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293502B - 一种配置方法、数据交换方法及服务器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配置方法、数据交换方法及服务器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293502B CN106293502B CN201510370099.9A CN201510370099A CN106293502B CN 106293502 B CN106293502 B CN 106293502B CN 201510370099 A CN201510370099 A CN 201510370099A CN 106293502 B CN106293502 B CN 106293502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erver
- data
- memory space
- interchanger
- virtual memor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4—Arrangements for executing specific programs
- G06F9/4401—Bootstrapping
- G06F9/4416—Network booting; Remote initial program loading [RIPL]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02—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0604—Improving or facilitating administration, e.g. storage management
- G06F3/0605—Improving or facilitating administration, e.g. storage management by facilitating the interaction with a user or administrator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28—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making use of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0662—Virtualisation aspects
- G06F3/0665—Virtualisation aspects at area level, e.g. provisioning of virtual or logical volume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68—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adopting a particular infrastructure
- G06F3/0671—In-line storage system
- G06F3/0683—Plurality of storage devices
- G06F3/0689—Disk arrays, e.g. RAID, JBO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置方法、数据交换方法及服务器系统,所述配置方法包括:将至少一个第一存储装置虚拟成M个启动虚拟存储空间,以及将至少一个第二存储装置虚拟成M个数据虚拟存储空间,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存储装置及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存储装置与至少一个交换机连接,所述至少一个交换机连接有M个服务器;建立所述M个服务器中第i个服务器与所述M个启动虚拟存储空间中的第i个启动虚拟存储空间间的第i个第一对应关系,在i为M时,获得M个第一对应关系;建立所述第i个服务器与所述M个数据虚拟存储空间中的第i个数据虚拟存储空间间的第i个第二对应关系,在i为M时,获得M个第二对应关系。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配置方法、数据交换方法及服务器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服务器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服务器的应用中,一台服务器使用一组RAID 1硬盘群(独立磁盘冗余阵列),建立起强健的服务器作业环境。但在资料中心的应用中,由于服务器数量庞大,每台服务器单独建立一组RAID 1硬盘群造成高昂的总体成本,故在资料中心的应用中,开始采用以iSCSI(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为资料中心基础架构的结构设计,以共用RAID 1硬盘群来降低总体成本。
现有技术中的iSCSI架构主要采用10Gb以太网的频宽,只能支持20台服务器的开机需求,若需要增加服务器支援数量,则一般采用昂贵的集中式管理的高速存储网络解决方案,即SAN网络存储。
本申请发明人在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由于现有技术中iSCSI架构内的网路频宽问题,导致该架构只能支持20台的服务器,这样,当服务器数量庞大时,iSCSI架构无法满足所有服务器的数据存储及交换的需求,所以,现有技术中的iSCSI架构存在服务器支援数量受限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配置方法、数据交换方法及服务器系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iSCSI架构存在服务器支援数量受限的技术问题,实现提供一种高频宽连接架构,进而增加服务器支援数量的技术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一种配置方法,应用一服务器系统中,所述方法包括:
将至少一个第一存储装置虚拟成M个启动虚拟存储空间,以及将至少一个第二存储装置虚拟成M个数据虚拟存储空间,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存储装置及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存储装置与至少一个交换机连接,所述至少一个交换机连接有M个服务器,以及所述至少一个交换机中每个交换机与所述服务器系统中的管理装置连接,M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
依次取i从1至M,建立所述M个服务器中第i个服务器与所述M个启动虚拟存储空间中的第i个启动虚拟存储空间间的第i个第一对应关系,在i为M时,获得M个第一对应关系;
依次取i从1至M,建立所述第i个服务器与所述M个数据虚拟存储空间中的第i个数据虚拟存储空间间的第i个第二对应关系,在i为M时,获得M个第二对应关系。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与所述至少一个交换机中的一个或多个交换机连接的至少一个网卡虚拟成M个虚拟网卡;
依次取i从1至M,建立所述第i个服务器与所述M个虚拟网卡中的第i个虚拟网卡间的第i个第三对应关系,在i为M时,获得M个第三对应关系。
可选的,所述至少一个交换机中每个交换机具体为PCIE交换机,所述至少一个网卡中每个网卡具体为HBA网卡。
可选的,在建立所述第i个第一对应关系后,所述第i个服务器只能从所述第i个启动虚拟存储空间获得所述第i个服务器的第i个服务器启动数据;
在建立所述第i个第二对应关系后,所述第i个服务器只能将需要写入数据写入所述第i个数据虚拟存储空间;所述第i个服务器能够从所述M个数据虚拟存储空间中每个数据虚拟存储空间读取数据;
在建立所述第i个第三对应关系后,所述第i个服务器只能通过所述第i个虚拟网卡和云端设备进行数据交换。
本申请实施例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数据交换方法,应用一服务器系统中,所述方法包括:
获得所述服务器系统中M个服务器中的第i个服务器的数据操作指令,其中,所述服务器系统中的至少一个第一存储装置及至少一个第二存储装置与至少一个交换机连接,所述至少一个交换机连接有所述M个服务器,以及所述至少一个交换机中每个交换机与所述服务器系统中的管理装置连接;
基于所述M个服务器与用于数据读写或交换的M个虚拟数据装置间的M个对应关系,确定出与所述第i个服务器对应的第i个虚拟数据装置;
执行所述数据操作指令,以使所述第i个服务器对所述第i个虚拟数据装置进行相应的数据操作。
