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321187A - 一种发动机、发动机润滑系统及发动机润滑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发动机、发动机润滑系统及发动机润滑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321187A CN106321187A CN201610754353.XA CN201610754353A CN106321187A CN 106321187 A CN106321187 A CN 106321187A CN 201610754353 A CN201610754353 A CN 201610754353A CN 106321187 A CN106321187 A CN 10632118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oil
- engine
- lubricating
- lubrication
- mai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M—LUBRICAT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LUBRICATING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CRANKCASE VENTILATING
- F01M11/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1M1/00 - F01M9/00
- F01M11/03—Mounting or connecting of lubricant purifying means relative to the machine or engine; Details of lubricant purifying mea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M—LUBRICAT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LUBRICATING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CRANKCASE VENTILATING
- F01M11/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1M1/00 - F01M9/00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ubrication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动机润滑系统,包括油底壳、集滤器、机油泵以及机油滤清器,其中,与所述机油泵相连的主油管分支形成用于向发动机主油道供油的普通供油支路,和用于向需快速建压润滑的目标部件供油的快速供油支路。润滑油经过机油滤清器的过滤后,一路通过普通油路进入主油道对普通部件进行润滑,另一路经过快速供油支路进入目标部件对目标部件进行润滑。目标部件的润滑无需等待润滑油填满主油道,润滑油经过过滤后可直接到达目标部件,因而在发动机启动后可以在很短时间内迅速对目标部件进行润滑,从而有效避免了目标部件的干摩擦,提高了发动机的使用寿命。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发动机和发动机润滑方法。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发动机、发动机润滑系统以及发动机润滑方法。
背景技术
润滑系统是保证发动机可靠工作的重要系统,润滑系统通常包括油底壳、集滤器、机油泵、机油滤清器以及油道,油道包括主油道以及与主油道相连通并用于向各个部件输送润滑油的润滑支路。
传统发动机的润滑系统中,润滑油需先填满发动机的主油道后,才能再从主油道分向各个润滑支路内对各部件润滑,各个待润滑部件均是从主油道内取油。一般来讲,从发动机启动,到整个润滑系统的压力建立起来的时间大概在7s甚至8s左右,这对于一些润滑要求较高的部件而言损害较大,例如增压式发动机内的增压器要求在发动机启动后的4s之内进行润滑,而目前的润滑系统显然无法满足其润滑要求,这导致增压器存在严重的干摩擦,使用寿命大大缩短。
因此,如何能够在发动机启动后迅速对润滑需求较高的部件进行润滑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发动机的润滑方法,以便能够在发动机启动后迅速对润滑需求较高的部件进行润滑,减少该类部件的干摩擦,提高发动机的寿命。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可实现上述润滑方法的发动机润滑系统。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发动机润滑系统的发动机。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中所公开的发动机润滑方法,将经机油滤清器过滤后的润滑油一部分泵送至主油道润滑,另一部分直接泵送至需快速建压润滑的目标部件并对所述目标部件进行润滑。
本发明所公开的发动机润滑系统,包括油底壳、集滤器、机油泵以及机油滤清器,与所述机油泵相连的主油管分支形成用于向发动机主油道供油的普通供油支路,和用于向需快速建压润滑的目标部件供油的快速供油支路。
优选的,所述机油滤清器设置在与所述机油泵相连的主油管上。
优选的,所述普通供油支路和所述快速供油支路上均设置有所述机油滤清器。
优选的,设置在所述快速供油支路上的所述机油滤清器包括多个出油口,除用于向所述目标部件供油的出油口外,其余所述出油口均与所述主油道连通。
优选的,还包括设置在与所述机油泵相连的主油管上的机油冷却器。
