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6303935A - 一种同步源协调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同步源协调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303935A
CN106303935A CN201610911181.2A CN201610911181A CN106303935A CN 106303935 A CN106303935 A CN 106303935A CN 201610911181 A CN201610911181 A CN 201610911181A CN 106303935 A CN106303935 A CN 1063039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ynchronisation source
synchronizing signal
distance
source
synchronis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91118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303935B (zh
Inventor
刘海朋
李华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ytera 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Hytera 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ytera 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Hytera 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911181.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303935B/zh
Publication of CN1063039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039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3039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0393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3/00Time-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3/02Details
    • H04J3/06Synchronising arrangements
    • H04J3/0635Clock or time synchronisation in a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70Services for machine-to-machine communication [M2M] or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MT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Compression Or Coding Systems Of Tv Sign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同步源协调方法及装置。一种同步源协调方法,应用于第一同步源,该方法包括:接收第二同步源的同步信号;根据所述同步信号,判断第一同步源与所述第二同步源的距离是否小于设定的距离;当第一同步源与所述第二同步源的距离小于设定的距离时,与所述第二同步源合并。采用本发明提出的同步源协调方法,能够使得当两个同步源相互靠近时,快速实现同步源合并。

Description

一种同步源协调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直通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同步源协调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终端数量的持续超线性增长及业务需求日益多样化,设备到设备间通信即直通工作方式(Direct Mode Operation,DMO)因其具有潜在的提高系统性能、提升用户体验、扩展蜂窝通信应用的前景,而成为当前研究的一个热点。
在DMO通信系统中,用户端需要选择一个同步源来实现时间和频率同步。当两个孤立的同步小区由于移动性靠近时,需要一定的同步源协调方法来合并两个同步小区,形成一个大的同步小区。现有技术的同步源协调方法为:第一同步源收到第二同步源的同步信号后,随机等待M个周期(每个周期40ms),如果M个周期内第二同步源未同步到第一同步源,则第一同步源同步到第二同步源。现有的同步源协调方法中,两同步源需要至少等待M个周期(每个周期40ms)才能实现合并,同步源合并的过程缓慢。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本发明提出一种同步源协调方法及装置,能够较快地实现同步源合并。
一种同步源协调方法,应用于第一同步源,该方法包括:
接收第二同步源的同步信号;
根据所述同步信号,判断第一同步源与所述第二同步源的距离是否小于设定的距离;
当第一同步源与所述第二同步源的距离小于设定的距离时,与所述第二同步源合并。
优选地,所述根据所述同步信号,判断第一同步源与所述第二同步源的距离是否小于设定的距离,包括:
根据所述同步信号,判断第一同步源与所述第二同步源的距离是否小于设定的第一距离;
如果第一同步源与所述第二同步源的距离不小于设定的第一距离,则进一步判断第一同步源与所述第二同步源的距离是否小于设定的第二距离;
其中,所述设定的第一距离小于所述设定的第二距离;当第一同步源与所述第二同步源的距离小于设定的第一距离或小于设定的第二距离时,确定第一同步源与所述第二同步源的距离小于设定的距离。
优选地,所述当第一同步源与所述第二同步源的距离小于设定的距离时,与所述第二同步源合并,包括:
当第一同步源与所述第二同步源的距离小于设定的第一距离时,采用第一方案与所述第二同步源合并;
当第一同步源与所述第二同步源的距离小于设定的第二距离时,采用第二方案与所述第二同步源合并。
优选地,所述采用第一方案与所述第二同步源合并,包括:
通过比较第一同步源同步信号与所述第二同步源的同步信号,确定新的同步源;
如果所述第二同步源为新的同步源,则停止发送同步信号。
优选地,所述采用第二方案与所述第二同步源合并,包括:
通过比较第一同步源同步信号与所述第二同步源的同步信号,确定新的同步源;