可选的,所述获得所述服务器系统中M个服务器中的第i个服务器的数据操作指令,具体为:
获得所述服务器系统中M个服务器中的第i个服务器的用于读取所述第i个服务器的第i个服务器启动数据的系统启动数据读取指令;或
获得所述服务器系统中M个服务器中的第i个服务器的用于保存第一数据的数据写入指令;或
获得所述服务器系统中M个服务器中的第i个服务器用于与云端设备进行数据交换的数据交换指令。
可选的,在所述数据操作指令具体为所述系统启动数据读取指令时,所述基于所述M个服务器与用于数据读写或交换的M个虚拟数据装置间的M个对应关系,确定出与所述第i个服务器对应的第i个虚拟数据装置,具体为:
基于M个第一对应关系,从通过虚拟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存储装置而获得的M个启动虚拟存储空间中确定出与所述第i个服务器对应的第i个启动虚拟存储空间,其中,所述M个第一对应关系具体为所述M个服务器与所述M个启动虚拟存储空间间的对应关系;以及
所述执行所述数据操作指令,以使所述第i个服务器对所述第i个虚拟数据装置进行相应的数据操作,具体为:
执行所述系统启动数据读取指令,以使所述第i个服务器从所述第i个启动虚拟存储空间读取第i个服务器启动数据。
可选的,在所述数据操作指令具体为所述数据写入指令时,所述基于所述M个服务器与用于数据读写或交换的M个虚拟数据装置间的M个对应关系,确定出与所述第i个服务器对应的第i个虚拟数据装置,具体为:
基于M个第二对应关系,从通过虚拟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存储装置而获得的M个数据虚拟存储空间中确定出与所述第i个服务器对应的第i个数据虚拟存储空间,其中,所述M个第二对应关系具体为所述M个服务器与所述M个数据虚拟存储空间间的对应关系;以及
所述执行所述数据操作指令,以使所述第i个服务器对所述第i个虚拟数据装置进行相应的数据操作,具体为:
执行所述数据写入指令,以使所述第i个服务器将所述第一数据写入所述第i个数据虚拟存储空间。
可选的,在所述数据操作指令具体为所述数据交换指令时,所述基于所述M个服务器与用于数据读写或交换的M个虚拟数据装置间的M个对应关系,确定出与所述第i个服务器对应的第i个虚拟数据装置,具体为:
基于M个第三对应关系,从通过虚拟与所述至少一个交换机中的一个或多个交换机连接的至少一个网卡而获得的M个虚拟网卡中确定出与所述第i个服务器对应的第i个虚拟网卡,其中,所述M个第三对应关系具体为所述M个服务器与所述M个虚拟网卡间的对应关系;以及
所述执行所述数据操作指令,以使所述第i个服务器对所述第i个虚拟数据装置进行相应的数据操作,具体为:
执行所述数据交换指令,以使所述第i个服务器通过所述第i个虚拟网卡与所述云端设备进行数据交换。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服务器系统,包括:
至少一个第一存储装置,对应具有M个启动虚拟存储空间;
至少一个第二存储装置,对应具有M个数据虚拟存储空间;
至少一个交换机,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存储装置及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存储装置连接至所述至少一个交换机;
M个服务器,与所述至少一个交换机连接;
管理装置,与所述M个服务器连接;
其中,通过所述管理装置,在所述M个服务器中的第i个服务器与所述M个启动虚拟存储空间中的第i个启动虚拟存储空间间建立有第i个第一对应关系,共M个第一对应关系;以及在所述第i个服务器与所述M个数据虚拟存储空间中的第i个数据虚拟存储空间间建立有第i个第二对应关系,共M个第二对应关系。
可选的,所述服务器系统还包括:与所述至少一个交换机中的一个或多个交换机连接的至少一个网卡,所述至少一个网卡被虚拟成M个虚拟网卡;
其中,在所述M个服务器中的第i个服务器与所述M个虚拟网卡中的第i个虚拟网卡间建立有第i个第三对应关系,其中,i为1至M间的任意一整数。
可选的,所述至少一个交换机中每个交换机具体为PCIE交换机,所述至少一个网卡中每个网卡具体为HBA网卡。
可选的,所述第i个服务器只能从所述第i个启动虚拟存储空间获得所述第i个服务器的第i个服务器启动数据;
所述第i个服务器只能将需要写入数据写入所述第i个数据虚拟存储空间;所述第i个服务器能够从所述M个数据虚拟存储空间中每个数据虚拟存储空间读取数据;
所述第i个服务器只能通过所述第i个虚拟网卡和云端设备进行数据交换。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一种或多种技术效果:
一、由于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采用将至少一个第一存储装置虚拟成M个启动虚拟存储空间,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存储装置与至少一个交换机连接,所述至少一个交换机连接有M个服务器,以及所述至少一个交换机中每个交换机与所述服务器系统中的管理装置连接,依次取i从1至M,建立所述M个服务器中第i个服务器与所述M个启动虚拟存储空间中的第i个启动虚拟存储空间间的第i个第一对应关系的技术手段,这样,至少一个交换机将第一存储装置通过硬件虚拟化的方式达到共享,提高共享存储的频宽,然后将第一存储装置虚拟化成与服务器数量相同的多个虚拟存储空间,从而使每一台服务器都具有与之对应的开机启动信息存储空间来提供服务器的开机需求,所以,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iSCSI架构存在服务器支援数量受限的技术问题,实现了提高服务器系统所能支援的服务器的数量的技术效果。
二、由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采用将至少一个第二存储装置虚拟成M个数据虚拟存储空间,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存储装置与至少一个交换机连接,所述至少一个交换机连接有M个服务器,以及所述至少一个交换机中每个交换机与所述服务器系统中的管理装置连接,依次取i从1至M,建立所述第i个服务器与所述M个数据虚拟存储空间中的第i个数据虚拟存储空间间的第i个第二对应关系的技术手段,这样,每个服务器都能将需要写入的数据存储到第二存储装置中,且由于每个服务器都能从第二存储装置中获取相应的信息,所以,实现了共享存储硬盘来达到资料共享的技术效果。
三、由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采用将与所述至少一个交换机中的一个或多个交换机连接的至少一个网卡虚拟成M个虚拟网卡;依次取i从1至M,建立所述第i个服务器与所述M个虚拟网卡中的第i个虚拟网卡间的第i个第三对应关系的技术手段,这样,至少一个交换机将至少一个网卡通过虚拟化的方式,虚拟成与服务器数量相同的多个虚拟网卡,进而使每个服务器都能通过所述至少一个网卡获取网络资源,实现了共享网路卡的技术效果。
四、由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采用所述至少一个交换机中每个交换机具体为PCIE交换机的技术手段,这样,利用PCIE交换机中的PCIe总线的可耦合性,用户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要来弹性规划频宽,由于常用的PCIe总线类型主要为PCIe x4,PCIe x8及PCIe x16三种,所以,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服务器系统实现了可提供32~128GT/s的频宽的技术效果。
五、由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采用所述至少一个交换机中每个交换机具体为PCIE交换机的技术手段,这样,服务器系统中共享网路卡可在资料中心的网路架构中减少一级的以太网交换机,所以,实现了降低服务器系统中资料传送设备的成本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中提供的一种配置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一中M个服务器与M个启动虚拟存储空间的M个第一对应关系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一中M个服务器与M个数据虚拟存储空间的M个第二对应关系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一中M个服务器与M个虚拟网路间的M个第三对应关系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二中提供的一种数据交换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二中步骤S202及步骤S203的第一种具体实现方式流程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二中步骤S202及步骤S203的第二种具体实现方式流程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二中步骤S202及步骤S203的第三种具体实现方式流程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三中提供的一种服务器系统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配置方法、数据交换方法及服务器系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iSCSI架构存在服务器支援数量受限的技术问题,实现提供一种高频宽连接架构,进而增加服务器支援数量的技术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一种配置方法,应用一服务器系统中,所述方法包括:
将至少一个第一存储装置虚拟成M个启动虚拟存储空间,以及将至少一个第二存储装置虚拟成M个数据虚拟存储空间,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存储装置及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存储装置与至少一个交换机连接,所述至少一个交换机连接有M个服务器,以及所述至少一个交换机中每个交换机与所述服务器系统中的管理装置连接,M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
依次取i从1至M,建立所述M个服务器中第i个服务器与所述M个启动虚拟存储空间中的第i个启动虚拟存储空间间的第i个第一对应关系,在i为M时,获得M个第一对应关系;
依次取i从1至M,建立所述第i个服务器与所述M个数据虚拟存储空间中的第i个数据虚拟存储空间间的第i个第二对应关系,在i为M时,获得M个第二对应关系。
在上述的技术方案中,采用将至少一个第一存储装置虚拟成M个启动虚拟存储空间,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存储装置与至少一个交换机连接,所述至少一个交换机连接有M个服务器,以及所述至少一个交换机中每个交换机与所述服务器系统中的管理装置连接,依次取i从1至M,建立所述M个服务器中第i个服务器与所述M个启动虚拟存储空间中的第i个启动虚拟存储空间间的第i个第一对应关系的技术手段,这样,至少一个交换机将第一存储装置通过硬件虚拟化的方式达到共享,提高共享存储的频宽,然后将第一存储装置虚拟化成与服务器数量相同的多个虚拟存储空间,从而使每一台服务器都具有与之对应的开机启动信息存储空间来提供服务器的开机需求,所以,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iSCSI架构存在服务器支援数量受限的技术问题,实现了提高服务器系统所能支援的服务器的数量的技术效果。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文件中记载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请参考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中提供的一种配置方法,应用于一服务器系统中,所述方法包括:
S101:将至少一个第一存储装置虚拟成M个启动虚拟存储空间,以及将至少一个第二存储装置虚拟成M个数据虚拟存储空间,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存储装置及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存储装置与至少一个交换机连接,所述至少一个交换机连接有M个服务器,以及所述至少一个交换机中每个交换机与所述服务器系统中的管理装置连接,M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
S102:依次取i从1至M,建立所述M个服务器中第i个服务器与所述M个启动虚拟存储空间中的第i个启动虚拟存储空间间的第i个第一对应关系,在i为M时,获得M个第一对应关系;
S103:依次取i从1至M,建立所述第i个服务器与所述M个数据虚拟存储空间中的第i个数据虚拟存储空间间的第i个第二对应关系,在i为M时,获得M个第二对应关系。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将以所述服务器系统具体为资料中心的服务器系统为例来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法进行详细描述。
所述第一存储装置可以是RAID 1存储卡,所述第二存储装置可以是RAID 0存储卡,同时,每一个RAID 1或者RAID 0存储卡均通过RAID控制器与交换机相连,具体的,一个RAID控制器可以同时与一个RAID 1及一个RAID 0相连,也可以是两个RAID控制器与一个RAID 1及一个RAID 0相连,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根据RAID控制器的类型及RAID卡的类型来进行设定,在本申请中不作限制。
然后,将RAID控制器与至少一个交换机相连。所述至少一个交换机中每个交换机具体为PCIE交换机,交换机的个数可以根据所需支持的服务器的数量以及PCIE交换机中PCIe的总线类型而定,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以PCIe x8、且支持64台服务器节点的频宽连接方案为例来进行具体说明。选用8个PCIE交换机,分成上下两层进行设置,第一层设置有2个PCIE交换机,第二层设置有6个PCIE交换机,第一层PCIE交换机与RAID控制器及第二层PCIE交换机相连,第二层PCIE交换机的前端连接第一层PCIE交换机,后端则与服务器相连。同时,8个PCIE交换机均与management CPU(管理处理器)相连。
在采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配置方法进行配置时,首先执行步骤S101,即:将至少一个第一存储装置虚拟成M个启动虚拟存储空间,以及将至少一个第二存储装置虚拟成M个数据虚拟存储空间,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存储装置及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存储装置与至少一个交换机连接,所述至少一个交换机连接有M个服务器,以及所述至少一个交换机中每个交换机与所述服务器系统中的管理装置连接,M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沿用上述例子,management CPU通过与第一层PCIE交换机相连的RAID控制器,将至少一个RAID 0存储卡及至少一个RAID 1存储卡分别虚拟成多个存储空间,由于服务器节点的数量为64,则将至少一个RAID 1存储卡虚拟化成存储64个服务器开机启动数据的64个启动虚拟存储空间;将至少一个RAID 0存储卡虚拟化成存储64个服务器的非启动数据的64个数据虚拟存储空间,其中,RAID 0及RAID 1存储卡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要进行选择。
在执行完成步骤S101之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法便执行步骤S102,即:依次取i从1至M,建立所述M个服务器中第i个服务器与所述M个启动虚拟存储空间中的第i个启动虚拟存储空间间的第i个第一对应关系,在i为M时,获得M个第一对应关系。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沿用上述例子,当management CPU将至少一个RAID1存储卡虚拟化成64个启动虚拟存储空间及将至少一个RAID 0存储卡虚拟化成64个数据虚拟存储空间后,management CPU将对每一个启动虚拟存储空间进行分配,如,将64个启动虚拟存储空间中的第一个启动虚拟存储空间(VD 0)分配给Host 0,将VD 1分配给Host 1等,设定好每一个服务器对应的启动虚拟存储空间,获得64个服务器与RAID 1存储卡中的启动虚拟存储空间的一一对应关系,如图2所示。
