE对应的S11数据通道将所述IP报文发送给服务网关SGW,以便所述SGW通过与所述UE对应的S5数据通道将所述IP报文发送给所述PDN-GW,所述PDN-GW将所述IP报文发送至目标设备;
或,
所述第三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IP报文的源IP地址查找与所述IP报文对应的目标PDN-GW;所述第三发送模块,用于通过与所述目标PDN-GW之间建立的第四数据通道将所述IP报文发送给所述目标PDN-GW,所述目标PDN-GW将所述IP报文发送至目标设备;
或,
所述第三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IP报文的源IP地址查找与所述IP报文对应的目标SGW;所述第三发送模块,用于通过与所述目标SGW之间建立的第五数据通道将所述IP报文发送给所述目标S-GW,以便所述目标S-GW通过与目标PDN-GW之间建立的第六数据通道将所述IP报文发送给所述目标PDN-GW,所述目标PDN-GW将所述IP报文发送至目标设备;
或,
所述第三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IP报文的源IP地址查找与所述IP报文对应的目标SGW;所述第三发送模块,用于通过路由功能将所述IP报文发送给所述目标S-GW,以便所述目标S-GW通过路由功能将所述IP报文发送给目标PDN-GW,所述目标PDN-GW将所述IP报文发送至目标设备。
4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5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9至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5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21至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510464269.XA 2015-07-31 2015-07-31 数据发送方法、装置及系统 Active CN10641312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64269.XA CN106413120B (zh) 2015-07-31 2015-07-31 数据发送方法、装置及系统
EP16832238.6A EP3316652B1 (en) 2015-07-31 2016-07-26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plink transmission of small data packets
EP20156487.9A EP3761747A1 (en) 2015-07-31 2016-07-26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plink transmission of small data packets
PCT/CN2016/091704 WO2017020750A1 (zh) 2015-07-31 2016-07-26 数据发送方法、装置及系统
BR112018001937-2A BR112018001937A2 (zh) 2015-07-31 2016-07-26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US15/884,345 US11516850B2 (en) 2015-07-31 2018-01-30 Method for a mobile device to transmit data in a dormant stat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64269.XA CN106413120B (zh) 2015-07-31 2015-07-31 数据发送方法、装置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13120A CN106413120A (zh) 2017-02-15
CN106413120B true CN106413120B (zh) 2021-09-21

Family

ID=579424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464269.XA Active CN106413120B (zh) 2015-07-31 2015-07-31 数据发送方法、装置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516850B2 (zh)
EP (2) EP3761747A1 (zh)
CN (1) CN106413120B (zh)
BR (1) BR112018001937A2 (zh)
WO (1) WO201702075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70419B (zh) * 2015-08-20 2022-11-15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ue的接入、切换和加密控制的方法与设备
EP3398273B1 (en) * 2015-12-31 2021-05-26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method therein for transmitting data packet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08810977B (zh) * 2017-05-05 2022-03-25 捷开通讯(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通信设备及具有存储功能的设备
CN109246811B (zh) * 2017-05-11 2024-06-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9391375B (zh) * 2017-08-04 2020-10-09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反射映射的启动方法、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19028732A1 (en) * 2017-08-10 2019-02-14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DATA TRANSMISSIONS DURING A RANDOM ACCESS PROCESS
US11497060B2 (en) * 2018-10-01 2022-11-08 Mediatek Singapore Pte. Ltd. Multiplexing, addressing and HARQ for MsgB in two-step RACH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CN112956279B (zh) * 2018-11-13 2024-04-30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用于提早数据传输的nas-as交互
US12052626B2 (en) 2021-12-23 2024-07-30 T-Mobile Usa, Inc. Steering non-mobile connected-mode user equipment to higher capacity radio cells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693892B1 (en) * 1997-07-31 2004-02-17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of controlling communication resources
CN101064560A (zh) * 2006-04-29 2007-10-3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时分同步码分多址系统随机接入的识别方法
CN102158981A (zh) * 2010-02-11 2011-08-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竞争的上行数据传输方法和系统
CN102413476A (zh) * 2012-01-04 2012-04-1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认知lte系统中crb资源的动态组合和分配方法
CN102740283A (zh) * 2012-06-20 2012-10-17 北京傲天动联技术有限公司 Lte系统中的网关设备及其数据分流方法
CN104144030A (zh) * 2013-05-09 2014-11-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发送、接收方法、数据发送及接收端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RE44283E1 (en) * 2005-12-23 2013-06-11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procedures for unsynchronized, synchronized, and synchronization stand by communications in E-UTRA systems
GB2461158B (en) * 2008-06-18 2011-03-02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performing 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and terminal therof