如果所述第二同步源为新的同步源,则同步到所述第二同步源并转发所述第二同步源的同步信号。
优选地,所述通过比较第一同步源同步信号与所述第二同步源的同步信号,确定新的同步源,包括:
依次对比第一同步源同步信号与所述第二同步源的同步信号的各项特征;
当对比得到第一同步源同步信号与所述第二同步源的同步信号的某一项特征不相同时,停止对比,并根据所述特征确定出新的同步源;
如果第一同步源同步信号与所述第二同步源的同步信号的各项特征都相同,则随机修改第一同步源同步信号的某一项特征的特征值;
重复依次对比第一同步源同步信号与所述第二同步源的同步信号的各项特征,并随机修改第一同步源同步信号的某一项特征的特征值,直到对比得到第一同步源同步信号与所述第二同步源的同步信号的某一项特征不相同时,停止对比,并根据所述特征确定出新的同步源。
一种同步源协调装置,应用于第一同步源,该装置包括:
信号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二同步源的同步信号;
判断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同步信号,判断第一同步源与所述第二同步源的距离是否小于设定的距离;
处理单元,用于当判断单元判断第一同步源与所述第二同步源的距离小于设定的距离时,与所述第二同步源合并。
优选地,所述判断单元,包括: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同步信号,判断第一同步源与所述第二同步源的距离是否小于设定的第一距离;
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判断单元判断第一同步源与所述第二同步源的距离不小于设定的第一距离时,进一步判断第一同步源与所述第二同步源的距离是否小于设定的第二距离;
其中,所述设定的第一距离小于所述设定的第二距离;当所述第一判断单元判断第一同步源与所述第二同步源的距离小于设定的第一距离,或所述第二判断单元判断第一同步源与所述第二同步源的距离小于设定的第二距离时,所述判断单元确定第一同步源与所述第二同步源的距离小于设定的距离。
优选地,所述处理单元,包括:
第一处理单元,用于当第一判断单元判断第一同步源与所述第二同步源的距离小于设定的第一距离时,采用第一方案与所述第二同步源合并;
第二处理单元,用于当第二判断单元判断第一同步源与所述第二同步源的距离小于设定的第二距离时,采用第二方案与所述第二同步源合并。
优选地,所述第一处理单元采用第一方案与所述第二同步源合并时,具体用于:
通过比较第一同步源同步信号与所述第二同步源的同步信号,确定新的同步源;
如果所述第二同步源为新的同步源,则停止发送同步信号。
优选地,所述第二处理单元采用第二方案与所述第二同步源合并时,具体用于:
通过比较第一同步源同步信号与所述第二同步源的同步信号,确定新的同步源;
如果所述第二同步源为新的同步源,则同步到所述第二同步源并转发所述第二同步源的同步信号。
优选地,所述第一处理单元或所述第二处理单元通过比较第一同步源同步信号与所述第二同步源的同步信号,确定新的同步源时,具体用于:
依次对比第一同步源同步信号与所述第二同步源的同步信号的各项特征;
当对比得到第一同步源同步信号与所述第二同步源的同步信号的某一项特征不相同时,停止对比,并根据所述特征确定出新的同步源;
如果第一同步源同步信号与所述第二同步源的同步信号的各项特征都相同,则随机修改第一同步源同步信号的某一项特征的特征值;
重复依次对比第一同步源同步信号与所述第二同步源的同步信号的各项特征,并随机修改第一同步源同步信号的某一项特征的特征值,直到对比得到第一同步源同步信号与所述第二同步源的同步信号的某一项特征不相同时,停止对比,并根据所述特征确定出新的同步源。
一种同步源协调装置,应用于第一同步源,该装置包括:
数据接收器、存储器及处理器;
所述数据接收器与所述处理器连接,用于接收第二同步源的同步信号;
所述存储器与所述处理器连接,用于存储程序以及程序运行中产生的数据;
所述处理器,用于通过运行所述存储器中的程序,实现以下功能:
根据数据接收器接收的第二同步源的同步信号,判断第一同步源与所述第二同步源的距离是否小于设定的距离;当判断第一同步源与所述第二同步源的距离小于设定的距离时,与所述第二同步源合并。
优选地,所述处理器根据数据接收器接收到的第二同步源的同步信号,判断第一同步源与所述第二同步源的距离是否小于设定的距离时,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同步信号,判断第一同步源与所述第二同步源的距离是否小于设定的第一距离;
当判断第一同步源与所述第二同步源的距离不小于设定的第一距离时,进一步判断第一同步源与所述第二同步源的距离是否小于设定的第二距离;
其中,所述设定的第一距离小于所述设定的第二距离;当判断第一同步源与所述第二同步源的距离小于设定的第一距离,或判断第一同步源与所述第二同步源的距离小于设定的第二距离时,所述处理器确定第一同步源与所述第二同步源的距离小于设定的距离。
优选地,所述处理器判断第一同步源与所述第二同步源的距离小于设定的距离,并且与所述第二同步源合并时,具体用于:
当判断第一同步源与所述第二同步源的距离小于设定的第一距离时,采用第一方案与所述第二同步源合并;
当判断第一同步源与所述第二同步源的距离小于设定的第二距离时,采用第二方案与所述第二同步源合并。
优选地,所述处理器采用第一方案与所述第二同步源合并时,具体用于:
通过比较第一同步源同步信号与所述第二同步源的同步信号,确定新的同步源;
如果所述第二同步源为新的同步源,则停止发送同步信号。
优选地,所述处理器采用第二方案与所述第二同步源合并时,具体用于:
通过比较第一同步源同步信号与所述第二同步源的同步信号,确定新的同步源;
如果所述第二同步源为新的同步源,则同步到所述第二同步源并转发所述第二同步源的同步信号。
优选地,所述处理器通过比较第一同步源同步信号与所述第二同步源的同步信号,确定新的同步源时,具体用于:
依次对比第一同步源同步信号与所述第二同步源的同步信号的各项特征;
当对比得到第一同步源同步信号与所述第二同步源的同步信号的某一项特征不相同时,停止对比,并根据所述特征确定出新的同步源;
如果第一同步源同步信号与所述第二同步源的同步信号的各项特征都相同,则随机修改第一同步源同步信号的某一项特征的特征值;
重复依次对比第一同步源同步信号与所述第二同步源的同步信号的各项特征,并随机修改第一同步源同步信号的某一项特征的特征值,直到对比得到第一同步源同步信号与所述第二同步源的同步信号的某一项特征不相同时,停止对比,并根据所述特征确定出新的同步源。