在执行完成步骤S102之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法便执行步骤S103,即:依次取i从1至M,建立所述第i个服务器与所述M个数据虚拟存储空间中的第i个数据虚拟存储空间间的第i个第二对应关系,在i为M时,获得M个第二对应关系。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沿用上述例子,当management CPU将至少一个RAID1存储卡虚拟化成64个启动虚拟存储空间及将至少一个RAID 0存储卡虚拟化成64个数据虚拟存储空间后,management CPU将对每一个数据虚拟存储空间进行分配,如,将64个数据虚拟存储空间中的第一个数据虚拟存储空间(VD 0)分配给Host 0,将VD 1分配给Host 1等,设定好每一个服务器对应的数据虚拟存储空间,获得64个服务器与RAID 0存储卡中的数据虚拟存储空间的一一对应关系,此时,每个服务器都会将需要存储的数据存储到对应的数据虚拟存储空间中,同时,也可以设置每个数据虚拟存储空间对每个服务器的权限,如,VD1~VD63对Host 0的权项均为只读,这样,Host 0只能从VD1~VD63中读取数据而无法编辑数据,如图3所示。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与所述至少一个交换机中的一个或多个交换机连接的至少一个网卡虚拟成M个虚拟网卡;
依次取i从1至M,建立所述第i个服务器与所述M个虚拟网卡中的第i个虚拟网卡间的第i个第三对应关系,在i为M时,获得M个第三对应关系。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至少一个网卡中每个网卡具体为HBA网卡。沿用上述例子,在PCIe x8、且支持64台服务器节点的频宽连接方案下,采用2个HBA网卡,每个HBA网卡分别与第一层PCIE交换机中的任意一个PCIE交换机相连,management CPU将通过与每一个HBA网卡相连的PCIE交换机,将HBA网卡虚拟化成64个网路,每一个HBA网卡虚拟成32个网路,并将每一个网路分配给64个服务器节点,如,将第一个HBA网卡中的第一个网路分配给Host 0,将第二个HBA网卡中的第一个网路分配给Host 32等,进而获得了64个服务器与HBA网卡中的网路的一一对应的关系,如图4所示。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建立所述第i个第一对应关系后,所述第i个服务器只能从所述第i个启动虚拟存储空间获得所述第i个服务器的第i个服务器启动数据;
在建立所述第i个第二对应关系后,所述第i个服务器只能将需要写入数据写入所述第i个数据虚拟存储空间;所述第i个服务器能够从所述M个数据虚拟存储空间中每个数据虚拟存储空间读取数据;
在建立所述第i个第三对应关系后,所述第i个服务器只能通过所述第i个虚拟网卡和云端设备进行数据交换。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沿用上述例子,以Host 0为例,在确定Host 0与RAID0存储卡中的第一启动虚拟存储空间相对应、与RAID 0存储卡中的第一数据存储空间相对应以及与第一个HBA网卡中的第一网路相对应后,当Host 0开机时,会自动从RAID 1存储卡中的第一启动虚拟存储空间中读取开机数据以满足开机需求;当Host 0需要存储数据时,会自动将数据存储到RAID 0存储卡中的第一数据存储空间,同时,Host 0能从RAID 0存储卡中的所有虚拟存储空间中读取数据,如Host 0可以从RAID 0中的VD14、VD17中读取数据;当Host 0需要与云端进行数据交换时,Host 0便会自动通过第一个HBA网卡中的第一网路进行数据交换。
实施例二
基于与本申请实施例一相同的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一种数据交换方法,请参考图5,应用于一服务器系统中,所述方法包括:
S201:获得所述服务器系统中M个服务器中的第i个服务器的数据操作指令,其中,所述服务器系统中的至少一个第一存储装置及至少一个第二存储装置与至少一个交换机连接,所述至少一个交换机连接有所述M个服务器,以及所述至少一个交换机中每个交换机与所述服务器系统中的管理装置连接;
S202:基于所述M个服务器与用于数据读写或交换的M个虚拟数据装置间的M个对应关系,确定出与所述第i个服务器对应的第i个虚拟数据装置;
S203:执行所述数据操作指令,以使所述第i个服务器对所述第i个虚拟数据装置进行相应的数据操作。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将以所述服务器系统具体为资料中心的服务器系统为例来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法进行详细描述。所述资料中心服务器系统中的第一存储装置可以是RAID 1存储卡,第二存储装置可以是RAID 0存储卡,同时,每一个RAID 1或者RAID 0存储卡均通过RAID控制器与交换机相连,具体的,一个RAID控制器可以同时与一个RAID 1及一个RAID 0相连,也可以是两个RAID控制器与一个RAID 1及一个RAID 0相连,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根据RAID控制器的类型及RAID卡的类型来进行设定,在本申请中不作限制。同时,RAID控制器与至少一个交换机相连。所述至少一个交换机中每个交换机具体为PCIE交换机,交换机的个数可以根据所需支持的服务器的数量以及PCIE交换机中PCIe的总线类型而定,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以PCIe x8、且支持64台服务器节点的频宽连接方案为例来进行具体说明。选用8个PCIE交换机,分成上下两层进行设置,第一层设置有2个PCIE交换机,第二层设置有6个PCIE交换机,第一层PCIE交换机与RAID控制器及第二层PCIE交换机相连,第二层PCIE交换机的前端连接第一层PCIE交换机,后端则与64个服务器相连。同时,8个PCIE交换机均与management CPU(管理处理器)相连。
在采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配置方法进行配置时,首先执行步骤S201,即:获得所述服务器系统中M个服务器中的第i个服务器的数据操作指令,其中,所述服务器系统中的至少一个第一存储装置及至少一个第二存储装置与至少一个交换机连接,所述至少一个交换机连接有所述M个服务器,以及所述至少一个交换机中每个交换机与所述服务器系统中的管理装置连接。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步骤S201的具体实施方式为:
获得所述服务器系统中M个服务器中的第i个服务器的用于读取所述第i个服务器的第i个服务器启动数据的系统启动数据读取指令;或
获得所述服务器系统中M个服务器中的第i个服务器的用于保存第一数据的数据写入指令;或
获得所述服务器系统中M个服务器中的第i个服务器用于与云端设备进行数据交换的数据交换指令。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沿用上述例子,当64个服务器中的Host 0被启动时,服务器系统将获得由Host 0发出的系统启动数据读取指令;当Host 0需要在存储空间中存储数据时,服务器系统将获得由Host 0发出的数据写入指令;当Host0需要从网络端获取数据时,此时,服务器系统将获得由Host 0发出的数据交换指令。
在执行完成步骤S201之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法便执行步骤S202,即:基于所述M个服务器与用于数据读写或交换的M个虚拟数据装置间的M个对应关系,确定出与所述第i个服务器对应的第i个虚拟数据装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获得服务器操作指令不同,具体的实现有如下三种:
第一种,请参考图6:
在所述数据操作指令具体为所述系统启动数据读取指令时,步骤S202的具体实现方式为:
S2021:基于M个第一对应关系,从通过虚拟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存储装置而获得的M个启动虚拟存储空间中确定出与所述第i个服务器对应的第i个启动虚拟存储空间,其中,所述M个第一对应关系具体为所述M个服务器与所述M个启动虚拟存储空间间的对应关系。
相应地,步骤S203的具体实现方式为:
S2031:执行所述系统启动数据读取指令,以使所述第i个服务器从所述第i个启动虚拟存储空间读取第i个服务器启动数据。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沿用上述例子,management CPU通过与第一层PCIE交换机相连的RAID控制器,将至少一个RAID 1存储卡虚拟成多个存储空间,由于服务器节点的数量为64,则将至少一个RAID 1存储卡虚拟化成存储64个服务器开机启动数据的64个启动虚拟存储空间。然后,management CPU将对每一个启动虚拟存储空间进行分配,如,将64个启动虚拟存储空间中的第一个启动虚拟存储空间(VD 0)分配给Host 0,将VD 1分配给Host 1等,设定好每一个服务器对应的启动虚拟存储空间,获得64个服务器与RAID 1存储卡中的启动虚拟存储空间的一一对应关系。
以Host 0进行开机操作为例,服务器系统获得由Host 0发出的系统启动数据读取指令后,服务器系统基于获得的64个服务器与RAID 0存储卡中的启动虚拟存储空间的一一对应关系,确定出于Host 0对应的启动虚拟存储空间为RAID 1中的VD 0,然后,执行系统启动数据读取指令,PCIE交换机从RAID 1中的VD 0存储空间中获取所存储的开机数据,并反馈给Host 0,进而使Host 0完成了开机操作。
