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343708B - 全自动卷装钢丝刷绞线钻孔植毛一体化装置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全自动卷装钢丝刷绞线钻孔植毛一体化装置及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343708B CN106343708B CN201610783440.8A CN201610783440A CN106343708B CN 106343708 B CN106343708 B CN 106343708B CN 201610783440 A CN201610783440 A CN 201610783440A CN 106343708 B CN106343708 B CN 10634370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ne
- drilling
- jaw
- wire
- runn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6—BRUSHWARE
- A46D—MANUFACTURE OF BRUSHES
- A46D3/00—Preparing, i.e. Manufacturing brush bodies
- A46D3/06—Machines for both drilling bodies and inserting bristles
- A46D3/062—Machines for both drilling bodies and inserting bristles of the carousel or drum type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6—BRUSHWARE
- A46D—MANUFACTURE OF BRUSHES
- A46D3/00—Preparing, i.e. Manufacturing brush bodies
- A46D3/08—Parts of brush-making machine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6—BRUSHWARE
- A46D—MANUFACTURE OF BRUSHES
- A46D3/00—Preparing, i.e. Manufacturing brush bodies
- A46D3/08—Parts of brush-making machines
- A46D3/082—Magazines for bristles; Feeding bristles to magazines; Knot pick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Soil Working Implements (AREA)
- Transplant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自动卷装钢丝刷绞线钻孔植毛一体化装置,具体设计一种用于对钢丝刷进行植线的装置。它包括绞线机架、植线工作台、主电机和主传动轮,主电机和主传动轮均安装在植线工作台上;主电机的输出端与主传动轮连接,主传动轮一端连接有钻孔机构,另一端连接有送线切线植线一体化机构;卷线机构包括卷线电机和转盘,送毛机构包括第一绞线定位板和第二绞线定位板,送线转轮位于送线压轮下方,送线压轮弹簧装置下端与压轮支座上端连接;过线杆一端与绞线机架连接,另一端安装有导向柱,导向柱内设有导向槽,导向杆顶端连接有导向轮。本发明外观美观,拉力稳定。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全自动卷装钢丝刷绞线钻孔植毛一体化方法。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对钢丝刷进行植线的装置,具体的说是一种全自动卷装钢丝刷绞线钻孔植毛一体化装置。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全自动卷装钢丝刷绞线钻孔植毛一体化方法。
背景技术
卷装钢丝刷由棍刷(圆棍)和插在棍刷上的钢丝构成,棍刷上设有多个植毛插孔,每个植毛插孔内均需要植入钢丝。实际工作时,人们需要根据孔的大小及钢丝的直径,而决定植毛插孔内的钢丝的根数,一般孔径3.0-6.5的孔用0.10mm波浪型钢丝100-400根以上钢丝植入,这么小的波浪型钢丝如果用手工或半自动机及短装毛的植毛方式会出现拉毛不稳定,毛料有多有少,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现有卷装钢丝刷的外观不美观,拉力不稳定,在清洗、除锈、抛光的设备上高速运转使用时钢丝容易脱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是为了克服背景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全自动卷装钢丝刷绞线钻孔植毛一体化装置。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是为了克服背景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全自动卷装钢丝刷绞线钻孔植毛一体化方法。