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332044A - 漫游ip地址管理方法、上网方法、溯源方法及装置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漫游ip地址管理方法、上网方法、溯源方法及装置和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332044A CN106332044A CN201510349131.5A CN201510349131A CN106332044A CN 106332044 A CN106332044 A CN 106332044A CN 201510349131 A CN201510349131 A CN 201510349131A CN 106332044 A CN106332044 A CN 10633204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ddress
- mobile subscriber
- public network
- static
- identity posi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2—Processing of mobility data, e.g. registration information at HLR [Home Location Register] or VLR [Visitor Location Register]; Transfer of mobility data, e.g. between HLR, VLR or external networks
- H04W8/06—Registration at serving network Location Register, VLR or user mobility server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50—Address allocation
- H04L61/5007—Internet protocol [IP] address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26—Network addressing or numbering for mobility suppor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漫游IP地址管理方法、上网方法、溯源方法及装置和系统,身份位置寄存器检测到不属于本网络的移动用户漫游到本网络后,为该移动用户分配静态公网IP地址;漫游的移动用户访问互联网时利用该静态公网IP地址。溯源时,获取移动用户漫游期间进行互联网访问时使用的静态公网IP地址,进而查找到静态公网IP所归属的身份位置寄存器,根据身份位置寄存器为各移动用户分配静态公网IP地址的记录查找到静态公网IP地址对应的移动用户。本发明针对移动用户漫游时在漫游地也可为其分配静态公网IP地址,移动用户在漫游期间使用的是同一个IP地址,溯源时,只需要到身份位置寄存器上对IP进行查询即可获取到对应的用户信息,实现简单,溯源快速而准确。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漫游IP地址管理方法、上网方法、溯源方法及装置和系统。
背景技术
移动用户注册时,由GGSN(Gateway GPRS Support Node,GPRS业务网关节点)分配私网地址,由CGN(Carrier-Grade Net Address Translation)或者防火墙设备进行用户动态IP地址分配,完成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转换;用户使用动态IP进行Internet业务,该动态IP地址的分配流程请参见图1所示,包括:
步骤101:用户完成注册,向GGSN发起上线请求;
步骤102:GGSN向防火墙请求公网IP地址,防火墙根据自身策略和资源分配公网IP地址;
步骤103:用户使用公网IP地址进行internet业务。
移动用户下线以后,CGN或者防火墙回收之前分配的动态IP,下次用户注册获取新的IP地址进行Internet业务;对于用户漫游地场景,漫游地的GGSN也是动态分配IP地址作为用户标识,用户使用动态标识进行internet业务,对移动用户进行IP溯源时,常用的方法是在防火墙进行日志记录,后期进行溯源,但是此种方案对于防火墙改造较大,且由于IP变化较快,导致后期溯源复杂、且实时性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漫游IP地址管理方法、上网方法、溯源方法及装置和系统,解决针对现有移动用户溯源复杂,实时性差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移动用户漫游时IP地址管理方法,包括:
身份位置寄存器检测到不属于本网络的移动用户漫游到本网络;
身份位置寄存器为所述移动用户分配静态公网IP地址。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身份位置寄存器为所述移动用户分配静态公网IP地址之前,还包括:
判断是否已经为所述移动用户分配过静态公网IP地址;
和/或,