第二种,请参考图7:
在所述数据操作指令具体为所述数据写入指令时,步骤S202的具体实现方式为:
S2022:基于M个第二对应关系,从通过虚拟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存储装置而获得的M个数据虚拟存储空间中确定出与所述第i个服务器对应的第i个数据虚拟存储空间,其中,所述M个第二对应关系具体为所述M个服务器与所述M个数据虚拟存储空间间的对应关系。
相应地,步骤S203的具体实现方式为:
S2032:执行所述数据写入指令,以使所述第i个服务器将所述第一数据写入所述第i个数据虚拟存储空间。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沿用上述例子,management CPU通过与第一层PCIE交换机相连的RAID控制器,将至少一个RAID 0存储卡虚拟成多个存储空间,由于服务器节点的数量为64,则将至少一个RAID 0存储卡虚拟化成存储64个服务器存储数据的64个数据虚拟存储空间。然后,management CPU将对每一个数据虚拟存储空间进行分配,如,将64个数据虚拟存储空间中的第一个数据虚拟存储空间(VD 0)分配给Host 0,将VD 1分配给Host 1等,设定好每一个服务器对应的数据虚拟存储空间,获得64个服务器与RAID 0存储卡中的数据虚拟存储空间的一一对应关系。
以Host 0进行数据写入操作为例,服务器系统获得由Host 0发出的数据写入指令后,服务器系统基于获得的64个服务器与RAID 0存储卡中的数据虚拟存储空间的一一对应关系,确定出于Host 0对应的数据虚拟存储空间为RAID 0中的VD 0,然后,执行数据写入指令,PCIE交换机从Host 0需要存储的数据存储到RAID 0中的VD 0存储空间中,进而使Host0完成了数据写入操作。
同理,当Host 0需要进行数据读取操作时,服务器系统也可以设置与Host 0对应的数据读取虚拟空间,从而使Host 0能从相应的数据读取虚拟空间中获得所需数据;当然,也可以是让服务器系统中的所有的服务器都能读取数据读取虚拟空间中的任意一个虚拟空间,从而达到服务器系统中的资源共享的功能。
第三种,请参考图8:
在所述数据操作指令具体为所述数据交换指令时,步骤S202的具体实现方式为:
S2023:基于M个第三对应关系,从通过虚拟与所述至少一个交换机中的一个或多个交换机连接的至少一个网卡而获得的M个虚拟网卡中确定出与所述第i个服务器对应的第i个虚拟网卡,其中,所述M个第三对应关系具体为所述M个服务器与所述M个虚拟网卡间的对应关系。
相应地,步骤S203的具体实现方式为:
S2033:执行所述数据交换指令,以使所述第i个服务器通过所述第i个虚拟网卡与所述云端设备进行数据交换。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服务器系统中还设置有至少一个网卡,沿用上述例子,在PCIe x8、且支持64台服务器节点的频宽连接方案下,所述至少一个网卡具体为2个HBA网卡,每个HBA网卡分别与第一层PCIE交换机中的任意一个PCIE交换机相连,management CPU将通过与每一个HBA网卡相连的PCIE交换机,将HBA网卡虚拟化成64个网路,每一个HBA网卡虚拟成32个网路,并将每一个网路分配给64个服务器节点,如,将第一个HBA网卡中的第一个网路分配给Host 0,将第二个HBA网卡中的第一个网路分配给Host 32等,进而获得了64个服务器与HBA网卡中的网路的一一对应的关系。
以Host 0进行数据交换操作为例,服务器系统获得由Host 0发出的数据交换指令后,服务器系统基于获得的64个服务器与HBA网卡中的网路的一一对应关系,确定出于Host0对应的网路为第一个HBA网卡中的第一个网路,然后,执行数据交换指令,通过第一个HBA网卡访问云端数据,并将获取的数据通过第一个HBA网卡的第一网路,经由PCIE交换机反馈至Host 0,进而使Host 0完成了数据交换操作。
实施例三
请参考图9,基于与本申请实施例一相同的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一种服务器系统,包括:
至少一个第一存储装置10,对应具有M个启动虚拟存储空间;
至少一个第二存储装置20,对应具有M个数据虚拟存储空间;
至少一个交换机30,其中,至少一个第一存储装置10及至少一个第二存储装置20连接至至少一个交换机30;
M个服务器40,与至少一个交换机30连接;
管理装置50,与M个服务器40连接;
其中,通过管理装置50,在M个服务器40中的第i个服务器与所述M个启动虚拟存储空间中的第i个启动虚拟存储空间间建立有第i个第一对应关系,共M个第一对应关系;以及在所述第i个服务器与所述M个数据虚拟存储空间中的第i个数据虚拟存储空间间建立有第i个第二对应关系,共M个第二对应关系。
在本申请实施例三中,所述服务器系统还包括:与至少一个交换机30中的一个或多个交换机连接的至少一个网卡60,至少一个网卡60被虚拟成M个虚拟网卡;
其中,在M个服务器40中的第i个服务器与所述M个虚拟网卡中的第i个虚拟网卡间建立有第i个第三对应关系,其中,i为1至M间的任意一整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三中,所述至少一个交换机中每个交换机具体为PCIE交换机,所述至少一个网卡中每个网卡具体为HBA网卡。
在本申请实施例三中,所述第i个服务器只能从所述第i个启动虚拟存储空间获得所述第i个服务器的第i个服务器启动数据;
所述第i个服务器只能将需要写入数据写入所述第i个数据虚拟存储空间;所述第i个服务器能够从所述M个数据虚拟存储空间中每个数据虚拟存储空间读取数据;
所述第i个服务器只能通过所述第i个虚拟网卡和云端设备进行数据交换。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中,第一存储装置10可以采用RAID 1磁盘阵列,第二存储装置20可以采用RAID 0磁盘阵列,交换机30具体可以为PLX9797,所述服务器系统中还包括有至少一个RAID控制器,与PLX9797相连,用于将至少一个RAID 0虚拟成所述M个启动虚拟存储空间,以及将至少一个RAID 1虚拟成所所述M个数据虚拟存储空间。
通过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可以实现如下一个或多个技术效果:
一、由于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采用将至少一个第一存储装置虚拟成M个启动虚拟存储空间,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存储装置与至少一个交换机连接,所述至少一个交换机连接有M个服务器,以及所述至少一个交换机中每个交换机与所述服务器系统中的管理装置连接,依次取i从1至M,建立所述M个服务器中第i个服务器与所述M个启动虚拟存储空间中的第i个启动虚拟存储空间间的第i个第一对应关系的技术手段,这样,至少一个交换机将第一存储装置通过硬件虚拟化的方式达到共享,提高共享存储的频宽,然后将第一存储装置虚拟化成与服务器数量相同的多个虚拟存储空间,从而使每一台服务器都具有与之对应的开机启动信息存储空间来提供服务器的开机需求,所以,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iSCSI架构存在服务器支援数量受限的技术问题,实现了提高服务器系统所能支援的服务器的数量的技术效果。
二、由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采用将至少一个第二存储装置虚拟成M个数据虚拟存储空间,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存储装置与至少一个交换机连接,所述至少一个交换机连接有M个服务器,以及所述至少一个交换机中每个交换机与所述服务器系统中的管理装置连接,依次取i从1至M,建立所述第i个服务器与所述M个数据虚拟存储空间中的第i个数据虚拟存储空间间的第i个第二对应关系的技术手段,这样,每个服务器都能将需要写入的数据存储到第二存储装置中,且由于每个服务器都能从第二存储装置中获取相应的信息,所以,实现了共享存储硬盘来达到资料共享的技术效果。
三、由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采用将与所述至少一个交换机中的一个或多个交换机连接的至少一个网卡虚拟成M个虚拟网卡;依次取i从1至M,建立所述第i个服务器与所述M个虚拟网卡中的第i个虚拟网卡间的第i个第三对应关系的技术手段,这样,至少一个交换机将至少一个网卡通过虚拟化的方式,虚拟成与服务器数量相同的多个虚拟网卡,进而使每个服务器都能通过所述至少一个网卡获取网络资源,实现了共享网路卡的技术效果。
四、由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采用所述至少一个交换机中每个交换机具体为PCIE交换机的技术手段,这样,利用PCIE交换机中的PCIe总线的可耦合性,用户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要来弹性规划频宽,由于常用的PCIe总线类型主要为PCIe x4,PCIe x8及PCIe x16三种,所以,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服务器系统实现了可提供32~128GT/s的频宽的技术效果。