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全自动卷装钢丝刷绞线钻孔植毛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绞线机架、植线工作台、主电机和主传动轮,主电机和主传动轮均安装在植线工作台上;主电机的输出端与主传动轮连接,主传动轮一端连接有能通过钻嘴对钢丝刷的刷辊进行钻孔的钻孔机构,另一端连接有能将第四导向轮上的钢丝线插入到植线插孔内的送线切线植线一体化机构;所述绞线机架上安装有卷线机构、送毛机构和过线导向机构,所述卷线机构包括安装在绞线机架上的卷线电机,和安装在绞线机架上的转盘,所述转盘的一侧中部与卷线电机的输出端连接,另一侧安装有多个缠绕有钢丝的钢丝线盘,送毛机构包括第一绞线定位板和第二绞线定位板,第一绞线定位板和第二绞线定位板均安装在绞线机架上且均设有钢丝线过孔,第一绞线定位板上安装有压轮支座,压轮支座上安装有送线压轮,有送线转轮通过转轮支座安装在绞线机架或第一绞线定位板上,所述送线转轮和送线压轮位于第一绞线定位板的同一侧,且送线转轮位于送线压轮下方,有送线转轮电机安装在绞线机架上,送线转轮电机的输出端与送线转轮连接,有送线压轮弹簧装置安装在第一绞线定位板上,送线压轮弹簧装置下端与压轮支座上端连接;过线导向机构包括呈倾斜布置的过线杆,过线杆一端与绞线机架连接,另一端安装有导向柱,导向柱位于过线杆上高度较低的一端,且导向柱内设有导向槽,有导向杆设于导向槽内并可在导向槽内上下滑动,导向杆顶端连接有第三导向轮,导向柱上安装有第二光电感应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送线切线植线一体化机构包括第一刹车线,第二刹车线,切线连杆,安装在植线工作台上的植线主轴,安装在植线工作台上的机头主轴,安装在植线工作台上的毛针导轨,套装在毛针导轨上并可在毛针导轨上上下滑动的针柱滑块,与主传动轮同轴且能随主传动轮同步转动的植线传动轴,能随植线传动轴同步转动并可在植线传动轴上滑动的植线离合器,和套装在植线传动轴上且与植线传动轴呈间隙配合的钢丝转轮;植线离合器和钢丝转轮之间连接有钢丝插销机构,有植线气缸安装在植线工作台上,植线气缸的输出端与植线离合器连接,所述植线主轴上安装有植线转轮、第一钳口凸轮、第二钳口凸轮、切线凸轮和送线凸轮,机头主轴上安装有毛针凸轮;钢丝转轮通过植线传动皮带与植线转轮连接,第一刹车线一端与第一送线钳口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一钳口松紧机构与第一钳口凸轮连接,第二刹车线一端与第二送线钳口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二钳口松紧机构与第二钳口凸轮连接,切线连杆一端与切线冲刀连接,另一端通过切线机构与切线凸轮连接,送线凸轮通过送线机构与第一送线钳口连接,针柱滑块一端通过机头四杆机构与毛针凸轮连接,另一端连接有能将钢丝线的头部插入到植线插孔内的毛针推杆。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送线机构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送线支杆、第二送线支杆、第三送线支杆和送线滑块,送线滑块可滑动的安装在植线工作台上,第一送线支杆的空余端与所述送线凸轮的外圆周面接触,送线滑块和第一送线钳口之间为固定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机头四杆机构由依次连接第一毛针支杆、第二毛针支杆、第三毛针支杆和针柱滑块构成,第一毛针支杆安装在植线工作台上,第三毛针支杆中部与毛针凸轮之间连接有毛针连杆。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切线机构包括依次连接的切线摆轮、切线支杆、切线摆臂和切线连杆,切线摆轮的空余端与切线凸轮的外圆周面接触,切线连杆的空余端与切线冲刀连接,有切线定位柱安装在植线工作台上,切线摆臂中部与所述切线定位柱铰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钳口松紧机构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钳口支杆、第二钳口支杆和第三钳口支杆,第一钳口支杆上连接有与所述第一钳口凸轮的外圆周面接触的第一钳口圆柱,第一钳口支杆的空余端与安装在植线工作台上的第一植毛定位板铰接,第三钳口支杆的空余端与第一刹车线连接,第一植毛定位板上安装有第一植毛导向柱,第三钳口支杆的中部与所述第一植毛导向柱铰接。
所述第二钳口松紧机构包括依次连接的第四钳口支杆、第五钳口支杆和第六钳口支杆,第四钳口支杆上连接有与所述第二钳口凸轮的外圆周面接触的第二钳口圆柱,第四钳口支杆的空余端与安装在植线工作台上的第二植毛定位板铰接,第六钳口支杆的空余端与第二刹车线连接,第二植毛定位板上安装有第二植毛导向柱,第六钳口支杆的中部与所述第二植毛导向柱铰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钻孔机构包括与主传动轮同轴且能随主传动轮同步转动钻孔传动轴,能随钻孔传动轴同步转动并可在钻孔传动轴上滑动的钻孔离合器,和套装在钻孔传动轴上且与钻孔传动轴呈间隙配合的第一钻孔转轮,钻孔离合器和第一钻孔转轮之间连接有钻孔插销机构,有钻孔气缸安装在植线工作台上,钻孔气缸的输出端与钻孔离合器连接,第一钻孔转轮和钻嘴之间连接有能使钻嘴转动的钻嘴转动机构,和能使钻嘴在竖直方向上上下移动的钻嘴上下机构。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钻嘴上下机构包括安装在植线工作台上的钻孔主轴,和安装在钻孔主轴上且与钻孔主轴同轴的第二钻孔转轮,第一钻孔转轮与第二钻孔转轮连接,钻孔主轴和旋转主轴之间安装有能使旋转主轴在竖直方向上做上下往复运动的钻孔凸轮机构。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钻孔凸轮机构包括钻孔凸轮、钻孔连杆和钻孔横杆,钻孔凸轮安装在钻孔主轴上,所述钻孔横杆的中部与安装在植线工作台上钻孔支撑板铰接,钻孔横杆一端与旋转主轴铰接,另一端与钻孔连杆的端部铰接,钻孔连杆的空余端与钻孔凸轮上的钻孔定位柱铰接;
所述钻嘴转动机构包括安装在植线工作台上的钻孔电机,和安装在植线工作台上的旋转主轴,钻嘴安装于旋转主轴底部,钻孔电机的输出端与旋转主轴连接。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全自动卷装钢丝刷绞线钻孔植毛一体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工艺步骤:步骤1:先将所有钢丝线的钢丝线头部分别从各自对应的钢丝线盘上分别拉出,再使钢丝线头部穿过第一钢丝线过孔、压转轮间隙和第二钢丝线过孔;步骤2:先将钢丝线头部搁置在第二导向轮上,再将钢丝线头部从第三导向轮底端传出,并使第三导向轮搁置在钢丝线上,最后将钢丝线头部搁置在第四导向轮上;步骤3:使第四导向轮上的钢丝线头部依次穿过后导线管、第一送线钳口、前导线管和第二送线钳口,并进入到放料槽内,开启主电机,使主电机带动主传动轮转动;步骤4:钻孔气缸推动钻孔离合器向第一钻孔转轮移动,使钻孔离合器上的钻孔定位销插入到第一钻孔转轮上的钻孔定位孔内,主传动轮通过钻孔离合器带动第一钻孔转轮转动;步骤5:钻孔电机带动旋转主轴转动,旋转主轴带动固定于旋转主轴底部