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371177B - 一种光收发组件的组装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收发组件的组装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371177B CN106371177B CN201610902759.8A CN201610902759A CN106371177B CN 106371177 B CN106371177 B CN 106371177B CN 201610902759 A CN201610902759 A CN 201610902759A CN 106371177 B CN106371177 B CN 106371177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optical
- lens
- light
- test
- fib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42—Coupling light guides with opto-electronic elements
- G02B6/4201—Packages, e.g. shape, construction, internal or external details
- G02B6/4219—Mechanical fixtures for holding or positioning the elements relative to each other in the couplings; Alignment methods for the elements, e.g. measuring or observing methods especially used therefor
- G02B6/422—Active alignment, i.e. moving the elements in response to the detected degree of coupling or position of the elements
- G02B6/4225—Active alignment, i.e. moving the elements in response to the detected degree of coupling or position of the elements by a direct measurement of the degree of coupling, e.g. the amount of light power coupled to the fibre or the opto-electronic element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42—Coupling light guides with opto-electronic elements
- G02B6/4201—Packages, e.g. shape, construction, internal or external details
- G02B6/4219—Mechanical fixtures for holding or positioning the elements relative to each other in the couplings; Alignment methods for the elements, e.g. measuring or observing methods especially used therefor
- G02B6/422—Active alignment, i.e. moving the elements in response to the detected degree of coupling or position of the elements
- G02B6/4227—Active alignment methods, e.g. procedures and algorithm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Optical Couplings Of Light Guid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收发组件的组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设置垂直于第二透镜光轴的反射滤波片;在光纤适配器的光纤接口端安装光纤分路器,光纤分路器的一个接口端安装测试发光器,光纤分路器的另一接口端安装光功率计;若测试发光器发出的测试光经过第二透镜后平行于第二透镜的光轴,则反射滤波片全反射测试光;点亮测试发光器,调整光纤适配器相对于第二透镜的位置,并在光功率计输出功率最大时固定光纤适配器;关闭测试发光器并移除反射滤波片;安装第一透镜和第一波分复用滤波片;安装并点亮光发射器,调整光发射器相对于第一透镜的位置,在光功率计输出功率最大时固定光发射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纤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光收发组件的组装方法。
背景技术
