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场系统装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磁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磁场系统装配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磁制冷设备中磁场系统是重要的部件之一,其中,磁性系统通常有轭铁和磁体组成,而磁场系统根据轭铁的外部形状不同大体分为平板式轭铁和异型轭铁,对于异型轭铁常见的形状为圆筒型和C型。对于将磁体安装到异型轭铁的过程中,磁体在粘接到轭铁上后,由于磁体之间会产生强烈吸引或者排斥作用,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装配模具将磁体装配到轭铁上,通常情况下,采用如下两种模具:一种是保证精度的模具,即将模具外形尺寸与工作空间的尺寸偏差控制在极小的范围;另一种是保证脱模,通过增加模具的负公差,增加模具的脱模效率。采用上述两种模具组装磁体时,对于第一种方式,由于模具与磁体高精度配合,模具很难取出,脱模过程中容易对磁体造成损伤;而对于第二种方法,无法保证磁场系统对形状尺寸的精度要求,需要频繁调整磁体位置以保证组装精度,且由于磁体定位不可靠,脱模时也容易导致磁体脱落,上述两种方式均容易出现磁体阵列崩溃的现象,导致现有技术中的磁场系统组装难度大且组装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磁场系统装配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磁场系统组装难度大且组装效率较低的缺陷,实现降低磁场系统的组装难度,并提高组装效率。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磁场系统装配方法,采用中心模具进行装配,中心模具包括第一芯体和第一套壳;其中,磁场系统包括轭铁和多块磁体,轭铁形成安装空间;具体装配方法包括:
步骤1、将一块磁体固定在轭铁上,然后,将中心模具贴靠在该磁体上;
步骤2、绕中心模具将剩余磁体固定安装在轭铁上;
步骤3、取出中心模具,即先将第一芯体从第一套壳中取出,再将第一套壳脱模取出。
进一步的,还采用定位模具进行装配;其中,步骤1具体为:将一块磁体固定在轭铁上,然后,将中心模具和定位模具分别放入到安装空间中,该磁体和定位模具相对设置,中心模具夹紧在该磁体和定位模具之间;另外,步骤2具体包括:步骤21、轭铁上在位于定位模具与步骤1中安装的磁体之间的区域内填充固定磁体;步骤22、取出定位模具;步骤23、轭铁上在由定位模具所空出的区域内填充固定磁体。
进一步的,定位模具包括第二芯体和第一套壳,第二芯体活动插在第二套壳中;所述步骤22具体为:先将第二芯体从第二套壳中取出,再将第二套壳脱模取出。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套壳和所述第二套壳由硬质柔性材料制成;所述步骤22具体为:将第二芯体从第二套壳中取出后,将第二套壳施加外力使其形变,以将第二套壳脱模取出;所述步骤3具体为:将第一芯体从第二套壳中取出后,将第一套壳施加外力使其形变,以将第一套壳脱模取出。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套壳和所述第二套壳由耗材性材料制成;所述步骤22具体为:将第二芯体从第二套壳中取出后,破碎清除第二套壳;所述步骤3具体为:将第一芯体从第二套壳中取出后,破碎清除第一套壳。
进一步的,第一芯体和第一套壳之间形成润滑油层,第二芯体和第二套壳之间形成润滑油层。
进一步的,第一芯体包括连接在一起的第一耐用体和第一耗材体,第二芯体包括连接在一起的第二耐用体和第二耗材体,其中,第一耗材体和第二耗材体由耗材性材料制成;所述步骤22中先将第二芯体从第二套壳中取出的操作具体为:先破碎清除第二耗材体,再将第二耐用体从第二套壳中取出;所述步骤3中先将第一芯体从第一套壳中取出的操作具体为:先破碎清除第一耗材体,再将第一耐用体从第一套壳中取出。
进一步的,第一耐用体的外表面形成第一凹槽,第一耗材体位于所述第一凹槽中;第二耐用体的外表面形成第二凹槽,第二耗材体位于所述第二凹槽中。
本发明提供的磁场系统装配方法,通过采用中心模具装配磁体,中心模具主要起到准确定位磁体的安装位置,确保磁体能够精准的安装固定到轭铁上,而在脱模时,先将第一芯体从第一套壳中取出,第一套壳没有第一芯体的支撑其结构强度变弱,能够方便操作人员在不破坏磁体的情况下将第一套壳脱模出,实现降低了磁场系统的组装难度,并提高组装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磁场系统装配方法实施例的组装示意图一;
图2为本发明磁场系统装配方法实施例的组装示意图二;
图3为本发明磁场系统装配方法实施例的组装示意图三;
图4为本发明磁场系统装配方法实施例的组装示意图四;