的钻嘴转动;当旋转主轴带动钻嘴转动时,第一钻孔转轮带动第二钻孔转轮转动,第二钻孔转轮通过钻孔凸轮机构使钻孔旋转主轴在竖直方向上做上下往复运动,旋转主轴带动固定于旋转主轴底部的钻嘴也在竖直方向上做上下往复运动;步骤6:重复步骤5,直至钢丝刷上的植线插孔数量满足实际生产要求;步骤7:植线气缸推动植线离合器向钢丝转轮移动,使植线离合器上的植线定位销插入到钢丝转轮上的植线定位孔内,主传动轮通过植线离合器带动钢丝转轮转动;步骤8:钢丝转轮的输出端与植线转轮连接,植线转轮的输出端与机头转轮连接并带动机头转轮转动,植线转轮安装在植线主轴上,机头转轮安装在机头主轴上并带动机头主轴转动;步骤9:植线主轴带动第一钳口凸轮、第二钳口凸轮、切线凸轮和送线凸轮转动,机头主轴带动毛针凸轮转动;步骤10:第一钳口凸轮通过第一刹车线使第一送线钳口夹紧钢丝线,第二钳口凸轮通过第二刹车线使第二送线钳口保持松开状态;步骤11:送线凸轮先通过送线机构使处于夹紧状态的第一送线钳口向第二送线钳口移动,当第一送线钳口移动到第二送线钳口所在位置处后,第一钳口凸轮通过第一刹车线使第一送线钳口处于松开状态,第二钳口凸轮通过第二刹车线使第二送线钳口夹紧钢丝线;步骤12:切线凸轮依次通过切线摆臂和切线连杆推动切线冲刀向钢丝线移动,直至将钢丝线切断;步骤13:毛针凸轮通过机头四杆机构推动针柱滑块在毛针导轨上向下移动,针柱滑块在向下移动的过程中推动毛针向钢丝线移动,使毛针搁置在钢丝线头部上;步骤14:当毛针搁置在钢丝线头部上后,毛针凸轮继续推动钢丝线头部及毛针向钢丝刷上的植线插孔移动,直至单个的植线插孔完成植线操作;步骤15:重复步骤8至步骤14,直至钢丝刷上的所有植线插孔均完成植线操作。
本发明外观美观,拉力稳定,当本发明在清洗、除锈、抛光等设备上高速运转使用时,钢丝仍能够稳定的插在刷辊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当本发明不包含第一刹车线和第二刹车线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当本发明不包含主电机皮带和第二刹车线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不包含主电机皮带和第二刹车线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A-钻孔机构,A1-钻孔气缸,A2-钻孔离合器,A3-钻孔离合器皮带,A4-钻嘴,A5-第一钻孔转轮,A6-钻孔传动轴,B-送线切线植线一体化机构,B1-植线气缸,B2-植线离合器,B21-植线主轴,B22-植线传动轴,B23-钢丝转轮,B3-植线转轮,B40-针柱滑块,B41-机头主轴,B42-毛针凸轮,B43-毛针导轨,B5-第一钳口凸轮,B51-第一刹车线,B52-第一送线钳口,B6-第二钳口凸轮,B61-第二刹车线,B7-切线凸轮,B71-切线冲刀,B72-切线定位柱,B8-送线凸轮,B91-前导线管,B92-后导线管,B93-毛针推杆,B94-放料槽,C1-绞线机架,C2-固定板,C21-钢丝线穿孔,C22-第一光电感应器,C3-卷线机构,C31-卷线电机,C32-转盘,C33-钢丝线盘,C34-变速箱,C4-送毛机构,C41-第一绞线定位板,C42-第二绞线定位板,C43-钢丝线过孔,C44-压轮支座,C45-送线压轮,C46-送线转轮,C47-转轮支座,C48-送线转轮电机,C49-送线压轮弹簧装置,C5-过线导向机构,C51-过线杆,C52-导向柱,C53-导向槽,C54-导向杆,C61-第一导向轮,C62-第二导向轮,C63-第三导向轮,C64-第四导向轮,D1-植线工作台,D2-主电机,D3-主传动轮,D4-主电机皮带,E-钢丝插销机构,F-第一钳口松紧机构,F1-第一钳口支杆,F2-第二钳口支杆,F3-第三钳口支杆,F4-第一钳口圆柱,F5-第一植毛导向柱,F6-第一植毛定位板,G-第二钳口松紧机构,G1-第四钳口支杆,G2-第五钳口支杆,G3-第六钳口支杆,G4-第二钳口圆柱,G5-第二植毛导向柱,G6-第二植毛定位板,H-切线机构,H1-切线摆轮,H2-切线支杆,H3-切线摆臂,H4-切线连杆,K-送线机构,K1-第一送线支杆,K2-第二送线支杆,K3-第三送线支杆,K4-送线滑块,L-机头四杆机构,L1-第一毛针支杆,L2-第二毛针支杆,L3-第三毛针支杆,L4-毛针连杆,M-钻孔插销机构,N-钻嘴转动机构,N1-钻孔电机,N2-旋转主轴,Q-钻嘴上下机构,Q1-钻孔主轴,Q2-第二钻孔转轮,R-钻孔凸轮机构,R1-钻孔凸轮,R2-钻孔连杆,R3-钻孔横杆,R4-钻孔支撑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情况,但它们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仅作举例而已。同时通过说明使本发明的优点更加清楚和容易理解。
参阅附图可知:全自动卷装钢丝刷绞线钻孔植毛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绞线机架C1、植线工作台D1、主电机D2和主传动轮D3,主电机D2和主传动轮D3均安装在植线工作台D1上。
主电机D2的输出端通过主电机皮带D4与主传动轮D3连接,主传动轮D3一端连接有能通过钻嘴A4对钢丝刷的刷辊进行钻孔(刷辊上的钻孔为植孔插孔)的钻孔机构A,另一端连接有能将第四导向轮C64上的钢丝线插入到植线插孔内的送线切线植线一体化机构B。
所述绞线机架C1上安装有卷线机构C3、送毛机构C4和过线导向机构C5,所述卷线机构C3、送毛机构C4、过线导向机构C5和植线工作台D1在地面上从左至右依次排列。
所述卷线机构C3包括安装在绞线机架C1上的卷线电机C31,和安装在绞线机架C1上的转盘C32,所述转盘C32的一侧中部与卷线电机C31的输出端连接,另一侧安装有多个缠绕有钢丝的钢丝线盘C33,每个钢丝线盘C33在转盘C32上均对应的设有一个第一导向轮C61;优选的,卷线电机C31的输出端连接有变速箱C34,卷线电机C31通过变速箱C34与转盘C32连接。
优选的,有固定板C2安装在绞线机架C1上并位于送毛机构C4和卷线机构C3之间,固定板C2上设有钢丝线穿孔C21和第一光电感应器C22。
