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411282A - 音频装置 - Google Patents
音频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411282A CN106411282A CN201610601771.5A CN201610601771A CN106411282A CN 106411282 A CN106411282 A CN 106411282A CN 201610601771 A CN201610601771 A CN 201610601771A CN 106411282 A CN106411282 A CN 10641128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operating
- volume key
- volume
- main
- valu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6—Sound input; Sound output
- G06F3/165—Management of the audio stream, e.g. setting of volume, audio stream path
-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G—CONTROL OF AMPLIFICATION
- H03G5/00—Tone control or bandwidth control in amplifiers
- H03G5/02—Manually-operated control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6—Sound input; Sound output
- G06F3/162—Interface to dedicated audio devices, e.g. audio drivers, interface to CODEC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3/00—Circuits for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3/005—Circuits for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for combining the signals of two or more microphon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430/00—Signal processing covered by H04R, not provided for in its groups
- H04R2430/01—Aspects of volume control, not necessarily automatic, in sound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diology, Speech & Language Pathology (AREA)
- Multimedia (AREA)
- Otolaryngology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ntrol Of Amplification And Gain Control (AREA)
- Circuit For Audible Band Transducer (AREA)
- Tone Control, Compression And Expansion, Limiting Amplitud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音频装置,保持多个操作部的等级差地进行操作,在紧急的情况下等,容易将全部操作部的操作值操作成最大值或最小值。音频装置具备:多个操作部(10a、10b、10c)及控制部,以任一个为主操作部,以其他为从属操作部,根据主操作部的操作,一边保持与主操作部的等级差一边联动地操作从属操作部。在多个操作部中的任一个的操作值达到最大值或最小值的情况下,控制部将此时的等级差存储于存储器,并暂时解除该操作部与主操作部的联动而允许主操作部及未达到最大值或最小值的操作部的操作,在主操作部被反向地操作而主操作部与该操作部的等级差和存储于存储器的等级差一致的情况下,控制部使该操作部与主操作部的联动复原。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音频装置,尤其是涉及具备相互进行联动动作的操作部的音频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在录音装置等音频装置中,联动地操作多个音量键的功能为人们所知。
在联动的方式中,存在保持多个音量键的等级差地进行操作的所谓团体(GANG)功能和使多个音量值一致地进行操作的链接(LINK)功能。其中,在团体功能中,作为多个音量键中的某一个达到最大或最小值的情况下的控制方式,存在为了保持等级差而禁止进一步的操作,或者废弃等级差而能够继续动作这两个种类。
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如下的内容:具有前方及后方通道的各音频输出的音质调整单元,在预定模式时,根据单一的操作而维持前方音质调整设定等级与后方音质调整设定等级的等级差,并联动地使音质调整设定等级变化。另外,记载了如下的内容:在一个通道的设定等级达到上限值或下限值的情况下,以维持等级的状态不进行等级变化,或者通过其他键操作来将联动解除,而能够对另一个通道进行等级变化。