光收发组件是光纤通信系统中实现光信号和电信号转换的工作部件,是光纤通信系统的核心部件之一。图1是现有技术中一种光收发组件结构示意图。如图1,现有技术中的一种光收发组件包括光发射器1、第一透镜2、第一波分复用滤波片3、第二透镜4、光纤适配器5和光接收器7。第一透镜2安装在光发射器1和第一波分复用滤波片3之间,用于将光发射器1发射的、呈现为汇聚状态的上行光信号转换为上行准直光;第二透镜4安装在第一波分复用滤波片3和光纤适配器5之间,用于将经过第一波分复用滤波片3的上行准直光再次转换为上行汇聚光;光纤适配器5设置在第二透镜4的焦点处,由第二透镜4出射的上行汇聚光聚焦在光纤适配器5的光接口处。相应的,由光纤适配器5的光接口出射的下行汇聚光经过第二透镜4后转换为下行准直光,下行准直光经过第一波分复用滤波片3反射后照射光接收器7。理想情况下,光发射器1的光出射焦点应当和第一透镜2的焦点重合,光纤适配器5应当设置在第二透镜4的焦点处。
图2是已有的光收发组件组装方法流程图。如图2,为尽可能达到理想情况,光收发组件的组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01:组装第一透镜2、第一波分复用滤波片3和第二透镜4;
S02:在第一波分复用滤波片3的反射光路安装白屏,在光纤适配器5连接光纤的一端安装测试发光器10;点亮测试发光器10、调整光纤适配器5相对于第二透镜4的位置,在光斑最小时固定光纤适配器5;
S03:在光纤适配器5连接光纤的一端安装光功率计11;点亮光发射器1,调整光发射器1相对于第一透镜2的位置、同时沿垂直于第二透镜4光轴的平面调整光纤适配器5的位置,在光功率计11输出功率最大时使光发射器1固定并再次固定光纤适配器5。
采用图2所示的方法组装光收发组件,步骤S02中由组装人员观察白屏上的光斑确定光纤适配器5的位置,判断结果由组装人员主观确定、评价标准不客观;步骤S03中需要同时调整光发射器1和光纤适配器5的位置,组装匹配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收发组件的组装方法,可解决光收发组件组装过程评价标准不客观、组装匹配效率低的问题,降低生产难度、提高生产效率。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收发组件的组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设置垂直于第二透镜光轴的反射滤波片;
在光纤适配器的光纤接口端安装光纤分路器,所述光纤分路器的一个接口端安装测试发光器,所述光纤分路器的另一接口端安装光功率计;若所述测试发光器发出的测试光经过所述第二透镜后平行于所述第二透镜的光轴,则所述反射滤波片全反射所述测试光;
点亮所述测试发光器,调整所述光纤适配器相对于所述第二透镜的位置;在所述光功率计输出功率最大时固定所述光纤适配器;
关闭所述测试发光器并移除所述反射滤波片;安装第一透镜和第一波分复用滤波片;
安装并点亮光发射器,调整所述光发射器相对于所述第一透镜的位置,在所述光功率计输出功率最大时固定所述光发射器。
本发明还提供另外一种光收发组件的组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组装第一透镜、第二透镜和第一波分复用滤波片;
在光纤适配器的光纤接口端安装光纤分路器,所述光纤分路器的一个接口端安装用于发出测试光的测试发光器,所述光纤分路器的另一接口端安装光功率计;
在所述第一波分复用滤波片的反射光路安装反射滤波片;所述反射滤波片用于全反射经过所述第二透镜后传播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二透镜光轴的测试光;
点亮所述测试发光器,调整所述光纤适配器相对于所述第二透镜的位置;在所述光功率计输出功率最大时固定所述光纤适配器;
关闭所述测试发光器并移除所述反射滤波片;
安装并点亮光发射器,调整所述光发射器相对于所述第一透镜的位置,在所述光功率计输出功率最大时固定所述光发射器。
本发明提供的光收发组件组装方法,在光纤适配器的光纤接口端安装光纤分路器,并在光纤分路器的一个接口安装测试发光器,在光纤分路器的另一个接口安装光功率计;在第二透镜对应第一波分复用滤波片的一端安装反射滤波片。安装光纤适配器时,点亮测试发光器,调整光纤适配器相对于第二透镜的位置,在光功率计的输出功率最大时定位光纤适配器;安装光发射器时,点亮光发射器并调整光发射器相对于第一透镜的位置,在光功率计输出功率最大时定位光发射器。
在组装定位光纤适配器时,光功率计的输出功率仅与第二透镜和光纤适配器的相对位置有关,并且在光纤适配器的光接口位于第二透镜的焦点处时光功率计的输出最大功率,所以在光功率计输出最大功率时可判定光纤适配器的光接口在第二透镜的焦点处;在组装定位光发射器时,光功率计的输出效率仅与光发射器和第一透镜的位置有关,并且在光发射器的输出焦点和第一透镜的焦点重合时光功率计的输出功率最大,所以在光功率计输出最大功率时可判定光反射器的输出焦点和第一透镜的焦点重合。相比于现有技术提供的组装方法,本发明提供的组装方法定位光纤适配器和光发射器时以客观数据为依据,组装定位更为准确。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在固定光发射器后,再次调整光纤适配器相对于第二透镜的位置,并在光功率计显示功率最大时再次固定光纤适配器。可保证光发射器发出的上行光最大程度地进入到光纤适配器内,提高了光信号的传输效率。
附图说明
为更清楚地说明背景技术或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对现有技术或具体实施方式中结合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以下结合具体实施方式的附图仅是用于方便理解本发明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现有技术中一种光收发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2是已有的光收发组件组装方法流程图;