送毛机构C4包括第一绞线定位板C41和第二绞线定位板C42,第一绞线定位板C41和第二绞线定位板C42均安装在绞线机架C1上且均设有钢丝线过孔C43,优选的,绞线机架C1上可设置与所述第二钢丝线过孔对应的第二导线轮,优选的,所述第一绞线定位板C41位于卷线机构C3和第二绞线定位板C42之间,第一绞线定位板C41上安装有压轮支座C44,压轮支座C44上安装有送线压轮C45,有送线转轮C46通过转轮支座C47安装在绞线机架C1或第一绞线定位板C41上,所述送线转轮C46和送线压轮C45位于第一绞线定位板C41的同一侧,且送线转轮C46位于送线压轮C45下方,送线转轮C46和送线压轮C45之间为压转轮间隙,有送线转轮电机C48安装在绞线机架C1上,送线转轮电机C48的输出端与送线转轮C46连接,有送线压轮弹簧装置C49安装在第一绞线定位板C41上,送线压轮弹簧装置C49下端与压轮支座C44上端连接。
过线导向机构C5包括呈倾斜布置的过线杆C51,过线杆C51一端与绞线机架C1连接,另一端安装有导向柱C52,导向柱C52位于过线杆C51上高度较低的一端,且导向柱C52内设有导向槽C53,有导向杆C54设于导向槽C53内并可在导向槽C53内上下滑动,导向杆C54顶端连接有第三导向轮C63,导向柱C52上安装有第二光电感应器。
优选的,所述送线切线植线一体化机构B包括第一刹车线B51,第二刹车线B61,切线连杆H4,安装在植线工作台D1上的植线主轴B21,安装在植线工作台D1上的机头主轴B41,安装在植线工作台D1上的毛针导轨B43,套装在毛针导轨B43上并可在毛针导轨B43上上下滑动的针柱滑块B40,与主传动轮D3同轴且能随主传动轮D3同步转动的植线传动轴B22,能随植线传动轴B22同步转动并可在植线传动轴B22上滑动的植线离合器B2,和套装在植线传动轴B22上且与植线传动轴B22呈间隙配合的钢丝转轮B23。
植线离合器B2和钢丝转轮B23之间连接有钢丝插销机构E,有植线气缸B1安装在植线工作台D1上,植线气缸B1的输出端与植线离合器B2连接,所述植线主轴B21上安装有植线转轮B3、第一钳口凸轮B5、第二钳口凸轮B6、切线凸轮B7和送线凸轮B8,机头主轴B41上安装有毛针凸轮B42。
钢丝转轮B23通过植线传动皮带B44与植线转轮B3连接,第一刹车线B51一端与第一送线钳口B52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一钳口松紧机构F与第一钳口凸轮B5连接,第二刹车线B61一端与第二送线钳口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二钳口松紧机构G与第二钳口凸轮B6连接,切线连杆H4一端与切线冲刀B71连接,另一端通过切线机构H与切线凸轮B7连接,送线凸轮B8通过送线机构K与第一送线钳口B52连接并带动第一送线钳口B52沿前导线管B91的轴向移动,针柱滑块B40一端通过机头四杆机构L与毛针凸轮B42连接,另一端连接有能将钢丝线的头部插入到植线插孔内的毛针推杆B93。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送线机构K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送线支杆K1、第二送线支杆K2、第三送线支杆K3和送线滑块K4,送线滑块K4可滑动的安装在植线工作台D1上,第一送线支杆K1的空余端与所述送线凸轮B8的外圆周面接触,送线滑块K4和第一送线钳口B52之间为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机头四杆机构L由依次连接第一毛针支杆L1、第二毛针支杆L2、第三毛针支杆L3和针柱滑块B40构成,第一毛针支杆L1安装在植线工作台D1上,第三毛针支杆L3中部与毛针凸轮B42之间连接有毛针连杆L4。
优选的,所述切线机构H包括依次连接的切线摆轮H1、切线支杆H2、切线摆臂H3和切线连杆H4,切线摆轮H1的空余端与切线凸轮B7的外圆周面接触,切线连杆H4的空余端与切线冲刀B71连接,有切线定位柱B72安装在植线工作台D1上,切线摆臂H3中部与所述切线定位柱B72铰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钳口松紧机构F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钳口支杆F1、第二钳口支杆F2和第三钳口支杆F3,第一钳口支杆F1上连接有与所述第一钳口凸轮B5的外圆周面接触的第一钳口圆柱F4,第一钳口支杆F1的空余端与安装在植线工作台D1上的第一植毛定位板F6铰接,第三钳口支杆F3的空余端与第一刹车线B51连接,第一植毛定位板F6上安装有第一植毛导向柱F5,第三钳口支杆F3的中部与所述第一植毛导向柱F5铰接。
所述第二钳口松紧机构G包括依次连接的第四钳口支杆G1、第五钳口支杆G2和第六钳口支杆G3,第四钳口支杆G1上连接有与所述第二钳口凸轮B6的外圆周面接触的第二钳口圆柱G4,第四钳口支杆G1的空余端与安装在植线工作台D1上的第二植毛定位板G6铰接,第六钳口支杆G3的空余端与第二刹车线B61连接,第二植毛定位板G6上安装有第二植毛导向柱G5,第六钳口支杆G3的中部与所述第二植毛导向柱G5铰接。
优选的,所述钻孔机构A包括与主传动轮D3同轴且能随主传动轮D3同步转动钻孔传动轴A6,能随钻孔传动轴A6同步转动并可在钻孔传动轴A6上滑动的钻孔离合器A2,和套装在钻孔传动轴A6上且与钻孔传动轴A6呈间隙配合的第一钻孔转轮A5,钻孔离合器A2和第一钻孔转轮A5之间连接有钻孔插销机构M,有钻孔气缸A1安装在植线工作台D1上,钻孔气缸A1的输出端与钻孔离合器A2连接,第一钻孔转轮A5和钻嘴A4之间连接有能使钻嘴A4转动的钻嘴转动机构N,和能使钻嘴A4在竖直方向上上下移动的钻嘴上下机构Q。
优选的,所述钻嘴上下机构Q包括安装在植线工作台D1上的钻孔主轴Q1,和安装在钻孔主轴Q1上且与钻孔主轴Q1同轴的第二钻孔转轮Q2,第一钻孔转轮A5通过钻孔离合器皮带A3与第二钻孔转轮Q2连接并能带动第二钻孔转轮Q2转动,钻孔主轴Q1和旋转主轴N2之间安装有能使旋转主轴N2在竖直方向上做上下往复运动的钻孔凸轮机构R。
优选的,所述钻孔凸轮机构R包括钻孔凸轮R1、钻孔连杆R2和钻孔横杆R3,钻孔凸轮R1安装在钻孔主轴Q1上,所述钻孔横杆R3的中部与安装在植线工作台D1上钻孔支撑板R4铰接,钻孔横杆R3一端与旋转主轴N2铰接,另一端与钻孔连杆R2的端部铰接,钻孔连杆R2的空余端与钻孔凸轮R1上的钻孔定位柱铰接。
所述钻嘴转动机构N包括安装在植线工作台D1上的钻孔电机N1,和安装在植线工作台D1上的旋转主轴N2,钻嘴A4安装于旋转主轴N2底部,钻孔电机N1的输出端通过钻孔旋转皮带与旋转主轴N2连接并能带动旋转主轴N2转动。
实际工作时,全自动卷装钢丝刷绞线钻孔植毛一体化方法,包括如下工艺步骤:
步骤1:先将所有钢丝线的钢丝线头部分别从各自对应的钢丝线盘C33上分别拉出,优选的,在将所述钢丝线头部从钢丝线盘C33上拉出后,将所有钢丝线头部分别缠绕各自对应的第一导向轮C61一圈后再从各自对应的第一导向轮C61上穿出;再使钢丝线头部穿过第一钢丝线过孔、压转轮间隙和第二钢丝线过孔;
步骤2:先将钢丝线头部搁置在第二导向轮C62上,再将钢丝线头部从第三导向轮C63底端传出,并使第三导向轮C63搁置在钢丝线上,最后将钢丝线头部搁置在第四导向轮C64上;
步骤3:使第四导向轮C64上的钢丝线头部依次穿过后导线管B92、第一送线钳口B52、前导线管B91和第二送线钳口,并进入到放料槽B94内,此时第一送线钳口B52和第二送线钳口均处于松开状态,将主电机D2的输出端与主传动轮D3连接,开启主电机D2,使主电机D2带动主传动轮D3转动;
步骤4:钻孔气缸A1推动钻孔离合器A2向第一钻孔转轮A5移动,使钻孔离合器A2上的钻孔定位销插入到第一钻孔转轮A5上的钻孔定位孔内,主传动轮D3通过钻孔离合器A2带动第一钻孔转轮A5转动;
步骤5:钻孔电机N1带动旋转主轴N2转动,旋转主轴N2带动固定于旋转主轴N2底部的钻嘴A4转动;当旋转主轴N2带动钻嘴A4转动时,第一钻孔转轮A5带动第二钻孔转轮Q2转动,第二钻孔转轮Q2通过钻孔凸轮机构R使钻孔旋转主轴N2在竖直方向上做上下往复运动,旋转主轴N2带动固定于旋转主轴N2底部的钻嘴A4也在竖直方向上做上下往复运动;
当转动的钻嘴A4在向下移动时,本发明及实现钻孔功能,钻孔完成后,当钻嘴A4向上移动时,钻嘴A4可从植线插孔内抽出,实际工作时,钢丝刷的刷辊在不停转动;
步骤6:转动的钻嘴A4每在竖直方向上完成一个上下往复周期,钻嘴A4即可在钢丝刷的刷辊上钻出一个植线插孔,重复步骤5,直至钢丝刷上的植线插孔数量满足实际生产要求;
步骤7:植线气缸B1推动植线离合器B2向钢丝转轮B23移动,使植线离合器B2上的植线定位销插入到钢丝转轮B23上的植线定位孔内,主传动轮D3通过植线离合器B2带动钢丝转轮B23转动;
步骤8:钢丝转轮B23的输出端与植线转轮B3连接并带动植线转轮B3转动,植线转轮B3的输出端与机头转轮连接并带动机头转轮转动,植线转轮B3安装在植线主轴B21上并带动植线主轴B21转动,机头转轮安装在机头主轴B41上并带动机头主轴B41转动;
步骤9:植线主轴B21带动第一钳口凸轮B5、第二钳口凸轮B6、切线凸轮B7和送线凸轮B8转动,机头主轴B41带动毛针凸轮B42转动;
步骤10:第一钳口凸轮B5通过第一刹车线B51使第一送线钳口B52夹紧钢丝线,第二钳口凸轮B6通过第二刹车线B61使第二送线钳口保持松开状态;
步骤11:送线凸轮B8先通过送线机构K使处于夹紧状态的第一送线钳口B52向第二送线钳口移动,当第一送线钳口B52移动到第二送线钳口所在位置处后,第一钳口凸轮B5通过第一刹车线B51使第一送线钳口B52处于松开状态,第二钳口凸轮B6通过第二刹车线B61使第二送线钳口夹紧钢丝线,此时,钢丝线的头部在第一送线钳口B52和第二送线钳口的作用下,已经向切线冲刀B71所在位置移动了一个工位长度;
步骤12:切线凸轮B7依次通过切线摆臂H3和切线连杆H4推动切线冲刀B71向钢丝线移动,直至将钢丝线切断,在本步骤中,钢丝线被切断的长度与步骤9中钢丝线的头部所移动的工位长度相等;
步骤13:毛针凸轮B42通过机头四杆机构L推动针柱滑块B40在毛针导轨B43上向下移动,针柱滑块B40在向下移动的过程中推动毛针向钢丝线移动,使毛针搁置在钢丝线头部上;
步骤14:当毛针搁置在钢丝线头部上后,毛针凸轮B42继续推动钢丝线头部及毛针向钢丝刷上的植线插孔移动,直至单个的植线插孔完成植线操作;
步骤15:重复步骤8至步骤14,直至钢丝刷上的所有植线插孔均完成植线操作。
实际工作时,第二绞线定位板C42为非必要的结构,钢丝线过孔C43包括安装在第一绞线定位板C41上的第一钢丝线过孔(图中未标出),和安装在第二绞线定位板C42上的第二钢丝线过孔(图中未标出)。
实际工作时,所述钢丝插销机构E包括多个安装在植线离合器B2上的植线插销(图中未标出),和多个安装在钢丝转轮B23上并与所述植线插销对应的的钢丝插孔(图中未标出)。钻孔插销机构M包括多个安装在钻孔离合器A2上的钻孔插销(图中未标出),和多个安装在第一钻孔转轮A5上并与所述钻孔插销对应的钻孔插孔(图中未标出)。
实际工作时,卷装钢丝刷钻孔植线机绞线装置它还包含了绞线机架传动马达变速器传动轮部分,带动转盘360度旋转,钢丝盘固定在转盘上面,转盘上一次可以同时安装6个钢丝盘,而钢丝盘两端通过毛刷盘抵消钢丝盘拉动时转动的过快或过慢的离心力,每个钢丝盘的钢丝头端从导向孔经过过线导向轮拉出,六个钢丝盘钢丝汇集在一起,穿过送线轮支板的穿线孔,送线压轮气缸松开,钢丝从送线转轮和送线压轮中间穿过及穿线导向孔通过,送线压轮气缸降下把压紧送线压轮把钢丝压紧,转动送线转轮整股钢丝往前送,同时送线压轮与送线转轮把钢丝压紧成为六股钢丝汇集支点,转盘360度旋转让六卷钢丝绞成为一股钢丝绳,转盘的旋转速度应用马达变频器调节快慢,钢丝通过送线导向轮让钢丝头端插到植线机头导线管里面,经过植线机头送毛夹毛钳口,夹毛钳口,切线动刀口,切线定刀口,钢丝往植线机头输送时,钢丝输送的速度不够时,送线导向轮会往上升起到滑杆感应块感应到上电眼时,送线轮电机就会及时加快转速使钢丝回到一个弧线的中间正常位置状态,送线轮电机回到中间正常速度送线,当送线导向轮降到滑杆的感应块感应到下电眼时,送线轮电机就会减慢转度让钢丝提伸到弧线中间正常位置,这样保证钢丝单根不会散乱或断的情况匀速绑紧的状态往植线机头输送钢丝。
其它未说明的部分均属于现有技术。
Claims (10)
1.全自动卷装钢丝刷绞线钻孔植毛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绞线机架(C1)、植线工作台(D1)、主电机(D2)和主传动轮(D3),主电机(D2)和主传动轮(D3)均安装在植线工作台(D1)上;
主电机(D2)的输出端与主传动轮(D3)连接,主传动轮(D3)一端连接有能通过钻嘴(A4)对钢丝刷的刷辊进行钻孔的钻孔机构(A),另一端连接有能将第四导向轮(C64)上的钢丝线插入到植线插孔内的送线切线植线一体化机构(B);
所述绞线机架(C1)上安装有在地面上从左至右依次排列的卷线机构(C3)、送毛机构(C4)和过线导向机构(C5);
所述卷线机构(C3)包括安装在绞线机架(C1)上的卷线电机(C31),和安装在绞线机架(C1)上的转盘(C32),所述转盘(C32)的一侧中部与卷线电机(C31)的输出端连接,另一侧安装有多个缠绕有钢丝的钢丝线盘(C33);
送毛机构(C4)包括第一绞线定位板(C41)和第二绞线定位板