采用本发明提出的同步源协调方法,当第一同步源接收到第二同步源的同步信号时,根据所述同步信号,判断第一同步源与所述第二同步源的距离是否小于设定的距离;当第一同步源与所述第二同步源的距离小于设定的距离时,与所述第二同步源合并。在本发明技术方案中,第一同步源接收到第二同步源的同步信号后,不需要等待M个周期,而是立即判断同步源合并的条件是否满足,若条件满足,则与第二同步源合并,相对于现有的同步源协调方法,能够较快地实现同步源合并。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同步源协调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同步源协调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同步源协调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同步源协调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两个同步小区相互靠近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同步源协调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两个同步小区相互靠近的另一种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同步源协调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同步源协调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同步源协调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同步源协调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同步源协调方法,应用于第一同步源,参见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
S101、接收第二同步源的同步信号;
具体的,在直通工作方式的通信系统中,用户端需要选择一个同步源来实现时间和频率同步。协议规定,用户端开机后会搜索同步源,如果搜索到同步源,则同步于它;如果搜索不到同步源,则自己成为同步源,即根据预配置信息开始周期性地发送同步信号,所述同步信号包括同步序列和主信息块。其他用户端在搜索到该用户端发送的同步信号时,同步到该用户端,组成一个以该用户端为同步源的同步小区。
当两个孤立的同步小区由于移动性而相互靠近时,第一同步源会接收到向其靠近的同步小区中的第二同步源发送的同步信号。所述同步信号包括同步序列和主信息块,即第一同步源接收到的同步信号与第一同步源发送的同步信号的组成结构相同。
S102、根据所述同步信号,判断第一同步源与所述第二同步源的距离是否小于设定的距离;
具体的,同步源接收到的第二同步源的同步信号的信号强度或信号质量与第一同步源和第二同步源的距离成反比,信号强度越强或信号质量越好,则第一同步源和第二同步源的距离越近。因此第一同步源可以通过判断接收到的同步信号的信号强度或信号质量是否高于设定的阈值,来判断第一同步源与所述第二同步源的距离是否小于设定的距离:
如果接收到的同步信号的信号强度或信号质量高于设定的阈值,则表示第一同步源与所述第二同步源的距离小于设定的距离;
如果接收到的同步信号的信号强度或信号质量不高于设定的阈值,则表示第一同步源与所述第二同步源的距离不小于设定的距离。
需要说明的是,判断第一同步源与所述第二同步源的距离是否小于设定的距离,并不是出于快速实现同步源合并的目的,而是为了在同步源合并之前,判断进行同步源合并是否有意义。进行同步源合并的意义是为了更加利于两个同步小区中的用户端之间以直通工作方式通信,并且可以抑制干扰。如果两个同步源的距离很远,这时候执行同步源合并,并不利于用户端之间的通信,因此进行同步源合并也就没有意义。本发明技术方案在进行同步源合并之前,首先判断第一同步源与第二同步源之间的距离是否小于设定距离,只有当第一同步源与第二同步源之间的距离小于设定距离,即两个同步源之间足够靠近时,才进行同步源合并,有利于用户端之间以直通工作方式通信,并且能够抑制干扰。
S103、当第一同步源与所述第二同步源的距离小于设定的距离时,与所述第二同步源合并。
具体的,如果第一同步源与第二同步源的距离小于设定的距离,则说明两个同步小区已经很接近,这时候需要将两个同步小区合并,构成一个更大的同步小区,以利于直通工作方式通信及抑制干扰。具体的合并方式为:两个同步小区中的一个同步源停止其同步源角色,即停止发送同步信号,同步到另一个同步源并转发另一个同步源发出的同步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第一同步源与所述第二同步源的距离不小于设定的距离,则说明两个同步小区之间还不足够靠近,此时如果将两个同步小区合并,可能会出现通信质量差的问题。为了防止出现通信质量差的问题,当第一同步源判断第一同步源与所述第二同步源的距离不小于设定的距离时,继续原来的工作,不与所述第二同步源合并。
采用本发明提出的同步源协调方法,当第一同步源接收到第二同步源的同步信号时,根据所述同步信号,判断第一同步源与所述第二同步源的距离是否小于设定的距离;当第一同步源与所述第二同步源的距离小于设定的距离时,与所述第二同步源合并。在本发明技术方案中,第一同步源接收到第二同步源的同步信号后,不需要等待M个周期,而是立即判断同步源合并的条件是否满足,若条件满足,则与第二同步源合并,相对于现有的同步源协调方法,能够较快地实现同步源合并。
可选的,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同步信号,判断第一同步源与所述第二同步源的距离是否小于设定的距离,参见图2所示,包括:
S202、根据所述同步信号,判断第一同步源与所述第二同步源的距离是否小于设定的第一距离;
具体的,第一同步源接收到的第二同步源的同步信号的信号强度或信号质量与距离第二同步源的距离成反比,信号强度越强或信号质量越好,则距离第二同步源的距离越近。因此可以通过判断接收到的同步信号的信号强度或信号质量是否高于设定的第一阈值,来判断第一同步源与所述第二同步源的距离是否小于设定的第一距离:
如果接收到的同步信号的信号强度或信号质量高于设定的第一阈值,则表示第一同步源与所述第二同步源的距离小于设定的第一距离;
如果接收到的同步信号的信号强度或信号质量不高于设定的第一阈值,则表示第一同步源与所述第二同步源的距离不小于设定的第一距离。
如果第一同步源与所述第二同步源的距离不小于设定的第一距离,则执行步骤S203、进一步判断第一同步源与所述第二同步源的距离是否小于设定的第二距离;
其中,所述设定的第一距离小于所述设定的第二距离;当第一同步源与所述第二同步源的距离小于设定的第一距离或小于设定的第二距离时,确定第一同步源与所述第二同步源的距离小于设定的距离。
具体的,第一同步源接收到的第二同步源的同步信号的信号强度或信号质量与距离第二同步源的距离成反比,信号强度越强或信号质量越好,则距离第二同步源的距离越近。因此可以通过判断接收到的同步信号的信号强度或信号质量是否高于设定的第二阈值,来判断第一同步源与所述第二同步源的距离是否小于设定的第二距离:
如果接收到的同步信号的信号强度或信号质量高于设定的第二阈值,则表示第一同步源与所述第二同步源的距离小于设定的第二距离;
如果接收到的同步信号的信号强度或信号质量不高于设定的第二阈值,则表示第一同步源与所述第二同步源的距离不小于设定的第二距离。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二阈值小于所述第一阈值,当同步信号的信号强度或信号质量在所述第二阈值和所述第一阈值之间时,表示第一同步源与所述第二同步源的距离大于设定的第一距离,且小于设定的第二距离。