五、由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采用所述至少一个交换机中每个交换机具体为PCIE交换机的技术手段,这样,服务器系统中共享网路卡可在资料中心的网路架构中减少一级的以太网交换机,所以,实现了降低服务器系统中资料传送设备的成本的技术效果。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具体来讲,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种配置方法对应的计算机程序指令可以被存储在光盘,硬盘,U盘等存储介质上,当存储介质中的与一种配置方法对应的计算机程序指令被一电子设备读取或被执行时,包括如下步骤:
将至少一个第一存储装置虚拟成M个启动虚拟存储空间,以及将至少一个第二存储装置虚拟成M个数据虚拟存储空间,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存储装置及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存储装置与至少一个交换机连接,所述至少一个交换机连接有M个服务器,以及所述至少一个交换机中每个交换机与所述服务器系统中的管理装置连接,M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
依次取i从1至M,建立所述M个服务器中第i个服务器与所述M个启动虚拟存储空间中的第i个启动虚拟存储空间间的第i个第一对应关系,在i为M时,获得M个第一对应关系;
依次取i从1至M,建立所述第i个服务器与所述M个数据虚拟存储空间中的第i个数据虚拟存储空间间的第i个第二对应关系,在i为M时,获得M个第二对应关系。
可选的,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的与步骤:在依次取i从1至M,建立所述第i个服务器与所述M个数据虚拟存储空间中的第i个数据虚拟存储空间间的第i个第二对应关系,在i为M时,获得M个第二对应关系之后,对应的计算机指令在具体被执行过程中,还包括如下步骤:
将与所述至少一个交换机中的一个或多个交换机连接的至少一个网卡虚拟成M个虚拟网卡;
依次取i从1至M,建立所述第i个服务器与所述M个虚拟网卡中的第i个虚拟网卡间的第i个第三对应关系,在i为M时,获得M个第三对应关系。
可选的,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的与步骤:在建立所述第i个第一对应关系后,对应的计算机指令在具体被执行过程中,还包括如下步骤:
所述第i个服务器只能从所述第i个启动虚拟存储空间获得所述第i个服务器的第i个服务器启动数据。
可选的,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的与步骤:在建立所述第i个第二对应关系后,对应的计算机指令在具体被执行过程中,还包括如下步骤:
所述第i个服务器只能将需要写入数据写入所述第i个数据虚拟存储空间;所述第i个服务器能够从所述M个数据虚拟存储空间中每个数据虚拟存储空间读取数据。
可选的,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的与步骤:在建立所述第i个第三对应关系后,对应的计算机指令在具体被执行过程中,还包括如下步骤:
所述第i个服务器只能通过所述第i个虚拟网卡和云端设备进行数据交换。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种数据交换方法对应的计算机程序指令可以被存储在光盘,硬盘,U盘等存储介质上,当存储介质中的与一种数据交换方法对应的计算机程序指令被一电子设备读取或被执行时,包括如下步骤:
获得所述服务器系统中M个服务器中的第i个服务器的数据操作指令,其中,所述服务器系统中的至少一个第一存储装置及至少一个第二存储装置与至少一个交换机连接,所述至少一个交换机连接有所述M个服务器,以及所述至少一个交换机中每个交换机与所述服务器系统中的管理装置连接;
基于所述M个服务器与用于数据读写或交换的M个虚拟数据装置间的M个对应关系,确定出与所述第i个服务器对应的第i个虚拟数据装置;
执行所述数据操作指令,以使所述第i个服务器对所述第i个虚拟数据装置进行相应的数据操作。
可选的,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的与步骤:获得所述服务器系统中M个服务器中的第i个服务器的数据操作指令,对应的计算机指令在具体被执行过程中,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获得所述服务器系统中M个服务器中的第i个服务器的用于读取所述第i个服务器的第i个服务器启动数据的系统启动数据读取指令;或
获得所述服务器系统中M个服务器中的第i个服务器的用于保存第一数据的数据写入指令;或
获得所述服务器系统中M个服务器中的第i个服务器用于与云端设备进行数据交换的数据交换指令。
可选的,在所述数据操作指令具体为所述系统启动数据读取指令时,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的与步骤:基于所述M个服务器与用于数据读写或交换的M个虚拟数据装置间的M个对应关系,确定出与所述第i个服务器对应的第i个虚拟数据装置,对应的计算机指令在具体被执行过程中,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基于M个第一对应关系,从通过虚拟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存储装置而获得的M个启动虚拟存储空间中确定出与所述第i个服务器对应的第i个启动虚拟存储空间,其中,所述M个第一对应关系具体为所述M个服务器与所述M个启动虚拟存储空间间的对应关系;以及
所述执行所述数据操作指令,以使所述第i个服务器对所述第i个虚拟数据装置进行相应的数据操作,具体为:
执行所述系统启动数据读取指令,以使所述第i个服务器从所述第i个启动虚拟存储空间读取第i个服务器启动数据。
可选的,在所述数据操作指令具体为所述数据写入指令时,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的与步骤:基于所述M个服务器与用于数据读写或交换的M个虚拟数据装置间的M个对应关系,确定出与所述第i个服务器对应的第i个虚拟数据装置,对应的计算机指令在具体被执行过程中,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基于M个第二对应关系,从通过虚拟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存储装置而获得的M个数据虚拟存储空间中确定出与所述第i个服务器对应的第i个数据虚拟存储空间,其中,所述M个第二对应关系具体为所述M个服务器与所述M个数据虚拟存储空间间的对应关系;以及
所述执行所述数据操作指令,以使所述第i个服务器对所述第i个虚拟数据装置进行相应的数据操作,具体为:
执行所述数据写入指令,以使所述第i个服务器将所述第一数据写入所述第i个数据虚拟存储空间。
可选的,在所述数据操作指令具体为所述数据交换指令时,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的与步骤:基于所述M个服务器与用于数据读写或交换的M个虚拟数据装置间的M个对应关系,确定出与所述第i个服务器对应的第i个虚拟数据装置,对应的计算机指令在具体被执行过程中,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基于M个第三对应关系,从通过虚拟与所述至少一个交换机中的一个或多个交换机连接的至少一个网卡而获得的M个虚拟网卡中确定出与所述第i个服务器对应的第i个虚拟网卡,其中,所述M个第三对应关系具体为所述M个服务器与所述M个虚拟网卡间的对应关系;以及
所述执行所述数据操作指令,以使所述第i个服务器对所述第i个虚拟数据装置进行相应的数据操作,具体为:
执行所述数据交换指令,以使所述第i个服务器通过所述第i个虚拟网卡与所述云端设备进行数据交换。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3)
1.一种配置方法,应用一服务器系统中,所述方法包括:
将至少一个第一存储装置虚拟成M个启动虚拟存储空间,以及将至少一个第二存储装置虚拟成M个数据虚拟存储空间,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存储装置及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存储装置与至少一个交换机连接,所述至少一个交换机连接有M个服务器,以及所述至少一个交换机中每个交换机与所述服务器系统中的管理装置连接,M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