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如下的内容:对相邻的通道进行配对,在设定为团体模式的情况下,以保持对各通道进行设定的参数值的关系的状态进行联动控制,在设定为链接模式的情况下,使各通道的参数值为相同值地进行联动控制。另外,在一个通道的参数值成为最大或最小的情况下,维持参数值的关系。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3112913号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2-14228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团体功能中,在多个音量键中的某一个达到最大或最小值时为了保持等级差而禁止进一步的操作的控制方式中,例如存在即使输入音频信号等级过大而想要紧急地缩减音量时也无法对全部音量进行缩减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保持多个操作部的等级差地进行操作,并且在紧急的情况下等容易将全部操作部的操作值操作成最大值或最小值的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音频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多个操作部;及控制部,以上述多个操作部中的任一个为主操作部,以其他操作部为从属操作部,根据主操作部的操作,一边保持与主操作部的等级差一边联动地操作从属操作部,在多个操作部中的至少任一个的操作值达到最大值或最小值的情况下,上述控制部将此时的等级差存储于存储器,并暂时解除达到最大值或最小值的操作部与主操作部的联动而允许上述主操作部及未达到最大值或最小值的操作部的操作,在上述主操作部被反向地操作而上述主操作部与达到最大值或最小值的操作部的等级差和存储于上述存储器的等级差一致的情况下,上述控制部使达到最大值或最小值的操作部与主操作部的联动复原。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具备:多个操作部;及控制部,以上述多个操作部中的任一个为主操作部,以其他操作部为从属操作部,根据主操作部的操作,一边保持与主操作部的等级差一边联动地操作从属操作部,在多个操作部中的至少任一个的操作值达到最大值或最小值的情况下,上述控制部将此时的主操作部的操作值存储于存储器,并暂时解除达到最大值或最小值的操作部与主操作部的联动而允许上述主操作部及未达到最大值或最小值的操作部的操作,在上述主操作部被反向地操作而上述主操作部的操作值与存储于上述存储器的操作值一致的情况下,上述控制部使达到最大值或最小值的操作部与主操作部的联动复原。
在本发明中,上述操作部可以采用能够旋转操作的音量键。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保持多个操作部的等级差地联动地进行操作,并且在紧急的情况下等,能够容易地将全部操作部的操作值操作成最大值或最小值。另外,根据本发明,也能够容易进行向联动操作的复原。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的音量键动作说明图。
图2是实施方式的录音装置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作为音频装置而以录音装置为例来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录音装置具备的多个音量键(在图中为三个音量键10a、10b、10c)一边保持等级差一边联动(团体功能)的情况。
图1(a)是初始状态,音量键10a的等级为0,音量键10b的等级为50,音量键10c的等级为10。使用者在使上述三个音量键10a、10b、10c联动的情况下,对操作部进行操作而将该内容的操作信号向录音装置的控制部即CPU输出。CPU取得音量键10a、10b、10c的操作值,算出其等级并存储于存储器。在图1(a)的状态下,CPU为
音量键10a:0
音量键10b:50
音量键10c:10,
因此将音量键10a与音量键10b的等级差存储为50-0=+50,将音量键10b与音量键10c的等级差存储为10-50=-40。当然,等级差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以某一个音量键为主音量键,算出与该主音量键的等级差并进行存储。例如,以音量键10a为主音量键,将音量键10a与音量键10b的等级差存储为50-0=+50,将音量键10a与音量键10c的等级差存储为10-0=+10。
图1(b)是从图1(a)开始的转变状态,使用者对音量键10a进行操作,而处于
音量键10a:0→17
的情况。在以音量键10a为主音量键,以音量键10b、10c为从属音量键的情况下,以音量键10a的操作值为基准,使这些音量键一边保持等级差一边联动。因此,与音量键10a的上述操作联动地变化为
音量键10b:50→67
音量键10c:10→27。
图1(c)是从图1(b)开始的转变状态,使用者对音量键10a进行操作,而处于
音量键10a:17→50
的情况。与该操作联动地变化为
音量键10b:67→100
音量键10c:27→60。
当音量键10a、10b、10c的最小值(下限值)为0,最大值(上限值)为100时,通过该操作而音量键10b达到最大值。在图中,用阴影表示音量键10b达到最大值。在以往的团体功能中,在多个音量键中的某一个达到最大值的情况下,为了保持等级差而禁止进一步的操作,即使从图1(c)的状态开始使用者想要进一步将音量键10a向右操作(使操作值增大的方向的操作),该操作也被禁止。另一方面,在本实施方式中,即使音量键10b达到最大值,也允许进一步的音量键操作。
图1(d)是从图1(c)开始的转变状态,使用者对音量键10a进行操作,而处于
音量键10a:50→80
的情况。CPU对应于该操作,将音量键10b达到最大值的时刻下的音量键10a与音量键10b的等级差保持于存储器,并且暂时解除音量键10a与音量键10b的联动关系,将音量键10b维持为最大值的状态,并仅使音量键10c联动。即,变化为
音量键10b:100(维持原样)