图3是第一实施例中光收发组件组装方法流程图;
图4是第一实施例中定位光纤适配器的示意图;
图5是第一实施例中确定光纤适配器位置的原理示意图;
图6是第二实施例中光收发组件组装方法流程图;
图7是第二实施例中定位光纤适配器示意图;
其中:1-光发射器、2-第一透镜、3-第一波分复用滤波片、4-第二透镜、5-光纤适配器、6-第二波分复用滤波片、7-光接收器、8-反射滤波片、9-光纤分路器、10-测试发光器、11-光功率计。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收发组件的组装方法,提高光收发组件安装过程中各个部件的耦合效率,继而提高光信号的传输效率。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第一实施例
图3是第一实施例中光收发组件组装方法流程图。如图3,第一实施例中光收发组件的组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设置垂直于第二透镜4光轴的反射滤波片8。
S102:在光纤适配器5的光纤接口端安装光纤分路器9;光纤分路器9的一个接口端安装测试发光器10,光纤分路器9的另一接口端安装光功率计11。
图4是第一实施例中定位光纤适配器的示意图,如图4,光纤分路器9安装在光纤适配器5的光纤接口端,通过光纤与光纤适配器5连接。光纤分路器9的一个接口端安装有测试发光器10,另一个接口端安装光功率计11。测试发光器10发出的测试光可经过光纤分路器9传输至光纤适配器5、并经过光纤适配器5的光接口输出;由光纤适配器5光接口输入的光线可通过光纤分路器9照射至光功率计11。反射滤波片8设置在第二透镜4对应第一波分复用滤波片3的一侧,并垂直于第二透镜4的光轴;反射滤波片8的全反射波长和测试发光器10输出的测试光波长相同。
S103:点亮测试发光器10,调整光纤适配器5相对于第二透镜4的位置;在光功率计11输出功率最大时固定光纤适配器5。
将光纤适配器5安装在第二透镜4的一侧,点亮测试发光器10。测试发光器10发出的测试光经过光纤分路器9和光纤适配器5后,从光接口出射并照射到第二透镜4表面。调整光纤适配器5相对于第二透镜4的位置,从光接口出射的测试光照射至第二透镜4时的入射角度相应地变化,因此经过第二透镜4后的测试光传播方向也相应地变化。
图5是第一实施例中确定光纤适配器位置的原理示意图。如图5,如果光纤适配器5的光接口位于第二透镜4的焦点处,测试光经过第二透镜4后变为平行于第二透镜4光轴的平行光并垂直照射反射滤波片8;根据光路可逆原理,垂直于反射滤波片8照射的光沿原光路返回至第二透镜4,,经过第二透镜4、光纤适配器5和光纤分路器9后传输至光功率计11。如果光纤适配器5的光接口不完全位于第二透镜4的焦点处,则测试光经过第二透镜4后并不完全平行于第二透镜4光轴、而是倾斜照射在反射滤波片8上;因为测试光倾斜照射在反射滤波片8上,反射滤波片8反射的测试光并不是按照原光路返回第二透镜4,使得部分测试光无法从光纤适配器5的光接口传输至光功率计11。根据以上分析,如果光功率计11的输出功率最大,则可判定光纤适配器5的光接口位于第二透镜4的焦点位置,此时就可定位光纤适配器5。
S104:关闭测试发光器10并移除所述反射滤波片8。
S105:安装第一透镜2和第一波分复用滤波片3。
光纤适配器5定位安装后,还需安装光组件的第一透镜2和第一波分复用滤波片3,此时测试发光器10暂时不使用,所以可关闭测试发光器10。在实现光纤适配器5相对第二透镜4的定位后,反射滤波片8不再用于后续测试,并且后续测试时反射滤波片8还影响测试光的通过,因此移除反射滤波片8。
在S105中,第一透镜2和第一波分复用滤波片3采用机械定位方式固定。实际应用中,第一波分复用滤波片3的两个表面平行,所以只要保证第一透镜2的光轴平行于第二透镜4的光轴,就可使平行于第一透镜2光轴的光线经过第一波分复用滤波片3后平行于第二透镜4光轴。
S106:安装并点亮光发射器1,调整光发射器1相对于第一透镜2的位置,在光功率计11输出功率最大时固定光发射器1。
安装固定第一透镜2和第一波分复用滤波片3后,就可安装定位光发射器1。在S106中,先将光发射器1粗定位,使光发射器1的光输出焦点大体在第一透镜2的焦点位置。随后,点亮光发射器1,并精细调整光发射器1相对于的第一透镜2的位置:光发射器1发出的上行光经过第一透镜2、第一波分复用滤波片3、第二透镜4、光纤适配器、光纤分路器9传输至光功率计11,使光功率计11显示相应的功率。在光发射器1的功率保持恒定的前提下,如果光发射器1的光输出焦点和第一透镜2的焦点重合,则光功率计11的输出功率最大;因此在光功率计11输出功率最大时,就可确定光发射器1的光输出焦点和第一透镜2的焦点重合,此时固定光发射器1。
本实施例提供的光收发组件的组装方法,在组装定位光纤适配器时,光功率计的输出功率仅与第二透镜和光纤适配器的相对位置有关,并且在光纤适配器的光接口位于第二透镜的焦点处时光功率计的输出最大功率,所以在光功率计输出最大功率时可判定光纤适配器的光接口在第二透镜的焦点处;在组装定位光发射器时,光功率计的输出效率仅与光发射器和第一透镜的位置有关,并且在光发射器的输出焦点和第一透镜的焦点重合时光功率计的输出功率最大,所以在光功率计输出最大功率时可判定光反射器的输出焦点和第一透镜的焦点重合。相比于现有技术提供的组装方法,这一组装方法能够确保组装过程中判断结果的客观性,避免组装人员主观判断造成的组装质量的不一致。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提供的光收发组件安装方法还包括S107:再次调整光纤适配器5相对于第二透镜4的位置,在光功率计11显示功率最大时再次固定光纤适配器5。
