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304349B -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304349B CN106304349B CN201510268906.6A CN201510268906A CN106304349B CN 106304349 B CN106304349 B CN 106304349B CN 201510268906 A CN201510268906 A CN 201510268906A CN 106304349 B CN106304349 B CN 10630434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 user transmission
- transmission configuration
- frequency resource
- us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39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9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4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9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9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13468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101000701286 Pseudomonas aeruginosa (strain ATCC 15692 / DSM 22644 / CIP 104116 / JCM 14847 / LMG 12228 / 1C / PRS 101 / PAO1) Alkanesulfonate monooxygenas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2
- 101000983349 Solanum commersonii Osmotin-like protein OSML13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156 evalu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101100545229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strain ATCC 204508 / S288c) ZDS2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101100113084 Schizosaccharomyces pombe (strain 972 / ATCC 24843) mcs2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101100167209 Ustilago maydis (strain 521 / FGSC 9021) CHS8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44 ada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969 carri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52 interce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595 spect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52—Multi-user MIMO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获取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所述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包括:多个具有不同业务需求或业务类型的终端在所述指定时频资源上进行多用户传输的配置信息;根据所述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在所述指定时频资源上进行数据传输。本发明能够结合多个终端的业务需求和特征来实施多用户传输,从而达到有效改善终端的吞吐量和系统容量的目的。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多用户信息传输技术按照接入方式可以分为OMA(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正交多址接入)和NOMA(None 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非正交多址接入)。其中,OMA技术中多个用户分别使用相互正交的通信资源进行信息传输,NOMA技术中多个用户可以在相同的通信资源或非正交的通信资源上进行信息传输。其中,通信资源可以是频域通信资源(例如载波)、时域通信资源(例如时隙)、时频域通信资源(例如时频资源块)、码域通信资源(例如扩展码)或者空域通信资源(例如波束)等。
基于NOMA方式的多用户信息传输技术还可以称为MUST(Multi-UserSuperposition Transmission,多用户叠加传输)技术,即多个用户的信息在相同的通信资源或非正交的通信资源上经过叠加处理后进行传输,其中,叠加处理可以是多个用户的信息的直接叠加,也可以是多个用户的信息分别经过一定处理后进行叠加,例如功率控制、预编码处理或扩展处理等。
由于多用户叠加传输时多个用户的信息之间是相关干扰的,接收机需要采用多用户检测技术来抑制或消除多用户间干扰,分离出各个用户的信息,例如串行干扰消除(Successive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SIC)技术。
相关研究证明,当信道质量存在明显差异的多个终端基于NOMA方式进行叠加传输时,相对于基于OMA方式进行多用户信息传输,可以取得更大的系统容量,并且,可以在提高信道质量较差的终端的吞吐量的同时,保证信道质量较好的终端仍具有较高的吞吐量。而基于OMA方式进行多用户信息传输时,如果要保证高系统容量或者保证信道质量较好的终端的高吞吐量,则无法有效提高信道质量较差的终端的吞吐量,或者,如果要提高信道质量较差的终端的吞吐量,则无法有效保证信道质量较好的终端的高吞吐量以及高系统容量。因此,基于NOMA方式的多用户叠加传输,可以用于有效改善终端的吞吐量和系统容量。
受限于技术的发展程度以及接收机复杂度和器件成本,基于NOMA方式的多用户叠加传输并没有在实际通信系统中得到应用,不过,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硬件处理能力显著提升,器件成本也显著降低,多用户非正交叠加传输技术应用于实际通信系统被重新考虑。目前,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通信系统的Release 13版本正在评估多用户叠加传输技术的可行性,评估内容包括部署场景、性能评估、多用户叠加传输方案等。
由于实际通信系统(例如LTE系统)中存在多种类型的通信业务,例如FTP(FileTransfer Protocol,文件传输协议)业务、VoIP(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网络电话)业务、小包业务等,这些通信业务具有不同的需求和特征,例如,FTP业务可以动态调度以及链路自适应调度,VoIP业务数据包较小并且是半持续调度和固定速率传输的,小包业务也可以按照固定速率传输。但是,目前的方案并未考虑在实际通信系统中应用多用户叠加传输技术时,如何结合终端的业务需求和特征。
另外,MIMO(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多输入多输出)传输技术是现有技术中提升系统容量和频谱效率的关键技术,其包括SU-MIMO(Single-User MIMO,单用户MIMO)和MU-MIMO(Multi-User MIMO)等传输模式。目前的方案也未考虑在MIMO传输技术基础上如何结合终端的业务需求和特征来应用多用户叠加传输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能够结合多个终端的业务需求和特征来实施多用户传输,从而达到有效改善终端的吞吐量和系统容量的目的。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获取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所述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包括:多个具有不同业务需求或业务类型的终端在所述指定时频资源上进行多用户传输的配置信息;
根据所述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在所述指定时频资源上进行数据传输。
可选地,所述多用户传输包括:
多用户叠加传输,和/或,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传输。
可选地,所述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包括以下任一种或任几种:
与多个资源块分别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
与多个资源块组分别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
与整个传输带宽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
可选地,所述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包括以下任一种或任几种:
与一个子帧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
与多个子帧分别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
与多个子帧组分别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
与一个无线帧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
与多个无线帧分别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
可选地,所述配置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功率控制信息;
传输层指示信息;
调制编码方式信息;
码序列信息。
可选地,所述功率控制信息包括以下任一种或任几种:
功率分配比例信息,功率分配参数信息,功率控制参数信息,功率调整参数信息。
可选地,所述传输层指示信息包括:
传输层数信息,和/或,多用户传输层信息。
可选地,所述码序列信息包括:
扩展码信息,和/或,预编码信息。
可选地,所述指定时频资源为根据系统调度信息确定的用于进行数据传输的时频资源。
可选地,所述获取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之前还包括:
接收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
可选地,所述获取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之前还包括:
确定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
可选地,所述确定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之后还包括:
发送所述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
可选地,所述发送所述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通过广播信令发送所述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
通过多播信令发送所述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
通过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发送所述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
通过下行控制信息DCI发送所述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
可选地,所述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包括半持续调度配置信令。
可选地,所述获取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包括:
从接收到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中获取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和/或,
从确定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中获取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
可选地,所述从接收到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中获取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包括以下任一种或任几种方式:
从接收到的广播信令中携带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获取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
从接收到的多播信令中携带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获取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
从接收到的RRC信令中携带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获取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
从接收到的DCI信令中携带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获取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
从接收到的RRC信令中携带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以及接收到的DCI信令中携带的多用户传输配置指示信息获取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
可选地,所述从确定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中获取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根据系统调度信息从确定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中获取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
根据系统预设规则从确定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中获取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在所述指定时频资源上进行数据传输,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根据所述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在所述指定时频资源上接收数据;
根据所述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在所述指定时频资源上发送数据。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在所述指定时频资源上接收数据,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根据所述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在所述指定时频资源上接收基站发送的数据;
根据所述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在所述指定时频资源上接收多个具有不同业务需求或业务类型的终端发送的数据。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在所述指定时频资源上发送数据,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根据所述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在所述指定时频资源上将多个具有不同业务需求或业务类型的终端的数据进行叠加后发送出去;
根据所述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在所述指定时频资源上将多个具有不同业务需求或业务类型的终端的数据进行空间复用后发送出去;
根据所述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在所述指定时频资源上将待发送数据进行空间复用后发送出去;
根据所述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在所述指定时频资源上将待发送数据发送出去。
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所述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包括:多个具有不同业务需求或业务类型的终端在所述指定时频资源上进行多用户传输的配置信息;
传输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在所述指定时频资源上进行数据传输。
可选地,所述多用户传输包括:
多用户叠加传输,和/或,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传输。