US8514779B2 (en) * 2009-04-13 2013-08-20 Qualcomm Incorporated Radio link control protocol data unit size selection in dual carrier HSUPA
CN101695196B (zh) * 2009-10-20 2011-08-31 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竞争模式下随机接入成功率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EP2365658A1 (en) * 2010-03-12 2011-09-14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Paging message including user data and/or ACK/NACK information
WO2012058797A1 (zh) * 2010-11-02 2012-05-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的传输方法及装置、移动终端
US20130010711A1 (en) * 2011-07-06 2013-01-10 Daniel Larsson Random Access with Primary and Secondary Component Carrier Communications
US9313718B2 (en) * 2012-04-11 2016-04-12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operative discovery and in proximity-based service
US10097315B2 (en) * 2013-04-19 2018-10-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Group scheduling and acknowledgement for wireless transmission
US9781630B2 (en) * 2013-07-16 2017-10-03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segmenting and reordering a radio link control status protocol data unit and a device therefor
US9814020B2 (en) * 2014-02-12 2017-11-07 Acer Incorporated Method of transmitting RRC messages in RRC-idle mode
US10075269B2 (en) * 2014-09-12 2018-09-11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data in WLAN system, and device for same
US9948367B2 (en) * 2014-11-03 2018-04-17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acknowledging multiple user uplink transmissions
CA2992037A1 (en) * 2015-01-23 2016-07-28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Pre-emptive resource allocation in a wireless network for event-triggered transmission
US11503629B2 (en) * 2019-10-29 2022-11-15 Lg Electronics Inc. Data transmission considering feedback and sidelink resource allocation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693892B1 (en) * 1997-07-31 2004-02-17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of controlling communication resources
CN101064560A (zh) * 2006-04-29 2007-10-3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时分同步码分多址系统随机接入的识别方法
CN102158981A (zh) * 2010-02-11 2011-08-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竞争的上行数据传输方法和系统
CN102413476A (zh) * 2012-01-04 2012-04-1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认知lte系统中crb资源的动态组合和分配方法
CN102740283A (zh) * 2012-06-20 2012-10-17 北京傲天动联技术有限公司 Lte系统中的网关设备及其数据分流方法
CN104144030A (zh) * 2013-05-09 2014-11-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发送、接收方法、数据发送及接收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BR112018001937A2 (zh) 2018-09-18
EP3316652B1 (en) 2020-03-04
EP3316652A4 (en) 2018-06-27
US11516850B2 (en) 2022-11-29
US20180176963A1 (en) 2018-06-21
WO2017020750A1 (zh) 2017-02-09
CN106413120A (zh) 2017-02-15
EP3761747A1 (en) 2021-01-06
EP3316652A1 (en) 2018-05-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413120B (zh) 数据发送方法、装置及系统
JP7013498B2 (ja) データスケジューリング方法、基地局およびシステム
EP3193558B1 (en) Method, device and network for 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fier allocation in dual connectivity
JP6353983B2 (ja) データ通信における軽量の無線シグナリング機構のためのシステム、装置及び方法
US12028904B2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9730249B2 (en) Systems, apparatuses, and methods for processing random acccess response messages for coverage constrained devices
CN105530706B (zh) 一种传输下行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CN107231623B (zh) 一种数据调度方法、基站及系统
US20160338111A1 (en) User equipment and evolved node-b and methods for random access for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EP3145228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ignal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of hss/mm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277434B2 (en) Identification of UE counting results in eMBMS
KR102239933B1 (ko) 정보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CN112715051B (zh) 用于新空口系统中的两步随机接入过程中的消息的前导码和有效载荷的资源分配
TWI679915B (zh) 處理雙連結中次要節點改變的裝置及方法
WO2020167188A1 (en) Pdcp entity, rlc entity and methods performed therein for providing multi connectivity
EP3659386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device-to-device (d2d) communication
CN116326161A (zh) 信号的接收和发送方法、装置和通信系统
CN109691166B (zh) 无线通信网络中的相邻网络节点的识别
CN103384185B (zh) 处理分时双工系统中资源配置的方法及其通信装置
KR20160123470A (ko) 다중 네트워크 무선 접속을 위한 통합 접속 장치 및 방법
WO2019213974A1 (zh) 随机接入过程中消息传输的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04837210A (zh) 在无线资源控制闲置模式下发送无线资源控制信息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