当判断得出第一同步源与所述第二同步源的距离小于设定的第一距离,或者不小于设定的第一距离,但是小于设定的第二距离时,均认为第一同步源与第二同步源的距离小于设定的距离,即可以进行同步源的合并。
在本实施例中,步骤S201和步骤S204分别对应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的步骤S101和步骤S103,其具体工作内容请参见图1对应的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的,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当第一同步源与所述第二同步源的距离小于设定的距离时,与所述第二同步源合并,参见图3所示,包括:
当第一同步源与所述第二同步源的距离小于设定的第一距离时,采用第一方案与所述第二同步源合并;
当第一同步源与所述第二同步源的距离小于设定的第二距离时,采用第二方案与所述第二同步源合并。
具体的,当第一同步源与所述第二同步源的距离不同时,对应不同的距离采用不同的方案与所述第二同步源进行合并:当第一同步源与所述第二同步源的距离小于设定的第一距离,即第一同步源与所述第二同步源的距离很近时,采用第一方案与所述第二同步源合并;当第一同步源与所述第二同步源的距离大于设定的第一距离而小于设定的第二距离时,即第一同步源与所述第二同步源的距离适中时,采用第二方案与所述第二同步源合并。
可选的,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采用第一方案与所述第二同步源合并,参见图4所示,包括:
S404、通过比较第一同步源同步信号与所述第二同步源的同步信号,确定新的同步源;
具体的,第一同步源扫描搜索到第二同步源的同步信号后,比较第一同步源同步信号与第二同步源的同步信号的多项特征,当对比得到第一同步源同步信号与第二同步源的同步信号的某项特征不同时,停止对比,取该项特征为某值或位于某区间的同步源作为新的同步源。
例如,若对比得到第一同步源同步信号中的旁路同步信号标识(SidelinkSynchronization Signal Identity,SLSSID)与所述第二同步源的同步信号中的旁路同步信号标识不同,则可以约定将SLSSID值为某值或位于某区间的同步源作为新的同步源,例如可以将SLSSID值较大的同步源作为新的同步源。
如果所述第二同步源为新的同步源,则执行步骤S405、停止发送同步信号;
具体的,由图5所示,当两个同步小区的同步源距离较近时,一个同步源就可以把原来两个同步小区中的用户端都同步起来,如果另一个同步源还继续发送同步信号,即使发送的同步信号和新的同步源发送的同步信号相同,但是由于两个同步源的时钟不同,还是会存在相互干扰,会影响周围用户端接收同步信号,既浪费同步源电能,又降低了同步信号质量。因此,需要第一同步源停止发送同步信号,只由新的同步源发送同步信号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第一同步源为新的同步源,则第一同步源继续原来的工作,发送同步信号,此时所述第二同步源自动同步到新的同步源。
本实施例中,步骤S401~S403分别对应图2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S201~S203,其具体工作内容请参见图2所示的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的,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采用第二方案与所述第二同步源合并,参见图6所示,包括:
S604、通过比较第一同步源同步信号与所述第二同步源的同步信号,确定新的同步源;
具体的,第一同步源扫描搜索到第二同步源的同步信号后,比较第一同步源同步信号与第二同步源的同步信号的多项特征,当对比得到第一同步源同步信号与第二同步源的同步信号的某项特征不同时,停止对比,取该项特征为某值或位于某区间的同步源作为新的同步源。
例如,若对比得到第一同步源同步信号中的旁路同步信号标识(SidelinkSynchronization SignalIdentity,SLSSID)与所述第二同步源的同步信号中的旁路同步信号标识不同,则可以约定将SLSSID值为某值或位于某区间的同步源作为新的同步源,例如可以将SLSSID值较大的同步源作为新的同步源。
如果所述第二同步源为新的同步源,则执行步骤S605、同步到所述第二同步源并转发所述第二同步源的同步信号;
具体的,如图7所示,当两个同步源之间的距离适中时,为了让两个同步源覆盖的用户端能相互同步起来,需要第一同步源转发新的同步源发送的同步信号。如果第一同步源不转发新的同步源发送的同步信号,由于第一同步源与新的同步源之间有一定的距离,可能会出现第一同步源所在的原来的同步小区内的很多用户端不能收到新的同步源发送的同步信号,造成用户端掉线。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第一同步源为新的同步源,则第一同步源继续原来的工作,发送同步信号,此时所述第二同步源自动同步到新的同步源,并转发新的同步源发送的同步信号。
本实施例中,步骤S601~S603分别对应图2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S201~S203,其具体工作内容请参见图2所示的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的,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过比较第一同步源同步信号与所述第二同步源的同步信号,确定新的同步源,包括:
依次对比第一同步源同步信号与所述第二同步源的同步信号的各项特征;
具体的,所述各项特征包括但不限于:同步序列号(旁路同步信号标识)SLSSID、同步序列发送子帧、同步序列所在的符号索引、主信息块的某个字段(sl-Bandwidth-r12,tdd-ConfigSL-r12,directFrameNumber-r12,directSubframeNumber-r12,inCoverage-r12,reserved-r12中的任意一个)、主信息块的发送子帧、主信息块所在的符号索引等。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项特征的个数和对比顺序可以人为设定。
当对比得到第一同步源同步信号与所述第二同步源的同步信号的某一项特征不相同时,停止对比,并根据所述特征确定出新的同步源;
具体的,可以取所述特征的特征值为某值或位于某区间的同步源作为新的同步源。例如,若对比得到第一同步源同步信号中的旁路同步信号标识(SidelinkSynchronization Signal Identity,SLSSID)与所述第二同步源的同步信号中的旁路同步信号标识不同,则可以约定将SLSSID值为某值或位于某区间的同步源作为新的同步源,例如可以将SLSSID值较大的同步源作为新的同步源。