可选地,所述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包括以下任一种或任几种:
与多个资源块分别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
与多个资源块组分别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
与整个传输带宽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
可选地,所述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包括以下任一种或任几种:
与一个子帧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
与多个子帧分别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
与多个子帧组分别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
与一个无线帧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
与多个无线帧分别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
可选地,所述配置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功率控制信息;
传输层指示信息;
调制编码方式信息;
码序列信息。
可选地,所述功率控制信息包括以下任一种或任几种:
功率分配比例信息,功率分配参数信息,功率控制参数信息,功率调整参数信息。
可选地,所述传输层指示信息包括:
传输层数信息,和/或,多用户传输层信息。
可选地,所述码序列信息包括:
扩展码信息,和/或,预编码信息。
可选地,所述指定时频资源为根据系统调度信息确定的用于进行数据传输的时频资源。
可选地,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在获取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之前,接收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
可选地,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在获取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之前,确定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
可选地,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在确定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之后发送所述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
可选地,所述获取模块发送所述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通过广播信令发送所述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
通过多播信令发送所述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
通过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发送所述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
通过下行控制信息DCI发送所述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
可选地,所述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包括半持续调度配置信令。
可选地,所述获取模块获取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是指:
所述获取模块从接收到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中获取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和/或,从确定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中获取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
可选地,所述获取模块从接收到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中获取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包括以下任一种或任几种方式:
所述获取模块从接收到的广播信令中携带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获取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
所述获取模块从接收到的多播信令中携带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获取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
所述获取模块从接收到的RRC信令中携带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获取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
所述获取模块从接收到的DCI信令中携带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获取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
所述获取模块从接收到的RRC信令中携带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以及接收到的DCI信令中携带的多用户传输配置指示信息获取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
可选地,所述获取模块从确定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中获取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获取模块根据系统调度信息从确定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中获取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
所述获取模块根据系统预设规则从确定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中获取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
可选地,所述传输模块根据所述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在所述指定时频资源上进行数据传输,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传输模块根据所述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在所述指定时频资源上接收数据;
所述传输模块根据所述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在所述指定时频资源上发送数据。
可选地,所述传输模块根据所述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在所述指定时频资源上接收数据,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传输模块根据所述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在所述指定时频资源上接收基站发送的数据;
所述传输模块根据所述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在所述指定时频资源上接收多个具有不同业务需求或业务类型的终端发送的数据。
可选地,所述传输模块根据所述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在所述指定时频资源上发送数据,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传输模块根据所述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在所述指定时频资源上将多个具有不同业务需求或业务类型的终端的数据进行叠加后发送出去;
所述传输模块根据所述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在所述指定时频资源上将多个具有不同业务需求或业务类型的终端的数据进行空间复用后发送出去;
所述传输模块根据所述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在所述指定时频资源上将待发送数据进行空间复用后发送出去;
所述传输模块根据所述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在所述指定时频资源上将待发送数据发送出去。
本发明方案中,通过获取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并根据该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在指定时频资源上实现多个具有不同业务需求或业务类型的终端的数据的传输,其中,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包括多个具有不同业务需求或业务类型的终端在指定时频资源上进行多用户传输的配置信息。因此,本发明方案可以用于结合多个终端的业务需求和特征来实施多用户传输,从而达到有效改善终端的吞吐量和系统容量的目的。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申请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限制。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应用示例一中下行多用户叠加传输以及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应用示例二中下行多用户叠加传输以及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应用示例三中下行多用户叠加传输以及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应用示例四中下行多用户叠加传输以及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应用示例五中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以及下行多用户叠加传输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应用示例六中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以及上行多用户传输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应用示例七中上行多用户传输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传输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不冲突,本发明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各个特征可以相互结合,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另外,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可以应用于终端和/或基站中,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101:获取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所述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包括:多个具有不同业务需求或业务类型的终端在所述指定时频资源上进行多用户传输的配置信息;
步骤102:根据所述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在所述指定时频资源上进行数据传输。
可选地,所述多用户传输包括:多用户叠加传输,和/或,多用户MIMO传输。
可选地,所述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可以但不限于包括以下任一种或任几种:
与多个资源块分别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
与多个资源块组分别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
与整个传输带宽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
可选地,所述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可以但不限于包括以下任一种或任几种:
与一个子帧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
与多个子帧分别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
与多个子帧组分别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
与一个无线帧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
与多个无线帧分别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
可选地,所述配置信息可以但不限于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功率控制信息;
传输层指示信息;
调制编码方式信息;
码序列信息。
其中,所述功率控制信息可以但不限于包括以下任一种或任几种:功率分配比例信息,功率分配参数信息,功率控制参数信息,功率调整参数信息。
其中,所述传输层指示信息包括:传输层数信息,和/或,多用户传输层信息。其中,传输层数信息用于指示传输层数,多用户传输层信息用于指示在哪一个传输层进行多用户传输。
其中,所述码序列信息包括:扩展码信息,和/或,预编码信息。
可选地,所述指定时频资源可以但不限于为根据系统调度信息确定的用于进行数据传输的时频资源。
其中,系统调度信息可以但不限于包括以下任一种或任几种:下行调度信息,上行调度信息,半持续调度信息,系统固定配置的调度信息等。
可选地,执行步骤101之前,还可以包括步骤103:接收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
可选地,执行步骤101之前,还可以包括步骤104:确定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
可选地,执行步骤104之后,还可以包括步骤105:发送所述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
其中,所述发送所述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可以但不限于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通过广播信令发送所述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
通过多播信令发送所述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
通过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信令发送所述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
通过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DCI)发送所述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
其中,所述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可以但不限于包括半持续调度配置信令。
可选地,步骤101中,获取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可以但不限于包括:
从接收到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中获取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和/或,
从确定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中获取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
其中,所述从接收到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中获取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可以但不限于包括以下任一种或任几种方式:
从接收到的广播信令中携带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获取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
从接收到的多播信令中携带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获取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
从接收到的RRC信令中携带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获取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