采用S101-S106组装的光收发组件,虽然光纤适配器5的光接口位于第二透镜4的焦点处,但由于光纤适配器5的光接口截面尺寸略大于上行光照射在光接口的光斑尺寸,聚焦在第二透镜4焦点的光斑可能不是位于光纤适配器5光接口的正中位置,此时光发射器1发出的上行光不能最大程度的传输至光纤适配器中。而在S106后,光发射器1发出的上行光经过第一透镜2后变为准直光,所以在S106后可再次调整光纤适配器5相对第二透镜4的位置,使上行光聚焦在光纤适配器5的光接口中间位置。
根据背景技术已知,光收发组件还包括光接收器7,因此前述的组装方法还包括S108:再次点亮测试发光器10,安装光接收器7并调整光接收器7的位置;在光接收器7的输出电流最大时固定所述光接收器7。
光接收器7安装在第一波分复用滤波片3的反射光路上,用于接收由第一波分复用滤波片3反射的下行准直光。在S101-S107中,光纤适配器5的光接口已经位于第二透镜4的焦点处,所以下行准直光光路已经确定,只需定位光接收器7即可。点亮测试发光器10后,安装光接收器7并调整光接收器7的位置,光接收器7输出最大电流时,可判定第一波分复用滤波片3反射的测试光全部照射在光接收器7上,此时可固定光接收器7。
为提高光纤通信带宽,目前很多光纤通信具体实施中采用波分复用技术。为使光接收器7分离提取不同波段的光信号,在第一波分复用滤波片3的反射光路上还应设置具有相应通带波段的第二波分复用滤波片6。为此,本实施例的光收发组件的组装方法还包括S109:在第一波分复用滤波片3和光接收器7间安装第二波分复用滤波片6。可选的,安装第二波分复用滤波片6的步骤设置在S107和S108之间,当然第二波分复用滤波片6也可同时与第一透镜2和第一波分复用滤波片3同时安装。
第二实施例
图6是第二实施例中光收发组件组装方法流程图。如图6,第二实施例中光收发组件的组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201:组装第一透镜2、第二透镜4和第一波分复用滤波片3。
本实施例中先采用机械定位方式固定第一透镜2、第二透镜4和第一波分复用滤波片3形成第一组件,其中平行于第一透镜2光轴的光线经过第一波分复用滤波片3后平行于第二透镜4的光轴。
S202:在光纤适配器5的光纤接口端安装光纤分路器9,光纤分路器9的一个接口端安装用于发出测试光的测试发光器10,光纤分路器9的另一接口端安装光功率计11。
S203:在第一波分复用滤波片3的反射光路安装反射滤波片8,所述反射滤波片8用于全反射经过第二透镜4后传播方向平行于第二透镜4光轴的测试光。
图7是第二实施例中定位光纤适配器5示意图。如图7,与第一实施例相同,本实施例中,光纤分路器9安装在光纤适配器5的光纤接口端,通过光纤和光纤适配器5连接。光纤分路器9的一个接口端安装有测试发光器10,另一个接口端安装光功率计11。测试发光器10发出的测试光可经过光纤分路器9传输至光纤适配器5、并经过光纤适配器5的光接口输出,由光纤适配器5的光接口输入的光线可通过光纤分路器9照射至光功率计11。
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本实施中的反射滤波片8安装在第一波分复用滤波片3的反射光路上。
S204:点亮测试发光器10,调整光纤适配器5相对于第二透镜4的位置;在光功率计11输出功率最大时固定光纤适配器5。
在调整光纤适配器5过程中,如果光纤适配器5的光接口位于第二透镜4的焦点处,测试光经过第二透镜4后变为平行于第二透镜4光轴的平行光,平行光经过第一波分复用滤波片3反射后垂直照射反射滤波片8;根据光路可逆原理,垂直于反射滤波片8照射的光沿原光路返回至第二透镜4,经过第二透镜4、光纤适配器5和光纤分路器9后照射至光功率计11。如果光纤适配器5的光接口不完全位于第二透镜4的焦点处,则测试光经过第二透镜4后并不完全平行于第二透镜4光轴,当测试光倾斜照射到反射滤波片8上后,反射形成的测试光并不是按照原光路返回第二透镜4。因为测试光倾斜照射在反射滤波片8上,反射滤波片8反射的测试光并不是按照原光路返回第二透镜4,使得部分测试光无法从光纤适配器5的光接口传输至光功率计11。根据以上分析,如果光功率计11的输出功率最大,则可判定光纤适配器5的光接口位于第二透镜4的焦点位置,此时就可定位光纤适配器5。
S205:关闭测试发光器10并移除反射滤波片8。
光纤适配器5定位安装后,测试发光器10暂时不使用,所以可关闭测试发光器10。在实现光纤适配器5相对第二透镜4的定位后,反射滤波片8不再用于后续测试,并且后续测试时反射滤波片8还影响测试光的通过,因此移除反射滤波片8。
S206:安装并点亮光发射器1,调整光发射器1相对于第一透镜2的位置,在光功率计11输出功率最大时固定光发射器1。
在S206中,先将光发射器1粗定位,使光发射器1的光输出焦点大体在第一透镜2的焦点位置。随后,点亮光发射器1,并精细调整光发射器1相对于第一透镜2的位置:光发射器1发出的上行光经过第一透镜2、第一波分复用滤波片3、第二透镜4、光纤适配器、光纤分路器9传输至光功率计11,使光功率计11显示相应的功率。在光发射器1的功率保持恒定的前提下,如果光发射器1的光输出焦点和第一透镜2的焦点重合,则光功率计11的输出功率最大;因此在光功率计11输出功率最大时,就可确定光发射器1的光输出焦点和第一透镜2的焦点重合,此时固定光发射器1。