音量键10c:60→90。
在此,“暂时解除”联动关系是指如后所述考虑了通过音量键10a的反向的操作而联动关系再次复原的情况,是带有复原条件的解除。
图1(e)是从图1(d)开始的转变状态,使用者对音量键10a进行操作,而处于
音量键10a:80→90
的情况。对应于该操作而变化为
音量键10b:100(维持原样)
音量键10c:90→100。
通过该操作,除了音量键10b之外,音量键10c也达到最大值。在图中,用阴影表示音量键10c达到最大值。CPU对应于该操作,将音量键10c达到最大值的时刻下的音量键10a与音量键10c的等级差保持于存储器,并且暂时解除音量键10a与音量键10c的联动关系。
图1(f)是从图1(e)开始的转变状态,使用者对音量键10a进行操作,而处于
音量键10a:90→100
的情况。此时,
音量键10b:100(维持原样)
音量键10c:100(维持原样)。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图1(c)~图1(f)中,要留意的是无论哪个音量键达到最大值,使用者都可以对音量键10a进行操作而使其操作值变化(增大)。这意味着通过持续操作作为主音量键的音量键10a,能够将全部音量键10a、10b、10c的操作值快速地设定为最大值。
图1(g)是从图1(f)开始的转变状态,使用者反向(操作值减少的方向)地操作音量键10a,而处于
音量键10a:100→90
的情况。此时,
音量键10b:100(维持原样)
音量键10c:100(维持原样)。
通过该操作,音量键10a与音量键10c的等级差从0成为+10,返回与图1(e)的状态相同的等级差,即暂时解除音量键10a与音量键10c的联动关系的状态。CPU当检测到该状态时,使音量键10a与音量键10c的联动关系再次复原。
图1(h)是从图1(g)开始的转变状态,使用者反向地操作音量键10a,而处于
音量键10a:90→80
的情况。此时,
音量键10b:100(维持原样)
音量键10c:100→90。
音量键10c与音量键10a联动,其等级差维持为+10。
图1(i)是从图1(h)开始的转变状态,使用者反向地操作音量键10a,而处于
音量键10a:80→50
的情况。此时,
音量键10b:100(维持原样)
音量键10c:90→60。
通过该操作,音量键10a与音量键10b的等级差成为+50,返回与图1(c)的状态相同的等级差,即暂时解除音量键10a与音量键10b的联动关系的状态。CPU当检测到该状态时,使音量键10a与音量键10b的联动关系再次复原。
图1(j)是从图1(i)开始的转变状态,使用者反向地操作音量键10a,而处于
音量键10a:50→17
的情况。此时,
音量键10b:100→67
音量键10c:60→27。
音量键10b及音量键10c与音量键10a联动,其等级差分别维持为+50和+10。
从图1(j)开始使用者进一步反向地操作音量键10a而转变成图1(a)的状态时,
音量键10a:17→0
音量键10b:67→50
音量键10c:27→10,
返回初始状态。这意味着通过仅操作作为主音量键的音量键10a就能够使全部音量键10a、10、10c快速地返回初始状态。
另外,在图1(a)的初始状态下,以音量键10b为主音量键,以音量键10a、10c为从属音量键,向逆时针方向操作音量键10b时,音量键10a已经为最小值0,因此与该操作不联动,虽然在音量键10c达到最小值0之前与音量键10b联动,但是在达到最小值0之后不联动,仅通过操作音量键10b就能够将全部音量键10a、10b、10c全部设定为最小值0,这是显然的。另外,从该状态开始向顺时针方向操作音量键10b的情况下,在音量键10b的操作值达到40的时刻,与音量键10c的联动复原,在音量键10b的操作值达到50的时刻,与音量键10a的联动复原,这也是显然的。
这样设定团体功能,在一边维持等级差一边相互联动的三个音量键10a、10b、10c中的任一个达到最大值或最小值的情况下,将此时的等级差存储于存储器并暂时解除联动状态,对于未达到最大值或最小值的音量键维持联动状态,并且允许未达到最大值或最小值的音量键的操作,由此即便设定团体功能,使用者也能够进行紧急的操作。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使用者反向地操作音量键的情况下,在音量键的等级差与暂时解除了联动状态的等级差相等时,使联动状态再次自动复原,因此省去使用者重新设定团体功能的劳力和时间,能够提高使用者的操作性。
在本实施方式中,CPU也可以不将暂时解除音量键的联动状态时的等级差存储于存储器,而将暂时解除音量键的联动状态时的主音量键的操作值存储于存储器。即,将图1(c)的状态下的音量键10a的操作值(50)作为暂时解除了与音量键10b的联动关系时的操作值存储于存储器,并将图1(e)的状态下的音量键10a的操作值(90)作为暂时解除了与音量键10c的联动关系时的操作值存储于存储器。使用者反向地操作音量键10a,在其操作值再次成为90时,CPU检测到该情况而使与音量键10c的联动关系再次复原,在音量键10a的操作值再次成为50时,CPU检测到该情况而使与音量键10b的联动关系再次复原。
图2是本实施方式的录音装置的结构框图。录音装置具备:HDMI(注册商标)输入端子(HDMIIN)130、HDMI输出端子(HDMIOUT)132、HDMI接收器103、HDMI发送器140、CPU102、CPLD(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134、音频CODEC104、多路复用器(MUX)136、操作部142及AD143。
HDMI输入端子130经由HDMI线而与其他设备连接。
HDMI接收器103根据经由HDMI线而从其他设备传送的TMDS信号、TMDS时钟信号,而输出LRCK信号、BCLK(或SCLK)信号、数据信号及MCLK信号。在HDMI接收器103通过I2C总线而与CPU102连接,CPU102对HDMI接收器103的动作进行控制。HDMI接收器103将数据信号中所包含的音频信号提供给CPLD134。
