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308868A - 消化道插管装置 - Google Patents
消化道插管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308868A CN106308868A CN201610718992.0A CN201610718992A CN106308868A CN 106308868 A CN106308868 A CN 106308868A CN 201610718992 A CN201610718992 A CN 201610718992A CN 106308868 A CN106308868 A CN 10630886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reatment liquid
- digestive tract
- gas cell
- pipe
- wat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 A61B17/12—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ligaturing or otherwise compressing tubular parts of the body, e.g. blood vessels or umbilical cord
- A61B17/12022—Occluding by internal devices, e.g. balloons or releasable wires
- A61B17/12027—Type of occlusion
- A61B17/1204—Type of occlusion temporary occlusion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 A61B17/12—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ligaturing or otherwise compressing tubular parts of the body, e.g. blood vessels or umbilical cord
- A61B17/12022—Occluding by internal devices, e.g. balloons or releasable wires
- A61B17/12099—Occluding by internal devices, e.g. balloons or releasable wi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location of the occluder
- A61B17/12104—Occluding by internal devices, e.g. balloons or releasable wi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location of the occluder in an air passage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 A61B17/12—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ligaturing or otherwise compressing tubular parts of the body, e.g. blood vessels or umbilical cord
- A61B17/12022—Occluding by internal devices, e.g. balloons or releasable wires
- A61B17/12131—Occluding by internal devices, e.g. balloons or releasable wi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occluding device
- A61B17/12136—Ballo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31/00—Devices for introducing or retaining media, e.g. remedies, in cavities of the body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 A61B17/12—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ligaturing or otherwise compressing tubular parts of the body, e.g. blood vessels or umbilical cord
- A61B2017/12004—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ligaturing or otherwise compressing tubular parts of the body, e.g. blood vessels or umbilical cord for haemostasis, for prevention of bleeding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rger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Reproductive Health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External Artificial Org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消化道插管装置,包括:治疗液管和充气囊;充气囊呈长条状,治疗液管一端开口为注射孔,另一端为封闭端;治疗液管设置在充气囊的外侧壁上,且治疗液管的延伸方向与充气囊的延伸方向一致;治疗液管的侧壁上设置有治疗液出孔,治疗液出孔用于供药物通过。本发明提供的消化道插管装置,使用者可通过充气囊对消化道壁压迫止血,也可通过治疗液进行药物止血,也可以同时使用这两种方式进行药物治疗。也即,使用者可使用本装置选择合适有效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能够快速有效的控制消化道出血。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消化道插管装置。