(C42),第一绞线定位板(C41)和第二绞线定位板(C42)均安装在绞线机架(C1)上且均设有钢丝线过孔(C43),第一绞线定位板(C41)上安装有压轮支座(C44),压轮支座(C44)上安装有送线压轮(C45),有送线转轮(C46)通过转轮支座(C47)安装在绞线机架(C1)或第一绞线定位板(C41)上,所述送线转轮(C46)和送线压轮(C45)位于第一绞线定位板(C41)的同一侧,且送线转轮(C46)位于送线压轮(C45)下方,有送线转轮电机(C48)安装在绞线机架(C1)上,送线转轮电机(C48)的输出端与送线转轮(C46)连接,有送线压轮弹簧装置(C49)安装在第一绞线定位板(C41)上,送线压轮弹簧装置(C49)下端与压轮支座(C44)上端连接;
过线导向机构(C5)包括呈倾斜布置的过线杆(C51),过线杆(C51)一端与绞线机架(C1)连接,另一端安装有导向柱(C52),导向柱(C52) 位于过线杆(C51)上高度较低的一端,且导向柱(C52)内设有导向槽(C53),有导向杆(C54)设于导向槽(C53)内并可在导向槽(C53)内上下滑动,导向杆(C54)顶端连接有第三导向轮(C63),导向柱(C52)上安装有第二光电感应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卷装钢丝刷绞线钻孔植毛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线切线植线一体化机构(B)包括第一刹车线(B51),第二刹车线(B61),切线连杆(H4),安装在植线工作台(D1)上的植线主轴(B21),安装在植线工作台(D1)上的机头主轴(B41),安装在植线工作台(D1)上的毛针导轨(B43),套装在毛针导轨(B43)上并可在毛针导轨(B43)上上下滑动的针柱滑块(B40),与主传动轮(D3)同轴且能随主传动轮(D3)同步转动的植线传动轴(B22),能随植线传动轴(B22)同步转动并可在植线传动轴(B22)上滑动的植线离合器(B2),和套装在植线传动轴(B22)上且与植线传动轴(B22)呈间隙配合的钢丝转轮(B23);
植线离合器(B2)和钢丝转轮(B23)之间连接有钢丝插销机构(E),有植线气缸(B1)安装在植线工作台(D1)上,植线气缸(B1)的输出端与植线离合器(B2)连接,所述植线主轴(B21)上安装有植线转轮(B3)、第一钳口凸轮(B5)、第二钳口凸轮(B6)、切线凸轮(B7)和送线凸轮
(B8),机头主轴(B41)上安装有毛针凸轮(B42);
钢丝转轮(B23)通过植线传动皮带(B44)与植线转轮(B3)连接,第一刹车线(B51)一端与第一送线钳口(B52)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一钳口松紧机构(F)与第一钳口凸轮(B5)连接,第二刹车线(B61)一端与第二送线钳口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二钳口松紧机构(G)与第二钳口凸轮(B6)连接,切线连杆(H4)一端与切线冲刀(B71)连接,另一端通过切线机构(H)与切线凸轮(B7)连接,送线凸轮(B8)通过送线机构(K)与第一送线钳口(B52)连接,针柱滑块(B40)一端通过机头四杆机构(L)与毛针凸轮(B42)连接,另一端连接有能将钢丝线的头部插入到植线插孔内的毛针推杆(B9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自动卷装钢丝刷绞线钻孔植毛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线机构(K)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送线支杆(K1)、第二送线支杆(K2)、第三送线支杆(K3)和送线滑块(K4),送线滑块(K4)可滑动的安装在植线工作台(D1)上,第一送线支杆(K1)的空余端与所述送线凸轮(B8)的外圆周面接触,送线滑块(K4)和第一送线钳口(B52)之间为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自动卷装钢丝刷绞线钻孔植毛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头四杆机构(L)由依次连接第一毛针支杆(L1)、第二毛针支杆(L2)、第三毛针支杆(L3)和针柱滑块(B40)构成,第一毛针支杆(L1)安装在植线工作台(D1)上,第三毛针支杆(L3)中部与毛针凸轮(B42)之间连接有毛针连杆(L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自动卷装钢丝刷绞线钻孔植毛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线机构(H)包括依次连接的切线摆轮(H1)、切线支杆(H2)、切线摆臂(H3)和切线连杆(H4),切线摆轮(H1)的空余端与切线凸轮(B7)的外圆周面接触,切线连杆(H4)的空余端与切线冲刀(B71)连接,有切线定位柱(B72)安装在植线工作台(D1)上,切线摆臂(H3)中部与所述切线定位柱(B72)铰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全自动卷装钢丝刷绞线钻孔植毛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钳口松紧机构(F)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钳口支杆(F1)、第二钳口支杆(F2)和第三钳口支杆(F3),第一钳口支杆(F1)上连接有与所述第一钳口凸轮(B5)的外圆周面接触的第一钳口圆柱(F4),第一钳口支杆(F1)的空余端与安装在植线工作台(D1)上的第一植毛定位板(F6)铰接,第三钳口支杆(F3)的空余端与第一刹车线(B51)连接,第一植毛定位板(F6)上安装有第一植毛导向柱(F5),第三钳口支杆(F3)的中部与所述第一植毛导向柱(F5)铰接;
