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403454B - 冰箱 - Google Patents
冰箱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403454B CN106403454B CN201510468707.XA CN201510468707A CN106403454B CN 106403454 B CN106403454 B CN 106403454B CN 201510468707 A CN201510468707 A CN 201510468707A CN 106403454 B CN106403454 B CN 10640345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oling chamber
- cooler
- refrigerator
- air
- pl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Cold Air Circulating Systems And Constructional Details In Refrigerators (AREA)
- Removal Of Water From Condensation And Defrost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冰箱,包括冷却器、箱体和引流板。冷却器配置成与流经其的气体进行热交换。箱体内限定有冷却室和出风风道,冷却器设置于冷却室内,且冷却室具有沿冷却室内气体的流动方向连通至冷却器上游的第一回风口和连通至冷却器下游的第二回风口,出风风道连通至第一回风口和第二回风口。引流板位于冷却室内、且配置成使得经第二回风口进入冷却室的气体与经第一回风口进入冷却室并流经冷却器的至少部分气体在引流板处混合。由此,经第二回风口进入冷却室的高温高湿气体和经冷却器换热后的部分低温干燥气体可在引流板处提前混合,提前在引流板处结霜,由此可避免冷却室内其他部件处结霜对其性能造成影响,从而提高了冰箱的使用性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冷冻冷藏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冰箱。
背景技术
现有的风冷冰箱一般可包括位于下方的冷冻室和位于上方的冷藏室以及循环风道。用于冷藏室的循环气流一般从冷藏室的出风口通向蒸发器底部,冷藏室的回风从蒸发器翅片穿过,从而被蒸发器降温制冷,然后通过风机被吹向冷藏室进行制冷。该循环气流在流出冷藏室的出风口时,带走了食物中的水分,在被蒸发器制冷使,冷气中的水分在蒸发器的表面上结霜。越积越多的霜严重影响了蒸发器的传热,降低冰箱运行效率,所以现在的风冷冰箱要运行一段时间后停机化霜,冰箱的频繁停机化霜大大增加了能耗。此外,经过蒸发器的制冷冷冻后的空气,再次吹入冷藏室时,由于被蒸发器降温抽湿,空气已经比较干燥,送入冷藏室时,将导致冷藏室的湿度非常低,会对保存的食物脱水风干,对食物的保鲜非常不利。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可在风冷冰箱的回风风道上增加回风口,使一部分冷藏室回风不经过蒸发器冷却而进入下一个送风循环。这种方式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蒸发器结霜,减缓食品的风干程度,然而,通过增加回风口引入的那部分高温高湿气体与经过蒸发器的低温干燥的气体在风机或其他处混合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在风机或其他混合处出现结霜或结冰的问题,导致风机转速降低,最终引起冷藏室、冷冻室温度失调。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至少一个缺陷,提供一种冰箱,其通过在冷却室内设置引流板,使引流过来的气体和经过冷却器换热后的气体在引流板处提前混合,从而在引流板处结霜或结冰,以避免对风机或其他部件造成影响,提高了冰箱的使用性能。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高引流过来的气体和经过冷却器换热后的气体在引流板处的混流效果。
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是受控地对引流板进行除霜,以进一步提高混流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冰箱,包括:
冷却器,配置成与流经其的气体进行热交换;
箱体,其内限定有冷却室和回风风道,其中
所述冷却器设置于所述冷却室内,且所述冷却室具有沿所述冷却室内气体的流动方向连通至所述冷却器上游的第一回风口和连通至所述冷却器下游的第二回风口;且
所述回风风道连通至所述第一回风口和所述第二回风口;和
引流板,位于所述冷却室内、且配置成使得经所述第二回风口进入所述冷却室的气体与经所述第一回风口进入所述冷却室并流经所述冷却器的至少部分气体在所述引流板处混合。
可选地,所述冰箱还包括:
风机,设置于所述冷却室内、且在所述冷却室内的气体流动方向上位于所述冷却器的下游;且