图5为本发明磁场系统装配方法实施例的组装示意图五;
图6为本发明磁场系统装配方法实施例的组装示意图六。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6所示,本实施例磁场系统装配方法,采用中心模具1和定位模具2,中心模具1包括第一芯体11和第一套壳12,第一芯体11活动插在第一套壳12中;其中,磁场系统包括轭铁100和多块磁体200,轭铁100形成安装空间;具体装配方法包括:
步骤1、将一块磁体200固定在轭铁100上,然后,将中心模具1和定位模具2分别放入到安装空间中,该磁体200和定位模具2相对设置,中心模具1夹紧在该磁体200和定位模具2之间。具体的,本实施例以轭铁100为圆筒形为例进行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在步骤1中先固定一块磁体200,然后,再将中心模具1和定位模具2装入到安装空间中,定位模具2与磁体200相对设置将用于准确的定位中心模具1,使得中心模具1能够与磁体200紧密接触。
步骤21、轭铁100上在位于定位模具2与步骤1中安装的磁体200之间的区域内填充固定磁体200。具体的,如图3所示,在中心模具1的定位下,可以准确在定位模具2的两侧继续安装固定磁体200,确保磁体200的安装位置保持较高的精度要求。
步骤22、取出定位模具2。具体的,在完成定位模具2与步骤1中安装的磁体200之间的区域内填充固定磁体200后,将定位模具2取出。其中,为了方便快捷的取出定位模具2而避免损伤安装好的磁体200,进一步的,定位模具2包括第二芯体21和第一套壳22,第二芯体21活动插在第二套壳22中;所述步骤22具体为:先将第二芯体21从第二套壳22中取出,再将第二套壳22脱模取出。由于先将第二套壳22内的第二芯体21取出,使得第二套壳22的整体结构变弱,第二套壳22受磁体200的压力会产生微小的形变,使得第二套壳22受磁体200的约束力变弱,更容易将第二套壳22取出。另外,第二套壳22可以由硬质柔性材料制成,例如:柔性玻璃、碳纤维等;所述步骤22具体为:将第二芯体21从第二套壳22中取出后,将第二套壳22施加外力使其形变,以将第二套壳22脱模取出;或者,第二套壳22由耗材性材料制成例如:水泥、石膏、树脂等;所述步骤22具体为:将第二芯体21从第二套壳22中取出后,破碎清除第二套壳22。优选的,第二芯体21和第二套壳22之间形成润滑油层,以便于更容易的将第二芯体21从第二套壳22中取出。
步骤23、轭铁100上在由定位模具2所空出的区域内填充固定磁体200;具体的,如图4所示,在通过步骤22将定位模具2取出后,再将剩余的磁体200填充在定位模具2所占用的空间位置中,完成所有磁体200的固定安装操作。
步骤3、取出中心模具1,即先将第一芯体11从第一套壳12中取出,再将第一套壳12脱模取出。具体的,由于中心模具1与各个磁体200紧密接触,先将第一芯体11取出后,第一套壳12不受第一芯体11的支撑其结构强度变弱,第一套壳12受磁体200的压力会产生微小的形变,使得第一套壳12受磁体200的约束力变弱,更容易将第一套壳12取出。其中,第一套壳12可以由硬质柔性材料制成,例如:柔性玻璃、碳纤维等;所述步骤3具体为:将第一芯体11从第一套壳12中取出后,将第一套壳12施加外力使其形变,以将第一套壳12脱模取出;或者,第一套壳12由耗材性材料制成例如:水泥、石膏、树脂等;所述步骤3具体为:将第一芯体11从第一套壳12中取出后,破碎清除第一套壳12。优选的,第一芯体11和第一套壳12之间形成润滑油层,以便于更容易的将第一芯体11从第一套壳12中取出。
本实施例磁场系统装配方法,通过采用中心模具和定位模具配合装配磁体,中心模具主要起到准确定位磁体的安装位置,而定位模具用于在开始阶段装配磁体时定位中心模具的位置,确保磁体能够精准的安装固定到轭铁上,而在脱模时,先将第一芯体从第一套壳中取出,第一套壳没有第一芯体的支撑其结构强度变弱,能够方便操作人员在不破坏磁体的情况下将第一套壳脱模出,实现降低了磁场系统的组装难度,并提高组装效率。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可选的,第一芯体11包括连接在一起的第一耐用体(未图示)和第一耗材体(未图示),第二芯体21包括连接在一起的第二耐用体(未图示)和第二耗材体(未图示),其中,第一耗材体和第二耗材体由耗材性材料制成;所述步骤22中先将第二芯体21从第二套壳22中取出的操作具体为:先破碎清除第二耗材体,再将第二耐用体从第二套壳22中取出;所述步骤3中先将第一芯体11从第一套壳12中取出的操作具体为:先破碎清除第一耗材体,再将第一耐用体从第一套壳中取出。而为了重复利用耐用体,第一耐用体的外表面形成第一凹槽(未图示),第一耗材体位于所述第一凹槽中;第二耐用体的外表面形成第二凹槽(未图示),第二耗材体位于所述第二凹槽中。具体的,在破坏耗材体后,可以将新的耗材体安装到凹槽中,实现重复利用,降低模具的成本。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