所述第二钳口松紧机构(G)包括依次连接的第四钳口支杆(G1)、第五钳口支杆(G2)和第六钳口支杆(G3),第四钳口支杆(G1)上连接有与所述第二钳口凸轮(B6)的外圆周面接触的第二钳口圆柱(G4),第四钳口支杆(G1)的空余端与安装在植线工作台(D1)上的第二植毛定位板(G6)铰接,第六钳口支杆(G3)的空余端与第二刹车线(B61)连接,第二植毛定位板(G6)上安装有第二植毛导向柱(G5),第六钳口支杆(G3)的中部与所述第二植毛导向柱(G5)铰接。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全自动卷装钢丝刷绞线钻孔植毛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孔机构(A)包括与主传动轮(D3)同轴且能随主传动轮(D3)同步转动钻孔传动轴(A6),能随钻孔传动轴(A6)同步转动并可在钻孔传动轴(A6)上滑动的钻孔离合器(A2),和套装在钻孔传动轴(A6)上且与钻孔传动轴(A6)呈间隙配合的第一钻孔转轮(A5),钻孔离合器(A2)和第一钻孔转轮(A5)之间连接有钻孔插销机构(M),有钻孔气缸(A1)安装在植线工作台(D1)上,钻孔气缸(A1)的输出端与钻孔离合器(A2)连接,第一钻孔转轮(A5)和钻嘴(A4)之间连接有能使钻嘴(A4)转动的钻嘴转动机构(N),和能使钻嘴(A4)在竖直方向上上下移动的钻嘴上下机构(Q)。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全自动卷装钢丝刷绞线钻孔植毛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嘴上下机构(Q)包括安装在植线工作台(D1)上的钻孔主轴(Q1),和安装在钻孔主轴(Q1)上且与钻孔主轴(Q1)同轴的第二钻孔转轮(Q2),第一钻孔转轮(A5)与第二钻孔转轮(Q2)连接,
钻孔主轴(Q1)和旋转主轴(N2)之间安装有能使旋转主轴(N2)在竖直方向上做上下往复运动的钻孔凸轮机构(R)。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全自动卷装钢丝刷绞线钻孔植毛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孔凸轮机构(R),所述钻孔凸轮机构(R)包括钻孔凸轮(R1)、钻孔连杆(R2)和钻孔横杆(R3),钻孔凸轮(R1)安装在钻孔主轴(Q1)上,所述钻孔横杆(R3)的中部与安装在植线工作台(D1) 上钻孔支撑板(R4)铰接,钻孔横杆(R3)一端与旋转主轴(N2)铰接,另一端与钻孔连杆(R2)的端部铰接,钻孔连杆(R2)的空余端与钻孔凸轮(R1)上的钻孔定位柱铰接;
所述钻嘴转动机构(N)包括安装在植线工作台(D1)上的钻孔电机(N1),和安装在植线工作台(D1)上的旋转主轴(N2),钻嘴(A4)安装于旋转主轴(N2)底部,钻孔电机(N1)的输出端与旋转主轴(N2)连接。
10.全自动卷装钢丝刷绞线钻孔植毛一体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工艺步骤:
步骤1:先将所有钢丝线的钢丝线头部分别从各自对应的钢丝线盘(C33)上分别拉出,再使钢丝线头部穿过第一钢丝线过孔、压转轮间隙和第二钢丝线过孔;
步骤2:先将钢丝线头部搁置在第二导向轮(C62)上,再将钢丝线头部从第三导向轮(C63)底端传出,并使第三导向轮(C63)搁置在钢丝线上,最后将钢丝线头部搁置在第四导向轮(C64)上;
步骤3:使第四导向轮(C64)上的钢丝线头部依次穿过后导线管(B92)、第一送线钳口(B52)、前导线管(B91)和第二送线钳口,并进入到放料槽(B94)内,开启主电机(D2),使主电机(D2)带动主传动轮(D3)转动;
步骤4:钻孔气缸(A1)推动钻孔离合器(A2)向第一钻孔转轮(A5)移动,使钻孔离合器(A2)上的钻孔定位销插入到第一钻孔转轮(A5)上的钻孔定位孔内,主传动轮(D3)通过钻孔离合器(A2)带动第一钻孔转轮(A5)转动;
步骤5:钻孔电机(N1)带动旋转主轴(N2)转动,旋转主轴(N2)带动固定于旋转主轴(N2)底部的钻嘴(A4)转动;当旋转主轴(N2)带动钻嘴(A4)转动时,第一钻孔转轮(A5)带动第二钻孔转轮(Q2)转动,第二钻孔转轮(Q2)通过钻孔凸轮机构(R)使钻孔旋转主轴(N2)在竖直方向上做上下往复运动,旋转主轴(N2)带动固定于旋转主轴(N2)底部的钻嘴(A4)也在竖直方向上做上下往复运动;
步骤6:重复步骤5,直至钢丝刷上的植线插孔数量满足实际生产要求;
步骤7:植线气缸(B1)推动植线离合器(B2)向钢丝转轮(B23)移动,使植线离合器(B2)上的植线定位销插入到钢丝转轮(B23)上的植线定位孔内,主传动轮(D3)通过植线离合器(B2)带动钢丝转轮(B23)转动;
步骤8:钢丝转轮(B23)的输出端与植线转轮(B3)连接,植线转轮(B3)的输出端与机头转轮连接并带动机头转轮转动,植线转轮(B3)安装在植线主轴(B21)上,机头转轮安装在机头主轴(B41)上并带动机头主轴(B41)转动;
步骤9:植线主轴(B21)带动第一钳口凸轮(B5)、第二钳口凸轮
(B6)、切线凸轮(B7)和送线凸轮(B8)转动,机头主轴(B41)带动毛针凸轮(B42)转动;
步骤10:第一钳口凸轮(B5)通过第一刹车线(B51)使第一送线钳口(B52)夹紧钢丝线,第二钳口凸轮(B6)通过第二刹车线(B61)使第二送线钳口保持松开状态;
步骤11:送线凸轮(B8)先通过送线机构(K)使处于夹紧状态的第一送线钳口(B52)向第二送线钳口移动,当第一送线钳口(B52)移动到第二送线钳口所在位置处后,第一钳口凸轮(B5)通过第一刹车线(B51)使第一送线钳口(B52)处于松开状态,第二钳口凸轮(B6)通过第二刹车线(B61)使第二送线钳口夹紧钢丝线;
步骤12:切线凸轮(B7)依次通过切线摆臂(H3)和切线连杆(H4)推动切线冲刀(B71)向钢丝线移动,直至将钢丝线切断;
步骤13:毛针凸轮(B42)通过机头四杆机构(L)推动针柱滑块(B40)在毛针导轨(B43)上向下移动,针柱滑块(B40)在向下移动的过程中推动毛针向钢丝线移动,使毛针搁置在钢丝线头部上;
步骤14:当毛针搁置在钢丝线头部上后,毛针凸轮(B42)继续推动钢丝线头部及毛针向钢丝刷上的植线插孔移动,直至单个的植线插孔完成植线操作;
步骤15:重复步骤8至步骤14,直至钢丝刷上的所有植线插孔均完成植线操作。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783440.8A CN106343708B (zh) | 2016-08-31 | 2016-08-31 | 全自动卷装钢丝刷绞线钻孔植毛一体化装置及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783440.8A CN106343708B (zh) | 2016-08-31 | 2016-08-31 | 全自动卷装钢丝刷绞线钻孔植毛一体化装置及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343708A CN106343708A (zh) | 2017-01-25 |
