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403204A - 一种空调制冷量检测方法、系统及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空调制冷量检测方法、系统及空调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403204A CN106403204A CN201611070574.1A CN201611070574A CN106403204A CN 106403204 A CN106403204 A CN 106403204A CN 201611070574 A CN201611070574 A CN 201611070574A CN 106403204 A CN106403204 A CN 10640320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 dry
- bulb temperature
- air outlet
- partial pressur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7
- 238000004378 air condition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1
- 238000005057 refriger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0
- 229920006395 saturated elastomer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6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0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5000003642 hunger Nutrition 0.000 claims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06010030113 Oedema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2683 ag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664 blow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08000037265 diseases, disorders, signs and symptom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2
- 208000035475 disorder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439 repair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35 Avera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113 quantitative tes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139 quant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897 real-time det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70 samp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88 si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20—Humidity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72—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 F24F11/74—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air flow rate or air velocity
- F24F11/77—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air flow rate or air velocity by controlling the speed of ventilator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10—Temperatur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4—Electronic processing using pre-stored data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tmospheric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调制冷量检测方法、系统及空调器,涉及空调调节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当空调运行在制冷模式时,检测空调室内机或室外机的回风口处的空气干球温度和相对湿度,计算获得回风口处的空气焓值;检测空调室内机或室外机的送风口的空气干球温度和相对湿度,计算获得送风口处的空气焓值以及湿空气密度;检测空调室内机或室外机的送风口的送风速度;根据送风口的送风速度、空气焓值、湿空气密度、回风口处的空气焓值以及预先测量的送风口的风口面积计算获得空调的制冷能力。