判断IP资源池中当前是否还存在空闲静态公网IP地址资源。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还包括:所述身份位置寄存器检测到所述移动用户漫游出本网络后,回收为所述移动用户分配的静态公网IP地址。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身份位置寄存器为所述移动用户分配静态公网IP地址后,还包括:记录所述静态公网IP地址与所述移动用户的用户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身份位置寄存器为所述移动用户分配静态公网IP地址后,还包括:定期为所述移动用户重新分配静态公网IP地址。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还包括:所述移动用户归属地的身份位置寄存器在所述移动用户漫游出归属网络之前,为所述移动用户分配本网络的静态公网IP地址。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还包括:所述移动用户归属地的身份位置寄存器在所述移动用户漫游出归属网络之后,为所述移动用户保留之前为其分配的静态公网IP地址。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用户漫游时的上网方法,包括:
GRPS业务网关接收到漫游至本网络的移动用户发起的上线请求后,向本网络的接入网设备请求公网IP地址;
所述接入网设备从本网络的身份位置寄存器获取所述移动用户的静态公网IP地址;该静态公网IP地址为所述身份位置寄存器为所述移动用户分配的;
所述接入网设备根据所述静态公网IP地址将所述移动用户接入互联网。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用户漫游时的溯源方法,包括:
获取移动用户漫游期间进行互联网访问时使用的静态公网IP地址;该静态公网IP地址为漫游地的身份位置寄存器为所述移动用户分配的;
查找到所述静态公网IP所归属的身份位置寄存器;
根据所述身份位置寄存器为各移动用户分配静态公网IP地址的记录查找到所述静态公网IP地址对应的移动用户。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移动通信网络系统,包括身份位置寄存器,用于在检测到不属于本网络的移动用户漫游至本网络时,为所述移动用户分配静态公网IP地址。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身份位置寄存器还用于为所述移动用户分配静态公网IP地址后,记录所述静态公网IP地址与所述移动用户的用户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身份位置寄存器还用于在检测到所述移动用户漫游出本网络后,回收为所述移动用户分配的静态公网IP地址。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还包括GRPS业务网关和接入网设备;
所述GRPS业务网关用于接收到漫游至本网络的移动用户发起的上线请求后,向本网络的接入网设备请求公网IP地址;
所述接入网设备用于从本网络的身份位置寄存器获取所述移动用户的静态公网IP地址,以及根据所述静态公网IP地址将所述移动用户接入互联网。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用户漫游溯源装置,包括:
IP地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移动用户漫游期间进行互联网访问时使用的静态公网IP地址;该静态公网IP地址为漫游地的身份位置寄存器为所述移动用户分配的;
寄存器查找模块,用于查找到所述静态公网IP所归属的身份位置寄存器;
身份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身份位置寄存器为各移动用户分配静态公网IP地址的记录查找到所述静态公网IP地址对应的移动用户。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提供的漫游IP地址管理方法、上网方法、溯源方法及装置和系统,身份位置寄存器检测到不属于本网络的移动用户漫游到本网络后,为该移动用户分配静态公网IP地址;漫游的移动用户访问互联网时向漫游地GRPS业务网关发起的上线请求,GRPS业务网关向本网的接入网设备请求公网IP地址;接入网设备从本网的身份位置寄存器获取移动用户的静态公网IP地址,进而可根据该静态公网IP地址将移动用户接入互联网。溯源时,获取移动用户漫游期间进行互联网访问时使用的静态公网IP地址,进而查找到静态公网IP所归属的身份位置寄存器,根据身份位置寄存器为各移动用户分配静态公网IP地址的记录查找到静态公网IP地址对应的移动用户。本发明针对移动用户漫游时在漫游地也可为其分配静态公网IP地址,移动用户在漫游期间使用的是同一个IP地址,在进行溯源时,只需要到身份位置寄存器上对IP进行查询即可获取到对应的用户信息,实现简单,溯源快速而准确。
附图说明
图1为分配动态IP地址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漫游移动用户IP地址管理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漫游移动用户访问互联网流程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对漫游移动用户进行溯源过程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本网络移动用户IP地址管理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本网络移动用户访问互联网流程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对本网络移动用户进行溯源过程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移动通信网络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