背景技术
急性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急症,出血严重者可致失血性休克。出血原因可以为消化道本身疾病如炎症、机械损伤、血管病变、肿瘤等因素引起,也可为邻近器官或全身性疾病引起。食管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胃溃疡等均可引起消化出血。
消化道出血如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治疗棘手,目前尚缺乏理想的治疗手段。临床治疗上需要一种简便快速、止血效果确切的治疗手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消化道插管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消化道止血的速度慢、效果差,患者不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消化道插管装置,包括:治疗液管和充气囊;充气囊呈长条状,治疗液管一端开口为注射孔,另一端为封闭端;治疗液管设置在充气囊的外侧壁上,且治疗液管的延伸方向与充气囊的延伸方向一致;治疗液管的侧壁上设置有治疗液出孔,治疗液出孔用于供药物通过。
进一步地,治疗液管为多个;多个治疗液管依次围设在充气囊上。
进一步地,每个治疗液管上,沿其延伸的方向,依次间隔设置有多个治疗液出孔。
进一步地,消化道插管装置还包括循环水管的和蓄水机构;循环水管设置在充气囊外侧壁上,且位于相邻的两个治疗液管之间;蓄水机构包括水箱和水泵;水箱内设置有制冷机和制热机,制冷机用于制冷水箱内的水,制热机用于加热水箱内的水;水箱上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水泵的进口与出水口连通;循环水管的一端与水泵的出口连通,另一端与进水口连通。
进一步地,循环水管呈U形。
进一步地,消化道插管装置还包括负压吸引管和负压泵;充气囊的截面呈圆环状;充气囊内设置有负压吸引管,负压吸引管的延伸方向与充气囊延伸的方向一致;负压吸引管的一端与负压泵连通。
进一步地,负压吸引管远离所述负压泵的一端设置有小气囊。
进一步地,小气囊上设置有充放气口,充放气口用于与外部充气装置连通。
进一步地,消化道插管装置还包括充气泵;充气囊上设置有充放气孔,充气泵与充放气孔连通,以向充气囊充气。
进一步地,充放气孔上设置有阀门,阀门用于开关充放气孔。
本发明提供的消化道插管装置,其在长条形的气囊的侧壁上设置有治疗液管,且治疗液管的长度延伸方向与充气囊的长度延伸的方向一致。当需要给患者的消化道,如食道和胃部,进行止血时,将治疗液管的封闭端插入至食道和胃部,然后对充气囊进行充气,利用充气囊使治疗液管上的治疗液出口与食道或胃壁贴合压迫出血血管以达到止血目的。同时,使用者也可将治疗液从注射孔注入,治疗液会从治疗液出口达到消化道局部如食道或胃壁,从而对患者的消化道通过药物进行止血。同时,使用者也可不对充气囊进行充气,将治疗液从注射孔注入,治疗液会从治疗液出孔达到消化道局部如食道或胃壁,从而对患者的消化道通过药物进行止血。使用者也可同时使用这两种方式,也即,使用者先对充气囊进行充气,使治疗液管的治疗液出孔与食道或胃壁贴合压迫出血血管,然后将治疗液从注射孔注入,治疗液从治疗液出孔达到消化道局部如食道或胃壁,进行药物治疗。
本发明提供的消化道插管装置,使用者可通过充气囊对消化道壁压迫止血,也可通过治疗液进行药物止血,也可以同时使用这两种方式进行药物治疗。也即,使用者可使用本装置选择合适有效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能够快速有效的控制消化道出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插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插管装置中的循环水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插管装置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1-充气囊;2-治疗液管;3-负压吸引管;4-小气囊;5-循环水管;21-治疗液出孔。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插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插管装置的剖视图;如图1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插管装置,包括:治疗液管2和充气囊1;充气囊1呈长条状,治疗液管2一端开口为注射孔,另一端为封闭端;治疗液管2设置在充气囊1的外侧壁上,且治疗液管2的延伸方向与充气囊1的延伸方向一致;治疗液管2的侧壁上设置有治疗液出孔21,治疗液出孔21用于供药物通过。
其中,治疗液管2的材质可以为多种,例如:塑料或者硅胶等等。
治疗管的截面形状可以为多种,例如:长方形、正方形、圆形、椭圆形或者半圆形等等。较佳地,治疗液管2为扇环形。
充气囊1的截面形状可以为多种,例如:圆形、正方形或者长方形等等。
充气囊1的材质可以为多种,例如:硅胶或者橡胶等等。
治疗液也可以为多种,例如:去甲肾上腺素、血管加压素或者八肽衍生物奥曲肽等等。
本实施例提供的消化道插管装置,其在长条形的气囊的侧壁上设置有治疗液管2,且治疗液管2的长度延伸方向与充气囊1的长度延伸的方向一致。当需要给患者的消化道,如食道和胃部,进行止血时,将治疗液管2的封闭端插入至消化道,然后对充气囊1进行充气,利用充气囊1使治疗液管2上的治疗液出口与食道或胃壁贴合压迫出血血管以达到止血目的。同时,使用者也可不对充气囊进行充气,将治疗液从注射孔注入,治疗液会从治疗液出孔21达到消化道局部如食道或胃壁,从而对患者的消化道通过药物进行止血。使用者也可同时使用这两种方式,也即,使用者先对充气囊1进行充气,使治疗液管2的治疗液出孔21与食道或胃壁贴合压迫出血血管,然后将治疗液从注射孔注入,治疗液从治疗液出孔21达到消化道局部如食道或胃壁,进行药物治疗。
本发明提供的消化道插管装置,使用者可通过充气囊对消化道壁压迫止血,也可通过治疗液进行药物止血,也可以同时使用这两种方式进行药物治疗。也即,使用者可使用本装置选择合适有效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能够快速有效的控制消化道出血。