本实施例提供的光收发组件的组装方法,在组装定位光纤适配器时,光功率计的输出功率仅与第二透镜和光纤适配器的相对位置有关,并且在光纤适配器的光接口位于第二透镜的焦点处时光功率计的输出最大功率,所以在光功率计输出最大功率时可判定光纤适配器的光接口在第二透镜的焦点处;在组装定位光发射器时,光功率计的输出效率仅与光发射器和第一透镜的位置有关,并且在光发射器的输出焦点和第一透镜的焦点重合时光功率计的输出功率最大,所以在光功率计输出最大功率时可判定光反射器的输出焦点和第一透镜的焦点重合。相比于现有技术提供的组装方法,这一组装方法能够确保组装过程中判断结果的客观性,避免组装人员主观判断造成的组装质量的不一致。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提供的光收发组件安装方法还包括:
S207:再次调整光纤适配器5相对于第二透镜4的位置,在光功率计11显示功率最大时再次固定光纤适配器5。
采用S201-S206组装的光收发组件,虽然光纤适配器5的光接口位于第二透镜4的焦点处,但由于光纤适配器5的光接口截面尺寸略大于上行光照射在光接口的光斑尺寸,聚焦在第二透镜4焦点的光斑可能不是位于光纤适配器5光接口的正中位置,此时光发射器1发出的上行光不能最大程度的传输至光纤适配器中。而在S206后,光发射器1发出的上行光经过第一透镜2后变为准直光,,所以在S206后可再次调整光纤适配器5相对第二透镜4的位置,使上行光聚焦在光纤适配器5的光接口中间位置,保证上行光最大程度地传输至光纤中。
根据背景技术已知,本实施例中的光收发组件还需安装光接收器7,因此前述的组装方法还可包括S208:再次点亮测试发光器10,安装光接收器7并调整光接收器7的位置;在光接收器7的输出电流最大时固定所述光接收器7。
光接收器7安装在第一波分复用滤波片3的反射光路上,用于接收由第一波分复用滤波片3反射的下行准直光。在S201-S207中,光纤适配器5的光接口已经位于第二透镜4的焦点处,所以下行准直光光路已经确定,只需定位光接收器7即可。点亮测试发光器10后,安装光接收器7并调整光接收器7的位置,光接收器7输出最大电流时,可判定第一波分复用滤波片3反射的测试光全部照射在光接收器7上,此时即可固定光接收器7。
为提高光纤通信带宽,目前很多光纤通信具体实施中采用波分复用技术。为使光接收器7分离提取不同波段的光信号,在第一波分复用滤波片3的反射光路上还应设置具有相应通带波段的第二波分复用滤波片6。相应的,本实施例在进行S201时可同时组装第二波分复用滤波片6。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在再次固定光纤适配器5、安装光接收器7前安装第二波分复用滤波片6。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光收发组件的组装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本部分采用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核心思想,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情况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光收发组件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设置垂直于第二透镜光轴的反射滤波片;
在光纤适配器的光纤接口端安装光纤分路器,所述光纤分路器的一个接口端安装测试发光器,所述光纤分路器的另一接口端安装光功率计;若所述测试发光器发出的测试光经过所述第二透镜后平行于所述第二透镜的光轴,则所述反射滤波片全反射所述测试光;
点亮所述测试发光器,调整所述光纤适配器相对于所述第二透镜的位置;在所述光功率计输出功率最大时固定所述光纤适配器;
关闭所述测试发光器并移除所述反射滤波片;安装第一透镜和第一波分复用滤波片;
安装并点亮光发射器,调整所述光发射器相对于所述第一透镜的位置,在所述光功率计输出功率最大时固定所述光发射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收发组件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固定所述光发射器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再次调整所述光纤适配器相对于所述第二透镜的位置,在所述光功率计显示功率最大时再次固定所述光纤适配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收发组件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再次固定所述光纤适配器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再次点亮所述测试发光器,安装光接收器并调整所述光接收器的位置;在所述光接收器的输出电流最大时固定所述光接收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收发组件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收发组件包括第二波分复用滤波片;
固定所述光接收器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波分复用滤波片和所述光接收器间安装第二波分复用滤波片。
5.一种光收发组件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组装第一透镜、第二透镜和第一波分复用滤波片;
在光纤适配器的光纤接口端安装光纤分路器,所述光纤分路器的一个接口端安装用于发出测试光的测试发光器,所述光纤分路器的另一接口端安装光功率计;