移动用户溯源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移动通信网络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本网络移动用户IP地址管理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另一移动通信网络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静态公网IP地址分配过程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中,身份位置寄存器检测到不属于本网络的移动用户漫游到本网络后,为该移动用户分配静态公网IP地址;移动用户漫游期间访问互联网时可一直使用该静态公网IP地址进行相关业务。溯源时,获取移动用户漫游期间进行互联网访问时使用的静态公网IP地址,进而查找到静态公网IP所归属的身份位置寄存器,根据身份位置寄存器为各移动用户分配静态公网IP地址的记录查找到静态公网IP地址对应的移动用户。本发明中的移动用户在漫游期间使用的是漫游地的身份位置寄存器为其分配的同一个IP地址,在进行溯源时,只需要到身份位置寄存器上对IP进行查询即可获取到对应的用户信息,实现简单,溯源快速而准确。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请参见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漫游的移动用户IP地址管理方法包括:
步骤201:身份位置寄存器检测到不属于本网络的移动用户漫游到本网络;
身份位置寄存器可在移动用户在漫游地GGSN注册时发现该漫游的移动用户;
步骤202:身份位置寄存器为移动用户分配静态公网IP地址。该移动用户在漫游期间可使用漫游地的身份位置寄存器为其分配的同一个IP地址,在进行溯源时,只需要到身份位置寄存器上对IP进行查询即可获取到对应的用户信息,实现简单,溯源快速而准确。
在本实施例中,在上述步骤202身份位置寄存器为漫游的移动用户分配静态公网IP地址之前,还包括:
判断是否已经为该漫游的移动用户分配过静态公网IP地址;如是,则不再为其分配;
和/或,
判断IP资源池中当前是否还存在空闲静态公网IP地址资源,如不存在,则不为该漫游的移动用户分配。
对于某些漫游的移动用户关注自身公网IP地址的情况,为了减少这类用户的感知,本实施例中的身份位置寄存器为漫游的移动用户分配静态公网IP地址后,还可定期为该移动用户重新分配静态公网IP地址。
本实施例中,漫游地的身份位置寄存器为漫游到其网络的移动用户分配静态公网IP地址后,还记录静态公网IP地址与该漫游的移动用户的用户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以便于后续溯源时使用。本实施例中的用户标识可以是IMSI(International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ty,国际移动用户标识)等。应当理解的是,该对应关系还可包括使用时间,也即记录移动用户使用该静态公网IP地址时间信息,便于后续溯源时可以明确一个IP地址在哪个时间段具体被哪个移动用户所使用。
在本实施例中,漫游地的身份位置寄存器检测到移动用户漫游出本网络后,回收为该漫游移动用户分配的静态公网IP地址;将回收的静态公网IP地址放到IP资源池中。
在为漫游的移动用户分配完静态公网IP地址后,该移动用户在漫游地访问互联网的过程请参见图3所示,包括:
步骤301:移动用户完成注册,向漫游地GRPS业务网关发起上线请求;
步骤302:漫游地的GRPS业务网关接收移动用户发起的上线请求后,向本网的接入网设备(ASN)请求公网IP地址;具体可通过本网的防火墙向接入网设备请求公网IP地址;
步骤303:本网的接入网设备从本网的身份位置寄存器获取移动用户的静态公网IP地址;
步骤304:本网的接入网设备根据静态公网IP地址将该漫游的移动用户接入互联网。
针对上述漫游的移动用户进行溯源的过程请参见图4所示,包括:
步骤401:获取移动用户在漫游期间进行互联网访问时使用的静态公网IP地址;该静态公网IP地址为漫游地的身份位置寄存器为该移动用户分配的;
步骤402:查找到静态公网IP所归属的身份位置寄存器;
步骤403:根据身份位置寄存器为各移动用户分配静态公网IP地址的记录(该记录记录有静态公网IP地址与各移动用户的用户标识对应关系)查找到静态公网IP地址对应的移动用户。
例如:
IP资源提供商给某身份位置寄存器分配IP资源10.10.10.1到10.10.10.255;
身份位置寄存器为漫游至其网络的移动用户A分配地址10.10.10.1;身份位置寄存器记录该IP地址和移动用户A之间的关联关系;
移动用户A在漫游地进行internet业务时,漫游地的ASN到漫游地的ILR请求到公网地址10.10.10.1,后续使用该地址进行internet访问;
溯源时,使用10.10.10.1查找其归属的ILR,然后到ILR中查询其分配的用户号码A,能快速查找到移动用户A。
本实施例中,移动用户在其归属地开户后,其归属地的身份位置寄存器在该移动用户漫游出归属网络之前,还可为移动用户分配本网络的静态公网IP地址,本实施例中的本网络是指移动用户归属地对应的网络,其过程请参见图5所示,包括:
步骤501:移动用户在身份位置寄存器(ILR)开户,也即移动用户在该身份位置寄存器中放号;
步骤502:身份位置寄存器为该移动用户分配静态公网IP地址。移动用户在本网络可始终使用该静态公网IP地址进行Internet业务。
身份位置寄存器在移动用户漫游出本网络之后,为该移动用户保留之前为其分配的静态公网IP地址
在本实施例中,在上述步骤502身份位置寄存器为移动用户分配静态公网IP地址之前,还包括:
判断是否已经为该移动用户分配过静态公网IP地址;如是,则不再为其分配;
和/或,
判断IP资源池中当前是否还存在空闲静态公网IP地址资源,如不存在,则不为该移动用户分配。
对于某些移动用户关注自身公网IP地址的情况,为了减少这类用户的感知,本实施例中的身份位置寄存器为移动用户分配静态公网IP地址后,还可定期为移动用户重新分配静态公网IP地址。
本实施例中,身份位置寄存器为移动用户分配静态公网IP地址后,记录静态公网IP地址与移动用户的用户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以便于后续溯源时使用。本实施例中的用户标识可以是IMSI(International Mobile SubscriberIdentity,国际移动用户标识)等。
当然,在本实施例中,身份位置寄存器还可在适当的时机将分配给移动用户的静态IP地址回收,例如在移动用户注销开户时。
在为移动用户分配完静态公网IP地址后,移动用户访问互联网的过程请参见图6所示,包括:
步骤601:移动用户完成注册,向GRPS业务网关发起上线请求;
步骤602:GRPS业务网关接收移动用户发起的上线请求后,向接入网设备(ASN)请求公网IP地址;具体可通过防火墙向接入网设备请求公网IP地址;
步骤603:接入网设备从身份位置寄存器获取移动用户的静态公网IP地址;
步骤604:接入网设备根据静态公网IP地址将移动用户接入互联网。
针对上述移动用户进行溯源的过程请参见图7所示,包括:
步骤701:获取移动用户进行互联网访问时使用的静态公网IP地址;该静态公网IP地址为身份位置寄存器为移动用户分配的;
步骤702:查找到静态公网IP所归属的身份位置寄存器;
步骤703:根据身份位置寄存器为各移动用户分配静态公网IP地址的记录(该记录记录有静态公网IP地址与各移动用户的用户标识对应关系)查找到静态公网IP地址对应的移动用户。
实施例二:
请参见图8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移动通信网络系统包括身份位置寄存器,用于在检测到不属于本网络的移动用户漫游至本网络时,为移动用户分配静态公网IP地址。移动用户在漫游至该网络时可始终使用该静态公网IP地址进行Internet业务。
身份位置寄存器还用于为该漫游移动用户分配静态公网IP地址后,记录与静态公网IP地址与该漫游移动用户的用户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还可记录时间等信息,以便于后续溯源时使用。本实施例中的用户标识可以是IMSI(International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ty,国际移动用户标识)等。
本实施例中,身份位置寄存器为漫游的移动用户分配静态公网IP地址之前,还包括:
判断是否已经为该漫游的移动用户分配过静态公网IP地址;如是,则不再为其分配;
和/或,
判断IP资源池中当前是否还存在空闲静态公网IP地址资源;如不存在,则不为该移动用户分配。
在本实施例中,漫游地的身份位置寄存器检测到移动用户漫游出本网络后,回收为该漫游移动用户分配的静态公网IP地址;将回收的静态公网IP地址放到IP资源池中。
对于某些漫游移动用户关注自身公网IP地址的情况,为了减少这类用户的感知,本实施例中的身份位置寄存器为漫游的移动用户分配静态公网IP地址后,还可定期为该漫游的移动用户重新分配静态公网IP地址。
移动通信网络系统还包括GRPS业务网关和接入网设备;
GRPS业务网关用于接收到漫游至本网络的移动用户发起的上线请求后,向本网络的接入网设备请求公网IP地址;
接入网设备用于从本网络的身份位置寄存器获取该漫游移动用户的静态公网IP地址,以及根据该静态公网IP地址将所述移动用户接入互联网。
请参见图9所示,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用户溯源装置,包括:
IP地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移动用户漫游期间进行互联网访问时使用的静态公网IP地址;该静态公网IP地址为漫游地的身份位置寄存器为移动用户分配的;
寄存器查找模块,用于查找到静态公网IP所归属的身份位置寄存器;
身份确定模块,用于根据身份位置寄存器为各移动用户分配静态公网IP地址的记录查找到静态公网IP地址对应的移动用户。
图8所示的身份位置寄存器、GRPS业务网关和接入网设备还可对本网中的移动用户分配静态公网IP地址并进行响应的管理,其过程如下:
身份位置寄存器,用于在移动用户在该身份位置寄存器中开户时,也即移动用户在该身份位置寄存器中放号时,为移动用户分配静态公网IP地址。移动用户在本网络可始终使用该静态公网IP地址进行Internet业务。
身份位置寄存器还用于为该移动用户分配静态公网IP地址后,记录与所述静态公网IP地址与所述移动用户的用户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以便于后续溯源时使用。本实施例中的用户标识可以是IMSI(International Mobile SubscriberIdentity,国际移动用户标识)等。
本实施例中,身份位置寄存器为移动用户分配静态公网IP地址之前,还包括:
判断是否已经为该移动用户分配过静态公网IP地址;如是,则不再为其分配;
和/或,
判断IP资源池中当前是否还存在空闲静态公网IP地址资源;如不存在,则不为该移动用户分配。
对于某些移动用户关注自身公网IP地址的情况,为了减少这类用户的感知,本实施例中的身份位置寄存器为移动用户分配静态公网IP地址后,也可定期为移动用户重新分配静态公网IP地址。
GRPS业务网关用于接收移动用户发起的上线请求后,向接入网设备请求公网IP地址;
接入网设备用于从身份位置寄存器获取移动用户的静态公网IP地址,以及根据获取的静态公网IP地址将移动用户接入互联网。