本发明通过对空调自身检测温度、湿度、风速等相关参数,并根据上述参数实时计算出空调器的制冷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调节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房间空调器的铭牌上标称的制冷能力是在国家标准规定的条件下、规定的测试方法下测试出来的,实际使用时房间空调器输出能力随使用环境及状态变化而发生变化,其适时输出能力与铭牌标称不同,其输出能力随着室内(外)空气温度、室内(外)空气湿度、室内设定温度与实际温度差值、供电电源(如供电电压)、压缩机运行频率、室内外风机档位,热交换器换热情况等许多因素变化而变化,但具体变化了多少,输出能力是多大没有量化,用户根本不清楚。在空调器生产企业内部可以通过实验室模拟各种使用状态对其输出能力制冷量(制冷能力)进行定量测试,在使用场所,由于存在采样、运算程序等技术问题,市场上还没有类似产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空调制冷量检测方法、系统及空调器,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空调器尤其家用空调器无法实时检测空调器自身的制冷能力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空调制冷量检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检测空调是否运行在制冷模式,如果是,则进行制冷量检测,如果否,则直至检测到空调运行在制冷模式时进行制冷量检测;
检测空调室内机或室外机的回风口处的空气干球温度和相对湿度,计算 获得回风口处的空气焓值;
检测空调室内机或室外机的送风口的空气干球温度和相对湿度,计算获得送风口处的空气焓值以及湿空气密度;
检测空调室内机或室外机的送风口的送风速度;
根据送风口的送风速度、空气焓值、湿空气密度、回风口处的空气焓值以及预先测量的送风口的风口面积计算获得空调的制冷能力。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对空调自身检测温度、湿度、风速等相关参数,并根据上述参数实时计算出空调器的制冷量,用户可根据制冷量的变化情况直观的获知空调的工作状态是否出现异常,如果是由于故障问题可以提前进行维修,如果是由于老化问题则可以及时进行更换,方便了用户对于空调的实时了解。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回风口处的空气焓值的获得过程为:
检测空调室内机或室外机的回风口处的空气干球温度,根据空气干球温度获得湿空气下干球温度对应饱和水蒸气分压;
检测空调室内机或室外机的回风口处的相对湿度,根据所述相对湿度和回风口处的湿空气下干球温度对应饱和水蒸气分压获得相对湿度下对应不饱和湿空气分压;
根据空调室内机或室外机的回风口处的相对湿度下对应不饱和湿空气分压获得回风口处空气中的含湿量;
根据回风口处空气中的含湿量以及空气干球温度获得回风口处的空气焓值。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空气中的焓值指空气中含有的总热量,可以根据一定质量的空气在处理过程中比焓的变化,来判断空气是得到热量还是失去热量。
进一步,所述方法还包括对回风口处的空气干球温度进行判断的步骤,当所述回风口处空气干球温度大于等于-100℃且小于0℃时,获得回风口处湿空气下干球温度对应第一饱和水蒸气分压;当所述回风口处空气干球温度大于等于0℃且小于250℃时,获得回风口处湿空气下干球温度对应第二饱和水蒸气分压。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针对不同空气干球温度情况下压力的不同,对空气干球温度情况进行分类,从而能够根据实际的空气干球温度获得对应的饱和水蒸气分压。
进一步,所述送风口处的空气焓值的获得过程为:
检测空调室内机或室外机的送风口处的空气干球温度,根据空气干球温度获得湿空气下干球温度对应饱和水蒸气分压;
检测空调室内机或室外机的送风口处的相对湿度,根据所述相对湿度和送风口处的湿空气下干球温度对应饱和水蒸气分压获得相对湿度下对应不饱和湿空气分压;
根据空调室内机或室外机的送风口处的相对湿度下对应不饱和湿空气分压获得送风口处空气中的含湿量;
根据送风口处空气中的含湿量以及空气干球温度获得送风口处的空气焓值。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空气中的焓值指空气中含有的总热量,可以根据一定质量的空气在处理过程中比焓的变化,来判断空气是得到热量还是失去热量。
进一步,所述送风口处的湿空气密度根据送风口处的空气干球温度、送风口处的相对湿度以及送风口处相对湿度下对应不饱和湿空气分压计算获得。
进一步,所述方法还包括对送风口处的空气干球温度进行判断的步骤, 当所述送风口处空气干球温度大于等于-100℃且小于0℃时,获得送风口处湿空气下干球温度对应第一饱和水蒸气分压;当所述送风口处空气干球温度大于等于0℃且小于250℃时,获得送风口处湿空气下干球温度对应第二饱和水蒸气分压。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针对不同空气干球温度情况下压力的不同,对空气干球温度情况进行分类,从而能够根据实际的空气干球温度获得对应的饱和水蒸气分压。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空调制冷量检测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模式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空调是否运行在制冷模式,如果是,则进行制冷量检测,如果否,则直至检测到空调运行在制冷模式时进行制冷量检测;
回风口检测计算模块,用于检测空调室内机或室外机的回风口处的空气干球温度和相对湿度,计算获得回风口处的空气焓值;
送风口检测计算模块,用于当空调运行在制冷模式时,检测空调室内机或室外机的送风口的空气干球温度和相对湿度,计算获得送风口处的空气焓值以及湿空气密度;
送风速度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空调室内机或室外机的送风口的送风速度;