所述第二回风口在所述冷却室内的气体流动方向上位于所述风机和所述冷却器之间。
可选地,所述引流板由所述第二回风口向所述冷却室内延伸,以使得所述引流板在在所述冷却室内的气体流动方向上位于所述风机和所述冷却器之间,且使得经由所述第二回风口的气体在所述引流板的朝向所述冷却器的一侧流入所述冷却室。
可选地,所述冷却室和所述回风风道由隔板隔开,所述第二回风口开设在所述隔板上;且
所述引流板的边缘以内限定有一方形区域,所述方形区域在平行于所述隔板的宽度方向上的宽度为W,所述第二回风口在所述宽度方向上的最大尺寸为W1,且W≥W1;
所述引流板的远端距所述隔板的垂直距离为L,所述风机的几何中心距所述隔板的垂直距离为L1,所述风机的边缘距所述隔板的最近的垂直距离为L2,且L2<L<L1。
可选地,所述引流板沿水平方向放置;或
所述引流板倾斜放置,其与水平方向所成的夹角α的取值范围为:
-45°≤α≤45°。
可选地,所述引流板上布置有电控的加热装置,以受控地对所述引流板进行除霜。
可选地,所述冷却器具有用于对其进行除霜的加热丝,所述引流板通过传热装置与所述加热丝热连接,以利用所述加热丝产生的热量对所述引流板进行除霜。
可选地,所述引流板的边缘至少为直线形、曲线形或齿形中的一种或多种。
可选地,所述引流板为由金属材料制成的板状部件。
可选地,所述箱体内还限定有至少一个用于储存物品的储物间室,每个所述储物间室均与所述回风风道连通。
可选地,至少一个所述储物间室包括冷藏间室和冷冻间室,所述冷却室位于所述冷冻间室的后面。
本发明的冰箱中,由于箱体内限定有冷却室和回风风道,冷却室内设置有冷却器和引流板,且冷却室具有连通至冷却器上游的第一回风口和连通至冷却器下游的第二回风口,引流板能够使得回风风道内的经第二回风口进入冷却室的气体与经第一回风口进入冷却室并与冷却器换热后的气体在引流板处混合。因此,经第二回风口进入冷却室的高温高湿气体和经冷却器换热后的低温干燥气体可在引流板处提前混合,提前在引流板处结霜,由此避免了冷却室内其他部件处结霜对其性能造成影响,从而提高了冰箱的使用性能。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冰箱中,由于引流板在冷却室内的气体流动方向上位于风机和冷却器之间,且引流板方形区域在宽度方向上的尺寸大于等于第二回风口在该方向上的宽度,引流板的远端距隔板的垂直距离大于风机的边缘距隔板的最近垂直距离、小于风机的几何中心距隔板的垂直距离。因此,既能够保证由足够大的空间使由第二回风口引流至冷却室内的气体和经过冷却器换热后的气体混合均匀,又不会影响混合后的气体继续由风机驱动流向冰箱的储物间室,从而提高了引流过来的气体和经过冷却器换热后的气体在引流板处的混流效果。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冰箱中,由于引流板上设置有电控的加热装置或引流板通过传热装置与冷却器的加热丝热连接,从而可受控地对引流板进行加热除霜,以进一步提高混流效果。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冰箱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2是沿图1中的剖切线A-A截取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冰箱的冷却室和回风风道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冰箱的冷却室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5(a)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引流板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5(b)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引流板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5(c)是根据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的引流板的示意性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冰箱的示意性结构图,图2是沿图1中的剖切线A-A截取的示意性剖视图。参见图1和图2,冰箱1包括冷却器10、箱体20和引流板30。具体地,冷却器10配置成与流经其的气体进行热交换,从而改变该气体的温度。箱体20内限定有冷却室21和回风风道22,其中冷却器10设置于冷却室21内,且冷却室21具有沿冷却室21内的气体流动方向连通至冷却器10上游的第一回风口211和连通至冷却器10下游的第二回风口212。回风风道22连通至第一回风口211和第二回风口212。引流板30位于冷却室21内、且配置成使得经第二回风口212进入冷却室21的气体与经第一回风口211进入冷却室21并流经冷却器10的至少部分气体在引流板30处混合。由此,经第二回风口212进入冷却室21的高温高湿气体和经冷却器10换热后的至少部分低温干燥气体可在引流板30处提前混合。