图9所示的移动用户溯源装置还可对移动用户在其归属地的业务进行溯源,此时:
IP地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移动用户进行互联网访问时使用的静态公网IP地址;该静态公网IP地址为身份位置寄存器为移动用户分配的;
寄存器查找模块用于查找到静态公网IP所归属的身份位置寄存器;
身份确定模块用于根据身份位置寄存器为各移动用户分配静态公网IP地址的记录(该记录记录有静态公网IP地址与各移动用户的用户标识对应关系)查找到静态公网IP地址对应的移动用户。
实施例三: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下面以一具体的网络架构为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示例性说明。
请参见图10所示,该网络架构在目前的无线网络中叠加新网元:身份位置寄存器ILR和接入网设备ASN;
ILR用于为本网络以及漫游至本网络的其他移动用户分配静态公网IP地址,以及记录静态公网IP地址与用户标识的关联关系。
ASN用于在本网络的移动用户以及漫游至本网络的其他移动用户接入时获取公网IP地址,提供用户网络接入功能。
基于上述网络构架,ILR为本网移动用户分配静态IP地址以及使用的流程参见图11所示,包括:
步骤1101:移动用户在ILR中放号,ILR静态分配公网地址;
步骤1102:移动用户完成注册,向GGSN发起上线请求;
步骤1103:GGSN向防火墙请求公网IP地址;
步骤1104:防火墙向ASN请求公网IP地址;
步骤1105:ASN向ILR请求公网IP地址;
步骤1106:ILR返回之前分配的公网IP地址;
步骤1107,ASN使用公网IP进行internet业务。
请参见图12所示,该图所示为移动用户所归属的ILR和漫游ILR的网络架构示意图,基于该示意图,对移动用户网络IP地址管理的过程请参见图13所示:
步骤1301:用户在归属地注册,使用ILR分配的静态公网IP1进行internet业务;
步骤1302:用户漫游出归属网络,归属地ILR保留IP1;
步骤1303:漫游地GGSN到漫游地ILR请求IP地址;
步骤1304:漫游地ILR发现用户不属于此区域,则分配静态公网IP2给用户,记录日志,用户在漫游地时,一直使用IP2进行internet业务;
步骤1305:用户漫游回归属网,继续使用公网IP1进行internet业务;
步骤1306:漫游地ILR判断用户离开网络,漫游地的ILR回收静态公网IP2,记录日志,信息包括用户漫游时间段使用了IP2;
步骤1307:在进行IP溯源时,根据IP2找到所在的漫游地ILR,再根据IP2和时间点,即可快速定位到在该时间段使用IP2的移动用户。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4)
1.一种移动用户漫游时IP地址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身份位置寄存器检测到不属于本网络的移动用户漫游到本网络;
身份位置寄存器为所述移动用户分配静态公网IP地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用户漫游时IP地址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身份位置寄存器为所述移动用户分配静态公网IP地址之前,还包括:
判断是否已经为所述移动用户分配过静态公网IP地址;
和/或,
判断IP资源池中当前是否还存在空闲静态公网IP地址资源。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移动用户漫游时IP地址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身份位置寄存器检测到所述移动用户漫游出本网络后,回收为所述移动用户分配的静态公网IP地址。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移动用户漫游时IP地址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身份位置寄存器为所述移动用户分配静态公网IP地址后,还包括:记录所述静态公网IP地址与所述移动用户的用户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移动用户漫游时IP地址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身份位置寄存器为所述移动用户分配静态公网IP地址后,还包括:定期为所述移动用户重新分配静态公网IP地址。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移动用户漫游时IP地址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移动用户归属地的身份位置寄存器在所述移动用户漫游出归属网络之前,为所述移动用户分配本网络的静态公网IP地址。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用户漫游时IP地址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移动用户归属地的身份位置寄存器在所述移动用户漫游出归属网络之后,为所述移动用户保留之前为其分配的静态公网IP地址。
8.一种移动用户漫游时的上网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GRPS业务网关接收到漫游至本网络的移动用户发起的上线请求后,向本网络的接入网设备请求公网IP地址;
所述接入网设备从本网络的身份位置寄存器获取所述移动用户的静态公网IP地址;该静态公网IP地址为所述身份位置寄存器为所述移动用户分配的;
