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6303784A - 一种耳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耳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303784A
CN106303784A CN201610826812.0A CN201610826812A CN106303784A CN 106303784 A CN106303784 A CN 106303784A CN 201610826812 A CN201610826812 A CN 201610826812A CN 106303784 A CN106303784 A CN 10630378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udio
sound
channel
earphone
transmission cha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82681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82681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303784A/zh
Publication of CN1063037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0378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10Earpieces; Attachments therefor ; Earphones; Monophonic headphones
    • H04R1/1058Manufacture or assemb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20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covered by H04R1/00 but not provided for in any of its subgroups
    • H04R2201/10Details of earpieces, attachments therefor, earphones or monophonic headphones covered by H04R1/10 but not provided for in any of its subgroups
    • H04R2201/105Manufacture of mono- or stereophonic headphone compon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耳机,所述耳机中包括至少三组互不相同的音频信道。也就是说,本申请实施例的耳机将通过设置至少三组互不相同的音频信道,从而可以实现播放至少三组互不相同的声道音响或具有不同音效质量的音响。由于音频信道的增加成本远小于设置解码声卡的成本,并且音频信道的传输接口端形式也可以根据需要而采用多种方式设置。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具有适用范围广和应用成本低廉的技术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耳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耳机。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多声道耳机通常采用在耳机中设置解码声卡的方式实现多声道解码音频输出,而采用解码声卡的耳机通常采用USB接口。因此,现有的多声道耳机通常仅适用于电脑或其它带有USB接口的音频设备输出,而无法在手机上实现应用。而在另一方面,现有的设置有解码声卡的多声道耳机价格昂贵,应用成本相当高昂,普通用户群体通常无法承受。
另一方面,现有的耳机中的两个发音单元通常也为相同,发出的音质或音效也往往一致,当用户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例如用户和同伴一起通过耳机享受音乐时,若用户需要收听相较于同伴更佳的音乐质量时则无法进行选择。
可见,现有技术中存在着耳机的发音单元单一,且在需要收听多声道音响的情况下,采用多声道耳机对音频输出设备的接口要求也较单一,且现有的多声道耳机应用成本高昂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耳机,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着耳机的发音单元单一,且在需要收听多声道音响的情况下,采用多声道耳机对音频输出设备的接口要求也较单一,且现有的多声道耳机应用成本高昂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耳机,包括:
音频接入端;
音频输出端;
至少三组互不相同的音频信道,所述音频信道包括发音单元,以及与所述发音单元对应的音频传输通道;
其中,所述音频输入端与所述音频传输通道连接,且所述发音单元设置于所述音频输出端中。
可选地,所述至少三组互不相同的音频信道,具体为:
音频传输通道互不相同的至少三组音频信道。
可选地,所述音频传输通道互不相同的至少三组音频信道,包括:
右前声音频信道,其右前声音频传输通道用以传输右前声道音频;
左前声音频信道,其左前声音频传输通道用以传输左前声道音频;
右后声音频信道,其右后声音频传输通道用以传输右后声道音频;
左后声音频信道,其左后声音频传输通道用以传输左后声道音频。
可选地,所述耳机包括左音频输出端和右音频输出端;
所述右前声音频信道中的右前声发音单元以及所述右后声音频信道中的右后声发音单元,设置于所述右音频输出端中;
所述左前声音频信道中的左前声发音单元以及所述左后声音频信道中的左后声发音单元,设置于所述左音频输出端中。
可选地,所述右前声发音单元设置于所述右音频输出端中相对于用户的右耳靠前的位置;
所述右后声发音单元设置于所述右音频输出端中相对于用户的右耳靠后的位置;
所述左前声发音单元设置于所述左音频输出端中相对于用户的左耳靠前的位置;
所述左后声发音单元设置于所述左音频输出端中相对于用户的左耳靠后的位置。
可选地,所述音频接入端包括:
右前声音频接入通道,与所述右前声音频传输通道连接,用以接入右前声音频信号;
右后声音频接入通道,与所述右后声音频传输通道连接,用以接入右后声音频信号;
左前声音频接入通道,与所述左前声音频传输通道连接,用以接入左前声音频信号;
左后声音频接入通道,与所述左后声音频传输通道连接,用以接入左后声音频信号。