在混合过程中,高温高湿气体气温降低,气体的饱和能力下降,多余的水分析出,并在引流板30处结霜,由此避免在冷却室21内其他部件处结霜对其性能造成影响,从而提高了冰箱1的使用性能。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冷却器10优选为蒸发器,以对流经其的气体进行冷却。在本发明其他的实施方式中,冷却器10还可以为其他类型的换热器。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箱体20内还限定有至少一个用于储存物品的储物间室,每个储物间室均与回风风道22连通,以通过回风风道22向冷却室21输送回风。进一步地,箱体20内还可限定有连通冷却室21和储物间室的送风风道,以使通过冷却器10冷却的气体通过送风风道送往储物间室,由此,在箱体20内的储物间室、回风风道22、冷却室21和送风风道之间形成供冷循环。
进一步地,至少一个储物间室可包括冷藏间室(图中未示出)和冷冻间室23,冷却室21位于冷冻间室23的后面。这里所称的后面是以冰箱1处于正常使用状态下而言的。冷藏间室和冷冻间室23可上下相邻设置,其内部具有不同的温度范围,以实现不同需求的物品储存。冷却室21和冷冻间室23可在前后的横向方向相邻设置。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在本发明其他的实施方式中,至少一个储物间室还可包括速冻间室、变温间室和/或制冰间室等,不同的储物间室具有不同的温度范围,以对不同的物品进行储存和/或实现不同的储存需求。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冰箱1还包括风机40,其设置于冷却室21内。且在冷却室21内的气体流动方向上位于冷却器10的下游,以驱动经由冷却器10冷却的气体流出冷却室21。第二回风口212在冷却室21内的气体流动方向上位于风机40和冷却器10之间,从而使得经第二回风口212从回风风道22引流至冷却室21的气体处于风机和冷却器10之间,即第二回风口212在冷却室21内的气体流动方向上位于冷却器的下游、且位于风机40的上游。在风机40的驱动下,经冷却器10换热后的气体也朝风机40流动,由此在风机40和冷却器10之间形成了供经第二回风口212引流至冷却室21的气体和经冷却器10换热后的至少部分气体进行混合的混合区域。具体地,冷却器10位于冷却室21的下部,风机40位于冷却室21的上部,第二出风口212位于冷却室21的上部、且在冷却器10和风机40之间,第一出风口211位于冷却室21的下部、且在冷却室10内的气体流动方向上位于冷却器10的上游。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冷却室21内的气体流动方向为由下到上,回风风道22内的气体流动方向为由上到下,具体可见图1中直线箭头所示。
本发明的冰箱1中,用于循环的部分气体不经冷却器10冷却,而在冷却器10的下游与流经冷却器10的至少部分气体进行混合,以达到制冷温度,且未经冷却器10冷却的气体中的水分可继续返回到相应的储物间室(例如冷藏间室)内。因此,在制冷的同时可避免冷藏间室内的至少部分水分在冷却器10上结霜,减少了冷却器10上的结霜量,使除霜周期变长或者单次除霜的时间变短,从而降低了冰箱1的功耗,使冰箱1更加节能。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引流板30可由第二回风口212向冷却室21内延伸,以使得引流板30在冷却室21内的气体流动方向上位于风机40和冷却器10之间,且使得经由第二回风口212的气体在引流板30的朝向冷却器10的一侧流入冷却室21。也就是说,用于供经由第二回风口212引流至冷却室21的气体和经由冷却器10换热后的至少部分气体进行混合的混合区域位于引流板30的朝向冷却器10的一侧,即混合区域位于引流板30的下方。换句话说,经由第二回风口212引流至冷却室21的气体和经由冷却器10换热后的气体在引流板30处(风机40的上游)混合后再流向风机40,使凝霜凝结在引流板30处。
进一步地,引流板30可以为由金属材料制成的板状部件,以提高引流板30的导热性能。优选地,引流板30可由铜、铁等导热性能较好的材料制成。
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冰箱的冷却室和回风风道的示意性结构图,图4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冰箱的冷却室的示意性结构图。参见图3和图4,冷却室21和回风风道22可由隔板24隔开,第一回风口211和第二回风口212可开设在隔板24上。引流板30的靠近第二回风口212的近端可抵接在隔板24上,以尽量避免经由第二回风口212引流至冷却室21内的气体不经过与换热后的气体混合而直接流向位于引流板30下游的风机40,从而尽量避免风机40上结霜。进一步地,引流板30的近端可固定在隔板24上或引流板30的两侧可固定在限定冷却室21的箱体壁上。
