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6341591A - 一种汽车摄像头的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摄像头的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341591A
CN106341591A CN201510823410.0A CN201510823410A CN106341591A CN 106341591 A CN106341591 A CN 106341591A CN 201510823410 A CN201510823410 A CN 201510823410A CN 106341591 A CN106341591 A CN 1063415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
camera
deflection angle
car camera
motor dr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82341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341591B (zh
Inventor
张立军
孟德建
肖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ngji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Tongji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ngji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Tongji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51082341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341591B/zh
Publication of CN1063415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415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3415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4159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6Remote 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parts, e.g. by remote control device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DSYSTEMS FOR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NON-ELECTRIC VARIABLES
    • G05D3/00Control of position or direction
    • G05D3/12Control of position or direction using feedback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Steering Control In Accordance With Driving Condi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摄像头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设定汽车的方向盘转角阀值α,并测量汽车轴距和转向系传动比;(2)采集汽车的方向盘转角信号、车速信号和前后轴车身高度变化信号;(3)判断步骤(2)采集到的方向盘转角信号是否大于方向盘转角阀值α,如果是,则转步骤(4),否则将汽车摄像头的水平偏转角度置零,并转步骤(4);(4)计算汽车摄像头的水平偏转角度和垂直偏转角度;(5)调整汽车摄像头的位置,采集当前汽车摄像头的水平偏转角度和垂直偏转角度,并将当前汽车摄像头的水平偏转角度和垂直偏转角度反馈至自适应控制器,返回步骤(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效果佳、实时性好等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摄像头的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摄像头的控制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汽车摄像头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汽车摄像头,顾名思义,是用于汽车或其他地面机动汽车的摄像头。汽车摄像头在汽车领域广泛应用,可用于探测车体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并转送至显示屏以图像显示或通过蜂鸣器报警提醒驾驶员,可供驾驶员了解车身前后的路况,避免与障碍物发生碰撞。
对汽车摄像头的需求可以从3个层次来理解。从国家这一层次看,汽车事故带来的死伤和财产损失的统计数据,以及技术辅助手段可以预防部分事故的估计数据,促进了机动车摄像头的发展。这些事故导致的经济损失与不断下滑的机动车摄像头的成本之间的成本收益比,充分说明它将得到广泛的应用。从汽车制造商的角度来说,摄像头是吸引消费者购买的另一大特色,它是潜在的收入来源和竞争优势。而且法规部门和公共部门也有可能要求更安全的汽车。从汽车所有者的角度而言,汽车摄像头作为一个可提高安全性的辅助装置,方便而且不是很昂贵,这对消费者很有吸引力。