制冷能力计算模块,用于根据送风口的送风速度、空气焓值、湿空气密度、回风口处的空气焓值以及预先测量的送风口的风口面积计算获得空调的制冷能力。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对空调自身检测温度、湿度、风速等相关参数,并根据上述参数实时计算出空调器的制冷量,用户可根据制冷量的变化情况直观的获知空调的工作状态是否出现异常,如果是由于故障问题可以提前进行维修,如果是由于老化问题则可以及时进行更换,方便了用户 对于空调的实时了解。
进一步,所述回风口检测计算模块包括:
回风口水蒸气分压计算模块,用于检测空调室内机或室外机的回风口处的空气干球温度,根据空气干球温度获得湿空气下干球温度对应饱和水蒸气分压;
回风口湿空气分压计算模块,用于检测空调室内机或室外机的回风口处的相对湿度,根据所述相对湿度和回风口处的湿空气下干球温度对应饱和水蒸气分压获得相对湿度下对应不饱和湿空气分压;
回风口含湿量计算模块,用于根据空调室内机或室外机的回风口处的相对湿度下对应不饱和湿空气分压获得回风口处空气中的含湿量;
回风口空气焓值计算模块,用于根据回风口处空气中的含湿量以及空气干球温度获得回风口处的空气焓值。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空气中的焓值指空气中含有的总热量,可以根据一定质量的空气在处理过程中比焓的变化,来判断空气是得到热量还是失去热量。
进一步,所述系统还包括回风口温度判断模块,用于对回风口处的空气干球温度进行判断,当所述回风口处空气干球温度大于等于-100℃且小于0℃时,获得回风口处湿空气下干球温度对应第一饱和水蒸气分压;当所述回风口处空气干球温度大于等于0℃且小于250℃时,获得回风口处湿空气下干球温度对应第二饱和水蒸气分压。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针对不同空气干球温度情况下压力的不同,对空气干球温度情况进行分类,从而能够根据实际的空气干球温度获得对应的饱和水蒸气分压。
进一步,所述送风口检测计算模块包括:
送风口水蒸气分压计算模块,用于检测空调室内机或室外机的送风口处 的空气干球温度,根据空气干球温度获得湿空气下干球温度对应饱和水蒸气分压;
送风口湿空气分压计算模块,用于检测空调室内机或室外机的送风口处的相对湿度,根据所述相对湿度和送风口处的湿空气下干球温度对应饱和水蒸气分压获得相对湿度下对应不饱和湿空气分压;
送风口含湿量计算模块,用于根据空调室内机或室外机的送风口处的相对湿度下对应不饱和湿空气分压获得送风口处空气中的含湿量;
送风口空气焓值计算模块,用于根据送风口处空气中的含湿量以及空气干球温度获得送风口处的空气焓值。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空气中的焓值指空气中含有的总热量,可以根据一定质量的空气在处理过程中比焓的变化,来判断空气是得到热量还是失去热量。
进一步,所述送风口检测计算模块还包括送风口湿空气密度计算模块,用于根据送风口处的空气干球温度、送风口处的相对湿度以及送风口处相对湿度下对应不饱和湿空气分压计算获得送风口处的湿空气密度。
进一步,所述系统还包括送风口温度判断模块,用于对送风口处的空气干球温度进行判断,当所述送风口处空气干球温度大于等于-100℃且小于0℃时,获得送风口处湿空气下干球温度对应第一饱和水蒸气分压;当所述送风口处空气干球温度大于等于0℃且小于250℃时,获得送风口处湿空气下干球温度对应第二饱和水蒸气分压。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针对不同空气干球温度情况下压力的不同,对空气干球温度情况进行分类,从而能够根据实际的空气干球温度获得对应的饱和水蒸气分压。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上述所述的空调制冷量检测系统。
进一步,所述空调器的回风口和送风口均安装有温湿度传感器,分别用于检测回风口和送风口处的空气干球温度及相对湿度。
进一步,所述空调器的送风口安装有多个速度传感器,用于检测送风口的送风速度,并将每个速度传感器检测的送风速度取平均值。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对风速取平均值能够使计算结果更为精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空调制冷量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空调制冷量检测系统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一种空调制冷量检测方法,在检测之前首先检测空调是否运行在制冷模式,当空调处于制冷模式时进行制冷量检测,否则直至检测到空调运行在制冷模式时进行制冷量检测;具体制冷量检测过程为:
S1、检测空调室内机或室外机的回风口处的空气干球温度和相对湿度,计算获得回风口处的空气焓值;
S2、当空调运行在制冷模式时,检测空调室内机或室外机的送风口的空气干球温度和相对湿度,计算获得送风口处的空气焓值以及湿空气密度;
S3、检测空调室内机或室外机的送风口的送风速度;
S4、根据送风口的送风速度、空气焓值、湿空气密度、回风口处的空气 焓值以及预先测量的送风口的风口面积计算获得空调的制冷能力。
回风口处的空气焓值具体计算过程如下:
检测空调室内机或室外机的回风口处的空气干球温度T1,当所述回风口处空气干球温度T1大于等于-100℃且小于0℃时,回风口处湿空气下干球温度对应饱和水蒸气分压Pqb=exp(a0+a1T1+a2T1 2+a3T1 3+a4T1 4);当所述回风口处空气干球温度T1大于等于0℃且小于250℃时,回风口处湿空气下干球温度对应饱和水蒸气分压Pqb=exp(b0+b1T1+b2T1 2+b3T1 3+b4T1 4),其中ai和bi均为常数,i=1、2、3、4。
检测空调室内机或室外机的回风口处的相对湿度Φ1,根据所述相对湿度和回风口处的湿空气下干球温度对应饱和水蒸气分压获得相对湿度下对应不饱和湿空气分压Pq=Pqb×Φ1。
根据空调室内机或室外机的回风口处的相对湿度下对应不饱和湿空气分压Pq获得回风口处空气中的含湿量d=0.62197Pq/(P-Pq),其中P为当前大气压。