CN106343708B true CN106343708B (zh) | 2017-12-29 |
Family
ID=578575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783440.8A Active CN106343708B (zh) | 2016-08-31 | 2016-08-31 | 全自动卷装钢丝刷绞线钻孔植毛一体化装置及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6343708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874455B (zh) * | 2017-12-13 | 2023-08-04 | 扬州市海星数控制刷设备有限公司 | 卧式滚刷盘刷钻植一体机 |
CN108041802B (zh) * | 2017-12-13 | 2023-06-27 | 扬州市海星数控制刷设备有限公司 | 自动上料旋转工作台 |
CN109171175B (zh) * | 2018-09-12 | 2020-01-17 | 湖北智丰数控机械有限公司 | 方型塑料条圆盘玻璃刷植毛装置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1147823A (en) * | 1965-06-02 | 1969-04-10 | Zahoransky Anton Fa | Control Mechanism for the Adjustment of Brush Body Supports and the like in Brush Producing Machines |
TW509028U (en) * | 1998-08-04 | 2002-11-01 | Chiou-Jiu Chen | Improved structure of high efficiency hair-implanting machine |
CN201308240Y (zh) * | 2008-11-12 | 2009-09-16 | 何继瑗 | 铁皮毛刷自动生产机床 |
CN201683308U (zh) * | 2010-02-13 | 2010-12-29 | 湖北智丰数控机械有限公司 | 全自动龙门式钻孔、植毛一体机 |
CN104127026A (zh) * | 2014-07-31 | 2014-11-05 | 广州市一通数控科技有限公司 | 钢丝刷钻孔植毛同步一体机 |
-
2016
- 2016-08-31 CN CN201610783440.8A patent/CN106343708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1147823A (en) * | 1965-06-02 | 1969-04-10 | Zahoransky Anton Fa | Control Mechanism for the Adjustment of Brush Body Supports and the like in Brush Producing Machines |
TW509028U (en) * | 1998-08-04 | 2002-11-01 | Chiou-Jiu Chen | Improved structure of high efficiency hair-implanting machine |
CN201308240Y (zh) * | 2008-11-12 | 2009-09-16 | 何继瑗 | 铁皮毛刷自动生产机床 |
CN201683308U (zh) * | 2010-02-13 | 2010-12-29 | 湖北智丰数控机械有限公司 | 全自动龙门式钻孔、植毛一体机 |
CN104127026A (zh) * | 2014-07-31 | 2014-11-05 | 广州市一通数控科技有限公司 | 钢丝刷钻孔植毛同步一体机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343708A (zh) | 2017-01-2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263500B (zh) | 全自动钢丝刷钻孔送线切线植线一体化装置及方法 | |
CN106343708B (zh) | 全自动卷装钢丝刷绞线钻孔植毛一体化装置及方法 | |
CN205960912U (zh) | 四工位单针伺服绕线机 | |
CN106160373A (zh) | 四工位单针伺服绕线机 | |
CN207517443U (zh) | 新型绞线装置 | |
CN211304590U (zh) | 一种电力电缆加工用切割装置 | |
CN106629168A (zh) | 一种防滑动的金属塑料复合带缠绕装置 | |
CN204558243U (zh) | 一种全自动网络变压器绕线机 | |
CN203120532U (zh) | 嫁接机的旋转持苗器 | |
CN206335007U (zh) | 一种可弯曲不同直径的自动弯管机 | |
CN108630429B (zh) | 一种绞线型自动穿管机 | |
CN201802318U (zh) | 一种螺纹桩机提升加压装置 | |
CN216233402U (zh) | 一种新型电线电缆自动成圈机 | |
CN111112377B (zh) | 一种同步旋转梅花落线机 | |
CN115570080B (zh) | 集成多种机械加工设备的电缆自动化高效率加工生产线 | |
CN110525106A (zh) | 回转立体点钻机 | |
CN2862723Y (zh) | 全自动莲子钻芯机 | |
CN209015890U (zh) | 用于扁线的自动绕线机 | |
CN212042070U (zh) | 一种同步旋转梅花落线机 | |
CN212127054U (zh) | 一种镀锌钢绞线用高效率型分卷装置 | |
CN211335233U (zh) | 交叉拉线绑线机构 | |
CN202978617U (zh) | 一种全自动转子网线机 | |
CN107649538A (zh) | 一种钢丝生产线用放线装置 | |
CN204862543U (zh) | 一种半自动苹果削皮去核装置 | |
CN202978618U (zh) | 全自动转子网线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