汽车摄像头在汽车领域广泛应用,可用于倒车时提供实时影像辅助倒车、十字路口车车交汇时扩展视野、以及在交通事故中为事故分析提供凭证。但是传统的车用摄像头安装固定后角度固定,不能根据行车状态信息的变化自动调整角度,限制了视野范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效果佳、实时性好、提高汽车安全性的汽车摄像头的姿态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汽车摄像头的控制方法,该方法基于汽车摄像头系统实现,包括以下步骤:
(1)设定汽车的方向盘转角阀值α,并测量汽车轴距和转向系传动比;
(2)采集汽车的方向盘转角信号、车速信号和前后轴车身高度变化信号;
(3)判断步骤(2)采集到的方向盘转角信号是否大于方向盘转角阀值α,如果是,则转步骤(4),否则将汽车摄像头的水平偏转角度置零,并转步骤(4);
(4)计算汽车摄像头的水平偏转角度和垂直偏转角度;
(5)调整汽车摄像头的位置,采集当前汽车摄像头的水平偏转角度和垂直偏转角度,并反馈至自适应控制器,返回步骤(4)。
所述的汽车摄像头系统包括汽车摄像头、摄像头基座a、摄像头基座b、电机驱动装置a、电机驱动装置b、传动机构a、传动机构b;
所述的电机驱动装置a、传动机构a和汽车摄像头依次连接,并共同安装在摄像头基座a上,在电机驱动装置a的作用下,汽车摄像头绕摄像头基座a水平转动,改变汽车摄像头的水平偏转角度;
所述的电机驱动装置b、传动机构b和摄像头基座a依次连接,所述的电机驱动装置b和传动机构b共同安装在摄像头基座b上,在电机驱动装置b的作用下,摄像头基座a绕摄像头基座b俯仰转动,改变汽车摄像头的垂直偏转角度。
所述的传动机构a为齿轮减速机构,其输入端与电机驱动装置a的输出轴相连,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汽车摄像头连接。
所述的传动机构b为齿轮减速机构,其输入端与电机驱动装置b的输出轴相连,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摄像头基座b上的旋转轴连接。
所述的步骤(2)具体为:采用方向盘转角传感器采集方向盘转角信号,从汽车车身CAN网络提取车速信号和前后轴车身高度变化信号。
所述的步骤(4)中,根据方向盘转角信号和车速信号计算汽车摄像头的水平偏转角度,所述的汽车摄像头的水平偏转角度计算过程如下:
S=f(τ,abmax,v0) (1)
R=L/sinδ0 (3)
根据式(1)、式(2)和式(3)推导出汽车摄像头的水平偏转角度如下:
其中,S为制动距离,Smax为安全制动距离,τ为制动器起作用的时间,abmax为最大制动减速度R为汽车转弯半径,为汽车摄像头的水平偏转角度,L为汽车轴距,δ0为外侧前轮转向角,v0为初始制动车速。
所述的步骤(4)中,根据前后轴车身高度变化信号和汽车轴距计算汽车摄像头的垂直偏转角度,所述的汽车摄像头的垂直偏转角度计算过程如下:
t a n θ = h 2 - h 1 L
θ = a r c t a n h 2 - h 1 L
其中,θ为汽车摄像头的垂直偏转角度,h1为前悬架上支点与前悬架下支点之间距离,h2为后悬架上支点与后悬架下支点之间距离,L为汽车轴距。
所述的步骤(5)具体为:自适应控制器将汽车摄像头的水平偏转角度和垂直偏转角度换算成电机驱动装置a和电机驱动装置b的位置信息,并送给电机驱动装置a和电机驱动装置b,控制电机驱动装置a和电机驱动装置b的输出轴,进而调整汽车摄像头的位置,通过摄像头位置传感器采集当前汽车摄像头的水平偏转角度,通过摄像头基座a位置传感器采集当前汽车摄像头的垂直偏转角度,并将当前汽车摄像头的水平偏转角度和垂直偏转角度反馈至自适应控制器,返回步骤(4)。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采用实时采集汽车行车过程中的状态信息,自适应调整摄像头角度,扩展驾驶员视野、提高行车安全。
(2)本发明采集的信号大部分可从车身CAN网络中得到,为实现摄像头转向控制,除在汽车上布置方向盘转角传感器和摄像头角度传感器外,不需添加其他传感器,成本低廉;
(3)本发明控制方法简单,易于实现。
附图说明
图1为汽车摄像头的控制方法流程图;
图2为汽车与转弯半径几何关系图;
图3为汽车的俯仰模型图;
图4为汽车摄像头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5为汽车摄像头的控制系统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一种汽车摄像头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如图1所示):
(1)首先在车身上安装并固定汽车摄像头系统;该汽车摄像头系统(如图4所示)包括汽车摄像头、摄像头基座a、摄像头基座b、电机驱动装置a、电机驱动装置b、传动机构a、传动机构b。
所述的电机驱动装置a、传动机构a和汽车摄像头依次连接,并共同安装在摄像头基座a上,在电机驱动装置a的作用下,汽车摄像头绕摄像头基座a水平转动,改变汽车摄像头的水平偏转角度。所述的电机驱动装置a包括依次连接的电机驱动器a和电机a;
所述的电机驱动装置b、传动机构b和摄像头基座a依次连接,所述的电机驱动装置b和传动机构b共同安装在摄像头基座b上,在电机驱动装置b的作用下,摄像头基座a绕摄像头基座b俯仰转动,改变汽车摄像头的垂直偏转角度。所述的电机驱动装置b包括依次连接的电机驱动器b和电机b;
所述的传动机构a为齿轮减速机构,其输入端与电机驱动装置a的输出轴相连,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汽车摄像头连接。
所述的传动机构b为齿轮减速机构,其输入端与电机驱动装置b的输出轴相连,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摄像头基座b上的旋转轴连接。如图5所示为汽车摄像头系统的姿态控制系统框图。