在所述第一波分复用滤波片的反射光路安装反射滤波片;所述反射滤波片用于全反射经过所述第二透镜后传播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二透镜光轴的测试光;
点亮所述测试发光器,调整所述光纤适配器相对于所述第二透镜的位置;在所述光功率计输出功率最大时固定所述光纤适配器;
关闭所述测试发光器并移除所述反射滤波片;
安装并点亮光发射器,调整所述光发射器相对于所述第一透镜的位置,在所述光功率计输出功率最大时固定所述光发射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收发组件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固定所述光发射器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再次调整所述光纤适配器相对于所述第二透镜的位置,在所述光功率计显示功率最大时再次固定所述光纤适配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收发组件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再次固定所述光纤适配器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再次点亮所述测试发光器,安装光接收器并调整所述光接收器的位置;在所述光接收器的输出电流最大时固定所述光接收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收发组件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收发组件还包括第二波分复用滤波片;所述组装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组装第一透镜、第二透镜和第一波分复用滤波片的同时组装所述第二波分复用滤波片;或,再次固定所述光纤适配器后并且安装所述光接收器前安装所述第二波分复用滤波片。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902759.8A CN106371177B (zh) | 2016-10-17 | 2016-10-17 | 一种光收发组件的组装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902759.8A CN106371177B (zh) | 2016-10-17 | 2016-10-17 | 一种光收发组件的组装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371177A CN106371177A (zh) | 2017-02-01 |
CN106371177B true CN106371177B (zh) | 2018-04-03 |
Family
ID=578961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902759.8A Active CN106371177B (zh) | 2016-10-17 | 2016-10-17 | 一种光收发组件的组装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6371177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308619B (zh) * | 2020-01-20 | 2022-04-15 | 武汉联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发射光器件及其耦合方法 |
CN112068248B (zh) * | 2020-09-28 | 2022-02-08 | 四川天邑康和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波分复用器件组装方法 |
CN112198601B (zh) * | 2020-12-07 | 2021-02-26 | 武汉乾希科技有限公司 | 用于多通道光接收组件的光路耦合方法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269579A (zh) * | 1999-03-31 | 2000-10-11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兼容式光学拾取器 |
US7899096B1 (en) * | 2009-10-30 | 2011-03-01 | Corning Incorporated | Methods and circuits for controlling drive mechanisms |
CN102183827A (zh) * | 2011-05-03 | 2011-09-14 | 苏州旭创科技有限公司 | 用于10g pon的单纤双向光收发模块光组件 |
CN103703700A (zh) * | 2013-07-15 | 2014-04-0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波长对准的方法、装置、及光网络系统 |
CN103765271A (zh) * | 2013-07-29 | 2014-04-30 | 索尔思光电(成都)有限公司 | 多通道光收发器及其元件校正方法 |
CN103969769A (zh) * | 2013-02-04 | 2014-08-06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 组装发射器光学子组件的方法 |