如果第一同步源同步信号与所述第二同步源的同步信号的各项特征都相同,则随机修改第一同步源同步信号的某一项特征的特征值;
重复依次对比第一同步源同步信号与所述第二同步源的同步信号的各项特征,并随机修改第一同步源同步信号的某一项特征的特征值,直到对比得到第一同步源同步信号与所述第二同步源的同步信号的某一项特征不相同时,停止对比,并根据所述特征确定出新的同步源。
具体的,所述修改第一同步源同步信号的某一项特征的特征值的目的是,使得该项特征与所述第二同步源的该项特征不同。但是,不排除所述第二同步源在对比发现与本同步源的各项特征都相同时,也修改该项特征的特征值,在这种情况下,第一同步源在修改该项特征的特征值之后,其该项特征与所述第二同步源的该项特征可能依然相同。当出现这种情况时,第一同步源需要重复对比各项特征并修改第一同步源同步信号的某一项特征的值,直到第一同步源同步信号与所述第二同步源的同步信号的某一项特征的特征值不同。
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同步源协调装置,应用于第一同步源,参见图8所示,该装置包括:
信号接收单元801,用于接收第二同步源的同步信号;
判断单元802,用于根据所述同步信号,判断第一同步源与所述第二同步源的距离是否小于设定的距离;
处理单元803,用于当判断单元802判断第一同步源与所述第二同步源的距离小于设定的距离时,与所述第二同步源合并。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各个单元的具体工作内容请参见对应的方法实施例的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提出的同步源协调装置,应用于第一同步源,能够完成同步源合并过程:信号接收单元801接收到第二同步源的同步信号后,由判断单元802根据所述同步信号,判断第一同步源与所述第二同步源的距离是否小于设定的距离;当第一同步源与所述第二同步源的距离小于设定的距离时,处理单元803执行同步源合并动作,将第一同步源与所述第二同步源合并。在本发明提出的同步源协调装置中,信号接收单元801接收到第二同步源的同步信号后,不需要等待M个周期,而是由判断单元802立即判断同步源合并的条件是否满足,若条件满足,则与第二同步源合并,相对于现有的同步源,能够较快地实现同步源合并。
可选的,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判断单元802,参见图9所示,包括:
第一判断单元8021,用于根据所述同步信号,判断第一同步源与所述第二同步源的距离是否小于设定的第一距离;
第二判断单元8022,用于当所述第一判断单元8021判断第一同步源与所述第二同步源的距离不小于设定的第一距离时,进一步判断第一同步源与所述第二同步源的距离是否小于设定的第二距离;
其中,所述设定的第一距离小于所述设定的第二距离;当第一判断单元8021判断第一同步源与所述第二同步源的距离小于设定的第一距离,或第二判断单元8022判断第一同步源与所述第二同步源的距离小于设定的第二距离时,判断单元802确定第一同步源与所述第二同步源的距离小于设定的距离。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各个单元的具体工作内容请参见对应的方法实施例的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的,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单元803,参见图10所示,包括:
第一处理单元8031,用于当第一判断单元8021判断第一同步源与所述第二同步源的距离小于设定的第一距离时,采用第一方案与所述第二同步源合并;
第二处理单元8032,用于当第二判断单元8022判断第一同步源与所述第二同步源的距离小于设定的第二距离时,采用第二方案与所述第二同步源合并。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各个单元的具体工作内容请参见对应的方法实施例的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的,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处理单元8031采用第一方案与所述第二同步源合并时,具体用于:
通过比较第一同步源同步信号与所述第二同步源的同步信号,确定新的同步源;
如果所述第二同步源为新的同步源,则停止发送同步信号;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第一处理单元8031的具体工作内容请参见对应的方法实施例的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的,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处理单元8032采用第二方案与所述第二同步源合并时,具体用于:
通过比较第一同步源同步信号与所述第二同步源的同步信号,确定新的同步源;
如果所述第二同步源为新的同步源,则同步到所述第二同步源并转发所述第二同步源的同步信号;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第一处理单元8032的具体工作内容请参见对应的方法实施例的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的,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处理单元8031或第二处理单元8032通过比较第一同步源同步信号与所述第二同步源的同步信号,确定新的同步源时,具体用于:
依次对比第一同步源同步信号与所述第二同步源的同步信号的各项特征;
当对比得到第一同步源同步信号与所述第二同步源的同步信号的某一项特征不相同时,停止对比,并根据所述特征确定出新的同步源;
如果第一同步源同步信号与所述第二同步源的同步信号的各项特征都相同,则随机修改第一同步源同步信号的某一项特征的特征值;
重复依次对比第一同步源同步信号与所述第二同步源的同步信号的各项特征,并随机修改第一同步源同步信号的某一项特征的特征值,直到对比得到第一同步源同步信号与所述第二同步源的同步信号的某一项特征不相同时,停止对比,并根据所述特征确定出新的同步源。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第一处理单元8031或第二处理单元8032的具体工作内容请参见对应的方法实施例的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另一种同步源协调装置,应用于第一同步源,参见图11所示,该装置包括:
数据接收器1101、存储器1102及处理器1103;
所述数据接收器1101与所述处理器1103连接,用于接收第二同步源的同步信号;
所述存储器1102与所述处理器1103连接,用于存储程序以及程序运行中产生的数据;