可选地,所述音频接入端的表面还设置有绝缘层。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本申请实施例的耳机中包括至少三组互不相同的音频信道。也就是说,本申请实施例的耳机将通过设置至少三组互不相同的音频信道,从而可以实现播放至少三组互不相同的声道音响或具有不同音效质量的音响。由于音频信道的增加成本远小于设置解码声卡的成本,并且音频信道的传输接口端形式也可以根据需要而采用多种方式设置。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具有适用范围广和应用成本低廉的技术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至少还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进一步地,用户可以通过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耳机收听到包括右前声道的音响、左前声道的音响、右后声道的音响以及左后声道的音响。可见,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还具有扩大耳机可播放的声道音频种类,提升用户使用感受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地,由于右前声发音单元将对应发出基于右前声音频信道中的音频数据所转化的适应于右前声的音响,而右后声发音单元将对应发出基于右后声音频信道中的音频数据所转化的适应于右后声的音响。因此将该两个发音单元设置于右音频输出端中将更适应于传出与右音频相符的音响。同理,将左前声发音单元与左后声发音单元设置于左音频输出端中也将更适应于传出与左音频相符的音响,使用户在使用所述耳机的过程中感受到更佳的听觉享受。可见,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采用了更贴近于音频来源的发音单元设置,具有提高元器件位置设置的合理性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地,由于耳机的音频输出端在使用过程中通常都放置在贴近人耳的位置,当采用右前声发音单元设置于相对用户的右耳靠前的位置,左前声发音单元设置于相对用户的左耳靠前的位置,右后声发音单元设置于相对用户的右耳靠后的位置时,用户在接听各发音单元所发出的音响时,将更贴近于音乐在录制时的音源效果。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还具有进一步提升用户使用感受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不同的音频传输通道可以采用与其一一对应的音频接入通道而接收并传输由音频输出设备发送的、与该音频传输通道相对应的音频数据。由此可以避免采用相同的接入通道而传输多个音频传输通道的音频数据,而造成不同音频传输通道的音频数据相混而影响音效质量的情况。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还具有保障发音效果和发音质量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地,由于音频接入端在接入音频输出设备后会形成一定的电场反应,如果不加任何保护措施的话极有可能会使周边电子器件或材料一同形成电场反应,造成电子器件或原材料的受损。因此在音频接入端的表面设置绝缘层可以避免对周边电子器件或材料的电场反应,具有提高用户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耳机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提供一种耳机,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着的耳机的发音单元单一,且在需要收听多声道音响的情况下,采用多声道耳机对音频输出设备的接口要求也较单一,且现有的多声道耳机应用成本高昂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本申请实施例的耳机中包括至少三组互不相同的音频信道。也就是说,本申请实施例的耳机将通过设置至少三组互不相同的音频信道,从而可以实现播放至少三组互不相同的声道音响或具有不同音效质量的音响。由于音频信道的增加成本远小于设置解码声卡的成本,并且音频信道的传输接口端形式也可以根据需要而采用多种方式设置。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具有适用范围广和应用成本低廉的技术效果。
下面通过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技术方案做详细的说明,应当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具体特征是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详细的说明,而不是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限定,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实施例一
请参考图1,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一种耳机,包括:
音频接入端101;
音频输出端102;
至少三组互不相同的音频信道103,所述音频信道包括发音单元,以及与所述发音单元对应的音频传输通道;
其中,所述音频输入端与所述音频传输通道连接,且所述发音单元设置于所述音频输出端中。
所述音频接入端可以是指所述耳机与音频输出设备的音频输出接口连接,以接收音频输出设备输出的音频数据的端口。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耳机可以采用有线或无线的方式接收由所述音频输出设备输出的音频数据。也就是说,所述音频接入端可以为有线接入端,也可以是无线接入段。
相应地,所述音频输出端则可以是指所述耳机向用户输出音频声响的端口,例如,耳塞、耳套、耳贴等等。需要指出的是,用户可以从所述音频输出端听见基于所述音频数据而转化的声响,但是并不是指所述音频输出端可以发出声响。
而所述发音单元则为可将所述音频输出设备输出的音频数据转化为声响并输出的装置,例如,所述发音单元可以为小型功放器、小型喇叭等等。只要是可以将所述音频数据转化为音响并播出的设备都可以作为所述发音单元。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所述发音单元可以为设置于所述音频输出端中,也可以设置于距所述音频输出端一定距离的位置,只要是用户可通过所述音频输出端收听到所述发音单元所发出的声响的结构设置方案都可以处于本申请实施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所述音频传输通道可以是指传输不同声道的音频数据的通道。例如,当所述音频传输通道为左声道时,则与该音频传输通道连接的发音单元将发出基于左声道音频数据所转化的左声道音响;相对应的,当所述音频传输通道为右声道时,则与该音频传输通道连接的发音单元将发出基于右声道音频数据所转化的右声道音响。