所述接入网设备根据所述静态公网IP地址将所述移动用户接入互联网。
9.一种移动用户漫游时的溯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移动用户漫游期间进行互联网访问时使用的静态公网IP地址;该静态公网IP地址为漫游地的身份位置寄存器为所述移动用户分配的;
查找到所述静态公网IP所归属的身份位置寄存器;
根据所述身份位置寄存器为各移动用户分配静态公网IP地址的记录查找到所述静态公网IP地址对应的移动用户。
10.一种移动通信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身份位置寄存器,用于在检测到不属于本网络的移动用户漫游至本网络时,为所述移动用户分配静态公网IP地址。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移动通信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身份位置寄存器还用于为所述移动用户分配静态公网IP地址后,记录所述静态公网IP地址与所述移动用户的用户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
12.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移动通信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身份位置寄存器还用于在检测到所述移动用户漫游出本网络后,回收为所述移动用户分配的静态公网IP地址。
13.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移动通信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GRPS业务网关和接入网设备;
所述GRPS业务网关用于接收到漫游至本网络的移动用户发起的上线请求后,向本网络的接入网设备请求公网IP地址;
所述接入网设备用于从本网络的身份位置寄存器获取所述移动用户的静态公网IP地址,以及根据所述静态公网IP地址将所述移动用户接入互联网。
14.一种移动用户漫游溯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IP地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移动用户漫游期间进行互联网访问时使用的静态公网IP地址;该静态公网IP地址为漫游地的身份位置寄存器为所述移动用户分配的;
寄存器查找模块,用于查找到所述静态公网IP所归属的身份位置寄存器;
身份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身份位置寄存器为各移动用户分配静态公网IP地址的记录查找到所述静态公网IP地址对应的移动用户。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349131.5A CN106332044A (zh) | 2015-06-23 | 2015-06-23 | 漫游ip地址管理方法、上网方法、溯源方法及装置和系统 |
PCT/CN2016/073211 WO2016206382A1 (zh) | 2015-06-23 | 2016-02-02 | 漫游ip地址管理、上网及溯源方法、装置、系统及介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349131.5A CN106332044A (zh) | 2015-06-23 | 2015-06-23 | 漫游ip地址管理方法、上网方法、溯源方法及装置和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332044A true CN106332044A (zh) | 2017-01-11 |
Family
ID=575846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349131.5A Pending CN106332044A (zh) | 2015-06-23 | 2015-06-23 | 漫游ip地址管理方法、上网方法、溯源方法及装置和系统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6332044A (zh) |
WO (1) | WO2016206382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9094493B (zh) * | 2024-11-08 | 2025-01-03 | 明阳点时科技(沈阳)有限公司 | 一种临时IPv6地址终端识别方法、系统、介质及设备 |
Citations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333970A (zh) * | 1998-08-07 | 2002-01-30 | 夸尔柯姆股份有限公司 | 运用代理移动节点登记的ip可移动性支持 |
CN1635750A (zh) * | 2003-12-29 | 2005-07-06 | 清华大学-中国华录信息技术研究所 | 一种移动通信系统中的移动性管理方法 |
WO2006125860A1 (en) * | 2005-05-24 | 2006-11-30 | Teliasonera Ab | Provision of a service to several separately managed networks |
CN101040546A (zh) * | 2004-10-15 | 2007-09-19 | Ut斯达康公司 | 用于实现直接路由的方法和设备 |