所述处理器1103,用于通过运行所述存储器1102中的程序,实现以下功能:
根据数据接收器1101接收的第二同步源的同步信号,判断第一同步源与所述第二同步源的距离是否小于设定的距离;当判断第一同步源与所述第二同步源的距离小于设定的距离时,与所述第二同步源合并。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各个部分的具体工作内容,请参见对应的方法实施例的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提出的同步源协调装置,应用于第一同步源,能够完成同步源合并过程:信号接收器1101接收到第二同步源的同步信号后,由处理器1103根据所述同步信号,判断第一同步源与所述第二同步源的距离是否小于设定的距离;当第一同步源与所述第二同步源的距离小于设定的距离时,处理器1103执行同步源合并动作,将第一同步源与所述第二同步源合并。在本发明提出的同步源协调装置中,信号接收器1101接收到第二同步源的同步信号后,不需要等待M个周期,而是由处理器1103立即判断同步源合并的条件是否满足,若条件满足,则与第二同步源合并,相对于现有的同步源,能够较快地实现同步源合并。
优选地,所述处理器1103根据数据接收器1101接收到的第二同步源的同步信号,判断第一同步源与所述第二同步源的距离是否小于设定的距离时,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同步信号,判断第一同步源与所述第二同步源的距离是否小于设定的第一距离;
当判断第一同步源与所述第二同步源的距离不小于设定的第一距离时,进一步判断第一同步源与所述第二同步源的距离是否小于设定的第二距离;
其中,所述设定的第一距离小于所述设定的第二距离;当判断第一同步源与所述第二同步源的距离小于设定的第一距离,或判断第一同步源与所述第二同步源的距离小于设定的第二距离时,所述处理器1103确定第一同步源与所述第二同步源的距离小于设定的距离。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处理器1103的具体工作内容,请参见对应的方法实施例的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优选地,所述处理器1103判断第一同步源与所述第二同步源的距离小于设定的距离,并且与所述第二同步源合并时,具体用于:
当判断第一同步源与所述第二同步源的距离小于设定的第一距离时,采用第一方案与所述第二同步源合并;
当判断第一同步源与所述第二同步源的距离小于设定的第二距离时,采用第二方案与所述第二同步源合并。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处理器1103的具体工作内容,请参见对应的方法实施例的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优选地,所述处理器1103采用第一方案与所述第二同步源合并时,具体用于:
通过比较第一同步源同步信号与所述第二同步源的同步信号,确定新的同步源;
如果所述第二同步源为新的同步源,则停止发送同步信号。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处理器1103的具体工作内容,请参见对应的方法实施例的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优选地,所述处理器1103采用第二方案与所述第二同步源合并时,具体用于:
通过比较第一同步源同步信号与所述第二同步源的同步信号,确定新的同步源;
如果所述第二同步源为新的同步源,则同步到所述第二同步源并转发所述第二同步源的同步信号。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处理器1103的具体工作内容,请参见对应的方法实施例的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优选地,所述处理器1103通过比较第一同步源同步信号与所述第二同步源的同步信号,确定新的同步源时,具体用于:
依次对比第一同步源同步信号与所述第二同步源的同步信号的各项特征;
当对比得到第一同步源同步信号与所述第二同步源的同步信号的某一项特征不相同时,停止对比,并根据所述特征确定出新的同步源;
如果第一同步源同步信号与所述第二同步源的同步信号的各项特征都相同,则随机修改第一同步源同步信号的某一项特征的特征值;
重复依次对比第一同步源同步信号与所述第二同步源的同步信号的各项特征,并随机修改第一同步源同步信号的某一项特征的特征值,直到对比得到第一同步源同步信号与所述第二同步源的同步信号的某一项特征不相同时,停止对比,并根据所述特征确定出新的同步源。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处理器1103的具体工作内容,请参见对应的方法实施例的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4)

1.一种同步源协调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同步源,该方法包括:
接收第二同步源的同步信号;
根据所述同步信号,判断第一同步源与所述第二同步源的距离是否小于设定的距离;
当第一同步源与所述第二同步源的距离小于设定的距离时,与所述第二同步源合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同步信号,判断第一同步源与所述第二同步源的距离是否小于设定的距离,包括:
根据所述同步信号,判断第一同步源与所述第二同步源的距离是否小于设定的第一距离;
如果第一同步源与所述第二同步源的距离不小于设定的第一距离,则进一步判断第一同步源与所述第二同步源的距离是否小于设定的第二距离;
其中,所述设定的第一距离小于所述设定的第二距离;当第一同步源与所述第二同步源的距离小于设定的第一距离或小于设定的第二距离时,确定第一同步源与所述第二同步源的距离小于设定的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第一同步源与所述第二同步源的距离小于设定的距离时,与所述第二同步源合并,包括:
当第一同步源与所述第二同步源的距离小于设定的第一距离时,采用第一方案与所述第二同步源合并;
当第一同步源与所述第二同步源的距离小于设定的第二距离时,采用第二方案与所述第二同步源合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第一方案与所述第二同步源合并,包括:
通过比较第一同步源同步信号与所述第二同步源的同步信号,确定新的同步源;
如果所述第二同步源为新的同步源,则停止发送同步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第二方案与所述第二同步源合并,包括:
通过比较第一同步源同步信号与所述第二同步源的同步信号,确定新的同步源;