(2)设定汽车的方向盘转角阀值α,并测量汽车轴距和转向系传动比;
(3)通过方向盘转角传感器采集方向盘转角信号,从汽车车身CAN网络提取车速信号和前后轴车身高度变化信号。
(4)判断步骤(3)采集到的方向盘转角信号是否大于方向盘转角阀值α,如果是,则转步骤(5),否则将汽车摄像头的水平偏转角度置零,并转步骤(5);
(5)自适应控制器中内嵌的算法根据方向盘转角信号和车速信号计算汽车摄像头的水平偏转角度,根据前后轴车身高度变化信号和汽车轴距计算汽车摄像头的垂直偏转角度。
所述的汽车摄像头的水平偏转角度计算过程如下:
以前轮转向角和车速为基础,以安全制动距离(制动距离小于当前汽车质心位置到障碍物的距离,此处考虑极限情况:两者相等)为依据建立汽车摄像头的水平偏转角度与前轮转向角和车速之间的动态模型。
汽车制动距离的影响因素有:制动器起作用的时间、最大制动减速度以及初始制动车速,即
S=f(τ,abmax,v0) (1)
其中,S为制动距离,τ为制动器起作用的时间,abmax为最大制动减速度,v0为初始制动车速。
在本发明中,仅考虑初始车速对制动距离的影响,将制动器起作用的时间和最大化制动减速度设为常量。
如图2所示,由几何关系知,
其中,Smax为安全制动距离,R为汽车转弯半径,为汽车摄像头的水平偏转角度。
由阿克曼转向几何关系知:
R=L/sinδ0 (3)
其中,R为汽车转弯半径,L为汽车轴距,δ0为外侧前轮转向角。
根据式(1)、式(2)和式(3)推导出汽车摄像头的水平偏转角度如下:
由式(4)可以看出,由车速和前轮转向角(或方向盘转角)可确定汽车摄像头的水平偏转角度。
所述的汽车摄像头的垂直偏转角度计算过程如下:
如图3所示,由汽车前后轴处车身相对悬架下支点的高度和汽车轴距计算汽车摄像头的垂直偏转角度,即车身俯仰角:
t a n θ = h 2 - h 1 L
θ = a r c t a n h 2 - h 1 L
其中,θ为汽车摄像头的垂直偏转角度,h1为前悬架上支点与前悬架下支点之间距离,h2为后悬架上支点与后悬架下支点之间距离。
由上式可见,汽车摄像头的垂直偏转角度取决于前后轴处车身相对悬架下支点的高度和汽车轴距。
(6)自适应控制器将汽车摄像头的水平偏转角度和垂直偏转角度换算成电机a和电机b的位置信息,并送给电机a和电机b,控制电机a和电机b的旋转轴,进而调整汽车摄像头的位置,通过摄像头位置传感器采集当前汽车摄像头的水平偏转角度,通过摄像头基座a位置传感器采集当前汽车摄像头的垂直偏转角度,并将当前汽车摄像头的水平偏转角度和垂直偏转角度反馈至自适应控制器,返回步骤(5)。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汽车摄像头的水平偏转角度是指汽车摄像头相对车身的横摆角度,也称汽车摄像头的横摆偏转角度,所述的汽车摄像头的垂直偏转角度是指汽车摄像头相对车身的俯仰角度,也称汽车摄像头的俯仰偏转角度。
上述的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便于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使用发明。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的揭示,不脱离本发明范畴所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汽车摄像头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基于汽车摄像头系统实现,包括以下步骤:
(1)设定汽车的方向盘转角阀值α,并测量汽车轴距和转向系传动比;
(2)采集汽车的方向盘转角信号、车速信号和前后轴车身高度变化信号;
(3)判断步骤(2)采集到的方向盘转角信号是否大于方向盘转角阀值α,如果是,则转步骤(4),否则将汽车摄像头的水平偏转角度置零,并转步骤(4);
(4)计算汽车摄像头的水平偏转角度和垂直偏转角度;
(5)调整汽车摄像头的位置,采集当前汽车摄像头的水平偏转角度和垂直偏转角度,并反馈至自适应控制器,返回步骤(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摄像头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汽车摄像头系统包括汽车摄像头、摄像头基座a、摄像头基座b、电机驱动装置a、电机驱动装置b、传动机构a、传动机构b;
所述的电机驱动装置a、传动机构a和汽车摄像头依次连接,并共同安装在摄像头基座a上,在电机驱动装置a的作用下,汽车摄像头绕摄像头基座a水平转动,改变汽车摄像头的水平偏转角度;
所述的电机驱动装置b、传动机构b和摄像头基座a依次连接,所述的电机驱动装置b和传动机构b共同安装在摄像头基座b上,在电机驱动装置b的作用下,摄像头基座a绕摄像头基座b俯仰转动,改变汽车摄像头的垂直偏转角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摄像头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机构a为齿轮减速机构,其输入端与电机驱动装置a的输出轴相连,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汽车摄像头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摄像头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机构b为齿轮减速机构,其输入端与电机驱动装置b的输出轴相连,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摄像头基座b上的旋转轴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摄像头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具体为:采用方向盘转角传感器采集方向盘转角信号,从汽车车身CAN网络提取车速信号和前后轴车身高度变化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摄像头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4)中,根据方向盘转角信号和车速信号计算汽车摄像头的水平偏转角度,所述的汽车摄像头的水平偏转角度计算过程如下:
S=f(τ,ab max,v0) (1)
R=L/sinδ0 (3)
根据式(1)、式(2)和式(3)推导出汽车摄像头的水平偏转角度如下:
其中,S为制动距离,Smax为安全制动距离,τ为制动器起作用的时间,ab max为最大制动减速度R为汽车转弯半径,为汽车摄像头的水平偏转角度,L为汽车轴距,δ0为外侧前轮转向角,v0为初始制动车速。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摄像头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4)中,根据前后轴车身高度变化信号和汽车轴距计算汽车摄像头的垂直偏转角度,所述的汽车摄像头的垂直偏转角度计算过程如下:
t a n θ = h 2 - h 1 L
θ = a r c t a n h 2 - h 1 L
其中,θ为汽车摄像头的垂直偏转角度,h1为前悬架上支点与前悬架下支点之间距离,h2为后悬架上支点与后悬架下支点之间距离,L为汽车轴距。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摄像头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5)具体为:自适应控制器将汽车摄像头的水平偏转角度和垂直偏转角度换算成电机驱动装置a和电机驱动装置b的位置信息,并送给电机驱动装置a和电机驱动装置b,控制电机驱动装置a和电机驱动装置b的输出轴,进而调整汽车摄像头的位置,通过摄像头位置传感器采集当前汽车摄像头的水平偏转角度,通过摄像头基座a位置传感器采集当前汽车摄像头的垂直偏转角度,并将当前汽车摄像头的水平偏转角度和垂直偏转角度反馈至自适应控制器,返回步骤(4)。
CN201510823410.0A 2015-11-24 2015-11-24 一种汽车摄像头的控制方法 Active CN10634159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823410.0A CN106341591B (zh) 2015-11-24 2015-11-24 一种汽车摄像头的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823410.0A CN106341591B (zh) 2015-11-24 2015-11-24 一种汽车摄像头的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41591A true CN106341591A (zh) 2017-01-18
CN106341591B CN106341591B (zh) 2019-10-01

Family

ID=578265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823410.0A Active CN106341591B (zh) 2015-11-24 2015-11-24 一种汽车摄像头的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341591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34747A (zh) * 2018-03-09 2018-09-14 深圳市豪恩汽车电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车载摄像头视野比例计算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载体
WO2022000137A1 (zh) * 2020-06-28 2022-01-06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可移动平台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15131957A (zh) * 2021-03-19 2022-09-30 三一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路况预警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65278A (zh) * 2008-09-22 2009-02-11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 自适应前照灯系的运动学模型及其控制方法
CN102029941A (zh) * 2010-12-17 2011-04-27 湖南大学 汽车前照灯自适应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3237171A (zh) * 2013-04-27 2013-08-07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可变换角度的车辆后视摄像头及其角度变换的控制方法
US20130270027A1 (en) * 2012-04-11 2013-10-17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Motor vehicle with sensors arranged on a pivoting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65278A (zh) * 2008-09-22 2009-02-11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 自适应前照灯系的运动学模型及其控制方法