而所述音频信道则包括一音频传输通道以及与该音频传输通道连接的发音单元。
所述互不相同的音频信道可以是指音频传输通道互不相同的音频信道,由此可以使得不同的音频信道可输出不同的声道音响;所述互不相同的音频信道也可以是指发音单元互不相同的音频信道,由此可以使得不同的音频信道可输出音效模式和音效质量不同的声道音响;所述互不相同的音频信道还可以是指音频传输通道和发音单元都互不相同的音频信道,等等,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而自行设置。
由于在现有技术的耳机中,通常最多仅包括两组互不相同的音频信道。而在本申请实施例的耳机中将包括至少三组互不相同的音频信道。也就是说,本申请实施例的耳机将通过设置至少三组互不相同的音频信道,而实现播放至少三组互不相同的声道音响或具有不同音效质量的音响。由于音频信道的增加成本远小于设置解码声卡的成本,并且音频信道的传输接口端形式也可以根据需要而采用多种方式设置。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具有适用范围广和应用成本低廉的技术效果。
可选地,所述至少三组互不相同的音频信道,具体为:
音频传输通道互不相同的至少三组音频信道。
也就是说,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所述互不相同的音频信道具体可以是指所述至少三组音频信道中的每个音频传输通道不同,由此可以实现为用户提供至少三组互不相同的声道音响。
可选地,所述音频传输通道互不相同的至少三组音频信道,包括:
右前声音频信道,其右前声音频传输通道用以传输右前声道音频;
左前声音频信道,其左前声音频传输通道用以传输左前声道音频;
右后声音频信道,其右后声音频传输通道用以传输右后声道音频;
左后声音频信道,其左后声音频传输通道用以传输左后声道音频。
进一步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具体可以包括四组互不相同的音频信道,而所述四组互不相同的音频信道中的音频传输通道分别用以传输右前声道音频、左前声道音频、右后声道音频以及左后声道音频。
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所述右前声音频信道、所述左前声音频信道、所述右后声音频信道以及所述左后声音频信道的设置位置可以根据需要而自行设置,例如,可以将所述右前声道音频、所述左前声道音频设置在适用于用户左耳的音频输出端,将所述右后声道音频、所述左后声道音频设置在适用于用户右耳的音频输出端;当然,也可以将所述右前声道音频、所述右后声道音频设置设置在适用于用户右耳的音频输出端,将所述左前声道音频、所述左后声道音频设置设置在适用于用户左耳的音频输出端,等等。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而自行设置。
也就是说,用户可以通过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耳机收听到包括右前声道的音响、左前声道的音响、右后声道的音响以及左后声道的音响。可见,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还具有扩大耳机可播放的声道音频种类,提升用户使用感受的技术效果。
可选地,所述耳机包括左音频输出端和右音频输出端;
所述右前声音频信道中的右前声发音单元以及所述右后声音频信道中的右后声发音单元,设置于所述右音频输出端中;
所述左前声音频信道中的左前声发音单元以及所述左后声音频信道中的左后声发音单元,设置于所述左音频输出端中。
由于右前声发音单元将对应发出基于右前声音频信道中的音频数据所转化的适应于右前声的音响,而右后声发音单元将对应发出基于右后声音频信道中的音频数据所转化的适应于右后声的音响。因此将该两个发音单元设置于右音频输出端中将更适应于传出与右音频相符的音响。同理,将左前声发音单元与左后声发音单元设置于左音频输出端中也将更适应于传出与左音频相符的音响,使用户在使用所述耳机的过程中感受到更佳的听觉享受。可见,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采用了更贴近于音频来源的发音单元设置,具有提高元器件位置设置的合理性的技术效果。
可选地,所述右前声发音单元设置于所述右音频输出端中相对于用户的右耳靠前的位置;
所述右后声发音单元设置于所述右音频输出端中相对于用户的右耳靠后的位置;
所述左前声发音单元设置于所述左音频输出端中相对于用户的左耳靠前的位置;
所述左后声发音单元设置于所述左音频输出端中相对于用户的左耳靠后的位置。
由于耳机的音频输出端在使用过程中通常都放置在贴近人耳的位置,当采用右前声发音单元设置于相对用户的右耳靠前的位置,左前声发音单元设置于相对用户的左耳靠前的位置,右后声发音单元设置于相对用户的右耳靠后的位置时,用户在接听各发音单元所发出的音响时,将更贴近于音乐在录制时的音源效果。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还具有进一步提升用户使用感受的技术效果。
可选地,所述音频接入端包括:
右前声音频接入通道,与所述右前声音频传输通道连接,用以接入右前声音频信号;
右后声音频接入通道,与所述右后声音频传输通道连接,用以接入右后声音频信号;
左前声音频接入通道,与所述左前声音频传输通道连接,用以接入左前声音频信号;
左后声音频接入通道,与所述左后声音频传输通道连接,用以接入左后声音频信号。
也就是说,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不同的音频传输通道可以采用与其一一对应的音频接入通道而接收并传输由音频输出设备发送的、与该音频传输通道相对应的音频数据。由此可以避免采用相同的接入通道而传输多个音频传输通道的音频数据,而造成不同音频传输通道的音频数据相混而影响音效质量的情况。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还具有保障发音效果和发音质量的技术效果。
可选地,所述音频接入端的表面还设置有绝缘层。
由于音频接入端在接入音频输出设备后会形成一定的电场反应,如果不加任何保护措施的话极有可能会使周边电子器件或材料一同形成电场反应,造成电子器件或原材料的受损。因此在音频接入端的表面设置绝缘层可以避免对周边电子器件或材料的电场反应,具有提高用户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的技术效果。