如图1和图3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治疗液管2为多个;多个治疗液管2依次围设在充气囊1上。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充气囊1的周面上设置有多个治疗液管2,从而使治疗液管2与消化道壁充分接触面,使治疗液能够快速的进入消化道内,进一步提高止血效率。
如图1和图3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每个治疗液管2上,沿其延伸的方向,依次间隔设置有多个治疗液出孔21。
在本实施例中,将充气囊1充满气体后,使得设置在充气囊1上的多个治疗液管2与消化道壁充分接触,而且在每个治疗液管2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治疗液孔。这样,当治疗液从注射孔进入治疗液管2之后,从多个治疗液出孔21流出,不仅加快了治疗液的流出速度,而且增加了治疗液与消化道的接触面积,进一步的提高了止血效率。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插管装置中的循环水管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插管装置还包括循环水管5和蓄水机构;循环水管5设置在充气囊1外侧壁上,且位于相邻的两个治疗液管2之间;蓄水机构包括水箱和水泵;水箱内设置有制冷机和制热机,制冷机用于制冷水箱内的水,制热机用于加热水箱内的水;水箱上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水泵的进口与出水口连通;循环水管5的一端与水泵的出口连通,另一端与进水口连通。
其中,循环水管5呈U形。
循环水管5的个数可以一个,也可以为多个;当循环水管5为多个时,每两个相邻的治疗液管2之间设置有一个循环水管5。
在本实施例中,在充气囊1的周面上设循环水管5,通过蓄水机构向循环水管5内通过冷水或者热水,从而实现对患者的体温的升降,进而便于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治疗。另外,使用者可通过循环水管注入冷却水刺激局部血管收缩达到止血目的。也即,使用者可使用本装置选择利用对血管压迫实现止血目的,也可选择使用治疗液通过药物治疗达到止血目的,还可选择注入冷却水收缩血管达到止血目的,或者使用者将三种止血方式同时使用,从而达到快速止血的目的。
另外,通过在充气囊1的周面上设置有循环水管5,增加了本实施例中的插管装置的功能。当医护人员需要给患者调节体温时,可以通过本实施例中的消化道插管装置对患者调节体温。由于降温管位于人体内部,所以降温速度快,并且由内至外进行降温,能够降低患者的整体的温度,降温效果好。当医护人员需要对患者的消化道进行止血时,可以通过本实施例中的消化道插管装置对患者的食道和胃部进行止血。
当然,医护人员也可以通过本实施例中的消化道插管装置,对患者同时施行调节体温的措施以及对患者的食道和胃部进行止血的措施。这样,可以避免当医护人员在对患者进行低温疗法时,患者由于消化道出血而无法得到及时止血的情况。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插管装置中的循环水管的结构示意图;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消化道插管装置还包括负压吸引管3和负压泵;充气囊1的截面呈圆环状;充气囊1内设置有负压吸引管3,负压吸引管3的延伸方向与充气囊1延伸的方向一致;负压吸引管3的一端与负压泵连通。
当患者的消化道出血时,使用者可启动负压泵,使消化道血液通过负压吸引管3吸出至体外,通过观察吸出液颜色性状,评估止血效果。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插管装置中的循环水管的结构示意图;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负压吸引管3远离所述负压泵的一端设置有小气囊4。
其中,小气囊4上可设置充放气口,充放气口与外部充气装置连通。这样对小气囊4和充气囊1分别进行充气,方便使用者根据具体患者需要选择对其中一个进行充气。
小气囊4也可以与充气囊1连通,通过对充气囊1充气时,对小气囊4充气。当小气囊4与充气囊1连通时,医务人员只需要对充气囊1充气即可,不需要再另外对小气囊4进行充气,从而简化了医务人员对本实施例中的消化道插管装置的操作,提高了治疗的效率,缩短治疗时间。
当医护人员在使用本实施例中的消化道插管装置时,将治疗液管2的封闭端插入至胃部,从而使得负压吸引管3远离负压泵的一端位于胃部,此时位于负压吸引管3上的小气囊4将胃部支撑起来并压迫胃部出血血管。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插管装置中的循环水管的结构示意图;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插管装置还包括充气泵;充气囊1上设置有充放气孔,充气泵与充放气孔连通,以向充气囊1充气。
在本实施例中,利用充气泵对充气囊1快速充气,缩短了插管装置的安装时间,使治疗液能够快速的进入治疗液管2中,并对患者的食道和胃部进行止血。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插管装置中的循环水管的结构示意图;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充放气孔上设置有阀门,阀门用于开关充放气孔。
在本实施例中,当充气泵给充气囊1充气完后,将阀门关闭。这样,可以避免充气泵为充气囊1一直充气,减少能源的浪费。
在上述各个实施例中,还可以包括控制器和检测气囊,检测气囊与充气囊1连通,检测气囊内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与控制器电连接,充气泵通过检测气囊与充气囊1连通,充气泵与控制器电连接。
当小气囊4与充气囊1连通时,在医务人员使用消化道插管装置时,将消化道插管装置插入至患者消化道,使检测气囊留在患者体外。在利用充气泵给充气囊1充气时,当压力传感器传递给控制器的压力信号大于预设范围值时,充气泵停止工作,即充气囊1和小气囊4已充满气体。在治疗的过程中,压力传感器传递给控制器的压力信号小于预设的范围值时,则说明充气囊1和小气囊4内的气体减少,充气泵开始对充气囊1和小气囊4充气。通过检测气囊检测充气囊1和小气囊4内的气体量,从而保证了治疗液管2和小气囊4始终与消化道贴合,保证了治疗效果。
当小气囊4不与充气囊1连通时,可在小气囊4和充气囊1上各设置一个压力传感器,两个压力传感器均与控制器电连接,用于分别检测小气囊4和充气囊1内的压力,检测气囊分别与小气囊4和充气囊1连通。