优选的,所述快速供油支路包括多个,且所述快速供油支路均并联在所述主油管上。
优选的,所述目标部件为增压器。
本发明所公开的发动机,包括润滑系统和在启动时需快速建压润滑的目标部件,并且该润滑系统为上述任意一项所公开的发动机润滑系统。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所公开的发动机润滑方法中,将经过机油滤清器过滤后的润滑油一部分泵送至主油道润滑,另一部分直接泵送至需快速建压润滑的目标部件并对目标部件进行润滑。
不难发现,上述润滑方法中,从机油滤清器流出的润滑油被分为了两路,一路润滑油进入主油道对普通需求的部件进行润滑,而另一路润滑油则直接被泵送至目标部件并对目标部件进行润滑。相比于传统润滑方式而言,目标部件的润滑无需等待润滑油填满主油道,润滑油经过过滤后可直接到达目标部件,因而在发动机启动后可以在很短时间内迅速对目标部件进行润滑,从而有效避免了目标部件的干摩擦,提高了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中所公开的发动机润滑系统,与机油泵相连的主油管分支形成了用于向发动机主油道供油的普通油路,和用于向需快速建压润滑的目标部件供油的快速供油支路,因此润滑油经过机油滤清器的过滤后,一路通过普通油路进入主油道对普通部件进行润滑,另一路经过快速供油支路进入目标部件对目标部件进行润滑。目标部件的润滑无需等待润滑油填满主油道,润滑油经过过滤后可直接到达目标部件,因而在发动机启动后可以在很短时间内迅速对目标部件进行润滑,从而有效避免了目标部件的干摩擦,提高了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中所公开的发动机由于采用了上述发动机润滑系统,因而该发动机兼具上述发动机润滑系统相应的技术优点,本文中对此不再进行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所公开的发动机润滑系统的原理示意图。
其中,
1为油底壳,2为集滤器,3为机油泵,4为安全阀,5为限压阀,6为机油冷却器,7为旁通阀,8为第一机油集滤器,9为第二机油集滤器,10为主油道,11为主轴承,12为连杆轴承,13为凸轮轴承,14为副油道,15为活塞冷却喷嘴,16为高压油泵,17为空压机,18为齿轮轴,19为齿轮室,20为汽缸盖,21为挺柱,22为推杆,23为摇臂组件,24为制动机构,25为球窝推杆,26为增压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核心之一是提供一种发动机的润滑方法,以便能够在发动机启动后迅速对润滑需求较高的部件进行润滑,减少该类部件的干摩擦,提高发动机的寿命。
本发明的另一核心还在于提供一种可实现上述润滑方法的发动机润滑系统。
本发明的再一核心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发动机润滑系统的发动机。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公开的发动机润滑方法,核心在于,将经机油滤清器过滤之后的润滑油一部分泵送至主油道进行润滑,另一部分直接泵送至需快速建压润滑的目标部件并对目标部件进行润滑。
上述实施例中所公开的润滑方法中,从机油滤清器流出的润滑油被分为了两路,一路润滑油进入主油道对普通需求的部件进行润滑,而另一路润滑油则直接被泵送至目标部件并对目标部件进行润滑。相比于传统润滑方式而言,目标部件的润滑无需等待润滑油填满主油道,润滑油经过过滤后可直接到达目标部件,因而在发动机启动后可以在很短时间内迅速对目标部件进行润滑,从而有效避免了目标部件的干摩擦,提高了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中还公开了一种发动机润滑系统,如图1中所示,该润滑系统包括油底壳1、集滤器2、机油泵3以及机油滤清器,图1中的箭头代表润滑油的流向,机油泵3将润滑油从油底壳1泵送出来之后,将润滑油送至各个需要润滑的部件或者运动副位置进行润滑,完成润滑后的润滑油将会返回至油底壳1从而进行下一次的循环。本实施例中所公开的发动机润滑系统相比于传统润滑系统而言,核心改进点在于,与机油泵3相连的主油管分支形成用于向主油道10供油的普通供油支路A,和用于向需快速建压润滑的目标部件供油的快速供油支路B。
参照图1可以发现,润滑油一路通过普通供油支路A进入主油道10对普通部件进行润滑,另一路经过快速供油支路B进入目标部件对目标部件进行润滑。目标部件的润滑无需等待润滑油填满主油道,润滑油经过过滤后可直接到达目标部件,因而在发动机启动后可以在很短时间内迅速对目标部件进行润滑,从而有效避免了目标部件的干摩擦,提高了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以增压发动机为例,其增压器26对润滑的要求较高,需要在发动机启动后4s以内对其进行润滑,经过实际验证,采用上述实施例中所公开的发动机润滑系统进行润滑时,润滑油可在3s左右达到增压器26的润滑油口并对增压器26进行润滑。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机油滤清器可以设置一个或者多个,当机油滤清器设置一个时,该机油滤清器显然要设置在与机油泵3相连的主油管上,并且该机油滤清器的过滤精度要以整个发动机内过滤要求最高的部件为基准来进行选择,很明显,对于其他部件而言,该机油滤清器的过滤精度属于富余设计,这导致机油滤清器的成本较高,而且整个润滑系统的压力较大。
如图1中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推荐采将机油滤清器设置为多个,在普通供油支路A上和快速供油支路B上均设置机油滤清器,如图1中,普通供油支路A上设置有第一机油滤清器8,快速供油支路B上设置有第二机油滤清器9,当快速供油支路B包括多个时,多个快速供油支路B均并联在主油管上,每一个快速供油支路B上也均设置有单独的机油滤清器,这样机油滤清器的过滤精度就可以根据其对应的润滑部件进行选择,对于过滤要求较高的部件,选用过滤精度高的机油滤清器,对于过滤要求较低的部件,选用过滤精度较低的机油滤清器即可。