CN101106821A (zh) * | 2007-06-27 | 2008-01-16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支持提前附着的移动终端、网络切换方法及系统 |
US20080013474A1 (en) * | 2006-07-14 | 2008-01-17 | Symbol Technologies, Inc. | Wireless switch network architecture implementing layer 3 mobility domains |
CN101116348A (zh) * | 2004-12-28 | 2008-01-30 | Ut斯达康公司 | 对归属代理执行代理计费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
CN101199231A (zh) * | 2005-06-23 | 2008-06-11 | 诺基亚公司 | 用于移动终端设备的固定网关接入点 |
CN101252592A (zh) * | 2008-04-14 | 2008-08-27 | 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 | 一种ip网络的网络溯源方法和系统 |
CN101651601A (zh) * | 2008-08-11 | 2010-02-1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资源配置方法、系统及相关装置 |
CN101895456A (zh) * | 2009-05-14 | 2010-11-24 | 阿瓦雅公司 | 用于使能大规模统一网络中客户设备的移动性的方法 |
CN102056151A (zh) * | 2009-11-01 | 2011-05-1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基于wcdma核心网实现移动通信的系统及终端接入方法 |
CN102082837A (zh) * | 2010-12-31 | 2011-06-0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为ip终端分配公网地址的方法及设备 |
CN102957754A (zh) * | 2011-08-22 | 2013-03-06 |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运营级网络地址转换方法、设备及网络系统 |
CN103648169A (zh) * | 2008-09-17 | 2014-03-19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释放半静态资源分配的方法和用户设备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374108B1 (en) * | 1999-11-30 | 2002-04-16 | Motorola, Inc. | Assigning an IP address to a mobile station while roaming |
CN1477884A (zh) * | 2002-08-20 | 2004-02-25 | �廪��ѧ | 层次化移动数据包通信网络及其通信方法 |
CN100583905C (zh) * | 2006-03-15 | 2010-01-2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移动终端ip地址分配方法 |
-
2015
- 2015-06-23 CN CN201510349131.5A patent/CN106332044A/zh active Pending
-
2016
- 2016-02-02 WO PCT/CN2016/073211 patent/WO2016206382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333970A (zh) * | 1998-08-07 | 2002-01-30 | 夸尔柯姆股份有限公司 | 运用代理移动节点登记的ip可移动性支持 |
CN1635750A (zh) * | 2003-12-29 | 2005-07-06 | 清华大学-中国华录信息技术研究所 | 一种移动通信系统中的移动性管理方法 |
CN101040546A (zh) * | 2004-10-15 | 2007-09-19 | Ut斯达康公司 | 用于实现直接路由的方法和设备 |
CN101116348A (zh) * | 2004-12-28 | 2008-01-30 | Ut斯达康公司 | 对归属代理执行代理计费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
WO2006125860A1 (en) * | 2005-05-24 | 2006-11-30 | Teliasonera Ab | Provision of a service to several separately managed networks |
CN101199231A (zh) * | 2005-06-23 | 2008-06-11 | 诺基亚公司 | 用于移动终端设备的固定网关接入点 |
US20080013474A1 (en) * | 2006-07-14 | 2008-01-17 | Symbol Technologies, Inc. | Wireless switch network architecture implementing layer 3 mobility domains |