从接收到的DCI信令中携带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获取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
从接收到的RRC信令中携带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以及接收到的DCI信令中携带的多用户传输配置指示信息获取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
其中,所述从确定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中获取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可以但不限于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根据系统调度信息从确定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中获取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
根据系统预设规则从确定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中获取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
可选地,步骤102中,根据所述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在所述指定时频资源上进行数据传输可以但不限于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根据所述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在所述指定时频资源上接收数据;
根据所述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在所述指定时频资源上发送数据。
其中,所述根据所述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在所述指定时频资源上接收数据,可以但不限于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根据所述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在所述指定时频资源上接收基站发送的数据;
根据所述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在所述指定时频资源上接收多个具有不同业务需求或业务类型的终端发送的数据。
其中,所述根据所述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在所述指定时频资源上发送数据,可以但不限于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根据所述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在所述指定时频资源上将多个具有不同业务需求或业务类型的终端的数据进行叠加后发送出去;
根据所述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在所述指定时频资源上将多个具有不同业务需求或业务类型的终端的数据进行空间复用后发送出去;
根据所述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在所述指定时频资源上将待发送数据进行空间复用后发送出去;
根据所述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在所述指定时频资源上将待发送数据发送出去。
下面用四个实施例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应用在不同情况下的具体实施流程。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可以应用于终端中,用于下行数据接收,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201:获取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所述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包括:多个具有不同业务需求或业务类型的终端在所述指定时频资源上进行多用户传输的配置信息;
步骤202:根据所述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在所述指定时频资源上进行数据传输。
可选地,所述多用户传输包括:多用户叠加传输,和/或,多用户MIMO传输。
可选地,所述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可以但不限于包括以下任一种或任几种:
与多个资源块分别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
与多个资源块组分别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
与整个传输带宽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
可选地,所述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可以但不限于包括以下任一种或任几种:
与一个子帧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
与多个子帧分别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
与多个子帧组分别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
与一个无线帧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
与多个无线帧分别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
可选地,所述配置信息可以但不限于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功率控制信息;
传输层指示信息;
调制编码方式信息;
码序列信息。
其中,所述功率控制信息可以但不限于包括:功率分配比例信息,和/或,功率分配参数信息。
其中,所述传输层指示信息包括:传输层数信息,和/或,多用户传输层信息。其中,传输层数信息用于指示传输层数,多用户传输层信息用于指示在哪一个传输层进行多用户传输。
其中,所述码序列信息包括:扩展码信息,和/或,预编码信息。
可选地,所述指定时频资源可以但不限于为根据系统调度信息确定的用于进行数据传输的时频资源。
其中,系统调度信息可以但不限于包括以下任一种或任几种:下行调度信息,半持续调度信息,系统固定配置的调度信息等。
可选地,执行步骤201之前,还包括步骤203:接收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其中,可以但不限于是从基站接收所述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也可以是从其它设备或途径接收。
相应地,步骤201中,获取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可以但不限于包括:
从接收到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中获取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
其中,所述从接收到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中获取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可以但不限于包括以下任一种或任几种方式:
从接收到的广播信令中携带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获取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
从接收到的多播信令中携带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获取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
从接收到的RRC信令中携带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获取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
从接收到的DCI信令中携带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获取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
从接收到的RRC信令中携带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以及接收到的DCI信令中携带的多用户传输配置指示信息获取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
其中,所述RRC信令可以但不限于包括半持续调度配置信令。
可选地,步骤202中,根据所述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在所述指定时频资源上进行数据传输可以但不限于包括:
根据所述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在所述指定时频资源上接收数据。
其中,所述根据所述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在所述指定时频资源上接收数据,可以但不限于包括:
根据所述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在所述指定时频资源上接收基站发送的数据。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可以应用于终端中,用于上行数据发送,如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301:获取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所述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包括:多个具有不同业务需求或业务类型的终端在所述指定时频资源上进行多用户传输的配置信息;
步骤302:根据所述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在所述指定时频资源上进行数据传输。
可选地,所述多用户传输包括:多用户叠加传输,和/或,多用户MIMO传输。
可选地,所述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可以但不限于包括以下任一种或任几种:
与多个资源块分别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
与多个资源块组分别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
与整个传输带宽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
可选地,所述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可以但不限于包括以下任一种或任几种:
与一个子帧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
与多个子帧分别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
与多个子帧组分别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
与一个无线帧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
与多个无线帧分别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
可选地,所述配置信息可以但不限于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功率控制信息;
传输层指示信息;
调制编码方式信息;
码序列信息。
其中,所述功率控制信息可以但不限于包括:功率控制参数信息,和/或,功率调整参数信息。
其中,所述传输层指示信息包括:传输层数信息,和/或,多用户传输层信息。其中,传输层数信息用于指示传输层数,多用户传输层信息用于指示在哪一个传输层进行多用户传输。
其中,所述码序列信息包括:扩展码信息,和/或,预编码信息。
可选地,所述指定时频资源可以但不限于为根据系统调度信息确定的用于进行数据传输的时频资源。
其中,系统调度信息可以但不限于包括以下任一种或任几种:上行调度信息,半持续调度信息,系统固定配置的调度信息等。
可选地,执行步骤301之前,还包括步骤303:接收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
可选地,执行步骤301之前,还包括步骤304:确定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
可选地,步骤301中,获取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可以但不限于包括:
从接收到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中获取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和/或,
从确定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中获取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
其中,所述从接收到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中获取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可以但不限于包括以下任一种或任几种方式:
从接收到的广播信令中携带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获取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
从接收到的多播信令中携带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获取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
从接收到的RRC信令中携带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获取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
从接收到的DCI信令中携带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获取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
从接收到的RRC信令中携带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以及接收到的DCI信令中携带的多用户传输配置指示信息获取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
其中,所述RRC信令可以但不限于包括半持续调度配置信令。
其中,所述从确定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中获取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可以但不限于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根据系统调度信息从确定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中获取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
根据系统预设规则从确定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中获取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
可选地,步骤302中,根据所述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在所述指定时频资源上进行数据传输可以但不限于包括:
根据所述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在所述指定时频资源上发送数据。
其中,所述根据所述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在所述指定时频资源上发送数据,可以但不限于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根据所述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在所述指定时频资源上将待发送数据进行空间复用后发送出去;
根据所述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在所述指定时频资源上将待发送数据发送出去。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可以应用于基站中,用于下行数据发送,如图4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401:获取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所述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包括:多个具有不同业务需求或业务类型的终端在所述指定时频资源上进行多用户传输的配置信息;
步骤402:根据所述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在所述指定时频资源上进行数据传输。
可选地,所述多用户传输包括:多用户叠加传输,和/或,多用户MIMO传输。
可选地,所述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可以但不限于包括以下任一种或任几种:
与多个资源块分别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
与多个资源块组分别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
与整个传输带宽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
可选地,所述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可以但不限于包括以下任一种或任几种:
与一个子帧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
与多个子帧分别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
与多个子帧组分别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
与一个无线帧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
与多个无线帧分别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
可选地,所述配置信息可以但不限于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功率控制信息;
传输层指示信息;
调制编码方式信息;
码序列信息。
其中,所述功率控制信息可以但不限于包括:功率分配比例信息,和/或,功率分配参数信息。
其中,所述传输层指示信息包括:传输层数信息,和/或,多用户传输层信息。其中,传输层数信息用于指示传输层数,多用户传输层信息用于指示在哪一个传输层进行多用户传输。
其中,所述码序列信息包括:扩展码信息,和/或,预编码信息。
可选地,所述指定时频资源可以但不限于为根据系统调度信息确定的用于进行数据传输的时频资源。
其中,系统调度信息可以但不限于包括以下任一种或任几种:下行调度信息,半持续调度信息,系统固定配置的调度信息等。
可选地,执行步骤401之前,还包括步骤403:确定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
可选地,执行步骤403之后,还包括步骤404:发送所述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
其中,所述发送所述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可以但不限于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通过广播信令发送所述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
通过多播信令发送所述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
通过RRC信令发送所述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
通过DCI发送所述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
其中,所述RRC信令可以但不限于包括半持续调度配置信令。
可选地,步骤401中,获取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可以但不限于包括:
从确定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中获取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
其中,所述从确定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中获取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可以但不限于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根据系统调度信息从确定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中获取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
根据系统预设规则从确定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中获取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
可选地,步骤402中,根据所述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在所述指定时频资源上进行数据传输可以但不限于包括:
根据所述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在所述指定时频资源上发送数据。
其中,所述根据所述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在所述指定时频资源上发送数据,可以但不限于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根据所述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在所述指定时频资源上将多个具有不同业务需求或业务类型的终端的数据进行叠加后发送出去;
根据所述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在所述指定时频资源上将多个具有不同业务需求或业务类型的终端的数据进行空间复用后发送出去;
根据所述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在所述指定时频资源上将待发送数据进行空间复用后发送出去;
根据所述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在所述指定时频资源上将待发送数据发送出去。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可以应用于基站中,用于上行数据接收,如图5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501:获取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所述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包括:多个具有不同业务需求或业务类型的终端在所述指定时频资源上进行多用户传输的配置信息;
步骤502:根据所述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在所述指定时频资源上进行数据传输。
可选地,所述多用户传输包括:多用户叠加传输,和/或,多用户MIMO传输。
可选地,所述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可以但不限于包括以下任一种或任几种:
与多个资源块分别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
与多个资源块组分别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
与整个传输带宽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
可选地,所述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可以但不限于包括以下任一种或任几种:
与一个子帧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
与多个子帧分别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
与多个子帧组分别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
与一个无线帧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
与多个无线帧分别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
可选地,所述配置信息可以但不限于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功率控制信息;
传输层指示信息;
调制编码方式信息;
码序列信息。
其中,所述功率控制信息可以但不限于包括:功率控制参数信息,和/或,功率调整参数信息。
其中,所述传输层指示信息包括:传输层数信息,和/或,多用户传输层信息。其中,传输层数信息用于指示传输层数,多用户传输层信息用于指示在哪一个传输层进行多用户传输。
其中,所述码序列信息包括:扩展码信息,和/或,预编码信息。
可选地,所述指定时频资源可以但不限于为根据系统调度信息确定的用于进行数据传输的时频资源。
其中,系统调度信息可以但不限于包括以下任一种或任几种:上行调度信息,半持续调度信息,系统固定配置的调度信息等。
可选地,执行步骤501之前,还包括步骤503:确定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
可选地,步骤501中,获取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可以但不限于包括:
从确定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中获取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
其中,所述从确定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中获取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可以但不限于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根据系统调度信息从确定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中获取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
根据系统预设规则从确定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中获取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
可选地,步骤502中,根据所述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在所述指定时频资源上进行数据传输,可以但不限于包括:
根据所述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在所述指定时频资源上接收数据。
其中,所述根据所述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在所述指定时频资源上接收数据,可以但不限于包括:
根据所述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在所述指定时频资源上接收多个具有不同业务需求或业务类型的终端发送的数据。
下面结合具体应用示例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应用示例一
本示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用于下行多用户叠加传输。
如图6所示,基站将多个具有不同业务需求或业务类型的终端的数据在指定时频资源上进行叠加传输;其中,终端UE1、UE2、UE3的数据为数据包较小的VoIP业务,并且按照低速率的固定调制编码方式(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MCS)传输,终端UE4的数据为数据包较大的FTP业务;由于UE1、UE2、UE3的数据按照低速率的固定MCS传输,那么,基站可以在通过资源块(Resource Block,RB)RB1和RB2、RB3和RB4、RB5和RB6分别传输UE1、UE2、UE3的数据的基础上,叠加传输UE4的数据,即多用户叠加传输;
由于进行多用户叠加传输时,UE4的数据与UE1、UE2、UE3的数据之间会相互干扰,需要为UE1、UE2、UE3分配相对较多的功率满足其业务传输需求,保证其能够被终端正确接收,剩余的相对较少的功率则可以分配给UE4的数据传输;由于UE4的数据传输分配到的功率相对较少,其在接收数据时,需要先通过多用户检测技术(例如SIC)消除叠加传输的终端形成的干扰再检测出基站发送的数据,那么,UE4就需要知道叠加传输终端的一些信息,例如,UE1、UE2、UE3、UE4的功率分配信息,传输层信息等,以便UE4能够消除其他干扰终端的信号并检测出自己的数据;
因此,基站需要确定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并发送给用户终端UE4;如图6所示,基站确定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该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中包括UE1、UE2、UE3分别与UE4在RB组(RB1,RB2)、(RB3,RB4)、(RB5,RB6)上进行叠加传输的配置信息,具体地,该配置信息包括叠加传输的终端UE1、UE2、UE3的下行功率分配(Power Allocation,PA)信息(即PA1、PA2、PA3);
其中,叠加传输的终端的下行功率分配信息可以为叠加传输的终端之间的功率分配比例信息,例如,功率分配比例值,或者,功率分配比例的指示,比如,系统预先定义多个功率分配比例,通过索引指示叠加传输的终端之间的功率分配比例;或者为叠加传输的终端的功率相对于预设参考基准(比如最大发射功率)的功率分配比例;或者为叠加传输的终端的功率分配参数,例如,功率值,或者,相对于预设参考基准(比如最大发射功率)的功率值,或者,功率分配值的指示,比如,系统预先定义多个功率值,通过索引指示叠加传输的终端的功率值等。
本示例中,由于UE1、UE2、UE3的数据按照固定的MCS传输,因此,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中不需要携带叠加传输的终端的MCS信息。
本示例中,按照系统预设规则,进行VoIP业务传输的UE1、UE2、UE3与进行FTP业务传输的UE4在第一个传输层进行叠加传输,因此,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中不需要携带叠加传输的终端的传输层指示信息。
本示例中,基站可以通过RRC信令将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发送给UE4,或者,可以通过DCI将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发送给UE4,或者,可以通过RRC信令将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发送给UE4,并通过DCI指示UE4使用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例如,通过DCI中的比特字段来指示使用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
本示例中,UE4进行数据传输接收检测时,首先接收基站发送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然后获取与RB组(RB1,RB2)、(RB3,RB4)、(RB5,RB6)分别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根据相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检测叠加传输的终端的数据并按照检测技术(例如SIC技术)进行干扰消除,然后检测出基站发送给UE4的数据,最终获取到基站发送的数据。
本示例中,基站确定并发送给UE4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在频域上与多个资源块组分别对应,时域上与一个子帧对应。与多用户叠加传输的业务需求或业务类型、资源粒度或资源分配、多用户叠加传输的实施方案等因素有关,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在频域上还可以与多个资源块分别对应,或者与整个传输带宽对应。
本示例中,UE1、UE2、UE3还可以为采用低速率固定MCS进行小包业务传输的终端。
应用示例二
本示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用于下行多用户叠加传输。
如图7所示,基站将多个具有不同业务需求或业务类型的终端的数据在指定时频资源上进行叠加传输;其中,终端UE4的数据为数据包较大的FTP业务,并且采用了2层数据传输的模式;终端UE1、UE2、UE3、UE5、UE6、UE7的数据为数据包较小的VoIP业务,并且按照低速率的固定的MCS传输;
本示例中,基站在UE4的第一个传输层以及资源块RB1和RB2上叠加传输UE1的数据,在UE4的第一个传输层以及资源块RB3和RB4上叠加传输UE2的数据,在UE4的第一个传输层以及资源块RB5和RB6上叠加传输UE3的数据,在UE4的第二个传输层以及资源块RB1和RB2上叠加传输UE5的数据,在UE4的第二个传输层以及资源块RB3和RB4上叠加传输UE6的数据,在UE4的第二个传输层以及资源块RB5和RB6上叠加传输UE7的数据。
并且,基站确定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并发送给终端UE4;如图7所示,基站确定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该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中包括UE1、UE2、UE3、UE5、UE6、UE7分别与UE4在RB组(RB1,RB2)、(RB3,RB4)、(RB5,RB6)上进行叠加传输的配置信息,具体地,该配置信息包括叠加传输的终端UE1、UE2、UE3、UE5、UE6、UE7的下行功率分配信息(即PA1、PA2、PA3、PA5、PA6、PA7)和传输层指示信息(即L1、L2、L3、L5、L6、L7);
其中,叠加传输的终端的下行功率分配信息可以为叠加传输的终端之间的功率分配比例,或者为叠加传输的终端之间的功率分配比例的指示,或者为叠加传输的终端的功率相对于预设参考基准的功率分配比例,或者为叠加传输的终端的功率分配参数,或者为叠加传输的终端的功率分配参数的指示。
其中,传输层指示信息包括多用户传输层信息,用于指示哪一个传输层上进行了多用户叠加传输。
本示例中,基站可以通过RRC信令将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发送给UE4,或者,可以通过DCI将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发送给UE4,或者,可以通过RRC信令将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发送给UE4,并通过DCI指示UE4使用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