CPLD134将音频信号输出给多路复用器(MUX)136。另一方面,从话筒等输入的模拟音频信号通过音频CODEC104而被转换成数字信号并提供给CPLD134。以下,为了便于说明,将HDMI信号中所包含的音频信号称为HDMI音频信号,并将来自话筒等的音频信号称为输入音频信号,来进行区分。
操作部142由使用者能够操作的按钮、选择器或触摸开关等构成,尤其是具备调整音量等多个音量键10a、10b、10c。使用者通过对操作部142进行操作来进行输入音频信号的等级调整等。来自操作部142的操作信号被提供给CPU102。另外,操作部142的音量键10a、10b、10c的操作值由AD143转换成数字值并提供给CPU102。
CPU102将闪存110及SDRAM111分别作为程序存储器及工作存储器,读出处理程序并执行预定处理。即,CPU102将音频数据存储于例如安装于未图示的SD卡连接器的SD卡存储器中。另外,CPU102根据来自操作部142的操作信号,而对CPLD134的多路复用器136进行控制,将输入音频信号嵌入HDMI音频信号中。或者,CPU102根据来自操作部142的操作信号,从HDMI音频信号和输入音频信号中选择应进行监控的CH的音频信号并向音频CODEC104输出,此外选择应向下游的设备供给的HDMI音频信号并输出给HDMI发送器140。
另外,CPU102根据来自操作部142的操作信号,决定是否使音量键10a、10b、10c保持其等级差地进行联动(团体功能),在执行团体功能的情况下,基于来自AD143的数字值来算出音量键10a、10b、10c的等级差,并以维持该等级差的方式使音量键10a、10b、10c联动。
HDMI发送器140将包含HDMI音频信号的TMDS信号、TMDS时钟信号经由HDMI输出端子132而向其他设备输出。
音频CODEC104对输入的模拟音频信号执行包含AD转换、编码在内的各种处理,经由CPU102而存储于SD卡存储器来进行录音。另外,经由CPU102而读出存储于SD卡存储器的声音数据,进行译码及DA转换,而作为模拟声音信号进行输出。另外,音频CODEC104将从多路复用器136提供的监控用的音频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而作为监控输出进行外部输出。
显示器144由液晶面板或有机EL面板构成,根据来自CPU102的指令而显示由操作部142操作的状态或HDMI音频信号的CH分配状态。
使用者对操作部142进行操作而以音量键10a为主音量键,使团体功能为ON。此时,CPU102在显示器144上显示团体功能为ON及处于联动关系的音量键(音量键10a、音量键10b、音量键10c)。另外,CPU102将设定为主音量键的音量键10a及设定为从属音量键的音量键10b、10c存储于SDRAM111,并算出设定时的等级差,即音量键10b及音量键10c相对于音量键10a的等级差并存储于SDRAM111。
在使用者操作了音量键10a的情况下,其操作值由AD143转换成数字值并提供给CPU102。CPU102读出存储于SDRAM111的等级差,并以维持该等级差的方式使音量键10b及音量键10c联动。
并且,在团体功能的执行中,CPU102对音量键10a、10b、10c中的任一个是否达到最大值(上限值)或最小值(下限值)进行判定。若未达到最大值或最小值,则仍执行团体功能。另一方面,在音量键10a、10b、10c中的任一个达到最大值或最小值的情况下,CPU102将此时的等级差或者此时的作为主音量键的音量键10a的操作值存储于SDRAM111,并暂时解除与达到最大值或最小值的音量键的联动关系,达到最大值或最小值的该音量键的操作值原封不动地维持,并进行与音量键10a的操作对应的处理,例如输入音频信号的等级调整。
另外,在暂时解除了联动关系的状态下,反向地操作作为主音量键的音量键10a,在其操作值与存储于SDRAM111的等级差或操作值一致的情况下,CPU102使联动关系再次复原,对应于音量键10a的操作地使其他从属音量键的音量键10b、10c变化。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音量键10a、10b、10c中的任一个达到最大值或最小值的情况下,CPU102自动地暂时解除与达到最大值或最小值的该音量键的联动关系(与未达到最大值或最小值的其他音量键的联动关系原封不动地维持),因此使用者无需每次手动地解除团体功能。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暂时解除的状态再现时,使暂时解除的联动关系自动复原,因此不需要为了使团体功能复原而另行对操作按钮进行操作等劳力和时间。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团体功能执行期间想要紧急进行静音(MUTE)的情况下特别有效,不用手动解除团体功能而能够快速地静音。另外,在这样的静音操作之后,能够极简易地使团体功能复原而维持等级差。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音量键10a、10b、10c中的任一个达到最大值或最小值而暂时解除联动关系的情况下,CPU102将此时的等级差或作为主音量键的音量键10a的操作值存储于SDRAM111,但也可以取代SDRAM111,或者与SDRAM111一起存储于闪存110以备电源OFF之后的联动关系的复原。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音量键10a、10b、10c中的任一个达到最大值或最小值而暂时解除联动关系的情况下,可以将暂时解除这一内容显示于显示器144。根据图1进行说明,在转变成了图1(c)的状态的情况下,在显示器144上显示音量键10b的联动关系被解除,在转变成了图1(e)的状态的情况下,在显示器144上显示音量键10c的联动关系被解除等。在复原的情况下,也可以同样地将复原的内容显示于显示器144。在本实施方式中,团体功能仅通过音量键10a的操作而自动地暂时解除及复原,因此通过显示器144等将其状态报知使用者是优选的。
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录音装置的音量键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定于此,同样能适用于具备一边保持等级差一边联动地进行动作的多个操作部的任意音频装置,例如具备多个音量键的电动扬声器等。