FR3020145A1 (fr) * | 2014-04-22 | 2015-10-23 | Keopsys | Procede de fixation d'une fibre optique avec un support d'une diode laser |
-
2016
- 2016-10-17 CN CN201610902759.8A patent/CN106371177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269579A (zh) * | 1999-03-31 | 2000-10-11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兼容式光学拾取器 |
US7899096B1 (en) * | 2009-10-30 | 2011-03-01 | Corning Incorporated | Methods and circuits for controlling drive mechanisms |
CN102183827A (zh) * | 2011-05-03 | 2011-09-14 | 苏州旭创科技有限公司 | 用于10g pon的单纤双向光收发模块光组件 |
CN103969769A (zh) * | 2013-02-04 | 2014-08-06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 组装发射器光学子组件的方法 |
CN103703700A (zh) * | 2013-07-15 | 2014-04-0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波长对准的方法、装置、及光网络系统 |
CN103765271A (zh) * | 2013-07-29 | 2014-04-30 | 索尔思光电(成都)有限公司 | 多通道光收发器及其元件校正方法 |
FR3020145A1 (fr) * | 2014-04-22 | 2015-10-23 | Keopsys | Procede de fixation d'une fibre optique avec un support d'une diode laser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371177A (zh) | 2017-02-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247401B (zh) | 微型双向光学次模块 | |
US8885992B2 (en) | Optical reception modul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optical reception module | |
CN1146741C (zh) | 用成虚象的相控阵列产生色散的光学装置 | |
CN106371177B (zh) | 一种光收发组件的组装方法 | |
WO2019105113A1 (zh) | 光收发器件 | |
US9164247B2 (en) | Apparatuses for reducing the sensitivity of an optical signal to polarization and methods of making and using the same | |
US20150177526A1 (en) | Optical Multiplexer and Transmitter Optical Subassembly | |
US10884216B2 (en) |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n optical multiplexer | |
CN104914519B (zh) | 一种40g光收发组件 | |
CN102752051B (zh) | 具有光时域反射功能的光网络单元光组件 | |
US4592619A (en) | Optical coupling device | |
CN106646775A (zh) | 一种双纤光模块 | |
TW201044804A (en) | Light transmission/reception module | |
CN109884753A (zh) | 一种光接收组件以及组装方法 | |
CN106324771A (zh) | 光学组件和光模块 | |
CN209590346U (zh) | 一种光接收组件 | |
JP2023120238A (ja) | 光部品、光モジュール、および通信デバイス | |
CN208506305U (zh) | 一种多波长合波光学模块 | |
CN102937734B (zh) | 具有光时域信号反射功能的光网络单元三向光组件 | |
CN106226872B (zh) | 一种多通道同轴封装结构及封装方法 | |
JP2003344709A (ja) | ファイバ型光モジュール | |
CN102183827A (zh) | 用于10g pon的单纤双向光收发模块光组件 | |
CN107037575B (zh) | 一种离轴反射式光学天线及系统 | |
CN204758878U (zh) | 可插拔可监控的可调光衰减器 | |
KR101998234B1 (ko) | 광학계 구조를 단순화한 광 서브 어셈블리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