CN101106821A (zh) * | 2007-06-27 | 2008-01-16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支持提前附着的移动终端、网络切换方法及系统 |
CN101252592A (zh) * | 2008-04-14 | 2008-08-27 | 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 | 一种ip网络的网络溯源方法和系统 |
CN101651601A (zh) * | 2008-08-11 | 2010-02-1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资源配置方法、系统及相关装置 |
CN103648169A (zh) * | 2008-09-17 | 2014-03-19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释放半静态资源分配的方法和用户设备 |
CN101895456A (zh) * | 2009-05-14 | 2010-11-24 | 阿瓦雅公司 | 用于使能大规模统一网络中客户设备的移动性的方法 |
CN102056151A (zh) * | 2009-11-01 | 2011-05-1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基于wcdma核心网实现移动通信的系统及终端接入方法 |
CN102082837A (zh) * | 2010-12-31 | 2011-06-0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为ip终端分配公网地址的方法及设备 |
CN102957754A (zh) * | 2011-08-22 | 2013-03-06 |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运营级网络地址转换方法、设备及网络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16206382A1 (zh) | 2016-12-2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790732B (zh) | 地址转换方法、装置及系统、网络标识控制方法及装置 | |
US9179289B2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remotely accessing | |
CN102148878B (zh) | Ip地址分配方法、系统和设备 | |
EP2928141A1 (en) | Ipv6 address tracing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 |
CN104919831A (zh) | 用于枢纽疏导漫游的方法和系统 | |
CN109451081A (zh) | 一种基于域名解析调度的移动边缘计算方法 | |
KR20120071121A (ko) | 가상 터널 라우터와 ip 카메라 관리서버 및 위치 기반 ip 카메라 서비스 방법 | |
CN105491176A (zh) | 一种用于pcrf寻址的方法及系统 | |
CN104967656A (zh) | 无线ZigBee数据采集实时监测房屋变形的远传系统 | |
CN103067532A (zh) | 一种移动互联网用户统一标识管理方法及系统 | |
CN101437271B (zh) | 一种判断移动通信设备漫游地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 |
US20210099497A1 (en) | Network component selection based on device identifier | |
CN103987098B (zh) | Ipv4网络与ipv6网络间的切换方法和系统 | |
CN102594839B (zh) | 一种识别伪dhcp服务器的方法和交换机 | |
US20070021096A1 (en) |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associating communications detail records with a mobile reference and using the mobile reference to retrieve the communications detail records | |
CN106332064A (zh) | Ip地址管理方法、上网方法、溯源方法及装置和系统 | |
CN112217653B (zh) | 策略下发方法、装置和系统 | |
CN104253798A (zh) | 一种网络安全监控方法和系统 | |
CN101552981A (zh) | 代理呼叫会话控制实体地址的获取方法和系统、数据网关 | |
CN102572002B (zh) | 动态域名更新方法与系统 | |
CN106332044A (zh) | 漫游ip地址管理方法、上网方法、溯源方法及装置和系统 | |
CN103931266A (zh) | 将漫游伙伴域组织成主域和次域 | |
CN102868539B (zh) | 一种全国计费标识网关的管理方法及系统 | |
CN106385471A (zh) | 一种用于物联网的端口映射与网关动态ip地址解析方法 | |
CN105162898B (zh) | Dns与dhcp、ipam实现智能解析的方法及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11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