如果所述第二同步源为新的同步源,则同步到所述第二同步源并转发所述第二同步源的同步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比较第一同步源同步信号与所述第二同步源的同步信号,确定新的同步源,包括:
依次对比第一同步源同步信号与所述第二同步源的同步信号的各项特征;
当对比得到第一同步源同步信号与所述第二同步源的同步信号的某一项特征不相同时,停止对比,并根据所述特征确定出新的同步源;
如果第一同步源同步信号与所述第二同步源的同步信号的各项特征都相同,则随机修改第一同步源同步信号的某一项特征的特征值;
重复依次对比第一同步源同步信号与所述第二同步源的同步信号的各项特征,并随机修改第一同步源同步信号的某一项特征的特征值,直到对比得到第一同步源同步信号与所述第二同步源的同步信号的某一项特征不相同时,停止对比,并根据所述特征确定出新的同步源。
7.一种同步源协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同步源,该装置包括:
信号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二同步源的同步信号;
判断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同步信号,判断第一同步源与所述第二同步源的距离是否小于设定的距离;
处理单元,用于当判断单元判断第一同步源与所述第二同步源的距离小于设定的距离时,与所述第二同步源合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单元,包括: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同步信号,判断第一同步源与所述第二同步源的距离是否小于设定的第一距离;
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判断单元判断第一同步源与所述第二同步源的距离不小于设定的第一距离时,进一步判断第一同步源与所述第二同步源的距离是否小于设定的第二距离;
其中,所述设定的第一距离小于所述设定的第二距离;当所述第一判断单元判断第一同步源与所述第二同步源的距离小于设定的第一距离,或所述第二判断单元判断第一同步源与所述第二同步源的距离小于设定的第二距离时,所述判断单元确定第一同步源与所述第二同步源的距离小于设定的距离。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包括:
第一处理单元,用于当第一判断单元判断第一同步源与所述第二同步源的距离小于设定的第一距离时,采用第一方案与所述第二同步源合并;
第二处理单元,用于当第二判断单元判断第一同步源与所述第二同步源的距离小于设定的第二距离时,采用第二方案与所述第二同步源合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处理单元采用第一方案与所述第二同步源合并时,具体用于:
通过比较第一同步源同步信号与所述第二同步源的同步信号,确定新的同步源;
如果所述第二同步源为新的同步源,则停止发送同步信号。
11.一种同步源协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同步源,该装置包括:
数据接收器、存储器及处理器;
所述数据接收器与所述处理器连接,用于接收第二同步源的同步信号;
所述存储器与所述处理器连接,用于存储程序以及程序运行中产生的数据;
所述处理器,用于通过运行所述存储器中的程序,实现以下功能:
根据数据接收器接收的第二同步源的同步信号,判断第一同步源与所述第二同步源的距离是否小于设定的距离;当判断第一同步源与所述第二同步源的距离小于设定的距离时,与所述第二同步源合并。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判断第一同步源与所述第二同步源的距离小于设定的距离,并且与所述第二同步源合并时,具体用于:
当判断第一同步源与所述第二同步源的距离小于设定的第一距离时,采用第一方案与所述第二同步源合并;
当判断第一同步源与所述第二同步源的距离小于设定的第二距离时,采用第二方案与所述第二同步源合并。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采用第二方案与所述第二同步源合并时,具体用于:
通过比较第一同步源同步信号与所述第二同步源的同步信号,确定新的同步源;
如果所述第二同步源为新的同步源,则同步到所述第二同步源并转发所述第二同步源的同步信号。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通过比较第一同步源同步信号与所述第二同步源的同步信号,确定新的同步源时,具体用于:
依次对比第一同步源同步信号与所述第二同步源的同步信号的各项特征;
当对比得到第一同步源同步信号与所述第二同步源的同步信号的某一项特征不相同时,停止对比,并根据所述特征确定出新的同步源;
如果第一同步源同步信号与所述第二同步源的同步信号的各项特征都相同,则随机修改第一同步源同步信号的某一项特征的特征值;
重复依次对比第一同步源同步信号与所述第二同步源的同步信号的各项特征,并随机修改第一同步源同步信号的某一项特征的特征值,直到对比得到第一同步源同步信号与所述第二同步源的同步信号的某一项特征不相同时,停止对比,并根据所述特征确定出新的同步源。
CN201610911181.2A 2016-10-19 2016-10-19 一种同步源协调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630393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911181.2A CN106303935B (zh) 2016-10-19 2016-10-19 一种同步源协调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911181.2A CN106303935B (zh) 2016-10-19 2016-10-19 一种同步源协调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03935A true CN106303935A (zh) 2017-01-04
CN106303935B CN106303935B (zh) 2020-01-21

Family

ID=577197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911181.2A Active CN106303935B (zh) 2016-10-19 2016-10-19 一种同步源协调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303935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92670A (zh) * 2017-08-21 2018-01-16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同步信号检测方法及同步设备