本示例中,UE4进行数据传输接收检测时,首先接收基站发送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然后获取与RB组(RB1,RB2)、(RB3,RB4)、(RB5,RB6)分别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根据相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检测每一个传输层上的叠加传输的终端的数据并按照检测技术(例如SIC技术)进行干扰消除,然后检测出基站发送给UE4的数据,最终获取到基站发送的数据。
本示例中,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中包括的配置信息还可以为其他形式,例如,UE1、UE2、UE3与UE4在第一个传输层进行叠加传输,UE5、UE6、UE7与UE4在第二个传输层进行叠加传输,那么,传输层指示信息中包括的多用户传输层信息可以通过同一个指示信息来统一指示第一个传输层进行了多用户叠加传输,以及通过同一个指示信息来统一指示第二个传输层进行了多用户叠加传输,或者,通过其他信息隐含指示(例如功率分配信息)哪一个传输层进行了多用户叠加传输,此时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可以不包括传输层指示信息;另外,对于功率分配相同的终端的功率分配信息也可以通过同一个功率分配信息进行统一指示。
应用示例三
本示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用于下行多用户叠加传输。
如图8所示,基站将多个具有不同业务需求或业务类型的终端的数据在指定时频资源上进行叠加传输;其中,终端UE1、UE2、UE3的数据为数据包较小的FTP业务,并且采用低速率的MCS传输,终端UE4的数据为数据包较大的FTP业务;
本示例中,基站在资源块RB1~RB6上叠加传输UE1和UE4的数据,在资源块RB7~RB12上叠加传输UE2和UE4的数据,在资源块RB13~RB18上叠加传输UE3和UE4的数据。
并且,基站确定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并发送给用户终端UE4;如图8所示,基站确定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该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中包括UE1、UE2、UE3分别与UE4在RB组RB1~RB6、RB7~RB12、RB13~RB18上进行叠加传输的配置信息,具体地,该配置信息包括叠加传输的终端UE1、UE2、UE3的下行功率分配信息(即PA1、PA2、PA3)和调制编码方式MCS信息(即MCS1、MCS2、MCS3);
其中,叠加传输的终端的下行功率分配信息可以为叠加传输的终端之间的功率分配比例,或者为叠加传输的终端之间的功率分配比例的指示,或者为叠加传输的终端的功率相对于预设参考基准的功率分配比例,或者为叠加传输的终端的功率分配参数,或者为叠加传输的终端的功率分配参数的指示。
其中,调制编码方式MCS信息可以为MCS等级,通过MCS的等级值来指示叠加传输的终端采用了哪一种调制编码方式。
本示例中,按照系统预设规则,进行小数据包FTP业务传输的UE1、UE2、UE3与进行大数据包FTP业务传输的UE4在第一个传输层进行叠加传输,因此,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中不需要携带叠加传输的终端的传输层指示信息。
本示例中,基站可以通过RRC信令将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发送给UE4,或者,可以通过DCI将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发送给UE4,或者,可以通过RRC信令将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发送给UE4,并通过DCI指示UE4使用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
本示例中,UE4进行数据传输接收检测时,首先接收基站发送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然后获取与RB组RB1~RB6、RB7~RB12、RB13~RB18分别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根据相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检测叠加传输的终端的数据并按照检测技术(例如SIC技术)进行干扰消除,然后检测出基站发送给UE4的数据,最终获取到基站发送的数据。
应用示例四
本示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用于下行多用户叠加传输。
如图9所示,基站将多个具有不同业务需求或业务类型的终端的数据在指定时频资源上进行叠加传输;其中,终端UE1、UE2、UE3、UE5、UE6、UE7的数据为数据包较小的VoIP业务,并且按照低速率的固定的MCS传输;终端UE4、UE8的数据为数据包较大的FTP业务;
由于VoIP业务是半持续调度传输的,传输间隔例如可以为20ms,本实施例中,VoIP业务终端UE1、UE2、UE3根据半持续调度在子帧subframe1上传输,并且,UE1和UE4在资源块RB1、RB2上进行叠加传输,UE2和UE4在资源块RB3、RB4上进行叠加传输,UE3和UE4在资源块RB5、RB6上进行叠加传输;VoIP业务终端UE5、UE6、UE7根据半持续调度在子帧subframe2上传输,并且,UE5和UE8在资源块RB1、RB2上进行叠加传输,UE6和UE8在资源块RB3、RB4上进行叠加传输,UE7和UE8在资源块RB5、RB6上进行叠加传输。
并且,基站确定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并发送给终端UE4、UE8;如图9所示,基站确定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该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中包括UE1、UE2、UE3分别与UE4在subframe1中的RB组(RB1,RB2)、(RB3,RB4)、(RB5,RB6)上进行叠加传输的配置信息,以及UE5、UE6、UE7分别与UE8在subframe2中的RB组(RB1,RB2)、(RB3,RB4)、(RB5,RB6)上进行叠加传输的配置信息,具体地,上述配置信息包括叠加传输的终端的下行功率分配信息(即PA11、PA12、PA13以及PA21、PA21、PA23)和传输层指示信息(即L11、L12、L13以及L21、L22、L23)等;
其中,叠加传输的终端的下行功率分配信息可以为叠加传输的终端之间的功率分配比例,或者为叠加传输的终端之间的功率分配比例的指示,或者为叠加传输的终端的功率相对于预设参考基准的功率分配比例,或者为叠加传输的终端的功率分配参数,或者为叠加传输的终端的功率分配参数的指示。
其中,传输层指示信息可以包括多用户传输层信息,用于指示哪一个传输层上进行了多用户叠加传输。
本示例中,基站可以通过广播信令将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发送给UE4、UE8,或者,可以通过多播信令将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发送给UE4、UE8,或者,可以通过RRC信令将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发送给UE4、UE8,或者,可以通过DCI将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发送给UE4、UE8,或者,可以通过RRC信令将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发送给UE4、UE8,并通过DCI指示UE4、UE8使用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
本示例中,UE4、UE8进行数据传输接收检测时,首先接收基站发送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然后获取与相应子帧上中的RB组(RB1,RB2)、(RB3,RB4)、(RB5,RB6)分别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根据相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检测每一个传输层上的叠加传输的终端的数据并按照检测技术(例如SIC技术)进行干扰消除,然后检测出基站发送给UE4、UE8的数据,最终获取到基站发送的数据。
本示例中,由于VoIP业务的半持续调度传输的特点,基站确定并发送给用户终端UE4、UE8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在频域上与多个资源块组分别对应,时域上可以与多个子帧分别对应,或者与一个或多个无线帧中的子帧分别对应。
本实施例中,多用户叠加传输还可以与多用户MIMO传输(例如空间复用)结合实施,那么,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中还可以携带多用户MIMO传输的信息,例如,传输层指示信息中还包括传输层数信息,用于指示终端的传输层数。
本示例中,与多用户叠加传输的业务需求或业务类型、多用户叠加传输的实施方案等因素有关,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中还可以携带叠加传输的终端的其他信息,例如,调制编码方式MCS信息,扩展码、预编码等码序列的信息或指示信息等。
应用示例五
本示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用于下行多用户叠加传输。
如图10所示,多个具有不同业务需求或业务类型的用户的数据在指定时频资源上进行下行叠加传输;其中,用户终端UE1、UE2、UE3、UE5、UE6、UE7的数据为数据包较小的VoIP业务,并且按照低速率的固定的MCS传输;用户终端UE4、UE8的数据为数据包较大的FTP业务。
本示例中,基站预先确定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该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中包括UE1、UE2、UE3分别与UE4在subframe1中的RB组(RB1,RB2)、(RB3,RB4)、(RB5,RB6)上进行叠加传输的配置信息,以及UE5、UE6、UE7分别与UE8在subframe2中的RB组(RB1,RB2)、(RB3,RB4)、(RB5,RB6)上进行叠加传输的配置信息,等等,具体地,上述配置信息包括叠加传输的终端的下行功率分配信息(即PA11、PA12、PA13以及PA21、PA21、PA23)和传输层指示信息(即L11、L12、L13以及L21、L22、L23)等;
其中,叠加传输的终端的下行功率分配信息可以为叠加传输的终端之间的功率分配比例,或者为叠加传输的终端之间的功率分配比例的指示,或者为叠加传输的终端的功率相对于预设参考基准的功率分配比例,或者为叠加传输的终端的功率分配参数,或者为叠加传输的终端的功率分配参数的指示。
其中,传输层指示信息可以包括多用户传输层信息,用于指示哪一个传输层上进行多用户叠加传输。
本示例中,基站按照预设确定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实施下行多用户叠加传输;其中,基站根据调度信息在子帧subframe1中的资源块RB1~RB6上传输FTP业务终端UE4的数据,根据半持续调度信息在子帧subframe1中的RB组(RB1,RB2)、(RB3,RB4)、(RB5,RB6)上分别传输VoIP业务终端UE1、UE2、UE3的数据,并且,按照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中与相应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实施UE1与UE4、UE2与UE4、UE3与UE4的叠加传输,例如,根据与相应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中的功率分配信息设置叠加传输的终端的信号功率,根据传输层指示信息在相应的传输层进行叠加传输;同样地,基站根据调度信息在子帧subframe2中的资源块RB1~RB6上传输FTP业务终端UE8的数据,根据半持续调度信息在子帧subframe2中的RB组(RB1,RB2)、(RB3,RB4)、(RB5,RB6)上分别传输VoIP业务终端UE5、UE6、UE7的数据,并且,按照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中与相应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实施UE5与UE8、UE6与UE8、UE7与UE8的叠加传输。
本示例中,基站还将预先确定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发送给终端UE4、UE8,例如,可以通过广播信令将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发送给UE4、UE8,或者,可以通过多播信令将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发送给UE4、UE8,或者,可以通过RRC信令将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发送给UE4、UE8,或者,可以通过DCI将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发送给UE4、UE8,或者,可以通过RRC信令将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发送给UE4、UE8,并通过DCI指示UE4、UE8使用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
本示例中,UE4、UE8接收基站发送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在进行数据传输接收检测时,首先获取与相应子帧中的RB组(RB1,RB2)、(RB3,RB4)、(RB5,RB6)分别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然后根据相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检测每一个传输层上的叠加传输的终端的数据并按照检测技术(例如SIC技术)进行干扰消除,然后检测出基站发送给UE4、UE8的数据,最终获取到基站发送的数据。
本示例中,由于VoIP业务的半持续调度传输的特点,基站预先确定并发送给用户终端UE4、UE8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在频域上与多个资源块组分别对应,在时域上可以与多个子帧分别对应,或者与一个或多个无线帧中的子帧分别对应。
本示例中,与多用户叠加传输的业务需求或业务类型、资源粒度或资源分配、多用户叠加传输的实施方案等因素有关,基站预先确定并发送给用户终端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在频域上还可以与多个资源块分别对应,或者与整个传输带宽对应,在时域上还可以与一个子帧对应,或者与多个子帧组分别对应。
本实施例中,多用户叠加传输还可以与多用户MIMO传输(例如空间复用)结合实施,那么,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中还可以携带多用户MIMO传输的信息,例如,传输层指示信息中还包括传输层数信息,用于指示终端的传输层数。
本示例中,与多用户叠加传输的业务需求或业务类型、多用户叠加传输的实施方案等因素有关,基站预先确定并发送给用户终端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中还可以携带叠加传输的终端的其他信息,例如,调制编码方式MCS信息,扩展码、预编码等码序列的信息或指示信息等。
本示例中,当终端没有接收到基站发送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时,可以按照系统预设规则进行数据传输处理;例如,终端按照上一次接收到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进行数据传输接收检测,比如,假设基站预先确定并发送给终端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在频域上与各个资源块或资源块组对应,在时域上与2个无线帧(20ms)中的各个子帧对应,当终端在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更新时刻没有接收到更新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时,终端按照上一次接收到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获取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并根据获取到的信息进行数据接收;或者,终端按照非多用户叠加传输情况处理,比如,终端根据当前接收到的系统调度信息等进行单用户数据传输处理;或者,终端在系统预设时间或周期范围内按照上一次接收到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进行数据传输接收检测,在系统预设时间或周期范围外按照非多用户叠加传输情况处理。
应用示例六
本示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用于上行多用户叠加传输。
如图11所示,多个具有不同业务需求或业务类型的终端的数据在指定时频资源上进行上行叠加传输;其中,终端UE1、UE2、UE3、UE5、UE6、UE7的数据为数据包较小的VoIP业务,并且按照低速率的固定的MCS传输;用户终端UE4、UE8的数据为数据包较大的FTP业务。
本示例中,基站预先确定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该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中包括UE1、UE2、UE3分别与UE4在subframe1中的RB组(RB1,RB2)、(RB3,RB4)、(RB5,RB6)上进行叠加传输的配置信息,以及UE5、UE6、UE7分别与UE8在subframe2中的RB组(RB1,RB2)、(RB3,RB4)、(RB5,RB6)上进行叠加传输的配置信息,等等,具体地,上述配置信息包括叠加传输的终端的功率控制(Power Control,PC)信息(即PC11、PC12、PC13以及PC21、PC21、PC23)和传输层指示信息(即L11、L12、L13以及L21、L22、L23)等;