依次取i从1至M,建立所述M个服务器中第i个服务器与所述M个启动虚拟存储空间中的第i个启动虚拟存储空间间的第i个第一对应关系,在i为M时,获得M个第一对应关系;
依次取i从1至M,建立所述第i个服务器与所述M个数据虚拟存储空间中的第i个数据虚拟存储空间间的第i个第二对应关系,在i为M时,获得M个第二对应关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与所述至少一个交换机中的一个或多个交换机连接的至少一个网卡虚拟成M个虚拟网卡;
依次取i从1至M,建立所述第i个服务器与所述M个虚拟网卡中的第i个虚拟网卡间的第i个第三对应关系,在i为M时,获得M个第三对应关系。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交换机中每个交换机具体为PCIE交换机,所述至少一个网卡中每个网卡具体为HBA网卡。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建立所述第i个第一对应关系后,所述第i个服务器只能从所述第i个启动虚拟存储空间获得所述第i个服务器的第i个服务器启动数据;
在建立所述第i个第二对应关系后,所述第i个服务器只能将需要写入数据写入所述第i个数据虚拟存储空间;所述第i个服务器能够从所述M个数据虚拟存储空间中每个数据虚拟存储空间读取数据;
在建立所述第i个第三对应关系后,所述第i个服务器只能通过所述第i个虚拟网卡和云端设备进行数据交换。
5.一种数据交换方法,应用一服务器系统中,所述方法包括:
获得所述服务器系统中M个服务器中的第i个服务器的数据操作指令,其中,所述服务器系统中的至少一个第一存储装置及至少一个第二存储装置与至少一个交换机连接,所述至少一个交换机连接有所述M个服务器,以及所述至少一个交换机中每个交换机与所述服务器系统中的管理装置连接;
基于所述M个服务器与用于数据读写或交换的M个虚拟数据装置间的M个对应关系,确定出与所述第i个服务器对应的第i个虚拟数据装置;
执行所述数据操作指令,以使所述第i个服务器对所述第i个虚拟数据装置进行相应的数据操作。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得所述服务器系统中M个服务器中的第i个服务器的数据操作指令,具体为:
获得所述服务器系统中M个服务器中的第i个服务器的用于读取所述第i个服务器的第i个服务器启动数据的系统启动数据读取指令;或
获得所述服务器系统中M个服务器中的第i个服务器的用于保存第一数据的数据写入指令;或
获得所述服务器系统中M个服务器中的第i个服务器用于与云端设备进行数据交换的数据交换指令。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数据操作指令具体为所述系统启动数据读取指令时,所述基于所述M个服务器与用于数据读写或交换的M个虚拟数据装置间的M个对应关系,确定出与所述第i个服务器对应的第i个虚拟数据装置,具体为:
基于M个第一对应关系,从通过虚拟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存储装置而获得的M个启动虚拟存储空间中确定出与所述第i个服务器对应的第i个启动虚拟存储空间,其中,所述M个第一对应关系具体为所述M个服务器与所述M个启动虚拟存储空间间的对应关系;以及
所述执行所述数据操作指令,以使所述第i个服务器对所述第i个虚拟数据装置进行相应的数据操作,具体为:
执行所述系统启动数据读取指令,以使所述第i个服务器从所述第i个启动虚拟存储空间读取第i个服务器启动数据。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数据操作指令具体为所述数据写入指令时,所述基于所述M个服务器与用于数据读写或交换的M个虚拟数据装置间的M个对应关系,确定出与所述第i个服务器对应的第i个虚拟数据装置,具体为:
基于M个第二对应关系,从通过虚拟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存储装置而获得的M个数据虚拟存储空间中确定出与所述第i个服务器对应的第i个数据虚拟存储空间,其中,所述M个第二对应关系具体为所述M个服务器与所述M个数据虚拟存储空间间的对应关系;以及
所述执行所述数据操作指令,以使所述第i个服务器对所述第i个虚拟数据装置进行相应的数据操作,具体为:
执行所述数据写入指令,以使所述第i个服务器将所述第一数据写入所述第i个数据虚拟存储空间。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数据操作指令具体为所述数据交换指令时,所述基于所述M个服务器与用于数据读写或交换的M个虚拟数据装置间的M个对应关系,确定出与所述第i个服务器对应的第i个虚拟数据装置,具体为:
基于M个第三对应关系,从通过虚拟与所述至少一个交换机中的一个或多个交换机连接的至少一个网卡而获得的M个虚拟网卡中确定出与所述第i个服务器对应的第i个虚拟网卡,其中,所述M个第三对应关系具体为所述M个服务器与所述M个虚拟网卡间的对应关系;以及
所述执行所述数据操作指令,以使所述第i个服务器对所述第i个虚拟数据装置进行相应的数据操作,具体为:
执行所述数据交换指令,以使所述第i个服务器通过所述第i个虚拟网卡与所述云端设备进行数据交换。
10.一种服务器系统,包括:
至少一个第一存储装置,对应具有M个启动虚拟存储空间;
至少一个第二存储装置,对应具有M个数据虚拟存储空间;
至少一个交换机,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存储装置及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存储装置连接至所述至少一个交换机;
M个服务器,与所述至少一个交换机连接;
管理装置,与所述M个服务器连接;
其中,通过所述管理装置,在所述M个服务器中的第i个服务器与所述M个启动虚拟存储空间中的第i个启动虚拟存储空间间建立有第i个第一对应关系,共M个第一对应关系;以及在所述第i个服务器与所述M个数据虚拟存储空间中的第i个数据虚拟存储空间间建立有第i个第二对应关系,共M个第二对应关系。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服务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系统还包括:与所述至少一个交换机中的一个或多个交换机连接的至少一个网卡,所述至少一个网卡被虚拟成M个虚拟网卡;
其中,在所述M个服务器中的第i个服务器与所述M个虚拟网卡中的第i个虚拟网卡间建立有第i个第三对应关系,其中,i为1至M间的任意一整数。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服务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交换机中每个交换机具体为PCIE交换机,所述至少一个网卡中每个网卡具体为HBA网卡。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服务器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i个服务器只能从所述第i个启动虚拟存储空间获得所述第i个服务器的第i个服务器启动数据;
所述第i个服务器只能将需要写入数据写入所述第i个数据虚拟存储空间;
所述第i个服务器能够从所述M个数据虚拟存储空间中每个数据虚拟存储空间读取数据;
所述第i个服务器只能通过所述第i个虚拟网卡和云端设备进行数据交换。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370099.9A CN106293502B (zh) | 2015-06-29 | 2015-06-29 | 一种配置方法、数据交换方法及服务器系统 |
US14/978,626 US20160378510A1 (en) | 2015-06-29 | 2015-12-22 | Configuration Method, Data Exchange Method and Server System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370099.9A CN106293502B (zh) | 2015-06-29 | 2015-06-29 | 一种配置方法、数据交换方法及服务器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293502A CN106293502A (zh) | 2017-01-04 |
CN106293502B true CN106293502B (zh) | 2019-09-24 |
Family
ID=576023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370099.9A Active CN106293502B (zh) | 2015-06-29 | 2015-06-29 | 一种配置方法、数据交换方法及服务器系统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160378510A1 (zh) |