WO2018072148A1 (zh) * 2016-10-19 2018-04-26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同步源协调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50128426A (ko) * 2014-05-09 2015-11-18 주식회사 아이티엘 단말간 통신을 지원하는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동기신호 선택 방법 및 장치
CN105101391A (zh) * 2014-05-09 2015-11-25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D2d系统中同步源协调、调整以及竞争同步源的方法和装置
CN105517139A (zh) * 2014-09-25 2016-04-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设备到设备通信的同步方法和用户设备
CN105898856A (zh) * 2014-11-20 2016-08-24 吴骅圃 一种设备间通信同步方法及装置
US9661652B2 (en) * 2014-01-30 2017-05-23 Intel IP Corporation Efficient receiver yielding for distributed D2D communications
EP3179789A1 (en) * 2014-08-08 2017-06-14 ZTE Corporation D2d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661652B2 (en) * 2014-01-30 2017-05-23 Intel IP Corporation Efficient receiver yielding for distributed D2D communications
KR20150128426A (ko) * 2014-05-09 2015-11-18 주식회사 아이티엘 단말간 통신을 지원하는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동기신호 선택 방법 및 장치
CN105101391A (zh) * 2014-05-09 2015-11-25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D2d系统中同步源协调、调整以及竞争同步源的方法和装置
EP3179789A1 (en) * 2014-08-08 2017-06-14 ZTE Corporation D2d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CN105517139A (zh) * 2014-09-25 2016-04-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设备到设备通信的同步方法和用户设备
CN105898856A (zh) * 2014-11-20 2016-08-24 吴骅圃 一种设备间通信同步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072148A1 (zh) * 2016-10-19 2018-04-26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同步源协调方法及装置
CN107592670A (zh) * 2017-08-21 2018-01-16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同步信号检测方法及同步设备
CN107592670B (zh) * 2017-08-21 2021-02-26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同步信号检测方法及同步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03935B (zh) 2020-01-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05166A (zh) 一种移动终端自动找网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7534945B (zh) 一种d2d同步方法及用户设备、网络设备
CN109246780B (zh) 一种会话切换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6020916A (zh) 一种更新应用程序的方法、终端设备及服务器
CN105162730B (zh) 一种交换机中光模块信息的处理系统及方法
CN105847126A (zh) 一种基于即时通讯软件的聊天背景呈现装置
CN106303935A (zh) 一种同步源协调方法及装置
EP3439379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dentifying synchronization priority
CN104270525A (zh) 信息处理方法及信息处理装置
CN105246137B (zh) 一种微功率无线网络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CN102892214A (zh) 终端和链接管理方法
CN108668331A (zh) 一种多模设备的任务调度方法及装置
CN104093220B (zh) 一种双系统的移动终端及其实现方法
CN103269521B (zh) 智能终端数据快速分享方法
CN102915262A (zh) 一种基于Cloudview的管理数据内容数据备份方法
CN103607731B (zh) 一种测量报告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3220331B (zh) 一种发送大量图片方法及移动智能终端
CN106454880B (zh) 信令跟踪任务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4468963A (zh) 非接触应用的切换方法及系统
CN103685191B (zh) 数据同步系统及其方法
CN101827330A (zh) 一种移动终端短消息推送优化方法和装置
CN105488018A (zh) 信息修改方法及终端
CN102573043A (zh) 一种移动终端数据业务的定时方法及装置
CN102123430A (zh) 一种搜网方法和终端
CN101945405B (zh) 一种移动通信的ue寻呼方法及其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