根据回风口处空气中的含湿量d以及空气干球温度T1获得回风口处的空气焓值H=1.01T1+(2500+1.84T1)d。
送风口处的空气焓值具体计算过程如下:
当空调运行在制冷模式时,检测空调室内机或室外机的送风口处的空气干球温度T2,当所述送风口处空气干球温度T2大于等于-100℃且小于0℃时,获得送风口处湿空气下干球温度对应饱和水蒸气分压Pqb’=exp(a0+a1T2+a2T2 2+a3T2 3+a4T2 4);当所述送风口处空气干球温度T2大于等于0℃且小于250℃时,获得送风口处湿空气下干球温度对应饱和水蒸气分压Pqb’=exp(b0+b1T2+b2T2 2+b3T2 3+b4T2 4),其中ai和bi均为常数,i=1、2、3、4。
检测空调室内机或室外机的送风口处的相对湿度Φ2,根据所述相对湿度 和送风口处的湿空气下干球温度对应饱和水蒸气分压获得相对湿度下对应不饱和湿空气分压Pq’=Pqb’×Φ2。
根据空调室内机或室外机的送风口处的相对湿度下对应不饱和湿空气分压Pq’获得送风口处空气中的含湿量d’=0.62197Pq’/(P-Pq’),其中P为当前大气压。
根据送风口处空气中的含湿量d’以及空气干球温度T2获得送风口处的空气焓值H’=1.01T2+(2500+1.84T2)d’。
送风口处的湿空气密度可根据送风口处的空气干球温度、送风口处的相对湿度以及送风口处相对湿度下对应不饱和湿空气分压计算获得,具体计算关系式为:ρ=ρ0273/(273+T2)*(P-0.0378Φ2Pq’)/0.1013,ρ0为常数。
送风口面积S可通过测量空调器室内机或室外机送风口长度L和宽度W,从而计算出送风口面积S=LxW,并将此面积S作为常数植入到空调器控制器计算程序中。
通过以上计算过程分别计算出了送风口的风口面积、送风速度、空气焓值、湿空气密度以及回风口处的空气焓值,以上参数通过计算能够获得空调的制冷量:Q=ρⅴS(H-H’)/(1+d’),计算出的制冷量即为空调器的制冷能力。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空调制冷量检测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模式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空调是否运行在制冷模式,如果是,则进行制冷量检测,如果否,则直至检测到空调运行在制冷模式时进行制冷量检测;
回风口检测计算模块,用于检测空调室内机或室外机的回风口处的空气干球温度和相对湿度,计算获得回风口处的空气焓值;
送风口检测计算模块,用于当空调运行在制冷模式时,检测空调室内机或室外机的送风口的空气干球温度和相对湿度,计算获得送风口处的空气焓 值以及湿空气密度;
送风速度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空调室内机或室外机的送风口的送风速度;
制冷能力计算模块,用于根据送风口的送风速度、空气焓值、湿空气密度、回风口处的空气焓值以及预先测量的送风口的风口面积计算获得空调的制冷能力。
回风口处的空气焓值具体计算过程如下:
检测空调室内机或室外机的回风口处的空气干球温度T1,当所述回风口处空气干球温度T1大于等于-100℃且小于0℃时,回风口处湿空气下干球温度对应饱和水蒸气分压Pqb=exp(a0+a1T1+a2T1 2+a3T1 3+a4T1 4);当所述回风口处空气干球温度T1大于等于0℃且小于250℃时,回风口处湿空气下干球温度对应饱和水蒸气分压Pqb=exp(b0+b1T1+b2T1 2+b3T1 3+b4T1 4),其中ai和bi均为常数,i=1、2、3、4。
检测空调室内机或室外机的回风口处的相对湿度Φ1,根据所述相对湿度和回风口处的湿空气下干球温度对应饱和水蒸气分压获得相对湿度下对应不饱和湿空气分压Pq=Pqb×Φ1。
根据空调室内机或室外机的回风口处的相对湿度下对应不饱和湿空气分压Pq获得回风口处空气中的含湿量d=0.62197Pq/(P-Pq),其中P为当前大气压。
根据回风口处空气中的含湿量d以及空气干球温度T1获得回风口处的空气焓值H=1.01T1+(2500+1.84T1)d。
送风口处的空气焓值具体计算过程如下:
当空调运行在制冷模式时,检测空调室内机或室外机的送风口处的空气干球温度T2,当所述送风口处空气干球温度T2大于等于-100℃且小于0℃时,获得送风口处湿空气下干球温度对应饱和水蒸气分压 Pqb’=exp(a0+a1T2+a2T2 2+a3T2 3+a4T2 4);当所述送风口处空气干球温度T2大于等于0℃且小于250℃时,获得送风口处湿空气下干球温度对应饱和水蒸气分压Pqb’=exp(b0+b1T2+b2T2 2+b3T2 3+b4T2 4),其中ai和bi均为常数,i=1、2、3、4。
检测空调室内机或室外机的送风口处的相对湿度Φ2,根据所述相对湿度和送风口处的湿空气下干球温度对应饱和水蒸气分压获得相对湿度下对应不饱和湿空气分压Pq’=Pqb’×Φ2。
根据空调室内机或室外机的送风口处的相对湿度下对应不饱和湿空气分压Pq’获得送风口处空气中的含湿量d’=0.62197Pq’/(P-Pq’),其中P为当前大气压。
根据送风口处空气中的含湿量d’以及空气干球温度T2获得送风口处的空气焓值H’=1.01T2+(2500+1.84T2)d’。
送风口处的湿空气密度可根据送风口处的空气干球温度、送风口处的相对湿度以及送风口处相对湿度下对应不饱和湿空气分压计算获得,具体计算关系式为:ρ=ρ0273/(273+T2)*(P-0.0378Φ2Pq’)/0.1013,ρ0为常数。
送风口面积S可通过测量空调器室内机或室外机送风口长度L和宽度W,从而计算出送风口面积S=LxW,并将此面积S作为常数植入到空调器控制器计算程序中。
通过以上计算过程分别计算出了送风口的风口面积、送风速度、空气焓值、湿空气密度以及回风口处的空气焓值,以上参数通过计算能够获得空调的制冷量:Q=ρⅴS(H-H’)/(1+d’),计算出的制冷量即为空调器的制冷能力。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上述所述的空调制冷量检测系统。所述空调器的回风口和送风口均安装有温湿度传感器,分别用于检 测回风口和送风口处的空气干球温度及相对湿度,送风口安装有多个速度传感器,用于检测送风口的送风速度,并将每个速度传感器检测的送风速度取平均值。