由此可见,本申请实施例的耳机中包括至少三组互不相同的音频信道。也就是说,本申请实施例的耳机将通过设置至少三组互不相同的音频信道,从而可以实现播放至少三组互不相同的声道音响或具有不同音效质量的音响。由于音频信道的增加成本远小于设置解码声卡的成本,并且音频信道的传输接口端形式也可以根据需要而采用多种方式设置。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具有适用范围广和应用成本低廉的技术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至少还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进一步地,用户可以通过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耳机收听到包括右前声道的音响、左前声道的音响、右后声道的音响以及左后声道的音响。可见,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还具有扩大耳机可播放的声道音频种类,提升用户使用感受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地,由于右前声发音单元将对应发出基于右前声音频信道中的音频数据所转化的适应于右前声的音响,而右后声发音单元将对应发出基于右后声音频信道中的音频数据所转化的适应于右后声的音响。因此将该两个发音单元设置于右音频输出端中将更适应于传出与右音频相符的音响。同理,将左前声发音单元与左后声发音单元设置于左音频输出端中也将更适应于传出与左音频相符的音响,使用户在使用所述耳机的过程中感受到更佳的听觉享受。可见,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采用了更贴近于音频来源的发音单元设置,具有提高元器件位置设置的合理性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地,由于耳机的音频输出端在使用过程中通常都放置在贴近人耳的位置,当采用右前声发音单元设置于相对用户的右耳靠前的位置,左前声发音单元设置于相对用户的左耳靠前的位置,右后声发音单元设置于相对用户的右耳靠后的位置时,用户在接听各发音单元所发出的音响时,将更贴近于音乐在录制时的音源效果。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还具有进一步提升用户使用感受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不同的音频传输通道可以采用与其一一对应的音频接入通道而接收并传输由音频输出设备发送的、与该音频传输通道相对应的音频数据。由此可以避免采用相同的接入通道而传输多个音频传输通道的音频数据,而造成不同音频传输通道的音频数据相混而影响音效质量的情况。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还具有保障发音效果和发音质量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地,由于音频接入端在接入音频输出设备后会形成一定的电场反应,如果不加任何保护措施的话极有可能会使周边电子器件或材料一同形成电场反应,造成电子器件或原材料的受损。因此在音频接入端的表面设置绝缘层可以避免对周边电子器件或材料的电场反应,具有提高用户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的技术效果。
尽管已描述了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申请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进一步地,本申请技术方案中的各个方法步骤可以颠倒,变换先后顺序而依然落入本申请所涵盖的发明范围中。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7)

1.一种耳机,包括:
音频接入端;
音频输出端;
至少三组互不相同的音频信道,所述音频信道包括发音单元,以及与所述发音单元对应的音频传输通道;
其中,所述音频接入端与所述音频传输通道连接,且所述发音单元设置于所述音频输出端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三组互不相同的音频信道,具体为:
音频传输通道互不相同的至少三组音频信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音频传输通道互不相同的至少三组音频信道,包括:
右前声音频信道,其右前声音频传输通道用以传输右前声道音频;
左前声音频信道,其左前声音频传输通道用以传输左前声道音频;
右后声音频信道,其右后声音频传输通道用以传输右后声道音频;
左后声音频信道,其左后声音频传输通道用以传输左后声道音频。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包括左音频输出端和右音频输出端;
所述右前声音频信道中的右前声发音单元以及所述右后声音频信道中的右后声发音单元,设置于所述右音频输出端中;
所述左前声音频信道中的左前声发音单元以及所述左后声音频信道中的左后声发音单元,设置于所述左音频输出端中。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右前声发音单元设置于所述右音频输出端中相对于用户的右耳靠前的位置;
所述右后声发音单元设置于所述右音频输出端中相对于用户的右耳靠后的位置;
所述左前声发音单元设置于所述左音频输出端中相对于用户的左耳靠前的位置;
所述左后声发音单元设置于所述左音频输出端中相对于用户的左耳靠后的位置。
6.如权利要求3-5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音频接入端包括:
右前声音频接入通道,与所述右前声音频传输通道连接,用以接入右前声音频信号;
右后声音频接入通道,与所述右后声音频传输通道连接,用以接入右后声音频信号;
左前声音频接入通道,与所述左前声音频传输通道连接,用以接入左前声音频信号;
左后声音频接入通道,与所述左后声音频传输通道连接,用以接入左后声音频信号。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音频接入端的表面还设置有绝缘层。
CN201610826812.0A 2016-09-14 2016-09-14 一种耳机 Pending CN10630378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26812.0A CN106303784A (zh) 2016-09-14 2016-09-14 一种耳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26812.0A CN106303784A (zh) 2016-09-14 2016-09-14 一种耳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03784A true CN106303784A (zh) 2017-01-04