进一步地,引流板30的边缘以内限定有一方形区域,该方形区域在平行于隔板24的宽度方向上的宽度为W,第二回风口212在该宽度方向上的最大尺寸为W1,且W≥W1。该宽度方向为引流板30的平行于隔板24的棱边所在的方向。也就是说,该方形区域在宽度方向上的宽度大于等于第二回风口212在该方向上的最大尺寸。进一步地,回风风道22在该宽度方向上的尺寸为W2,且W<W2,也即是,W1≤W<W2。具体地,回风风道22的横截面可以为方形、圆形或其他形状,当其横截面为方形时,W2为回风风道22在宽度方向上的宽度;当其横截面为圆形时,W2为回风风道22的直径;当其横截面为其他不规则形状时,W2为回风风道22在第二回风口212处沿宽度方向上的最大尺寸。第二回风口212可为狭长形、方形、圆孔形或其他不规则形状,当第二回风口212为狭长形或方形时,W1为其在宽度方向上延伸的宽度;当第二回风口212为圆孔形时,W1为其直径;当第二回风口212为不规则形状时,W1为第二回风口212在宽度方向上的最大尺寸。
图5(a)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引流板的示意性结构图,图5(b)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引流板的示意性结构图,图5(c)是根据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的引流板的示意性结构图。参见图5(a)至图5(c),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引流板30的边缘至少为直线形、曲线形或齿形中的一种或多种。也就是说,引流板30可为方形板,其四个边缘均呈直线形。引流板30还可以为不规则形状的板状部件,例如图5(b)中,引流板30的其中两个边缘成直线形,另外两个边缘呈曲线形;再如图5(c)中,引流板30的其中两个边缘成直线形,另外两个边缘呈齿形。在本发明其他的实施方式中,引流板30的全部或部分边缘还可以是其他形状。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无论引流板30呈方形还是不规则形状,其边缘的内部均会限定一个方形区域。当引流板30为方形板时,该方形区域为整个引流板30,此时W为方形引流板30在宽度方向上的宽度;当引流板30为不规则形状时,例如图5(b)和图5(c)中所示,其方形区域为图5(b)和图5(c)中虚线框所示,此时W为该方形区域在宽度方向上的尺寸。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4,引流板30的远端距隔板24的垂直距离为L,风机40的几何中心距隔板24的垂直距离为L1,风机40的边缘距隔板24的最近的垂直距离为L2,且L2<L<L1。也就是说,引流板30由隔板24向冷却室21内延伸的垂直距离位于风机40距隔板24最近的垂直距离和风机40的几何中心距隔板24的垂直距离之间。由此,既能够保证有足够大的空间使由第二回风口212引流至冷却室21内的气体和经过冷却器10换热后的至少部分气体混合充分、均匀,又不会影响混合后的气体继续由风机40驱动流向冰箱1的储物间室,从而提高了引流过来的气体和经过冷却器10换热后的至少部分气体在引流板30处的混流效果。
进一步地,引流板30可沿水平方向放置或倾斜放置,其倾斜放置时与水平方向所成的夹角α(参见图1)的取值范围为:-45°≤α≤45°,以起到较好的引导和混流的效果。当引流板30在冷却室21内水平延伸时,引流板30的远端距隔板24的垂直距离L即为引流板30在垂直于隔板24方向上的长度;当引流板30在冷却室21内倾斜延伸时,引流板30的远端距隔板24的垂直距离L即为引流板30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在垂直于隔板24方向上的长度,即投影的远端距隔板24的垂直距离。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引流板30布置有电控的加热装置31,以受控地对引流板30进行除霜。具体地,加热装置31可以为缠绕在引流板30表面的加热丝、涂覆在引流板30表面上的电加热膜或其他类型的加热部件。加热装置31可与冰箱1的主控板电连接,以在主控板的控制下周期性地除去引流板30上的凝霜。加热装置31的启动周期和加热功率可根据引流板30上具体的结霜量而定。引流板30除霜产生的化霜水可通过冰箱1内部的排水管排出。
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中,冷却器10具有用于对其进行除霜的加热丝11,引流板30通过传热装置与加热丝11热连接,以利用加热丝11产生的热量对引流板30进行除霜。具体地,加热丝11可设置在冷却器10的底部,并可在冷却器10运行一段时间后或其上的凝霜达到预定程度后通电启动,从而对冷却器10进行加热除霜。传热装置可以为热管、传热板或其他类型的传热部件,传热装置可通过热辐射、热传导等传热方式将加热丝11产生的部分热量传递至引流板30,从而对引流板30进行除霜。引流板30除霜产生的化霜水可通过冰箱1内部的排水管排出。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本发明的冰箱1可为风冷冰箱。本发明所称的“冰箱”并不限定为一般意义上的具有冷藏间室和冷冻间室且用于存储食物的冰箱,还可以是其他具有冷藏和/或冷冻功能的装置,例如冰柜、酒柜、冷藏罐等。