空调器的制冷能力的计算过程可在空调器内部的控制器中进行,控制器每60s至120s采样并计算一次空调器的制冷能力。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5)
1.一种空调制冷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检测空调是否运行在制冷模式,如果是,则进行制冷量检测,如果否,则直至检测到空调运行在制冷模式时进行制冷量检测;
检测空调室内机或室外机的回风口处的空气干球温度和相对湿度,计算获得回风口处的空气焓值;
检测空调室内机或室外机的送风口的空气干球温度和相对湿度,计算获得送风口处的空气焓值以及湿空气密度;
检测空调室内机或室外机的送风口的送风速度;
根据送风口的送风速度、空气焓值、湿空气密度、回风口处的空气焓值以及预先测量的送风口的风口面积计算获得空调的制冷能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制冷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回风口处的空气焓值的获得过程为:
检测空调室内机或室外机的回风口处的空气干球温度,根据空气干球温度获得湿空气下干球温度对应饱和水蒸气分压;
检测空调室内机或室外机的回风口处的相对湿度,根据所述相对湿度和回风口处的湿空气下干球温度对应饱和水蒸气分压获得相对湿度下对应不饱和湿空气分压;
根据空调室内机或室外机的回风口处的相对湿度下对应不饱和湿空气分压获得回风口处空气中的含湿量;
根据回风口处空气中的含湿量以及空气干球温度获得回风口处的空气焓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制冷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对回风口处的空气干球温度进行判断的步骤,当所述回风口处空气干球温度大于等于-100℃且小于0℃时,获得回风口处湿空气下干球温度对应第一饱和水蒸气分压;当所述回风口处空气干球温度大于等于0℃且小于250℃时,获得回风口处湿空气下干球温度对应第二饱和水蒸气分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制冷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口处的空气焓值的获得过程为:
检测空调室内机或室外机的送风口处的空气干球温度,根据空气干球温度获得湿空气下干球温度对应饱和水蒸气分压;
检测空调室内机或室外机的送风口处的相对湿度,根据所述相对湿度和送风口处的湿空气下干球温度对应饱和水蒸气分压获得相对湿度下对应不饱和湿空气分压;
根据空调室内机或室外机的送风口处的相对湿度下对应不饱和湿空气分压获得送风口处空气中的含湿量;
根据送风口处空气中的含湿量以及空气干球温度获得送风口处的空气焓值。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制冷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口处的湿空气密度根据送风口处的空气干球温度、送风口处的相对湿度以及送风口处相对湿度下对应不饱和湿空气分压计算获得。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空调制冷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对送风口处的空气干球温度进行判断的步骤,当所述送风口处空气干球温度大于等于-100℃且小于0℃时,获得送风口处湿空气下干球温度对应第一饱和水蒸气分压;当所述送风口处空气干球温度大于等于0℃且小于250℃时,获得送风口处湿空气下干球温度对应第二饱和水蒸气分压。
7.一种空调制冷量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模式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空调是否运行在制冷模式,如果是,则进行制冷量检测,如果否,则直至检测到空调运行在制冷模式时进行制冷量检测;
回风口检测计算模块,用于检测空调室内机或室外机的回风口处的空气干球温度和相对湿度,计算获得回风口处的空气焓值;
送风口检测计算模块,用于当空调运行在制冷模式时,检测空调室内机或室外机的送风口的空气干球温度和相对湿度,计算获得送风口处的空气焓值以及湿空气密度;
送风速度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空调室内机或室外机的送风口的送风速度;
制冷能力计算模块,用于根据送风口的送风速度、空气焓值、湿空气密度、回风口处的空气焓值以及预先测量的送风口的风口面积计算获得空调的制冷能力。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制冷量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风口检测计算模块包括:
回风口水蒸气分压计算模块,用于检测空调室内机或室外机的回风口处的空气干球温度,根据空气干球温度获得湿空气下干球温度对应饱和水蒸气分压;
回风口湿空气分压计算模块,用于检测空调室内机或室外机的回风口处的相对湿度,根据所述相对湿度和回风口处的湿空气下干球温度对应饱和水蒸气分压获得相对湿度下对应不饱和湿空气分压;
回风口含湿量计算模块,用于根据空调室内机或室外机的回风口处的相对湿度下对应不饱和湿空气分压获得回风口处空气中的含湿量;
回风口空气焓值计算模块,用于根据回风口处空气中的含湿量以及空气干球温度获得回风口处的空气焓值。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制冷量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回风口温度判断模块,用于对回风口处的空气干球温度进行判断,当所述回风口处空气干球温度大于等于-100℃且小于0℃时,获得回风口处湿空气下干球温度对应第一饱和水蒸气分压;当所述回风口处空气干球温度大于等于0℃且小于250℃时,获得回风口处湿空气下干球温度对应第二饱和水蒸气分压。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制冷量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口检测计算模块包括:
送风口水蒸气分压计算模块,用于检测空调室内机或室外机的送风口处的空气干球温度,根据空气干球温度获得湿空气下干球温度对应饱和水蒸气分压;
送风口湿空气分压计算模块,用于检测空调室内机或室外机的送风口处的相对湿度,根据所述相对湿度和送风口处的湿空气下干球温度对应饱和水蒸气分压获得相对湿度下对应不饱和湿空气分压;
送风口含湿量计算模块,用于根据空调室内机或室外机的送风口处的相对湿度下对应不饱和湿空气分压获得送风口处空气中的含湿量;
送风口空气焓值计算模块,用于根据送风口处空气中的含湿量以及空气干球温度获得送风口处的空气焓值。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空调制冷量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口检测计算模块还包括送风口湿空气密度计算模块,用于根据送风口处的空气干球温度、送风口处的相对湿度以及送风口处相对湿度下对应不饱和湿空气分压计算获得送风口处的湿空气密度。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空调制冷量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送风口温度判断模块,用于对送风口处的空气干球温度进行判断,当所述送风口处空气干球温度大于等于-100℃且小于0℃时,获得送风口处湿空气下干球温度对应第一饱和水蒸气分压;当所述送风口处空气干球温度大于等于0℃且小于250℃时,获得送风口处湿空气下干球温度对应第二饱和水蒸气分压。
13.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包括权利要求7至12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制冷量检测系统。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的回风口和送风口均安装有温湿度传感器,分别用于检测回风口和送风口处的空气干球温度及相对湿度。
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的送风口安装有多个速度传感器,用于检测送风口的送风速度,并将每个速度传感器检测的送风速度取平均值。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1070574.1A CN106403204A (zh) | 2016-11-28 | 2016-11-28 | 一种空调制冷量检测方法、系统及空调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1070574.1A CN106403204A (zh) | 2016-11-28 | 2016-11-28 | 一种空调制冷量检测方法、系统及空调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403204A true CN106403204A (zh) | 2017-02-15 |
Family
ID=580825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1070574.1A Pending CN106403204A (zh) | 2016-11-28 | 2016-11-28 | 一种空调制冷量检测方法、系统及空调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6403204A (zh) |
Cited By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839323A (zh) * | 2017-02-28 | 2017-06-13 |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空调器管理装置和具有该管理装置的空调器 |
CN106871357A (zh) * | 2017-02-28 | 2017-06-20 |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空调器管理装置和具有该管理装置的空调器 |
CN106949611A (zh) * | 2017-02-28 | 2017-07-14 |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空调器管理装置和具有该管理装置的空调器 |
CN107178871A (zh) * | 2017-05-09 | 2017-09-19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器及其制冷量获取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07543281A (zh) * | 2017-07-31 | 2018-01-05 |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 温度及湿度调控方法、系统及空调器 |
CN108267475A (zh) * | 2018-02-02 | 2018-07-10 | 上海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 | 一种基于实时大气湿度和压力的翅片管传热性能测试装置 |
CN108758862A (zh) * | 2018-06-19 | 2018-11-06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室外机及其检测方法、装置和空调机组 |
CN109210701A (zh) * | 2018-08-28 | 2019-01-15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空调器管理方法、系统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09297156A (zh) * | 2018-12-07 | 2019-02-01 | 北京北特圣迪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空调系统控制方法 |