如图1中所示,进入到主油道10内的润滑油对发动机内各个需要润滑的运动副提供润滑油,完成润滑后的油液在回流至油底壳1等待下一次的润滑循环。
当然,任意一个机油滤清器的出油口均有可能包括多个,当设置在快速供油支路B上的机油滤清器的出油口包括多个时,除了用于向目标部件供油的出油口之外,其余的出油口均与主油道10连通。由于主油道10内的润滑油通常用于对普通部件进行润滑,通常情况下该类部件的油液过滤精度要求低于目标部件,因此从快速供油支路B的机油集滤器出油口流出的润滑油,能够满足普通部件的润滑需求。
如图1,为了对润滑油进行冷却,在于机油泵3相连的主油管上还设置有机油冷却器6,当然,根据机型的不同,机油冷却器6还可以设置在机油滤清器之后。
本发明实施例中还公开了一种发动机,该发动机包括润滑系统和在启动时需要快速建压润滑的目标部件,并且该发动机的润滑系统为上述任意一实施例中所公开的发动机的润滑系统。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发动机尤其涉及增压发动机,目标部件尤其涉及增压器。由于上述发动机采用了上述实施例中的发动机润滑系统,因此该发动机兼具上述发动机润滑系统相应的技术优点,本文中对此不再进行赘述。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发动机、发动机润滑系统及发动机润滑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发动机润滑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经机油滤清器过滤后的润滑油一部分泵送至主油道润滑,另一部分直接泵送至需快速建压润滑的目标部件并对所述目标部件进行润滑。
2.一种发动机润滑系统,包括油底壳(1)、集滤器(2)、机油泵(3)以及机油滤清器,其特征在于,与所述机油泵(3)相连的主油管分支形成用于向主油道(10)供油的普通供油支路(A),和用于向需快速建压润滑的目标部件供油的快速供油支路(B)。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油滤清器设置在与所述机油泵(3)相连的主油管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普通供油支路(A)和所述快速供油支路(B)上均设置有所述机油滤清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动机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设置在所述快速供油支路(B)上的所述机油滤清器包括多个出油口,除用于向所述目标部件供油的出油口外,其余所述出油口均与所述主油道(10)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与所述机油泵(3)相连的主油管上的机油冷却器(6)。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快速供油支路(B)包括多个,且所述快速供油支路(B)均并联在所述主油管上。
8.根据权利要求2-7任意一项所述的发动机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部件为增压器。
9.一种发动机,包括润滑系统,和在启动时需快速建压润滑的目标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系统为如权利要求2-8任意一项所述的发动机润滑系统。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754353.XA CN106321187A (zh) | 2016-08-29 | 2016-08-29 | 一种发动机、发动机润滑系统及发动机润滑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754353.XA CN106321187A (zh) | 2016-08-29 | 2016-08-29 | 一种发动机、发动机润滑系统及发动机润滑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321187A true CN106321187A (zh) | 2017-01-11 |
Family
ID=577889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754353.XA Pending CN106321187A (zh) | 2016-08-29 | 2016-08-29 | 一种发动机、发动机润滑系统及发动机润滑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6321187A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269342A (zh) * | 2017-06-21 | 2017-10-20 | 浙江春风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摩托车及v型双缸发动机润滑系统 |
CN108316985A (zh) * | 2018-02-07 | 2018-07-24 |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 发动机润滑系统 |
CN115247585A (zh) * | 2022-06-17 | 2022-10-28 |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清除杂质的主油道、润滑系统及发动机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6207540A (ja) * | 2005-01-31 | 2006-08-10 | Toyota Motor Corp | 機関油供給装置 |