其中,叠加传输的终端的功率控制信息可以为叠加传输的终端的功率控制参数,或者为叠加传输的终端的功率控制参数的指示,或者为叠加传输的终端的功率调整参数,比如传输功率控制(Transmit Power Control,TPC)命令、系统预先设置的功率调整步长等,或者为叠加传输的终端的功率调整参数的指示。
其中,传输层指示信息可以包括多用户传输层信息,用于来指示终端哪一个传输层上进行上行叠加传输。
本示例中,基站将预先确定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发送给终端UE1、UE2、UE3、UE5、UE6、UE7,例如,可以通过广播信令将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发送给终端,或者,可以通过多播信令将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发送给终端,或者,可以通过RRC信令将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发送给终端,或者,可以通过DCI将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发送给终端,或者,可以通过RRC信令将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发送给终端,并通过DCI指示终端使用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
本示例中,终端UE1、UE2、UE3、UE5、UE6、UE7接收基站发送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实施上行叠加传输;其中,FTP业务终端UE4根据其调度信息在子帧subframe1中的资源块RB1~RB6上进行上行传输,VoIP业务终端UE1、UE2、UE3根据半持续调度信息分别在子帧subframe1中的RB组(RB1,RB2)、(RB3,RB4)、(RB5,RB6)上进行上行传输,并且,UE1、UE2、UE3根据从接收到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中获取到的与相应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实现与UE4的上行叠加传输,例如,UE1、UE2、UE3根据获取到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中的功率控制信息设置或调整其上行发射功率,根据传输层指示信息在相应的传输层进行上行传输;同样地,FTP业务终端UE8根据其调度信息在子帧subframe2中的资源块RB1~RB6上进行上行传输,VoIP业务终端UE5、UE6、UE7根据半持续调度信息分别在子帧subframe2中的RB组(RB1,RB2)、(RB3,RB4)、(RB5,RB6)上进行上行传输,并且,UE5、UE6、UE7根据从接收到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中获取到的与相应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实现与UE8的上行叠加传输。
本示例中,基站进行数据传输接收检测时,可以检测出终端UE4、UE8发送的数据,然后,根据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中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以及采用检测技术(例如SIC技术)检测出叠加传输的终端UE1、UE2、UE3、UE5、UE6、UE7发送的数据;最终,基站获取到各个用户终端发送的数据。
本示例中,由于VoIP业务的半持续调度传输的特点,基站预先确定并发送给用户终端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在频域上与多个资源块组分别对应,在时域上可以与多个子帧分别对应,或者与一个或多个无线帧中的子帧分别对应。
本示例中,与多用户叠加传输的业务需求或业务类型、资源粒度或资源分配、多用户叠加传输的实施方案等因素有关,基站预先确定并发送给用户终端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在频域上还可以与多个资源块分别对应,或者与整个传输带宽对应,在时域上还可以与一个子帧对应,或者与多个子帧组分别对应。
本示例中,与多用户叠加传输的业务需求或业务类型、多用户叠加传输的实施方案等因素有关,基站预先确定并发送给终端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中还可以携带叠加传输的终端的其他信息,例如,扩展码、预编码等码序列的信息或指示信息等。
本示例中,当终端没有接收到基站发送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时,也可以按照系统预设规则进行数据传输处理;例如,终端按照上一次接收到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进行数据发送,比如,假设基站预先确定并发送给终端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在频域上与各个资源块或资源块组对应,在时域上与2个无线帧(20ms)中的各个子帧对应,当终端在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更新时刻没有接收到更新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时,终端按照上一次接收到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获取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并根据获取到的信息进行数据发送;或者,终端按照非多用户叠加传输情况处理,比如,终端根据当前接收到的系统调度信息等进行数据发送;或者,终端在系统预设时间或周期范围内按照上一次接收到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进行数据发送,在系统预设时间或周期范围外按照非多用户叠加传输情况处理。
应用示例七
本示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用于上行多用户叠加传输。
如图12所示,多个终端的数据在指定时频资源上进行上行叠加传输;其中,终端UE1、UE2、UE3、UE4、UE5、UE6的数据为数据包较小的小包业务,并且采用低速率的固定的MCS传输。
本示例中,终端UE1、UE2、UE3、UE4、UE5、UE6首先获取其在指定资源上进行上行传输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例如,每个终端按照系统预设规则获取其在指定时频资源上进行上行传输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比如,每个终端根据其索引从系统预设的扩展码序列集合中获取扩展码序列信息;然后每个终端采用获取到的扩展码在指定时频资源上进行上行传输;
其中,终端进行上行传输的指定资源可以是根据系统发送的调度信息确定的,也可以是根据系统固定配置的调度信息确定的;
其中,各个终端进行叠加传输时采用的扩展码可以是正交的扩展码,或者,非正交的扩展码,或者,低相关的扩展码。
本示例中,UE1和UE4在资源块RB1~RB6上进行叠加传输,UE2和UE5在资源块RB7~RB12上进行叠加传输,UE3和UE6在资源块RB13~RB18上进行叠加传输。
本示例中,基站进行数据传输接收检测时,可以先获取在各个RB组RB1~RB6、RB7~RB12、RB13~RB18上进行了上行传输的终端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根据相应的信息以及检测技术(例如SIC技术)检测出各个终端发送给基站的数据;或者,基站可以先获取在各个RB组上可能会进行上行叠加传输的终端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根据相应的信息检测出哪些终端进行了上行传输,并进一步根据这些信息以及例如SIC技术检测出各个终端发送给基站的数据;最终,基站获取到各个终端发送的数据。
本示例中,由于采用了扩展码序列,还可以支持更多的终端在相同的资源块上进行上行叠加传输,与扩展码序列长度有关,例如,如果采用的扩展码序列长度为4,则可以支持4个及以上的终端在相同的资源块上进行上行叠加传输。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上述实施示例适用于下行多用户传输以及上行多用户传输,在实际系统中进行具体实施时,与下行多用户传输关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和与上行多用户传输关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中包含的内容可能是不同的,下行多用户传输和上行多用户传输的一些实施步骤及顺序也可能是不同的。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上述实施示例中所述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及其中包含的信息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示例中所述的形式或格式,也可以为其他形式或格式。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上述实施示例并不仅仅适用于本发明实施例中列举的业务需求或业务类型,也不仅仅适用于多个具有不同业务需求或业务类型的终端在指定时频资源上进行多用户传输的情况,也可能适用于其他业务需求或业务类型,以及其他多用户传输情况。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可以设置于终端和/或基站中,如图13所示,包括:获取模块1301,用于获取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所述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包括:多个具有不同业务需求或业务类型的终端在所述指定时频资源上进行多用户传输的配置信息;
传输模块1302,用于根据所述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在所述指定时频资源上进行数据传输。
可选地,所述多用户传输包括:
多用户叠加传输,和/或,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传输。
可选地,所述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可以但不限于包括以下任一种或任几种:
与多个资源块分别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
与多个资源块组分别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
与整个传输带宽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
可选地,所述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可以但不限于包括以下任一种或任几种:
与一个子帧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
与多个子帧分别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
与多个子帧组分别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
与一个无线帧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
与多个无线帧分别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
可选地,所述配置信息可以但不限于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功率控制信息;
传输层指示信息;
调制编码方式信息;
码序列信息。
可选地,所述功率控制信息可以但不限于包括以下任一种或任几种:
功率分配比例信息,功率分配参数信息,功率控制参数信息,功率调整参数信息。
其中,所述传输层指示信息可以但不限于包括:
传输层数信息,和/或,多用户传输层信息。
其中,所述码序列信息可以但不限于包括:
扩展码信息,和/或,预编码信息。
可选地,所述指定时频资源可以但不限于为根据系统调度信息确定的用于进行数据传输的时频资源。
可选地,所述获取模块还可以用于在获取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之前,接收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
可选地,所述获取模块还可以用于在获取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之前,确定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
相应地,所述获取模块还可以用于在确定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之后发送所述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
相应地,所述获取模块发送所述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可以但不限于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通过广播信令发送所述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
通过多播信令发送所述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
通过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发送所述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
通过下行控制信息DCI发送所述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
其中,所述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包括半持续调度配置信令。
可选地,所述获取模块1301获取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可以是指:
所述获取模块1301从接收到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中获取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和/或,从确定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中获取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
可选地,所述获取模块1301从接收到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中获取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可以但不限于包括以下任一种或任几种方式:
所述获取模块1301从接收到的广播信令中携带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获取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
所述获取模块1301从接收到的多播信令中携带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获取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
所述获取模块1301从接收到的RRC信令中携带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获取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
所述获取模块1301从接收到的DCI信令中携带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获取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
所述获取模块1301从接收到的RRC信令中携带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以及接收到的DCI信令中携带的多用户传输配置指示信息获取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
可选地,所述获取模块1301从确定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中获取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可以但不限于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获取模块1301根据系统调度信息从确定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中获取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
所述获取模块1301根据系统预设规则从确定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中获取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
可选地,所述传输模块1302根据所述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在所述指定时频资源上进行数据传输,可以但不限于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传输模块1302根据所述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在所述指定时频资源上接收数据;