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应理解,在没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本发明实施例中所称的“上”、“下”、“前”、“后”、“长”、“宽”、“顶”、“底”、“竖直”、“横向”、“长度”、“高度”、“宽度”、“远”、“近”等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用语是以相应的附图为基准而言的,这些用语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不见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发明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发明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发明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Claims (11)
1.一种冰箱,包括:
冷却器,配置成与流经其的气体进行热交换;
箱体,其内限定有冷却室和回风风道,其中
所述冷却器设置于所述冷却室内,且所述冷却室具有沿所述冷却室内气体的流动方向连通至所述冷却器上游的第一回风口和连通至所述冷却器下游的第二回风口;且
所述回风风道连通至所述第一回风口和所述第二回风口;和
引流板,位于所述冷却室内、且配置成使得经所述第二回风口进入所述冷却室的气体与经所述第一回风口进入所述冷却室并流经所述冷却器的至少部分气体在所述引流板处混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还包括:
风机,设置于所述冷却室内、且在所述冷却室内的气体流动方向上位于所述冷却器的下游;且
所述第二回风口在所述冷却室内的气体流动方向上位于所述风机和所述冷却器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冰箱,其中
所述引流板由所述第二回风口向所述冷却室内延伸,以使得所述引流板在所述冷却室内的气体流动方向上位于所述风机和所述冷却器之间,且使得经由所述第二回风口的气体在所述引流板的朝向所述冷却器的一侧流入所述冷却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冰箱,其中
所述冷却室和所述回风风道由隔板隔开,所述第二回风口开设在所述隔板上;且
所述引流板的边缘以内限定有一方形区域,所述方形区域在平行于所述隔板的宽度方向上的宽度为W,所述第二回风口在所述宽度方向上的最大尺寸为W1,且W≥W1;
所述引流板的远端距所述隔板的垂直距离为L,所述风机的几何中心距所述隔板的垂直距离为L1,所述风机的边缘距所述隔板的最近的垂直距离为L2,且L2<L<L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冰箱,其中
所述引流板沿水平方向放置;或
所述引流板倾斜放置,其与水平方向所成的夹角α的取值范围为:
-45°≤α≤45°。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冰箱,其中
所述引流板上布置有电控的加热装置,以受控地对所述引流板进行除霜。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冰箱,其中
所述冷却器具有用于对其进行除霜的加热丝,所述引流板通过传热装置与所述加热丝热连接,以利用所述加热丝产生的热量对所述引流板进行除霜。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冰箱,其中
所述引流板的边缘至少为直线形、曲线形或齿形中的一种或多种。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冰箱,其中
所述引流板为由金属材料制成的板状部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中
所述箱体内还限定有至少一个用于储存物品的储物间室,每个所述储物间室均与所述回风风道连通。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冰箱,其中
至少一个所述储物间室包括冷藏间室和冷冻间室,所述冷却室位于所述冷冻间室的后面。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468707.XA CN106403454B (zh) | 2015-07-31 | 2015-07-31 | 冰箱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468707.XA CN106403454B (zh) | 2015-07-31 | 2015-07-31 | 冰箱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403454A CN106403454A (zh) | 2017-02-15 |
CN106403454B true CN106403454B (zh) | 2024-05-14 |
Family