另外,循环水管5上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一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电连接,以测量循环水管5内水的温度。
其中,第一温度传感器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较佳地为,第一温度传感器为三个。在循环水管5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第一温度传感器,在循环水管5的中间设置有一个第一温度传感器,即在U形的底部。每个第一温度传感器均与控制器电连接。
当使用者在使用本实施例中的消化道插管装置时,将消化道插管装置插入在人体的食道和胃部,此时位于两端的温度传感器位于食道的上端,而位于循环水管5中间的温度传感器则位于患者的身体内。这样,可以检测出实际进入患者身体内的水温和流出体内时的水温,从而便于使用者准确的掌握患者体内水温的变化,从而通过控制器计算出降温的速率,以及患者体内的温度。
此外,上述实施例中的制冷机和制热机均与控制器电连接,这样便于控制水箱内的水温。
当使用者使用本实施例中的消化道插管装置时,将水箱内注水,然后通过制冷机对水箱内的水制冷。将循环水管5的两端与水箱的进水口和出水口连通,并将插管装置插入人体的食道和胃部内。然后经过制冷机制冷的水入循环水管5中,从而对患者降温。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事先在水箱内存储一定量的水,通过制冷机对水箱内的水制冷。这样,能够保证进入循环水管5内的水均是通过制冷机制冷的水,保证了降温的效果。
另外,也可以在水箱内设置有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电连接。
当使用者在使用本实施例中的人体降温装置的时候,制冷机对水箱内的水制冷,但是为了避免水箱内的水温过低,对患者造成不良的影响。故而,在水箱内设置有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控制器获取水箱内水的温度。
当水箱内的水的温度低于预设值时,控制器控制制冷机停止工作,从而避免水温过低,而且还避免不必要的电能消耗。当水箱内的水的稳定高于预设值时,控制器启动制冷机对水箱内的水制冷,从而使水箱内的水温降至预设的温度,从而保证了降温效果。
当治疗完成时,不需要患者的体温处于低温状态。此时,通过控制器启动制热机,通过制热机加热水箱内的水,并通过水泵将制热后的水泵入至循环水管5中,从而升高患者的体温,从而能够较为快速的提升患者的体温,避免因为患者长时间体温过低而影响自身的健康。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循环水管5靠近进水口的一端的内壁上,还设置有流量传感器,流量传感器与控制器电连接;流量传感器用于检测流入循环水管5内的水流量。
位于循环水管5靠近进水口的流量传感器获取了循环水管5内的水流量信息,并将将水流量信息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获取到水流量信息后,并在其上的显示屏显示,从而使使用者通过水流量来推算出降温速度,从而便于使用者更好的控制降温速度,使治疗的效果更好。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循环水管5靠近进水口的一端的内壁上,还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循环水管5内的压力。
当使用者在使用本实施例中的人体降温装置时,先向水箱内注入一定量的水,控制器启动制冷机对水箱内的水制冷。然后,将循环水管5的两端分别与水箱的进水口和出水口连通。将插管装置于人体的消化道内,通过水泵向循环水管5泵冷却水。
当冷却水与患者进行热交换后,并从循环水管5靠近水箱的进水口一端流出并进入至水箱内。在此过程中,压力传感器获取了循环水管5中水对其侧壁的压力信息,并将压力信息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与预设的压力值进行比较,从而判断循环水管5是否存在漏水的现象,从而保证治疗顺利的就进行。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消化道插管装置还包括警报器;警报器与控制器电连接。
其中,报警器有很多种,例如:蜂鸣器、LED灯组或者播放器等等。
当循环水管5中的温度过低,温度传感器获取循环水管5内水的温度信息,并将温度信息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与预设温度相比较,如果温度过高或者过低时,控制器会向报警器发出电信号,而使报警器报警,进而提醒使用者对水箱内的水温进行调整。
另外,在上述降温过程中,通过设置在循环的流量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获取循环水管5内的水流量信息和压力信息,并将水流量信息和压力信息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与预存的数据比对和分析,判断是否降温速度过快或者过慢,循环水管5是否漏水。当出现降温速度过快或者过慢,亦或者循环水管5发生漏水,则控制器会向报警器发出电信号,从而使报警器报警,进而提醒使用者对人体降温装置进行调整。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插管装置还包括控制面板;控制面板与控制器电连接。
其中,控制面板上可以设置有调节温度按钮、降温速度的按钮和定时按钮等等。
当使用者在使用本实施例中的插管装置之前,先利用控制面板来存储设置相应的数据,从而在使用的过程中,按着使用者预设方案进行降温。这样便于使用者使用,而且也增加了插管装置的普遍适用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消化道插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治疗液管和充气囊;
所述充气囊呈长条状,所述治疗液管一端开口为注射孔,另一端为封闭端;所述治疗液管设置在所述充气囊的外侧壁上,且所述治疗液管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充气囊的延伸方向一致;
所述治疗液管的侧壁设置有治疗液出孔,所述治疗液出孔用于供药物通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化道插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治疗液管为多个;