所述传输模块1302根据所述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在所述指定时频资源上发送数据。
可选地,所述传输模块1302根据所述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在所述指定时频资源上接收数据,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传输模块1302根据所述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在所述指定时频资源上接收基站发送的数据;
所述传输模块1302根据所述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在所述指定时频资源上接收多个具有不同业务需求或业务类型的终端发送的数据。
可选地,所述传输模块1302根据所述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在所述指定时频资源上发送数据,可以但不限于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传输模块1302根据所述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在所述指定时频资源上将多个具有不同业务需求或业务类型的终端的数据进行叠加后发送出去;
所述传输模块1302根据所述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在所述指定时频资源上将多个具有不同业务需求或业务类型的终端的数据进行空间复用后发送出去;
所述传输模块1302根据所述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在所述指定时频资源上将待发送数据进行空间复用后发送出去;
所述传输模块1302根据所述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在所述指定时频资源上将待发送数据发送出去。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硬件完成,所述程序可以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可选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也可以使用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来实现。相应地,上述实施例中的各模块/单元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形式的硬件和软件的结合。
虽然本发明所揭露的实施方式如上,但所述的内容仅为便于理解本发明而采用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发明所属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所揭露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实施的形式及细节上进行任何的修改与变化,但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仍须以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40)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获取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所述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包括:多个具有不同业务需求或业务类型的终端在所述指定时频资源上进行多用户传输的配置信息;其中,所述配置信息包括:传输层指示信息;所述传输层指示信息包括:传输层数信息,多用户传输层信息;其中,所述传输层数信息用于指示传输层数,所述多用户传输层信息用于指示在哪一个传输层进行多用户传输;
根据所述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在所述指定时频资源上进行数据传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用户传输包括:
多用户叠加传输,和/或,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传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包括以下任一种或任几种:
与多个资源块分别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
与多个资源块组分别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
与整个传输带宽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包括以下任一种或任几种:
与一个子帧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
与多个子帧分别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
与多个子帧组分别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
与一个无线帧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
与多个无线帧分别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信息还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功率控制信息;
调制编码方式信息;
码序列信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控制信息包括以下任一种或任几种:
功率分配比例信息,功率分配参数信息,功率控制参数信息,功率调整参数信息。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同一第二业务需求或第二业务类型的不同终端在不同资源块或资源块组上与第一业务需求或第一业务类型的终端进行多用户传输。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码序列信息包括:
扩展码信息,和/或,预编码信息。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指定时频资源为根据系统调度信息确定的用于进行数据传输的时频资源。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之前还包括:
接收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之前还包括:
确定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之后还包括:
发送所述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所述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通过广播信令发送所述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
通过多播信令发送所述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
通过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发送所述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
通过下行控制信息DCI发送所述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包括半持续调度配置信令。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包括:
从接收到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中获取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和/或,
从确定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中获取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接收到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中获取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包括以下任一种或任几种方式:
从接收到的广播信令中携带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获取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
从接收到的多播信令中携带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获取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
从接收到的RRC信令中携带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获取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
从接收到的DCI信令中携带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获取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
从接收到的RRC信令中携带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以及接收到的DCI信令中携带的多用户传输配置指示信息获取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确定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中获取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根据系统调度信息从确定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中获取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
根据系统预设规则从确定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中获取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
18.如权利要求1到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在所述指定时频资源上进行数据传输,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根据所述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在所述指定时频资源上接收数据;
根据所述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在所述指定时频资源上发送数据。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在所述指定时频资源上接收数据,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根据所述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在所述指定时频资源上接收基站发送的数据;
根据所述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在所述指定时频资源上接收多个具有不同业务需求或业务类型的终端发送的数据。
20.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在所述指定时频资源上发送数据,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根据所述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在所述指定时频资源上将多个具有不同业务需求或业务类型的终端的数据进行叠加后发送出去;
根据所述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在所述指定时频资源上将多个具有不同业务需求或业务类型的终端的数据进行空间复用后发送出去;
根据所述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在所述指定时频资源上将待发送数据进行空间复用后发送出去;
根据所述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在所述指定时频资源上将待发送数据发送出去。
21.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所述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包括:多个具有不同业务需求或业务类型的终端在所述指定时频资源上进行多用户传输的配置信息;其中,所述配置信息包括:传输层指示信息;所述传输层指示信息包括:传输层数信息,多用户传输层信息;其中,所述传输层数信息用于指示传输层数,所述多用户传输层信息用于指示在哪一个传输层进行多用户传输;
传输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在所述指定时频资源上进行数据传输。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用户传输包括:
多用户叠加传输,和/或,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传输。
23.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包括以下任一种或任几种:
与多个资源块分别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
与多个资源块组分别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
与整个传输带宽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
24.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包括以下任一种或任几种:
与一个子帧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
与多个子帧分别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
与多个子帧组分别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
与一个无线帧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
与多个无线帧分别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
25.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信息还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功率控制信息;
调制编码方式信息;
码序列信息。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控制信息包括以下任一种或任几种:
功率分配比例信息,功率分配参数信息,功率控制参数信息,功率调整参数信息。
27.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将同一第二业务需求或第二业务类型的不同终端在不同资源块或资源块组上与第一业务需求或第一业务类型的终端进行多用户传输。
28.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码序列信息包括:
扩展码信息,和/或,预编码信息。
29.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指定时频资源为根据系统调度信息确定的用于进行数据传输的时频资源。
30.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在获取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之前,接收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
31.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在获取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之前,确定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
32.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在确定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之后发送所述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
33.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模块发送所述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通过广播信令发送所述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
通过多播信令发送所述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
通过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发送所述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
通过下行控制信息DCI发送所述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