CN110360726A (zh) * | 2019-07-10 | 2019-10-22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空调室外机自清洁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 |
CN110715405A (zh) * | 2019-09-29 | 2020-01-21 | 华中科技大学 | 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拟合模型的空调器制冷量检测方法 |
CN110873432A (zh) * | 2018-09-03 | 2020-03-10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空调清洁控制方法及装置 |
CN111247374A (zh) * | 2017-10-30 | 2020-06-05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空气调节装置、控制方法及程序 |
CN112856748A (zh) * | 2021-01-21 | 2021-05-28 | 深圳市英威腾网能技术有限公司 | 冷量输出控制方法、装置、机房空调和存储介质 |
EP4027069A4 (en) * | 2019-09-04 | 2022-11-09 | Qingdao Haier Air-Conditioning Electronic Co., Ltd | REFRIGERATION CAPACITY DETERMINATION METHOD, REFRIGERATION ENERGY EFFICIENCY RATIO DETERMINATION METHOD AND FAILURE NOTIFICATION METHOD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10238841A (ja) * | 1997-02-24 | 1998-09-08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空気調和機 |
CN201152819Y (zh) * | 2007-12-27 | 2008-11-19 | 南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 | 空调机组制冷量快速检测装置 |
-
2016
- 2016-11-28 CN CN201611070574.1A patent/CN106403204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10238841A (ja) * | 1997-02-24 | 1998-09-08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空気調和機 |
CN201152819Y (zh) * | 2007-12-27 | 2008-11-19 | 南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 | 空调机组制冷量快速检测装置 |
Non-Patent Citations (3)
Title |
---|
石文星等: "《小型空调热泵装置设计》", 31 October 2013,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
秦晋蜀等: "《建筑节能检测》", 31 July 2012, 重庆大学出版社 * |
章霆芳,章伯其: "湿空气饱和水蒸气压与温度关系式的选用", 《制冷与空调(四川)》 * |
Cited By (1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839323A (zh) * | 2017-02-28 | 2017-06-13 |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空调器管理装置和具有该管理装置的空调器 |
CN106871357A (zh) * | 2017-02-28 | 2017-06-20 |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空调器管理装置和具有该管理装置的空调器 |
CN106949611A (zh) * | 2017-02-28 | 2017-07-14 |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空调器管理装置和具有该管理装置的空调器 |
CN107178871A (zh) * | 2017-05-09 | 2017-09-19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器及其制冷量获取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07543281B (zh) * | 2017-07-31 | 2020-04-17 |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 温度及湿度调控方法、系统及空调器 |
CN107543281A (zh) * | 2017-07-31 | 2018-01-05 |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 温度及湿度调控方法、系统及空调器 |
CN111247374A (zh) * | 2017-10-30 | 2020-06-05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空气调节装置、控制方法及程序 |