多个所述治疗液管依次围设在所述充气囊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消化道插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治疗液管上,沿其延伸的方向,依次间隔设置有多个所述治疗液出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消化道插管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循环水管的和蓄水机构;
所述循环水管设置在所述充气囊外侧壁上,且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治疗液管之间;
所述蓄水机构包括水箱和水泵;所述水箱内设置有制冷机和制热机,所述制冷机用于制冷水箱内的水,所述制热机用于加热水箱内的水;所述水箱上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水泵的进口与所述出水口连通;
所述循环水管的一端与所述水泵的出口连通,另一端与所述进水口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消化道插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水管呈U形。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消化道插管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负压吸引管和负压泵;
所述充气囊的截面呈圆环状;所述充气囊内设置所述负压吸引管,所述负压吸引管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充气囊延伸的方向一致;所述负压吸引管的一端与所述负压泵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消化道插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吸引管远离所述负压泵的一端设置有小气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消化道插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小气囊上设置有充放气口,所述充放气口用于与外部充气装置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消化道插管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充气泵;
所述充气囊上设置有充放气孔,所述充气泵与所述充放气孔连通,以向所述充气囊充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消化道插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放气孔上设置有阀门,所述阀门用于开关所述充放气孔。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718992.0A CN106308868A (zh) | 2016-08-24 | 2016-08-24 | 消化道插管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718992.0A CN106308868A (zh) | 2016-08-24 | 2016-08-24 | 消化道插管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308868A true CN106308868A (zh) | 2017-01-11 |
Family
ID=577914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718992.0A Pending CN106308868A (zh) | 2016-08-24 | 2016-08-24 | 消化道插管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6308868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420580A (zh) * | 2018-05-21 | 2018-08-21 |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 | 一种可调节球囊大小的微型减肥球囊 |
Citations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98297U (zh) * | 1991-08-26 | 1992-03-11 | 吕军吉 | 医用多功能药囊导管 |
CN2328336Y (zh) * | 1998-03-07 | 1999-07-14 | 徐坚 | 气囊式止血导管 |
CN101011609A (zh) * | 2007-02-06 | 2007-08-08 | 李香迎 | 自动控制脑温的亚低温治疗脑水肿引流管 |
CN201030140Y (zh) * | 2007-03-29 | 2008-03-05 | 范才 | 食管局部热灌注化疗装置 |
CN201153973Y (zh) * | 2008-02-25 | 2008-11-26 | 陈伟 | 治疗消化道出血用装置 |
CN202086946U (zh) * | 2011-05-26 | 2011-12-28 | 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 多功能四腔二囊肛管 |
CN202223288U (zh) * | 2011-09-22 | 2012-05-23 | 李秀萍 | 新型三腔二囊管 |
CN202740066U (zh) * | 2012-08-20 | 2013-02-20 | 李晨 | 治疗消化道出血的内置管 |
CN203089263U (zh) * | 2013-03-11 | 2013-07-31 |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 | 一种上消化道出血止血球囊 |
CN203107934U (zh) * | 2013-04-10 | 2013-08-07 | 王桂龙 | 一种具有可给药叠加套囊的气管导管 |
CN203234780U (zh) * | 2013-05-24 | 2013-10-16 | 温晓光 | 充气水冷直肠止血器 |