附图标记说明
10a、10b、10c 音量键
102 CPU
103 HDMI接收器
104 音频CODEC
130 HDMI输入端子
132 HDMI输出端子
134 CPLD(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
136 多路复用器(MUX)
140 HDMI发送器
142 操作部
143 模拟数字转换器(AD)
144 显示器。
Claims (3)
1.一种音频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多个操作部;及
控制部,以所述多个操作部中的任一个为主操作部,以其他操作部为从属操作部,根据主操作部的操作,一边保持与主操作部的等级差一边联动地操作从属操作部,
在多个操作部中的至少任一个的操作值达到最大值或最小值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将此时的等级差存储于存储器,并暂时解除达到最大值或最小值的操作部与主操作部的联动而允许所述主操作部及未达到最大值或最小值的操作部的操作,在所述主操作部被反向地操作而所述主操作部与达到最大值或最小值的操作部的等级差和存储于所述存储器的等级差一致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使达到最大值或最小值的操作部与主操作部的联动复原。
2.一种音频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多个操作部;及
控制部,以所述多个操作部中的任一个为主操作部,以其他操作部为从属操作部,根据主操作部的操作,一边保持与主操作部的等级差一边联动地操作从属操作部,
在多个操作部中的至少任一个的操作值达到最大值或最小值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将此时的主操作部的操作值存储于存储器,并暂时解除达到最大值或最小值的操作部与主操作部的联动而允许所述主操作部及未达到最大值或最小值的操作部的操作,在所述主操作部被反向地操作而所述主操作部的操作值与存储于所述存储器的操作值一致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使达到最大值或最小值的操作部与主操作部的联动复原。
3.根据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音频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操作部是能够旋转操作的音量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5151747A JP6693064B2 (ja) | 2015-07-31 | 2015-07-31 | オーディオ装置 |
JP2015-151747 | 2015-07-31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411282A true CN106411282A (zh) | 2017-02-15 |
Family
ID=578825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601771.5A Pending CN106411282A (zh) | 2015-07-31 | 2016-07-27 | 音频装置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811310B2 (zh) |
JP (1) | JP6693064B2 (zh) |
CN (1) | CN106411282A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936436A (zh) * | 2017-04-14 | 2017-07-07 | 湖南利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分时采样的多通道信号采样系统和方法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592091A (zh) * | 2003-09-04 | 2005-03-09 | 雅马哈株式会社 | 多声道信号控制量设定装置与程序 |
JP2007281687A (ja) * | 2006-04-04 | 2007-10-25 | Tamura Seisakusho Co Ltd | 音声調整システム |
CN102385888A (zh) * | 2010-09-03 | 2012-03-21 | 索尼公司 | 控制终端设备和控制方法 |
CN102455888A (zh) * | 2010-10-29 | 2012-05-16 | 诺基亚公司 | 软件应用输出音量控制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3188707A (ja) * | 1989-12-19 | 1991-08-16 | Pioneer Electron Corp | 音響再生装置 |
JP3112913B2 (ja) | 1989-12-28 | 2000-11-27 |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 音質調整装置 |
JP3669264B2 (ja) | 2000-11-01 | 2005-07-06 | ヤマハ株式会社 | ディジタル・ミキサー |
US8265302B2 (en) * | 2007-03-20 | 2012-09-11 | Cooper Technologies Company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volume control with DC supervision |