34.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包括半持续调度配置信令。
35.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模块获取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是指:
所述获取模块从接收到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中获取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和/或,从确定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中获取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
36.如权利要求3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模块从接收到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中获取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包括以下任一种或任几种方式:
所述获取模块从接收到的广播信令中携带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获取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
所述获取模块从接收到的多播信令中携带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获取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
所述获取模块从接收到的RRC信令中携带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获取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
所述获取模块从接收到的DCI信令中携带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获取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
所述获取模块从接收到的RRC信令中携带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以及接收到的DCI信令中携带的多用户传输配置指示信息获取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
37.如权利要求3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模块从确定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中获取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获取模块根据系统调度信息从确定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中获取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
所述获取模块根据系统预设规则从确定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中获取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
38.如权利要求21~37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模块根据所述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在所述指定时频资源上进行数据传输,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传输模块根据所述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在所述指定时频资源上接收数据;
所述传输模块根据所述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在所述指定时频资源上发送数据。
39.如权利要求3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模块根据所述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在所述指定时频资源上接收数据,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传输模块根据所述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在所述指定时频资源上接收基站发送的数据;
所述传输模块根据所述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在所述指定时频资源上接收多个具有不同业务需求或业务类型的终端发送的数据。
40.如权利要求3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模块根据所述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在所述指定时频资源上发送数据,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传输模块根据所述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在所述指定时频资源上将多个具有不同业务需求或业务类型的终端的数据进行叠加后发送出去;
所述传输模块根据所述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在所述指定时频资源上将多个具有不同业务需求或业务类型的终端的数据进行空间复用后发送出去;
所述传输模块根据所述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在所述指定时频资源上将待发送数据进行空间复用后发送出去;
所述传输模块根据所述与指定时频资源对应的多用户传输配置信息在所述指定时频资源上将待发送数据发送出去。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268906.6A CN106304349B (zh) | 2015-05-22 | 2015-05-22 |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PCT/CN2016/076282 WO2016188195A1 (zh) | 2015-05-22 | 2016-03-14 |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268906.6A CN106304349B (zh) | 2015-05-22 | 2015-05-22 |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304349A CN106304349A (zh) | 2017-01-04 |
CN106304349B true CN106304349B (zh) | 2021-05-11 |
Family
ID=573924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268906.6A Active CN106304349B (zh) | 2015-05-22 | 2015-05-22 |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6304349B (zh) |
WO (1) | WO2016188195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512578A (zh) * | 2017-02-24 | 2018-09-07 | 深圳市中兴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方法、装置和系统 |
CN108650066B (zh) | 2017-03-23 | 2021-04-13 | 财团法人资讯工业策进会 | 用户装置及基站 |
CN108632965B (zh) * | 2017-03-24 | 2023-08-2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上行发射功率控制的方法和设备 |
US11632760B2 (en) | 2017-05-27 | 2023-04-18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Method and device for resource configuration |
CN109802787B (zh) | 2017-11-17 | 2021-01-08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传输配置指示tci的传输方法、网络侧设备和终端设备 |
TWI665927B (zh) | 2017-11-24 | 2019-07-11 | 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 | 基地台及使用者裝置 |
PT3629653T (pt) | 2018-01-12 | 2021-10-14 |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 Método de configuração da transmissão e produto relacionado |
CN110061768B (zh) * | 2018-01-19 | 2021-01-29 | 成都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波束配置方法和装置 |
CN110959300B (zh) * | 2018-07-27 | 2023-12-05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
CN110798891B (zh) * | 2018-08-03 | 2023-07-14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上行传输配置方法、装置及设备 |
CN111416695B (zh) * | 2019-01-07 | 2022-02-08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终端和网络侧设备 |
WO2020164135A1 (zh) * | 2019-02-15 | 2020-08-20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资源指示方法及相关设备 |
CN110662302B (zh) * | 2019-09-02 | 2022-05-06 | 普联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ru子信道分配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网络设备 |
CN115379570A (zh) * | 2021-05-20 | 2022-11-2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资源调度方法及通信装置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4122994A1 (ja) * | 2013-02-06 | 2014-08-14 |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 無線基地局、ユーザ端末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1032534B1 (ko) * | 2003-02-19 | 2011-05-04 | 콸콤 인코포레이티드 | 멀티-유저 통신 시스템들에서 향상된 코딩 방법들 및 장치 |
EP1855424B1 (en) * | 2006-05-12 | 2013-07-10 | Panasonic Corporation | Reservation of radio resources for users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s system |
CN102711262B (zh) * | 2012-07-02 | 2014-10-08 | 北京交通大学 | 一种异构网络下行链路资源分配方法 |
CN103532689B (zh) * | 2012-07-05 | 2016-11-1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mu-mimo导频和数据发射方法、装置及系统 |
WO2015085500A1 (zh) * | 2013-12-11 | 2015-06-1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无线局域网中的控制设备、网络系统及业务处理方法 |
-
2015
- 2015-05-22 CN CN201510268906.6A patent/CN106304349B/zh active Active
-
2016
- 2016-03-14 WO PCT/CN2016/076282 patent/WO2016188195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4122994A1 (ja) * | 2013-02-06 | 2014-08-14 |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 無線基地局、ユーザ端末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81 R1-152973;ZTE;《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81 R1-152973》;20150515;全文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304349A (zh) | 2017-01-04 |
WO2016188195A1 (zh) | 2016-12-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304349B (zh) |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
US11405901B2 (en) |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 identification method, base station, mobile station, and program | |
US10313073B2 (en) | Transmission of reference signals | |
JP5440802B2 (ja) | リソース割当方法、特定方法、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移動局、及びプログラム | |
CN114080773B (zh) | 具有不同服务类型的harq-ack码本的sr传输的优先级区分 | |
JP5764239B2 (ja) | Cqi取得方法、基地局装置及び集積回路 | |
US8625632B2 (en) | Multiple user MIMO interference suppression communications system and methods | |
EP2911334B1 (en) | Uplink resource scheduling for NOMA based communication systems | |
CN105099603B (zh) | 一种信道状态信息的汇报方法及装置 | |
EP3291472B1 (en) | Interference information indicating method, and interference cancelling method and device | |
CN108352937A (zh) | 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两阶段调度方法 | |
US20180242320A1 (en) | Telecommunications apparatuses and methods | |
CN102202409A (zh) | 一种参考符号的确定方法 | |
WO2008039034A2 (en) | Methods for allocating resources to uplink control channel | |
JP2013531399A (ja) | チャネル状態情報フィードバックのためのリソース割り当て方法、および、チャネル状態情報フィードバック方法 | |
CN102301812A (zh) | 基站及无线通信系统 | |
CN104935396A (zh) | 干扰消除或抑制的信令通知方法及系统、接收方法及装置 | |
US20200112981A1 (en) |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Scheduling Uplink Data | |
US10080235B2 (en) | Base station, mobile station and method for downlink scheduling | |
CN104380614B (zh) |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接收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 |
CN110351732A (zh) |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用户设备、基站中的方法和装置 | |
EP2777195A1 (en) | Configuring a communication channel within a cell of a cellular network comprising another cell which uses muting patterns | |
CN111294755A (zh) | V2x资源调度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用户设备 | |
CN105515718A (zh) | 一种多业务控制信道发送的方法和装置 | |
CN111357348B (zh) | 调度方法、装置和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