CN111247374B (zh) * | 2017-10-30 | 2021-09-07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空气调节装置、控制方法及存储有程序的存储介质 |
CN108267475A (zh) * | 2018-02-02 | 2018-07-10 | 上海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 | 一种基于实时大气湿度和压力的翅片管传热性能测试装置 |
CN108267475B (zh) * | 2018-02-02 | 2024-08-09 | 上海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 | 一种基于实时大气湿度和压力的翅片管传热性能测试装置 |
CN108758862A (zh) * | 2018-06-19 | 2018-11-06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室外机及其检测方法、装置和空调机组 |
CN109210701A (zh) * | 2018-08-28 | 2019-01-15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空调器管理方法、系统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10873432A (zh) * | 2018-09-03 | 2020-03-10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空调清洁控制方法及装置 |
CN109297156A (zh) * | 2018-12-07 | 2019-02-01 | 北京北特圣迪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空调系统控制方法 |
CN110360726A (zh) * | 2019-07-10 | 2019-10-22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空调室外机自清洁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 |
EP4027069A4 (en) * | 2019-09-04 | 2022-11-09 | Qingdao Haier Air-Conditioning Electronic Co., Ltd | REFRIGERATION CAPACITY DETERMINATION METHOD, REFRIGERATION ENERGY EFFICIENCY RATIO DETERMINATION METHOD AND FAILURE NOTIFICATION METHOD |
CN110715405A (zh) * | 2019-09-29 | 2020-01-21 | 华中科技大学 | 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拟合模型的空调器制冷量检测方法 |
CN112856748A (zh) * | 2021-01-21 | 2021-05-28 | 深圳市英威腾网能技术有限公司 | 冷量输出控制方法、装置、机房空调和存储介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403204A (zh) | 一种空调制冷量检测方法、系统及空调器 | |
CN105115738B (zh) | 顶置式空调系统的性能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 | |
CN105674496B (zh) | 一种空调除霜方法 | |
CN104501360B (zh) | 空调器及其除湿控制方法 | |
CN106839340A (zh) | 一种空调制冷量测量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 |
CN109765797A (zh) | 一种空调节能仿真系统 | |
Cheng et al. | Automated laboratory load-based testing and performance rating of residential cooling equipment | |
CN104949270A (zh) | 空调器的制冷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 |
CN106123243B (zh) | 基于多维曲线拟合算法的空调装置制冷量测试方法 | |
CN105258295A (zh) | 空调器的防凝露控制方法及装置 | |
CN106091251B (zh) | 一种用于换热器的脏堵判断方法、装置和空调 | |
CN206207606U (zh) | 中央空调系统 | |
CN104776944A (zh) | 空调器换热量检测方法及装置 | |
CN112128939A (zh) | 一种空调除湿控制方法及设备 | |
CN109990441A (zh) | 空调器自清洁控制方法 | |
CN103830993A (zh) | 环境试验机及其除湿装置及方法 | |
CN202485915U (zh) | 空气焓值法制冷量及制热量的校准装置 | |
CN111854064A (zh) | 能耗计算方法、系统及空调机组 | |
CN103063459A (zh) | 整车空调系统模拟试验装置 | |
CN204388292U (zh) | 氡室恒温恒湿自动控制装置 | |
CN203083830U (zh) | 整车空调系统模拟试验装置 | |
CN102032624A (zh) | 蒸发式冷气机性能试验装置 | |
CN108732202A (zh) | 一种小型人工气候室 | |
CN107436017B (zh) | 移动式空调制冷量测试装置和测试方法 | |
CN2766232Y (zh) | 一种综合型空调器试验室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215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