ID=580082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468707.XA Active CN106403454B (zh) | 2015-07-31 | 2015-07-31 | 冰箱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6403454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886461A (zh) * | 2018-03-13 | 2020-11-03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冰箱 |
CN109883110A (zh) * | 2019-03-15 | 2019-06-14 | 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 | 制冷设备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5141841A (ja) * | 1991-09-26 | 1993-06-08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冷蔵庫 |
JPH11183011A (ja) * | 1997-12-18 | 1999-07-06 | Hitachi Ltd | 冷蔵庫 |
CN101566417A (zh) * | 2008-04-23 | 2009-10-28 | 株式会社东芝 | 冰箱 |
CN202002426U (zh) * | 2011-03-31 | 2011-10-05 | 合肥美的荣事达电冰箱有限公司 | 冰箱 |
CN204944006U (zh) * | 2015-07-31 | 2016-01-06 | 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 冰箱 |
-
2015
- 2015-07-31 CN CN201510468707.XA patent/CN106403454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5141841A (ja) * | 1991-09-26 | 1993-06-08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冷蔵庫 |
JPH11183011A (ja) * | 1997-12-18 | 1999-07-06 | Hitachi Ltd | 冷蔵庫 |
CN101566417A (zh) * | 2008-04-23 | 2009-10-28 | 株式会社东芝 | 冰箱 |
CN202002426U (zh) * | 2011-03-31 | 2011-10-05 | 合肥美的荣事达电冰箱有限公司 | 冰箱 |
CN204944006U (zh) * | 2015-07-31 | 2016-01-06 | 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 冰箱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403454A (zh) | 2017-02-1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621114B (zh) | 一种风冷冰箱 | |
CN100354587C (zh) | 冷却装置及其冷却方法 | |
CN105783374B (zh) | 冷藏冷冻装置 | |
US10808983B2 (en) | Refrigerator | |
KR20110006997A (ko) | 냉장고 | |
KR20110006998A (ko) | 냉장고 | |
CN105865121B (zh) | 冷藏冷冻装置 | |
CN101986067A (zh) | 冰箱 | |
CN106716030A (zh) | 具有多个存放室的制冷器具 | |
CN204944006U (zh) | 冰箱 | |
CN106403454B (zh) | 冰箱 | |
KR101258752B1 (ko) | 냉장고 | |
CN215597871U (zh) | 冷藏冷冻装置 | |
WO2021258819A1 (zh) | 冰箱 | |
CN109764597B (zh) | 一种冰箱及其制冷方法 | |
CN104930784B (zh) | 冰箱 | |
JP2008111663A (ja) | 冷蔵庫 | |
JP2014048029A (ja) | 冷蔵庫 | |
KR100633149B1 (ko) | 냉장고 | |
JP5138519B2 (ja) | 冷蔵庫 | |
JP2005090924A (ja) | 冷蔵庫 | |
CN111609614B (zh) | 具有双风机的冰箱及其控制方法 | |
CN2828684Y (zh) | 风冷式冰柜 | |
JP5367553B2 (ja) | 冷却貯蔵庫 | |
WO2013181811A1 (zh) | 制冷系统及具有该制冷系统的冰箱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