CN (1) | CN106293502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0599600B2 (en) * | 2017-06-16 | 2020-03-24 | Western Digital Technologies, Inc. | 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 Express (PCIe) switching for multi-host computing system deployments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633131A (zh) * | 2005-01-14 | 2005-06-29 | 清华大学 | 一种iSCSI存储系统的实现方法 |
CN101626403A (zh) * | 2009-07-31 | 2010-01-13 | 瑞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iSCSI服务的磁盘虚拟化方法 |
CN102546830A (zh) * | 2012-02-27 | 2012-07-04 | 辛旻 | 一种服务器中实现存储的方法和系统 |
CN103166840A (zh) * | 2011-12-09 | 2013-06-19 | 国家电网公司 | 服务器与交换机的数据传输方法与系统 |
CN104395895A (zh) * | 2012-06-25 | 2015-03-04 | 超威半导体公司 | 用于输入/输出虚拟化的系统和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9135044B2 (en) * | 2010-10-26 | 2015-09-15 | Avago Technologies General Ip (Singapore) Pte. Ltd. | Virtual function boot in multi-root I/O virtualization environments to enable multiple servers to share virtual functions of a storage adapter through a MR-IOV switch |
US9361255B2 (en) * | 2011-06-06 | 2016-06-07 | Hitachi, Ltd. | Method for controlling I/O switch, method for controlling virtual computer, and computer system |
US9244868B2 (en) * | 2012-09-21 | 2016-01-26 | Avago Technologies General Ip (Singapore) Pte. Ltd. | Leased lock in active-active high availability DAS systems |
US20150012699A1 (en) * | 2013-07-02 | 2015-01-08 | Lsi Corporation | System and method of versioning cache for a clustering topology |
-
2015
- 2015-06-29 CN CN201510370099.9A patent/CN106293502B/zh active Active
- 2015-12-22 US US14/978,626 patent/US20160378510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633131A (zh) * | 2005-01-14 | 2005-06-29 | 清华大学 | 一种iSCSI存储系统的实现方法 |
CN101626403A (zh) * | 2009-07-31 | 2010-01-13 | 瑞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iSCSI服务的磁盘虚拟化方法 |
CN103166840A (zh) * | 2011-12-09 | 2013-06-19 | 国家电网公司 | 服务器与交换机的数据传输方法与系统 |
CN102546830A (zh) * | 2012-02-27 | 2012-07-04 | 辛旻 | 一种服务器中实现存储的方法和系统 |
CN104395895A (zh) * | 2012-06-25 | 2015-03-04 | 超威半导体公司 | 用于输入/输出虚拟化的系统和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293502A (zh) | 2017-01-04 |
US20160378510A1 (en) | 2016-12-2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1645218B2 (en) | Network architecture providing high speed storage access through a PCI express fabric between a compute node and a storage server within an array of compute nodes | |
CN103503376B (zh) | 云计算系统和管理云计算系统中存储资源的方法 | |
US8706962B2 (en) | Multi-tier storage system configuration adviser | |
KR20200017363A (ko) | 호스트 스토리지 서비스들을 제공하기 위한 NVMe 프로토콜에 근거하는 하나 이상의 호스트들과 솔리드 스테이트 드라이브(SSD)들 간의 관리되는 스위칭 | |
CN101727293B (zh) | 一种固态硬盘ssd存储的设置方法、装置和系统 | |
CN104168323B (zh) | 一种云服务系统及方法 | |
US20100299491A1 (en) | Storage apparatus and data copy method | |
CN101788889B (zh) | 一种存储虚拟化系统及方法 | |
CN103503414A (zh) | 一种计算存储融合的集群系统 | |
CN105190567A (zh) | 用于管理存储系统快照的系统和方法 | |
CN114089926B (zh) | 分布式存储空间的管理方法、计算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04272242B (zh) | 创建加密存储体 | |
CN104135514B (zh) | 融合式虚拟化存储系统 | |
US20140047208A1 (en) |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capacity of a virtual storage system, and a virtual storage system | |
CN105739930B (zh) | 一种存储架构及其初始化方法和数据存储方法及管理装置 | |
CN105138281B (zh) | 一种物理磁盘的共享方法及装置 | |
CN104731907A (zh) | 基于nosql的数据存储方法 | |
CN104994135B (zh) | 存储系统中融合san及nas存储架构的方法及装置 | |
US9069471B2 (en) | Passing hint of page allocation of thin provisioning with multiple virtual volumes fit to parallel data access | |
CN106293502B (zh) | 一种配置方法、数据交换方法及服务器系统 | |
US20130339592A1 (en) | Approach to virtual bank management in dram controllers | |
JP2003131818A (ja) | クラスタ構成ストレージにおけるクラスタ間raid構成 | |
CN117311646A (zh) | 固态硬盘配置管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 |
US11650849B2 (en) | Efficient component communication through accelerator switching in disaggregated datacenters | |
CN105404544B (zh) | 一种云终端和云桌面之间的设备映射方法及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