CN102029941A (zh) * 2010-12-17 2011-04-27 湖南大学 汽车前照灯自适应控制方法及装置
US20130270027A1 (en) * 2012-04-11 2013-10-17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Motor vehicle with sensors arranged on a pivoting device
CN103237171A (zh) * 2013-04-27 2013-08-07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可变换角度的车辆后视摄像头及其角度变换的控制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34747A (zh) * 2018-03-09 2018-09-14 深圳市豪恩汽车电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车载摄像头视野比例计算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载体
CN108534747B (zh) * 2018-03-09 2021-03-16 深圳市豪恩汽车电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车载摄像头视野比例计算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载体
WO2022000137A1 (zh) * 2020-06-28 2022-01-06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可移动平台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15131957A (zh) * 2021-03-19 2022-09-30 三一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路况预警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41591B (zh) 2019-10-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81893B (zh) 一种紧急制动系统及方法、半挂车
CN104260725B (zh) 一种含有驾驶员模型的智能驾驶系统
WO2022001975A1 (zh) 车辆转向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22228096A1 (zh) 双电机电动汽车的扭矩控制方法、电动汽车及存储介质
CN110588623B (zh) 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大型汽车安全驾驶方法及系统
CN108583430B (zh) 一种用于检测和提醒驾驶员分心的驾驶系统及判断方法
CN110203202A (zh) 一种基于驾驶员意图识别的换道辅助预警方法及装置
CN103661365B (zh) 一种提高车辆会车安全性的方法
CN110723141A (zh) 一种车辆主动避撞系统及其避撞方式切换方法
CN101612938A (zh) 用于车辆安全系统的判断线计算
KR102634362B1 (ko) 차량의 트레일러 인식 장치 및 방법
CN105564502B (zh)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转向助力预警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206493934U (zh) 一种基于电动汽车的主动防碰撞系统
CN111994068A (zh) 一种基于智能轮胎触觉感知的智能驾驶汽车控制系统
CN110194169A (zh) 一种车辆变道辅助方法
CN107618505A (zh) 一种提高自动泊车成功率的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10085057A (zh) 一种基于车路协同的车辆弯道防侧滑侧翻安全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11645678B (zh) 一种车辆制动转向协调控制防碰撞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11114547B (zh) 一种分布式驱动电动客车自适应巡航弯道控制方法
CN116834729B (zh) 车辆辅助驾驶的横纵向联合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6341591B (zh) 一种汽车摄像头的控制方法
CN109814115A (zh) 一种垂直泊车的角度识别校正方法
CN104085362B (zh) 一种轮距调整系统及基于此系统的轮距调整方法
CN106772334B (zh) 一种车用雷达的姿态控制方法
KR20120051547A (ko) 후륜의 이동거리 차를 이용한 조향각 산출 장치 및 그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Meng Dejian

Inventor after: Zhang Lijun

Inventor after: Xiao Wei

Inventor before: Zhang Lijun

Inventor before: Meng Dejian

Inventor before: Xiao Wei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