JP2011236796A (ja) * | 2010-05-10 | 2011-11-24 | Toyota Motor Corp | オイル供給装置 |
CN204082252U (zh) * | 2014-09-22 | 2015-01-07 | 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发动机润滑系统结构 |
CN104747249A (zh) * | 2015-03-31 | 2015-07-01 |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发动机缸体润滑油路系统 |
CN205277523U (zh) * | 2015-11-10 | 2016-06-01 |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涡轮增压发动机润滑系统 |
-
2016
- 2016-08-29 CN CN201610754353.XA patent/CN106321187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6207540A (ja) * | 2005-01-31 | 2006-08-10 | Toyota Motor Corp | 機関油供給装置 |
JP2011236796A (ja) * | 2010-05-10 | 2011-11-24 | Toyota Motor Corp | オイル供給装置 |
CN204082252U (zh) * | 2014-09-22 | 2015-01-07 | 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发动机润滑系统结构 |
CN104747249A (zh) * | 2015-03-31 | 2015-07-01 |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发动机缸体润滑油路系统 |
CN205277523U (zh) * | 2015-11-10 | 2016-06-01 |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涡轮增压发动机润滑系统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269342A (zh) * | 2017-06-21 | 2017-10-20 | 浙江春风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摩托车及v型双缸发动机润滑系统 |
CN108316985A (zh) * | 2018-02-07 | 2018-07-24 |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 发动机润滑系统 |
CN115247585A (zh) * | 2022-06-17 | 2022-10-28 |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清除杂质的主油道、润滑系统及发动机 |
CN115247585B (zh) * | 2022-06-17 | 2024-02-20 |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清除杂质的主油道、润滑系统及发动机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2024641B1 (en) | Combined gas and liquid pump | |
CN103452619B (zh) | 空气动力发动机的油路系统 | |
CN106321187A (zh) | 一种发动机、发动机润滑系统及发动机润滑方法 | |
CN104879183A (zh) | 一种发动机润滑系统 | |
CN105275533B (zh) | 一种自由活塞内燃发电机的压力润滑系统 | |
CN216198352U (zh) | 一种高压力取油的润滑系统 | |
CN210799066U (zh) | 一种发动机缸体润滑油路的布置结构 | |
CN109707482A (zh) | 发动机预润滑系统 | |
CN201326434Y (zh) | 一种发动机润滑系统 | |
CN201614981U (zh) | 一种车用v型发动机缸体 | |
JP2014009669A (ja) | 内燃機関の潤滑油供給装置 | |
CN106812564B (zh) | 发动机以及具有其的车辆 | |
CN207598313U (zh) | 发动机润滑油路结构 | |
CN202937327U (zh) | 模块化机油滤清器结构 | |
CN110268142B (zh) | 精简的寄生润滑油系统 | |
CN103423012B (zh) | 一种发动机及其润滑系统 | |
CN104329399A (zh) | 具有改善的轴承润滑的缓速器 | |
CN105484887A (zh) | 一种发动机缸体 | |
CN210343446U (zh) | 一种发动机及其机油润滑系统 | |
CN109667656B (zh) | 一种v型发动机及集成块 | |
CN109139173B (zh) | 发动机冷却及润滑系统 | |
CN202140129U (zh) | 一种摩托车发动机润滑油路 | |
CN222350795U (zh) | 发动机润滑系统 | |
CN207813686U (zh) | 发动机润滑系统 | |
CN105612326B (zh) | 内燃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1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