US9112466B1 (en) * | 2012-06-11 | 2015-08-18 | Google Inc. | Method for controlling volume using a rotating knob interface |
US10103702B2 (en) * | 2013-07-18 | 2018-10-16 | Harman International Industries, Incorporated | Volume control rates |
EP3089363A1 (en) * | 2015-04-29 | 2016-11-02 | Advanced Digital Broadcast S.A. | System and method for audio volume control |
-
2015
- 2015-07-31 JP JP2015151747A patent/JP6693064B2/ja active Active
-
2016
- 2016-07-27 CN CN201610601771.5A patent/CN106411282A/zh active Pending
- 2016-07-28 US US15/222,621 patent/US9811310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592091A (zh) * | 2003-09-04 | 2005-03-09 | 雅马哈株式会社 | 多声道信号控制量设定装置与程序 |
JP2007281687A (ja) * | 2006-04-04 | 2007-10-25 | Tamura Seisakusho Co Ltd | 音声調整システム |
CN102385888A (zh) * | 2010-09-03 | 2012-03-21 | 索尼公司 | 控制终端设备和控制方法 |
CN102455888A (zh) * | 2010-10-29 | 2012-05-16 | 诺基亚公司 | 软件应用输出音量控制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9811310B2 (en) | 2017-11-07 |
JP2017034436A (ja) | 2017-02-09 |
JP6693064B2 (ja) | 2020-05-13 |
US20170031651A1 (en) | 2017-02-0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GB2481772A (en) | Bios image manager | |
TWI442237B (zh) | 監控鏈接和對接機制 | |
JP2020060616A5 (zh) | ||
JP2010176551A5 (zh) | ||
TW200632664A (en) | An updating system for updating a firmware of a circuit module from an update module and related method | |
WO2016161552A1 (en) | Cloud computing for mobile client devices | |
JP2010130660A (ja) |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情報処理方法 | |
JP5267650B2 (ja) | 電子機器、デジタルカメラ及びプログラム | |
CN106411282A (zh) | 音频装置 | |
WO2016021135A1 (ja) | 映像信号処理装置及び映像信号処理プログラム製品 | |
JP6157730B2 (ja) | プログラマブル表示器およびプログラマブル表示器に実行させる表示プログラム | |
JP2009088646A (ja) | 出力装置 | |
JP6458393B2 (ja) | 映像信号処理装置及び映像信号処理プログラム | |
CN204650502U (zh) | 影像桥接装置及影像输出系统 | |
US9519945B2 (en) |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and program therefor | |
US11137968B2 (en) | Screen-creation assistance device, display system, screen-creation assistance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um | |
JP2010267119A (ja) | 入力装置の更新方法 | |
JP2017033614A (ja) | 録音装置 | |
JP6470114B2 (ja) | 制御システム | |
JP6372268B2 (ja) | デジタル音声データ処理装置 | |
US11202048B2 (en) | Video processing device, video processing system, video processing method, and video output device | |
WO2019207791A1 (ja) | プログラマブル表示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マブル表示器 | |
JPWO2015145689A1 (ja) | Plcモニタシステム | |
JP2011120177A5 (zh) | ||
JP2015148851A (ja) | 画像処理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215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