Family

ID=577125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826812.0A Pending CN106303784A (zh) 2016-09-14 2016-09-14 一种耳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303784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243756Y (zh) * 1996-05-24 1996-12-25 刘汉森 环绕声耳机
CN2257426Y (zh) * 1996-02-01 1997-07-02 杨用 环绕立体声耳机
CN2355507Y (zh) * 1998-07-31 1999-12-22 朱群彬 具有环绕声效果的耳机
CN2542015Y (zh) * 2002-03-18 2003-03-26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计算机用4声道耳麦
CN2571094Y (zh) * 2002-07-12 2003-09-03 林欧煌 一种立体声耳机装置
US20090304214A1 (en) * 2008-06-10 2009-12-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surround sound using speakers and headphones
CN204131681U (zh) * 2014-07-25 2015-01-28 马恒达 一种耳机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257426Y (zh) * 1996-02-01 1997-07-02 杨用 环绕立体声耳机
CN2243756Y (zh) * 1996-05-24 1996-12-25 刘汉森 环绕声耳机
CN2355507Y (zh) * 1998-07-31 1999-12-22 朱群彬 具有环绕声效果的耳机
CN2542015Y (zh) * 2002-03-18 2003-03-26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计算机用4声道耳麦
CN2571094Y (zh) * 2002-07-12 2003-09-03 林欧煌 一种立体声耳机装置
US20090304214A1 (en) * 2008-06-10 2009-12-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surround sound using speakers and headphones
CN204131681U (zh) * 2014-07-25 2015-01-28 马恒达 一种耳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277322B2 (en) System for optimizing the perceived sound quality in virtual sound zones
EP3061268B1 (en) Method and mobile device for processing an audio signal
CN107040862A (zh) 音频处理方法及处理系统
WO2011104418A1 (en) Modifying spatial image of a plurality of audio signals
MX2021002104A (es) Aparato de audio y metodo de procesamiento de audio.
CN106535077B (zh) 一种耳机测试电路
US9668081B1 (en) Frequency response compensation method, electronic device,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using the same
CN105723459B (zh) 用于改进声频信号的感知的设备和方法
CN108632714A (zh) 扬声器的声音处理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5679345A (zh) 一种音频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US20170118571A1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sound signal adjustment method thereof
US20170223474A1 (en) Digital audio processing systems and methods
US9837100B2 (en) Ambient sound rendering for online meetings
CN101232742A (zh) 可切换信号传输的耳机装置
CN106714021A (zh) 一种耳机及电子组件
CN106303784A (zh) 一种耳机
CN102760462B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A3010548A1 (en) Set of headphones and headphone cable
US20120134499A1 (en) Audio Processing Devices, Multi-Channel Audio Appl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Thereof
CN113115175B (zh) 3d音效处理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6131732A (zh) 一种耳机
US20140056429A1 (en) Spatialization using stereo decorrelation
US20060052129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playing MPEG Layer-3 files stored in a mobile phone
CN104703093B (zh) 一种音频输出方法及装置
CN101977348B (zh) 滤波器设计方法及虚拟立体环绕声信号的处理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