CN203379467U (zh) * | 2013-06-25 | 2014-01-08 | 孟凡峰 | 一种双气囊表面麻醉导尿管 |
CN203663222U (zh) * | 2013-09-16 | 2014-06-25 | 青岛市市立医院 | 一种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内置管 |
CN206197993U (zh) * | 2016-08-24 | 2017-05-31 | 张茂 | 消化道插管装置 |
-
2016
- 2016-08-24 CN CN201610718992.0A patent/CN106308868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98297U (zh) * | 1991-08-26 | 1992-03-11 | 吕军吉 | 医用多功能药囊导管 |
CN2328336Y (zh) * | 1998-03-07 | 1999-07-14 | 徐坚 | 气囊式止血导管 |
CN101011609A (zh) * | 2007-02-06 | 2007-08-08 | 李香迎 | 自动控制脑温的亚低温治疗脑水肿引流管 |
CN201030140Y (zh) * | 2007-03-29 | 2008-03-05 | 范才 | 食管局部热灌注化疗装置 |
CN201153973Y (zh) * | 2008-02-25 | 2008-11-26 | 陈伟 | 治疗消化道出血用装置 |
CN202086946U (zh) * | 2011-05-26 | 2011-12-28 | 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 多功能四腔二囊肛管 |
CN202223288U (zh) * | 2011-09-22 | 2012-05-23 | 李秀萍 | 新型三腔二囊管 |
CN202740066U (zh) * | 2012-08-20 | 2013-02-20 | 李晨 | 治疗消化道出血的内置管 |
CN203089263U (zh) * | 2013-03-11 | 2013-07-31 |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 | 一种上消化道出血止血球囊 |
CN203107934U (zh) * | 2013-04-10 | 2013-08-07 | 王桂龙 | 一种具有可给药叠加套囊的气管导管 |
CN203234780U (zh) * | 2013-05-24 | 2013-10-16 | 温晓光 | 充气水冷直肠止血器 |
CN203379467U (zh) * | 2013-06-25 | 2014-01-08 | 孟凡峰 | 一种双气囊表面麻醉导尿管 |
CN203663222U (zh) * | 2013-09-16 | 2014-06-25 | 青岛市市立医院 | 一种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内置管 |
CN206197993U (zh) * | 2016-08-24 | 2017-05-31 | 张茂 | 消化道插管装置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420580A (zh) * | 2018-05-21 | 2018-08-21 |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 | 一种可调节球囊大小的微型减肥球囊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1849991B2 (en) | Integrity test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livering vapor to the uterus | |
US10575898B2 (en)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erforming endometrial ablation | |
ES2942296T3 (es) | Método de prueba de integridad y aparato para administrar vapor al útero | |
US8323324B2 (en) | Therapeutic heating and cooling via temperature management of a colon-inserted dual balloon | |
CN106308868A (zh) | 消化道插管装置 | |
CN206197993U (zh) | 消化道插管装置 | |
CN110169619A (zh) | 一种冷却头盔及头皮冷却系统 | |
CN213250271U (zh) | 一种医用口腔降温器 | |
CN117258069A (zh) | 一种膀胱自动冲洗装置 | |
CN211674853U (zh) | 一种颅内亚低温保护装置 | |
CN101322654A (zh) | 吻合口瘘治疗球囊 | |
CN214857096U (zh) | Tips术后颈静脉气囊压迫器 | |
CN204446940U (zh) | 改良型的三腔二囊管 | |
CN209574903U (zh) | 一种自然腔道保护套管 | |
CN206482553U (zh) | 消化内科用胃镜上药器 | |
CN104840299B (zh) | 一种用于腹腔热灌注治疗的排气测温管 | |
CN108210089A (zh) | 结直肠术后经肛取出肿瘤标本的气充式通道装置 | |
CN204601196U (zh) | 用于腹腔热灌注治疗的排气测温管 | |
CN221129955U (zh) | 一种支气管封堵用球囊 | |
CN219127775U (zh) | 一种可复温和持续加压的加压输血器 | |
CN213911966U (zh) | 一种肝胆疾病治疗带 | |
CN110236776A (zh) | 一种妇产科护理用冷敷装置 | |
CN114271959B (zh) | 一种基于电控气囊的医用多区域腹部按压装置 | |
CN218739412U (zh) | 可测量并调控压力和温度的防压疮床垫 | |
CN110152099A (zh) | 一种临床上进行微创介入式给药的医疗器械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1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